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8

汉学国际




THE DEVELOPMENT
& FUTURE OF SI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DATE | 28 - 29 OCT 2023 ( SAT & SUN )

VENUE | DKF & DKA, FASS, UM

MEDIUM | MANDARIN AND ENGLISH

REGISTRATION FEE | RM50 ( PEJATI MEMBERS & STUDENTS )


RM100 ( PUBLIC )
CONFERENCE
研讨会手册 HANDBOO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MALAYA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周年纪念汉学国际研讨会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电 邮 至 :d c_u m @ ou t lo ok .c o m 或拨电至:+���� ��� ����(叶同学) 立即扫描报名


【 目 录 】

马大中文系介绍 ................................... 4-5


毕业生协会介绍 ................................... 6-7
流程表 ................................................... 8-13
王赓武教授 ............................................ 14

第一天场次 1 ..................................... 15-18 第二天场次 2 ..................................... 35-44


1. 拿督黄子坚教授(pg16) 1. 廖建裕教授 (pg36-39)
2. 丁荷生教授 (pg17) 2. 柯雪润教授 (pg40)
3. 刘宏教授 (pg18) 3. 陈志明教授 (pg41)
4. 吴益婷博士 (pg42-43)

第一天场次 2 ..................................... 19-24 第二天场次 3 ..................................... 45-48


1. 陈平原教授 (pg20) 1. 刘石教授(pg46)
2. 黄一农教授 (pg21-22) 2. 胡晓真教授(pg47)
3. Prof. Dr. A.M.Hermina Sutami, 3. 潘碧华博士 (pg48)
M.Hum. (pg23-24)

第一天场次 3 ..................................... 25-28 第二天场次 4 ..................................... 49-52


1. 闵宽东教授(pg26) 1. 孙伟科教授(pg50)
2. 河野贵美子教授(pg27) 2. 欧丽娟教授(pg51)
3. 陈益源教授(pg28) 3. 洪涛教授 (pg52)

第二天场次 1 ..................................... 29-34 第二天场次 5 ..................................... 53-56


1. 王德威教授(pg30) 1. 徐大明教授(pg54)
2. 王润华教授(pg31) 2. 郭熙教授(pg55)
3. 聂珍钊教授 (pg32) 3. 杨迎楹博士 (pg56)
4. 张惠思博士 (pg33-34)
委员会 ...................................................... 57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4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MALAYA

In 1957,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achieved independence. In September 1963,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Singapore, Sarawak, and Sabah united to form Malaysia. In 1965, Singapore separated from Malaysia and
became an independent nation. Subsequently, the administrative separation of the two campuses occurred.
They gained independence and underwent name changes, with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Singapore Campus"
being renamed a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Kuala Lumpur Campus"
being renamed as "University of Malaya." In 1961, the authorit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also decided to
establish a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Dato' Sir. Alexander Oppenheim, who was then the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traveled to the United Kingdom to discus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with the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hey also received assistance in
planning from Dr. Chêng Tê-k'un, recommend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On 23th February 1961, the Universiti Malaya Senate, headed by the Vice-Chancellor, approved the setup of a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ttached to the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1962,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was established and classes began in 1963, enrolling the first batch of students. Co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courses focusing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other is courses related to Southeast Asian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founding principles and purposes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include:
- To preserve and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 To foster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 To extend the scope and raise the standard of research into Chinese studies in Malaysia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has trained more than 4,000 major and minor
Bachelor’s degree students, more than 130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and more than 20 Doctoral students. The
departmental alumni association, PEJATI, enables these students to remain connected after graduation. The
Department also holds new academic year orientation weeks, literature fortnights, and Chinese Department
Night, as well as various seminars, symposiums, academic lectures, and off-campus courses throughout the
year.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emphasizes academic research and regularly publishes collections of
academic papers, namely the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the Journal of Sinological Studies.

In additio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nd the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have joined
together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everal research centres, including Hong Lou Meng Research Centre,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re, and the Humanistic Buddhism Research Centre. Furthermore,
graduates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have established a graduate alumni association, worki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department to 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out
Malaysia.

Finally,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Malaya has produced many experts. Some graduates of
the department have become lecturers in local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while others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translation, writing, education, publishing, marketing, media and other Chinese related industries.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5

【 简 介 】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1957 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 1963 年 9 月,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和砂拉越,沙巴合并为马


来西亚。1965 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成国。此后两个校区的行政脱钩,独立自主,“马
来亚大学新加坡校区”更名为“新加坡大学”,
“马来亚大学吉隆坡校区”更名为“马来亚大学”。
马大当局也在 1961 年决定设立中文系,由当时马大校长拿督奥本馨博士到英国与剑桥大学副
校长商讨筹设中文系之事,并获得由英国剑桥大学推荐的郑德坤博士协助策划。

1961 年 2 月 23 日,以马来亚大校长为首的马大评议会(Senate)同意了在马大文学院设立中
文系的请求。经由院系先辈齐心协力的筹办下,马大中文系于 1962 年正式成立,并于 1963
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学生。马大中文系的课程主要分成两大类:一是以中国语言以及文学为主
的课程,另外一类则是与东南亚社会以及文化相关的课程。

马大中文系的创办原则以及宗旨包括了:
(1)保存、传授及发扬中华文化
(2)翻译中国经典以助友族了解中华文化
(3)提升马来西亚汉学研究学术水平,贡献社会

马大中文系自 1963 年创办至今,已在一轮甲子中培育了近 4,000 主修及副修的学生、130 多


位硕士研究生和 20 多位博士生。马大中文系不仅重视学术研究,定期出版学术论文集,即“马
大华人文学与文化学刊”与“汉学研究学刊”,系内也常年举办新学年迎新周、文学双周、
中文系之夜以及各类研讨会、座谈会、学术讲座、校外课程等各项活动。每位在马大中文系
的学子都可以浸润于前辈学者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积淀,在不断地交流和学习中得到心灵成长
和现实帮助。

在马大文学院与中文系的共同努力下,红楼梦研究中心、马华文学研究中心,马大人间佛教
研究中心接连成立。除此之外,马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们还设立了毕业生协会,与母系一同为
全马汉学研究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现今,马大中文系培育出来的学生遍布各领域,既有在国内外大学工作的讲师,也有投身于
翻译、写作、教育、出版、市场营销、媒体等与中文相关行业的人才,更有毕业生们成为知
名作家和学者,成为发扬中华文化和提升我国汉学研究水平的的薪火传人。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6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PEJATI

PEJATI (Persatuan Siswazah Jabatan Pengajian Tionghoa (Cina) Universiti Malaya), is the alumni
associ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Malaya. The establishment of PEJATI
originated in 1988. A group of alumni headed by Tan Sri Chan Kong Choy believed it wa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alumni association for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Malaya. In the
process of organising this alumni association, nine meetings we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details.
Finally, PEJATI was officially born in 1990.

The Association was founded for the following purposes:


- To create, foster and maintain a feeling of friendship, unity and co-operation among alumni
- To bring the graduates of the "Jabatan Pengajian Tionghoa (Cina) Universiti Malaya"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siti Malaya) into closer touch with their Alma Mater
- To promote, motivate and facilitate social and academic research of the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PEJATI has adhered to the purpose of nurturing its scholarly heritage and
giving back to the society,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activities to promote its goals and providing
financial support. At the same time, PEJATI also cooperates with various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groups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to organize a range of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ver
the years, PEJATI, has successively funded the publication of books such as collections of academic
papers, collections of work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graduation journals of the Chinese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while also sponsoring activities such as the department’s
orientation week, literature fortnight, and Chinese Department Night.

At the same time, PEJATI frequently cooperates with Chinese newspapers and other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groups to organise various types of literary lectures as well as promote a range of cultural
activities. In 1993, it jointly organise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with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to celebrate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Malaya. These
activities included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a national roadshow to promote the
Department, and the 30th Anniversary Dinner. In addition, in 2013, PEJATI once again teamed up
with the Department to host a series of celebrations to commemo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Malaya.

PEJATI plays an integr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Malaya. Apart from long-term sponsorship of the Department’s activities, PEJATI also
sponsor research on Sinology and funds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sinologists to conduct short-term
research or teaching in Malaysia. PEJATI provides scholarships and book coupons to the Department’s
excellent students who are from poor families as a token of encouragement. Clearly, PEJATI has made
numerous admir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M.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7

【 简 介 】

马 来 亚 大 学 中 文系 毕 业 生 协 会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中协)起源于 1988 年,以丹斯里陈广才为首的众多校友高瞻


远瞩,有感校友会成立的必要,积极筹组成立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在经过 9
次的讨论以及研究后,终于拟定章程,于 1990 年正式成立。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宗旨有三:
(1)促进马大中文系毕业生之间的友谊、团结以及合作。
(2)加强马大毕业生与母系的联系。
(3)协助推广与提升我国中文研究与中华文化研究的工作

悠悠甲子,文脉在兹。中协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反哺母系及回馈社会的宗旨,积极参与
母系推广的各项活动,不仅在经济方面给予资助,还与华社各个文教团体携手举办各类文教
活动。数年来,中协先后资助了马大中文系学术论文集、师生作品集、毕业刊等书籍的出版;
系内的迎新周、文学双周、中文系之夜等活动也受到中协的鼎力支持并成功举办。

与此同时,中协也经常联合我国华文报馆以及其他文教团体主办各类型的文学讲座会与推动
各种文化活动,并于 1993 年联合母系主办了一系列的活动以庆祝马大中文系成立三十周年纪
念。这些活动包括“国际汉学研讨会”、“认识马大中文系全国巡回讲座”以及“三十周年
纪念晚宴”等。除此之外,中协也于 2013 年再次联合母系主办了马大中文系五十周年纪念系
列庆典。

赤子之心,任重道远。中协在推广母系的发展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除长期赞助母系的
活动之外,中协还赞助汉学研究及资助国际著名汉学家到我国进行短期研究或教学,并为家
境贫穷而品学兼优的母系学生提供金牌奖和书券奖,以示鼓励,在与母系、系友、学子同担
共长的过程中,共创了良好学风。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8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 I T I N E R A R Y ]
【 研 讨 会 流 程 】

