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 年 # ⽉ 河北师范⼤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5!"!!

第 )& 卷第 # 期 ‘b]X,0S bd P7Z7T ,bXW0S ],Te7XRTNa( 32;<DQDA2G :@K RDC;:< RC;E@CEQ) eD<5)& ,D5#

% 赛博格 !: 后⼈类时代的
身体范式与审美隐喻

王亚芹
( 河北师范⼤学 ⽂学院,河北省 ⽯家庄 "&""!))

摘 要:%赛博格&这个词语是新兴范畴,但赛博格思想却有着悠⻓的知识学创⽣历史$实际上,&赛博格&
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元论的反叛和对⼈类身体的重塑$赛博格身体是后⼈类时代审美范式变⾰
的⼀种典型,⽆论是%具身化&的⼈机混合形态或是%离身化&的身⼼分离形态,都是当前审美景观的多元化呈
现$因此,⾯对后⼈类时代的不确定性和⽣存⻛险,我们的审美观和价值标准也应该发⽣相应变化,实现由%⼈
机共存&向%审美共⽣主义&的转变,这不仅意味着⼈类身体的敞开与延伸,意味着⼈类与具身世界的交织互
融,更意味着美学未来发展的开放性姿态$
关键词: 赛博格; 后⼈类; 身体隐喻; 审美范式
作者简介: 王亚芹,⼥,⽂学博⼠,副教授,硕⼠⽣导师,主要从事⽂艺美学#身体美学与当代⽂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Z6’-" ⽂献标识码: 0 ⽂章编号: #""" &&6%( !"!!) "# "#)! "% 收稿⽇期: !"!# "* #!
DOI:10.13763/j.cnki.jhebnu.psse.2022.01.008

⼀直以来,⼈类社会的进步都与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可以说,技术的发展史就是⼈类体外进化的
历史$后⼈类时代则是技术主导下身体内部的演变史 $ 在后⼈类的技术⾰新中,技术身体逐渐成为世
社会和个体⾃身的存在⽅式$实际上,后⼈类时代关于⼈类身体景观的想象层出不穷,⽆论是赛博
界#
格还是⼈⼯智能,都是以⼈类的身体作为中介进⾏改造的范式 $特别是⼈机合⼀的赛博格,正在⽤机器
⼊身的%超体&⾏动践⾏着⼀种新的身体转型和审美隐喻$ 在机器与身体#⾁身与符码#遗传基因与信
息流之间的界限被僭越的情况下,新的美学视域也同时被开启$那么,后⼈类时代的身体范式有哪些呈
现? 如何认识后⼈类身体的审美活动? 其未来的审美⼜会⾛向何⽅? 这⼀系列问题正是本⽂⽴论的
基点$

⼀!#不确定性&与%解构性$: 赛博格的知识学创⽣

概念的理论谱系既是我们把握现实的⼀种认识产物 ,也是我们抵达本真意义的⼀种评价维度$ 如
果说%⼈类时代&学术研究所关注的主要对象基本局限在⼈类世界的话 ,那么%后⼈类时代 &则将整个世
界和不同的学科都纳⼊到⾃⼰的研究视野 ,出现了各种异质事物共同⽣存的图景$其中的%赛博格 &作
为后⼈类时代最主要的身体存在形式 ,其发展充分体现了技术与⼈类的融合 ,以及由此所体现出来的不
同于传统⼯业社会技术乌托邦的价值中⽴性⽴场 $ 基于此,从知识谱系学的视⻆对其进⾏追根溯源的
理论回望,是我们当前更深⼊理解%赛博格&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前提,也是我们论述的逻辑起点$
简单地说,作为思想的%赛博格&有着漫⻓的知识学创⽣历史$从古希腊神话和史诗中半⼈半神的

. 基⾦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般项⽬%⾮视听审美的知识⽣产问题研究%( 项⽬编号: !#Z^Y#6%) ; 中国博⼠后科学基⾦特别资


助项⽬%后理论时代身体美学的知识⽣产研究%( 项⽬编号: !"#(N#!"#(’)

