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期 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穿越濃霧的人:她的白恐記憶與見證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56

【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發行人的話

4 月 20 日,從今年 (2023) 開始,就是臺灣的「性別平等教育日」。

4 月 18 日這天,我搭了一個半小時的高鐵,從臺北到高雄,再開了 50 分鐘的車程去到屏
東高樹國中。原來的計畫是先去拜訪葉永鋕媽媽,陳君汝女士。我想親自向她表達感謝,謝謝
她把這一天借給我們,讓教育部有一個正式的紀念日,來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可惜聯繫結果,
她婉拒了。同事轉達她的話說,這只是件小事,不用道謝,她叮囑著我們,要給臺灣孩子更友
善的校園學習環境,不再讓憾事發生,如果性別平等教育需要她,她會一直在,會持續監督我
們推動人權,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於是,我轉而去了高樹國中,這個 23 年前讓永鋕生命戛然而止的校園。我聽說高樹國中
在幾年前藉由建築物重建,整修老舊廁所,來面對這段歷史。老師們將男廁標誌設計為玫瑰圖
樣,女廁標誌設計為大樹,象徵著男生也可以溫柔,女生也可以勇敢,讓性別跳脫刻板印象。

那一天屏東縣的性別平等教育國中小輔導團,與我分享他們在教學現場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的經歷,從在地的文史和人物中建構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與教學。我想,我們的性別平等教育
日元年,從這裡起跑,有著重要的意義。

4 月 20 日當天,我在國家圖書館召開記者會,宣布從今年開始,是性別平等教育日元年,
請大家記住這一天。感謝老師們在教學現場的努力,讓孩子從小學習尊重不同性別特質的人。

推動性平的路還很長,但教育部一定會跟大家一起努力,透過教育,讓孩子們對性別平等
有更多的認識及行動。

教育部長

《4/20 性別平等教育日》新旅程起步
發行人的話 1

編輯室報告 5
總編輯序 / 把轉型正義中的那一塊拼圖拼起來:白色恐怖中的女性身影|呂明蓁 5
編輯室札記 150
性別平等教育大事紀(111 年 7 月—9 月)|高瑞蓮 8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10
專題引言 / 白色恐怖的性別視角:女性受難者、再現政治、監控機制與陽剛國家|李淑君 12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重思「歷史真實」與「再現」的政治|林傳凱 16
阿母與我: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的故事|黃春蘭 30
歷史長河裡的泡沫|施又熙 38
白色恐怖時期對「獄外之囚」的監控機制|陳昱齊 44
走出陽剛國家籠罩下的民主陰影:
《「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的威權象徵反思與實踐|林瓊華 51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 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60
專題引言 / 臺灣魂|林秀珍 62
南蠻:起源|謝新英 66
南蠻與我|潘美 71
真正的不參與,是逃避|陳晨 75
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陳佳欣 80
南女 112 級學生觀影反饋|編輯部 84

人物專訪 86
關於白色恐怖,我們其實還有更多能做的:
「步青春生勇氣 ê 黃采薇」地圖的探究與實作|張桓溢 88
她也是來自大港的女兒——李凈瑜專訪|李耘衣、郭汶伶 96

SDGs 連載專欄 106


[ 第三篇 ]SDGs 目標 6 淨水及衛生與目標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劉淑雯、林微珊 108

第101期.indd 3 2023/8/11 下午3:53


餐桌上的性別 115
你也被叫過恰查某(tshiah-tsa-bóo) 嗎?|王南琦 116

性別新知/性別 X 權力ㆍ權利 122


父權美貌 / 賦權美貌:美麗是性別規訓下的神話,還是自我勞動的成果?|劉子涵 124
哺乳只能親餵?以身體自主權思考母乳哺育|丘耀文 128
爸爸的陪產假——從性別平等的觀點說起|李秀如 132
美,誰說了算?變裝皇后課程分享|歐陽格格 136
「108 課綱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與前瞻論壇」記事|編輯部 142
終生實踐利他主義的人權典範:林淑雅|邱伊翎 144

來稿須知 152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也有粉絲團,邀請大家追蹤按「讚」
獲取最新性平資訊,互相交流!
線上讀者問卷

圖 /freepik/ by rawpixel.com
把轉型正義中的那一塊拼圖拼起來:白色恐怖中的女性身影

把轉型正義中的那一塊拼圖拼起來: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身影

呂明蓁/本刊總編輯

這一期性平季刊,我們定調在人權與性別,而且是過去臺灣人聞之色變的白色恐怖(白恐)
時期的性別──「穿越濃霧的人:她的白恐記憶與見證」。很感謝李淑君老師首肯擔任本期專
題「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主編,從性別的視角帶領我們去探看那時的女性受難者的遭遇,
包括:直面牢獄之災甚或丟失性命的政治受難者,以及因為親人受難,雖然沒有直接受害但也
套上無形枷鎖的「獄外之囚 1」。

廣義來說 ,白恐時期應該是自 1949 年四六學潮開始,到 1992 年刑法 100 條修訂,言論


思想自由獲得立法保障後 2 。這 40 多年的時間,足夠橫跨臺灣的數個世代。我這個 5 年級生真
的是從出生到接受完高等教育都在這個時期。但,身在其中的我,一開始對此卻是無感的。小
時候的記憶是從飯桌上大人不斷告誡不能黑白說話開始,到每次寫完作文總要被檢查再檢查,
看看囝仔人有無不當言論……。國高中時期因為住在當時的省府所在地,軍公教人口幾乎占 9
成以上,整個新村就像是個世外桃源(還是應該形容化外之地?)一般,出門去玩連屋門都可
以不關不鎖的。當年印象最深刻的,轟動一時的新聞報導是,一位號稱美麗島戰犯的某人逃到
中部,就藏匿在這裡。後來真的在我家社區附近被找到。及至上大學後,看著報章雜誌裡的各
項社會倡議運動及鎮壓,長輩總耳提面命的告誡不得參與,恐嚇著舉例誰家的誰去了就再也回
不來了。

1 由許雪姬主編、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的《獄外之囚》,一套 3 冊,以政治受難者的女性家屬為對象進行口述歷史研究。
2 四六學潮是指 1949 年警總在臺大及師大進入校園逮捕學生的事件。一般說來,白恐年代的開始是從該年 5 月
20 日發布《臺灣省戒嚴令》,在「臺灣地區」實施戒嚴開始,到 1987 年 6 月 3 日宣布解除戒嚴為止。

圖(pp.7-9)/freepik
5
編輯室報告

但那時期的我總是如耳邊風般的聽過就算了。我好奇的聆聽周遭同學間不同的聲音,大三
時被中正廟廣場的活動和中國六四同時洗禮著;一邊支持著同學在中正廟的靜坐抗議,一邊在
校園擺著攤,讓大家連署支援六四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我大量的汲取著資訊,就這麼一步步,
在解嚴之後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去年(2022 年)10 月,從曹欽榮先生的口述歷史著作《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中隊及


其他》改編而成的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上映,我趁著授課的空檔受邀上臺北參與試映會。因
為早早看過這本書,也曾邀請過其中一位受難者演講,所以對書上的張常美、黃秋爽、張金杏、
陳勤、藍張阿冬和她的小孩藍云若、以及施水環等的故事耳熟能詳。造成自己在第一次觀看電
影時,因為劇本及人名改編之故,有了些許擾動。電影及映後座談後,跟幾個過去女影的伙伴
走在西門町的路上,忍不住就討論起周美玲導演的手法,還有自己的一些疑惑。後來,電影正
式上映,藉由朋友的包場,有機會再看一次,還蹭著熱度以及季刊這一期要談這個主題的理由,
加辦了一場電影《流麻溝十五號》的延伸活動,邀請曹先生、美玲導演、當時的受難者呂先生,
高中人權教育資源中心主任、還有時任台南新芽的嚴婉玲理事長一起來座談。至此,對我這個
麻瓜而言,白恐時代的國家政治監控機制才真正的「立體」了起來。有了性別的視角,白色恐
怖的拼圖似乎更完整了。白恐是我這個世代的軌跡印記,轉型正義是我們這個時代該做的社會
運動與教育。作為性別平等教育的工作者,好好的介紹及紀錄女性在白恐時期樣貌,是向那個
時代的女性致敬的方式。

(編輯部拍攝)

6
把轉型正義中的那一塊拼圖拼起來:白色恐怖中的女性身影

本期季刊還想向一個人致敬,就是林淑雅。在 101 期季刊排版後即將出刊的時候,我失去


了淑雅這個朋友。在那一場莫名其妙的高樓吊車掉到中捷軌道的事故裡,她,是唯一的亡者。
那段捷運路線曾是我從高鐵站到臺中父母家往返必搭乘的。從那天起,我不停的問,為何是她?
在臺灣為人權奉獻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好像,人權教育逐漸上軌道的時候,她就這麼驟然
的離開。我好像也只能安慰自己,或許天堂急需要她去伸張正義吧!為了讓讀者認識她,季刊
特地在本期緊急商請 AI 國際特赦組織的秘書長伊翎寫了一篇紀念文──〈終生實踐利他主義的
人權典範:林淑雅〉。她的過去,您來不及知道,但,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好好的認識她。

另外,從本期季刊開始,我們編輯室的話不再只有總編輯的喃喃自語。副總編輯們、執行
編輯、還有助理編輯們,想告訴讀者的話(推薦的主題或文章)都可以在編輯室的話裡出現。

季刊是大家的,我們正在寫歷史,從 101 期開始。

圖 /freepik/rawpixel.com

7
aaa

111 年 7-9 月性平大事紀

高瑞蓮 / 本刊執行編輯

111 年 7 月

一、7 月 7 日臺教學(三)字第 1112803947 號函送「大專校院學生入住宿舍性別友善處理原則」


予各大專校院參考辦理。
二、7 月 12 日公告 111 年度第 2 次性別平等教育人才審查通過名單。
三、7 月 15 日於中山大學辦理「大專校院校園性別友善安全空間調查成果研討會」,簡報調查
之結果,並邀請可供參考學習之學校代表報告執行經驗。
四、7 月 15 日臺教學(三)字第 1112804081 號函公告「校園性別友善廁所及宿舍指引」,並
請本部高教司、技職司及國教署納入補助督導所屬或受補助學校新建、整建廁所及宿舍之
參考依據。
五、7 月 19 日、7 月 27 日及 8 月 1 日辦理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業務辦理情形書面審查工作
計畫之書審視訊會議,計有 5 校維持於 111 年受審查。

111 年 8 月

一、8 月 4 日臺教學(三)字第 1112804334 號發布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2.0,轉知各單位及地


方政府據以規劃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二、8 月 9 日召開第 10 屆性平會校園性別事件防治組第 4 次會議,會中檢視會議之決定 / 決議
列管事項、111 年度工作計畫規劃辦理情形、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通報統
計、教師因前開事件經調查屬實之解聘情形統計、地方政府裁罰學校人員延遲校安通報事
件統計、討論案包括審查違法事件裁罰案、本部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人員
不適任案初審結果、校園性別事件調查中發現之案外案是否得免除通報責任、併案調查疑

8
aaa

義等,及提第 10 屆性平會第 3 次委員大會報告案(2 案)及討論案 1 案;臨時動議討論校


長疑涉校園性別事件後續衍生「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修法事宜案。
三、8 月 11 日召開第 10 屆性平會課程教學組第 3 次會議,會中檢視會議之決定 / 決議列管事項、
年度工作計畫辦理情形等。
四、8 月 15 日召開第 10 屆性平會社會推展組第 3 次會議,會中檢視會議之決定 / 決議列管事項、
年度工作計畫辦理情形等,及決議提大會報告案共計 1 案 -- 本部「性別平等教育人才庫名
單」 111 年度第 3 次審核報告案。
五、8 月 17 日召開第 5 次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法規初評會議。
六、8 月 22 日召開 10-3 政策組會議,討論通過修正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暨各分組會議
議事原則草案。
七、8 月 23-24 日委請國立雲林特教學校辦理 111 年度「地方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傳承研討會」,
參加人員為地方政府教育局(處)業務承辦人及地方政府轄屬性平資源中心學校承辦人。
八、8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止,計受理 111 年度「教育部獎助性別平等教育碩博士論文及期刊
論文要點」18 件碩士論文及 2 件期刊論文獎助申請案。

111 年 9 月

一、9 月 6 日召開教育部第 10 屆性平會小組召集人第 3 次聯席會議,會中報告及確認各小組會


議紀錄,討論提列第 1 次委員大會議案,決議計提報告事項 4 案,討論案 2 案。
二、9 月 22 日召開教育部第 10 屆性平會第 3 次委員大會,決議包括:校園性別事件調查中
發現之案外案,倘經調查處理,雖有延遲通報情形,得比照本部 111 年 7 月 28 日臺教
學(三)字第 1112804310 號函釋,不予裁罰。但已處理之事件,自始至終均未通報,
仍有依法裁罰之空間;通過延遲通報及洩密案裁罰與否之審議結果;通過 111 年度第 3
次審核「性別平等教育人才」名單;通過本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暨各分組會議議事原
則修正案等。
三、9 月 29 日召開本部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2.0 分工會議。
四、9 月 30 日完成委託國立臺灣大學辦理「設置大專校院性別主流化中心計畫(第一期)」
結案事宜。

9
白色恐怖的
性別面面觀

專題
企劃
圖 /freepik/ by rawpixel.com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專題引言

白色恐怖的性別視角:
女性受難者、再現政治、監控機制與陽剛國家

李淑君/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1949-1992 年為臺灣的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於 1949 年頒布《臺灣


省戒嚴令》、實行《懲治叛亂條例》、1950 年通過《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以反共叛亂為
由鞏固其統治的正當性(薛化元,2015,45-88)。直至 1990 年代國會全面改選、1991 年廢
除《懲治叛亂條例》、1992 年修正《中華民國刑法》第 100 條,才算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終結(蘇
瑞鏘,2014)。在兩蔣(蔣中正、蔣經國)時期,具有軍事統治、以黨領政、以黨領軍的黨國
機制色彩,治理上更結合黨(國民黨)、政(政治)、軍(軍隊)、警(警察)、特(特務)、
情(情治)多重統治工具監控臺灣社會、壓縮政治空間,薛化元、蘇瑞鏘分別稱之為「強人威
權體制」(薛化元,2015,3)與「獨裁領袖制」(蘇瑞鏘,2013)。兩蔣時期具有軍事統治、
情治系統、不當審判、國家權力家族化的政權特質,劉熙明認為兩蔣利用情治單位嚴密控制臺
灣社會具有法西斯政權特質(劉熙明,1999),使臺灣社會呈現「人人心中有警總」自我審查。
此專題中文章提及「黨國」、「國民黨黨國威權體制政府」所指涉的便是以黨領政、以黨領軍
的黨國機制色彩。其次,專題文章提及「威權國家」則是國民黨結合黨、政、軍、警、特、情
系統,以做為統治工具監控社會、壓縮政治參與,如蘇慶軒所陳述威權國家倚重國家專制權力
以鞏固統治者權力(蘇慶軒,2015)。本專題則以白色恐怖為主要時期,討論白色恐怖的性別
議題與視角。

12
專題引言 / 白色恐怖的性別視角:女性受難者、再現政治、監控機制與陽剛國家

白色恐怖的性別視角涵蓋諸多面向:女性行動者的主體與牢獄經驗;獄外之囚身處社會
大牢的監控、困頓、孤立、行動;國家與陽剛、父權、異性戀霸權的結合;性平運動面臨威
權與父權體制的夾殺與突圍等。舉例來說,高雄美麗島事件後,新女性主義運動不但受到父
權保守派的扭曲和醜化,還面對「看不見的黑手── 情治機構」的騷擾、阻礙(呂秀蓮、方宜,
1988),便是父權與威權的雙重夾殺。此外,白色恐怖時期女性所展開的行動、所遭遇的國
家暴力,都面臨國家威權、父權、異性戀體制的相互作用與型塑。此次專題便從性別視角一
窺白色恐怖、國家陽剛、威權體制、情治系統、父權體制、異性戀體制的相互交織。專題收
錄的 5 篇文章包含 4 個面向:

一、1950 年代女性政治犯的故事與再現。
二、1950 年代、1960 年代政治受難家庭與家屬生命敘說。
三、臺灣監獄島的監控機制回應當事者生命敘述。
四、威權象徵中國家陽剛的議題。

楊翠提出,對於白色恐怖的性別理解應跳脫將「白色恐怖受難史」定位為「男性的」、
將「受難家屬經驗史」定位為「女性的」的二元觀點,必須在這兩種研究取徑之外,開拓女
性政治犯為主體的認識(楊翠,2006)。 林傳凱〈「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重思「歷
史真實」與「再現」的政治〉 便是從女性政治犯的複雜性切入,藉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上
映後引發的「烈士敘事」與「錯假冤敘事」二元論述框架談起,反思兩種敘述框架都無法吸
納錯綜複雜的身心經驗。文章以小傅(傅如芝)與小張(張金爵)的史料、檔案與論述交錯
對比來分析女性政治犯論述,指出「烈士敘事」VS.「錯假冤敘事」框架將女性政治犯簡化、
主流化,並建構出單純、良善、理想的女性政治犯典型。相對的,陽剛、粗莽、壯碩、不符
合主流價值、挑戰性別規範的非典型女性則在當今的論述下被消失、被曲解,此種敘述框架
也折射、反映出主流論述中女性無害與政治苦難的雙重敘述。

13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其次,此次專題邀請兩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女性家屬黃春蘭、施又熙撰寫自身的生命故事。
沈秀華在《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首先勾勒「政治寡婦」時提及背後性別化配制
結構,其次詮釋政治受難者家屬就是政治受難者的主體經驗(沈秀華,1997,13)。政治受難
者家屬會面臨經濟困頓、社會孤立、政治監視、噤聲失語、家的破裂等困境,然而也有著在困
境倖存、突破重圍、撐起家庭、投入社會運作的能動。黃春蘭為黃溫恭之女。黃溫恭為高雄路
竹人,因涉「省工委高雄市委會燕巢、路竹支部等案」,而被控「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
而著手實行」,並以懲治叛亂條例 (2 條 1 項 ) 於 1953 年判處死刑,享年 33 歲。」黃春蘭〈阿
母與我: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的故事〉書寫黃溫恭
罹難之後,楊清蓮面臨經濟困頓、政治監控、照顧工作、
家的破碎等處境,獨自撐起家庭照顧、子女養育、學校
教學等多重角色。白色恐怖時期被判刑者多為男性,女
性便成為男性缺席、不在場時,撐起家庭、撐起社會運
作的主要人物。政治受難者二代的黃春蘭也面臨政治監
控與父親缺席的人生,超過半世紀後,首次見到父親留
下的遺書時,過往父親的空白身影有了轉變,父親的身
影從「無」到「缺席」。她提及不曾存在過是一種「無」;
然而,有過卻消失了叫「缺席」,她年過半百才體會何謂
「缺席」(黃春蘭,未發表之訪稿,2021)。黃春蘭文
章呈現政治犯之妻與女兒兩代女性經驗。

施又熙出生於高雄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庭,為 1960 年代政治受難者第 2 代。擅於寫作的施


又熙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創作出版包含、《臺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2008)、
《向著光飛去》(2017)、《光的闇影》(2020)等著作。〈歷史長河裡的泡沫〉寫出女性與
政治受難者家屬雙重身分而面臨話語權喪失。施又熙寫出自身孤島處境包含父親缺席、成長孤
立、暴力恥辱、政治監控等。政治監控與訓誡更滲透到意識形態機器的校園,如當小學五年級
施又熙被訓導主任叫上升旗臺,她被當眾訓斥為「江洋大盜」的女兒,2 代在如此困窘中孤島
般地成長、並與恥辱與創傷共存。政治受難者 2 代父親缺席的生命情境則如她在《光的闇影》
所比喻,受難者 2 代在最需要父愛的那段時間,父親卻總是缺席,因此總是有些不能言明的隔
閡(施又熙,2020)。政治受難者與子女之間的疏離,也是國家威權下的家變。

▲ (上圖)有關黃溫恭等多位政治受難者遺書及其相關家屬心路歷程,可見《無法送達的遺書(增訂版)》
(2022),春山出版(編輯部拍攝)

14
專題引言 / 白色恐怖的性別視角:女性受難者、再現政治、監控機制與陽剛國家

當當事者的生命細節漫布、滲透無處不在的國家權力時,陳昱齊〈白色恐怖時期對「獄外
之囚」的監控機制〉正回應生命細節背後的國家機制為何?文章從檔案、書信、史料書寫監控
機制的形成以及監控報告內容,以呂洪淑女、蔡阿李兩位女性的案例說明監控處境如何在日常生
活、書信往返、採買購物、求職考試等細節,國家身影如何無所不在。這一篇文章也呼應黃春蘭、
施又熙的生命敘述。從體制面向說明「臺灣監獄島」獄中新生與獄外之囚的監獄島經驗。

威權象徵議題為當今艱難的議題,林瓊華〈走出陽剛國家籠罩下的民主陰影:「中正紀念
堂」歷史小旅行的威權象徵反思與實踐〉則回應威權象徵的轉行實踐與國家陽剛議題。「中正
紀念堂」以 89 階的設計、民眾瞻仰的角度,打造威權空間對公民身體的馴化。「中正紀念堂」
打造出剛硬、理性、居高臨下、不可親近的權威感,可說是國家威權象徵與陽剛特質建築的結
合。陽剛中的霸權式(hegemonic)、從屬(subordinate)、邊緣(marginalized)跟共謀
式(complicit)(Connell, R.W.,2005)的多重面向,白色恐佈國家象徵物的打造是堅硬宏偉、
理性秩序、偉人敘述結合,呈現國家霸權式陽剛的威權象徵。

此次專題的 5 篇文章,可為獨立閱讀的篇章,也可互構白色恐佈的樣貌。專題從 1950 年


代女性政治犯的故事與再現反思敘述框架、並貼近 1950 年代、1960 年代政治受難家庭與家屬
生命細節,聽見、看見女性政治受難者生命的複雜性。此外各別個體身上都是一個時代,生命
細節更有國家機制的滲入,監控機制的建構、威權象徵的統治,皆回應了體制面向對於生命經
驗的影響,並看到結構與行動的互動關係。

參考文獻
李淑君訪談(2021)。黃春蘭訪談稿[未發表之訪談稿]。
沈秀華(1997)。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玉山社。
蘇瑞鏘(2014)。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稻鄉。
薛化元(2015)。戰後臺灣歷史閱覽。五南。
施又熙(2020)。光的闇影。斑馬線文庫。
楊翠(2006)。女性與白色恐怖政治事件。載於陳志龍、邱榮舉、倪子修(主編),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頁 411-452)。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呂秀蓮主講(1988)。婦女在歷史轉捩點上──細數拓荒腳步.展望婦運前程。婦女新知,74,2-3。
劉熙明(1999)。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臺灣史研究,6(2),139-187。
蘇慶軒(2015)。國民黨政府的戰爭歸化與威權統治: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的戰時職能極威權控制的作用(1958-
1972)。政治科學論叢,64,137-168。
Connell, R.W.(2005). Masculinities (2nd ed .) , Routledge.

圖(pp.14-17)/Graphics Designed By 30000009006 / LovePik.com

15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
—— 重 思 「 歷 史 真 實 」 與 「 再 現 」 的 政 治

林傳凱/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一、前言

本文從去年(2022 年)底上映的電影《流麻溝十五號》談起。該片標榜為第 1 部以 1950


年代「女性政治犯」為主題的作品,取材自口述歷史集《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
(曹欽榮、鄭南榕基金會,2002)。因此,電影上映後,引發一連串對「史實」與「創作」、
「真實」與「虛構」的辯論。

一些評論認為:電影重現了隱匿的歷史,客觀呈現眾多民眾遭冤屈的恐怖歲月,強調「思
想無罪」並主張知識分子承受莫名冤屈 1。 另一些評論認為,電影迴避關鍵史實:當時政治犯
泰半心向共產黨,電影卻「掏空」了「思想內容」,只是又一次扭曲歷史 2。

平心而論,這些爭論背後的敘事框架(narrative framing)絕不是新鮮事。早在電影《流
麻溝十五號》上映前,這類爭論已經存在多年;這部電影,也絕非最後一次會引起兩種敘事框
架交鋒的「導火線」。

1 例見阿潑(2022,10 月 27 日)。反抗的最高境界,是笑著面對:《流麻溝十五號》嘗試的對話與融合。
報導者。https://reurl.cc/rZyvz1。類似的敘事相當多,歡迎讀者自行上網搜索。
2 例見趙慶雲(2022,11 月 22 日)。《流麻溝十五號》:發生在平行時空的「白色恐怖」。苦勞網。
https://reurl.cc/58jDkG 。類似的敘事相當多,歡迎讀者自行上網搜索。

16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重思「歷史真實」與「再現」的政治

這兩類「敘事框架」,我稱為「烈士敘事」與「冤假錯敘事」(林傳凱,2014、2022a、
2022b)。前者強調:政治犯有自覺、認同、思想、行動—— 雖然其「認同」可能隨敘事版本
有別,可能左傾,也可能臺獨 3。後者有兩種次類型:(一)被捕者無意反抗政府卻被誣陷;
(二)被捕者純粹是「思想探索」,一切也止於「思想探索」,卻被誣陷為「叛亂」。

與此同時,兩種框架都主張「歷史被長期埋沒」、「要把埋沒的故事說出來」。不過,
若真心在乎歷史,就得承認這兩類敘事至少都有 30 年以上的歷史:(一)無論統獨的「烈士敘
事」,30 年間建立各自的烈士系譜,並生產口述、回憶錄、小說、報導文學、電影、戲劇…;
(二)「冤假錯敘事」更是 1990 年代「平反」時的主流,結合 1998 年的「補償制度」,一
度在往後 20 年主導「白色恐怖」的再現框架(林傳凱,2014、2020a)。我先前考察過敘事
形成的結構條件,甚至指出略顯尷尬的事實——今日批判「冤假錯案敘事」最力的一些陣營,
在 1990 年代其實也投入了「冤假錯案敘事」的生產。這導致政治犯陳英泰的疑惑:「我們的
老同學中,不少人一下子說自己是求仁得仁,一下子說自己是冤枉,到底是什麼立場?其實也
前後矛盾。」(陳英泰,2005、2009)。

當然,我們必須理解,政治犯如何「再現」自身,深受當下社會條件影響。在歷經長年獵
殺、囚禁、監控、汙名後,遲疑於「暢所欲言」,是可以理解也必須理解的事。不過,仍要警
覺——當不同陣營強調「歷史長期埋沒」時,兩類敘事其實都已生產超過 30 年。真正的潛臺詞,
與其說是哪一種觀點從未發聲,不如說是「我不滿對立方敘事的擴張」或「希望己方敘事更『主
流』」。

這點出了本文重點:倘若揭發過往政權「壓抑」的歷史,可稱為「記憶對遺忘的鬥爭」4;
那麼,還有一種「當代」對「當代」的鬥爭,亦即「再現機制」的競逐。因此,在當代認識「白
色恐怖」絕非透明、剔透、直觀的過程。「再現機制」總是中介對「過去」的感知。因此,如
何指認「敘事框架」對描繪「過去」的影響,是在逼近「過去」的旅程中,始終要警醒的環節。

3 不同認同陣建立了各自的「烈士系統」系譜。例如,「左統」陣營晚近常以中共在北京西山建立的「無名
英雄紀念碑」為系譜表徵(雖然名單有諸多錯誤);「臺獨」陣營則常將 1970 年「泰源事件」與其他獨
派死難者併稱為「烈士」。
4 一套民間書寫的「轉型正義報告書」便以此為名。見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2015)。記憶與遺忘的
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三冊套書)。衛城。

17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本文藉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借題發揮」,分析當代敘事如何再現「白色恐怖」的「女
性政治犯」?甚至,為何可能傷害了倖存者?我想指出,對於倖存者的傷害,即便不能直接歸
咎為兩種「敘事框架」的有意「共謀」,也要意識到兩種「敘事框架」都無法完全吸納「真實
案例」中錯綜複雜的身心經驗,因此勢必有所殘缺,或填補進一些背離史實的「幻覺」。因此,
本文並非影評,而是想「借題發揮」指向本文的核心論點。

二、關於「小傅」的浪漫虛構

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末段插入了一段檔案畫面——1955、1956 年分三批槍決的「綠島
『再叛亂案』」政治犯遺照 5。 電影中,被槍決的嚴水霞的微笑 6,迅速「接合」到該案政治犯
槍決前的微笑群像。 該案只有一名女性,傅如芝——畢業於新竹縣立中學(今建華中學),就
讀新竹女中二年級時被捕,於 1951 年判刑 10 年。1953 年,又因「綠島『再叛亂案』」自綠
島遣返臺北,並在保安處被特務在熱水瓶搜出有「左翼文字」的紙條(電影有挪用此情節)而
於 1956 年槍殺,享年 23 歲。至此,「嚴水霞」與「傅如芝」建立起虛構——真實的連結。

傅如芝為何捲入「白色恐怖」?「官方敘事」指控:就讀縣立中學時,傅如芝結識國文老
師黎子松,並參加讀書會「社會主義青年大同盟」。她的同案,也是初中同學的周賢農,雖然
在 1990 年代訪談否認了上述指控,卻在 2007 年發表的回憶錄《青春繫獄獲淬煉》坦承了曾一
起參與上述「讀書會」(林傳凱,2014)。

不過,早在 2007 年以前,「傅如芝」就通過各方敘事建構出鮮明的形象。當時大多屬「冤


假錯敘事」,將她呈現為一位熱心、善良、單純對「思想」好奇的女學生。甚至,黎子松槍決前
曾傳唱一首《木棉花又開了》(部分敘事誤植為《南方的木棉花》),歌詞中提到:「在開遍了
紅棉的南方,有一位勇敢而多情的好姑娘,她懷念我,一刻不忘。她寄來了無窮的希望,告訴我
光榮而勝利的那一天,她愛我,像愛春天一樣……」,更使一些敘事揣測:(一)黎子松在獄中
寫給自己的學生傅如芝(或另一名學生黃竹櫻);(二)師生間有情愫(藍博洲,2001)。

5 關於「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事件全貌,請見林傳凱(2020)。在火燒島鍊鋼,直至殞落——
重探「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1953-1956)。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真相與平
反展覽手冊。國家人權博物館。
6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微笑。翁子國小教師張樹旺,就露出似働哭的表情。見國防部後備司令部。陳華等叛亂
案。檔號:A305440000C/0047/276.11/7529.7。

18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重思「歷史真實」與「再現」的政治

今日,開放的檔案中,赫然保存了黎子松當年的日記。其中可知,黎子松確有「師生戀」,
但對象是另一學生黃竹櫻(同案判刑 10 年),而非傅如芝。在憲兵第 4 團訊問時,檢察官吳
雪堂問黃竹櫻:「被捕後對老師有甚麼想法?」黃竹櫻回答:「我只認他是思想錯誤,對他
個人我是不會恨他的。當他將來出來後,我還要和他好。 7 」她的身影在日後被淡忘,但閱讀
檔案時,仍能感受到她在訊問時堅持所愛的勇氣。當然,此舉並沒有搏得法官同情——黎子松
依舊槍決,黃竹櫻入獄服刑。從她後代的訪談可知,出獄後,她嫁給特務(張炎憲、許明熏、
楊雅慧、陳鳳華,2002)。她複雜的心路歷程,隨著黃竹櫻過世,及傅如芝成為再現焦點,
逐漸埋進歷史的塵埃。

另 1 項誤會是:歌曲並非寫於軍法處。從日記可知,被捕前,黎子松與黃竹櫻的一次約會,
適逢停電,黃竹櫻怕黑,黎子松便唱起歌曲《木棉花又開了》安慰她,直到燈光再亮起。簡言之,
這是倆人在交往時就存在的歌。在昏暗的軍法處,黎子松很可能借此安慰黃竹櫻,而非傅如芝。

當然,上述「誤植」尚屬枝節。至今對傅如芝最完整的一則敘事,應屬藍博洲發表於 2001
年的〈小傅〉。該文收錄許多女難友對「小傅」溫柔、善解人意的回憶。實際上,與許多人認
為藍博洲應讚揚「烈士敘事」的印象不同,他當年也是依「冤假錯敘事」8 進行書寫。 簡言之,
藍博洲認為「社會主義青年大同盟」純屬國家羅織。他也認為歌曲《南方的木棉花》是獻給傅
如芝、黃竹櫻的歌,「深怕這些女學生們無法承擔嚴厲的刑訊,為了鼓勵並安慰她們,於是自
己作詞、作曲」,甚至稱為「獄中情歌」(藍博洲,2001,20-21)。

對於「綠島『再叛亂案』」,藍博洲仍視為「冤假錯案」9。 我要特別指出——為了解釋「小
傅」為何第 2 次蒙冤,藍博洲參照幾位女性政治犯的「證詞」,指認另 1 位女性政治犯「小張」
很可能是告密者 10。

7 見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傅煒亮等叛亂案。檔號:A305440000C/0042/276.11/129。
8 例如「我們有理由懷疑,上述關於小傅等人的官方敘述,根本就與事實不符」、「虛構的敘事邏輯是可以不
必考慮事實的…」、「所謂『案情』是會因為辦『案』的需要,而隨著書寫的邏輯而發展的。對辦案者來說,…
再來,就是要給從是這些『叛亂活動』的『匪黨』們,扣上一個『組織』的名稱了。」(藍博洲,2001,
17-19)。
9 例如「按照官方編排的劇情」、「不管這樣的劇情合不合理,官方的劇本就是這樣寫的」、「一場官方編排
的悲劇終於隨著男女主角先後殞命而落幕了」(藍博洲,2001,頁 29-31)。
10 例如他引用許金玉的回憶指出:「有一天晚上,小傅就悄悄地告知許金玉,一個叫『小張』的女難友可能
已經變節,對她要有所警惕!」(藍博洲,2001,33)。

19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實際上,當時「小張」仍在世間,藍博洲也曾前去拜訪。不過,他這樣描述採訪現場:
「不准筆記、更不能錄音。…我聽說小張後來嫁了一位有特務背景的人,採訪當時,她旁邊
就坐了一個看起來是外省人的六、七十歲老者;但是,從頭到尾,小張都沒跟我介紹他的身分,
他也一直沒有開口,靜靜地聽著我們的談話。」(藍博洲,2001,35)也許出自善意?最終,
藍博洲「始終不忍直接逼問她關於『出賣』小傅的傳言,所以,談了也是白談。(藍博洲,
2001,35-36)」即便不忍,在未向本人查證下,他仍用「疑似出賣、變節、跟特務交往」等
要素再現「小張」,並收錄女政治犯的指控——如轉述許金玉所言:「小傅後來的不幸結局,
究竟是不是小張去告密的,我也不敢說。但是,事情的經過的確是小傅親口告訴我的。」(藍
博洲,2001,36)在未看到「小張」判決書的情況下,藍博洲也大膽推測她沒有判決書,因
此獲得免刑(實際上她有判決書)11 :「張╳╳卻未見處刑紀錄,這點,也多少說明了許金玉
等人的懷疑有其道理吧。」(藍博洲,2001,35-36)

至此,一則「冤假錯敘事」趨於完備——「正派」是溫柔、純情、純粹對思想好奇、卻遭
國家羅織「組織」罪名,再被「壞人」構陷而死的「小傅」;「反派」是奸巧、圓滑、變節、
與特務交往、免於判刑的「小張」12。 至此,日後流傳甚廣的「小傅」敘事終於完成 13。

這樣的「再現」不斷發酵。2007 年,新竹市旭橋畔豎立「二二八紀念碑」,便以誤認為黎
子松寫給傅如芝的歌曲《木棉花又開了》設計碑體——雖然他們的死其實與「二二八」無直接
關係。此後,地方政府更不斷強化敘事 14。 這使得上述「小傅」形象廣為人知,最終成為電影《流
麻溝十五號》取材的「藍本」之一。

