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农学学报 2018,8(1):107-114

Journal of Agriculture www.caaj.org

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
何中虎 1,庄巧生 1,程顺和 2,
于振文 3,
赵振东 4,
刘 旭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江苏扬州 225007;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
山东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 250100)

摘 要:文章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小麦生产发展和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的历史进程。
小麦生产发展分为 4 个阶段,即 1949—1957 年恢复性增长、1958—1978 年稳定增长、1979—1999 年单产
快速增长和 2000—2016 年产量质量同步提升。简要介绍了 1949 年前的育种起步历史,1950 年以后小
麦育种取得了巨大进展,经历了抗病稳产早熟、矮化抗倒高产和高产优质高效 3 个阶段,矮秆基因和 1B/
1R 易位系利用与株型改良起到关键作用,育成了碧蚂 1 号、泰山 4 号、扬麦 158、豫麦 21、济麦 22 等突破
性品种,主产麦区经历了 8~9 次品种更新换代。黄淮麦区的矮秆高产育种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抗赤霉
病育种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概括了种质资源、远缘杂交、矮败小麦、品质改良、兼抗型成株抗性育
种、基因组学等领域的新进展。小麦栽培研究经历了 4 个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以合理密植为核心,20 世
纪六七十年代重点研究不同麦区小麦生长发育规律与高产栽培历程,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了各主要麦区
栽培技术模式包括精播高产、节水高产等技术,20 世纪 90 年代以优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未来产业
发展面临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三大挑战,气候变化、病害加重、缺乏优质高效抗病品种制约
生产发展,建议加强优质抗病高效品种选育与新技术应用研究,实现栽培研究与植保、土肥、农机等有
机结合, 以全面提高小麦产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小麦;遗传改良;栽培;历史回顾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Wheat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Improvement in China


He Zhonghu1, Zhuang Qiaosheng1, Cheng Shunhe2,
Yu Zhenwen3, Zhao Zhendong4, Liu Xu1
(1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Beijing 100081, China;
2
Lixia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007, Jiangsu, China;
3
Agronomy College,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Shandong, China;
4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Jinan 2501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progress of wheat production, breeding, and crop
management in China from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to present. Wheat
produ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recovery period from 1949 to 1957, stable increase from 1958 to
1978, rapid increase from 1979 to 1999, and synchronized improvement of yield and quality from 2000 to
present. A brief summary was made in breeding activities before 1949. Significant progress was achieved in
varietal development, and three periods were recognized, i.e., improving disease resistance, reducing plant
height and increasing yield potential, and improvement of yield, processing quality,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Utilization of dwarfing genes such as Rht1, Rht 2, Rht 8, and Rht 24, as well as 1B/1R translocation

第一作者简介:何中虎,男,1963 年出生,陕西蒲城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通信地址: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 12 号 中国农


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Tel:010-82108547,
E-mail:hezhonghu02@caas.cn。
通讯作者:刘旭,男,
1953 年出生,河北定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博士,主要从事作物种质资源研究。通信地址: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 12
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Tel:010-82108793,E-mail:liuxu01@caas.cn。
收稿日期:2017-11-07,修回日期:2017-11-26。
·108· 何中虎等: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wheat improvement. Milestone varieties such as Bima 1, Taishan 4,
Yangmai 158, Yumai 21, and Jinmai 22 have promoted 8- 9 times varietal replacements. Progress in yield
improvement in the Yellow and Huai Valley and improvement for scab resistance in the Yangtze Region ar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Other aspects include genetic resource collection, wide cross, utilization of Ms 2
gene, quality improvement, adult plant resistance based on minor genes, and genomics. Four stages in
improving crop management are observed, i.e., management of planting density in 1950s, characterization of
wheat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application in increasing yield performance in various regions in 1960s and
1970s, establishment of crop cultivation models in various regions in 1980s, and improvement of processing
quality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1990s. Major challenges for wheat production in China in
the future include improving quality,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 while the major
constrains are climate changes, increased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needs of better varieties. Research
priorities in the future include development of milestone varieties through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ntegration of crop management with plant protection, soil science, and machinery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mmon Wheat; Breeding; Breeding Methodology; Cultivation

