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陸軍軍官學校正 96 期「國際法概論」期末考題庫

壹、

(B) 1.國際法法源係從羅馬法學者所使用 fontesjuris(法之泉)而來,其本身具有三個種意


義,下列何者為非?
(A)法拘束力之根據(B)各國共通利益的基礎(C)產生法規之事實或行為(D)法
規成立之形式。P.4

(C) 2.「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原則之例外,下列何者為非?
(A)有害第三國權利之條約不生任何效力(B)特別法(條約)不得違反「強行法
規」(C)強國對特定的事件項得以自行處理、決定(D)「後法優先前法」原則得較
「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原則優先適用。P.11

(D) 3. 關於國際環境法之法源,下列何者為非?
(A)條約(B)決議(C)宣言(D)習慣 p.176

(A) 4.一般國際上認為給予國家承認的方式,以下何者為非?
(A)簽約承認(B)法律承認與事實承認(C)加盟聯合國與承認(D)明示承認與默
示承認。P56-57

(A) 5.所謂國家領域係指永久住民所居住的地理範圍,通常由那三者所構成?
(A)領陸、領海、領空(B)土地、山脈、海洋(C)人民、土地、政府(D)內水、
領水、經濟海域。P69

(C) 6.對於國家取得領域的樣態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
(A)領域的取的樣態包含先佔、割讓、合併、征服、時效、添附等。(B)經由國家間
的合意取得領域的情形有割讓與合併。(C)所謂先佔是指一個以實力屈服相對國家,
佔有其他國領域,取得領域管轄權。(D)時效取得領域的成立要件包含須具備「領有
的意思」及「長期的有效佔領」為必要。P70-72

(D) 7.對於「防空識別區」(ADIZ)的敘述,以下何者為正確?
(A)所謂防空識別區是國家為了安全需要,在內陸領土範圍上空設定的識別空域。
(B)基於航行自由原則,飛行器飛入他國防空識別區時,可以不用理會設立國要求提
出飛行計畫的規定,且不用擔心受罰。(C)違反防空識別區是屬於國際法的規範,設
立國可用國際法的規則來處罰違規的外國航空器。(D)防空識別區成為國際法的問題
者,在於一國將「國內法令」適用於公海上空的外國航空器,有違反公海自由原則之
虞。P82

~ 1 ~
(B) 8.國家行使外交保護權必須具備兩項要件,第一是國籍繼續原則。下列何者,為第二要
件?(A)自立救濟原則(B)用盡當地救濟原則 (C)請求損害賠償原則(D)示威
抗議原則。P110

(C) 9.下列何者,非屬國家責任的解除?
(A)回復原狀 (B)金錢賠償(C)刑罰(D)道歉 P130-132

(C) 10.根據 1815 年維也納規則規定,使節等級下列何者為非?


(A)大使(B)公使(C)領事(D)代辦 P145

(A) 11.領事的派遣與職務,下列論述何者正確?
(A)遂行領事職務的機關稱為「領館」,包括任何總領事館、領事館、副領事館或領事
代表處。(B)領館館長奉派任職,應由派遣國發給信任狀,經由外交途徑送交接受國政
府。(C)領館館長在接受國發給領事證書表示准許後,才能執行職務;當一國拒發給
領事證書,必須向派遣國說明其拒絕理由。(D)所有承辦領事職務之任何人分為職業
領事官員與領事代理人。P150~151

(A) 12.外交官與領事之差異,下列論述何者正確?
(A)外交官任命方式,以接受國事前同意為必要,同時必須向駐在地國元首提出信任
狀。(B)領事基於國際習慣法規定,廣泛承認與職務相關特權、豁免之權利。(C)外
交官與領事均具有代表本國與接受國政府進行外交交涉的資格。(D)外交官職務為觀
察接受國國內情勢,包括商業、經濟等發展狀況,向本國及當地本國國民回報。P.143

(B) 13.聯合國憲章宣示聯合國的宗旨,何者為非?
(A)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B)限制各國軍事武力發展(C)促成國際合作(D)發展
國際間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係 P158

