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顺序:肺 前胸 背部(包括肺及腹部,受试者只转身一次),心脏,腹部 27min 内

1. 测血压操作规程:(1)被检查者卧位,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置
于心脏同一水平;(2)打开血压计,将水银柱下方的开关打开,注意检查
水银位置在 0,如无法确定是否打开,可轻捏袖带,如果开关打开,可见水
银柱上升;(3)触摸肱动脉(中间偏内侧);(3)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
于上臂,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 2~3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松
紧:两指(4)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肱动脉搏动上准备听诊;(5)向袖带内充
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 30mmHg 后,缓慢放气,2
~ 6mmHg/s ,双眼平视汞柱表面;(6)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如 120
over 60 mmHg,读数为偶数;(7)然后将血压计倾斜 45 度,关闭开关,将
袖带整理后合上血压计 [还原]。

2. 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被检查者卧位,稍低头,顺序按耳前、耳后、枕部、颌
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其中耳前、耳后、枕部可以 双手触
诊,颌下双手触诊,颏下单手触诊、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以双手触诊。
注意点:示、中、环三指并拢,滑动触诊,单手触诊颌下、颏下,被检查者
头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或肌肉松弛,有利于触诊。注意手法的规范性及检
查顺序,不要漏项。
3. 前胸部检查:
A.视诊:
检查内容:胸壁静脉;胸廓;肋间隙;呼吸运动;腹式(或胸式)呼吸为主。
汇报内容:胸壁静脉无曲张;胸廓对称、无凹陷、隆起;肋间隙无增宽、变
窄;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平稳有节律;腹式(或胸式)呼吸为主。
注意事项:边视诊边汇报,以节约时间;汇报内容要齐全。
B.触诊:
检查内容:(1)胸廓扩张度;(2)胸壁压痛 [上中下侧左右对称 8 个点,
胸骨 3 个点](3)语音震颤;[上中下侧](4)胸膜摩擦感。
汇报内容:胸廓扩张度两侧对称、无增强、减弱;胸壁无压痛;语音震颤两
侧对称、无增强、减弱;无胸膜摩擦感。
注意事项:(1)胸廓扩张度的手法见八年制诊断学 P180,注意双手不能用
力挤压胸廓,以免限制胸廓运动;此外要让被检者深呼吸。(2)胸壁压痛:
三个位置,三种手法;需要询问被检者是否疼痛并观察面容,注意位置及手
法(3)语音震颤:三个位置(上中侧);交叉进行;每做一次需要让被检
者发 YI;小鱼际或手掌触诊,此处需特别注意。(4)胸膜摩擦感:注意双
手位置,小鱼际触诊,要求被检者深呼吸。
C.叩诊:
检查内容:(1)直接叩诊;(2)间接叩诊;(3)肺下界。
叩诊位置:上中下侧左右对称,每个部位 2 个点[移位一次] 16 点
用手比划出右锁骨中钱的位置,再叩诊;肺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 6 肋间
汇报内容:双肺叩诊清音,肺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 6 肋间,腋中线第 8 肋
间。
注意事项:(1)直接叩诊:注意叩诊位置;(2)间接叩诊: 注意叩诊位
置及手法,用力轻重;(3)肺下界:定锁骨中线及数肋间,从锁骨中线第
二肋间开始叩诊,叩出肺下界后延肋间隙移至腋中线,嘱被检者右手抱头,
再向下叩出肺下界;注意用力轻重。
D.听诊:
检查内容:(1)正常呼吸音:胸骨上窝,胸骨角两侧,然后按照直接叩诊
法的位置对称进行听诊。(2)异常呼吸音及啰音;(3)听觉语音;(4)
胸膜摩擦音。
呼吸音听诊位置: 胸骨上窝,胸骨角两侧,上中下侧左右对称 11 个点
汇报内容:胸骨上窝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胸骨角两侧第 1,2 肋间隙可闻及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其余肺野可闻及肺泡呼吸音。无异常呼吸音,无干、湿
性啰音;语音共振无增强、减弱;无胸膜摩擦音。
注意事项:(1)听诊需要至少一个呼吸周期;(2)语音共振对称进行,位
置同直接叩诊法,每做一次需要让被检者发 YI。(3)胸膜摩擦音需深呼吸
配合。
4. 背部(胸、腹部)
体位:让被检者坐起来,背对检查者,双手抱肩,低头。
检查内容:
A. 触诊:
肩胛间区和肩胛下区左右对称, 4 点
胸廓扩张度
语音震颤,位置见课本图示;注意手法;
汇报内容:语音震颤两侧对称、无增强、减弱。
B. 叩诊:
间接叩诊法——肩胛间区及肩胛下区各叩诊 4 点,对称进行;注意手法,

