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牌楼联合大厦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3

项目编号: 12-AB-003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 设计证书编号: 甲级 A131001253


院 长: 丁洁民
总建筑师: 张洛先
总工程师: 巢 斯
地址: 上海四平路 1230 号
邮编: 200092
电话: 021-65987788
传真: 021-65985121
设计人员名单
姓名 签名/日期
审定人
设计总负责人
建 筑 结 构 给排水 暖 通 电 气
姓名 签名/日期 姓名 签名/日期 姓名 签名/日期 姓名 签名/日期 姓名 签名/日期
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校对人
设计人
1 建筑表现篇
Architcture Representation
2 设计理念篇
Design Concept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设计理念篇丨区位分析

基地位于合肥市中心地带,原址建筑曾
为合肥市地标建筑,东临徽州大道、西临华
都 宾 馆、 北 临 银 成 大 厦、 南 临 长 江 中 路。
总用地面积 11103.3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5080 平方米。地上 35 层,共 56500 平方米,
地下一层,共 8580 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
展示工商银行、皖新传媒企业文化,体现合
肥新貌的重要建筑。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设计理念篇丨周边环境

基地周边现状示意如下:
A 百货大楼
B 移动大厦
C 长江中路西侧
D 长江中路东侧 1
E 长江中路东侧 2

核心概念
1、项目位于合肥市核心地带,重要的地理位置要求建筑必
须具备一定的标志性。设计将徽派传统建筑的精华融入现代建
筑语言,创造出既最大程度融入城市历史文脉,又引领时代潮
流的新地标建筑。
2、明确建筑的身份——工商银行与皖新传媒的联合大厦,
建筑由内而外须反映出企业稳重、严谨、与时俱进的特征与品质。
3、简洁有力而又不单调的正菱形体型,显得庄重,挺拔,
富有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无论从城市各个角度观看,
都能取得极佳的视觉效果。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设计理念篇丨交通流线分析

立体停车库
地下车库出入口
地面停车位

基地内部道路

地下车库出入口 地下车库范围

城市道路

动态交通分析 静态交通分析

预留车行出入口
消防车流线
基地车行出入口
内部员工出入口

皖新传媒营业厅出入口

工行营业厅出入口

基地车行出入口

消防流线分析 出入口分析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3 技术说明篇
Technical Description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建筑设计说明

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 建筑设计
一、设计概况
基地位于合肥市中心地带,原址建筑曾为合肥市地标建筑,东临徽州大道、西临华都宾馆、北临银成大厦、南临长江中路。总用地面积
11103.3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5080 平方米。地上 35 层,共 56500 平方米,地下一层,共 8580 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工商银行、皖
新传媒企业文化,体现合肥新貌的重要建筑。

二、核心概念
1、项目位于合肥市核心地带,重要的地理位置要求建筑必须具备一定的标志性。设计将徽派传统建筑的精华融入现代建筑语言,创造
出既最大程度融入城市历史文脉,又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地标建筑。
2、明确建筑的身份——工商银行与皖新传媒的联合大厦,建筑由内而外须反映出企业稳重、严谨、与时俱进的特征与品质。
3、简洁有力而又不单调的正菱形体型,显得庄重,挺拔,富有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无论从城市各个角度观看,都能取得极佳
的视觉效果。

三、形体生成
复杂的基底形态与周边建筑现状,决定了本案不能采用简单的形体,在综合考虑基地限制,立面造型,功能布局等各方面条件后,主
楼采用了正菱形演变而来的建筑形态,既能对北面现状住宅的日照影响最小,又能最大化南向的办公面积,还能营造出别具特色的建筑形
态与立面构成。
裙房的形体一方面充分考虑了本项目对城市的责任,裙房主体沿徽州大道、长江中路的两侧后退用地红线 10 米,一层在此基础上再退
6 米,形成完整统一的城市空间。北侧则充分考虑了对基地北侧现有住宅的影响,后退用地红线 20 米。另一方面,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
最大化裙房面积,满足业主功能需求。

四、总体布局
设计计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关系以及基地的比例特点,力求营造一个和谐统一的建筑主体,同时形成完整的高品质外部环境。
项目用地可看成东南侧沿街地块以及西北侧被周围建筑包围的地块,地下室在满足退界要求的基础上尽量满铺,争取最大化的停车空间,
地上建筑全部布置在东南侧沿街地块,西北侧地块则布置成为完整的绿化庭院。

五、建筑造型——简洁精致、庄重厚实
建筑的整体造型以“山”型为特征,展现独立完整又融合于城市空间的建筑天际线,强调建筑形体的整体特征,气势磅礴。
主楼外立面采用大进深的竖向干挂石材,阳光在深凹的窗洞投下深深的阴影,突出了建筑的体量感和厚重感,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厚实稳
重,值得信赖的建筑形象,契合本建筑所应展示出的严密、坚强的性格特征。
辅楼及多层建筑其立面设计则更细腻与人性化,体现了本建筑威严与人性并重的形象。

六、交通组织——便捷合理
人车适度分行,交通流线简单合理。
1、车行交通
基地东北侧,西南侧各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基地西侧按规划要求预留一个机动车出入口。机动车道在基地内环通。地下室设计停车位
396 辆,共设两个双车道坡道。
2、物流交通
主要的货物出入口设置在基地西南侧 , 进入基地后对应货运入口 , 或通过坡道直接进入地下室。
3、消防设计
基地内部道路和广场形成净宽和净高都不小于 4 米的消防环道,并保证 12 米的消防车转弯半径。消防通道与建筑内部消防疏散口连通。
主楼西北侧设置消防登高面。
4、步行交通
基地东侧南侧为皖新传媒及工商银行的营业面,在东南角处形成步行广场。北侧延续东侧营业面的硬质铺地,自然形成业主办公人员步
行流线。

七、景观设计——立体生态
设计为建筑提供了一个空间立体互动,人文与生态和谐统一的景观系统。
基地东侧,南侧至道路边形成连续的城市广场,并通过景观灯、矩形树阵形成完整有序的城市连续空间。基地西北侧地块周边布置树阵式
绿化停车位,环通道路自然围合景观庭院,形成中心城区中的绿洲。
裙楼屋顶设置空中花园,提供立体互动的活动场所,供员工日常休息使用。

八、功能设计
1、地下室
地下室共一层,主要功能为停车库以及设备用房。其中停车库主要为地上两层,底坑一层的三层机械停车,以满足未来可能的大量停
车需求。
2、裙房
裙房共五层,消防高度为 23.8 米,不超过 24 米。主要为皖新传媒及工商银行的营业用房,一至三层北侧为三层通高的办公门厅。
3、主楼
主楼共三十五层(包括裙房),其中六层与二十一层为避难层,其余为皖新传媒及工商银行的办公用房,两者高低分区,暂时考虑工商
银行在低区(七至二十层),皖新传媒在高区(二十二至三十五层)。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建筑设计说明

九、节能设计
以“大节能”的概念为先导,注重建筑体型的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再选择适度的技术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围护结构节能
门窗选用
选用断热型双层中空铝合金窗,通过双层玻璃和铝合金窗框之间的断桥隔绝热量传递,比普通铝合金窗节能 50%。
玻璃选用
本方案选用遮阳型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 玻璃),在保证采光性的同时有效遮蔽阳光辐射。
外墙外保温
石材幕墙部分采用外墙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不仅技术难度较低,而且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
在整个主楼和东西辅楼的顶部采用太阳能板,主要形式为太阳能光伏发电。

