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 心即理 及其与 性即理 的關系 兼論朱陸之异同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 30 卷第 2 期 徐 州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5 年 3 月

Vo l.
30No.2 J
our
nalo
f Xu
zhou I
nst
itu
teo
f Te
chno
logy (
Soc
ial Sc
ienc
es Ed
iton)
i Mar.2015

朱熹的 “心即理 ”及其与 “性即理 ”的关系


——— 兼论朱陆之异同

乐爱国

(厦门大学 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朱熹强调“性”与“心”的不同,并较多讲“性即理”,但是,朱熹又 讲“心 即 理”,并 对“心”


多有研究,从而表明朱熹讲“性即理”不仅与讲“心即理”可以并行不悖,而且与陆九渊讲“心即理”也
属大同小异。因此,朱陆的差异不在于朱熹讲“性即理”、陆九渊讲“心 即 理”,而 在 于 朱 熹 所 谓 陆 九
渊“不知有气禀之杂”,从而造成工夫论上的差异。
关键词:朱熹;心即理;性即理;陆九渊;气禀
中图分类号: 7 文献标志码:
B244. A 文章编号:
1674-3571(
2015)
02-0014-05

学术 界 多 因 朱 熹 讲 “性 即 理 ”、陆 九 渊 讲 “心 即 之物莫不有理’等语的说法。有时理又似在心之内,
理”而分别称之 为 “理 学 ”与 “心 学 ”,将 二 者 对 立 起 如‘心统 性 情,(性 即 理,情 属 气 )及 ‘所 觉 者 心 之 理
来。其 实,这 一 观 点 自 1934 年 出 版 的 冯 友 兰 《中 国 也’等处。”[3]
哲学史》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尽管 与贺麟不同,
1931 年出版的 吕 思 勉《理 学 纲 要》
在朱熹那 里,“心 ”与 “性”是 根 本 不 同 的,但 在 事 实 对朱陆之异多有讨 论,指 出:“朱 陆 之 异,象 山 谓 ‘心
上,朱熹不仅讲“性 即 理”,而 且 与 陆 九 渊 一 样,也 讲 即理’,朱子谓‘性 即 理’而 已。 惟 其 谓 ‘性 即 理’,而
“心即理 ”。 因 此,朱 陆 的 差 异 不 在 于 朱 熹 讲 “性 即 ‘心统性情’也,故 所 谓 性 者,虽 纯 粹 至 善,而 所 谓 心
理”、陆九渊讲“心即理”,而在于朱熹所谓陆九渊“不 者,则已不能离乎 气 质 之 累,而 不 免 杂 有 人 欲 之 私。
知有气 禀 之 杂 ” [
1]2977
。 因 此,朱 陆 之 间 并 非 “理 学 ” 惟其谓‘心即理’也,故 万 事 皆 具 于 吾 心,吾 心 之 外,
与“心学”之对立,而 只 是 大 同 而 小 异。 这 恰 恰 是 以 更无所谓理,理之外,更无所谓事,一切工夫,只在一
往朱子学研究所忽略的。 心之 上。 二 家 同 异,后 来 虽 枝 叶 繁 多,而 溯 厥 根 源,
一、问题的提出 则惟此一语 而 已。”[4]117 显 然,吕 思 勉 明 确 把 朱 熹 讲
把朱熹学术界定 为 “理 学”,并 与 陆 九 渊 “心 学” “性即理”、陆九渊讲 “心 即 理”看 作 朱 陆 的 最 根 本 的
对立起来,可以追溯到王阳明。王阳明《象山文集· 差异。冯友兰于 1932 年发表的《宋明道学中理学心
序》说:“圣人之学,心学也。”[2]245 并且认为,朱熹《大 学二派之不同》也明确指出:“朱陆之不同,实非只其
学章句》讲 格 物 致 知 是 “析 心 与 理 而 为 二 ”而 与 “心 为学或修养方法之不同;二人之哲学,根本上实有差
学”相对 立;陆 九 渊 “接 孟 子 之 传 ”,“其 学 之 必 求 诸 异之处。……若以一、二语以表示此种差异之所在,
心”,所以“陆氏 之 学,孟 氏 之 学 也”。 对 于 王 阳 明 以 则可谓朱子一派之学为理学,而象山一派之学,则心
为朱熹 “析 心 与 理 而 为 二 ”,贺 麟 并 不 赞 同。 他 于 学也。”“朱子言‘性即理’,象山言‘心即理’。此二言
1930 年发表的 《朱 熹 与 黑 格 尔 太 极 说 之 比 较 观》指 虽只一 字 之 不 同,而 实 代 表 二 人 哲 学 之 重 要 的 差
出:“朱子 有 时 认 心 与 理 一,有 时 又 析 心 与 理 为 二。 异。”[5]在冯友兰看来,朱陆的差异在于朱熹讲“性即
有时理似在心之外,如 ‘人 心 之 灵 莫 不 有 知,而 天 下 理”为理学、陆王讲“心即理”为心学而根本不同。这

