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六模擬試S03 卷一答題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Log 中⽂
慕光英文書院 班別:

姓名:
中學文憑考試
學號:
模擬試練習卷 1

中國語文 試卷一

閱讀能力答題簿
一小時三十分鐘完卷

考生須知:
(一) 考生須在本試題答題簿第 1 頁右上方填
寫班別、姓名、學號。
(二) 本試卷分甲、乙兩部。甲部根據「指定
閱讀篇章」設問,佔全卷 30%;乙部根
據另行派發的「閱讀能力考材」設問,
佔全卷 70%。
(三) 全部問題均須作答,考生須根據有關文 考生得分
章回答問題。
(四) 各題答案必須寫在本試題答題簿指定位 甲部 (30%) / 30 分
置,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漏答或錯答者,該題得 0 分。 第一篇 / 50 分
(五) 本卷文字題宜用原子筆作答。為便於修 乙部 (70%)
第二篇 / 20 分
正答案,多項選擇題宜用鉛筆作答。
(六) 作答選擇題時,請選出正確答案,然後
總分 / 100 分
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
答案,多選者 0 分。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甲部 指定閱讀篇章(30%)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4 分)

(1) 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 造次:


是。(《論仁、論孝、論君子》)
(2)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勸學》) 假:

2 試根據《月下獨酌》回答以下問題。
(1) 《月下獨酌》屬於甚麼體裁?(2 分)
A 律詩
B 樂府
C 古詩 A B C D
D 絕句 ¡ ¡ ¡ ¡
(2) 試摘錄運用擬人手法,以熱鬧寫孤獨的一聯。(2 分)
, 。

3 下文節錄自《念奴嬌‧赤壁懷古》。以下哪一項最能概括這段文字的特色?
(2 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A 磅礡雄壯
B 浪漫奇詭
C 清新高遠 A B C D
D 含蓄藴藉 ¡ ¡ ¡ ¡

4 根據《青玉案‧元夕》一詞,作者以盛裝打扮的婦女和元夕燈市的熱鬧來反
襯「那人」甚麼特質?(2 分)又作者藉「那人」來抒發甚麼感情?(2 分)
(1) 反襯「那人」的特質:

(2) 作者藉「那人」抒發的感情: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2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5 綜合《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對廉頗的描述,可見廉頗有哪些性格特點?(2
分)
 心胸狹窄 ‚ 愚昧固執
ƒ 善於謀略 „ 敢於認錯
A 、‚
B ‚、ƒ
C 、‚、„ A B C D
D 、ƒ、„ ¡ ¡ ¡ ¡

6 《始得西山宴遊記》運用反襯手法描繪遊西山前後的宴遊情況和感受。試就
有關內容,以自己的文句完成下表。(4 分)
遊西山前 遊西山時

(1) 暢飲至日落,即使天色黑得甚
宴遊情況 麼都看不見仍不願歸去。

沒有留戀,自以為已遊遍永州 (2)
感受 的奇山異水。

7 試根據《勸學》和《師說》,判斷以下陳述。(2 分)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
判斷
(1) 荀子在《勸學》中以木材為喻,說明善良的
¡ ¡ ¡
人變惡後,就不能變回善人。

(2) 《勸學》和《師說》均表示學習要借助外力。 ¡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3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8 試根據《魚我所欲也》中的以下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
熊掌者也。」
(1) 「魚」和「熊掌」分別比喻甚麼?(2 分)
A 「魚」比喻利益;「熊掌」比喻欲望。
B 「魚」比喻道理;「熊掌」比喻利益。
C 「魚」比喻道義;「熊掌」比喻生存。 A B C D
D 「魚」比喻生命;「熊掌」比喻大義。 ¡ ¡ ¡ ¡
(2) 孟子認為人有時不能同時得到「魚」和「熊掌」,在這種情況下人會怎
樣做?(2 分)

(3) 孟子以甚麼理據來支持以上說法?綜合全文說明。(4 分)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4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乙部 閱讀能力考材(70%)

第一篇

9 本文共有 12 個自然段落,假若把結構分成四個部分,試指出各部分由哪些
段落組成。(9 分)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描寫「你」站在舞台上準備演奏小提琴,開始
第 1 段至 演奏時因小提琴聲想起父親鋸木時的畫面,帶

