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詞選線上測驗

1. ( A ) ★下面圖表中,橫軸代表興趣類別,縱軸代表程度。請依照圖表資訊,判斷哪一條興趣曲線,是最符合李煜
的人格特質?

(A)A 線 (B)B 線 (C)C 線 (D)D 線


解析: 由圖表可看到(A)曲線顯示該人對文學、音樂有極高興趣,但對從政近乎沒有意願,因此可判斷(A)曲線最符合
李煜的人格特質。
2. ( B ) ★下表依 Robert A. Neimeyer 博士的論點,將「失落」分為四個方面,請依此定義,判斷各詞人的失落心境,
最符合「無法做到」類型的是:
失落類型 定義
本來擁有的一樣東西後來被別人搶走了或者是消失了,例
被剝奪的
如,失去工作、失去親人、失去愛人、失戀等等
期待能夠完成一件事情但是後來發現自己因為能力不足、或
無法做到的 者是種種原因而沒有辦法達成,例如大隊接力輸了,或者是
努力很久但是沒考上理想學校
要維持一個東西的完整,但那個完整性不見了,例如你辛辛
受到破壞的
苦苦把拼圖或者是模型飛翼零式完成,卻被人一口氣踢翻了
感覺自己的身體或心靈某部分正不斷地在退化當中,例如你
減損的、喪失的 會發現記憶力大不如前,或者是原本可以走一小時的路都不
需要休息,現在爬個一層樓梯就受不了了
(蔡璧光〈如何面對失落?淺談悲傷輔導〉)

(A)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B)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C)十年


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D)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
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解析: (A)感慨思念的人不在身邊,屬於「被剝奪的失落」。出自李清照〈一翦梅〉。(B)壯志未酬的感慨,屬於「無法
做到的失落」。出自辛棄疾〈破陣子〉。(C)懷念亡妻,屬於「被剝奪的失落」。出自蘇軾〈江城子〉。(D)
感慨歲月的無情,年華老去,屬於「被剝奪的失落」。出自蔣捷〈虞美人〉。
3. ( B )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句中「輕」字用以表示女子的哪種情態? (A)輕浮 (B)慵懶 (C)輕率 (D)輕易
4. ( D ) 「雁字回時」的「字」是指什麼? (A)雁足繫的信 (B)信中的文字 (C)雁群南飛所顯示的季節訊息 (D)
雁陣排成的字形
解析: (D)雁群飛行時,行列有序,形狀如「一」字、「人」字或「人」字。
5. ( B ) 下列「 」內的字詞,何者解釋有誤? (A)獨自莫「憑」欄:倚靠 (B)「一晌」貪歡:整個上午 (C)八百
里分「麾下」炙:旗下,借指部屬 (D)雲中誰寄「錦書」來:指書信
解析: (B)片刻。

6. ( C ) 下列「 」內的字,何者讀音有誤? (A)獨自莫「憑」欄:ㄆㄧㄥˊ (B)紅藕香殘玉「簟」秋:ㄉㄧㄢˋ (C)

八百里分「麾」下炙:ㄇㄠˊ (D)馬作「的」盧飛快:ㄉㄧˋ

1 / 7
解析: (C)ㄏㄨㄟ。

7. ( A ) 下列「 」內的字詞,何者解釋錯誤? :懶散的樣子 (B)羅衾「不耐」五更寒:禁不起、


(A)春意「闌珊」
承受不了 (C)「夢回」吹角連營:夢醒 (D)八百里分麾下「炙」:燒烤的肉
解析: (A)衰敗、蕭瑟的樣子。
8. ( A ) 下列「 」內的字詞解釋,何者正確? (A)獨自莫「憑」欄:倚靠 (B)花「自」飄零水自流:自在地 (C)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怎會 (D)醉裡「挑」燈看劍:握住
解析: (B)獨自、各自。(C)又、再。(D)撥動。
9. ( C ) 「羅衾不耐五更寒」的「五更」指的是哪一段時間? (A)五月 (B)辰時 (C)凌晨三點到五點 (D)傍晚五

