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2007 年第 4 期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N o.

4, 2007
( 第 9 卷第 4 期 ) J ou rnal of Li aoning A dmini st rat ion College ( V ol .
9.No .
4)

文化研究

与神灵沟通的艺术 ⒇

———西藏风马旗与佛教渊源的初探

王 伟
(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抚顺 113000)

[ 摘 要] 文章通过对西藏风马旗起源 、功能 、内容及 形式等 相关资料 的整理 和研究, 浅 谈了西藏 风马旗 与佛教 渊源联 系
与密不可分的关系 。
[ 关键词] 风马旗 ;佛教 ;媒介物 ;
功能 ;
传统图案 ; 五行文化 ; 外化象征
[ 中图分类号] J1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8— 4053( 2007) 04 — 0092 — 02

从甘肃 进藏, 一路 上, 不 管是在 寺院圣 殿 、宫堡佛 塔, 还 的, 并为之服务, 它是僧 俗信 众精 神世界 与神 灵沟通 的一 种


是村寨民居, 凡是被认为具有灵气的 地方 … …都 可以看到 一 媒介物 。
串串 、一 丛丛 、一片 片以经咒 图象木 版印于 布 、麻纱 、丝绸 和 风马旗的可见功 能很多, 藏 族认为 , 风 马在 深层 意义 上
土纸上的各色小旗, 那是 一个极 为壮 观的 景象, 小旗 在大 地 指人的气数和运道, 或 者特 指五 行 。 在灵 气聚 集之 处( 神 山
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 构 成了 一种与 神灵 相通的 独特 艺术 。 圣湖等) , 挂置印有敬畏神灵和祈求护佑 等愿望的风 马, 让 风
我一下子就被这些小旗的神圣所吸引, 沿途收集 了一些有 关 吹送, 有利于愿望的传达和实现 。 后 来这种理 念延伸到各 个
小旗的资料, 有文字的也有图像的 。 层面, 如 : 喜庆生辰 、逢年过节, 都要插挂五彩风 马旗, 象 征着
这里我只作 了一 些相 关 资料 的整 理, 以 西 藏地 区 为 代 天 、地 、人 、畜的和谐 吉祥 ; 逐 水草而 居的 牧人, 每 迁徙 一个,
表, 初探其与佛教的关系 。 文中还有 许多不确切 的说法等 待 搭完帐篷后的第一件事出就是系挂经幡, 以祈 得周围神灵 的
考证, 我将在今后的进一步探究中给以改过 。 许可和福佑 ; 朝圣者 结伴 跋涉 荒漠野 岭, 也一 定扛一 面醒 目
所见小旗有方形的 、角形的 、条形的, 常常被有秩序地 固 的风马旗, 祈求免入迷途遇灾难 ; 江畔湖 边人们遍 插风马旗,
定在门首 、绳索 、旌幢 、树枝 、房顶和山上 。 以示对树灵水神的敬畏与供奉 ; 生活 于莽林峻 岭间的人们 高
这一面面小旗, 藏语 称“ 隆达” , 不过人 们更 习惯 称它 为 悬风马旗, 以示对山 神岩 神的 虔诚与 供奉 ; 在 圣迹古 刹张 挂