收稿日期:
2014-11-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朱熹《中庸》学研究”(
12FZX00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朱 子 学 研 究 精 华 集 成 ”

12JZD007)
作者简介:乐爱国(
1955- ),男,浙江宁波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 学 史 学 会 理 事、中 国 朱 子 学
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宋明理学、朱子学研究。

· 14 ·
乐爱国:朱熹的“心即理”及其与“性即理”的关系

一观点后来被纳入 1934 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对 异于禽兽者正在于 此,而 其 所 以 可 为 尧 舜 而 能 参 天


民国时期乃至后来的朱子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地以赞化育者,亦 不 外 焉。”[11]507 朱 熹 还 说:“明 德 是
然而,事实上,对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有关朱 自家心中 具 许 多 道 理 在 这 里。”[1]263 “能 存 得 自 家 个
陆 异 同 的 观 点,一 直 存 在 着 来 自 多 方 面 的 质 疑。 虚灵不昧之心,足 以 具 众 理,可 以 应 万 事,便 是 明 得
1935 年,张荫麟《评冯友兰著〈中国哲学 史〉下 卷》对 自家明德了。”[1]265 显然,朱熹《大学章句》所谓“明德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有 关 朱 陆 异 同 观 点 的 质 疑,认 者,人之所得乎天,而 虚 灵 不 昧,以 具 众 理 而 应 万 事
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讲朱陆哲学上的重要差异在 者也”,实际上也是讲“心具众理”。朱熹还说:“心虽
于朱子言“性即理”、象山言“心即理”,并不能推演出 是一 物,却 虚,故 能 包 含 万 理。”[1]88 “心 之 全 体 湛 然
在修养方法上朱子注重“道问学”与象山侧重内心自 虚 明,万 理 具 足。”[1]94 “心 包 万 理,万 理 具 于 一
知的差别:“朱陆同以为‘人之所应然的道理’是具于 心。”[1]155 并且 赞 同 门 人 李 孝 述 (生 卒 年 不 详,字 继
各人心中,那么,他 们 应 当 同 以 为:欲 知 道 怎 样 做 一 善)所言:“心惟虚灵,所以方寸之内,体无不包,用无
个理想的人,欲明‘心之全体大用’,反求诸其心就够 不通,能具众理而应 万 事”;“心 具 众 理,心 虽 昏 蔽 而
了,何以朱子于此 更 注 重 ‘道 问 学’呢? 更 注 重 对 外 所具之理未尝不在。”[12]《续 集》卷 十
物‘用力之久’呢?”[6]1938 年,贺 麟 在 一 篇 讨 论 朱 熹 朱熹不仅 讲 “心 具 众 理 ”,而 且 讲 “心 与 理 一 ”。
太极说的论文中说 道:“七、八 年 前,当 我 作 《朱 子 黑 他认为,“心”与 “理 ”“本 来 贯 通 ”,“理 无 心,则 无 着
格尔太极说比较》一文时,我即指出朱子之太极有两 处”[1]85 。所以他又说:“心 与 理 一,不 是 理 在 前 面 为
义:(一)太极指总天地万物之理言,(二)太极指心与 一物。理便在心 之 中。”[1]85 “仁 者 心 与 理 一,心 纯 是
理一之全体或灵 明 境 界 言。 所 谓 心 与 理 一 之 全,亦 这道理。”[1]985 并以此与释家相区分,指出:“儒、释 之
即理气合一之全(但 心 既 与 理 为 一,则 心 即 理,理 即 异,正 为 吾 以 心 与 理 为 一,而 彼 以 心 与 理 为 二 耳。”
12]卷 五 十 六《答 郑 子 上》十 四
心,心 已 非 普 通 形 下 之 气,理 已 非 抽 象 静 止 之 理 [
又说:“吾 以 心 与 理 为 一,彼 以 心
矣)。” 明确认为,朱熹讲“心与理一”即“心即理,理

