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级间分离过程中一、二级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16

级间分离过程中一、二级

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林敬周,王志坚,曹程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 本文对外流马赫数 M∞=4 的级间分离流场及一、二级气动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试验是在 CARDC-5 的

φ1 米高超声速风洞中进行的,获得了清晰的流场结构照片和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本文主要研究了同轴变攻角、不

同级间距情况下两级气动特性变化规律,并对冷、热喷流两种模拟技术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 超声速;级间分离;喷流干扰;风洞试验;气动特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Wind tunnel test research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stages during separation
LIN Jing-zhou WANG Zhi-jian CHAO Ceng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Hypersonic Institute, Mianyang 62100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wo stages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during separation and stage separation flow
field by wind tunnel test, which is carried out on φ1m hypersonic wind tunnel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Satisfying test results and many clear flow filed configuration photograph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stages interval and coaxial attack angle variation of two stages have important effect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e cold and hot jet flow techniques which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flow have also been introduced.
Key words: supersonic; stage separation; jet interaction; wind tunnel test;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0 引言 其中冷喷流主要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喷流介质,热
喷流主要采用缩尺的真实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
采用串连式级间布局的导弹在热分离过程
所产生的燃气喷流作为喷流介质。
中,二级发动机喷流受级间段结构的制约及外
本文旨在通过风洞试验来研究采用热分离
流的影响在级间产生了复杂的干扰流场,对一
方式的级间流场结构,给出一、二级气动特性变
级顶部、二级底部和附近的弹体表面流场及两
化规律。
级气动特性影响非常严重,级间分离的可靠与
否是导弹飞行成败的关键。 1 试验模拟方法及试验条件
由于超声速级间分离流场包含有激波-激 1.1 冷喷流模拟方法
波干扰、激波-附面层干扰、旋涡结构及附面层 在进行冷喷流模拟时,试验喷流介质为干燥
分离等复杂流动现象 ∼ ,给气动力试验、计算
[1 3]
的压缩空气。二级喷流对一级和二级弹体都有直
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至今其仍属于重要的 接或间接的作用,同时喷流的体积效应对两级弹
研究课题之一。要在地面试验中模拟级间分离过 体及外部流场有较大的干扰影响。因此,在进行
程涉及的问题很多,难度很大。它不仅要解决复 冷喷流试验时,在几何缩尺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
杂的气动模拟和气动力测量问题,而且还必须寻 如下相似准则:喷流压比、喷流动量、喷流的推
找能够实现气动模拟要求的特殊的抗烧蚀和隔 力系数以及喷流膨胀边界相似 。
[6]

热结构设计以及精巧的模型加工工艺和复杂的 满足(1.1)式即满足喷流动量、喷流的推
试验技术问题。 力系数相似。下标 fs 表示实际飞行参数,m 表
四十多年来,国内外都进行过不少的级间分 示模型参数。
离试验研究 ∼ 。国外的试验大多以冷分离为主, ( ) ( )
[4 5]
γ j M 2j = γ j M 2jfs
(1.1)
m
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只模拟外流。国内的级间分离
[6]
热分离占有很大比例 ,要求风洞试验在模拟外 喷流膨胀边界近似模拟是根据普朗特-迈耶
流的基础上还要模拟内流,现阶段已发展到可以 理论,气流折角δ和马赫数 M 的关系:
在风洞中进行带外流场的冷、热喷流干扰试验,