11 見國防部軍務局。張金爵等案。檔號:B3750187701/0040/1571/11238020。
12 還必須進一步思考:當釐清「小張」沒有嫁給特務後,是否又該將案件中真正嫁給特務的兩位女性——
與黎子松戀愛的黃竹櫻,忌妒丈夫接觸有女性參與的「社會主義青年大同盟」而舉發先生的書店女主人
姚釵,視為「不純潔的罪人」或「可疑的判斷者」?根本的問題也許不是「評價」,而是去「理解」當
時的處境中使女性政治犯/家屬嫁給特務的脈絡。
13 例如新竹高中校刊社陳冠宇、洪正育於 2019 年發表的〈白色恐怖與新竹:乖巧女孩從新竹女中被抓走,
因為「叛亂行為」被槍決〉一文中便描述:「這位師長眼中的乖巧女孩」、「從傅如芝的經歷可以看出白
色恐怖時期的不公不義。被抓走的人,除了少數是國民黨政府口中的中共的間諜,更多的是知識份子、民
運人士、無辜民眾。大部分的政治犯都不知道自己為何鋃鐺入獄。畢竟,所謂思想上的「毒化」,都是由
掌握權力的執政者定義。」參見洪正育(2019)。白色恐怖與新竹:乖巧女孩從新竹女中被抓走,因為「叛
亂行為」被槍決。關鍵評論網。https://reurl.cc/28val9 。
14 這種意象也隨官方儀式/發言不斷強化。例如 2019 年,新竹市長林志堅在看完電影「返校」後對記者表
示:「林智堅也分享,其實新竹市也有白色恐怖的案例,在竹市舊城區裡,名校的新竹女中學生傅如芝,
因參加黎子松老師籌組的『社會主義青年大同盟案』,在 1950 年代於校內被抓,最終在火燒島(綠島)執
行死刑,現在位於護城河畔的新竹二二八紀念公園,刻有歌詞〈南方的木棉花〉,便是黎子松在獄中聽聞傅
如芝被抓而寫下。」。見東森新聞(2019,9 月 24 日)。最年輕市長揪幕僚看「返校」深感戒嚴震撼 林
智堅:珍惜民主的價值。yahoo! 新聞。https://reurl.cc/X592QM。

20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重思「歷史真實」與「再現」的政治

三、一生被虛構汙名的「小張」

「小張」本名張金爵(又名張彩雲、張彩霞)。因為個性與體型,女性政治犯多暱稱她
「ゴリラ」——即大猩猩(Gorilla)的日文發音。

她出身彰化快官,養女,曾任護士。官方指控她:1948 年參與共黨,發展多名黨員 15

張金爵承認上述情節,並強調當年的事比官方「察覺」的更多(張金爵,1998) 。 確定的是, 16

她在 1951 年 5 月判刑 15 年(而非藍文說的未處刑)。晚近公開的政治檔案中,地下黨重要幹


部蔡孝乾、郭琇琮、陳本江…也曾提到她 17。

無論當年或當代,張金爵都不是「主流」讚許的女性形象。她投入大多由男性主導的工運
時,陽剛、粗莽、壯碩,並自承與臺北市司機工會幹部陳焰樹、駱雲騰、藩溪圳…有親密關係 18。
她自稱「大眾情人」(胡慧玲、林世煜、曹欽榮,2003);然而,一些男性司機卻將她視為
粗野、無禮、過於開放的女性(蘇玉鑑,未發表之訪談,2009 )。無論如何,她自認是凌駕
男性的「進步女性」,並將臺北市司機工會男性幹部稱為「我帶出來的人」 19。

15 見國防部軍務局。張金爵等案。檔號:B3750187701/0040/1571/11238020。
16 她自述:戰後初期自臺中上臺北。1947 年「二二八」後(而非判決書登記的 1948 年)經「老臺共」廖
瑞發介紹參加地下黨。爾後,參與工運、農運、武裝活動。他先擔任西門町「保健館」護士、臺北市司
機工會秘書,籌備「臺北市公車售票員工會」。爾後,一度上陽明山籌備武裝。1950 年逃亡回彰化時,
又嘗試發展農民。見張金爵(1998)。沉浮的人生:再生人告白。作者自印;林傳凱訪談(2010)。張
金爵訪談稿 [ 未發表之訪談稿 ]。
17 見國防部軍事情報局,蔡孝乾。檔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國防部後備司令部,郭
琇琮等匪諜案。檔號:A305440000C/0040/273.4/81。
18 見張金爵訪談稿。陳、駱、藩都是「臺北市司機工會」幹部。眾人逃亡後,命運大不相同:陳焰樹逃去
鹿窟山區,爾後「自新」,交出司機工會成員名單而免刑;駱雲騰逃亡多年,於 1959 年被捕,1960 年
10 月 11 日槍決;藩溪圳則逃亡至新店山區,餓死山中,爾後特務才發現遺體。
19 這邊特別指藩溪圳。張金爵口述:她被捕後,保密局特務發現餓死山中的藩溪圳,並將他「寧死不屈」
的情況告訴她。張表示,特務問她是如何「帶人」的?為什麼可以這樣堅定?見胡慧玲、林世煜、曹欽
榮(2003)。張金爵——省工委風雲之女。白色封印:人權奮鬥證言:白色恐佈 1950。國家人權紀念
館籌備處;林傳凱訪談(2010)。張金爵訪談稿 [ 未發表之訪談稿 ]。

21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坐牢期間,即便撇除「告密疑雲」,張金爵也常與其他女性摩擦——她以「資深黨員」自
豪,自稱「大姐頭」。女政治犯張常美回憶,張金爵曾嘲笑:「妳這小鬼!我老黨員只判 15 年,
妳這個小鬼憑什麼判 12 年!」張常美最後氣得反諷:「至少我是處女,妳不是!妳跟多少人
發生關係啊!」(張常美,未發表之訪談,2009)高中時被捕的簡照霞回憶:「ゴリラ常常罵
我,打我的頭說:『妳這小鬼,妳憑什麼當共產黨,我 15 年,妳 12 年!你有什麼資格!』」
簡照霞不避諱在高中參加共黨,即便如此,她仍想迴避張的「倚老賣老」。據說,當時只有一
位李碧霞能「治」張金爵,當張講話太過頭,李碧霞便一巴掌打下去,因此搏得「李仔鬼」的
外號 20。 簡照霞說:「李大姐她判七年,出獄早。她出獄時,我哭著跟她說:『以後誰可以對
付ゴリラ?我該怎麼辦?』」(林傳凱,2013)

可知,在女政治犯回憶中,張金爵不好相處。

至於「告密疑雲」呢?訪談中,不少前輩確實提到 1953 年的「熱水瓶事件」,並表示「小


傅」暗示「張金爵就是抓耙仔」。這些流言,經藍博洲〈小傅〉一文「公共化」後,進一步為
更多政治犯與民眾聽聞。這導致張金爵日後被「再現」的經典形象,便是害死難友的「告密者」。

張金爵可曾辯駁?有,但效果不彰。她曾接受胡慧玲、林世煜訪談,並自費出版回憶錄《浮
沉的人生——再生人告白》(張金爵,1998)。我訪問她時,她也激動表示未出賣傅如芝。不
過,她顯然不是兩種「再現框架」歡迎的類型——(一)她高舉參加共黨經歷,必然被「冤假
錯敘事」排除;(二)在「告密」情節流傳下,也必然被高舉「道德無瑕」的「烈士敘事」排除;
(三)她粗魯、陽剛、壯碩、親密關係複雜,即便不論「政治犯」身分,在當代仍可能受主流「性
別」觀點的非議。當然,關鍵還是「小傅敘事」的成功——只要「小傅」越純潔無辜,「小張」
就越虛偽罪惡(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中,甚至讓「告密者」受不了良心譴責而發瘋)。

當然,對她而言,「再現」從來不只是「再現」。這關係到她出獄後的真實人生。

20 李碧霞,霧峰萬斗六人,父親是「農民組合」幹部李喬松。戰後初期,李喬松與謝雪紅等人籌組「人民協
會」;「二二八」後參與地下黨。1948、1949 年,李喬松、李碧霞兄長李舜雨、先生陳火城陸續逃至上海,
留下李碧霞獨自照顧孩子。1950 年代,特務不斷追捕李碧霞,她在逃亡多年後被捕,於 1954 年判有期
徒刑 7 年,見國防部軍務局,廖史豪等案。檔號:B3750187701/0039/1571/00225000/125/081。被捕前,
李碧霞與父親就跟張金爵熟識。因此,李碧霞深知與張金爵的「互動之道」。見林傳凱訪談(2012)。
李碧霞訪談稿 [ 未發表之訪談稿 ];林傳凱訪談(2013),簡照霞訪談稿 [ 未發表之訪談稿 ]。

22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重思「歷史真實」與「再現」的政治

▲ 2012 年女政治犯聚餐合照(林傳凱拍攝)

上圖是我在 2012 年為女政治犯舉辦的一次聚餐,與會者皆在 1950 年代被捕,涵蓋本、外


省籍。每次邀請長輩參與,就有人探聽出席名單,甚至主動表示:「我不想見到張金爵」、「張
金爵來,我就不去。」我也多次拜與張曾有私交的「李仔鬼」李碧霞,安排她們單獨見面。我
嘗試動之以情:張金爵獨居,同樣牽涉「白色恐怖」的外省伴侶羅幹卿(就是藍博洲懷疑為「特
務」的老人)已辭世,孤獨終老。李碧霞幾度動搖,最終仍舊婉拒——直到雙雙離世前,兩人
未再相見。

張金爵日後的際遇,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告密者」。不過,她真的是導致傅如芝死
亡的「告密者」嗎?

23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四、對照檔案後的複雜「真相」

我曾重建「綠島『再叛亂案』」的經過(林傳凱,2020),限於篇幅,此處不再贅述 21。不過,
該案卷宗的一些紀錄,值得與 1990 年代後的各種敘事相互比對。

檔案中保存了眾人囚禁於保安處時的「眼線」名單。從中,可以看到特務安排在女生牢
房的「眼線」是高秀英、陳玉珍。那麼,張金爵呢?獄方察覺她與其他女政治犯有隔閡,因
此標記「?」——無法判斷她的立場。這也恰恰說明,張金爵不是國家能「安心使用」的自
己人。無論如何,她絕非「眼線」。

「熱水瓶事件」爆發後,傅如芝的態度又是如何?檔案揭示令人傷感的紀錄——她過於
驚駭,終於被獄方說服,擔任起監控其他政治犯的「眼線」,包括與她通信的對象——花蓮女
中教師陳華。1953 年 12 月起,她在 14、15、17、19、20、22、24、27、29 日,及隔年 1
月的 6、9、10、12、13、14、15、16、17、18 日「私下」傳遞信件給另一牢房的陳華。信中,
她商量應訊策略、探聽男生押房情形、並約定傳遞訊息的「暗碼」。陳華以為這是秘密通信,
殊不知傅如芝將信件全交給保安處人員作「證據」 22。 換言之,在保安處時,真正的「眼線」
是傅如芝本人。

藍博洲〈小傅〉一文與我的採訪中,都有女政治犯提到,傅如芝暗示同房難友提防張金爵
是「眼線」。但翻閱檔案紀錄,才發現傅如芝將「眼線」嫌疑推給了人緣不佳的張金爵。悲傷
的是,傅如芝的好人緣,讓她的暗示更易被眾人取信,就此影響張金爵的一生。

藍博洲〈小傅〉一文還指控:在保安處時,張金爵經常跟小傅一同叫出牢房訊問。倘若,
傅如芝是與保安處特務密會;那麼,張金爵為何也被叫出?實際上她曾為自己辯解過,卻少
為人接受——她的說法卻得到檔案支持。

21 大致經過是:囚禁於綠島時,由於政治犯抵制在身上「刺青」以對外宣傳「反共有成」的「一人一事良
心救國運動」,促使獄方報復,以男女政治犯私下通信、傳遞「學習文件」為由,將大批政治犯送回臺
灣起訴。囚禁於保安處時,又發生獄方於傅如芝「熱水瓶」搜出《中共鬥爭史摘要》、《社會進化史摘
要》、《互相檢討批評總結》、〈辯證論文〉、〈反帝政策與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的事件,導致她進
一步捲入風暴核心。見林傳凱(2020)。在火燒島鍊鋼,直至殞落——重探「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
(1953-1956)。收於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真相與平反展覽手冊。國家人權博物館。
22 見國防部後備司令部。陳華等叛亂案。檔號:A305440000C/0047/276.11/7529.7。

24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重思「歷史真實」與「再現」的政治

1953 年,張金爵的堂哥李漢堂,在逃亡多年後出面「自首」23。 所以,特務調張金爵問話,


是要確認堂兄妹是否有案情牽扯。

至此,我們赫然發現,各方建構的「小傅」與「小張」敘事,恰恰與檔案紀錄呈現「顛倒」
的圖像。那麼該怎麼反應?將張金爵轉而再現為「無辜者」或「烈士」?指責「小傅」才是導
致難友死亡、罪不可赦的「告密者」?我想,這將重新複製「冤假錯敘事」與「烈士敘事」的
共同盲點——前者強調「無辜」而「無瑕」的人性,後者強調「勇烈」而「無瑕」的人性,都
不給「灰色地帶」或「雜質」理解空間。但,真實的人性卻常常帶著複雜曖昧——在威權體制
催化下,這樣的「灰色」又常進一步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因此,如何在重新描述時給予「複雜」
及「曖昧」理解空間,就是反省上述悲劇時的核心課題。

通過史料,我們能不能稍稍揣摩「小傅」的心境?她在 20 歲判刑,而帶她看到另一個
世界、開啟對事物好奇的老師,卻在同一天死亡。在槍聲餘震下,她放逐到偏僻的火燒島。
在此,她結識了另一位與老師相似的男性——同樣做過中學老師的陳華。陳華與她通信,鼓
勵她學習、不要忘卻理想。保安處的筆錄中,特務詢問傅如芝為何與陳華通信?她說,很懷
念死去的中學老師,陳華則讓她想到老師,所以兩人通信,甚至產生情愫。 24

「熱水瓶事件」後,傅如芝成為「眼線」。不過,細讀她在特務「指示」下的通信,卻發
現她探聽的未必都是「國家關心的事」。例如她告訴陳華,她在入獄前與獄中都很自卑:「女
生中我是最難看的一個,我們出來洗臉或倒便桶時,男人都注意看我們(是注意看 18、86、72
最漂亮的,並不是看我)」、「我是沒有你親愛的她(按:陳華被捕前的女友)漂亮,我沒男
人愛過我,我因自己的條件不夠,只好在學習上用功。被捕後我的希望沒有了,如果沒你的指
導與溫暖,我早就想死了…」。陳華則告訴她,她不以美醜做判準,而是著眼思想與實踐的意
志,這是他為傅如芝動情的理由 25。

23 李漢堂,彰化芬園人,拳頭師。1947 年「二二八」後經李喬松介紹參加地下黨,在臺中、彰化、南投籌
組武裝。1950 年,李漢堂開始逃亡,曾在兩次大圍捕逃脫。但歷經數年逃亡後,他山窮水盡,最終仍出
面「自首」。見林傳凱訪談(2010)。張金爵訪談稿 [ 未發表之訪談稿 ];法務部調查局。自首、自新
人員招待記者會案。檔號:AA11010000F/0041/FD2-1/00001。
24 見國防部後備司令部。陳華等叛亂案。檔號 A305440000C/0047/276.11/7529.7。
25 見國防部後備司令部。陳華等叛亂案。檔號 A305440000C/0047/276.11/7529.7。

25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請讀者不要忘記——傅如芝才 23 歲。青春歷經一連串巨變,讓她感受死神已在頸後。倘
若此時她「軟弱」了,畏懼死亡、想要存活,甚至答應成為「眼線」,就應該要指責為「變節」、
「背叛」或落得永遭唾棄的境界?實際上,倘若再現框架只「簡化」地安置「善」與「惡」,
不但在史實上欠考慮,也過於輕率看待人們在政治暴力下的艱難處境。

當然,這都是遲來的思辨了。

1955 年 7 月 26 日,陳華槍決,享年 33 歲。根據卷宗,他率先定罪的關鍵證物,包括他


與「小傅」的秘密通信。

1956 年 1 月 13 日,傅如芝也步上她眷戀的陳華的後塵,結束她 23 年的短促一生。

臨刑的清晨,她在保安司令部的軍法庭,面對攝影師,露出笑容,接著被綁赴刑場槍決。

70 年後,我們面對照片中的笑容,是否還能用電影中的臺詞——「犧牲會帶來力量」——
詮釋她最後一刻的心境?當電影拿「小傅」的照片為劇中人物之死與臺詞「連結」時,倫理上
是否妥當?會不會再次強化先前「小傅」與「小張」敘事帶來的傷害?

倘若你問我,「小傅」最後一刻想什麼?她為何微笑?我只能回答你——除了「小傅」本
人,沒人知道。隨著她的死亡,已無人能回答你的問題。我想,對「白色恐怖」的「殘缺」保
持基本敬意,也許是迴避 1990 年代以來「冤假錯敘事」與「烈士敘事」過於激情的一種方法。

26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重思「歷史真實」與「再現」的政治

五、結論:「小傅」與「小張」的啟示

至 此, 我 們 目 睹 了 一 場「 雙 重 悲 劇 」: 先 是 1950 年 代 以「 死 」 編 織 的 悲 劇; 接 著 是
1990 年代「再現政治」的悲劇。這些悲劇,持續影響一位倖存者的人生,導致「小張」一生
無法擺脫「莫須有」的汙名。同時,浪漫形象持續擴大,不但抹滅「小傅」令人心酸的真實
輪廓,也一次次成為餵養廉價幻想的飼料。

實際上,「雙重悲劇」很難歸咎於敘事者的「動機」是否良善——絕大多數敘事者都很良
善,動機都是不甘於(他期待的)歷史真相因暴力埋沒。不過,通往地獄的道路常常由善意鋪
成。30 年後,回顧這段「寫史的史」,重點不在臧否特定敘事/敘事者,而是檢討「表面上」
對立立場者共享的「再現機制」。

「冤假錯敘事」亟欲建立道德純潔、思想空白、身心行動都未忤逆國家的受難者形象。「烈
士敘事」亟欲建立思想正確,情感與行動都滿懷熱情的受難者形象。兩者看似對立,卻都不容
許政治犯存在「曖昧」或「偏差」——前者常把政治犯幼體化,聲稱參與「讀書會」只是「好
奇」,而非針對「思想」或「行動」感興趣;後者聲稱政治犯品格高潔、意志剛毅,絕不猶豫、
掙扎、搖擺、變節。前者渴望「嬰兒」,後者渴望超越人性的「神」。兩者都不允許「雜質」。

不過即便回到當代生活,你、我、他,在某些時刻存在幽微而難以區辨的的情緒、動機、
慾望、體驗,難道不是尋常不過的事?奇怪的是,只要一指向「政治犯」,就很容易抹除安置「雜
質」的空間,而亟欲「再現」一張張「乾淨」到不似人類的面孔。

27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最後,我想回頭談談「小張」。在當年或當代,張金爵都不是主流價值肯定的「女性」——
抗拒原生家庭安排、拒絕傳統婚家關係、體態與氣質都不順從於大眾期盼的「溫柔賢淑」、時
時以比男性更有行動力自豪。同時,她對親密關係也抱持「前衛」態度,不覺與多位男性同志
保持親密關係「敗德」或「羞恥」。在其他女性面前,她毫不諱言自己的性經驗。雖然,眾人
給她「ゴリラ」的外號,她也甘之如飴,不以此貶抑為恥。平心而論,她遭其他女性排擠的一
部分原因,多少與「非典型」特質有關——記得張常美如何反擊?她批評張金爵「不是處女」。
放在當代來看,這個批評可以/應該成立嗎?甚至,眾人在「熱水瓶事件」那麼容易接受傅如
芝的暗示,也與張金爵「非主流」形象導致的摩擦脫不了關係。

1990 年代,民間爭取平反「白色恐怖」。當時,為了爭取更多民意,將不少「保守價值」
帶入對「再現機制」中。其中也關乎「性別」——我們知道「白色恐怖」約有 20000 名政治犯,
不過,我們鮮少談論政治犯的性、慾望、性別認同……等經驗,甚至假定所有政治犯都是「異
性戀」。「小傅」在保安處的通信,卻透漏了一些幽微訊息——她在獄中仍不能免除容貌焦慮
(appearance anxiety),她通過男性窺視評價自己,焦慮地盼望能獲得心儀男性的認可。最
後的政治暴力,甚至也雜揉了相關元素——她愛戀與爭取認可的對象,卻因她的「告密」而先
於她槍決,演變為無比悲傷的情節。

相對於此,被稱呼「ゴリラ」卻依舊高度自信的張金爵,卻展現出一種與傅如芝不盡相同
的心態與自我認同。

在此,我無意評價「小傅」與「小張」的狀態優劣。我想指出的是:對「白色恐怖」下女
政治犯的理解,也許能趁此機會,重啟 90 年代以來持續忽視、冷落的「性別」新面向。

藉由本文,我希望對「小傅」與「小張」的雙重悲劇,尤其是「小張」致死都未能平反的
污名,做出一點遲來的澄清。這段關於「寫史的史」,也請讀者放在心中,成為日後探索歷史
時的一點警惕。

28
「白色恐怖」中的女性政治犯──重思「歷史真實」與「再現」的政治

參考文獻
林傳凱(2014)。大眾傷痕的「實」與「幻」——探索 1950 年代白色恐怖「見證」的版本歧異。歷史臺灣,8,
35-81。
林傳凱(2020,2 月 8 日) 。在火燒島鍊鋼,直至殞落——重探「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1953-1956)。
獄中『再叛亂』案真相研討會 [ 研討會發表 ]。後收錄於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真相與
平反展覽手冊(2020)。國家人權博物館。
林傳凱(2022a)。再思臺灣脈絡中「政治受害者」與「傷」的本地意涵。本土心理學研究,57,103-118
林傳凱(2022b)。記憶的艱難。收於林易澄,林傳凱,胡淑雯,楊美紅,羅毓嘉,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
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增訂版)。春山。
胡慧玲、林世煜、曹欽榮(2003)。張金爵——省工委風雲之女。白色封印:人權奮鬥證言:白色恐怖 1950。
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陳英泰(2005)。回憶:見證白色恐怖。唐山。
陳英泰(2009)。再說白色恐怖。唐山。
張金爵(1998)。沉浮的人生:再生人告白。作者自印。
曹欽榮、鄭南榕基金會(2022)。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第二版)。書林。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2015)。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三冊套書)。衛城。
藍博洲(2001)。小傅。收於臺灣好女人。聯合文學。
張炎憲,許明熏,楊雅慧,陳鳳華(2002)。風中的哭泣:五○年代新竹政治案件(全兩冊)。新竹市文化局。

訪談文章
林傳凱訪談(2009)。陳英泰訪談稿[未發表之訪談稿]。
林傳凱訪談(2009)。張常美訪談稿[未發表之訪談稿]。
林傳凱訪談(2009)。蘇玉鑑訪談稿[未發表之訪談稿]。
林傳凱訪談(2010)。張金爵訪談稿[未發表之訪談稿]。
林傳凱訪談(2012)。李碧霞訪談稿[未發表之訪談稿]。
林傳凱訪談(2013)。簡照霞訪談稿[未發表之訪談稿]。

檔案
國防部軍務局。張金爵等案。檔號:B3750187701/0040/1571/11238020。
國防部軍務局。廖史豪等案。檔號:B3750187701/0039/1571/00225000/125/081。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蔡孝乾。檔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
國防部後備司令部。郭琇琮等匪諜案。檔號:A305440000C/0040/273.4/81。
國防部後備司令部。陳華等叛亂案。檔號:A305440000C/0047/276.11/7529.7。
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傅煒亮等叛亂案。檔號:A305440000C/0042/276.11/129。
法務部調查局。自首、自新人員招待記者會案。檔號:AA11010000F/0041/FD2-1/00001。

圖(pp.18-31)/freepik/rawpixel.com

29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阿 母 與 我 ——
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的故事

黃春蘭/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黃溫恭女兒

黃溫恭,高雄路竹人,生於 1920 年,1953 年逝世。因涉「省工委高雄市委


會燕巢、路竹支部等案」,而被控「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
行」,並以懲治叛亂條例 (2 條 1 項 ) 於 1953 年判處死刑,享年 33 歲。相關
案情細節及其後,敬請延伸閱讀《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
落的人(增訂版)》(2022,頁 87-126)。

「我的死屍不可來領。我希望寄附臺大醫學院或醫事人員訓練機關。我學生時代實習屍體
解剖學得不少的醫學知識。此屍如能被學生們解剖而能增進他們的醫學知識,貢獻他們,再也
沒有比這有意義的了。以前送回去的兩顆牙齒,可以說就是我的死屍了。……,嗚呼!最後的
時間到了……緊緊地抱擁著妳的幻影我瞑目而去……」這是阿爸寫給阿母的遺書。然而,很遺
憾的,他的心願並沒有實現。因為這些遺書,隨著他的離世湮沒在國家檔案之中,無人知曉,
更遑論送達家屬手中了。直到半世紀後,他的外孫女(也就是我女兒)張旖容鍥而不捨的追究
真相,才讓這些遺書重見天日。

阿爸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原判 15 年,蔣介石大筆一揮「黃溫恭死刑 餘如擬」,於 1953 年


5 月 20 日遭槍決。悲劇並不是戛然而止,隨即家人們都烙印上「白色恐怖受難家屬」身分,遭
受國民黨政府「特別照顧」近 40 年,不論就學(無法出國留學)、就業(雖被錄取了卻聘書
遲遲不下來)、居住(搬家管區警察立刻到)、婚姻(被安排與 spy 相親)……,無時不刻地
被嚴密監控、被騷擾。所謂「政治暴力創傷」是無可避免的。對於沒有受到白色恐怖影響的人
來說,很難想像受害者與家人所遭受長期的痛苦折磨。

30
阿母與我──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的故事

世界上最偉大、最有智慧的阿母──楊清蓮

我阿母楊清蓮 1920 年 5 月 10 日出生於臺南市,自長榮女中畢業後,除了因結婚短暫中斷


外,一生作育英才超過 40 年。阿母與阿爸結婚只有 6 年,33 歲就成了寡婦,飽受淫威恐懼之
下,含辛茹苦將一子二女撫養長大。晚年失智超過 10 年,於 2008 年 10 月被檢查出罹患癌症,
2009 年 7 月 22 日安祥地走完她將近 90 年的人生歲月。

▲ 1953 年 1 月拍攝的黃家全家福,照片中缺席的男主人黃溫恭,在獄中首次看見小女兒的照片(黃春蘭提供)

我阿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阿母!她是親身面對種種苦難的第 1 人,任何的淚水只有往自己
肚子裡面吞,她如母雞護衛著小雞,勇敢地面對著無法抗拒的邪惡勢力,很有智慧地不讓仇恨
傳遞給我和兄姐,讓我們在滿滿愛的環境下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順利長大成人。

家裡經常被查戶口,警察查完會在家裡的戶口名簿後貼的簽名紙上簽名與日期,簽名紙簽
滿後就再貼上新的一張,我家的戶口名簿就如同經常生病看醫生的病歷厚厚的一本。我家搬到
那裡,那裡的警察就如鬼附身,馬上跟到家。

31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再 如, 為 了 讓 孩 子 們 受 到 好 一 點 的 教 「囡仔人有耳無嘴」,也許是在那風聲
育,搬家到臺南,她卻無法轉調到臺南市的 鶴唳的恐怖政治氛圍下的必然吧!
小學教書,人家一知道她先生是白色恐怖被
槍斃的,她拿到再多的模範老師獎,也都沒 阿母是位值得敬佩、享譽里鄉的優秀老
有用!即便送了多少紅包,想走後門也都徒 師。她待人和譪,教學認真,莊敬自強,克
然。氣喘患者的她只好每天辛苦從臺南到高 服困難環境,並盡忠職守,為時代女性的典
雄路竹通勤,我哥哥小學 6 年級到初中有好 範。她曾獲得八德獎章,並多次被新聞報導。
長一段時間,與阿母的溝通,只能透過紙條。
早上一大清早她得趕車,小孩子們都還沒起 阿母的政治暴力創傷──
床,晚上哥哥補習回家晚,她已經睡覺了。 一張身分證的訴說

阿 母 一 直 活 在 驚 恐 之 中, 晚 年 失 智,
阿母以小學老師的薪水要撫養三個小
「 恐 懼 」 成 為 僅 剩 的 記 憶, 一 直 到 人 生 終
孩,經濟上並不寬裕,她發揮開源節流的本
點。 她 什 麼 人 都 不 認 得 了, 卻 不 時 地 在 找
事。我小時候的印象是幾乎餐餐吃高麗菜,
大概一週才能吃到一次豬肉或雞肉,但慶幸 她 的 身 分 證。 她 常 說:「 沒 有 身 分 證 會 被

地,我們沒有挨餓過。衣服多半是親戚小孩 警 察 抓 走 的!」 她 嘴 邊 常 掛 這 句 話, 實 在

穿不下送給我們的或者由大件改小件來的。 令人心痛與不捨!

我 們 最 期 待 的 事 是 阿 母 出 差( 那 時 老 師 兼
任學校會計,每個月會有一次出差報帳),
因為有出差費就可以加菜、吃好料。物質生
活雖然不富裕,但是阿母很愛乾淨,每天總
是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灶臺是沒有油煙
的。她對教育與品德很重視,要求我們要努
力向學,誠實禮貌待人。常聽她說:「囡仔
人有耳無嘴」要求我們不要亂問大人的事,
▲ 高雄縣政府頒贈之「八德獎章」予楊清蓮女士
就算聽見了也不可以亂說亂傳。 (黃春蘭提供)

32
阿母與我──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的故事

▲ 1970 年 5 月 3 日新聞報導讚允楊清蓮奉公守法
(黃春蘭翻攝)

▲ 掃描的舊版阿母身分證(黃春蘭提供)

▲ 1980 年 8 月 2 日《國語日報》報導「我們的 ▲ 1971 年 11 月 26 日,《臺灣新聞報》報導「楊清蓮


老師 楊清蓮」(黃春蘭翻攝) 教學成績好 享譽路竹鄉」(黃春蘭翻攝)

33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我為了安撫她驚恐的情緒,用掃描複製的身分證(哈!我偽造的啦!),讓她隨時帶在身
邊。即使後來她換新的身分證了,我幫她保管新的正版身分證,她還是緊緊帶著舊版的掃描身
分證——對她而言,掃描的身分證新版或舊版反正都沒差。

阿母身分證的事情觸動了不少人的心弦,許多關於我家故事的報導常常提及阿母的身分
證。甚至,音樂家陳珍儀老師根據我寫的詩作〈阿母的身分證〉,重新編詞譜曲,並於 2020 年
12 月 26 日的「聲亮島嶼音樂會」演唱:

阿母的身分證
阮是誰人你知沒
不知道阮不知道
阮身分證佇叨位
身分證你藏有沒
證件袂當拍毋見
警察不時要檢查 ▲ 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計畫「2020 聲亮島嶼
分享音樂會」:現場演唱〈阿母的身分證〉
無身分證予人掠
揣著了才會安心

我有個淒慘的出生,卻活出了還算美好的人生。我並無意成為歷史人物,但打從在娘胎
就捲入了歷史漩渦中,還來不及與阿爸見到面,5 個月大時就失去了他。在世界上最偉大而
苦命的阿母及睿智的長輩們呵護下,雖處逆境窮困之中,我和兄姊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算是
都成為了有用之人。

出國夢斷,在教學與研究上依然熱情不懈

大四那年,我以優異的成績申請到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的


研究所與全額獎學金,是 10 多位同學及助教中唯一申請到的學生。那時,依一般程序請旅行社
辦理出國手續,萬萬沒想到護照就是辦不下來。

天真單純的想法是,叔叔和哥哥都可以出國留學(多年後,我才知道叔叔和哥哥都是透
過特殊管道才打通相關程序的),一個自認從小品學兼優的女孩子家,百思不解有什麼理由
不能出國留學呢?

34
阿母與我──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的故事

即使想去疏通疏通,也不知道卡在哪裡。西密西根大學保留一年的獎學金,很誠懇地等待
我能過去念書。國民黨政府沒有給我隻字片語,沒有消息就是沒有消息,阻斷了我展趐高飛的
留學機會。執政者在戒嚴下為所欲為,真是可惡可恨!硬生生地戕害有為青年,害臺灣少拿了
多少諾貝爾獎(說不定包括我,開玩笑的)。

出國留學夢斷,我的情緒非常低落。一年後我到成大當助教,日子過得渾渾噩噩,行屍走肉,
人生沒有目標。在某個暑假,系主任給我介紹正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結婚對象。就在我們第 2
次見面時,他問我想不想出國?我沉默一會兒後,口是心非地說:「我不想出國。」(總不能對
還算陌生的人說:我超想出國,但因我是白恐受難家屬,而不被允許出國吧!)其實所有的親友
都知道出國留學是我的生涯規劃,也是我的夢想。可想而知,我們的約會就無疾而終了。

沒想到,2020 年,我在促轉會看到我及家人的監控檔案,其中寫著:「……原申請獎學金
欲前往美國留學,因迄未接到通知,現表示不願出國留學……」。

初看時,我直覺認為監控檔案中的紀錄不實。但是,再想了一下,勾起了那件早已淡忘的
相親事件的記憶,我不寒而慄,嚇到無法自主。後來,我理出了頭緒,在監控系統中,是那位
留學生當貼身間諜——他負責接近我、套我話,並上線匯報那位介紹人,匯報說:「黃春蘭不
想出國。」

我家被監控我是知道的,但是並沒想到是這樣的貼身監控。寫下題詩「監控檔案」算是我
的心情筆記:

白恐受難家屬我 隔牆有耳真有事
當局不容牙醫爸 出國留學路不通
大筆一揮命就絕 就業安檢過關難
特殊親眷烙我身 搬家管區立刻到
生活家庭與思想 婚姻甚至也介入
鬼魅纏身隨影移 正義何時還我來

35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 介入黃春蘭婚姻的監控檔案(黃春蘭抄錄、提供)

36
阿母與我──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的故事

1992 年,我應徵高雄海專(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從 30 多位應徵者脫穎而出取得唯一


的教職缺。但是,聘書遲遲下不來,人事室說法是在做「安全調查」,長達 1 個月之久。開學
前 3 天,聘書才下來,我匆匆忙忙,舉家由臺北搬家至高雄。當時,已經解嚴 5 年了,我想知
道是誰還在「狐假虎威,拿雞毛當令箭」?

「積極正面」是我的座右銘。雖出國留學受挫,多年後還是取得臺大博士學位。我熱愛我
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於 2018 年 2 月 1 日自高雄科技大學教職退休。

女兒的努力,找回阿爸的溫暖與歷史身影

阿爸遭行刑前寫下 5 封遺書,直到 2008 年,才被我女兒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發


現。家人歷經近 3 年的努力下,國家在 2011 年才還給我們阿爸的遺書。經大眾媒體披露遺書
的發現與國家歸還遺書的過程,輿論譁然,震撼了許多關心臺灣歷史、關心人權的有志之士。
「黃溫恭遺書的故事」成為人權教育的重要教材,現已編錄在高中歷史臺灣史單元中。因此,
我也受邀參與許多人權相關的活動。

我發揮老師本色,積極參與「人權教育」。除了到各個學校或機關單位去上課(現身說法,
效果很好),也參與人權多元活動,如:舞臺劇演出(《新娘妝》1 )、紀錄片(《給阿媽的
一封信》)、攝影展(平行人生)、音樂會(聲亮島嶼音樂會)……等等活動,為人權教育竭
盡所能,為臺灣有個更美好健全的未來而努力不懈。

▲ 攝影展「平行人生」專頁

1 編註:劇作內容及受難者演員參與過程,可參見:楊中薇。不是一個二二八,是無數個二二八:李昂╳
林 美 虹 談 舞 劇《 新 娘 妝 》(2019 年 6 月 21 日 )。 新 活 水。https://www.fountain.org.tw/tag/power/
article/die-brautschminkerin

37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歷史長河裡的泡沫

施又熙 * /作家

如果歷史是一條長長的河流,那麼,我在哪裡呢?

如果白色恐怖的真相是一幅拼圖,那麼,拼圖裡有我的位置嗎?

