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2018 年 1 月 现代外语(双月刊) January 2018

第 41 卷 第 1 期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Bimonthly) Vol.41 No.1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的认知机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杜 静 李福印 四川外国语大学 邓 宇

提要:本文基于 Talmy 的认知语义学,通过诱导实验探讨了注意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机制对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的驱动。语料分析发现:1)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构建受
注意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机制的共同驱动,前者选择子事件并将因果链切分为部分,后者将
开启子事件组合为新的因果链;2) 两种机制驱动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呈现开启子事件加合
紧凑式、开启子事件加合松散式和开启子事件扣合式三种概念构建模式,表征为动结式、连动
式和复合句等不同构式;3) 注意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是人类普遍注意感知能力,两种机制对
事件概念构建的驱动揭示了注意认知机制的操作过程以及注意系统和语言系统的互动。
关键词:注意视窗开启、概念接合、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 H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105(2018)01⁃0012⁃11

1. 引言
状态变化事件是 Talmy (1991, 2000b: 231)论及的五个框架事件 1 之一,指物
体或者情景特征的变化或保持。从认知角度来看,状态变化事件是运动事件的
隐喻延伸,物体的状态变化可类比于物体的位移(Talmy 2000b: 40, 239)。基于概
念结构中是否存在施事性因果链(agentive causal chain),Talmy (2000b: 227, 239)
将状态变化事件区分为施事性和非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
概念化为施事性因果链,表示“施事‘A2 移动’物体进入某种状态,因为施事的某
种行动”(如例 1)。以“萨莉打破花瓶”为例,该因果链由施事意图、施事行动和状
态变化等一系列续发事件构成,表示“萨莉‘A 移动’花瓶进入破碎状态,因为萨莉
撞翻了花瓶”(Talmy 2000a: 272, 2000b: 239)。
(1)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
[萨莉“A 移动”花瓶进入破碎状态]因为[萨莉撞翻了花瓶]
[Sally“A MOVED”the vase TO A BROKEN STATE] WITH ⁃ THE ⁃ CAUSE ⁃ OF
[Sally knocked it over]

*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13BYY012)、重庆市社科规划培
育项目“语义类型学视域下的英汉运动事件切分对比研究”(2017PY25)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
助项目“名动连续体:基于事件表征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YWF⁃17⁃SK⁃G⁃11)的阶段性成果。衷心感
谢匿名审稿专家和编辑部老师提出的建设性建议。第一作者还得到 Sherman Wilcox 和 Cliff Goddard 对
英文摘要的指点,在此表示谢忱。文责自负。
1
其他四个事件包括运动事件、体相事件、行为关联事件和实现事件。
2
A MOVE 表示施事性地致使移动(agentively cause to move) (Talmy 2000b: 37)。

· 12 ·
杜 静 李福印 邓 宇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的认知机制

a. Sally broke the vase.(萨莉打破了花瓶。



b. The vase was broken by Sally.(花瓶被萨莉打破了。

c. Sally knocked over the vase and it broke.(萨莉撞倒花瓶,接着花瓶破了。

d. Sally broke the vase by knocking it over.(萨莉撞倒花瓶把花瓶打破了。

(参见 Talmy 2000b: 240, 243; Bohnemeyer et al. 2007: 496)
由例 1 可见,同一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呈现不同的概念构建模式和构式表
征,但是既往研究大多聚焦于其动结式表征(沈家煊 2004; 刘辰诞、李恬 2013;
张翼 2013;刘辰诞 2016 等),鲜有研究探究驱动该事件形成不同概念构建模式和
语言表征的认知机制。例如,沈家煊 (2004)从概念结构和凸显视角阐释了“追
累”动结式中主事件和副事件之间的概念关联。刘辰诞、李恬 (2013)运用相邻吸
纳的基本认知规律指出动结式是由意义相关、形式紧邻的两种构式中的核心动
词融合而成。诚然,动结式是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典型表征构式,但是该事件
也表征为连动式以及复合句等其他构式。鉴于此,本研究不再仅限于某种构式,
而是主张“任何试图保持认知现实性的阐述需同时关注不同变量,而不应人为地
孤立聚焦某一变量”(Gries 2002:282)。
鉴于既往研究的局限性,本文以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
研究探讨注意视窗开启(windowing of attention)和概念接合(conceptual splicing)两
大认知机制对事件概念构建的驱动,研究问题为:1)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为什么
呈现不同的概念构建模式和构式表征?2)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呈现哪些概念构
建模式和构式表征?3)两种机制对事件概念构建的驱动揭示了什么认知操作
过程?
本文第二部分阐述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介绍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分析与讨
论,第五部分为结语。