建筑遮阳
为保证建筑外立面的完整性,将外遮阳与立面设计相结合,采用垂直立面的竖向石材遮阳板作为建筑立面的基本元素,大大减少了建
筑表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对于降低空调能耗具有积极意义。
屋顶绿化
造型理念强调场地与建筑的整体性。屋顶绿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屋面的覆土和植物,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
采用雨水处理及回收系统;收集屋面雨水、场地雨水,经处理后用于浇灌绿化、地面浇洒用水;
雨水平均收集量可满足地面及绿化浇洒需求;视情况采用中水处理系统。

降低建筑设备能耗
变电所变压器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产品。
照明灯具以荧光灯及气体放电灯为主,荧光灯(拟采用 T5 管)采用电子镇流器,既提高了功率因数,又降低了能耗。
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对空调、通风、照明及其他用电设备进行能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降低能耗。
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照明技术
采用白光 LED 照明,其耗电量是同等照明亮度白炽灯的八分之一,日光灯的二分之一,能有效降低建筑照明能耗。

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结构设计

第二章 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 版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1)国家及地方相关规程或规定

二、设计荷载与抗震设计标准
1.活荷载(标准值 KN/m2)
地下车库(机动车) 4.0KN/m2
会议室、办公室、接待室 2.0KN/m2
库房、储藏室 5.0KN/m2
厕所、更衣室 2.5KN/m2
餐厅 2.5KN/m2
餐厅厨房 4.0KN/m2
展区 5.0KN/m2
书店 5.0KN/m2
多功能厅 4.0KN/m2
展览厅 3.5KN/m2
楼梯、走廊、门厅(一般) 2.5KN/m2
楼梯、走廊、门厅(消防) 3.5KN/m2
屋面荷载(非上人屋面) 0.5KN/m2
屋面荷载(上人屋面) 2.0KN/m2
屋面荷载(屋顶花园) 3.0KN/m2
空调机房 7.0 KN/m2
设备用房及特殊用房均按实际荷载取值。

2.风荷载
上海地区基本风压值:
Wo=0.40KN/m2(房屋高度超过 60m)。
3.地震荷载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建筑物安全等级拟取为二级。
4.地下室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三、结构布置
本建筑地下两层,地下室平面尺寸约为 110mx110m,标准层平面尺寸约 36mx38m。主体建筑地下两层、地上三十层,主体结构房屋高
度约为 128.7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 - 核心筒体系,抗震设防类别拟取为重点设防类,框架计算抗震等级为一级,筒体计算抗震等
级为一级。
以上建筑单体局部大跨度或大悬挑处,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部分构架如雨棚等采用钢结构。
对于各单体分缝后仍然超长的单元,为消除施工和使用期间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拟采用如下加强措施:
(1)在适当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并加强养护;
(2)混凝土材料中适当增添减水剂,减小水灰比;
(3)注意加强楼屋面的配筋,以抵抗温度应力产生的抗力;
(4)加强屋面保温措施。

四、基础设计
由于各柱下荷载较大,主楼区域考虑采用桩基础,裙房区域考虑采用桩基或天然基础,具体待地质报告提供后再行确定。

五、主要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地下室外墙、底板均采用密实防水抗渗等级为 P6 的 C30 砼;梁、板构件均采用 C30 砼;框架柱、剪力墙砼强度等级为 C30~C60。
2.钢材、钢筋
钢结构一般采用 Q235B 或 Q345B;
钢筋采用 HPB300、HRB335、HRB400。
3.填充墙
内、外填充墙拟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其他当地用墙体。
4.砂浆
室外地坪以下采用 M5 水泥砂浆,室外地坪以上采用 M5 混合砂浆。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给排水设计

第三章 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2009 年版);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4.《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 50555-2010;
5.《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00-2006;
6.《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B 50364-2005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2005 年版)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
1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51-92;
1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
1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14.《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47-2004
15.《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DBJ/T15-41-2005
16.《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 263:2009
17.《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T753-2007
1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 67-2006;
19. 现行的国家及当地其它有关规范和规程;
20.建筑专业所提供的设计资料。
21.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二、项目概况
1.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基地位于合肥市中心地带,东临徽州大道、西临华都宾馆、北临银成大厦、南临长江中路。本项目总
用地面积:11103.3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940 平方米。地上 30 层,共 49280 平方米,地下两层,共 16660 平方米;建筑高度为 158 米。
项目为工商银行与皖新传媒的联合大厦。各区域功能、指标如下:
地下室:共二层,主要功能为停车库以及设备用房。
裙房:共五层,消防高度不超过 24 米。主要为皖新传媒及工商银行的营业用房。
主楼:共三十层(包括裙房),其中十五层为避难层,其余为皖新传媒及工商银行的办公用房,两者高低分区,暂时考虑工商银行
在低区(六至十八层),皖新传媒在高区(十九至三十层)。
2.设计内容:基地各单体室内外给排水、消防设计。

三、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工程由基地周边的城市自来水管网进水,根据有关规范规定和基地内的生活及消防用水要求,建议采用二路 DN250 进水管以满足
本地块的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水压按 0.30Mpa 计。
2.用水量:
最大日用水量约 Q=380.9m3/ 日(其中 160m3/ 日为空调用水);
最大时用水量为 Q=59.1m3/ 时(其中 20m3/ 时为空调用水)。
3.水质:
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使用。
4.供水方式:
(1)本工程建议统一设置供水系统,通过设置分水表方式来计量不同部门的用水量。
(2)本工程分区域供水,考虑节约能源和市政管网目前水压状况 , 我们建议本工程尽量利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
(3)供水系统:-2F~4F 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5F~15F 采用“市政管网——地下生活水箱——恒压变频泵组——用水点”的供水方式;
16F~30F“第一避难层生活水箱——恒压变频泵组——用水点”的供水方式。
(4)避难层(15 层)设 60 吨转输消防水箱,屋顶设置 18T 消防水箱。
(5)开水供应:采用桶装水与电开水器结合使用。

四、生活热水系统
1.用水量:
(1)办公区:(洗手考虑热水)
最大日热水量约 Q=10m3/ 日(60℃);
最大时热水量约 Q=1.875m3/ 时(60℃)。
(2)裙房餐厅区:
最大日热水量约 Q=9m3/ 日(60℃);
最大时热水量约 Q=1.125m3/ 时(60℃)。
(3)总计:
最大日热水量约 Q=19m3/ 日(60℃);
最大时热水量约 Q=3.0m3/ 时(60℃)。
2.供水方式:
(1) 食堂热水均采用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机械循环方式供应热水,基地锅炉房高温热媒水为备用热源(100% 备用)。
(2) 局部需要设置洗手热水的卫生间采用小型容积式电加热器提供热水。

五、排水系统
1.基地各单体生活污水室内外均合流,就近排入基地周边的市政污水管网。
最大日排水量约 220.9m3。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给排水设计

