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題解-盤古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9

中史題解-盤古(卷一)

1
所得分數: 所得分數: 所得分數:
10 分 15 分 25 分
說明
l 完全掌握題旨,對題目所涉內容具深入的
9-10 13-15 22-25 瞭解和認識;
l 答案完備,內容豐富,能準確運用史料;
l 表達清晰而具說服力,條理分明,有極強
的議論、組織和批判能力。
l 能掌握題旨,對題目所涉內容具充分的瞭
7-8 10-12 17-21 解和認識;
l 內容切題,論據充實,所引史料無重大缺
漏;
l 表達清晰,組織具條理,對問題能加以分
析或提出有理據之議論。
l 對題旨只具表面瞭解,對題目所涉內容認
4-6 6-9 10-16 識淺薄;
l 內容基本上切題及正確,但稍欠均衡;
l 表達流於表面,未能對問題加以分析或議
論,僅鋪陳史實。
l 對題旨瞭解不足,對題目所涉內容認識貧
2-3 3-5 6-9 乏;
l 內容不切題,並夾雜重大史實錯誤或不相
關的資料;
l 表達能力薄弱,組織混亂,論點嚴重矛
盾。
l 完全誤解題目,對題目所涉內容毫無概
0-1 0-2 0-5 念;
l 內容完全不足或不切題,答非所問;
l 組織和表達能力差劣,表現遠離水準。

2
甲部:上古至十九世紀中葉
1.
(a). 元、清均為異族統治中國,從其官員構成方面,兩者在統治漢人的方針上有什麼不同?根據
資料一及二,解釋你的答案。(4 分)

元代:歧視漢人,在任用官員方面,尤其高級官員,極度偏重蒙古、色目人,輕視漢人、南人。
例如:擔任丞相方面,蒙古 38 人、色目 26 人,反而漢人及南人只有 2 及 3 人。
擔任平章政事,蒙古 83 人、色目 82 人,反而漢人及南人只有 28 及 7 人。

清代:滿漢一體,在任用官員方面,漢人的比例較高,並不如元代般,對漢人、南人諸多防範
例如:以 2277 官員中,漢人有 416 人,佔 18.3%,漢軍有 104 人,佔 4.7%。

由此可見,元代比清代更為防範漢人、南人,並採取極為歧視漢人的政策。

(b). 承上題,元朝在行省官員構成上帶來什麼作用?試援引行省制度內容,加以析論。(4 分)
l 資料一:行省長官大多以蒙古人、色目人為主,副官如左丞、右丞、參知政事以漢人、南人
為多,明顯地實施種族防範政策。
l 史實:行省之下,設路、州、府、縣,設立「達魯花赤」為長官,副官方面,路設「總管」,
其他則為州尹、府尹、縣尹。元朝實行種族歧視政策,路、府、州、縣均設「達魯花赤」(為
「長官」),例由蒙古人出任,兼掌軍民政。又路設總管、府州縣設尹均由漢、南人出任,
專管民政。同時又置「同知」,例由色目人出任,用以監視漢、南人
l 元政府可透過任用蒙古重臣掌控地方,既可發揮監察之用,又可彌補地方權重之弊

3
(c). 有人認為康熙帝推崇「滿漢一體」屬有名無實。試舉出兩項清初民族政策,印證此說。(4 分)
l 康熙帝雖然提倡「滿漢一體」,強調滿漢兩族乃是平等,無分你我(1 分)
l 資料二:滿族人在各部職位上仍比其他民族百分比更高,滿族人有 55.1%,為過半數;(1 分)
l 資料三措施 1:康熙雖然提倡儒學,尊孔崇儒,但只為籠絡天下士人以歸順滿清;(1 分)
l 資料三措施 2:順治帝實施薙髮留辮,乃要求漢人依照滿人髮式,否則就要處死,明顯對漢
人不公平(1 分)

(d). 除了資料三所示的政策,清朝在入關後還實施什麼政策以安撫這兩類人的反清情緒。(8 分)
士人:
l 倡議學術,如康熙時,徵集名士編纂《佩文韻府》、《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等;乾隆
時,編修《四庫全書》、《大清會典》等巨籍 50 多種,以消磨士氣,並表示對漢文化的尊重。
l 為了恢復明代科舉取士,以功名利祿籠絡和收買漢族知識份子,消除他們的反抗情緒。又增設特
科,如博學鴻詞科,以羅致隱逸名士,為清室效力。

百姓:
l 廢除明末三餉,即遼、剿、練餉,又革除廠衛特務機關,沿用明代舊制。
l 受兵災地區免錢糧 1/2,未經兵災之地則免 1/3。
l 康熙八年,復詔禁止滿州八旗及貴族圈地,在入關之初所圈的旗地,立即歸還予漢人。二十年,
又頒令民間所墾田數,「自後永不許圈」。
l 康熙每年減免賦稅,在五十一年,下詔以五十年的人口丁數作為徵收丁稅的固定丁額,以後添丁,
不用多徵,所謂「盛世滋丁,永不加賦」。
l 雍正帝調節稅項,屢次下詔廢除江南世執賤役之賤民,山西與陝西之「樂籍」、江蘇常熟之「丐
戶」、廣東沿海之「蛋戶」,入籍為良民。

4
乙部: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末
2.
(a). 資料一所述的事件是什麼?(1 分)該事是在以下哪一個時段發生?(1 分)試把正確的答案
寫在答題簿內。

A. 1928-30
B. 1931-33
C. 1934-36
D. 1937-40

(b). 依據資料一所指的「張副司令」是誰?(1 分)國民政府如何回應?這回應導致中國局勢出


現什麼後果?試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3 分)
l 張學良
l 九一八事變爆發,但是蔣介石正在剿共,堅持「先安內,後攘外」政策,命張學良不
予抵抗,結果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落入日本關東軍手中。國民政府向國聯申
訴,國聯只派出李頓調查隊,指出九一八事變早有預謀,之後日本退出國聯,繼續侵
華。

(c). 關於南滿鐵路被炸毀一事的原由,有什麼不同的報道?試分別從資料一及二中,各找出一項
證據,加以說明(2 分)

關於南滿鐵路被炸毀一事的原,
l 資料一:認為是日方炸毀:日方以一車頭載兵將皇姑屯中日鐵路交叉處轟毀,隨即退去
l 資料二:認為是中方炸毀:約 300 名支那兵(中國兵)安置了強烈的炸彈,爆破了我滿鐵線
的一段。

5
(d). 除了資料一所述,瀋陽被日軍佔領外,日本還發動了「一二八」、「七七」事變來侵略中國。
試援引史實,分析日本發動事變的藉口及結果。(6 分)

一二八事變:
l (藉口)1932 年 1 月,上海出現抵制日貨活動,日本教唆浪人與中國工人毆鬥,並焚燒上
海的「三友宵業社」,更藉口五名日本僧人被毆,
l (結果)向國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懲兇道歉、賠償損失和解散抗日百姓,稱為「一二八
事變」。中日簽訂《淞滬停戰協定》,劃上海為非武裝區。

七七事變:
l (藉口)1937 年,日軍藉口士兵失縱,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日本估計中國守軍必定拒絕入
城要求,被中國駐軍拒絕,符合日軍的估計。
l 日軍於是突襲宛平城外的盧溝橋,第 29 路軍吉星文團長率領下,奮起抵抗,揭開了抗日戰爭
的序幕。

6
(e). 根據資料三的宣傳方法,並援引史實,分析抗日戰爭的成功原因。(8 分)
l 資料三的海報:由官方及民間印製,方便派送及宣傳;目的是提高抗日士氣,資料圖文並
茂,不僅可以向知識分子傳遞信息,連平民也可以看懂。

圖一:提升士氣
l 上下一心,奮戰到底,士氣高漲,不分階層及黨派,軍民同仇敵慨,為戰勝立下基礎。

圖二:中共游擊隊的功勞
l 第二階段,第八路軍及新四軍又對日軍發動游擊戰,牽制日軍的力量,既粉碎其以戰養戰
的企圖,令日軍不能輕易取得中國資源;又使日軍有後顧之憂,無法大舉進軍重慶政府。

圖三:情勢危急,呼籲平民加入戰爭
民眾參與:
l 世界各地的華僑組織了數萬個抗日救亡單位,原籍廣東省的四萬人回國參戰,各地亦有捐款
活動,又有三千多司機協助滇緬公路的運輸,以助抗日物資。不少工人長期認購救國公債,
僑滙更成為中國外滙來源,1939 年就超過 1 億;南僑總會鼓勵華僑回國。
l 民間更自行組成東江縱隊,積小勝為大勝。

圖四:國共合作、民眾參與
國共合作:
l 共產黨同簽《共赴國難宣言》,兩黨為實現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而奮鬥、共產黨取消推翻國民
政府政權的一切行動、取消蘇維埃政府,以期全國政權的統一,以及取消紅軍的番號及名義,
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中共西北紅軍改編第八路軍、南方紅軍游擊隊改為新四軍)接受國民政
府的改編,共負抗日之責,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7
第二部分:於甲部及乙部各設 3 題,考生須分別各選答 1 題。
甲部:上古至十九世紀中葉
3.
(a). 資料一的 A 及 B 是什麼?(2 分)這制度有何特色?(1 分)
A 方千里
B 子
作用:分別尊卑

(b). 資料二的 X 代表什麼?(1 分)這制度與政權穩定有何關係?(2 分)


X 諸侯
l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為宗族的領袖,有助鞏固周室與諸侯之間的從屬關係。同時,宗法制
度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度,規定了權力與利益的分配,避免權力鬥爭出現,促成政治上的
穩定,故周代國祚長達八百多年。

(c). 根據資料三,哪一位諸侯率先在春秋時期稱霸?試把正確的數字及國君名稱寫在答題簿
內。(2 分)
齊桓公、4

(d). 承上題,這位諸侯如何維護周室封建秩序?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4 分)
l 攘夷:如伐山戎以救燕,逐白狄以救邢存衛。
l 尊王:楚人欲北上侵鄭,桓公率八國聯軍攻入楚境,責楚以「不尊周室」之罪,楚人不
敢應戰,盟於召陵。桓公成功阻止楚人進犯中原。其後又阻止周太子的被廢及打敗西戎
保存周室。
l 代天子會盟:桓公會諸侯於葵丘,要求諸侯和平共處,尊重周室。

8
(e). 關於資料四 1、2、7 戰國七雄的位置,以下哪一項是正確?試把正確英文字母寫在答題簿
內。(1 分)

A. 趙、齊、秦
B. 燕、魯、秦
C. 燕、齊、秦
D. 趙、魯、楚

(f). 資料四的戰國君主均對封建制度持否定態度,試舉出一位國君及其相關政策,加以析論。
(2 分)

秦孝公、商鞅變法
廢封建、行郡縣

9
(g). 試援引史實,從封建瓦解及社會動盪兩方面,分析春秋戰國時期平民興起的原因。(10
分)

封建瓦解:
l 封建解體,導致思想多元化。自平王東遷始,周室衰微,封建解體,周天子的聲威低落,便
無力召集諸侯實行勤王、朝貢等義務,取而代之,霸主成為各國共主,代周天子處理各國矛
盾,維持周天子的地位。所以,封建崩潰,諸侯各自為政,令整套嚴謹的控禦漸已失效,人
民思想不受到束縛,思想言論氣氛自由,形成思想多元化,平民有先天性條件崛起。

l 封建瓦解,西周所建立的信仰崩解,導致變法盛行。列國爭雄,為求富國強兵,諸侯對人才
持開放態度,便延攬人才,遂提出自己救世主張,促使士子四出遊說,著書立說,以應諸侯
所需,以建立新制度與社會秩序。國君為了增加政治籌碼,建立食客制度,士子便不憂衣食,
無後顧之憂地為國家出謀獻策。所以,列國君主渴人才,如齊威王建立食客制度,為國家出
謀獻策,自此士人得以興起,他們紛紛為國家的利益提出適切的治國理念,遂出現百家爭鳴。

社會動盪:
l 社會動盪,導致階級流動,知識流入民間。由於封建制度解體,戰爭頻生,土地兼併,部分貴
族淪為平民,導致王官學失守,貴族世傳典籍流入民間,私學興起。社會私人講學成風,導致
教育普及化,如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所以,知識平民化,有助思想流傳。

l 社會動盪,導致井田制崩解,市場得以解放,造就經濟富裕,創造了學術自由的條件。春秋戰
國時,農業生產力提升,工商業發達,土地商品化的經濟得以興起。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
人民得以累積大量財富,便無顧之憂地做學術研究。例如,秦國巨商秦相呂不韋招三千食客編
寫《呂氏春秋》,內容豐富,是為雜家的代表。所以,在商業發達的格局下,培養了一批知識
分子。

l 社會動盪,導致交通發達,有利知識傳播。列國之間戰爭與變法,開闢了道路與河渠,大都市
興起,如齊國臨淄、楚國郢、秦國咸陽,有利人才薈萃,交流思想,形成不同學派。所以,交
通日漸便利,有助士子思想交流與傳播。

