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闡述吳有性對溫病病因學的貢獻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 生 活 在十六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至 十七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生平曾亲历多次温疫的流行, 面对温疫肆虐, 医者束手的现实, 深感痛惜, 于是他亲临疫区,
深入研究, 结合个人观察所得及/ 平日所用历验方法, “静心穷理”, 于公元 1642 年著成历史上第
一部温病学 专著《温疫论》。该书分列 85 个论题, 内容包括温病的病因病机、初起症状、传变诸证、
兼证、治法、以及妇人和小儿 时疫的特点, 温疫用药宜忌, 调理方法等, 并载有关于温疫质 疑正误和疫
疠证治的论辨文章, 堪称当时最全面、最有新义的疫病专书。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向世人振臂疾呼 :
“守古法不合今 病, 以今病简古书, 原无明论, 是以投剂不效“,”病人”不死于 病, 乃死于医, 不死于
医, 乃死于圣经之遗忘也。“ 本文阐释吴又可对温病病因学方面的贡献。

《伤寒论》相对《素问#热论》是个进步, 但《伤寒论》并未究尽外感热病的证治。宋元时期有
“外感用仲景”之说, 但不知变通者墨守经方, 胶柱鼓瑟, 流弊已经不少, 明以前的许多医家对此已有
痛识。历史已经在酝酿着一场变革, 而将温病与伤寒系统明确地加以区分的, 当推吴又可的《温疫论》。
吴又可在与温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 亲眼目睹了“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 而“枉死不可胜计”的现
实, 并通过仔细观察, 对比鉴别, 终于揭示了伤寒与温疫的霄壤之别。此在 《温疫论》中归纳得十分清
楚, 以下摘要列举: 在病因上, 伤寒是“感天地之正气”, 且“必有感冒之因”; 时疫是“感天地之疠
气” , 且多“无感冒之因”、“不因所触无故自发者居多”。 在有无传染性上, 伤寒“不传于人”; 时
疫“能传染于人”。 在传播途径上, 伤寒之邪“自毫窍而入”; 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 在传变机
制上, 伤寒“感邪在经, 以经传经” ; 时疫“感邪 在内, 内溢于经, 经不自传”。 在病势缓急上, 伤寒
“感而即发” 、“感发暴甚”、“伤寒发 斑则病笃”; 时疫“感久而发”、“多有淹缠二三日, 或渐
加重, 或淹缠五六日, 忽然加重”、“时疫发斑则病衰”。 在邪解方式上, 伤寒“解以发汗”; 时疫
“解以战汗”。在 治疗方法上, 伤寒“投剂, 一汗而解,汗解在前”、“以发表为先”; 时疫“发汗,
虽汁不解,汗解在后” “以疏利为主”。 在治疗效果上 , 伤寒“投剂可使立汗” ; 时疫“汗解, 俟其
内溃, 汗出自然, 不可以期”。 以上归纳, 细陈温疫与伤寒的不同, 力主二者的区别, 可 见吴氏的工夫
所在。中医辨证, 也讲辨病, 病有大的范围, 也 有小的概念, 病左右着证的变化发展。因此, 辨病当先于
辨 证, 于此可见一斑, 吴氏的良苦用心也可体会。吴又可对伤 寒、温疫的精辟认识, 开启了全面论述时
疫温病与伤寒鉴别 之先河, 为提高温病临床诊治效果奠定了基础。正如《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所言:
“有性因崇祯辛已南北直隶、山东、浙江 大疫以伤寒法治之不效 , 乃推究病源, 参稽医案, 著成此收, 温
疫一证如有绳墨之可守, 亦可谓有功于世矣。”

吴又可所创立的“杂气” 致病说, 不仅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点, 而且较为准确地


