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2 第四章-1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2022/10/20

人工智能概论 第四章 确定性推理——


谓词逻辑表示与推理技术

慕彩红
人工智能学院
mucaihongxd@foxmail.com

谓词逻辑表示与推理技术
目 机器自动推理
录 逻辑推理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智能行为
1 数理逻辑 一个用规则和事实来程序化的高速数字计算机可
2 命题逻辑 能表现出智力行为
——图灵
经典人工智能技术主要以符号表示、符号处理为
实现智能的主要手段,推理和搜索是其中的核心
技术

自动推理证明的发展史 自动推理证明的发展史

自动证明的提出 由于传统的兴趣和应用的价值,初等几何问题
笛卡尔、莱布尼茨(17世纪) 的自动求解成为数学机械化的研究焦点。
萌发了用机械的系统的方法实 希尔伯特
现定理证明的想法 20世纪初,在他的名著《几何
笛卡尔 基础》中给出了一条可以对一
把一类数学问题当作一个整体 类几何命题进行判定的定理。
,建立统一的证明过程,按照 希尔伯特对命题的要求太高,
规定的程序步骤机械地进行下 当时仅能解决很少的一类几何
去,在有限步骤之后判断出定 定理的机器证明,却是历史上
理的正确性 第一个关于某类几何命题的机
希尔伯特
械化检验方法的定理。

莱布尼茨

1
2022/10/20

自动推理证明的发展史 自动推理证明的发展史
纽厄尔,西蒙和肖
塔斯基(波兰) 1956年, 发表了论文《逻辑理论机》
1950年,证明了:“一切初等几何 (LTM)
和初等代数范围的命题都可以用机 认为LTM不仅是计算机智力的有力证明,
械方法判定” 也是人类认知本质的证明
为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开拓了一条 1957年开发了最早的AI程序设计语言IPL 艾伦.纽厄尔
利用代数方法的途径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anguage)语言
方法太复杂,即使用高速计算机也 1960年,成功地合作开发了“通用问题求
证明不了稍难的几何定理 塔斯基 解系统” GPS (General Problem
Solver)
GPS是根据人在解题中的共同思维
规律编制而成的,可以解11种不同
类型的问题

自动推理证明的发展史—王浩 自动推理证明的发展史—王浩
美籍华裔王浩(1921—1995)
数学家、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哲学
美籍华裔王浩(1921—1995)
家。 l953年起开始计算机理论与机器证明的研究。他
生于山东济南市 敏锐地感觉到被认为过分讲究形式的精确又十分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繁琐而无任何实际用处的数理逻辑,可以在计算
王浩 机领域发挥极好的作用。
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哲学系
194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9年,采用“王浩算法”用计算机证明了罗素
1954-1956年在牛津大学任高级教职 、 怀海德的巨著《数学原理》中的几百条有关
1961-1967年任哈佛大学教授 命题逻辑的定理,仅用了 9 分钟,宣告了用计
1967-1991年任洛克菲勒大学逻辑学教 算机进行定理证明的可能性,第一次明确提出“
授 走向数学的机械化”。
20世纪50年代初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及
不列颠科学院外籍院士。

自动推理证明的发展史—王浩
美籍华裔王浩
自动推理证明的发展史
1983年,获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 “数学定理机械  1965年,美国数学家鲁滨逊提出了归结原
证明里程碑奖”,表彰他在数学定理机械证明研
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理,该原理的基本出发点是,要证明一个
1972年以后,王浩数次回国讲学。1985年兼任北 命题为真都可以通过证明其否命题为假得
京大学教授;1986年兼任清华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开发表演说表示对新中国的 到。
支持。1972年回国时曾受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
1973年撰写了《访问中国的沉思》,赞美新中国  该原理推进了用逻辑方法进行机器证明的
,被报纸与杂志广泛刊载。为此,他受到了许多
研究。
攻击。他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值得人们学
习与称道。