0 引言 1918 年 小 麦 面 积 、单 产 和 总 产 分 别 为 3126 万 hm2、


小麦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其持续发展为保障 729 kg/hm2 和 2295 万 t,约占当时粮食作物面积 39%。
国内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品种大面积推广、 近 20 年,由于玉米产量高,有利于畜牧业发展,小麦逐
栽培技术持续改进等为推动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 步成为全国第三大粮食作物。
用。庄巧生[1]对 2000 年以前的全国小麦育种工作做了 小麦起源于中东,但传入中国的时间和途径尚无
全面系统总结,董玉琛和郑殿升 [2] 系统总结了 2000 年 定论。一般认为有 3 条途径,即经丝绸之路,通过新疆
以前中国小麦遗传资源的进展,先后出版了 4 部小麦 和甘肃传入黄河流域;通过中南亚及印度和巴基斯坦
栽培专著 [3-6],韩一军 [7] 全面分析了小麦产业发展与政 北部,经西藏到云南传入长江流域;还有可能通过海上
策选择。笔者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在参考上述文献 从华南传入[8]。
的基础上,着重补充 2000 年以后的品种选育与育种技 1.1 生产发展
术进展,系统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后近 70 年中国小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小麦生产取得举世瞩目的
生产发展与育种、资源和栽培的技术进步,还对目前产 成就。推广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改善水利设施、增
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重点研发领域进行了讨论,以 施化肥、普及机械化、加强病虫害防治、实施联产承包
便为中国小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责任制和有利的粮食生产政策等措施发挥了重要作
1 中国小麦产业发展概况 用。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 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
小麦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的世界性粮食作 2419 万 hm2,单产 5327 kg/hm2,总产 12885 万 t,占谷物
物,为人类提供约 21%食物热量和 20%蛋白质。据 面积 25.6%、
总产 22.8%,
占粮食作物(包括豆类和薯类)
FAO 资料,2014—2016 年全球平均种植面积、单产和 面积 21.4%、总产 20.9%。国内小麦基本为普通小麦,
总产分别为 2.2 亿 hm2、3323 kg/hm2 和 7.38 亿 t。小麦 硬粒小麦等仅有零星种植。秋播小麦(包括北方冬性
营养价值较高,具备独特的面筋特性,可制作多种食 占种植面积 93.7%,
和南方春性类型)俗称冬麦, 春麦仅
品,是全球约 35%~40%人口的主食,同时还是最重要 占 6.3%。河南、
山东、
河北、
安徽和江苏为主产区,
其产
的贸易粮食和国际援助粮食。 量占全国总产 76%。国内小麦的独特性表现在 3 个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常年产 (1)小麦生产主体为一年两熟制,即小麦/玉米或小
面:
量约占全球总产 17%,因此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不仅 麦/水稻轮作, (2)农户种植规模小,
对早熟性要求高; 但
对保障国内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在一定程 (3)食品种类独特,
机械化程度较高; 面条和馒头等传统
度上影响国际粮价。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口 食品占主导地位。
粮作物,其栽培与发展至少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在 总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小麦单产和总产不
明代小麦已遍布全国,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断增长的趋势基本一致(图 1),说明科技进步发挥了
20 世纪初,小麦已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如 重要作用;种植面积在 2000 年以后显著减少,但近 10
·109·


500 14


000
12

播种面积 单产


500
总产量


000 10

m2
m2)
万h

百万t

500

80
g/
播种面积/

000
(k

总产量/
单产/


500 60

000 40

500
20

000
500 0
194
952 56 60 6
4 68 72 7
6 80 84 88 9
2 96200
004 08 12 1

年份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图 1 中国小麦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趋势(1949—2016)

