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的智慧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五蕴的智慧:日常生活中的佛法实践

今日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将五蕴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谈到五蕴,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1. 文字般若:这是通过经文来学习佛陀的教导,了解其字面
上的意义。
2. 实修般若:仅仅理解文字般若,我们只能获得一个基本的
概念,而这个概念本身并不足以让我们得到解脱。只有通
过实修,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何为解脱。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阅读经文,修习文字般若呢?因为文字般
若为我们提供了实修的理论基础。只有理解了这些概念,我们才
能知道如何去实际修行。

今天,我想要通过口头讲解并结合实修方法,来探讨五蕴的主题。
何谓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很多人可能会自信地说
他们理解了五蕴。问及五蕴是什么,他们可能会简单地回答:
“色、受、想、行、识”。但当进一步询问这些词汇所指代的深
层含义时,我们通常只得到相同的回答:“五蕴即是色、受、想、
行、识。”那么这些意识是什么呢?

我再问您,您是如何知道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这五
样东西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您是否只是理解了这些词汇的
文字解释,又真的知道它们如何与我们的身体和日常生活相互作
用吗?

五蕴讲述的只有两大类事物。
首先是我们能听到、闻到、摸到、感觉到,乃至于我们眼睛看不
到的电波和辐射,这些都属于所谓的物质世界。这是五蕴中的
“色蕴”。请思考,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不属于“色蕴”呢?我
们能摸到、闻到、听到的,不都存在于“色蕴”中吗?我可以说,
世间万物都包含在“色蕴”之内,这也称为色法。五蕴中的第一
个层面,即是关于“色法”的讨论。
那么第二个层面讲的是什么呢?它讲的是“心法”。 我们所能
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事物,都必须在我们的心中显现,我们
才能知道它们的存在。因此,在五蕴中,有一个被称作“心法”
的领域。那么“心法”在五蕴中占据哪些位置呢?它指的是剩下
的四蕴——“受、想、行、识”。

为何佛陀要让我们理解五蕴?

佛陀教导我们通过理解五蕴来认识自身。具体来说,要我们认识
是什么导致我们产生烦恼和情绪?答案正是五蕴的相互作用。由
于时间关系,我们需要迅速探讨这个话题。

在五蕴中,第一个蕴是什么呢?那就是“色蕴”,或者说“色
法”。我们所见的一切,无论是山川大地还是其他物质事物,都
是由不同事物组合而成的存在。这个“有”的世界,正是色蕴所
揭示的现象。

我们眼中看到的一切“有”,都是由无数不同的元素和因素组成
的。例如,我们居住的家,需要泥土、砖头以及许多其他元素,
这些元素经人之手转化为一个空间,我们称之为房间。就连人的
肉体,也是由各种元素结合而成的“色身”。是哪些因素造就了
肉身呢?在人类而言,是父亲的精和母亲的血结合,并与“神
识”相融,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形成一个胎儿。这个胎儿还需要一
个健康的子宫才能在其中成长和发育。

因此,所谓的身体,按照佛经的说法,是由“四大”元素构成的
——“地、水、火、风、空”。佛经中提到,人的身体由这四大
元素组合而成。地、水、火、风,这些元素具有六种特性:《坚
硬》、《滑》或者《粗》、《软》。例如,身体的骨骼坚硬,代
表了“地”的特性;而我们舌头和口腔内部的滑润,也是“地”
元素的表现。“火大”则是指身体的温度。
佛陀指出四大元素的教义,是为了破除我们对身体的“我执”,
并指导我们如何进行实修。
佛陀并没有特别发明一些东西后传授给我们,而是指引我们理解
已存在的真理。

一切可见的、可听的、可闻的、可触的,甚至脑海中所构想的一
切,都是在种种条件——我称之为因缘和合——的共同作用下才
得以呈现的“有”。那么,为何要理解这些事物呢?

继续探讨五蕴中的后四蕴:受、想、行、识。

“受藴”并不仅指感觉。当你望向前方,你是否意识到你的眼睛
正在看见某物?这就是“受”。通常人们不会注意到这种细微的
体验。“受藴”涉及当眼睛与前方的事物相接触时,会引发的感
知。
“想藴”并非思考,而是辨识能力的立即呈现。例如,当你通过
视频看到我,或者看到手机屏幕时,你能立即辨认出屏幕以及屏
幕上的人物,这就是想藴的作用。
“行藴”指的是心的作用,这里的“心”并非指身体器官的心脏,
而是指意念和心思的动态。
而“识藴”,实际上也是关于心的状态。’

你可能会疑问,为何佛陀要将其分为四个层面?其实,不是直接
通过“识藴”即可理解,因为它涵盖了对心的深层认识。

我们为何要将修行过程中的体验细分呢?

