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2

订阅DeepL Pro以翻译大型文件。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eepL.com/pro。

请参阅本出版物的讨论、统计资料和作者简介: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8425810

避雷系统的必要隔离距离--IEC 62305-3再探讨

文章 - 2009年1月

著作 阅读文章

8 8,937

2位作者:

F.海德勒 Wolfgang Zischank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大学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大学
40篇出版物 719次引用
71篇出版物 1,554次引用

查看简介 查看简介
本页以下所有内容由Wolfgang Zischank于2014年3月25日上传。

用户要求对下载的文件进行改进。
X 国际雷电保护研讨会

9 -13thth 2009年11月 - 巴西库里蒂巴

雷电保护系统的必要隔离距离--重新审视IEC 62305-3

Fridolin H. Heidler1 , Wolfgang J. Zischank2

1联邦武装力量大学,慕尼黑,德国 - 电子邮件:fridolin.heidler@unibw.de

2联邦武装力量大学,慕尼黑,德国 - 电子邮件:wolfgang.zischank@unibw.de

摘要 - 在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的情况下,外部防雷系统和建筑物内的导电装置之间可能会产生危险的火花。为了避免这种
侧面闪电,建筑物内的导电部分与空气终端或下行导体系统之间需要有最小的分离距离。标准IEC 62305-3提供了确定必要
分离距离的公式。本文的目的是重新审视分离距离的确定。国际标准IEC 62305-3建议使用建筑物或结构的导电部分作为防
雷系统的所谓 "自然组件"。使用这种扩展的金属部件可以导致必要的分离距离的显著减少。本文的目的也是为了研究使用
金属屋顶、墙壁或阁楼作为防雷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建筑物的必要隔离距离。这样的配置还没有被IEC标准所涵盖。

1 简介

根据标准IEC 62305第1部分[1]和第2部分[2],防雷系统(LPS)包括外部和内部LPS。外部LPS的组成部分是空
气终端系统、下行导体系统和接地终端系统。外部LPS的功能是拦截雷电,将雷电流安全地传导到大地,并将
其分散到地面。

在直接雷击的情况下,外部LPS和建筑物内的金属装置之间可能会产生危险的火花。内部防雷装置的功能是通
过雷电等电位连接或保持分离距离来防止这种危险火花的产生。隔离距离是指建筑物内的导电部件和外部LPS
之间的最小间隙,以避免侧面闪电。根据标准IEC 62305-3[2],必要的分离距离由以下公式给出

kc
s = ki ⋅ k l (1)
m

感应系数ki 考虑到空气的介电强度在亚微秒脉冲电压下的表现,预计在接近点的最高电压[3, 4]。随着闪电电流


的陡峭度(di/dt),感应电压由以下公式给出

u = M⋅ (di / dt ) (2)

互感M是由外部LPS的布线和建筑物内的装置所产生的环路结构给出的。由于后续的电击具有比第一电击高得
多的电流陡度,在IEC 62305 - 3[2]中,只有后续的电击被认为是波形为0.25/100 μs的短电击电流(前端时间T1
= 0.25 μs,衰减到半值时间T2 = 0.25 μs)[1]。四个雷电保护等级(LPL)被定义为最高等级LPL I和最低等级
LPL IV。根据该分类,LPL I的电流峰值(50 kA)最高,LPL II降低到37,5 kA,LPL III和LPL IV为25 kA。随
着电流振幅的减少,平均前沿陡度i /Tmax1 从LPL I的200 kA/μs降低到LPL II的150 kA/μs和LPL III/IV的100 kA/μs
,见于表1。
在IEC 62305 - 3 [2]中,对应于四个雷电保护等级,定义了四个级别的LPS(I、II、III、IV)。在最高级别的
LPS I中,感应系数被固定为ki = 0,08,而在LPS II和LPS III/IV中,考虑到电流陡度的降低,感应系数被降低为
ki = 0,06和ki = 0,04(见表1)。

