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航!空!学!报 !

"#$%& %'() *+
,$-. /+$(%
0#
120"
3+425
16#2"
107
13+425
16#28
646
#2 9
88/ ('''
:;).-!</(( :(.%.!*

=
11>?
@@=ABC
$C522
$"D5
$#4!=ABC!C522
$"D5
$#4

引用格式!周驰"李颖晖"郑无计"等 E结冰飞机着陆阶段飞行安全包线确定及操纵应 对 策 略# F$E航 空 学 报"%'()"-.% (%&!(%%(;&E


MNHW<"O 9^N"MNX/I `F""12,EK,6
T=172
S"1U"4Q",
+>"D"1"3R6
421
6+424DR24"5Q"3
64T#+>6
4T7 1
321"TUS+
36 #
64T26
3#3
2S1
7D53:
6
4T,24D
64T>=27"#
F$E0#
120"
3+425
16#2"1071
3+425
16#2864
6#2"%'()"-.%(%&!(%%(;&ED+6!('EV&%V'8(''':;).-E
%'()E%%(;&

TUVWXYZ[Va:\bcdef
ghi7jk

周驰!李颖晖 " !郑无计!武朋玮!董泽洪


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工程学院"西安 !)!%%$&

摘 ! 要!结冰会导致飞行安全包线收缩#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研究结冰后安全包线变化对于操纵应对策略 设 计 及 提 高 飞
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 局 &
K/L/'的 项 目 飞 机 ,-B&
,@8@
56D-5
98H>G
5 :'为 研 究 对 象"通 过
ABGR@
对飞机的气动参数进行多项式拟合"建立了结冰飞机纵向通道的动力学模型$为了得到能随结冰程度变 化 的 安 全 包 线"
将可达性分析理论引入到对结冰飞机着陆过程的安全性分析$提出将正向可达集与反向可达集的交集作为 飞 行 安 全 包
线"其中可达集的确定是基于水平集方法求解哈密尔顿0雅克比方程的最优解$最后针对 不 同 程 度 的 结 冰 条 件 进 行 了 操
纵时域验证"并提出了相应的操纵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轻 度 结 冰 对 安 全 包 线 影 响 较 小"整 个 着 陆 过 程 的 飞 行 状 态
始终能在最优控制指导下保持在安全包线以内%但对于重度 结 冰"飞 行 安 全 包 线 收 缩 严 重"常 规 操 纵 已 经 很 难 使 飞 机 达
到着陆要求"需要进行飞行状态改出处理$研究结果为指导飞行操纵及实时包线保护打下基础$

关键词!飞行安全包线%结冰飞机%水平集方法%哈密尔顿0雅克比方程%飞行操纵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1&2$&
"%!&'
!"0
!""!1+
0!%

!! 近年来由结 冰 所 导 致 的 飞 行 事 故 持 续 发 生" 而 给 飞 行 安 全 造 成 重 大 隐 患 "因 此 飞 行 包 线 确


结冰不仅会破坏 飞 机 的 动 力 学 特 性"同 时 也 会 对 定对于提升飞行 安 全 具 有 重 要 意 义$传 统 的 安
驾驶员的操纵造成严重影响$在未察觉结冰的情 全 包 线 通 常 是 在 飞 机 的 欧 拉 角 #负 载 #飞 行 速 度
况下"飞行员的操 纵 极 易 使 飞 行 状 态 超 出 飞 行 安 等 飞 行 参 量 上 加 以 限 制 "并 认 为 只 要 不 超 出 这
全包线"最终 引 发 飞 行 事 故 (
!)
$美国国家航空航 些 限 制 "飞 机 就 能 安 全 飞 行 (()$ 但 在 环 境 因 素
天局& K/L/'及 联 邦 航 空 管 理 局 &
^//'统 计 的 &结 冰 #强 风'等 影 响 下 "传 统 的 安 全 包 线 就 不 再
!2)1/!22( 年间所 发 生 的 飞 行 事 故"有 !1 起 与 适 用 $!22( 年 "美 国 鹰 航 公 司 的 一 架 /-E)"0
(
")
飞 机 结 冰 有 关"并 导 致 了 !$2 人 死 亡 $美国 "!" 飞 机 坠 毁 于 印 第 安 纳 EG
H@9V8 地 区 "当 时
:
(
$)
L9
C@A
I /RP
6 5 对 !22%/"%%% 年间 因 气 象 原 因
HG 飞机的飞行迎角仅为+
h"这 远 低 于 飞 控 系 统 提
造成的飞行事故 进 行 了 统 计"其 中 结 冰 事 故 就 占 供 的 迎 角 限 制 值 !&#
!h"可 是 在 机 翼 重 度 结 冰 的
了 !"Y $ 飞 机 遭 受 结 冰 影 响"不 仅 升 力 减 小"阻 影 响 下 "飞 机 仍 然 因 失 速 而 导 致 事 故 发 生 (+)$
力增大"同时失速迎角也会相应减小"此时飞控系 为了保障飞行 安 全"必 须 建 立 能 够 考 虑 多 种
统 可 能 会 给 机 组 提 供 一 个 错 误 的 操 纵 指 导 "从 外在因素影 响 的 飞 行 安 全 包 线$ 近 年 来"国 内 外

收稿日期"%'()
:'-:%;#退修日期"%'() :'Y
:%'#录用日期"%'() :'&
:%)#网络出版时间"%'()
:';
:'(!(("
(;
网络出版地址"= 11>"!
!=ABCEC522E
"D5E#4!</!= !%'()(%'&E
1R, =1R,
基金项目"国家* .V-+计划& %'(&<cV&&)'&'
" 通信作者 EX:R26
,!,
6U6
4T=
56;;!(;-E
#+R