28th October 2023 (Saturday) - First day


2023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 第一天

9:00 am REGISTRATION 报到
10.00 a.m National Anthem "Negaraku" and Varsity Song
唱国歌及校歌
10.10 a.m Welcoming speech by Associate Prof. Dr. Fan Pik Wah, The Head of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M
【欢迎词】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潘碧华副教授
10.20 a.m Speech by Prof. Datuk Dr. Danny Wong Tze Ken, Dean of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UM
【致词】马来亚大学文学院院长拿督黄子坚教授
10.30 a.m Opening ceremony by Tan Sri Chan Kong Choy, Chairman of the 6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Steering Committee
【开幕仪式】丹斯里陈广才,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60 周年庆典
            筹备委员会主席
10.40 a.m Speech by Professor Dr. Wang Gungwu (Video)
王赓武教授献词 (影片)
10.50 a.m Group photo session 大合照

Plenary keynote 1 场次一


The future and prospects of Sinology / Chinese Studies in the 21st century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未来与瞻望

11.00a.m 1. Prof. Datuk. Dr. Danny Wong Tze ken (Universiti Malaya)
拿督黄子坚教授(马来亚大学)
The Development of Sinology in Malaysia: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 Prof. Dr. Kenneth De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丁荷生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
Chinese Epigraphy in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The Chinese Temples
and Associations of Kolkata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9

3. Prof. Dr. Liu Ho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刘宏教授(南洋理工大学)
全球化时代的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机遇和挑战(线上)

Moderator: Dr. Yam Kah Kean (Universiti Malaya)


主持人:严家建博士(马来亚大学)

12.30 p.m Lunch 午餐

1.30 p.m Prof. Dr. Wang Gungwu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王赓武教授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Video of an interview with Prof Wang Gungwu on the occasion of the
Sixtie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the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Universiti Malaya
王赓武教授访谈影片

Plenary keynote 2 场次二


The future and prospects of Sinology / Chinese Studies in the 21st century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未来与瞻望

1.50 pm 1. Prof. Dr. Chen Pingyuan (Peking University)


陈平原教授(北京大学、中央文史研究馆)
中文系的使命、困境与出路 ( 线上 )
2. Prof. Dr. Huang Yi-Long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黄一农教授(台湾清华大学)
数位与传统的对话
3. Prof. Dr. A.M. Hermina Sutami, M.Hum (Universitas Indonesia)
The New Course Study Plan of the Chinese Studies Program in
Indonesia
Moderator: Associate Prof. Dr. Fan Pik Wah (Universiti Malaya)
主持人:潘碧华副教授(马来亚大学)

3.20p.m Tea Break 茶歇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10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Plenary keynote 3 场次三


The future and prospects of Sinology / Chinese Studies in the 21st century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未来与瞻望

3.35 p.m 1. Prof. Dr. Min Kwan-Dong (Kyung Hee University)


闵宽东教授(庆熙大学)
韩国汉语教育与汉学研究概况
2. Prof. Dr. Kono Kimiko (Waseda University)
河野贵美子教授(日本古典籍研究所、早稻田大学)
近现代日本的中国学及汉文学研究状况管窥
3. Prof. Dr. Chen Yi-Yua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陈益源教授(成功大学)
台湾中文系的在地连结与跨国合作――以国立成功大学为例
Moderator: Dr. Ong Siew Kian (Universiti Malaya)
主持人:王秀娟博士(马来亚大学)

5.05p.m The end of first day 第一天结束

7.30 p.m Gala Dinner 晚宴

29th October 2023 (Sunday) - Second day


2023 年 10 月 29 日 ( 星期日 ) - 第二天

8:30 am REGISTRATION 报到
Panel discussion on the Modern/ Malaysian/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华语文学 / 马华文学 / 现代文学)研究专题研讨

9.00 a.m 1. Prof. Dr. David Der-wei Wang (Harvard University)


王德威教授(哈佛大学)
当代马华文学的越界性与历史感:
《人工少女》-《汉丽宝》( 线上 )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11

2. Prof. Dr. Nie Zhenzhao (Zhejiang University)


聂珍钊教授(浙江大学)
论文学研究的科学转 (线上)
3. Prof. Dr. Wong Yoon Wah (Southern University College)
王润华教授(南方大学学院)
新加坡华文文学:多元共生的新加坡国家文学共同体
4. Dr. Teoh Hooi See (Universiti Malaya)
张惠思博士(马来亚大学)
南来文人、新亚学术与英殖民文风:马大中文系初创期学人群
的文心与学术典范
Moderator: Dr. Khoo Boon Eng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主持人:许文荣博士(拉曼大学)

10.35a.m Tea Break 茶歇

Panel discussion on the Study of /


Research on Ethnic Chinese in the World
世界华人研究专题研讨

10.50 a.m 1. Prof. Dr. Leo Surdiyanata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廖建裕教授(南洋理工大学)
Rising China and Ethnic Chinese Studies in Southeast Asia
中国崛起与东南亚华人研究
2. Prof. Dr. Sharon Carstens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柯雪润教授(波特兰州立大学 )
Making Hakka Women Visible
3. Prof. Dr. Tan Chee Be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陈志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
中文系与华人研究
4. Dr. Ngu Ik Tien (Universiti Malaya)
吴益婷博士(马来亚大学)
国家、族群关系和华人研究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12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Moderator: Associate Prof. Dr. Ngoi Guat Peng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主持人:魏月萍博士(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

12.25 p.m Lunch 午餐

Panel discussion on th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古代文学研究专题研讨

1.30 p.m 1. Prof. Dr. Liushi (Tsing Hua University)


刘石教授(清华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两个趋势
2. Prof. Dr. Hu Siao-Chen (Taiwan Academia Sinica)
胡晓真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
蕈菌的诗情与生命——从古典文献到共生的世界观
3. Associate Prof. Dr. Fan Pik Wah (Universiti Malaya)
潘碧华博士(马来亚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在马大中文系的教学、研究、传播与展望
Moderator: Dr. Chia Jee Luen (Universiti Malaya)
主持人:谢依伦博士(马来亚大学)

Panel discussion on the studies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红学研究专题研讨

2.45 p.m 1. Prof. Dr. Sun Weike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孙伟科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研究所)
红学再出发
2. Prof. Dr. Ou Li-Chua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欧丽娟教授(台湾大学)
大观园与皇家园林再探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13

3. Prof. Dr. Hung Tao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洪涛教授(香港城市大学)
煩惱障:《紅樓夢》的翻譯個案和跨文化解讀
Moderator: Tan Sri Chan Kong Choy (Universiti Malaya)
主持人:马大中文系特聘教授丹斯里陈广才(马来亚大学)

4.00 p.m Tea Break 茶歇

Panel discussion on the studies of Chinese Language


语言文字研究专题研讨

4.15 p.m 1. Prof. Dr. Xu Daming (Nanjing University)


徐大明教授(南京大学)
人类语言的最后一道防线:言语社区
2. Prof. Dr. Guo Xi (Jinan University)
郭熙教授(暨南大学)
华语在马来西亚:工具、资源和文明
3. Dr. Yeoh Yin Yin (Universiti Malaya)
杨迎楹博士(马来亚大学)
马来西亚汉语方言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Moderator: Dr. Wong Ling Yann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主持人:黄灵燕博士(博特拉大学)

5.30 p.m Closing 闭幕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14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王赓武教授

【 个 人 简 介 】

王赓武教授,出身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历史学家,海外华人史的主要开拓者,亦研究
现代中国的国族史观。王赓武教授曾担任香港大学校长、澳洲国立大学远东历史系教
授兼系主任、马来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除此之外,王赓武教授曾任澳洲人文
科学院院长、亚洲历史学家国际协会主席、澳中理事会主席、香港演艺发展局主席等
职。并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南洋学报》主编多年。王赓武教授于
1992 年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 年荣获日本国福冈亚洲文化奖;在 2007 年成
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史以来第三位尊称“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的学者;
并于 2020 年荣获唐奖汉学奖。王赓武教授也是拉曼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曾经
受王赓武指导的博士生计有 James K. Chin、Antonia Finnane、John Fitzgerald、黄坚立、
李元瑾、吴振强以及苏基朗等学者。
1
[ PLENARY KEYNOTE]
【 场 次 】

Masa depan dan prospek


Pengajian Cina pada abad ke-21
21 世纪中文系的未来与瞻望

2 8 . 1 0 . 2 0 2 3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16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拿督黄子坚教授
The Development of Sinology in Malaysia: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论 文 摘 要 】

Sinology was formally introduced to Malaysia via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t the Faculty of Arts, University of Malaya in 1963. Prior to that the study of Chinese Studies
was limited to those who had experience with the Nanyang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in Singapore (started in 1953).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he Department endeavoured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Sinology by focusing on several goals objectives includ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Sinology via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s kinto the Malay language. Throughout its existence, the development
of Sinology in Malaysia faced many challenges on it position itself in the context of a multi-cultural
Malaysia. Notwithstanding these challenges, the discipline have undergone new development
including localisation and expansion. Presently, there are now seven institutions in Malaysia that
offers degree programmes for Sinology. This paper will examine the past and present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in Malaysia and attempt to position the discipline 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the Malaysian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the last part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 个 人 简 介 】

拿督黄子坚博士现为马来亚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授有关印度支那和东南亚的历史研究
课程。他的研究领域不单包括占城、越南和沙巴的历史,也涵盖马来西亚沙巴的华人社群研究。
1998 年,他曾赴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担任客座讲师;2008 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
院担任访问学者;2008 年至 2012 年期间,在马大的欧亚学院担任客座教授;2010 年,前往
日本京都大学地域研究综合信息中心任客座教授,以及 2011 年至 2012 年于台湾国立清华大
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他曾担任马来亚大学全球规划与战略中心主任,以及中国
研究所前所长和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前主任。目前,他是马来亚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
院长。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17

丁荷生 教 授 (P rof . D r . K enneth D ean )


Chinese Epigraphy in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The Chinese Temples and Associations of Kalkatta

【 论 文 摘 要 】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Kolkatta is composed of two major dialect groups - the Cantonese and the
Hakka. Each of these groups has their own residential area, with temples, associations, and cemeteries.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epigraphy found in these institutions and discusse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of these institutions.

