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5

⾼⼀下選修

微物跡證與仿⽣

指導老師:陳姍姍
作者:許育偉
學校:正⼼中學
摘要
對於學習成果的分析和判斷,可以初步的把選課分

為成功與失敗,判斷標準便是以⽬的達成與否。

透過這學期數量眾多的實驗,我確實⽤多元的⽅

式學習多⽅⾯的⽣物知識,若以此為判斷,我認為我

這學期的選修課非常成功。且在⼩組報告製作過程中

以⼩組長的⾝份統合⼀份報告使其從零開始並變的完

整,在這過程中我學到許多,不僅僅是專業知識,也

包含了如何領導和分配⼩組⼯作。
⽬錄
選課動機…………p.4

課程內容…………p.5

流⾏病學……….p.6

物質檢測……….p.14

仿⽣技術……….p.19

其他實驗……….p.20

⼩組報告………….p.23
選課動機
我對於⽣物領域具有⾼度興趣,不過其實從
國⼀到⾼⼀上我只特別對神經和腦部結構有熱
忱,那為什麼我會選“微物跡證與仿⽣”這⾨課
呢?個⼈認為可以以下⾯三點原因分析:

1. 希望突破⾃⼰。正如上⾯提到的,
以往我只對特定領域感到興趣⽽已,
但我希望能夠不侷限⾃⼰,踏出舒適
圈,發揮探索的精神。

2. 稍微接觸後發現樂趣。在⾼⼀上的
寒假,我參加了中國醫藥⼤學的進階
醫學營,其中的流⾏病學,醫檢,⽣物
3D列印讓我開始好奇並希望能做更進
⼀步的探討。

3. 讀完課內⽣物後希望在學校學到⼀
些不⼀樣的東⻄。為了參加⽣物奧林
匹亞,我將坎⾙爾⽣物和選修⽣物都
⼤概讀完,在讀完如此多理論後希望
能在學校透過實驗學到不同的內容。
課程內容總覽
流⾏病學
在開始課程的實驗前,我就已經有透過營隊和⾃⼰
資料查閱對流⾏病學有初步理解,以下是我調查並整理
的流⾏病學相關資料:

什麼是流⾏病學?

流⾏病學(Epidemiology),由拉丁⽂⽽來,
意謂在⼈群之中。流⾏病學是透過調查和資料分
析來從根本解決疾病。

流⾏病學研究什麼?
流⾏病學是⼀⾨研究⼈,時,地三者交互影
響的科學,研究的終極⽬標便是在疾病爆發
前提出預警,若疾病爆發則提供控制⽅法,
常透過三⾓致病模式分析疾病。

圖片1. 三⾓致病模式
實驗1:⿁抓⼈

實驗⽬的:模擬所有⼈都知道病毒位置時的傳染

實驗⽅法:以⿁抓⼈的模式,被抓到即為被感染

實驗2:野火燎原

實驗⽬的:模擬不知道病毒位置時的感染

實驗⽅法:以抽籤⽅法決定病毒,握到⼿即感染

操作:桌遊“瘟疫危機”

操作⽬的:以桌遊的⽅式了解疫病傳染過程中救援

所需的⼈才能⼒及物資。
實驗紀錄與課程成果(學習單照片)

圖片1

圖片2
實驗紀錄與課程成果(學習單照片)

圖片3

圖片4
實驗紀錄與課程成果(學習單照片)

圖片5

圖片6
實驗紀錄與課程成果(學習單照片)

圖片7

圖片8
實驗紀錄與課程成果(學習單照片)

圖片9

圖片10
操作紀錄(照片)

圖片12. 操作時照片

圖片11. 瘟疫危機桌遊

圖片14. 病毒摺紙模型

圖片13. 瘟疫危機⼈物卡
物質檢測
在不知道⼀物質是什麼,或是不知道其具有何
種特性時就需要進⾏物質檢測。在⽣物領域常檢測
的有機物質包含了蛋⽩質,脂質,醣類等等。在學期中
的⼀堂課,老師便帶領我們進⾏了包含層析在內的
數個實驗。如以下:

實驗1:⾊層分析
實驗⽬的:了解各顏⾊顏料對展開液的關係

實驗⽅法:⽤各種不同顏⾊的彩⾊筆進⾏實驗

實驗2:葉片澱粉分佈試驗
實驗⽬的:了解澱粉在葉片中分佈位置

實驗⽅法:軟化葉片⾓質,再以藥劑顯⾊

實驗3:各物質檢測
實驗⽬的:測驗各物品所含物質以及檢測原理

實驗⽅法:透過不同藥劑檢驗物質
實驗紀錄與課程成果(學習單照片)

圖片15

圖片16
實驗紀錄與課程成果(學習單照片)

圖片17

圖片18
操作紀錄(照片)

圖片20

圖片19

圖片21

圖片22
操作紀錄(照片)

圖片23

圖片24

圖片25

圖片26
仿⽣技術
⼤⾃然是⼈類最好的老師。在⽇常⽣活中⼈類
有許多向⼤⾃然所借鑒的設計,像是防⽔的奈米塗
層以及潛⽔艇都是很好的案例。這些以⼤⾃然為範
例並加以設計製造令其為⼈所⽤就稱為仿⽣技術。

實驗1:蓮葉效應
實驗⽬的:了解奈米碳和蓮葉效應

實驗⽅法:燻⿊載玻片,並滴上⽔珠觀察接觸⾯

圖片28

圖片27

圖片29
其他實驗
實驗1:顯微測微
實驗2:骨骸辨識
實驗2:印痕辨識
⼩組報告
主題:3D⽣物列印
⼩組分⼯

章節 第⼀章 第⼆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負責⼈ 楊濬宇 許育偉 林書妍 張鈞甯

總負責⼈:許育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