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作雒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逸周书》<作雒解>中“常累”“惷常”词义

探析

《逸周书》<作雒解>,雒,同洛,指洛邑。作雒,即营造洛邑。此篇记周公在武王殁
后的政绩以及洛邑的城制。清人唐大沛认为“(此篇)文笔简古而周密,非周初良史不能
为,疑亦出于史逸之手“,目前学界也将此篇视为西周中晚期遗存的珍贵史料。本文基于
词源和实物遗存,对此篇涉及的两个建筑特征词汇做探析。
<作雒解>全文:
“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于殷,俾监殷臣。武王
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肂于岐周。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
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二年,又作师旅,临卫
政殷,殷大震溃。降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凌。凡所征熊盈
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毕。俾康帅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东。周公敬
念于后,曰:“予畏同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城方千七
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制郊甸,方六百里 ,
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郡有四鄙,大县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立城,
方王城九之一。都鄙不过百室,以便野事。农居鄙,得以庶士,士居国家,得以诸公大夫 。
凡工贾胥市臣仆州里,俾无交为。
乃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封人社遣,诸侯受命
于周,乃建大社与国中,其遣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亹以黄土,将建诸
侯,凿取其方,一面之土,焘以黄土,苴以白茅,以为土封。故曰,受列土于周室。乃位
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咸有四阿,反坫。重亢、重郎、常累、复格、藻
棁,设移、旅楹、舂常、画。内阶玄阶,堤唐山廧,应门库台玄阃。”
其中本文关注的是最后关于建筑特征部分中的“常累“与”舂常“
“咸有四阿,反坫。重亢、重郎、常累、复格、藻棁,设移、旅楹、憃常、画。”
唐代孔晁注“重亢,累栋也。重郎,累屋也。常累,系也。复格,累之孺也。藻梲,
画梁柱也。承屋曰移,旅,别也。憃常,谓藻井之饰也。言皆画列柱为之也。”其中引人
注目的是关于对“常累”和“舂常”的注有很大的区分,而原文两个词却还是拥有同一个
字“常”。基于作雒这篇文章诞生的年份应在西周中晚期,一字一意,不应该会出现如此
截然不同的注解。孙诒让注“按常累意难通,注释为系,亦有误脱。舂常,注释为藻井饰
亦不知何据。”
累,本作糸,又作纍。《说文注》“糸,細絲也”,“絲,蠶所吐也” 《广雅 ·器》:
“纍,索也”“絲,绺也”。而关于系,《说文注》“从糸。系,細絲也“。可以很明显
的看出,累常这里的累,是在指代一种丝织品。朱右曾提到了此物“今殿屋宇下方铁丝网
盖其遗制”,右注 “常累未详,或云结网施宇下以御鸟雀者也”。这个东西,在宋代以后
到如今,被称为“罘罳”或者“防雀网”:

辽代奉国寺转角斗拱下方罘罳
但考虑到原文的叙述和语法,本文认为“常累”此物不应该是户外檐下构件。西周当
时恐怕并没有如此发达的斗拱组,需要安装罘罳去抵御鸟雀安巢对檐下斗拱的危害。并且
罘罳这样位置的构件,并不像是能和其余重亢、重郎、复格、藻梲并列的,具有一定代表
的建筑构件。同时,“常累”中,累是指丝织品,而常字还未解。通过对“舂常”的解读
就是解开这个构件真实指代的关键点。
“惷常”,或作憃常。出来孔晁外,其余诸家对于此词均表示不理解。而孔晁所说的“
藻井之饰”,意思应该比较明确,就是指华丽的藻井装饰。考察惷字,《说文解字注》“
(惷)亂也。从心。春秋傳曰:王室日惷惷焉。昭二十四年左傳文。今本作王室實蠢蠢焉。
一曰𣆪也。別一義。” 𣆪,《说文解字》“𣆪,厚也”。厚,《国语·鲁语》“不厚其栋,
注:‘大也’”。《玉篇》“厚,不薄也,重也”。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惷常一词,极有
可能指的是厚常、重常,而将厚常、重常再带入进孔晁的注“藻井之饰也”和“常累”一
词中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常”字,在<作雒解>中极有可能指的是“藻井”之义。孙诒让
也在注中发现此意:“孔盖以常为藻井,惷常为藻井饰”,但他又同时认为“窃以为‘常
累’当作‘累常’…则累常为重藻井矣。累常与下惷常同物…当注‘累常,累藻井也’”
本文认为实际上常累就是指的是藻井周围的丝织品,惷常就是孔晁所注那样,是华丽的藻
井装饰。孙氏所说的“累藻井“如果是上下重叠的,那安装藻井之后又怎么能看见获知?
如果是一字排开的累藻井,本文相信西周的文章一定会列明其累数,尤其是对方位排布非
常注重的西周政治生活,如何排布极为重要,而不是仅仅描述。
现存物中,中国最早的木构佛光寺仅能到晚唐,世界最古木构法隆寺也仅能至中唐,
都距离西周两汉甚远。但幸运的是,法隆寺中有一件东西能相对清晰的描述“常累“所指
之物的可能性:

法隆寺藏飞鸟时代天盖
日文所指的天盖,是佛教图像中的常见的佛帐。在佛教传入之后,所产生的说法、本
生图像中有大量体现。如果考虑图像的话,南北朝均有大量造像碑实证:
洛阳博物馆藏北朝造像碑
佛帐一般认为是一件独立的建筑构件,并不会认为是一件室内家具或者是和藻井有关
的建筑构件。但考察“常累“和”惷常“的词义辨析后,本文认为有理由相信,”常“字
作为统一的藻井含义,并延伸出相对应的,有对照关系的两种建筑装饰是合理的。
“乃位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咸有四阿,反坫。重亢、重郎、常累
复格、藻棁,设移、旅楹、舂常、画。“
“咸有四阿、反坫。重亢、重郎、常累、复格、藻梲”是在描述“五宫”,设移,移即
簃也,《尔雅》“连谓之簃”,朱右曾“谓堂边小屋也”。孔晁“承屋曰移”。至今苏州
网师园中还有殿春簃用这个字。可以看出,“五宫”中设置的建筑特征有五种,而“移”
中的设置的有四种。其中的常累和惷常则是明显的对照关系。
本文对于佛帐天盖形式和常累的对照仅仅用于体现常累所指的真实可能性,而非直接
认为常累之形制就是佛帐天盖形制。至少,它不会是檐下防雀网或是罘罳之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