(%%(;&
:(!
航!空!学!报

对于安全 包 线 的 确 定 方 法 进 行 了 较 为 广 泛 的 研
( ) !! 结冰飞机非线性模型建立
究"其 中 E4/&
E@7
6G8 4C/A
A59
DAG8'方 法 10) 被
6
用于 安 全 包 线 的 确 定"但 是 E4/ 方 法 主 要 是 基 结冰会破坏飞 机 的 动 力 学 特 性"导 致 升 力 减
于 NI9>=8GP 能 量 函 数 (&)确 定 包 线"函 数 的 确 定 小#阻力 增 大"同 时 失 速 迎 角 也 会 大 幅 减 小"如
方法本身存在较强的保守性$JQ@87 等 (2)提出了 '. 为升力系数"
图 ! 所示"图中! $ 为迎角$因此飞
基于流形理论将飞行系统在特定飞行状态下的稳 行安全包线也会发生明显变化"为了确定结冰后的
定域作为飞行安 全 包 线"该 方 法 虽 然 得 到 了 较 为 安全包线"首先应该建立结冰飞机的动力学模型$
精确的飞行系统 的 安 全 包 线"但 该 方 法 主 要 是 基
于飞机的动力学 特 性 确 定 包 线"对 模 型 的 精 度 要
求较高"因此 也 很 难 被 工 程 应 用$ 国 内 外 在 对 于
可达集方法确定安全包线上也进行了大量研
究 (!%0!$)"其中可达 集 的 确 定 主 要 基 于 B6
ADQ@
::的
(
!()
水平集工 具 箱 $ 但 这 些 研 究 大 多 只 是 确 定 了
飞行器完成机动 动 作 的 安 全 包 线"并 没 有 在 操 纵
策略上有具体的 研 究"特 别 是 对 于 着 陆 阶 段 的 研
究较少$
结冰会导致飞行安全包线收缩虽然已是业界
共识"但国内外对 如 何 确 定 结 冰 时 安 全 包 线 的 研 图 !! 结冰前后升力系数变化示意图
究较少 且 局 限 性 较 大 (!+0!))$ 本 文 基 于 可 达 集 理 ^
67#
!!LO@
ADQ?9>G
CP9
569
A6G8G
C:6
CAD
G@C
C6D
6@8
AGC
论"提出了将正向 可 达 集 与 反 向 可 达 集 的 交 集 作 9
65D
59C
A\@
CG5
@98R9
CA@
56D
687
为安全集"即飞行安全包线"并将其应用于结冰飞
结冰飞机着陆阶段飞行安全包线变化的过程
机着陆阶段$可达集的确定是基于水平集方法计
中"通常飞机刚体模型主要包含 1 个自由度"但飞
算 U9?6
:AG8
0Z9 6方程的最优解"具体求最优解
DG\
机在着陆阶段主 要 是 针 对 纵 向 通 道 进 行 控 制"因
的过程采用了最优控制的方法$其中反向可达集
此本文不考虑飞 机 横 侧 向 通 道 的 状 态 参 数 变 化%
的计算是 在 最 优 控 制 作 用 下 从 选 定 的 初 始 集 出
另外本文所涉及的控制是对飞行系统进行外环控
发"计算能到 达 目 标 集 的 集 合$ 另 外 飞 机 着 陆 时
制"不考虑飞机系统内环控制的影响"因此假定驾
其飞行状态不可能一直能保证从初始状态开始按
驶员的操纵将直 接 改 变 迎 角"不 考 虑 飞 机 自 身 的
照预定轨道到达目标集"当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
转 动 特 性 (!!"!&)$ 本 文 研 究 的 模 型 简 化 为 如 下
通过从初始状态 出 发 计 算 正 向 可 达 集"这 样 又 能
形式$
重新找到新 的 安 全 初 始 状 态$ 在 着 陆 阶 段"安 全
的着陆过程也被定义为能从初始状态安全到达指 !! 纵向通道飞机动力学模型建立
!"
定目标状态的过 程"飞 行 安 全 包 线 作 为 正 向 可 达
本文采用的结冰飞机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
集和反向可达集 的 交 集"只 要 使 飞 行 状 态 永 远 保
!
" ( "&
""#"
持在安全包 线 以 内"就 能 保 证 飞 机 安 全 着 陆$ 本 '' &!'
式中!状态变量 " 中包含飞行 速 度 9 "航 迹 倾 角 &
文以 K/L/ 的 项 目 飞 机 ,-B &,@8@ 5
6D -598H
0
和高度 @ %控制量# 由推力 ? 和迎角$ 组成%
'作
>G
5ABGR@
: ''作 为 背 景 飞 机"通 过 对 飞 机 的 气 动
为结冰因子表示飞机的结冰程度$建立的飞机三
参数进行多项式 拟 合"建 立 了 结 冰 飞 机 纵 向 通 道
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表示为
的动力学模型$然 后 分 别 对 轻 度 结 冰 和 重 度 结
冰飞机的安全包 线 进 行 了 确 定$最 后 以 安 全 包 0! &?DGH$, ! , ;DH
68&'2
C
092 ;
线 作 为 飞 行 安 全 的 评 价 标 准 "对 具 体 的 飞 机 着 C &
& ( !& "'
陆 过 程 进 行 了 试 验 仿 真 验 证 "并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H
68$*. , ;DDGH&'
1C
@3 ;9
操纵策略$ 1 9H
68& 3

(%%(;&
:%!
航!空!学!报

式中!
! 为飞机 质 量"
" 为 升 力"
# 为 阻 力# 升 力 $0 5 (
控制量#其中 .! *'2)51 '$0 有 界 且 为
和阻力可以表示为 6$
7#!
8$:连续#状态轨迹可以定义为$)*'/*'#$*%$
9 /%!
$# $%&"
'()!"#!%&"
'(*#$
%! 0
/'"&$ '其 中 )* 代 表 在 时 间/-/* 时 的 状 态'
# $
&%
"
%" $&'()#
$%!%&"
'(*!"#! #$*%为此时的 控 制 输 入# 初 始 集 和 目 标 集 分 别
0
" 为飞机动压"
式中! 表示为3'%&$ #
& ' 为飞机参考面积" () &
(* 为
相应气动参数'具体见参考文献( )# 正向可达集 可 定 义 为 在 时 间/* 从 初 始 集 出
'(
发在时间/ 处 到 达 的 状 态 集 合'而 反 向 可 达 集 定
#! 结冰飞机多项式系数模型建立
!" 义为从时间/ 出发在时间/; 时到达目标集的状态
通 过 对 飞 行 数 据 进 行 参 数 拟 合 ()*)能 够 得 到 集合'数学表达式为
气动数据随 迎 角 !&俯 仰 角 速 度 & 以 及 升 降 舵 偏 正向可达集!
角"+ 变化的精确的多项式形式的解析表 达 式'具 4 <
$
/%$ +
&'
/* " & $0 !( ( )* '
#)&
体表达式为 !! (
&'1 )5$)*'/*'#$*%$
/%$ ",
) 反向可达集!
$() $ )'!+))! +)&"+ +),
# $
,%
) 4 =
%'
/* $ " & $0 !(# & 1 5$)'/'#$
/%$ + /. %& %,
%(* $ *'!+*)&+*&! +*,"+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为了确保结冰飞机能在控
式中!多项 式 系 数 ),$
,-''
)'&'
,%和 *,$
,-''
)'
制作用下安全着 陆'反 向 可 达 集 虽 然 理 论 上 总 能
&'
,%是结冰因子 # 的 函 数'文 献 (
')指 出'可 通 过
保证飞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个控制从初始集到
式$.%体现结冰程度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
达目标集'但是其 中 的 某 些 状 态 点 可 能 会 超 出 飞
'+#-($/%%
($/%$!+0 $ $ ($/% $.%
机本身的限制$如飞行速度低于失速速度'迎角大
式中! -($/%用于 表 示 结 冰 后 飞 行 参 数 的 变 化'对
于失速迎角等%#特别是对于着陆阶段'飞行状态
于特定的飞 机 通 常 为 常 数"
($/%为 结 冰 前 力 或 力
不可能一直保证从初始状态开始按照预定轨道到
矩系数#结冰因 子 # 作 为 一 个 时 变 量'随 着 结 冰
达目标集'飞机为了便于进行状态切换'必须不断
程度的加剧'从 * 到#123 变 化# 其 中 #-* 表 示 飞
地寻找新的状态 点'甚 至 反 向 寻 找 新 的 合 适 的 初
机无结冰'
#-#123表示飞机已经完全结冰# 始状态'这样 就 需 要 计 算 正 向 可 达 集# 因 此 本 文
)! 安全包线确定 将正向可达集与 反 向 可 达 集 的 交 集 作 为 安 全 集'
安全集也定义为 飞 行 安 全 包 线'在 安 全 包 线 内 飞
飞行安全包 线 对 于 保 障 飞 行 安 全 尤 为 重 要'
机能够通过可达集算法中的最优控制方法进行任
传统的包线主要 是 对 飞 行 姿 态 加 以 限 制'并 认 为
意的状态切 换'从 而 实 现 飞 机 的 安 全 着 陆# 安 全
只要不超过限制就能确保安全#但是传统方法却
集如 图 ) 所 示# 图 中 绿 色 部 分 为 正 向 可 达 集'红
不适用于因环境 因 素 引 起 的 变 化'特 别 是 结 冰 导
色部分为反向可达集'黄色部分为初始集'而安全
致的飞机机体结 构 变 化'而 基 于 可 达 集 理 论 确 定
集为绿色与红色相交部分#
的飞行安全包线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下面针对可
达集理论计算安全包线进行具体介绍#