2. 理论框架
在事件概念构建过程中,概念结构不是作为一个稳定的整体而是分成不同
部分,有次序、有方向地被激活(Langacker 2001)。本文指出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
是由若干子事件构成的概念复合体(conceptual complex),在注意视窗和概念接合
两大机制的驱动下,形成不同的概念构建模式(如图 1)。
首 先 ,注 意 视 窗 犹 如 过 滤 器 (Fernandez ⁃ Duque & Johnson 1999; Lampert
2009: 38),选择性地激活概念复合体中的子事件(Talmy 2000a: 315⁃316),呈现开
启(windowing)与闭合(gapping)两种模式(Talmy 2000a: 304, 2007, 2015)。过滤器
阀门即注意视窗的开启与闭合取决于感知世界的自然特征(Croft & Cruse 2004:
47),本文将这些特征归纳为八个变量(Talmy 2000a: 315⁃316),包括三个构型变量
(可移动性、大小、图形)和五个认知变量(可预知性、关注度、感知度、凸显性、依赖
性)。被激活的子事件,语言通过显性表征(名词、动词等)将其置于注意视窗开启
· 13 ·
2018 年 现代外语 第1期

位置,而被滤掉的子事件则省略或通过隐性表征(词缀等)置于注意视窗闭合位
置。由此,一个完整事件框架(event frame)切分为不同组成部分,形成不同的注意
视窗开启模式。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

注意视窗 概念接合

构建模式 1 构建模式 2 构建模式 3 ……


(注:省略号表示其他构建模式)

图1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构建模型

注意视窗开启机制适用于阐释不同事件框架类型,本文的研究对象施事性
状态变化事件在概念层面属于因果链事件框架,完整的因果链通常由五个子事
件构成,如图 2。本研究将依据因果链上五个子事件的语言表征来判断施事性状
态变化事件的注意视窗开启模式。

[施事意图] [身体运动] [中间子事件] [直接原因] [结果]

[施事意图]:激发身体运动的施事的意愿行为
[身体运动]:激发物理因果链的施事身体运动(部分或整个身体)
[中间子事件]:中间的因果链子事件
[直接原因]:倒数第二个子事件 = 最终结果的直接原因
[结果]:最终的结果子事件 = 意图范围内施事的预定目标
图2 因果链子事件序列 (Talmy 2000a: 272)

概念接合包括概念连接和概念组合。Talmy 指出注意视窗将子事件置于开
启和闭合模式,闭合子事件无限缩小,导致因果链中断,而概念接合机制则将获
得视窗开启的子事件无缝连接。需要注意的是,Talmy 提出的概念接合实质为
概念连接。本文认为概念接合并不是简单的概念连接,还包含概念组合,即
Langacker (2008: 108⁃109)提出的组群(grouping)和物化(reification)认知能力。如
图 3,组群认知能力促使语言将获得视窗开启且相互联系(因果关系、时间关系以
· 14 ·
杜 静 李福印 邓 宇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的认知机制

及相似性关系)的子事件组合成不同的概念组块((a)中的两点和三点)。物化能力
则将概念组块进一步组合成高级阶事件(如(b)中黑点构成的两条平行线),最终
形成概念构建整体。我们将依据子事件的具体连接和组合判断施事性状态变化
事件的概念接合模式。

(a) (b)

图3 组群和物化能力 (Langacker 2008: 105)