解析: (B)「辰時」為早上七點到九點。(C)五更指「寅時」,為凌晨三點到五點。

10. ( B ) 下列「 」中的字,何者音、義皆正確? (A)羅「裳」:音ㄕㄤ‧,衣服 (B)「挑」燈看劍:音ㄊㄧㄠˇ,

撥動 (C)羅「衾」:音ㄑㄧㄣ,罩衫 (D)玉「簟」:音ㄊㄢˊ,竹席

解析: (A)音ㄔㄤˊ,只有在「衣裳」一詞讀ㄕㄤ‧。(C)被子。(D)音ㄉㄧㄢˋ。

11. ( D ) 下列關於李煜〈浪淘沙〉一詞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李煜被俘入宋之前的作品,反映出無可奈何的悲


哀 (B)以「春意闌珊」、「落花流水」暗寓國運岌岌可危 (C)以「別時容易見時難」抒寫夫妻離別、難以排
遣的相思之情 (D)以夢境之可戀襯顯身為虜之孤苦,以及綿綿不盡的故國之思
解析: (A)被俘入宋之後。(B)亡國之悲,了無希望。(C)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12. ( B ) 下列句意分析,何者敘述錯誤? (A)「醉裡挑燈看劍」中出現兩個動詞 (B)「八百里分麾下炙」中「八百
里」指範圍廣闊 (C)「雲中誰寄錦書來」與「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中,「錦書」與「鯉魚」皆為書信
的代稱 (D)「弓如霹靂弦驚」中用「霹靂」形容射箭時所發出的響聲
解析: (A)「挑」、「看」為動詞。(B)「八百里」古代有一頭良牛,名為「八百里駮」,此借指牛。
13. ( B ) 下列關於李清照〈一剪梅〉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一剪梅〉是題目 (B)選自《漱玉詞》 (C)詞中充滿
悲憤不已的亡國之痛 (D)詞中以一剪梅花象徵作者的孤苦堅貞
解析: (A)詞調名。(C)抒寫夫妻離別、難以排遣的相思之情。(D)無此象徵。
14. ( C )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上列詞句出自李煜〈浪淘沙〉,
請推斷何者說明正確? (A)「莫憑欄」的原因在於不見思慕之人,徒增傷感 (B)此處的「別」不僅僅指親
朋好友之間,而主要是與愛人分別 (C)以自然界「流水」、「落花」、「春去」象徵離別的容易 (D)以相隔遙
遠的「天上人間」表達「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之感
解析: (A)因為「憑欄」而不見「無限江山」,將引起無限傷感。(B)此處的「別」不僅僅指親友之間,而主要是與故國
「無限江山」分別。(D)以相隔遙遠的「天上人間」表達再見故國之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
事古難全」為曠達樂觀的思想態度。
15. ( D ) 下列關於辛棄疾〈破陣子〉一詞的句意分析,何者敘述正確? (A)「醉裡挑燈看劍」強調作者喜好行俠仗
義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絃翻塞外聲」寫戰勝後盡情饗宴、樂聲不絕的景象 (C)「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描寫軍情傳遞的快速 (D)「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描寫戰鬥獲勝,意氣昂揚的
神情
解析: (A)強調作者報國雄心,耿耿於懷。(B)寫戰爭前將軍將烤好的牛肉分給部下,樂隊奏出悲壯的邊塞旋律。(C)形
容戰場上奔馳殺敵的情景。
16. ( B ) 下列關於李清照〈一剪梅〉的敘述,何者有誤? (A)「紅藕香殘玉簟秋」點明了季節,營造了一種淒清落
寞的秋日情境 (B)「月滿西樓」,「滿」字表達了詞人接到良人書信,內心的滿足之情 (C)「一種相思,兩
處閒愁」指彼此分處兩地而同時思念對方,卻不能互相傾訴,只能各自發愁 (D)「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
頭,卻上心頭」脫胎自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解析: (B)「滿」字予人團圓的聯想,反襯詞人心境的悲涼。
17. ( C ) 下列有關李清照〈一剪梅〉的詞意說明,何者有誤? (A)「紅藕香殘玉簟秋」謂夏末秋初的景象,加深詞
人孤獨冷清的感覺 (B)「花自飄零水自流」象徵作者未能與丈夫生活在一起的無奈 (C)「一種相思,兩處