【 个 人 简 介 】

Prof. Dr. Kenenth Dean, Kwan Im Thong Hood Cho Temple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Yale-NUS,
Director, Wan Boo Sow Research Centre for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Studies, NUS, Cluster Leader
for Religion and Globalisation, Asia Research Institute, NUS
丁荷生(Kenneth Dean)教授,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亚洲研究中心宗教与全
球化研究组组长、莱佛士人文科学讲座教授。丁荷生教授身为美国籍汉学家,是新加坡本土
大学中文系首位洋人系主任。出任之前,他曾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任教
25 年,担任该校东亚系詹姆斯·麦吉尔讲席教授(James McGill Professor)及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主任。丁教授目前的研究领域是新加坡华人庙宇与东南亚及东南亚之间的跨国信任及庙宇网
络。丁教授著有多本关于道教和中国民间宗教的著作。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18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刘 宏教 授
全球化时 代 的 海 外 中 国学 研 究 的 机 遇 和 挑 战

【 论 文 摘 要 】

汉学研究 (Sinology) 有着悠久传统及其自身的知识谱系,对世界了解中国及其文明发挥了重要


作用。进入 21 世纪后,汉学的内在逻辑和外在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海外的汉学系 / 中文系 / 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研究 (Chinese Studies) 对全球社会科学可
以带来哪些贡献?本文围绕过去 20 多年来全球化浪潮及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结合笔者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
会科学学院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从事教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的经验和体会,对上述问题
进行梳理和探讨,并就全球中国学 (Global China Studies) 的实践与学理基础及其研究对象、理
论架构和方法提出初步看法。

【 个 人 简 介 】

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社会科学学院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系陈六使讲席教授、
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 ( 研究与培训 )、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曾任新加坡国立
大学长聘副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东亚系讲座教授暨中国研究中心创任主任、南洋理工大
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与国际政治经济学、亚洲公共政策与跨界治理、“一带一路”的国
际视野与政策实践、国际移民、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曾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 100 余
篇及 20 多部本专著。近著包括《跨界治理的逻辑与亚洲实践》(2020)、《国际化人才战略
与高等教育管理》(2020)、《移动的边界——跨国文化、教育、与认同的政治》(2023)、
An Emerging Asian Model of Governance and Transn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2020);Research
Handbook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2021)、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Trade,
and Infrastructure (2022)、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nsnational Governance: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21st Century (2022)。 他 还 担 任 Public Governance in Asia (Routledge) 学 术 丛 书、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华人研究国际学报》主编。
2
[ PLENARY KEYNOTE]
【 场 次 】

Masa depan dan prospek


Pengajian Cina pada abad ke-21
21 世纪中文系的未来与瞻望

2 8 . 1 0 . 2 0 2 3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20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陈平原教授
中文系的使命、困境与出路

【 论 文 摘 要 】

人文学者喜欢说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实则很大程度受制于大环境——这里的大环境包括政治、
经济、教育、科技等。放长视野,不要说百年千年,就是三十年,也都有惊人的移动 / 异动。
落实到具体学者,小困难可以自己克服,若碰上大运势,个人无能为力,只能在观察、思考
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记得那个悬在你我头上的“大局”与“大势”,然后做些力所
能及的工作。本文以“三十年河东”的视野,来谈论中文系的远虑与近忧——涉及国际政治、
学院文化、科技水平以及具体的研究策略。具体包括以下五部分:一、大时代与小学科;二、
从换笔运动、数码时代到 ChatGPT;三、校园内外的中文系;四、言说“中文系”的姿态与文体;
五、另一种三足鼎立——有文、有图与有声。

【 个 人 简 介 】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
员。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2008—2012),现为北大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获教育部颁
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
2009,2013),以及第四届王瑶学术奖著作奖(2016)、第四届思勉原创奖(2017)、第十四
届文津图书奖(2019)、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21)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
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
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文
学如何教育》《小说史学面面观》《未完的五四》《有声的中国》等著作四十余种。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21

黄一农教授
数位与传统的对话
— — 以 避 讳 研 究 为 例探索文科的新机遇

【 论 文 摘 要 】

避讳学是文史工作者该具备的基础素养,此领域自陈垣的《史讳举例》(1933) 成书以来,
九十年间虽已积淀出丰厚的知识体系,但近年来也少见出现重大突破。本文即选择以「胤」
字的缺笔为个案,尝试探究大数据对类似课题所产生的新机遇。

依据目前学界的认知,若一文本中出现缺笔「胤」字,通常会推断它刊于或抄于雍正帝胤禛
登基之后。然笔者在透过大数据检索近千种康熙朝刊刻的方志与文集后,于约 6000 个各种形
式的「胤」字当中,却至少可见 300 多例缺笔的情形。由于迄今所有康熙朝刻本的缺笔「胤」字,
几乎均不曾出现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胤礽获封皇太子之前,知缺笔「胤」字在清代并非俗体字,
而应是敬避皇太子的上一字。而在这些书籍当中,也同时较严守御名的避讳。在无明文讳例
的康熙朝,这些应皆属部分臣民的自主行为,但不避讳者亦不在少数。从此一全新的研究结果,
可知清代避讳的复杂度远超过学界固有的了解。

换句话说,以讳字断代文本的效力,需重新认识与评估,最好要能整体考量所有相关讳字的
情形,以了解当事人是否严守讳例,而非仅根据少数几个字的呈现方式就径自得出结论,且
还要从版式、纸墨、字体风格等方面综合考量,不然就很容易犯下错误。笔者在报告中将具
体铺陈此一案例的研究途径,让大家能清楚看到大数据确有可能为文科提供无可取代且极具
效率的解决工具,并开启学术的新典范。而大数据的检索虽常可经由各种资料库便利取得,
但在进行具体分析时,仍需要考据学的清晰问题意识并搭配细细耙梳的传统功夫。

笔者更希望年轻一代的文史工作者能从类似案例中深刻体会:数位落差 (digital divide) 不仅是


衡量所掌握资料库的充分与否,更取决于如何能透过传统功底和逻辑思维,提出一个又一个
具学术意义的问题,并统合这些问题以形成有机会成功的运作模式(此相当于企业经营所谓
的「商业模式 (business model)」)。接着,还得善用资料库的特性,尽全力且高效率地去找
出可解决各个问题的论证。对研究者而言,虽

然多会先预想出可行性较高的运作模式,但在广泛耙梳传统文献与资料库之前,往往并不完
全清楚可能挖出矿脉的好坏,此故,钻探过程就常需不断调整该问的问题,并让搜得的芜杂
材料开始有机的串连,以成就新的学术认识。

事实上,无论是目前在学界声名鹊起的「数位人文 (digital humanities)」,或笔者于近二十年


前所提出之较狭义的 e 考据,它们均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更常是一门艺术,乃新世代文史
工作者难以逃避且该用心拥抱的技艺 (craft)。又因检索有时并无法直接得到所追求的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22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答案(如现有资料库多未能析分讳字的变体或缺笔情形),做为一名在 e 时代遂行考
据的学者,不仅必须要会通传统与数位两者的工具与方法,在习惯享受资料库所提供
的快速性与便利性之余,必要时还得以耗时费力、逐条审视的执着态度去面对挑战。
亦即,当我们开始迈步迎接崭新的数位环境之际,也必须清楚认识大数据的局限。

资料库的有效使用明显可提升文史研究的功力,然此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保证,惟我们仍应透
过现阶段的条件(当然与时俱进,但或许永远达不到完备),努力去突破各领域的既有限制,
方不辜负 e 时代所给予文科学者大幅超越前人的可能机遇。亦即,大数据对文史学门的许多
领域都有可能建立新的典范,而传统与数位的对话与融通,更将是新一代的人文学者无法逃
避的挑战。

【 个 人 简 介 】

黄一农教授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天文物理博士、新竹清华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曾任人文社会
学院院长。他的研究领域遍及科学史、中西文明交流史、明末清初史、术数史、军事史、海
洋探险史、红学、避讳学与数位人文等。2006 年他以自学的成果被选为中研院人文组院士。
曾获授荷兰莱顿大学首届“胡适汉学访问讲座教授”、香港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北京清华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台北艺术大学关渡讲座教授、北京中国科学院名誉研究员、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高级研究员。代表专书有《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制
天命而用:星占、术数与中国古代社会》
《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
《红楼梦外:曹雪芹〈画
册〉与〈废艺斋集稿〉新证》《曹雪芹的家族印记》《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清代避讳举例:
e 考据的学术实践》等。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23

P rof . D r . A.M.H ermina S utami , M.H um .


The New Course Study Plan of
the Chinese Studies Program in Indonesia

【 论 文 摘 要 】

In 2020, the Indones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ssued a learning plan based on
Outcome-based learning (OBE). It is an education process focussed on the outcome of learning,
namely result-oriented knowledge, ability, and behavior. To achieve this learning plan, there should
be a restructuring of the curriculum. The aim is to master what they have learned rather than an
accumulation of course credits. The achievement is what graduates can do in working in society.
Graduates must be able to meet market needs. To achieve this goal, universities must take several
steps periodically, such as: conducting surveys to explore market needs, responding to market needs
flexibility, developing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market needs, and having characteristics that always
follow market needs. This change in thinking paradigm has led to changes in the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including Chinese studies programs. The Chinese studies programs should make clear and
precise curriculum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the outcome. The study length is from 12 semesters (old
curriculum) to 8 semesters where students are free to determine their cour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ir supervisors. Through this curriculum, we hope graduates will have basic skills from the type
of study program (Chinese studies) plus additional knowledge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ests based on
market needs.
Keywords: Indonesia, Chinese study program, Outcome-based, Merdeka Belajar- Kurikulum
Merdeka, market needs

【 个 人 简 介 】

Prof. Dr. Hermina Sutami is a professor of Mandarin at the Faculty of Humanities, Universitas
Indonesia. She completed her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Jakarta. After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she continued her studies at the Faculty of Letters, Universitas Indonesia (1975). She
chose to specialize in Chinese history. However, in the course of her studies, she was more interested
in Mandarin linguistics. Therefore, her Master's degree at the Universitas Indonesia and Leiden
University which she completed in 1992, and her Doctoral degree in 1999 at the Universitas Indonesia
focused on Mandarin linguistics. At the Faculty of Humanities, Universitas Indonesia, she is a lecturer
in Mandarin, and Chinese Linguistics (morphology, syntax, and pragmatics), and teaches Mandarin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addition to being a regular lecturer at the Faculty of Humanities, Universitas
Indonesia, she was a guest lecturer at 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2000-2001) and at the Language at Faculty of Letters and Philosophy, I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 Italy (2002).
Hermina Sutami 教授是印度尼西亚大学人文学院的汉语教授。她在雅加达完成了小学和高中
教育。高中毕业后,她在印度尼西亚大学文化研究学院继续深造(1975 年),并选择专攻中
国历史。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她对普通话语言学更感兴趣。因此,她于 1992 年完成了印度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24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尼西亚大学和莱顿大学的硕士学位,并于 1999 年在印度尼西亚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她的研