年则比较稳定。中国小麦生产可大致分为 4 个阶段。 9964 万 t 增加到 12885 万 t。高产矮秆抗逆优质品种大


(1)1949—1957 年恢复性增长阶段。播种面积由 1949 面积普及,优质麦得到较快发展,产量得到进一步提
年 的 2470 万 hm 增 加 到 2756 万 hm ,单 产 由 每 公 顷
2 2
高。但品质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生产成本过高成为进
645 kg 增加到 859 kg,总产则由 1381 万 t 增加到 2368 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健康营养绿色高
万 t。单产和播种面积同步提高为增加总产做出贡献, 效成为目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大面积推广优良地方品种和一些新育成的抗锈品种则 多种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偏高。据农业部资料,国
(2)1958—1978 年稳
在提高单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小麦每公顷产量 5610 kg,生产成本 13710 元;美国
定增长阶段。1960 年前后受“大跃进”等的影响,生产 小麦每公顷产量 2610 kg,生产成本 4770 元,中国每千
出现严重下滑。随着农业政策的逐步调整,播种面积 克成本较美国高 33%。中国物资消耗、人工和土地分
由 1958 年的 2580 万 hm 增加到 2918 万 hm ,单产由
2 2
别占成本 45%、38%和 17%,而美国分别占 41%、6%和
877 kg/hm 增加到 1845 kg/hm ,总产则由 2263 万 t 增
2 2
20%。另外,2006—2015 年美国小麦生产成本年均降
加到 5384 万 t。由于高产早熟抗条锈新品种的大面积 低 0.96%,而中国同期则年均增加 8.4%,尽管中国小麦
推广、栽培水平的显著提高(包括增施化肥和增加灌溉 年均收购价格增加 5.5%,但麦农净收入却下降较多。
面积等),播种面积和单产同步提高,实现了小麦生产 还有学者认为,自 2000 年以来,汇率变化是造成国内
(3)1979—1999 年 单 产 快 速 增 长 阶
的第一次跨越。 农产品价格差的重要原因,约占 60%。总之,生产成本
段。播种面积相对稳定,单产由 1979 年的 2139 kg/hm 2
高与国家的多种政策、生产规模及技术有关,
并以前两
增 加 到 3947 kg/hm ,总 产 则 由 6273 万 t 增 加 到
2
者为主。
11388 万 t。普及半矮秆高产早熟品种、进一步提高栽 1.2 消费与贸易
培水平等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行农村承包责 作为细粮的小麦,从 1949 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
任制则是 1979—1984 年前后突破性增长的关键因素, 后期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口粮消费一直占主导地位,
实现了小麦生产的第二次跨越。小麦由过去的严重短 1980—2016 年约占 80%~90%。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缺逐步过渡到基本平衡,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转变为丰 随着主食消费减少及食品多元化的发展,2000 年以后
年有余,同时消费者对加工品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 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饲料和工业消费则显著增加[7,9]
(4)2000—2016 年产量质量同步提升阶段。由于
求。 (图 2)。1995 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每年消费小麦分别为
产业结构调整,
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
春麦区、
西南 69、81 kg,2010 年则分别减少至 55、57 kg。全国口粮
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面积下降尤为显著,
产区进一步集 消费由 1992 年 9000 万 (占
t 87%)下降到 2016 年 8850
中到黄淮麦区(约占总产 70%)和长江中下游麦区。播 t
万(占 80%),饲料和工业消费目前占消费总量 6.3%
种面积由 2000 年的 2665 万 hm 减少到 2419 万 hm ,单
2 2
和 6.7%。
产 由 3735 kg/hm2 增 加 到 5327 kg/hm2,总 产 则 由 中国是传统小麦进口大国,新中国成立前就有进
·110· 何中虎等: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

100
00 食品消费 饲用消费 工业消费

万t 80
00

60
00
消费量/

40
00

20
00


19
92 19
94 199
6 199
8 20
00 20
02 20
04 2
006 200
8 20
10 20
12 20
14 2
016
年份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图 2 中国小麦消费变化趋势(1992—2016)