2.雨水系统:
排水方式:大楼屋面采用内排水重力流方式外,裙房屋面采用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屋面同时设置雨水溢流设施。
3. 处理后的雨水水质根据用途确定,其中CODCr≤20mg/L,SS≤
绿化用水地下渗透不直接排放,屋面经过弃流后的雨水全部回收至雨水蓄水沉淀池,地面雨水及其他单体屋面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5mg/L,其余指标应符合国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3.防洪系统:结合城市防洪体系与基地周边水体洪水位,根据建筑标高考虑防洪排水措施。
(GB/T 18920)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的规定。
六、雨水收集系统
1.雨水回收范围:屋面经初期弃流的屋面雨水。屋面面积共约 3000m2。一次回收雨水量约为 75 吨。
2.雨水回收用途:绿化洒水、道路及车库地面冲洗、景观水体补水、部分冷却塔补水(需经当地卫生部门同意)等。
3. 处理后的雨水水质根据用途确定,其中 CODCr ≤ 20mg/L,SS ≤ 5mg/L,其余指标应符合国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七、消防系统(本项目合用一个消防系统,按超高层建筑设计)
(GB/T 18920)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的规定。
1.消防水源:
本工程从基地周边的城市自来水管引入二路DN250进水管供本地块
七、消防系统(本项目合用一个消防系统,按超高层建筑设计)
消防用水,在基地内兜通,形成环状供水管网。市政水压按0.30Mpa
1.消防水源:
计。
本工程从基地周边的城市自来水管引入二路 DN250 进水管供本地块消防用水,在基地内兜通,形成环状供水管网。市政水压按 0.30Mpa 计。
2.室外消防水量由基地市政供水环网及室外消防水池提供。
2.室外消防水量由基地市政供水环网及室外消防水池提供。
3.设计参数:
3.设计参数:
用 途 设计秒流量 作用时间 一次灭火水量
室外消防 30升 /秒 3小 时 324m 3
室内消防 40升 /秒 3小时 432m 3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35升 /秒 1小时 126m 3
合计消防时同时开 105 升 /秒 882 m 3
启最大水量
4.消火栓系统
4.消火栓系统
(1)设置范围:本单体各层均设消火栓灭火系统。
(1)设置范围:本单体各层均设消火栓灭火系统。
(2)消防系统分为高、低二区,大楼避难层(15层)及以上为高区,
(2)消防系统分为高、低二区,大楼避难层(15 层)及以上为高区,其他部位为低区。低区消防用水由消防泵从消防水池(558m3
室内消防水量) 抽取,低区消防泵二台,一用一备,消防转输泵二台,
其他部位为低区。低区消防用水由消防泵从消防水池(558m
3
一用一备。高区消防用水由消防泵从避难层(15 层)消防转输水箱(60m3
消防水量)抽取,高区消防泵二台,一用一备。
室内消防水量)抽取,低区消防泵二台,一用一备,消防转输
(3)大楼屋顶层设置 18T 消防水箱(10 分钟消防水量)避难层(15 层)设 60 吨转输消防水箱,并有防止该水量移作它用之措施,
泵二台,一用一备。高区消防用水由消防泵从避难层(15层)
水箱出口设稳压装置。
3
(4)室外设水泵接合器 2 组,每组 3 个。
消防转输水箱(60m 消防水量)抽取,高区消防泵二台,一用
5.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一备。
(1)设置范围:除变配电室及不宜用水扑救的场所外,其余各单体各层各处均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3)大楼屋顶层设置18T消防水箱(10分钟消防水量)避难层(15
(2)大楼屋顶层设置 18T 消防水箱(10 分钟消防水量),避难层(15 层)设 60 吨转输消防水箱,并有防止该水量移作它用之措施,
层)设60吨转输消防水箱,并有防止该水量移作它用之措施,
水箱出口设稳压装置。
(3)喷淋系统分为高、低二区,大楼避难层(15
水箱出口设稳压装置。 层)及以上为高区,其他部位为低区。低区自动喷淋用水由喷淋泵从消防水池(558m3
室内消防水量)抽取,低区喷淋泵二台,一用一备,喷淋转输泵二台,一用一备。高区自动喷淋用水由喷淋泵从大楼避难层(15
(4)室外设水泵接合器2组,每组3个。 层)消防
转输水箱(60m3 消防水量)抽取,高区喷淋泵二台,一用一备。
5.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4)室外设水泵接合器 2 组,每组 3 个。
6.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
(1)设置范围:变配电站、高低压变配电室及其它不能用水扑救的重要设备室。
(2)根据要求采用单元独立灭火系统(无管网)或组合分配式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3)该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应急三种启动方式。
(4)防护区内设安全通道和出口以保证现场人员在 30s 内撤离防护区。
7.干粉灭火系统:
(1)设置范围:办公大楼各层的强、弱电间。
(2)采用超细干粉全淹没应用保护方式。
(3)采用悬挂式脉冲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4)本系统应有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两种启动方式。
8.建筑灭火器配置要求
本基地各单体建筑各层均设有灭火器。大楼按严重危险级配置灭火器。强弱电间、电梯机房、控制室及变电所均加设灭火器。

八、管材
1.室内生活给水管:不锈钢管道、钢塑复合管、优质 PPR 塑料管(卫生间支管)。
室内生活热水管:不锈钢管道、优质 PPR 塑料管(卫生间支管)。
2.室内消防管:>=DN100 或工作压力 >1.6Mpa 者为镀锌无缝钢管,其它为内外热镀锌钢管。
3.室外埋地给水管:≥ DN100 采用球墨铸铁管,< DN100 采用给水钢丝网骨架塑料 ( 聚乙烯 ) 复合管道。
5.室内雨水管:虹吸系统采用 HDPE 虹吸专用管及管配件;主楼重力流系统采用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
6.室内污水管:主楼采用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裙房部位采用 UPVC 排水管。
7. 室外雨、污水管:HDPE 埋地塑料排水管。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给排水设计

九、节能设计
(一)给水系统
1.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
3.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件。
4. 水池、水箱溢流水位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5. 给水系统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的静水压力不超过 0.45MPa。
6. 基地进水总管设水表计量,各部分设分水表计量,空调设备房、冷却塔、食堂、出租楼层等设分水表计量。
7. 在部分卫生间入口或用水点采取设支管减压阀等减压措施,控制用水点的压力不大于 0.20MPa。
8. 给水、热水采用相同供水分区,保证冷、热水供水压力的平衡。
9.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干、立管循环系统,循环管道同程布置,不循环配水支管长度均小于或等于 9m。
10. 浇洒绿地用水:庭院绿化、草地采用微喷或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11. 保温:热水系统采用集中供热方式,热水系统的所有管道及设备采取保温措施。
12. 消防水池(箱)设自洁消毒器,延长换水周期,减少补水量。
(二)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1.本工程回收经过初期径流弃流的屋面雨水经过相应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洒水、道路及车库地面冲洗、景观水体补水、部分冷却塔
补水(需经当地卫生部门同意)等用途。
2.雨水蓄水沉淀池为 75 吨。
3.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每日提供约 10 吨的回用水。

