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Subject to 在法律文件中的译法

在法律、法规、合同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 Subject to 这个短语。


对 Subject to 这个短语在不同语境下如何进行准确地翻译,笔者在下文中做一简要的说
明。

Subject to 通常可翻译为“以….条件为准”或“以…..为条件”。

Subject to 经常出现在条件性、约束性或限制性语境下。此短语经常出现于英文法律文
件,尤以英国律师起草的法律文件最为多见。比如经常出现 Subject to
Agreement、Subject to Contract 或 Subject to Deed 等类似表达,通常翻译为“以协议为准、
以法律为准或以契约为准”。如果当事人的承诺以“以协议为准、以法律为准或以契约
为准”为限制条件,则构成一项反要约,最初的要约人可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接受
或拒绝。在这种情形下,Subject to 可翻译为“以….条件为准”或“以…..为条件”。

比如:“Subject to the foregoing, the Employer shall pay such amount as may be agreed by
and between it and the contractor。”这句可翻译为“在符合上文规定的条件下,业主须按
其与承包方可能议定的金额进行支付。”

上面探讨的是有关 Subject to 的通常含义,下面就 Subject to 的例外含义做一说明。

Subject to 有时须表达为“除非……,否则…….”

比如:“Subject to the provision of section 21, any employee may at any time request the
Company to compensate its work in public holidays。”这句可翻译为“除非第 21 条中另有
规定,否则任何员工可随时要求公司支付国定假日加班工资”。

Subject to 有时须表达为“须…….”

比如:“The incorporation of any subsidiary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approval of the local
governmental authority。”可翻译为“设立子公司的任何行为须取得当地政府机构的批
准。”

Subject to 有时须表达为“在不抵触…….情形下”
比如:“A business may carry out its operation in this territory if its activities are subject to
the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可翻译为“企业活动在不抵触当地法律法规情形下,企
业可在本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

法律英语短语 subjectto 的语用翻译之探讨

曾小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摘 要:短语 subject to 所引导的句型是法律英语中的典型句型之一,因此学界很早就


对 subject to 进行了探讨,但以往的探讨只停留于分析该短语的语义和译法,对于该
短语的语用意义却未曾提及。为此,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和语用
的双重角度考察该短语的特征和该短语所指称的意义,以揭示 subject to 的语义和语
用特征,并探讨其语用翻译方法。

关键词:subject to;语用含糊;程序意义;译法

一、引言
论及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时,学界公认其具有严谨、准确和程式化之特点。法
律语言的程式化,不仅体现在语篇结构的相对固式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句式
结构的固定化。确切地说,法律英语的一些句子、词语具有高度程式化的特征。其
中,法律英语的条件句、除外表达等就属于程式化的句型。除了句型之外,法律英
语当中的一些短语所引导的句子和搭配也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特征,subject to 便是这
类短语的典型代表,该短语在各种法律语篇中均使用频繁。有鉴于此,早在三十多
年前张瑞祥便对 subject to 提出了多种中文译法 。其后,黄文荣对 subject to 的理解[1]

和翻译提出过自己的观点 。之后,赵德玉、蒋甜甜对 subject to 的用法和译法给予


[2]

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遗憾的是,以上文章仅局限于分析 subject to 的含义和译法,


[3]

却并未探究 subject to 不同译法的深层原因。因此,从语义和语用的双重角度考察


subject to 的用法,不仅能从根本上解释造成 subject to 多种译法的原因,也能为
subject to 正确的中文译法提供一些指引。

二、subject to 的各种译法调查
尽管 subject to 在法律英语中使用得如此频繁,并且很早就受到学界的关注,但
subject to 多种多样的译法现今却依然存在。比如,张瑞祥总结了 7 种译法,黄文荣
列举了 8 种译法,而赵德玉、蒋甜甜也列举了四大类 15 种译法。同时,笔者还调查
了 Linguee 网络词典、香港法律双语语料库(即香港双语立法资料库)、自建语料库对
subject to 的译法情况,并从这三个语料库中随机各抽选了 100 个语料,现将各个语
料库的译法列示如表 1:

表 1subjectto 的译法情况

Linguee 网络词典的语料主要来自各种国际条约的中英对照文本和香港法律的中
英对照文本,笔者的语料也来自于各种法律实践渠道收集的双语法律文书,由此推
断,subject to 的多重译法不仅出现在英译汉的国际条约和香港法律双语语料库当中 ,
也存在于涉外法律翻译当中。

对 上 述 双 语 语 料 进 一 步 考 察 后 发 现 , subject to 最 常 见 的 搭 配 有 两 种 : 与
Article/Section/Clause/the provisions/law/conditions 等连用,一般认为是副词用法,在
句子中作状语;与 approval/consent/ratification 等连用,可以在句子中作表语或状语。
相对于第一种搭配,第二种搭配的译法较为简单,内地和香港的译法绝大多数情况
下趋于一致,一般都翻译成“(须)经……批准/同意/审批”。而第一种搭配的译法都较
为复杂,现将两地对第一种搭配的译法比较结果列示如表 2:

表 2 subject to 的典型状语结构之译法
尽管以上多数译法都是正确的,但为什么近乎相同的结构还会产生出如此多的
译法?是否存在理解失误或表达不当的问题呢?到底哪一种译法是准确的,或者哪
一种译法才是可取的?从哪一种或哪几种角度认定某种译法并不可取?要回答以上
问题,我们只有从 subject to 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才能找到答案。

三、subject to 多重译法产生的原因
从词源上而言,subject 一词是从古拉丁词“subicere”的过去分词“subjectus”演变
而来。而“subicere”又由两个词缀“sub”(在……之下)与“ jacere”(放置/抛)缩写而来,
“subicere”的含义是“ throw or place beneath”(将……置于……之下)。 在笔者查阅的词
典当中,兰登书屋(Random House)词典 对 subject 介绍得最为全面和详细。该词典将
[4]

subject 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四种词性,并将 subject to 短语中的 subject 定


性为形容词或副词。现将该词典对 subject 形容词和副词词性所作的解释引述如下:

(1)being under domination,control,or influence (often followed by to).

处于/在……控制/支配/影响之下(通常与 to 连用)。

(2)being under dominion ,rule,or authority,as of a sovereign ,state,or some


governing power;owing allegiance or obedience (often followed by to).

处于/在主权、政权或治权的统领/统治之下,必须效忠或服从(通常与 to 连用)。
(3)open or exposed (usually followed by to):e.g.,subject to ridicule.

被暴露在……、遭受到/接触到……(通常与 to 连用):如,遭到讥笑。

(4)being dependent or conditional upon something (usually followed by to) :


e.g.,his consent is subject to your approval.

有待于/须经/需要……的、可有/将会……的、取决于……的、视……而定的(通
常与 to 连用):如,他同意后还须经你核准。

(5)being under the necessity of undergoing something (usually followed by to) :


e.g.,all beings are subject to death.

处于……必然性、必然会经历/发生的……(通常与 to 连用):如,一切生命都会
死亡。

(6)liable;prone (usually followed by to):e.g.,subject to headaches.

易受/常遭/易患的(通常与 to 连用):如,常常患头痛。

无论 subject to 置于 be 动词之后作表语,还是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其后均只能接
名词或名词短语。subject to 的多义性和使用方式的唯一性,必然带来译者解读上的
多样性,从而导致翻译上的差异性。确切地说,正是 subject to 的多义性和指称的不
确定性造成了词义理解和翻译上的障碍。

不过,subject to 的基础词义是“将……置于……之下”“受……制约”,其他的意
义都是从基础词义派生出来的。掌握了这一点,对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语
用价值都具有帮助。

四、subject to 的含义的语用学阐释
(一) subject to 的语用分析

法律文件主要是规制适用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立法文本是立法者所作
出的宣称,它遵循一定的格式,是对适用对象作出的规约、许可、授权等,给人以
明确的概念 。同样,商务法律文件是商事主体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重要依据,也
[5]