究重点是普通话语言学。在印度尼西亚大学人文学院,是普通话、汉语语言学(音韵学、形
态学、句法和语用学)和普通话语言能力教学的讲师。除了担任印度尼西亚大学文化科学学
院的常任讲师外,她他还曾担任中国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00-2001)和意大利东方大学文
学与哲学学院语言学院的客座讲师(2002 年)
3
[ PLENARY KEYNOTE]
【 场 次 】

Masa depan dan prospek


Pengajian Cina pada abad ke-21
21 世纪中文系的未来与瞻望

2 8 . 1 0 . 2 0 2 3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26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闵宽东教授
韩 国 汉 语 教 育 与汉 学 研 究 概 况

【 论 文 摘 要 】

古代韩国的汉语教育始于新罗时代(西元 640 年派遣留学生:唐,国子监)。之后,高丽时


代(918-1392 年)和朝鲜时代(1392-1910 年)设司译院专门教授汉语。当时的外语除汉语外,
还有满洲语、蒙古语、日本语等。另外,科举制中专设中译科。

目前韩国 4 年制大学中设立中文系的学校约 120 所,其中开设硕士课程的大学 56 所,博士课


程的大学 39 所。最近韩国大学中文系的一大改变是系名和教授课程的多样化。造成这一现状
的原因在于:其一,就业形势严峻,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二,受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
希望减少政治介入、增加友好有益的交流。

韩国的汉学研究开端于比较文学研究。例如,朝鲜时代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集有一千种以上,
包括杜甫(刊印 22 次)、柳宗元 (13 次 )、韩愈 (11 次 )、苏东坡 (11 次 )、王安石 (9 次 )、黄
庭坚 (8 次 )、李白 (6 次 )、陶渊明 (5 次 ) 等;中国古代小说也多次出版,其中最多的是《三
国演义》、《剪灯新话》、《世说新语》等书。

朝鲜时代出版的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在中国已散逸失传或残缺难以复原的版
本,因此朝鲜时代刊印的版本相对更具研究价值。经本人考察,传入朝鲜时代的中国古代小
说约有 440 余种,其中朝鲜时代刊印的中国古典小说约 25 种,朝鲜时代翻译出版的中国古典
小说约 72 种。中国古代小说得以传入朝鲜半岛并出版、翻译,这一事实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
特别是韩国所藏的三大稀贵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朝鲜金属活字本)、《型世言》(奎
章阁本、中国原版本)、《红楼梦》(中韩注音对照的注译本翻译本、乐善斋所藏本)。

近年来,发掘和复原古籍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传统古
籍的数字化和协同化相关的重大课题,更需要各国专家的通力合作。

【 个 人 简 介 】

闵宽东教授毕业于韩国庆熙大学中文系,于中国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进修博士。现任韩
国庆熙大学中文系教授、庆熙大学书籍文献研究中心所长。前任庆熙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韩国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庆熙大学比较文化研究中心所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小说在韩
国之传播》、《中国古典小说史料丛考》、《中国古典小说批评资料丛考》、《韩国所见中
国古代小说史料》、《中国古代小说在韩国研究之综考》等 50 种。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27

河野贵美子教授
近现代 日 本 的 中 国 学 及 汉 文 学 研 究 状 况 管 窥

【 论 文 摘 要 】

自接触汉字、汉文文化起,日本的语言文化始终是在中国学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七、八世纪,
在学习、吸收中国的语言文化——“汉”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汉文学”诞生了,并在其后
的时代不断地被继承、发展。到了近代,在西方学术的冲击下,日本学界为了建设“近代国
民国家”,竭力构筑“国语”“国史”“国文学”等领域的学术框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一度在日本的知识教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汉学”,作为“外国”的东西被排除在“国
学”之外,所谓“中国学”也被纳入了“外国研究”的领域之中。“日本汉文学”则成了除
部分学者或爱好者外几乎没人关心的东西。当下,高中的语文科目及高考科目中虽然也有“汉
文”,但是其比率越来越少,在大学里选“汉文学”作为研究方向的学生也不多。目前,日
本的“汉文学”宛若风中之烛。然而最近部分学者将目光重新投向汉字汉文文化圈的传统学问,
把东亚的“人、文、知”看做能够构筑未来的新动力,试图发挥其力量,使得相关领域也开
始呈现出一些新动向。

本次报告将首先以投身中国学研究、教育的仓石武四郎(1897-1975)的主张及实践活动为中心,
回顾日本明治时期以后,以大学为首的研究教育机构中的“中国学”以及“汉文学”的推移,
接着对围绕“中国学”和“汉文学”的日本学界的近况做出介绍。笔者认为,在汉字汉文文
化圈中积累而来的书籍文化,一定会在当下的国际学界发挥全新且独特的作用。因此本次报
告也将基于笔者近期的学术活动,对未来的“中国学”与“汉文学”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 个 人 简 介 】

河野贵美子教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现担任早稻田大学综合研究机构日本古典籍研究所所长。
河野贵美子教授常年深耕于中日古典文学、文献领域,著有学术论文一百六十余篇(日语、
汉语、韩语、英语等),编著学术著作十余部,曾多次受邀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
范大学等国内高校进行学术讲座。河野教授擅长通过考证古代东亚典籍,深度分析汉语、汉诗、
汉籍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日古典文学与东亚比较文学研究学者。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28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陈益源教授
台湾 中 文 系 的 在 地 连 结 与 跨 国 合 作
―― 以 国 立 成功大学为例

【 论 文 摘 要 】

台湾各大学中文系的教学与研究,在传统经典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探究之外,都强调在地化与
国际化。本文以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为例,介绍本系近年来关于在地连结与跨国合作的若干
努力。“在地连结”方面,本系在校内有配合成功大学文学院“踏溯台南”的通识课程,在
校外则有接受台南市政府委托“台南文学史”的编纂,以及与地方寺庙(财团法人台疆祖庙
大观音亭暨祀典兴济宫)连续十二年合办宗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宝贵经验。“跨国合作”
方面,本系近年来与马来西亚、香港、英国、越南等地都有密切的交流(曾与马来亚大学中
文系合作翻译出版台湾作家叶石涛《葫芦巷春梦》马来文本,最近又刚与马来西亚华社研究
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本文拟着重介绍本系与越南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回顾本系同仁过去
对于《越南汉文小说丛刊》、《越南汉文小说集成》的编纂,以及所执行之多项越南汉学专
题研究计划,和对于越南留学生的研究论文指导,并分享近年来内台越双方文学翻译、文化
研究的合作之道,以及在台湾出版《数位化时代的中越文化与文学》、《越南文学史略》、
在越南出版台湾国家图书馆所藏世界孤本《贡草园集》的最新合作信息。目前越南众多大学
都设有中文系,文学系有“汉喃专业”、东方学系也有“中国文学专业”,值得世界各国大
学中文系与之交流,成功大学中文系愿意在这方面扮演沟通桥梁的角色。

【 个 人 简 介 】

陈益源教授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中正大学,现任国立成
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特聘教授,兼任台湾中文学会理事长、汉学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中
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等职。曾任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中心代理中心主
任、国立台湾文学馆馆长、国立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学术专长为古典小说、民间文学、
民俗学、闽南文化、越南汉文学,撰有学术专书 20 几部、编著 60 余种,发表期刊论文 200 多篇。
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越南社会文化贡献奖章”、彰化县
磺溪文学奖之“特别贡献奖”等。
1
[ PA N E L ]
【 专 题 研 讨 】

Panel Kesusasteraan Mandarin/


Kesusasteraan MCA/ Kesusastera Moden
华语文学 / 马华文学 / 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2 9 . 1 0 . 2 0 2 3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30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王德威教授
当代 马 华 文 学 的 越 界 性 与 历 史 感 :
《 人 工 少 女 》- 《汉丽宝》

【 论 文 摘 要 】

马华历史如何诉说?马华经验如何越界? 本文借两部马华作品,白垚巨剧作《汉丽宝》(1971)
及龚万辉小说《人工少女》(2022)讨论马华如何当代,怎样文学的意义。

白垚是南洋现代主义的先锋。《汉丽宝》代表 513 事件后重新缝合族裔伤痕,思考文化共生


的尝试。全剧引用《马来纪年》典故,将马华历史上溯为 16 世纪马华传奇,但结构人物塑造
极具现代风格,并且意味深长。

龚万辉是当代马华文学与艺术的新秀。《人工少女》糅合日本动漫与欧西思潮,虚拟未来,
但却频频回首二十世纪以来马华群体或个人经验的种种起伏,或聚或散,悲欣交集。

两作相隔五十年,都借用“传奇 / 人工少女”主题,审视马华文化在地理、族裔、记忆、情感、
书写各层次的越界经验及想象。以此,两作为马华文学与历史互证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个 人 简 介 】

王德威教授是著名比较文学及文学评论学者,为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
长江学者,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教授于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82 年取得美国威斯康辛
大学麦迪逊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学位。2002 年至 2004 年间曾任哥伦比亚大学丁龙讲座教授。专
长研究比较文学和文学评论。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晚清小说和戏剧、比较文
学理论、殖民地和现代台湾小说、亚裔美国人和侨民文学,以及 20 世纪中叶的中国知识分子
和艺术家。主要著作包括了《现代抒情传统四论》,《台湾:从文学看历史》,《被压抑的
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等。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31