(D) 14. 根據日內瓦公約為主的交戰法規系統,對於非人員之攻擊對象的限制,下列何者為


非?
(A)區分軍事目標與非軍事目標(B)可以對所謂防守都市及地區實施無差別砲擊
(C)軍事目標係指能對交戰者構成明顯軍事利益者(D)對於防守地區的文化產物及
醫院等應盡可能不予損害。P.238-239

(C) 15.就國際環境法之意義,下列何者為非?
(A)規範的對象範圍包含稀有動物保護及臭氧層的保護。(B)大氣污染、海洋污染
具越境國際性問題。 (C)是為了保護全球自然環境,故其法規成立形式屬國際習慣
法。 (D)是國際社會藉由設立共通的環境保護基準,由各國遵循實施的國際法。
p.175-176

(B) 16.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中,下列何者不屬於非裁判解決方式?

~ 2 ~
(A)交涉談判 (B)仲裁裁判 (C)調解 (D)調停 p.189

(D) 17.下列何者非國際刑事法院有權審判的類型?
(A)滅絕種族罪(B)戰爭罪(C)侵略罪(D)領土主權爭議。P199

(C) 18.關於條約的敘述,何者為非?
(A)有關條約的成立要件、締結程序、解釋方法、條約效力、終止等國際法規統稱為
條約法。(B)國際條約締結應秉持「自由同意與善意」與「條約必需遵守原則」。
(C)條約法最早係由國際書面協定形成。(D)公約、協定、規約、憲章、議定書與
宣言等雖名稱不同,均屬國家間的合意,故屬條約。P203

(B) 19.下列關於國際上武裝衝突的敘述何者有誤?
(A)發生於兩國之間有關國家組織性的武裝衝突,無論有無戰爭意思的表明,事實上
均適用交戰法規,也就是戰時國際法(B)一旦進入戰爭狀態,戰爭當事國之間即可使
用任何手段以屈服相對國(C)開戰後,交戰國間全面停止適用平時國際法轉而適用交
戰法規(D)關於中立國與交戰國間利害關係的相關國際法規稱之為「中立法規」。
P234-235

(D) 20.下列關於國際上武裝衝突的敘述何者有誤?
(A)早期適用於戰爭時期國家間的規範為戰爭法;在戰爭違法化之下,規範武裝衝突
的法規有稱之為武裝衝突法。(B)規範戰爭的法律大致可分為兩個系統,分別以海牙公
約及日內瓦公約為主。(C)第一附加議定書第 44 條規定,戰鬥原從事攻擊或攻擊前準
備時,應使自己與平民居民相區別;若未作區別則喪失成為戰俘的權利(D)海牙公約
系統主要是規範保護平民與戰爭受難者的公約,日內瓦公約系統則為限制作戰手段和方
法的條約和慣例。P236-239

(C) 21.國際法院在判決時所依據的一般法律原則,具體而言其中包括了,下列何者為非?
(A)條約神聖原則(B)既得權原則(C)無過失責任主義(D)禁反言原則及誠信原
則。P.8

(D) 22.國際法之遵守義務,下列何者為非?
(A)相互主義的機能運用(B)填補國內法之不足(C)國際公益概念的出現(D)國
際社會弱肉強食有所依據。P.15

(D) 23.在國際法裡面所說之「普遍主義」主要包含有那些?
(A)又稱為世界主義(B)係指對於侵害各國共通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者或是犯罪
地為何,均適用本國刑法(C)亦即以限時居留犯罪實施者的國家享有刑事管轄權
(D)以上皆是。P36-37

(D) 24.國際法中有一最古老的原則即為「條約神聖原則」(pactasuntservanda),亦稱為

~ 3 ~
「條約必須遵守」原則,以下何者為非?
(A)因此無論經由條約或習慣法所產生的義務,國家都必須善意履行(B)此項義務
乃是維護國際法秩序的一項基本要件(C)亦稱為「條約必須遵守」原則(D)也是形
成國際法「習慣原則」不可或缺的基本精神。P51