肩胛间区及肩胛下区不同。
肩胛间区和肩胛下区左右对称, 每个部位 2 个点[移位一次], 8 点

肩胛间区及肩胛下区各叩诊 4 点
肺下界——确定右肩胛下角和右肩胛线,定位需注意先让受检者双手自
然下垂,定好位后让受检者恢复原先体位。然后开始叩诊。不需要叩诊
移动度。
汇报内容:双肺叩诊清音,肺下界位于右肩胛线第 10 肋间。
C. 听诊:
正常呼吸音听诊:支气管呼吸音(左右各 1 次);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左右各 1 次);肺泡呼吸音(肩胛下区左右各 21 次)。
听诊 6 个点:C67(6、7 颈椎)左右各 1,间区 左右各 1,肩胛下区左右各 1
听觉语音:位置同语音震颤,对称进行,每次听诊被检者需发 YI。
汇报内容:第 6、7 颈椎及 1、2 胸椎附近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3、4 胸
椎附近可闻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肩胛下区可闻及肺泡呼吸音。无异常
呼吸音;无干、湿性啰音;语音共振无增强、减弱。
后腰:
检查内容:肋脊点及肋腰点压痛(拇指单侧按压,不要同时按压双侧);肾
区叩击痛。
汇报内容:双侧肋脊点及肋腰点无压痛,双侧肾区无叩痛。

间接叩诊法:分别位于第 2,4,6 肋间,其中 2,4 肋间为锁骨中线两侧,


第 6 肋间为腋中线。此为示意图,图中红色方块位置以说明为准。
直接叩诊法:分别位于第 2,4,6 肋间,其中 2,4 肋间为锁骨中线处,第 6
肋间为腋中线处。此为示意图,图中红色方块位置以说明为准。

五、心脏检查
A. 视诊
检查内容:心前区;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
汇报内容:心前区无凹陷、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1.0cm,搏动范围 2.0cm。
看不见可以说, 心尖搏动视诊不满意。
注意事项:(1)确定锁骨中线位置,以手比划出大致位置;(2)确定具体的
肋间;(3)视诊采用切线法;(4)汇报结果实事求是,如有心前区隆起或凹

陷需汇报,如看不到心尖搏动,则如实汇报。
B. 触诊
检查内容:(1)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抬举性心尖搏动;
(2)心前区震颤;(3)心包摩擦感。
汇报内容:心尖搏动位于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1.0cm,搏动范围以直径计
算为 2.0cm [不用尺,用手指量后估算]。心尖搏动强度正常,无抬举性心尖搏动,
无心前区震颤,无心包摩擦感。
注意事项:(1)顺序: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三尖瓣区→心前区;(2)三步法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及范围;(3)不要同

时移动两手指测量搏动范围。
C. 叩诊
检查内容:心脏相对浊音界,测量左侧第四肋间的心脏相对浊音界;
左侧第心尖所在肋间往上扣, 叩到相对浊音界,稍停示意考官。第四肋间标记测


