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新冷媒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1 范围

本设计指引描述了采用新冷媒 R410A、R407C 作为制冷剂的空调系统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性能


设计人员可以此为参考。
本指引适用于出口的空调器产品,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
2 相关标准

2.1 国家标准
GB/T7725-1996 房间空气调节器
GB/T7725-200x 房间空气调节器(修订版报批稿)
3 制冷剂 R410A、R407C 与 R22 物性比较

第1页
表 1 制冷剂 R410A、R407C 与 R22 物性比较
对比项目 R22 R407C R410A
R22 R32/R125/R134a R32/R125
成分
(100%) (23/25/52%) (50/50%)
分子量 86.5 86.2 76.2
沸点(℃) -40.8 -43.8 -51.4
工作压力比(ASHRAE/T 条件理论循环) 100% 约 108% 约 160%
单 位 能 力 容 积 比 ( ASHRAE/T 条 件 理 论 循
100% 约 100% 约 68.5%
环)
功率比(ASHRAE/T 条件理论循环) 100% 约 103% 约 107.7%
最高工作压力(MPa) 2.6 2.60 4.15
单一工质 非共沸混合工质 近共沸混合工质
温度滑移
(0℃) 约(4~6℃) (0.1℃)

4. R410A制冷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R410A制冷系统与R22空调器相同部分的设计仍然可以适用《制冷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设计规范》及
《系统设计规范》,本节内容主要叙述由于R410A物性与R22不同对制冷系统设计的影响。

4.1 压力强度对应设计考虑
R410A 系统与 R22 系统一个最明显特点就是压力高,空调器在正常运行时工作压力平均比 R22 系统
高 60%,系统各部件耐压强度必须比 R22 系统加强。

4.1.1 两器选型及设计(蒸发器和冷凝器)
换热器和 R22 用铜管比需使用厚壁铜管,要求换热器耐压强度能通过按 R410A 工作压力要求的
测试

4.1.2 阀件的选用及设计(四通阀、高低压阀、电磁阀、单向阀)
必须使用满足 R410A 工作压力专用阀件

4.1.3 管路件的设计(吸排气管、过滤器、连接管)
管路设计时需考虑耐压强度能通过按 R410A 工作压力要求的测试,可考虑比 R22 用器件壁厚加

4.2 系统性能设计考虑
R410A为近共沸混合工质,使用性能大体上与R22相当,系统性能设计可参照《制冷系统设计
的一般步骤设计规范》进行,有以下注意点:

4.2.1 R410A 制冷系统压力使用范围:


高压 P≤4.15Mpa,对应冷凝温度 T≤65℃(用温度线测试时为 62℃)
低压 P≤1.15Mpa,对应蒸发温度 T≤15℃
以上压力值为压缩机厂推荐压缩机使用压力范围,也是压缩机一般测试范围,对于高压值必须
严格控制,对于低压值,当设计高能效空调系统蒸发温度超过 15℃时,需到压缩机厂家做相
关确认实验

第2页
4.2.2 系统各温度点及压力
制冷系统各温度分布与 R22 系统基本相同,制冷系统压力(排气、回气压力)分布则为 R410A
物性对应压力
4.2.3 R410A 流量比 R22 少,压力损失比 R22 系统要小,换热器设计可考虑采用小管径提高流速,如
不考虑制热量要求,可选用 Φ7mm 管

4.2.4 两器流路设计
可参照《流路设计规范》进行,注意事项与 R22 系统相同

4.2.5 冷媒的充注及调整
由于 R410A 为二元混合工质,充注必须以液态进行,但其温度滑移较小( 0.1℃),匹配过程
中冷媒增减方法与 R22 系统相同,基本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4.3 保护功能的设计
保护功能是为了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使空调器正常运行,目前的电控保护功能基本参照 R22 系
统进行设置,修订部分电控参数,具体参照电控功能规格书。

5. R407C制冷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R407C制冷系统与R22空调器相同部分的设计仍然可以适用《制冷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设计规
范》及《系统设计规范》,本节内容主要叙述由于R07C物性与R22不同对制冷系统设计的影响。

5.1 压力强度对应设计考虑
R407C 系统与 R22 系统相比压力使用范围相同,系统各部件耐压强度可与 R22 系统一样要求。

5.2 系统性能设计考虑
R407C系统性能设计工作可参照《制冷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设计规范》进行,有以下注意点:

5.2.1 R407C 制冷系统压力使用范围:


高压 P≤2.6 Mpa,对应冷凝温度 T≤61℃(中点)
低压 P≤0.69Mpa,对应蒸发温度 T≤14℃(中点)
以上压力值为压缩机厂推荐压缩机使用压力范围,也是压缩机一般测试范围,对于高压值必须
严格控制,对于低压值,当设计高能效空调系统蒸发温度超过 14℃(中点)时,需到压缩机
厂家做相关确认实验

5.2.2 系统各温度点及压力
5.2.2.1 制冷系统压力(排气、回气压力)分布为 R407C 物性对应压力

5.2.2.2 制冷系统各温度分布除蒸发器与冷凝器外与 R22 系统基本相同

5.2.2.3 温度滑移说明
由于 R407C 为非共沸混合工质,即在气液共存时,气相和液相的组分不同,在一定压力下,
其饱和蒸气温度与饱和液体温度存在温度差,这就是“温度滑移”现象,温度高时滑移小,
温度低时滑移大,以制冷运行为例:在冷凝器中温度滑移一般为 4℃,在蒸发器中为 6℃

5.2..2.4 蒸发器与冷凝器温度分布说明

第3页
由于温度滑移原因,冷凝器中 R407C 蒸气在冷凝时温度逐渐降低,蒸发器中 R407C 液体在蒸
发时温度逐渐增高

5.2.3 两器流路设计
可参照《流路设计规范》进行,由于存在温度滑移现象,在按冷凝状态和蒸发状态均可设计逆
流换热流路,一般需按冷凝状态的逆流换热设计流路

5.2.4 R407C 传热效率比 R22 低,在同等设计指标下换热器需加大,加大程度需视实验结果及设计


指标要求而定

5.2.5 冷媒的充注及调整
由于 R407C 为三元混合工质,充注必须以液态进行,而且其温度滑移较大( 4℃~6℃),匹配
过程中冷媒如需增加必须以液态进行,如需减少不能像 R22 直接排放,否则会改变系统内冷媒
组分比,影响实验结果。在进行初次性能匹配时,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考虑在样机运行时
高压阀处放少部分冷媒(建议不要超过总量的 5%),要注意不能放出太多的压缩机油,根据
实验情况预估再重新充注后测试确认结果。

5.3 保护功能的设计
保护功能是为了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使空调器正常运行,目前的电控保护功能基本参照 R22 系
统进行设置,修订部分电控参数,具体参照电控功能规格书。

第4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