10
4.
(a). 資料一所示賦役減免情況,這反映了隋文帝什麼施政風格?(1 分)
與民休息/ 施惠百姓

(b). 承上題,為什麼隋文帝實施了資料一的措施,反而令隋代更為富強?試從隋文帝的措施,
加以析論。(6 分)

l 隋文帝雖然減免賦稅,但卻令釋放更多空間、時間進行生產,人民自然認為多勞多得,這
樣有助充實隋代倉窖。
l 例如,開皇五年,接納工部尚書長孫平之議,於地方設立義倉,每家按農作物收穫及貧富比
例分三等出糧若干,儲藏於義倉,以備於凶年時賑濟災民。
l 隋朝沿河置倉儲糧,由於文帝採用輕徭薄賦的政策,無疑人民更願意生產,間接增加國家糧
食儲備,穩定經濟,有利民生。

(c). 資料二反映了唐太宗什麼政治特色?(1 分)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2 分)

虛心納練
l 除了鼓勵臣下進諫之外,更擴大諫官職權,凡詔令須當奏明,不得偏私。在太宗鼓勵下,
著明的諫臣亦多不勝數,如王珪、虞世南、馬周、褚遂良等人,而其中更以諫議大夫魏
徵為最特出的諫臣。

11
(d). 你是否同意資料三的看法?試援引史實,加以分析。(15 分)

同意:
求賢如渴、網羅天下賢才以致天下太平
l 太宗秉持「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原則,以房玄齡、杜如晦為相,有「房謀杜斷」之美譽,即
房玄齡謀劃出色、杜如晦善於決策,兩人互相配合,共同理政;
l 尉遲敬德、李靖、秦叔寶皆是降將,而張亮出身農民,馬周本為家客,但太宗不問出身,用人唯
才,他們均得到太宗重用。至於諫臣魏徵是太子建成舊臣,太宗亦不計恩怨,委以重任,對他言
聽計從。

鼓勵臣下犯顏直諫
l 太宗以煬帝拒諫亡國為戒,虛心納諫,擴大諫官職權,鼓勵群臣直言納諫,諫官如魏徵、薛收、
王珪、虞世南、褚遂良等皆以敢言著稱。
l 例如,魏徵曾上疏二百餘策,直諫太宗過失,即使太宗盛怒,他仍神色不變,據理力爭,太宗往
往言聽計從。
l 再如張玄素曾上書諫太宗,以停建隋煬帝的乾元殿,並得布絹。

對宰相制度的改革、確立三省六部制度同步進行的
l 三省分爲中書、門下、尚書,分別負責「擬議」、「審查」、「執行」政策,「職有常守,位有常
員」,既可分工協作,又可互相牽制,免大臣獨斷專權。錢穆則認爲此制發揮了三權分立的作用,
為唐代政府開明之象徵。
l 太宗又設政事堂,讓三省長官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共同議政,既提高行政效率,三省長官「共
議國政」於政事堂,發揮了「多相合議」的精神,皇帝亦不可獨行獨斷,有助制約君主獨裁。由
此,太宗建立了開明的政制,提高行政效率,吸納三省意見,有助改善施政,減少錯誤。可見太
宗設三省六部為致治之原因。

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節省財政開支,更加強中央政府對地方政權的監督。
l 太宗依山勢將全國分為十道作為監察區,以便監察地方官吏,了解各地情況;
l 太宗派李靖等十三人為黜陟大使,巡視全國,考察官吏得失,褒獎廉吏,嚴懲貪官;

12
l 太宗裁汰冗員,減少開支,澄清吏治;
l 又親自挑選各州刺史,將他們的姓名、功過寫在屏風上,作賞罰的參考;
l 又命五品以上京官輪流到中書省值宿,以備垂詢政事。

對外恩威並施,締造「天可汗」之名
l 東突厥:太宗趁東突厥發生內亂,貞觀三年,派李靖、李勣等率十餘萬大軍,分六道討伐東突厥,
俘其領袖頡利可汗而回,東突厥遂亡,後西突厥亦降唐。其餘曾附東突厥的西北各部族的君長亦
到長安朝見,共尊太宗為崇高的「天可汗」。
l 吐蕃:太宗派侯君集打敗吐蕃,松贊干布遣使謝罪,請求通婚,太宗允其所請,以文成公主下嫁
之,唐蕃維持友好關係。
l 西域高昌:太宗派侯君集征討,攻滅高昌;對外武功彪炳,恩威並施,唐聲威遠播,故有「唐人」
之稱,西域及各外族設「參天可汗道」,定時朝見及納貢,建立了天可汗制度

過失:
l 太宗即位前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脅父,奪取帝位,有悖倫理。另外,太宗殺弟元吉而納其
婦,實於人倫有瀆,故范祖禹於《通鑑》評之曰:「太宗手殺兄弟,曾不愧恥而後納元吉妃,惡
莫大焉。」
l 此政變更下開皇室骨肉相殘先例,間接助長了貞觀以後諸皇子爭奪帝位之野心。諸子認為奪嫡之
舉,是條可行之路,唐代宮廷鬥爭遂無日無之。
l 宮廷殺戮之風,甚或武則天篡唐自立,均間接皆受太宗政變奪嫡所影響。

話雖如此,唐太宗認為此舉乃「周公誅管蔡以安周」
,而且,這只不過是他的人生小污點,
並不足以蓋過其失。

13
5.
(a). 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分析明太祖如何加強君主集權。(7 分)
資料一:罷丞相
l 洪武十三年,太祖藉胡惟庸案「廢相罷省」後,中書省之政務歸由六部處理,六部之上便無領袖,
由天子直轄六部,所有事務均由天子決定,天子遂成為中樞機構的核心,身兼君權與相權,協調
各部施政。
l 同時,太祖下令「以後嗣君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

禁止後世君主復置宰相,宰相之職至此正式被廢。為了處理繁重事務,君主只設立「通政使司」
處理奏摺。
l 洪武十五年,太祖仿唐、宋制度,設立中極、建極、武英、文華殿、東閣、文淵閣「四殿二閣」
之「殿閣大學士」
,作為皇帝秘書,但只是充當顧問角色,位居不過五品,沒有實權,切合太祖集
權本意。可見,太祖廢相後,政治制度上根本無人可以抑制君權,君權至高無上。

資料一:立府
l 太祖先廢大都督府,並設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及兵部掌軍事。五軍都督府負責訓練、
戍守、屯田;兵部負責調兵及將領的任命,手中無兵。凡遇有戰事,由皇帝令兵部派總兵官帶兵,
戰事完畢,統帥繳印,官兵遣回衛所,使將不專兵,兵不專將。可見,太祖廢相後,皇帝親自協
調兵部及五軍都督府,把軍權收歸君主手中,無人可以過問,凡有軍國大事,皆由皇帝決策,導
致君權高漲。

資料一:立院
l 太祖改「御史台」為「都察院」,並設「六科給事中」,負責糾彈、監察六部官員,代替了丞相
的角色。以兩個部門代替丞相監察,又互不統屬,聽命於皇帝,有助強化對臣民的監察。

資料一:立寺
l 太祖即位後,改宋代御史台為都察院,並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分典刑獄,刑部初審案件,都
察院專掌彈劾糾察百官,大理寺主平反死刑。此三部門稱「三法司」
,三者互相牽制,各不統屬,
直轄於皇帝,君主以一人獨斷天下所有刑獄案件,君主司法權達於頂峰。

14
(b). 根據資料二,明太祖把朱棣分封在哪個地方?試把正確數字填在答題簿內。(1 分)在明太
祖死後,最終引發什麼事件?(1 分)

朱棣:4
靖難之變

(c). 承上題,明成祖即位後,用了什麼方法防止同類事件爆發?試加以說明。(2 分)
削藩,將諸王內徙,又禁止諸王干政

(d). 資料三的(1)及(2)分別是明成祖即位後所施行的集權措施,試把資料的編號連同代表
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寫在答題簿內。(2 分)

(1)-B
(2)-C

15
(e). 雍正帝即位後,以各項措施加強君主集權。試從軍機處、密摺制度、儲位密建制度以及清除
異己四項措施,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12 分)
措施 如何導致集權
軍機處 l 為保密西北軍事,雍正又不喜把軍事又給議政王大臣會議,「半皆貴冑世爵,
不諳世務」,既無高見,又喜泄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且,內閣權重而
效率低,於皇權不利。
l 雍正設立「軍機處」
。用兵西北後,軍機處不但沒有被裁撤,反而加以沿用,
後逐漸演變成裁決軍國大事的機關。組織性質由臨時變成定制,軍機大臣只是
兼職,並無專官,方便皇帝掌控人事任命,多由六部尚書兼任,負責仰承皇帝
旨意辦理軍國大事,權力凌駕內閣及六部,後來更總攬內閣及南書房的職權,
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
l 軍機處與眾不同,無專官、無屬吏、無衙門、無章程,僅有差官和值房,始終
不是正規的官府衙門,軍機處體制特殊,一切以皇帝的意志為轉移,有利加強
皇權。
l 不但無法對君權進行牽制,反而使君權更為膨脹,軍機處無權向六部、地方督
撫發佈命令,只是君主附庸,清初以來掌理軍國大事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
亡,內閣被削弱,君權得以完全集中。
l 更甚者,皇帝可透過軍機處「廷寄上諭」
,將所發口諭直接下達地方,皇帝口
諭不再需要經過內閣,例如,當日或次日即可經嚴密封印後,交由兵部驛遞發
出,日行三百里至八百里不等,行政效率提高,君主權力亦隨之達至頂峰。
排除異己 l 要完全削除諸王的勢力,先要從八旗入手,由於八旗勢力於皇位鬥爭中舉足輕
重,例如下五旗諸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與胤禩及胤禟集關的關係比較密切,而
且對雍正登基並不心悅誠服。
l 由於雍正得位不正,流言蜚語滿天飛,為防諸兄弟叛變及臣下誹議,遂翦除與
其爭位的諸王,打擊宮廷內的反對勢力,尤其是權臣及胤禩集團。
l 胤禩的聲威始終比雍正(胤禛)較高,雍正逐一擊破諸王,先在諸王面前指責
胤禩,借故禁錮胤䄉、胤禟被宗人府參奏,其他成員也遭到清算,例如阿布蘭、
蘇努先後被革去貝勒,「專主刑部之事」的七十被革職,瓦解了「皇八子黨」。

16
l 又頒布《朋黨論》,要求他們「洗心滌慮」,告誡諸王不得結黨營私,尤其打
擊胤禩集團,。
l 在最後階段,頒示胤禩罪狀40款、胤禟28款、允禵罪狀14款,在胤禩死前一天,
雍正更在乾清宮召集王公大臣,共慶海內承平。胤禟、允禵免死罪,在雍正死
後被釋放。
l 雍正帝以非常手段斷然清除打擊其他政治力量,防範其他有可能威脅皇權的
勢力,為其集權政政治奠基。
秘密建儲 l 鑑於康熙晚年施政寬弛,加上建儲計劃完全失敗,雍正帝將儲君名字親自寫
下,密封於錦盒內,命人藏於乾清宮中「正大光明」的橫匾後面,另寫密旨藏
於內府,以作核對。還另備一份,隨身攜帶,任何情況下,都可保證在任何突
發事件下,皇位都交接都照皇帝的原意順利實現。
l 皇帝全權決定儲君人選,擇賢而立,對儲君暗中考察及培養,以免兄弟骨肉相
殘,更排除官員、后妃等各種勢力對皇位繼承問題的干預,君主可全權決定儲
君人選。
密摺制度 l 雍正得位不正,深恐臣下非議,於是擴大密摺制度,廣佈耳目。內外官
員,不論品位高低,只要有皇帝的批准,上至朝中百官,下至地方官員
就具密摺上奏的權力。
l 內容比以往更為廣泛,地方政情、吏治優劣、民間動態等均可涉及,就
算事情未經證實,均可以上奏。
l 密摺與題本、奏本先由通政司上達,又經內閣大臣票擬,再由皇裁斷的
程序完全不同,密摺直達御前,由皇帝本人批閱,所以雍正能夠直接了
解各方面的情況而作出決策。
l 透過廣佈耳目於天下,他發現各省督撫互相傳看,為保密摺的嚴密,犯
者以泄漏軍機律治罪。皇帝掌握中央與地方的情況,密摺之保密性質亦
令官員之間互相猜忌,加強對官吏及民間的監察,各級官員也相互監視,
起到自我約束的作用。

17
6. 晚清史

(a). 有人認為中英雙方在文化上的差異,是導致兩者爆發鴉片戰爭的原因,鴉片只是引發戰爭
的媒介而已。你同意嗎?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10 分)