是处理商事纠纷的重要依据。如此,法律法规和商务法律文件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言语行为。比如,商事主体会在商务法律文件中宣示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和意图 (宣告
行为),也会约定某一当事人或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指令性言语行为),或者授
予或明确某一当事人或各方当事人的权利(授权性言语行为) 。然而,立法文本是由 [6]
立法者所拟定的,商务法律文件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某个商事主体所拟定的,为了
凸显某一条款的效力,或者对某一条款适用效力的各种情形无法具体指明时,或者
无法明确述及条文的适用细节时,往往就需要采用模糊方式说明应该适用该条款。
在众多的词语当中,subject to 因为有多个义项,其搭配词语的不同及搭配结构的单
一造成了意义上的含混和理解上的不同。因此,由短语 subject to 引导的句型具有语
用含糊(pragmatic vagueness)之特征。具体而言,法律言语交际中法律主体(立法者、
当事人)对涉及到的对象有较为准确、清晰的认识或者只有笼统的认识,但没有相应
或者含糊的表达方式能够反映立法者或当事人的意图,由此法律主体选择使用
subject to 这一表达方式。仅以《香港公司条例(第 32 章)》为例,其 subject to 的用例
就多达 298 个 ;而在篇幅不长的《美国刑事诉讼规则》当中,也有 24 个用例 。其
[7] [8]

数量均在同篇法律中超过了常见的表达“根据、依据”的“in accordance with”。由此,


笔者认为 subject to 在法律语篇中的频繁使用是长期语用选择的结果。

(二) 基于使用语境的 subject to 的翻译分析

不过,subject to 语义含糊在很大的程度上又被其所处语篇的语境所消解。基于
这一点,我们来看看“subject to + approval/consent/ratification”的译法为何如此一致。
例如:

(7)The Council may,subjecttothe approval of the Financial Secretary,borrow by way


of overdraft , mortgage or otherwise , such sums as it may require for meeting its
obligations or discharging its functions under this Ordinance.

为行本条例下的义务或职能,职安局可采用透支、按揭或其他方式,借用所需
款项,但须经财政司司长批准。

(8)The holding of an interim meeting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by correspondence


shall besubjecttothe consent of half of the directors. Interim meeting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which thes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require to be attended by independent
directors may be held by correspondence only if not less than half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consent thereto.

以通讯方式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必须经过半数董事同意;本章程规定的必须
有独立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临时会议,若以通讯方式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必须获得
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同意方可召开。
从词义上来看,“subject to + approval/consent”属于上文所列词典释义当中的第 4
个义项。而根据基础词义,我们就知道例(7)和(8)的意思都是赋予行为主体在实施某
种权利所应受到的制约。从该短语结构来看,subject to 后接的是动作名词,并且这
类动作名词通常表达“准许、同意、批准”之类的意思,并且句子通常明确地载明了
这类动作的发出者。确切地说,subject to 前面的行为取决于他方的准许、批准或同
意。在其他义项中,尽管也会出现 subject to 与动作名词搭配的情况,但表述的意思
是 必 然 会 出 现 某 种 情 况 ( 如 subject to death) 或 者 遭 受 到 某 种 待 遇 ( 如 subject to
ridicule) , 通 常 无 须 说 明 或 者 不 说 明 动 作 的 发 出 者 。 据 此 分 析 , “ subject to +
approval/consent”表述的“一方行为取决于/受制于另一方的其他行为”与汉语当中“受
动”表达方式基本对等,所以人们对这类搭配的译法趋于统一。

然而,subject to 用例的多数情况是后接具体的法律条文或合同条文,即与
Article/Section/Clause/the provisions/the foregoing 等搭配在一起。在《香港公司条例
(第 32 章)》中,这类用例达到 161 处,占用例总数的 54%。这种用法的基本含义是
指“处于……条款的制约/规制/规限”,但在不同的语境下,汉语的译法仍然需要作出
必要的变通。比如:

(9)In this Part,Commission (监察机关) means—

(a)subjecttoparagraphs (b) and (c) ,the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referred
to in section 3(1) of the Securities and Futures Ordinance (Cap 571);

(b)if any relevant transfer order made under section 25 of that Ordinance is in
force , the recognized exchange company concerned or both the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and the recognized exchange company concerned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at order;or

(c)if any relevant transfer order made under section 68 of that Ordinance is in
force , the recognized exchange controller concerned or both the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and the recognized exchange controller concerned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at order.