风马旗, 因为“ 隆” 在 藏语 中是 风 的意 思, “ 达” 是马 的 意思 。 五彩风幡, 表示对神 佛祖 魂和 选取哲 贤圣 的崇拜 与礼 赞 ; 阳
马, 被认为是 聪明 、忠 诚 、勇 敢而 耐 劳 的动 物, 具 有 高贵 、飘 春三月开犁播种, 耕 牛的 头角 上一定 插挂 风马旗, 那 是向 土
逸 、优雅的气 质 。《 易经》 中 将马象 征天, 即“ 乾 为天” 。 在 古 主地母致电和祈祷, 祈望 五谷 丰登 ; 山河 路口 张挂风 马是 希
代的祭天地和出师盟 誓时 常以白 马为 祭马, 认为 白马 属阳, 望舟车无碍 ; 人们在 房顶 与门 首挂风 马旗, 是 对人畜 兴旺 时
为天神所驱使 。 在甘 肃 、青海 、西藏 等地还 有祭 天神 或牲 畜 运亨通的期盼 ; 天 葬台附 近张 挂风马 旗超 渡亡 灵寄托 哀思,
保护神时, 选神 马 、献神马 的习俗 风, 马 象征着 生命的 本源, 等等 。
具有深奥的含义 。 有些地方, 可以看到一处处整匹 整幅棉布 印成的巨型 风
“ 风马” 的确切意思是 : “ 风 是传 播 运送 印在 经幡 上的 经 马旗, 层层叠叠 、密密麻麻地覆盖于地面 之上, 任东西南北 风
文远行的工具和手段 。 风是传播运送经 文的一种无 形的马, 的吹拂, 正如无数僧众日在以继夜地诵 颂真经 。
马即是风 。” 西藏有些地 区, 还有 在 隘口 与山 顶 放飞 纸 风 马旗 的 习
就风马旗的起源问 题, 西藏 宗教界 、学 术界 各有 收藏 掌 俗 。 当远途跋涉的藏族 人翻 上跨 过每一 座大 桥或每 一座 山
故, 说法 很多, 较为 常见的有 两种 : 一 、风马旗 起源于 公元 十 峰, 都会 下马 、脱帽, 振奋 地高呼 吉祥颂 词, 向空中抛 撒五 彩
二世纪初藏传佛教的寺院, 寺院为高 扬广布其佛 教而悬挂 在 小纸风马旗, 飞飞扬扬的风马旗飘 入云端, 为的是 愉悦天神 、
旗绳上, 后传入 民间 。 二 、风马 旗起 源于藏 族远 古的 宗教 祭 山神和水神 。
祀活动时使用的象征装饰物, 是源于 宗教绘有象 征灵魂图 案 风马旗还有一项不易见到的功能, 那就是 遇到活佛尊 者
的称作“ 魂像的飘帘” 形式演化为具有抽象 象征意义, 是具 有 圆寂, 家家户户须将房顶上的风马旗置 放倾斜, 以示致哀 。
民间色彩的民俗美术 形式, 是 即具有 宗教 美术的 表现 特征, 藏族人每年还会 将自己 或先 世的手 镯 、帽子 、须 发或 一
又极富民族审美情感的美术样式 。 后来, 藏传佛 教沿用了 这 团羊毛系于风马旗上, 希 望能 借助其 力牵 引升腾, 而 使运 气
一形式, 并同藏传佛 教的 祭祀及 装饰 美术 相结合, 并 发展 成 增长 、福星高照 。
为寺殿 、佛堂的软装饰物, 在藏区随处可见 , 成为 时尚的祭 祀 风马旗的所包含 的内 容也相 当丰 富 。 较早 出现 的风 马
崇拜形式 。 旗隶属宏篇巨 制, 内 容较 为 复杂, 均 为 佛教 题 材, 如 : “ 天界
总之, 和西藏一 切有形 和无 形的艺 术一 样, 风马 旗的 起 图” 、“ 供养图” 、“ 千佛图” 等等, 后来在民间盛 行之后, 尺寸 变
源 、创作与传播, 是和佛教密不可分的, 是受佛教 意念所驱 使 得稍小 。 ( 下转第 94 页)