2
2022/10/20

自动证明的发展 属于中国的自动证明方法—吴方法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
1976年,美国年轻的数学
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家阿佩尔等在高速电子计 1919年出生于上海
算机上耗费 1200 小时的 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
计算时间,证明了著名的 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四色定理” ,人类百年 1951年回到祖国,任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悬而未决的疑问最终被圆 1956年与华罗庚、钱学森同台领取国家自然科学奖
满解决了。这一成就轰动 一等奖;38岁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93年获得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一时,成为机器定理证明
1994年获首届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的一个典范。
1997年获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属于中国的自动证明方法—吴方法 属于中国的自动证明方法—吴方法

1983年,周咸青在美国数学会年会同期举办的定理
机器证明专题会上展示了利用吴方法编制的定理证
明器,证明了几百条困难的几何定理,而且每条定
吴文俊 理的证明常常都在几秒钟之内。从此,吴方法在西
创立了初等几何定理证明的机械化方法,国际上称 方迅速传播,并使这一日趋被人冷落的研究领域又
“吴方法”,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 变得异常活跃。而且,吴方法的成功也使得用代数
“吴方法”也可用于几何定理的自动发现和未知关系 方法证明几何定理的方向重新受到重视。
的自动推导。吴文俊先生的开创性成果,打破了国际
自动推理界在几何定理自动证明研究中长期徘徊不前
的局面,也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属于中国的自动证明方法—吴方法 机器真的能够自动推理吗?

例:
1984 年出版专著《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
利用中国古典数学的成就,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定理 • 已知:A,B,C三人中有人从不说真话,也有人从不
自动证明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吴氏方法”。
说假话。某人向这三人分别提出同一个问题:谁
1985 年发表论文“关于代数方程组的零点”—吴文
俊消元法,即“吴氏公式”。 是说谎者?
2010年5月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通知国际社
A答:“B和C都是说谎者”;
会,将国际永久编号为第7683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
“吴文俊星”。 B答:“A和C都是说谎者”;
C答:“A和B中至少有一个人是说谎者”。
• 请问:谁是老实人,谁是说谎者?

3
2022/10/20

数理逻辑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自然语言不适合计算机处理。
例:小王不方便接电话,他方便去了。 • 命题逻辑
需要一种无歧义,方便存储和表达的形式化符号表征体系。 逻辑主要研究推理过程,而推理过程必须依靠命题来表达。
数理(符号)逻辑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 • 什么是命题?
律的学科。它不但避免了自然语言的歧义性,同时将推理理 命题是陈述客观外界发生事情的陈述句。
论公式化。 命题是或为真或为假的陈述句。
数理逻辑既是数学又是逻辑学,它研究数学中的逻辑问题, • 特征:
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形式逻辑。 陈述句;
数理逻辑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 真假必居其一, 且只居其一。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 例1 下列句子是命题吗? 命题的抽象
8小于10。  以p、q、r等表示命题。
8大于10。
任一个大于5的偶数可表示成两个素数的和。  以1表示真,0表示假。
答:是 则命题就抽象为:取值为0或1的p等符号。

• 例2 下列句子是命题吗?  若p取值1,则表示p为真命题;
8大于10吗?  若p取值0,则表示p为假命题;
请勿吸烟。
X大于Y。 真值:作为命题的陈述句所表达的判断结果称为命题的真值。真值只
我正在撒谎。 有真和假两种,通常记为1和0(T和F)。
—— 悖论
真值为真的命题称为真命题,真值为假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答:不是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 联结词和复合命题
• 例3: 由简单命题能构造更加复杂的命题
上述诸如“没有”、“如果··· 那么···”等连词
• (1) 期中考试, 张三没有考及格。
称为联结词(连接词)。
• (2) 期中考试, 张三和李四都考及格了。
 由联结词和命题连接而成的更加复杂的命题称为复合命题;
• (3) 期中考试, 张三和李四中有人考90分。
相对地,不能分解为更简单命题的命题称为简单命题。
• (4) 如果张三能考90分, 那么李四也能考90分。
 复合命题的真假完全由构成它的简单命题的真假所决定。
• (5) 张三能考90分当且仅当李四也能考90分。