7]
与理为二,亦非固欲如此,乃是其所见处不同。彼见
即心”。1945 年,张 东 荪 发 表 的 《朱 子 的 形 而 上 学 》 得 心 空 而 无 理,此 见 得 心 虽 空 而 万 物 咸 备
认为,在朱熹那里,“说 心、说 性、说 理 乃 完 全 是 一 回 也。”[12]卷 五 十 六《答 郑 子 上》十 五 因 此,在 朱 熹 那 里,“心 ”与
事。因而 有 ‘心 即 理 ’与 ‘性 即 理 ’之 言 ”[8]。1948 “理”并不是对立的,不能认为朱熹是“析‘心’与‘理’
年,钱穆发表《朱子心学略》,开宗明义便说:“程朱主 而为二”。重 要 的 是,朱 熹 还 明 确 讲 “心 即 理 ”。 他
性即理,陆王主心 即 理,学 者 遂 称 程 朱 为 理 学,陆 王 说:“心固是主宰 底 意,然 所 谓 主 宰 者,即 是 理 也,不
为心学,此特大较言之尔。朱子未尝外心而言理,亦 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 个 心。”[1]4 又 说:“仁 者 心
未尝外心而言性,其《文 集》《语 类》,言 心 者 极 多,并 便是理。”“仁者理即是心,心即是理。”(此段文字分
极精邃,有极近陆王者。” 实际上是将朱熹讲“性即

9]
别为林恪录,癸 丑 [
1193 年,朱 熹 64 岁]所 闻,李 方
理”与陆九渊讲“心即理”调和起来。 子录,戊申[
1188 年,朱 熹 59 岁 ]以 后 所 闻 )1 985 另
[]

二、朱熹的“心即理”与“性即理” 据《朱子语类》载,朱熹门人说:“……千言万语,只是
应当说,在朱熹那里,“性”与“心”是不同的,“性 欲学者此心常在道理上穷究。若此心不在道理上穷
便是心之 所 有 之 理,心 便 是 理 之 所 会 之 地 ”;“性 是 究,则心自心,理 自 理,邈 然 更 不 相 干。 …… 今 日 明
理,心是 包 含 该 载,敷 施 发 用 底 ” [
1]88
。 所 以,“谓 性 日积 累 既 多,则 胸 中 自 然 贯 通。 如 此,则 心 即 理,理
便是心,则 不 可;谓 心 便 是 性,亦 不 可 ” [
1]411
。问题 即心,动容周 旋,无 不 中 理 矣。 …… 此 谓 格 物,此 谓
是,朱熹在讲“性即理”的同时,也讲“心即理”。朱熹 知之至也。”朱熹说:“是如此。”(此段文字为汤泳录,
早就提出“心具众 理”。《孟 子 集 注》指 出:“心 者,人 乙卯[
1195 年,朱熹 66 岁]所闻)1 408
[]

之神明,所以具 众 理 而 应 万 事 者 也。 性 则 心 之 所 具 从字面上看,朱熹讲“心即理”,只是就工夫论而
之理,而天又理之 所 从 以 出 者 也。”[10]349 这 里 明 确 讲 言。在格物之前,“心自心,理自理,邈然更不相干”,
“心具众理”。朱 熹 《大 学 章 句 》在 注 “明 明 德 ”时 指 而只有通过格物致 知,直 至 “积 累 既 多,则 胸 中 自 然
出:“明,明 之 也。 明 德 者,人 之 所 得 乎 天,而 虚 灵 不 贯通”,才能达到“心 即 理”,也 就 说,只 有 “仁 者”,才
昧,以具众理而应 万 事 者 也。” [
10]

