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2023 年 12 月 教育教学论坛 Dec.

2023
第 52 期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No.52

“园艺人精神”融入茶学系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研究
梁丽云 1,贺 巍 1,高 睿 1,张 达2
(1. 河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 河南省自留地实业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16)

[摘 要]河南茶文化历史悠久,2010 年河南农业大学设立茶学专业。一个专业的成长,与许多因素有关,当地历史文化底蕴是
茶学专业存在的先决条件,专业所在大环境的氛围是其成长的助推力,正确培养人才理念和专业使命是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利用
科研硕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专业存在的必要条件,茶学专业正在这片沃土上逐渐壮大,园艺人的精神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
们的面前。
[关键词]茶学;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园艺人精神
[基金项目]2021 年度河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与实践项目“茶叶生物化学”(2021XJGX101);
2021 年度河南
农业大学横向课题“豫新茶研制与开发”(30801981);2022 年度河南农业大学服务河南省信阳市茶企科技特派员项
目“茶叶品质的研究”(30802540)
[作者简介]梁丽云(1983—),女,安徽太和人,博士,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及茶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52-0180-04 [收稿日期]2023-08-29

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文化在河南省有深厚的积 朝建都的洛阳古城,还有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的
淀,人类茶文学的开山之作《荈赋》
,据说是西晋襄 开封古都,这里蕴藏着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洛
[1]
城定陵(今河南省舞阳县)人杜育所作 。
《荈赋》 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隋唐大运河
是人类茶叶史上第一篇完整记载了茶叶从种植到 的中心地带。洛阳古代虽不产茶,但茶文化却由
品饮全过程的茶学作品,
比唐代陆羽的《茶经》要早 来已久。茶叶在中国西南部地区经过加工后,穿
[2]
四百多年 。唐朝诗人皮日休说:
“昔晋杜育有《荈 越湖南、江西等省,经水路运输,进入河南转为陆
赋》
,季疵有《茶歌》
。”北宋诗人苏东坡赞美道:
“赋 路,在洛阳孟津停留休整后向北,经过山西、内蒙
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 古等省区后出境。洛阳作为当时水陆交通转运的
[3]
” 而陆羽《茶经》里数次提到杜育及其作品,
陆。 中心地带,成为茶叶贸易的货物集散中心[9]。近
由此可见陆羽对杜育和《荈赋》的推崇给予极高的 年来,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经沿途城市调
赞誉。信阳地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
陆羽《茶经》中 查与研究,
河南省境内茶叶贸易运输的路线和相关
记载:
“淮南茶,光州上。
”光州指今河南潢川等地。 遗产,基本是以洛阳为中心,孟津古渡口为重要渡
[4]
苏东坡谓:
“淮南茶, ” 目前信阳毛尖是
信阳第一。 口,承载了茶叶的传承,也记录了万里茶道的繁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荣[10]。除此之外,在古代诗文中,茶的多种别称
上荣获金奖[5]。近些年,
信阳陆续制作出其他茶品, 也与洛阳有关。西晋张华编纂的中国首部博物学
[6]
如信阳红茶 、信阳乌龙茶(奇岩)、信阳白茶(奇 著作《博物志》中记载:
“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
[7] [8]
白) 、
黑茶 等。目前,
豫产茶区主要集中在河南 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那时他将茶称为“不夜
省南部和西南部山区,形成了大别山、伏牛山产茶 侯”
,也暗示了当时人们对茶有提神醒脑功效的认
带。这些茶区是茶文化的物质基础,
在非茶区洛阳 识。唐代诗人卢仝,后世尊称茶仙,他在洛阳居住
和开封这两座古城中也留存了深厚的茶文化。 时写了著名的《七碗茶歌》,便有后人根据诗歌描
[9]
一、豫茶文化在洛阳和开封两座古城留存的 述,将茶称为“清风使” 。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
历史积淀 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中国历史上的“宋文化”。
河南省位于中原腹地,这里不仅有十三个王 电视剧《梦华录》掀起了全民追剧的热潮。该剧

- 180-
第 52 期 梁丽云,等 “园艺人精神”融入茶学系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研究