臺灣走過了 43 年、幾乎是世界上最漫長的戒嚴時期,在言論與思想自由即生死存亡的箝
制下,噤聲成為我們的桎梏。儘管白色恐怖在 1992 年「停止」,至今已逾 30 年,但噤聲的桎
梏卻未全面解除。從一開始的政治受難者閉口不言,在政黨輪替後,國家開始投注關懷在戒嚴
時期所發生的白色恐怖,許多專家學者從個人關懷記錄故事,轉而公開地大量進行口述歷史工
程,政治受難者終於可以開口說話了,但仍然有許多受難者基於各種因素或創傷反應,不願意
或不能開口敘說自己的故事。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發現家屬是失語的,女性家屬多是不被提供話語權,在書寫白色恐
怖歷史中是被隱而不談的,即便在眾多的口述歷史中,家屬/女性家屬的敘說往往也在補足受
難者缺漏的篇章,或是更容易被提及與強調女性配偶如何在丈夫被捕後的守貞與如何地含辛茹
苦養育孩子,缺乏家屬的主體性敘事。倘若白色恐怖的真相是一幅拼圖,那麼我們需要的不只
是受難者的聲音,我們也需要家屬的聲音,甚至,我們還需要執行者的聲音,唯有如此,真相
才能更趨近於真相。礙於篇幅,在本文中,我想專注在女性家屬的故事,或者可以說是我的故
事、我所聽過的女性家屬的故事,與我們的人生。

* 施又熙,出生於高雄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庭,為 1960 年代政治受難者第二代。作家。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


創作出版包含:《月蝕》(2005)、《臺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2008)、《向著光飛去》
(2017)、《光的闇影》(2020)等。

38
歷史長河裡的泡沫

家屬的聲音之所以重要,並不在於他們 後,確認家中安全便收隊了。待我們回到樓
可以補足受難者離家之後的缺漏篇章,而在 上,發現家裡被翻箱倒櫃極為凌亂,但是那
於家屬被「留下來」之後如何面對當年不友 些值錢財物卻一樣不少。母親斷言又是特務
善的社會環境。我的父親因為臺獨案件前後 來過了,既然沒有少財物,大家也累了,不
坐牢兩次,而我是在父親第一次坐牢時保外 如就早點洗澡睡覺,隔天再整理。等我洗完
就醫跟母親偷生的孩子,換言之,在我出生 澡回到房間準備睡覺,掀開棉被卻赫然發現
前後,父親都不在家。父親二字對我而言像 我的床上躺著一把菜刀。
是一層難以穿越的迷霧,是個形容詞,從來
都不是名詞。作為一名政治犯的女兒,一直
沒有人知道如果那天母親沒有返家回來
都覺得自己是座孤島,因為在被「留下來」
帶上我與姊姊,那把菜刀會在哪裡?會發生
的家庭中,母親與長我 9 歲的姊姊常常相對
什麼事情?這些沒有發生的如果不得而知,
垂淚,於是我只能孤單地成長,習慣性地自
但我知道的是這把菜刀卻對我產生了一生的
己吸收所有的一切。
影響。

童年對我而言,幾近空白,並不是沒有
長 久 以 來, 我 總 是 無 法 安 心 地 獨 居,
發生事情,而是我無法記住那些事情,極少
當我居住的處所超過一房一廳,睡在臥室裡
數記得的畫面跟場景也常常會自疑那些事情
總是擔心客廳會有人闖進來,所以我總要鎖
真的發生過嗎?
門睡覺,並且在客廳留燈,躺在床上也要凝
視著門縫,仔細地注意外面有沒有人影,直
那 些 還 記 得 的, 最 早 的 記 憶 來 自 5 歲
到累極入睡為止,因此我常態性地有睡眠障
的某個傍晚,母親騎車出門去喝喜酒,不久
礙。甚至到了高中,那時已搬遷到社區大樓,
又返家,因為覺得有點莫名的忐忑,便帶著 如果母姊傍晚外出,我就會緊繃地鎖上所有
我跟姊姊一起赴宴。一家三口喝完喜酒返家 的門窗,開亮家裡所有的燈,拿著我的網球
時已晚,一到透天厝的家門口就立即發現家 拍坐在客廳,仔細地聽著所有的聲音,如果
裡的玻璃門後面卡著姊姊的單車,顯而易見 發現有異樣的聲響,便會握緊我的球拍去檢
的,我家又遭小偷了。那個年代,政治犯家 查再檢查。等母親回來,因為我鎖上所有的
裡常遭小偷,根據大家的推測,多半都是情 安全鎖,她們必須要按電鈴等我開門,我得
治人員偽裝行竊,想要翻找這些政治犯的家 飛快地把球拍丟回房間,開窗關燈開門,母
裡有沒有其他犯罪證據。而那個晚上也是如 親總說為何我每次開門都要這麼久,因為她
此。警察很快便抵達,檢查完整間透天厝之 從不知道我有這樣的恐懼與障礙。

39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時至小學 5 年級,那是美麗島事件剛發 度興趣的緣故,我很好奇,為何人會如此不


生過不久,父親正在逃亡中。某日放學的降 同?為什麼導師要冒著被檢舉的風險也要保
旗典禮上,訓導主任站在升旗臺上極其興奮 護我,可是訓導主任卻要這樣置我於險境?
地告訴大家:「今天,那個江洋大盜○○○ 這是為人師表應該要做的事情嗎?升旗臺上
已經被抓了!」全校上千位同學又跳又叫地 被公審的經驗對我產生了「局外人」的影響,
進入一種集體歡騰的奇幻狀態,彷彿那天是 我總是在情緒上跟人群很疏離,也許我可以
過年,發生了足以讓大家歡天喜地的事情。 在跟人相處時表現得很親和,甚至可以讓大
全校只有我們班上靜默無語,幾位同學偷偷 家很愉快,但是當大家開心大笑時,我卻完
回頭看我,因為他們知道我的父親是誰。數 全不覺得那個笑聲跟我有關,那個快樂是我
日後,我因為上學遲到,被訓導主任叫上升 可以參與的,我與他人之間總是隔著一層清
旗臺,他拿著麥克風告訴大家,「這個人叫 澈卻厚重的玻璃,一如 11 歲那年站在臺上
○ ○ ○, 她 念 ○ 年 ○ 班, 她 就 是 江 洋 大 盜 的那一刻。這些事情我不曾告訴我的母親,
○○○的女兒。」那一瞬間我幾乎進入了解 因為我不知道就算她曉得了又如何?
離的狀態,更像是被囚禁在玻璃魚缸裡面的
一條魚,看得見玻璃缸外那些人激動的表情 就 這 樣 如 孤 島 般 的 成 長, 因 為 相 信 這

動作,卻一點聲音也聽不見。在那種狀態下, 個世界上只有自己能幫助自己,沒有他人可

其實難以判斷時間的長短,只知道下一刻當 以依靠。甚至,也常常懷疑,自己真的曾經

我再聽到聲音,是訓導主任以極其厭惡的表 在小學 5 年級的時候被叫上升旗臺公審嗎?

情推了我一把,斥我:「下去!」自此,展 直至 36 歲重返文壇,因為出版小說上電視

開我與其他班男生打架的歲月直至畢業,每 節目宣傳時,現場有人提到 5 年級這件事,

天每天,在校園裡總會遇到其他班的男生以 我 很 震 驚 有 人 知 道, 也 不 諱 言 地 直 接 在 節

髒話罵我或是推我、扯我衣服,直斥要我轉 目上提到自己常常懷疑這件事是真的嗎?數

學,因為我是學校的恥辱。 日後,製作單位打電話告知一位老師自稱姓
○,是我的導師,他去電節目告知升旗臺那
只有我們班上的同學對我是平和的,因 件事是真的。因為那通電話,我才確認了,
為導師曾經跟同學們說過:「○○○的父親 原來那件事是真的。可是,距離那通電話已
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你們不要對她不好。」 經又過了 10 數年,如今我常常懷疑的是,
這也是我極年輕的時候就對心理學產生高 真的有那通電話嗎?

40
歷史長河裡的泡沫

自疑與貶抑,成為一種生命的底色。

不管是難以獨居、局外人感受或是那些永不停止的懷疑,這些都是自然的創傷反應。近年
來,臺灣在推動轉型正義工程中,也開啟了面對「政治暴力創傷」的大門,這是一個大家都極
為陌生的名詞,卻是無法迴避的議題——政治受難者在被捕、受刑與服刑的過程中承受了創傷,
但是被留在社會的中的家屬,如我,如其他我所認識的二代姊妹們、男性們也同樣承擔了不同
的創傷,而我們卻往往不知道那就是創傷。誠如我知道 11 歲那年在升旗臺上,我必然得要解離,
這樣我才活得下去,因為大腦知道必須要這樣保護我,但我仍然不可避免也無法擺脫這一生都
是局外人的情緒疏離議題。

我自然不會是在那樣的年代中唯一一個被叫上升旗臺去的家屬,只是我有機會成為一個作
家,成為一個說白色故事的講者,較他人幸運地有了一些話語權,因此大家可以聽見我的故事,
藉由這樣小故事的分享,試著讓大家去理解那個年代的社會如何看待政治犯及其家屬。但是還
有更多無法言說的,甚至是被忽略與不曾理解的創傷,並不會因為白色恐怖的結束便停止反應。
事實上,政治暴力創傷或說僅僅是創傷,至今都還是進行式。

這樣的創傷反應不只反應在生活中,極可能也反應在感情議題上。2017 年我出版了《向著
光飛去》,以 4 個如我一般的政治受難者第 2 代女性的感情故事來包裹白色恐怖,藉由這套小
說我想要說的是白色恐怖的影響無遠弗屆,那些你以為完全不相關的人可能也是受害者。那些
你所不知道的,一些小小的、古怪的生活習慣跟態度可能就是因為白色恐怖所遺留下來的後遺
症。值得觀察的是,當書出版之後,我接到兩極化的反應,一些在俗世中的友人紛紛跟我分享,
她們也曾遇到如書中男主角般的交往對象,是如何的溫柔體貼與穩重云云。與此同時,我也接
收到幾位如我一般身分的受難者二代女性姊妹的回應,憤慨表示為何要寫愛情故事?表示怎麼
可能會有像男主角這樣的人?甚至直斥我太過浪漫的也有之。當我接到那樣的斥責時,我的反
應不是憤怒,而是一種心疼與哀傷,因為我們之中有太多人都不相信愛也不敢愛了,而愛,原
本是每個人都需要的,真的有人完全不需要「愛」嗎?

41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葉光輝等(2006)以父親長期缺席狀態 己是值得被長久好好對待的,因為那個應該

下的華人女兒們進行研究發現,包含父親以 要在自己青春歲月時像座山存在的父親不見

離異、死亡、囚禁、失蹤,甚至是以忽略的 了。即便知道那不是父親自願的,但那種被

相處方式缺席的女兒們,常常會引發一種渴 拋棄的痛感如影隨形,甚至早已在自己不經

望父愛的情結。因為人生中第一位重要異性 意間縷刻入了骨髓,於是,總要在被人拋棄

的缺席,導致女兒們與男人相處上的困境, 前便先主動拋棄了對方。

甚至在缺席狀態下會自疑自己是不值得被愛
的,更容易以低自尊、低自我價值的自我認 儘管這樣的現象並不必然一定要跟白色

同感詮釋自身,由此,在感情上往往是陷入 恐怖相關,但是加入了國家暴力的元素以及

顛撲困境的。於我,也曾是如此的。我們在 如我童年般的社會氛圍後,父親缺席下的女

面對適合自己的對象時多半是退卻的,在相 兒們在感情上遭逢困頓的複雜性,的確較之

熟的第 2 代姊妹中也不乏相似的案例,獨身、 一般單純的父親缺席等因素要來得更難以處

離異者大有人在。一位親近的姊妹是頗具才 理及面對。缺席的父親如果日後回來了,其

華的藝術家,高中時,其父在她面前被情治 對待家人女兒的態度是重要關鍵。然而,許

人員逮捕,此去直到該姊妹研究所畢業後才 多的受難者長輩自己滿身的創傷,自救尚且

服刑完畢出獄,姊妹的青春歲月,父親都無 無力,遑論以充滿愛的形式來彌補與家人女

法參與。而這位藝術家結婚、離婚,之後每 兒間的斷裂。尤有甚者,長輩自身的創傷已

每談戀愛都是小她非常多的年輕男子,每回 然造成重大傷害,家庭內部的氛圍也隨之傾

我們見面都換對象,她也不明白為何總會覺 頹。面對返家的陌生父親,女兒們往往也處

得在某個時刻,就會想要跟對方分手,難道 於不知所措的相處窘境,一方面渴望父愛,

是因為這位姊妹花心嗎? 另一方面又疼惜受創的父親;自己不忍苛責
父親的缺席及無法彌補,卻又無力修復自己

某日,在一個講座結束之後,跟姊妹談 內在的渴望與傷痛。隨著時間的積累,那許

起此事。雖說年齡不該是問題,但或許是因 多的痛與渴望成為了家裡不能說的禁忌。抑

為她的人生在父親被抓走的那一刻便停止前 或是少數受難者在出獄後,權力冠冕加身,

進了,潛意識裡總還覺得自己是高中生吧, 形成一方大老,家人及女兒們或也陷入了另

總會尋找著極其年輕的對象,卻又不相信自 一種噤聲的壓力之中。

42
歷史長河裡的泡沫

儘管白色恐怖已經過去了,但是我們知道創傷具有代間傳遞的巨大傷害力,滿身創傷的第
1 代與第 2 代,無力提供自己安全感的人生,便也常常難以持平而中庸地傳遞愛給下一代。如此,
帶著困擾的第 3 代又該如何去詮釋自己的家族,與自己被對待的方式?如果在缺乏安全感與愛
的環境中成長,又該怎樣去發現這一切的起源與改變的可能?

本文的最後,我想要提醒的是,儘管政治暴力創傷是真實存在的,但這並不是所有受難家
庭處境的唯一解答。有些受難家庭在缺席者返家後,幸福而美好地前進著,有些受難家庭則支
離破碎。這些差異終究要回到一個人的本質來理解,政治暴力只是一種加成的效果,並不是全
部的答案。如果把一切的好壞全都歸納到政治暴力創傷,似乎也太輕易了。因為我們都生活在
這個世俗間,我們總是有許多困難選擇要面對,有時候是社會環境,有時候是家庭壓力,有時
候是因為自己的良善跟自己的選擇。一如即便在書寫的此刻,我仍然要斟酌著可以敘說的故事
以及禁忌、性別平等或是普世價值,然而在國家暴力的故事中,卻仍然有著難以跨越的界線。
這條界線的衝破尚有賴於全體社會的提升,以及願意更客觀而非以儒家倫理中心為準則的看待
世間事。

歷史的長河裡總是關注那些最鮮明而顯要的,許多被忽略的聲音彷彿泡沫般消逝。唯有所
有的聲音都盡力被撿拾了,真相才能趨近於真相。但願我們都能開始關注那些被隱去的聲音,
但願我們都能開始傾聽。

參考文獻
葉光輝、林延叡、王維敏、林倩如(2006)。父女關係與渴望父愛情結。教育與心理研究,29(1),93-119。

圖 / 張桓溢、郭汶伶提供

43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白色恐怖時期對
「獄外之囚」的監控機制
陳昱齊/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柯旗化,高雄左營人,1929 年生,2002 年過世,享壽 73 歲。1946 年,考


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科。畢業後,陸續至高雄旗山
中學、高雄中學及高雄女中任教。1951 年 7 月 31 日凌晨突然被特務從家裡帶走,
後被以思想有問題為由送往綠島感訓,直到 1953 年 4 月 6 日才獲釋。獲釋後的
柯旗化努力以自身的英語專長謀生,創辦「高雄第一出版社」,出版英語教科書,
最知名的著作為《新英文法》(1960),暢銷超過 50 年,售出 200 萬冊。就在
事業蒸蒸日上之際,1961 年 10 月 14 日,柯旗化 2 度被捕,這一次被軍事法庭
以「預備顛覆政府」判刑 12 年,實際上服刑卻將近 15 年之久,直到 1976 年 6
月 19 日才獲釋。晚年積極參與民主運動,除了在報刊雜誌發表文章評論時政,也
走上街頭表達對執政者的不滿,因而成為警政情治單位提防監控的對象。

▲ 柯旗化回憶錄《台湾監獄島》封面 ( 陳昱齊翻拍)

44
白色恐怖時期對「獄外之囚」的監控機制

臺灣監獄島與獄外之囚 館管理 ) 的統計,威權統治時期的政治案件


當事人,也就是政治犯,在性別比例方面,
知 名 的 英 文 文 法 教 科 書 作 者, 同 時 也 男女比約是 96 比 4,相差極為懸殊。而這樣
是曾兩度入獄的政治受難者柯旗化,將其晚 的性別比例差距,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的
年用日文撰寫的回憶錄,取名為《台湾監獄 話,意味著在監獄內的政治犯以男性為主,
島》,用來表達白色恐怖時期的臺灣,本身 而在監獄外的「特殊家屬」們則有相當比例
就是一個巨大的監獄。不只是像他這樣曾經 是女性,她們通常是政治犯的妻子與母親。
被關押在監獄內的人算是生活在監獄中,即
便是生活在監獄外的臺灣人,在威權政府的 因 此, 以 下 關 於 獄 外 之 囚 監 控 機 制 的
統治之下,也同樣失去人權與自由,如同活 介 紹, 實 際 上 有 一 定 比 例 就 是 用 以 監 控 女
在監獄之內。 性的家屬。

像柯旗化這樣子的政治犯,出獄之後被 「獄外之囚」監控機制的緣起
政府稱為「新生分子」:政府認為經過在監
牢裡面的教化悔改,政治犯已經改頭換面, 進入 1950 年代中期之後,開始陸續有
獲得重生,故稱之「新生」。但即便給政治 政 治 犯 刑 滿 出 獄。 為 了 持 續 監 控 這 些 政 治
犯冠上「新生分子」的稱號,威權政府依然 犯出獄後的一言一行,威權政府先是制訂了
深 怕 他 們 出 獄 後, 思 想 言 行 可 能「 走 回 頭 《戡亂時期預防匪諜再犯管教辦法》作為監
路」,因此,必須對他們嚴加監控。於是政 控的依據。根據這個辦法,政治犯出獄後的
治犯走出了有形的牢房,卻進入到社會更大 第一件事情,必須先向戶籍所在地的警察局
的監獄之內,成為「獄外之囚」。 報到,負責的警察局應隨時指派專人「秘密
監視訪查」,定期將政治犯的言論、思想、
還有另一種類型的「獄外之囚」,人數 品行及生活狀況呈報上級。至此,政治犯從
更為龐大,那便是政治犯的家屬。當政治犯 小的有形監獄,進入到更大且無形的監獄之
在監獄內服刑之時,監獄外的家屬,本身雖 中,成為「獄外之囚」。
然沒有任何犯罪的嫌疑,卻因為他們的先生
或父親是政治犯的身分,威權政府就對他們 到了 1960 年代,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修
抱持警戒懷疑的態度。在獄外等待獄內親人 正實施《特殊分子考核管理作業細則》,統
歸來的這一群人,被威權政府冠上「特殊家 一把「獄外之囚」稱為「特殊分子」,當中
屬」的標籤,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受到政 人數較多的就是「政治犯」
(新生分子),以
府的監控。 及政治犯的家屬(特殊家屬)這兩大類。從
一開始法規名稱訂為「預防匪諜再犯」,就
根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所建置之「臺 知道威權政府對於這一群「特殊分子」有多
灣轉型正義資料庫」( 現移交國家人權博物 麼地不放心了。
圖 (pp.46-52)/freepik/ by rawpixel.com

45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獄外之囚」的範圍有多大? 映,人力吃緊、預算不足,希望能縮減「獄
外 之 囚 」 的 範 圍。 威 權 政 府 雖 然 因 應 各 單
除了政治犯在出獄之後會成為「獄外之 位的請求而逐步縮減需監控的對象範圍。然
囚」之外,當然還少不了政治犯的家屬。關 而,在白色恐怖時期,監控「獄外之囚」的
於這個問題,對於威權政府而言,最核心的 機制對威權政府而言,是「防患於未然」,
問題是——要監控哪一些家屬? 可以調整但絕不能取消。

在當年,威權政府決定要不要監控「獄 而在決定誰是「獄外之囚」時,威權政
外之囚」,並不是根據你這個人可不可疑、 府的邏輯是,因為這些政治犯的家屬跟政治
有沒有犯罪嫌疑來決定,而是以你與政治犯 犯有親屬關係,他們很有可能受到政治犯的
之間的關係來決定。只要你跟政治犯具有一 影響,對於政府同樣不「忠誠」。在「獄外
定的親屬關係,你就會被視為「可疑之人」, 之囚」定義如此寬泛之下,從相關辦法當中,
必須嚴加監控。 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政治犯已經被判處死
刑,押赴刑場執行槍決,但他們在獄外的家
親屬關係的界定相當廣泛。以 1950 年 屬,卻依然必須要受到監控。
代 為 例, 以 政 治 犯 為 中 心, 舉 凡 配 偶、 子
女、父母、兄弟姊妹、伯父、伯母、叔母、 監控等級與誰來監控?
叔 父、 姑 姑 都 包 含 在 內, 甚 至 是 哥 哥 的 太
太、 弟 弟 的 太 太 以 及 他 們 的 小 孩, 也 都 在 決定了誰是「獄外之囚」之後,下一個
監控範圍之內。 問題是,要對這些「獄外之囚」進行何種程
度的監控?畢竟人力有限,「獄外之囚」人
大家可以想像,在以往大家族的時代,這 數又如此龐大,勢必得要分等級來監控。
一牽連下去,一個政治犯所延伸出來的「獄外
之囚」,經常都是數十人以上起跳,多者到二、 等級的劃分是由威權統治時期幾個重要
三十人以上也是極為常見。政治犯家屬的標 的情治機關,包含現在已經不存在的臺灣警
籤,使這一群人,理所當然成為「獄外之囚」。 備總司令部、法務部調查局以及內政部警政
署,共三個機關來審核。審核完成後且需呈
面 對 如 此 龐 大 的 監 控 範 圍, 威 權 政 府 報至最高情治機關,也就是國家安全局做最
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經費。在政治犯累積 終的審定。監控程度分成甲、乙、丙 3 種等
越來越多之際,「獄外之囚」的人數也跟著 級,等級越高代表監控的「密度」越高,監
同步成長。由於人數過於龐大,就連負責執 控方撰寫監控報告的頻率也越高,投入的監
行監控的單位也感到吃不消,屢屢向上級反 控人力也會越多。

46
白色恐怖時期對「獄外之囚」的監控機制

決定監控的對象與監控程度後,下一個 範監控的方式、監控的重點,並且要求警察
更實際的問題是,那誰要來負責監控這些為 局應該定期撰寫「獄外之囚」的動態報告。
數龐大的「獄外之囚」呢?答案是交給最基 而 被 交 付 監 控 任 務 的 警 察 局, 還 必 須 針 對
層的警察同仁來負責,畢竟他們就是第一線 每 一 個「 獄 外 之 囚 」 提 出 監 控 計 畫 表, 跟
會與民眾接觸到的單位,有著地利之便,三 上級長官交代打算如何監控、找誰來協助、
不五時可以藉著「查戶口」的正當名義,來 預定進度等等。
瞭解獄外之囚的狀況,無疑是最佳人選。
監 控 報 告 是 一 份 制 式 的 表 格, 代 表 對
於 是, 剛 剛 提 到 的 幾 個 情 治 機 關, 就 於「獄外之囚」的監控已是警察局的固定業
會把要監控的對象與程度,做成一份名單, 務。監控報告上面,會記載當事人的生活狀
交給各地方縣市的警察局;縣市的警察局, 況、家庭狀況、思想狀況、政治活動,負責
再根據被監控對象的戶籍地,將名單分發給 監控的警察局必須評估受監控者是否有「安
「獄外之囚」所在戶籍地的警察分局;警察 全上的顧慮」,以及對於是否要繼續施行監
分局則再將名單傳給更基層的派出所。這一 控提出建議。
份獄外之囚的監控名單,就這樣一路由中央
情治機關傳到地方派出所,最後,最基層的 我們若翻開一份份獄外之囚當年被監控
派出所所長就會指定一名員警,負責監控名 所留下的檔案記錄,便會在裡面發現無數張
單上的對象。 員警所撰寫的監控報告。這些監控報告內容
鉅細靡遺,獄外之囚什麼時候去到那邊,見
「獄外之囚」本身若屬於公務人員或教 了什麼人,談些什麼事情都會被記載在報告
師,除了由基層員警負責監控之外,負責機 內。有時候,報告還不忘附上幾張監控的照
關保防業務的調查局也會加入監控行列,透 片,以證明員警沒有偷懶,是真的有去監控
過設置在公務機關及學校內的人事室(也就 當事人。
是外界一般俗稱的「人二」),嚴密監控「獄
外之囚」的言行舉止。一有什麼特殊狀況, 但更多時候,我們卻又會發現這一類監
立馬依循人事系統逐級向上回報。若身分屬 控報告內容簡短,甚至經常跟之前寫的報告重
於軍人者,則由國防部總政治部負責監控。 複,內容乏善可陳。這種現象相當程度說明
了,在白色恐怖時期,絕大多數的「獄外之

監控報告寫什麼? 囚」,實際上根本無心也無能力對於威權政府
造成任何實質的威脅。換言之,即便站在統治
為 了 監 控 這 一 群 龐 大 的 獄 外 之 囚, 威 者的角度來說,似乎也沒有監控的必要。
權 政 府 訂 定 了 很 多 辦 法 與 規 則, 詳 盡 地 規

47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在許多監控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員警表示,當事人沒有安全上的顧慮,生活正常、表現
良好,也沒有參與政治活動(威權政府最擔憂者),就是一個安分守己的老百姓,但報告最後
的結論,卻幾乎千篇一律是建議上級繼續監控這個人,而上級也總是買單下級的建議,於是監
控的名單就變得越來越長。

每一年,警察局都會清查對轄區內的「獄外之囚」進行一次大清查,逐一審查是否要變更
監控的等級,如果「獄外之囚」近來有參與政治活動,或有什麼「不妥言行」,很可能就會被
提高監控等級。而這一切都必須呈報給前面所提到的那三個情治機關來共同決定。即便有警察
局建議撤銷對某個「獄外之囚」的監控,但上級長官也極少會買單。

國家監控下的獄外之囚處境

而國家對於「獄外之囚」的監控,不僅僅止於言行舉止的紀錄,還包含對求職、入出境的特
別管制,換言之,「獄外之囚」就連謀職或出國,都需要經過另一道特別的審查程序。例如:政
治犯鍾浩東的兒子鍾繼東,在看過自己當年被警察監控的檔案後,證實了他心中長久的疑惑──
當年他考入臺灣電視公司,卻因為安全資料審核未能通過而遭到解雇。又,當年他在一家美商公
司工作,有一次申請出國進行業務推廣卻未能獲准,這些都與鍾繼東身為政治犯家屬的身分有直
接關係。又例如政治犯呂國民的妻子呂洪淑女,在先生繫獄數年後,辛苦考上警察人員特考,但
卻因為丈夫政治犯的身分,而遲遲未能獲得分發。為了生活下去,呂洪淑女不得已寫信給在獄中
的呂國民,提出離婚請求。這是何等荒謬的情節,但卻是真實的故事。

在政治犯是個負面標籤的時代,家屬對外受到各種歧視,面對家中年幼的小孩則必須掩蓋政
治犯及「獄外之囚」的身分。例如:柯旗化的妻子蔡阿李女士,自柯旗化被抓之後,就獨自負起
撫養 3 名年幼子女的責任,不僅在學校擔任教員,後來更辭職專心替在獄中的柯旗化,維持原本
出版社的營運,生活相當辛苦,根本無暇做出當局眼中的「不妥言行」,反倒是必須掩蓋柯旗化
作為政治犯、他們是「獄外之囚」的身分,以保護子女。

面對來自兒女有關「父親」缺席的疑問,蔡阿李女士為了不讓年幼的小孩受傷,總是以柯
旗化去美國來回應。甚至,為了使小孩相信父親人在美國,她還特地跑去崛江商場(當時高雄
專門賣舶來品的地方),買了一些立體卡片,謊稱是柯旗化從美國寄回來的。此外,她也會去
買外國進口的衣服,不知情的女兒還曾向同學炫耀這是父親從美國寄回來給她的禮物。

48
白色恐怖時期對「獄外之囚」的監控機制

隨著孩子年紀漸長,蔡阿李女士的「善 那 什 麼 樣 的 人 會 來 擔 任「 義 工 」? 又
意」謊言也面臨被戳破的一天。當升上國一 或者我們應該這樣子問,具備什麼樣特性的
的女兒透過父親寄回家書的信封,發現寄信 人, 適 合 來 擔 任 此 重 責 大 任? 答 案 是, 誰
地址是臺東郵政七九〇八附二信箱(編按: 最能夠掌握「獄外之囚」一舉一動的人,誰
臺東泰源監獄地址),而非美國╳╳州╳╳ 就是最適合的人。因此,所謂的「義工」,
路╳╳號時,蔡阿李女士還想以美國有個地 經常是「獄外之囚」的鄰居、朋友或親屬,
方也叫臺東將話題帶過,長大的女兒卻直接 因為這些人離被監控者最近,就在他們的生
寫信給父親尋求真相。柯旗化遂只能坦白自 活圈之內,自然比較容易掌握他們的言行舉
己身陷囹圄的事實。 止,以回報給派出所的員警。

將全部心力投入在照顧子女與經營出版 而這些為警察效力的「義工」們,也不
社上面的蔡阿李女士,其監控檔案記錄,總是
純然都不支領任何報酬,警察局逢年過節,
寫著「未發現不良思想或言行」,沒有參與政
都會送個禮品給這些辛苦的義工們,表現良
治活動,也沒有安全顧慮,但員警最終的結論
好的義工,甚至會按月領取報酬。代價就是
卻總是「繼續列管」。這是大多數獄外之囚的
回報「獄外之囚」的一言一行,好讓員警能
共同處境。即便到了柯旗化出獄 10 多年後,
夠寫入報告向上級交差。
他與妻子出遊美國,警政機關仍會要求地方警
察局於兩人入境後持續監控──儘管當時已經
是解嚴 2 年後的 1989 年了。 監控機制何時走入歷史?

這一整套對「獄外之囚」的監控機制,
警察的好幫手:義工 從 1950 年白色恐怖時期開始之時就已逐步
建構,存續期間相當長,許多 1950 年代入
在這一套對獄外之囚的監控機制中,實
獄的政治犯,其家屬被監控的歷程通常多達
際上負責監控工作的,除了基層派出所的員
二、三十年之久。
警之外,還有一群被稱為「義工」的人,也
在協助監控。為什麼需要有「義工」來協助
這 一 套 監 控 機 制,不僅沒有隨著 1987
監控?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警察,跟今天
年臺灣解除戒嚴而終止,甚至是到了 1992 年
的警察一樣,要負責的業務多如牛毛。萬一
轄區內的「獄外之囚」人數較多,在監控方 刑法第 100 條修正、一般認定「白色恐怖」

面可能就會有人力不足的問題,難以做到完 正式走入歷史之時,派出所的員警還是要定

善的監控。因此,這時候就需要有「義工」 期寫監控報告呈報上級,政治犯以及家屬,

出面來協助警察。 依然名列國家監控名冊中。

49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 左圖為 1989 年內政部警政署要求高雄市警察局於柯旗化夫妻自美返臺後繼續監控,右圖為 1996


年高雄市警察局呈報對柯旗化的監控報告檔案上的趙治平、黃國興、余自強、趙忠興、王忠雄,
看起來像是人名,但實際上都是警政機關的化名,也突顯出監控工作的機密特性(檔案管理局典藏: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 A383130000C/0074/222/004

就目前出土檔案可見,至少在 1996 年第一次總統民選結束後,仍有這一類的監控紀錄。


至於對「獄外之囚」的監控何時才真正結束?仍有待更多的研究與考證。

延伸閱讀
陳昱齊(2019)。獄外之囚:白色恐怖時期對政治犯及其家屬的監控機制。臺灣文獻,70(3),127-163。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2022)。任務總結報告(第二部)。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重要資訊專區。
https://gazette2.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28098/ch01/type7/gov01/num2/Eg.htm
呂國民、呂洪淑女(2011)。信守承諾:呂國民、呂洪淑女獄中家書選輯。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柯旗化(2010)。獄中家書:柯旗化坐監書信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郭漢辰訪談紀錄(2009)。臺灣堅毅女性的典範──柯蔡阿李女士專訪。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2018)。南國故鄉 柯旗化故居。http://kehouse.khm.org.tw/kkhhouse/index.aspx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2020)。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https://twtjcdb.nhrm.gov.tw/

圖 /freepik

50
走出陽剛國家籠罩下的民主陰影:《「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的威權象徵反思與實踐

走出陽剛國家籠罩下的民主陰影:
《「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
的威權象徵反思與實踐

林瓊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一、 前言:何謂「威權」?