4
2022/10/20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 合取联结词
• 否定联结词 • 定义2:设p、q为两个命题,复合命题“p而且q”称为p、q的
• 定义1:设p为一个命题, 复合命题“非p”称为p的否定式,记 合取式,记为p∧q,“∧”称作合取联结词。p∧q为真当且
为¬p, “¬”称为否定联结词.“¬p”为真当且仅当p为假。 仅当p与q同时为真。
p q p∧q
p ¬p 0 0 0
0 1 0 1 0
1 0 1 0 0
1 1 1
• 例3中, 若p代表“期中考试张三考及格了”,则 (1)“期中考
• 例3的(2)“期中考试, 张三和李四都考及格了。”可记为p∧q, 其
试, 张三没有考及格。”可表示为¬p。
中p代表“张三考及格”,q代表“李四考及格”。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 析取联结词
• 定义3:设p、q为两个命题,复合命题“p或者q”称为p、 • “相容或”与“相斥或”

q的析取式,记为p∨q,“∨”称作析取联结词。p ∨ q • 日常语言中“或”有两种标准用法, 例如:

为真当且仅当p与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1) 张三或者李四考了90分。

p q p∨q
(2) 第一节课上数学课或者上英语课。
0 0 0 • 差别在于:当构成它们的简单命题都真时,前者为真,后者
0 1 1
却为假。
1 0 1
1 1 1 前者称为“相容或”,后者称为“相斥或”。

• 例3的(3)“期中考试, 张三和李四中有人考90分。”可记为p 前者(“相容或”)可表示为p∨q,后者却不能。

∨ q, 其中p代表“张三考90分”,q代表“李四考90分”。 • 注意:不能见了或就表示为p∨q。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 蕴涵联结词
• 定义4:设 p、q 为命题, 复合命题“如果p,则q”称为p对q • 等价联结词
的蕴涵式,记作p→q,其中又称p为此蕴涵式的前件,称q • 定义5:设p、q为命题, 复合命题“p当且仅当q”称作p、q
为此蕴涵式的后件,“→”称为蕴涵联结词。“p→q” 为 的等价式, 记作p↔q, “↔”称作等价联结词。
假当且仅当p真而q假。
p q p↔q
p q p→q
0 0 1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1 1

• p→q这样的真值规定有其合理性,也有人为因素。 • p↔q为真当且仅当p、q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

5
2022/10/20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命题符号化练习
• 注意:上述五个联结词来源于日常使用的相应词汇,但并不完全一致,
在使用时要注意。 • 例4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 以上联结词组成的复合命题的真假值一定要根据它们的定义去理解,
• (1)小张是计算机系学生,他喜欢编程。
而不能据日常语言的含义去理解。
• (2)铁和氧化合, 但铁和氮不化合。
• 不能“对号入座”,如见到“或”就表示为“∨”。
• 有些词也可表示为这五个联结词,如“但是”也可表示为“∧”。 • (3)英语四级考试小张通过了,或者小李通过了。
• 结合力的强弱顺序: ¬, , , →, ,联结词相同时,从左至右 • (4)如果我下班早, 就去商店看看, 除非我很累。
运算。
• 在今后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命题间的真假值的关系,而不讨论命题的内
容。

(1)小张是计算机系学生,他喜欢编程。 (3)英语四级考试小张通过了,或者小李通过了。

解:p∧q,其中: 解: p∨q ,其中:


p代表“小张是计算机系学生”, p代表“英语四级考试小张通过了”,
q代表“小张喜欢编程”。 q代表“英语四级考试小李通过了”。

(2)铁和氧化合, 但铁和氮不化合。 (4)如果我下班早, 就去商店看看, 除非我很累。

解:p∧(¬q),其中: 解: ((¬p)∧q))→r ,其中:

p代表“铁和氧化合”, p代表“我很累”,

q代表“铁和氮化合”。 q代表“我下班早”,
r代表“我去商店看看”