同意
第一,文化差異所指的是中英交涉問題。在「天朝大國」理念下,清政府要求使節先對中央作禮
節交涉,後再討論商貿問題。英國多次派特使來華,要求改善交通,但未被接納。例如乾隆末年時,馬
甘尼來華,因覲見皇帝禮儀發生爭執,馬甘尼提出各項商務要求,如開放更多通商口岸,都被與「天朝
禮制不合」而否決;阿美士德在嘉慶來華,要求廢除公行制度,再次因覲見皇帝禮儀出現分歧,嘉慶帝
認為其「狡詐無禮」
,將他逐出北京;後來當律勞卑來華,作為駐華商務總監,不經公行,以「平行格
式」致函兩廣總督盧坤,要求會面,盧氏不接受,勸喻其遵守舊制。盧氏一度停止中英貿易,律勞卑則
派軍艦炮轟虎門,盧氏也調兵增援,關係一度變得緊張,為戰爭埋下伏線。

另外,文化差異的層面是「國際關係」
,清一向以「天朝大國」自居,視外族為「蠻夷」
,以不平等
地位與歐人貿易,視外來的貿易特使為朝貢使臣,要求其遵守中國的禮儀、規條。中英國際關係一開始
就是不平等方式進行交涉,雙方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觀念南轅北轍。

第三,文化差異另一層面是「貿易觀念」
,清政府行「閉關自守」政策,自乾隆二十二年後,專行
廣州「一口通商」
,對外貨不假外求,在小農經濟下人民自給自足,輕視對外貿易,其限制其活動,視
貿易為「嘉惠遠人」手段。清與英國貿易觀念不同,導致後來矛盾叢生。中國內設有「公行」制度,專
責處理對外貿易,承辦出入口貨物及劃定物價,外商在廣州設立商館處理對華商務.並設「大班」為經
理人,外商須居於館內,不得直接貿易,使外商大為不滿。另對貨品諸多限制,如嚴禁兵器、鐵器、火
藥、糧食出口,只准出口絲綢、茶葉,並限制其數量、品種。而英國則奉行「自由貿易」政策。以工業
發展為先,要取得海外市場與資源,否則便會使其發展受挫。英國的貿易政策受到阻礙,必須找尋借
口,以圖打開中國市場。

18
基於以上因素,英國唯有輸入鴉片,去扭轉貿易逆差,奪回中國的市場,使國民健康益差,白銀
外流;以致國庫受損,吸食鴉片使社會風氣敗壞,軍隊作戰力大減。繼而林則徐虎門銷煙事件,更是
觸動英國政府的神經,戰爭變得無可避免。中英關係複雜化,使鴉片成為兩國交惡的「導火線」
,即
使沒有鴉片,中英衝突也在所難免。

(b). 資料一所示的 A 及 B 均是《天津條約》所開放的商埠,試把英文字母連同答案填在答題簿


內。(2 分)
A 九江
B 南京

(c). 承上題,上述條約是在哪一場戰爭所簽訂?(1 分)而開放這些口岸對清朝經濟有什麼影響?


(2 分)與之前條約所開口岸有什麼不同?(1 分)

n 英法聯軍之役
n 門戶洞開,洋貨大量傾銷,導致本土工商業大受打擊
n 之前口岸大多集中於沿海,現深入長江流域下游

19
(d). 試援引史實,從排外情緒高漲與統治階層無知兩方面,分析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9 分)

第一,排外情緒高漲:

首先,由於列強長期壓迫,
l 自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後,列強強迫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便利用此等條款加緊侵奪中國資
源及利益,例如開啟列強瓜分之勢、深入內地築建鐵路、開採煤礦。不斷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
洋貨傾銷中國,本土生產貨品的銷路大減,造成傳統手工業破產,農村經濟日趨凋敝。
l 隨著列強入侵,水陸交通工具興起,例如輪船、火車興起,令大批運輸工人失業,失業的人愈多,
愈群起仇視洋人。

其次,官方排外情緒高漲,
l 列強不斷入侵中國,清統治者既無能為力,又感憤慨,戊戌政變後,因英國、日本的協助下,慈
禧太后引渡康、梁回國失敗。
l 而且列強出手阻止西太后廢光緒帝,於是慈禧聽從毓賢與裕祿意見,收編義和團,將他們由「反
清復明」變為「扶清滅洋」。
l 所以,列強長期入侵,使清國運衰敗,迫使清不得不用義和團力量,客望他們可以為清爭光。

另外,清政府面對列強入侵,開放了更多通商口岸,教案迭生,出現排外情緒。
l 自《北京條約》傳教士可進入內地傳教,使教案迭生,國民與宗教人士矛盾日多,甚至傳言傳教
士會挖心肝作食物、侵犯婦女等傳聞,社會一般對傳教士存有偏見。
l 清政府便盲目使用義和團排外,團民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到處燒教堂,毀鐵路、攻使館、殺
教士,先後殺害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及德國公使克林德,外國不滿及抗議無效,慈禧太后並默許
他們在北京進行激進活動,竟相信義和團的神力真實性「刀槍不入,槍炮不傷」,可以抵擋西洋
槍械,義和團便對洋人淋狗血、糞便,使外國人大為反感,列強便以保護僑民為由,便派兵入京。

20
第二,統治階層無知:
l 清末當權者在屢次對外戰爭敗北後,仍不檢討失敗的根本原因。反而,認為中國名教遠勝於西方
技藝,存有輕外的心理,久而久之,形成排外心理。
l 毓賢繼任山東巡撫後,將其改名「義和拳」為「義和團」,承認其合法地位,將其編入團練,毀
鐵路、燒教堂,包圍使館,各國公使提出抗議。
l 義和團在山東巡撫的合法承認下,得以發展。直隸總督裕祿派兵圍剿,為義和團所敗,為了掩飾
其無能,便極力支持義和團。加上其他人如毓賢、徐桐極力推薦「義和團」的神力可抗洋人,後
來授毓賢為「山西巡撫」,剛毅向慈禧力言團民忠勇有神術,可以倚之滅夷。
l 在 1900 年,下詔承認義和團為合法團體,義和團在北京大肆排外,圍攻外國使館,殺洋人,連藏
洋書、戴眼鏡的中國人也不放過,團民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先後殺害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及
德國公使克林德,外國不滿及各國抗議不果。
l 列強使節多次促請清政府取締義和團不成,清剿撫不定的態度,列強怕義和團擴張將會影響在華
利益,遂以保護僑民為藉口而出兵,而慈禧又以為義和團神力可以抵禦槍炮,於是向列國宣戰。

21
7. 民國史
(a). 資料一「勿忘此日」與資料二所示的「密約」有何關係?(2 分)

5 月 9 日是簽訂《二十一條》,是袁世凱為換取稱帝支持,而出賣山東權益。

(b). 資料二的漫畫是出現在什麼歷史事件?(1 分)試從圖中找出一項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1 分)
五四運動
線索:抵制日貨、青島

(c). 試以 1919 年的國際情況,說明「青島」與歷史事件的關係。(2 分)

l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是為戰勝國,中方代表在巴黎和會上要求收回日本在山東的權益,
中國派代表團出席巴黎和會,以為可以收回山東權益及廢除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因段祺瑞
與日本的密約中,表示「欣然同意」,日本將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
l 同時,列強偏袒日本,尤其英國,她為和會中的「三巨頭」,又因《英日同盟》關係,積極支持
日本取回山東,遂拒絕中國的要求,並將山東之權轉交日本。

(d). 試援引史實,分析上述歷史事件如何導致國共第一次合作。(6 分)

五四運動後,愛國主義、民族意識一時無兩,社會呼籲國民參與反軍閥、反帝制運動。
l 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積極宣揚馬列主義,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份子,更
深入工人群眾,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催生出共產黨;
l 中共於 1921 年建黨後,謀求更高層次的發展,但自身勢力薄弱,而其政治綱領的目標
是反帝國主義、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打擊的對象力量強大,故要與國民黨合作。依據
共產國際制訂與國民黨合作策略,力求合作中壯大自己。故先派越飛來華,與孫中山
商談合作事宜,並以軍事援助為條件,結果獲得允許。

22
(e). 以下事件 1、2、3 分別是什麼?把數字連同答案代表的英文字母寫在答題簿內。(3 分)
(1)-C
(2)-B
(3)-A

(f). 試分析上述事件對 1924 至 1936 年國共關係的影響。(10 分)


黃埔軍校的 l 國民黨為了打倒軍閥,完成統一,而中共只反對軍閥統治,雙方目標一致,故採
成立 用「合作」政策,打倒軍閥。軍閥勢力強盛,瓜分中國,使國家分裂,例如奉系
軍閥控制東北四省及河北,而直系軍閥控制長江下游、而皖系軍閥控制湖北一
帶,形成割據勢力,如向另一政權,獨立於中央,威脅中央管治。為了打倒軍閥,
國共決定合作,維持良好的關係,訓練軍隊,完成革命。
l 1924 年孫中山成立黃埔軍校,跟中共合作,訓練精兵打倒軍閥。而為了表示國民
黨接納中共,更允許中共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並擔任重要職位,而且由周恩
來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主任。
孫中山逝世 l 部分黨內對孫中山「聯俄容共」持懷疑態度,國民黨的反共分子在 1925 年北京
西山開會,公開表示必須取消共產黨人在國民黨黨籍、取消顧問鮑羅廷職務,此
是為「西山會議派」,導致國民黨內部變得反共、反蘇。最後,廣州國民政府對
是次與會者作出處分,激化了國民黨內部矛盾、埋下日後清黨伏線。
l 同時,一向反共的蔣介石勢力於孫文死後一直冒升,出現合作的危機。共產黨意
識到這一點,便在 1926 年先發制人,中共以中山艦挾持蔣介石往蘇俄,但最終
事敗,蔣介石扣留中山艦,收繳部分共產黨人員槍械,國共關係惡化。
四一二清黨 l 國民黨在上海進行清黨,是為「四一二事件」,通緝鮑羅廷及毛澤東及陳獨秀等
人,進行清黨,關係開始破裂。
l 在 1927 年,蔣介石在南京另建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象徵了國共關係
的破裂。汪氏主張「容共」,而蔣氏主張「反共」,引致國民黨內部出現矛盾。
l 然而後來雙方復合,因汪氏明白中共對自己的威脅,故跟蔣介石復合,是為「寧
漢復合」。「寧漢復合」 正代表了國共分裂的關係,而國民黨同時進行了更大
規模的圍剿。

23
l 蔣介石發動五次圍剿中共基地,使中共不得喘息,大大削弱中共勢力。雙方敵視
對方,而中共更以游擊戰方式殲滅日軍,採用敵進我退的方式使對方兵力大減。
l 於 1934 年,中共更被迫展開「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共由廣東、經湖南、廣西、
貴州、四川、雲南、青海等地方到陝西北部延安,雙方關係破裂,再無合作的關
係,互相敵視。

24
8. 新中國史
(a). 資料一的四張圖片分別代表哪個時期?試把資料編號連同正確答案寫在答題簿內。(4 分)
圖一:C
圖二:B
圖三:C
圖四:D

(b). 根據資料二,中蘇關係如何?試援引線索,加以印證。(2 分)
中蘇關係:友好
史太林、毛澤東握手/ 出版中國紀念郵票

(c). 承上題,試解釋中蘇出現這種關係的原因。(4 分)
l 冷戰:美國以資本主義為首,蘇國以共產主義為首,自 1945 年始進行「冷戰」,世界局勢變
得「兩極化」、一分為二,國家不是依附美國,便是依附蘇聯,國際矛盾激化;
l 中共長期支持:中共自 1921 年成立過程,一直取得蘇聯支持。在抗戰後期,蘇聯更將關東軍
的軍備交予共產黨,及協助共產黨取得中國華北,獲得煤、鐵等資源,增強了共產黨勢力。
在國共內戰期間,中共在三大會戰勝利後,蘇聯派代表來華,與中共領導人談及中國新政權
的建立。
l 在建國初年,戰勝後,蘇聯為中國提供了政治和經濟發展模式,以及資金和技術的援助。因
此,毛澤東與史太林,簽訂《中蘇友好互助同盟》。