!! 安全集定义
#"

可达集的概念可表示为从初始集出发在某个
控制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目标集的过程#对
于飞机着陆来说就是在飞控系统或驾驶员作用下
从着陆的初始状 态 到 达 预 定 的 目 标 状 态 的 过 程#
在数学上飞机的动态特性可以表示为
!
" $ .$
"'/'
#% $
4% 图 )! 安全集示意图

"&$0 为0 维 状 态 空 间"
式中! / 为 时 间"
#&1 为 <
$>?
)!@A+
9!8127"
;#2
;+9
B#+
9#

!""!#$
%&!
航!空!学!报

#! 水平集方法
#" %! 计算最优控制输入
#"

目标集和可达 集 都 可 由 水 平 集 方 法 表 示'水 最优控 制 8- $


"'$%代 表 在 某 一 个 状 态 " 下
平集方法是一种 用 于 跟 踪 界 面 移 动'计 算 隐 式 曲 能使哈密尔顿方程 7 $
"'$%达到最大的控 制# 最
(
)')
面演变的 数 值 方 法 #其基本思想是把低维动 优控制输入 8- $
"'$%的 物 理 意 义 可 表 示 为!在 控
态曲线当作零水 平 集'然 后 将 其 扩 充 到 高 维 水 平 制 8- $
"'$%的作用 下'从 初 始 状 态 " 出 发 的 轨 迹
集函数上'通过求解满足水平集函数的发展方程' 始终能保持在可达集内部并最终到达目标集#通
推进水平集演化'此时零水平集也在不断演化'当 常求解最优控制输入的过程是一个非凸最优化问
演化趋于平稳就得到界面的形状#水平集方程可 题'需要对整个域空间进行搜索'得到能使哈密尔
以表示为 顿方程达到最大的控制#
($
' "'/% ! 对于式$
'%的 方 程'迎 角 ! 和 推 力 2 被 作 为
+.* ( $* $
C%
/
' 控制变量#因此最优控制输入的计算可转化为求
!
式中!( 为梯度" ($"'
/%为 水 平 集 函 数'水 平 集 函 解使 7 $
"'$%达 到 最 大 的 迎 角 ! 和 推 力 2 的 组
数既可作为描述 可 达 集 演 化 的 隐 函 数'又 可 表 示 合#对于本文的 模 型'可 以 简 化 为 求 系 统 的 最 优
为符号函数'具体表示为 解问题'过程如下!
$)6 " & ) 结合式$
)%和式$
''%'令
$ '%
( "/ #$6 " & ') $
D% 9' $
7$
"'$%$ 2!"#!% # % !:#
$%*%+
%*6 " + ) !
0 0
)&$ 表示一 个 有 界 的 开 区 域'
式中! ')&$ 表 9) $
2#$%!+" % !:!"#*%+9&;#
$%* $
',%
示其边界#当6-* 时'目标集和可达集的边界可 !;
( ) 式中!9' 和 9) 为 $ 的分量#
D%中的零水平集函数 表 示 )) # 目 标 集 可 表
由式$
对于最优控制输入'在迎角处求偏导'得到
示为
" & $0 5($ '7 9' $ '# % 9) $ "
2!"#!+' %
%$ + "'*%, *, $(% $ %2#
$%!% +
'! ! '! !; '!
可达 集 可 以 通 过 解 如 下 的 E21$
F9"%
GH2
!"I$ $
'.%
方程得到!
对式$
'.%进行 分 析'能 使 式 $
',%取 最 大 值 的
($
$' "'/% 最优控制如下!
+
/
'
'%当!- -!1$%'若 9' **'
2- -2123"若 9' )
($"'
/%
#1$
( $
% *'
'
7 "'
'"
$* ;
" %)
J" & $0 '
/) *
*'
2- -21$%#
%($
"'*%$($"% ;
"J" & $0 '
/$ * )%当!- -!123'若 9'!"#!123L $9)-; %#
$%!123
$
'*% ' -
** 2 -2123 "若 $ - %
9'!"#!123 L 9) ; #$%!123 )
式中! ' -
* 2 -21$% #
7$
"'$%$ 123$ *.$
K
"'#% $
''% &%当 2- -21$%'若 9' **'
!- -!123'
* 或 !' "
#&1

($
' "'
/%" 若 9' )*'
!- -!123'
*#
$ 表 示 哈 密 尔 顿 协 态'记 作 $ $
其中!
'" ,%当 2- -2123'若 9' )*'
9) **'
!- -!123"
控制 # 表示为 若 9' **' !- -*"若 9' )*'
9) )*' 9) )*'
!- -
8 $
-
"'$%$2
J>123$ *.$
"'#% K
$
')% !123'
*"若 9' **'
9) **'!- -*'
!) #
#&1