在討論「中正紀念堂」與威權政治的關係之前,我們有必要還本溯源地對「威權」或「威
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在定義上予以說明,以方便本文後續進一步的相關討論。

根據政治學的解釋,威權是指一種意識形態或政治體制,該政體由一個小型團隊 (單一政
黨、一位獨裁者或軍隊)進行領導,使人民的參與降到最低,並限制個人思想、行為自由,將
國家權力集中於單一團體或領導者。

如果從上述釋義而言,則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自戰後 1949 年 5 月 19 日頒布戒嚴令開始,


持續了 38 年又 56 天的戒嚴期,復至 1991 年 5 月 1 日才宣布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臺灣由國民黨所統治的政體,且以蔣中正持續五任(1948-1975)長達 27 年的總統任期,無疑
充分符合「威權國家」的定義。

圖 / 郭汶伶、張桓溢提供

51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落成於 1980 年的「中正紀念堂」,正是在中華民國的威權體制中誕生的。這座位居臺北


蛋黃區、佔地廣達 25 公頃,是為了紀念一位在臺灣從未具真正民意基礎的統治者,所量身訂
造的建築空間;甚至,其建築形式的決議與確認,也是百分百符合威權的模式:原來競圖規則
公告限定須有「現代精神」,最後所有符合競圖參賽規則的作品皆不了了之,而由蔣宋美齡一
人作決,以中國傳統風格(仿南京中山陵)設計提案的建築師楊卓成的作品獲選。

二、「中正紀念堂」作為陽剛國家威權象徵的歷史場域

自大航海時 期以來,臺灣島上各族原住民因從未聯合創建並對外宣佈是一個具土地主權的
國家,外來勢力便更迭地成為這座島嶼的殖民統治者。「中正紀念堂」坐落的這塊土地,自清
領時期與日治時代 19 世紀的軍營、戰後國民政府 50 年代的軍事用地,至 1980 年搖身一變成
為專為黨國領袖蔣介石打造的建築,正好好完美地呈現了威權政治的歷史移轉軌跡。

以下就各政權曾在這塊區域留下的烙印脈絡分述:

(一)清領時期(1683-1895):軍事用地
臺北府於 1884 年(光緒 10 年)建成後遷於城內區。1885 年臺灣建省後,定海正營駐紮
於臺北東門外,即今日之「中正紀念堂」所在區域。東門外之駐軍是防衛臺北城最重要的武力,
相當於今日之首都衛戌部隊。前後駐軍有定海後營、棟字左營、定海右營等。

(二)日治時期(1895-1945):軍事用地
日治時期將此處的行政區域定名、分劃為「旭町」。旭町的行政區域範圍包含:今日臺北
市信義路一段、中山南路、林森南路、杭州南路一段、愛國東路等地段,也與「中正紀念堂」
園區範圍大致重疊。町內設有臺灣步兵第一聯隊、山砲隊、守備隊司令營等軍事設施。其中臺
灣步兵第一聯隊是日本自 1896 年(明治 29 年)提出之永久兵營計畫後第一個施行單位。臺灣
步兵第一聯隊第一大隊建物於 1903 年(明治 36 年)完工。

1930 年的霧社事件中,日本總督府出動包含臺灣軍司令部、守備隊司令部、臺北步兵第一
聯隊等部隊鎮壓霧社。當時軍人 1194 名,另有警察部隊 1306 名。其中臺灣步兵第一聯隊的營
區便在今天的「中正紀念堂」用地上。

52
走出陽剛國家籠罩下的民主陰影:《「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的威權象徵反思與實踐

▲ 為「日治二萬分之一臺灣堡圖(大正版)」的臺北城及其周邊區域,綠底圈選處為筆者所加,示意清領
年間定海正營駐紮之營邊段位置(今中正紀念堂所在區域)(出自「中研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 臺灣步兵第一聯隊第一大隊兵舍外觀及周邊樣貌(國家圖書館提供 )

53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三) 國民政府時期:戰後 1950 年為軍事用地


戰後陸軍總司令部於 1950 年 ( 民國 39 年 ) 以臺灣防衛司令部改組編成,並於同年 9 月遷
住臺北市上海路二段一號營房,即今日「中正紀念堂」位址。此地還曾駐有聯勤總司令部和憲
兵司令部,佔據市區內頗大面積。戰後戒嚴時期的憲兵具有軍事警察、軍法警察與司法警察三
重身分,既是軍人,也是警察。憲兵司令部除執行槍決政治犯、肅清鎮壓街頭社會運動外,憲
兵也與警總、調查局和保密局等特務機關相同,負責執行臥底、佈建、逮捕所謂「匪諜」等政
治偵防工作。

根據國家人權博物館對「不義遺址」的解釋:國家透過不當手段和體制,系統性傷害人權
的種種「不義作為」所發生的歷史現場。這些歷史現場包括國家指揮及制訂相關政策及發布命
令之場所、軍警特務機關的機構所在地、「政治犯」被逮捕或當時「政治案件」發生的第一現
場(或重要現場),以及後續進行偵訊、刑求、審判、關押、執行、槍決、埋葬等地點。從上
述定義而言,「中正紀念堂」可謂「不義遺址」與「威權象徵」的混合體,亦完全符合《促進
轉型正義條例》(以下簡稱《促轉條例》)第 5 條第 1 項「為確立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否定威
權統治之合法性及記取侵害人權事件之歷史教訓,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
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以及第 2 項「威權統治時期,統治
者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之發生地,應予保存或重建,並規劃為歷史遺址。」的處理要件。1

然而,如何處置「中正紀念堂」這個全臺最大物質性威權象徵的所在地,最關鍵也最富爭
議的,乃是對蔣介石來臺後所作所為的評價。隨著促轉會於 2018 年 5 月底成立, 臺灣的轉型
正義終於在政治受難者們已逐漸老去或凋零的時刻,成為公民社會重要的新功課。上述《促轉
條例》第 5 條有關「消除威權象徵」即為該會的法定任務。隨著大量政治檔案的徵集出土,蔣
介石在戰後臺灣社會有關 1947 年的 228 事件、戒嚴時期白色恐怖中的作為,也漸漸浮出檯面,
並受到社會大眾更多的檢視與反省。

1 請參閱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憲兵司令部軍法看守所。不義遺址資料庫。
https://hsi.nhrm.gov.tw/nhrm/zh-tw/sadkfaljgkajgra/127209

54
走出陽剛國家籠罩下的民主陰影:《「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的威權象徵反思與實踐

三、《「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與公民導覽員的誕生

然而,民進黨政府對推動轉型正義中的「消除威權象徵」的不積極,乃至蔡英文總統的推
託、與促轉會不同調,不斷地顯露在她對處理國幣、兩蔣遺體、參加紀念蔣經國的「七海園區」
開幕典禮等問題的發言與總統府的表態上。例如 2018 年 12 月 18 日,蔡英文總統在總統迴廊
記者會上,針對國幣改版,當時剛成立半年的促轉會提出過往央行改版的成本資料時,蔡總統
公開表示:「這不是總統說了算,也不是促轉會說了算。」此外,2021 年 4 月 13 日,總統府
發言人針對慈湖賓館兩蔣遺體的處置方式,也僅表示「以尊重(蔣家 ) 家屬」為前提,完全迴避
戰後迄今,臺灣仍有無數政治受難者的家屬們對蔡政府去除兩蔣威權象徵的殷切盼望。

在府會皆屬民進黨職權的背景下,蔡英文總統僅以徒具形式的「社會溝通」,搪塞社會
盼望消除威權象徵的公共聲浪,卻未積極實現當初競選時有關轉型正義的承諾。相形之下,
2000 年陳水扁總統在朝小野大的政治現實中,去除新臺幣 1000 元紙鈔上的政治頭像,將主
題圖案改為「小朋友」與臺灣自然生態象徵,而未引起任何社會衝突,可說是積極推動與否
的鮮明對照 2。

當政府因選票考量,或說無法從核心價值為凝聚臺灣社會團結的施政方向,因而被認為未
具真正推動、落實轉型正義的意志,且教科書內的臺灣史教育仍相對匱乏,如何促進社會對轉
型正義的理解,並重建大眾對臺灣歷史與記憶的認識,便成為一場重要的文化運動。社區大學
的發起人黃武雄教授,曾清楚地為社大定位:「引發知識解放」與「催生公民社會」。透過社
區大學的公民教育平臺來耕耘臺灣轉型正義的土壤,不僅可以深化民主意識,更可強健臺灣公
民社會的體質。

2 若再將時間往前檢視,相似的例子還有:1996 年陳水扁擔任臺北市長時,將黨國於 1946 年為慶祝蔣介石


六十壽辰而將總統府前館前路更名的「介壽路」,改為具在地歷史脈絡的「凱達格蘭大道」,以及陳菊、
賴清德擔任地方首長任內,移除轄區內的蔣介石銅像的作為。這些事例皆可看出:地方首長或總統直接透
過自己的職權負起責任,實現他們所相信的政治價值與對選民的承諾,或更能有效促進轉型正義的推展。

55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緣此,2018 年年底,筆者辭去促轉會研究員的工作後,隨即邀請永和社大共同建立解讀「中
正紀念堂」威權密碼的公民教育平臺。藉由邀請包括歷史學者、法政學者、建築與都市計畫專
業研究者、藝術學者、政治哲學學者、政治事件當事人、專業導覽員等各領域具有轉型正義意
識的專業人士擔任師資,並透過團體工作坊的設計、實習導覽等課程培訓,「『中正紀念堂』
歷史小旅行導覽員培訓課程計畫」,以培訓公民導覽員為目標,終於在 2019 年 2 月正式開學。

由於課程充實豐富、招生目的清楚,很幸運地,計畫一開始便吸引了許多有志一同者的踴
躍報名。4 年多來,隨著學員們正式成為一線導覽員,在永和社大夥伴們的組織協助下,內部
也建立起導覽員夥伴們的工作小組,並出版了《你所不知道的「中正紀念堂」》導覽摺頁,這
群來自社會四面八方的導覽員們,仍維持上課充電的共學方式。他們是來自國中的歷史教師、
帶著孩子一起來——一群對轉型正義抱持熱誠學習精神的臺灣公民。

而當公民導覽員們不分晴雨,為老少公民們解析
這座全臺最大的威權象徵空間,這一場又一場走在陽剛
國家威權地景中的「歷史小旅行」本身,也成為了臺灣
21 世紀令人難忘的民主風景。

▲ 培訓公民導覽員的「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實地導覽現況及課程
活動進行中之旗幟(林瓊華提供)

四、威權空間對公民身體的「馴化之旅」

細數被 1980 年代的臺灣學子諷稱為「中正廟」的「中正紀念堂」裡外的威權密碼,最鮮


明的建築語彙,便是在封建的中國國族主義下,為蔣介石一人打造的中國古代帝王陵寢。從門
面上寫著「自由廣場」的牌樓開始,這座仿自明十三陵的大型牌樓,已明示穿過牌樓繼續向前,
此乃皇帝長眠之所。

緊接著,參訪者將一步步進入毫無蔽障的遼闊廣場,走進 380 公尺長的「瞻仰大道」(後


改為「民主大道」)。若從空中俯瞰,廣場上的一個個小小的身影,彷若一個渺小的平民百姓
準備踏上崇仰帝王的路程。

56
走出陽剛國家籠罩下的民主陰影:《「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的威權象徵反思與實踐

隨著指涉「青天白日」的藍白堂體逐漸接近眼前,這座四層樓高的「八角」尖頂建築,地
坪上的「四方」平面,即代表道德教化的「四維八德」;階梯兩旁白色獅子座臺下、一樓改名
為「常設展廳」的門把上,皆有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的會徽「千秋萬歲」的符號——因為「中正
紀念堂」完工後,仍尚未解嚴,不須徵求任何民意,國民黨黨史會便設於此處,是貨真價實的
「黨國不分」。一樓大廳前的褐紅大門上,有九九八十一枚形式的突起門釘,這是專為供奉帝
王之廟所使用的最高規格設計,故「中正廟」諷稱之由來,至此已完全分明。

而當象徵蔣介石壽終 89 的同數階梯向上開展時,朝上跨階的身體,將經過刻劃著與國民
黨黨徽近似的青天白日國徽之「御路」——在中國傳統建築上只用於天子宮殿或宮廟的設計。
這座耗資八、九十億,比當年十大建設的港口、北迴鐵路造價更高,專為一人量身訂造的建築,
不禁令人懷疑,當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志士們前仆後繼、犧牲無數地於 1911 年才艱辛推翻的帝
制,何以會在近七十年後的 1980 年,以這座佔地 25 公頃的天子宮廟形式於臺灣的臺北復活?

▼ 中正紀念堂作為巨大的國家威權空間,佔據地域高過總統府 89 階梯象徵蔣中正
壽終 89 歲,以威權符碼之姿規訓臺灣公民身心(林瓊華提供)

57
專題企劃/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

然而,威權空間馴化公民為小民的身體歷程,此時才要來到高潮。穿過尖頂建築的大廳大
門,巨大的「蔣皇」銅像,巍然聳立眼前。仰望藻井,又是一枚大大的青天白日。陸海空三軍
禮儀兵輪流,每整點便對被紅龍嚴加圍起的銅像舉行一次禮敬儀式,每次近十分鐘,日復一日,
不斷地在這座仿帝王陵寢的建築中,重複著已完全觀光化的威權崇拜形式。當觀光客被禮儀兵
的持槍操演儀式感動,不能不反思的是,軍隊屬於國家,保護的是人民,而非今日國防部宣稱
的「保衛國家元首」( 實則乃一尊銅像 ) ──更何況隨著今日政治檔案大量出土,蔣介石非法修
改軍法官判決書,自操人民生死大權,改生為死,其獨裁者復加害者的身分罪證確鑿,歷歷在
目 3。 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家何能再陷自己國軍於不義不仁地,每日命其上演著凌遲受難者及
其家屬心靈的「榮耀加害者」行徑?而在罪犯的銅像未移除前,圍觀此行徑的觀光客們,也進
入了這座共犯劇場,誰也無法在觀看三軍操演時,閉起眼睛聲稱房間 ( 大廳 ) 裡只有英勇軍容,
沒有大象 ( 銅像 )。

「中正紀念堂」的空間配置,也使我們想
起 傅 柯(Michel Foucault) 在《 規 訓 與 懲 戒 》
(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
裡的提醒:全景敞視建築是一座嚴酷而精巧的牢
籠;馴服身體,是透過不間斷的控制、操練和監
督活動的過程。走入這座全臺最大物質性威權象
徵的空間,是 21 世紀的臺灣公民必須警醒、慎
思自己腳步的一道攸關認識轉型正義的重要功
課。尤其此時此刻,當臺灣的上空與海域仍被中
▲ 三軍儀隊禮兵交接儀式,周遭設有人員管制線,
國威權恫嚇的當下,持續辨識、解構中正廟的威 禮兵向象徵威權符碼的銅像敬禮(林瓊華提供)

權密碼,不僅對內是深化臺灣民主質地,對外也
是防禦被威權政治侵襲的覺察力量。無論導覽或
被導覽,知識與行動是一體兩面的學習與創造,
為了守護我們摯愛的臺灣,公民社會必須在消解
中正廟威權象徵的嚴峻課題上清明、理性地自我 展廳大門手把有中國國

民黨黨史會會徽「千秋
健壯起來,否則我們將永遠延遲著,無法為臺灣 萬歲」,標誌著臺灣戒
與下個世代翻過血淚斑斑的史頁。 嚴時期黨國不分的歷史
跡痕(林瓊華提供)

3 根據促轉會的報告 (2022),蔣介石非法修改、核覆判決書,且隨己意加重刑度地批示本罪未致死的案件當
事人死刑,在終審判處死刑的 1153 人中,經其介入者高達 970 人,其中有 259 件案件被改為死刑。
58
走出陽剛國家籠罩下的民主陰影:《「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的威權象徵反思與實踐

▲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內,提供民眾進入牢房,
沉浸式體驗政治犯羈押的體感與緊迫(郭汶伶提供)

6 2

▲ 柯旗化故居特展「K 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影像,
以柯旗化獄中家書及著書《新英文文法》為底,描摹臺灣戒嚴時 3
期與國際、家庭、個人之間的關係(郭汶伶提供)

5 4

▲ 圖 2 ~ 5. 國家人權博物館常設展區、特展「遲
來的愛、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遺書特展」
展區內的展品及文字(郭汶伶提供)

59
臺灣女孩
是如何煉成的?
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特別
企劃

圖 /freepik/ by rawpixel.com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專題引言

臺灣魂
林秀珍
國立臺南女中國文科教師、臺灣文化隊社團指導老師

有個粉專是「南蠻.記憶歷史」,這粉專是一群在乎臺灣近代白色恐怖歷史的高中生所經
營,在教育體制還不關注的人權議題的年代時,以倡議的方式透過各種實踐,主動將轉型正義
的訊息告知同學。

2022 年春節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總編呂明蓁教授聚會,放假聊聊天的聚會,明蓁教授
還是想著季刊的工作。明蓁教授提到她還記得臺南大學對街曾有一群「南蠻」女孩,發想籌畫
在 101 期季刊的專欄中,讓過往歷屆南蠻女孩們分享當年她們在高中時期的故事。我不是指導
老師,但是恰巧有緣見證這群南蠻女孩的成長。當正式收到季刊來信時,正巧臺灣瘋迷著日本
橘色惡魔旋風(2022 年 10 月)。對我而言,我見證的是南蠻旋風在校園中,這也是臺灣珍貴
的資產與驕傲,我願意把個人對南蠻女孩的觀察嘗試留下文字的印痕。

見證「南蠻」誕生

當全臺風靡日本高中女孩展現的橘色惡魔有多強,日本社團的學姐妹制度有多厲害,然後
臺灣呢?其實臺灣高中社團的學姐妹也是有一股魔力的。南蠻女孩就是在 2013 年誕生,誕生
在一個社團的解散,誕生在反思社團規定下的啟蒙思考。2013 那一年,由於臺南女中臺灣文化
隊(簡稱:臺文隊)招生人數在學校的新規定中社團人數不足。因此,指導老師在校務會議中
提出是否能夠在不領社團鐘點費的情況下,讓社團繼續運作,至少撐過這一年,但是會議主席
直接裁定不可以。雖然在會議中裁示不可以,但是行政並非強硬只能倒社一途,爾後經由學校
行政主管的開會討論,將此社團社名「臺灣文化隊」改名成「南女文化服務隊」,並表達接受
校方輔導轉型的模式就可維持社團的運作。

62
專題引言 / 臺灣魂

然而以上決定讓學生有些訝異,一則原 一 時 空 中 發 生。2013 年 12 月 25 日, 有 位
本社團的運作方向與新社名並不相符,二則 高三女孩天真的對她的臺文隊同學說:「今
學生認為片面改了社名並沒有事先和學生溝 天是行憲紀念日,所以等一下我要去蔣公銅
通開會,只是知會告知。所以學生幹部多次 像那兒致最敬禮?」(那年代南女校園還有
內部自主開會,並與學姐們討論後,主動向 蔣介石銅像,直到 2017 年 3 月 11 日才被拆
學校行政表達不更改社名的想法,結果是無 除)。這位臺文隊同學聽了非常驚恐,因為
效溝通。最後派出代表向校長表達意見後,
同窗打拚頂尖科系的同學竟然對臺灣白色恐
沒想到那次對談更加沮喪失望,於是學生決
怖時期的歷史如此空白,她認為 2013 年了
定將社團解散,然而在社團解散之後,因緣
還不明白臺灣近代史的狀況太荒謬了!所以
際會之下,部分社團幹部另外成立南蠻的組
她想說應該要做一些事讓更多人明白,於是
織,並將原社團剩下的社費轉化成「南蠻」
南蠻第 1 期的刊物就這麼誕生了,以及接下
辦理講座活動等費用。
來一系列以地下社團「南蠻」的名義,自發
性舉辦講座、印刊物、辦展覽等,無非就是
那 一 段 過 程, 我 觀 察 到 似 乎 這 就 是 自
要喚醒同學對歷史的自覺與自醒。
由民主的萌芽,簡單來說,學生對於學生組
織的存廢有著自主的看法,也藉由學生彼此
以上所說,這位南蠻女孩就是創社元老
討論再討論的過程中,凝聚幹部間的共識,
之一,我見證她的動機很純粹,就是想要同
所凝聚的共識最大的關鍵是:不是上位者給
學們了解身邊的人事物。臺灣曾是一個全世
你糖吃,就願意順著這顆糖的方向走,究竟
界戒嚴最久的地方,極權統治下的白色恐怖
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以及改了社名還是原來
時代,她認為怎麼會有人全然不知?我見證
的自己嗎?為何討論攸關他人權益的存廢問
這位南蠻女孩願意將課本斷裂與空白的部分
題,當事人可以不在場?我見證這群年輕人
填補,並自主放送告知。當然我也很好奇為
的討論,好似看到了與臺灣發展很有關係的
何:「眾人皆醉她獨醒?」隔年(2014 年),
正名問題、威權問題、以及思考定位存廢, 從南蠻結社不到 70 天,太陽花學運發生,
究竟自由靈魂是什麼樣貌? 南蠻的成立就在這個時空,是巧合?偶然?
還是必然?我想那世代年輕人颳起的旋風,
以上是一個社團與學校間發生的插曲。 絕對不只南蠻女孩,一定還有來自各角落的
而南蠻的誕生是另一事件,但巧合的是在同 自覺自醒的故事。

63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我所認識的南蠻女孩們 104 級的潘美,在高中時期因為升學,


對議題投入沒有百分之百有些遺憾,然而放
後續的故事繼續說完,半年後,臺灣文 在心中的遺憾卻在後來職場工作中實現,此
化隊高一學生以同社團之名將解散的人找回 時潘美擔任臺灣共生青年協會秘書長,舉辦
來復社。然而南蠻依舊存在,是校園的獨立 各項講座與活動,這是潘美對自己的使命,
學生組織,主動辦議題演講、寫刊物、聲援 臺灣需要青年們一棒接一棒將轉型正義故事
NGO 以及探討校園政治銅像等等社會議題, 敘說,而且從記憶中長出更堅毅的翅膀。
推動校園轉型正義的發展,也為南女校友丁
窈窕人權樹發聲。在升學為主的校園中,南
105 級的陳晨,在文章中提到自己的家
蠻女孩並不求升學體制的回報,將自己對臺
長對小孩的叮嚀是不要多管閒事,然而卻在
灣之愛轉化為一股力量。在我看來她們很辛
高中時面臨社團與學校的衝突。以及加入南
苦,小小的一群南蠻人,甚至孤鳥一個人。
蠻時,自己本身又是教官室倚重的幹部,而
但是,真正讓僵化的體制動了,迎來真正的
教官希望學生不要用地下組織的名義辦理讀
行動改變。
書會或倡議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前輩事
件,然而陳晨在自我思辯之後,清楚知道自
往 後,2014 到 2018 年 間 南 蠻 女 孩 在 己在做什麼?甚至直到現在依舊對社會議題
校園中成了倡議的團體,任何自主的組織必 能夠有所思考。我認為此文可以提供當代一
然有其自然的聚與散,南蠻女孩的存在成為 個重要的觀點,由孩子們經過思考所長出來
校園中的一段傳奇。南蠻女孩辛苦艱辛的路 的想法,才是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
並沒有停滯,代代南蠻想做的事似乎沒有減
少,甚至南蠻內部與臺灣社會外部的氛圍也 同樣 105 級的陳佳欣,在文章中說到因
不斷產生新的化學變化。 著責任所在,在高中時期就必須直接與體制溝
通,往後也很願意在各階段投入公共事務,並
此次專題,邀請不同屆數的南蠻女孩來 選擇進入教育領域,將對公共事務熱情能量投
談談他們高中時的經歷以及此刻自己的生命歷 入在教育崗位中,相信透過教育可以改變。
程。如同 103 級的謝新英,後來就讀臺大醫
學院,和同學創出南蠻時正好是在她高中三年 不同時期的南蠻女孩,訴說著自己的心
級必須為考試而奮鬥的時期,但是新英認為周 情故事,當女孩離開高中校園,帶著什麼記
圍同學對白色恐怖時期的空白,讓她實在無法 憶繼續向前,「南蠻.記憶歷史」是臺灣高
因為人生只有考試重要就不當作一回事。所以 中生清新有力道的倡議組織。身為見證者,
在功課繁忙之餘,選擇出版南蠻刊物倡議。 回首那個當下的南蠻女孩,那是清澈的堅定

64
專題引言 / 臺灣魂

在前進著,那是純粹的信念在深根,那更是帶著呼喊我是臺灣人的吼聲。我想對那世代的每一
位南蠻女孩說聲:謝謝!當人權議題在臺灣有教育工作者重視的此刻,我認為最初若不是年輕
人的自發與行動,是無法邁進這一大步的。

後續

在完稿一段時間後,2023 年過年前又接到季刊編輯來信,編輯耘衣說希望除了目前收到的
4 篇南蠻學姐的稿子,也想知道現在的校園學生是否有受到南蠻或人權課程的啟發,能否進一
步了解「目前高中生對白恐 / 人權議題的觀點和看法」?

其實,2019 年後迄今,在校園中似乎就沒有聽到以南蠻名義舉辦的各項活動了。然而接棒
的是 108 新課綱時代的來臨,以及從政府單位各項人權議題的推動,校園內依稀有學妹會口耳
相傳知道有南蠻的存在,但大部分的人不太清楚。可是丁窈窕人權樹的故事不再是禁忌,對轉
型正義的學習也不再陌生,我想當今學妹知不知道南蠻似乎不是重點,因為臺灣社會持續往人
權議題努力,這已經是南蠻精神的傳承了。

目前在校園,人權議題是融入在各學科中的。舉例來說,最近的一次,各學科老師會帶學
生觀賞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學生將感受製作成學習歷程,或者心得省思,我們亦將這些文
字放在專題最後與讀者分享。這些點滴見證教育上的推動改革,依舊充滿努力的期待。

▲「南蠻 ‧ 記憶歷史」主視覺與粉專頭貼──「模糊記憶中的你」

南蠻.記憶歷史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nan.rebellion
南蠻.記憶歷史網頁:https://nanrebellion.wixsite.com/history

65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南蠻:起源

謝新英 *
南女 103 級,現為臺大醫院兒科住院醫師

從短褲事件以來,臺南女中一向以自由且自主的形象為外界所認識。我的高中 3 年,身邊
圍繞著聰明自信且勇敢的女孩,10 幾歲的我們有年輕的直率與無懼,也有女孩們的細膩與敏
銳。我們在充滿包容力的校園裡各自綻放發光,也在碰撞中激起火花。南蠻的起點,是在面臨
大考的高三。對我來說,那是苦悶的一年,除了考試與讀書的無限循環,高中生活裡最重要的
社團也面對了能否存續的交叉點。在事前從未被告知的情形下,臺灣文化隊(簡稱:臺文隊)
的幹部們某天突然收到了校務會議的決議通知:由於社團人數不足,臺文隊即將面臨廢社。

突如其來的一紙公文讓臺文隊的夥伴們一時無法反應,但隨即行動起來,數次向校方表明
社團的立場,也提出了數種可能的折衷方案。然而,我們的聲音似乎未能完整的得到行政單位
的理解。想存續?那你們改名成南女文化服務隊,既能繼續運作,還能「服務」原鄉部落,又
能夠得到服務學習的頭銜與補助,多棒!(補充:臺文隊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於更深度的認識
臺灣各地不同的文化,以平等的方式與各族群進行交流,而非以帶著強弱勢之分的服務之名進
行互動。)校方與我們討論的意願似乎就此打住,只剩下接受或拒絕兩個選擇。幹部會議舉行
在午休期間,幹部們帶著憤怒與不甘的自嘲著:不如我們這群暴民乾脆轉往地下,名稱就叫做
臺灣街頭文化社好了!

* 高中畢業後成為北漂少女,大學期間參與各種議題性社團與組織,尋找各種推動議題的可能性。目前為臺
大醫院兒科住院醫師,至今持續在探索自己的定位,至少能將各種關心轉化為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66
南蠻:起源

時值 2013 年的冬天。在 12 月 25 日當天,某位同學在閒聊時提到:「今天是行憲紀念日耶,


不然我們晚一點下課去蔣公銅像前面敬個禮好了!」聽聞此言,我一時語塞,蔣公?敬禮?成
長過程中聽過無數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故事,從 1947 年的 228 事件,到戒嚴時期的血腥屠殺、
那些在火燒島被迫暫停甚至中斷的生命,無數真相至今仍因黨國之力而未能昭雪。對於仍存在
於校園中的銅像,即使能理解它作為臺灣威權時期殘留下來的象徵之物,卻未曾想像時至今日
仍有高中生對其抱著無上的敬意。歷史課本上確實提過這些過往,但這些過往——即使它們發
生的舞臺就是我們今日腳下的土地——卻似乎未曾和我們產生連結。對於土地歷史的麻木難以
歸咎於個人,但我們是否能夠做些什麼來改變這樣的現況?

不滿與憤懣成為動能,既然不被允許以正式校內社團的名義活動,夥伴們立即組織成南蠻,
以非正規組織的形式繼續運作。既然非屬正式的校內團體,行事上就更加自由、更有彈性。南
蠻的「南」,是一切的起源之地,在相對於北部資源與曝光相對缺少,卻仍擁有緊密的串連網絡;
「蠻」則象徵在體制壓制下依然蠢動的反抗能量,為了理念不願被馴服。除了社團原本的成員,
南蠻在成立初期得到不少校內友人支持與協助。高中女孩們的動機很單純,僅是為了一件自己
認為對的事情,甚至只是基於情義相挺,在升學考試來臨之際,即使沒有回報也願意付出時間
與心力。我們在午休的空橋走廊席地而坐,討論、爭辯、說服、取得共識,理出大家都能認同
的方向,然後彼此鼓勵,攜手共進。

那年寒假,我們製作了南蠻的第一份刊物,A4 的雙面小海報上寫著 228 事件與湯德章律師


的故事,放置在咖啡廳與藝文空間讓人們自由拿取,期待這些故事被更多人知道,也期待讓其他
有著共同理念的組織看見南蠻,共同合作。2014 年,南蠻與成功大學零貳社取得聯繫,協助舉
辦了 228 事件紀念活動,印象中是南蠻第 1 次於校外場合露面。而後,南蠻也以學生組織的身分,
與不少志同道合的團體合作,共同為彼此認同的理想出聲出力。前輩們總說,很開心能看見年輕
人參與各種社會運動,又說未來還得靠年輕人繼續努力下去,而我們也總這樣期許自己。

圖 /freepik/rawpixel.com

67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 南蠻的第一份刊物(林秀珍提供)

68
南蠻:起源

▲ 南蠻的第一份刊物(林秀珍提供)

69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高中社團總會面對成員更迭與傳承的挑戰,南蠻作為立基於校園的組織也不例外。畢業前
夕,南蠻的會議中不斷提及該如何將創始成員們經歷過的風風雨雨與理念傳達給接班的學妹。
離開高中校園之後,創始成員各自投入新的環境,追求新的目標。在交棒之後持續關注著南蠻
的動態,難免對組織的行動有些意見,偶爾也忍不住插手南蠻的運作。溝通過程中少不了意見
的碰撞衝突,衝突的當下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最正確、最符合組織的精神;但南蠻的精神究竟是
什麼?同期的成員之間尚且有想法的分歧,遑論不同幹部組合,必然帶來不同的激盪與火花。
精神的傳承固然重要,如何尊重並信任接棒的團隊、何時是放手的適當時機,也是一個成熟的
組織必須面對的課題。

2013 年的冬天距今即將 10 年,當今的生活在醫院臨床工作中穩健運作中,高中的日子似


乎好遠好遠,17 歲的衝動和衝勁是偶爾想起仍會掛上淺笑的回憶。南蠻的誕生與高三那年的冒
險故事塵封在記憶盒子裡,又在書寫的過程中重新被梳理,何嘗不像那段我們至今仍努力著再
次記得的歷史?時至今日,整體社會的氛圍比起南蠻創始之時更為開放活絡。數年之間,我們
經歷了學運與公民力量的湧動,經歷了同婚通過的感動,也即將面臨公民權年齡限制下修的憲
法變革 1;以往威權時期的故事在媒體間被視為敏感話題,而今已被寫入主流影視娛樂劇本,受
到更廣泛的了解與討論。參與南蠻運作的時間雖短,但仍有幸見證我們的努力在同儕的心裡種
下種子,而種子陸續發芽。對抗現狀、推動改革的努力有時感覺蒼白無力近乎徒勞,但回頭一
望,卻已在不知不覺間越過一整個山丘,種下滿地燦爛群芳。

1 本篇初稿完稿於 2022 年 11 月 2 日,文內提及「公民權年齡限制下修的憲法變革」為 2022 年 11 月 26 日九


合一大選同步舉辦的公投案「18 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由中選會正式審定即公告投票結果為「不通過」。

圖 /freepik

70
南蠻與我

南蠻與我
潘美
南女 105 級,現任職於台灣共生青年協會 *

2013 年, 我 的 高 中 生 涯 開 始 了, 當 時 從 來 沒 有 想 過, 在 臺 南 女 中 的 這 3 年, 會 影 響
自己這麼多。

一年級選擇社團的時候,因為曾經有位學姊向我推薦,我毫不猶豫就選擇了「臺灣文化隊」
(簡稱:臺文隊)。同班同學都不太知道這個社團在做什麼?很幸運的是班上有一位排灣族的同
學也和我一起加入,社團的課程顧名思義,都和臺灣文化有關。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原住民族
文化也是社團的重點之一,學習到很多新的東西,也很期待每一次的社課和社團活動。但同時,
臺文隊也因為人數不足而面臨倒社的危機,學姐們和校方溝通、交涉後仍無果,詳細的時程與
來龍去脈我已記不太清,但在臺文隊的社團生活,也跟著一年級上學期一起結束了。(二年級
時,我和一群朋友一起將臺文隊復社則是後話了,此篇便不贅述。)

雖然沒有了臺文隊,但不久後社團裡三年級的學姐們另外成立了「南蠻」這個不在校園社
團名單中的組織。南蠻和臺文隊不太一樣,談論更多時事,也談論歷史。而我當初是如何加入
南蠻呢?回想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確切的理由,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憧憬學姐們對各種議題侃
侃而談的模樣,自己也想要成為那個樣子。在加入南蠻之前,我本來偶爾就會和同學討論社會
時事,大埔強拆事件(2013 年 7 月)讓我開始對「公民行動」有點初步的認識,但對議題也僅
止於談論的層面。而一年級下學期開學不久,便發生了反服貿運動(2014 年 3 月),連平常不
太關注這類議題的同學都在討論。印象中,南蠻的學姐們把相關資訊整理過後做成刊物在校園
發放,封面照片是學姐們站在校內的蔣中正銅像前,手裡拿著花。

*「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為推廣威權時期歷史普及化、關注轉型正義與著力於青年培力之非營利組織,每
年舉辦「共生音樂節」紀念二二八事件。

圖 /freepik

71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除了敬佩學姐們以外,那時我才意識到: 不是「男生」,而是羨慕那份優秀,以及不
「原來還可以做到這種地步啊!那我也要試 被 框 架 所 束 縛 的 態 度。 我 有 信 心 能 打 破 框

試看」,便投入南蠻的運作。但說來慚愧, 架,但對我來說,優秀則不是容易的事情。

當時具體做過哪些事情,早已印象模糊,議
題倒是還記得一些,如教官退出校園、銅像 抱著對自己有點失望的情緒,升學考試

退出校園、香港雨傘運動、18 歲公民權等。 結束沒多久高中也要畢業了,也就沒什麼契

當時南蠻每幾個月就要出產一本刊物,有一 機再回到南蠻。我也慢慢發現,當時想的「議
題可以隨時再開始繼續關注」,其實沒有這
次 我 和 幾 位 同 學 負 責 整 理 228 事 件 的 時 間
麼簡單。當我不再留意時事,卻發現沒有太
軸,雖然最後做出來的成果因為太零散而被
大差別的時候,當下反而輕鬆不少,久了也
學姐們修改了很多,但那也算是我第一次比
會變得麻木,甚至失去思考與爬梳的動力。
較認真的去認識 228 事件(雖然現在回想起
像是錯過反課綱運動之後,我至今仍不曾回
來,當時仍是東拼西湊、一知半解。)
過頭檢視與面對這個議題。

在我加入南蠻快滿 1 年,準備要升 3 年
幸運的是,北上念大學後,我和當時創
級 的 時 候, 當 時 也 有 一 些 新 的 學 妹 陸 續 加
辦南蠻的學姐連絡上,進而加入了共生音樂
入,人越來越多,想做與能做的事情也越來
節的籌備,從頭到尾重新認識 228 事件,也
越多了,我卻為了專心準備學業而慢慢淡出
組織。當初成立南蠻的學姐們多數都考上了 為了紀念 228 事件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一

「很好」的大學,反觀自己,面對議題仍然 直從大學參與到現在,從共生音樂節籌備團

做不到侃侃而談,面對課業也沒有亮眼的表 隊到台灣共生青年協會,從學生志工到現職
現,經過幾番掙扎,當時抱著「議題可以隨 協會的秘書長。共生音樂節以外,我也透過
時再開始繼續關注」的心態,決定先以準備 親身且長期的參與原住民族「沒有人是局外
考試為重。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對 人」的土地議題抗爭,不管是行動還是述說,
於沒辦法兩邊兼顧的自己感到失望。 慢慢找回面對議題的能力。

進入南女之前,我就讀的國中有八成的 接觸過的議題來來去去,從高中時整理
同學是男生,當時曾經羨慕男同學會玩又會 228 事件時間軸、認識丁窈窕與金龜樹、倡
讀書,女生不知道為什麼好像總是卡著一層 議銅像退出校園、參與原轉小教室,一直到
看不見的包袱。但是到了高中,全校都是女 現在從事推廣 228 事件、臺灣史普及化的工
生,要玩,就比誰都還認真玩;要念書,也 作,「轉型正義」反而一直都在。有時候會
比誰都還厲害,我才意識到,原來我羨慕的 想,自己對議題的熱忱,是不是有很大一部

72
南蠻與我

▲ 2015 年 2 月南蠻《二二八刊物紀念特刊》之內頁(林秀珍提供)

73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分遺留在離開南蠻的那一刻,而在那之後的所作所為,多少都抱有一點彌補的心態,想做給 17
歲的自己看,告訴自己:「我現在也有在為議題努力!」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才會抓著這個議
題不放吧?但如果問我現在是不是有比 17 歲更進步,或許多少有吧!但身邊的人比我前進的
都還快,也出現更多更有想法的人。很巧的是,共生團隊的成員也是女生居多,一起開會的時
候,偶爾會有回到高中午休時和南蠻一起窩在走廊討論的錯覺;而工作上接觸到許多很棒的夥
伴與前輩,也有很多是女性;前陣子因為工作需要,翻閱大量的 228 事件口述資料,其中許多
受難者的妻子,更是堅毅到令人佩服不已,如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偷偷替他保管所有的畫作、楊
𤆬治堅持拍下吳鴻麒丈夫的遺照「以後好向子女交代」等。

我想我是幸運的,從進入青春期開始到現在,都和眾多優秀的女性一起,一起成長的時候,
也會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做到;一起共事的時候,也會提醒自己要爭氣一點;遇到困難的時候,
看著憧憬的學姐就更有勇氣去面對。我長大的過程中鮮少因為生理性別而感受到限制,甚至可
以更柔軟的選擇自己的角色與所處的位置。就像高中的時候可以自由的在校園穿短褲,是因為
長我們幾屆的學姐們在升旗時集體抗議不合時宜的服儀規定。社會中有一群人一直走在前面,
我們才能更加自在的生活,我也期許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一群人之一。