王润华教授
新加坡华文文学:
多 元 共 生 的 新 加 坡国家文学共同体

【 论 文 摘 要 】

新加坡华文文学是多元共生的新加坡国家文学共同体,过去研究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学者,几
乎都是将其孤立地切割开来研究,这样的学术研究具有极大的缺陷,因为新加坡文学的构成,
错综复杂,除了各民族用母语写作,新加坡华人,印度、马来及其他少数民族人也有很多用
英文书写的作家,各个小系统构成一种多样性的多元(复)系统文学。其他东南亚的国家如
马来西亚、菲律宾、泰、越南几乎一样,要深入研究这些文学,也应该具有其他语文作家与
文学的训练与知识,要不然将会流于肤浅。现在的学者中,其实已开始开拓这样的高要求的
学术研究。以不同的话语进行探索至今不为人所知的、未发现、未理解的共同体的文学,种
种不同的面向。像蒋淑贞、张锦忠、叶玉慧等人就注意研究东南亚的英文作家,尤其华人华
文与英文作家的种种面向。在马来西亚年轻学者中庄华兴甚至开始把研究马华文学的视野延
伸到与其他族群与语言文学结合的开路人。这是二十一世纪研究华人文学,尤其东南亚这一
块的新趋势。

【 个 人 简 介 】

王润华,马来西亚出生,现为新加坡公民,美国 Wisconsin University 博士,曾新加坡国立大


学中文系主任与教授,现任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兼中文系资深教授。
1986 年荣获新加坡最高荣誉之文化奖(文学),表扬其文学创作、研究与提倡文学的杰出成就。
王润华著作丰富,包括翻译作品,卡缪的《异乡人》、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诗歌集《新村》
《重
返马来亚》、《内外集》、《王润华诗精选集》,散文集《把黑夜带回家》、《南洋乡土集》、《榴
梿滋味》、《王润华南洋文学选集》,文学论著《司空图研究新论》、《中西文学关系研究》、
《鲁迅小说新论》、《从新华文学到世界文学》、Post-Coloni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等。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32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聂珍钊教授
论 文 学 研 究的 科 学 转 向

【 论 文 摘 要 】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文学研究的科学转型或转向(scientific turn),这种转向首先是传
统文学观念的革新。文学的研究需要从伦理上清除障碍,摒弃传统上“眼见为实”的客观主
义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抽象主义观念,而应该坚持科学主义观念。文学同科学的融合尽管
是大势所趋,但是二者的融合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引领。建立在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现有文学
理论大多难以完成这一使命,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或建构新的理论,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
能够在促使文学同科学的融合方面发挥作用。只有同科学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理论才能把我们
从传统的伦理羁绊中解脱出来,才能从科学的视阈认识和理解文学,才能发现突破文学研究
困境的出路在于科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传统的文学必然转化为数字文学和智慧,文学研
究必然如此。

【 个 人 简 介 】

聂珍钊博士,浙江大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长,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文学跨学科研究》(A&HCI-
indexed)及《世界文学研究论坛》(ESCI/Scopus-indexed)主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
究和建设工程”《外国文学史》第一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993
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及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
前 2% 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与“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专著《文学伦理
学批评导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其俄文版、韩文版、英文版分别由圣彼
得堡国立大学出版社、韩国外国语大学出版社、Routledge 出版社出版,代表性论文与著作
多次获教育部、浙江省、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TLS、Arcadi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Style、CLCWeb、Kritika Kultura 等推出专刊或发表评论,对其
创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研究和推介。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33

张惠思博士
南来文 人 、 新 亚 学 术 与 英 殖 民 文 风 :
马大 中 文 系 初 创 期 学 人群的文心与学术典范

【 论 文 摘 要 】

马来亚大学校园坐落于吉隆坡西南部的班苔谷(Lembah Pantai),为马来西亚建国以来最
古老的学术机构,亦是当时唯一一所大学,一开始即有国际化标准与著名教授群的出现。
五六十年代,是南来文人最后驻留的时光、是英殖民地退场的交替阶段,亦是建构合乎在地
需求,并能与世界学术接轨的新学术传统想象的时间段。马大中文系从酝酿到创系,在早期
大学精英导向之下、维持英式传统的校园中,如何枝接传统、准备如何培育学子、如何过渡
现状、如何铺排未来中文系的可能性?本文拟追溯此阶段出现的学人群,重温他们不同的学
术渊源与人格风范,给予后来者的滋养、启迪与学术方向。是时的吉隆坡,尚有辗转随夫入
境马来亚的南来女知识份子邢广生、张荃等热络服务于教育界。张荃从小跟随桐城派著名文
人、北京大学第一届文学士的外祖父姚梓芳生活,成年后在之江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
等执教,五十年代南来后任教于酝酿创系阶段的马大中文系。1962 年,马来亚大学创办中文
系,聘请剑桥中国考古学家郑德坤为中文系客座教授,规划系的结构与课程蓝图,接著通过
文学院院长王赓武,聘请德国明史专家傅吾康(Wolfgang Franke)为客座教授兼代理系主任。
在 1964 年转由何丙郁任中文系讲座教授与系主任。当时系中更早上任的是陈寅恪的学生、助理、
精于中国文学与诗词的程曦,与专研汉代思想的陈启云。何丙郁认为「在应付欧美汉学界方
面中文系已经下了足够功夫,需要尽力搞好中国传统中文系」,因此在他任内聘请文字学专
家陈铁凡、敦煌学专家苏荧辉,也聘请了中研院研究员兼台大教授的庄子研究和校雠学专家
王叔岷和国史大师钱穆。从这些教授们的学术专业来看最初马大中文系的学术选择,几乎无
缝衔接余英时《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中所指出,自五四以来人文学课受自然科学影
响下人文与科学间一升一降的现象,以及致力发展出中台与英美学术传统兼美并存的新型中
文系路线之心志。与此同时,重视“自然 / 地景”、茶叙与讨论氛围的英式校园、坚毅自律
与刻苦著述老一代学者的生活面貌,以及热衷于文学书写的师辈们,如赓续诗词写作的张荃、
创作《灵潮轩杂剧三种》的程曦,形构出早期马大中文系的最初面貌,给予我们重新去体认、
辨识与提炼珍贵的学术精神与人文渊源。
关键词:南来文人、学术传统、中文系、文心、英殖民地、学人群

【 个 人 简 介 】

张惠思博士现为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她来自马来西亚霹雳巴里文打,为马来亚大学
中文系第一等荣誉学士,并获得马大硕士奖学金留校读研,完成硕士学位。2007 年她获得马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34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大师资培训奖学金前往中国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海外博士生优秀奖(一等奖)。她的
研究方向为清中叶游幕文人、近现代南来文人与马华文学。出版诗集《站在遗忘的对岸》、
散文《心事红红》、《中国古典文学教程》等,发表〈清代曲家杨恩寿的游幕经历与戏曲生活〉、
〈演出条规、商业广告与社会新闻:从晚清报刊《槟城新报》看马来亚戏曲状况(1895-1910)〉、
〈游记作为容器:侯鸿鉴南洋旅行书写的文体形态和时代意义〉、〈近现代南洋的女子教育
与知识图像〉等论文。研究项目“形象、想象与影响:一九二零 - 一九四零南来文人研究”“马
来亚大学中文系典藏计划:马来亚大学马华文学与学术发展”等。
2
[ PA N E L ]
【 专 题 研 讨 】

Panel Pengajian Cina Sedunia


世界华人研究专题

2 9 . 1 0 . 2 0 2 3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36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廖建裕教 授 (P rof . D r . L eo S uryadinata )


有关中 国 崛 起 与 东 南 亚 以 及 其 他 区 域 的
海外华人研究的反思
Rising China and Chinese overseas studi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beyond: Some Reflections

【 论 文 摘 要 】

The study on the Chinese overseas conducted in the 20th century were done when China was still
weak. However, during the 21st century, especially after Beijing Olympic, China has emerged as an
economic superpower, if not a 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superpower as well. The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 in the context of rising China is definitely different from the period when China was weak.
The first problem derives from China itself. It became more confident and began to amend some
policy, one of them is its policy towards the Chinese overseas. Others were the nature of new Chinese
migrants. The third problem is its economic expansion. The rise of China has alarmed the West,
particularly the United States that wanted to remain as the only superpower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91. The United States perceives China as another rising superpower and hence
felt “threatened”. Not surprisingly, the US wanted to contain China and slow down its development.
Yet China refused to be stopped by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rump to Joe Biden presidency China has
become US rival and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overseas has also been colored by this rivalry.
The situation became worse after the Covid-19 academic. This Covid-19 as the “Chinese Virus” that
triggered the anti-Chinese violence in Western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the USA. This Sinophobia has
impacted the Chinese diaspora in the West. Not surprisingl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ies
of Chinese Overseas (ISSCO) 2022 Conference in San Francisco has the title of “Diasporic Futures:
Sinophobia, Techno-Political Strife, and the Politics of Care”.
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in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re has been a new wave of Chinese
migration, mainly from mainland China. However, unlike th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
Chinese migrants, the new Chinese migrants (xin yimin) are much more educated and wealthier.
Also, about 80% of the Chinese new migrants went to developed countries, while only 20%
came to Southeast Asia. While in the past, 90% of the Chinese migrants came to Southeast Asia.
Understandably, the anti-Chinese violence has been more serious in the developed West rather than
in developing Southeast Asia.
Due to rising China and the presence of new migrants, not surprisingly, the concentration has been on
new Chinese migrants (xin yimin), China’s soft power in Southeast Asia and beyond, local perceptions
of the new Chinese migrants, Chinese overseas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ese overseas
orientation towards the US China-Rivalry.
Moreover, if the past studies focus more on SEA where the Chinese overseas constituted the absolute
majority, but after the rise of China, more studies in fact focus o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North
America, Europe, Japa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his is especially the case with mainland Chinese
scholars. From the last ISSCO conference, one can sense that the weightage has move from Southeast
Asia to the West in general and to US and Canada in particular.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37