#)!
%赛博格#: 后⼈类时代的身体范式与审美隐喻

英雄们开始,⼈类与其他物种的组合因其与⼈类本身的异质性因素,⽽产⽣了⼀种陌⽣的%疏离感 %"
譬如,历经⼗年磨难⽅返回家园的奥德修斯 ,智取美杜莎头颅的忒休斯,寻找⾦⽺⽑的伊阿宋$ 这种打
破⼈类具象化⾁身的存在形象,既保留了⼈类身体的熟悉感,⼜充满了陌⽣化的神秘感,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视为%赛博格&形象的原型$
我们现在所说的%+G/DJF&⼀般取其汉语⾳译为%赛博格 %,⼜译为%电⼦⼈ %,⼤体意思是指半机械
化的⼈#⽣化⼈#义体⼈等$早在 #(!( 年,英国知名科学社会学家 ‘5V5 ⻉尔纳 ( ZEJ@:<) 就在!世界#⾁身
和恶魔: 探究理性灵魂的三个公敌的未来 $( 8,) <*7’4,&,) I’)0,,.#4 &,) =):(’: "# 9#S%(73 (#&* &,) I%&%7)
*+ &,) 8,7)) 9#)B()0 *+ &,) O.&(*#.’ -*%’) ⼀⽂中提出了⼀种%机械化的⼈ &的设想$! 按照他的描述,这
种机械⼈%通过假肢和基因⼯程变成了能够在真空中⽣存的⽣物 ,并具有⾼级感官&"$⽽且他%能够像
’天使(⼀样与其他⼈进⾏⼼灵感应,最后形成⼀个集体的⼤脑"*多重个体 (在功能上是不朽的,能感
知’难以想象的虔诚/,并能通过与他⼈的交往获得⼀种集体的意识,即’本真意义上的狂喜状态 /%#$
由此看来,&机械化的⼈&是在基因⼯程和⽣物科技的作⽤下所形成的⼀种能够和⼈类相互感应的新型
物种$其实,&赛博格&这⼀概念从本质上来说是⼀个⼈造的合成词 $它是由美国罗克兰州⽴医院的两
位⼯程师曼弗雷德+克雷利斯 ( W:@OJEK +<G@EQ) 和内森 + 克莱 ( ,:I2:@ c<;@E) 于 #(*" 年在美国国家航
空和航天局( ,0R0) 所做的报告中⾸先提出来的,详细介绍了将器械植⼊⼈体内以适应太空环境的设
想$$ 其初衷是主张通过机械#药物等技术⼿段来增强宇航员的身体性能 ,以适应外太空的严酷⽣存环
境,并由此实现改善⼈类在太空的居住条件的最终⽬的 $ 于是,克雷利斯等⼈便把%CG/EJ@EI;C( 机械控
制论的) %和 %DJF:@;Q9( 有机体) %两个英⽂单词的前三个字⺟拼缀成了%CG/DJF&这个新词,⽤来表示⽣
理功能受制于或者依赖于电⼦机械的⽣物有机体 $ 在他们看来,&这个新概念是为了描述⼈类的太空
冒险⽽创造的,它意味着赛博格能够像⽣活在家⾥⼀样在太空⽣活 ,甚⾄⽐在家⾥⽣活得还要好$ 赛博
格的观念使我们在不改变遗传特性的条件下适应太空⽣活 $ 改变遗传特性以满⾜我们的愿望,这可能
是勇敢的,同时也是鲁莽的$我们可以改变赛博格,因为它只是⼈机结合体,但是改变了遗传特性的⼈
将终身成为这⼀设计的囚徒&%$ 另外,根据!⽜津英语辞典 "定义,&赛博格 &是⼀种⼈机结合系统,其
中⼈有⼀部分控制结构被药物或者其他调控装置所修改 ,从⽽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存"&因此,仅从
字⾯意思来看,*赛博格(这个概念似乎就暗含着身体被控制的意味"%& 当然,从赛博格的构成要素来
看,它明显体现了有机⽣命和⽆机机械的⽭盾统⼀体 $
#(6& 年,后⼈类主义的代表⼈物唐娜 + 哈拉维 ( VD@@: ‘5 P:J:?:G) 发表了关于%赛博格 &理论的导
向之作!!!#赛博格宣⾔: !" 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权主义$( " 23M*7/ C.#(+)0&*: -1()#1),8)1,F
#*’*/3,.#4 -*1(.’(0&FI)B(#(0B (# &,) ;.&) 8G)#&()&, 2)#&%73) ,由此使得%赛博格&这⼀术语在⼈⽂社会科
学领域⻛靡⼀时,并在⼀定程度上拓展了其内涵与外延,甚⾄被赋予了政治⾊彩$ 在哈拉维看来,赛博
格主要是指%⼀种控制论的有机体,⼀种机器和有机体的混合物,它既是社会现实的产物,同时也是虚
构的创造物&’$也就是说,赛博格既是⼀种社会实体,⼜是⼀种具有想象性质的隐喻; 它既是有⽣命特
征的存在,⼜是有虚幻性的叙事建构$赛博格不仅是⽂化研究的焦点,是科幻⼩说和科幻影视剧的主要
话语对象,也是医学#仿⽣学和⼈⼯智能科学的重要议题"&现代医学中所充斥的赛博格,主要是⼀种

! ZEJ@:<,‘5V5 8,) <*7’4,&,) I’)0,,.#4 &,) =):(’: "# 9#S%(73 (#&* &,) I%&%7) *+ &,) 8,7)) 9#)B()0 *+ &,) O.&(*#.’ -*%’,!@K 7K;IEK /G
Z<DD9;@FID@: ]@;HEJQ;IG DO T@K;:@: 3JEQQ,#(*(( O;JQI A>/<;Q2EK ;@ #(!() 5
" 曹荣湘编: #后⼈类⽂化$,上海三联书店, !"") 年版,第 (* ⻚$
# 曹荣湘编: #后⼈类⽂化$,第 (* ⻚$
$ W:@OJEK +<G@EQ,,:I2:@ c<;@E5%+G/DJF :@K QA:CE,%"0&7*#.%&(10,#(*"( () ,A5!%5
% +<G@EQ,W:@OJEK5 dDJE?DJK5 T@ 23M*7/: 9:*’%&(*# *+ &,) -%?)7B.#,/G V:@;E< RIEA2E@ P:<:CG5 ,E? aDJ[: P:JAEJ g XD?,#(*&,AA5%-
65
& 王亚芹: #后⼈类主义与身体范式的美学思考$,#⼭东社会科学"!"!" 年第 & 期$
’ VD@@: ‘5 P:J:?:G5 -(B(.#0,23M*7/0,.#4 <*B)#: 8,) O)(#:)#&(*# *+ 6.&%7),,E? aDJ[: XD>I<EKFE,#((#,A5#)(5