很喜歡的公民老師(胡嘉玲)在我高中的畢業紀念冊上留下這」一句話:「把火種傳給你,
別讓它熄了。」南蠻以及女校的這 3 年所帶給我的,至今都還沒有熄滅,也支持著我繼續走到
現在:不因為你是女性而沒辦法做到,因為你是女性而更有辦法做到。

第 11 屆共生音樂節「真

人圖書館」講者之一的
王 克 雄 先 生, 分 享 書 寫
著 作《 化 悲 憤 為 力 量:
一個二二八遺屬的奮鬥》
起 因、 父 親 王 育 霖 的 人
權 價 值 觀, 也 提 醒 轉 型
正義進程中每個人該保
有 的 思 辨 能 力( 台 灣 共
生青年協會提供)

74
真正的不參與,是逃避

真正的不參與,是逃避
陳晨 *
南女 104 級,現任廣告公司美編及行政

這片土地生養了無數的人與無數的想法,我有幸生於這樣的自由時代,卻也同時因著這樣
的自由,擁有許多奢侈的矛盾與煩惱。

自小,爸爸總是耳提面命的告訴我:不要去管政治、不要參與遊行,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也不要到處在社群平臺上留言按讚,很危險。那時的我並不明白在社群平臺按讚、留個言怎麼
了?也不明白越來越多人說「政治即生活」的現在,要如何與政治無關的正常生活?即使我不了
解也不去碰,政治就是無所不在啊,所以我並不把爸爸的話當作一回事。直到進入高中以及加入
臺灣文化隊(簡稱:臺文隊)的社團後,我才發覺自己很害怕「表態」。除非我與多數人的想
法一致,否則不會輕易選邊站,彷彿每件事的對錯都有正確答案,而我害怕自己的論點是錯的,
害怕被討厭與被反駁。

沉默是一種逃避,會使人喪失自己的權力,這是臺文隊與南蠻教會我的第 1 件事。

當初臺文隊因人數不足面臨倒社危機,校方提出建議,若更名並轉為服務性社團就能破例
繼續經營。若不接受,就倒社。於我而言,學校有學校的規定,即使我對自己的社團有向心力,
但若不符合規定也只能倒社,隔年若招生有成,或學生自發地辦理活動,社團仍然是可以活著
的。但更改社團性質與名稱就不一樣了。臺文隊的理念是「理解與看見」,從來就不是服務。
甚至更多時候,是我們帶著無知的自己去叨擾人家、請對方給我們了解的機會。我們不是手心
向下的人,要是掛上服務之名,往後還有什麼臉前往部落學習、面對那些願意給我們學習機會
的人們和團體?因此面對這項看似對校方與學生都有蘿蔔吃的選項,大家仍選擇了解散,為的
就是不辜負臺文隊的理念與初衷。而南蠻在這樣的背景下恰巧誕生。

* 大學畢業後一度面臨繼承家中農產事業與外出求職之抉擇,後來選擇到桃園擔任新創公司的行銷企劃,半
年後轉職到現職公司擔任美編及行政。在北部求職這幾年,深感南北差距之大,因此預計這幾年回南部並
轉職銀行業,期許增進金融與理財規劃能力,幫助鄉下的父母與鄰里獲得經濟上的保障、給予理財建議、
關注更多鄉村年長者面臨的相關議題。
圖 /freepik by pikisuperstar
75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南蠻在 103 級的學姐帶領下創立,當時 走到這一步的。畢竟歷史的脈絡一直在塑造


我也算是在學的主要成員之一,但我始終覺得 新的未來、沉澱新的歷史,今日的新聞在未
自己只算「半個南蠻」。因為相較學姐們以及 來也可能變成一紙陳舊的歷史文本,過去造
對社會運動、議題有高度熱忱與行動力的夥伴 成的傷害與痕跡卻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一筆
而言,我很清楚自己的不足與膽怯。比起參與 勾銷。我們何其有幸,不費一滴血與淚就生
者,我覺得自己當時的定位更像是一名觀察 於民主而自由的時代,但若不是這些歷史提
者。尤其在校時我與教官的關係非常要好,很 醒著自由並非理所當然,又有誰能明白其中
多時候南蠻與校方立場相左時,我就是站在兩 的代價與珍貴。
者之間的第一線。當夥伴裝扮蔣公銅像的時
候,教官會問我為什麼要這樣惡搞?當我們舉 因此即使我自認對歷史事件與社會議題
辦轉型正義與受難者家屬講座時,教官又問 的涵養遠遠不足,我仍想為這樣的群體、為
我,為什麼要一直去揭瘡疤、反覆提起這些已 養育自己的環境貢獻一份微薄力量,也渴望
經過去的事情?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安安 在這裡看見與理解更多,並將這些生硬或被
穩穩過好現在的生活不好嗎?其實啊,我覺得 遺忘的事件,盡可能客觀的分享給像我一樣
我能理解教官的想法,因為在剛開始了解這些 的人。剛好當時正逢太陽花運動興起,班上
事情時,我也是這麼想的。 同學與我便藉此機會,自發整理了事件的始
末及各方論點,製作成刊物分享給校內其他
每當我想到過去那些彷彿小說情節般的 學生。初衷也僅是希望學生除了課業,還能
歷史事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甚至距今還不 多瞭解自己國家發生了什麼事?那些看似與
到百年,就覺得不寒而慄。但除了感到恐懼 自己無關或遙遠的事件,都有可能在未來成
以外,我也漸漸比較能理解,為什麼老一輩 為左右一個國家甚或人們權益的齒輪。這個
的人那麼排斥政治,只敢在電視前訕笑政論 時代好不容易因可以發聲而自由,我們就不
節目卻不敢轉發一篇 FB 的文章,就連按讚 該讓恐懼折斷可以飛翔的翅膀。
留言都擔心哪天會被吿、被揪出來。
在臺文隊與南蠻的這段經歷影響我很
而後我也才明白,將這些已經被埋沒與 多,雖然我還是不愛表態,但原因已不再是
遺忘的歷史挖出來並不是為了散佈恐懼,而 害怕,而是希望能更包容的看待每件事、能
是為了讓生於當代的我們以及下一代能更了 不妄下判斷的保留。而這段經歷也促使當時
解這片土地與如今的體制、社會風氣是如何 的我反思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新住民議題。

76
真正的不參與,是逃避

在高中以前,我對於新住民子女的身分並沒有什麼自覺。直到後來聽到越來越多新住民相
關的補助、活動,甚至新住民媽媽的注音班,我才意識到原來狹義來說我是被分類在新住民二
代而不是普通的臺灣人而已嗎?但也不是覺得新住民的標籤怎麼了!畢竟這樣的標籤大多都伴
隨著幫助,期望不同的族群能更好地融入當地以及促成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也讓我看到原來
不只我,還有那麼多的家庭,甚至整個社區都有新住民的加入。

雖然理解的過程難免會有歧視與誤解,但當媽媽費時多年終於拿到身分證、在總統大選時
雀躍地說她要投給誰誰誰,以及大學時校內創立東南亞系、論壇上,有人提及「外勞」,他人
便提醒發言人應正名為「外籍移工」,還是會讓我覺得很幸運能成為其中的一分子,身歷其境
地看見不同族群逐漸落地生根的過程。

在我看來,近幾年越發蓬勃的女權意識與性別議題也是如此,只不過與先前新住民子女身
分不同的是,除了生理期的不適會讓我痛恨自己是女生以外,我很喜歡身為女性的自己。雖然
社會上仍會潛意識認為某些職業較適合男性,或更傾向讓男性成為高階主管,但在我周遭也看
見越來越多女性能夠做到一樣的位置,甚至比男性更出色。她們也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是女性,
公司或同事就該給予自己更多資源或讓步,甚至有對夫妻檔同事在離職後,由先生擔任太太的
助理,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起打拼事業。

我相信目前的職場上或多或少還是有性別的天花板存在。偶爾,我也會聽聞男性同事私底下
對女性的歧視及貶低言論,但那些自信而散發光芒的女性前輩與朋友們讓我深刻體會到——與其
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女性、去思考身為女性能做到什麼或遇到了什麼瓶頸,不如更著重於「自己」
想要做什麼。當一個人拿回自主性,出發點是「我」想做什麼,而非「身為女性的我」能做什麼
的時候,她就擁有更多達成自己理想的底氣與力量了。

在女權意識抬頭的當代,致力於改變女性在過去長期被忽略的權益仍然非常重要,但在這之
後,更重要的或許就不再是性別了。就像現在興起的 LGBTQ 相關的影視作品、美式漫畫與動畫,
例如之前很紅的《探險活寶》
(Adventure Time)、《 神臍小卷毛 》(Steven Universe) 或國外最近熱
門的《奇幻貓頭鷹小屋》
(The Owl Gouse),傳遞的核心理念不外乎都圍繞著「無論你是誰、是什
麼樣子,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就足夠發光發熱」。因此比起外界的限制,先放開對性別的自我設限、
允許自己以「我」的角度敞開更多選項,或許能為相關議題帶來新的可能性。

圖 /freepik by pikisuperstar

77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 南蠻 2014 年 3 月刊(林秀珍提供)

78
真正的不參與,是逃避

▲ 南蠻 2014 年 3 月刊(林秀珍提供)

79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陳佳欣
南女 105 級,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員博士班學生

高一我就讀臺南女中人文社會科學實驗班(簡稱人社班),下學期擔任班長時,和人社班導
師一起參與一場校務會議,主要是在處理人社班與語文資優班經費合用的問題,這是我人生第
一次以學生代表的身分向學校行政表達與捍衛自身的權益。即將升高二時,我收到社團「南蠻 ‧
記憶歷史」的招募傳單,依稀記得上頭寫著南蠻名字的由來:「將自己的認同紮根在南方,記憶
臺灣歷史、推動校園轉型正義。」加入南蠻後,我開始關注到臺灣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或正
在發生的事情,同時亦開啟了與體制衝撞的漫漫長路。2014 年 12 月 25 日,南蠻舉辦活動「裝
置藝術蔣」,期盼南女人能理解並省思蔣介石銅像寫著「永懷德澤」四個字,為何會是校園威
權符碼之一。其實滿荒謬的是,與蔣介石銅像遙遙相望的是位在南女司令臺旁的金龜樹,金龜
樹承載著丁窈窕學姐的故事,學姐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之一,當時因懷著社會主義的理想,遭
以叛亂罪的罪名處死,而郭振純前輩將學姐留給他的一撮頭髮埋在金龜樹下 1 。

▲ 2015 年,南蠻邀請郭振純前輩(左 1)與張常美前輩(右 1)到校講座與進行口訪,兩人


與陳武鎮(左 2)和陳玉珠前輩(右 2)在南女丁窈窕樹前合影(林秀珍提供)

1 楊素芳(2015 年 6 月 26 日)。金龜樹、銅像與百年校史。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33362

80
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南蠻於 2014 年、2015 年皆有響應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所發起的青少年模擬公投,


雖然時任學務主任考量違反教育及行政中立等理由駁回我們的活動場地申請,但我們仍執意舉
辦,期盼能提升青少年的公民意識與公共事務的參與機會。直到 2022 年 11 月 26 日終於進行
18 歲公民權修憲公投,等了好久啊,而這一次的修憲門檻高達 965 萬的同意票,需要大家一起
為青少年爭取發聲、參與政治的權利。

在參與 2015 年反黑箱課綱運動之際,我深刻明白人是社會環境下的產物,而政府正是透


過國民教育形塑人民的思想與國族認同,簡單而言,當時國民黨政府試圖透過歷史課綱微調鞏
固漢人地位,與強化臺灣與中國的連結 2 。高二下學期,時任南蠻負責人的我,和臺灣各地的
高中職伙伴串聯,呼籲教育部撤回黑箱課綱。2015 年 6 月,南蠻則陸續在南女校園內舉辦反課
綱微調系列活動,例如:「課綱微調的五十道陰影 我們的臺灣 他們的課綱」講座 3 、在班聯大
會舉著「反黑箱微調」的字條表達訴求;更於幾天後,在蔣介石銅像下掛著「拒絕黑箱課綱」、
「還原歷史真相」的紅色布條。

▲ 2015 年 6 月 3 日,南蠻在南女大禮堂進行反黑箱微調活動(陳佳欣提供)

2 黃維勻(2015 年 7 月 25 日)。課綱微調下的國族認同。想想論壇。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350
3 黃文鍠、王俊忠(2015 年 6 月 4 日)。課綱微調的 50 道陰影 臺南女中講座說分明。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86328

81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現在的我溫和卻膽怯了許多,我沒有像其他伙伴依然在 NGO 組織貢獻所能,僅在行有餘


力時報名參加活動或小額捐款而已。不過這幾年我持續學習在面對事件、人際關係或是自身情
緒時,能以溫柔非暴力的方式處理,例如:選擇默默發起不合作運動;而會說自己變得膽怯,
是因為現在較少直接衝撞體制,而是省思當下自己的條件、狀態與需求,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
下,衡量自身的能力心力持續發揮影響力。不過可以篤定的是,「永遠和弱勢者站在一起」與
「支持臺灣獨立建國」等理念會是我終生的信仰,我殷切期盼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每一個
人都能活得有尊嚴,以及能在我有生之年起造(khí-tsō)族群真正共融共和的新國家。

2016 年 5 月,苗博雅議員在南女分享學生運動甘苦談時,所說的一句話:「以你所有,
盡你所能。」向我們傳遞「即使自己的力量很小,還是有可能改變世界」的理念,至今仍銘刻
在心。而我在當年填大學分發志願序時,想起秀珍老師說她的好朋友——明蓁老師在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教書,也許真的是命定,我後來還真的錄取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成為了教育工作者,
從此在教育場域為落實「教育機會均等」努力,尤其是協助改善偏遠地區學校、經濟與文化不
利學生之教育權益。

升上大學之後,我開始認真尋覓適合自己的戰場,期許自己不被社會既定框架限制住未
來的可能與想像。大一時期,我選擇投入臺南大學學生會學生權益部部員、臺南女中臺灣文
化隊社團教師、臺南民間團體「台南新芽志工」等工作職務,持續關注各項社會議題以及實
踐公民參與。升大二暑假,我參與哲學與社會民主工作室主辦的自由人權工作坊,與各路伙
伴討論重要的人權議題;另外,還參與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城鄉宣教運動訓練班,學習社會
議題分析與行動策略等,重要的是追隨愛與非暴力的社會公義精神。大三時期,我獲得系上
大學部學生多數人的肯定,當選當年度的系學會會長,任職期間除了出席校務、院務與系務
會議,還曾邀請幾位關心兒童與青少年權益的教育工作者到校演講等。大四時期,我除了預
研臺南大學測驗統計所的課程,同時也接下教育學院 USR 計畫課輔教師,與時任教育學院院
長、特教系主任與協同教學伙伴一起討論、設計符合偏遠地區孩子需求的教學模式,提升他
們的基礎學力與學習興趣,此外,還參與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教師的培訓,理解
人本「站在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的教育理念與透過「猜想與反駁」建構數學概念的精神。
而我也在這幾年自我追尋的過程中,慢慢理解自己人生的使命感在哪裡,雖然往後可能會因
為不同的人生歷練還有所變動,不過一如既往的我都是選擇當下的最喜歡。我一直認為我是
幸運的人,每一段成長歷程都能夠遇到很棒的大人,其中最感謝的當然是我的母親,她的溫
柔堅毅一直是我面對人生阻礙時的重要力量,每次受傷、受委屈的時候,我都會回家抱抱她、
和她說說話,然後她就會說:「我相信你呀!你也要相信你自己。」

82
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2021 年,我從臺南大學測驗統計所畢業,隨即離開臺南,人生第 1 份正職工作是在臺灣


師範大學某個教學團隊擔任研究員,主要業務是提供偏遠地區學校教學資源上的協助。有時候
我也會想:是不是因為我從事教育工作,或是求學、工作場域的生理女性角色不見得處居弱勢,
意即身邊有滿多女性擔任領導與管理的角色,所以我不太容易因為女性身分感到委屈、困擾,
甚至因著有這群女性的引領,我得以在充滿愛、溫柔與包容的場域或氛圍持續前行。我曾經和
一位友人聊到「女性紅利與限制」的議題,我笑著說:「大抵是生理期來的那幾天,我的工作
效率會大大降低吧!」;而所享有的紅利則是和身邊男性友人一同外出時,我通常是坐在後座
或是副駕的那一個。不過,靈魂裝載在女性的軀體裡已經 25 年載,日前瀏覽到教育新創企業
「數感實驗室」發布女性數學 / 科學家的得獎比例的資訊,感歎學術界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主要
來自於大多數女性仍被期許投入家庭與生產的貼文。我隨即聯想到臺師大日前亦公布終身 / 年
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的性別比例的訊息——其實這提醒身為臺灣女孩的我,需要更堅定地投入
學術研究,當然未來我也可能需要同時承擔家庭勞務與個人職涯,期許未來臺灣社會有更全面
完善的支援與協助。

文末,我想特別感謝秀珍老師與眾多南蠻夥伴,願意在我 17、18 歲的時候,陪著我一起擔


負沉重的歷史責任與政治壓力,雖然有時候會忍不住想說:為何當初不好好念書就好?可是,我
至今依然覺得這條路走來很值得。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導演是枝裕和曾說過:「世界如此精彩,
日常就很美麗,生命本身就是奇蹟。」期盼大家在面對人生的各種難題與困境時,都能選擇和自
己站在一起,找到願意陪伴自己前行的伙伴,我們一起為自己與臺灣創造奇蹟吧,加油加油!

▲ 2016 年,和南蠻夥伴在南女蔣介石銅像下舉辦二二八文物展(陳佳欣提供)

83
特別企劃/臺灣女孩是如何煉成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

南女 112 級學生觀影反饋
文 / 編輯部

2022 年 10 月 23 日,季刊與臺南大學教育系、性研中心於臺南政大書城合辦座談會「白色
恐怖下的女性身影──從流麻溝十五號談起」,邀請周美玲導演、原著曹欽榮先生、臺南女中洪
慶在校長、台南新芽協會嚴婉玲理事長蒞臨對談。當天臺南女中 112 級(高三)學生亦到場聆聽。

儘管 2019 年後南蠻已少有活動,112 級學妹對南蠻認識不深,但人權議題在校園中不是


禁忌。校園與社會也透過各種方式讓民眾了解臺灣白恐時期的歷史。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在
2022 年 10 月正式上映前,已有多場公益場次先在校園或臺灣各地影院巡迴播放,其中也包含臺
南女中。學生們因此有機會對白恐與人權議題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寫下心得省思與讀者分享。

▼ 周美玲導演分享拍片歷程(李耘衣拍攝)

84
南女 112 級學生觀影反饋

▲ 南女 112 級學生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反饋(南女 112 級學生提供)

85
人物
專訪

圖 /freepik/ by rawpixel.com
人物專訪

關於白色恐怖,我們其實還有更多能做的:

「步青春生勇氣 ê 黃采薇」
地圖的探究與實作
採訪/張桓溢、郭汶伶、葉萱萱
撰文/張桓溢

「白恐不迷路地圖集── 1950s 臺南篇」是 2022 年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


育署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結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簡稱:檔管局)、
成功大學「二十而立」工作隊以及多名臺南、高雄高中職老師之力,所共同
完成的四張白色恐怖地圖。地圖分別以四名白色恐怖的「政治犯」──葉石
濤、施水環、黃采薇、李媽兜的白色恐怖經驗為主軸,不僅標示出他們移動
的軌跡,也整理了各自涉入之案件的發生時序,為 1950 年代發生在臺南的白
色恐怖事件,提供了一廣泛卻同時帶有溫度的「空間敘事圖」。是推廣人權
教育的教學好幫手,也是認識何謂「白色恐怖」的入門指引。

▲「白恐不迷路地圖集── 1950s 臺南篇」的四張白色恐怖地圖(林世芝提供)

88
關於白色恐怖,我們其實還有更多能做的:「步青春生勇氣 ê 黃采薇」地圖的探究與實作

讀檔案、解歷史 故,她認為檔案不僅僅有助於理解案件,更
可能提供身處「事後」的人,重新親近事發
老師來了,一邊忙著開窗戶開電扇,將
時空的線索。對她來說,學習如何從生冷的
桌椅安排妥當。坐在我對面的是「白恐不迷
檔案中判讀出需要的資訊,因而是研究白色
路」地圖集裡,負責研發「步青春生勇氣 ê 黃
恐怖之空闕與幽深,必要的第一步。
采薇」地圖的三位臺南女中教師:陳恕慧、廖
珮君、許琇婷。我小心翼翼地將手搖飲料擱在
同樣懷抱著檔案魂的,還有許琇婷口中
桌邊,還沒來得及擺出採訪陣勢,許琇婷已經
提到的廖珮君。一樣是師大歷史系畢業、在
親切地將她們提前依訪綱完成的「擬答」遞給 南女教歷史,廖珮君之所以決定加入地圖工
我,說是擔心在課堂與課堂間的訪談太倉促, 作坊,也不是從「教師」的位置出發,「我
所以先把回應整理成幾頁 A4,方便參考。 其實抱持著也不一定想要給學生什麼,而是
我自己想要得到什麼的心情。」
當時,「白恐不迷路地圖集」的教學應
用,仍僅在研發教師各自的學校試行,尚未 比珮君原先預期的給得更多,這一系列
設計出整套從閱讀探究到轉譯實作的「教師 由國教署人權教育資源中心主辦,國家發展
培訓」教案;不過,她們三人倒像是提前知 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成功大學「二十而立」
曉了接下來要面對的種種問題,把自己參與 工作隊協辦的工作坊,課程安排之縝密簡直
工作坊的經驗與省思,都已完整準備妥當。 就像破譯檔案的「戰鬥營」:先由檔管局介
紹檔案的檢索方法,再請白色恐怖研究者、
因 此 說 起 地 圖 的 起 點, 琇 婷 回 答 得 很 包括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林傳凱、成大
快,最開始:「是因為看到珮君和恕慧在討 歷史系教授謝仕淵等人,手把手帶領參與研
論檔案很好玩,觸動了我的檔案魂,剛好小 習活動的教師們解讀檔案、熟悉白色恐怖的
組少一個人,才有機會加入她們的行列。」 發生脈絡。即使作為歷史人,都仍能在參與
的過程中,照見自己認知的盲區,從而建立
什麼是檔案魂?「就是你親眼去看到檔 對白色恐怖更深刻的理解。
案,然後你去看到一個罪名形成的過程⋯⋯
或是甚至去貼近那個時空。我自己是因為這 「我覺得好像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知
個原因,所以蠻喜歡檔案的。」出身師大歷
道了就是可能比較不是研究,而是從別的角
史系,如今在臺南女中擔任歷史科教師的許 度去切入白色恐怖跟社會做連結的部分。」
琇婷,談起檔案兩眼發光。或許是因為她同 廖珮君這樣為自己的學習成果作了一個註腳。
時還在師大臺史所與碩士論文近身相搏的緣 當然,她說的並不僅僅是「知道」而已。

89
人物專訪

集資源、組團隊
大多數人都聽過白色恐怖,但他們不一定知道自己其實「碰觸」過白色恐怖。因為,恐怖
的遺緒經常已經難以辨識根源。曾製作「1950 年代成大白恐地圖」的成大二十而立工作隊,在
〈二十歲的行動指南裡〉這麼寫:

我們利用地圖作為一種載體,係因地圖比起單純的文字更能將故事說得更完整,地
圖可以帶領讀者從平面的文字走入立體的建物空間,文字與空間的搭配更能讓讀者
進入過去與現在交織的特別時空,讓人更能與這些平常的建物建立不一樣的連結,
而非只是單純的指認(二十而立工作隊,2022)。

歷史不只是過去,也關乎我們現下感知的日常空間。二十而立工作隊希望重新找回歷史與
身體的連結,於是嘗試將歷史「地圖化」,讓讀者得以索驥事件、親臨白恐現場。多虧二十而
立工作隊的 「 示範」,當時任職人權教育中心執行秘書的楊素芳老師,遂有了進一步完整臺南
白恐地圖的想法。她說,「之前因為和謝仕淵老師有 713 展覽 的合作關係,仕淵老師就有跟我
1

講說他們在做白恐地圖,就把初稿丟給我看。他可能以為我一定會很有興趣……我就覺得說有
機會的話是可以合作。」

就這樣,經由謝仕淵的引介,「1950 年代成大白恐地圖」的研發團隊,包括成大二十而
立工作隊、林傳凱等人。他們將自身豐富的實戰經驗轉化為有效的操作方法,譬如利用設計
過的表格,幫助教師一面統整人事時地物等資訊,另一面從中逐步篩取出重要的地圖點位;
或協助教師掌握說明框格中的敘事人稱,活化地圖的故事性與臨場感;以此確保地圖繪製的
進度與整體性。

此外,為了確保敘事的材料不致匱缺,楊素芳也揪了檔管局一起來鬥鬧熱:「檔管局非常
給力……他們把我們確認的個案、所有在檔管局裡找得到的資料,全部先篩選過,然後再告訴
我們怎麼樣的編碼是關係比較近,什麼樣的編碼只是涉入或被提到。」

1「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 713 事件特展」是 2019 年國家人權館籌辦的展覽,展覽相關資訊與事件介紹,請


參見國家人權博物館網站:https://www.nhrm.gov.tw/WebUPD/nhrm/Learning/07%e6%be%8e%e6
%b9%96713%e4%ba%8b%e4%bb%b6_%e5%b1%95%e8%a6%bd%e6%89%8b%e5%86%8a.pdf

90
關於白色恐怖,我們其實還有更多能做的:「步青春生勇氣 ê 黃采薇」地圖的探究與實作

一張地圖的產出需要許多力量跟資源的到位。楊素芳把檔管局的角色比喻為「製片」,
謝仕淵、林傳凱與二十而立工作隊等前輩比喻作「顧問」;至於敘事主題的確立和教師團
隊的組織,則由兼職製片、導演與監製的人權教育中心來負責。

確立主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發生在這塊土地上、尚待記憶與反省的不正義還有
那麼多。楊素芳在考量資料完整度、案件發生的時空,乃至參與工作坊教師的背景等不同
條件與屬性之後,決定以葉石濤、施水環、黃采薇、李媽兜這 4 位政治犯,作為「白恐不
迷路地圖集── 1950s 臺南篇」的主角。

「(歷史)跟自己有關連這件事,我覺得是『震盪』學生跟白恐一個很重要的連結點。」
楊素芳特別強調 4 位主角的求學背景,是為了召喚師生對自身校園的白色恐怖記憶,更深
刻的共感與情動。以葉石濤為例,其臺南一中的學經歷、作家的身分,便可能引發南一中
的學生更強烈的好奇,並使國文科的老師有更多在課堂上穿引人權教育的機會。

▲ 白恐不迷路地圖工作坊參與教師合影(林世芝提供)

91
人物專訪

同樣的,楊素芳也以學校為參與工作坊 不過,陳恕慧大概沒有想到,她準備探
的教師分組,希望教師在繪製地圖時能有更 究的白色恐怖現場,早在 2020 年時,就已經
切身的動力。不過,由於參加工作坊的教師 先以不同方式經過她。那是一份由臺南女中
學校比例不均,楊素芳只好將家齊高中的老 教師發起,要求學校「補發」畢業證書給經
師,劃分進原先被認為是臺南女中校友的施 受白色恐怖、以致中斷學業之學生的連署行
水環地圖研發團隊,以致一開始,該組的老 動。陳恕慧記得很清楚,「有的學校針對當

師們其實對案件沒有太多熱忱。 時這些學生被捕,沒有完成學業的狀況,他
其實是可以去向學校爭取。然後那時候素芳

沒想到,在後續研究的過程中,家齊高 他有去徵詢學校幾個老師要不要連署。所以

中的老師卻透過校服、畢業紀念冊等線索, 其實我第一次聽到黃采薇的名字,應該是那

翻找出施水環在「臺南家政女學校」(即家
時候素芳老師在跟我講說要不要連署。」

齊高中的前身)的學籍資料── 一切遂突然
變成命中註定──家齊高中的老師找回了以 雖然知曉了黃采薇的名字,但是當時恕

前 的 校 友, 完 整 了 校 園 遺 落 的 白 恐 歷 史 拼 慧僅是朦朦朧朧地理解:她是一個白色恐怖

圖。原先的「迷路」也就此柳暗花明,發現 的受難者,而沒有更深入地追究細節,只覺

了折返回「自己」的路。 得「好像應該去參加」所以便加入了連署。

由於 2017 年已有成大補發畢業證書的
思前人、探真實
先例,這項提案在學校行政會議上獲得了半
數以上的支持。然而,黃采薇最後卻拒絕了
「因為我們現在也都要指導探究實作,

這場補頒畢業證書的儀式。
那 也 很 希 望 有 一 個 自 己 學 習, 像 學 生 的 身
分, 進 入 一 個 場 合 做 學 習。 學 習 到 的 那 個
過程,再回到教學現場,化成老師的時候,
我覺得應該會比我自己用想的更清楚那個過 為什麼?這個問題在恕慧加入地圖工作

程是怎麼樣。」這是陳恕慧加入地圖工作坊 坊後,重新浮出了意識的水面。但需要探究

的初衷。與另外兩位身懷檔案魂的歷史人不 的難題還不僅如此──負責研發黃采薇地圖

同,自承對白色恐怖所知非常少的她,希望 的 3 位,在閱讀文獻、查找檔案的過程中,

透過地圖的繪製迫近白色恐怖的現場,讓提 發現關於黃采薇的資訊,遠比想像中要少。

問與解答成為學習的「一體兩面」。 她們先從二手資料著手,再深入至政治檔案

92
關於白色恐怖,我們其實還有更多能做的:「步青春生勇氣 ê 黃采薇」地圖的探究與實作

中,探索個別案件裡黃采薇扮演的角色以及與他人的關係,「但是在這個當中遇到一個很
大的困難,就是黃采薇其實在裡面都,不太重要。」恕慧說。「也不是不太重要,我覺得
是黃采薇個人她留下的足跡很少……我覺得她有點刻意要消失。」琇婷說。

的確,相較於施水環、葉石濤和李媽兜,黃采薇的資料與經歷簡直「簡潔」得不可思
議。她涉入的案件共有兩起,第一是 1950 年的「臺灣省工委會學生工作委員會 2 李水井等
案」:該年黃采薇因紀經俊介紹加入了寫作會,也就是學委會臺南支部用以吸收新血的組
織。隨著全臺學委會因「光明報事件」的影響被情治單位陸續整肅,黃采薇也被控叛亂並
遭到逮捕。根據理由書所載,黃采薇「因愛情而聽從參加且無工作表現情尚可原」,故酌
減論處其刑,「僅僅」判押 5 年(楊素芳,2021)。

之後,黃采薇被移送至綠島「新生訓導處」,在 1954 年因「以演說為有利匪徒宣傳


之罪」又涉入「綠島再叛亂案」,被交付 3 年感化教育。這一次的理由則是:「於罪刑中
猶迷戀匪幫不能憬然悔悟,足徵其思想冥頑應交付感化以資糾正」。

仔細推敲黃采薇兩次涉入政治案件,會發現,官方所載的原因都是關於愛情,好像黃
采薇僅僅是一個容易受到煽動與蠱惑、對世事與政治皆懵懂的年輕女孩。但,「她明明是
一個文藝少女,她難道是真的完全毫無意識地去跟這個組織相處嗎?」琇婷如此質疑。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受審者知道國家想知道什麼,所以在自白書上給了國家想要的答
案,以此獲得輕判?如果黃采薇不僅僅是一個被「帶壞」的女孩,而是渴望閱讀左翼書籍、
主動參與組織活動的「政治犯」,那麼,檔案中的那些指認、黃采薇在案件中的角色、乃
至她拒絕受領南女補頒的畢業證書,是否可能呈現出全然不同的意義,與某種有別於「政
治受難者」的詮釋?