2 / 7
閒愁」描述一個人的自私造成兩個人的痛苦 (D)「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意謂思愁終究無
法排遣
解析: (C)意謂作者與丈夫分隔兩地、各自思念對方。
18. ( A ) 下列關於辛棄疾〈破陣子〉的詞意說明,何者正確? (A)「醉裡挑燈看劍」句中「看劍」顯示作者壯志未
已 (B)「挑燈」點出這闋詞創作時的季節 (C)「八百里分麾下炙」寫出戰場的無情 (D)「五十絃翻塞外聲」
寫士兵們衝鋒陷陣
解析: (B)創作的時間。(C)寫軍中宴飲。(D)寫軍中娛樂生活。
19. ( A ) 下列關於辛棄疾〈破陣子〉一詞的敘述,何者錯誤? :比喻射箭時箭如霹靂槍連續發
(A)「弓如霹靂弦驚」
射 (B)了卻君王「天下事」
:指收復中原 (C)前九句意氣飛揚,末句點出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 (D)詞中寫出
了辛棄疾政治生涯不得志的悲憤之情
解析: (A)彎弓射箭,弦緊箭急,聲如雷鳴,驚心動魄。
20. ( C ) 下列關於李清照〈一剪梅〉一詞的說明,何者正確? (A)「雲中誰寄錦書來」表示收到信件卻不知道寄件
者是誰 (B)「紅藕香殘玉簟秋」全寫戶外之景 (C)「紅藕香殘玉簟秋」一句點明季節 (D)「一種相思,兩
處閒愁」可說是兩情的決裂
解析: (A)渴望丈夫寄信來,卻始終未收到信件。(B)「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 「玉簟秋」寫室內之物。(D)由己身推想
到對方也想著自己,雙方彼此思念,可見兩人心心相印。
21. ( D ) 下列各選項的說明,何者錯誤? 「天上人間」極言阻隔的遙遠 (B)
(A)「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中,
「弓如霹靂弦驚」既寫弓箭之迅疾,又形容其聲響 (C)「八百里分麾下炙」與「馬作的盧飛快」中的「八百
里」與「的盧」皆為借代用法 (D)「雲中誰寄錦書來」中「錦書」猶言「軍帖」
解析: (D)書信的美稱。
22. ( A ) 下列關於辛棄疾〈破陣子〉一詞的說明,何者有誤? (A)〈破陣子〉雖是詞調名,但和詞的內容相關,也
可作為題目 (B)詞中滲透著作者激盪奔放的感情 (C)詞中充滿壯志難酬的悲憤 (D)結句「可憐白髮生」充
滿蒼涼寂寥況味
解析: (A)詞調名與詞的內容不相關,詞調下的小序「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才是詞題。
23. ( D )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句中所含蘊的情感心境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B)新
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C)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D)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解析: (A)傷春之情。出自歐陽脩〈蝶戀花〉。(B)閨怨之情。出自溫庭筠〈菩薩蠻〉。(C)人事已非之感。出自柳永〈八
聲甘州〉。(D)故國之思。出自李煜〈虞美人〉。
24. ( C ) 對李煜〈浪淘沙〉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二句的解釋,下列何者正確? (A)他在夢中到了月宮仙境,
過著享樂的生活 (B)在夢裡,他以東道主的身分,招待其他賓客 (C)他以醒後追憶的角度寫下此二句 (D)
此二句充分表現他及時行樂的人生觀
解析: (A)他在夢裡回到南唐宮中的舊日時光。(B)「夢裡不知身是客」是說他在夢裡忘記如今身為宋朝臣的身份。(D)
此二句寫出他潛意識中的故國之思,同時凸顯眼前處境的難堪。
25. ( C ) 下列有關李煜〈浪淘沙〉的詞意說明,何者正確? :寫春
(A)「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雨潺潺、春寒襲人,而自己因貧窮無衣可保暖,只好忍寒入睡 (B)「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指夢到
自己在他鄉為客,受主人熱情招待,享受歡愉時光 (C)「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指自
己不要憑欄眺望,怕見到故國河山而觸景傷情 (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指無力復國,而生命卻
已走到盡頭的無奈
解析: (A)寫夢醒後的落寞淒涼,並通過料峭春寒和潺潺雨聲,暗寓處境的困頓。(B)藉短暫易滅的夢境,表現出潛意
識裡深植的故國懷思,同時凸顯眼前處境的難堪。(D)「流水落花春去也」象徵離別的容易,而以相隔遙遠
的「天上人間」形容相見之難。
26. ( D ) 緯倫在讀完李煜〈浪淘沙〉後,將「夢境/夢醒」的意涵製作成以下對照表格,請問下列何者錯誤?