首先,物质世界里发生的一切,如声音、视觉影像乃至电波,构
成了我们的外在体验。其次,是我们内在的心。在修行时,行者
会逐渐辨识出“受藴”正在活动,或是“想藴”或其他藴的动态。
细致区分这些状态,至关重要。这不仅让我们在达到一定修行境
界时不会误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超常能力,而且确保我们在修行
的路上不会迷失方向。所以,精细地理解五藴,是确保我们不会
在修行路上走错路的必要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绪。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情绪呢?有人选择和朋友交谈来分散注意
力,而有人可能会玩电子游戏来避免情绪的干扰。

以一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丈夫出轨了,有人可能会责怪他的不
忠,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批评妻子的外貌或打扮。在这种情况下,
仅仅告诉他们“放下吧”可能并不现实。

但如果在这样的时刻,你能够运用“五蕴”来观照内心,至少你
就拥有了一种工具。这可以帮助你迅速地恢复冷静,就如同一阵
风吹散云雾一样。你至少能保护好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动摇

“五蕴”的教义引导我们走向解脱。你可能会惊叹:“哇,这真
是太棒了!”它教导我们在每个瞬间,不管外界发生何种变化,
我们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如如不动),从而继续处理眼前的事
务。这种内心的稳定性是极高的情商表现。

在激烈的环境中,如何能够做到内心不受影响呢?如果你能理解
是“五蕴”在起作用,是它们在处理事情,与‘我’的心无关,
那么恭喜你,你的修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正是你需要
培养的功夫。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实践练习。我希望你们通过
亲身体验去感悟,而非仅仅停留在文字上。

大家看看这屏幕上的画面,这是不是一轮正在日落的太阳啊?多
美呀!现在,请你跟我一起做个小游戏:先盯着这太阳看一会儿,
然后慢慢闭上眼睛。在你的心里,你应该还能看见那轮“日落的
太阳”吧?好,保持眼睛闭着的状态。现在,再睁开眼睛来,我
想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心中那轮太阳,还闪着光吗?是不是还
保持着它那圆圆的形状,还有那耀眼的光芒?

《close screen》
现在,请你想一想,刚才那轮日落的太阳在你心里还显现着吗?
所谓“显现”,其实就是问你还记不记得那个画面。那么现在,
睁大眼睛,你脑海中是否还留有那轮日落的太阳的影像呢?

这个道理,并不是我新创的,其实出自佛陀在《无量寿经》和
《观无量寿经》中提到的十六观里的第一个观想——初观。想想
看,那轮日落的太阳现在还能在你心中显现出来吗?在这个房间
里,实际上有那轮太阳吗?显然是没有的。那它是怎么在你心中
显现的呢?

那是因为你自己召唤它出现的。你的心在驱使着这一切,告诉自
己:“我要想起那轮日落的太阳”,对不对?如果我问你,你能
不能描述一下那日落的太阳是什么样子,你能回答我吗?

所以呢,所有的影像、景象或者现象,或者所谓的“有”,这些
世间的“有”,都是从哪里来的?没错,都是由我们的心里产生
的。如果我问你,图画有没有蜡烛,你可以直接看到并回答我,
是吗?你需要慢慢地去观察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如果我问你桌上有几根蜡烛,你不能立刻回答我对吧?你得用眼
睛去看每一样东西,然后在心里默数:“一、二、三……”
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当你看到每一件东西,它们在你心里显现出
来,你才能数出它们来。如果用眼睛去看,当我问桌上有几样东
西时,你似乎可以立刻告诉我。但实际上,当你开始数数的时候,
你必须得在心里想象它们,这样才能一一数清。

就像是你听到声音一样。如果那个声音在你心里没有留下印象,
那就好像那声音从未出现过一样。比如你回家的时候,爸爸问你
“吃了吗?”但你心不在焉,没听见就直接进房间了。后来妈妈
来问你“怎么这么没礼貌?爸爸问你话,你怎么不回答?”你回
说“有吗?我没听到啊!”

