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應變規實驗
一、實驗目的:
1. 學習黏貼應變規於試件上。
2. 學習惠斯同電橋之接線及量測應變規之應變值。
3. 利用 MTS 動態拉伸試實驗,在彈性範圍內之應力以及應變規量測值求
出楊氏模數 E 值。

二、實驗原理:
應變規是利用金屬物質受力伸縮時,電阻值會變化的特性製成,電阻(R)與長
度(L)、截面積(A)的關係如下:
L
(1) R
A
為求阻抗的單位變化,將兩邊做對數微分:
ΔR Δρ ΔL ΔA
= + − (2)
R ρ L A
π∗d 2
式(2)中圓形截面積(A)可以表示成 A=
4
假設在量測應變時長度增加 1,且原始直徑減少為 d' 所以
ΔA d '−d ΔL
=2 =−2 v (3)
A d L
v:波以森常數
將(3)式代入(2)式中得:
ΔR ΔL Δρ
=(1+2 v ) + (4)
R L ρ
當 ρ 不變
ΔR ΔL
=(1+2 v ) (5)
R L
一般寫成:
ΔR ΔL
=S g∗ =S g ε (6 )
R L
:gauge Sfactor,如電阻線材料為
g Cu-Ni 合金,K=2
應變規的輸出係利用一惠斯頓電橋轉換成一電壓訊號,如圖 9 所示。如果一單
一應變規作為惠斯頓電橋之一臂,而其他三臂使用相等的固定電阻,則輸
出電壓為
Rg R  R g 
Vo  V  
Rg  R 2 i  Rg  (7)
Rg R
其中 相當於一常數,因此式(7)可簡化為
V
Rg  R 2 i
 R g  (8)
Vo  C  
 R 
 g 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圖9

將式(6)代入式(8)可得 V0  CS g  (9)

由式(9)即可將量測到的輸出電壓轉換成應變規的實際應變量。

另有半橋及全橋的配製法,圖 10 為半橋的電阻配置及拉伸試片應變規黏貼位置

圖 10
其中:
ε 4 =− ν ε 1
ε 2 =¿ ε 3 =0 ¿

ΔE 1
= ⋅S g
V 4
( ε + ν ε ) = 14⋅S ¿ ε ( 1+ν ) ¿
1 1 g⋅

ε =4 S1g⋅(1+1 ν )⋅ ΔE
V (10)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圖 11 為全橋的電阻配置及拉伸試片應變規黏貼位置
圖 11
其中:
ε 1 =¿ ε 2 =¿ ε ¿¿
ε 2 =¿ ε 4 =−ν ε¿
ΔE 1 1
= ⋅S g 2 +2ν = 2⋅S g⋅ ( ε ε) ε ( 1+ν )
V 4
ε 1
=2⋅ ⋅
1 ΔE

S g ( 1+ν ) V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三、實驗器材:

圖 1 玻璃片、砂紙(#240)、 圖 2 磷酸(紅)、氨水(藍)、酒精、
訊號線、焊錫線、電烙鐵 燒杯、滴管、棉球、夾子

圖 3 應變規 圖 4 應變規詳細資料

圖 5M-BOND 200 接著劑 圖 6 鉛筆、尺、膠帶、橡皮擦、試片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圖 8 Gage Installation Tester

四、實驗步驟:
1、看 20 分鐘黏貼應變規的示範教學錄影帶。
2、黏貼應變規之黏貼步驟:

(1)將欲黏貼之區域,先以 220 ~320


號之砂紙做初步處理,再以 320 或
400 號之砂紙拋光其表面

(2)利用棉球沾酒精將桌面及試片
處理之表面擦拭乾淨。再以鉛筆
在試片中心線上做十字記號(試
片中心線),然後再以棉球沾酒
精輕輕擦拭潔淨(棉球只能朝同一
方向擦拭,以免將髒物殘留於試片
上)。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繪畫十字記號時,以三角板及尺
確保黏貼應變歸時為垂直狀態,
且更能準確地在試片上繪製出在
中心的十字記號

(3)利用磷酸擦拭試片處理過之表
面,後迅速再以酒精擦拭。再用
氨水擦拭,最後以酒精擦拭。(棉
球使用注意事項同上一步)

(4)待試片乾燥後,才能開始準備
黏貼應變規。先取出應變規,將
亮面朝上置於清潔過之玻璃板
上。取適當長的透明膠帶將應變
規覆蓋。撕起時, 膠帶應與水平成
45 度角。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5)將撕起之透明膠帶,移至試片上,將應
變規之十字箭號標記對準黏貼位置的
十字軸上.

(6)一手按住膠帶之一端,另一手將膠帶
的另一端以 45 度反向拉起(圖 a),直
到應變規整個離開試片表面,將膠帶 (圖 a)
後翻,使應變規欲黏貼面朝上(圖 b)。

(圖 b)

(7)將 M-BOND 200 KIT 打開,取出藍


色玻璃瓶裝之催化劑,以毛刷沾取催
化劑,並於瓶口沾抹十次以便去除多
餘份量,再以毛刷側邊輕刷於應變規背
面。

(8)將 M-BOND 200 黏著劑滴一滴於試


片上,應變規預定黏著之位置。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9) 左 手 將 膠 帶 拉 起 , 與 水 平 呈 30
度,右手拿一軟布,順勢向尾端推
去。

(10)以大拇指壓住應變規,利用大拇
指施壓力並將溫度傳導給應變規,持
續一分鐘。

(11)將透明膠帶以幾近水平之角度反
向撕下。

(12) 取 約 一 米 長 的 訊 號 線 , 一 端 長
0.5cm 去絕緣層,以銲錫銲覆於應變
規上(黑白絞成一股,紅線單獨一股)
(如圖 c),另一端長 2cm 去絕緣外皮,
應變規端繞一小圈並以膠帶固定於試
片上(如圖 d)。

(圖 c)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圖 d)

(13) 將 黏 貼 好 之 應 變 規 連 接 至 Strain
Installation Tester (圖 e),以軟性物質
施一壓力於應變規上,並按下 1%按
鈕,此時指針會有一讀數,再將壓力
移除,觀察指針是否沒有太大波動,
若施加壓力前後指針讀數一致,則表
示應變規黏貼良好。

(圖 e)

(14) 將 其 接 上 Strain Indicator ( 電 子


式),訊號線為紅色的接紅色、白色
接白色、黑色接 D120Ω(圖 f),然後按 (圖 f)
Gage Factor 並調整為 2.075(視實驗所
使用之 Strain Gage 作調整)(如圖 g),
再按 RUN 後調整歸零。

(圖 g)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與力學實驗講義

五、實驗結果
1. 拍照(應變規黏貼完成)。
2. 試片應變量: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材料實驗室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