3 / 7
類別 夢境之中 夢醒時分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
(甲)詩句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耐五更寒
(乙)身分 一國之君主 囚客
(丙)心情 貪戀歡樂 無盡失落
身在宮廷,享盡榮華富貴的生 期待能重回故國,懷抱希望砥礪
(丁)今昔
活 自己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D)李煜已知自己和故國難以重逢。
27. ( C ) 李煜〈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下列關於這段詞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
從描寫暮春之景起筆,鋪陳對青春流逝的感慨 (B)暗中點出自己身為亡國囚徒,遭宋廷苛刻刁難,生活物資
匱乏 (C)「寒」一字雙關,除了指料峭春寒,還有亡國後內心的落寞淒寒 (D)以夢境中春天將結束的淒苦
對應夢醒後憂愁的囚徒生活
解析: (A)鋪陳對故國的思念之情。(B)「羅衾」指絲綢做的被子,由此可知生活物資並未匱乏。(D)此段描寫現實暮春
之景,並非夢境。
28. ( D ) 下列關於「詞」這種文體的說明,何者正確? (A)「詞牌」是填詞時所依據的樂譜,也是題目,如辛棄疾
以〈破陣子〉詞牌填詞,詞名也是〈破陣子〉 (B)又稱長短句,因為詞的字數、句數、用韻等都很自由,沒
有固定格式 (C)依詞的片數可分為小令、中調、長調 (D)詞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豪放」一派,但仍以「婉
約」為正宗
解析: (A)詞牌為填詞格式,題目可根據詞意另立。(B)詞的片數、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固定格式。(C)應為
單調、雙調、三疊、四疊;小令、中調、長調則是依整闋詞的字數多寡來分。
29. ( D ) 下列關於詞的特質與別稱,何者敘述錯誤? (A)詞最早本是為配樂而寫的歌詞,所以也稱「曲子詞」、「樂
府」 (B)詞與唐人近體詩有相當的淵源關係,又稱「詩餘」 (C)詞的句式長短不一,又稱「長短句」 (D)
填詞須依據樂譜,因此字句長短、字中平仄,皆有規定,故作詞稱為「配樂」
解析: (D)可稱為「倚聲」或「填詞」。而電影、電視、戲劇、舞臺演出等,按情節需要配上音樂,則稱為「配樂」。
30. ( A ) 下列有關作者生平遭遇與風格的敘述,何者正確? (A)李煜詞作以國亡為界限,前期帝王時期多寫宮廷享
樂,後期亡國多抒發故國之思 (B)李清照詞作約可分為兩期,早期生活艱苦,多淒苦之音;南渡之後,環境
優渥,所作亦多悠閒的情趣 (C)辛棄疾詞作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早年失意,作品多豪放悲壯;晚年得志,
多歌功頌德之語 (D)蘇軾平步青雲,風流瀟灑,詞作多有花間冶遊享樂、語多濃豔之風格
解析: (B)李清照早期夫妻生活相處融洽,所作多幽閒情趣;宋室南渡,丈夫病逝後,多淒苦之音。(C)辛棄疾詞作題
材廣泛,內容豐富,仕途屢起屢黜,未能伸展抱負,風格以豪放悲壯為主。(D)蘇軾仕途多風多雨,然一己
曠達,所作多豪放之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為豪放派之代表。