出口贸易。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新中 与品种区域试验方面开展了开创性工作。私立齐鲁大
国成立后尤其是 1967—1995 年进口量较大,1983— 学农事试验场、私立燕京大学作物改良场、陕西农业改
1995年均进口小麦1046万t。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 进所、国立西北农学院、四川省稻麦改良场、国立公主
后,中国农产品市场高度开放,配额内的 964 万 t 小麦 岭农事试验站等则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做出了贡献。需
关税为 1%,配额外关税 65%。由于国内生产能力的快 要说明的是,尽管新中国成立前条件很差,抗战期间难
速 提 升 ,2000 年 以 后 小 麦 进 口 量 显 著 减 少 ,2014— 以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但不少有条件的单位仍在开展
2016 年平均进口 314 万 t,占全国总产 2.5%。品质优、 杂交育种工作,这是十分难得的。
价格低及外贸平衡可能是中国继续适度进口小麦的主 国内小麦遗传育种工作的主要奠基人包括金善
要原因。 宝、
沈宗瀚、
沈寿铨、
戴松恩、
蔡旭、
赵洪璋、
庄巧生、
肖步
2 品种改良研究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 阳等,20 世纪 80 年代前李振声、董玉琛、刘大钧、陆懋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工作始于 20 世纪 10 年代,至今 曾、颜济等在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等领域分
已有 100 多年历史,庄巧生主编的《中国小麦品种改良 别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振声于 2006 年获国家最高科学
及系谱分析》[1] 对 2000 年以前的育种工作做了全面系 技术奖。
统总结。本节主要参考上述文献进行总结,同时补充 2.2 新中国成立后育种快速发展阶段
21 世纪新品种选育的进展。 1950 年春全国小麦遭受有史以来的条锈病特大
2.1 新中国成立前育种起步阶段 流行,造成严重减产,麦收后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要
1949 年前,与小麦改良有关的单位前后有 25 个。 求大力加强消灭条锈病危害的具体措施,显著推动了
育成在生产上应用的改良品种 39 个,其中从国外引进 小麦抗锈育种工作。1950 年以来,国内小麦育种取得
5 个,由地方品种或混合选种法育成 5 个,纯系法育成 巨大成就,大致经历了抗病稳产早熟、矮化抗倒高产和
23 个,通过杂交法育成 6 个,但推广面积并不大。影响 高产优质高效 3 个阶段,以第一阶段时间最长。小麦
较大的品种包括玉皮(Quality,美国)、矮立多(Ardito, 育种的总体目标是高产抗病早熟优质广适,以满足一
意大利)、中农 28(Villa Glori,意大利)、川福麦(Fawn, 年两季高产的要求;但病害的种类在不同麦区和不同
澳大利亚)、南大 2419(Mentana,意大利)、金大 26、金 时期则有较大差别,北方冬麦区在 1990 年以前一直以
大 2905、金大开封 124、浙场 9 号、成都光头、陕农 7 号、 抗条锈病为主,长江流域则一直以抗赤霉病为主。品
蓝芒麦等。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与私立金陵大学农学 质改良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90 年代后期节水则
院在小麦品种改良、性状遗传与栽培技术研究以及人 成为黄淮麦区北片的重要目标。
才培养方面都有建树,前者以原颂周、金善宝为代表, 1950 年黄淮麦区开始大面积推广抗条锈品种碧
后者以外籍人士洛夫及沈宗瀚、沈寿铨为代表。1931 蚂 1 号和碧蚂 4 号等,1970、1971 年育成了半矮秆品种
年开始筹备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则在种质资源引进 泰山 4 号和矮丰 3 号,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主要推广
·111·