2 「白恐不迷路──不青春生勇氣 ê 黃采薇」團隊於地圖上標註該案是「學委會臺南支部案」,研究者則
泛用李水井案稱之。一如其名,學生工作委員會是中共在臺組織、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創設的學生運動組
織,主要從事校園的思想宣導、發展及領導學生運動。後來地方性的學委會,工作項目則更加多元、複
雜,包括調查地方社會狀況、伺機展開武裝工作等等。詳見葉宗鑫(2015)。戰後初期臺灣省工委會學
委會之研究(1946 - 1950)〔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93
人物專訪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疑問像一個慢慢靠近的光球,越來越亮、也越來越巨大。檔案與研究讀得愈多、實地踏查
走得愈勤,她們愈覺得:黃采薇確實是一個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在做什麼的行動主體。

琇婷解釋:「我們想強調的是黃采薇在這樣的人生經歷中,所做出的選擇都是帶有主動性
的,而非只是配角或他人的附屬。」於是在確定地圖點位與敘事視角時,她們決議捨去男女情
愛的論述,轉而凸顯黃采薇少女時代的人格養成、她的選擇以及她的思想,以貼近她在檔案之
外的「真實」面向。

由於黃采薇受訪時,總拒絕對她過往的經歷多做解釋;團隊遂反過來,以提問的方式邀請
讀者一起走進歷史的現場。不是對事件提供一種標準無疑的答案,而是打開學生的思辯,想想:
「黃采薇會說什麼話?黃采薇會做什麼選擇?在這個背景下,黃采薇看起來怎麼樣?我們用這
樣子的方法去讓學生思考,所謂的黃采薇的選擇。」

正如地圖上,研發團隊做成的簡介:「在那樣的時代,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一個優
秀的學生何以成為了政府定義的叛亂犯?三位教師在盡量避免誤讀或代言黃采薇想法的倫理前
提下,以一張地圖做出了遙遠的應答。街道、地點、人物圖與事件的簡短說明,都是為了讓讀
者在理解案件的發生脈絡後,能夠重新以自己的觀點,省思歷史、甚至何謂轉型「正義」。

不過,即使完成了地圖,黃采薇本人在看到成果後,仍舊維持她一貫的低調,沒有做出什
麼正面的回應。所謂「平反」與「補償」,或許是一條永遠也找不到正確路標的小徑。但對此,
楊素芳倒是顯得很樂觀。她說,人權教育中心之後會進一步以地圖為教材,至各校進行教師的
培訓或課程推廣,希望未來可以讓更多人理解這段歷史,發掘出更多尚未及被指認的白恐記憶。

追求真相的過程很漫長,實現正義的路很艱難。他們沿路唱歌、蹽溪過嶺,於是看似沒有
盡頭的隧道彼端,竟也漸漸亮起了光。

參考資料
楊素芳(2021)。臺南女中缺席的畢業生。向光。
楊素芳(2022)。葉石濤白恐小說人物原型:臺南女中缺席的畢業生。聯合新聞網。
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09/6609172
二十而立工作隊(2022)。二十歲的行動指南。成大校刊,274,40-47。

94
關於白色恐怖,我們其實還有更多能做的:「步青春生勇氣 ê 黃采薇」地圖的探究與實作

▲「步青春生勇氣 ê 黃采薇」地圖團隊於 2021 年至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人權園區)進行教案推廣


(林世芝提供)

圖(pp.90-95)/freepik

95
人物專訪

她 也 是 來 自 大 港 的 女 兒 ——
李凈瑜專訪
採訪 / 季刊編輯部
撰文 / 李耘衣、郭汶伶

我可不可以給妳一個大大的擁抱

今天是我第一次見 到李凈瑜,削瘦的雙頰,不
帶妝粉的淨臉,素挺的白襯衫和牛仔褲。她的樣子
同我幾年前我在新聞上所見,但今天卻少了一股銳
氣,多了一份溫柔。過去在記者會鏡頭前,她莊重
謹慎的表情,語氣堅定,一字一句以人權立場呼籲
釋放李明哲。但無論外界如何評判,始終不能動搖
她的決心,屢次赴中探監被阻的李凈瑜甚至作了最
壞的準備,她在雙臂刺上──李明哲我以你為榮。

▲ 李凈瑜陪同李明哲來到臺南政大書城(李耘衣拍攝)

2022 年 4 月,李明哲終於獲釋,並和李凈瑜心心念念的期盼「像個正常人」回到臺灣。經
過短暫的休養,李凈瑜和李明哲夫妻開始他們各地的拜會,希望能向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報平
安。2022 年 11 月 27 日,李凈瑜陪同先生來到臺南政大書城,這是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簡稱 AI)臺灣分會舉辦的活動「黑獄與自由—李明哲遭中國關押五年紀實」,
也為「寫信馬拉松」的活動進行宣傳。我遠遠觀察的李凈瑜,她坐在前排,無框眼鏡下的目光
不曾離開過臺上的李明哲,衣袖底下的刺青若隱若現。

96
她也是來自大港的女兒——李凈瑜專訪

在黑牢中的李明哲雖然無法和外界接觸,但他相信妻子進行營救的每個策略,都是朝人權
價值的方式進行,拒絕極權政府的手段,而選擇訴諸國際,進行國際救援行動,而每一個行動
之後,在獄中的他都能感受待遇上切切實實的改變。最後,他自嘲這 5 年是個扎實的田野調查。
儘管李凈瑜探監的過程屢屢受阻,但國際與民間對他們的支援未曾停止過,如同寫信馬拉松的
活動,當大家寫給 AI,AI 都會紀錄保存並轉給李凈瑜,雖然他無法親自閱讀,但凈瑜都能收到
並轉寫告訴他,他們並不孤單。

講座的 Q&A 時間,李凈瑜被邀請上臺分享這段日子國際救援的歷程。凈瑜告訴我們,在場


每一位聆聽劫難的人,透過寫信、分享,在這樣訊息中去表態與不認同迫害人權的行動,都是
對家屬的幫助。李明哲蒙難這 5 年對李凈瑜而言,她亦是歷劫歸來,心靈的磨難與奔波也讓她
整整掉了 15 公斤,167 公分高的李凈瑜當時瘦到 44 公斤,她帶著如同骷顱般的身軀去中國和
丈夫會面。她說,「我去中國不掉眼淚,也不放棄自己,最後他被治療,我被治癒。」

會後,我走向凈瑜向她致意,她一開口卻是問我:「我可不可以給妳一個大大的擁抱?」
我知道,她是一個溫暖的人,同時也能溫暖別人。

結束了 11 月底的這場講座,和凈瑜是舊識的季刊總編 Meg 約好了下次與編輯部夥伴的再


敘,訂在 12 月 17 日「寫信馬拉松」臺南場的當日。那天臺南久旱逢雨,凈瑜夫妻和季刊組的
4 個夥伴,我們圍聚在餐館的二樓如同老友般的開始對話。

檔案的啟蒙

李凈瑜大學時期就讀勞工關係學系,與李明哲相識相戀,他們關心公眾議題,個性互補,
一路走到今天,兩人既是人生伴侶也是革命同志。她向來支持先生在中國的人權工作,也知道
這是有風險的,所以李明哲失蹤之後,她非常著急但又沉著應對。

然而,始自 2002 年起,李凈瑜已在施明德基金會的工作,閱讀與整理白色恐怖時期的政


治檔案是她的日常。這 20 年,李明哲陪著她,也在這 10 幾年的檔案徵集過程當中,李明哲是

圖 /Unsplash,Photo by Joseph Barrientos

97
人物專訪

看著妻子如何走過與國家檔案對抗的路途,這段歷程也深深影響他們彼此。李凈瑜忽然話鋒一
轉,「但是我覺得從沒有一個公眾議題忽然間讓我覺得……我有一點被『打醒』!」

她解釋,她所謂的被「打醒」是因為她自 2002 年開始陪著施明德先生去徵集他的檔案至今,


就連李明哲不在身邊的 5 年,手上徵集檔案或研究,都不曾停止或中斷。此期間,她也持續進
行李明哲的國際救援工作,救援李明哲成為了她對於對檔案議題上的延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
響。

這 20 年的歷練讓李凈瑜理解威權統治者的思維邏輯,也讓她可以判讀獨裁國家面對國際
壓力時的反應和作為。就算時空背景遷移至今,統治者的想法依然換湯不換藥。故她進一步拆
解分析,更確信走國際救援這條路是有用的——雖然無法讓李明哲很快的回來,但他是可以有
尊嚴的、像個正常人回到她身邊。

李明哲補充,對統治者最重要的是讓政治犯完全喪失反抗意志與能力,所以會把政治犯長
期軟禁,不讓家屬探視,以致完全喪失對未來的期望,最後自我放棄。統治者甚至會用秘密審
判,在政治犯身上加諸不名譽的罪名,輕者如詐騙、逃稅等經濟犯罪,重者則安上嫖妓、性犯
罪、間諜等不譽之罪,讓政治犯在牢裡也飽受獄友欺凌。他剛出事的時候,網路謠傳他是去中
國嫖妓或去作間諜。李明哲認為,如果他接受中國政府的威脅,和中國政府私了,會承擔什麼
代價是他無法想像的,這些不名譽的罪名只會讓在他回到臺灣後,從此隱姓埋名,無法繼續關
心公共事務,從一個小監獄回到一個大監獄而已。

展開救援的李凈瑜心裡更加清楚,她無法
決定李明哲什麼時候回來,因為那是中國政府
決定的,但她可以決定李明哲用什麼樣的姿態
回來,她不只要捍衛李明哲的自由,更要捍衛
李明哲的名譽和未來繼續關心人權議題的能
力。

▲ 2022 年寫信馬拉松現場一隅,彼時此刻李明哲已平安回
到臺灣(李耘衣拍攝)

98
她也是來自大港的女兒——李凈瑜專訪

李凈瑜和李明哲也從檔案學習,檔案裡揭露很多政治犯內心的思維、遭遇的困難,以及統
治者的應對手法。這些檔案其實有個範本,統治者藉此預知政治犯在牢裡最需要的是什麼、心
理層面的弱點,需要外界提供哪些資源。李凈瑜也在檔案中看到來自國際的關心,有些壓力會
讓當權者有所顧慮,也影響他們對待政治犯方式,下達不同的命令。

在與檔案交手的生命經驗中,讓李凈瑜去相信有些事情是可以被克服的。她不是基督徒,
但是聖經新約(希伯來書 11:1)裡面有句話,讓她理解磨難與信仰相互為彼此的基石:「信就
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確信他信任的事情是一個有力
量的信仰,當生命遭遇煎熬,他會認知到——你必然要去承受試驗,因為這是你的信仰。

在施明德基金會的工作歷練,以及國家檔案的閱覽與啟蒙,給了李凈瑜強大的信念和信心,
成就了今日的李凈瑜和李明哲,這對於他們的影響是同時存在的。

因此,當這對夫妻遭遇這場劫難,他們從不把自己當做受害者,並保有一致的信念——當
被命運選上時,我們不和魔鬼交易。也讓李凈瑜在公開場合進行救援行動時,態度冷靜堅定,
不曾掉下一滴眼淚。

一個有教科書的孩子

李明哲回憶每次的探監會面,妻子並不是向他傾訴思念之情,而是告訴他:「李明哲我們
都在關心你。」這些會面靠的是一些國際的幫忙!是很難得的,若在過去的時空背景下,政治
犯的家屬完全沒有機會。李明哲回到臺灣那天,因為 COVID-19 檢疫隔離,他們無法當面擁抱,
卻在那晚不間斷講了好幾小時的電話,確認在救援期間李凈瑜的每個策略和決定,如何影響李
明哲在黑牢裡的每一天。

曾有熟悉的資深媒體記者會對李凈瑜說:「啊,你的老闆是政治犯,你老公也是政治犯。」
如此的莞爾待之,也是他們當時處境中的一種感慨。但李凈瑜強調,如果她沒有過往與施明德
先生共同徵集檔案、閱讀檔案的生命經歷,絕對沒有現在的自己。

李凈瑜說:「我是有教科書的孩子。而李明哲不在的這 5 年,我沒有交白卷。」

99
人物專訪

這本教科書讓李凈瑜知道,當她面對統治者,爭取自由不可能不付出代價。統治者關壓政
治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摧毀他的「尊嚴」。在臺灣過去爭取自由的歷史中,凈瑜解釋:「我
和先生的苦難根本不算什麼,我只是選擇一個我們扛得起的代價,窮盡一切努力,讓李明哲可以
在監獄中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讓他保持自己的尊嚴。如果我們不願意付出代價,那只能任魔鬼
蹂躪,我們會輸得一無所有。」

李明哲再補充,這正是李凈瑜堅持公開救援的方式,逼中國政府不敢完全禁止妻子來監獄
探視,她僅是按中國的「法律」執行探監的權利。透過妻子的探視,讓他可以把中國監獄很多
違法的行為公諸於世,讓自己在監獄不再只是囚犯,而仍然是一個人權工作者,可以在中國做
監獄的「田野調查」,讓世界理解中國政府對法律的漠視。這樣心態的轉變是他維持自由心智
最重要的關鍵力量,而這種力量的來源就是臺灣白恐時期的這段教科書。

白恐的集體創傷與轉型正義之難

1945 年二戰的尾聲,臺灣,美麗福爾摩沙,無法逃離戰亂與政權交替的歷史命運,經歷國
家體制失序的年代。228 事件的槍聲響起後,臺灣也自 1949 年 5 月 20 日開始,實施長達 38
年的戒嚴,然而白色恐怖並沒有因解嚴而停止,統治者在不同階段所行使的國家暴力、思想清
洗整肅、不公不義的審判……,造成臺灣社會長達半世紀的集體噤聲。白恐遺留的集體創傷至
今無法平復,除了難以建立互信社會之外,民眾也恐懼周遭人事物接觸政治,甚至,轉型正義
之路走得艱辛。

1999 年 12 月 15 日,立法院通過《檔案法》,並於 200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這是臺灣第


1 次有機會把各個檔案從不同單位徵集回來。2003 年 2 月 28 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美麗島
事件檔案展」,也是讓臺灣社會首次有機會系統性地看見「美麗島檔案」,同時看見政治受難
者在高壓的背景下,去面臨被監視、刑求、迫供、蹂躪的一段歷史。然而,若是這些檔案在沒
有任何註解與說明直接赤裸裸的展示,大眾看見的可能只是受難者的認罪、自白,以及人性的
怯懦,而不是去理解這些「罪刑」脈絡究竟從何而來。就如同中國政府安排李明哲公開認罪、
形式上公開審判的型態。李凈瑜希望我們要能夠同理「受難的人有言不由衷的權力」。

100
她也是來自大港的女兒——李凈瑜專訪

李凈瑜在檔案開放之初就勤跑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
管理局(簡稱:檔管局),當時檔案是如實呈現,毫無
遮掩,只差無法複製取回。直到一天,當局發現檔案可
以告訴人民更多的事實真相,體制便開始恐懼,國家檔
案開始有了很多補釘般的遮掩。凈瑜進一步解釋,按照
現在政治檔案法的運作邏輯,是無法建構當時事實的全
貌,也影響她如何去看待李明哲遭遇到的事件。她繼續
言道,《檔案法》第 22 條提及「國家檔案至遲應於三十
年內開放應用,其有特殊情形者,得經立法院同意,延長
期限。」試想,若回推到白恐時期的政治受難者的年紀,
許多當事人或家屬,恐或無法在有生之年查找自己蒙難
之因。對此,她支持《檔案法》的精神,但反對 2019 年
7 月開始施行的「政治檔案條例」,並希望大眾能多思 ▲ 李凈瑜翻閱徵集的檔案資料,右下的複印檔
考目前檔案法的運作。 案可見遭粗暴遮掩的痕跡(李耘衣拍攝)

韓若春遺書和成慶齡女士

1962 年施明德被捕並押送軍法處青島東路看守所,韓若春是施明德的獄友,兩人因被判處
死刑囚禁一室,直到 1963 年 12 月 31 日韓若春被執行槍決。韓若春與妻子蔡秀蘭的獨生女韓
蔡卿,在父親被槍決時年僅 5 歲,她在母親改嫁後隨繼父姓成,改名慶齡,現在是旅居奧地利
的鋼琴家。2011 年,成慶齡受邀回臺舉行音樂演奏會,此期間她特地拜訪施明德,她落淚說,
她想知道父親是個怎麼樣的人。2011 年 10 月 7 日,成慶齡在施明德一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檔
管局,成慶齡發現了父親被非法扣留 48 年的遺書,以及被非法用「立可白」塗抹掩蓋的檔案
資料。返回奧地利之前,成慶齡慎重寫下委任書請施明德協助,因為她想看見一個「完整、毫
無遮掩的歷史真相」。 1

1 參引自「施明德文化基金會」〈真相,怎可離受難者如此遙遠〉一文。
http://www.nori.org.tw/lastnews/ 真相,- 怎可離受難者如此遙遠 /

101
人物專訪

我們相約受訪之日,臺南竟是滂沱大雨,我們見李凈瑜一手挽著李明哲,一手拉著裝滿文
獻與資料的行李箱,有備而來。她說她想為我們唸唸這封遺書,她緩緩讀道:「秀蘭,不要悲切,
也不要難過,再好的夫妻,早晚都會嘗到這生離死別的滋味,我們來到人間已經很不容易了,在
任何的環境中,希望你堅強地生活下去,這是妳的權利,沒有理由放棄,...(略)... 告訴妹妹,爸
爸一直以無法培養她成人為憾 ...(略)...。並告訴妹妹,爸二十八歲來台灣,三十五歲和媽結婚,
除了正義以外,了無財產,...(略)...。別了,我親愛的妻女,願你們母女相依為命,長受上蒼的
庇佑,樂觀奮鬥,苦難的終點是幸福的開始。 秀蘭的父親孩子的爸 若春 七月二十二日夜」

這是臺灣在白恐時期其一受難家庭故事,39 歲的韓若春與 5 歲韓蔡卿,僅能透過這封沉寂


近半世紀的遺書,重續他們的父女之緣。根據促轉會 2022 年任務總結報告,據現有部分公家
單位與執政黨檔案紀錄,威權統治時期政治案件當事人人數推估為 22,028 人 2。 如果我們不只
著眼事件當事人的數量,並察覺、看見當事人身處的家庭、家族,也可以推估,有近 22,028 個
政治犯的家庭承受政治暴力創傷。

回到 2022 年 12 月,我們透過李凈瑜讀到這個令人斷腸的故事。Meg 此刻有感而發,臺灣


在促進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政治檔案被解密後,促轉機關有邀請受難者回去翻看檔案,並辦理
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坊,培育相關諮輔人才,傾聽、陪伴受難者的傷痕。然而,促轉機關解
散,任務轉交其他部會後,這些工作處於延滯的狀態,沒有看到公部門更進一步的開展與活動,
非常可惜。曾進行政治暴力創傷相關研究的季刊夥伴,則在訪談後有感而發,就她所知,以受
難者或受難家屬而言,其實很難接受自己要去翻看檔案這件事,特別是部分受難者跟家屬,只
要聽聞臺灣政治或兩岸的軍事新聞,便會勾連記憶,創傷症候群發作,出現不同的精神症狀。
有些受難者能回去直視檔案,除了是追求真相,也是從迷霧中摸索並看見自己如何在層層結構
中受害、受傷,包含肉體施暴、服刑、監控、汙名等等。直視檔案,不只需要勇氣,更需要受
難者的周遭(國家、媒體、社會大眾、親密家人朋友等)提供強大、可靠而安全的支援、支持。
此外,受難者也必須盡可能透過不同的練習,讓自己從受驚的狀態中,找到去向安全心智狀態
的精神道路,提供自己庇護。

2 參引自促轉會(2022)。任務總結報告。https://gazette2.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
eg028098/ch01/type7/gov01/num2/images/Eg03.pdf

102
她也是來自大港的女兒——李凈瑜專訪

李凈瑜,一個有教科書的孩子,甚至從未沒想成為國際救援行動的當事者,她在檔案與李
明哲的救援中來來回回感受,她的生命竟然與 20 年來閱讀白恐檔案有更深一層的連結。李凈
瑜知道自己的眼淚不會得到中國政府的憐憫,只會換來中國政府更多的羞辱,所以她會在記者
會前先大哭一場,宣洩情緒,之後就帶著冷靜與不畏的態度面對鏡頭。

然而,我們知道,李凈瑜有顆溫暖的心與憫人的天性,這是她 20 年來與檔案交手所疊沓
出的溫柔與信念。這些,也來自凈瑜母親的智慧與支持。

她也是來自大港的女兒──李凈瑜與她的母親

1940 年代末期,身穿國民政府軍裝的外省官兵也在高雄鹽埕街市往來穿梭,生活在這裡的
民眾還在調適政權轉換下的文化衝擊。李凈瑜的外公自日本時代就在高雄鹽埕開設染坊,戰後
繼續在市場賣布。李凈瑜的母親當時 13 歲,受過日治時期的國民教育,擔起生活的擔子,和
妹妹分別負責街頭與巷尾的布行。

一日,一位自上海的軍官到凈瑜阿姨主理的布行買布,開口便說要用上海的商業買賣慣例:
買家買一尺布,店家得再贈送相對應比例的布匹當回扣。凈瑜的母親與阿姨所接受日治時代經
商文化的養成,知曉商品本身的利潤是可以計算的,商家也不會在售價上刻意浮報灌水,面對
外省軍官不合理的要求,她們當然不接受。因此凈瑜的阿姨據理力爭,這讓外省軍官顏面盡失,
甚至發怒和凈瑜阿姨產生肢體衝突,逐漸引起旁人圍觀。

凈瑜的阿公也聞聲而至。不久後,官兵便架起槍桿,把槍桿對自己人民,動用私刑,把店
圍了起來,還把阿公押往高雄憲兵隊。凈瑜母親知道父親被軍隊押走,心急如焚的求助警察。
對凈瑜母親一家而言,這並不是一椿簡單的案件。

圖 /Unsplash, Photo by Maksym Kaharlytskyi

103
人物專訪

尤其,戰後初期的臺灣社會時有傳聞,夜半有人突然被從家中帶走槍決,甚至下落不明,
社會整體瀰漫著惶惶不安的氛圍。當時的臺灣社會正面臨國家力量失序的絕境,該是維護秩
序的警察也無能為力,他們表示無法和軍隊對抗,也沒辦法保障人民合法權益,只能和小女
孩說,警察槍沒有軍隊大。凈瑜的母親眼見情勢不對,只能想辦法對外求援。13 歲的她不做
多想,她沒有站在原地投降哭泣,她思考誰比軍隊的槍更大,更有力量?她想到仍在高雄港
口駐軍的美軍。

她一路跑向高雄港口,不諳英文的她攔下認識的三輪車伕,要他幫忙向美軍解釋和求救。
美國軍官不敵小女孩的苦苦央求,著實動了惻隱之心,帶上她一起到高雄憲兵隊進行交涉。交
涉過程中,美軍問她是否有任何要求,她單純而明確表達:

一要確保民間私財不被任意侵占;
二是不能秋後算帳;
三是要抓人的外省軍官坦承錯誤。

這是凈瑜的母親憑著直覺展開的國際救援,那年,她只有 13 歲。在美軍的庇護下,她成
功救出自己的父親。這份真誠而堅實的力量,跨越時空,也成為李凈瑜救夫過程中最堅實後的
後盾。李凈瑜知道,面對不守秩序的中國政府,不能坐困愁城,只能去求助於更強大、更有力
量的國際輿論。

2017 年,凈瑜的母親年事已高,已有輕度失智。彼時,李凈瑜也展開第一次的國際救援。
老母親將手頭的百萬定存解約,資助女兒,她告訴女兒不要怕,到美國之後,有什麼委屈就把
它說清楚。這是母親教給李凈瑜的有智慧的理性,面對強權時,如果是做對的事,她可以去找
一個更大的力量把道理說清楚。

老母親那種面對困境,永不放棄的態度,深深影響李凈瑜的價值觀,在這煎熬的 5 年,李
凈瑜曾經接來母親同住照顧。她說,不是母親需要我,而是我更需要她。

圖 /Unsplash,Photo by Joseph Barrientos

104
她也是來自大港的女兒——李凈瑜專訪

尾聲

李凈瑜是個低調的人,過往很少在公眾前露面,也覺得不是很必要。她認為,如果參與討
論的夥伴想法比較對得上,就能有意義的對話,也因此,大多時候她只和同溫層接觸。相較之
下,李明哲在外奔走、發聲,看見世界的局勢跟事態的發展,則成為她對外的窗,讓她知道許
多事情的進展。在尚未從白恐集體創傷中痊癒的臺灣社會,這或許是她為自己鋪設的安全網。

然而,李明哲事件發生到結束的這 5 年,卻有不認識、陌生的臺灣人給予她溫暖。她出外
吃飯的時候,有人默默幫她買單,或是同理她、支持她。在網路上,即便有諸多網友在社群媒
體評論她的行動,從未有人走到她面前指著她鼻子罵。還有許多陌生的網友關注李明哲的案子,
他們分享資訊,或者以此為議題進行創作,盡力曝光、維持李明哲事件的始末,聲援在中國獄
中的李明哲,也聲援她。

李凈瑜說:「我無法看到所有的政治檔案,但我是被白色恐怖歷史撐住的孩子,臺灣過去苦
難的力量撐住我。我沒有虧負我看過的歷史檔案,我沒有覺得我做得很好,但我全力以赴。」

20 年的檔案經驗,一次成功的國際營救,讓李凈瑜和李明哲夫妻更相信人權是普世價值,
所以當人權被迫害,就算臺灣是個小國,依然可以透過另一種方式進入,突破國際枷鎖,並用
人權去訴說,才能用自己的價值去對話。現在臺灣可享有的自由,都是前輩用生命血淚付出的
代價。來到這個自由的時代,假若我們沒有掙脫威權時代的桎梏與陰影,我們依然是「奴隸」。
選擇發聲,是我們應有的權利,也充滿力量。

最後,我們私心借用已故作家陳柔縉首部時代小說《大港的女兒》作為專訪的篇名,小說
橫跨百年臺灣歷史,從日本時代到晚近,藉由小說主角孫愛雪的經歷,刻畫高雄女兒對生命無
所畏懼與勇往直前的精神;藉此也向李凈瑜的母親致敬。

她是大港的女兒,並將這精神延續到她的女兒李凈瑜。

(本文感謝李淨瑜、李明哲協助校對補充)

105
SDGs 連載專欄

106

圖 /freepik
連載
SDG s 專欄

本刊第 99 期至 106 期策畫「用繪本話性別談 SDGs」連


載專欄,由劉淑雯老師、林微珊老師主筆,相關說明請參
閱本刊第 99 期(第 56-59 頁)SDGs 連載專欄前言〈未
來,怎麼來:SDGs 與十二年國教〉。

線上閱讀:https://pse.is/4twkh3

107
SDGs 連載專欄

【第三篇】用繪本話性別談 SDGs:

目標 6 淨水及衛生與
目標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劉淑雯 / 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ers College 課程總監
臺北市立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兼任助理教授
林微珊 / 臺北市立臺北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

現在打開水龍頭就有源源不絕的水、插頭接上所有的電器就能運轉,但你能夠想像在撒哈拉
以南的非洲家庭中,使用傳統炊具和燃料的家庭,女孩每週大約花 18 個小時收集燃料或水,而男
孩則花費 15 個小時;使用太陽能炊具和燃料的家庭,女孩每週只花 5 小時收集燃料或水,男孩只
需 2 小時;燃燒固體燃料造成的室內污染對婦女和女孩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據統計每年
有 430 萬人因室內空氣污染而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及兒童,從這邊可以看出女性仍為燃料和
水的主要收集者,但透過使用永續能源或是能夠獲取足夠的水源和能源,就可以有效改善女性和
兒童的健康和福祉並可能提供產生收入的機會和接受教育的時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繪本中
談到哪些性別和水資源和能源有關的議題吧!

SDGs 目標 6「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 淨水及衛生」


此目標核心為「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希望能在西元 2030 年前
達成 8 個細項目標,其目標概述如下:所有人都能獲得安全且可負擔的飲用水、讓每個人都享
有完善的衛生設備,包括用肥皂和用水洗手的設施,特別注意婦女、女童及弱勢族群的需求、
透過減少污染、消除傾倒廢物、減少危險化學物質與材料釋放等方式改善水質,將未處理廢水
的比例減半,並提高全球水資源回收率與安全再利用率、大幅提升各個產業的用水效率,確保
永續的淡水供應與回收,以解決水資源短缺,並大幅減少面臨缺水問題的人數、全面實施一體

圖 /freepik lifeforstock

108
【第三篇】用繪本話性別談 SDGs:目標 6 淨水及衛生與目標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化的水資源管理,包括適時地跨界合作、保護及恢復與水有關的生態系統,包括山脈、森林、
濕地、河流、含水層和湖泊、擴大對開發中國家的國際合作與能力培養支援,協助其水資源、
衛生相關的活動和計畫,包括雨水蓄集、海水淡化、提高用水效率、廢水處理、水資源回收再
利用技術、支援及強化地方社區參與,以改善水與衛生的管理,可連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
性別平等教育(探究社會中資源運用與分配的性別不平等,並提出解決策略)、人權(關心周
遭不公平的事件,並提出改善的想法)、環境教育(收集並分析在地能源的消耗與排碳的趨勢,
思考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參與集體的行動)、海洋教育(認識家鄉常見的河流與海洋資源,
並珍惜自然資源)。

相關繪本

《水公主:喬琪.巴迪爾的真實故事》
(The Water Princess:Based on childhood experience of Georgie Badiel)

作者:Susan Verde / 插圖:Peter Reynolds / 譯者:劉清彥


出版社:道聲 / 語種:繁體中文
參考細項目標:SDG6.1(所有人都能獲得安全且可負擔的飲用水)

簡介:你能想像家裡沒有水龍頭的生活嗎?琪琪公主什麼都做得到,但她無法讓水源靠近她居
住的地方,也無法讓水變得乾淨。天還沒亮她就要跟媽媽走到遙遠的一方去打水,村子裡的其
他人也是,甚至要比他們起得更早走得更遠。終於輪到琪琪公主打水,但水舀起來是濁濁深褐
色的,她夢想著未來能張開眼睛就有乾淨源源不絕的水可以用,而這個夢想在琪琪公主長大後
能不能完成呢?

(資料來源:https://www.taosheng.com.tw/products 水公主精裝生命花園 35)

109
SDGs 連載專欄

繪本延伸思考與活動
以《水公主:喬琪.巴迪爾的真實故事》繪本為例
(一)延伸思考
1. 繪本中主角為什麼要每天早起呢 ?
2. 繪本中主角她如何將混濁的水變乾淨呢 ?
3. 你覺得非洲地區的人們為什麼會缺乏水源及沒有乾淨的水可以用?
(二)建議活動 [ 可參考劉淑雯等(2022)《用繪本談 SDGs,與國際教育接軌》一書 ]
1. 與同學組成小組,動手試試看使用沙子、石頭、草及其他不同的材料將混有泥土的水
變乾淨,並去比較看看使用哪一種材料可以讓水變得比較乾淨,也想一想這樣的水能
不能飲用?(連結自然科學、社會課程、海洋教育議題)
2. 同學進行分組討論現在為什麼打開水龍頭就有水源源不絕的流出來呢?是利用什麼原
理呢?(連結自然科學課程、環境教育議題)
3. 收集你平常的用水量做成表格記錄下來,和同學比較看看並且一起想一想可以用什麼
方式減少用水量(連結數學、社會課程、環境教育議題)
4. 查找過去歷史故事,為什麼過去都要由女性到遠方打水來負責生活中的相關事務,如
洗衣、煮飯,畫出心智圖來探討原因,並思考若是現在你可以怎麼做?(連結社會課
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SDGs 目標 7「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此目標核心為「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希望能在
西元 2030 年前達成 5 個細項目標,其目標概述如下:確保所有人都能取得可負擔、可靠、和
現代化的能源服務、提高全球可再生能源比例、使全球能源效率改善率成長一倍、加強國際合
作,以提升清潔能源研究與技術,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更先進與清潔的石化燃料科技,
並促進對能源基礎建設與清潔能源技術的投資、擴大基礎建設並升級技術,向開發中國家提供
現代化及永續的能源服務,尤其是最低度開發國家(LDCs)、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和
內陸開發中國家(LLDCs),可連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能源教育(認識並了解能源與日常
生活的關聯、使用與安全、實踐節能減碳的行動、認識我國與國際間能源管理及永續發展的情
形)、環境教育(了解各種替代能源的基本原理與發展趨勢)。

110
【第三篇】用繪本話性別談 SDGs:目標 6 淨水及衛生與目標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此目標尚未有合適的女性傳記繪本,故採用多文本策略設計,先閱讀國內相關推動永續能源
的 SHERO 女力故事,並延伸活動閱讀結合相關傳記人物──坎寬巴繪本,深耕性別平等教育。

來自臺灣的社會學博士女性創業家陳惠萍說 :「你必須要勇敢地去改變你自己,你才可以
去改變這個世界你認為不完美的那個部分」,從停電看到人們會因缺電而感到不方便,她與創
業團隊打造我國第一個綠色能源的出資平臺「陽光伏特家」(綠點能創股份有限公司)。希望
藉由綠能公益、共享機制讓造價高昂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可以再願意提供家中屋頂者的人裝設出
資者提供的太陽能板,將電力回售給電力公司而得到收益。希望從中關懷弱勢將能源放在最需
要而且最弱勢的的族群身上,讓綠能科技的發展產出更多社會價值,共創永續生活的美好環境
(呂依婷,2020;蕭婷方,2022)。

相關繪本

《馭風逐夢的男孩:威廉.坎寬巴》
(The Boy Who Harnessed the Wind)

作者:William Kamkwamba, Bryan Mealer / 插圖:Elizabeth Zunon


譯者:謝靜雯 / 出版社:維京國際 / 語種:繁體中文
參考細項目標:SDG7.1(確保所有人都能取得可負擔、可靠、和現代化的能源服務)

簡介:14 歲的坎寬巴出生在沒有水也沒有電的馬拉威小村落,是家中 7 個孩子中唯一的男生,


為了滿足家人的溫飽他只好跟著爸爸去工作,也不能到學校上課。但他不放棄,仍希望自己有
一天能夠能為村莊裡的居民帶來水和電,他利用時間去圖書館借書,撿別人不要的破銅爛鐵來
拼湊出簡易版的風車,用村莊內最容易取得的天然資源──風,來製造出電力,儘管村莊裡的
人不看好他,他仍全力去嘗試也使用了風力讓燈泡發亮,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資料來源:https://www.tmac.com.tw/book/book_f2.asp?category_id=6&subkindid=1&subsetid=1&items_id=003173)

111
SDGs 連載專欄

繪本延伸思考與活動
以《馭風逐夢的男孩:威廉 ‧ 坎寬巴》繪本為例
(一)延伸思考
1. 坎寬巴為什麼沒辦法到學校去念書 ? 裡面所包含的性別刻板印象是什麼 ?
2. 坎寬巴製造出了什麼物品 ? 這個物品的功能是什麼 ? 他運用了什麼能源 ?
3. 在這個地方還有哪些能源可以利用呢 ? 你會如何使用這些能源 ?
(二)建議活動 [ 可參考劉淑雯等(2022)《用繪本談 SDGs,與國際教育接軌》一書 ]
1. 和同學組成學校探險隊,一起找出學校附近及校園內的能源來源,並試著分類哪一些
屬於再生能源。另外也找一找校園內有沒有哪一些是屬於能源浪費的地方?並想一想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些地方能更有效利用能源。(連結自然科學、社會課程、能
源教育議題)
2. 動手做做看,利用二手物發明一臺風車或是其他可以用來製造出能源的發明。(連結
科技、藝術課程、環境教育)
3. 查找網路、報章雜誌資料,臺灣有哪些能源可以使用呢?你可以從生活中哪一些步驟
做到節能減碳的行動。(連結科技、社會課程、能源教育)
4. 查找網路資料看看臺灣有哪些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如果女性對這些領域有興趣,要如
何使女性獲得更多這方面的訊息,如果是你,你會怎麼介紹這些再生能源的資訊讓女
性能夠參與呢?(連結自然科學、能源教育及性別教育議題)

結語

「生命因執著而精彩,因無憾而永恆」是奈米淨水科技的女性創業家楊小萍的座右銘,原本
是郵局公務員的她,因為發覺到全球水資源的減少與珍貴性,因而毅然決然決定投入淨水行業,
透過 10 幾年的耕耘找尋最適合淨水的碳材料,利用銀結合在碳材料上,拿下多國專利,長期進
行水資源相關議題的演講,希望為淨水產業帶來正向循環的力量(新唐人亞太臺,2020)。

112
【第三篇】用繪本話性別談 SDGs:目標 6 淨水及衛生與目標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泰國太陽能集團的首席執行長 Wandee Khunchornyakon 女士開始實施泰國清潔能源計畫


而受到讚譽。2010 年在 Asikorn 銀行的支持下,開始以小規模的太陽能電廠進行營運。目前太
陽能集團已經營運 36 個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達到 260MW,可為 2.4 萬個住戶提供家庭用
電(呂依婷,2020)。

香港女性創業家 Christina Tang 創立「Blue Sky Energy Technology」公司,主要販售自


行研發能結合 APP 操作的能源監測儀器,提供人們了解所在建築內部的能源使用概況。透過在
大學內推動家電節能計畫,提高住宿生對能源使用的意識,並看見女性在能源發展產業的潛力
並呼籲應該要重視女性參與各項科技領域的發展(呂依婷,2020)。

淨水和能源議題也是近年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在環境、能源與科技領域女性參與程度較低
行業包括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營建工程業、運輸及倉儲業,2020 年女
性從事前開行業人數占比均未達四分之一(行政院性別平等處,2022)。從上面成功女性創業
家的例子,只要堅持和懷抱夢想,透過不同的模式,如:材料研發、能源開發、資源共享等方式,
都可以讓能源永續的議題變成全民可以參與的行動,女性也可以透過各自的專長發揮影響力。
另歐盟國家的研究指出,單身男性的能源消耗多過於女性,主因在於外食、以及運輸選擇上的
差異。女性也更願意購買永續相關標章的商品,更願意為了環境的永續而採取節能行動。臺灣
正推動 2050 淨零目標的當下,應正視女性身為消費者及使用者的偏好,讓女性發揮對政策設
計、執行、推動上等各層面的影響力。能源轉型的過程裡,女性往往是身體力行的行動者!

參考文獻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2022)。2022 年性別圖像。行政院性別平等處。
呂依婷(2020)。再生能源領域的女性參與國際趨勢與女性角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9,133-135。
新唐人亞太臺(2020 年 11 月 05 日)。女公務員成奈米科技領導楊小萍淨水專利獨步全球。https://pse.
is/4tuwgq
劉淑雯、黃譯平、黃明宏(2022)。用繪本談 SDGs,與國際教育接軌。臺灣麥克。
蕭婷方(2022 年 3 月 7 日)。一杯咖啡決定創業 陽光伏特家創辦人陳惠萍:人不該因性別而侷限自己人生的
選擇。今周刊。https://pse.is/4vgcae

113
SDGs 連載專欄

附錄

(一)SDGs 目標 6 淨水及衛生:精選非傳記繪本

《我們是水源守護者》( We Are Water Protectors)

作者:卡蘿爾・林德史東 / 插圖:米榭菈・高德
譯者:游珮芸 / 出版社:維京國際 / 語種:繁體中文
參考細項目標:SDG8.4 (提高消費和生產中的資源效率)

簡介:「水」對人類的生存非常重要,但遇到汙染水源的危機時,我們能不能與故事中的女孩
一起挺身而出,為了保護我們的水源而努力。
(資料來源:https://www.vikingbook.com.tw/product/detail/1765)

(二)SDGs 目標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精選 shero 書籍

《她們,好厲害:台灣之光.18 位女科學家改變世界》

作者:楊泰興、陳建豪、司晏芳
出版社:遠見 / 語種:繁體中文
參考細項目標:SDG7.a(加強國際合作,以提升清潔能源研究與技術,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源
效率、更先進與清潔的石化燃料科技,並促進對能源基礎建設與清潔能源技術的投資)

簡介:這本科普書籍裡面囊括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共 18 位傑出女科學家的生命故事,
裡面「夢想不到手,絕不放手」的主角國立交通大學光電系副教授余沛慈,她在高中時,為了
全力奔跑完成短跑比賽,不惜將膝蓋上的結痂一塊塊撕下來;為了研究太陽能電池,她鎖定目
標,每天只為了再了解這個能源多一點點,讓這個能源更能被有效利用。
(資料來源:https://event.gvm.com.tw/BGVP004/)

[版權出處補充]
本專欄第 99 期(p.63)文章
歐葛・摩拉《阿姆,謝謝妳!》
小天下出版 / Copyright © 2018 by Oge Mora

114
餐桌上的性別

王南琦
專欄

圖 /freepik/ by bimbimkha & by Eucalyp - Flaticon


餐桌上的性別

你也被叫過恰查某
(tshiah-tsa-bóo) 嗎 ?
*

王南琦
曾任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戰鬥媽媽的餐桌與家書》一書作者

如果你跟我一樣從小被叫「恰查某」,想必對照片中的小白花非常熟悉,甚至惺惺相惜。
以前小白花最常被叫「恰查某」(臺語)或「鬼針草」(華語),反而鮮少人知道它的正式名
稱「大花咸豐草」。

我印象很深刻,在國小時,男生惡作劇用大花咸豐草未成熟的種子當飛鏢,經常朝我背後
射來,伴隨一聲聲「恰查某」。他們見種子飛鏢黏在我衣服上,便大聲訕笑拔腿狂奔離去。

過往人生與大花咸豐草的記憶都是負面連結,近幾年,因為參與推動高雄市與花蓮市非農
地禁用除草劑,開啟我與大花咸豐草和解的契機。

▲ 大花咸豐草是我去農村最愛的免費花材(王南琦拍攝)

* 編按:「恰查某」,意思是兇悍的女性。在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字辭典,推薦用字為「刺查某」,此處
尊重作者語言脈絡及認知,不作更動,但為同一詞,特此告知。

116
你也被叫過恰查某(tshiah-tsa-bóo)嗎?