One can also see that unlike in the past, more mainland Chinese scholars have also participated in
overseas conferences and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overseas. In the past, these mainland Chinese
scholars only use Chinese to publish their works, but now more mainland Chinese scholars are using
English to write their work. In fact, many China-educated scholars went to the West after Deng
Xiaoping reemerged and this group of Chinese scholars have established themselv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compare their works and those of SEAn-born or Western-born
Chinese scholars.
Most of the mainland China’s scholars on the Chinese diaspora were published in China’s journals
which are also in Chinese. One of the leading journals arguably is Huaqiao huaren lishi yanjiu. The
journal was first published in the 1980s and now has developed into a well-established journal. If
we examine the contents of this journal, we more or less will be able to obtain the research trends in
China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
Examining the last 6 years of Huaqiao Huaren lishi yanjiu (2018-2023), I have the following
impressions. A lot of articles are on xin yimin and guoji yimin, and the emphasis of the region and
countries are no longer Southeast Asia but Northern America,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However,
Japan and Australia also received some attention. The focus on SEA is there but less. However,
Singapore and Malaysia received better attention. It is also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writers in
Chinese are mostly Chinese scholars as fewer foreign-born Chinese or scholars are able to write
academic papers in Chinese. One issue of Huaqiao Huaren Lishi Yanjiu talked about the common
destiny of Mankind, using Huaqiao/huaren as examples.
Is there a comparable journal in Chinese on Chinese overseas published outside China. There is an
NTU journal called Huaren Yanjiu Guoji Xuebao. Nevertheless, only some of the contributors are
foreign-born or Southeast Asian-Born. In other words, the majority still belong to Chinese migrant
writers. However, their perspectives are still different from mainland Chinese writers as many have
lived overseas or still live overseas; many are also foreign citizens. Apart from this, the fact that the
journal is published in Singapore, therefore it does not have the constraints that a mainland Chinese
journal encountered.
If we would like to know the perspective of Southeast Asians or foreigners on the Huaqiao and Huaren
issues, one needs to look at the articles/papers published in English that were written by international
writers (including Chinese migrant writers). There is a journal entitled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2014- ) that dedicates wholly on the studies of Chinese overseas published by the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under the auspices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ies of Chinese overseas. Other journals
in English or bilingual do not focus on the Chinese overseas, for instance,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formerly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1958- ), China’s Quarterly, Asian Culture
(bilingual 1981- ), Nanyang Xuebao (1940-) etc.
The US and China rivalry may also impact the studies and perspectives of scholars on the Chinese
overseas, especially when their studies involved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 is likely that the
studies on China’s policy towards the Chinese overseas and on Chinese overseas communities may
become much more divisive.
20 世纪的华人研究与 21 世纪的华人研究很不相同。20 世纪时中国还是相当贫弱。然而 21 世
纪的中国已经变成不但是经济强国,而且还是科技也可能是军事强国,影响力逐渐强大。中
国的崛起,使海外华人研究的面貌也大有改变。

与此相关的议题有几个。首先是和中国的国势有关。中国政府已经更有自信,同时开始改变
中国的对外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改变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的政策;其次是中国新移民遍布发达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38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国家;其三就是中国的经济扩张。中国的崛起惊醒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自苏联在 1991
年解体后,美国想继续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强国。美国视中国为崛起中的超级强国,因此觉
得是个“威胁”。难怪美国企图围堵中国并且使其发展缓慢下来。可是中国不愿缓慢脚步。
因此,打从特朗普到拜登总统, 中国变成了美国的首要敌手。 毋庸置疑中美交恶也影响了海
外华人的研究。

中美交恶在冠病疫情时愈加恶化。冠病促使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反华的暴力有增无减,
他们将冠病称为《中国病毒》。这种《恐华症》对于在西方的中国新移民影响巨大。连世界
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于 2022 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大会也环绕这个课题:《海外
华人的未来:恐华、科技政治冲突和社会关怀的政治性》( “Diasporic Futures: Sinophobia,
Techno-Political Strife, and the Politics of Care” )。

应该指出的是,在 20 世纪末掀起了中华新移民的浪潮,多数是来自中国大陆。可是与 19 世
纪末的中华移民不同,20 世纪末的中国移民(也称作《新移民》)比以前的移民受教育程度
更高,并且也比老移民富有。同时,大约百分之 80 的移民前往发达国家,只有百分之 20 来
到东南亚。其实在过去,百分之 90 的华人移民都会来到东南亚。很显然地,反华的暴力在发
达的西方国家比发展中的东南亚国家更加严重。

由于中国的崛起与新移民的到来,很自然地,华人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以下的议题:中国新移
民, 中国软实力在东南亚和以外的地区的影响,当地人对中国新移民的看法,海外华人在《一
带一路》倡议中所扮演的角色, 以及海外华人对于中美冲突的政治观点。

21 世纪以前的华人研究多集中在华人占绝大多数的东南亚国家。然而,中国崛起后,更多的
研究转向发达国家,例如北美国家,欧洲国家,日本,澳洲,和纽西兰。大陆学者的研究尤
其有这种倾向。 从最近的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的大会,人们可以感觉到,其焦点从东南亚
转向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

我们也可以发现,与过去有别,中国大陆的学者参与海外国际会议和海外华人研究的人数增多。
在过去,大陆学者只用中文发表学术论文,不过,现在他们也用英语写学术文章。 实际上,
自邓小平推动门户开放政策后,许多在大陆受教育的大陆学者前往北美和欧洲,在发达国家
中自立门户, 变成了出色的有关海外华人的学者。如果能够将这些学者和东南亚出身和西方
出身的华裔学者的著作加以比较,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绝大部分的写有关海外华人的大陆学者都在中国出版的中文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最有影响力
的学报可能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学报》。它在 1980 年间创刊,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规模
的学术刊物。如果我们观察这本学报里的文章,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有关中国学者的海外华人
研究的倾向。

我查看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学报六年里(2018-2023)所发表的文章,发现多数的文章都
与新移民和国际移民有关,而且其重点不再是东南亚而是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日本,澳洲,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39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也受青睐。学报的作者大部分是大陆学者,因为外国出身的学者大部分都
不能用中文撰写学术文章。

在中国境外也有专门发表海外华人的中文学报,其中一个就是在南洋理工大学出版的《华人
研究国际学报》(2009 年创刊), 其中有不少作者是外国出身或者东南亚(尤其是新加坡和
马来西亚)出身的学者,不过,有很大的比例还是属于“中国移民“学者。然而, 他们的观
点与大陆学者往往有差距,因为这些”移民学者“在中国境外长久居留,有不少还拥有外国
国籍。除了观点上的差异,这本在新加坡出版的学报没有中国学报所面对的约束。

假如我们要知道东南亚学者或外国学者有关华侨和华人的观点,那么我们就得看看英文学报
上所刊登的论文。这些论文由国际学者(包括中国移民学者)撰写。其中一个学报是由新
加坡华裔馆出版的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属下的学报。其名为《海外华人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 于 2005 年创刊。 其他英文学报或者双语(英华)学报但是不是专门刊登
海外华人研究的刊物的有:《东南亚研究学报》(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原名东
南亚历史学报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1960-69; 从 1970 才改名 ),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1960 年创刊 ), 《亚洲文化》Asian Culture ( 双语,1983 年创刊 ), 《南洋学报》
Nanyang Xuebao ( 双语,1940 年创刊)等。

中美交恶也影响了“海外华人研究”的学者,尤其是当他们探讨与华人有关的国际政治和国
际关系时,这种影响愈加强烈。我认为,研究“中国对于海外华人政策”和“华人族群研究”,
由于学者政治观点上的不同而会更加有分歧。

【 个 人 简 介 】

Prof. Dr. Leo Suryadinata, Ph.D., is currently Visiting Senior Fellow, 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
(Singapore). He served as Director, the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Singapore, 2006-2013) and wa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before joining NTU. He was also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 (ISSCO, 2007-2013). He has published extensively on Southeast Asian
Politics, ethnic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ASEAN relations. His latest books include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2017) and Rising China and New Chinese Migrants in
Southeast Asia (2022, co-editor and contributor)

廖建裕教授,新加坡尤素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访问研究员。早年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
也在印尼大学深造,又到澳美留学。在华盛顿美利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专攻东南亚历史与
国际政治和外交。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当过教授,在南洋理工大学出任过华裔馆馆长,至今还
在南大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授课。曾出任国际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会长。出版过许多有关东南
亚政治,东南亚华人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书籍和文章。近作有《中国崛起与海外华人》
(英
文,2017),《中国崛起与东南亚新移民》(英文,2022)等。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40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柯雪润教 授 (P rof . D r . S haron A. C arstens )


Making Hakka Women Visible

【 论 文 摘 要 】

One of the key motifs of Hakka identity has focused on the special position of Hakka women, who,
with their unbound feet performed tasks outside of the typical female domestic realm of other
Chinese women. In southeastern China, this pattern was attributed to male tendencies to work and
study away from home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leaving their wives to agricultural work and even
at times community governance. Subsequent researchers in a variety of Hakka communities both
within China and overseas have now documented a range of different gender roles for Hakka men and
women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 places and times, even as they have reiterated stereotypical images
of Hakka women as diligent, hardworking daughters, wives, and mothers. Yet Hakka women, like
women elsewhere, have lived lives beyond these stereotypes as they have fac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diverse environments. This paper uses visual images and personal narratives of Hakka
women in the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of Pulai to convey more nuanced subjectivities that
extend beyond the usual stereotypes, to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leasures and challenges of
Hakka female worlds.
The photographs of Pulai Hakka women, taken over the course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ethnographic
fieldwork between 1978 and 1998, serve both documentary and expressive fun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of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le of photography in my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nd explores the
potential for visual imagery to communicate understandings in a multimodal manner. The paper’s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in words (drawn from extensive fieldnotes) and visual imagery a series of
shifting female patterns during four distinct periods of time. The paper’s third section, once again in
words and visual imagery, examines in more detail the lives, the passions, and the accomplishments of
four individual Pulai Hakka women.