#)’
河北师范⼤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有机体和机器的结合体,⽽且被认为是以⼀种异常亲密和在性史上未出现的⽅式进⾏编码的装置 ,是⼀
种从未有过 的 ⼒ 量"%! 在 她 的 著 作!类 ⼈ 猿#赛 博 格 和 ⼥ 性: ⾃ 然 的 重 塑 $( -(B(.#0,23M*7/0,.#4
<*B)#: 8,) O)(#:)#&(*# *+ 6.&%7)) 中,书的封⾯图画的设计就很有深意: ⼀个⼈豹结合的%赛博格 &正坐
在电脑⾯前操作着键盘$这⼀混杂不同物种的奇怪身体似乎在隐喻着书中的核⼼主题!!!打破边界$
在现代科技的猛烈冲击下,⼈类与动物#男性与⼥性#物质与⾮物质以及动物#机器与⼈类之间的边界⾯
临崩溃的边缘$有学者看到了这⼀点,因此它将哈拉维的观点总结道: &以抗争的#乌托邦式的观念重
构⻄⽅亚⾥⼠多德以来形成的’⾃我与他者#头脑与身体#⽂化与⾃然#男⼈与⼥⼈#⽂明与原始#现实
与表象#全体与部分’’上帝与众⽣ (等为核⼼的⼆元主义,改变和颠覆我们关于⽣命#主体#死亡#现
实#意识#精神与⾁体等⼀系列命题的思考和认识!!!*我宁愿是个赛博格⽽⾮⼥神 /,哈拉维在’宣⾔ (
的最后以坚定的⼝吻这样写道"%"在这种意义上,&赛博格&意味着⼈类起源的不确定性#男⼥性别的模
糊性和随意性,意味着对传统⼆元论的解构$
显然,哈拉维对%赛博格&的到来是欢欣⿎舞的,认为它不⽌存在于想象之中,⽽且已经成为了社会
现实,并为赛博格赋予了深沉的政治内涵 $诚然,这与哈拉维的⼥性主义⽴场是分不开的$ 因此,哈拉
维赛博格宣⾔的理论初衷是为⼥性群体争取更多的社会权益 $但是,她并未将⼥性主义概念化和窄化,
⽽是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所产⽣的赛博格式⽣命存在对传统⼆元对⽴思维⽅式所产⽣的巨⼤冲击 $ 当
然,哈拉维的主要⽬的也不是彻底消除这些界限 ,⽽是要打破这种界限,从新的视⻆重新审视和思考上
述⼆者之间的界限$按照她的理论逻辑,既然科学技术对⼈类的改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类就不
再是传统的⾁身化的存在⽅式,⽽变成⼀种与⽣物技术相融合的新的存在$ 基于此,我们说,哈拉维试
图⽤%赛博格&这个看似错综混乱的%杂合体 &来反对传统⼆元对⽴模式,以此实现⾃⼰的⼥性主义理
想$因此,我们说,&赛博格&实际上是⼀种后⼈类时代的⽣物新形态 ,昭示着⼀场新的认知变⾰和社会
⾰命$

⼆!#具身&与%离身$: 赛博格身体的两种范式

美国格雷特+佛斯⼤学科技⽂化学教授克⾥斯 +哈布尔斯+格雷( +2J;Q P:/<EQ UJ:G) 认为,赛博格


是我们时代的⼀种隐喻,&隐喻描述了真实世界的现象以及肌⾁与钢铁的关系 &#$ 我们已经进⼊了⼀
种%赛博格社会%( +G/DJF +;I;1E@) ,⽆论你是否喜欢,赛博格都已经是真实存在的,&从祖⺟的⼼脏起搏
器到太空中的宇航员&$⽆⼀不渗透着后⼈类时代的急剧变化 $⽽赛博格身体的研究则有助于对%赛博
格社区&的全⾯理解和把握的$
后⼈类时代的身体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种技术化的存在 ,根据技术对身体的不同影响,我们可以
把后⼈类身体分为%具身派%( E9/DK;9E@I) 和%离身派%( K;QE9/DK;9E@I) 两⼤类$ 与此相应,赛博格身体
也可以分为%具身化&的⼈机混合形态和%离身化&的身⼼分离形态两种主要范式$
( ⼀) &具身化&的⼈机混合形态
机器与身体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此即彼的单⼀性存在 ,⽽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赛博格的⾃然
定位主要是围绕着身体改造⽽进⾏的 ,根据技术对身体改造的⽅式与⽐例的差异 ,⼈机混合形态的赛博
格⼤体呈现出两种类型$⼀种是⼈类没有对身体进⾏改造,仅仅是将机械装置当成是外在⻣骼$ 换⾔
之,这类赛博格是以⼈类⾁身为基础 ,强调机械装置或者电⼦技术对⾁身的延展或增强 $这种赛博格技
术的实现最早体现在军事⼯程项⽬中 $#(&6 年美国通⽤电器公司 ( UE@EJ:< 7<ECIJ;C +D9A:@G,简称 U7)
的实验室⾥出现了第⼀个现代技术制成的赛博格的%多⾯⼿%( P:@KG9:@) ,其主要⽬的是协助⼈类处理