1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16

且由于燃烧的不稳定、时间短等因素,使热喷流
γ +1 γ −1 2
δ= arctg (M − 1) − arctg M 2 − 1 (1.2) 试验的重复性精度明显低于冷喷流试验。
γ −1 γ +1
1.3 风洞试验条件
1.2 热喷流模拟方法 风洞来流及喷流参数见表 1。其中 M、P、T、
热喷流模拟主要采用真实导弹发动机的原 L/D 分别表示马赫数、压力、温度和分离距离,
型固体火箭推进剂工作产生的燃气流来进行模 α表示两级模型的同轴攻角、Rel 为单位雷诺数。
拟。在确保二级发动机喷管几何缩尺的条件下, 下标∞表示来流参数,j 表示喷流参数,Cool 代
保证发动机的燃烧室压力相等,则模型发动机出 表冷喷,Hot 代表热喷。模型攻角方向低头为正,
口参数与原型发动机出口参数一致,从而获得了 抬头为负。两级均以二级最大底部面积为参考面
喷流压比、马赫数比、比热比、温度比的模拟, 积,一级以二级喷流动压为参考动压,二级以来
甚至对其喷流的组分也做到了模拟,从而真正复 流动压为参考动压。
现了导弹在大气中飞行的实际状况。
虽然热喷流模拟有上述优点,但热喷流试验
装置复杂程度、运行费用均高于冷喷流试验,而
表 1 风洞来流及喷流参数
Table 1 external and internal flow parameters
Mj Tj(K) α(°) L/D
M∞ Rel(1/m) Pj/ P∞
Cool Hot Cool Hot
0°、1°、2° 0.1、0.3
4.029 2.504×107 3.327 3.663 7.663 89.6 2009.0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到级间喷流的阻挡形成逆压梯度,发生分离,并
产生分离激波。流场照片显示,分离区已扩展到
2.1 流场分析 二级的柱锥过渡处。
由图 1、图 2 可以清楚地看到,二级表面由 随级间距的增大,喷流膨胀及其对外流场的
于自身外形的影响在来流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弓 影响逐渐减弱。小级间距在喷流前缘所产生的弓
形激波,斜激波、压缩波。由于整流条、级间间 形激波强度(图 1b)明显强于大级间距(图 2b);
隙及一级头部排燃窗的存在,使得气流在级间段 并且小级间距时分离影响区更大。
又出现了复杂的膨胀、压缩、分离等流动现象。 从流场照片来看(图 1c、图 2c),热喷流由
a. 有无喷流流场结构对比。无喷流时,二 于温度很高,以目前的流场显示手段,还很难清
级近尾表面及一级模型表面都无明显的分离流 楚地看到喷流区域本身的流场结构,只能看到一
区,且级间分离距离的不同对流态并无明显影 道明亮的射流从级间及排燃窗排出,但可以看
响。喷流启动后,直接冲击到一级模型的前封头, 出,在相同试验状态下,由于热喷流高焓效应,
一部分从排燃窗射出,一部分返回到二级模型底 对其周围气体的加热,使得热喷流干扰流场结构
部,还有一部分从级间间隙中溢射出。从排燃窗 与冷喷流时存在些许差别。
与级间间隙喷出的周向喷流外推来流并与其相
互作用产生羽流激波。同时,二级表面附面层受
分离激波

喷流激波

a. jet off α=0° b. cold jet α=2° c. hot jet α=2°


图1 分离距离 L/D=0.1、同轴变攻角、有无喷流时级间流场照片
Fig.1 flow field configuration(L/D=0.1,coaxial)

2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16

a. jet off α=0° b. cold jet α=2° c. hot jet α=2°


图 2 分离距离 L/D=0.3、同轴变攻角、有无喷流时级间流场照片
Fig.2 flow field configuration(L/D=0.3,coaxial)

2.2 试验数据修正方法 段的影响,使得二级底压增大到产生了附加推


力,进而使二级轴向力反向增大。随着级间距的
当模型为对称外形,纵向试验时法向力及俯
增大,级间压力降低,一级轴向力、二级推力逐
仰力矩系数随攻角α的变化曲线应过零点。但由
渐减小。
于腹支干扰、风洞流场平均气流偏斜、模型加工
同轴变攻角时,喷流轴线与一、二级模型轴
及安装小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试验结果的
线重合。相对二级喷流,一级始终处于零攻角状
零点值并不为零。具体修正方法是将各攻角下的
态,因此一级法向力系数 CN1 的变化,主要受同
干扰量视为常值,取为零点值,将法向力及俯仰
轴攻角α变化的影响。由图 3 中的 CN1∼α曲线可以
力矩系数随攻角α的变化曲线按零点值平移过
看出,除 0.1D 级间距的有喷流外,其它情况均
原点,即获得修正后的试验结果。
表现出 CN1 随α增大而线性增大。0.1D 冷喷流情
这种修正方法对二级较为适合。对于一级,
况,CN1 随α略有线性减小,这主要是由一级排烟
由于其排燃窗的不对称,并不适用。因此,本文
孔大小不一致导致了一个与攻角变化方向相反
仅对二级进行了修正。
的法向增量,从而抵消了由攻角增大带来的法向
2.3 试验数据分析 力增加。随着级间距的增大,级间压力降低,排
a. 无喷流时,一级各气动力系数随攻角和 燃孔的影响也逐渐减弱,到了 0.3D 时则表现出
级间距没有明显变化,轴向力系数和法向力系数 线性度较好的增加趋势。
均为小量,压心在质心之后(一级质心为 二级法向力系数 CN2 随攻角α的增大而增大,
0.386)。二级轴向力系数几乎不随攻角和级间 线性很好,而随级间距的增大则变化不大。对于
距变化,法向力系数随攻角的增大线性增大,压 压心而言,级间喷流使得一、二级压心前移。
心在 0.46 左右,略在质心之前(二级质心为 c. 冷、热喷流的差异。从图 3、4 中可以
0.474); 看出冷、热喷流有一致的趋势,但差异仍然比较
b. 有喷流时,喷流的直接作用使一级模型 显著,这主要是由于真实火箭发动机燃气喷流的
轴向力系数显著增大。由于喷流干扰的影响,不 高焓效应,对周围的流场除了干扰之外较冷喷流
仅二级底部出现分离区,附面层在二级后段就已 还多了气动加热。
发生分离,可见喷流体积效应之显著,加之级间
0.8
0.07 0.9
jet off 0.1D jet off 0.1D
0.7 cold jet 0.1D cold jet 0.1D
0.8
hot jet 0.1D hot jet 0.1D
0.06
jet 0ff 0.3D jet off 0.3D
0.6 0.7
cold jet 0.3D cold jet 0.3D
hot jet 0.3D hot jet 0.3D
0.5 0.05 0.6

