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都市體系政策

第十四章 都市發展規模
與都市體系政策
第五節 都市階層與都市體系政策

1 建立都市體系之目的
建立都市體系之目的有二:
1 合理分配集居規模,經濟有效提供服務設施;
2 據以合理分劃行政轄區分配計劃管理權責。
中地體系概念
2 建立都市體系政策之基礎
依據中地體系概念,在一區域內,發展許多規模
大小不同之都市,這些大小不同之都市,其功能、
服務(或影響)地區範圍,以及空間之分布,具
有階層關係。
階層愈高,都市規模愈大,功能愈廣其級次愈高,
服務或影響地區範圍亦愈廣。階層愈低,都市規
模愈小,功能愈少級次愈低,服務或影響地區範
圍亦愈小。階層高的都市服務地區範圍,統攝或
包括幾個階層次高都市及其服務地區,各階層相
對次高之都市其服務地區範圍內亦統攝或包括了
幾個階層相對較低之都市服務地區。
3 台灣地區都市體系
台灣地區考慮市鎮規模、分布現況、配合未來社經技術、交通發
展及政策之需要,將未來之都市分為五個階層,各階層之名稱及
規模如下:
1 階層一,農村集居
最低人口規模為4,000人,間隔2至5公里。
2 階層二,一般市鎮
「為附近農村集居或鄉村散居農民之經濟、行政、社會、文化活
動中心,通常為鄉鎮公所所在地。」
集居規模約在一萬至五萬人之間,間隔五公里至十五公里,影響
地區人口五萬至十萬人。
3 階層三,地方中心
「為附近一般市鎮及其所屬農村集居之經濟、行政、社會、文化
活動之中心。一般為獨立市鎮,少數為都會區之一部分。」
集居規模一般約為十萬人,在都會區內可能達五十萬人,間隔十
五公里至四十公里不等,影響地區人口約在二十萬至八十萬人之
間。
4 階層四,區域中心
「為一區域經濟、行政、社會、文化、活動之中心,
一般為部會區,少數為獨立市鎮。」
集居規模差異甚鉅,自二十萬至二百萬人以上。影響
之區域人口約自六十萬至六百餘萬人。間隔約八十公
里。

5 階層五,台灣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即台北都會區,除為北區區域中心外,並為台灣地
區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
集居規模將達五百餘萬人。

第六節 規範都市發展規模之措施
一、規範都市發展規模之重要措施
為規範都市發展規模,避免都市成長過速過大,較熟知之重要措施包括:
1 消極方面:
1 設置「綠帶」;
2 適當管制都市之成長;包括實施「容量」或「密度」之管制與限制工業、
商業、辦公服務業之成長。
2 積極方面:
開發新市鎮以疏導中心都市之就業機會及人口。
有關「新市鎮」建設,以其問題較為複雜,其功能亦不限於疏導中心都
市之就業及人口一項,容另專章ch15 研討,「容量」或「密度」管制為
土地使用管制事項之一,為避免重複,待土地使用管制ch28~30諸章再一
併論述。以下僅說明設置綠帶,與限制工業及辦公服務業辦法。
二、綠帶(Green Belt)之設置
Raymond Unwin最先使用「綠帶」這一名詞,「綠帶」一詞之意義較「鄉村地
帶」(Country Belt)、「農業地帶」(Agricultural Belt)、「農村地帶」
(Rural Belt)猶更進一層,「綠帶」之意義指永久作為農業以及公園綠地使
用地帶,市鎮周圍,或市鎮之間留設綠帶其目的或功能至少有三:7
1 藉以防止市鎮已發展地無限制之擴展或蔓延;
2 供給市民休閒娛樂使用;
3 「線帶」可繼續作為農場地(farmland)、林木
地(woodland)、
雜草地、共用地、及其他戶外無遮空間之使用。
「綠帶」土地權屬未必屬於公有,也未必自由開放。
為了維護「綠帶」,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不准在「綠帶」地區興建建物或變
更現有建物使用,從事與農村地區性質不合之用途,原有之村落亦不許擴大
英國1938年即訂頒「綠帶法」,1944年大倫敦計畫
曾明訂倫敦(已發展地區)外圍留設五英哩寬地區
作為永久「綠帶」。印度本蔗普州新建州都香地加,
亦曾頒行「香地加邊緣控制法」規定沿香地加都市
計劃範圍以外五英哩範圍以內限制任何發展 。1956
9

年日本首都整備法亦有設置綠帶圈之規定。

由於發展壓力過大,倫敦、東京設置綠帶辦法後來
不斷遭遇到批評,強烈要求開放,l965年日本修訂
之「首都圈整備法」已放棄留置「綠帶」之規定。
三、工業、辦公服務業之發展限制
人口成長與就業機會關係密切,適當限制工業、商業及服務
業之發展,自然有助於都市發展之管制。
英國為配合疏散發展政策,採行「工業開發憑證」及「事務所開
發許可」辦法,以管制工業及事務所之設置及地區之分佈。
依據規定,工業用建築物,無論是新建、擴建或僅是變更為工業
用,其樓地板面積如超過某一定標準時(倫敦等地區規定為3,000
平方呎,其他地區規定為5,000平方呎)即須先獲得商務局
(Board of Trade)之「工業開發憑證」(I.D.C.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ertificate) ,否則不得為新建、擴建或變更使用之
規劃許可之申請。
辦公事務所其樓地板面積如超過某一定標準時(規定大倫敦為
3,000平方呎,其他地區為l0,000平方呎)亦須先獲得商務局之
「事務所開發許可」(Office Development Permitt)否則不得申請
規劃許可。
參考文獻
1 日本列島之生活體系,經建會都市發展處譯印,民國67年5月。
2 劉錚錚,最適都市體型之理論與實務,輔仁學誌,民國64年4月。
3 W.Isard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
Cambridge.
4 Peter Hall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Planning 1970.
5 Christaller,W Die Zentralenorte in Suddentschland l933. Berry,B.J.L & Pred Allan
(1961,1965).Central Place Studies:A Bibliography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Philadelphia: Region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6 嚴勝雄,克利斯托之中地理論,台灣土地金融季刊,民國69年3月。
7 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p.114 117),經建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民國67年
l0月。
8 林將財、林司,英國之規劃許可制度,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民
國66年5月。
9 台灣都市土地問題與都市土地政策初步研究報告,經合會都市計劃小組。
THE END 都市體系政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