这就是因为你的心思在别处,所以虽然声音进入了你的耳朵,但
没有在你心里停留。换句话说,你的心没有捕捉到那个声音。
确实,这世间所有的“有”,都是需要通过我们的心才能真正意
识到。我们的心,也就是心法,以及色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的。当心法与色法互相作用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会有所感 应
【心动】,这时候声音就留下了印象。

来看一个例子吧。人的心本来是自由的,没有束缚的,这是我们
的本然状态。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这个状态:“你今天迟到
了”。

请问声音属于五藴中的哪一个蕴? 是的是第一个,“色藴”。
当声音出现时,“受藴”随之生起,这个“受藴”是在我们的心
中产生的。原本平静如水的心,因为声音的出现而有了感受。

然后是“想藴”,它代表我们的认知和辨识能力,帮助我们理解
声音的意义,就像你听到“你今天迟到了”,“想藴”帮助你认
识到这个信息。

接着,“行藴”开始活动,这涉及我们的思维和反应。例如,当
听到“你今天迟到了”,你可能会思考:这话是开玩笑的,还是
侮辱?说这话的人有什么资格这样说我?“行藴”就在这样的思
考中不断转动,左思右想。

最后,“识藴”或我们的情绪反应出现了。如果别人的话是赞扬,
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如果是责骂,我们就会感到不快。这样,
“受藴”、“想藴”和“行藴”联合起来影响我们的“识藴”,
也就是情绪和认识

五藴的互动就是这样子的:
 “色藴”是物质的基础,比如声音。

 “受藴”是对色藴的感受,也就是对声音的接收。

 “想藴”是对所接收内容的认知和辨识,理解声音的含义。

 “行藴”是心的活动,思考和反应,你的内心如何对这声

音进行处理和反应。
 “识藴”则是深层的意识,本来是清净的,像是如来藏。
但当被世间的污染时,我们称之为“阿赖耶识”。

这些过程中,色法与心法(受、想、行、识)已经密切地交织在
一起,我们的体验和认知也因此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
认识和处理这些心法和色法,就成为了修行和实践的关键。

我们常说,心是本来就很清净的,但现在呢,被五蕴给遮住了。
所以,那个纯净无瑕的状态,慢慢的就变成了我们世俗的“识
藴”——就是情绪。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情绪冒出来的呢?

是“行藴”在作怪。我们修行,其实是在修哪一藴?没错,就是
“行藴”。 如果有一天,你说你不开心,是因为某个人,真的
是那个人的问题吗? 其实不是。是你自己的“行藴”在那儿跳
来跳去。情绪,也就这样跟着来了。

每当你感到特别委屈,其实那也是你的“行藴”在那边跳,不放
过自己,抱着那个“我好委屈”的情绪不放。结果呢,搞得自己
整晚睡不好,可能还会把不开心的情绪撒到别人头上。其实呢,
到头来,是谁在抓着谁不放呢?对,就是你的“行藴”在那儿,
紧紧抓着那份情绪——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真的好委屈。

我们的心,本来是清清净净的。但现在,被五蕴给蒙上了,弄得
不那么透明了。这样,那个本来清净本然状态,就慢慢转变成了
我们世俗的“识藴”——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情绪。

那谁是让情绪冒头的罪魁祸首呢?

来自“行藴”的作用。修行,我们到底是在修哪个藴呢?就是
“行藴”。 你要是哪天说,因为某人你心情不好,那真的是别
人的问题吗? 其实不是。是你内心的“行藴”在蹦蹦跳跳。情
绪,也就跟着你的步伐起舞了。

每次当你感到太委屈的时候,其实也是“行藴”在那儿,不肯放
手,紧紧抓住那个“我太委屈了”的感觉。结果害得自己通宵难
眠,还可能把不开心的气撒在别人身上。真相是啥呢?就是你的
“行藴”抓住了那个情绪不放——他是怎么欺负我的,我真的很
受伤。

本來好清淨的心 而去那里了? 我们怎么可以回到本然的狀態?


需要怎么處理?
我们需要处理谁呢? 『行』。我们必須處理『行藴』 你怎麼樣
去處理?