系数kc 考虑到所有级别的LPS中,个别下行导体的电流份额是相同的。图1显示了三种基本安排的感应系数kc
。这些安排适用于由水平或垂直接地电极组成的接地终端系统的简单结构[2]。对于直接打击富兰克林杆,总电
流流经该杆,因此感应系数结果为kc = 1(图1a)。对于图1b中的二维排列,大约66%的雷电电流流经外侧的下
导体。这个电流份额给出了kc = 0,66的数值。对于图1c中的3维布置,流经外侧下行导体的电流比例减少到约
44%,导致kc = 0,44。

表1:峰值电流imax ,后续短行程的平均正面陡度i /Tmax1 [1] 和系数ki [2]


LPL/LPS 慕尼黑 imax/T1 ki
I 50 kA 200 kA/μs 0,08
二 37,5 kA 150 kA/μs 0,06
III和IV 25 kA 100 kA/μs 0,04

a) 富兰克 io(t) 金属/电力安装

林棒 s

下导体

循 l
循环
io(t) 环

kc = 1

b)
io(t)
空气终端线

外侧下导
s

w

循环 w

l 下导体
0,66 ⋅ io(t)

kc = 0,66

c) 空气终端网

外侧下导
io(t)

w
s
0,44 ⋅ io(t)

w

下导体 下导体

l kc = 0,44

图1 - 分离距离s和系数kc
(a) 富兰克林棒(一维)
(b) 带有下行导体的空气终端线(二维)。
(c) 网状的空气终端和下行导体系统(3维)。
对于使用环形接地电极或基础接地电极的3维网格状结构,在IEC 62305-3附件C[2]中给出了以下公式

1
k= + 0,1 + 0,2 ⋅ 3 c (3)
c 2⋅n h

与下导体之间的间距c,下导体的总数n和结构的高度h。

系数km 最后考虑到在接近位置存在的除空气以外的材料的介电强度。表2包含了系数km 的值。对于空气,km =


1。对于其他材料如砖头,这个系数被减少到一半。

表2:系数k的数值m 。
材料 km
空气 1
混凝土、砖块 0,5

2 重新审视IEC 62305-3的动机

同时,在IEC 62305-3标准中,长度被重新定义为从需要考虑分离距离的点到最近的等电位结合点之间沿空气终
端和下行导体的总长度,即考虑分离距离的点到最近的等电位结合点。后来,考虑到结构的高度和下行导体之
间的距离,对kc 的公式进行了改进[2]。此外,ki 的原始值被减少了20%。ki -值(见表1)最初被固定为:LPS I
为0.1,LPS II为0.075,LPS III和LPS IV为0.05 [5]。

公式(1)和参数值是基于1980年代中期发表的计算结果[3]。由于当时的计算机能力有限,建模仅限于简单的
一维、二维和三维(立方体)防雷系统,仅由拉伸的导线组成。本文的目的是用解决完整麦克斯韦方程的最先
进的计算机代码来测试IEC方程的分离距离。

国际标准IEC 62305-3[2]进一步建议将建筑物或结构的导电部分作为防雷系统的所谓 "自然组成部分"。适合作


为空气终端和下行导体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的是混凝土的钢筋、金属屋顶、金属外墙或阁楼,只要它们在电气
上连续地相互连接,并提供足够的横截面积来传导雷电电流而不至于过度加热。

使用这种扩展的金属部件作为防雷系统的自然部件,可以使建筑物内的导电部件与空气终端或下行导体系统之
间的必要分离距离大大减少。然而,IEC 62305系列标准中还没有包含确定这种自然部件的必要分离距离的公
式。

在本文中,研究了金属屋顶、金属外墙和阁楼对分离距离的影响。计算是用 "CONCEPT II "软件进行的,该软


件使用矩法(MoM)在频域中解决麦克斯韦方程。以此为例,所研究的结构都配备了符合IEC 62305-3[2]的II
级的防雷系统。

结构的尺寸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在每种情况下,屋顶上三个不同的着力点和结构内两个不同的感应环的感应电
压都被计算出来。根据感应电压,使用恒定面积准则确定必要的分离距离。
3 恒定面积标准