命题逻辑——命题公式及其解释、 命题逻辑——命题公式及其解释、
等价命题公式 等价命题公式
命题公式的解释:给命题公式中的每一个命题变元指定一个真假
原子公式:单个命题变元、单个命题常元称为原子公式。
值,这一组真假值,就是命题公式的一个解释。用I表示。
命题公式:由如下规则生成的公式称为命题公式: 例如:公式G= (AB) →C 的一个解释是:

1. 单个原子公式是命题公式。 I1(G) = A/T, B/F, C/T

2. 若A ,B是命题公式,则¬A , A∧ B , A∨ B , A→B , 在解释I1(G)下G为真。


AB是命题公式。 永真公式与永假公式:如果公式在它所有的解释I下,其值都为
3. 所有命题公式都是有限次应用1、2得到的符号串。 T,则称公式G为恒真的;如果其值都为F,则称公式G为恒假的
(不可满足的)。

6
2022/10/20

命题逻辑——命题公式及其解释、 命题逻辑——命题公式及其解释、等价命
等价命题公式 题公式
等价命题公式

解释的个数及真值表 如果两个命题公式所含原子公式相同,且在任一解释下,两

如果一个公式G中有n个不同的原子公式,则G有2n个不同的 个命题公式的值相同,则称这两个命题公式为等价命题公式

解释,于是G在2n个解释下有2n个真值。如果将这些真值和它 或等价公式。常用的等价公式有:

们的解释列成表,就是G的真值表。 1.(P  Q)=(P → Q)  (Q → P)


2.(P → Q)=(¬P  Q)
3. ¬(¬P)= P
4.交换律:P  Q = Q  P
P  Q = Q  P

命题逻辑——命题公式及其解释、 命题逻辑——命题公式及其解释、
等价命题公式 等价命题公式
5.结合律:P (Q  R)=(P  Q)  R
等价性验证
P  (Q  R)=(P  Q) R
2.(P → Q)=(¬P  Q)
6.分配律:P (Q R)=(P  Q)  (P  R)
P  (Q  R)=(P Q)  (P R) P Q P→Q ¬P∨Q

7.泛界律:P  F=P , P  T=P 0 0 1 1


0 1 1 1
P  F=F , P  T=T
1 0 0 0
8.互余律:P  ¬P=T, P  ¬P=F 1 1 1 1

9.德 • 摩根定律:¬(P  Q)= ¬P  ¬Q


¬ (P  Q) = ¬P  ¬Q

谓词逻辑表示与推理技术
小结 目
命题公式

联结词 1 谓词逻辑基本概念
命题符号化
2 谓词逻辑的语法元素
等价命题公式
3 连接词与量词
思考
4 量词的辖域
 如何利用真值表验证两个命题公式为等价命题公式?

7
2022/10/20

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  谓词逻辑是一种形式语言。接近自然语言,又方便存入计

• 命题逻辑虽然能够把客观世界的各种实事表示为逻辑命题 算机处理。
,但具有很大局限性,不适合表达比较复杂的问题;  例:张三是大学生。

• 而谓词逻辑则允许我们表达那些无法用命题逻辑表达的事  李四是大学生。
情。  谓语有共同的属性:是大学生。因此引入一个符号表示

 例:张三是大学生。P
“是大学生”,再引入一个方法表示个体的名称,这样就

 李四是大学生。Q 能把“某某是大学生”这个命题的本质属性刻画出来。
 我们班所有人都是大学生 。  用于刻画个体的性质、状态和个体之间关系的语言成分就

是谓词。

谓词 谓词逻辑的语法元素
 谓词逻辑的语法元素表示如下:
一般来说,“x是A”类型的命题可以用A(x)表达。
对于“x大于y”这种两个个体之间关系的命题,可表达为B(x,y),  常量(个体符号):A、B、张三、李四等等,通常是对象的名称。