! VD@@: ‘5 P:J:?:G5 -(B(.#0,23M*7/0,.#4 <*B)#: 8,) O)(#:)#&(*# *+ 6.&%7),A5#&"5


" 孙绍谊: #后⼈类主义: 理论与实践$,#电影艺术"!"#6 年第 # 期$
# 曹荣湘编: #后⼈类⽂化$,第 (’ ⻚$
$ 曹荣湘编: #后⼈类⽂化$,第 6’ ⻚$

#))
%赛博格#: 后⼈类时代的身体范式与审美隐喻

远程轰炸机中的核燃料; #(*& 年 U7 实验室⼜试图推出全包围的机械臂外⻣骼$! 这些最初的赛博格


通过外在器械简单地增强⼈体功能 ,后来⼜逐渐应⽤到⼯业和医疗领域 ,从身体外在显现出来的⼈⼯⽿
蜗#⾦属假⽛#机械义肢#⼈造关节到⼈体内在构成的⼼脏起搏器#胰岛素泵,以及越来越多的智能穿戴
设备$科幻⼩说和科幻电影中的赛博格在某种程度上⾛在现实应⽤之前 ,成为赛博技术的现实映射$
譬如,号称第⼀部赛博格题材⼩说的!发条⼈ $( 8,) 2’*1LG*7L C.#) 是 #(!’ 年由英国作家所创造出来
的,⼩说描写了⼀个叫%庄稼&的⼈把钟表安装在⼀些⼈的⼤脑中,这样他们就可以按照⾃⼰的意愿在
时空中⾃由移动,试图以此制造⼀个超越时空的⼈类乌托邦 $但是,最后很多⼥性和少数剩余的⼈却不
堪忍受这种被控制的⾃由⽽离开了地球 $ 这种最初的半机械⼈命运的描写,似乎预示了赛博格的%控
制论&命运,以致智能社会的今天出现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这部作品中找到源头 $
另外⼀种是⼈类通过器官替换的⽅式将机械装置当成是内在⻣骼$也就是说,这类赛博格表⾯是和
正常⼈类的身体外形基本⼀致的,
只有完整躯体被打破之后才能发现其内部的机械结构$美国的%机械战
警&系列电影中的主⼈公墨菲,
本来是⼀个普通警察,其牺牲以后在⾁身基础上改造成的机械战警却发挥
了造福社会的重要价值$墨菲在由普通⼈类变成机械战警之后到处充斥着对⾃我身份的疑问,主⼈公⼀
直在%墨菲&与%机械战警&两重身份之间摇摆不定,
这种对于有情与⽆情#秩序化身与正义使者#善良与邪
恶之间的⽭盾是该系列影⽚展开的焦点问题$!"#& 年上映的影⽚!机械姬$( 9P C.1,(#.) 其拉丁⽂的本义
是%来⾃机器的神灵%,
其中除了⼥主⼈公艾娃是具有独⽴思考的超级⼈⼯智能之外,其他的如低⼀级的⼈
⼯智能%京⼦%,
就是以⼈类身体为基础的$因为⾁身受过重创,
所以必须经过机械的内在修复才能重新复
原,
也就是由数字技术加持在⾁身上⽽形成的赛博格$
说到底,
⽆论是外在于身体的机械还是内在于身体的机械物,都是在⼈类⾁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混
合的整体$从理论上讲,
这些⼈机混合的机械装置都是可以拆除的( 只不过有些可能要通过医学⼿术才能
实现) "它们既保留了⼈类身体本有的熟悉感,
同时⼜充满了机械的%陌⽣化&效果,
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具
身化&赛博格$简单来说,
所谓%具身化%,
就是指身体是我们感知世界的主体,身体嵌⼊世界之中,就像是
⼼脏嵌⼊身体之中⼀样, 世界和身体是⼀个统⼀体$技术是⼈的身体的延伸,⽽且这种延伸不是说
知觉#
技术是客体或对象,⽽是说技术是帮助身体 ( 主体 ) 完成感知的⼀种⼿段和中介,技术物已经与我融为
⼀体,成为我的身体感觉和知觉的延伸 $也就是说,&技术转化了经验,不管这种转化多么细微,这是技
术的⾮中⽴性的⼀个根源 &"$ 技术本身是身体的⼀部分,这就是伊德所说的技术与身体的%具身关
系%"技术被具身化为身体的感官延伸,⼈的感知能⼒由此得以扩展; 同时,⼈在借助技术改造⾃然的
过程中,⾃身也在被技术化,从这个⻆度讲,赛博格就是⼀种具身化的技术存在物$ ⼀⽅⾯,由于%具身
化&赛博格与⼈类本身的天然亲近性,其内在的精神核⼼仍然是理性主义的$ 在后现代的%身体⾰命 &
发⽣之前,身体虽然⼀直被贬低#压制,却始终以鲜活的⽅式体现着⼈类的思想$ 因此,&只有在继续解
构⼆元论的同时揭示身体的超越性 ,美学建构才能最终⾛出过渡状态 &#$ 另⼀⽅⾯,这种%具身化 &赛
博格所带来的陌⽣化的%间离感&⼜具有很多⾮理性的成分,在很⼤程度上规避了⼈类对于⾃身缺陷的
禁忌,满⾜了⼈类对于超越⾁身脆弱性的隐秘渴望 $
( ⼆) &离身化&的身⼼分离状态
海尔斯在!我们如何变成后⼈类"这本书中重点关注的⼀个问题就是%信息如何失去’身体 /,即如
何被概念化,成为与物质形态相分离的实体?%$ 海尔斯耗费了⼤量笔墨描述⼀个堪称史诗般的%离身
化&的过程,⾃然也不会放弃这种叙事所带来的批判空间 $按照⻄⽅传统的身体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意
识的地位是⾼于身体的,⼀旦⼈类失去了意识,⼏乎就成为⼀个植物⼈$ 譬如,⼀名病患如果被医院宣