矮秆高产多抗的陕农 7859 和豫麦 21 等,近 10 年优质 规模收集国外资源。1946 年,北京大学农学院蔡旭从


高产兼顾品种如济南 17 和豫麦 34 等大面积种植。主 美国堪萨斯引进数以千计的冬春小麦品种。上述工作
产麦区先后经历了 8~9 次大规模品种更新换代,
为单产 为各地开展小麦育种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从意大
和总产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以黄淮麦区南片为例, 利引进的南大 2419、阿夫、阿勃、郑引 1 号等不仅在南
1950—2012 年间品种的产量潜力从 4.6 t/hm 提高到2
方冬麦区和黄淮麦区直接大面积推广应用,还在后来
8.9 t/hm ,年均增加 57.5 kg/hm 或 0.70%,产量提高主
2 2
的杂交育种中发挥了骨干亲本的作用。从美国引进的
要与单位面积粒数、粒重、生物产量、收获指数和开花 及 20 世纪 70 年代从罗马尼
抗锈品种早洋麦和胜利麦,
后茎秆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增加及株高降低有 亚引进的洛夫林 10 号等 1B/1R 易位系,则分别在抗病
关。1990年以后的主要品种多为直立紧凑株型,
株高从 育种中发挥了核心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从国际
1950年初的120~130 cm降到约75 cm,
千粒重从35 g左 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系统引进了其培育的春麦品种,在
右提高到 48~50 g,Rht1、Rht2、Rht8、Rht24 等矮秆基因 春麦区和西南麦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直接利用外,还
和 1B/1R 易位系的利用为降低株高、提高产量、改进抗 广泛用作杂交亲本,主要用于改良加工品质、降低株
[10]
病性起到关键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黄淮麦区的矮 高、提高产量潜力和抗锈病等。
秆高产育种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抗赤霉病育种得到国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长江流域的小麦品种对赤霉
际同行的高度评价,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的矮化育种仅 病和印度腥黑穗病的抗性好,黄淮麦区品种表现矮秆
比国际上的绿色革命晚几年。 抗倒、早熟、灌浆快,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美国
主要麦区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目前的代表性推广 等得到广泛应用。
品种大致如下。北部冬麦区包括农大 183、农大 45、北 3 育种技术新进展
京 10 号、东方红 3 号、农大 139、丰抗 8 号、京 411、京冬 新中国成立以后,杂交育种很快得到普及。20 世
8 号和中麦 175,黄淮冬麦区包括蚰子麦、徐州 438、碧 纪五六十年代用系统育种法和引种育成了不少品种,
蚂 1 号、南大 2419、石家庄 407、济南 2 号、北京 8 号、泰 但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的主要品种则基本上是通过杂
山 1 号、
丰产 3 号、
博爱 7023、
郑引 1 号、
百农 3217、济南 交育种育成的,杂交方式以单交和三交为主。尽管后
13、鲁麦 1 号、小偃 6 号、陕农 7859、冀麦 30、鲁麦 14、晋 代处理技术逐步多样,但仍以系谱法选择为主。1990
麦 33、豫麦 13、豫麦 18、豫麦 21、郑麦 9023、济麦 19、邯 年前的育种方法研究相对较少,近 10 年来,以基因组
6172、烟农 19、济麦 22、周麦 18、矮抗 58、周麦 22 等,长 学为代表的新技术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下面从 6 个方
江中下游麦区包括南大 2419、阿夫、鄂麦 6 号、扬麦 1 面对相关进展进行总结。
号、鄂恩 1 号、扬麦 4 号、扬麦 5 号、扬麦 158 和扬麦 16 3.1 种质资源
等,西南麦区包括南大 2419、山农 205、阿勃、繁 6、绵阳 中国建立了从资源收集保存到研究利用的技术体
11、绵阳 26、川麦 107 和川麦 47 等,春麦区有甘肃 96、 系。国家种质库保存小麦资源 4.9 万份,
每年为全国数
新克旱 9 号、宁春 4 号等。2000 年以来,在生产上曾经 以万计的科研人员提供种质资源与信息服务。在核心
或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优质品种有济南 17、济麦 20、 种质和基于基因组学的种质资源研究等领域取得重要
豫麦 34、豫麦 47、郑麦 366、师栾 02-1、藁城 8901、中优 进展,还对小麦族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详见董玉
9507 等。 琛、郑殿升主编的《中国小麦遗传资源》[2]。高抗赤霉
从 1998 年到 2015 年,农业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病的苏麦 3 号、小麦遗传研究模式品种中国春、带独特
物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在郑州、衡 糯基因的白火麦等则为中国特有,并在国际上产生广
水、泰安、杨凌、合肥、扬州、绵阳、昆明、贵阳、哈尔滨、 泛影响。育成的骨干亲本繁 6、矮孟牛、鲁麦 14、周
天水、银川和乌鲁木齐等地建立了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8425B 等在国内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还对
分中心,
显著提升了各地小麦育种的研究设施和能力。 上述骨干亲本做了系统解析。
2.3 国外引种发挥了关键作用 3.2 染色体工程与远缘杂交
国际性种质资源交换是推动育种进步的关键因素 20 世纪 70 年代,将细胞遗传学的非整倍体材料引
之一,引进品种在国内小麦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入国内并付之应用,推动了国内小麦细胞遗传学和染
1932 年,中央农业实验所与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农学 色体工程育种的发展。用长穗偃麦草后代育成了高产
院联合出资,从英国专家潘希维尔氏(John Percival)购 多抗优质广适性小麦品种小偃 6 号,在陕西关中等地
买了 1700 份世界小麦品种,这是中国首次有计划、大 大面积推广 20 余年,并已成为国内优质小麦的骨干亲
·112· 何中虎等: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