【 个 人 简 介 】

Dr. Sharon A. Carstens is Professor Emerita of Anthropology.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Anthropology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in 1980 and taught in the PSU Anthropology Department from 1987-2017.
Dr. Carstens also served as Curriculum Coordinator for Asian Studies from 2008-2015 and as the
Director of the PSU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from 2010-2015. Her long term ethnographic research
with ethnic Chinese in Malaysia in both rural and urban settings has focused on issues of identity,
religion, ethnohistory, gender, mass media and multilingual language practices and ideologies.
Dr. Carstens has also researched pedagogical and curricular issues in Mandarin/English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Hong Kong, the US, and Canada.
柯雪润博士是波特兰州立大学人类学系的荣誉教授。柯教授于 1980 年获康奈尔大学人类学博
士学位,并在 1987 至 2017 年于波特兰州立大学人类学系执教。柯教授还在 2008 至 2015 年间
担任波特兰州立大学亚洲研究的课程统筹员,并在 2010 至 2015 年间担任亚洲研究所所长。
柯教授长期致力于对马来西亚城乡环境中的华人进行民族志式调研,研究重点有“身份、宗教、
民族史、性别、大众传媒及泛语言实践和意识”,柯教授也对中国、香港、美国和加拿大的
普通话 / 英语双语教育的教学和课程问题开展研究。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41

陈志明教授
中文系与华人研究

【 论 文 摘 要 】

本人的讲话会讨论以下的几个课题:
1. 马来西亚的中文系的概念和宗旨。
2. 马来西亚的中文系的理想组织。
3. 中文系与本地华人研究

【 个 人 简 介 】

陈志明教授是著名的人类学家与东南亚研究专家。1974 年毕业于马来西亚科技大学,获社会
科学学士学位,在 1976—1979 年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并先后获得人类学硕士、博士学位。
陈志明教授曾任教于新加坡大学和马来亚大学,1996 年至 2012 年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其中
八年担任人类学系主任。2012 年 9 月,陈志明博士被聘任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特聘教授。
2013 年当选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族群,文化变迁与认同;族群
关系;原著民 / 华人;华人宗教;饮食与文化。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42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吴益婷博士
国家、族群关系和华人研究

【 论 文 摘 要 】

世界华人研究已经是一个研究领域,许多国家的大学都有设置以研究华人或某区域华人为主
的研究中心。华人一词,在不同国家和社会背景有不同的涵盖面。对一些国家,“华人”不
具国籍身份,更多的是文化和种族的认同,所以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可以颁给任何
国籍的华文创作者。相反的,中国人认为华人是中国大陆以外,不属于中国籍的华人,所以
中国学刊的华文文学,不包括中国文学。为了让这篇讨论有比较具体的研究群体,本篇就以
非中国国民的华人为思考对象,探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题和方向。

其中一个方向是学者应更有创意和大胆地创立和使用新的称谓来描述所谓的“华人”,以建
立更贴近现实的术语,更准确的反映被研究者的想法、情感和行为。正如世界许多民族一样,
华人迁徙的历史十分悠久,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参与群体。不同历史背景的迁徙
和定居过程,例如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中期下南洋的华人,这段独特,无法重复的经历是
今日东南亚华人传统和身份认同的主要养分。另一因素挥别“原乡”,建立“家乡”的过程,
这段主要在二战后,以新家新乡新国为依附的经历,也是难以在其他华人身上复制的经历。
这些历史、地理、社会、政体和经济上多样化的经历已经是“华人”这个名称无法涵盖的。

但是,不管华人华裔群体如何多样化,他们时常被标示为单一的群体,有时是为了研究上操
作的便利,有时出于政治因素。历史学家王赓武曾感到一些带有自私政治议程的政治领袖故
意使用学者技术性使用名称,如华侨(sojourner)和后来的散居者(diaspora)来称呼他们国
家的华人。这些名称放在华人为少数族群的国家政治里,突显华人不归属“本土”,属于他
者,借以引起其他族群的敌意。一些东南亚华人学者努力在英文词汇上把语义指涉不同的中
文词汇翻译成学术英文,如 Ethnic Chinese 华族,Chinese Overseas 海外华人。除了英文,在
地用语也十分重要,如马来西亚马来文有 Tionghua, Cina, China,相当准确地区分华人、中国
和中华文明的差异性。其他术语如华人华侨(联合名称)、华语、中文、中华、中文系,等,
都是需要重新探讨的。

同时,我依然赞成历史学家王赓武数十年前所提出的,华人华裔研究应该被置于他们各自的
国家背景,而且需要进行国家内部不同族群。而且全球发展也影响华人华裔,所以和世界其
他社群比较也是值得探索的。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西方学界和国家在 20 世纪末显示否定文
化同化的治理模式,这对文化少数族群是重要的转向。过去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民族国家模式
成为国内多数压制少数的剧本,如今西方学术界转向肯定社会多样化(diversity),特别是对
少数群体文化、宗教和语言等包容。这样的转向对于许多国家的少数族群文化保留和展示提
43

供了一个窗口。在这方面,各国华人华裔为少数人口的经验,有哪些值得借鉴?对一些选择
保留家族传统和文化时,能否与其他族群同胞建立共同利益和命运,甚至以国家为基础的文
化认同?同时,华人华裔在迁徙、定居,落地生根的过程里,他们所经历的族群冲突和融合,
是否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有解释能力的模式和理论,供世界学者和研究人员所使用?

研究一直处在变迁中的群体,研究者需要摆脱本质化的束缚和道德批判才能更了解贴近真实
的情况。同时对挑战既定观念和异于传统华人性,若能抱持好奇和学习的治学态度,应该可
以在华人华裔研究上取得创新的意见。

【 个 人 简 介 】

吴益婷是马来亚大学文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也是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主任。
她拥有政治学博士,研究领域是族群政治、区域注意、地方政治和马来西亚华人。
3
[ PA N E L ]
【 专 题 研 讨 】

Panel Pengajian Kesusasteraan Klasik


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2 9 . 1 0 . 2 0 2 3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46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刘 石教 授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两个趋势

【 论 文 摘 要 】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文系一级学科里的八个二级学科之一。近年来,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呈
现出两个发展趋势,一是研究视野的扩大,一是数字人文的兴起。这两个趋势十分值得重视
和提倡,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文献学科的面貌,同时对于相关古代文史学科的发展
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个 人 简 介 】

刘石教授于 1980 年 9 月—1984 年 7 月,为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学士,1984 年 9 月-


1987 年 7 月,四川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1991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
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著有《苏轼词研究》、《有高楼杂稿》、《有高楼续稿》等。他目
前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1987 年 7 月- 1988 年 9 月四川
大学新闻系助教,1991 年 7 月- 1999 年 12 月, 中华书局、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辑、
副编审、编审。1999 年 12 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 - 2013 年,
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2012 年 -2019 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2000 年 9 月-《清华大
(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2012 年,清华大学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主任。2017 年,
学学报》
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古典文学知识》
编委。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47

胡晓真教授
蕈菌的诗情与生命
— — 从 古 典 文 学到共生的世界观

【 论 文 摘 要 】

中国西南为多民族地区,饮食习惯也有特色,外来的汉族人士往往因不熟悉当地饮食文化而
感到惊讶、不一致,甚至由此而延伸出文化上的意义感。唯有当地生产的蕈菌,既具有「浓
鲜美艳」的美味,又有历史与宗教的联想,因而成为文人歌颂的对象。然而除了欣赏作品文
词之美,我们还要一探蕈菌的生命形态,包括其致幻甚至致死的特性,生于腐朽的物理,以
及为什么蕈菌成为当代人类末日感下的话题。由此也知中文系所钻研的文本,其实就是当代
宇宙最富裕的资源。

【 个 人 简 介 】

胡晓真教授,1994 年 11 月获得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疾病,目前为中央研究院中国
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2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兼任所长。胡教授长期研究明清文学、诗
词,及妇女文学,并曾出版《才女彻夜眠未─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明清文学
中的西南叙事》等专着。曾深入“1999 中央研究院青年学者研究”著作奖”、“2003 年国家
科学委员会吴大猷先生纪念奖”、“2012 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性学术专书奖”、
2020 年科技部杰出研究奖。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48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潘碧华博士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在马 大 中 文 系 的
教学、研究、传播与展望
【 论 文 摘 要 】

马大中文系是马来亚大学文学院暨社会科学院属下的一个系,自 1963 年成立以来,中国古代


文学一直是中文系主要的课程组成。从古代文学史、历史文选、哲学文选、历代文选、历代
古诗词、小说、戏曲等,培养具备中国古代文学素养的中文精英,分布全国各地文教领域,
引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1965 年第一届本科学生毕业后,马大中文系接
着招收文学硕士(Master in Arts)、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研究生,至 2023 年已
经培养出 142 位硕士和 32 位博士。随着时代变迁和需求,马大中文系也招生国际硕博生,并
于 2020 年开办中文研究硕士课程(Course Work in Chinese Studies), 让有志提升素养的广大
中文爱好者进修,获得良好响应,3 年来已有 100 位完成学业。此文统计自 1965 年以来的本科、
硕士及博士学位有关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分析其类型和趋势,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在马大的教
学与研究趋势,进而观察古代文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影响,以及未来的展望。

【 个 人 简 介 】

潘碧华博士 1965 出生于马来西亚吉打州,祖籍广东肇庆高要,毕业于居林觉民中学、马来亚


大学中文系,马大中文系硕士、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曾任职于星洲日报和光明日报,现
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专业研究中国古代诗词、马
来西亚华文文学和华人文化。著有散文集《传火人》、《我会在长城上想起你》、《在北大
看中国》等 8 本。学术专著有《马华文学的时代记忆》。主编《马华文学奖系》、《跨越时空——
中国文学的传播与接受》
(古代卷、现代卷)。目前主持和参与的课题有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研究、
客家文化研究。
4
[ PA N E L ]
【 专 题 研 讨 】

Panel Pengajian
“Mimpi di Mahligai Merah”
红学专题研究

2 9 . 1 0 . 2 0 2 3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50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孙伟科教授
红学再出发

【 论 文 摘 要 】

20 世纪红学成为显学,不仅与诸如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大师的参与有关,也与三次其介
入中国学术思想的变革、转型有关。从红学自身的学术建构来说,红学业已形成了自己的话
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使红学成为一门特色学科。其一、它有独特学术体系,它不
仅有学科体系性研究论题,也有话题性的研究论题。其二、它有独特的学科体系(被称为是
超学科性或跨学科性,跨历史学、文献学、版本学、文学、美学、文化学、译介学、传播学等)。
其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丰富而独立,但说起来首先是其学术话语是有特色的。比如,用“大
旨言情说”与“解脱说”(色空说)来研究它的主题,用“自叙传说”与“他传说(本事说)”
来研究小说原型,用“曹贾互证说”“世情与人情说”来建立对红楼梦的阐释原则,用“怨
而不怒说”研究红楼梦的艺术风格、用“钗黛合一说”与“双峰对峙说”来研究人物形象、
用“全璧说”“作者未定说”“高鹗续书说”来面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用“织锦式结构说”“波
浪式结构说”“大对称结构说”“多高潮说”来研究红楼梦的叙事结构,用“一稿多改说”“二
书合成说”等来研究红楼梦的成书等。总结其学科的特殊性具有再出发的意义:第一、红学
作为特色学科的阐释方法是多元的、历史的。第二,红学话语的体系性,决定了其个别话语、
特色话语(比如钗黛合一、共名说)在其整体结构中得到理解。第三、学科发展其突破,特
别是突破瓶颈期制约,红学的再出发与重构,往往不是个别话语、范式的变革,而是话语体
系的变革。