综上所述,注意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两种认知加工机制交互驱动、并行运
行,共同决定事件的概念构建。一方面,两种机制交互驱动:注意视窗决定子
事件的选择,概念接合决定子事件的组合;注意视窗的开启和闭合导致因果
链切分为部分,概念接合的连接和组合将中断的因果链组合为一体。另一方
面 ,两 种 机 制 并 行 运 行 :视 窗 开 启 体 现 注 意 的 聚 焦 ,概 念 接 合 对 应 注 意 的 衔
接;注意视窗开启子事件的瞬间,概念接合将开启子事件组合为因果链。

3. 研究设计
3.1 语料收集
遵循 Talmy (2000b: 47) 典型语料“口语化、高频率、普遍性”的要求,本文通
过视频采访收集典型口语语料。
实验材料:10 个视频包括:V1 砍倒树,V2 切开苹果,V3 打破鸡蛋,V4 击碎玻
璃,V5 吹破气球,V6 推开窗户,V7 打开书本,V8 打开盒子,V9 吹灭蜡烛,V10 关
闭台灯(V = Video)。
为保证所收集语料均描述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10 个视频需满足两个标准:
1) 视频均明确展示施事行动导致的状态变化结果,例如树的断裂、玻璃的破碎;
2) 10 秒左右的视频至少有 2 秒展示变化结果。
受试:50 名受试均为在校大学生,男女比例为 1:1,年龄为 23⁃25 岁,分别标
记为 P1⁃P50 (P = Participant,受试)。采访地点为北京某大学校园,采访时间为
2016 年 8 月 22 日到 8 月 31 日,共持续 10 天。
实 验 步 骤 :1) 受 试 填 写 信 息 调 查 表 ,包 括 年 龄 、籍 贯 、学 历 等 背 景 信 息 ;
2) 受试回答问题,描述视频(请问视频中发生了什么?);3) 整个过程全部录音,
· 15 ·
2018 年 现代外语 第1期

然后转写成文字。50 名受试,10 个视频,共获得 500 条语料 3。


3.2 语料编码
子事件开启编码,具体步骤如下:
A. 判 断 五 个 子 事 件 ( 图 2) 的 视 窗 开 启 ,所 有 显 性 表 征 的 子 事 件 用“ >”串 联 起
来 (Langacker 2008:109) ,如 P35V2 他 把 苹 果 切 开 了 ( 施 事 意 图 > 直 接 原 因 >
结 果);
B. 总结 500 条语料所呈现的视窗开启模式。
子事件接合编码参考邢福义等 (2004)对因果句群的探讨,具体步骤如下:
1)“因 + 果”单句标记为加合紧凑式,如 P5V1 一个伐木工人把树砍倒了;
2)“因,果”复句标记为加合松散式,如 P10V1 一位先生在砍树,然后树断了;
3)“因,因 + 果”复句标记为扣合式,如 P29V2 一个男的切苹果,切成片;
4)“因,果,因”复句标记为回环式,本文所涉及语料不存在该接合模式;
5) 总结 500 条语料所呈现的概念接合模式。

4. 结果与讨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不是自主的,而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组成部分。因
此,人类在认知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能力必然会驱动语言的概念构建
(刘辰诞 2016)。本研究指出,注意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是人类感知客观世界过
程中形成的能力,在语言的概念构建中也同样不可或缺。
4.1 注意视窗开启
在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认知加工中,注意视窗开启机制发挥过滤器作用,基
于构型变量和认知变量通过视窗开启和闭合对因果链事件进行筛选和过滤(Talmy
2000a: 271; Lampert 2009: 38)。进入视窗开启模式的子事件参与概念构建,
获得显
性表征。相反,进入视窗闭合模式的子事件被过滤掉,获得隐性表征或者省略。如
表 1,五个因果链子事件并没有获得完全表征,显性表征的子事件呈现三种注意视
窗开启模式, 呈显著差异(c2 = 155.120,
且三种模式分布不均、 p < 0.001)。下面,
我们
通过这三种开启模式阐述视窗开启机制如何驱动事件概念构建。
首先,在线加工过程中,注意视窗基于认知变量和构型变量驱动关注度高、
可预知性低且凸显性高的子事件参与概念构建。具体来说,在因果链事件中,施
事、直接原因和变化结果三个子事件呈现可移动性强、可预知性低、关注度高、凸
显性高以及依赖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注意强度(strength of attention)。因此,
视窗开启机制驱动这三个子事件进入视窗开启模式。如表 1,施事意图 > 直接原
因 > 结果是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典型视窗开启模式,所占比重高达 91.8%。以