十、环保设计
1.排水体制:室内污、废水合流,室外雨、污水分流。
2.基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绿化用水地下渗透不直接排放,经过弃流后的屋面雨水全部回收至雨水蓄
水沉淀池,地面雨水、初期径流弃流雨水及地面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所有水泵、设备等采用低噪音高效率环保型产品。
4.空调凝结水排水和机房地漏排水设独立排水系统,间接排至排水明沟或废水集水井,以防止其它排水管道的污染气体串入室内。
5.水泵房内贴吸声材料。
6.屋顶消防水箱为装配式 SU444 不锈钢板水箱。
7.绿化与生活给水管道连接处设防污隔断阀。
8.隔油池通气管高空排放。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名 称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m3/h.P [dB(A)]
一、设计依据
办公 26 ≤65 20 ≥40 30 45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会议 25 ≤65 18 ≥40 20 45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技术说明篇丨暖通设计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营业厅 26 ≤65 18 ≥40 20 50
展厅 26 ≤65 18 ≥40 20 50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
书店 26 ≤65 18 ≥40 20 50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第四章 暖通设计 餐厅 26 ≤65 20 ≥40 20 50
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一、设计依据 门厅、大堂 27 ≤65 16 ≥30 10 50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 2003)
8. 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3.通风换气次数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 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9.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16-2006)
50041-2008) 地下车库 6 次/小时(排风)/5 次/小时(送风)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 - 95)(2005 年版) 浴 厕 10 次/小时
10.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7]74 号)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2009) 冷冻机房 6 次/时
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12.方案设计征集文件 水 泵 房 5 次/时
8. 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锅 炉 房 12 次/时(另加燃烧空气量)
9.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
二、设计范围 柴油发电机房 8 次/时
10.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 [1997]74 号)
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2009)
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的通风、空调、消防系统以及节能环保措施。 电气设备间 按发热量计算,并配置空调系统
12.方案设计征集文件
对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作集中空调设计;对设备用房作机械通风
设计;对地下车库作通风(兼排烟)设计;对浴厕等作机械排风设计; 四、工程概况
二、设计范围
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的通风、空调、消防系统以及节能环保措施。
对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下方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作机械加压系统 1.建筑面积:65425 m2
对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作集中空调设计;对设备用房作机械通风设计;对地下车库作通风
设计;对内走道等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区域作机械排烟设计。 其中:地上(兼排烟)
48765 m2 设计;对浴厕等作机械排风设计;
地下 16660 m2
对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下方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作机械加压系统设计;对内走道等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区域作机械排烟设计。
2
工商银行 23915 m 皖新传媒 22995 m2
三、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三、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公共部分 18515 m2
1.室外气象参数
1.室外气象参数 2.空调面积:约 43000 m2
大气 空调计算 空调计算 相对 通风计算 其中:工商银行 约 22000 m2 皖新传媒 约 21000 m2
压力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湿度 干球温度 风速 3.总冷负荷:6880 kW
夏季 1000.9 hpa 35.0℃ 28.2℃ / 32℃ C S 其中:工商银行 3500 kW 皖新传媒 3380 kW
冬季 1022.3 hpa -7℃ / 75% 2℃ C ENE 4.总热负荷:4100 kW
2.室内设计参数
2.室内设计参数 其中:工商银行 2100 kW 皖新传媒 2000 kW
房 间 夏季 冬季 新风量 允许噪声

名 称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m3/h.P [dB(A)]


办公 26 ≤65 20 ≥40 30 45
会议 25 ≤65 18 ≥40 20 45
营业厅 26 ≤65 18 ≥40 20 50
展厅 26 ≤65 18 ≥40 20 50
书店 26 ≤65 18 ≥40 20 50
餐厅 26 ≤65 20 ≥40 20 50
门厅、大堂 27 ≤65 16 ≥30 10 50

3.通风换气次数
3.通风换气次数
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 6 次 / 小时(排风)/5
6 次/小时(排风)/5 次 / 小时(送风)
次/小时(送风)
浴 厕 10 次 / 小时
浴 厕 10 次/小时
冷冻机房 6次/时
泵 房 6 次/时5 次 / 时
水 冷冻机房
锅水炉泵房
房 5 次/时 12 次 / 时(另加燃烧空气量)
柴油发电机房 8次/时
锅 炉 房 12 次/时(另加燃烧空气量)
电气设备间 按发热量计算,并配置空调系统
柴油发电机房 8 次/时
四、工程概况
电气设备间 按发热量计算,并配置空调系统
1.建筑面积:65425 m2
其中:地上 48765 m2 地下 16660 m2
四、工程概况工商银行 23915 m2 皖新传媒 22995 m2
公共部分 18515
1.建筑面积:65425 m2 m2
2.空调面积:约 43000 m2
其中:地上 48765 m2
其中:工商银行 约 22000 m2 地下 16660 m2
皖新传媒 约 21000 m2
工商银行 23915 m2kW
3.总冷负荷:6880 皖新传媒 22995 m2
其中:工商银行
公共部分3500
18515kWm2 皖新传媒 3380 kW
4.总热负荷:4100 kW
2.空调面积:约 43000
其中:工商银行 2100mkW
2
皖新传媒 2000 kW
其中:工商银行 约 22000 m2 皖新传媒 约 21000 m2
五、冷热源系统
3.总冷负荷:6880 kW
1.根据目前国家能源的发展规划、基地现有条件情况,以及服务区域内各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用途与功能、使用要求、冷热负荷构
其中:工商银行 3500 kW 皖新传媒 3380 kW
成特点等,通过比较各种形式冷热源系统的经济性、安全性,按照节能、环保、可靠的原则设计,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配合建筑
专业通过优化物理环境来减少能耗。
4.总热负荷:4100 kW
2.冷热源系统
其中:工商银行 2100 kW 皖新传媒 2000 kW
(1)工商银行与皖新传媒的冷热源系统分别独立设置,以方便运行管理。选用常规冷热源系统。冷源采用常规电制冷冷水机组、热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暖通设计
源采用燃气热水锅炉。
(2)工商银行:冷源选用 2 台制冷量为 1758kW/ 台的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并配置一组处理水量为 1000m3/h 的开式冷却水塔;热
源选用采用 1 台额定产热量为 1400 kW 和 1 台额定产热量为 700 kW 的燃气热水锅炉,锅炉热水经换热机组热交换后,产生二次热水供空调
末端系统使用。共选用 2 台换热量为 1500kW 的板式换热机组(单台能满足 75% 的热负荷)。
(3)皖新传媒:从水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考虑,将皖新传媒的水系统进行垂直分区。5 层及以下楼层为低区,19 层及以上楼层为高区。
冷源选用 2 台制冷量为 1758kW/ 台的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并配置一组处理水量为 1000m3/h 的开式冷却水塔。低区由冷水机组直供。冷水
机组的提供的冷冻水经板式换热机组换热后,产生二次冷冻水供高区空调末端使用。高区共设置 2 台换热量为 1800kW 的板式换热机组(单
台能满足 75% 的冷负荷);热源选用采用 1 台额定产热量为 1400 kW 和 1 台额定产热量为 700 kW 的燃气热水锅炉,锅炉热水经换热机组热
交换后,产生二次热水供空调末端系统使用。低区选用 2 台换热量为 400kW 的板式换热机组(单台能满足 75% 的热负荷)、高区选用 2 台
换热量为 1100kW 的板式换热机组(单台能满足 75% 的热负荷)。
(4)空调水系统采用大温差设计,具体冷热媒参数如下。
冷水机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6/12℃
冷水机组冷却水供、回水温度:32/37℃
锅炉一次热水供、回水温度:95/70℃
空调二次热水供、回水温度:60/50℃
皖新传媒高区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3℃
皖新传媒高区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55/45℃
(5)对于业主有特殊需求,需采用独立冷热源的空调区域,可适当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系统。