段 出「你」的小提琴演奏與父親的木工工作有密
切關係。

‚第 段至

第 段

記述「你」從高中開始學習小提琴,曾因遇到
ƒ第 段至
三 挫折而翹課,卻得到父親體諒,帶出父子打破
第 11 段
隔膜的經過。

四 第 12 段

10 試根據文章內容,判斷以下陳述。(6 分)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
判斷

(1) 「你」受到同學的啟發,才開始學習小提琴。 ¡ ¡ ¡

(2) 「你」在求學時期看不起木工這個職業。 ¡ ¡ ¡
(3) 父親不了解「你」學習小提琴的情況。 ¡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5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11 作者在文中運用了不同的手法來刻劃父親的形象。下列引文運用了甚麼描
寫手法?試根據文意選擇一個最為合適的答案。(6 分)
(1) 父親身上也總是佈滿白色的點點碎屑,腰間綁着一工具袋。(第 5 段)
(2) 看見父親用角尺衡量着書桌的隔板間距,設定好每一吋的距離。接着,
就是拿起割刀裁切,一吋一絲都不能夠被誤算。(第 6 段)
(3) 父親早已知道翹課的事實,卻也只說:「你若不想做,就不要勉強了。」
(第 11 段)
A B C D
語言描寫 行動描寫 肖像描寫 心理描寫

(1) ¡ ¡ ¡ ¡
(2) ¡ ¡ ¡ ¡
(3) ¡ ¡ ¡ ¡

12 以下引文中的粗體字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1 分)試略加說明。(2 分)
從小到大,一樓的店面總是塵埃飛揚,木屑的細碎顆粒,像極了貼伏在沙灘
上浪潮的泡沫,總是永無休止的凝成一道小堤岸,並隨着時間逐漸湧上通往
二樓的梯間入口,區隔着你與父親。(第 5 段)

(1) 寫作手法:

(2) 說明:

13 以下引文記述「你」曠課後回到家中時的情境,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來突
顯父子二人的情緒?(2 分)
那時,整間工作室的光度,彷彿都更黯淡了一些,空氣裏少了平日的鋸木聲
響,也沒有了你的琴音,想不到,竟是寂靜把你和父親融成一片。
A 對比
B 象徵
C 襯托 A B C D
D 誇張 ¡ ¡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6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14 作者在第 6 段和第 11 段敍述了可反映父親性情或為人的片段。試根據有關


內容,完成下表。(4 分)
事 件 性情或為人
(1):(答案不得多於 2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勤勞認真

知道「你」翹課也沒有責備,只說不要勉強。 (2)

15 綜合全文,回答以下問題。
(1) 文中記敍「你」學習小提琴的經過,運用了甚麼敍事手法?(2 分)
A 順敍
B 插敍
C 補敍 A B C D
D 倒敍 ¡ ¡ ¡ ¡

(2) 文章最後一段寫「時間回到現在」
,在文章的結構上有甚麼作用?(1 分)
試根據文意說明。(3 分)

 作用:
‚ 說明: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7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16 綜合全文,作者藉着記敍不同片段顯示「你」與父親的關係。試根據有關
內容,以自己的文字完成下表。(8 分)
時序 片段 「你」與父親的關係
(1) (3)

小時候

(2)
高中前的
排斥父親的職業,產生叛逆情
求學成長
緒。
階段

「你」因學習小提琴遇上困難 (4)
而翹課,回家時父親已經知
高中時
道,並說:「你若不想做,就
不要勉強了。」

17 綜合全文,《拉‧鋸》有以下的特點:(2 分)
 描寫細膩 ‚ 筆調冷靜
ƒ 雙線發展 „ 多用修辭
A 、‚
B ƒ、„
C 、‚、„ A B C D
D 、ƒ、„ ¡ ¡ ¡ ¡

18 本篇名為《拉‧鋸》 ,你認為作者表面上指甚麼?實際上又指甚麼?試綜合
全文分析說明。(4 分)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8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第二篇

19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4 分)

(1) 若季子不禮於其嫂,買臣見棄於其妻。 見:

(2) 既又刻詩於石,以遺相人。 遺:

20 作者以季子和買臣兩個例子,說明甚麼道理?試略加說明。(2 分)

21 「窮阨之人」和魏國公在「仕宦而至將相」後的表現,有甚麼分別?(2
分)旁人對他們的態度有甚麼不同?(2 分)試以自己的文句說明。

窮阨之人 魏國公
表現 (2)
衣錦還鄉,炫耀富貴和權勢。

旁人的 (1) 士人仰慕他的名望。


態度

22 魏國公認為對富貴應該抱持甚麼態度?(2 分)
A 保守謹慎
B 珍而重之
C 敬而遠之 A B C D
D 自我警惕 ¡ ¡ ¡ ¡

23 本文運用了甚麼手法說明對待富貴的應有態度?(2 分)
 歸納 ‚ 反襯
ƒ 反復 „ 舉例
A 、ƒ
B ‚、„
C 、‚、„ A B C D
D 、ƒ、„ ¡ ¡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9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24 第 3 段開首「惟大丞相魏國公則不然」一句有甚麼作用?試加以說明。(4
分)