对于函数($ "'
/%'可达集的隐式表达式为 其中!' 和!) 为解式$ '.%得 到 的 极 值 点# 对 以 上
0
4$
/%$ +
" & $ 5($"'
/%, *, $'&% 控制输入进行分析可知'要使 E21$
F9"%
GH2 $方
!"I
从式 $
''%和 式 $
')%可 知'哈 密 尔 顿 方 程 程达到最大的控制输入可以从以下的 4 个组合内
7$
"'$%的最 大 值 是 通 过 最 优 控 制 8 $
-
"'
$%得 得到!
到'下面介绍如何得到最优控制# $
!1$%'
21$%%'$
!1$%'
2123%'$
!123'
2123%'$
!123'
21$%%'

!""!#$
%'!
航!空!学!报

$
!' '
2123%'$
!) '
2123%# 对于飞机而言'失速速度可表示为

)!:
&! 着陆阶段安全分析 ;@Q $ $
'4%

+'( "123

本文的案 例 模 型 主 要 参 考 的 是 MKN 纵 向 通 式中!


("123 为最大 升 力 系 数'为 了 保 证 安 全'适 航
道模型'在本节中首先基于可达集理论确定飞行安 标准要求飞机在着陆阶段的最小飞行速度不小于
全包线'然后分别研究了襟翼和结冰对安全包线的 )&;@Q $基准 失 速 速 度%# 这 意 味 着 在 某 个 时 刻
'?
影响'最后通过对具体的着陆阶段进行时域仿真分 如果飞机的 飞 行 速 度 低 于 '? )&;@Q '其 飞 行 状 态
析'提出了不同结冰条件下的驾驶员应对策略# 很可 能 在 安 全 包 线 以 外'本 文 采 用 的 MKN 在 不
同卡位下的飞行参数限制如表 ' 所示#
!! 襟翼对安全包线的影响
%"
表 !!&'( 在不同襟翼偏角下的飞行参数限制
由于襟翼与着 陆 过 程 密 切 相 关'因 此 本 节 对
')*
+,!!-
+./0
12)
3)4,
1,3+
.4.
1)1
.565
7
襟翼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襟翼偏角" 通常是
&'( 869
,39
.77
,3,6
17+
)29
,7+
,:1
.56
;
从*
O到最大值之间 变 化'本 节 把 襟 翼 偏 角 划 分 为 <F27
;@Q- ;1$%- ;123- * - *123-
& 个卡位!
*O&
'.O和 &*
O'针对不同卡位计算了相应 0+;F
+!G ("123 1$%
$1*#R'% $
1*#R'% $
1*#R'% J20 J
20
9
$"%-$O%
的升力和阻力#升力和阻力系 数 曲 线 分 别 见 图 &
* C*?
D DD?
. '** ' R*?
) *
和图 ,#从图中可看出'随 着 襟 翼 偏 角 的 增 大'升
'. ,C?
C& 4(?
C '** )?
) R*?
) *
力和阻力都会相应提高#
&* ,*?
DC 4'?
' '** & R*?
) *

表 ' 中!
;1$%&
;123&
*1$% 和 *123 分 别 为 在 计 算
飞机着陆阶段可 达 集 时 给 出 的 飞 行 参 数 约 束'并
将这些约束作为初始集#其中 ;1$%的选取标准是
使其至少大于 '?
)&;@Q '
;123为根据着陆情况给定
的一个最大安全初始速度#从表中可看出最大升
力系数随着襟翼 偏 角 的 增 大 而 增 大'而 飞 机 的 失
速速度随之减小#不同卡位下的可达集如图 . 所
示#图 . 中蓝色区域和红色区域分别表示正向可
达集与反向可达 集'通 过 对 图 . 分 析 可 知 可 达 集
随着襟翼偏角的增大而增大#
图 &! 不同襟翼偏角下的升力系数
图 4 为不同卡位$ O'
"-* O'
'. O%下的飞行安
&*
<
$>?
&!6
$;9!
"+;
;$!
$+%
9#;
"J0
$;;
+J+%
9;F
270+
;F+
!9$
"%#
全包线'分别 由 黑 色&红 色&黄 色 区 域 表 示# 对 着
陆阶段而言'增大襟翼偏角能够提升飞机升力'从
而减小失 速 速 度 '这 样 就 能 确 保 飞 机 着 陆 时 拥 有
一个更大的可操 纵 的 速 度 范 围'安 全 包 线 也 因 此
增大'因此增大襟 翼 偏 角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有 助 于 提
升飞行安全#

#! 结冰对安全包线的影响
%"

按 &?
' 节 的 分 析'襟 翼 对 于 提 升 着 陆 安 全 有
积极作用#因此'下 面 对 结 冰 影 响 的 分 析 是 在 保
证着陆时襟翼偏角 为 '.
O的 条 件 下 进 行 的# 在 区
图 ,! 不同襟翼偏角下的阻力系数 分结冰严重程度上课题组在先前已经进行了一定
<
$>?
,!PJ
2>!
"+;
;$!
$+%
9#;
"J0
$;;
+J+%
9;F
270+
;F+
!9$
"%# 的 研究'本文主要参照的是文献(
'4)中的结 冰 程

!""!#$
%$!
航!空!学!报

度区分标准'即随着结冰程度加剧$结冰因子不断
变大%'系统工作 点 的 稳 定 性 质 会 发 生 变 化'最 终
将工作点由稳定变为不稳定时的结冰因子定义成
重度结冰#因此 针 对 本 文 所 采 用 的 飞 机 模 型'提
' 定 义 为 轻 度 结 冰'
出了将#-*? )定义为
#-*?
重度结冰#不同结冰条件下的升力系数拟合曲线
如图 C 所示#其中黑线&黄线&红线分别表示的是
无结冰$#-*%&轻度结冰$ #-*?'%&严重结冰$ #-
)%时的升力 系 数 曲 线# 对 图 C 分 析 可 知'当 结
*?
冰趋于严重时'失速迎角将会快速减小#