強勢外來種大花咸豐草

最開始,臺灣無論是野外或是作物栽培都不見大花咸豐草。因為早年蜂農苦於臺灣缺乏冬
季蜜源植物,須自購糖水餵食蜜蜂,造成蜂農很大的經濟負擔。1970 年代,為了尋找冬季開花
的蜜源植物,一位蘆洲蜂農從琉球攜回大花咸豐草種子,並播種自家農場與高速公路兩側。

自此,四季開花的大花咸豐草解決蜂農冬季蜜源的問題。然而,大花咸豐草作為外來種,
已被列為臺灣二十大危害力最高的入侵植物之一。這是因為大花咸豐草在臺灣沒有天敵,如入
無人之境,強勢入侵、迅速蔓延(洪銘成,2010)。

此外,大花咸豐草擁有「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特性。農民若使用除草機割草沒有
除根,不到兩周,大花咸豐草又會長回來。而且,大花咸豐草經割草後的,莖部會越長越粗,
成為更加強勢的雜草,甚至淹沒、覆蓋農作物的小苗,搶走陽光與養分!

為了徹底根除棘手的大花咸豐草,大部分的「慣行農法」生產者選擇使用除草劑取代機器
割草。但是,使用除草劑不只汙染農作物,長期更會影響水質與土壤健康,造成生態浩劫!然
而,臺灣農村年輕人口外移,多剩老農留守,沒有年輕人協助人工除草,農地禁用除草劑有其
實行上的困難。

▲ 大花咸豐草是臺灣冬季最佳蜜源植物(王南琦拍攝)

117
117
餐桌上的性別

兵分兩路對抗除草劑

2017 年開始,我參與高雄市和花蓮市「非農地禁用除草劑」的倡議;另一方面,學習阿美
族食用野菜的知識,在學校與社區推動「可食野草」的食農教育。因為要吃進嘴裡,就不會使
用除草劑,就有誘因驅使農夫改用人工除草等友善環境的方式,隨手可得的大花咸豐草,便成
了最佳教材。此舉也是希望逐步創造市場需求,從餐桌的食用者到農夫,可以改變觀念,將除
惡務盡的眼中釘「雜草」轉變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可食野草。

2018 年,在荒野保護協會與張豐藤議員的努力之下,高雄市成功訂定「高雄市除草劑管
理自治條例」,限制非農業區禁用除草劑,包括學校、公園的雜草等,均限用人工除草,不
能使用除草劑。

可以煮茶入菜的大花咸豐草

與此同時,我也全國走透透,在各縣市分享可食野草「大花咸豐草」的食農教育,好比臺
灣學界研究大花咸豐草佼佼者──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院長王升陽(2016),他曾指出
大花咸豐草的醫療效果:

如果您跟我一樣喜歡喝青草茶的話,菊科的草藥是臺灣民間常用的原料,當然
大花咸豐草也是各家廣為使用的藥草。從組成分角度來看,咸豐草含有的豐富
黃酮類與酚酸類確實為極佳的抗氧化與抗發炎的成分,在我的活性篩選結果看
來,菊科草藥的熱水萃取物中,大花咸豐草對細胞抗氧化與抗發炎是表現最好
的藥草之一。

除了利用大花咸豐草煮青草茶,我也參考義大利西西里唯一米其林女主廚派翠西亞‧班妮
狄托(Patrizia di Benedetto)2018 年到臺南「Les Ombres 光影新歐陸料理」餐廳客座的「香
煎章魚腳與蔬菜馬鈴薯泥」食譜,將大花咸豐草與地瓜結合,開發出一款從幼稚園到社區大學
銀髮族,人人都可上手,老少咸宜的「大花咸豐草地瓜球」。

118
你也被叫過恰查某(tshiah-tsa-bóo)嗎?

可見,大花咸豐草足以走入家庭,作為日常養生飲的基底,也可以製成餐桌上一道簡單美
味的佳餚,與家庭相伴。

武漢肺炎延燒三年的疫情,進口飼料連年漲價,我有許多在部落養雞的原住民朋友開始嘗
試用大花咸豐草作為雞飼料,減輕進口飼料的依賴。雖然這樣還無法全面取代進口飼料,也開
啟另一種循環農業的契機:養雞吃草,產出的雞糞可替農地施肥;有雞吃草,就不用找人除草,
一舉數得。

從人人得而誅之,一舉成為既可煮茶又可入菜還能養雞,未來還有望成為預防癌症與治療
糖尿病的明日之星(王升陽,2016)。這麼厲害的野草,下次看見它,別再叫它「恰查某」,
它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做──大花咸豐草。

參考文獻
洪銘成(2010)。【台灣外來種】野草惡勢力 大花咸豐草。經典雜誌,149。http://bit.ly/40Fkl0b
王升陽(2016)。路邊採藥 四季盛開的大花咸豐草。環境資訊中心。http://bit.ly/3JSQESy

▲ 養雞除草還可省飼料錢與請人除草的費用(王南琦拍攝)

119
餐桌上的性別

【大花咸豐草地瓜球(素食)】

材料:地瓜、植物油、大花咸豐草、鹽巴、黑胡椒粉

料理步驟

①烘烤地瓜,直至筷子戳入瓜體可以穿透的熟度。(也可用電鍋蒸熟地瓜)
②地瓜剝皮,用湯匙將地瓜搗成泥狀。
③洗淨大花咸豐草,只取嫩葉,切碎備用。
④炒鍋放油加熱,將切碎的大花咸豐草、少許鹽巴及黑胡椒粉一起入鍋炒熟。
⑤取一口大小地瓜泥,捏成圓球狀;像包湯圓般,在地瓜球中間填入炒熟的大花咸豐草。
⑥包好大花咸豐草內餡後,將地瓜泥搓成圓球狀,即可食用。
~如果想要再為這道料理增色,小撇步報你知!~
⑦若想增味,可將肯瓊粉或是匈牙利紅椒粉均勻抹上地瓜球外側。
⑧可用芫荽花、紫蘇花、九層塔花等可食用香草花作裝飾、擺盤,即可上菜。

120
你也被叫過恰查某(tshiah-tsa-bóo)嗎?

▲ 老少咸宜的大花咸豐草地瓜球,以芫荽花的花瓣點綴裝飾(王南琦拍攝)
121
性別
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圖 /freepik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父權美貌 / 賦權美貌:
美麗是性別規訓下的神話,
還是自我勞動的成果?
劉子涵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生

東京奧運已於 2021 年 8 月落幕,然而其中掀起了不少性別議題。勇奪三金的南韓射箭


選手安山,卻被網友質疑「為什麼把頭髮剪那麼短?」甚至演化出眾多仇女言論與 Twitter 的
#female_shortcut_campaign(女性短髮運動),吸引眾女性剪髮相挺;另一方面,德國女
子體操隊在冬奧資格賽中穿上覆蓋大腿的長褲型緊身衣,拒絕體操文化中的性化現象,比如抵
制男性慾望的凝視,即使名揚萬里的 Simone Biles 說自己反而更喜歡高衩體操服只因那讓自己
看起來更修長,卻也呼籲著大家重視運動選手的舒適與選擇——所謂的「選擇」與「自由」看
起來沒什麼爭議也沒人會反對,但真的如此簡單嗎? 1990 年代開始女體自主的爭論至今卻仍
未停歇,比如 2021 年挪威沙灘手球隊因未穿著比基尼出賽遭受罰款的同時,帕運選手 Olivia
Breen 卻被指正褲子太短過於暴露。這樣雙標的結果顯現出的問題是:女性的身體被作為一個
問題與可評價的存在。然而在抵制男性凝視與父權壓迫的聲浪下,當女性符合主流的審美觀時
卻似乎讓人難以相信:「這是我的選擇!」,就好像:「覺得自己花很多時間在外表上之後,
就會開始有一種奇怪恐懼。擔心人家認為我是膚淺的只知打扮不知充實自己的女生,不會有哪
一個女生喜歡讓人當花瓶或讓人當笨蛋…(賴思彣,2007)。」

「找到妳自己!」當追求外貌成為一種虛假自主?

「我覺得妳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呢!」大學的我除了化妝還不厭其煩的替換指甲油顏色,
更樂於在上面「作畫」,這是老師看到我指甲後說出的話,上揚的語氣和笑容與這不太搭嘎的
臺詞,讓當時的我很困惑:「所以這是稱讚嗎?」女性主義長期以來將女性外貌視為一種富含
政治意義的議題作為討論,多數研究表達「外貌標準」鞏固了父權體制與女性從屬的位置,比
如媒體監控女性的身體魅力,或者催化女性藉此爭取社會認同,當然更多的是說享受了一些性

124
父權美貌 / 賦權美貌:美麗是性別規訓下的神話,還是自我勞動的成果?

別優待。Susan Bordo 在 1993 年曾經表達女性誤以為所有美麗打造都是自己的選擇,但其實


顯現了一些共通追求的特徵,比如大眼睛、白皙皮膚,甚至也有不少以雙重標準看待男女的例
子(e.g. 男性皺紋代表睿智、女性皺紋代表逝去)。Sandra Bartky(2010)更直指那些反對「追
求美麗 = 服膺壓迫」的女性,只是潛移默化了社會的評價和主流審美觀,讓自我認同變成一種
更進階的自我束縛。

視角帶到 21 世紀,新媒體的崛起同樣被許多研究視為滿足男性凝視的工具,比如「自拍
文化」下一連串打造形象的行為,更被描述為是資本社會的產物。當觀看美貌的方式變得數位
化,監控變成 24 小時無孔不入,甚至組成一股更強大的群體制約,造成審美勞動與情感勞動
的雙重壓迫(康庭瑜,2019;張玉佩、葉孟儒,2008)。而這樣的狀況,也不停延伸到各個場
域中的女性,以女性運動員的陽剛身體與性別氣質討論來說,2017 年 PTT 熱門板討論世大運:
「為什麼臺灣的女運動員,經常看不出來是女生? 1」 ,一直到 2021 年我 Google 著「奧運運
動員」時,眾多報導仍會出現「盤點 7 位實力、美貌與身材並重女運動員」、「維密天使等級
身材」等等關鍵字。當郭婞淳被各家媒體以「舉重女神」代稱、時尚雜誌以力與美結合的方式
凸顯、網友熱切討論著「比賽萌照」等等,憶起過往那些未流露「典範女性特質」的許淑淨和
陳葦綾,如何被壹電視專題報導「把裙子穿回來」、在綜藝節目中改造為「社交名媛」的對比
情境,美貌神話與性別氣質禁錮著這些女運動員,「出得了運動場、進得了攝影棚」使全能女
性的期待不停發酵,內外兼「德」成就了 21 世紀新女性典範。

另一方面,美國當代藝術家 Cindy Sherman 為了抵制女性被視為發洩慾望的對象,採用


許多滑稽、怪物化甚至與排泄物為伍的方式,反諷男性中心視角對女體的潔淨美好期待,以挑
釁和反轉的姿態再現女體奪位自主權的樣貌(劉瑞琪,2003)。2018 年韓國引發全球關注的「掙
脫束衣運動」,起因於一位 Youtuber Bae Lina 拍攝了一支「我不漂亮」的影片,透過卸妝強
調「女孩不一定要漂亮、請找到妳自己」,掀起眾多支持聲浪之外 2 ,女性網友開始毀壞化妝
品並剪去長髮上傳社群 3。當抵制與反諷的聲音開始成為美貌的對立面,形成另一種「夠不夠
自由與自主」的女性監控。然而,作為一個女性主義者,被迫停下思考:我勤奮化妝、我樂於
挑選每天的穿著、我喜歡觀看時尚雜誌⋯那我是父權底下的奴隸嗎?這些滿足自我與關乎我的
身體的選擇都是一種「假性自由意識」並服務著男性凝視嗎?為什麼?

1 參見 PTT [ 問題 ] 為何西方女運動員比較保留女性特質(2017/8/26)。https://disp.cc/b/780-ad6x
2 相關的南韓網友貼文可參考「地球圖輯隊」的整理報導(2018/10/25)。https://dq.yam.com/post.php?id=10167
3 相 關 資 訊 可 參 考 英 國《 衛 報 》Guardian News 的 報 導 South Korean women destroy makeup (and smash the
patriarchy) (2018/11/2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80pp5qSlNo&t=23s

圖 /freepik

125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是父權還是賦權?當「經驗」被剝除後的父權 2.0

當女性的愉悅來自於成功打造一個自我滿意的形象,重點不是形象,而是這個「成功的美
麗」由誰定義?康庭瑜(2019)曾訪談了使用 IG 與 FB 這些新媒體的女性,她們清楚所謂的
大眾美感多是來自男性:「哦就那些都是男性喜歡的視角啊」,並指認出自己展現的性別氣質
/ 風格有哪些不同。甚至辨別網路空間的觀看者,比如 FB 多為長輩或陌生者,IG 就是紀錄風
格與同儕共享的日記。這些深思熟慮的篩選與辨別機制,呈現一連串「有意識」的行動。而網
路上對「美貌」的陰性凝視,也努力跳脫男性凝視的壓迫想像,從女性觀看的視角出發,以更
多元的角度堆疊「看與被看」的定義,比起跟隨被頌揚的樣貌,想要呈現什麼樣的自己變成一
種前提:「…大家都說很好看叫我多放自己的照片…但還是會尊重自己的價值觀(中略)我覺
得(放別人說漂亮的那種照片)一點風格都沒有(黃家茹,2018)
。」那些曾被解釋成父權操弄、
不停複製貼上的美貌規則,正與這些行動經驗開始有所出入。

「她們不是安靜的機器人,只想順從丈夫渴望巨乳奴僕的想望(張君玫,1998)。」

Kathy Davis(1998)指出兩個概念讓我們重思女性的位置:Iris Marion Young 對於「不


再只是身體」的討論,就像乳房不只是讓男人慾望的客體,同時也是女性的慾望泉源和功能載
體,比如哺育、衣著考量,成為男性眼中的客體時,她們也在成為主體;而 Dorothy Smith 則
指出女性對於身體的工作,並不是將身體視為「他者的性對象」,而是「我的勞動對象」,為
了這個「我的身體工作」,來搜集資訊的知識勞動、過濾訊息真偽的識讀能力、社群關係的建
立培養、主流時尚與自我風格間的協商調配等等…這個勞動因素、過程與成果創造的愉悅與成
就感,皆是由我的身體和我的心智所歷經、感受與承接,外在的評價是附屬的效應,而不能被
「妳盲從!」一言以敝之。當我們一直強調父權的無所不在,忽略這些真實掙扎而變異出稍有
不同的經驗現象、將女性放在永恆的受迫位置時,這樣將女性弱化的視角只是再製了父權 2.0,
以一種霸權的姿態再次將女性視為她者、以一種圈養的方式看待那些她們對自己身體的勞動。

反思與行動並行,正視複數的女性經驗

然而那些自我詰問又從何而來?「我知道整形有風險但我還是做了」、「我知道 168 斷食
是流行,但我就是想再變瘦一點點啊。」這樣矛盾的感受,表現出的是身體正在真實經驗著這
個時代的美醜文化、建構著我們的認同,也銘刻著權力印記,但這些自詰也是自我的痕跡:「所
以我為何而做?」女性主義並非強迫女人們只能做「那一種女性」,不代表必須毀損化妝品、

126
父權美貌 / 賦權美貌:美麗是性別規訓下的神話,還是自我勞動的成果?

放縱體態並時時挑釁社會才能稱之自由的女性。我不否認社會框架確實存在,但每一次的美貌
勞動,都參雜了生活經驗與反思,比起滿足男性的慾望視角,在我允許的凝視之中獲得歸屬感
與安全感。就好比我的朋友,她的家人總替她的照片上美白濾鏡、菜市場阿姨會問她:「阿就
媠媠,是按怎曝到即呢黑? 4 」全世界都在為她的黑找理由,她卻說:「我就爽啊,多好看。」
她的焦糖色肌膚是特意在休假時到頂樓曝曬看書成就的、如何曬得均勻和不褪色是她的工作考
量,而她樂此不疲,漸漸的,有人開始說她這樣很美、讓人羨慕。我們意識到社會、制度與性
別規訓如何作用於生活和身體之上,我們在歷史與文化中運籌、勞動出各種實際的而非烏托邦
的真實生存經驗,每一次被拓印的性別框架,的確複製著性別角色期待,但也正因為女性有意
識的行動與反思的經驗,才能漸漸開始超出舊有模型,甚至迴向影響大眾的觀點。

「所以『不安定的靈魂』是稱讚嗎?」此刻再思,當時的困惑是對於「美」的語彙範疇與
定義界線的動搖,「不安定」相比漂亮、可愛能作為一種美麗陳述嗎?誰又可以定義?這正是
自我與主流價值對話的過程。直到我大肆分享和沈浸於這份未被定義的「不安定」成就,我覺
察到起初行動的動機並不是為了得到那句漂亮,也不是預設了對方的喜好,這份喜悅來自於我
替自己決定了什麼是美。「不安定」這個新的詞彙,正能詮釋我完成指甲繪畫的過程如此複雜,
所以我為這項美麗勞動和定義感到適得其所。當然,要挑動主流價值底下的「父權美麗」,並
非一己的彈指之力便能成真,也不是光靠指甲油就能成就一番改革。但是,結構之所以能存在,
需要共存其中的人們來應證。而這些身體經驗、內群體的異質性以及這些處境中的真實存活經
驗、感受與敘說的能力,都會再現體制與規訓,並引導我們看見如何從中撐出一些彈性空間、
將行動貫穿於社會網絡之中。一如 Iris Marion Young(2006)所提醒的,身體經驗的關注能跳
脫二分主義也溢出異性戀規範,讓更多的「可能性」存在於世。這提醒著我們,結構在此但經
驗不滅,女體不是只能應證壓迫的分析數據。

參考資料
康庭瑜(2019)。賦權及其極限?後女性主義、社群媒體與自拍。新聞學研究,141,1-38。
黃家茹(2018)。社群媒體上的女性凝視:以 Instagram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劉瑞琪(2003)。扮裝、變體與假面:辛蒂 ‧ 雪曼的詭態諧擬。中外文學,32(7),65-99。
盧沛樺、張玉佩(2010)。性別差異政治: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與認同糾葛。中華傳播學刊,17,139-170。
賴思彣(2007)。女孩就是要化妝——美貌論述的打造與實踐。中華傳播學會年會。
Bordo, S. (2001). Unbearable Weight: Feminism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Body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avis, K.(1998)。重塑女體:美容手術的兩難(張君玫譯)。巨流。(原著出版於 1997)
Mather, S. J.(2010)。女性主義:議題與論證(謝明珊譯)。巨流。(原著出版於 2003)
Young, I. M.(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何定照譯)。商周。(原著出版於 2005)

4 編註:此處為漢羅臺文書寫、臺語發音,意思:為「阿就漂亮,是怎麼曬得這麼黑?」

圖 /freepik

127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哺乳只能親餵?
以身體自主權思考母乳哺育

丘耀文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生

前言
每年 8 月的第 1 週是國際母乳週,當時我在朋友小魚的 Instagram 看見她分享了與寶寶的
合照,附註的文字訊息使用「# 我哺乳我驕傲」的 Hashtag,貼文整體看起來溫馨幸福,其中
一張照片內有張淡藍色的床、和藹的母親、帶著滿足表情的嬰孩,還有一組集乳器。我好奇這
個主題標籤的廣泛程度便點進去瀏覽,結果公開使用的貼文數不超過 200 則,相較隨便一處的
觀光景點都顯得少,而且多數的貼文描述的「哺乳」是使用集乳器集乳後餵養,而非親餵的哺
育方式,這與我的想像有些許落差,作為一位生理男性,我以為政府大力推行的親餵政策與正
當化公共場所哺育的宣導,對臺灣社會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倡議效果,但僅就 IG 平臺上的公開貼
文來看,親餵的普遍程度似乎有待商榷,而我也反思,何以我會直覺地將哺乳行為連結上親餵?
又為何我會如此思考?難道「親餵」成為社會上母乳哺育的單一價值嗎?最後,我從身邊產後
媽媽朋友的經驗出發,認為這是社會建構的文化現象,而不完全以親餵方式哺育的媽媽們,則
又蘊含了另一層個人的社會實踐意涵。

哺乳要親餵成為一種道德價值,是被塑造的

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均有與鼓勵純母乳哺育的公開訊息,過去在 2003 年發表的餵食嬰兒策


略,呼籲各國政府支持母乳哺育六個月後,視情況使用替代輔助食物,最好能持續母乳哺育
至兒童兩歲,直到現在也有許多調查數據在統計各國對於嬰幼兒哺育的狀況。臺灣自 2010 年
實施《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後,以實際的法規來保障、推廣哺乳,不論是不得禁止、驅
離公共場所哺育婦女,或是明定哺(集)乳室設置標準,都是對哺育行為的親善措施。但當
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言進入社會,其高度的權威性便漸漸樹立一種普世價值,基於醫療研究數

128
哺乳只能親餵?以身體自主權思考母乳哺育

據上的種種母乳哺育優勢,告訴婦女要成為 班仍以「直接哺乳」方式哺育等等,不少篇
一個使用母乳哺育的母親;而為了回應這套 幅都以親餵作為指導方針,而推廣上搭配政
價值,政府站在維護婦女與嬰孩權益的立場 府其他用「母愛」、「聖潔」為意象製作的
上,祭出對應法規政策,但這卻形塑了社會 文宣,都把母乳哺育是否親餵這件事,分化
大眾認為婦女哺育,就必須到特定場合的社 在好媽媽道德的兩端,甚至有以「環保」及
會想像,即使哺育條例的第 4 條第 2 款明訂 「為寶寶留下好的地球環境」作為口號,呼
婦女於公共場合哺育的行為,不應受到有無 籲減少輔助食物使用的語句出現。雖然我認
哺乳室影響。但再看社會現實與文化現象, 同永續發展的理念,但這些內容不僅會使非
舉凡女性於公開場合親餵哺乳,常被認為是 哺育者誤以為母乳只建議以親餵方式供給,
暴露、羞恥的,或是多數的哺(集)乳室設 更是建立一套親餵哺育的道德典範,無形增
置在女廁內部(或附近),這其中的連帶關 加產後女性遭受社會眼光審視的壓力。
係驅使女性前往哺乳室哺乳,好像如此才能
成為服從規範的好公民,而其背後隱含的文 隨意查找網路上正式或非正式關於母乳
化意義說明哺育的責任落在女性身上,也側 哺育的學術討論、經驗分享——此僅列舉如
面反映臺灣婦女的哺乳行為,仍被期待以非 蘇莉婷等(2017)探討乳腺炎與母乳哺育的
公開的方式進行。 文章——綜觀之,內容從母體、嬰幼兒的健
康益處,到預防母體乳腺炎、嬰兒營養失衡,
當然,哺乳的方式恆久以來就不僅有親 再到促進母嬰親密關係與心靈交流等等,雖
餵一種,但上述的觀察,是基於「哺乳等於 文獻表達大多以母乳哺育為題,實則從「肌
親餵」的想像而提出的。我還沒有自己的小 膚接觸、吸吮姿勢、母嬰同室」等內文,也
孩,也沒有親自照護過未斷奶嬰孩的經驗, 能判斷出哺乳是以親餵為主的預設立場。透
因此不容易理解產後女性的哺育處境,但回 過研究,親餵的優點確實受到揭露與肯認,
想我看到小魚的社群貼文時,會直覺產生哺 卻也相對形塑媽媽及其重要他人為子求好心
乳等於親餵的聯想,驚覺從政府推廣母乳哺 切的照護實踐態度,並放大其必須達成任務
育的宣導上,我竟被灌輸這樣的知識而不自 的心理焦慮。
知。從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推出
的《母乳哺育手冊》中,仔細端詳內文的衛 換言之,不論在社會文化、政策、文宣
教資訊與建議作為,都可以清晰地發現政府 推廣、醫療論述底下,包含了世界、社會、
已經把母乳哺育預設為親餵的立場,例如: 家庭與個人之間的關係,都讓產後媽媽被賦
「哺乳媽媽要確定寶寶有正確吸奶」的語句 予必需母乳哺育,且最好是要親餵的社會想
與圖例、「這樣的作法可能減少寶寶吸吮媽 像,似乎只要不符合社會建構的道德標準,
媽乳房的次數或時間…」、返回職場後在下 就難以成為一位兼具母愛與文明的媽媽。

圖 /freepik

129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產後媽媽身體自主權與哺育行為的實踐

但若母乳親餵如此受到重視,為何社群平臺的分享貼文卻是集乳器哺育多於親餵呢?從幾
位朋友的分享可以推敲幾個因素,一是公開表示親餵圖文被認為是羞恥的,為避免受到異樣眼
光側目而選擇噤聲;二是礙於哺育及經濟工作之間的兩難;三是做出重視自己身體自主權大於
親餵社會道德典範之選擇的人。不論這些行動有無受到社會道德期待,或是受到惡意態度檢視,
都可以看出產後媽媽在哺育上的自主能動性。

產後三個月的朋友小魚告訴我:

我曾經在公共場合哺乳過幾次(筆者:大概是什麼時候?),就是 2021 年初,


我沒有去哺乳室,而且有用外套稍微遮擋一下,雖然沒有被惡意刁難過,但第
一次有非常多人看著我,我盡量裝作沒事,告訴自己是我想太多了,但第二
次、第三次、第四次都一樣,最後我放棄了:「我放棄並不是因為覺得丟臉,
只是一直被注視讓我覺得不太舒服,我心裡想著:「不過就是寶寶在公共場合
吃飯,為什麼大家要這樣獵奇的看待我?」所以我後來就選擇使用集乳器蒐集
後餵養母乳,自此在公共場合也沒有人來人往的注目了。

從小魚的經驗裡,我們可以推測,即使《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已經施行超過 10 年,社
會環境對公共空間親餵哺乳仍然抱持「新奇」的態度,或許我們無法判斷這些獵奇的眼光是否伴
隨惡意,但能意識到這個行為仍然無法被社會視為像某個路人隨處邊走邊吃東西一樣自然、正常。

寶寶已滿周歲的阿雅與我分享:

這是我的第一胎,當時我進入月子中心後,大家就跟我強調母乳與親餵的重
要性,也詢問我往後有無意願實行母嬰同室,告訴我許多應該做、不應該
做的規則,家人也不斷告訴我,為了孩子好,要不要試試看這個、試試看
那個?我心裡暗自想著:有思考過我嗎?甚至我因為自覺身體疲乏想用集乳
器,都被公婆要求要親餵。最後我選擇說服老公一起搬出去住,我仍然以母
乳哺育,但就用集乳器跟親餵交互使用,處在寶寶健康我也舒服的狀態。六
個月後,我就返回職場工作,我現在做服務業,白天將小孩交給公婆照顧,
遇到最困擾的就是無法好好集乳,就算覺得胸部不太舒服,也因為面對客人
無法抽身,所以說月子中心強調親餵比較好,但根本不適用在我身上啊!沒
辦法……要賺錢呀!

130
哺乳只能親餵?以身體自主權思考母乳哺育

阿雅的初產經驗伴隨了很多「規範」,受到社會標準的檢視,也受到家人期待的壓力,但
母體感受卻在這之中被忽視了,乘載「為了孩子好」的醫療論述建議,她不得不聽從家人的指
導,而礙於壓力的她決定搬家,暫時離開家人也離開這些哺乳標準。然而,當阿雅回到職場,
面對賺錢的壓力,她才發現要持續親餵甚至是有經濟地位差異的。

請育嬰留職停薪照顧寶寶的展展描述她的想法:

我可以付出時間跟心力去照顧我的小孩,那是理所當然的,不論在外寶寶突
然想喝奶或是在家半夜想喝奶,我都可以臨時親餵或中斷睡眠來哺乳,我知
道哺育母乳的優點,也認同政府推廣的母乳哺育宣導,但母乳哺育有很多種
方式,我更傾向集乳、存乳來餵養寶寶,因為「我不想成為人體行動奶瓶」,
失去時間、空間的彈性,變成配合寶寶生理需求的工具,而且我覺得存乳最
大的好處,就是寶寶哭了可以叫老公去餵,我不必把身體綁在寶寶旁邊,還
需要獻祭我的奶頭。

在展展的描述中可以發現她對身體自主權的重視,而自主權意即關乎一個人是否有能力在
充分知情與瞭解相應影響的情況下,對自己現在、未來做出決定與選擇的權利,這種權利應屬
於全球性的普世價值。

上面小魚、阿雅、展展的產後經驗,都顯示了她們在面對母乳哺育的道德典範時,實踐了
自己對抗社會標準的行動,展現了身體自主權的賦能,在仍以母乳哺育的前提下,鬆動親餵為
主的預設立場。我認為,面對社會共構的母乳哺育典範,不論社會或個人,應該要尊重產後媽
媽的自主選擇,強調身體自主權是其一,創造哺育行為的友善空間也僅是一項物質基礎,更應
該建立客觀的衛道素養,讓友善視角成為正常化哺育行為的體現。

參考文獻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8,4 月 24 日修正)。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107 年母乳哺育手冊。
蘇莉婷、張富勝、李育慶(2017)。乳腺炎與母乳哺育。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2(9),257-26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 November 22). UN Human Rights Experts Urge Countries to Increase
Efforts to Protect, Promote and Support Breastfeeding, and End Inappropriate Marketing of Breast-Milk
Substitut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s://www.who.int/news/item/22-11-2016-un-human-rights-
experts-urge-countries-to-increase-efforts-to-protect-promote-and-support-breastfeeding-and-end-
inappropriate-marketing-of-breast-milk-substitut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August 1). Global Breastfeeding Collective - A Call to Ac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global-breastfeeding-collective---a-call-to-action

圖 /freepik

131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爸 爸 的 陪 產 假 ——
從性別平等的觀點說起
李秀如
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性別工作平等法》在 2022 年 1 月 12 日新修正公布,針對受僱者妊娠期間的產檢假從 5


日調高為 7 日;對於受僱者的陪產,也從 5 日調高為 7 天的陪產檢及陪產假,而且,也是薪資
照給。這項利多消息在新聞媒體大肆報導之餘,不禁讓我想起多年前在臺灣職場尚無陪產檢及
陪產假的年代,目睹一位年輕的準媽媽在醫院待產室待產的經驗……

一、沒有陪產假的爸爸——制度似乎預設了爸爸不必參與「育兒」的過程

遇見她時,她已入住待產室第 3 天了,在兩天前她就因有產兆而住了進來。她先生也請了
兩天事假來陪產,但肚中的胎兒遲遲不出來。為了家中的經濟,雖然看得出來她先生充滿了擔
心與不捨,但是,他還是得離開待產的太太去上班。即使如此,他還是擔心地交待,若要生了,
要趕緊通知他,他會儘快回來陪她。

那天傍晚,這位年輕的準媽媽肚中的胎兒還是沒有出來的意思。醫生來查房後,決定要為
這位年輕的準媽媽進行催生。之後,見到他先生趕回來看她,用抱歉的語氣說,某某同事已幫
他代班 4 小時了,等於該同事已連續工作 12 小時,沒有辦法再請該同事幫忙了,他再打給其
他同事試試看…。接下來,就聽到她先生一直在打電話。

聽到這裡,想必讀者應該與我一樣,對於這對準爸爸準媽媽有著擔心與不捨。因為我們可
以想像產婦在待產時,隨著生產的進程,她的身體將經歴著不同階段的子宮收縮,那樣的不適
與痛楚,如果身邊有配偶(最親密的伴侶)陪產,即使無法實質上減輕身體的不適與痛楚,在
精神上絕對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支持與鼓勵。而且,配偶陪產,不僅會降低產婦對生產的畏懼
與孤單感,更可以與產婦一起經歷生命誕生的歷程與喜悅。

除了安撫產婦的情緒,隨著社會變遷,母親就業增加,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
工模式已逐漸改變,社會已開始重新界定理想父職的概念,由傳統有距離的養家者,轉變到共

132
爸爸的陪產假——從性別平等的觀點說起

親職的父親(謝宛臻,2006)。研究也發現,已婚男性已逐漸重視親子關係,刻意去經營父
職角色(莫藜藜、王行,1996)。研究也顯示是否積極經營父親與小孩之間的親職關係,對
子女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例如,父親在孩子嬰兒期涉入親職,可舒緩孩子進入幼兒期將感受內
在化的行為,進而減少身心受到傷害的風險,包括未來罹患憂鬱與焦慮疾患的風險(邱珍琬,
2009;江蔚群,2017)。

而且,我們也可以想像在人的生命週期中,最容易落入貧窮的階段之一,就是生養小孩時,
因為家中多了一個依賴人口,父母除了要花更多的心力去照顧小生命之外,更需要努力地賺錢
來應付家裡多出來的開銷。當另一半在醫院待產時,一般來說,準爸爸在情感上應該會想要在
醫院陪產,陪伴另一半經歴生產的歴程,也見證新生命的降臨。但是,在有經濟需求壓力下,
陪與不陪,都是一個兩難。

現在臺灣有了有薪的 7 天陪產檢及陪產假,不僅爸爸可以陪伴懷孕及待產的另一半,也可以
參與新生兒的誕生。從性別平等的觀點來看,不僅滿足了爸爸也要「參與照顧」的工作,亦滿足
了爸爸可以「享有親職」的樂趣。然而,因為有了有薪的 7 天陪產檢及陪產假,關於「育兒」與
「性別平等」之間的故事就說完了嗎?也就是說,7 天有薪的陪產檢及陪產假是足夠的嗎?