图2显示了在不同陡度的脉冲电压下,气隙的火花溢出行为。静态起始电压Uo 给出了在较低电压水平下排除火
花的边界。电压-时间特性表明,介电强度是电压波型的一个函数。对于快速上升的电压,气隙在比Uo 更高的
电压水平上出现火花。这种行为是由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建立气隙电极之间的电弧。

介电强度的时间特性被公认的恒定面积准则考虑在内[6]。对于任意波型的单极脉冲电压,以下公式适用:

t2

∫[u(t) - U0 ] ⋅dt = A
t1
(4)

公式(4)中使用的定义如图3所示。对于一个特定的气隙,电压-时间区域A是一个恒定值。如果通过改变电极
之间的距离s来改变空气间隙,静态起始电压Uo 和电压时间面积A都会发生变化。对于暴露在负脉冲电压下的
杆-棒气隙,适用以下数值[7]:

卯时 s
= 0,63 (5)
[MV] [m]

A s
= 0,59 (6)
[Vs] ⋅ [m]

公式(4-6)用于评估建筑物内电气装置的线路与外部LPS之间的分离距离s。

u(t)

u
气隙的电压-时间特性

卯时

卯时

t
t1
t2
t

图2 - 由 加压的气隙的火花溢出行为图3 - 不同陡度的恒定面积标准脉冲电压的图示

4 计算方法

随后冲程的快速上升电流在所考虑的安装环路中诱发了非常短的电压脉冲。图4给出了两个诱导电压波型的例
子:几乎任何波型都可能出现,从一开始的主导峰值,到随后的轻微振荡,再到只有轻微阻尼的振荡。振荡源
于所考虑的回路的谐振效应。共振的原因是,与快速上升的电流的相应波长相比,回路的尺寸不够小。这些谐
振效应不包括在公式(2)的简单公式中。
对电压的更精确计算需要解决完整的麦克斯韦方程。因此,电磁计算是使用计算机代码 "CONCEPT "进行的,
该代码是由汉堡-哈尔堡工业大学在过去20年中开发的[8]。这个计算机代码是基于所谓的矩量法(MOM)[9],
用FORTRAN 77编写。它是电磁计算领域中著名的计算机代码,并且已经被一些测试所验证[8,10]。该计算机
代码在频域中求解完整的麦克斯韦方程。因此,电流和电压的时域解是由反傅里叶变换得到的。该计算机代码
的基本假设在[8,11]中给出,程序包的处理在[11]中描述。

2
1,5
1,5 (a)
(a)
(MV) (MV) 1 (b)
1
0,5
0,5
u u 0
0 0,5 1 1,5 2
-0,5
0,5 1 1,5 2
-0,5
-0,5 t (µs)
t (µs) -1

图4 - 由随后的回程电流引起的电压形状的例子(波形0.25/100μs)
(a) LPS类型 "a"(图6),空气终端:网状,打击点:角落,诱导:转角环路
(b) LPS类型 "b"(图7),空气终端:金属屋顶,打击点:中心,感应:中心线

在计算机代码CONCEPT中,用Uman[12]介绍的传输线(TL)模型模拟回流冲程过程。使用这个模型,回流冲
程通道被认为是直的并且垂直于地球表面。回流冲程通道被认为是沿着Z坐标增加的,恒定的回流冲程速度选
择为v = 100 m/s。TL模型只描述了由于回冲过程的干扰。这涉及到雷电通道与被研究结构的耦合被考虑在内,
而从结构返回到雷电通道的耦合被忽略。TL-模型在通道底端使用一个预先定义的电流源iB (t),从这里开始,
时变的电流波形在Z方向向上传播(图5)。沿着闪电通道的电流作为时间t和坐标z的函数由以下公式给出

i(z,t) = iB (t - z / v) (7)

i(z,t)
v

闪电通道
z

iB(t)

切入点

图5 - 根据TL模型,雷电流沿回程通道的传播情况
利用傅里叶分析的时移定理,这种行为被转移到频域。电流波的传播是通过以下公式来模拟的
z
- jω

I (z) = ÎB ⋅ e v
(8)

Î(z)表示坐标z处的雷电通道上的电流,ÎB 是通道基线电流[13]。根据IEC 62305-1标准[1],后续行程的通道基础


电流iB (t)的模拟时间为T1
= 250 ns。本文考虑了以下通道基底电流:

