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皇仁書院

二零一九至二零二零年度上學期考試

中國歷史

中一級 日期:10-1-2020
時間:上午 8:30-9:30

考生須知:
1. 本試卷分甲、乙、丙、丁、戊五部。甲部多項選擇佔 20 分,乙部填充佔 20 分,丙部名
詞解釋佔 10 分,丁部填圖佔 10 分,戊部問答佔 40 分,全卷合共 100 分。
2. 全部問題均須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
3. 本卷文字題必須用原子筆作答。為便於修正答案,多項選擇題宜用鉛筆作答。
4. 作答選擇題時,請選出正確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
選者 0 分。

甲部 多項選擇題(20 分)

1. 商朝為甚麼最終滅亡?
(1) 周人崛起
(2) 外族入侵
(3) 紂王無道
(4) 百姓怨憤
A 只有(1)(2)(3) B 只有(1)(2)(4)
C 只有(1)(3)(4) D 只有(2)(3)(4)

2. 商朝在盤庚以前為何曾多次遷都?
(1) 迷信風水
(2) 逃避黃河水患
(3) 逃避外族入侵
(4) 找尋土地肥沃的地區
A 只有(1)(2)
B 只有(1)(3)
C 只有(2)(4)
D 只有(3)(4)
1
3. 周武王在下列何處大敗商軍?
A 鎬京 B 牧野 C 周原 D 朝歌
4. 在周代封建制下,諸侯對周天子負有哪些義務?
(1) 服從周天子命令
(2) 向周天子繳納貢品
(3) 定期朝見周天子
(4) 帶兵隨周天子出征
A 只有(1)(2) B 只有(1)(3)(4)
C 只有(2)(3)(4) D (1)(2)(3)(4)

5. 下列何項不是西周第一次封建的目的?
A 安撫商朝的遺民 B 防範商朝遺民作亂
C 鞏固周室政權 D 興建新都洛邑

6. 周厲王為何被國人驅逐?
A 寵愛褒姒,不理政事 B 貪暴好利,殺害進諫臣民
C 東征西討,民不聊生 D 不顧宗法制度,以庶子繼承王位
7. 「春秋五霸」中,首先稱霸的諸侯是誰?
A 齊桓公 B 宋襄公 C 晉文公 D 秦穆公

8. 下列哪一項不是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新措施?
A 重行封建制度 B 統一貨幣
C 在全國設立郡縣 D 統一文字

9. 秦代興修靈渠有何裨益?
(1) 促進農業發展
(2) 阻擋邊族入侵
(3) 穩定食水供應
(4) 便利航路運輸
A 只有(1)(2) B 只有(1)(4)
C 只有(2)(3) D 只有(2)(4)
10. 誰人建議秦始皇廢封建,置郡縣?
A 張儀 B 李斯 C 蒙恬 D 商鞅

11. 秦始皇為何禁止民間私藏儒家及諸子百家之書?
A 儒家反秦 B 重武輕文 C 管制思想 D 統一法度

2
12. 秦始皇下令焚書,只有哪些書不禁?
(1) 醫藥 (2) 占卜 (3) 農作 (4) 儒家詩、書
A 只有(1)(2)(3) B 只有(1)(2)(4)
C 只有(1)(3)(4) D 只有(2)(3)(4)
13. 陳勝和吳廣為甚麼會聚眾起事?
A 遭奸人陷害,被迫起事作亂 B 天災頻仍,無以為生
C 守邊誤期,會被處死 D 受邪教妖言迷惑

14. 趙高為何人所殺?
A 項羽 B 李斯 C 胡亥 D 子嬰
15. 下列各項,何者並非項羽所為
A 約法三章 B 焚阿房宮 C 處死秦王 D 自稱西楚霸王
16. 劉邦具有甚麼優點,能夠打敗項羽?
(1)兵力強大 (2)運用權謀 (3)善用人才 (4)據守關中
A 只有(1)(2)(3) B 只有(1)(3)(4)
C 只有(2)(3)(4) D (1)(2)(3)(4)
17. 劉邦統一天下,以哪裡為首都?
A 咸陽 B 長安 C 洛陽 D 成都

18. 漢高祖鑑於異姓諸侯王勢力強大,實行哪一項政策來對付他們?
A 大封功臣 B 廢除郡縣
C 廢除封建 D 以同姓諸侯王取而代之
19. 漢高祖有哪些恢復社會經濟的措施?
(1) 釋放奴婢 (2) 獎勵開荒 (3) 郡國並行 (4) 減免賦稅
A 只有(1)(2)(3) B 只有(1)(2)(4)
C 只有(2)(3)(4) D (1)(2)(3)(4)
20. 漢文帝執政期間有哪些善政?
(1) 減免賦稅 (2) 廢除肉刑 (3) 平定匈奴 (4) 勤政儉約
A 只有(1)(2)(3) B 只有(1)(2)(4)
C 只有(2)(3)(4) D (1)(2)(3)(4)