首先,一旦你意识到自己的心开始动摇,这就足够了。 你可能
看到或听到了令你不开心的事。那些事情已经发生了。是谁让它
们继续在我们心里住下来,让我们的心情不能平静?是你的记忆。

你意识到,你的心动了。你在抓住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 当我
们知道自己抓住了一些东西,让自己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 第
一步,你需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而不是去外面找,看是谁
对不起你。

世人通常会去寻找,外面的因素干嘛不开心。这样是永远找不到
的。 我们需要从心里面找, 怎么处理自己的方法。

你没错,的确是有人对不起你。但是,大家要完全了解。 要记
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能力让我们回到清淨本然的狀態。 问
题的是,第一步骤,你可否知道。

在我告诉你下一步之前,我先问问你。你为什么会笑呢?当你放
松,感到开心的时候,你会笑,这是怎么回事呢?你有没有意识
到你的心已经在动了?这正是我们的“习气”。佛陀说的习气,
并不全是指坏习惯。

“习气”的定义是,不管外界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很快地跟着反
应。一旦跟着反应,我们那份清净本然的状态就又被抛到了脑后。
所以根据五蕴的解释,你一发现心动了,就要马上觉察到。

有位师兄问我,难道我的心就不能有所动摇吗?如果心不动摇,
我不是失去了分辨事物的能力。如果你认为,我们应该保持心不
为所动,不去分别好坏,那你就理解错了。
好,我们现在就开始练习吧。我会引导你们,一起观察我们心里
的运作。

想象你现在, 在看着夕阳西下。闭上眼睛,夕阳依旧在你的心
中。 然后,当我敲一下钟,你会发现夕阳还在你心中浮现。
你可以细细观察那日落的太阳,它是什么样子的?是圆的吗?明
亮的点?还是温暖的?可以做到吗?

现在开始,闭上眼睛,在心中呈现那日落的太阳。现在,睁开眼
睛,你能否仍在心中显现出那日落的太阳? 我们一起来试试。
请闭上眼睛。当我敲响钟声时,你睁开眼睛,但心里继续想着那
日落的太阳。

这里可能有三种人。第一种,能够记得日落的太阳的。第二种,
时而记得时而忘记。第三种,完全想不起日落的太阳。

佛陀说,这三种人其实是一样的。怎么可能一样呢?佛陀所指的
是我们心中的念头。我们的思维是连续不断的。

那些刚才能够在心中显现出日落的太阳的朋友们,当你们回想起
那日落的太阳的时候,可能会到一个点,那夕阳好像就消失了。
然后你得把它再拉回来对不对?当你的心再次召唤那日落的太阳,
那影像又再浮现了是吧?但有那么一瞬间,日落的太阳又消失了。
然后,你又得重新召唤那个影像,它又回来了。有些人可能在影
像消失时,并没有努力把它召回。佛陀解释说,我们的心或者心
念的这种波动,就像是生与灭。

佛陀说,我们的心念可以变得非常快,快到一秒钟内可以有无数
次的生和灭。这样的速度是很夸张的,我们通常是察觉不到的。
但是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

当你要召唤心中的影像时,这就是所谓的“色法”,刚才的太阳
就属于“色法”,也是“色藴”。你需要让你的心去工作,才能
召唤那个影像让它显现。一旦你心动了,那影像就会以超过光速
的速度立即出现。如果影像没出现,可能是你忘记了它的样子。
在这里,我要分享重要的点:
1. 緣起法 就是你心里去召唤一个影像,你的心和念头要动,
影像才会随之而生。那一刻,你的心念已经动了,因为你
的心有意图或动机去召唤它。那时候,那个影像就会在你
的心中显现出来。过后影像会立即消失。生灭的过程非常
快。 如果你想保持那个影像,你需要运用到六度般若之一,
那就是“精进”。

“精进”是什么呢?就是坚持——你要继续不断地召唤,不断地
保持那个影像。只有坚持,那个影像才会清晰地显现在你的意识
中,对吗? 我希望你们体验的是心念的速度。如果你们坚持,
你会发现生灭非常迅速。一旦那个影像消失了,其他的杂念就会
涌入。 因此,我们要通过观察心中的念头来观照我们的心。

再回到之前一位朋友的问题,那么我们如果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感
觉就对了吗?不是的。如果每一次没有感觉、分别就能成佛的话,
那医院里的植物人都已经成佛了。

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是佛陀在经文中教导的观照方法。

什么是观照自心?