【 个 人 简 介 】

孙伟科教授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现任中国艺术
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
会长。研究领域涉及《红楼梦》研究、艺术学等。发表论文逾二百篇,多次荣获各级优秀科研奖。
出版著作有:《艺术与审美——艺术美学论集》《艺术美学导论》《〈红楼梦〉美学阐释》《审
美:艺术的向度》《红楼梦与诗性智慧》《寻真问美集——艺术长短论》等涉及美学、艺术学、
红学著作六部,主编有《瀚海梦痕——冯其庸先生纪念文集》
《李希凡纪念文集》
《不惑之惑——
< 红楼梦学刊 >40 年精选文集》《砥砺前行 40 年》等。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51

欧丽娟教授
大观园与皇家园林再探

【 论 文 摘 要 】

「《大观园》作为《红楼梦》叙事的重要舞台,乃曹雪芹费心打造的艺术空间,历来的相关
研究聚焦于本体上原型地点、景观复取材世界,或进行若干哲理意涵的文化思考,以及花园
对叙事的文学意义。在其现实取材的各种重构中,以「大观园为皇家园林为蓝本之集景汇通」
的综合说得当,尤其先前关于大观园之命名的重新研究,已经明确论证大观园名冠不仅是《易
经·观卦》的政治脉络,更直接代表了当代乾隆帝于多处行宫苑囿御赐「大观」之举,包括
歌颂「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可见即使大观园是带有虚构性的纸上园林,但「皇家园林」的
属性诚为校正其规模大小、布局安排、建筑景观、象征意义等设定的根本依据。的重视,于
藏云〈大观园源流明〉一文开拓奠基之后,少数的研究持续涉足若干特定园林,相关探讨尚
未充分开展。本文将目前学界的初步设想在扩建、研究,主要是建构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
一一明确抉择大观园之御苑要素,以充分传达皇家园林的真正规格,从而更有利于确立《红
楼梦》真正的创作宗旨。

【 个 人 简 介 】

欧丽娟教授是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曾就职于静宜大学。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获
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红楼梦》、唐诗等。曾开设中国文学史、唐诗、
《红
楼梦》、李商隐诗、杜甫诗等课程。 发表、出版有多种论文和专著。代表作《大观红楼》、《杜
诗意象论》、《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诗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立体论》、
《唐代诗歌与性别研究——以杜甫为中心》、《唐诗的多维视野》、《惊艳唐诗》等。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52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洪 涛教 授
煩惱障:《 紅 樓 夢 》 的翻 譯 個 案 和 跨 文 化 解 讀

【 论 文 摘 要 】

《紅樓夢》多次寫人物情緒激動,行為決絕,其中,賈政、柳湘蓮和金鴛鴦的故事中都有斷
髮情節。其實,古人不輕言落髮,這是漢文化中的孝道使然(儒家)。《紅樓夢》中“煩惱絲”
和“煩惱鬢毛”等說法緣自佛教觀念,剃去“煩惱絲”有特定的象徵意義。那麼,佛家“十
煩惱”內涵為何?“煩惱”和頭髮有無關係、有何關係?煩惱障(kleśāvarana)又是甚麼?此
外,中土道教也有落髮戒儀嗎?柳湘蓮追隨道士之前,為什麼把頭髮一揮而盡?這類跨文化
解讀的難點,令一些國外學者(尤其翻譯家)應對失措。《紅樓夢》第一男主角賈寶玉最終
是否棄妻出家?他能做到心無掛罣嗎?賈寶玉的心靈發展歷程,是否與悉達多太子(Siddhārtha
Gautama 或 Śākyamuni)的心路歷程相似?本文將回答上述問題,我們也將探討個別譯者面對
文化難題時怎樣避重就輕,而西方學者為達到跨文化解讀的效果使用了甚麼策略。

【 个 人 简 介 】

洪濤教授是香港大學一級榮譽文學士、哲學博士。先後擔任香港大學導師,城市大學講師,
中文大學助理教授和高級講師,香港浸會大學客席教授。學術著作有:《紅樓夢與詮釋方法論》
(2008 年 ),《女體和國族:從紅樓夢翻譯看跨文化移殖與學術知識障》(2010 年 ),《從窈窕
到苗條:漢學巨擘與〈詩經〉〈楚辭〉的變譯》(2013 年 )、《洪濤金瓶梅研究精選》(2015 年)、
《人間佛教東亞、東南亞研究叢書 (3) 佛教跨文化傳播的個案研究》(香港中文大學,2020 年)。
發表“《紅樓夢》英譯評議”系列論文、“四大奇書英譯評議”系列論文共一百多篇 ; 譯有《英
語文法新解》(1995 年 )、《英語文法與表現技巧》(1997 年 ), 另與友人合譯《牛津進階英漢雙
解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 , 三個版次)。研究重點:詮釋方法、古典文學、域外漢學、話語
分析、佛教觀念、物質文化史。
5
[ PA N E L ]
【 专 题 研 讨 】

Panel penyelidikan Bahasa Cina


语言文字专题研究

2 9 . 1 0 . 2 0 2 3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54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徐大明教授
人类 语 言 的 最 后 一 道 防 线 : 言 语 社 区

【 论 文 摘 要 】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也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具备人类语言能力
的机器人落入不法分子手中或脱离人类管理自行其是时,灾难可能不期而至。人工智能当前
发展的两个方向特别需要关注,一是机器的无限度的自主学习或信息吸取能力,二是机器之
间自行交流和自主结合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与人类的语言能力相关,也成为智能机器超越人类,
进而威胁到人类的一个临界点。本讲座提出了控制该临界点的主张和建立人类言语社区的保
护机制的建议。

【 个 人 简 介 】

徐大明教授现任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荣誉主任),社会语言学实验室主任。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员;国际城市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语言战略》主编。研究方向包括
语言变异与变化、言语社区理论、城市语言调查、双语与双方言、多语社会。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55

郭熙教授
华语在 马 来 西 亚 : 工 具 、 资 源 和 文 明

【 论 文 摘 要 】

移民的语言文化传承是个世界性难题。除了英语这样的强势语言,一种语言在离开母语国之
后发生祖语化甚至被主流社会语言取代几乎不可避免。身处多语环境且不具有主流社会地位
的马来西亚华语似乎是个例外。数个代际交替之后,经过习得、学习以及多路径教育和传承,
它实现了薪火相传,至今仍以母语状态传承和发展,在移民语言传承传播方面独树一帜。华社、
华媒和华校,构成了华语传承的“铁三角”,移民语言三代转移的”定律“在这里已然“失灵”。
在与种种语言接触和社会的发展中,华语传承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区域华语,成为研究语
言变异变化的重要样本。就更广阔的研究领域而言,华语连同它的基础方言及各种华语产品,
成为一笔宝贵的语言资源和文化遗产。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语言生活更成为观察活态移民
语言文化传承的一个窗口。马来西亚华语传承传播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世界多元语言文
化多样性保护和传承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经验和事实表明,语言不只是交际工具,也是
资源和文明。作为工具,华语在交际之外,还是认同工具和学习工具;作为资源,华语不只
属于华人,也属于所在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文明,它可以为主流社会中的友族所分享。从不
同的角度认识马来西亚华语传承的经验和传承实践,无论于学术研究还是对解决移民语言适
应性及相关语言实践问题等,都前景可期。

【 个 人 简 介 】

郭熙,暨南大学教授,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 / 客座教授、
研究员。《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主编,《语言战略研究》执行主编,著有《中国社会语
言学》《华语研究录》《语言与语言应用论稿》等,主编《全球华语语法 • 马来西亚卷》《新
编应用语言学》《华文教学概论》《中文》《华文》《七彩中文文》等。发表语言学、语言
教学类论文 150 余篇。
马大中文系汉学国际研讨会
56 21 世纪汉学 / 中文系的定位与未来

杨迎楹博士
马来 西 亚 汉 语 方 言 研 究 的 现 状 与 发 展

【 论 文 摘 要 】

马来西亚丰富的语言资源越来越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21 世纪以来,马来西亚汉语方言的研
究成果大幅增加。本文以中国知网、台湾硕博士论文网、马来亚大学图书馆资料库、以及《马
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和《学文》为文献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从研究的方言类型、
研究地域、研究学者和研究内容等维度,对马来西亚汉语方言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马来西亚汉语方言的研究现状,并讨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马来西亚、汉语方言、现状、发展

【 个 人 简 介 】

杨迎楹博士,马来亚大学语言暨语言学学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博士。
研究领域包括华语与汉语方言、语言接触、社会语言学及华文教育。目前开设的课程包括现
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音韵学、汉语方言学以及汉语语言学(硕士)。
T he D evelopment & F uture of S inology in the 21 st C entury
D epartment of C hinese S tudies , U niversiti M alaya 57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60 周年纪念
汉学国际研讨会委员会

【 顾 问 】

丹斯里陈广才(中协)
拿督黄子坚教授(马大)
   拿督黄东海(中协)
   潘碧华博士(马大)

【 主 席 】

王秀娟博士(马大)

【 副 主 席 】

郑庭河博士(马大) 李锡锐(中协)

【 秘 书 】

谢依伦博士(马大) 黄宇琛(中协)

【 财 政 】

苏伟妮(中协) 严家健博士(马大)

【 理 事 】

张惠思博士(马大)   吴益婷博士(马大)   蔡晓玲博士(马大)   何启才博士(马大)


杨迎楹博士(马大)   郭紫薇博士(马大)   潘碧丝博士(马大)   林德顺博士(马大)
   陈秀凤(中协)   拿督尤绰韬(中协)   拿督林添拱(中协)   拿汀程慧婷(中协)
许文荣博士(中协)   王梅清博士(中协)     王介英(中协)     叶晓薇(中协)
   曾俊萍(中协)   拿督林清海(中协)

【 学 生 助 理 】

林汉聪   陈加栋   叶乃琴   李丽杨


张凯惠   黄玉琴   吴美薇   曾宁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