(D) 25.請問「智利總統皮諾切特事件」是屬於那一種國際外交豁免事件?
(A)國家元首的豁免(B)豁免的主體(C)主權行為與業務業管行為(D)對於違反
酷刑、滅絕種族等重大國際罪刑,則無享有豁免權。P37-42

(B) 26.對於領海的「無害通過」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A)沿海國基於國家安全需要,可不需容忍第三國船舶無害通過領海。(B)無害通過
係指外國船舶進入沿海國領海前,可不必經過沿海國同意即可逕行通過。(C)船舶無
害通過其他國家領海時,未免引起沿海國誤會應盡量緩慢前進。(D)軍艦與海巡署公
務船具有攻擊性與威脅性,所以沒有權利實施「無害通過」。P76-78

(C) 27.下列何種情形,是基於本人之意思而取得國籍,各國多課以必須居住一定期間等要
件。經由後天方式取得國籍,對於給予國籍之國家與個人之間必須存在有真正且有效之
關係,稱為「真正結合理論」。
(A)歸順(B)歸納(C)歸化(D)回歸 P107

(A) 28.下列何者,專指侵害政治秩序的行為,例如叛亂之企圖、革命、政變之陰謀、禁止政
治結社等具有政治性意義之犯罪?
(A)絕對的政治犯罪(B)相對的政治犯罪(C)綜合性的政治犯罪(D)有責性的政
治犯罪 P113

(D) 29.對於政治難民在提供庇護之後,庇護國應賦予難民生活上諸權利,下列何者,非屬難
民公約中之側面規定?
(A)內國民待遇(B)最惠國待遇(C)一般外國人待遇(D)中等待遇 P117

(C) 30.外交使節的特權與豁免,乃在確保代表國家之使館能有效執行職務,請問下列敘述,
何者為非?
(A)外交使館享有不可侵權,亦即未得館長之允許,接受國官員不可隨意進入。(B)
外交官負有尊重接受國法令之義務,即便違反該國法令,也不受接受國裁判權的支配,
不得強制執行。(C)外交官的特權豁免權只在接受國的領域內被承認,因此外交官因
赴任、歸國時而通過第三國領域時,第三國無須給予過境上必要的豁免與不可侵權。
(D)使館檔案與文件,無論何時也不論位於何處,都不得侵犯。P146~149

(C) 31.個人得為國際法上之主體,但與國家相比較受限制之原因,下列何者為非?
(A)個人是國際法之主體乃基於條約規定(B)個人享有國際法之主體,並不表示可
以參與訂定國際法(C)個人是國際法之主體,廣島、長崎的原爆受害者可以向美國求
償(D)個人在國際法上之主權地位,是有限度成為國際法主體。P.27-28
~ 4 ~
(D) 32.有關「中國」聯合國代表權爭議,何者為事實?
(A)1950 年至 1971 年間,中華民國一直持有聯合國的中國席位(B)1971 年 10 月 25
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 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它的政府
是代表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中國在聯合國的代
表權並取代中華民國的席位(C)中華民國繼續在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立分治,因
此中華民國治理下的台灣居民在聯合國實際上並沒有任何代表(D)以上皆是。P67

(B) 33.對於公海自由原則之敘述,以下何者為非?
(A)公海是指領海、內水、群島海域、專屬經濟區以外的海洋,此部分適用公海自由
原則。(B)公海自由有「歸屬自由」與「使用自由」兩種,意指國家有將公海劃歸已有
來行管轄權,以便於資源使用的權利。(C)公海不屬於任何國家,所有國家可自由使
用公海,包含鋪設海底電纜、建造人工島、捕漁、科學調查等權利。(D)公海自由原
則並未對公海使用方式設限,僅規定使用時必須合理的考慮他國的利益。P84

(A) 34.對於海上警察權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
(A)國家對於公海上的他國船舶有管轄權,發現公海船舶上有賭博行為可以登臨、查
核及搜捕人員或拿補船舶。(B)海上警察權的實施,是屬於船旗國主義的例外,僅限於
特定的行為,包含海盜行為、防止奴隸買賣、販賣麻醉藥品、未經許可廣播。(C)海
盜行為基於普遍主義,各國必須加以嚴厲處罰。對於海盜行為各國在公海可以行使海上
警察權,此為船旗國主義之例外。(D)所謂海上警察的緊追權是指沿海國得自領海
中,開始追逐違法之外國船舶到公海上,並且予以拿補。P86-88