25 作者寫作本文的主因是:(2 分)
A 有感於時局,告誡士人。
B 到訪晝錦堂,有感而發。
C 不屑當權者,加以諷刺。 A B C D
D 敬佩魏國公,傳揚志向。 ¡ ¡ ¡ ¡

-試卷完-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0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啟思出版社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20)

中國語文 試卷一

乙部 閱讀理解

閱讀能力考材

考生須知:
(一) 「閱讀能力考材」乃本試卷設問依據。
(二) 為便於設題,「閱讀能力考材」的文章或曾經刪改。
(三) 考試結束後,無須交回「閱讀能力考材」。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1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第一篇

1 舞台燈光當頭照下,彷若陽光緩緩撒在你的肩上,人造的冷氣從出風口中滲
出,低温的冷流浸潤着全場,眾弦俱寂,期待着惟一的高音,一場演奏會正欲
開拔。你着一身禮服,告訴自己不要緊張,而其實捏着小提琴的手心,卻早已
微微出汗。深呼吸,再深呼吸,把所有的不安都吸進肺裏,再化成教練平時安
定神經的格言吐出來,並藉此在場上表現出一臉凝煉的氣息。

2 你面對着觀眾,一任千軍萬馬在眼前奔騰起來,而你就是那揮鞭的主人。把
小提琴放到肩膀上,頭略微偏向,稍稍垂低,夾住琴身,發動的手勢正欲舉起,
手指輕捻,停格半空,左手按弦,右手輕輕一拉,既嗚咽又悠揚的尾音拖長響
起來。那時,是響起,也是想起,你想起這一切事物的那個瞬間,是父親在白
日裏推上鐵門,整面的陽光,就隨着開啟的隙縫漸漸滿溢進來,那個時候,你
會看見父親逆光的背影,擺好工具桌,開始左右割鋸木頭的回憶畫面。

3 音韻流轉,咿咿呀呀的小提琴音,竟轉為一陣陣嘎吱作響的鋸木聲。

4 父親是木材工匠,家中從祖父一輩下來,就以木材為原料,製作各式各樣的
器具,但到了你這一代,早早挑明了不願意繼承這一行業,但父親仍想要你繼
承家業,而你則想往音樂的道路上走去,那架在你身上的小提琴身,就彷彿與
父親鋸木聲響作分庭抗禮的抵抗。

5 從小到大,一樓的店面總是塵埃飛揚,木屑的細碎顆粒,像極了貼伏在沙灘
上浪潮的泡沫,總是永無休止的凝成一道小堤岸,並隨着時間逐漸湧上通往二
樓的梯間入口,區隔着你與父親。一樓與二樓,彷彿父子之間的界線分明,走
下台階,那是他的地盤,走上台階,那是你的範圍,你們的默契就在這之中不
言自明,亦不互相干犯。父親身上也總是佈滿白色的點點碎屑,腰間綁着一工
具袋,這是多年以來,你對他的第一個的印象。

6 你隨着時間逐漸長大,一副軀體彷彿自最原始的胚胎中拔出,不斷抽長,面
容亦漸漸變易,長成與父親更相似的模樣。你走下台階,看見父親用角尺衡量
着書桌的隔板間距,設定好每一吋的距離。接着,就是拿起割刀裁切,一吋一
絲都不能夠被誤算。電鋸、手工木鋸,一時之間交互並用,嘎吱嘎吱,裁開每
一個求學階段的早晨。通常那是比太陽還早的時候,父親雙手早已沾滿白色的
木屑,而你的書包以及各種器具上,似也蒙上一層白白的木屑灰色。

7 這使得你在成長的階段,下意識排斥了木工這個職業。

8 白色的粉末細屑飄上了制服及書包,導致總是在升旗的時候挨老師一頓罵,
以及面臨同學的惡意玩笑。那樣的不堪圍繞着你,潛進你血液的一個字眼,都
彷彿逆鱗而行,要在骨血的流動中,造出一陣陣的叛逆,直衝你的腦門,控制
你的四肢。因此,你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就是拉小提琴,就好像愈是
被認為不堪的,就必須以更高級的來填補,以此劃出分界,彰顯你與其他人的
格調有所不同。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2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9 於是,從高中時起,你於放學午後,黃昏正把大地融成一片淡黃橙橘,回到
家中,用身體架起小提琴,開始艱難的音階練習,而輕輕的那一拉一劃,正宣
示了這裏是你的國度。就這樣,白日與午後,樓上與樓下,父與子,父親以鋸
木聲響割開清晨的序幕,而你則是以尷尬難聽的初階練習,那一層層的琴音疊
加而上,為你的生活日漸塗上了色彩。