图 C! 不同结冰程度下的升力系数
<
$>?
C!6
$;9!
"+;
;$!
$+%
9#"
;0$
;;+
J+%
90+>
J++
#";$
!$%>

结冰程度增大'最大升力系数随之减小'失速
速度也将 发 生 变 化'MKN 在 不 同 结 冰 程 度 下 的
飞行参数限制如表 ) 所示#

表 #!&'( 在不同结冰程度下的飞行参数限制
')*
+,#!-
+./0
12)
3)4,
1,3+
.4.
1)1
.565
7&'(
869
,39
.77
,3,6
19,
/3,
,;5
7.:
.6/
图 .! 不同卡位下的可达集$ O'
"-* O'
'. O%
&*
<
$>?
.!Q+
2!82I
F+#
+9#;
"J0
$;;
+J+%
91"0+
# ;@Q- ;1$%- ;123- *1$%- *123-
# ("123
$ O''. O% $
1*#R'%$
1*#R'% $
1*#R'% J
20 J
20
"-* O2%0&*
* ,C?
C& 4(?
C '** )?
)* R*?
) *

*?
' .*?
C* C*?
& '** '?
(. R*?
) *

*?
) .&?
*4 C.?
) '** '?
CD R*?
) *

对于着陆阶段'失 速 速 度 随 着 结 冰 程 度 增 加
而变大'这使得飞 机 很 难 达 到 安 全 的 着 陆 状 态 范
围'因此'此时的飞行包线也将减小#图 D 描绘了
在不同结冰 程 度 下 的 飞 行 安 全 包 线 变 化 $
#-*'
T''
* *?)%'分 别 由 红 色&黄 色&黑 色 区 域 表 示# 对
图 4! 不同卡位下的飞行安全包线$ O'
"-* O'
'. O%
&* 于轻 度 结 冰 $
# -*? '%'安 全 着 陆 速 度 能 到 达
<
$>?
4!<
F$>8
9#2
;+9
B+%S+
F"7+
#;"
J0$
;;+
J+%
91"0+
# C.1-#'这能 够 保 证 飞 机 以 正 常 方 式 安 全 着 陆#
$ O''.
"-* O%
O2%0&* 此时'驾驶员仍能 够 通 过 正 常 操 纵 使 飞 行 状 态 维

!""!#$
%#!
航!空!学!报

持在安全包线以 内# 对 于 严 重 结 冰 $ )%'安
#-*?
全包线收缩严重'安全着陆速度范围也随之减小'
能保证安全着陆的最小速度已经超过 D* 1-#'驾
驶员已经很难在最优控制指导下找到安全的着陆
轨迹#此时对于 驾 驶 员 操 纵 已 经 非 常 困 难'着 陆
风险也随之 增 加# 因 此 驾 驶 员 要 改 变 操 纵 行 为'
只有当结冰处理后才能继续着陆#

图 '*! 严重结冰条件下着陆轨迹
<
$>?
'*!62%0
$%>9
J2+
U!9
"JB$
%#+
J$"V#$
!$%>!
"%0
$9$
"%

对于严重结冰'从 初 始 点 ($ CC 1-#'
; -(*?
*-R*?
*,,(J20'7 -,'?
&( 1%处 进 行 时 域 仿
真'具体如图 '* 所示#黑色曲线代表驾驶员未觉
察到结冰时'正 常 操 纵 下 飞 机 的 着 陆 轨 迹# 从 图
图 D! 不同结冰程度下的飞行安全包线
中可看出'在严重结冰时'飞行安全包线已经收缩
<
$>?
D!<
F$>8
9#2
;+9
B+%S+
F"7+2
;;+
!9+0IB0+>
J++"
;$!
$%>
严重'此时已经很 难 找 到 一 种 控 制 使 飞 机 仍 然 能
够保持在安全包线以内'如若继续着陆'飞机将会
%! 驾驶员操纵策略时域仿真
%"
承受坠毁的风险$如黑色曲线所示%#
本节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结冰程度提出相应的 由前面分析可 知'严 重 结 冰 时 飞 机 应 该 停 止
操纵策略并对其进行时域仿真验证#对于轻度结 继续着陆'并进行边界恢复操纵'此时可以在状态
冰'时 域 仿 真 从 状 态 点 < $
; -(' 1-#' *- 点 #$
; -D' 1-#'
*- R*? 20'
*4.J 7 -'* 1%处
R*
T*&,(J20'7 -,* 1%开 始 到 达 终 点 =$
;- 进行边界 恢 复# 基 于 最 优 控 制 理 论 在 状 态 点 #
C.1-#' 20'
*-*J 7 -*1%'具体见图 (#红色和 处先以最大推力 使 飞 机 重 新 起 飞'然 后 不 断 调 整
黄色区域 分 别 代 表 无 结 冰 和 轻 度 结 冰 时 安 全 包 推力 2 进 行 边 界 恢 复'具 体 控 制 输 入 见 图 ''#
线'黑线代表最优控制下的着陆轨迹'这条轨迹能 图 '* 中 的 绿 线 代 表 边 界 恢 复 曲 线'曲 线 从 # 开
始终保持在安全包线以内#这表示轻度结冰程度 始在图 '' 的控制 作 用 下 重 新 回 到 边 界 内 的 状 态
下'飞机仍然能够 通 过 最 优 控 制 方 法 至 少 找 到 一 点 >$
;-(
)?'1-#'
& *-*?
**C)J
20'
7-,
,?)1%#
C
种控制使飞机安全着陆#从而验证了轻度结冰条 飞机可以在点 > 附近 进 行 除 冰 处 理'当 飞 机 结 冰
件下驾驶员仍然能够通过正常操纵安全着陆# 程度低于轻度结冰$ '%时'飞 机 可 重 新 进 行
#-*?
着陆操纵# 图 '* 中 的 红 色 曲 线 $曲 线 从 起 点 >
到终点 ?%为飞机在除冰处理后'重新在最优控制
下的着陆曲线#
以上对飞行状态进行边界恢复的控制输入主
要是在理想状态下 $不 考 虑 驾 驶 员 的 操 纵 延 迟 和
发动机推力的响应延迟等因素%'通过最优控制使
飞机由图 '* 中飞行安全包线外的 状 态 点 # 直 接
到达包线内的状态点 > #在进入安全包线后的爬
升阶段'在最优控 制 指 导 下 对 飞 机 推 力 的 控 制 也
图 (! 轻度结冰条件下着陆轨迹 在不断 切 换'从 而 出 现 了 图 '' 中 的 剧 烈 抖 动'这
<
$>?
(!62%0
$%>9
J2+
U!9
"JB$
%1$
F0$
!$%>!
"%0
$9$
"% 种操纵输入在飞行实践中可能并不存在#前文中

!""!#$
%(!
航!空!学!报

图 ''! 最优控制输入时域响应曲线 图 '&! 传统驾驶员操纵时域响应曲线


<
$>?
''!K$1+0"12
$%J
+#7"%#
+!V
JS+
#"; <
$>?
'&!K$1+0"12
$%J
+#7"%#
+!V
JS+
#";
"7
9$12
F!"%
9J"
F$%7V
9# 9
J20
$9$
"%2
F12%
$7V
F29
$"%