! 托⻢斯+瑞德: #机器崛起: 遗失的控制论历史$,王⻜跃等译,机械⼯业出版社, !"#% 年版,第 ##’-##( ⻚$


" 唐+伊德: #技术与⽣活世界$,韩连庆译,北京⼤学出版社,!"#! 年版,第 &’ ⻚$
# 王晓华: #⼆元论的衰微与身体美学的兴起!!!以⻄⽅美学为例$,#⽂艺理论研究"!"#( 年第 & 期$
$ 凯瑟琳+海尔斯: #我们何以成为后⼈类$,刘宇清译,北京⼤学出版社,!"#% 年版,第 ’ ⻚$

#)&
河北师范⼤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布脑死亡,则意味着该患者的意识失去了绝⼤部分的外界感知与反馈 ,哪怕它的⾁身还完好⽆损$ 在这
种根深蒂固的⼆元对⽴思维的影响下 ,后⼈类时代还有⼀类讲究身体与意识分离开来的赛博格 : 它们要
么是⼈类将⼤脑从⾁身上移开,嫁接到由机械或电⼦因素构成的⽣物系统中 ; 要么是⼈类把身体移交给
植⼊其⼤脑内的芯⽚来控制$这类似于德勒兹和⽠塔⾥以%⽆器官的身体 &透过⾁身之越界,更让%原
我性&与%异他性&之疆域含混不明$
著名的⼈⼯智能专家汉斯+莫拉维克 ( P:@Q WDJ:HEC) 甚⾄认为随着⼈类的不断进化,后⼈类可以
抛弃身体,将⼈类的意识下载到电脑中,通过计算机⽹络实现交流和互动 $后⼈类的社会将由超速运⾏
的计算机⽹络连为⼀体,&⼈类幻想设计这样⼀种⽆所不知的技术系统 ,把宇宙转变成⼀种在可预示的
输出和可计算的能量上完全可管理的巨⼤机器 &!$这样⼀种%⾮具身化 &的后⼈类⽣活图景刺激着技
术爱好者的巨⼤热情$库兹⻙尔认为到了 !")& 年他所谓的%奇点 %( R;@F><:J;IG) " 将会来临,届时⼈⼯
智能将完全超越⼈类智能,⼈类将抛弃衰残的⾁身,⽤⽆限复制的⼈⼯身体或装置替代 $他也完全赞同
莫拉维克的想法,通过%上载&#,或将⼈类的⽣物智⼒提升到先进硬件上运⾏的合成智⼒ ,获得超智⼒$
!"!" 年 & ⽉,美国脑机接⼝公司 ,E>J:<;@[ 创始⼈⻢斯克宣布推出⾸款%脑后插管 &的新技术$ 这种⽬
前最前沿的%脑机接⼝&领域,其实研究的是在⼈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直接的连接通路,以实时翻译
意识,最终做到⼈类与⼈类#⼈类与机器之间⾃由地传输思想 #下载思维$如果这种技术应⽤成功,那么
⼈类似乎就可以通过⾃⼰的意念随⼼所欲了 $⼈类不⽤语⾔,仅仅依靠⼤脑中的脑电信号就可以彼此
沟通,实时⽆损地进⾏信息的传输$这种脑脑交互的本质是神经元群的活动,它不像语⾔的模糊#隐喻
甚⾄词不达意,⽽是⼀种彻底的#毫⽆信息扭曲的%⼼领神会%"实际上,在类似于!⻄部世界 "这样的剧
情中,机器⼈已经不再像传统电影中的⽆情感 #⽆意识的钢铁之躯,它们成了既有意识⼜有身体的%类
⼈&机器⼈$⽐如该剧中的仿⽣⼈德洛斯,她不是因为身体受损⽽需要进⾏身体上的修复,⽽主要是进
⾏意识的修复$!"#% 年,改编⾃⼠郎正宗绘制的漫画的同名电影!攻壳机动队 $( K,*0& (# &,) -,)’’) 上
映,其中的⼥主⻆⽶拉+基⾥安少佐是⼀个经历了机械拼装#液体操作的⼥孩,她身体除了⼤脑是⾃⼰
的之外,其余部分都是⾦属的⼈造物$在⽚中她最后像⼈类⼀样有了⾃⼰的主体意识 ,并且开始质疑⾃
我的身体躯壳,她的那句%你们创造了我,却⽆法控制我 &的台词,正是不少⼈⼼⽬中的%弗兰肯斯坦情
结&$,真切反映了我们在遭遇%技术化身体 &之时所产⽣的⽭盾⼼理$ 这种%离身化 &的身体不仅形成
了新的身体存在形式和新的身体政治 ,⽽且其本身就是环境$
也就是说,赛博空间所提供的虚拟技术改变了身体所存在的周围环境 ,技术本身就成了环境$ 在数
码的虚拟世界中,原来那种单⼀的⾯对⾯的⾃我让位于多重⾃我 ,聊天室或者⽤户域模拟的虚构身份其
实是在⼀个数码合成的互动环境中被合成的⾃我或化身⾃我 ( :H:I:J) ,并由此形成⼀个新的时空环境,
创造出⼀个替代性的主体$这种数码虚拟领域本身就是语境 ,由此产⽣了新的⾁身形式和新的政治 ,这
是⼈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时空新形式 $后⼈类时代技术在改变⼈类身体和其周围环境的过程中⼜提
供了进⼀步重塑⼈类内部的⼼理结构 ,使得身体的存在和电脑的模拟之间,机械装置和⽣物有机体之
间,机器⼈技术和⼈类⽬标之间#真实与虚拟#感知与⽆知#⼈类与创造物之间的疆界变得脆弱⽽不再明