对 此,《大 学 或 问》 能达到“心便是理”。但是,在朱熹那里,工夫论与本
解释说:“惟人之生 乃 得 其 气 之 正 且 通 者,而 其 性 为 体论是一致的。朱熹《大学章句》在注“明明德”时指
最贵,故其方寸之间,虚灵洞彻,万理咸备,盖其所以 出:“明德者,人之 所 得 乎 天,而 虚 灵 不 昧,以 具 众 理
· 15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年第 2 期

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 固有。他说:“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
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 不行而 加 损。”[13]26 “此 理 乃 宇 宙 之 所 固 有,岂 可 言
发而遂明之,以 复 其 初 也。”[10]3 按 照 朱 熹 所 说,在 本 无?”[13]28 还说:“塞宇宙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 明
体上“心具众理”,但 是 由 于 “气 禀 所 拘,人 欲 所 蔽”, 此理耳。”[13]161“宇宙间自 有 实 理,所 贵 乎 学 者,为 能
心“有时而昏”,通过格物致知、豁然贯通,则可以“复 明此 理 耳。”[13]182 但 是,他 又 认 为,“心 皆 具 是 理 ”。
其初”。 这 个 “复 其 初 ”就 是 回 复 到 “心 即 理,理 即 他说:“‘人之所以 异 于 禽 兽 者 几 希,庶 民 去 之,君 子
心”。换言之,在 本 体 上 是 “心 即 理,理 即 心 ”,由 于 存之。’去之者,去此 心 也,故 曰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
“气禀所拘,人欲所蔽”而造成“心自心,理自理,邈然 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更不相干”,通过格物致知、豁然贯通,则可以回复到 四端 者,即 此 心 也;天 之 所 以 与 我 者,即 此 心 也。 人
原本的“心即理,理 即 心”。 由 此 可 见,朱 熹 所 谓 “心 皆有是心,心皆具是 理,心 即 理 也。”[13]149 可 见,陆 九
即理”就是指本体上的“心具众理”,“心与理为一”。 渊既讲“理”为宇宙所固有,又讲“心皆具是理”,并进
问题是,朱熹在本体上明确讲“性即理”,那末他 一步讲“心即理”。
讲“心即理”与讲“性即理”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朱熹 需要指出的是,陆九渊讲“心即理”,是就本心而
《大学章句》讲“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 言。因此,陆九渊讲“心即理”与朱熹讲“心即理”,不
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这里的“明德”,如前所述, 仅同时又 都 讲 “心 具 众 理 ”,而 且 都 是 就 本 体 而 言。
指的是“心”,但是朱熹又明确赞同“明德便是仁义礼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早已证明“象山一派所谓之心,
智之性”的 说 法 [
1]260