的故事发生在宋朝,讲述了三位女性在东京(今河 的第一届茶学毕业生完成博士学业又返回本校,
南开封)经历各种磨难,最终携手将小茶铺开成东 服务本专业的发展。这些可喜的现象是园艺教师
京最大酒楼的故事。该剧最引人注目的情节之一 用心共同浇铸的结果,日常生活点滴映射园艺人
是赵盼儿等人的斗茶情节,从点茶的输赢标准到 品质。
惊艳的茶百戏,都让人将更多目光转移到两宋历 二、
园艺学院大环境的氛围促进茶学教师成长
[11]
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 。剧中出现了 新来的教师也是刚毕业的学生,在新的岗位
多种茶叶,当时最受欢迎的产于歙州婺源(现江西 上很快转换角色、站好三尺讲台不是一件容易的
省婺源县)的“谢源茶”和上好细嫩的“双井白芽 事情,学院为此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首先在新学
茶”等。普通老百姓以茶为谋生载体,以茶实现人 期刚开始进行了教授讲课的示范教学培训,在学
生价值,将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体现得淋 期中通过教学环节进行督导听课的指导教学过
漓尽致。 程,学期结束时进行新教师的教学比赛环节,在这
中国茶文化自唐代开始发展,在宋代达到了 样人性化培育和监督体系下,每位新进的教师都
“风靡”的境界,宋朝都城东京是当时的茶文化中 能够得到很好的学习和成长。近几年内茶学系获
心。在当时的东京,街市到处都有茶馆、茶叶店, 得了校讲课比赛的三等奖和二等奖、省级比赛优
以宫廷茶文化形式多样发展,街头老百姓点茶和 秀奖的好成绩,为园艺学院争得了荣誉。每位教
斗茶之风盛行,
大量茶著作、
茶艺术品涌现,
在中国 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科研实力,
[12]
茶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 为此学院每年都下很大功夫,为使每位新教师写
北宋皇帝宋徽宗在其著作《大观茶论》一书中对 好基金项目书,负责相关工作的科研教师聘请外
“点茶”有详细描述;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曰:
“茶 面有经验的专家给教师作报告,并为每一基金项
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另有沈括 目本子把脉问诊,指出问题,给出修改意见。2021
诗《尝茶》:
“谁把嫩香名雀舌。
”这说明当时人们 年有一位新来的教师获得了基金项目,对茶学系
对好茶的外形及其浸泡方法已有清晰的认识和定 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2022 年茶学系有三四人申
义。宋代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曾在《议茶法》中 请了基金项目。实践教学是教学重要部分,在学
写道: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 院附近试验田建立茶学教学实习基地,找出了适
这 是 宋 朝 人 嗜 茶 如 命 的 真 实 写 照。《宋 史》卷 合北方种植茶树的新模式,并在室内用插穗培养
一百八十四《食货志·茶下》载:
“茶之产于东南 出了茶苗。园艺学院大家庭营造这片沃土,培育
者,浙东西、江东西、湖南北、福建、淮南、广东西, 了茶学系,成就了每位茶学教师,最终让整个茶学
路十,州六十六,县二百四十二。
”描述了宋代茶叶 系的育人能力得到了提升。
多产于长江南部区域,淮水以南各路普遍产茶,产 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是茶学育才课
茶州军比唐五代时增多,茶产量相当惊人,两宋产 程体系的基石
茶州、府、军总计 112 个,辖县约 500 个,由此可见 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
宋代茶区之广,此为宋代茶文化风靡全国奠定了 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坚实的基础。但散茶的生产已经逐渐形成优势, 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饮茶之风开始在市井之间流行,茶馆行业兴起,普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国家、中原
遍存在于京城以及众多州、县之内,其中尤以东京 地区和河南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自然
(今河南开封)为最,历史记载饮茶从春秋战国时期 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以及良
开始,西晋时,河南文人对茶种植以及饮用就有了 好的茶学专业素养,掌握茶学与其他相关农业科
详细的描述,到秦汉时期,饮茶才传播开来。 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现代农
河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在园艺学院领导正确 业、工业、商贸、行政管理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茶
的谋划布局和园艺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茶学师资 叶的生产、技术推广、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教学、
队伍在逐年壮大,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培养的 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 4 年在学校
人才质量也在逐年提升,并开始招收研究生,走出 所学习课程内容涉及的学科有茶学、园艺学、食品
- 181-
教育教学论坛 2023 年 12 月