监察机关 (Commission) ——

(a)除(b)及(c)段另有规定外,指《证券及期货条例》(第 571 章)第 3(1)条提述的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b)如有根据该条例第 25 条作出的有关转移令,在该转移令的有效期内,按照该
转移令的规定而指有关的认可交易所,或同时指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及有关
的认可交易所;或

(c)如有根据该条例第 68 条作出的有关转移令,在该转移令的有效期内,按照该
转移令的规定而指有关的认可控制人,或同时指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及有关
的认可控制人。

例(9)中的 subject to 被翻译成“除……另有规定外”,是结合上下文、顺应具体语


境得出的译法。尽管监察机关的定义要受到(b)和(c)段的规制,但(b)和(c)段所叙述的
只是例外情况,而(a)叙述的则是一般情况,综合整个段落的理解,采用除外表达才
能直接揭示本句中 subject to 指称的确切含义。

然而,subject to 通常是引指前面叙述过的条文。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完整、准
确地理解被引条文(被提及的在先条文)和引述条文(提及在先条文的条文)的意思,明
确两个条文之间的逻辑关系(限定的除外、先决条件等等),然后再用准确的语言表
述出来。

(10)Precedence. In case of express conflict between provisions of the Sections or the


Schedules of this Agreement,the order of precedence in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uch provisions shall be as follows:

a. Sections;and

b. Schedules.

Subjecttothe foregoing , if any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any Section conflict with


those of any other Section,or if any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any Schedule conflict with
any other requirements in such Schedule or in any other exhibit , the more detailed
requirements shall prevail.

Notwithstanding the above ,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 , including all


Schedules , shall be wherever possible construed as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conflicting. All Appendices to Schedules are provided for purposes of clarifying and
supplementing the Schedules , and shall not be construed as limiting any of the
Concessionaire’s obligations under this Agreement.
优先顺序。若本协议各条与各附件之规定发生冲突,则解释或阐释本合同之此
类规定的优先顺序如下:

a. 合同各条款;和

b. 附件。

在遵循上述优先顺序的前提下,若出现某条的要求与某附件的要求相冲突的现
象,或者某附件的要求与该附件或某证明中的其他要求相左,应优先适用表述较为
详细的要求。

但是,应尽量本着相互补充的原则而非相互矛盾的原则来解释本协议之规定及
其所有附件。各附件的全部附录均系为澄清或补充说明各该附件之目的,而不得被
解释为限制了特许经营公司于本协议项下承担的义务。

例(10)很好地展示了“需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词义”这一现象。就整个条文来
看,subject to 前面的内容讲述协议条文与附件适用的一般原则,即协议条文优先适
用;subject to 的下文部分还是讲述附件是协议条文的补充和阐释,即附件还得服从
于协议条文。如此,我们就能明白“the foregoing”所指的具体内容,即“优先顺序”是
附件条文适用的先决条件。因此,“在遵循……的前提下”就是比较贴切的译法。

事实上,除语境依赖(context dependence)外,对某些 subject to 结构的理解还受


到其他方面的制约。例如:

(11)Where the parties to a contract have agreed in writing that disputes in relation to
that contract shall be referred to arbitration under the UNCITRAL Rules , then such
disputes shall be sett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Rulessubjecttosuch modification as the
parties may agree in writing. (UNCITRAL: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如果合同各方已经书面约定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将有关
该合同的争议提交仲裁,则各方当事人应当按照该等规则提交仲裁解决,但应当以
合同各方对该等仲裁规则作出的书面修改内容为准。

例(11)是国际买卖合同各方对争议解决的约定。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常识,或者
没有相关的法学知识,就很有可能翻译成“但应受到合同各方书面修订内容的规制”。
这种翻译会给读者(尤其是没有相关商贸知识的人士)带来很大的困惑:是仲裁受到
书面修订内容的规制,或是仲裁规则受到书面修订内容的规制,还是仲裁当事人受
到规制?了解国际贸易知识或相关法学知识的人士都知悉:争议解决方式由国际买
卖合同各方共同约定,合同各方不仅可以约定哪一种解决方式 (如仲裁、诉讼、调解
等),也能约定仲裁所使用的语言和所适用的程序规则;当事人还可以对仲裁规则进
行修订,即按照共同的合意更改仲裁程序所使用的规则。也就是说,仲裁解决的具
体过程也能体现当事人的意志。

(12)Any assignment to a 100 percent Affiliate shall besubjecttoan obligation on the


100 percent Affiliate to assign,or procure the further assignment of this Agreement ,to
the relevant party or another 100 percent Affiliate of the relevant party immediately if it
ceases to be an Affiliate (and the other parties hereby consent in advance to any such
assignment).