[ 收稿日期] 2006 -12 -20


[ 作者简介] 王 伟( 1959 -) , 男,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讲师 。

92
2007 年 4 月 A p r.
2007
刘学丰 :
品析英汉谚语之美
第 9 卷第 4 期 V ol .
9.No .
4

子) 。 暗喻的比喻语气比明 喻 更强 些, 因而 形象 更加 突出 鲜 ( 不劳则无获) ;
明 。 有的谚语还采取 借喻 的手 法 。 这种比 喻不 说出 被比 喻 浇树浇根, 交人 交心 。 诵 读这 些谚 语, 既懂 得了 深刻 的
的事物, 也没有比喻词, 而是直接地把喻体 当作本体 来说, 用 哲理, 又享受到了音韵之美 。 词的重 复也使谚 语取得音韵 回
一种较为形象的东西来 代替一 种较为 抽象的 事物 。 如 : H o- 还重叠的音乐效果 。 如 : 种瓜 得瓜, 种豆 得豆 ; G r ape all, lose
mer so metimes no ds( 智者 千律, 必 有一 失) 。 有 些谚 语利 用 all .( 样样都要, 全 部失掉 ) ; Live no t fo r eat, but eat to live .
了“ 拟人” 表达法, 将人类的语言 、动作等加 给抽象的 概念, 产 ( 生活不是为了吃, 吃是为 了生活) ; No thing v enture, no thing
生一种非常有趣的感觉 。 如 : M ise ry loves co mpany . ( 祸不单 hav e .( 没有冒险, 就没有 收获 ) 。 还有 些谚 语通 过对 偶增 加
行) ; 树正不 怕日影斜 。 还有些谚语采用了 对偶 、夸张和反 复 了声韵美, 使 节 奏 鲜 明 。 如 :W her e there's smo ke, there's
的修辞方法, 又如 : M or e ha ste, le ss speed. ( 欲速则 不达) ; 海 fire .
( 无风不起浪) ; Easy co me, easy g o . ( 来得容 易去得 快) ;
阔凭鱼跃, 天高 任鸟飞 。 这些修 辞方 法的使 用, 给我 们以 形 前人种树, 后人乘 凉 ; 明枪 易躲, 暗箭 难防 ; 有则 改之, 无 则加
象体会和美感体验 。 这些凝练 、生动 的语言塑造 了美妙鲜 活 勉 。 这些谚语表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声音意象和声觉效果 。
的形象使得谚语经久不衰, 广为流传 。 谚语是人类 文化 古 老而 有价 值 的语 言 表现 形 式之 一 。
三 、优美和谐的韵律之美 谚语是人民大众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反映了英 汉民族特有 的
文字除有意义之 美, 文 体之 美, 传神 之美, 形 式之 美, 文 文化历史与民族习惯 。 一个国家, 一 个民族只 要有各自的 语
气之美外, 更有声音之美, 谚语, 作为 一种口头创 作的语言 艺 言文字, 便有 各自 绚 丽多 彩的 谚 语和 俗语 被 创造 和流 传 于
术, 其声音之美较其 他语 言形式 则更 胜一 筹 : 谚语一 般句 式 世; 各族人民的相互 认识 和对 语言的 理解, 最 明显地 体现 在
整齐, 节 奏匀称, 押 韵顺口, 读起 来朗朗 上口, 听起来 悦耳 和 各民族的谚语和俗语中 。 英汉谚语语言简洁 、精练 、活泼 、逼
谐, 富于音乐美 。 正 是韵 律美深 深地 吸引着 我们, 使 我们 记 真, 节奏明快, 内 涵丰 富 、深 刻, 知 识性 和 哲 理性 强, 通 俗 稳
忆深刻, 乐于引用, 使谚语广泛流传 。 头韵( A llite ratio n) 和尾 定, 具有文化确定性, 是一种独特的, 不可替代 的语言表达 形
韵( Rhy me) 就是英 谚富 有韵味 的法 宝 。 以 下这 些谚 语就 应 式 。 本文从结构 、音韵 和语 义 三个 方面 欣 赏了 英 汉谚 语 之
用了头韵 :Like father, like son . ( 有其 父, 必 有 其子) ;Ear ly 美 。 事实上, 英汉谚 语的 确值得 我们 从多 个视角 加以 研究,
ripe, ea rly ro tten.( 熟得 早, 烂得早) ; T ime and tide waits for 必会收益颇多 。 ◎
no man. ( 岁月不待人) ; practice makes perfect . ( 熟 能生巧 ) 。
这些都是我们烂熟 于心的 谚语 。 头 韵增 强了 文字的 节奏 感 参考文献
和韵律美, 犹如跳动的乐符 。 有一些 英谚是利用 押尾韵来 增 1 金学镛编 译 .《英 语谚 语集锦》[ M] .长春 :长 春教 育
加句子 的 音 乐 感 。 如 : Seeing is believing . ( 眼 见 为 实) ;A 出版社
gr eat talker is a g reat liar .( 最会夸夸其谈的人是最 会说谎的 2 王勤 . 谚语歇后语概论[ M] . 长沙:湖 南教育 出版社,
人) ; Haste and waste . ( 匆匆忙忙, 反误时间) ; East and west, 1982
ho me is the best. ( 金窝银窝, 不如自己的草窝) 。还 有些英汉 3 金学镛 . 英语谚语初探[ J] .
现代外语, 1983, ( 3)
谚语同时押头韵和尾韵, 读起来 更是美不胜 收 。 如 : A friend 4 董洁清编译 . 《英语谚语选》[ M] .成都 :重庆出版社
in need is a f riend indeed . ( 患难 见知 交) ;No pain, no gain. [ 责任编辑 : 文哲]

