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从《窦娥冤》论四折一楔子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演出的通例,王国维说:“普通杂剧,大抵四折,或
加楔子。” 1 四折一楔子体式的确立是元杂剧的成熟的体现,比起宋代勾栏里

的“一场两段”模式,四折一楔子意味着杂剧剧本和舞台表演所呈现的故事趋
向扩展和完整,四折之间是由同一个故事衔接起来的,拥有自己的故事结构方
式。四折一楔子的出现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后世杂剧形式的基
础,而《窦娥冤》是元杂剧中的佼佼之作,以《窦娥冤》为例可说明四折一楔
子的优势和局限。
四折一楔子的长处,首先在于故事的完整和连贯。《窦娥冤》的楔子以窦
天章将女儿端云送予蔡婆婆抵债,只身去赶考为起,第一折已是十多年后,讲
述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所救,张驴儿父子胁迫蔡婆婆和窦娥与之成亲,窦娥坚
决不从。第二折讲张驴儿买毒药企图毒杀蔡婆婆,却意外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以此要挟窦娥嫁给自己,昏官错判案对窦娥屈打成招。第三折讲处斩窦娥,窦
娥立下誓愿,使得雪飞白练、六月大雪。第四折窦天章得官归来,身为鬼魂的
窦娥陈诉冤情,窦天章重审案件惩处凶手和昏官,窦娥重获清白。楔子与四折
各自构成了独立的情节元,情节元之间有时间上的跳跃,又在因果和逻辑上形
成闭环结构,起、承、转、再转、合,折的存在划定了故事的单位,也使得时
间上的转换变得自然。
再者,折在杂剧中更是音乐单元,楔子与第一折同宫调,但不入韵,四折
选用不同的宫调,一韵到底,在舞台上可以避免同一支曲子多次重复,使得曲
调富有变化,也更加统一,增强音乐表现力。而元杂剧大多一人主唱,如《窦
娥冤》就是旦本,四折都由正旦主唱,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演员的演唱功力,
也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窦娥冤》就通过窦娥的唱词有力地突出了窦娥的形
象,如第三折【滚绣球】里:“天地也,做得个欺软怕硬,却元来也这般顺水
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2 窦娥对天地

1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2
顾学颉选注:《元人杂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的质问体现了窦娥性格里的刚强。但全剧都由一人主唱,给演员带来很大的压
力,因此,分折演唱可以减少连续演唱的压力。元杂剧在表演时折与折之间通
常穿插一些杂技、歌舞、吹打,丰富表演形式的同时也给演员留出改扮、准备
换调的时间。至于一本四折的优点,康保成先生认为,每本四折对于宫调的转
换、主唱演员发挥技巧和保持体力以及观众保持审美持久力大概比较合适。3
四折一楔子的体式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比起后来的《西厢记》、《牡丹
亭》、《桃花扇》动辄几十折几十出,《窦娥冤》仅仅四折,在情节上显然比
后来的杂剧要单薄,情感和细节的渲染也较少,也因此元杂剧往往也有打破四
折一楔子的变例,如《赵氏孤儿大报仇》就是五折。而一人主唱的情况下,戏
剧对其他角色的塑造不强,舞台的互动感不如多人主唱的戏剧好,《西厢记》
有张生莺莺对唱互表衷肠,戏剧矛盾可以和音乐唱腔结合起来,给观众更好的
审美体验。四折一楔子模式固定下来后,往往各宫调的套曲有一定形式,剧作
家可以根据这种形式来填词写剧本,改编前代史闻轶事和杂谈小说,精心经营
的作品少,模式化的作品多,四折按时间顺序发展故事,缺少精致的结构。
四折一楔子服务于元杂剧的剧情发展和舞台表演需要,是元杂剧重要的体式,
其长处为后世戏剧创作所继承,而局限也在后来的剧本中被逐渐打破,四折一
楔子在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3
康保成:《重论“四折一楔子”》 选自《中华戏曲》2004 年第 1 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