25
(d). 根據資料二及三,並援引史實,解釋為什麼 1950-60 年代中蘇關係由友好變得惡化?(10 分)
資料二: l 蘇聯領導人之變更,令中蘇關係由好變壞。在 1956 年 2 月,赫魯曉
五十年代末期 夫提出「三和路線」,「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又發表
了一篇文章,名為《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公開否定史太林,毛
澤東認為這是投向帝國主義的「修正主義」,他在不知會盟友下,批
判史太林這個行為是不容許的。1959 年,赫魯曉夫批判毛澤東的大躍
進過於急進。後來,蘇聯撤走專家,撕裂合同,廢除科技合作項目,
帶走了完成一半的工程藍圖,並撰文互相批判,公開衝突,中國經濟
便因而急轉直下。
l 美蘇關係友好:在 1959 年,赫魯曉夫訪美回國。毛澤東指責赫魯曉
夫屈服於美國的宣傳,大搞「修正主義」。中蘇關係已見破裂,並表
示懷疑他是否適合於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資料三: l 在 1961 年始,美國在越南發動戰爭
勃列日涅夫上台 l 中蘇互相指責:至 1960 年,中國人猛烈地批判赫魯曉夫「割裂、背
後(布爾茲尼夫) 叛、修正」馬克思列寧主義,在 1963 至 64 年間,中共連續發表九篇
文章,公開指責赫魯曉夫,並為冠上「「現代修正主義分子」之名,
中蘇關係日漸惡化。
l 而蘇聯方面,赫魯曉夫指責毛澤東「像史太林,只懂得自己利益,並
編造一些脫離現代世界客觀現實的理論。」兩國領導人互相指責,令
關係進入不可化解的地步。
l 在 1969 年,中蘇發生發生珍寶島事件,雙方於烏蘇里江的珍寶島爆
發兩次大規模流血衝突,造成中國邊防人員死傷,雙方都宣稱取得了
勝利,但同時指控對方進行了侵犯,其關係正式宣布破裂,後來更舉
辦展覽會揭露對方的殘忍,令中國在外交上陷於低潮。

26
(e). 根據資料四,並援引史實,分析在 1960-70 年代中美關係改善的原因。(5 分)
l 在 1960 至 70 年代,美國在越戰失利,國內出現「反越戰」聲音,加上當時中蘇交惡,美國
便借機建立反蘇戰線。尼克遜上台後,提出「尼克遜主義」,結束圍堵共產主義政策,積極
與中國改善關係。
l 例如在 1971 年,美國率先釋出善意,派出國家乒乓球隊應中國的邀請到中國作賽,美國即宣
布大幅度取消十年來對中國貿易禁運。
l 在 1971 年,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及 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發表《上海聯合公報》,
促使外交關係正常化。
l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並應邀訪美,是三十年以來新中國高級官員第一次訪問美國。

27
中史 MOCK(盤古)題解(卷二)
單元二:地域與資源運用
1.
a. 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分析唐代定都長安的原因。(15 分)

根據資料一,社會因素方面,當時隋末群雄並起,李淵於太原起兵,得到關隴人士支持,為了籠
絡人心與穩定軍政局面,即如唐史專家陳寅恪所言的「關中本位政策」
,將全國三分二兵力集中於關中
地帶,駕馭四方,使地方無法與中央對抗。另外,高祖李淵及其家族「關隴集團」基地便在長安,有助
鞏固李唐力量。順理成章,以長安為首都。

根據資料一,在軍事形勢考慮,隋唐時外患日亟,為了抵禦西北邊患突厥、西南的吐蕃、吐谷渾,遂
選擇長安,周遭既有關塞的險固,可資防守,南面有藍田關、子午關、駱谷關、庫谷關;東面關有潼關、
蒲津關;西面有散關、大震關;北面有隴山關、木峽關,另易於接濟邊防,可經略西北與西南各族,可
謂一箭雙鵰。

根據資料一,在經濟方面考慮,雖然漕運不便,經過前代君主經營,為唐代統治者有利條件,如文
帝修建了廣通渠,由大興引渭水東至潼關入黃河,取代渭水航通;煬帝時更建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
及江南河,除了方便長安一帶航運外,更方便南北漕運,為長安提供物資補給;唐玄宗時,命裴耀卿行
「分段運輸法」
,令每年運輸糧食大增,運費大減;又命韋堅在渭水南面開鑿一條平行漕渠,使黃河一
帶官倉糧食可直達長安,解決了長安糧食不便的問題。

根據資料一,自然條件方面,長安帶河阻山,位於關中平原地帶,四面為高山環繞,南面的秦嶺,
其南側有終南山,守護長安南面;東面有崤山縱列,屏障長安;西北方的蕭關與西面汧、隴山相接,分
別阻礙了外族如突厥入侵,有助邊境穩定。而且黃河流域正處於氣候溫暖濕潤的時期,較少自然災害,
有利農業耕作,收成較有保證,例如梅桔樹、香蕉、檳榔、稻米,有助供養城內人民。加上,長安有灞、
滻、澇、澧、潏、涇、渭、滈八水繞城,比洛陽更容易排洪,因此,水災問題比洛陽更容易解決。從地
理因素來說,長安可謂具備作為首都的條件。

28
b. 資料二是否足以解釋唐代長安衰落的原因?試援引史實加以說明。(10 分)

資料二:安史之亂
l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維持八年,黃河流域一帶飽受亂賊破壞,田園荒蕪,物價高
漲,經濟生產受到拖累。亂時,由於張巡、許遠死守雎陽,江南一帶免受安史戰亂。安史亂後,
又由於北方藩鎮割據,長期陷入混亂狀態。
l 加上水利失修,天災頻仍,經濟難以恢復,大量人民南下避禍,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北方的
生產技術,加速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補充部分:黃巢之亂
其次,安史之亂後,黃河流域一帶面對外族入侵,經常入城搶掠一番;又面對藩鎮割據,尤其「河
北三鎮」在北方肆意發動兼併戰爭,動亂次數高達 65 次,對於北方的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唐末的黃巢
之亂,令唐室元氣大傷,與南方形成鮮明的對比,南方地位更顯重要。

補充部分:五代十國
再者,唐末藩鎮的問題尾大不掉,延伸至五代,至五代十國時,武人專政,君主政治目光短視,政
權更替頻繁,將帥動輒擁立新人為帝,而後晉石敬塘更將北方國防重地燕雲十六州割讓予契丹,致使
黃河流域一帶受到嚴重破壞,促使經濟重心南移。

29
2. 試從以下方面,並援引史實,闡析南宋臨安府的盛況。(25 分)
手工業的發展
l 宋高宗依北宋舊制,設立官窰:
l 修內司:設在臨安鳳山下,以澄泥作坯,釉色瑩徹,特點「火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
有蟹爪紋,紫口鐵足」
l 郊壇下:臨安南郊下鳳山門外的烏龜山,其瓷器胎土呈黑灰以至黑褐色,胎較薄,施釉較厚,釉
有粉青、炒米黃等色;器型多仿青銅器及玉器,對民窰的「龍泉窰」有所影響

工商業中心的形成
l 杭州的米市、肉行都是每日的定期市,由「牙人」或「牙行」 居間介紹買賣。此外,還有間隔較
久的市,例如,春秋二季的藥市。在較小的州縣城市的市場,以草市為主,都在州縣城的外面進
行貿易。
l 宋代又有小工商業城市稱為市、鎮,都是從草市發展而成的。而村墟鄉落之間,也有定期市,稱
為墟市或市集。以上的草市、鎮市和定期市集構成了地方居民和都市商人交換商品的商業網絡。
l 市集在時間上可分有日市、夜市,種類上又分藥市、魚市、肉市、米市、珠子市。另有稱為
「行」,如冠子行、銷金行、冠子行、魚行、蟹行、北豬行、南豬行、鮮魚行、雞鴨行。商人的
交易額大,如珠子買賣,動輒萬數之鉅,商賈買賣十倍於北宋。

消費中心的出現
l 由於高宗定都臨安考慮,令人口集中於臨安一帶,加上科舉制度在南宋沿用不改,每三年士子均
齊集於臨安,加上軍費等開支,杭州打造為消費中心,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
l 隨著政治中心的南遷,臨安已經成為經濟商貿中心。
l 城內有大量富有階層,海上貿易發達,海外傳入奇珍異寶,往往成為富貴人家的買賣奢侈品之處,
而且南宋出現「貨幣經濟」,交易大為方便,形成南方消費中心

人口的流動
l 人口增多使不同文化相繼傳入南方,如北方先進生產技術連同北方人一同南遷,推動了手工業的
發展,北方人口中,實有不少文人雅士,從事講學、著書立說等活動,使臨安發展濃厚學風;大

30
量伎人、伶人移居南方,多於教坊、樂坊、瓦子工作,將北方音樂、曲藝、舞蹈傳入,促成南方
娛樂業興起。

學術的發展
l 第一,學術氣氛濃厚,書院林立,南宋上承北宋重視文藝的作風,設立了太學、宗學、武學最為
聞名,稱為「三學」;其他地方設立私學,所謂「每一里巷須一二所,弦誦之聲往往相聞」。書
院工作主要有三項,藏書、供祀、講學。藏書量方面,十分豐富。中央秘書省內藏經、史、子、
集等數萬卷,與碑石庫,儲藏歷代南宋皇帝的手書碑石,以及琴賦、千字文、古器;並設立架閣
庫,設有專員管理檔案文籍,使臨安成為學術重鎮。

l 第二,藝術文化發達,如女詞人之李清照,作品如《聲聲慢》、憂國憂民之辛棄疾,作品如《南
鄉子》,其詞傳誦千古。繪畫方面,有南宋御前畫院,更有設於杭州城東新開門外之富景園,有
名畫家有馬和之、張茂、白良玉、蘇漢臣,將北方的畫法與畫風帶到南方,培養出一批新畫家,
打造新畫風,將中國山水畫推至高峰,為杭州、西湖留下千古佳作,如馬麟《西湖十景》。

l 第三,娛樂文化方面,北方人口遷徙中,實有不少文人雅士,從事講學、著書立說等活動,使臨
安發展濃厚學風;大量伎人、伶人移居南方,多於教坊、樂坊、瓦子工作,將北方音樂、曲藝、
舞蹈傳入,促成南方娛樂業興起。另有杭州舞綰百戲的張遇喜、劉仁貴;神鬼舞的謝興哥、花春
等。魔術有南宋七聖刀表演,「切人頭下,賣符,少間依無接上」,類似現代殺人復活的魔術。
可見,臨安娛樂文化興盛,成為人民消遣場所。

31
3.
a. 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闡析清初廣州崛起的原因。(15 分)
資料一:
秦漢:廣州已經是中 l 秦皇時已經開鑿靈渠,打通長江與珠江水系,發展成為重要口岸
國南方的政治經濟中
心,並且是對外通商
的重要口岸。
唐代:成為世界著名 l 六朝時,廣州番禺是當時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南洋、波斯、天竺、
的貿易港口之一。 獅子國皆來通商貿易,輸入貨品如香料、明珠、翡翠、犀牛、大象;
l 唐開元時,張九齡加設大庾道,更促使廣州與長江流域,通過運河
造成中原地區交通頻繁;後更成為南方門戶一個商業重鎮
l 唐玄宗時開元二年,在廣州設立市舶使,專責處理對外貿易事宜;
l 宣宗大中年間,廣州居住外國僑民已經達到二十萬,以阿拉伯人為
甚,並設「蕃坊」接待外商及其家人居住,與波斯、天竺、大食國
等貿易;
宋代:陸上絲網之路 l 北宋開寶四年,上承唐代在廣州設市舶司,管理海舶及稅收事務的
被西夏控制,官民只 機構,亦開放了海上絲路。
好利用海上絲網之 l 明代雖然曾經一度實施海禁政策,但廣州仍有較長時間特許對外開
路,繼續與外國商賈 放
進行貿易。
明清:在鴉片戰爭爆 l 以往「四口通商」,分別有粵、閩、江、浙,貨品不能集中在一處,
發前,中國長期實行 廣州難以興起。
海禁。 l 自乾隆二十二年後,廣州成為唯一的通商口岸,於是所有外商與中
國商人,凡從事貿易者皆到廣州,帶動廣州的崛起。中國貨物,如
福建茶葉、煙草;江浙的絲綢、藥材;山西皮貨、麝香;江西的瓷
器、陝西、甘肅的礦產,種類有八十多種,均集中在廣州出售。
l 黑茶產於福建與江西交界的武夷山,綠茶則產於安徽的東南區域。
在廣州獨口通商時期,茶葉要先運到廣州,從廣州再出口至各地。

32
l 此外,外國貨物,如日本與東南亞的海產、礦產;歐美的毛織品、
香料、藥材等,均經過廣州進入中國內地。
l 以往,四海關中以寧波的位置與北方較為接近,容易對國家安全造
成威脅,其軍事設施薄弱,四周根本無險可守,一旦有變故,實在
難以抵擋列強之「船堅炮利」。
l 但廣州遠離北方的政治中心,地勢易於防守,長期接觸外國科技,
軍事,設施遠勝三個口岸。
l 自六朝起,廣州對外交往頻繁。至清代,而廣州更是朝貢貿易的接
待港口,接待大部分南洋國家,具有一定的通商、接待商人的基礎,
至一口通商時便能發揮其優勢。