3
500 条语料均表征了施事意图和物体的状态变化,这表明受试对因果链首尾子事件较为敏感,呈现浴缸
效应(bathtub effect)(Brown & Mcneill 1966)。

· 16 ·
杜 静 李福印 邓 宇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的认知机制

表1 注意视窗开启模式

例句(P41V10 表示第 41 位受试对第 10 个视频的描


注意视窗开启模式 频次 频率
述,下同)

施事意图 > 直接原因 P41V10 女孩把一盏灯关掉了。


459 91.8%
> 结果 P18V4 他敲击车窗,车窗碎了。

施事意图>身体运动 P2V1 一个人在拿着斧头砍树,然后把树砍断了。


32 6.4%
>直接原因 > 结果 P12V2 一个人拿着一把刀把苹果分成了三份。

施事意图 > 中间子事 P19V5 一个人在吹气球,把气球给吹大了,吹爆了。


9 1.8%
件>直接原因 > 结果 P4V2 这个人在展示一个苹果,再把它切成三块。

总计 3 种 500 句 100% 500 句

V4 击碎玻璃视频为例,50 位受试均聚焦于施事、击打玻璃和玻璃破碎这三个凸
显性高的子事件(如(2)a),仅有 6 位受试关注拿出刀子这一子事件(如(2)b),而靠
近车窗等中间子事件并没有获得关注。简言之,视窗开启机制驱动说话者潜意
识地将注意聚焦于施事、击打玻璃和玻璃破碎这三个可预知性低且凸显性高的
子事件,而将使用刀子以及靠近车窗等凸显性低且可通过百科知识推测的子事
件背景化。
(2) a. P10V6 一位先生把玻璃击碎了。
b. P36V6 一个人用一个锤子把车玻璃打碎了。
除认知变量和构型变量,注意视窗开启机制的认知加工还受概念知识、身体
体验以及交际功能的影响(Gibbs 2006: 90)。因此,除典型视窗开启模式外,施事
性状态变化事件还呈现施事意图 > 身体运动 > 直接原因 > 结果(6.4%)和施事意
图 > 中间子事件 > 直接原因 > 结果(1.8%)两种视窗开启模式。如(3)a,虽然工具
的使用可以同直接原因重合编码在动词“切”中,但是为细化切苹果的体验过程,
视窗开启机制降低开启级别(scale),将水果刀的使用和“成了三瓣”这样的具体变
化结果置于开启模式。再如(3)b 和(3)c,基于概念知识,女士长时间“翻书”和年
幼儿童懂得“拉开把手”等事件超出百科知识,因此视窗开启机制拓宽开启范围,
驱动这些子事件进入开启模式。由此看来,在概念构建过程中,视窗开启机制可
以 灵 活 地 调 整 开 启 范 围 和 开 启 级 别 (Langacker 1987: 118,2008:62 ⁃ 63;Chafe
1994: 29),驱动那些可预知性低且与表达目的相关的子事件进入视窗开启模式
(Croft & Cruse 2004: 47; van Beilen et al. 2011)。
(3) a. P20V2 一个男的用水果刀把苹果切成了三瓣。
b. P1V10 一位女士在翻书,最后把书打开了。
c. P38V6 一个很可爱的小孩拉开了把手,打开了窗户。
· 17 ·
2018 年 现代外语 第1期