! 迈⽂+伯德: #远距传物#电⼦⼈和后⼈类的意识形态$,曹剑波译,⻅曹荣湘选编: #后⼈类⽂化$,第 #!% ⻚$


" 奇点( Q;@F><:J;IG) 本是物理学术语,是指%时空中的⼀个存在⼜不存在的点%"在美国未来学家雷蒙德+库兹⻙尔的理论中,奇
点是指⼈类与其他物种( 物体) 的相互融合$确切来说,是指电脑智能与⼈脑智能兼容的神妙时刻$
# 上载( >A<D:K;@F) ,指未来的⼈类把⾃⼰的知识和⼼理状态上传到某个智能系统并复制出许多⾃我的过程$根据⼀些后⼈类学
者的观点,随着神经科学和⼈⼯智能的持续发展,将来某⼀时刻完全可能把个⼈的认知模块隔离出来并和来⾃他⼈上载的⼤脑模块进⾏
整合,从⽽节省个体受教育和培养的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我成熟和复制过程$
$ %弗兰肯斯坦情结%( dJ:@[E@QIE;@) 这⼀术语最初来源于英国作家玛丽+雪莱( W:JG R2E<<EG) 在 #6#6 年创作的⻓篇⼩说!弗兰肯
斯坦!!!现代普罗⽶修斯的故事$( 其他译名还有!科学怪⼈$#⼈造⼈的故事"等) ,这部⼩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
⼩说$其主⼈公弗兰肯斯坦是⼀位热衷于⽣命起源的⽣物学家,他尝试⽤不同⼫体拼凑成了⼀个巨⼤的怪物,当怪物睁开眼睛时弗兰肯
斯坦被吓得仓皇逃脱$后来,⼈们主要⽤这⼀术语指⼈类在掌握⼀种新技术的同时却⽆法控制该技术,从⽽产⽣的⼀种对新科技的畏
惧,并认为⼈造物会反扑和危害⼈类的⼀种⼼理状态$

#)*
%赛博格#: 后⼈类时代的身体范式与审美隐喻

晰$赛博空间中的身⼼分离的⽬的是以语⾔的形式将虚拟空间的意义呈现给我们 $ 换句话说,赛博格
是可以借助其特殊的#普适性的技术理性的⽅式来塑造⼈们的⼼灵世界的$ 这种影响并不是源于共时
性的#空间上的接近,⽽是来⾃身体的不在场$
需要明确的是,&赛博空间并不是超越我们⽇常⽣活的⼀个⾃主 #⾃由的地带,⽽是⼀个与我们的
⽇常现实性紧密交织在⼀起的空间 &!$ 换⾔之,赛博空间并⾮超越⽇常空间的乌托邦式存在,⽽是与
现实⽣活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甚⾄正在向⽇常⽣活的%殖⺠化%"所以,赛博格与赛博空间对我们的影
响已经不是简单关上电脑屏幕所能屏蔽的 $ 由此,也造成了后⼈类时代的%游牧性 %,不仅主体之间的
关系是多层⾯的,⽽且主体⾃身内在的关系也是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 $也就是说,后⼈类时代的身体
是⼀种%⽣成性&的存在$⼀如海尔斯所意识到的那样: &后⼈类的主体是⼀种混合物,⼀种各种异质#
异源成分的集合,⼀个物质⼀个信息的独⽴实体,持续不断地建构并且重建⾃⼰的边界 "%"
概之,
赛博格身体的出现于⼈类⽽⾔既是%解药&⼜是%毒药%"它⼀⽅⾯为我们建造了⼀个新的⼈类
欲望的承载体,
使得本来必须在外部环境中实现的愿望都可以通过内在的改造来实现; 另⼀⽅⾯由于其技
术的内在化⽽导致的封闭性,
使得⼈类欲求在满⾜的同时,也对外部环境产⽣⼀种疏离感$⽆论是%具身
化&还是%离身化&的赛博格,
都极⼒在摆脱传统身⼼⼆元论的泥潭,
努⼒⾛向多元共存的发展路径$