33
b. 在鴉片戰爭後,廣州不再一枝獨秀。試分析廣州十三行衰落的原因。(10 分)
l 十三行運作問題 l 由於十三行管制嚴謹,不少外商受到管制,不能在中國自由貿易,
(自身) 例如英國商人在中國貿易出現大量入超,以及稅率不定,官府又不
定期隨意加稅、濫收行政收費,貪污問題甚為嚴重,令英人不滿。
l 英國政府曾派阿美士德到嘉慶帝要求廢除「公行制度」,但被嘉慶
皇帝認為「狡猾無禮」而被拒,中英變得關係惡化。
l 就在鴉片戰爭後,十三行被廢除,廣州盛況不再。
l 南京條約簽訂 l 開放「五口通商」,除了廣州以外,英國規定開放福州、寧波、廈
(他身) 門、上海作為新的通商口岸,令廣州作為「一口通商」地位受損,
打破了清初「閉關自守」政策,廣州通商地位受到動搖;
l 1842 年,英國以鴉片戰爭後,簽訂《南京條約》,廢除公行,英人
提出需要更自由的貿易環境,不希望「公行」從中阻礙,影響了自
由貿易的進行。

34
單元三:時代與知識分子
4.
a. 孔子在春秋時代不受列國所重用,乃是其仁政、禮治及正名主張未能切中時弊。試援引史
實,加以析論,(10 分)

LORI 例:
l 孔子提出「仁治」的主張,與急功近利時代不符。孔子強調統治者為政以德,行出仁政。但是,
在春秋時代,周室衰微,封建崩壞,天子未能號召諸侯,政治及社會混亂,霸主如齊桓公、晉文
公,只能行使霸政,以力服人,發動戰爭,兼併他國,對人民施行嚴刑刑法,達致最高效率的統
治,並非以德服人。諸侯也認為王道並非最有效的統治。所以,孔子主張與春秋時代背道而馳,
導致思想不受重用。

l 孔子提出「禮治」的主張,與急功近利時代不符。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周天子的禮法不足以防
閉,加上統治者普遍推行法治,認為禮樂制度只是繁文縟節、浪費國用、傷財勞民,不利國家強
大,更造成極大浪費。而且春秋君主如齊桓公及魯莊公也是透過篡弒而得君主之位。
l 例如齊桓公的「管仲變法」,已經講求「法治」而不是「禮治」。齊國因為法家改革而迅速興起,
儒家相形見拙,在大趨勢的變更下,所以孔子理想便不能實現。所以,孔子的主張與春秋時代背
道而馳,導致思想不受重用。

l 孔子向齊景公提出「正名」,與急功近利時代不符。孔子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
要求君臣其人安守本分,以杜絕殺戮。此主張本來齊景公起初接受了,後來齊國的貴族,如晏嬰
不能容納孔子,晏子為初期法家代表,以嚴刑峻法治國,與孔子所言原則性治國秩序不盡相同,
他批評孔子提倡的禮節過於繁瑣,不切實際,不能令百姓受益。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孔子的
主張不切合齊國的實際需要,更怕這會損害貴族的利益。

35
b. 試從王安石的變法內容,分析他如何成為「政治上的秀異分子」。(15 分)

變法內容:
l 政治:由「制置三司條例司」制定國家每年的財政預算,裁減冗費支出,全國經費節省 了十分之
四。
l 軍事:置將法:宋太祖推行更戍法造成「兵不專將,將不專兵」,兵力積弱,遂於全國置九十二
將,每將統兵三千至一萬,使「兵知其將,將練其士」。兵將相交,增強軍隊戰鬥力,並節省軍
費。
l 保馬法:由於西夏政權存在,失去西北控制權,缺乏生產良好戰馬地區,定京師、京西、河北、
河東、陝西五路的保甲戶,領養一至兩匹馬;
l 保甲法:「保」:軍事編制上指民兵,地方自治警察組織,也是國家後備軍隊,十家為一保,設
保長;五保為一大保,設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設保正,兩丁以上民戶,一人為保丁,維持
治安,戰時出征,節省練兵費用;
l 裁冗法:神宗在熙寧元年下詔考核軍隊,將質劣禁軍降為廂軍,質劣廂軍被取消兵籍歸回民籍。
全國116萬兵力減至56萬;馬步軍由545營減為345營,成效顯著,節省政府軍費支出。
l 青苗法:農作物青黃不接時,由政府常平、廣惠二倉對農民低息貸款,款額由五等戶而定。夏秋
收成,償還「青苗錢」,而常平、廣惠倉佔則成為救濟倉庫。農民可獲低息貸款,免受高利貸剝
削。
l 免役法:依戶口貧富程度分為九等,列為上等戶,則做衙前役、里正役,管理地方事務,替政府
收稅;下等戶則肩負力役 。將服役者的貧富分為五等,按等交出「免役錢」;官戶、坊廓戶、寺
觀仍須出役錢,政府替其僱用無業者代勞,以免人民服役之苦。此法可解放生產力,促進農業發
展,舒緩社會無業遊民所帶來危機。又減少差役負擔,農民可回到土地繼續生產。
l 均輸法:地方每年上貢土產,非中央所需,運費昂貴,所以「徙貴就賤,用近易遠」原則,先於
江南及荊准發運,預先除購中央所用品,中央不需或運費高昂者則沽售,又以利潤採購優質廉價
的物品,或直接付之中央,節省運費。易之以錢上貢,政府獲利之餘,也減輕了百姓上貢之苦。
l 市易法:針對豪強囤積居奇,操縱物價,仿王莽之「五均賒貸」,於開封設「市易務」,負責貴
賣賤買,收商人年息二分。政府既可獲利,又可防止商人囤積居奇,以穩定物價。

36
l 農田水利法:派遣提舉常平使巡察全國農田水利,治理黃河、修建陂塘、開荒,興修水利多達一
萬多處,總共開墾田地 36 萬頃。農田水利法開田 36 萬頃,耕地面積提升一半,為國家改善農業
經濟,提高糧食產量。
l 方田均稅法:熙寧五年,由司農寺訂方丈之法,丈量全國土地,以四方各千步為「一方」,稱為
「方田」,按土地肥瘠程度分五等,制訂稅額。此法可整理經界,平衡百姓負擔,逃稅機會減少,
令賦稅更平均。

37
5. 試援引司馬遷撰寫《史記》動機及其內容,印證資料一的說法。(25 分)

LORI 例:
資料一:第一,忍辱發奮,從沉痛中奮起,用更加堅韌的毅力來完成傳世之作。

l 司馬遷因李陵之禍而蒙受巨大屈辱。司馬遷因為好友李陵投敵一事求情而身受腐刑。然他認為人
死有分輕於鵝毛,有重於泰山,認為工業未成,不可以死去,故「受極刑而無愠色」,以先哲的
遭遇激發自己發奮修史。
l 太史公自序言:「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
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違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
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為了前人之遭遇感到不憤,亦如資料二所提及「感到屈原等忠信正直
的人遭遇陷害的不公,心存憤懣不平」,故他一來以聖人之事跡坎鼓勵自己,同時渴望為他們平
反,「述往事,知來者」,以警喻後人,遂撰《史記》。

資料一:揭露和抨擊統治者的荒淫和橫暴
l 司馬遷崇仁政德治,反對暴政。在《史記》中稱讚夏禹,商湯、周文、周武,批判夏桀、商紂、
秦朝君主的暴虐,更認為這是民心向背的表現。例如,〈高祖本紀〉與〈項羽本紀〉形成強烈的
興亡對比,他在〈太史公自序〉提及「子羽暴虐,漢行功德」,目的在於說明若讓民眾得到好
處,那就可以「得天統」,項羽倒行逆施導致他的失敗。
l 他認為國家不能沒有武備,「設備征討」是興盛自強的手段,但不能窮兵黷武,要慎用戰爭,愛
惜民力。 但是武帝借儒家「尊王攘夷」的思想,便開展南征北討的事務,對匈奴、百越、西南
越、朝鮮、西羌,動輒千萬大兵出征,勞民傷財,破壞社會經濟的發展,令百姓疲弊。
l 批評武帝表面用儒家治國「獨尊儒術」,察舉孝廉、設立五經博士、布衣卿相以及實行太學生制
度。實際上以法治國,例如任用酷吏杜周、張湯、趙禹,防範人民太甚,屢興大獄,引起人民的
反感,更指出酷吏好殺伐行威,不愛人如此,每每指出「上以為能」,用意顯然表示對漢武帝的
諷刺和憤慨。
l 另外,武帝推行新經濟政策,以行政手段調節市場的運作,例如大司農、大農丞由則孔僅、東郭
咸陽等商人主持,在推行專賣、平準、均輸時,官員乘機以行政手段斂財,造成貪污舞弊,控制
市場以取私利。

38
l 〈封禪書〉圍繞者封禪的諸般活動加以諷刺:出於方士之口的封禪禮儀制度,實乃「假天地以惑
世、誣民而瀆天」的妄說;而濫祭淫祀的漢武帝,又實以封禪為不死之術。
資料一:同情社會的下層人民
l 為歷史重要人物立傳,詳細描繪下層社會人物的生活,如游俠、貨殖、刺客、儒林,都比較全面
及深刻地反映了歷史真相;
l 為以武犯禁的朱家、郭解、劇孟立〈遊俠列傳〉;為曹沬、專諸、豫讓、聶政、荊軻立〈刺客列
傳〉,頌揚春秋戰國以來仗義捨生的俠客,充滿了時代意義;
l 為京師的卜者立〈日者列傳〉,為商人立〈貨殖列傳〉

資料一:歌頌敢於反抗、敢於鬥爭的歷史人物
l 陳涉及孔子非王侯,但卻列入《世家》,他曾言「陳涉雖已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由勝
首事也」,所以將陳勝列入《世家》,就承認他對於亡秦有承先啟後的作用,並歌頌其反抗暴秦
的事功。
陳勝是為平民身分,但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的貴族政府,權力由貴族轉至平民手中。

39
6.
(a). 根據資料一,並援引何啟的生平,分析他如何成為知識分子。(10 分)

LORI 例:
何啟是為中國近代史上的知識分子,其家庭背景與教育經歷,與其貢獻有莫大關係。現分述如下。

家庭背景 l 首先,從家庭背景來看,何啟先父為何福堂,是為著名傳教士,屬倫敦傳道會,早
年就讀於馬六甲英華書院,精通中、英文,並成為基督徒,後來更為華人牧師,在
理雅各的鼓勵下,撰寫了宣教作品。
l 由於何啟有基督教背景,所以,他自小已經學習如何關愛他人及貢獻社會。加上,
家庭經營建築、地產有道,獲利甚多,令社會聲望日高,何啟就出生於此,順理成
章為基督徒。而父親遺留的家產,足以支持他出國留學,為日後作為知識分子提供
條件。
教育經歷 l 其次,從教育經歷來看,1872 年,何啟在中央書院畢業。在書院期間,他接受具系
統的西式教育,奠定良好的西學基礎。同時他亦認識了胡禮垣。畢業後遠赴英國留
學,於蘇格蘭根德郡的巴爾美學校接受中學教育。在 1877 年,考入蘇格蘭鴨巴甸大
學,修習醫學。1879 年何啟順利畢業後,得到內科學士及外科碩士學位。
l 此外,何啟又通過聖湯瑪醫院的臨床實習,成為正式的外科醫生。同年,更通過英
國皇家外科學院的考試,取得了院士資格。
l 其後,他聽從妻子雅麗氏建議,完成了林肯法學院的法律課程,取得律師資格,為
貢獻時代作好準備。

由於家庭背景與教育經歷,成就了一位影響時代的知識分子。

40
(b). 根據資料二,試從香港醫學、香港教育及中國改革三方面,分析何啟對時代的功績。(15
分)

LORI 例:
醫療
首先,他對香港醫療方面的貢獻。何啟從英國學成歸來,致力發展香港西醫治療。在 1887 年,他
以亡妻雅麗氏遺產所興建的雅麗氏紀念醫院正式成立,成為香港第一所為貧苦華人提供西醫治療服務
的醫院,造福華人社會,又成為香港西醫學院的實習基地,為培養西醫人才的起源地。其後,在 1896
年,他成為東華醫院特別委員會委員,調查以中醫治療鼠疫的成效,又建議東華醫院加設西醫服務,為
解決香港衛生問題和西醫發展不遺餘力。其後,在 1904 年,他又興建一家醫院名為雅麗氏產科紀念醫
院,進一步發展香港西醫治療,令華人得到愈來愈多的選擇。在 1907 年,他建議政府在油麻地興建醫
,令廣華醫院在 1911 年成立,令香港醫療服務日漸成熟。
院,結果通過了《東華醫院擴展條例》