,可 见,“明 德 ”又 指 的 是 “性 ”。 正朱子 所 谓 之 心 ”[14]940-941 。 由 此 可 见,朱 熹 在 本 体
因此,朱熹在讲“性”与“心”的不同的同时,又讲“性” 上讲“心即理”与陆九渊讲“心即理”是一致的。既然
与“心”的不可分离。他说:“性却实。以感应虚明言 朱熹在本体上既讲“性 即 理”又 讲 “心 即 理”,二 者 并
之,则心之意亦多。”“此两个说着一个,则一个随到, 行不悖,那么朱熹讲 “性 即 理”与 陆 九 渊 讲 “心 即 理”
元不可相离,亦自难与分别。舍心则无以见性,舍性 也可以并行而不矛盾。所以,因朱熹讲“性即理”、陆
又无以见心。 故 孟 子 言 心 性,每 每 相 随 说。 仁 义 礼 九渊讲“心即理”而 分 别 称 之 为“理 学”与 “心 学”,将
智是 性,又 言 ‘恻 隐 之 心、羞 恶 之 心、辞 逊、是 非 之 二者对立起来,恐有不妥。
心’,更 细 思 量。”[1]88 朱 熹 还 说:“心、性、理,拈 着 一 如上所述,朱熹虽 然 在 本 体 上 既 讲 “性 即 理”又
个,则都贯穿,惟 观 其 所 指 处 轻 重 如 何。 如 ‘养 心 莫 讲“心即理”,但由于“性”与“心”是不同的,特别是由
善于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存’虽指理言,然心 于“气禀所拘,人欲 所 蔽”,心 “有 时 而 昏”,因 而 在 这
自在其中。‘操则存’,此‘存’虽指心言,然理自在其 个意义上只能说“性即理”而不能讲“心即理”。与此
中。”[
1]89
由此可见,在朱熹 那 里,“性”与 “心”虽 各 不 不同,陆九渊在本体上讲“心即理”,但又说:“人心不
相同,但在本体上是不可分离的。 能无 蒙 蔽,蒙 蔽 之 未 彻,则 日 以 陷 溺。”[13]8 “有 所 蒙
就“性”与“心”的 不 同 而 言,讲 “性 即 理”不 同 于 蔽,有所移夺,有所陷溺,则此心为之不灵,此理为之
讲“心即理”;然而,就 “性”与 “心”不 可 分 离 而 言,讲 不明。”[13]149 还说:“仁 义 者,人 之 本 心 也。 …… 愚 不
“性即理”可 以 与 讲 “心 即 理 ”并 存。 所 以 在 朱 熹 那 肖者不及焉,则 蔽 于 物 欲 而 失 其 本 心;贤 者 智 者 过
里,讲“性即理”与讲“心 即 理”在 本 体 上 是 并 行 不 悖 之,则蔽于意见 而 失 其 本 心。”[13]9 在 陆 九 渊 看 来,人
的。但由于“气禀所 拘,人 欲 所 蔽”,心 “有 时 而 昏”, 心受到蒙蔽时,“此 心 为 之 不 灵,此 理 为 之 不 明”,而
在这个意义上只能 说 “性 即 理”而 不 能 讲 “心 即 理”; “失其本心”,换句 话 说,人 心 会 受 到 蒙 蔽,但 本 心 即
只有通过格物致知、豁然贯通,才能回复到“心即理, 理,则是不变的。
理即心”。因此,朱熹既 讲 “心”与 “性”的 不 同,又 在 由此 可 见,在 朱 熹 那 里,讲 “性 即 理 ”是 无 条 件
本体上讲“性即理”的同时,讲通过格物致知、豁然贯 的,无论是在本体意义上,还是在“气禀所拘,人欲所
通而达到“心即理”。 蔽”的意义上,都可以 讲 “性 即 理”;而 讲 “心 即 理”则
三、朱熹的“心即理”与陆九渊的“心即理” 是有条件的,只是在本体意义上可以讲“心即理”,而
朱熹在本 体 上 讲 “性 即 理 ”,同 时 又 讲 “心 具 众 在“气禀 所 拘,人 欲 所 蔽 ”的 意 义 上 则 不 能 讲 “心 即
理”,甚至 讲 “心 与 理 一 ”、“心 即 理 ”。 那 么,朱 熹 讲 理”。与此不同,在陆 九 渊 那 里,讲 “心 即 理”是 无 条