三!#⼈机共存&与%审美共⽣$: 赛博格的未来⾛向

如前所述,哈拉维意义上的赛博格主要是强调科技对⼈类社会⽂化各个⽅⾯所造成的巨⼤变⾰ ,在
各种传统界限均模糊的状态下,极⼒倡导⼀种打破⼆元思维藩篱 #平等互助的多元共⽣理念$ ⼀如美国
当代学者约翰+乔丹( ‘D2@ ‘DJK:@) 所构想的%⼈机共同体 &模型,即由%传感器和感觉器官#认知与逻
辑#由⻣骼与肌⾁或液压系统与⻢达驱动 &的相互交织所产⽣的%持续性的⼈机交互模式 %"# 所以说,
赛博格简单地说就是⼈类与机器之间的相互融合 ,由其所构成的⼈机交互的身体景观 ,正是后⼈类时代
身体的⼀个审美范式和主要存在形式 ,它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改变了我们的身体研究轨迹$ 赛博
格%⼈机共存&的新型身体范式挑战了⼈类⻓期以来⾄⾼⽆上的地位 ,冲击了⼈类固有的存在结构$ ⼈
们不仅在智⼒层⾯受到了机器的冲击 ,⽽且在审美层⾯不得不重新思考⾃身的⽣存处境 $
不仅如此,美国麻省理⼯学院历史学教授布鲁斯 + ⻢泽⾥希 ( ZJ>CE W:1<;Q2) 在论述⼈类和机器共
同进化的历史中提出了所谓的%第四次断裂 %,即%继哥⽩尼#达尔⽂和弗洛伊德⾰命后的第四次⾰命,
它们逐渐⽽⼜猛烈地使⼈类从被假定把握了宇宙设计⽅案的⼈类中⼼观中脱离出来 &$$ 这⾥,⻢泽⾥
希从历史的⻆度很清晰地表示了⼈类和机器的共同进化的事实 ,说明尽管⼈类可能不满⾜于控制和利
⽤机器这种⼯具性的关系,但是⼈类与机器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共⽣关系 ,这是毋庸置疑的$ ⽽且这
种共⽣关系可以让我们从⼈类中⼼主义的泥潭中⾛出来 ,看到更多的后⼈类时代的现实⻛景 $ 质⾔之,
%⼈ -机&终将和谐共⽣,形成⼀个新的系统$
⼈类的认知传统中有⼀个隐形的悖论 : 科学技术越发达,⼈类的选择越多样化,⼈类越会感到危机,
这是⼈类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对掌握⽀配权的向往 $因此,当前的%技术威胁论 &在某种意义上正
是这种悖论的体现,也是技术发展超前于当前社会思维的集中体现$ 随着后⼈类⽂化和美学讨论的深
⼊发展,不少学者对这种不确定性和⻛险社会的到来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 ,如莱芙 + ⻙瑟⽐
( SE;O YE:I2EJ/G) 等⼈试图建构⼀种超越⼈类界限的%交互本体论%( 9>I>:< D@ID<DFG) %,后⼈类时代的审

! 约斯+德+穆尔: #赛博空间的奥德赛!!!⾛向虚拟本体论与⼈类学$,⻨永雄译,⼴⻄师范⼤学出版社,
!""% 年版,第 ! ⻚$
" 凯瑟琳+海尔斯: #我们何以成为后⼈类$ ,刘宇清译,北京⼤学出版社,
!"#% 年版,第 ⻚$
&
# 约翰+乔丹: #机器⼈与⼈$,刘宇驰译,中国⼈⺠⼤学出版社,
!"#6 年版,第 #’& ⻚$
$ 曹荣湘编: #后⼈类⽂化$,第 #)" ⻚$
% 7KF:J S:@KFJ:O,U:/J;E< NJDA,:@K SE;O YE:I2EJ/G ( 7KQ5) 5 >*0&,%B.#(0B (# &,) "/) *+ A%B.#.(0B: C(#4,C.&&)7,.#4 ;(+) -1()#1)
.+&)7 T.#&,,E? aDJ[: Z<DD9Q/>JG 3>/<;Q2;@F T@C,!"#(,A5#&"5