六、空调系统
1.空调风系统
(1)办公、小会议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气流组织根据不同空间条件及使用需要,采用顶送、侧送等送风方式,回风为顶回。
新风系统按不同的区域、楼层合理就近设置。新风经新风机组处理后直接送至各功能房间内。
(2)门厅、大堂、营业厅、书店、展厅、大会议室、餐厅等区域采用全空气低速风管系统。送风方式根据不同空间条件及使用需要,
采用顶送、侧送等送风方式,回风采用集中回风。
(3)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风机采用变频控制,新风比可调,过度季可实现全新风运行。并设置 CO2 浓度传感器,在确保室内卫生达标
的前提下,减少新风量,有效的调节新风比,节省了处理室外新风的能耗。
(4)为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空调系统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用以除尘、灭菌、分解有害挥发性气体并消除异味。
(5)各空调末端均可通过 BA 系统实行温控、开关管理。

2. 空调水系统
(1)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两管制机械循环异程式系统。采用大温差送水,减少流量,缩小输送管路的尺寸和水泵容量,减少输送能耗。
(2)冷热水系统冷热源侧定流量运行、末端侧变流量运行。供回水总管上设置压差旁通管以确保水系统正常运行。
(3)各空调末端设置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实现流量调节、维持系统水力平衡的作用。
(4)冷冻水系统采用低位定压装置定压,并设置一套自动加药装置处理系统水质。
(5)冷却水系统采用开式循环两管制机械循环异程式系统,定流量运行。设置一套自动加药装置处理系统水质。

3.机械通风系统
(1)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风量按 6 次 / 时计算,对没有直接进出车道的防火分区送风采用机械进风的方式,风
量按 5 次 / 时计算。
(2)卫生间、餐厅等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3)地下室冷冻机房、变配电房、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均设机械排风及机械送风系统,以满足换气、散热降温的要求。
(4)锅炉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还要满足燃烧空气量的需求,并与燃气报警装置联锁,设置事故通风系统。
(5)柴油发电机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以满足通风换气、散热和燃烧空气量的需求。

4.燃气系统设计
(1)本工程燃气系统主要满足锅炉燃烧用气的需要,锅炉燃烧用气为中压气,天然气总耗量约为 460Nm3/h。
(2)燃气系统由市政接口引入地块后,在室外经调压器调压计量后,接入锅炉房使用。
(3)本工程燃气工程由当地燃气公司进行设计并施工。
(4)锅炉房内应设燃气泄漏探测系统,当燃气发生泄露时,自动关闭燃气管道入户阀门,并启动事故通风系统。

七、防排烟系统
1.防火
(1)通风空调的防火、防烟分区服从于建筑的防火、防烟单元。凡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空调机房等火灾危险性较大房间的隔墙或楼
板处的空调和通风管道,均装防火阀,一旦火警,防火阀 70℃熔断,与其联锁的风机停止运行。
(2) 空调、通风及防排烟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耐火等级为 1 ~ 2 小时,
风管采用 A 级的离心玻璃棉保温,
水管用 B1 级难燃橡塑材料保温。
(3)消防控制中心可在火警发生时向大楼内所有空调通风系统发出指令,并在规定时间内停止其运行,开启防排烟系统和事故后通
风系统。
2.防烟、排烟
(1)防烟系统
在大楼发生火灾时,为保证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有 25Pa 正压值,楼梯间有 50Pa 正压值,消防电梯前室、
消防楼梯间、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楼梯间、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分段设计。加压送风
机设在设备层和屋顶层,前室每层设一常闭风口,火灾时打开着火层的风口,楼梯间每隔 2 ~ 3 层设一常开风口,该系统由消防中心集中控制。
(2)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风量按 6 次 / 时计算,对没有直接进出车道的防火分区送风采用机械进风的方式,风
量按 5 次 / 时计算。有直接进出车道的防火分区送风则采用从车道自然进风的方式。
(3)对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 20m 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 60m 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每平
方米 60m3/h 计算。
(4)对面积超过 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无窗房间和面积超过 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下房间均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
均按每平方米 60m3/h 计算。
(5)担负二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排烟风机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每平方米 120m3/h 计算。
(6)机械排烟的地下房间,同时设置了不小于排烟量 50%的补风系统。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暖通设计

八、自动控制系统
1. 为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节能和方便运行管理,本工程采用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BAS)对空调和通风系统进行集中监控,
通过能量统计、台数控制、自动调节等手段实现节能。
2. 冷源
(1)控制对象:冷却塔、冷却水和冷冻水管路上的电动蝶阀;冷却水旁通管路上的电动阀;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
塔风机的启停。
(2)检测内容: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冻水、冷却水供水管水流开关信号;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水机组正常运行、故障及远程
/ 本地转换状态;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风机工作、故障及手 / 自动状态。
(3)联锁保护:开机顺序为,先开启经选择并确定需投入运行的冷水机组进水管和冷却塔进水管上的电动阀;确定所需电动阀开启
后,启动冷冻水泵,5 秒后启动冷却水泵;60 ~ 300 秒后确认各所需水泵开启后,根据冷却塔回水管的温度是否在设定值的范围内来决定
冷却塔风机动作与否;60~300 秒后启动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在停机后 3 分钟及离上次启动 15 分钟以上,才允许再次启动)水泵启动后,
水流开关检测水流状态,发生断水故障,自动停机。关机顺序为,关闭指定冷水机组;60 秒后关闭对应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
关闭所有电动阀门。对各设备运行时间进行统计,实现同组设备对均衡运行。当其中一台出现故障时,备用设备会自动投入运行,同时提
示维修。
(4)量度冷冻水供、回温度及回水流量,计算空调实际冷负荷,根据负荷大小确定冷水机组运行台数。并保证机组运行在高效区。
(5)根据冷却水回水温度决定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及启停。
(6)设置时间延时和冷量控制的上下限范围,防止机组频繁启停。
3. 热源
锅炉自带成熟的控制系统,可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调节机组出力。
4. 空调机组、新风机组
(1)控制对象:电动调节阀、风机启停。
(2)检测内容:新风、回风、送风温度;过滤器堵塞信号;风机启停、工作、故障及手 / 自动状态。
(3)控制方法:通过比较检测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大小,控制冷冻水回水管的电动阀开度,调节空调机组的水流量,来保证温度设定值。
(4)联锁保护:风机启停,电动调节阀联动开闭。风机启动后,其两侧压差低于设定值时,故障报警并停机。过滤器两端的压差高
于设定值时,自动报警。
5. 风机盘管采用三速开关手动控制,调节室温,并根据室温信号控制电动二通阀的开关,调节系统流量。
6. 所有配套使用的系统运行需设置相应的联锁控制。