4 / 7
勞山道士

1. ( A ) 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字形前後相同? (A)越「ㄗㄨˇ」代庖/折衝樽「ㄗㄨˇ」 (B)「ㄐㄧˊ」ㄐㄧˊ

可危/負「ㄐㄧˊ」他鄉 (C)自「ㄒㄩˇ」遇仙/「ㄒㄩˇ」ㄒㄩˇ如生 (D)遂助「ㄗ」斧/所費不「ㄗ」

解析: (A)俎。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廚師下廚。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折衝樽俎:指在
杯酒宴會間,運用外交手段取勝敵人。(B)岌/笈。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險。(C)詡/栩。栩栩如生:形容
貌態逼真,彷彿具有生命力。(D)資/貲。所費不貲:耗費無數資財。

2. ( C ) 下列「 」中的字,何者音義有誤? (A)有「觀」宇:音ㄍㄨㄢˋ,指道觀 (B)驀然而「踣」:音ㄅㄛˊ,跌

倒 (C)分「賚」諸徒:音ㄐㄧ,買賣 (D)競飲先「釂」:音ㄐㄧㄠˋ,乾杯

解析: (C)ㄌㄞˋ,賞賜。

3. ( A ) 下列各「勝」字,何者意思與其他不同? (A)不「勝」酒力 (B)不「勝」枚舉 (C)不可「勝」數 (D)材


木不可「勝」用也
解析: (A)承受得了。(B)盡。(C)盡。(D)盡。

4. ( B ) 下列「 」中的字,何者字音或字義有誤? (A)有「觀」宇:音ㄍㄨㄢˋ,指道觀 (B)王俱與「稽」首:音

ㄐㄧˇ,指見面行禮 (C)驀然而「踣」:音ㄅㄛˊ,跌倒 (D)競飲先「釂」:音ㄐㄧㄠˋ,乾杯

解析: (B)ㄑㄧˇ。

5. ( A ) 下列各組「 」中的文字,何者讀音相同? (A)自「詡」遇仙/「栩」栩如生 (B)「鳩」占鵲巢/飲「鴆」


止渴 (C)競飲先「釂」/一「蹶」不振 (D)俱與「稽」首/無「稽」之談

解析: (A)ㄒㄩˇ。(B)ㄐㄧㄡ/ㄓㄣˋ。飲鴆止渴:比喻只求解救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的大禍患。(C)ㄐㄧㄠˋ/ㄐㄩㄝˊ。

一蹶不振:跌了一跤就不敢再走路。比喻遭受挫折或失敗後,無法再振作恢復。(D)ㄑㄧˇ/ㄐㄧ。無稽之談:

沒有根據,無從考查的話。
6. ( D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前後意思不同? (A)俛首驟入,勿「逡巡」/搔首「踟躕」 (B)「倏然」無影
/「驟然」驚覺 (C)額上「墳起」如巨卵焉/「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D)「自詡」遇仙/「自負」盈虧
解析: (A)遲疑不前、猶豫。(B)突然。(C)高起、隆起。(D)自誇/自我負責。
7. ( D ) 下列「 」中文句的句意,何者說明正確? 、
(A)「故家子」「少慕道」:勾勒出一個心性良善的子弟,求道
意志堅定的鮮明形象 (B)「不堪其苦,陰有歸志」、「竊忻慕,歸念遂息」:說明了王生在宴客前後的心理狀
態,原來追求道術的真正原因在於向他人炫耀 (C)「道士笑曰: 『我固謂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當遣汝行』」