⎧iB /最大
t 为 0≤t≤T

⎪ 1⎪
iB(t) = ⎨ ⎬ (9)
T1

为 t ≥ T1
⎪⎩ iB / max
、 ⎪

公式(9)定义了一个在电流上升期间具有恒定陡度的闪电电流。在电流上升之后,电流保持恒定在峰值iB/max

所谓的细线方法被用来模拟圆柱形导体。空气终端系统和下行导体系统的圆柱形导体的半径为4毫米,电导率
为56.2⋅106 S/m,被考虑在内。这些值是由铜组成的外部防雷系统的典型值。金属板由矩形和三角形的斑块模拟
,假定为理想导体。图7-9中可以看到贴片的分割情况。地面也被认为是具有理想导电性的平面。除空气外的
隔离材料不考虑。
ed(km = 1)。

为了尽量减少频率的数量,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的频率体系。从最低频率1千赫开始,频率以Δf=2千赫的步骤
增加,直到99千赫。然后在第二个频率制度中,频率步长增加到Δf = 3 kHz,直到2 MHz。在2兆赫和20兆赫之
间的最高频率制度中,频率步长进一步增加到Δf=4千赫。

一般来说,导线和贴片的尺寸不应超过λ/8左右,其中λ是所考虑的最高频率的波长。在本文中,考虑的最高频
率为20MHz
因此,导线和斑块被细分为最大尺寸为2米的片段。

5 受检结构

本研究选择了各种模拟典型建筑尺寸的结构。四个结构的基础面积为20米x20米,高度分别为10米、20米、40
米和60米,见图6-9。此外,还包括第五个基底面积为60米x60米、高度为10米的大结构,见图11,12 [14,15]。电
线空气终端系统的网孔尺寸为10米×10米,下行导体之间的间隔为10米,对应于IEC 62305-3[2]中的II级LPS。
在适用的情况下,每隔10米的结构高度就会安装水平连接下行导体的环形导体。

如表3所示,为这五种结构考虑了四种基本类型的防雷系统(LPS)。如图6所示,"a "型LPS包括用于空气终端
和下行导体的拉伸导线。图7和图8显示了 "b "和 "c "类型的LPS。与 "a "型的LPS相比,在 "b "型和 "c "型的LPS
中,拉伸导线被扁平的金属板所取代,以分别模拟金属屋顶和金属墙壁。图9中所示的LPS类型 "d "考虑了屋顶
上的环形金属阁楼的典型情况。
如图6-9所示,我们考虑了三个不同的雷电附着点:屋顶的角落、屋顶一侧的中间和屋顶的中心。在下文中,
它们被表示为角击、侧击和中心击。为了计算的目的,在这些位置放置了1米长的短避雷针,并与空气终端系
统连接。垂直避雷针被连接到棒子的顶部。在这些连接点上注入通道基线电流,与TL模型相对应(见图5)。
根据IEC 62305-1[1]的LPL II,后续冲程的峰值为iB/max = 37,5 kA,前端时间为T1 = 250 ns(见表1)。
为了评估必要的分离距离,每个结构内都安装了两个感应圈。它们分别表示为 "角环 "和 "中心线",在图6-9中
以虚线表示。角环从结构的屋顶角落开始,有一个10米长的水平部分,斜向指向中心。随后,一个垂直部分通
向地面。当然,在金属屋顶的情况下,水平部分是没有的。中心线在结构的中心垂直连接着空气终端系统和地
面。每个环路都加载了1MΩ的高电阻,以模拟防雷系统和内部导电部件之间接近的开环条件。

表3:防雷系统的类型

LPS的
空气终端 下行导体
类型
a 网线 电线
b 金属屋顶 电线
c 网线 金属墙

d 有金属阁楼的
电线
网状线

中击
角球进攻
角部打击 侧面打击 侧击

角环 角环
中心
中心
线
线

图6 - LPS类型 "a " 图7 - LPS类型 "b"