3
乙部 填充題(20 分)

一、姬昌在賢人(a. )的幫助下,推行仁政,深得民心;又將都城向東遷移到豐,

為滅商朝作好各種準備。姬昌日後被尊為(b. )。
二、商朝末代國君(c. ),暴虐無道,寵愛(d. ),為她修建奢華的
(e. );又用酷刑殘殺反對者。
三、殷墟出土的龜甲和獸骨上刻有文字,叫做(f. ),它們屬於(g. )
朝的文字。
四、周朝以封建治國,同時還有(h. )制度、(i. )制度及
(j. )制度與之配合,才能保持封建秩序的穩定。
五、秦相張儀提出(k. ),勸誘六國結成橫線,與秦交好;而魏人蘇秦則主張

(l. ),提出六國聯合抗秦之策略。

六、(m. )曾出兵平定周室內亂,又打敗楚國,及後被周天子冊封為

(n. )。

七、秦始皇修築長城以防禦北方的(o. )人南侵。
八、陳勝、吳廣起義雖失敗,卻喚起各地響應倒秦,當中不乏六國貴族及其後人,勢力最大的
是楚國名將後代的(p. )及其姪子項羽。秦朝滅亡之後,劉邦和項羽之間為了
爭奪全國政權,爆發了一場「(q. ) 之爭」,歷時 (r. )年,最
後項羽在(s. ) 一役中慘敗,不久自刎於(t. )。

丙部 名詞解釋 (10 分)
簡釋下列歷史名詞。

1) 遠交近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和親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丁部 填圖題(10 分)
1. 西周第二次封建圖
地圖中的英文字母代表哪個封國?在答題紙內適當位置上填寫正確名稱。 (4 分)

2. 填地圖:在答案紙上寫上「戰國七雄」其餘六國的國名 (6 分 每個答案佔 1 分)

D
A

E
B


C

5
戊部 問答題(40 分)
細閱下列文字,然後完成各項題目。

一、資料一:改寫自童書業《春秋史》
因為周室衰微,所以造成春秋時列國互相爭勝的形勢,因為列國互相爭勝,中原內
部因不統一而更不安寧,所以又造成戎狄交侵的形勢。要攘夷必先尊王,尊王的旗
幟豎起,然後中原內部才能團結;內部團結,然後才能對外,所以攘夷與尊王是一
致的政策。

(1) 何謂「尊王攘夷」?(4 分)

(2) 如果你是共主,你會採用「禪讓」或「世襲」方式來傳位呢?為甚麼?(4 分)

二、資料一:樊樹志《國史概要》

劉邦在繼承秦朝的郡縣制時,猶豫不決,在郡縣制與分封制之間採取折衷主義。

資料二:李斯〈會稽刻石〉譯文

皇帝創業美且盛,境內平定大一統,德澤恩惠長又長……人人知道遵法度,天下無

不聽王命……長治久安無盡期,猶如車船永不傾。

資料三:西漢絲綢之路簡圖

(1) 何謂「郡國制」? (5 分)

(2) 西漢初年,漢高袓為何會實行「郡國制」? (5 分)

(3) 你同意秦亡真的是因為高祖所相信的理由嗎?為甚麼?(6 分)

(4) 「秦統一六國」深具歷史意義,試舉出其中三項。(6 分)
6
三、資料一:
漢朝初年,漢高祖劉邦汲取了秦始皇亡國的教訓,奉行了新政策。農民在較為寬鬆的
統治下,安心於農耕生產,國家的經濟得以很快地恢復。漢文帝、景帝時,倡導以農
為本。文帝多次下詔勸農,以發展農業;景帝進一步推行了「輕徭薄賦」政策,將田
租由原來的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也就是說,農民拿出生產的糧食的三十份之一交
納賦稅。文帝、景帝還減少地方徭役,開放山澤禁苑給農民耕種。文、景兩朝三十九
年間,連續實行了使百姓休養生息的政策。據史書記載,到漢武帝即位時,官府財富
充盈。京城錢庫內積累的錢達好幾百億,因長期不動用,串錢的繩子都朽斷了,以致
無法清點。國家糧倉內糧食已多得容納不下,只好堆放在露天,不少都霉爛了。

(1) 上文所述是漢初哪項政策?它的根源如何?(2 分)

(2) 秦代農民要把三份二的收成交納賦稅,漢初農民的賦稅負擔相比怎樣?(2 分)

(3) 這項政策對漢朝帶來了甚麼益處?(3 分)

(4) 以上政策是否主張治政全無作為?為甚麼?(3 分)

~~~ 本卷完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