概括来讲,视窗开启机制主要通过视窗开启与闭合对因果链子事件进行选
择:基于子事件的认知变量和构型变量,选择凸显性高的子事件参与概念构建;
基于说话者的客观体验和交际目的,选择可预测性低且与表达目的相关的子事
件参与概念构建。最终,视窗开启机制驱动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构建为三种视
窗开启模式。其中,典型开启模式的形成表明同一事件复合体的概念构建逐步
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化方式 (Langacker 1987: 100, 117;Croft & Cruse 2004:
72),呈固化趋势。
4.2 概念接合
概念接合机制发挥粘合剂作用,基于顺序和距离两种事件感知因素,连接和
组合获得激活且置于视窗开启模式中的子事件,完成事件的概念构建(Talmy
2000a: 275⁃276; Langacker 2008:105)。实证研究发现概念接合机制驱动施事性状
态 变 化 事 件 呈 现 加 合 紧 缩 式 、加 合 松 散 式 和 扣 合 式 三 种 接 合 模 式 ( 邢 福 义 等
2004)(如表 2),且三种接合模式分布不均(c2 = 82.880,p < 0.001)。

表2 三种概念接合模式
概念接合模式 频次 频率 例句

P39V1 三个人砍倒了树。
加合紧缩式 381 76.2%
P2V4 一个人用一个工具把车玻璃给击碎了。

P33V5 一个小女孩在吹气球,气球炸了。
加合松散式 39 7.8%
P10V10 一个女孩在关台灯,台灯灭了。

P1V1 有一个人在砍树,树被砍断了。
扣合式 80 16%
P19V5 一个人在吹气球,把气球给吹大了,吹爆了。

总计 3 种 500 句 100% 500 句

首先,概念接合机制依据事件的客观时间顺序将所开启的子事件进行连接,
构成新的因果链。如表 2,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所形成的三种接合模式都体现了
说话者对因果链事件的在线心理扫描(mental scanning)(Langacker 2008: 82)。换
言之,三种接合模式都遵循因果链序列中子事件的布列状况(邢福义等 2004:
379)。如例 4,加合紧缩式(4)a 和加合松散式(4)b 均呈现施事、直接原因和结果三
个子事件的顺序加合。在扣合式(4)c 中,直接原因“砸玻璃”贯穿因果链始终,呈
现施事砸玻璃和砸碎玻璃两个复合事件的顺序加合。总体来讲,概念接合机制
驱动获得视窗开启的子事件依次连接。在三种接合模式中,子事件的概念接合
顺 序 和 感 知 顺 序 相 一 致 ,加 工 时 间 和 虚 拟 时 间 框 架 中 的 事 件 顺 序 相 吻 合
(Langacker 2008: 79)。
· 18 ·
杜 静 李福印 邓 宇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的认知机制