角球进攻 中击
中央击球 角球进攻
角环 侧击
侧面击球

角环
中心
线

图 8 - LPS "c" 型 图 9 - LPS "d" 型


6 潮流

6.1 电流分配到下行导体

在屋顶角落遭受雷击的不对称情况下,注入到下行导体的电流份额被确定。特别感兴趣的是通过位于雷击点正
下方的角部下行导体的电流:通过该下行导体的电流峰值i1/max 与入射雷电电流峰值iB/max 的比值等于公式(1)
的参数kc 。表4给出了网状空气终端系统(LPS类型 "a")和平面金属屋顶(LPS类型 "b")的角部下行导体峰值
电流i1/max 与入射雷电电流峰值iB/max 的比率。与网状导线空气终端相比,根据公式(3),kc 的值也被列在表4
中。在带有网状空气终端系统的结构中,根据IEC标准,kc 的值与计算值有很好的一致性,在60米x60米的大型
结构中,最大偏差为18%。图 10 显示了大型 60 m x 60 m 基地结构中下行导体的电流份额 p = in/max / iB/max 。从
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下行导体的编号 "n"。

表4:角部下行导体电流与角部雷电入射电流的比值
i1/max /
结构尺寸 iB/max
网状线 kc ,根据公式 平板金属屋
(3)。 顶
20m x 20m x 10m 0,40 0,36 0,25

20米 x 20米 x 20 0,33 0,32 0,22


60m x 60m x 10m 0,39 0,32 0,22

40
p 35
a
30
[%] 25

20
15
b
10
5
0
0 2 4 6 8 10 12 14
n

图 10 - 60 m x 60 m x 10 m 的结构在转角处的电流分布百分比。
a) LPS类型 "a",带网状空气终端b ) LPS类型 "b",带平面金属屋顶

角落攻 侧面 中心击 角落 侧面 中心
网状的空气 平坦的金属屋
击 打击 球 击球 撞击 罢工 顶
终端系统

13
12 13 12
12 11 1 2 11
3 10 3 10
4 9 4 9
5 8 5 8
6 6
角落环 7 角落环路 7
下行导体
中心线 下行导体

图 11 - LPS类型 "a"(60 m x 60 m x 10 m),带网状空气 图12 - LPS类型 "b"(60 m x 60 m x 10 m),带金属屋顶 ,
终端系统为10 m x 10 m网状尺寸, ,间隔10 m的下行导体
间隔为10米的下行导体
很明显,转角处的下行导体和紧邻的下行导体承载了大部分的电流,而下行导体的其他部分只将5%或更少的
入射雷电流转移到地面。应该注意的是,在金属屋顶的情况下,也有相当一部分入射电流流经转角处的下行导
体(约22%),尽管与网状线空气终端的情况(约40%)相比,这显然要少一些。

6.2 雷击电流波形的影响

为了进行比较,还使用了除了根据公式(9)的线性上升以外的雷电电流波形进行计算。在这些情况下,使用
IEC 62305-1附件B[1]的标准化雷电波形(公式(10))以及双指数电流波形(11)来模拟注入的后续负击(
iB/max = 37,5 kA, T1 = 250 ns):

i (t /τ1)10 - t /τ
iB(t)=B/最大
⋅1 ⋅ e 2 ,其中τ1 = 0.454 μs,τ2 = 143 μs,η = 0.993 (10)
η 1 + (t /τ )110

(
iB(t) = iB / max ⋅ e-t / τ1 - e-t / τ 2
), 其中τ 1 = 0.092 μs,
= 143 μs,η = 0.995 (11)
η τ2

对20m x 20m x 10m的LPS类型 "a "结构进行了比较,并向屋顶角落注入了雷电电流。对于公式(9)中的线性


上升电流波形和公式(10)中给出的IEC电流,角部回路的最大感应电压非常相似。这里的差异小于25%。然
而,与线性上升电流波形相比,由公式(11)给出的双指数电流波形产生的最大电压大约是其两倍。这是由于
双指数电流波形所固有的最大电流陡度明显提高。