九、节能措施
本工程节能设计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
1. 空调系统的合理设置及分区
(1)根据使用功能等因素,合理划分空调分区,采用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等不同的空调系统,以方便运行管理。
(2)空调系统可分楼层、分区域进行控制和计量。
(3)合理选择并配置水泵,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不大于 0.0241。
2. 冷热源系统选择
(1)采用高效率冷水机组。在额定工况下,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式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低于 5.10;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不低于 5.42。
(2)燃气热水锅炉的热效率不低于 90%。
3. 新风和机械通风系统节能措施
(1)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风机采用变频控制,新风比可调,过度季可实现全新风运行。并设置 CO2 浓度传感器,在确保室内卫生达标
的前提下,减少新风量,有效的调节新风比,节省了处理室外新风的能耗。
(2)合理选择空气过滤器,粗效过滤器初阻力≤ 50Pa、终阻力≤ 100Pa;中效过滤器初阻力≤ 80Pa、终阻力≤ 160Pa。全空气空调
系统的过滤器,可以满足全新风运行的需要。
(3)空气调节风系统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不超过 0.48[W/(m3/h)]。
(4)机械通风系统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不超过 0.32[W/(m3/h)]。
(5)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设置定时启停(台数)控制。
4. 保温节能措施
(1)加强空调风管、供回水管的保温,以减少能量损失。
(2)镀锌钢板制作的空调送、回风管采用不燃抗氧化防潮防火铝箔贴面的离心玻璃棉板材保温,密度 48kg/m3,20℃时,材料导热
系数为 0.0377W/(m·K),保温层热阻 0.74m2·K/W;冷冻水供回水管、冷凝水管、集管、阀门采用难燃 B1 级橡塑保温材料保温,20℃时,
材料导热系数为 0.036W/(m·K)。
5. 自控设计节能措施
(1)采用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BAS)对空调和通风系统进行集中监控,通过能量统计、台数控制、自动调节等手段实现节能。
(2)空调机组过滤器设有压差信号报警,当压差超过设顶值时机组自动报警。
(3)冷热源主机自带成熟的自控系统,可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调节机组出力,实现节能目的。
(4)空调末端可分楼层、分区或分房间运行,根据服务区域需求,自动调节末端的供冷量,达到节能运行目的。
(5)冷却塔选择变频风机,根据冷却水出水温度控制冷却塔风机转速及开启台数。

十、环保措施
1.废气防治
(1)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废气通过竖井出地面或出屋面排放。
(2)冷冻机房、水泵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等设备用房的排风,通过竖井出屋面高空排放。
(3)锅炉房、柴油发电机组的烟道,均由单独的保温烟囱经过排烟竖井至屋面高空排放。
(4)卫生间设机械排气系统,通过竖井出屋面高空排放。
2.噪声污染影响防治
(1)主要动力设备
本工程噪声源:风机、水泵、冷水机组、锅炉、冷却塔等。动力设备均设置在设备机房内或屋顶,对外环境影响不大;设计时,动
力设备应选用低噪声设备,按规定采取隔振降噪措施,动力设备机房和值班室、控制室采用吸音墙面、吸音吊顶处理和隔音措施,设隔声
门以降低噪声。
(2)空调机和各类风机选用低噪音设备,风管安装消音装置,空调机房设吸音墙面和隔音措施以减少对环境和建筑自身的影响。
(3)机房内的冷水机组及水泵以及屋顶的冷却塔均要求供货商配带最合适的减振基础。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强电设计

第五章 强电设计

一、主要设计依据
1.1. 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与规程:
1.1.1.《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8;
1.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年版);
1.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年版)
1.1.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1.1.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1.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1.2.业主任务书;

二、设计范围及内容
1.用户 20/0.4KV 变配电所及配电系统;
2.照明、动力、空调供配电及控制系统;
3.防雷与接地系统;
4.凡涉及环境、特殊工艺与以及需二次装修的场所和部位,本设计负责预留相关电源。

三、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
1.本工程为皖新传媒和合肥工行的超高层办公楼,主要建筑功能裙房为营业大厅,塔楼为办公。建筑高度为 158 米,30 层,总建筑面积为 6.6
万平方米。大楼内通信、消防设备、电梯、应急照明、安全防范等均属一级负荷,其余动力、照明、空调属二级或三级负荷。
2.为满足本工程一期项目的一、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应由市政提二路独立的 20KV 级电源同时供电,当其中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
路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以确保运一级负荷的用电需求。
3.对营业大厅和走道公灯,除采用二路电源自切外,另加 EPS 电源,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EPS 转换时间小于 0.1s,系统连续供电时间大
于 30 分钟。对电话机房、消防控制中心等特别重要负荷处,除供两路电源末端切换外,还将设置 UPS 电源系统,此 UPS 电源由弱电承包商提供。

四、变配电系统
电力配置:
根据负荷分布以及结合建筑布局,本项目拟在地下一层设置 20KV 总变配电站。根据负荷密度估算,本项目共需设置 2X2000KVA+2X1600KVA
四台变压器。
2.系统主接线:
(1)变配电所多组 20/0.4KV 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分列运行方式,20KV 侧设母联开关,正常时各带 50% 负荷,一路故障时投入 20KV 侧母
联开关,供全部一、二级负荷用电。
(2)每组低压系统分别采用单母线分段加母联开关方式 ( 主开关及母联开关电气加机械联锁 )。平时分列运行,当一台主变检修或故障时,
投入低压母联开关,则另一台主变可带全部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
3.继电保护方式:
(1)20KV/ 0.4KV 变压器高压侧拟采用定时限三相过流,速断和单相接地保护,变压器高温报警超高温跳闸保护。继电保护采用微电脑保
护装置。
(2)20KV/ 0.4KV 变压器低压侧主开关拟采用长延时、短延时二断保护。
(3)其他继保要求将与供电部门协商后共同确定。
4.操作电源:
操作电源拟采用 DC110V(40AH)。
5.功率因数补偿:
在 20KV/ 0.4KV 变压器低压侧分别集中设置成套静电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使 20KV 高压侧功率因数提高到 0.9 以上。
6.电费计量:
变电所设置量电柜,高供高量 (20KV 侧 ),低压动照划度计费。
7.电力站房设置电力能量管理系统 (EMS),通过各种电气设备的接口及模块装置,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的各类参数进行监视和管理,以达
到节能及优化运行的目的 , 并且与 BAS 联网。系统主机放在电力站房值班室内。

五、低压配电及线路敷设方式 :
1.至重要设备的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至一般设备的配电线路,采用放射与树干混合配电方式。所有一、二级负荷均设置
双电源末端(ATS)自动切换,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消防设备配电装置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
2.本工程为一级电线电缆使用场所,所有电线电缆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消防电缆电线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型。应急电源干线采用矿
物绝缘电缆。

六、照明系统
本工程包括以下照明种类:正常工作照明、事故照明、应急疏散照明、庭院景观照明及主要泛光照明等。
照度标准设计
办公室、会议室: 300 lx 11w/m2
主要大厅: 150 lx 8w/m2
消防中心、通讯机房: 500 lx 18w/m2
变电所、水泵房: 100 lx 5w/m2
门厅、过道: 100 lx 5w/m2
卫生间、走道: 75 lx 3w/m2
其它:
(1)所有办公室等均采用高光效嵌入式荧光灯。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强电设计

(2)所有净高大于 5m 的大空间均采用金卤灯或大功率节能灯照明。
(3)走廊、电梯前室、楼梯间采用节能高光效荧光灯。
(4)电力站房采用防护荧光灯;水泵房采用防水防尘荧光灯。
(5)各层疏散走廊及疏散楼梯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灯。
(6)电力站房、消防中心、水泵房、电梯机房等重要机房及各层公共走廊设置事故照明。
(7)电梯井道设置永久性低压检修灯 (36V) 及 220V 检修插座,电梯井道照度大于 50LX,并在电梯机房及井道机坑处设双控灯开关。
(8)门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不少于正常照度 10%的应急备用照明。