0.5
0.4
0.04
jet off 0.1D 0.4
0.3
Xcp1
CN1
CA1

cold jet 0.1D


hot jet 0.1D 0.03 0.3
0.2 jet off 0.3D
cold jet 0.3D 0.2
0.1 hot jet 0.3D 0.02
0.1
0
0.01 0

-0.1 -0.1
0
0 0.5 1 1.5 2 0 0.5 1 1.5 2 0 0.5 1 1.5 2

α° α° α°

图 3 同轴变攻角一级模型各气动力系数随攻角变化曲线
Fig.4 the first stage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variating with attack angle

3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16

0.5
1.00 0.07
jet off 0.1D jet off 0.1D
cold jet 0.1D cold jet 0.1D
0.75 hot jet 0.1D hot jet 0.1D
jet off 0.3D 0.06 0.4
jet off 0.3D
cold jet 0.3D cold jet 0.3D
0.50 hot jet 0.3D hot jet 0.3D
0.05

0.25 0.3
0.04
0.00

CN2
CA2

Xcp2
0.03 0.2
-0.25 jet off 0.1D
cold jet 0.1D
0.02 hot jet 0.1D
-0.50 jet off 0.3D
0.1
cold jet 0.3D
-0.75 0.01 hot jet 0.3D

-1.00 0 0
0 0.5 1 1.5 2 0 0.5 1 1.5 2 0 0.5 1 1.5 2

α° α° α°

图 4 同轴变攻角二级模型各气动力系数随攻角变化曲线
Fig.5 the second stage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variation with attack angle

3 结论 两级的分离距离、攻角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排
烟窗大小的不一致性对两级的气动特性也存在
a. 由于二级底部喷流和气流从级间及一级
一定干扰,应在级间分离方案设计和控制系统参
排烟窗排出所形成的周向喷流共同作用,加之外
数设计中给予充分重视;
流的影响使得导弹在级间热分离过程中形成了
c.冷、热喷流对两级气动特性的干扰影响
复杂的级间喷流干扰流场,其中包含了分离激
有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喷流的组分、动能、
波、弓形激波、激波和边界层干扰等现象的流场
内能、温度、流量等的区别和热喷流的化学非平
结构;
衡过程,致使喷流与外流间的质量、能量、动能
b.在级间热分离情况下,二级发动机喷流
的交换不同而致。
对一、二级弹体的气动特性干扰影响大,并随着

[4] KENNETH L, TURNER, DAVID S SHAW,


LAURENCE W ENDERSON. Static stability and
参考文献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two-stage rocker
[1] V V KISLYKH, I A RESHETIN. Simulation of configuration at mach numbers. NASA TN D-188,
engine jets effect on aft elements of launchers for January 1960.
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R]. AIAA paper 99-4949, [5] 何宝培. 在炮风洞中进行火箭级间分离气动力试
1999. 验.第四届全国激波管与激波学术会议文
[2] LORAN L WINGFIELD. Staging evaluation of a 集,1987,(4).
two-stage-to-orbit vehicle at mach 8[R]. AIAA paper [6] 万音. 级间段气动设计及羽流诱导分离对火箭气
2001-1815, 2001. 动特性的影响[J].宇航学报,1992,(2).
[3] 张文普,丰镇平. 级间分离的流场及热流分析研究 [7] 恽起麟. 实验空气动力学[M]. 北京: 国防工业出
[J]. 推进技术,2003,(6). 版社, 1991.

4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16

作者简介:林敬周(1976.1∼),女,辽宁沈阳人,硕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 研究方向:喷流试验

与 数 值 模 拟 技 术 通 讯 地 址 : 四 川 安 县 63839 部 队 45 分 队 邮 编 : 622663 联 系 电 话 : 0816 - 2465363

(O),13808111731Email:jzou2000@tom.co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