7 感应电压和分离距离

7.1 LPS类型 "a "仅由拉伸的导线组成

表5包含了五个被检查的LPS "a "型结构的感应电压的峰值,这些结构只由拉伸的导线组成。表6中总结了空气


中相应的分离距离(km = 1)。对于所有的结构来说,角部撞击是最糟糕的情况,因为它在角部回路中产生了
最高的感应电压峰值。另一方面,在中心撞击的情况下,中心线的感应电压也非常高。
结构 峰值电压[kV]。 结构 分离距离[cm]
感应环路 闪电连接点 感应环路 闪电连接点
基地面 基地面
角落 侧面 中心 积 高度 角落 侧 中心
积 高度
角落环路 1770 628 506 面
20米 x 20米
471 426 1030 角落环路 29 9,6 7,3
10 m 中心线 20米 x 20米
中心线 6,1 8,9 23
10 m
20米 x 20米 角落环路 2150 974 1060
角落环路 44 22 19
711 678 1440 20米 x 20米
20 m 中心线 中心线 17 19 34
20 m
角落环路 2530 1670 1660
20米 x 20米 角落环路 65 43 44
1380 1190 1470 20米 x 20米
40 m 中心线 中心线 37 37 44
40 m
20米 x 20米 角落环路 2870 2010 2160
20米 x 20米
角落环路 78 60 62
60 m 中心线 1820 1580 1930 中心线 54 51 52
60 m
角落环路 1780 155 243 角落环路 28 2,1 3,2
60米 x 60米 60米 x 60米
10 m 中心线 257 247 1120 中心线 2,5 3,7 32
10 m

表5:LPS "a "型的感应电压(km = 1) 表6:LPS "a "型的分离距离(km = 1)。


在下文中,CONCEPT的计算结果与根据IEC 62305-3第6.3条和附件C(第1节的公式(1,3))的计算结果进行

了比较。图13说明了角部撞击和中心撞击情况下的分离距离。对于角部撞击,用CONCEPT的计算结果显示,

与IEC 62305-3相比,分离距离高出约15 %至30 %。偏差是由于IEC 62305-3中的ki -值比原来的计算结果减少了

20%[3-5]。

中心击球
概念 VDE 0185
角落攻击
概念 VDE 0185

中心击球
角落攻击
s[cm]

s[cm]
概念 IEC 62305-3 概念 IEC 62305-3
100 80
90 构想 IEC 62305-3 70 构想 IEC 62305-3
80
70 60
60 50
50 40
40 30
30
20
20
10 10
0 0
20m x 20m 20m x 20m 20m x 20m 20m x 20m 60m x 20m x 20m 20m x 20m 20m x 20m 20m x 20m 60m x
60m 10m 20m 40m 60m 10m 60m 10m 20m 40m 60m 10m

图13 - CONCEPT计算机代码和IEC 62305-3(公式(3))对LPS类型 "a "的角部撞击和中心撞击情况下的分离距离的比较

对于中心撞击,CONCEPT计算和IEC 62305-3之间的偏差要大得多:根据IEC的公式确定的数值要高出约1.5 ...

2.5倍。这些高的分离距离是由于IEC 62305-3的修改计算方法。最初[3,4]只考虑等电位面结合点和接近位置之

间的高度,而根据IEC 62305-3,现在要考虑沿空气终端和下行导体的路径的总长度,即公式(1)中的长度l。

7.2 LPS "b "型,带金属平顶

表7总结了使用平坦金属屋顶(km = 1)的LPS类型 "b "的分离距离。对于基底面积为20米x20米的结构,分离距


离对撞击点和感应圈的位置相当独立。相比之下,基底面积为60米x60米的大结构则有某种程度的不同趋势。
无论如何,分离距离的最高值(6.1厘米)非常低,与同样高度为10米的20米x20米的结构相比,少了30%。

表7:LPS类型 "a "的分离距离 (km = 1)