(4) a. P17V4 一个人把车玻璃给打碎了。 b. P18V4 他敲击车窗,车窗碎了。


c. P19V4 人在砸车玻璃,然后车玻璃被砸碎了。
同时,概念接合机制基于概念距离驱动子事件的组合,概念距离的不同促使
不同组合模式的形成。如图 3 中(b),六个黑点可以组合为两条平行线、三条平行
线或者菱形三种模式。就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而言,以 V4 砸玻璃为例,44 位受
试倾向于运用组群能力将施事、直接原因和结果三个子事件无缝连接为加合紧
缩式。如(4)a,
“ 一个人”、
“ 打玻璃”和“玻璃碎”三个子事件无缝连接为一个概念
组 块 ,体 现 了“ 距 离 相 近 就 是 影 响 力 ”(closeness is strength of effect) (Lakoff &
Johnson 1980:131)。与此不同,当子事件间的概念距离凸显时,组群能力首先促
使距离相近的子事件组合为概念组块,物化能力则进一步驱动这些概念组块相
互连接,构成概念格式塔(Langacker 2008: 111)。如(4)b,4 位受试运用加合松散
式,将施事和直接原因加合为一个概念组块,结果子事件则独立组合成第二个概
念组块。两个概念组块保持概念距离,由语序连接。其余 2 位受试倾向于运用
扣合式,如(4)c,
“砸玻璃”子事件跨属两个小句,在概念上分别与施事和结果组合
为两个事件概念组块。进而,物化能力促使两个概念组块组合为一个概念整
体。由此可见,基于对概念距离的不同识解,即使是同一事件也会形成不同的概
念接合模式。但是总体看来,受试偏好加合紧缩式(76.2%),从而促使施事性状
态变化事件的概念构建趋于形成固定的概念单位(Langacker 1987: 180)。
综上所述,概念接合机制基于顺序和距离两个认知因素将获得视窗开启的子
事件连接和组合为加合紧缩式、加合松散式和扣合式三种构建模式。这三种接
合模式印证了人类认知的完形性(gestalt) (Koffka 1935/1997; Talmy 2000a: 78⁃79;
Langacker 2008: 111),即人类倾向于将相互联系的概念组块识解为有机整体。
4.3 概念构建模式
“概念化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搭积木的过程… 选择的积木不同或者搭建的顺
序不同,最后的整体外观自然不同”(Langacker 2001; 李福印 2008: 348)。如果将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构建比作搭积木,那么注意视窗开启决定积木选择,
概念接合决定积木搭建顺序。基于不同的视窗开启模式和概念接合模式,施事性
状态变化事件呈现多种概念构建模式,可抽象概括为以下三种模式(如表 3)。
开启子事件加合紧缩式,所占比重最高(76.2%),是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典
型概念构建模式,表示获得视窗开启的子事件通过接合机制加合紧缩为无缝连接
的因果链。另外两种构建模式所占比重较低,分别为 0.7%和 16.8%。其中,开启
子事件加合松散式表示获得开启的子事件中部分子事件首先组合为概念组块,然
后不同的概念组块进一步接合为松散的因果链。开启子事件扣合式表示获得开
启的某一子事件重复出现,与其他开启子事件分别组合为不同的概念组块,进而
将这些组块扣合为疏松的因果链。总体来看,三种概念构建模式的紧凑度呈连续
统:开启子事件加合紧缩式 > 开启子事件扣合式 > 开启子事件加合松散式。
· 19 ·
2018 年 现代外语 第1期

表3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构建模式

概念构建模式 语言表征 频次/率 例句

动结式 358(71.6%) P6V7 她翻开了一本书。


开启子事件加合
紧缩式
连动式 23(4.6%) P2V10 一个人用手把台灯给关灭了。

开启子事件加合 因果/承接 P10V10 一 个 女 孩 在 关 台 灯 ,台 灯


35(7%)
松散式 复合句 灭了。

因果/承接 P17V1 一个人在砍树摘果子,把树砍


开启子事件扣合式 84(16.8%)
复合句 断了。

总计 3 种 4种 500(100%)

就语言表征而言,注意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彰显了人类普遍的注意感知能
力,与语法直接相关,并驱动语言表征(Radden & Dirven 2007: Chapter 2)。具体
来说,注意视窗呈现注意的聚焦,驱动概念内容表征;概念接合体现注意的衔接,
驱动整个概念框架的表征。首先,视窗开启模式决定子事件的选择并驱动获得
开启的子事件显性表征为名词短语或动词短语,而闭合子事件则隐性表征为偏
旁部首或省略表征(Talmy 2007)。如例 5,施事意图表征为名词短语(伐木工人),
直接原因和结果表征为动词短语(砍倒),而工具的使用抑或隐性表征为动词
“砍”的部首“石”抑或显性表征为介词短语“拿斧头”或“用斧头”。与此同时,概
念接合模式决定子事件的组合,驱动无缝连接的子事件组合为加合紧缩式表征
为动结式或连动式,而连接疏松的子事件组合为加合松散式或扣合式表征为因
果复合句或承接复合句。如例 5,加合紧缩式表征为动结式或连动式(5a 和 5d),
而加合松散式和扣合式则表征为复合句(5b⁃5c)。
(5) a. P5V1 一个伐木工人把树砍倒了。
b. P10V1 一位先生在砍树,然后树断了。
c. P1V1 有一个人在砍树,树被砍断了。
d. P6V1 一个老人在一棵栗子树旁用一把斧子砍断了一根树枝。
进一步而言,语言表征之所以受到注意感知能力的驱动是因为注意系统和
语言系统是人类认知网络中的两大认知系统(Talmy 2015)。基于 Talmy (2015)
提 出 的 认 知 组 织 的 系 统 交 叉 模 型 (overlapping systems model of cognitive
organization),这两大系统相互交叉:注意视窗开启既是注意分布机制,又驱动语
言的概念内容表征;概念接合既是注意连接机制,又驱动事件概念框架表征。因
此,这两种认知机制的运行论证了注意感知能力对语言表征的驱动,揭示了注意
系统和语言系统的互动,也反映了人类认知网络的基本运作原理。