七、电气保安与接地措施:
1.本工程采用接零保护制(TN - S)系统,三相五线配电,接地线(PE)专放。
2.所有插座回路专放接地线(PE)且均设置漏电保护开关。
3.凡安装高度低于 2.4m 的灯具外壳及所有 I 类灯具金属外壳均须与接地线可靠连接。
4.本工程设置联合接地系统: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电位接地、电梯控制系统的直流接地、弱
电系统直流接地及其他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合用同一接地体,即利用基础桩基及承台内主钢筋作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
5.凡有电子设备的机房均采用防静电地板(电阻率应为 1.0×107~1.0×1010Ω·cm),并有防静电接地措施。
6.在每层设备竖井设置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及等电位联结线,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管道(包括电缆的金属外皮、电气设备外壳、风管、
水管等)均须与等电位联结线可靠相连;楼内金属构件如:金属扶手、防火门及吊顶龙骨等均须作等电位连接。

八、防雷措施:
1.本工程属二类防雷建筑。(雷暴天数按 37.8 考虑)
2.为防直击雷,在屋顶女儿墙及其它凸出部位设置避雷带,屋面设置避雷网,屋面上所有金属物件与避雷带可靠连接;由于本项目
的重要性,除采用常规避雷设施外,另在屋顶设置早期预放电高效避雷针,以加强防雷效果。
3.引下线利用柱内外侧二根主钢筋(>φ16),接地体利用建筑物基础桩基及承台内主钢筋;
4.为防侧击雷,各楼层设置水平避雷带;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金属物均与避雷装置连接;各层做等电位均压措施。玻璃幕墙的所
有金属构架自身应构成良好的电气通路,并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预埋件进行可靠连接。
5.为防电磁脉冲,根据本项目的性质 , 拟按 A 级标准设置四级过电压保护装置,确保信息系统及用电设备安全:在变电所低压侧设
置冲击通流容量为 20KA(10/350S)的 SPD;在楼层负荷侧设置标称通流容量为 40KA(8/20S)的 SPD;在第三级负荷侧设置标称通流容量
为 20KA(8/20S)的 SPD;末端负荷侧设置标称通流容量为 10KA(8/20S)的 SPD。突出屋面(LPZ0B 区)的设备配电回路设置标称通流容量
为 60KA(8/20S)的 SPD。同时各弱电系统信号回路均要求设置信号类过电压保护装置。同时各弱电系统信号回路均要求设置信号类过电压
保护装置。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弱电设计

第六章 弱电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4.《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5.《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年版)
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10.业主任务书

二、设计目标
1.根据项目性质以及任务书的精神,智能化系统将力求达到以下的需求目标:
a.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b.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c.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功能的要求;
d.具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和办公、营业条件。
2.智能化系统将遵循并达到以下的功能目标:
a.安全性和可靠性
b.通讯的保密性
c. 成熟性和实用性
d.先进性
e.经济性
f. 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g .标准化和模块化

三、设计范围:
本次将设计如下的智能化系统:
1.通信系统(CAS)
2.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DS)
3.安保技防系统(SAS)
4.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CATV)
5.背景音乐兼消防广播系统(PAS)
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S)
7.楼宇设备控制管理系统(BAS)
8.多媒体查询与显示系统
9.会议音视频及同声传译系统
10.智能化系统集成

四、系统组成和功能描述:
1.通信系统(CAS)
通信接入:由于裙房银行营业大厅的需要,建议有双路由的多芯光缆从不同方向接入;以及电话总机房需有大对铜缆接入。
程控交换机:内设一台 2000 门数子程控交换机,程控交换机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配置双 CPU 热备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数字中继接入到市话公网,配置数字话务台、数字分机电话、模拟分机电话、通过 DECT 无线基站的移动手机电话等。
·支持利用企业 IP 架构的 IP 电话功能。
·主备 CPU 通过以太网口与 LAN 相连,PC 终端可通过直接与 V24 口相连对交换机进行维护管理及计费,维护简单方便。
·维护计费终端:含 PC、相应软件、打印机。
·远端维护:配置了专用远程维护系统和 modem。
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解决大楼对无线电波的屏蔽作用,以保证移动通信的清晰与稳定,拟考虑 GSM/GPRS/CDMA 无线电话中断放大以及宽带
互联网无线接入信号覆盖系统,系统采用微蜂窝方式。
计算机网络系统:
皖新传媒以及合肥工行分别建设独立的企业局域网。
·网络分三层结构:接入层(位于各 IDF)提供楼层接入,分布层(位于各大楼的 MDF)汇总各个楼的所有接入层,核心层(位于网络机房)
负责交换各汇聚层交换机汇总上来的流量。
·网络设备的部署和配置:核心交换机采用两台互作备份,单台设备主要部件都采用冗余配置,保证最大的可用性和性能,实现电
信级的可靠性;各楼的汇聚交换机都通过万兆接口上连到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都采用两台互为备份,单台设备主要部件都采用冗余配置。
2.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DS)
(1)综合布线系统应覆盖以下部分:
·涉及计算机网络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类计算机外部设备;
·涉及传统电话通信系统(包括电话、传真、电话会议等);
·为大楼其他智能化子系统提供语音、数据、文字、图像等传输的基础。
(2)综合布线系统应达到以下要求:
·可以根据具体用途配置各种级别的网络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灵活更新和移动,同时可以适应网络设备的扩充和调整;
·既要适应各大楼内部计算机组网的要求,又能完成与外界信息的交换;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所有水平线缆及其接插件均应符合六类布线标准,支持万兆以太网。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弱电设计