结构 分离距离[cm]
感应圈 闪电连接点
基地面

积 高度 角落 侧面 中心

20米 x 20米 角落环路 8,4 8,1 7,8


中心线 7,6 7,8 7,8
10 m
20米 x 20米 角落环路 17 17 17
中心线 17 17 17
20 m
20米 x 20米 角落环路 34 34 34
中心线 34 34 34
40 m
20米 x 20米 角落环路 49 49 49
中心线 48 49 49
60 m
60米 x 60米 角落环路 6,1 2,8 2,2
中心线 2,4 2,6 2,6
10 m
与LPS类型 "a "相比,金属屋顶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分离距离,特别是对于高度为10米或20米的低矮结构。对于
这些低矮的结构,减少系数从2到4不等。对于较高的结构,由于安装了环形导体,减少的幅度较小。图14显示
了20米x20米基底面积的结构的分离距离与结构高度的关系。以下是分离距离s和结构高度h的线性关系(对于II
级LPS):

s = k ⋅ h ≈ 0,0083 ⋅ h (12)

对于有金属屋顶的结构和 "经典 "的向下导体的四舍五入的数字,也允许一些安全系数,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h
s=k⋅ (13)
公里

常数k对于I类LPS可以是0.012,对于II类LPS是0.009,对于III/IV类LPS是0.006。系数km 表示材料系数,如公式
(1)。
60
s[cm]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h [m]

图 14 - LPS 类型 "b"(金属屋顶)的 20 x 20 米基础区域结构的分离距离 s 是结构高度 h 的函数。

7.3 带金属壁的LPS "c "型

LPS "c "型使用金属墙作为下行导体系统,网状金属线作为空气终端系统。计算结果显示,感应电压通常具有

强烈的振荡性。由于公式(4-6)给出的恒定面积标准只适用于单极脉冲电压,所以不能详细规定分离距离。

因此,表8中只总结了感应电压的峰值。对于感应电压,发现以下两种情况,以区分雷电附着点的位置:

1. 在转角和侧击的情况下,连接点直接位于金属墙的顶部(见图8)。在这些情况下,无论结构高度如何,感

应电压总是低于500kV。由于这些低电压水平,根据IEC 62305-3,关于II级防雷系统,s≈15厘米的隔离距离

似乎是足够的。

2. 在中心撞击的情况下,感应电压的峰值(在中心线)接近于表5中发现的LPS类型 "a "的数值。很明显,在

中心撞击的情况下,使用金属墙并不能显著减少分离距离。

表8中给出的数值是基于理想的金属墙面直接连接到等电位面。然而,在现实中,短金属线被用来连接金属外

墙和接地终端系统。1米长的连接线对基底面积为20米x20米,高度为10米的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连接线之

间的间隔分别考虑了5米和10米。表9总结了与墙体直接连接到等势面的理想情况下的比较结果。只给出了最坏

情况下的组合 "角击/角环 "和 "中心击/中心线 "的数值。结果显示,使用这样的连接线只稍微增加了不到10%的


感应电压。
表8:LPS "c "型的感应电压 (km = 1)

结构 峰值电压[kV]。
感应圈 闪电连接点
基地面
积 高度 角落 侧面 中心
角落环路 441 167 395
20米 x 20米
10 m 中心线 99 60 1010

20米 x 20米 角落环路 440 110 500


20 m 中心线 160 75 1430

角落环路 430 85 190


60米 x 60米
10 m 中心线 100 110 1120

表9:连接金属墙和等电位面的导线对LPS "c "型(km = 1)感应电压的影响。连接线的长度为1米,10米高的结构的


基底面积为20米x20米。

峰值电压
连接线之间的间隔 感应圈 [kV]。

闪电连接点

角落 中心

墙体直接与地平面相连 角落环路 441 -

中心线 - 1010

角落环路 441 -
5米 - 间距
中心线 - 1070

角落环路 476 -
10米 - 间距
中心线 - 1070

7.4 LPS "d "型,屋顶有环形金属阁楼

对尺寸为20米x20米x20米的结构以及宽度为0.5米和1米的两块平坦的阁楼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见图9)。表10