· 20 ·
杜 静 李福印 邓 宇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的认知机制

5. 结语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表示“施事‘A 移动’物体进入某种状态,因为施事的行
动”。本文基于 Talmy 的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两种认知机制,建立了施事性状态
变化事件的概念构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这两种机制对事件概念构建
的驱动,主要结论如下:
1)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之所以呈现不同概念构建模式是因为受到视窗开启
和概念接合的共同驱动:视窗开启决定子事件的选择,概念接合决定子事件的连
接和组合;视窗开启将因果链切分为不同组成部分,概念接合将开启子事件组合
为新的因果链;
2) 在两种机制的共同驱动下,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呈现三种视窗开启模式
(施事意图 > 直接原因 > 结果,施事意图 > 身体运动 > 直接原因 > 结果和施事意
图 > 中间子事件 > 直接原因 > 结果)和三种概念接合模式(加合紧缩式、加合松散
式和扣合式),最终形成开启子事件加合紧缩式、开启子事件加合松散式和开启
子事件扣合式三种概念构建模式,表征为动结式、连动式、承接复合句和因果复
合句等不同构式;
3) 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是人类普遍的注意感知能力,两种机制对事件概念
构建的驱动揭示了注意认知机制的操作过程以及注意系统和语言系统的互动。
总之,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之所以呈现不同概念构建模式是因为受到视窗
开启和概念接合两种认知机制的共同驱动。本文的局限性在于语料有限,语料
界定存在一定误差。在未来研究中我们将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考证这两
种认知机制对概念构建的驱动。

参考文献
Bohnemeyer, J., N. J. Enfield, J. Essegbey, I. Ibarretxe ⁃ Antuñano, S. Kita, F. Lübke & F. K.
Ameka. 2007. Principles of event segmentation in language: The case of motion events [J].
Language 83(3): 495⁃532 .
Brown, R. & D. N. Mcneill. 1966. The tip of the tongue phenomenon [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5): 325⁃337.
Chafe, W. 1994. 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The Flow and Displacement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oft , W. & A. 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rnandez⁃Duque, D. & L. J. Mark. 1999. Attention metaphors: How metaphors guide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attention [J]. Cognitive Science 23(1): 83⁃116.
Gibbs, R. 2006. Embodiment and Cognitive Scienc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ies, S. T. 2002.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ing on grammatical variation: particle placement in
English [A]. In N. Dehé, R. Jackendoff, A. Mcintyre & S. Urban (eds.). Verb⁃particle
Explorations [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69⁃288.

· 21 ·
2018 年 现代外语 第1期

Koffka, K. 1935/1997.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mpert, M. 2009. Attention and Recombinance [M].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Press.
Langacker, R.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2001. Dynamicity in grammar [J]. Axiomathes 12: 7⁃33.
Langacker, R. 2008.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dden, G. & R. Dirven. 2007. Cognitive English Grammar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Talmy, L. 1991. Path to realization: A typology of event conflation [P]. Presented at the 1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Berkeley.
Talmy, L. 2000a.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Cambridge [M]. MA: MIT Press.
Talmy, L. 2000b.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I: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Talmy, L. 2007. Attention phenomenon [A]. In D. Geeraerts & H. Cuyckens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64⁃293.
Talmy, L. 2015. Relating language to other cognitive systems: An overview [J]. Cognitive Semantics
V1N1, 1⁃44.
van Beilen, M., R. Renken, E. S. Groenewold & F. W. Cornelissen. 2011. Attentional window set
by expected relevance of environmental signals [J]. PLoS ONE 6(6): e21262.
李福印,2008,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辰诞,2016,边界分派:词汇化的认知动因[J]。现代外语(4): 449⁃458。
刘辰诞、李恬,2013,相邻吸纳: 语言结构创新的一个动因———以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形成
为例[J]。外语教学 34(1): 24⁃29。
沈家煊,2004,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J]。语言科学(3): 3⁃15。
邢福义、刘培玉、曾常年、朱斌,2004,汉语句法机制验察[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
书店。
张 翼,2013,汉语致使性动结式复合动词的论元表达———基于构式融合的解释[J]。现代
外语 36(2): 120⁃126。