本。用簇毛麦与普通小麦育成的 6VS/6AL 易位系在 3.6 基因组学技术应用


抗病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生物技术和染色体 2012 年中国牵头完成了小麦 D 基因组和 A 基因
工程把中间偃麦草的抗黄矮病等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 组供体种草图的绘制,为小麦研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
麦并育成抗病品种,把冰草的多花多实基因导入普通 基因组信息,基因编辑技术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将水
小麦并成功用于新品种选育。 稻、玉米和小麦基因组学的信息与技术成功用于小麦
3.3 太谷核不育与矮败小麦 品质等新基因发掘、标记开发与应用,发展了育种实用
中国发现的太谷核不育基因在育种中发挥了较好 的基因标记技术。发现 11 个影响面制品色泽的基因
作用。育成的代表性品种有鲁麦 15 和石 4185 等,2017 位点,筛选出 Ppo-A1b 等 13 个能显著改良面制品色泽
年该基因已被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在太谷核不育小 和筋力的优异等位基因,发掘验证育种可用的基因标
麦研究的基础上,把不育和矮秆 2 个基因紧密连锁在 记 60 多个。研发的小麦 SNP 芯片 Wheat660K 和基因
一起的“矮败小麦”正在育种中应用,育成的轮选 987 特异性标记的 KASP 高通量检测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
不仅在北部冬麦区大面积推广,还成为该麦区产量育 应用。用分子标记育成了中麦 1062、济麦 23 等 6 个优
种的骨干亲本。 质新品种,为分子育种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上述标记
3.4 品种品质评价体系 除在国内单位应用外,还被澳大利亚、美国等 16 个国
自 2000 年以来,国内小麦品质改良方法研究取得 家和地区广泛使用。
重要进展。采用表型分析和基因标记鉴定相结合的方 4 栽培技术发展
法,建立了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小麦品种 有关新中国成立前小麦栽培研究的资料很少,但
品质评价体系,包括磨粉品质评价、加工品质间接评价 早在 1936 年,就有学者依据气候和土壤条件及生产状
和 4 种主要食品(面条、馒头、面包和饼干)实验室评价 况,将全国小麦划分为 6 个冬麦区和 1 个春麦区。1949
与选择指标 3 个部分 [11-12]
。如建立了中国面条的标准 年以后,全国先后广泛开展了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
化实验室制作与评价方法,明确了主要选种指标与分 乃至超高产的栽培研究。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
子育种可用的基因标记,在基因层次阐释面条品质的 与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不同地区的高产优
内涵,使传统食品的品质育种有规可循。还确定了中 质高效栽培模式,建立了“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
“冬
国馒头、
面包与饼干品质育种的选择指标,创立的品质 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小麦超高产栽培关键技
评价体系已在全国主要育种单位广泛应用。将国内小 术”、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和“小麦精确管理技术”等栽
麦产区初步划分为 3 个品质区域,即北方强筋与中筋 培管理体系,还对生理机制和信息技术等进行了研究,
冬麦区、南方弱筋与中筋冬麦区和中筋强筋春麦区, 为全国小麦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上述研究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由农业部 2001 年发布试行。 的主要进展在《中国小麦栽培学》、
《小麦栽培理论与技
3.5 兼抗型持久抗性育种 术》、
《中国小麦学》、
《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和《小
成株抗性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抗性不因病原菌生 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及栽培技术》[3-6,14] 中进行了系统全
理小种变化而丧失,
具持久抗性特点,但因遗传机理复 面总结,并对全国小麦区划进行不断完善。本节内容
杂,在育种实践中应用很少。受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 主要引自上述著作。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金善宝、蔡
心启发,
在基因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微效基因一 旭、余松烈、
卢良恕、张锦熙、梅楠等为国内小麦栽培的
因多效的兼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的成株抗性育种新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方法,包括种质资源成株抗性鉴定、亲本选配、分离世 《中国小麦栽培学》(1961)反映了 20 世纪 50 年代
代群体大小、田间选择标准、高代材料多点鉴定与分子 国内小麦生产由低产变中产的群众性栽培经验,重点
确认等技术。在平原 50 等品种中发现了 5 个兼抗上述 论述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小麦生
3 种病害的优异基因,它们控制的抗性已保持 60 年以 产和栽培技术改革的成就,包括分布和区划、品种资
上,并将其成功用于育种实践,育成了 100 余份兼抗条 源、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涉及轮作、深耕、施肥、灌
[13]
锈、叶锈和白粉病的成株抗性新品系 。这一研究不 溉、良种、密植、植保、管理、机具、收获等,指出合理密
仅揭示了小麦兼抗型持久抗性的遗传机理,还为解决 植是小麦丰产栽培的中心环节,依靠主茎穗并争取分
抗性频繁丧失的难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材料。需要说 蘖穗是获得大面积丰产的可靠途径。
明的是,中国的抗赤霉病研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 《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1979)反映了 20 世纪六七
响,但近 20 年美国等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十年代国内小麦栽培的科研进展和生产经验,将栽培
·113·