揭示了急性传染病的 发病原因, 成为温病病因学上的一大创见, 为整个温病学体 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对于温病的病因, 在吴氏以前, 医家多宗“外感不外六淫”之说, 认为温疫是“非其时而有其
气” 的结果, 不敢越雷池 一步。吴氏不以为然, 他总结前人经验, 结合个人体会, 推究 病源, 认识到温
疫的发病是由于天地间别有一种杂气传染, 具有 “老幼相似” “合门传染” 等特点, 他在原序中开宗
明义地指出: “夫温疫之为病, 非风、非寒、非署、非湿, 乃天地间别有 一种异气所感。” 他把这种异
气, 统称为“杂气”, 反对“百病皆生于气”的泛论, 他说“刘何间作《原病式》,盖祖五运六气, 百
病皆原于风寒暑湿燥火, 无出此六为病者, 实不知杂气为病 更多于六气 ,,专务六气, 不言杂气, 岂能包
括天下之病欤! ”又指出“杂气为病最多, 举世皆误认为六”。同时, 他还 反对王叔和认为时行之病乃
“非时之气” 的说法, 他说 “昔以非其时有其气, 得非时之气, 长幼之病相似以为疫, 余论则不然” 。
吴氏的这种论点, 现在看来显然是科学的, 因为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并不一定都要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出
现流行。 此外, 吴氏还对“伏寒化温”之伏气说(即无论邪伏可处, 皆以寒邪为患) 进行质疑, 他说: “风
寒所作, 轻者感冒, 重者伤寒, 即感冒一证, 风寒所伤最轻者, 尚尔头痛身痛,,当即为病, 不能容隐, 今冬
时严寒, 所伤非细事也, 反能伏藏, 过时而发 耶? 所以, 思之致切, 不能无疑, 乃觉前人所论难凭, 务求
其所以然之故”。 吴氏这些源于实践的论点, 突破了明以前医对温病病因所持有的时气说、伏气说以
及百病皆生于六气的藩篱, 而且 还对疫病的病因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吴氏认为: 温疫是由 杂气引起
的, 杂气是多种致病因素的总称, 因其气多种多样不同于六气故命曰杂气, 因其气各异, 又命曰异气, 其
中致病 力最强, 为病最重者, 称为疠气或戾气。现在, 吴氏所言杂 气、异气、疫气、戾气(疠气) 均有了
科学的实证, 今人已不难 理解。 以下再来看看吴氏对杂气性质及致病特点的描述, 体会一下吴氏细致
而缜密的观察与思索吧: 杂气具有物质性、可征服性,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是一类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
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微小的致病的物质。吴氏指出: “万物各有善恶不等, 是知杂气之毒亦 然。然
气无形可求, 无象可见, 人恶得见知是气也, 众人有触之者, 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 夫物者气之化也, 气
者物之变也, 气既是物, 物即是气, 知气可以制物, 则知物可 以制气也。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
吴氏这些见解产生 在显微镜发明之前, 确实难能可贵。 杂气具有多样性, 致病各具特点。吴氏指出:
“杂气无 穷, 茫然不可测” 、 “杂气为病最多, 然举世皆误认为六气”; 又去 “为病种种, 是知气之不
一也”; “究其所伤不同, 因其气各 异也” 。可见, 正是由于杂气的多种多样, 侵犯人体致病的种 类繁
多, 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病证, 如大头瘟、虾蟆瘟, 等。 限于时代, 吴氏只能从大处着眼, 而不同的病原体
能引发各 种不同的传染病, 这已是现代微生物学十分明确的问题。 杂气具有偏中性, 致病具有选择性
和特异性。吴氏指 出: “至于无形之气, 偏中动物者, 如牛瘟,,然牛病而羊不 病, 鸡病而鸭不病, 人病而
禽兽不病, 究其所伤不同, 因其气 各异也”, 是言杂气致病具有种属选择性, 中人或中动物都有 特异性,
其发病也有特异性。 杂气具有特适性。吴氏指出: “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 络, 专发为某病, 故众人之
病相同” 、 “其年疾气盛行, 所患者 众, 最能传染” 、 “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 触之者即病, “其年
疾气盛行, 所患者众, 最能感染,” “此气之亲无论老少强弱, 触之者即病/ 杂气为病, 一气自成一病” 。
从现代微生物学角 度来看, 这与 “病原体的特异性定位” 有关。 杂气致病具有流行性、散发性、地区
性与时间性的不同 表现。吴氏表述为: “大约病遍于一方, 逐门阖户, 众人相 同” 、 “其时村落中偶有
一二人, 所患者虽不与众人等, 然考其 证, 甚合某年某处众人所患之病” 。 “或发于城市, 或发于村 落,
他处安然无有, 是知气之所着无方也。” “是以知四时皆 有, 常年不断, 但有多寡轻重耳”。 杂气致
病急重, 变化多端。吴氏指出: “疫气者, 乃天地 之毒气” 、 “缓者朝发夕死, 急者顷刻而亡”, 并告诫
医者/ 此一 日之间, 而有三变, 因其毒甚, 传变亦速” 。 杂气致病和人体正气有关。吴氏认为人体感染
疠气之 后, 是否发病取决于疠气的量、毒力和人体的抵抗力。他说 “本气充满, 邪不易入; 本气适逢亏
欠, 呼吸之间, 外邪因而承 之”、“ 凡客邪感邪之重者则病甚, 其热亦盛; 感邪之轻者, 则 病轻, 其热
亦微”、“正气稍衰者, 触之即病”。又云“元气胜病 为易治, 病胜元气为难治”。 从外感六淫到杂
气致病, 是中医对外感病因认识的历史性的跨越。杂气病因说是吴又可学术思想中精彩绝伦的部分, 这
在十七世纪中叶细菌学尚未出现之时, 吴又可已能根 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而提出此说, 实在令人惊异而感
佩万分! 试想如果没有大胆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