道士一笑,表達了對王生的欽佩之意 (D)「歸宜潔持,否則不驗」:顯示出道士了解王生的誠心不足,故以
此警惕提醒
解析: (A)勾勒出一個紈袴子弟羨慕道術的鮮明形象。(B)真正原因在於貪圖享樂。(C)表達了對王生的嘲諷之意。
8. ( C ) 王生離去前,要求道士傳一小技,道士聽了「笑而允之」 。道士為什麼笑? (A)王生雖未通過考驗,但真誠
的心讓道士感動 (B)因為道士與人為善,對世事總是順其自然 (C)對王生想要輕而易舉便學得道術的嘲笑
(D)對於讓王生吃苦一事心生歉意,想要補償
9. ( C ) 王生原本由於志不堅、怕吃苦而有意放棄學道,後來看到何種景象讓他「歸念遂息」? (A)登一頂,有觀
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 (B)一夕歸,見二人與師共酌。日已暮,尚無燈燭 (C)
以箸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 (D)去牆數步,奔而入。及牆,虛若無物,
回視,果在牆外矣
解析: (C)王生親眼見到道士神奇法術後心生羨慕,因此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10. ( A ) 道士對王生說:「恐嬌惰不能作苦。」此句可與下列何者相呼應? (A)今閱兩、三月,不過早樵而暮歸,弟
子在家,未諳此苦 (B)弟子數百里受業仙師,縱不能得長生術,或小有傳習,亦可慰求教之心 (C)王慚忿,
5 / 7
罵老道士之無良 (D)每見師行處,牆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
11. ( A ) 〈勞山道士〉一文中,道士展現的法術頗令人大開眼界,但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內? (A)撒豆成兵 (B)翦紙
如鏡 (C)壺酒遍給 (D)箸化嫦娥
12. ( B ) 下列文意說明,何者錯誤? (A)「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意謂道士年老而精神好 (B)「往復挹注,竟不
少減」意謂彼此來回敬酒,熱情不減 (C)「其聲清越,烈如簫管」意謂歌聲清脆高揚,如簫管般的清脆嘹亮
(D)「良宵勝樂,不可不同」意謂歡樂時光,應與大家共享
解析: (B)意謂來回傳遞倒酒,酒倒之不盡。
13. ( C ) 下列關於〈勞山道士〉的文句,下列選項中的敘述何者正確? (A)眾視三人坐月中飲,鬚眉畢見,如影之
在鏡中——三人坐在鏡子當中的月亮裡喝酒,清楚地連毛髮都可見 (B)弟子操作多日,師略授小技,此來為
不負也——王生自己練習法術多日,仍不見進步,因此拜託道士教導 (C)未嘗不小效,遂謂天下之大,舉可
以如是行矣——一開始使用宣威逞暴之術有點小成效,便認為此法可行於天下 (D)道士曰:「歸宜潔持,否
則不驗。」——道士叮嚀王生回家後除了繼續採樵,也要保持打掃的習慣,否則法術會失敗
解析: (A)並非是鏡子中的月亮。(B)並非是王生自己練習法術。(D)是指保持自我品行,要以虔敬、正當的態度看待法