学和生物学等,主修核心课程:
“茶文化学”
“茶艺 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此模式大大解决了茶学专
基础”“茶叶生物化学”“制茶学”“茶树病虫害 业存在的难题。现在学院让茶学教师积极地跟生
防治”“茶树育种学”“茶树栽培学”“茶叶审评 产一线和消费一线的企业联系,在联系和合作的
与检验”“茶叶深加工学”“茶业经营管理”等。 过程中,教师也进一步了解了当地茶区真正所需,
主要的实践环节:植物学实习、茶树育种学实习、 了解了茶叶生产一线和茶叶消费市场上存在的真
茶树病虫害防治实习、制茶学实习、茶树栽培学实 实问题,拉近了生产、消费一线与科技研发的距
习、茶叶深加工学实习、茶叶审评与检验实习、茶 离,为服务社会提供了便利条件。每年大部分专
业经营管理实习、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业课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下到基地进行为期 3 个
主要的专业实验:茶艺基础、茶叶生物化学、茶树 月的实习,这里的基地包括茶叶生产地和市场上
病虫害防治、制茶学、茶树育种学、茶叶审评与检 的茶叶店,
这种举措不仅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
验、茶叶深加工学、
茶树栽培学等。全学程 201 周, 考核和检验,
也是让学生了解实际茶叶产业链的方
理论教学 110 周,实践环节 29 周,入学教育 1 周,毕 式,理论学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但真正的专
业教育 1 周,军事训练 2 周,考试 7 周,劳动技能训 业实践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手段,
也为学生是否
练 4 周,社会实践 4 周,其余为寒暑假。全学程总 选择深造提供了一个衡量的砝码。
学时 2 666 学时,其中必修课 2 362 学时,占 88.60% 五、爱农兴农是每个园艺人的使命
(理论教学 1 662 学时,占总学时的 62.34%;实践教 河南是农业大省,厚生丰民是河南农业大学
学包含课程实验和实习环节,共计 700 学时,占总 的办学理念。河南农业大学把“扎根中原沃土,扛
学时的 26.26%);选修课 304 学时,占 11.40%。学 稳强农兴农使命”贯穿始终,已出台的《河南农业
生修完课程后,要求毕业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中详细论述了
展,热爱祖国,热爱“三农”,掌握扎实的茶学及相 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河南省贫困县和村为合作
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从事茶叶生产、 重点,着力打造以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科研、技术推广和开发、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 的“一村一镇一县”示范样板。茶产业已经成为
本能力,同时具备从事相近专业领域工作的能力。 河南省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这些课程体系的设置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专家 2020 年年底,河南茶园面积 240 余万亩,茶叶出
的论证,是培养茶学人才的基石。 口 7 425 吨,创汇 5 300 余万美元;茶叶从业人员达
四、卓越园艺师的培养模式是茶学人才培养 135 万,全省涉茶产业产值约 300 亿元,全省共注
的原动力 册涉茶企业 49 698 家,相关人员包括种植、培育茶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位于郑州市, 树新品种、采摘、制作、宣传、销售、茶深加工产品
郑州不是河南产茶区,却是河南的省会城市,这一 研发、连带的经营和管理茶馆、研究茶等相关从业
地理位置对于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日后 人员[13]。作为研究茶的科研人员,既要了解茶叶
的壮大和发展既有“利”,
也存在“弊”。
“利”是郑 生产情况,又要了解市场茶叶销售情况,既要挖掘
州市是中国的枢纽城市,有天然优质的储运环境 茶的健康价值所在,又要了解传播茶文化的真正
和发达的物流体系,目前正逐渐成为全国茶叶“南 内涵,让茶这个健康的产品更好、更广泛地服务社
茶北销”的重要集散地,
目前郑州有二十多家茶叶 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集中交易场所;
“弊”则是教师往往对茶区的茶叶 贡献一份力量。
真实生产和消费情况不太了解,对其做科研存在 六、园艺的科研硕果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影响。园艺学院领导和教师思考了该专业所在地 我校茶学系由于是新建立的专业,虽然不像
特殊的地理位置,根据专业所需和社会发展的需 园艺、设施和蔬菜等专业成绩斐然,但在科技引进
要,设计了自身独特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模式,即卓 和推动当地茶生产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科技
越园艺师的培养模式,此模式在园艺学院实施了 是茶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是提升茶叶产量品质与
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培养出大量的符合 价值的重要抓手,要借助一些先进技术促进茶产
社会需要的人才,据调查和总结是一套行之有效 业的发展,主要包括: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资源,
- 182-
第 52 期 梁丽云,等 “园艺人精神”融入茶学系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研究