这里B表示“…大于…”谓词。  变量符号:习惯上用小写字母表示,如x、y、z等。 项
A(x)称为一元谓词,B(x, y)称为二元谓词,M(x, y, z)称为三元谓  函数符号:习惯上用小写英文字母或小写英文字母串表示,如f、
词 g等。
依次类推,通常把二元以上谓词称作多元谓词。
 谓词符号:习惯上用大写英文字母或首字母大写的英文字母串表
用 P(x1,x2,…xn) 表 示 一 个 n 元 谓 词 公 式 其 中 P 为 n 元 谓 词 ,
示。
x1,x2,…xn为客体变量或变元。
 联结词(连接词):谓词逻辑中所使用的联结词和命题逻辑中所
• 例:张三是大学生。
• 李四是大学生。 使用的联结词一样。
• 解:定义谓词U(x),表示x是大学生,则 U (Zhang); U(Li)  结合力的强弱顺序: ¬, , , →, 

谓词逻辑 --连接词和量词
 连接词 • 蕴涵 (Implication)—用连接词→表示 “如果—那么”的语句。
 与/合取(conjunction) • 例:如果刘华跑得最快,那么他取得冠军。
 例:我喜爱音乐和绘画。 Runs(LIUHUA, FASTEST) → Wins(LIUHUA,CHAMPION)
 Like(I, MUSIC) ∧Like(I, PAINTING)

• 非 (Not)用符号¬表示否定的公式。
• 或/析取 (disjunction)
• 例:机器人不在2号房间内。
• 例:李力擅长打篮球或踢足球。
¬ Inroom (ROBOT,r2)
• Plays(LILI, BASKETBALL)∨Plays (LILI, FOOTBALL)

8
2022/10/20

量词 量词
 存在量词(Existential Quantifiers )
 全称量词(Universal Quantifiers )
 若一个原子公式 P(x),对于所有可能变量x都具有T值,则用  若一个原子公式P(x), 至少有一个变元x可使 P(x)为T值, 则
(∀x)P(x)表示。 用(∃x)P(x)表示。
 例:所有学生都穿彩色制服。
 例:1号房间内有个物体
(∀x)[Student(x) → Uniform(x, Color)]
 所有的机器人都是灰色的。 (∃x)Inroom(x,r1)
 (∀x)[Robot(x) → Color(x, Gray)]  一阶谓词演算不允许对谓词符号或函数符号进行量化。
 我们班所有人都是大学生。
 (∀x)[Ourclass(x) → U(x)]

量词的辖域
量词的辖域 • 定义:在量词x,x辖域内变元x的一切出现叫约束出现,称
这样的x为约束变元。
• 定义:量词的辖域是邻接量词之后的最小子公式,故除非
• 变元的非约束出现称为自由出现,称这样的变元为自由变元。
辖域是个原子公式,否则应在该子公式的两端有括号。
• 例:指出下列谓词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和约束变元,并指明量词
• 例:(x)P(x)→Q(y)
的辖域
• x的辖域是P(x)
• (x)[P(x)  R(x)]→(x) P(x)  Q(x)
• 例:(x )[P(x,y)→Q(x,y)]  P(y,z)
• 解:表达式中的x[P(x)R(x)]中x的辖域是 P(x)  R(x),其中的x
• x的辖域是P(x,y)→Q(x,y)
是约束出现。
• (x) P(x)中x的辖域是 P(x),其中的x是约束出现。
• Q(x)中的x是自由变元。

量词的辖域 小结
• 例:指出下列谓词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和约束变元, 并指 •谓词逻辑基本概念
明量词的辖域。 •谓词逻辑的语法元素
• (x )[P(x,y)→(y)R(x,y) ] •连接词与量词
• 解:其中的P(x,y)中的y是自由变元,x是约束变元, •量词的辖域
R(x,y)中的x,y是约束变元。
• 注:在一个公式中,一个变元既可以约束出现,又可以
自由出现。为避免混淆可用改名规则对变元改名。