14. ( A ) 〈勞山道士〉文末以「異史氏曰」來作為作者的表述,給予大眾應有的警世意義。請問下列選項中對於該文
旨意的詮釋,何者正確? (A)執政者應使用正直善良的治世手段,不可使用暴戾之術,否則時間一久會遭
遇失敗 (B)做人不可以藏私,面對學習者前來求問,應該傾盡自己所知所學,傳授豐厚的知識 (C)細數道
士法術之精妙,足以成為修道的榜樣,應為此忍耐道士的刁難,獲得最終真傳 (D)王生的低劣品格為眾人罕
見,因此不持潔導致穿牆術失敗之事,流傳為大家的笑柄與警惕
解析: (B)道士並沒有藏私,是以採樵作為基本功的培養。(C)道士能夠成為學習對象除了法術還有修養,且採樵之事
並非刁難。(D)並非罕見,眾人當中有許多如王生的人。
15. ( C ) 《聊齋志異》一書中,蒲松齡寄託了許多意涵於其中,能夠閱讀且理解作者想傳達的內容,是作為讀者的考
驗。請問下列選項中,關於〈勞山道士〉文句的意義,何者說明正確? (A)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
慕道,聞勞山多仙人,負笈往遊——點出「故家子」的身份,是為了凸顯王生雖貴為富家子弟,仍不怕吃苦
地上山求道 (B)王傚其作為,去牆數尺,奔而入,頭觸硬壁,驀然而踣——王生採樵的基礎工夫未修煉扎實,
因此回家表演法術時力量不夠導致失誤,成為眾人笑柄 (C)道士笑曰:「我固謂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當
遣汝行。」——與首段「恐嬌惰不能作苦」呼應,證實王生與第一印象相同,因而露出預言成真的笑容 (D)
喜疢毒而畏藥石,遂有吮癰舐痔者,進宣威逞之術,以迎其旨——讚美臣子有分辨藥毒的明智,以及願意吸
舔膿痔的忠心,還能夠進諫適宜的治國之術
解析: (A)是為了鋪陳他後來果不堪其苦,中途放棄的嬌慣。(B)並非採樵基礎,或是力量的問題,而是沒有潔持的緣
故。(D)批判喜聽諂諛而畏懼忠言的統治者,貪圖近利,仗恃「宣威逞暴之術」,終將遭遇重挫,自食惡果。
16. ( B ) 閱讀下文,選出說明正確的選項:

異史氏曰:「聞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為王生者,正復不少。今有傖父,喜疢毒而畏藥石,遂有吮癰舐

痔者,進宣威逞暴之術,以迎其旨,紿之曰:
『執此術也以往,可以橫行而無礙。』初試,未嘗不小效,遂謂天下之大,

舉可以如是行矣,勢不至觸硬壁而顛蹶,不止也。」

(A)藉「異史氏」之名,總結本文以王生求道的故事諷刺現實生活中只會迷信長生的人 (B)傖父和吮癰舐
痔者的關係可用「上有所好,下必從之」來形容 (C)異史氏認為嚴苛的政令是能夠長久施行的 (D)異史氏
感嘆像王生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
解析: (A)諷刺生活中想不勞而獲的投機者。(C)由「初試,未嘗不小效,遂謂天下之大,舉可以如是行矣,勢不至觸
硬壁而顛蹶,不止也」 ,可知肆行暴虐者終究會失敗。(D)異史氏認為現實生活中,像王生者這樣的人是常見的。
17. ( B ) 下列各選項中文意的說明,何者錯誤? (A)道士曰:「恐嬌惰不能作苦」:意謂勞山道士認為王姓書生吃不
了苦 (B)弟子數百里受業仙師,縱不能得長生術,或小有傳習:意謂王生自言雖然還未學得最高仙術,但對
一些小法術,已經了然於心 (C)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指王生又是羞慚又是生氣,但也只能咒罵老
道士缺德罷了 (D)妻扶視之,額上墳起,如巨卵焉:意謂王生法術不靈,撞牆撞得頭腫了起來
解析: (B)指王生自言千里迢迢來此學習法術,長生之術雖然沒有學得,但希望道士能教他一些小法術。
18. ( A ) 〈勞山道士〉一文中有許多文句省略主語,下列省略的主語,何者不是「王生」? (A)遂各覓盎盂,競飲