#)%
河北师范⼤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美维度处于不断⽣成和演进中$当⼈类与⾮⼈类智能体相遇时,异质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必将造就出更
加复杂的美学实践$⽬前,这种交互性已经体现在计算机艺术中,由于输⼊ $ 输出关系总是牵连出⼈ -
机良好互动的情景,所以交互性便演变为⼀种算法,⼈⼯智能的发展由此影响到美学的重新建构 $! 也
就是说,当智能机器与⼈类相遇时,必然会呈现出⼀种共⽣性的关系,即⼈类身体与机器身体之间相互
观照#相互博弈,最后实现共同的发展$
其实,按照⻢克思主义美学所设想的%全⼈社会&的理想,⼈类社会需要经历两次⼤的提升,⼀次是
%在物种⽅⾯把⼈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 %,⼀次是%在社会⽅⾯把⼈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 %""
显然,⽆论是⼈化⾃然还是⾃然的⼈化 ,⼈们在两次提升的过程中已经渐渐意识到共同⽣成的重要性$
按照舍勒的观点,⼈类最⼤的危险就是过于狭隘地构思和认知⼈类的存在理念 ,因此,⼈类继续向前发
展的最好⽅向即是拓展⾃身存在的⼼理和物理空间 ,并最终实现体悟世界与⼈的相互⽣成性 ,也就是强
调%世界实在地⽣成为⼈,⼈观念地⽣成为世界&#$当然,这种⽣成⾸先也是从身体的共⽣开始的 $ 由
此,我们已经从强调征服⾃然和释放感性⽆望的纯粹审美主义 ,转变为后⼈类时代⾃然#社会#机器与身
体共同⽣成的%审美共⽣主义%"这⾥所说的%审美共⽣ &既不是像传统⼈⽂主义那样局限于⼈类中⼼
的建构,也不是要抛却⼀切传统价值去确⽴⾁身的本体论地位 ,⽽是致⼒于⼈类和所有物种之间彼此的
相互⽣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后⼈类时代所强调的%审美共⽣主义 %,本质上意味着身体的敞开与延伸,
意味着与具身世界的交织互融,它是审美精神嬗变的必然趋势$

926#(%: B#12 E.(.1+%) .31 58,&"8&+- ;8&.@"#( +3 E#,&A"$).3 ?(.


Y0,U a:M;@
( RC2DD< DO +2;@EQE S:@F>:FE :@K S;IEJ:I>JE,PE/E; ,DJ9:< ]@;HEJQ;IG,R2;L;:12>:@F,PE/E; "&""!),+2;@:)

56,&(.-&: N2E ?DJK%+G/DJF&;Q : @E? C:IEFDJG,/>I +G/DJF I2D>F2I 2:Q : <D@F [@D?<EKFE AJDK>CI;D@
2;QIDJG5 T@ O:CI,I2E :AAE:J:@CE DO +G/DJF ;IQE<O 9E:@Q JE/E<<;@F :F:;@QI I2E IJ:K;I;D@:< YEQIEJ@ K>:<;Q9 :@K
JEQ2:A;@F I2E 2>9:@ /DKG5 +G/DJF /DKG ;Q : IGA;C:< E=:9A<E DO I2E :EQI2EI;C A:J:K;F9 C2:@FE ;@ I2E ADQI8
2>9:@ EJ:5 Y2EI2EJ ;I ;Q I2E%E9/DK;EK&2>9:@89:C2;@E 9;=EK ODJ9 DJ I2E%KEI:C2EK&/DKG89;@K QEA:J:IEK
ODJ9,;I ;Q I2E K;HEJQ;O;EK 9:@;OEQI:I;D@ DO I2E C>JJE@I :EQI2EI;C <:@KQC:AE5 N2EJEODJE,;@ I2E O:CE DO I2E
>@CEJI:;@IG :@K Q>JH;H:< J;Q[ ;@ I2E ADQI82>9:@ EJ:,D>J :EQI2EI;CQ :@K H:<>E QI:@K:JKQ Q2D><K :<QD C2:@FE
:CCDJK;@F<G,IJ:@QODJ9;@F OJD9 %2>9:@89:C2;@E CDE=;QIE@CE&ID %:EQI2EI;C QG9/;DQ;Q5&TI @DI D@<G 9E:@Q I2E
DAE@;@F :@K E=IE@Q;D@ DO 2>9:@ /DKG,I2E ;@IEJ?E:H;@F :@K ;@IEFJ:I;D@ DO 2>9:@ :@K I2E E9/DK;EK ?DJ<K,/>I
:<QD I2E DAE@ :II;I>KE DO :EQI2EI;CQ ;@ ;IQ O>I>JE KEHE<DA9E@I5
782 4#(1,: +G/DJF; ADQI82>9:@; /DKG 9EI:A2DJ; :EQI2EI;C A:J:K;F9

[责任编辑 李 谦]

! ZEJGQ U:>I :@K VD9;@;C WC<HEJ SDAEQ ( 7KQ5) 5 8,) O*%&’)4/) 2*B?.#(*# &* ")0&,)&(10,SD@KD@ g ,E? aDJ[: XD>I<EKFE,!"#’,A5&%"5
" !⻢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 卷) ,⼈⺠出版社,
#((& 年版,第 !%& ⻚$
# ⻢克斯+舍勒: #舍勒选集$,刘⼩枫选编,⽣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年版,第 #’%" ⻚$

#)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