区域划分为 9 个主区、5 个副区,并对其耕作制度和栽 过多,可能会给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培特点做了说明。系统介绍了小麦生长发育规律,论 从生产角度来看,主要存在 3 个问题,迫切需要优
述了个体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与群体环境的相互关系 (1)气候变
质高效抗病广适的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
及对产量的影响,特别在分蘖生长与环境、结实器官的 化的影响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极端高温或低温、干旱
形成环境等方面有一定深度,研究并制定出小麦生育 或涝害等发生频率显著增加。如 2013 年安徽北部和河
过程及高产栽培历程表。 南南部在 4 月中旬出现极端低温,导致至少 200 万 hm2
《中国小麦学》(1996)的栽培部分全面总结了 20 世 小麦严重减产;2014 年 5 月底—6 月初,黄淮麦区连续
纪 60 年代以后,
特别是 80 年代前后的新进展与研究成 出现 35~38℃高温,导致河北、山东及北京周边地区严
就,从总体上确立了小麦栽培的基本原则和技术体 重减产。为适应这一变化,要求新品种在抽穗前发育
系。提出了各主要麦区栽培技术模式,包括北方冬麦 略慢一些,而在后期具备更快的灌浆速度,同时具备更
区水浇地、旱地冬小麦,南方冬麦区的平原稻茬麦区、 (2)病害问题日益严重,表现为
全面和更好的抗逆性。
春麦区栽培技术等。明确了各地高产栽培的理论依 病害种类、发生频率、危害程度显著增加。近 10 年赤
据、技术体系和基本农艺措施,强调了各区的技术特点 霉病明显北移,已成为黄淮麦区的常发性病害,如
和主攻方向。山东省研制的精播高产技术,在高产地 2012 年严重发病面积约 1000 万 hm2;近 20 年纹枯病已
区将播量从原来的每公顷 180 kg 降为 60~120 kg,不仅 成为黄淮地区的重要病害,
但育种进展并不大;
禾谷类
增产 10%以上,而且抗倒伏能力显著增强。河北省等 包囊线虫和茎基腐病的危害越来越重;出现了致病性
缺水地区已普遍将原来的小麦灌溉 4~5 水减少到 2~3 强、发展速度很快的条锈病新小种 V26,使主产麦区广
水,实现了高产节水高效的统一。 泛应用的抗条锈病基因 Yr26 和被寄予厚望的 Yr10 普
《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2006)全面论述了 20 遍丧失抗性,人工合成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和贵农号品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小麦栽培科研新成就和生产新 系已丧失对条锈病等的抗性;叶锈病危害显著加重,已
发展,突出了高效优质和新技术的应用。面对小麦总 成为主要麦区的重要病害;白粉病的发生面积在进一
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把栽培研究与优 步扩大。要求新品种兼抗多种病害,黄淮麦区迫切需
质品种、
种植制度、
结构调整、加工销售等联系起来,拓 (3)优质高效品种不能满足生产
要抗赤霉病的新品种。
宽研究领域,在宏观和微观领域都取得新进展。主要 和市场需求。由于 2005 年以后再次强调产量,忽视了
包括研究确定不同地区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 品质改良,品质育种呈下滑趋势,导致优质麦面积
系,加强优质栽培技术,探索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下降。
开展节水节肥高产技术研究,提升旱地栽培技术、信息 在新的形势下,应站在全球视野,综合考虑国内和
技术在栽培中的应用等。如传统小麦栽培的底肥一般 国际 2 个市场资源,重新研究粮食或口粮安全战略,从
占 60%~70%,追肥占 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 经济、市场、
技术、生态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产业问题,并
至 起 身 期。氮肥后 移 技 术 将 底 肥 氮 肥 比 例 减 少 至 制定出持续稳定的发展策略,以满足口粮安全、
营养健
30%~50%,追肥比例增加至 50%~70%,同时将春季追 康、生态绿色的总体发展目标。除部分地区继续加强
肥时间移至拔节期,部分高产地块甚至移至拔节至挑 高产更高产甚至超高产品种培育外,大部分地区应把
旗期。氮肥后移技术有利于北方地区小麦高产、优质 培育高产稳产、水肥高效、抗病、抗逆、广适性品种作为
目标的实现。 主要任务;在改进加工品质的同时,系统开展营养健康
5 未来挑战与机遇 相关性状研究[15]。就育种技术而言,考虑到产量、水肥
中国小麦生产虽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近 20 年 利用效率及抗高温等的复杂性及表型鉴定的巨大工作
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面临提升质量、
降低成 量,在近期内发掘出效应较大、育种家可用的基因标记
(1)消费者对优质营养健康的
本和保护环境三大挑战。 难度相当大,因此,
高产高效广适性品种的培育仍需主
(2)生产对
要求越来越高,优质麦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要依靠常规育种技术。在推广普及分子标记选择技术
水肥农药的依赖性强,现有品种和技术不能满足生态 的同时,还应研发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新技术,
(3)生产规模小、
环保绿色的新要求; 成本高,导致国内 为未来应用做好储备。
小麦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约 30%。另外,私有企业在育 目前及未来应重点抓好 3 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
种与新技术推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有单位与私 抗病品种选育。通过基因特异性标记和常规选择相结
有企业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目前审定品种 合,将国内外已有的抗病基因快速转育到现有主栽品
·114· 何中虎等: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