向全资关联企业作出任何协议转让时,该全资关联企业(受让方)应当承担以下
义务:如该关联企业丧失其关联企业的资格(不再是关联企业时),其应当向相关方
或该相关方的其他全资关联机构进行协议转让,或促使本协议再行转让给该相关方
或该相关方的其他全资关联机构(其他各方特此提前同意该等协议转让)。

例(12) 是合同中不大常见的协议转让条款。由于协议的相对性和彼此之间的信
任,一般合同都明确禁止协议转让。在极少数情况下,基于对整个企业集团的信任,
一方可能允许另一方在其企业集团内部进行协议转让,即准许另一方将其在协议项
下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关联企业(企业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关
系)。如果不了解这一法学知识,直接翻译成“受制于一项义务”,不仅译文生硬,也
会给一般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通过以上用例可以推断,在 subject to 某些语境中,如果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


我们就很难理解 subject to 蕴含的真实意思。也就是说,在特定语境下,我们还应调
取相关的商务、法律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才能确切地理解原文。如此,在理解原文
时就必须经历一个语用充实(pragmatic enrichment)的过程。具体而言,在翻译的过程
中,译者在解读原法律文本信息的认知过程中应当主动依据已有的和/或新的语言知
识、逻辑知识、法律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百科知识等,对言语刺激中各类法律信息和
语言信息的模糊性加以具体化;译者还需要将该认知过程的结果用目的语重新表达
出来,在重新表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目的语语言和法律文化规范,并对目的语
接受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恰当评估 。 [9]
除以上常见的译法之外,subject to 在商务函电、法律文件中还有很多译法,甚
至还可衍生出一些固定的用语,如 person subject to a sentence(被判刑的人)、person
subject to the liability(承担某种义务的人)、 person subject to an order(受指令规限的人)、
subject to criminal liability (追究刑事责任)等等。

五、subject to 语用翻译总结
从语序上来看,subject to 与 be 动词搭配时,通常置于句末,其意义含糊的情景
极少;subject to 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时,可以置于句首、句中和句末,以置于句首
最为常见。subject to 置于句首时,往往将前面话语信息置于当前的话语当中,或者
说,将当前的话语信息迁移到先前的话语信息中理解。就语境的选择来说, subject
to 引导听话人从先前话语信息的角度去理解,减少了理解当前话语信息所付出的努
力;并且,subject to 也极大地增加了当前话语语境的认知效果。用关联理论的术语
来说,就是它能引导听话人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减少听话人的认知努力,它们所编
码的就是程序信息 。就这一点而言,subject to 具有关联推导的程序意义。
[10]

就法律意义上而言,subject to 后接法律条文或合同条文时,被引条文(被提及的
在先条文)在适用上优先于引述条文(提及在先条文的条文)。换而言之,被引条文的
效力在先,引述条文的效力在后,引述条文不得与被引条文相抵触。从法律逻辑上
推断,被引条文是引述条文的先决条件。基于此项分析, subject to 指明法律条文/合
同条文的适用顺序,所以在引导法律适用上具有一定的程序意义。

通过分析话语上的程序意义和法律意义上的程序意义以及其他的语用价值,我
们就更能明确 subject to 所扮演的角色。而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翻译 subject to 时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subject to 作介词的状语结构译法

第一,当 subject to 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表达模糊指示时,尽量用形式和内容上


都较为模糊的对等译法。因此,“在遵循/遵守……规定的前提下”“受……所规限”“在
……制约/规制下”或类似的译法是优先适用的译法。例如:

(13)SubjecttoArticle 8.1 , the other non-transferring Parties shall have the pre-
emptive right in respect of the Equity Interest to be transferred in proportion to their
interests in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the EJV under the same terms and conditions.
在遵守第 8.1 款的规定的前提下,未转让股权的其他各方,在相同的条件和条
款下,按其在公司注册资本中所占的比例,拥有对出让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当然,此类译法不能涵盖引指法律条文或合同条文的全部情形。在特定的情景
下,出于汉语表达的流畅之需,可以翻译成“在不抵触……的情况下”。