观照自心,并不是简单的自我观察。这里的“观”需要一种力量,
就像我们刚才练习中专注于心中显现的日落一样。你需要这种力
量去深入观察你的内心。因此,我们要坚持并继续观察我们的心。

这个过程中的“因缘和合”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
1. 动机:你的内心有想要观察的意愿,这是“因”。
2. 因:就是你有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周围太吵杂,你就
难以集中精力。
3. 助缘:就是那些帮助你观照心念的其他因素。

这三者相加,就形成了“因缘和合”,进而产生了“有”。

如果没有持续的努力,你就无法达到“常”或者常在,那就是一种
持续存在的状态。你能看到“常”吗?那些不断出现的影像,就是
“常”的表现。

但是,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察的是“无常”。无常是我们周围世界的
本质,包括我们的心念。如果我们不理解无常,痛苦就会不断侵
袭我们。我们人类倾向于追求“常”,认为事物是持续不变的,这
是我们的错觉。当我们把这个世界视为“常态”,一旦遇到变化,
我们就会感到崩溃,产生情绪病,甚至怨恨。
"常"代表了一种执着的心态,是一种颠倒的认知。这是一种错误
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快乐是自然而然应该拥有的。但实际上,
这种快乐背后往往伴随着苦楚。在“无常”的真相中,快乐不是
永恒的,它是不稳定的,是不可依赖的。人们甚至可能会认为世
界上的一切都是纯净无瑕的,并试图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求这种清
净。更糟糕的是,人们认为自己是孤立存在的。总的来说,“常
乐我净”是四种颠倒的认知。
如果我们不能打破这四种颠倒的认知,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就无
法取得进展。幸运的是,“常乐我净”相对来说是容易被认识和
体验到的。当你观察到我们的心念变化得多么迅速,你就能够体
会到什么是“无常”。

怎么·做觀照自心?

要进行观照自心,首先在情绪来临时,要迅速认识到自己心的动
摇。接着,持续观察自己的心,不要陷入那个情绪事件的具体内
容中去。重点是要注意“识蕴”——那是我们心的清净本然状态。

如果你不将那个事件和识蕴混为一谈,你会发现情绪很快就会消
散。即便只是一两秒,但这已经足够我们回到本然状态。情绪再
次来临时,再次用观照的力量去应对,它很快又会离去。当你这
样反复几次后,情绪回来的频率就会减少,而我们心中的清静本
然状态会逐渐延长。这就是修行的过程。随着重复,你会对这个
过程有更深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杂念和妄想出现,不要试图压抑它们。
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妄念是“五蕴”中的“行蕴”所产生的。所谓的
“行蕴”,是由我们的心所造就的。因此,真正的修行,就是修习
心中的“行蕴”。

大乘佛法,特别是菩萨道的卓越之处在哪里?是大圆满!大圆满
是什么呢?是“识智雙運”。

无论世间发生什么,只要你拥有“智”——就是我们刚才学习的
“般若智”。当“般若智”能够在面对识境时发挥作用,这就是“識
智雙運”,这才是大乘菩萨道的真正教法,是关于“心性般若”或
心性法教。
在《法宝坛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闻名的故事,六祖惠能在一
次偶遇中听到两位出家人在争论。他们讨论的是,到底是旗在动
还是风在动。一个认为是旗在动,另一个则认为是风在动。

六祖惠能这时介入,他说的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
动”。其实在这里,惠能并不是在谈论旗或风。他的意思是,真
正动的是人的心。换句话说,外界的事物如旗或风的动与不动,
只是现象,真正感受和认识到这一现象的,是内在的心。这里惠
能提醒我们的是,所有我们认为的外在动作,其实都是内心感知
和内在反应的结果。这是一种指向内观和心性本来面目的教诲。

观照自心动有什么好处呢?

当你观照自心, 你已经起了一个念头。当一个念頭生起的時候
没有其他念頭会来了,包括其他情緒。因此,在这两三秒钟内,
你会突然感到内心安宁。两三秒后,情绪可能会再次涌上心头,
这时你可以再次观照自心。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这就是修行。
你每一分钟,每一天都在练习,当情绪涌现时,只需要花两秒钟,
你就能够重新平静下来。

现在,让我们进行一个练习,让我们的心回归到本来的状态。无
需去强压自己的情绪。这与我们平时坐着发呆有什么不同呢?我
们这样的训练是让我们不对外界影响。 比如,有声音、我们的
听觉很容易被其他干扰拉走。比如,在工作时,如果有人责骂你,
但你专注于工作,你可能都没有察觉到那个责骂声,因为它没有
进入你的内心。这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所教导我们的“屏息
诸缘”。

