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 筆記及習作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工業學校

中三年級
中國語文 筆記
《歸園田居》 陶淵明
甲.主旨
本篇三首詩旨在表示厭棄名利,回復自然,讚美田園生活之閑適可愛。
第一首:「少無適俗韻」抒述返回田園,環境舒適怡人。
第二首:「野外罕人事」描寫隱居農村的動、靜、語、默、喜、憂,暗示與塵俗
的煩囂、擾攘,迥然不同。
第三首:「種豆南山下」寫農耕之樂,強調依意願生活的可貴,為作者人生
觀的寫照。
乙.段落大意
第一首可分兩個層次--
1.前八句:寫其辭歸的決定和原因;
2.後十二句:寫其歸家後心境的舒暢。
第二首可分三個層次--
1.前四句:寫在鄉間少人事往來之煩;
2.中間四句:寫鄰里相處的和諧並有共同的話題;
3.後四句:寫在這樣的環境,唯一需要操心的是保護農作物。
第三首可分兩個層次--
1.前六句:寫務農晚歸的辛勤;
2.表示辛苦無所謂,更重要的是不違心志。
丙.寫作技巧分析
本篇運用了多樣的修辭手法:
一.對偶--例如:「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二.疊字--例如:「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三.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借用和它關係密切的東西
來代替。
例如:用「輪鞅」代車馬,又進一步代乘車騎馬來訪的人,是
以局部代整體;
例如:用「桑麻」是以兩種農作物代全部農作物,進而代表農
事,「但道桑麻長」即表示他們的談話內容都只是涉及
到農事。
四:借喻--是比喻的一種,本體不出現,喻詞也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
替本體。
例如:用「塵網」、「樊籠」比喻官場;
用「舊林」、「故淵」比喻家鄉的田園。
丁.詩體認識
反映田園生活的詩歌叫「田園詩」。它的內容通過對自然景物及田園生
活的描述,表現不願同流合污或隱逸避世的思想情緒;它的語言溫和自然、
淡雅樸素。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工業學校
中三年級
中國語文 習作
《歸園田居》 陶淵明
中三( )班 姓名:
( )
甲.詞語解釋
1.適俗韻:

2.塵網:

3.羈鳥:

4.思故淵:

5.守拙:

6.曖曖:

7.虛室有餘閑:

8.樊籠:

9.荊扉:

10.絕塵想:

11.荷鋤歸:

12.願無違:
乙.詞性辨析
試分辨以下詩句中【】內的詞的詞性和詞義。
詞性 詞義
1.池魚思【故】淵
2.【方】宅十餘畝
3.草盛豆苗【稀】
4.晨【興】理荒穢
第一頁
《歸園田居》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工業學校
中三年級
中國語文 習作
《歸園田居》 陶淵明
中三( )班 姓名:
( )

丙.修辭法辨析
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借用和它關係密切的東西來
代替。
借喻--是比喻的一種,本體不出現,喻詞也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
本體。
試分辨以下各句中【】內的詞語是借代還是借喻,並說明它們比喻或代表甚麼

借喻/借代 比喻或代表意義
1.久在【樊籠】裏
2.窮巷寡【輪鞅】
3.但道【桑麻】長
4.帶【月】荷鋤歸
5.羈鳥戀【舊林】

丁.問答
1.陶淵明對出仕做官和歸隱有甚麼看法?

2.試寫出第三首「種豆南山下」的主旨。


第二頁
《歸園田居》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工業學校
中三年級
中國語文 筆記
《歸園田居》 陶淵明
中三( )班 姓名:
( )
甲.詞語解釋
1.適俗韻: 適應俗世的氣質

2.塵網: 塵世的羅網

3.羈鳥: 被關在籠中的鳥

4.思故淵: 想念本來生活的深淵

5.守拙: 固守笨拙的本性

6.曖曖: 昏暗、模糊不清的樣子

7.虛室有餘閑: 在清靜無事的居室裏有不盡的閑適之情

8.樊籠: 關鳥獸的籠子。這裏比喻不目由的官場

9.荊扉: 用荊木條造成的門

10.絕塵想: 杜絕世俗的念頭

11.荷鋤歸: 扛起鋤頭回家

12.願無違: 不違背自己的心願
乙.詞性辨析
試分辨以下詩句中【】內的詞的詞性和詞義。
詞性 詞義
1.池魚思【故】淵 形容詞 舊的意思
2.【方】宅十餘畝 名詞 旁邊、周圍的意思
3.草盛豆苗【稀】 形容詞 稀疏、疏落的意思
4.晨【興】理荒穢 動詞 起來的意思
第一頁
《歸園田居》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工業學校
中三年級
中國語文 筆記
《歸園田居》 陶淵明
中三( )班 姓名:
( )

丙.修辭法辨析
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借用和它關係密切的東西來
代替。
借喻--是比喻的一種,本體不出現,喻詞也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
本體。
試分辨以下各句中【】內的詞語是借代還是借喻,並說明它們比喻或代表甚麼

借喻/借代 比喻或代表意義
1.久在【樊籠】裏 借喻 比喻官場
2.窮巷寡【輪鞅】 借代 代表車馬
3.但道【桑麻】長 借代 代表農作物
4.帶【月】荷鋤歸 借代 代表入夜
5.羈鳥戀【舊林】 借喻 比喻家鄉田園

丁.問答
1.陶淵明對出仕做官和歸隱有甚麼看法?
出仕:生活束縛,像在籠子裏一樣。
歸隱:打破樊籠,回歸回然,是作者的性格所愛好的。

2.試寫出第三首「種豆南山下」的主旨。
「種豆南山下」寫農耕之樂,強調依意願生活的可貴,為作者人生觀的
寫照。


第二頁
《歸園田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