“心即理”与陆九渊讲“心即理”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件的,无论是在本体意义上,还是在人心受到蒙蔽的
陆九渊讲“心即理”,但 并 不 否 定 “理”为 宇 宙 所 意义上,都可以讲“心即理”。
· 16 ·
乐爱国:朱熹的“心即理”及其与“性即理”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在本体意义上,朱 见得此心之真、此理之正,而于世间万事、一切言语,
熹讲“心即理”可以 与 讲 “性 即 理”并 行 而 不 矛 盾,而 无不洞然了其白 黑。《大 学》所 谓 知 至 意 诚,《孟 子》
且与陆九渊的“心即 理”相 一 致,但 是,在 所 谓 “气 禀 所谓知言养气,正谓此也。若如来喻,乃是合下只守
所拘,人欲所蔽”的情 况 下,朱 熹 只 说 “性 即 理”而 不 此心,全不穷理,故此心虽似明白,然却不能应事,此
讲“心即理”,因而不同于陆九渊讲“心即理”。所以, 固 巳 失 之 矣。”[12](卷 五 十 四《答 项 平 父》五) 在 朱 熹 看 来,心 具
一方面,朱熹与陆九渊一样都讲“心即理”,但另一方 万理,要达到“存心”,仅 仅 “守 此 心”是 不 够 的,还 必
面,二人讲“心即理”的条件是有所不同的。 须即物穷理。显然,正是由于陆九渊讲“蒙蔽”,朱熹
四、朱陆之学的差别在于“气禀”说 讲“气禀”,因 而 陆 九 渊 在 工 夫 论 上 讲 “发 明 人 之 本
朱陆在本体意义 上 都 讲 “心 即 理”,他 们 的 分 歧 心”,朱熹则既讲“以恭敬持守为先”,又讲格物致知。
是:在陆九渊那里,人心会受到蒙蔽,但本心即理,则 如前所述,张荫麟 认 为 冯 友 兰 《中 国 哲 学 史》讲
是不变的;而在朱 熹 那 里,心 不 仅 会 受 到 蒙 蔽,而 且 朱陆哲学上的重要 差 异 在 于 朱 子 言 “性 即 理”、象 山
会受到“气禀所拘”,因而心“有时而昏”。可见,他们 言“心即理”,这并 不 能 推 演 出 在 修 养 方 法 上 朱 子 注
的差别在于心是 否 为 “气 禀 所 拘”。 朱 熹 甚 至 还 说: 重“道问学”与象 山 侧 重 内 心 自 知 的 差 别。 对 此,冯
“有人生下 来 便 自 少 物 欲 者,看 来 私 欲 是 气 质 中 一 友兰回应说:“朱子 之 实 在 论,则 只 能 以 为 吾 心 中 具
事。”[
1]2019
朱熹论 心 性,特 别 重 视 “气 禀 ”之 说,并 多 有万物之理,而 不 能 以 为 吾 心 中 具 有 万 物。 而 象 山
次批评陆九渊“不知有气禀之杂”。他说:“陆子静之 之惟心论,则正以为 吾 心 中 具 有 万 物,所 谓 ‘宇 宙 便
学,看他千般万般 病,只 在 不 知 有 气 禀 之 杂,把 许 多 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此点至阳明更加明显。吾
粗恶底气 都 把 做 心 之 妙 理,合 当 恁 地 自 然 做 将 去。 心中既已具有理 及 万 物,故 一 切 反 求 诸 心 即 可。 至
…… 看 子 静 书,只 见 他 许 多 粗 暴 底 意 思 可 畏。 其 徒 朱子则虽以为吾人 心 中 已 具 有 万 物 之 理,而 万 物 却
都是这样,才说得几句,便无大无小,无父无兄,只我 不在吾人心中;故须‘格’外 界 之 ‘物’之 理 以 与 吾 心
胸中流出底是天理,全不著得些工夫。看来这错处, 中所有者相印证。‘用力之久’,而后确悟万物之理,
只在不 知 有 气 禀 之 性。” [