10 但小提琴的練習總是尷尬,伴隨着你日漸增長的身子,拉開基本音階的練習,
像與你喉中的變化有所相應,正逢變聲期的你,說話有如鴨子一般,而琴聲也
總在順勢而上時候,還沒拉完七個音階,走向了破音的命運,而你亦因此更加
沉默了。彼時,父親的木工生意正逢低潮,他切鋸木質器具的聲響,亦正與我
的小提琴遙相呼應,都是彼此尷尬的存在。一段時間後,你的小提琴學習遭遇
了關卡瓶頸,覺得灰心的你決定逃離練習的課堂,午後的光度黯淡了下來,你
早已忘記有多久沒這樣看着夕陽,整面大地像要燃燒似地紅了起來,但最終,
亦只迎來黑夜的餘燼。

11 結束了半日的遊蕩,回到家中,推開鐵門,父親坐在一旁的工作椅上,眼神
正對着你踏入鐵門的第一個瞬間,你心虛着迴避開來,就像夾住小提琴那樣,
必須把下顎微微往下一偏,眼神就可以落入另一個虛空之中。那時,整間工作
室的光度,彷彿都更黯淡了一些,空氣裏少了平日的鋸木聲響,也沒有了你的
琴音,想不到,竟是寂靜把你和父親融成一片。父親早已知道翹課的事實,卻
也只說:「你若不想做,就不要勉強了。」而敲破沉默的,卻仍然必須是話語,
話一入耳,心底的委屈與挫折,都一併湧了上來。

12 最後,你決定不再逃避,也不再與父親劃分界線。那時你才理解到,原來每
日割開序幕與閉幕的聲響,不是父親的鋸木聲,也不是你那咿咿呀呀的小提琴
音,而是對各自理解與包容的話語,隨着日升日落,始終牽繫着你們。時間回
到現在,此刻,你站上舞台,面臨着人生第一次的公開演出,父親就坐在台下,
一條弦,就把一家人的心繫在一起,舞台燈光撒下,一樓與二樓,再也不必劃
分界線,在此處渾融成一體。此時,一曲已經奏畢,拿下小提琴的臂膀早已僵
硬得生疼,你微微向觀眾鞠躬,結束人生第一場的展演。黃澄澄的藝術燈光,
讓你眼前看得更迷濛了,台下響起了鼓掌的聲音,在無數手掌的拍擊下,你似
乎也看見了,父親左右拉鋸木頭,揚起的無數煙塵,那木屑煙塵裏,滿滿的,
都是你對父親所鼓起的無數掌聲。

(梁評貴《拉‧鋸》)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3
1920/中六/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試題答題簿)

第二篇

1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

2 蓋士方窮時,困阨閭里[1],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2]不禮於其嫂,
買臣[3]見棄於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後,夾道之人,相與駢
肩累跡[4],瞻望咨嗟,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於車
塵馬足之間。此一介之士得志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

3 惟大丞相魏國公則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時名卿。自公少時,
已擢高科,登顯仕。海內之士聞下風而望餘光者,蓋亦有年矣。所謂將相而富
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阨之人僥倖得志於一時,出於庸夫愚婦之不意,以
驚駭而夸耀之也。

4 公在至和中,嘗以武康之節[5]來治於相,乃作晝錦之堂於後圃。既又刻詩
於石,以遺相人。其言以快恩讎、矜名譽為可薄[6],蓋不以昔人所夸者爲榮,
而以為戒。於此見公之視富貴為何如,而其志豈易量哉!

5 余雖不獲登公之堂,幸嘗竊誦公之詩,樂公之志有成,而喜為天下道也,
於是乎書。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節錄))

注釋
[1] 閭里:鄉里,泛指民間。
[2] 季子:即蘇秦,戰國時人,落魄時遭到嫂子冷待,衣錦還鄉時嫂子伏在
地上,不敢抬頭看他。
[3] 買臣:即朱買臣,西漢時的大臣,妻子初因不堪貧窮而離開,後買臣富
貴時又要求復合,買臣以潑水作比喻,妻子羞愧自殺。
[4] 駢肩累跡:肩連着肩、腳踏着腳,形容人多擠擁。
[5] 武康之節:武康節度使。
[6] 可薄:可恥、鄙視。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