叩右侧时, 先用手比出右锁骨中钱后, 叩肝上界, 再从下往上叩右心界。
汇报内容:第四肋间心脏左界距前正中线 5cm。
注意事项:(1)叩诊不宜过于用力;(2)先测量左侧第四肋间的心浊音界,
然后再叩诊第三肋间;(3)注意叩诊音变化;(4)叩诊右界时先叩出肝上界,

记住肝上界位置,腹部叩诊结束时需要汇报结果。
D. 听诊
检查内容:心率[30s],节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汇报内容:心率 70 次/分;心律齐,第一、二心音无增强或减弱,无第三心音

和额外心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注意事项:(1)可先汇报心率,然后完成听诊后再汇报其他内容;(2)注意
听诊位置及顺序;(3)听诊心率时需同时触摸脉搏 30 秒。

六、腹部检查
注意事项:(1)腹部检查需全程屈膝,需要注意的是,在脾脏触诊或叩诊移动
性浊音时需要改变体位,但恢复平卧时,要注意继续屈膝;( 2)如被检者自动
屈膝,需要重新进行屈膝动作。(3)顺序按视听触叩(或视听叩触)进行。
A.视诊
检查内容:腹部外形,呼吸运动,皮肤,腹壁静脉,胃肠蠕动波。
汇报内容:腹部平坦,腹式呼吸为主,无皮疹、紫纹、疤痕,腹壁静脉无曲张,
无胃肠型和蠕动波。
B.听诊
检查内容:肠鸣音,血管杂音。
汇报内容:肠鸣音无亢进或减弱,4 次/分;无血管杂音。
注意事项:肠鸣音听诊需持续 1 分钟,血管杂音位置包括腹主动脉、双肾动脉、
双髂动脉,注意听诊位置。
C. 触诊 【顺序不要求】
1.浅触诊+深触诊
2.压痛 [三个手指(或两个手指)进行,不用拇指 ] 季肋+上中输尿管点(左
右)+麦氏点 压痛全部都是左右交替而非同时
3. 肝 双手双线
4. Murphy 征
5. 脾 双手双体位
6. 振水音 (用或不用听诊器)
检查内容:腹壁紧张度,包块,压痛、反跳痛,肝,Murphy 征,脾,振水音。
汇报内容:腹壁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
Murphy 征阴性),无振水音。
注意事项:(1)腹部触诊容易漏项,建议按一、二、三,肝胆脾胃的顺序记忆。
一:浅部触诊法用右手(一个手)进行;二:深部触诊法用双手(两个手)进
行;三:压痛用三个手指(或两个手指)进行。然后按照肝,胆(Murphy 征),
脾,胃(振水音)记忆。(2)肝脏触诊双手双线,记忆为“两个位置”;脾脏
触诊双手双体位,记忆为“两个体位”;脾脏触诊注意如何屈膝;(3)肝脾触
诊需要注意手法和呼吸配合;(4)Murphy 征以左手操作,观察面部表情,注
意是否有因为疼痛而屏气,不用问是否疼痛;(5)Murphy 征要在肝脏触诊后
进行,因为需要先确定肝脏下缘,不然很难确定胆的位置。(6)浅触诊、深触
诊以 G 型进行,最后回到脐部;(7)压痛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
管点、麦氏点,注意位置的准确性;(8)麦氏点反跳痛:注意反跳痛的操作规
范性。
D.叩诊
检查内容:全腹叩诊,移动性浊音,肝上界[汇报心脏扣诊已扣],胃鼓音区 [存
在即可],肝区叩击痛。
汇报内容:腹部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上第 5 肋间;
胃鼓音区存在,无肝区叩击痛。
注意事项:(1)记住要汇报肝上界,但心脏叩诊时已做,不重做;(2)注意
移动性浊音的叩诊手法。

七、神经反射
熟练掌握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的操作手法。
注意事项:(2)神经反射检查需检查两侧,对称进行;(2)不准隔衣服或袜
子进行检查;(3)脑膜刺激征需要去枕平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