二、尚未說完的故事——陪產假(及陪產檢)的合理天數

臺灣的配偶開始名正言順地擁有陪產假,而且是有薪的陪產假,係因 2002 年 1 月 16 日公
布制定的《性別工作平等法》前身——「兩性工作平等法」。一開始的陪產假只有 2 天,後來修
法從 2 日調高至 3 日、從 3 日提高至 5 日,至今提高至 7 日陪產檢及陪產假,這一路走來也走
了 20 年。在這些立法與修法的歴程中,一直在討論的爭點之一,就是陪產假應該要幾天才合理。

如果單就生產需要花多少時間來看,以自然產為例,從產婦有產兆至上產檯生產之前,就
非常因人而異,通常不一定一送到醫院或到院當天就能把孩子生下來,有時候可能還需要引產
等。而且,當順利把孩子生下來後,身心疲憊的產婦、剛出生的嬰兒,都需要有人照顧。也因
為不是每個新生兒的家庭都有家屬可以幫忙,甚至也不一定有資源請月嫂或住進月子中心。因
此,大多數的情況,必須是先生照顧。

再加上有些家庭除了身心疲憊的產婦、剛出生的嬰兒之外,早有年幼的大寶或二寶存在,
當先生沒有足夠或適當合理的陪產假時,這位身心疲憊的產婦必須去照顧自己,還有剛出生的
嬰兒以及年幼的大寶或二寶,這就是在社會裡真實上演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須給予爸爸
合理的陪產假,才能真正落實性別平等。

圖 /freepik by pikisupersta

133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三、陪產假的立法與修法歴程

從立法院公報的會議記錄中,可以看到當時的提案立委們多主張婦女分娩時,身心面臨甚
大壓力,很需要配偶的陪伴照顧。且鑑於兩性平權,配偶亦應參與產婦及嬰兒照顧工作。再加
上臺灣生育率低迷,有必要學習他國營造友善生育的環境。而他國營造友善生育的環境之一,
即是延長陪產假。例如,比利時及瑞典 10 天,丹麥、波蘭、法國及英國、澳洲長達 2 週,葡
萄牙多達 20 天,挪威更達 10 週。

然而,官方代表不論是之前的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或是現在的勞動部,均採比較保守的立場,
認為在不會增加雇主太大負擔的考量下,暫時維持現狀即可,但會繼續收集相關資訊,再做通
盤的檢討。在這一條立法與修法的道路上,官方是被提案修法的立委們推著向前走。陪產假的
法定天數,是一場喊價 / 砍價的過程與戲碼。因此,陪產假的法定天數,只是在立法院中各方
角力與折衝下的妥協數字,而非真正落實「性別平等」的合理天數。

四、陪產假與性別平等的關係——生養孩子是父母雙方的事也是國家的事

懷胎,要 10 月的時間。生產,也絕對不是「產婦肚子痛,然後孩子就出來了」這麼簡單
快速的瞬間,而是一個歴程。而且,陪產,也不是孩子出生就結束了。在產婦生產後至復原的
這個階段,不論是產婦本身、新生兒或家庭,都需要產婦另一半的照顧與協助。在此次修法時,
終於把陪產檢納入,與陪產假結合在一起,共享 7 天的有薪陪產檢與陪產假。但是,相較於懷
孕期、生產與產後至復原的這些階段,7 天的有薪陪產檢與陪產假實嫌不足。

雖然,勞動部擔心會增加雇主負擔,以往傾向比較保守的立場,但事實上,在已開發國家
中反而有較多比率的國家提供較長的陪產假(至少 11 天)(Colesnicova et al., 2019)。尤其
在實施陪產假制度後,歐洲多國與我們鄰近的亞洲國家都已經「延長」陪產假的天數,以更進
一步促進性別平等(Nergaard, 2009)。而「延長」陪產假天數的政策,反映的是來自雙薪家
庭為主流的世代變遷與父親在孩子嬰兒期涉入親職重要性的研究,所趨動的關於工作場所的法
律規範應如何促使父親充分利用休假,來縮小育兒性別鴻溝的價值觀(Davidson, 2021)。

例 如, 挪 威 在 2006 年 將 陪 產 假 由 4 週「 延 長 」 到 6 週,2009 年 更「 延 長 」 到 10 週
(Kotsadam & Finseraas, 2011);西班牙在 2017 年 1 月將陪產假由 13 天「延長」到 4 週(Farré
& González, 2019),2018 年 7 月再「延長」為 5 週;法國在 2021 年 7 月將陪產假由 14 天「延
長」到 28 天(Intuition Software, 2020)。在鄰近的亞洲國家,新加坡在 2017 年將陪產假由
7 天「延長」到 14 天(Ministry of Manpower, 2017);日本也在 2022 年將陪產假「延長」

134
爸爸的陪產假——從性別平等的觀點說起

到 4 週(Webster & Rosseau, 2021)。勞動部應可向這些國家學習,解決對「延長」陪產假的


擔憂。在 2022 年,印度時報刊出的主張「延長」陪產假文章中提到,雖然較長的陪產假可能
會導致工作流程中斷,但是讓工作福利制度更友善,可提升員工的工作熱誠與生產力(Mishra,
2022),這也是值得參考的觀點。

目前在學術研究的證據上,也已看到「延長」陪產假促進《性別工作平等法》立法期待的
效果,不僅增進男性分擔家務的效果,還可以促進女性產後持續留在勞動市場參與工作(Farré
& González, 2019)。因此,我們應該給予臺灣爸爸(或配偶)高於 7 日以上有薪的陪產檢與
陪產假,再搭配產假與育嬰假等整套的友善生育制度,讓爸爸(或配偶)有機會參與產婦及嬰
兒的照顧工作,更進一步促進性別平等。

參考文獻
江蔚群 (2017)。 自我調節在負向情緒性與幼兒內化行為問題之間關係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
學臨床心理學系碩士班。
邱珍琬(2009)。父親形象的轉變——從國中到大學。 南大教育研究學報,43(2),29-54。
莫藜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謝宛臻(2006)。孩子眼中的父親——學齡前幼兒及其父親對父親參與的知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Colesnicova, T., Ciobanu, G., & Ciobanu, M. (2019, Oct 10-11).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n childcare leave
practices from a gender-based perspective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conomic Practices, Chișinău, Republica Moldova.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Mihail-Ciobanu/publication/338547963_INTERNATIONAL_
EXPERIENCE_ON_CHILDCARE_LEAVE_PRACTICES_FROM_A_GENDER-BASED_PERSPECTIVE/
links/5e1c1dad92851c8364c8e58e/INTERNATIONAL-EXPERIENCE-ON-CHILDCARE-LEAVE-PRACTICES-FROM-A-
GENDER-BASED-PERSPECTIVE.pdf
Davidson, C. (2021, September 23). Behind extension of paternity leave in Europe, a generational change.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https://www.csmonitor.com/World/Europe/2021/0923/Behind-extension-of-paternity-leave-in-Europe-a-
generational-change
Farré, L., & González, L. (2019). Does paternity leave reduce fertility?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72 , 52-66.
Intuition Software (2020, October 13). Extending paternity leave in France: what we know . https://intuition-
software.com/en/extending-paternity-leave-in-france-what-we-know-2/
Kotsadam, A., & Finseraas, H. (2011). The state intervenes in the battle of the sexes: Causal effects of paternity
leav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40 (6), 1611-1622.
Ministry of Manpower. (2017, Jan 1). Paternity leave .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https://www.mom.gov.sg/
employment-practices/leave/paternity-leave
Mishra, A. N. (2022, July 18). Need and significance of extending paternity leave. The Times of India. https://
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logs/voices/need-and-significance-of-extending-paternity-leave/
Nergaard, K. (2009, March 1). Tackling gender inequality by extending paternity leave. European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Eurofund.
https://www.eurofound.europa.eu/publications/article/2009/tackling-gender-inequality-by-extending-
paternity-leave
Webster, F & Rosseau, S. (2021, October 13). Japan expands childcare leave entitlement . Mercer Global. https://
www.mercer.com/our-thinking/law-and-policy-group/japan-expands-child-care-leave-entitlement.html

圖 /freepik by pikisupersta

135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美,誰說了算?
變裝皇后課程分享
歐陽格格
國立臺南家齊高級中等學校公民科教師

設計課程的動力

這學期,我在與友校教師合作的多元選修課堂「女力.女麗.女立」進行了新的課程設計,
這門課主要由高一、高二生參與,25 位都是女生,平常上課的氛圍輕鬆自在,學生也很勇於表
達自己的想法。這門多元選修課源於臺南女中幾位國文老師與我校體育老師的發想,將課程聚
焦在性別議題的探討。例如,國文老師引導學生認識各行各業的女力,或從電影、歌詞中討論
性別議題,體育老師則帶領學生進行定向越野及拳擊有氧的女力課程。課程發展到後來,我也
被邀請加入這個社群,希望我能從公民老師的視角,一起探討性別相關議題,增加課程的豐富
度。過去,我曾在女力課堂上和學生探討「性別與空間」的關係,也曾邀請跨性別友人到課堂
中,分享性別認同與平胸手術的經驗。而 110 學年度上學期,我則是將表演藝術「變裝皇后」
與跨性別相關討論放進課程內容,希望在女力課程中,除了探討生理女性豐富的人生選擇外,
也讓學生對多元性別的想像更開闊,接下來我將分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課程發想與規劃。

從身邊的故事開始

一直以來,我身邊的朋友或學生,多少有些人的性別氣質與生理性別並不完全相符,但礙
於社會大眾仍有許多性別刻板印象,大家的成長歷程中,還是可能面臨各種性別框架所導致的
挫折與挑戰。因此我希望透過這次的課程,讓學生們至少打開眼界,進而思考每個人都有各種
多元的選擇與美的可能。

一次機緣之下,我認識了生理性別為男性,從事變裝皇后與彩妝師工作的 Yolanda。與他聊
天後,我想他的生命經歷也許能給學生一些啟發,於是便著手規劃系列課程。在 Yolanda 現身說
法之前,我先透過課程設計與引導,讓學生認識「性別與身體形象」,我們從「美的定義」開始
談起,以兩節課的時間來討論「『美』是什麼 ?」,並利用協作式數位白板 Jamboard 讓學生分
享心目中對美的定義。出乎意料的,答案琳琅滿目,但並不全然都聚焦在身體形象上。

136
美,誰說了算?變裝皇后課程分享

覺得自己美嗎?

當我在課堂上問學生:「你覺得自己美嗎?」臺下鴉雀無聲、面面相覷,而我早有準備,
打開一則廣告讓大家觀賞。拍攝團隊在建築物的兩個入口分別掛上「很美」和「普通」兩個告
示牌,測試行經的路人會從那一個入口進入。在影片前半段,大多數的女性選擇進入「普通」
這扇門,事後訪問中,他們雖然心裡可能覺得自己還不錯,但也沒辦法很肯定的從「很美」那
扇門走進去,總覺得有點尷尬;影片的後半段,開始有一些女性走向「很美」這扇門,受訪者
向攝影團隊表示,他覺得走進這扇門後,似乎再一次的肯定自己,並且不自覺得漾起笑容。廣
告最後有一句話:「美麗是很巨大的詞彙,為什麼不廣泛一點看待它呢?」

接著我再問學生,「美」究竟是由誰來定義的呢?這世界上美的人事物只有一種樣子嗎?還
是其實有非常多不同面貌的美值得我們去欣賞?到這裡為止,大多數的學生都能認同美的定義有
非常多種,並非有標準答案。

▲ 學生透過協作式數位白板 Jamboard 分享心目中對美的定義(歐陽格格提供)

137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美誰說了算?

接著我請學生回溯自己的生命經驗,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任何人對自己的身體形象有過任
何正面或負面的評價,除了請他們寫在學習單上,也請大家思考這些評價背後的原因。我以自
己為例,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經常被身邊的大人說:「你好高喔!女生長太高不好喔,以後會嫁
不出去。」像這樣的身體評價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種負面自我評價的潛移默化,久而久之,
我竟然真的覺得自己「長得太高,這樣不好。」甚至開始希望自己不要再長高了。但為什麼相
同的身高(171 公分)如果是長在生理男性身上,卻又會被嫌太矮呢?這是不是一種「男生女
生配」的預設,因為男生要跟女生搭配在一起,所以男生必須高一些,女生就應該矮一些?當
我開始這樣自我辯證時,我的自信居然慢慢長了回來。

在學生們分享的生命經驗中,我發現大部分的女生都曾被嫌胖、嫌黑、甚至嫌眼距太開,而
這些似乎跟生理男性的生命經驗大不相同。是否只因為生理性別確定之後就要按照某種「樣子」
長大?即便自己並不喜歡也得咬牙忍耐或是削足適履?這些都是我們課堂中很重要的討論議題。

美有幾種模樣?

第二節課則是藉由三段不同的影片與聲音教材介紹三種不同面貌的美。紀錄片《多肉女子
生存之道》(公共電視,2021)聚焦記錄身體平權倡議團體「肉彈甜心」的 Amy 和馬力,我
希望透過影片讓學生了解他們如何學會跟自己的身體相處,並反思社會對身材和美麗的框架,
影片中 Amy 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你會讓你的小孩是胖子嗎?我們會發現這個社會不是只刁
難特別胖的人,如果你特別窮、甚至特別有錢、然後特別笨、甚至特別聰明,就是這一些其實
所謂的『特別』,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哪一個點讓你自己被欺負了。我後來的回答是如果他是
胖子也很好,是瘦子也很好,我只希望他喜歡自己的樣子就好。」看完影片後我告訴學生,如
果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能喜歡自己的樣子,那麼他就也能接受各式各樣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差
異是美好的,我們永遠都不用當同一種人,這樣我們才能有機會感受不一樣的彼此,不是嗎?

而 YouTube 頻道《雙生過日子》(Yin & Yei,2020)則是由雙胞胎姊妹鄭湘穎、鄭湘燁經營,


以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跟大家分享關於自我認同的過程,以及如何透過平胸手術變成自己更喜歡
的樣子。鄭湘穎、鄭湘燁是一對生理性別為女且皆已實施平胸手術的女同志雙胞胎。他們倆的外型
帥氣,並不是傳統觀念裡典型的美女,但帥帥的女生不也很美嗎?他們曾經在頻道影片裡訪問自己

138
美,誰說了算?變裝皇后課程分享

的父母親,並且在影片中對父母出櫃,坦承兩人皆已動了平胸手術。雙胞胎的爸爸在得知兩人狀況
後曾這麼說:「如果說你們身上所受的這些苦難,父母親可以幫你們承擔起來的話,我寧可全部幫
你們承擔起來。」而湘燁也強調,他們之所以去做平胸手術,「是因為我們兩個真的很清楚知道我
們喜歡自己的身體是什麼樣子。」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目前也沒有變性的想法。我希望透過這
部影片讓學生思考,或許生理性別賦予了我們某些生理結構與特徵,但在認同自己的過程中,如果
身旁的人都能夠以更開闊的眼光去看待彼此,也許能讓各種不同都被善待。

最後一段則是採用獨立媒體「報導者」的變裝皇后專題(劉致昕,2021),以專題 Podcast
與網站資料作為教材,介紹變裝皇后的文化與歷史,讓學生知道還有另一種美是變裝皇后的美,
也為下週課程「真人圖書館——變裝皇后 Yolanda」的現身說法預作準備。

變裝皇后駕到

活動當天,Yolanda 穿著一襲誇張的舞臺裝現身校園。課堂一開始,Yolanda 就以十足自


信的模樣拿起麥克風和大家打招呼,並且驚呼「我是在場唯一一個生理男性,但我也是全場最
美的那一個!」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課堂氣氛也因此輕鬆活潑了起來。Yolanda 事先準備了介
紹他成長歷程的照片與 PPT,原來國中時期的他曾經有一段非常灰暗的歷程,當時的他因為陰
柔的性別氣質和微胖的身材,經常受到同學的欺負和嘲
笑。他只能盡量鼓勵自己用比較開朗的心態去面對,也學
著讓自己看起來好笑一點,才能避開那些惡意的攻擊。幸
好,這一切在他上高中加入熱舞社後有了改善,因為跳舞
的關係,陰柔氣質的他在跳某些舞蹈時,反而更能呈現那
種舞步的樣貌,熱舞社的同學不但不會欺負他,反而會跟
他討教跳舞的訣竅,甚至稱讚他的舞蹈功力。Yolanda 升
大學時,他也挑選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就讀,開始與時尚和
彩妝有所連結,大學畢業後,他先是到化妝品專櫃工作擔
任彩妝師和活動主持人,在一次舞蹈競賽的機緣下,他認
識了帶領他進入變裝皇后領域的媽媽,開啟了成為變裝皇
后的契機。Yolanda 說:「我認為『靈魂的本質』才是最
重要的,人有各種外型和性別氣質,互相尊重彼此並且選
擇呈現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就是我所認知的『美』」。

▲ Yolanda 至高中課成分享「變裝皇后」的經驗
(歐陽格格提供)

139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在 分 享 的 過 程 中, 有 學 生 提 問:「Yolanda
你是怎麼培養自信心的?你看起來好有自信。」
Yolanda 說:「花時間認識自己並且找到適合自
己的樣子,就會愈來愈有自信,適時的打扮與化
妝可以讓自己更有自信,但前提當然是你也要先
喜歡自己才可以。」也有學生問道:「在當變裝
皇 后 的 過 程 中 家 人 的 態 度 如 何? 是 支 持 還 是 反
對?」Yolanda 答道:「目前我媽媽是完全接受
我當變裝皇后這件事了,一開始不敢跟他說的時
候還會騙他家裡那些高跟鞋是同學的,但後來媽
媽知道我對變裝皇后這份工作的熱愛之後,她也
全力支持我,目前我爸是還不能接受這件事情,
我也不會硬要說服他接受,因為我們沒有住在一
起所以現在就是相安無事,我想未來等哪一天他
如果願意談的時候我再跟他說就好,不要勉強。」
▲ Yolanda 於課程中與學生互動(歐陽格格提供)

這堂課就在學生此起彼落的問題中畫下句點,下課鐘聲已響,許多學生仍意猶未盡的圍著
Yolanda 合照和問問題。我想,對於這世界上不同的美,學生已經開啟了更多的想像,希望這
樣的多元可以帶領著學生去認識更多的美。

在變裝皇后文化,發展出以家族、具備親屬形式的社群,提供物質及身心資源,支持家族
內成員成長並追尋自己的樣貌,亦支援成員參與表演與比賽,如 Yolanda 與瑪麗安創辦的變裝
家族「美蘇拉家族(House of Mesula)」。在家族中,家長與手足的定位與長幼順序皆不受
生理限制。

以美蘇拉家族為例,Yolanda 作為美蘇拉家族的「媽媽」,分享資源並教導同為變裝皇后
的「女兒們」,如何透過扮裝表演走出自己的路。

140
美,誰說了算?變裝皇后課程分享

圖3

▲ Yolanda 成長歷程的照片 PPT(歐陽格格提供)

參考資料
劉致昕(2021 年 5 月 3 日)。【Podcast 聲影專題】路邊攤計畫:皇后的變裝,華麗的對抗。報導者。
https://www.twreporter.org/a/podcast-on-the-ground-drag-queen
獨立特派員(2021 年 4 月 21 日)。第 695 集:多肉女子生存之道。公共電視。
https://innews.pts.org.tw/video/MTcwNA
Yin & Yei(2020 年 11 月 18 日)。Yin & Yei 雙生過日子。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UAaXHR6ESdr8h00yoz8CQ

延伸閱讀
塔莉米蘭(2018 年 4 月 7 日)。扮裝與 ballroom 文化:形塑一個讓 LGBTQ 族群「安全做自己」的空間。關
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2857
陳怡璇(2020 年 4 月 27 日)。變裝皇后文化興起 藝術與美麗的自我展現。小世界。https://reurl.cc/1e6kgV
Conan(2022 年 10 月 21 日)。【Be Yourself 】臺灣知名變裝皇后 Yolanda :「變裝不是偽裝,而是讓本來
的自己更有魅力!」。女子學。https://share99.com/be-yourself-yolanda-drag-queen

圖 /freepik
141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1 0 8 課 綱 性 別 平 等 教 育 的 實 踐 與 前 瞻 論 壇 」記 事 *

文 / 編輯部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以下簡稱:108 課綱),自民國 108 年(2019 年)起正式實


施,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重要一環,近年來在性別平等教育課
程中的性教育課程在精神與內涵上也有重要轉變。

「性別平等」為 17 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 5 項,其餘目標的許多內涵亦


與性別平等相關。2004 年臺灣公布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2009 年,立法院通過《公民
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簡稱兩公約施行法),並透過「施行法」模式陸續認
定《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兒童權利公約(CRC)、身心障礙者權利公
約(CRPD)等三部核心人權公約之人權保障具有國內法效力。

2010 年 3 月 8 日,教育部根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公布「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1.0 版」,


並在 2022 年 8 月公布「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2.0 版」,擬定推動國內性別平等教育短中長程計
畫。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中的性教育課程,近年來在精神與內涵上也有重要轉變。除上述國際
公約國際審查意見之提醒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 2018 年發布的《國際性教育
技 術 指 導 綱 要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An Evidence-
informed Approach)有關「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CSE)以
及聯合國於 2016 年發布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 22 號一般性意見有關「性健康與
生育健康權利」,對於性教育有更全面說明、規範與指導。

回溯臺灣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該要如何持續與國際接軌,並發展出更全面、跨領域的、跨
學科的樣貌?教育性別平等實質內涵相關議題實為十二年國教刻不容緩的課題。

緣此,2022 年 8 月 18 日至 8 月 19 日由教育部指導辦理「108 課綱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與


前瞻論壇」,該論壇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教科書研究中心,以及國立臺南
大學性別培力及性平事件防治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舉辦、並由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編
輯人員參與紀錄。論壇內容涵蓋 108 課綱性別平等教育的精神內涵與特色、性別多元 / 多樣概
念如何融入教科書、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教學的專業知能與教師培力及全面性教育對性別平等教
育的實踐等;期能透過此論壇,找出性別平等教育未來深化與拓展的方向及策略。

* 感謝國家教育研究院,提供本論壇之實施計畫與相關資料。
設計概念:半隻羊設計有限公司|視覺執行:Shihchao
142
「108 課綱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與前瞻論壇」記事

本次論壇共分 4 場次進行,討論下列主題:

主題一:108 課綱中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的實踐與願景
主持人: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李文富主任
與談人:國立臺南大學性別培力及性平事件防治研究中心呂明蓁主任、
新竹市東區關埔國小李怡穎主任、彰化縣立和美高中史清廉老師、
國立和美實驗學校劉秀鳳秘書

主題二:性別多元 / 多樣概念如何融入教科書
主持人: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研究中心李仰桓助理研究員
與談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陳瓊花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郭鐘隆教授、
臺北市立民權國中吳政庭主任 1 、新北市立永和國中陳秀琪教師

主題三:提升教育人員性別平等意識及落實性平教育
主持人: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王儷靜教授
引言人: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武曉霞司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楊巧玲院長、
國立和美實驗學校吳星宏校長
與談人:國立臺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張如慧教授、國立曾文農工郭孟佳老師、
高雄市立瑞祥高中謝佩珊老師

主題四:落實全面性教育的關鍵力
主持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游美惠教授
引言人: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葉德蘭教授、
澎湖縣立鎮海國中謝美娟主任
與談人: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卓耕宇主任、新北市蘆洲區鷺江國小翁麗淑老師、
國立南投特教學校王柏元主任

為期兩日之論壇,採線上實體並行。為深入討論,實體論壇於國教院臺北院區 2 樓會議室
舉辦,邀請對象為各主題熟悉之學者專家及教師,包含教育部性平會委員、課審會委員、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成員、教科書編者、審查委員、「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諮詢小組」委員、教
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編輯委員,以及教育現場熟識性別平等教育教師等。同時,為讓大眾、
現場教學工作者、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業務承辦人員及有興趣者了解國際性別平等教育趨勢等各
界人士,採線上直播方式開放相關人員及有興趣者參與和線上提問。

1 吳政庭主任當日因身體不適臨時請假,未參與現場討論。
143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終生實踐利他主義的
人權典範:林淑雅

邱伊翎
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秘書長

淑雅,今天是 2023 年 5 月 27 日,是妳的告別式。我們在此舉辦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簡稱 AI )臺灣分會的會員大會,同事們無法到嘉義送妳最後一程,在會員大會現
場,用妳的照片和印有 AI logo 的黃色氣球,布置了一個好大的愛心。現場播放妳的影片,影片
裡都是妳在各種會議及遊行場合的身影。

這次臺灣分會的會員大會,國際特赦組織韓國分會的理監事,念了他們寫給妳的信,還帶
一束白色玫瑰來給妳。AI 德國分會臺灣小組的朋友,還記得妳帶橫式的臺灣古地圖給他們。
Fred 準備了白酒來跟妳敬酒,這瓶白酒跟當初你們去南非開會員大會時喝的白酒是一樣的;O’
ol
講弔念妳的話,講到眼淚一直流。

臺灣分會第 1 代的會員、已經年紀很大的紀有德大哥,一如往年專程北上開會員大會來到
現場,他說他也是嘉義人,要找時間去拜訪妳爸爸媽媽。還有很多人沒有講話,但他們應該都
默默在心裏面,跟妳說話。會員大會結束,伶伶跟 Luna 小心翼翼的拆下那面愛心牆上的照片,
一張一張收在手裡,像是在跟妳作最後的道別。

圖 / Freepik by bedneyimages

144
終生實踐利他主義的人權典範:林淑雅

妳無私投注愛,我們以愛與繞行回報妳的所有

在臺中捷運公安事故的事發地點,宗澧發起行動,邀請大家每天晚上繞行案發點。每晚,都
有臺中市民自主參加,靜默繞行,要求相關單位說明原委與後續處理辦法。事故發生至今,好多人
用文字跟照片緬懷妳;在妳的告別式上,看起來有很多人前往悼念,從總統、副總統到各部會層
級的人。但是,我們仍然不知道這起公安事件怎麼發生的,至今沒有人為這起事故負責。

大家都知道妳是個乖巧又孝順的女兒。妳為了不讓父親在天冷的氣溫外出買早餐,直接從
臺中幫他們訂外送;我也記得,妳總是擔心長照資源不充分的情況下,年長的雙親未來該如何
自在生活。

某些媒體喜歡在新聞標題上強調妳未婚,但我知道妳一直都是自由的。妳不受任何束縛,
妳用妳的大愛,關愛每個人。妳帶過的每一個學生、校園小組、參與的社團與組織,妳都用盡
妳的全力愛護他們,而大家也都好愛妳。

去靈堂的時候,我第一次見到妳的家人,覺得大家都好溫柔,跟妳一樣。我第一次見到
林爸爸、林媽媽,他們很驚訝有這麼多國際特赦組織總部與國外分會的人寫信來悼念妳。那
天是母親節,我原本擔心買不到花,後來我帶了康乃馨去給林媽媽。沒有人有辦法替代妳,
成為他們的女兒。但林爸爸、林媽媽這幾周應該從妳學生、妳參與過的各種組織代表,感受
到滿滿的愛。

妳知道妳的告別式上面,變成了一片花海嗎?我從照片上看到,很多團體及大學系所都送
去蘭花致意。蘭花花海上各自豎起了一張張的小卡片,從上面的致詞,有人權鬥士、人權典範、
女界典範等等稱呼妳,可以分辨得出來哪些是人權界、環境及原民界的朋友所寫。

妳沒想過妳的告別式會變成這樣吧?各路人馬全都聚集在一起,妳成了大家最大的公約
數。這或許就是所謂姊妹情誼(sisterhood)的力量,超越了議題劃分、超越了國界、超越種族、
超越了政府與民間。

就像新聞媒體上馬賽克妳的學校教授簡介欄位,憲法、行政法、人權法、原住民人權等。
妳跨越了很多既有僵固的界線,用更柔軟的方式居中做很多協調溝通。有這樣專長的法律系老
師並不多,其實很少,很少。

145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有人問:為什麼妳一直都還是助理教授?不就是因為妳都將心力與時間花費在妳關懷的議題
上。不管是傳統領域遭侵犯的原住民部落、土地被徵收的農民,還是樂生療養院的院民,妳把
這些活生生的人的困難,都看得比妳的升等更重要。

在最艱難的位置,妳無懼的堅持並眼神發亮

我還在臺灣人權促進會(簡稱臺權會)工作的時侯,妳已經是臺權會的前秘書長。但,妳
永遠都在最重要的時刻出現,溫暖的化解各種困難,帶我們理解跨領域的不同議題間,該怎
麼平衡及調和。我從妳身上學到,當代的人權議題不是鐵板一塊,它其實有著許多複雜面向,
需要更細緻爬梳議題的方方面面。但是,當我理解、分析許多議題後,我也從妳身上看到該有
的立場堅持──不會因為柔軟的身段,或溝通協調的需要,抑或是議題的複雜度,放棄最根本
的核心。

我記得,臺權會的前瞻會議(retreat),妳一開場就叫大家畫圖。一群法律出身的執行委
員面面相覷──幾百年沒畫圖了,怎麼畫?結果,大家畫得好開心。妳就是有辦法鬆開原本現
場非常緊繃的氣氛,讓大家也因此可以暢所欲言。

我記得,臺灣要舉辦西藏自由音樂會(Tibetan Freedom Concert),妳也到處幫忙打點


人事。很多藏人自焚的時候,妳也義不容辭的舉辦座談會,說:「這不是暴力,(藏人)他們
只有犧牲自己,沒有傷害別人。」也是妳跟我說:國際特赦組織作為具有草根性格的組織,如
何重視會員;歷史悠久的組織,可以怎麼更具體做在地人權的工作。希望我去看看。沒有妳,
我不會進來這個國際特赦組織。妳也告訴我:AI 有各國在地小組,只要符合 AI 的宗旨,沒有違
反組織的政策立場,各國小組可以自主發起各種人權活動,也因此,各國小組扮演在地重要的
人權倡議組織及角色,活躍各地。

我記得,妳跟我提起國際特赦組織的時候,臺灣分會的狀況其實非常混亂。臺灣分會不只
面臨財務破產,人事管理上也有許多風風雨雨。我可以想像,妳花了多少心力在組織的內部溝
通上面。然而,妳跟我提起 AI 可以做的人權工作,眼神發亮,沒有一絲毫埋怨。

我記得,妳為了調查原民傳統領域的範圍,參與很多訪談與田調。

146
終生實踐利他主義的人權典範:林淑雅

▲ (左圖)淑雅參與國際特赦組織全球大會(國際特赦組織提供)
▲ (右圖)在國際特赦組織全球會員大會,淑雅積極參與議題討論與投票(國際特赦組織提供)

我記得,妳為了亞洲水泥公司在花蓮的原民土地上的挖礦爭議,為了所謂「事前諮商同意
權」的落實,為了部落間不同意見,不斷溝通奔走。

妳總是在那個最困難的位置,默默付出,並不在意是否有鎂光燈加諸身上,也不在意眾人
的目光對妳是否友善。

但願陽光灑落妳和妳所愛的人們

我跟阿嬤一起住的時候,常常跟妳分享照顧長者的困境,長照的困境。妳也跟我分享妳對於
家中長輩的關懷,提到臺中有人結合社區資源與文化做很特別的日間照護計畫,讓人心生羨慕。

我還記得,有次去靜宜大學演講完,妳帶我去一家很特別的咖啡廳。店家主人用廢棄的木
頭、現成的素材,把環境布置得很有特色。

每次去找妳,就會有種被妳的溫暖笑容充電的感覺。

妳現在在天上了嗎?希望妳沒有任何痛苦,希望妳年長的家人要好好保重身體。我永遠記
得你在達蘭薩拉的照片,陽光灑在妳身上的影子。

147
性別新知 /性別 X 權力・權利

▲ 在印度達蘭薩拉,陽光靜靜灑落淑雅(邱伊翎提供)

148
149
編輯室札記

助編李耘衣

季刊跨百期之後,我們迎來一個沈重的主題,談白恐、談人權、談這之中的性別。我負責
的特別企劃是寫臺南女中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這讓我重新審視自己 20 年多年前高中生涯。
是的,壓抑!我當然記得同學因穿運動短褲進出校園,而被訓導主任羞辱斥訓,她是我們班上
最開朗的女孩,那天的晚自習,她卻趴在桌上無法停止哭泣。同樣在二八年華,早慧的南蠻女
孩選擇在朝會集體褪下黑裙,抗議服儀制度與規訓,她們在被消失歷史中找尋線索,指認的校
園的不義遺址,她們選擇不再沈默!

季刊總編輯呂明蓁老師,我們稱她 Meg。Meg 關心多元文化、性別平等、人權教育…各項


公眾議題。她也身體力行,並帶著季刊團隊與議題碰撞。自 91 期開始,季刊增加了人物專訪,
寫專訪稿往往讓編輯們陷入挑戰,只能撓頭練筆。101 期,她找來李凈瑜,於我,寫凈瑜的專
訪稿是帶著疼痛審視我對白恐集體創傷的一扇窗。我謝謝 Meg,她讓編輯用最直接的方式成長。

助編郭汶伶

101 期,是季刊首次以性別視角直視臺灣歷史之殤「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此前,季刊在 85 期曾以「戰爭、傷痕與性別」,觸及猶太大屠殺、臺籍慰安婦,不只討
論性別視角重視戰爭暴力下的女性創傷,也提供相關教學資源與教案,其中不乏教學心法與策
略,讓各學級教師、學生認識、省思不同國家的歷史創傷。

若從臺灣戒嚴體制來看,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所造就的並不只是戰爭創傷,尚有政治暴力
創傷、性別創傷等種種創傷面向,是個人的,是家庭的,也是臺灣社會。面對這樣的歷史議題,
有許多青年學子、教師反身回顧,亦起身行動組織起來,用短講、工作坊、走讀等形式,碰觸
傷痕的紋理,一步步轉化成具性別、人權、地方觀點的教案與實作。

很高興季刊有這樣的機會,與這些夥伴相遇,並一起製作這期專題。也歡迎大家一起閱讀,
細讀性別視角下的歷史人權教育的實踐。

150
助編張桓溢

儘管困難,以性別視點重省白色恐怖的國族敘事、政治論述乃至創傷經驗,仍是必要的一
步。這或許是關於轉型正義的轉型正義:重新「發見」那些隱微的性別時刻,並以此探勘國家
暴力如何以其多層次的「陽剛機器」,作用在每個抵抗、受難或僅僅是旁觀的個體上,從而使
我們忽略了歷史的複雜性。

在記憶與經驗的負數處,考古複數的記憶與經驗。我想,這便是本期季刊所企圖實現的。
如果它力有未逮,但願它仍能夠照亮一些未被看見的幽暗,在所有您感覺挫折、困乏或憂傷的
時刻,為您帶來一點力量──還有人走在性別平等與轉型正義的路上,還有人關注著您正關注
的事情。

助編葉萱萱

當機構想要從自身出發,推出一個議題的發聲平臺,他的視野必然帶著包袱與局限,當然,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也不會是個例外。

雖然這麼說,但在這些編輯的日子裡,看著編輯室夥伴們在一次次的彙整揀選中,盡可能
的將視角延伸,從專家學者的研究到議題現場的前人回顧,除了在地經驗,也有國際趨勢,能
夠嚴肅,但也穿插了輕鬆的專欄。

當季刊的主軸「性別」遇上臺灣的人權歷史,性別不再只是生理上的指涉,更回到了機構
的行政角色與態度。如何看見國家背後的陽剛與消失的女性,都能讓我們更從臺灣的歷史中,
透析出從這些意識澆灌下,所長出的性別概念到底是什麼。

但願本期作為一個起始,讓更多人看見資訊的源頭,最後將這份對議題的探索,化為個人
的能動。不需要多巨大的行動與認同,只要從閱讀與認識開始,當你成為這個議題的已知者,
那我想,通往人權與自由的旅途,已然開始。

圖 /freepik

151
親愛的讀者,您好!

本刊以協助厚植性別平等教育環境,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理念與分享實務經驗為目的。
優先讀者群為各級學校之教職員工生、關心性別平等教育的社會人士等。內容以性平教育、課
程與教學相關主題為優先,書寫原則以平易近人、閱讀通順為宜。

由於本刊收稿類型非學術著作,除刊登於紙本季刊,亦運用在本刊之無障礙網站與電子書
平臺,須考量報讀軟體閱聽習慣,故,全篇應避免過多引註,必要時請直接寫入文中,若有參
考文獻仍需註明,以 5 筆為限。

本刊自第 100 期起,來稿說明如下:


投稿每篇以 2500 字為限。

稿酬:文字每字 1.35 元,圖片另計。(文中引註與參考文獻字數恕不計入。)

符合本刊要求形式要件並獲錄用之稿件,須通過審稿、修稿流程,於出刊後依實際字數支付
稿酬。

本刊僅收可修改之電子稿件(如 Word 檔),請於信件標題註明「投稿性別平等季刊」,E-mail
至 gender.ee101@gmail.com

來稿務必註明:文章標題、真實姓名、職稱、聯絡電話及地址。來稿如經審查通過,需以匿
名發表,可再與本刊討論後續事宜。

本刊保有刪修權,若修改篇幅較大則另行通知,若不願意被修改,投稿時請務必註明。

歡迎讀者投稿相關文章,其他注意事項,請參閱「來稿需知 」。
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1/m1_01_01?sid=569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編輯部 敬上
來稿須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