这样设计只是在 理 论 上 对 操 纵 进 行 了 实 现'为 了
满足工程实践需求'现给出如下操纵策略$此操纵
,! 结 ! 论
应对策略来源 于 前 面 的 理 论 分 析%# 首 先 在 状 态 本文以 MKN 为 研 究 对 象'提 出 了 基 于 可 达
点 # 处以最 大 推 力 和 最 优 迎 角 快 速 到 达 包 线 内 集理论确定结冰 飞 机 在 着 陆 阶 段 的 安 全 包 线'通
的状态点@ '如图 ') 所示#然后在状态点 @ 处利 过对结冰后的飞 机 进 行 时 域 操 纵 验 证'给 出 了 在
用传统的 驾 驶 员 操 纵 方 法 使 飞 机 爬 升 至 状 态 点 不同结冰条件下的安全操纵策略'主要成果如下!
7 处'其中整个爬升 阶 段 的 飞 行 状 态 都 保 持 在 安 '%驾驶员 在 未 察 觉 到 结 冰 时 操 纵 极 易 使 飞
全包线以内'爬 升 轨 迹 由 图 中 蓝 线 表 示# 具 体 驾 行状态超出安全 包 线'基 于 可 达 集 理 论 确 定 的 安
驶员操纵见图 '& 所示#最后在状态点 7 附近进 全包线能够突破 传 统 包 线 的 限 制'适 用 于 不 同 程
行除冰处理'待除冰结束后'重新按照传统操纵方 度的结冰条件安全性分析#
法进 行 着 陆 # 图 ') 中 的 黄 色 曲 线 表 示 驾 驶 员 按 )%将正向 可 达 集 与 反 向 可 达 集 的 交 集 作 为
照传统操纵方法实现的着陆轨迹#通过与最优控 飞行安全包线'可 以 确 保 飞 行 状 态 能 始 终 在 最 优
制方法所确定的 安 全 着 陆 轨 迹 对 比 可 知'在 安 全 控制下保持在安 全 包 线 之 内'这 对 于 确 保 着 陆 安
包线内'传统的驾 驶 员 操 纵 方 法 也 能 使 飞 机 安 全 全具有重要意义#
着陆'这进一步说 明 了 本 文 提 出 的 安 全 包 线 可 对 &%不同程 度 的 结 冰 条 件 应 给 出 不 同 的 应 对
结冰条件下的驾驶员操纵进行指导# 策略#对于轻度 结 冰'在 飞 行 包 线 内 仍 然 能 通 过
最优控制使 飞 机 安 全 着 陆# 而 对 于 严 重 结 冰'飞
行包线收缩严重'常 规 操 纵 已 经 很 难 保 证 飞 机 继
续安全着陆'此时 必 须 在 着 陆 轨 迹 的 某 个 状 态 点
处进行边界恢复 操 纵'使 飞 行 状 态 重 新 回 到 安 全
包线内'待除冰完成后再继续进行着陆#

参!考!文!献

(
')!YZ[Q/\K@']^KQ_@M?/$
J!J
2;92V
9"7
$F"
92%2
FB#
$#2%0
+%S+
F"7+7
J"9
+!9
$"%;
"J"7+
J29
$"% V%0+
J$!
$%> !
"%0
$9$
"%#
(
H)?H
"VJ
%2F"
;MV
$ +'W"%
02%! 9J"
F` PB%21$
!#')**,')C
图 ')! 最优控制与传统操纵方法着陆轨迹对比 $
&%!,.,
G,4.?
<
$>?
')!W"172
J$#
"%"
;F2%0
$%>9
J2+
U!9
"JBI+
9X+
+% (
))!EZ6K\^Q P a?/ %"%
F$%+
2J2
$J!
J2;
9#$1V
F29
$"% "
;$!
+
"7
9$12
F!"%
9J"
F2%09
J20
$9$
"%2
F 12%
$7V
F2G !
"%9
21$
%29
+09
2$F
7F2%+#
92F (P)?W"
F FV1IV#!_8
$"@
929
+
9
$"%1+
98"0 b%
$S+
J#$
9B''((D?