教育
其次,他對香港教育亦有極大的貢獻。他在 1887 年成立香港西醫學院,成為香港第一所培養西醫
人才的學院,並以雅麗氏醫院作為實習地,令西醫人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學習機會。不單止是紙上談兵,
何啟自身亦在香港西醫學院任教「生理學」及「法醫學」兩科長達二十年之久,將畢身所學傳授予香港
下一代的西醫人才。另外,亦力求西學,但同時不放棄國粹的中文,因此在 1903 年設立聖士提反書院,
學生先習中、英文,後再分科學習專科知識,如醫學、律學、科學、數學等。在 1906 年又成立聖士提
反女子中學,進一步完善香港的教育制度,在 1909 年籌備香港大學,於 1911 年正式成立,完善了香港
的高等教育,並以考試合格形式得以升級,再頒發文憑,讓學生可以憑著文憑到社會尋找工作,對於香
港教育作出極大貢獻,創立了香港第一所大學-香港大學,至今仍為世界聞名的高級學府。

中國改革
l 在 1895 年,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前夕,何氏發表了《新政論議》,提出「復古七事」、「因
時九事」。在政治、教育、經濟方面提出改革主張。
l 他曾回應曾紀澤《中國先睡後醒論》,當中提及認為清廷推行軍事改革,足以抵禦外敵;而外交
是急務,內政改革可暫緩。但是,何啟批評曾本末倒置,君主專制、司法不公、吏治敗壞,才是
國家衰弱的主因;若內政不修,則百事不行。

41
l 1898 年,百日維新失敗三個月後,何氏撰寫《新政安行》,檢討戊戌變法的措施,提出改革的建
議,例如不贊成裁減冗官冗兵,由於任意裁員導致文臣積怨,武將不平;贊成廢除八股,設立京
師大學堂等理念。所以,何啟對於中國改革的發展貢獻甚多。
l 又批評其改革科舉又不改八股取士,無濟於事;
l 又批評張氏不報辦的主張,無助於人民自由論政,更不能促進國家改革。
l 他又要求清政府廢除武舉,在《新政論議》言「如武科之試,置於今日,豈不令人發笑」,指出
武舉不合時宜。所以,何啟改革傳統的貢獻甚多。

42
單元四:制度與政治變遷
7.
(a). 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分析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背景。(10 分)

LORI 例:
資料一:歷史上的田制淵源
l 均田制上承西周井田制中土地國有、國家授田的精神;
l 自春秋戰國以來,井田崩壞後,土地私有成為趨勢,所以均田制又順應了戰國以來土地私有制,
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和一夫治田百畝,開啟了土地私有制。
l 但秦漢以來,土地兼併嚴重,所以漢代董仲舒「限民名田」政策及師丹「限田法」,曾嘗試抑壓
了不同階層的土地兼併,不過政策有始無終。
l 至西晉時占田制的基礎,令均田制有所效法。依據佔田制的規定,每戶均有一定的佔田及課田數
額,即分別為登記的土地,不課稅,「登記」以外的田產,由國家分配,則須課稅。前者是為農
戶向政府登記的田數,但只是註冊田數的下限;後者是帶有國家分配土地的性質,被視為均田制
的先聲。而且,占田制下,官員亦可以依官品來獲得田數。
l 北魏孝文帝所實施的均田制具有私田及公田的性質,繼承了周代以來國家授還田地的精神,吸收
了漢代限民名田、限田法的方法,並從佔田制實施內容,形成北魏均田制。

資料一:北魏前期所存在的土地、勞動人手等社會問題
荒地、餘力
l 因多年戰亂,例如三國鼎立、五胡亂華,北方經濟大受破壞,人民流離失所,田地荒廢,加上土
權不清,有關田地的爭執日多;
l 在孝文帝即位後,延興元年至太和五年,就有二十多次動亂,造成北方地廣人稀情況,大量田地
被荒廢,太和年間「遊食之口,三分居二」,民有餘力而地不盡墾的極端情況,朝廷為此以改革
田制著手,所謂「人盡其力,土盡其用」,改善百姓生活。
l 更可透重新劃分土地,使農民重新耕種,恢復經濟及解決田地爭執
l 北魏初期,為了恢復經濟,便推行「宗主督護制」以籠絡豪強,宗主掠奪民户充當自己的家奴,
蔭庇大量的人口,蔭庇者只需向宗主交納租稅,從而影響國家收入

43
l 政府透過分配等分的無主荒地予蔭庇者及無田者以控制農民、削弱宗主及增加國家收入,達致鞏
固政權

基於以上因素:
l 北魏建國時,道武帝與太武帝在平城附近實行「計口授田」,便遷徙人民到該地耕種
l 由朝廷授予耕地與耕牛,稱為「復耕運動」,並為均田制之先驅

44
(b). 試授引史實,並從以下三方面,分析北魏均田制如何鞏固政權。(15 分)
l 授田數量
l 地域限制
l 使用權利

LORI 例:
第一,授田數量:
l 北魏初期,北方經歷長期戰亂,地方殘破不堪,地少人多,均田制規定計口授田,原則先貧後富,
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l 男丁只要年滿 15 歲者,授田 40 畝露田、40 畝桑田、婦人 20 畝露、20 畝桑田,政府授田予民,目
的就是為民制產,復興經濟生產,促進社會發展;
l 奴婢分別與男丁、婦人相同,豪強亦可擁有與奴婢數量相稱的田額,在於籠絡豪強,保障奴婢的
基本生活;
l 而有耕牛者則一頭授田 30 畝,上限為 4 頭,即 120 畝,均田制度積極獎勵生產力,為了擴大土地
資源的運用,更是增加了生產積極性,有助開墾荒地。
l 官吏則加 6-15 頃公田,助養官員;
l 由於北魏是為胡人政權,不懂農耕養牛,但入主中原後,遊牧生活已不合時宜,所以,均田制的
推行,有助鮮卑人學習漢人的經濟生活,即農業生產,一方面籠絡鮮卑人,另一方面漢人又不至
於反感,使胡漢同化,促進種族融和,穩定了政權。

第二,地域限制:
l 制度有寬鄉與狹鄉的劃分,均因應各地民戶能否達到法定授田田額標準,制定寬狹鄉條例。人口
較 少的地區為寬鄉,人口較多地區為狹鄉。
l 亦能解決人口分佈與土地肥瘠的問題,促進土地自由流動。寬鄉居民不可隨意遷徙。
l 寬、狹鄉的田地領受,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狹鄉者可「聽逐荒田」,執行時便可權宜行事。
l 故學者谷霽光指出,北魏均田制的主要意義,並非每戶人民可得到「均等」的田地,而是希望達
致勞動力與田畝數目的「均衡」。

45
第三,使用權利:
l 均田制上有「限民名田」的意味,露田在 70 歲及死後需要歸還給政府;
l 人民可永久擁有桑田,其買賣權則存在有限度的自由,多餘者可以變賣,但不可賣掉所受田地,
不足者便可買入,公私混合,但同時抑制了買賣;
l 為了進一步打擊兼併官吏貴冑,非法佔田者則獲罪,如楊播任地方刺史時,因借民田而遭削除官
爵;再如崔暹,在豫州任官時也因多佔田地而遭彈劾免官,保障了民有所得,官吏難以濫權,減
少官民矛盾。

46
8.
(a). 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分析兩宋募兵制的利弊。(10 分)

LORI 例:
資料一:兩宋採用募兵體制,軍費構成政府在財政上沉重的負擔
l 北宋定都於汴京,失去燕雲十六州等國防等重鎮,加上宋代行募兵制,自然招募更多士兵來駐守
重鎮。
l 而且,宋代兵制無完善的退役制度,加上邊防需要及士兵因年老而質素日降,致使軍隊數目不斷
增加,立國初,共有軍隊 30 萬,君主需要對外征戰失敗乃源於士兵數量不足,所以在仁宗時,竟
增至 120 多萬,老卒佔其一半,軍費佔國家收入七、八成,造成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

資料一:透過招募無賴之徒等,則有利社會安定。
l 自五代十國以來,社會動盪不安,因花從士兵來源來說,宋代所招募的士兵,以囚犯、饑民、無
賴為多。宋朝以「募兵代賑」的方式將饑民中的青壯年徵召入伍,這樣可以確保不發生大規模的
民變,有利於社會穩定。
l 軍隊的組織性最強,有專門的營房和軍官統領,把饑民組織成軍隊,用嚴苛的軍法進行約束,不
失為收編及控制饑民作亂最好方法,「而天下獷悍失職之徒,皆為良民之衛矣。」
l 饑民被募為廂軍,除了福利待遇遠不如禁軍,而且承擔築城修路,架橋運輸等雜役工作

47
(b). 根據資料二,並援引史實,分析唐代府兵制與國勢強盛的關係。(15 分)

LORI 例:
資料二:府兵制寓兵於農,平日顧及民生,農隙不忘武事訓練。
l 兵制是兵農合一的兵制,府兵平時務農,戰時為兵,平時在家農耕,農閒時到折衝府鍛練個人武
藝和熟習行軍陣形;宿衛:輪流到京師守衛,稱為「番上」,距離近京師就次數愈多,以錢代番,
當地戍守;鎮戍:三年赴邊地鎮戍一次;征戰:遇戰出征,中央任統率出征,事後「兵散於府,
將歸於朝」。
l 透過農耕,府兵可自備武器、衣食,軍人不脫離生產,國家遂可節省大量軍費。

資料二:遇有征伐臨時命將而出,事已即罷,兵還於府,故唐開國百餘年,無擁兵自重之大,亦
無激烈民怨,兵威得以遠及四夷。
l 府兵直接受控於中央的十二衛六率,府兵屬中央軍而非地方軍;兵士的調動也經中央命令,將軍
難有專權的機會。
l 兵部上承君相又總攬一切發兵與調配之權力,如要調配十人以上,需要皇帝發出的敕命與魚符為
憑,再經兵部,下到刺史與折衝都尉。
l 而且地方上的折衝都尉僅負責訓練府兵,無調兵之權,遇戰由國家臨時派將領,戰後兵散於府,
將歸於朝,可防止將領擁兵專擅。

資料二:兵府之分佈,中央分十六衛,不至專擅,合而言之,綱紀明晰。中央又居全國折衝府幾
半數,於內持重,是資控制周邊。
l 唐室將全國百分之八十的折衝府置於京畿一帶地區,長江以南地區數目不及十分之一,地方便無
力對抗中央,也就是陳寅恪提出「關中本位政策」。
l 全國 634 個折衝府,關中首都有 261 個,兵力佔全國的四成,輪番宿衛也保證京師集結一定數量
的兵力,地方有亂,也快速被鎮壓下來,可足可統制四方,以鞏固中央政權。

48
9. 試援引史實,從下列三方面,析論明代科舉制對人才消長的影響。(25 分)
l 考試程序與取錄
l 考試形式與文體
l 考試規則與配額

49
LORI 例:
第一,考試程序與取錄
l 明代士子先試童試,分三場來作考核,分別是縣試、府試與院試,及第者入學,稱為秀才。
l 再試鄉試,凡通過縣試的秀才即可參加,三年舉行一次,分別於省舉行,共三場,皇帝派遣正、
副主考官主持。
l 再試會試,通過鄉試的舉人即可參加,鄉試後次年春天二月於京師舉行,分三場,禮部主持會
試,由皇帝派正、副主考官。
l 再試殿試,會試中式的貢士,三月由皇帝親自策問,但多委官代試,評定進士的等第,一甲三
名,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同進士
出身」。
l 科舉場中分流品,進士及第是清流上品,而進士及第才能進翰林院者,日後可進入內閣,成為中
樞要官,而入翰林但成績次等的,也可授重要的京官。
l 秀才舉人則是濁流下品,只有進士受重視,形成流品之隔。成祖時,胥吏不能當御史,不得考進
士,吏胥流品低,遍佈各地衙門,互相勾結;流品卑污,舞弊作惡,吏治腐敗不堪,禍及民生,
動搖明室統治,吏胥敗壞乃天下禍亂之根本。
l 《國史大綱》所言「同一官也,不敢接席而坐,比肩而立。錢穆又言「不由進士出身之人,遂不
得不投門戶以自庇,資格與朋黨二者牢不可破,而國事大壞」

第二,考試形式與文體
l 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後,八股取士為定式,原意在於評定文章高下,但久而久之,流於格式化。
l 以《明史・選舉志》可知,「其文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
制義」,試題內容專取《四書》、《五經》的內容命題,文章格式分為八段,即「破題,承題,
起講,提比,虛比,中比,後比,大結」,朝廷為取錄真才,以規定一定格式應考,體用對偶,
起承轉合,前後呼應,結構嚴密,分四段,不得少於三百多於七百,有助官方作為一客觀評分標
準。
l 學生只須記誦一二百道文章,或竊取他人文章記誦,入場謄出,便可僥倖中式。八股文格律經義,
立論以朱熹學說為依據,思想之受束縛,代聖人立言,全無新穎見解。士子為獵取功名,將畢生
精力埋首八股文。