9
2022/10/20

合式公式(WFF, well-formed formulas)


谓词公式 合式公式的递归定义
1.原子谓词公式是合式公式。
• 原子谓词公式
2.若A为合式公式,则¬A也是一个合式公式。
• 用P(x1,x2,…xn)表示一个n元谓词公式 其中P为n元谓词 ,
3.若A和B都是合式公式,则(A∧B),(A∨B),(A→B),
x1,x2,…xn为客体变量或变元。通常把P(x1,x2,…,xn)叫做谓词
(AB)也都是合式公式。
演算的原子公式。
4.若A是合式公式,x为A中的自由变元,则(∀x)A和(∃x)A都
• 分子谓词公式
是合式公式。
• 用连接词把原子谓词公式组成复合谓词公式,并把它叫做
5.只有按上述1至4规则求得的那些公式,才是合式公式。
分子谓词公式。

合式公式的真值
合式公式的性质
• 真值表 :p与 q是两个合式公式,则由这两个合式公式所组成
• 合式公式具有强大的形式化表示功能,但由于包括了多种连
的复合表达可由下列真值表给出
接词和量词以及它们的嵌套应用,会使表示形式过于复杂,
p q ¬p pq pq p→q pq
不利于演绎推理系统的设计和高效运作。
T T F T T T T
T F F T F F F • 为此,化简合式公式到某些约定的标准形式是很有意义的,
F T T T F T F 合式公式的性质则为化简工作提供了依据。
F F T F F T T

如果两个合式公式,无论如何解释,其真值表都是相同的,
那么就称两合式公式是等价的。

合式公式的性质

合式公式的性质
• 否定之否定:¬(¬P)等价于P。
• P∨Q等价于¬P→Q。
• 量词否定:
• 德 • 摩根定律:¬ (P∨Q)等价于¬P∧¬Q;¬ (P∧Q)等价于
¬ (∃x)P(x)等价于(∀x)[¬P(x)];¬ (∀x)P(x)等价于(∃x)[¬P(x)];
¬P∨¬Q。
• 分配律:P∧(Q∨R)等价于(P∧Q) ∨(P∧R)。 • 量词分配:
P∨(Q∧R)等价于(P∨Q)∧(P∨R)。 (∀x)[P(x)∧Q(x)]等价于(∀x)P(x)∧(∀x)Q(x)
• 交换律:P∧Q等价于Q∧P;P∨Q等价于Q∨P。 (∃x) [P(x)∨Q(x)]等价于(∃x)P(x)∨(∃x)Q(x)
• 结合律: (P ∧Q)∧R等价于P∧(Q∧R);(P∨Q)∨R等价于
• 约束变量的虚元性(约束变量名的变换不影响合式公式的真
P∨(Q∨R)。
值):
• 逆否律:P → Q等价于¬Q → ¬P。
(∀x)P(x)等价于(∀y)P(y); (∃x)P(x)等价于(∃y)P(y);

10
2022/10/20

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 例:所有实数的平方都是非
• 表示步骤:
负的。
• (1)先根据要表示的知识定义谓词
 解: • 另解:
• (2)再用连接词、量词把这些谓词连接起来
 个体:每一个实数,以x代表 • 个体:每一个数:以z代表
 函数符号:x的平方,以f(x)表 • 谓词:x是一个实数,以R(x)表
• 例:π的平方是非负的。 示 示
• 解: 另解:  谓词:x是非负的,以Q(x)表示 • 函数符号:x的平方:以f(x)表
 符号化: (∀x)Q(f(x)) 示
• 个体: π的平方,以A表示 个体: π
• 谓词:x是非负的:以Q(x)表示
• 谓词:…是非负的,以Q(x) 函数符号:…的平方,以f(x)表示
• 符号化: (∀z) [R(z) → Q(f(z))]
表示 谓词:…是非负的,以Q(x)表示
x可以代表不同的个体, 称为 个体变元x和z的取值范围不同。
• 符号化:Q(A) 符号化:Q(f(π)) 个体变元(变量);
个体变元的取值范围称为它的
相对地π等称为个体常元(常量) 论域(个体域)。