!""!#$
%)!
航!空!学!报

(
&)!@2
;+9
B /0S
$#"
J /$
J!J
2;9$
!$%> (^=-_6)? $
)*'&
G*.
G*'% )**,
G*((
Q)?Y2%! J')**,?
"VS+
(
)*'.
G*.
G*D)?8
997!.XXX?
2"72?
"J>. 1+0
$2-<
$F+
#-/_G (
'.)! 屈亮'李颖晖'袁国强'等 ?基 于 相 平 面 法 的 结 冰 飞 机 纵
]/-E"1+
-]$
F"9c)*Q+
#"VJ
!+-/@
# Z-@2
;+9
Bc)*/0S
$#"
J#- 向非线性稳定 域 分 析 (
H)?航 空 学 报')*'4'&C$
&%!D4.
G
#
2FF?
70;? DC)?
(
,)! 赵安家'孟哲理'高洪权'等 ?飞 行 包 线 对 飞 行 安 全 影 响 eb 6'6Zg E'gb/\ M e'+
92F?6"%>
$9V0
$%2
F%"%
F$%
G
研究(
H)?飞机设计')*'C'&C$
'%!''
G'4? +
2J#
92I
$F$
:$%>J
+>$
"%;
"J$
!$%> 2
$J!
J2;
9I2
#+0 "% 782
#+G
dE/_ /H'N^\Md6'M/_ E e'+
92F?K8+J
+#+
2J!8 782%+1+
98"0(
H)?/!
92/+
J"%2V
9$!
2+9/#
9J"%2V
9$!
2@$
%$G
"%9
8+;
F$>8
9+%S+
F"7+"
;2$
J!J
2;9+
;;+
!9"%#
2;+
9 ;;
B" F
$>8
9 2')*'4'&C$
! &%!D4.
GDC) $
$%W8
$%+
#+%?
(
H)?/$
J!J
2;9P+
#$>%')*'C'&C$
'%!''
G'4 $
$%W8
$%+
#+%? (
'4)! 郑无计'李颖晖'屈亮'等 ?基 于 正 规 形 法 的 结 冰 飞 机 着
(
.)!N^QQ^KHN'E_@@/Z\ [ \'=Q/MM N =?^%S+
F"7+ 陆阶段非线性 稳 定 域 (
H)?航 空 学 报')*'C'&D$
)%!.4C
G
J
7"9
+!9
$"%2%02
91"
#78+
J$!0
$#9
VJI2%!
+#$
%$!
$%>+%!
"V%
G .DD?
9
+J#!/Z//G
)**)
G*D', (
Q)?Q+
#9"%'Y/!/Z//')**)? dE^\M a H'6Zg E'eb 6'+
92F?\"%
F$%+
2J#
92I
$F$
9B
(
4)!6/QZ
@@/['=^Ed/P@?^#
9$12
9$"%"
;J+>
$"%"
;29
9J2
!G J
+>$
"%"
;$!
$%>2
$J!
J2;
90VJ
$%>F
2%0
$%>782
#+I2
#+0"%%"
JG
9
$"%;
"J7"
FB%"1$
2F%"%
F$%+
2J#
B#+1#!/%V1+
9 J$!
2F1+
98G 12
F;"
J1 1+
98"0(
H)?/!
92 /+
J"%2V
9$!
2+9 /#
9J"%2V
9$!
2
"0(
H)?Z
@/ KJ
2%#
2!9
$"%#')*','.&$
'%!).
G&)? @
$%$
!2')*'C'&D$
)%!.4C
G.DD $
$%W8
$%+
#+%?
(
C)!@/Q/ E'Q^ZE/\^E [ N?^%
F2J
>$%>9
8+>V2
J2%
9++0 (
'C)! 袁国强'李颖晖'徐浩军'等 ?积 冰 对 飞 机 本 体 纵 向 非 线
J
+>$
"%"
;29
9J2
!9$
"%$
% %"%
F$%+
2J#
B#9
+1# X$
98 I"V%0+0 性动力学稳 定 域 的 影 响 (
H)?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C'
72
J21+
9J$
!V%!
+J9
2$%
9B(
H)?H
"VJ
%2F"
;d8+
U$2%> b%
$S+
J#$
G .'$
(%!'.&
G'.D?
B/@!
9 $ +W')*'&'',$
+%! &%!)',
G))'? gb/\ M e'6Zg E'hb EH'+
92F?^;
;+!
9";$
!+2
!!J
+G
(
D)!K/\ a']/W[/QP /?@
92I
$F$
9 +>
BJ $
"%2%2
FB#
$#V#
$%> 9
$"%"%2
$J!
J290
; #F
"%>
$9V0
$%2
F%"%
F$%+
2J0B%21$
!#9
2I$
F$
9B
7"
FB%"1$
2F2%0!
"17"
#$9
+7"
FB%"1$
2F6B27V%"S;
V%!
9$"%# J
+>"%(
$ H)?H
"VJ
%2F"
;h$
i2%H
$2"
9"%>b%
$S+
J#$
9B')*'C'.'
2%0#V1G
";G
#fV2
J+#7
J">
J %>(
211$ H)?Z^^^ KJ
2%#
2!9
$"%# $
(%!'.&
G'.D $
$%W8
$%+
#+%?
"%/V
9"12
9$!W"%
9JF')**D'.&$
" )%!.4.
G.C*? (
'D)! 刘瑛'李敏强'陈富赞 ?飞行器机动动作 风 险 定 量 评 估 模
(
()!dE^\M a H'6Zg E'eb 6'+
92F?PB%21$
!+%S+
F"7+ 型(
H)?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4$
&%!,4(
G,C.?
0+
9+J1$
%29
$"%I2
#+0"% 0
$;;
+J+%
9$2
F 12%
$;"
F09
8+"
JB(
H)? 6Zb g'6ZN e'WE^\<d?Q$
#AfV2%
9$9
29$
S++S2
FV2
9$"%
H
"VJ
%2F"
;/$
J!J
2;9')*'C'.,$
.%!)**.
G)**(? 1"0+
F";9
8+2
$J!
J2; J(
912%+VS+ H)?@B#
9+1#^%>
$%+
+J$
%>
(
'*)! a^^[6g ['KZ\[/ /?/V
9"%"1"V#J
$S+
J%2S
$>2
9$"% 2%0^F
+!9
J"%
$!#')*','&4$
&%!,4(
G,C. $
$%W8
$%+
#+%?
V#
$%>9
8+ E21$
F9"%
GH2
!"I
$;J
21+X"
JA;
"JV%0+
J2!
9V2
9+0 (
'()! E/QQgM ['H^/\ K P?\"%
F$%+
2J2%2
FB#
$#"
;2$
J!J
2;9
S+8
$!F
+#(
H)?Z^^^ KJ
2%#
2!9
$"%#"% Q"I"
9$#')*','&*
! F
"##"
;!"%
9JF(
" H)?H
"VJ
%2F"
;MV
$02%!
+W"%
9J"
F` PB%21G
$
.%!').*
G')..? $
!#')*'&'&4$
'%!',(
G'4)?
(
'')!=/g^\/ N'NZKWE^66Z'_Z
@EZN [?/$
J!J
2;92V
9"G (
)*)!NZ66^Q Q'QZ==^\@a?K8++
;;+
!9#"
;$!
$%>"%9
8+F
"%G
F
2%0+
J#2
;+9
B2%2
FB#
$#9
8J"V>8"7
9$12
F!"%
9J"
FGI2
#+0J
+2!8 $
>9V0
$%2
F0B%21$
!#"
;2%$
!$%>J
+#+
2J!82
$J!
J29!/Z//G
;
#
+9!
"17V
929
$"%(
H)?H
"VJ
%2F"
;MV
$ +'W"%
02%! 9JF'2%0
" '(((
G*4&4(
Q)?Q+
#9"%'Y/!/Z//''(((?
PB%21$
!#')**C'&*$
'%!4D
GCC? (
)')! 刘瑛'杜光勋'全权 ?基于 E21$
F9"%
GH2
! $方程的飞行器
"I
(
'))!MZ66b6/HE'E_<<N/\\ M N'Eb/\M E N'+
9 机动动作 可 达 集 分 析 (
H)? 自 动 化 学 报')*'4',)$
&%!
2
F?/77
F$!
29$
"%#"
;8BIJ
$0J
+2!82I
$F$
9B2%2
FB#
$#9
"J"I"
9$! &,C
G&.C?
2
+J$
2FS+8
$!F
+#(
H)?K8+Z
%9+
J%2
9$"%2
FH"VJ
%2F"
;Q"I"
9$!
# 6Zb g'Pb M h'eb/\ e?Q+
2!82I
$F$
9 2
B!F!V
F29
$"%;
"J
Q+
#+2
J!8')*'''&*$
&%!&&.
G&.,? 2
$J!
J2;
912%+VS+
JV#
$%>E21$
F9"%
GH2
!"I
$;V%!
9$"%(
H)?/!
G
(
'&)!Y/\__QK ^ Q'WEb e ]'Nb6P^QH/?N2%+VS+
J 9
2 /V
9"12
9$!
2@$
%$2')*'4',)$
! &%!&,C
G&.C $
$% W8
$G
+%S+
F"7+0+
9+J1$
%29
$"%9
8J"V>8J
+2!82I
$F$
9B2%2
FB#
$#(
W). %+
#+%?
/0S2%!
+#$
% /+
J"#72
!+ MV
$ +' \2S
02%! $>2
9$"% 2%0 W"%
G (
)))!_@E^Q@'<^P[Za Q?6+S+
F#+
91+
98"0#2%00B%21$
!
9
J"F?=+
JF$
% E+
$0+
FI+
J>!@7
J$ J')*''!('
%>+ G'*)? $17
F$!
$9#VJ
;2!
+#(
H)?\+X g"
JA!@7
J$ J')**&!).
%>+ G&C?
(
',)! NZKWE^66Z N?/9
""F
I"3"
;F+S+
F#+
91+
98"0#!KQG