1]2977
朱 熹 还 说:“儒、释 之 实已具于 吾 心,此 即 所 谓 ‘而 一 旦 豁 然 贯 通 ’者 也。
异,正为吾以心与理为一,而彼以心与理为二耳。然 由此言之,则 自 朱 子 言 性 即 理,象 山 言 心 即 理 之 不
近世一种学问,虽说心与理一,而不察乎气禀物欲之 同,可推演出二人 所 说 修 养 方 法 之 差 异。”[15]315 在 这
私,故 其 发 亦 不 合 理,却 与 释 氏 同 病,又 不 可 不 里,冯友兰将陆九渊的“心即理”进一步解说为“吾心
12]卷 五 十 六《答 郑 子 上》十 四
察。”[
这里所 谓 “近 世 一 种 学 问 ”即 中具有万物”,以与朱 熹 的 “性 即 理”讲 “吾 人 心 中 已
指陆学。在朱熹看来,他与陆九渊都讲“心与理一”, 具有万物之理,而万 物 却 不 在 吾 人 心 中”相 区 别,以
也就是都讲“心即理”,他们的差别在于陆九渊“不知 推演出在修养方法 上 陆 九 渊 “一 切 反 求 诸 心”、朱 熹
有气禀之性”,“不察乎气禀物欲之私”。 则须“‘格’外界之 ‘物’之 理”的 差 异。 显 然,冯 友 兰
在陆 九 渊 看 来,心 会 受 到 蒙 蔽,所 以 要 “复 其 本 所作的解说,在今天看来是很勉强的。
心”,“发明人之本心”,他还明确指出:“学问之要,得 与此不同,把朱陆之学的差别定位于“气禀”,不
其本心而已。” [
13]
519
而 在 朱 熹 看 来,心 会 受 到 “气 禀 仅有朱熹对陆九渊 的 批 评 为 证,而 且 也 可 以 由 此 推
所拘”,所以要格 物 致 知。 他 说:“虽 说 心 与 理 一,而 出朱陆在工夫论上的差异。
不察乎气禀物欲之私,亦是见得不真,故有此病。此 余论
12]卷 五 十 六《答 郑 子 上》十 五
《大学》所 以 贵 格 物 也。” [
还 说:“人 朱熹不仅讲“性即理”,而且在本体上讲“心具众
本有 此 理,但 为 气 禀 物 欲 所 蔽。 若 不 格 物、致 知,事 理”“心与理一”,讲“心 即 理”,所 以 与 陆 学 大 同 而 小
至物来,七颠八倒。”[1]280 与此同时,朱熹还批评陆 九 异。从这个角度出 发 可 以 看 出,朱 陆 在 许 多 方 面 都
渊说:“大抵人之 一 心,万 理 具 备,若 能 存 得,便 是 圣 不是对立的。陆九渊讲“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
贤,更有何事?然圣贤教人所以有许多门路节次,而 宙”[13]273 ,这与 朱 熹 《中 庸 章 句 》所 谓 “盖 天 地 万 物,
未尝教人只守此 心 者。 盖 为 此 心 此 理 虽 本 完 具,却 本吾 一 体,吾 之 心 正,则 天 地 之 心 亦 正 矣”[10]18 是 相
为气质之禀不能 无 偏。 若 不 讲 明 体 察 极 精 极 密,往 似的。陆九渊讲“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
往随 其 所 偏,堕 于 物 欲 之 私 而 不 自 知。…… 是 以 圣 心皆具是理”[13]273 ,这 与 朱 熹《大 学 章 句》所 谓“虚 灵
贤教人,虽以恭敬持守为先,而于其中又必使之即事 不昧,以具众理而 应 万 事 者 也”[10]3 是 一 致 的。 陆 九
即物考古验今,体会推寻,内外参合。盖必如此然后 渊讲 “先 立 乎 其 大 者 ”[13]400 ,要 求 “先 发 明 人 之 本
· 17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年第 2 期