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 人总是要死的。
 对不同的个体变元,用不同的论域是可以的。但有时,
 有些人不怕死。
不同的个体变元一起讨论时,用不同的论域甚为不便。
 如果论域是全人类,用D(x)表示“x是要死的”,用F(x)表示

 于是我们设想有一个集合,它包括谓词中各个变元的 “x是不怕死的”,则
 人总是要死的。 (∀x) D(x)
所有个体域,我们称它为全总个体域。
 有些人不怕死。 (∃x) F(x)
 用了全总个体域后,个体变元取值范围一致了,但不  如果论域是全总个体域,用M(x)表示“x是人”,则

同的论述对象,需要不同的特性谓词再加以刻画。  人总是要死的。(∀x) [M(x) → D(x)]


 有些人不怕死。 (∃x) [M(x) ∧ F(x)]

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 如果论域是全总个体域,用M(x)表示“x是人”,则  人总是要死的。 (∀x) [M(x) → D(x)]

 人总是要死的。 (∀x) [M(x) → D(x)]  有些人不怕死。 (∃x) [M(x) ∧ F(x)]

 有些人不怕死。 (∃x) [M(x) ∧ F(x)]  (1)对全称量词,特性谓词作为蕴含式的前件而加

 M(x)是特性谓词,用以刻画论述对象具有“人”这一 入之;
特征。特性谓词的使用有以下两条规则:  (2)对存在量词,特性谓词作为合取项而加入之;

 (1)对全称量词,特性谓词作为蕴含式的前件而加入  思考:人总是要死的。 (∀x) [M(x) ∧ D(x)] 这样表示


之; 是否正确?
 (2)对存在量词,特性谓词作为合取项而加入之;  上述的意义是“所有的x都是人并且都是要死的”因
而这样表示不正确。

11
2022/10/20

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 例:所有学生都穿彩色制服 • 例:凡是有理数皆可写成分数。
(∀x)[Student(x) → Uniform (x, Color)] • 解:
 所有的机器人都是灰色的 • Q(x):x是有理数
(∀x)[Robot(x) → Color(x, Gray)] • F(x):x可写成分数
 我们班所有人都是大学生。
• (∀x) [Q(x) → F(x)]
 (∀x)[Ourclass(x) → U(x)]

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例:已知:A,B,C三人中有人从不说
把已知前提用谓词公式表示如下:
• 例:有学生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真话,也有人从不说假话。某人向
如果A说的是真话,则有:
这三人分别提出同一个问题:谁是
• 解: T(A) → ¬ T(B)  ¬ T(C)
说谎者? 如果A说的是假话,则有:
• Student(x):x是学生 A答:“B和C都是说谎者”; ¬ T(A) → T(B) T(C)
B答:“A和C都是说谎者”; 对B和C说的话作相同的处理,可得:
• Pass(x,y):x通过y考试 T(B) → ¬T(A)  ¬T(C)
C答:“A和B中至少有一个
¬T(B) → T(A) T(C)
• CET6:英语六级考试 人是说谎者”。
T(C) → ¬T(A)  ¬T(B)
• (∃x) [Student(x) ∧ Pass(x, CET6)] • 思考:谁是老实人,谁是说谎者? ¬T(C) → T(A) T(B)
要完成自动推理,接下来需要:
化子句集
解:首先定义谓词
应用消解原理
T(x):表示x说真话

谓词逻辑表示注意事项:

• (1) 分析命题中表示性质和关系的谓词,分别符号化为一元
和n(n  2)元谓词。
• (2) 根据命题的实际意义选用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
• (3) 在不同的个体域中,命题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不一样。如
果事先没有给出个体域,都应以全总个体域为个体域。
• (4) 多个量词同时出现时,不能随意颠倒它们的顺序,颠倒
后会改变原命题的含义。

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