!责任编辑"李明敏#张晗$

!""!#$
%*!
航!空!学!报

!
"#$%&'()*&+*,-*
"./*0* &
*12#,(
&#.,(,0 2(,*3-*1
#,$4./
#,$
'
&1(&*$+).1#4#
,$( #
141(
)&031#
,$" (,0
#,$/%('*

2'3
,-./01 452 2- ',-9:; <8
6718 =2'</>?67@?
2'A.:;,?1B67

!"
#$%&'
()*+,%-
)%""
#)%-.$
//"-"'!
)#0$
#*",%-
)%""
#)%-1%
)2"
#+)
(3'4
)0&%!567789'.:
)%&

56'
& &!4
1(4 C267@2
DDD
?EFG
BH1
I26JE7?B
KKD
271
GHE
K?G
L?6M?
DBN?E6FG
18HEH?
I2B8
HG1
I?E
GGBK
D2
71GHE
K?G
LOP1?H
G8FLB6G
1?
C1E67?HB
KKD
271
GHE
K?G
L?6M?
DBN?E
KG?
I2C
2672
HBK7
I?E
GH2
762
K2
CE6
C?K
BIF?H
276
267QE6?8M?
I267CBN
267H
GIE
G?7LE6F2QN
IBM
267
K
D2
71GHE
K?G
LO4
6G1
2 I'EFL6EQ2
HNEN? CQBF?
DKB
IG1?D
B67
2G8F
26E
DC1E6
6?DB
KG1?2
C?F:RSR;?6?
I2CP
IE6
HNB
I D$
GTBF? ;PT%2
H
?H
GEU
D2H
1?FUEH?FB6NB
DL6BQ2
EDK
2G
G2
67B
KG1?E?
IBFL6EQ2
CNE
IEQ?
G?I
HBKG
1?2
C267E
2IC
IEK
GOPBBU
GE2
6G1?HE
K?G
L?6M?
DBN?
G
1EGCE6ME
IL@2
G1G
1?F?7
I??B
K2C
267'G
1?I
?EC1EU
2D
2G
LE6E
DLH
2HG
1?B
IL2
HENN
D2?FG
BG1?HE
K?G
LE6E
DLH
2HB
KG1?2
C267E
2IC
IEK
G
F8
I267G
1?D
E6F
267N1EH?OP1?2
6G?
IH?C
G2B6B
KG1?K
BI@E
IFI
?EC1EU
D?H?
GE6FUECJ@E
IFI
?EC1EU
D?H?
G2HN
IBNBH?FEHG
1?K
D2
71G
HE
K?G
L?6M?
DBN?OP1?I
?EC1EU
D?H?
G2HBU
GE2
6?FM
2ECBQN8
G267G
1?BN
G2QE
DHB
D8G
2B6K
BIG
1?-EQ2
DG
B6%
VECBU
2NE
IG2
EDF
2K
K?I
?6G
2ED
?W8E
G2B6M
2EG
1?D
?M?
DH?
GQ?
G1BFOX
26E
DDL'
G1?G
2Q?FBQE
26M?
I2K
2CE
G2B62
HCE
II2
?FB8
GKB
IF2
KK
?I?6
GF?7
I??HB
K2C
267CB6F
2G
2 H'
B6
E6FG
1?CB
II?HNB6F
267QE6?8M?
I267CBN
267H
GIE
G?7
2?HE
I?N
IBNBH?FOP1?I
?H8
DGHH
1B@G
1EGQ2
DF2
C267CB6F
2G
2B61EHD
2G
GD
??K
K?C
G
B6G
1?HE
K?G
L?6M?
DBN?'E6FG
1?K
D2
71GH
GEG
?CE6U?QE
26G
E26?F@2
G12
6G1?HE
K?G
L?6M?
DBN?E
DDG
1?G
2Q?8
6F?
IG1?78
2FE6
C?B
K
G
1?BN
G2QE
DCB6
GIB
DF8
I267G
1?D
E6F
2 I'K
67N1EH?O-B@?M? BIG
1?H?M?
I?2
C267CB6F
2G
2B6'G
1?HE
K?G
L?6M?
DBN?H
1I2
6JHH?M?
I?D
L
E6FI
?78
DEIQE6
2N8
DEG
2B6CE6
6BGQ??
GG1?D
E6F
267I
?W8
2I?Q?6
GHOR
GG1
2 2Q?'G
HG 1?U?1EM
2BIB
KG1?E
2IC
IEK
GH1B8
DFU?C1E67?FO
P1?I
?H?E
IC1I
?H8
DGHD
ELG
1?K
B86FE
G2B6K
BIK
D2
71GCB6
GIB
DE6FI
?ED
%G
2Q??6M?
DBN?N
IBG
?CG
2B6O

7*+8.10'!K
D2
71GHE
K?G
L?6M?
DBN?"2
C267E
2IC
IEG"D
K ?M?
DH?
GQ?
G1BF"-EQ2
DG
B6%
VECBU
2?W8E
G2B6"K
D2
71GQE6
2N8
DEG
2B6

9*4*#-*0!"+!) %+&%"#"9*- #'*0!"+!)% +'


%"+"544*/&*0!"+!)%+$")":36
% "
#'%*0.,
"#,*!"+!)
%+#
%+!!!!!
!#
;9<!1 GN!
G ##1JYUOU8EEO?F8OC6#0:#1 #"+!)!"+$O
GQD 1GQD
!.3,0(&#.,#&*2!:E G
2B6EDZEH2C[?H?EIC1>IB7I
EQBK01 6E $
2 "+!$0Z($$)+$%
D!D
-=.11*'/.,0#,$(3&%.1>9%QE2 2L2
671
82##!!#&O
CBQ

!""!#$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