6 / 7
先釂惟恐樽盡 (B)少慕道,聞勞山多仙人,負笈往遊 (C)過月餘,手足重繭,不堪其苦,陰有歸志 (D)一
夕歸,見二人與師共酌
解析: (A)主語是「大家」(徒弟們)。
19. ( D ) 下列各「其」字,何者為「祈使語氣」? (A)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B)
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C)欲加之罪,
「其」無辭乎 (D)
「其」餞我於月宮,可乎
解析: (A)推測語氣。殆;大概。(B)反詰語氣。豈;難道。(C)反詰語氣。豈;難道。
20. ( D ) 「轉品」是在特定文句中改變詞語原本詞性的修辭手法,下列文句,何者使用了「轉品」修辭? (A)日已
暮,尚無燈燭,師乃剪紙如鏡 (B)弟子操作多日,師略授小技,此來為不負也 (C)少慕道,聞勞山多仙人,
負笈往遊 (D)俄頃,月明輝室,光鑑毫芒
解析: (A)譬喻。(B)倒裝,原句為「不負此來」。(C)「負笈」借代外出求學。(D)轉品,「輝」、「鑑」為名詞→動詞。
21. ( A ) 下列各選項,何者歌詠的對象不是蒲松齡? (A)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B)
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C)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
骨三分 (D)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解析: (A)曹雪芹。此為其於《紅樓夢》第一回中的開卷詩,隱含其對自我的評價。(B)由「愛聽秋墳鬼唱詩」可知。(C)
由「寫鬼妖」、「刺貪虐」可知。(D)由「鬼狐」可知。
22. ( D ) 下列關於古典小說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中國古代小說皆屬零星記事,至唐人傳奇始有結構可言 (B)其
發展大致為:漢魏六朝以筆記為主,唐代有傳奇,宋代有話本,元代開始發展章回小說,明清則是章回大盛
期 (C)《金瓶梅》
、《西遊記》
、《紅樓夢》都是白話章回體小說 (D)南朝宋劉義慶撰《世說新語》,內容由「志
人」而「志怪」,為一大進步
解析: (D)《世說新語》內容為「志人」。全書今分三卷,所記多為東漢末至東晉間名士的言行軼事,是六朝著名的筆
記小說。
23. ( B ) 下列關於蒲松齡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字柳泉,自號留仙居士,明末清初人 (B)一生屢試不第,直到七
十一歲,才以資深秀才的身分選為貢生 (C)長篇白話小說《孽海花》 ,也有人認為是出自蒲松齡之手 (D)數
十年的經營,終於完成《聊齋志異》,成為清代最著名的白話長篇小說
解析: (A)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C)《孽海花》→《醒世姻緣傳》 。(D)《聊齋志異》為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
代文言小說的經典之作。
24. ( C ) 下列關於《聊齋志異》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一部以諷刺為主體的白話章回小說,描寫人間的世態炎
涼 (B)其中〈勞山道士〉一文描寫王生好逸惡勞、貪慕富貴的種種行徑 (C)「聊齋」為作者書齋名,
「志異」
是記奇異之事,為志怪小說的代表 (D)書中以花妖狐魅、神仙鬼怪比喻可惡的貪官汙吏與可怕的人心
解析: (A)是一部以志怪為主體的文言短篇小說,多寫仙狐鬼魅的故事。(B)諷刺王生不能吃苦、求道不堅,妄想不勞
而獲的貪婪心態。(D)書中的花妖狐魅、神仙鬼怪與凡人相較備覺親切可愛,寓有諷諫警世之意。
25. ( B ) 下段文字畫線處,敘述正確的有哪些?

中國的(甲)志人小說興於魏晉南北朝。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道:
「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

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故自晉訖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其中(乙)《聊齋志異》是

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內容以描寫狐魅花妖、神仙鬼怪著稱。中國的(丙)諷刺小說義重在「戚而能諧,婉

而多諷」
,亦即透過或悲或諧等委婉方式貶抑現實生活,
(丁)
《水滸傳》便是其中翹楚。該書以寫實手法指摘

科舉與禮教的弊害,嘲諷思想迂腐、道德淪落的士大夫。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解析: (甲)志怪小說/(丁)吳敬梓《儒林外史》。

7 / 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