收稿日期:2016⁃12⁃31;作者修改稿,2017⁃09⁃05;本刊修订,2017⁃10⁃06
通讯作者:杜静 <millydu1019@buaa.edu.cn>
100191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 22 ·
2018 年 1 月 现代外语(双月刊) January 2018
第 41 卷 第 1 期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Bimonthly) Vol.41 No.1

Abstracts of Articles in This Issue


Construing semantic rhetorics, p.1. LIAO Qiaoyu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Under the Model ⁃ based Pragmatic Reasoning Theory and the Holistic Cognitive ⁃ Pragmatic Model
(HCPM),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Annotation ⁃ Denotation Relevance ⁃ Inheritance Model (ADRIM) for the
construal of semantic rhetorics. The whole process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of proximity or similarity, the connotative and denotative relations in events are
established by Relevance⁃Inheritance means. Secondly, a representation“A is B”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ossible feature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A and B, namely the relation representing
semantic deviation in the analytic process of mental⁃physical supervenience. Thirdly, after abstracting the
relevant rhetorical feature of the two events, the relatively complete expression is achieved. Finally,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f the speaker can be inferred. In this construal process, the crucial step is to
abstract the possible feature, which represent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strual of semantic
rhetorics and that of common utterances.
Key words: semantic rhetorics; ADRIM; construal mechanism; semantic deviation; abstraction of
possible featu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underlying conceptual structuring of agentive state change events, p.12.
DU Jing, LI Fuyin (Beihang University), DENG Yu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two mechanisms—windowing of attention and cognitive splicing—motivate
the conceptual structuring of agentive state change event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almy 􀆳 s cognitive
semantics. Analysis of elicited data indicates that: 1) the conceptual structuring of events is motiva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windowing of attention and conceptual splicing, with the former motivating subevent
selection and causal⁃chain segmentation, and the latter motivating subevent combination and causal⁃chain
splicing; 2) driven by these two underlying mechanisms, agentive state change events exhibit three patterns
of conceptual structuring (i.e. compressing, loosening, and buckling), which are variously encoded in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complex sentences, etc.; and 3) windowing of attention
and conceptual splicing are universal abilities and their impact on conceptual structuring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rocesses of atten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system and the
attention system.
Key words: windowing of attention; conceptual splicing; agentive state change events; conceptual
structuring; cognitive mechanisms

A minimalist approach to dual anaphora, p.23. ZHANG Zhiyi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LI Rui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dual anaphora for a solution to the explanatory
inadequacy of both Kayne 􀆳s move theory and Boeckx 􀆳s copy theory. Based on their studies, it is argued
that the co⁃referent pair is first generated in terms of reflexive and pronoun anaphora alike. More
specifically, for the reflexive pair,“self”checks the semantic co⁃reference and assigns case to pronouns,
and the antecedent DP then moves to the closest position inside CP domain to receive case. For the
pronoun pair, the pronoun, as a suffix, checks the semantic co⁃reference and inherits case from the
antecedent DP. Afterwards, the antecedent DP is deleted as long as it is copied outside the CP domain.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reflexive anaphora attributes to the dual syntactic features possessed by simplex
reflexive“ziji”. The conclusions can better explain anaphora⁃related syntactic phenomena.
Key words: dual anaphora; co⁃referent pair; semantic checking; case assigning

On the notion of“choice”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p.33. WANG Wenfeng, ZHANG
Jing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the notion of“choice”is considered as the core mechanism for
expressing meaning. However, the very nature of“choice”has not been explicitly explored in the literature
availabl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notion indicates that: 1) the meaning of“choice”is three⁃fold:
choice as option, choice as process and choice as product; 2) the origin of the notion stems from the study

· 14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