(3)布线工程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垂直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设备区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组成。
(4)建筑单体数据主干均采用二根多芯多模万兆光缆,语音主干采用三类大队数电缆;水平数据、水平语音均采用 6 类 8 芯非屏蔽双绞线。
信息端口基本为双孔型,满足一个工作区既有电话接口又有网络接口的需要。安装位置为墙面出线,端口采用 RJ45 型。另外,各层平面预
留部分光缆,用于个别重要客户光缆到桌面的需要。
(5)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为星型方式,以放射性方式布线。一般上升通道兼层弱电间,内设标准 19 寸配线柜。
线缆以及光缆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
3.安保技防系统 (SAS)
安保系统的设置力求做到布局合理、控制严密、配置完善、技术先进,并且有扩充能力及发展余地。根据本工程特点,本项目将设置综合
式安防系统,包括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门禁与一卡通、巡更系统、车库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均能独立工作,同时又
能综合管理、分析、联动,发出报警信号:
电视监控系统
a. 系统由前端监视、传输分配、图像处理、图像显示与录像部分四部分组成:
·前端设备选用式黑白 / 彩色转换一体化摄像机、半球一体化摄像机、固定吸顶式摄像机、电梯专用摄像机等。主要布置在出入口、电梯厅、
室内重要办公区走道采用彩色摄像机。
·信息传输采用有线方式,选用 RG59/U 视频电缆。对于远距离传输,视频信号要进行放大,以补偿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
· 图像处理就是对系统传输的图像信号进行切换、纪录、重放、加工和复制功能。该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其主要设备为
矩阵主机。
· 显示部分则使用监视器进行图像重现;录像部分采用硬盘录像机。
b.该项目设置一个总控制中心、两个分控制中心。每台矩阵对本地的摄像机图像进行控制和切换。矩阵主机通过 RS232 通讯接口分别与联
网接口单元相连,每台矩阵作为一个结点,联网接口单元编程设置后,几台矩阵相互连通可相互控制。分控矩阵的视频输入端分别接入总
控矩阵,总控矩阵即可调用任何一台分控矩阵的任意 4 路图像。
(2)入侵报警系统
系统由前端双鉴探测器、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终端报警主机、带液晶显示的操作键盘,总线驱动器、输入模块、电脑 / 打印机等组成。当
探测器探测到意外情况就产生报警信号,通过传输系统送入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或其他报警信号并发出相关联动信号。双光束红外探测
器分收、发两部分,正常情况下,接收模块始终接收着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线,一旦发生非法逾越周界的情况,红外线被切断,接收模块
随即以触点脉冲形式发出信息。吸顶式双鉴探测器同理,发生报警情况时,该信息通过连接线缆,将报警信息送至管理中心主机,主机使
电子显示屏显示报警的探头方位。
(3)门禁与一卡通及巡更系统
主要功能为门禁管理、考勤管理、预留消费、巡更系统等。其中门禁管理系统主要用内部办公人员出勤管理和重点部门的安全出入控制。
重要办公区域、重要办公室和设备机房等需要监控和身份识别的重要场所,采用安装读卡机(机房个别特别重要区域安装掌纹或面型的生
物识别系统)、电控锁和门磁的方式,系统不仅能实时记录门的开关状态和读卡进出的信息,而且还可对门予以控制,对非法操作闯入行
为以声音和图像的方式进行报警并采取联动措施。系统可通过网络与闭路监控,防盗及消防报警实行系统间协调与联动。同时利用门禁系
统的读卡器,可灵活地设置不同的巡更线路,系统能对安保人员巡逻的运动状态进行监视,巡更系统对意外情况应具有可靠的报警功能,
同时园区设置警卫巡更检视处。
车库设置自动管理系统:进口处安装泊车指示屏(中英文显示),入 / 出口处安装地下感应器、自动抬 / 落杆感应器、全自动挡车进 / 出道闸、
读卡器和监控摄像机。系统具有与消防联动和 BAS 联网的功能。
4.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CATV)
有线电视及鑫诺卫星接收系统前端设在附属用房,信号传输网络由同轴射频电缆和分支分配、放大组成。系统的各项电气性能指标须满足
有线电视台要求。系统采用 860MHZ 频分复用方式双向传输。电视终端电平控制在 65-71db 范围,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不低于 4 级。终端主要
设置在各主要办公室、会议室、后勤等处。
5.背景音乐及消防广播系统 (PAS)
本工程每个单体均设一套公共广播系统。系统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自动切换到消防广播,以达到疏散人员的目的。作
为背景音乐,共有多套音源,同时配一个紧急广播话筒,主机采用微机控制,每层的一个防火分区为一个回路。带微电脑的控制设备可以
预置火灾报警及报警解除广播的语音合成,显示操作提示,当接收到消防联动信号,可以按消防广播规范启动相应区域广播,其它区域可
正常广播。系统采用定电压输出方式,传输电压采用 70V~100V。广播前端设备设在消防中心内。实际使用中,根据层高调整变送器接头(3W,
6W 两种);背景音响的输出电平由前端调试时控制。系统信噪比≥ 50db,频率特性为 80 ~ 8000HZ±3db。
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FAS)
该项目设置一个总控制中心。总控制中心与分控值班室联网。按均按一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设防。系统形式采用控制中心方式。
火灾报警系统由空气采样、感烟、感温智能型光电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水流指示器和水流闸阀组成。办公室等部位均设感烟探测器;
计算机房设空气采样系统。各层消火栓动作信号,水流指示器及水流闸阀动作信号均送至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泵房、变电所等场所设固定
消防电话,各层手动报警按钮均带消防电话插孔,消防控制室设火警专线电话。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内设火灾自动探测报警器、消防联
动控制柜、消防广播、消防电话及消防告警装置。
7.楼宇设备控制管理系统(BAS)
为提高对机电设备运行情况的监察、控制及管理,达到节能、舒适、控制方便的目的,设置本系统。系统采用集散控制,具有开放性、
可扩展性,能实现各分站间、分站与中央站之间的数据通讯.系统采用2层以上的网络结构,分站的运行可以独立于中央站,内部网络的
通讯不会因中央站的停止工作而受到影响。关键设备采用 32 位以上的网络处理器.网络采用标准网络协议,符合远程通讯管理以及符合技
术发展趋势的要求,能提供多种标准通讯协议便于实现系统集成,并按模块化的方法设计,便于系统规模及应用功能的扩展。系统应具备
良好的开放性,能够实现与消防报警系统、保安系统及其他智能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功能,并能够提供用于集成的数据接口。数据接口应可
提供 BACnet、Lonwork、OPC、DDE、ODBC 等方式。
系统由中央工作站,网络服务器、直接数字控制器,各类传感器及电动阀等组成,控制中心一般设在消防控制室内.以下是本系统
的主要监控对象:
(1)走廊及公共区域的照明、泛光照明、景观照明。
(2)空调机、新风处理机。
(3)各类非消防水泵。
类水箱、水池高低水位显示及超水位报警。
电梯运行状态与故障报警。
(6)空调主机。
(7)变配电设独立电力能源管理系统 (EMS)。EMS 主机与 BAS 系统通过网络通讯进行联网。
8.多媒体查询与显示系统
(1)大屏幕显示系统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安徽省合肥市四牌楼联合大厦项目

技术说明篇丨弱电设计

系统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多种媒体资源,如:电视、录像等,通过计算机网络还能进行网络信息发布。通过软件的组织、处理和控制,
显示在 LED 显示屏上,与计算机 CRT 映射,同步显示。
(2)信息查询系统
系统采用先进的液晶显示技术和嵌入式数字多媒体播放技术,系统集合当今最为先进和流行的液晶显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播放
技术为一身,形成一套高技术、高集成的多媒体播放显示系统。。
9.会议音视频及同声传译系统
会场及多功能厅均需根据具体场所的情况和用途,建设相应的音视频、远程会议、多媒体语言教学、集成控制和大屏幕显示等系统。具备
召开各种大型学术报告的能力,以及各种多媒体会议、远程视象会议、研讨会及演出的能力。
系统主要有:
● DCN 数字会议系统;
● 大屏幕投影系统;
● 扩声系统;
● 音视频信号管理系统;
● 智能灯光系统与窗帘系统;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同声传译系统
● 集中控制系统等。
10.机房工程
机房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生产机房;(包括各种业务主机房、网络机房、终端机房等)
●智能化系统机房;(包括大楼总控中心、通讯机房等智能化系统配套机房)
●楼层弱电间;
为满足办公大楼的弱电系统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在各弱电系统的机房均采取 UPS 集中供电方式;为了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以及在
恶劣的外界环境下能够正常的工作,机房工程应根据不同场所分别设置环境监控、漏水检测、安保、门禁、消防、防雷、屏蔽工程等系统。
11. 智能化系统集成
要求将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综合与资源共享。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4 设计图纸篇
Design Drawing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