50
l 最終士人的思想受壓,士子學習空疏學問,對修己治人之道漠不關心,民智閉塞。顧炎武《日知
錄》「時文敗壞天下人才,而至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將不成將。故國外患得以勝之」,
令明代士子窮究一生以研究學問,不理國事,最終明室斷送在清人手上。

第三,考試規則與配額
l 在試卷上,考生在其首頁須書寫應舉者三代姓名、籍貫、考試日期、文字須避御名、廟號等,以
示公允。
l 參與科舉官員全是臨時委派,鄉試及會試主考官二人,鄉試另設同考官四人,會試為八人。考官
入貢院後,封鎖內外門戶,稱為「鎖院」,考生於獨立房間應考。又有「搜檢」,應考時有號軍
看守,稱為「巡邏」。
l 交卷時,考官先取下不合格式者,再用紙遮掩考生姓名,座位編號須要「糊名」。把原以墨筆作
答的試卷,以硃筆重抄,「謄錄」後再呈上。
l 殿試的考卷多由翰林學士批閱,其稱「讀卷官」,再經皇帝再覽,若考官作弊,輕者充軍,重者
處斬。

l 明初會試沒有解額限制,造成進士之名幾乎被南方人所壟斷,令越來越多人要求按地域取士。
l 在明仁宗便行「南北分卷」制,即是按既定比例取錄南北考生,朝廷確立了南、北、中「三色卷」,
在一百名考生之中,南卷取五十五、北卷取三十五、中卷取十名。

51
單元五: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10.
(a). 資料一是否足以解釋道教的起源?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10 分)

不足以
資料一:古代之神道
l 遠古的中國人,對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存在敬畏心理,故將日月星辰、河海山川皆視作神靈。
加上由鬼魂觀念演變而來的神鬼崇拜,形成最早期的神鬼崇拜。
l 這些觀念經過長時間發展,形成了一個天神、地祇、人鬼混雜的神鬼世界。
l 道教承襲了這種思想,如天帝演變成玉皇大帝,天、地、水三神演變成三官等,太平道中亦
有祭祀天、地、水三官以求治病的法術。可見道教源於「原始崇拜」。

資料一:
《老子》的道論
l 先秦時期道家本强調天道自然無爲,但《老子》、《莊子》中卻有不少有關神仙的描述,這
些長生成仙的思想成分,被道教吸收,成爲道教的理論基礎,如《老子》谷神不死一節被道
教解為「握固之術」。
l 另外,老莊認爲「道」是宇宙萬物之根源,以及一切事物變化之法則,和清淨無爲、以「嗇」
養生等理論,為道教提供了哲學基礎,使其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神學,與儒、釋鼎足而立。
l 另外,老子學説亦被齊國稷下學宮的學者利用,結合黃帝崇拜,成爲黃老之學。東漢時黃老
之學進一步宗教化,成爲以「求長生福」為中心之黃老道,即道教前身之一。可見道教源自
於老莊思想。

52
其他因素-神仙方術
l 戰國時,燕齊瀕臨大海,島嶼星羅棋佈,於是盛傳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使燕齊
流行神仙風氣。
l 當地方士將方術、神仙傳説和鄒衍陰陽家的陰陽五行說相揉合,形成方仙道,即道教的前身之一。
這些成仙的説法,得到齊威王、秦始皇、漢武帝信奉,影響所及,民間更爲流行。
l 東漢時有王喬的變術、冷壽光的房中術、費長房的符術、左慈的變術等。道教承繼了方士對成仙
的嚮往,而神仙方術亦衍變為道教導引、服氣等修煉術。可見道教源於神仙方術。

其他因素-陰陽五行
l 漢代自武帝改造儒家以來,《春秋繁露》滲入五行、陰陽、讖諱之說,如《春秋諱》有長命之說,
《詩諱》有仙室靈藥之說,《河圖述》講鬼神能掌握人類壽命之說法,與道家經典葛洪的《抱扑
子》相似。
l 而戰國五行陰陽思想,後來被道教吸收,在《太平經》中有所反映,成為道教基礎之一。

53
(b). 根據資料二,並援引史實,分析魏晉南北朝高道改革道教的概況。(15 分)
(兩晉)葛洪 l 早於東漢末年,魏伯陽著《參同契》,用抽象方法講述煉丹,強調
服食丹藥可以長生不死。他把神仙家的煉丹術與周易、黃老之者互
相參合為一的意。講求「外丹」、「內丹」,前者講述丹藥材料,
煉丹火喉、服丹的方法,後者即講求氣息調和,被道教奉為「丹經
王」。
l 西晉葛洪編寫《抱朴子》,論述神仙、方藥等,並且敘述了藥劑法
和調製法,包括神仙術和金丹術,詳細指出修煉成仙的方法,切合
君主與士大夫的要求。
l 魏伯陽及葛洪開創丹鼎派,把道教從吸引低下階層轉走上士大夫
的山林修養之路,使道教走上宮廷及士大夫階層。
l 可見,高道輩出令道教由民間宗教轉為上層人士亦信奉,由以符籙
派為主轉為丹鼎派成為主流,並令信眾層面更廣泛。
(南朝)陸修靜 l 陸修靜整理上清派的經典、《三皇經》及靈寶系經典,編成《三
洞經書目錄》建立道書的分類體系,亦即「三洞說」。除了整理
經典外,還「廣制齋儀」,編修齋戒儀式,並且建立類似教會組
織,規定神職人員的升降制度,將道教注入一套科儀齋醮。
l 另外,陶弘景繼承陸修靜的「三洞」分類法,建立「三洞四輔」
七部分類法,把當時道教諸神劃分為七部分,諸神在《真靈位業
圖》又被劃為很多等級,帶領一場「造神運動」。
l 另一方面,陶弘景編訂《真誥》、《登真隱訣》等,豐富了道教
經典。他又把佛教的輪迴轉生說融入道教教理,亦把儒家的等級
思想引入道教教理。
l 經過南朝陸修靜與陶弘景的改造,道教內涵更為豐富,日漸擺脫
民間色彩。
(北魏)寇謙之 l 太上老君命他繼承天師道,並賜下《雲中音誦新科之戒》,要求
他「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
他個人吸收了許多天文算術、醫藥的學問,作為傳教的手段;
l 先改神職人員的世襲制為選舉模式,建立各級教會組織,

54
l 同時又模仿佛教的戒律,制訂一套道教的戒律。始光元年,受太武
帝敕封為「天師」,並奉道教為國教,建「天師道場」,重壇五層。
l 太武帝改年號「太平真君」,親到天師道壇受符籙,承受北魏皇室
地上統治權,有效統治漢人,尤其豪強,有意由中原本土宗教得到
承認的正統權,以便與南朝政權抗衡。
l 經過寇氏的改造,道教正正式式成為國教,完全擺脫了五斗米道的
民間習氣,變得組織化、理論化,成為君主、士大夫一般所崇信的
宗教。

55
11.
(a). 試從君主喜好、高僧傳譯及戰爭動亂三方面,分析唐代佛教興盛的原因。(15 分)

君主喜好:
l 論太宗,他個人崇道,但視佛作為輔助工具,利用因果報應,天理循環,指導平民的生活。貞觀
十五年,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松贊干布帶同佛像、佛經,傳至西藏。貞觀十九年,玄奘取經回
唐,太宗在長安設立大慈恩寺,玉華宮兩大譯場,並命房玄齡、許敬宗數十名沙門碩學幫助興建
佛寺及道場,度僧三千。唐政府重建隋開皇建立的嵩山少林寺,並重還良田一百頃。
l 再論武后,在戴初元年,武后臨朝稱制,沙門偽撰《大雲經》,應由武后受命「盛言神皇受命之
事」,改國號為「周」。元授二年把佛教地位定於道教之上,命兩京、諸州立大雲寺一所,並藏
《大雲經》,禁民間對佛不敬之說的《老子化胡說》。她親迎高僧義淨於洛陽東門外,其所寵幸
的薛懷義度牒為僧,令為白馬寺主持,又奉迎禪宗大師神秀入都,親行跪拜之禮,可見,武后對
佛教極為重視。
l 另外,玄宗晚年大倡佛教,而印度大師善無畏、金剛智傳入密教,確立了密宗,他個人亦崇密
宗。他主張三教並重,曾自注《孝經》、《道德經》、《金剛經》。在《唐六典》記開元年間,
天下寺院有 5358 所,可見佛教之盛。

高僧傳譯:
l 至隋唐時,譯場更具組織、規模,東都洛陽有上林園、大興城有大興寺,而東、西兩大譯場由襄
譯主理,以沙門、學士負責翻譯。譯場下設經義、綴文、筆爰等科,重新校訂形、音、義,集合
數百人分工。
l 玄奘主持大慈恩寺、五華宮,譯經人員如圓測、利涉、元曉等大師,每一天於飯後及黃昏時,為
參與翻譯工作、講解新的經論,晚上並為寺內的弟子解疑,造就了不少佛學人才,大多數的弟子
深造自得,對佛經有所發揮。
l 方法上,玄奘則直譯與意譯配合,採用僕素文體,棄用前朝只用意譯或直譯方法。這種「新譯」
與魏晉僅憑意譯譯經的傳統不同,豐富語彙的重要貢獻,修改前經翻譯的錯誤,規定譯經法則,
成為譯經上的楷模。
l 而義淨則於薦福寺主持兩、三個譯場。總計玄奘所譯的有 75 部,1335 卷;義淨譯出 61 部,260
卷;不空譯出 104 部,134 卷。

56
l 總計唐代譯出的經典達 372 部,2159 卷。佛經的大量翻譯,豐富了佛教的內容,更能吸引信徒。

戰爭動亂:
l 唐中葉受安史之亂、黃巢之亂摧殘,經濟殘破,加上藩鎮割據,外族回紇、吐蕃入侵,政局動
盪,人民心靈空虛,唯有轉求佛法,以填補心靈。同時,北方禪宗由於教義需日積月累,前提是
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也因動亂頻密而衰落。
l 相反,南派禪宗提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頓悟」修習方式,在安史之亂後得到進一步發
展。

57
(b). 唐代禪宗南派是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在宋代盛極一時,知識分子更喜愛參禪。試從修行方
式及義理方面,分析禪宗中國化的概況。(10 分)

教義部分:
先論教義,
l 禪宗主張「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由於六祖慧能個人不識文字,但
卻能理解佛意,因此,他認為成佛不需要依靠背誦佛經、累世修行,只要理解佛意,便能成佛。
禪宗主張不靠經典、儀式、寺院、佛像等有形的宗教形式,否定外在的具體存在;
l 與孟子的心性學說所言「存心養性,所以事天;盡心知性,所以知天」的思想有互相契合之處。

另外,
l 禪宗認為「人人皆有佛性」,只要發明本心,自力實踐,便可涅槃成佛,使人便自登佛位、神
位,提高人格之精神與尊嚴,並將成佛視為人生可以達到的理想。
l 這與孟子所言「人人皆可為堯舜」的思想相通,他認為人人均有成為聖人的潛質,只要發揮仁義
禮智,便可成為聖人,聖人亦非不可追求的境界;
l 反之,乃人人可及。可見,南派禪宗結合了佛教傳統成佛思想,
l 再與儒家文化互相契合,成為全新的文化體系,影響了宋明理學的發展,甚至梁啟超亦言理學是
為「儒表佛裡」的思想,令儒家得到調整,可以有進一步的發展。

修行方式:
l 再言修行方式,禪宗認為修行不一定在於寺院,也不一定在於背誦佛經,亦非傳統佛教認為「坐
禪」。他們主張廢止「坐禪」,否定傳統「戒、定、慧」,坐禪反而受禪法的清規所束縛,此等
修煉方式成為種種的執著,甚至日漸變得世俗化。因此,禪宗認為「運水搬柴,無非妙道」,即
將修行的方式普及化,不再局限某地方、時間與形式;
l 反之,修行是無處不在,因此更視儒家孝道、尊卑、四端的發揮為修行之一,這與儒家思想互相
契合,令禪宗變得更中國化。

58
12.
根據資料一,二及三,並援引史實,分析清初天主教及基督教所面對的傳播困難。
(25 分)

清初天主教傳播困難:
南明政權:
l 南明時期,教士曾參與復興明朝之活動,令清朝甚為抗拒天主教,例如弘光稱帝,便派人寫信至
畢方濟,要求增援;後唐王聿鍵稱帝,又邀市畢方濟共圖復光大業。
l 至永曆年,畢氏受到皇帝恩惠,在廣州建立教堂,便集洋兵三百於桂林,力抗滿清。
l 而桂王的大臣如瞿武耜、宦官龐天壽,皆受洗信教。傳教士匡扶南明的行為,均令清朝所猜忌。