种和苗头品系中,普遍提高黄淮麦区品种对赤霉病的 [7] 韩一军.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12.
抗性水平;培育兼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成株抗
[8] Bonjean Alain P, Risacher Thierry, Rouffet Aude, et al, The unique
性新品种,为防止锈病的扩展和抗性频繁丧失提供技
heritage of East Asian bread wheat[A].// Bonjean Alain P, Angus
(2)加强优质节水节肥品种选育,亲本和育成
术支撑。 William J, van Ginkel Maarten. The World Wheat Book, A History
品系品种的系统鉴定至关重要,还应及时大胆采用一 of Wheat Breeding[M]. Lavoisier, Paris,2016:617-655.
(3)栽
些可用的分子标记,为表型鉴定补充有益信息。 [9] 钟永玲,曹慧,张玉梅.中国小麦中长期供需趋势分析及建议[J].中

培研究与植保、土肥、农机等紧密结合,为优质高效绿 国食物与营养,2014,20(9):51-55.
[10] Gao Fengmei, Ma Dongyun, Yin Guihong, et al. Genetic progress
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黄淮麦区应适度扩大小麦与豆
in grain yield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in Chinese wheat cultivars of
类轮作面积,只有同时改进品种抗性与现有耕作制度, Southern Yellow and Huai Valley since 1950[J]. Crop Science,2017,
才能有效减轻赤霉病的危害。 57:760-773.
[11] 何中虎,晏月明,庄巧生,等.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

参考文献 子改良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6):1091-1101.

[1] 庄巧生.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12] 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等.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J].作物学报,

社,2003. 2011,37(2):202-215.

[2] 董玉琛,郑殿升.中国小麦遗传资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3] Li Zaifeng, Lan Caixia, He Zhonghu, et al. Overview and

2000. application of QTL for adult plant resistance to leaf rust and

[3] 金善宝.中国小麦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 powdery mildew in wheat[J]. Crop Science,2014,54:1-19.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 [14] 于振文.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及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1979. 社,2007.

[5] 金善宝.中国小麦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15] 张勇,郝元峰,张艳,等.小麦营养和健康品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

[6] 余松烈.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科学,2016,49(22):4284-4298.

社,200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