(C) 35.下列何者沒有違反戰爭法中的背信棄義行為?
(A)假裝投降再趁敵人不注意偷襲(B)使用國際紅十字會標誌進行軍事行動(C)使
用詐術,以假目標、假行動誘敵做出錯誤的軍事作為(D)假裝是平民再趁機偷襲。
P.240

(B) 36.對於國際組織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
(A)依目的、功能可區分為一般性組織及專門性組織。(B)專門性組織中包含聯合國
(UN)、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組織(IMF)、世界衛生組織(WHO)等。(C)是指
基於各國間的合意,為實現各國共通目的所結合而成的團體組織。(D)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總部設於巴黎,其設立目的在於透過教育、科學與文化促進各國間合作。P157-
166

~ 5 ~
貳、

一、請寫出在國際法裡面所說之國家行使管轄權的準則,主要包含有那些原則?P34-37

答:(1)屬地主義(2)屬人主義(3)普遍主義(4)保護主義(5)船旗國主義

二、1970 年海牙公約規定締約國對於非法劫持航空器之犯罪,負有嚴厲處罰之義務,適用
普遍主義行使刑事裁判權。換言之,可以對劫機犯進行刑事裁判的國家包含那四種?p.81

答:(1)實施非法劫持航空器的登記國(2)航空器落地國(3)承租飛機者的主要營業
地國或永久住所設在國(4)劫機者所在締約國

三、請簡述維和部隊的基本性質。p.221

答:(一)依據「同意原則」實施。(二)依據「自制原則」實施。(三)依據「中立原
則」實施。

四、規範戰爭的法律體系大致可分為哪兩個系統?及其主要規範內容為何?P.236-237

答:(一)海牙公約系統:主要是以限制作戰手段和方法的條約及慣例。(二)日內瓦公約
系統:主要是規範關於保護平民和戰爭受難者的公約。

五、國家取得領域的態樣有哪些?P.70-72

答:先占、割讓、合併、征服、時效、添附。

六、在各引渡條約或各國國內法上,原則上對於引渡皆規定應符合哪二項原則?p.112

答:雙方可罰性原則及特定主義原則。

七、自衛權乃指一國對他國之違法且急迫的侵害行為,在不得已的狀況下所行使防衛的權
力。其中,聯合國憲章所訂之自衛權,有哪些義務或前提?P.43-45

答:1.各國在採取自衛權之措施時,負有向安理會報告的義務。2.自衛權發動乃限於武
力攻擊現實發生時,國家為排除該攻擊有緊急之必要為前提。

八、國際法上針對「國家承認的本質與效力」之學說見解各有不同,請列舉並簡述之?
p.54-55

答:1.宣示性效果理論:實施承認前,新國家若具備國家要素即已具有國際法主體性,
承認只是再次強化其地位。

2.創設性效果理論:國家經過承認後,方得成為國際法主體,未被承認的國家單純僅事

~ 6 ~
實存在。

3.折衷說:認為國家承認依其國家成立狀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義。

九、國家承認的方式?p.56-57

答:1.明示承認與默示承認。2.法律承認與事實承認。3.加盟聯合國與承認。4.集體承
認。5.附條件的承認。

十、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有哪些?(請區分裁判與非裁判的解決方式)p.189-200

答:1.非裁判的解決方式:交涉談判、斡旋、調停、調查、調解、國際組織介入爭端處
理。
2.裁判的解決方式:仲裁裁判、司法裁判。

參、

(一)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專屬經濟海域

(二) external self-determination 對外自決權

(三) right of hot pursuit 緊追權

(四) national jurisdiction 國家管轄權

(五) principle of non-intervention 國內問題不干涉原則

(六) recognition of state 國家承認

(七) air 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 防空識別區

(八)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國際組織

(九) negotiation 交涉

(十) Law of Armed Conflicts 武裝衝突法

~ 7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