第二,如果具体的语境能够揭示 subject to 除外表达的含义,则选用除外表达的


译法。例如:

(14)Subjecttoany express provisions to the contrary in this Agreement,Party B shall


have no right or authority to and shall not do any act,enter into any contract,make any
representation,give any warranty,incur any liability,assume any obligation,whether
express or implied,of any kind on behalf of Party A or bind Party A in any way.

除本协议有任何明确的相反规定外,乙方无权代表也不得代表甲方进行任何作
为、订立任何文件、作出任何陈述、提供任何保证、产生任何责任、承担任何义务,
无论是明示还是默示,也不论属何性质,或以任何方式约束甲方。

例(14)中 subject to 所指引的“any express provisions to the contrary”意思是“明确的


相反规定”,用除外表达能使译文顺畅,表意明确清晰。在有些情况下,即使 subject
to 并没有后接明确表示除外意义的词语,但根据上下文能推断出只有运用除外表达
才能揭示 subject to 结构的含义时,也同样适用除外表达,例(9)便属于这种情况。

如表 1 所示,以上两种译法构成了 subject to 译法的大多数情况,即 subject to 所


处的语境大多数属于前两种。

第三,为顺应后接词语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介词结构 subject to 作状语


还应作出适宜的其他译法。

此种译法是 subject to 的变通译法,这是基于具体的语境对 subject to 所揭示的含


义用汉语准确表达出来的译法。例(11)就属这类情况,其他例子不再引述。

(二) subject to 作表语结构时的译法

第一,subject to+动作名词时原则上翻译成“经……”“受(到)……”,例如:

(15)This Ordinance applies to the prisoner who is notsubjecttosupervision by virtue of


an order under section 7(1) of the Prisoners (Release under Supervision) Ordinance.
本条例适用于未因《囚犯(监管下释放)条例》第 7(1)条款项下命令而受到监管的
囚犯。

第二,在其他语境下可以作出变通处理,但汉语译文应当准确表达 subject to 所
指称的含义。例如:

(16)Our quotation issubjectto5% discount if your order exceeds US$ 200,000 in


value.

如果你方订货价值超过二十万美元,我方可按所报价格给予 5%的折扣。

例(16)的后半句是一个条件句,如直译为“如果你方订货价值超过二十万美元,
我方的报价受制于 5%的折扣”不仅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而且词不达意。经变通翻
译后,subject to 所支撑的含义就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六、结语
尽管短语 subject to 使用的语境复杂多样,但从该短语的基本含义和语用视角去
考察,就不难揭示出其所指称的含义。同时,我们在翻译由短语 subject to 所引导的
句型结构时,尤其应当注意到该短语的话语程序意义和/或法律程序意义,用准确的
汉语译文把它表达出来。因此,由短语 subject to 所引导的句型的翻译并不是对该短
语词典释义的生搬硬套,更不是毫无章法的随心所欲。

参考文献:

[1]张瑞祥. 关于 Subject to 的译法[J]. 中国翻译,1981(1):47-48.

[2]黄文荣. 短语 Subject to 的理解和翻译[J]. 中国翻译,1989(3):16-18.

[3]赵德玉,蒋甜甜. 法律英语中 subject to 的用法和译法[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2):57-60.

[4]Glazier S. Random House Dictionary[M]. New York : Random House


Reference,1992.

[5]李丹. 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立法文本的等效翻译策略[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4):130-132.

[6]张新红. 汉语立法语篇的言语行为分析[J]. 现代外语,2000(3):293-295.

[7]Company Ordinance (Chapter


32)[EB/OL].[2015-02-03].http://www.legislation.gov.hk/blis-/eng/index.html.
[8]李学军. 美国刑事诉讼规则[M].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9]张新红,姜琳琳. 论法律翻译中的语用充实[J]. 外语研究,2008(1):21-28.

[10]李从禾. 关联推导中的程序性意义探析[J]. 外语教学,2003 (9):1-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