( 上接第 92 页) 风马旗最为典型的传 统图案是中 间为一匹 矫 为“ 经幡” 或“ 嘛呢旗” 。


健“ 宝马” , 藏 语称 其为“ 塔觉” , 也 称之 为“ 绿马” 、“ 骏 马” 或 西藏不同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风马图案及艺术特点 。
“ 祭马” 。马 背上驮着燃着火 焰的 宝贝, 马 腹下 还有 刻上“ 六 拉萨一带的风马图案严谨而富丽, 无论宗 教感还是艺 术
字真言” 的第一个字“ 嗡” 。 四角环刻 着可以排除 消极影响 的 感都显得正统一些, 药王 山一 带非常 多 ; 后藏 一带则 显得 世
四尊保护神( 四种 动 物) , 它们 分 别是 象征 深 刻圆 满的 金 翅 俗生活化, 形式 、内容较为自由灵活, 新年时多 在乡间寺庙 民
鸟, 象征穿透力的龙, 象 征警 戎状态 的老 虎和 象征胜 利的 狮 舍的屋顶以及村口张 挂 ; 康区 的风马 大片 大片回 环往 复, 色
子, 也有只绘保 护神藏 文名 称的, 不绘 具体 图样 。 藏 族学 者 泽鲜明, 视觉冲击力强烈, 如安多 、湟 中一带分 布于黄河源 的
南卡诺布先生则认为这 五种 动物分 别象 征着 构成生 命的 五 风马直如幡城一般 ; 藏北 风马 因多从 玛尼 石上直 接拓 印, 尤
大元素, 既土 、水 、火 、风 、空 。 具 体来 说, 狮 子 ( 藏族 称 为 雪 显粗犷豪放, 象藏北的生命一样 张扬洒脱 。 另外, 林芝工布 、
狮) 象征土, 因为雪狮居 于雪 山, 而雪山 则是“ 土” 所成, 故 以 米林等地的风马往往 是直 接悬挂 在古 柏上 的, 五六个 一簇,
狮子象征土元素 ; 龙象征“ 水” , 因为龙居于 水中 ; 金翅鸟象 征 迎风招展宛若大旗 。
火, 因为金翅鸟是藏族上古时代崇信 的火神, 具有生 炎热 、光 常见的风马旗多由布 制成, 也 有用麻纱 、丝绸及土纸的 。
焰等神通, 与火性类似, 所以象征“火” ( 中国古代 也有类似 的 风马有方形 、角形 、条 形等, 通常为 10 -60 厘 米不等 的长 开
观念, 如传说太阳中 有三 只乌, 说“ 凤 凰是纯 火之 禽” 、“ 是 火 或正方形 。 风马小可 到一 条一缕, 大 可到 整匹整 幅的 棉布,
之精” 等) ; 老 虎象 征“ 风”, 因为 风生 于 木, 而 虎居 于森 林 之 或串挂于绳, 或 随意抛 洒 。 劲风 吹拂 之时, 成片 成串 的风 马
中, 被人称为林中之王, 因此用虎来象征“ 风” ; 风 马中央的 最 在蓝空 、雪山及明湖 的背 景中 漫天飞 舞, 精神 及愿望 一意 向
主要图案是 那匹腾 飞的骏 马, 则认为是 象征土 、水 、火 、风 依 上。
附的“ 空” 。 一段佛教 经文及各种图纹佛像 散置其中, 图与 文 风马旗有五种色彩白 、黄 、红 、蓝 、绿, 象征着 五行文化 中
相映成趣 。 的“ 金 、木 、水 、火 、土” , 或是代表着佛 教密宗所指的五大 元素
其它风马旗图案还 有佛 、菩 萨 、度母 、圣 僧 、师 祖 、大师 、 “ 土 、水 、火 、风 、空” , 并形象 地解 释为 :
白色 表人 之纯 洁的 心
护法的造型, 以及 象征“ 身 、语 、意” 和“ 佛 法 僧三 宝” 的 曼 陀 灵, 黄色表大地, 红 色表火 焰, 蓝色 表天空, 绿 色表 江河 。 藏
罗 、佛塔 、日月 、“ 十” 雍宗图 符 、朗久 旺丹( 十 相自在 图) 吉 祥 传佛教又赋予五色主之意, 即五方佛及 五种智慧 。
图徽和各种供养受持图像等 。 风马旗成为藏族民间民俗文化的重 要表现形式, 是藏 族
有些风马旗则纯选 自于 佛教 密宗经 咒, 挂适 宜的 经幡, 文化与藏传佛教精神的外化象征 。 ◎
每一类经幡都有其主 要的 功能和 针对 性 。 故“ 风马” 又称 之 [ 责任编辑 :
文哲]

9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