心”[13]491 ,这与朱熹《中 庸 章 句》讲“凡 事 皆 欲 先 立 乎 者,辩此者也;笃行者,行此者也。心外无事,心外无


诚” [
10]
31
是相通的。朱熹还明确把“尊德性”视为“大 理,故 心 外 无 学。”[2]239 显 然 接 受 朱 熹 《中 庸 章 句》注
者”,而把“道问学”视 为 “小 者”,并 指 出:“不 先 立 得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言“盖天地万物,本
大者,不能尽得小 者。” [
1]1588
朱 熹 还 说:“大 抵 人 要 读 吾一体,吾之心 正,则 天 地 之 心 亦 正 矣”。 王 阳 明 甚
书,须 是 先 收 拾 身 心,令 稍 安 静,然 后 开 卷 方 有 所 至也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
12]卷 六 十 三《答 周 深 父》
益。” [
这与陆 九 渊 所 谓 “田 地 不 净 洁, 也。”[2]79 由此可见,阳明 学 讲 “心 外 无 事,心 外 无 理”
亦读书不得”[13]463 ,大同而小异。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朱熹《大学
后来的王阳明虽然以为朱熹《大学章句》讲格物 章句》《中庸章句》中引伸出来的。因此,王阳明所撰
致知是“析心与理而 为 二”而 与 “心 学”相 对 立,但 是 《朱子晚年定论》自 谓:“自 幸 其 说 之 不 谬 于 朱 子,又
却接受《大学章句》所谓“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 喜朱子之先得我心之同。”[2]128 并非虚言。
事者也”,指出:“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 由此可见,仅仅以为朱熹讲“性即理”而为理学,
理,心外无 事。” [
2]15
王 阳 明 在 《紫 阳 书 院 集 序 》中 指 并与陆王的心学对 立 起 来,可 能 并 不 足 以 概 括 朱 熹
出:“君 子 之 学,惟 求 得 其 心。 虽 至 于 位 天 地,育 万 的全部学说,甚至可 能 忽 略 对 于 朱 熹 学 说 更 为 根 本
物,未有出 于 吾 心 之 外 也。 孟 氏 所 谓 ‘学 问 之 道 无 的东西,这或许也是 造 成 对 于 朱 熹 学 说 多 有 误 解 的
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一言以蔽之。故博学者,学 原因之一。正如钱 穆 所 说:“不 通 朱 子 之 心 学,则 无
此者也;审 问 者,问 此 者 也;慎 思 者,思 此 者 也;明 辩 以明朱学之大全,亦无以见朱陆异同之真际。”[9]
参考文献:
1]黎靖德 .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
[ 1986.
2]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2.
3]贺麟 .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
[ J].大公报·文学副刊,
1930(
147).
4]吕思勉 .理学纲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31.
5]冯友兰 .宋明道学中理学心学二派之不同[
[ J].清华学报,
1932,
8(1):
1.
6]张荫麟 .评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下卷[
[ J].清华学报,
1935,
10(
3):
723.
7]贺麟 .与张荫麟先生辩太极说之转变[
[ J].新动向,
1938,
1(4):
129.
8]张东荪 .朱子的形而上学[
[ J].中大学报,
1945,
3(1-2):
20.
9]钱穆 .朱子心学略[
[ J].学原,
1948,
2(6):
1.
10]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 1983.
11]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 .朱子全书:第 6 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2.
12]朱熹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

13]陆九渊 .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
[ 1980.
14]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34.
15]冯友兰 .答张荫麟先生评《中国哲学史》[M]
[ //三松堂全集:第 11 卷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

Ont
heRe
lat
ionBetweenZhuXi
's" Mi
ndi stheI
dea
l" and
"I
nhe
r en
tQuali
tyi
st heIde
al" :
Al
soont
heS
imi
lar
iti
esandDi
ffe
renc
esBe
twe
enZhuandLu
-guo
LE Ai

Schoo
lofPh
ilo
sophy,Xi
amen Un
ive
rsi
ty,Xi
amen361005,Fu
jian,Ch
ina)

Ab
stra
ct:Towardt
hed if
ferentenc
e sbetweenpeople
's" i
nherentqual
ity" and" mind" ,
althoughZhu Xi
putmoreemphasi
sont heforme r,thatis" i
nher
entQua l
ityi stheIdel" ,
a healsoadvocatedt hat" Mi
ndis
theI
deal".
Itnotonlyi
llus
tratedthatinh i
smi ndthes
etwoi dea
lscancoexi s
tsimultaneouslybu taremuch

hes amea
sLuJ iuyuan'
sparapsycho
logy.Ther
efore,thed
iff
erencesbeweenZhuandLudidn'
tli
einwhe
th-
ert
heyadovoc
atedt hequa
lityormi ndofpeopl ,
e bu
ti nt
hecon t
rovers
yo fmora
lcul
tiva
tionaszhuno
ted
Lu
's"i
gno
ranceofpeop
le'
sintr
ins
icfl
autsofnature".
Keywors:
d ZhuXi;Mi ndistheIde
al;Inhe
r en
tQual
ityi
stheI
del;LuJ
a iuyuan;i
ntr
ins
icna
tur

(责任编辑 刘自强)

· 1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