"諸緣" 意指一切来自于六个感知部门,即眼、耳、鼻、舌、身、
意所产生的一切。这包括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以及别人
说的任何事情。在这一分钟内,你既不需要接受这些干扰,也不
需要强压它们。它们来了,就让它们过去,不要让它们停留在你
的心里。

"勿生一念" 的意思并不是叫你不要思考任何事情。相反,它是
要求我们不要被六个感知门所产生的一切所牵引。我们要专注于
观照眼、耳、鼻、舌、身、意,让自己完全沉浸在正念中。

每次一分钟的练习有助于培育我们的 "定",即内心的稳定和专
注。此外,不管是在 "行、住、坐、卧" 的状态下,观照自心都
应该持续进行。通过 "行、住、坐、卧" 的观照,我们积累了修
行的资粮,以便更深刻地觉悟道路。
谁不需要培育『定』呢?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培育 "定"。通常,菩萨等已经达到了高度的
修行境界,他们的智慧已经非常深厚,不会被外界影响。登地菩
萨和证到初地菩萨属于这个范畴。他们的修行已经到达一种境界,
不再需要特别培养 "定",因为他们已经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
专注。

对于普通的修行者来说,每天花一两分钟多次进行观照是有益的。
为什么不是一两个小时呢?这可能是因为在长时间的坐禅中,身
体可能会感到不适,例如脚部不适。这种身体的不适可能会干扰
到修行者的专注,所以选择较短的时间进行观照是为了确保能够
保持内心的平静。重要的是要理解,没有一个绝对的方法,每个
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体验来寻找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

终结

总结起来,我们需要实践 "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并观注我们内
心念头的运动。始终要做到 "事忙,心不忙",运用 "識智雙運",
让我们的五藴(感官门)去执行任务,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不
受情绪干扰。这样,在做出决定时,就不容易犯错。更重要的是,
要让自己的内心不与自己对话,让一切想法自然流露。

文殊师利菩萨曾问佛陀,凡夫想要修行佛道,应该怎么做?佛陀
回答了两件事情:
1. 认识 "無明",即无知、迷惑之处。
2. 离开 "無明",摆脱无知和迷惑的状态。

当一个人在四顛倒知見中迷失方向时,就是 "無明" 的表现。四


顛倒知見包括:
 认为世间是恒常不变的。
 以为世间的快乐是永恒的。
 执著于 "我执",即对自我的固执和执著。
 相信世间是永远清静的。

通过认识和离开 "無明",我们能够向佛道修行迈出重要的一步。
《观无量寿经》中的第二观,即水观(观水),是其中的一个关
键内容。在这个观念中,修行者被引导去观察水的特性和象征,
以达到更深的理解和精神觉醒。以下是对观水的详细解释:
1. 水的特性:观水首先涉及对水的感知和理解。水是一种流
动的元素,它无常且不断地变化。这代表了生命和存在的
无常性,以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流动和变化的真相。
2. 冰的出现:在观察水后,可能出现冰的形象。冰代表了凝
固和固化的状态。这可以让人思考到生命中的固定观念和
执着,以及如何解放自己,回归流动和变化。
3. 水晶地下:水观继续深入,你可能会看到水晶地下。水晶
通常被视为纯净和透明的象征,这可能引导你思考内心的
清澈和透明,以及如何净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 柱顶的出现:观察到柱顶,八角八面的特性可能代表复杂
性和多样性。它可以引导你思考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及如何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它。
5. 宝石和发光:观察到宝石和光芒,这可能代表精神的宝贵
和光明。这可以激发对内在智慧和悟性的思考,以及如何
在内心中点亮这种光明。
6. 樂器和不鼓自鳴:出现樂器并且自鳴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和
谐和平静。这可以提醒你如何在内心中找到平衡和和谐,
并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保持内心的安宁。
7. 『苦、空、无常、无我』:最后,观察到这一切可能引发
了对 "苦、空、无常、无我" 的思考。这是佛法的核心教
义,提醒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短暂的、没有实体的、充满苦
难的、以及没有永恒的自我。观水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
理解这些真理。

当你想到干才时,没有杂念,这就是止禅修。修行者可以看到五
蕴在运作,从未有一个我。我们可以观察心念的迅速波动,看到
无常,看到无我 - 一切都是空。空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没有绝
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