高效低耗的栽培技术,绿色安全的病虫防控,先进 [3]姜欣 , 姜怡 . 茶典籍翻译中的互文关联与模因传承:以


独特的加工技术,跨界增值的综合利用等,使茶叶 《荈赋》与《茶经》的翻译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更加高产、优质、安全、低耗、增值。如在茶园生产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6,29(4):88-92.
与管理领域,实现了茶树资源良种化、茶树栽培生 [4]郭师绪 . 品山品水品毛尖:信阳茶艺纵古今[J]. 新产
态化、茶树植保绿色化、茶园耕作机械化、鲜叶采 经 ,2018(6):78-79.
摘机械化和茶园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 [5]梁丽云 , 李静 , 王伟壮 , 等 . 信阳毛尖与黄山毛峰品质比
在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在清洁化与机械化、自动化 较[J]. 蚕桑茶叶通讯 ,2018(3):20-23.
与智能化、标准化与多元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都 [6]马 敬 宜 , 姚 衡 斌 , 赵 仁 亮 . 基 于 HS-SPME/GC-MS 和
有涉及。以上这些研究和知识传播对提高当地人 OAV 对春季信阳红茶关键呈香化合物分析[J]. 食品
民的生活品质,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 研究与开发 ,2022,43(14):189-198.
要的作用,园艺的科研硕果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7]张彧 . 豫传统茶与新试制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分析
河南省悠久和深厚的茶文化历史与茶文化挖 [D]. 郑州 : 河南农业大学 ,2022.
掘和发扬是新专业建立的先决条件,也是当前社 [8]郑杰 , 马敬宜 , 蔡艺蓓 , 等 . 做青工艺改善豫南黑毛茶的
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所需。茶学专业在园艺学院 风味品质[J]. 现代食品科技 ,2021,37(10):237-246.
这片沃土上生根和成长,与所在大环境密不可分。 [9]智慧 , 黄超 . 品品咱洛阳的茶文化[N].洛阳日报 ,2022-
园艺学院传承的科学培养新教师的机制,在实践 12-16(8).
教学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特模式,以爱农助农为使 [10]惠玉 . 清代中原地区万里茶道及结点市镇研究[D].
命的办学宗旨,体现园艺人科学培养观和互帮互 郑州 : 郑州大学 ,2019.
助的群体观,用园艺的科研硕果提升人们的生活 [11]闻之《梦华录》中的宋代古画
. 名瓷与茶文化[J].
质量最终服务社会的根本理念,扎根于每一个园 青春期健康 ,2022,20(20):4-7.
艺人心中。 [12]谢愚《梦华录》
. 的美学特色[N]. 金融时报 ,2022-07-
参考文献 22(9).
[1]贾 文 丰《荈
. 赋》其 文 及 其 作 者 辨[J]. 河 南 社 会 科 [13]《2021 河南省茶叶流通领域市场调查报告》出炉,附
学 ,2018,26(12):75-81. 未来茶产业发展趋势[EB/OL].(2021-12-31)[2022-
[2]朱若秋《荈赋》
. 的审美意趣及产生原因考论[J]. 农业 08-01].https://new.qq.com/rain/a/20211231A06CA200.
考古 ,2021(2):167-170.

Analysis of the Study of “Horticultural Spirit”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ea Department
LIANG Li-yun1, HE Wei1, GAO Rui1, ZHANG Da2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China; 2. Henan
Private Land Industrial Co., LTD., Zhengzhou, Henan 450016, China)
Abstract: Henan te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n 2010,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d a major in tea
science. A professional growth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and the local historical culture is a prerequisite for tea
specialty.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atmosphere is the growth of the booster, correct talent cultivation concept and
professional mission is the sourc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ruits to improve people’s life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professional. Tea specialty in college in this fertile soil is growing, and the horticultural
spirit shows more and more clearly in front of people.
Key words: tea learning;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horticultural spirit

- 18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