总结了与没有阁楼的LPS "a "型配置相比,所产生的分离距离。对于侧面撞击和中心撞击的情况,无论钢板的

宽度如何,都没有发现分离距离的明显减少。只有在最坏的情况下,"转角撞击/转角环 "的组合,对于0.5米宽

的板材,分离距离减少了约30%,对于1米宽的板材,分离距离减少了约40%。

表10:LPS类型 "d"(km = 1)的分离距离,基地面积为20米x20米,高度为10米。


分离距离[cm]
圆周金属
感应圈 闪电连接点
屋顶的阁楼
角落 侧 中心

角落环路 44 22 19
没有阁楼 中心线 17 19 34
角落环路 32 22 19
0,5 m
中心线 18 18 33
角落环路 29 21 18
1,0 m
中心线 17 17 32
8 结论

广泛的金属板作为防雷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使用,可能会大大减少分离距离。在本文中,分析了金属屋顶、金
属外墙和金属圆周阁楼的影响。计算是基于 "CONCEPT II "计算机代码,该代码在频域中用矩量法解决麦克斯
韦方程。

使用金属屋顶可以大大减少分离距离,其系数约为2 ...4.在这里,分离距离与接近等电位面以上的高度成正比

对于金属墙来说,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取决于撞击点的位置:如果击打点在金属墙的顶部,就像角部击打和侧
面击打的情况一样,那么分离距离就相对较小。例如,根据IEC 62305-3标准,大约15厘米就足以保持II级防雷
系统所要求的分离距离。然而,在中心雷击的情况下,使用金属外墙只能使分离距离略有减少。在这种情况下
,屋顶上的空气终端线产生的感应占主导地位。

使用环形金属阁楼的影响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最多只能减少几十个百分点的分离距离。

9 参考文献

[1] IEC 62305-1:2006-01,"防雷击保护--第1部分:一般原则",2006年1月。


[2] IEC 62305-3:2006-01,"防雷保护-第3部分:对结构的物理损害和生命危险",2006年1月。
[3] O.Beierl, H. Steinbigler, "Induced over-voltages at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with meshed air termination conductors", Proc.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ICLP, Munich, paper 4.1, Sep. 1985 (德语)。
[4] W.Zischank, "有易燃物的建筑物的隔离式防雷系统",Proc.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ICLP, paper 6.8, Graz, April 1988(德语)。
[5] IEC 61024-1, "结构物的防雷保护", Ed.2.0, 1998.
[6] D.Kind,"空气中电极的脉冲电压的恒定面积标准",博士论文,慕尼黑工业大学,1957年(德语)。
[7] L.Thione,《大型空气绝缘的介电强度》,载于K. Ragaller:高压网络中的电涌,Plenum出版社,纽约,1980。
[8] H.Bruens,"三维线结构中的脉冲产生的电磁响应",博士论文,汉堡联邦武装力量大学,德国,1985年(德语)。
[9] R.F. Harrington,"用矩量法进行现场计算",纽约,麦克米伦公司,1968。
[10]H.Bruens, D. Koenigstein, "EMP 模 拟 器 中 瞬 时 电 磁 场 的 计 算 和 测 量 " , Proc. of the 6th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Zurich, paper 66L2, pp.365-370, March 1985.
[11]H.Singer, H. Brüns, T. Mader, A. Freiberg, "CONCEPT II - 程序系统手册", Hamburg-Harburg大学, 德国, 2003.
[12]M.A. Uman, R.D. Brantley, Y.T. Lin, J.A. Tiller, E.P. Krider, D.K. McLain, "Correlated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from
lightning return strokes", J. Geophysical.Res., vol. 80, pp. 373-376, Jan. 1975.
[13]H.Bruens, H. Singer, F. Demmel, "Calculation of transient processes at direct lightning stroke into thin wire structures", Proc. of
the 7th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Zurich, paper 17D5, pp.85-90, March 1987.
[14]W.Zischank, F. Heidler, "通过使用广泛的金属部件作为外部防雷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来减少分离距离", Proc. of the 2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ICLP, Uppsala, Sweden, paper 1-1, June 2008.
[15]F.Heidler, W. Zischank, A. Kern, "Analysis of necessary separation distance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including natural
components", Proc. of the 28th Intern.Conf.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ICLP, Kanazawa, Japan, vol. II, report X-1, pp.1418 - 1423,
Sep.2006.
查看出版统计资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