禮儀之爭:
l 1630 年後,多明尼會及方濟各會之教士相率來中國傳教,他們嫉視耶穌會士在中國的成功。
l 利氏從中國傳統經典《四書》、《五經》找出創造主的譯詞,如「神、天、上帝」,這種調和法
遭受繼任者如龍華民則反對利氏,多經討論,後又可自由使用。
l 耶穌會主張「天主教中國化」,允許信徒持祖宗靈位,點香行禮、自由參加孔廟祭典,支持者認
為中國傳統禮儀,並無宗教色彩,只是紀念先人的行為;反對者認為向祖先祈福、祭孔時,獻上
犧牲、參拜則具有宗教的儀式,有崇拜偶象的意思。
l 康熙以多羅、滿家樂主教不懂中國文化,對天主教甚為反感。
l 清政府亦收緊天主教傳教活動,康熙下令,「凡意在華傳教須表明遵守中國禮儀,須向內務府領
得印票方可傳教」。
l 1707 年,康熙南巡,接見了杭州與揚州的傳教士,他言凡領受印票者,則與朕「猶如一家的人」、
「永在中國傳教,不必再回西洋」,全部耶穌會士,部分方濟各會均取得印票,只有道明會拒絕。
在 1720 年(康熙五十九年)下令禁教,未經特准教士逐至澳門,禁止在內地居住活動,令天主教
業在中國受挫。

59
清初基督教傳播困難:
1. 來華困難 l 由英國到中國則只有東印度公司商船,英國人反對馬氏來華傳教,深怕
影響其商業活動,不淮其登船,馬氏遂轉折由美洲東來至澳門。
2. 禁教困難 l 初到中國,正值中國處於禁教時期,馬氏不便公開傳教,到廣州後,跟
著東印度公司書記士丹頓,並秘密寄居於美商貨棧中,努力學習中文,
改穿華服,努力學習中式生活及飲食習慣,以圖與中國文化融合,進行
秘密傳教。
3. 天主教阻礙 l 清政府頒佈了「凡刻印基督教書籍者處死禁令」,馬氏因而由廣州退到
澳門,但由於澳門為天主教勢力的所在,他的譯著被視為異端邪說,基
督教更難在澳門發芽。
4. 文字傳教 l 在 1814 年馬氏佈道工作,引起中方注意,政府便拘捕刻板的人,引起了
東印度公司的不滿,馬氏便辭去職務,而廣州官吏更嚴禁傳教印書,令
教業一度受阻。
5. 地域困難 l 1826 年,重回廣州時,深感中國地大人多,宣教士恐怕不夠、人手不足,
於是去函英美教會各宗派,建議不分教派,由各會派員至中國不同地方
傳教,把中國分為若干教區,各教會在各區進行傳教。因此,他便派米
憐牧師到馬六甲,從事出版、傳道工作,以中文為教學媒介及教授西文、
科學。在馬六甲設印刷局,設立英華書院,以便外國教士學習華語。

60
單元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13. 宋明理學使女性在婚姻、家庭及個人生活方面,受到極大的束縛。試援引史實,加以說明。(25
分)

女性婚姻:
自宋明理學提倡後,婚嫁自由備受束縛,提倡從一而終,但改嫁之事還是有的。如《宋史・公主
傳》記載宋太祖的同母妹初嫁米德福後,但米氏死後,再嫁高懷德。再如范仲淹在《義莊規矩》中指
明,他兒子范純祐早死後,而其門生王陶妻子恰巧剛去世,便准許其寡媳嫁給了王陶;而范仲淹母親亦
是再嫁的婦人。再如,王安石次子王酢與妻子龐氏感情不合,便讓其媳婦改嫁,而不認為是非禮之事。

至宋明時代,朱熹在紹熙元年,在漳州任知縣,此地存惡習,遂作《勸女道士還俗榜》
,以化其俗;
而在閩南任官時,積極提倡禮教,嚴家男女的防範,著力宣揚程頤「失節事大」的貞節觀念。至明太祖
即位後,提倡宋明理學作為統治權術,在理學影響下,亦將旌表準則制度化,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
大」進一步被提倡,改嫁的婦女受到普遍的鄙視,
「女子不貞」被視為社會的恥辱,相反,節婦、烈女
會獲得旌表而傳頌鄉里,受人敬仰。歷代皇帝效之,大致分為兩類:一是「烈婦」
:丈夫死後堅貞守節
的婦女;二是「烈女」
:為維護自身貞操而死的女子。

家庭:
宋代理學對女性個人行為作出更多限制,例如理學家強調「男尊女卑」
,令女性受到壓迫。北宋中
期後開始,士大夫司馬光等人提倡「男尊女卑」學說,貞節觀念又再次收緊。司馬光《家範》中說明家
庭倫理關係,認為夫妻是「天」與「地」的關係,把夫妻地位高低說成「天尊」
、「地卑」的天壤之別,
並且附之以陰陽理論說明。可見,宋明理學對女性規範較大。

個人生活:
宋代呂坤《閨範》中唯恐女子會作詩填詞之後,容易與書生勾搭,極為不宜。
《溫氏母訓》提及「婦
女只許粗識柴米魚肉數百字,多識字無益而有損也。」可見,女性在吸收知識上,僅限於應付家務,壓
抑女子識字情況十分嚴重。至元代,社會開始多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如王實甫把唐代元稹《會真記》
改編為《西廂記》
,知識分子歸咎於崔鶯鶯失身,在於識字作詞過多,而明清更是將「女子無才便是德」
的教育理念高舉。明代王相更將《女誡》
、《女論語》
、《內訓》
、《女範捷錄》匯集為《女四書》
,以灌輸

61
女性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表現出傳統中國以父權和夫權為中心的思想,令為人女、為人妻、為人媳、
為人母的規矩禮法歷代相傳下來,將女性定型為賢妻良母。

由於理學的提倡之下,女性深受壓抑,在禮教森嚴的社會及家族氛圍之中,每每動輒得咎,社會
多獎勵女性嚴守貞節,更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
,強迫自幼纏足、守節殉節,出現「宗教化」的傾向,
即形成社會普遍的信仰。由於纏足的關係,其活動空間變得有限,節婦、烈女被大為高舉,束縛女性自
由。

62
14.
(a). 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析論晚清女性對革命的貢獻。(10 分)

1. 參與武 l 同盟會成立後,初期女會員 59 人中有秋謹、何香凝、唐群英、張漢英、王昌國,


裝起義 以秋謹為例,既是同盟會精英,又是光復會的骨幹分子,她們宣傳反清思想,
又組織起義行動,因起義細節洩露後,她卻視死如歸,在受審時大聲疾呼「革
命黨人不怕死,欲殺便殺」。
l 又有女革命志士方君瑛、曾醒、尹銳志、尹維峻,或親赴戰場,或參與武裝鬥
爭、暗殺行動,身先士卒,充當敢死隊。
2. 宣傳革 l 1902 年陳擷芬辦《女學報》,內容主要提倡女權,反對纏足,又主張女子教育,
命思想 並介紹海外婦女界情況與宣揚民族革命,可為宣揚反清革命第一人;其他刊物
如 1904 年丁初我《女子世界》、1905 年張展雲《北京女報》、1906 年秋謹《中
國女報》,均呼籲女性支持革命;
l 更有女子發表文章與演說,宣傳「國家興亡,匹婦有責」全民革命思想,如孫
清如的詩句中,可見一斑「久痛沉埋萬丈淵,昏茫世界總堪憐。但留巾幗雄心
在,喚起中原女少年」;又如張昭漢文筆流暢,語言潑辣,有助革命思想的流
播。
3. 革命教 l 當時不少志士或創辦,或主持學校,或任教員;一方面傳播革命思想,培養革
育 命新血,一方面進行掩護革命的工作。如蔡元培等創立的愛國女學校,潘達微
辦的繽華女子學校,高劍父辦的擷芳女子學校等均提高了女子的國家意識。
4. 籌措革 l 革命志士馮自由妻李自平的家族為香港巨賈,李氏受丈夫熱血愛國心感染,慷
命資金 慨捐助革命派《中國日報》經費,為反清宣傳活動推波助瀾。
l 後有伍廷芳夫人何妙齡成立「上海女界協贊會」,幫助籌措軍費,後來全國響
應,尤其在無錫、嘉興、蘇州、杭州等東南富庶地區發起募捐,增加資金來源。
5. 後勤、 l 更有女性在後方提供醫療,如張竹君身為醫生,更組成的看護傷病員的紅十字
溝通工 會醫療班,為革命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支援工作。
作 l 女性在革命負責後勤的工作,協助料理及照顧革命同志的生活起居,以及其他
事務,例如製作革命旗幟、彈藥、鑄刀、繕寫文告等。

63
l 由於女子較不易惹人注意,但凡彈藥、武器、旗幟和重要文件的運送,往往由
女子負責,容易掩人耳目,更甚者,女子可以擔任機關之間的聯絡人。
6. 暗殺活 l 在辛亥革命後期,參加革命的婦女出身背景益形複雜,就連青樓中人也有加入
動 革命行列,例如「中華女子偵探團」就是由上海青樓妓女張俠琴、郭蓮花、康
天琴等人發起,以脂粉美貌,從事間諜工作。

64
(b). 根據資料二,並援引史實,分析五四新文化後女性在政治、社會及經濟的角色。(15 分)

資料二:不論資料變化-五四新文化後女性角色
政治 l 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女性參政的機會不多。但是,自五四運動期間,女性勇敢
站出來,呼籲政府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簽字。自此開啟女性參政的風氣。
l 1922 年,北京國民大學生萬璞及法政專門學校女生周桓、石淑卿等,聯絡女子
高等師範學生一同發起參政運動,分別組成兩個團體,就是女子參政協進會和
女權運動同盟會,兩者均主張男女均在憲法上應享有同等的權利。
l 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何香凝獲孫中山指定為婦女界代表三人之
一。1924 年,何香凝堅決支持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革命綱領:「聯俄、聯共、
扶助農工」,並改組國民黨。而且,在日本侵華期間,上海淪陷後,何香凝移
居香港,與宋慶齡組織「保衛中國同盟」,為抗戰軍人募款,繼續參與抗日。
l 在 1920 年,向警予支持組織共產黨,後來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曼早期共產
黨員之一。在 1924 年,向警予指揮和組織上海 14 家絲廠共一萬多名女工罷工,
以及南洋煙廠工人罷工,並獲得勝利;此外,她發動組織和建立「婦女解放協
會」,培養大批婦女幹部。
1931 年,南京政府更頒佈《訓政時期約法》
,指明男女平等,均有參政的機會。
社會 l 五四時期,冰心曾言「男女之愛,最重要的是戀愛結婚,沒有戀愛的婚姻是
不道德的。」五四知識分子批評傳統中國重視家族繼嗣的問題,容許男子妻
妾成群,但是女性受到許多無形的壓迫。所以,提倡婚姻自由的風氣由是
起,主張尊重女性及其人格,尤其主張公正公平的兩性關係,不能只向女子
有要求。
l 因此,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女性開始追求獨立自主的愛情,反對封建專制的
婚女大姻,反而興起了社會戀愛自由運動,女子普遍傾向自由戀愛,甚至有
女子為了自由婚姻而獻上生命,以對封建婚姻進行控訴。
l 例如,在 1919 年,湖南長沙的趙五貞因不滿父母代為決定終生的婚姻,而請
求延緩婚期又遭拒絕,被逼走頭無路之際,遂於新婚當日,於花轎中用剃刀
自刎身亡。趙五貞事件,令社會認為女性追求自由戀愛、婚姻的事件有所關
注。

65
l 更 1920 年,長沙自治女校學生李欣淑同樣因不滿父母取為處理婚姻,登報發
表聲明說她離家出走,到北京工讀,以明其志。繼「趙五貞自刎」事件之
後,李欣淑的出走一事又一次震動了長沙各界,可見女性追求戀愛自由,已
是大勢所趨。
經濟 l 以往女性被定型在家庭角色層面,被傳統的「賢妻良母」觀念所影響,自五四
新文化運動後,女性自主度大為提高,婦女在城市能夠有較多就業和創業機會,
例如工業、郵電、海關、教育、政治的工作。
l 隨著工商業發展,婦女得到大量就業機會,開始有經濟獨立能力之餘,更可對
社會作出貢獻,在社會的地位獲得認同,漸漸從家庭角色中脫化。

66
15.
(a). 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從經濟及社會方面,析論新中國如何實踐「解放了的婦女榜樣」?
(10 分)
社會 l 1952、1956 和 1958 年,掀起三次掃盲運動高潮,全國各地紛建夜校、民辦學
校和識字班等。農村婦女亦有機會在日間勞動後,到夜校識字。
l 1958 年,全國已有 1,600 萬婦女擺脫文盲。
l 1950 年 5 月 1 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當中規定:「廢除包辦
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女子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
度。」它打碎了幾千年來封建婚姻制度强加於婦女身上的枷鎖,基本實現了
婚姻自由
經濟 l 1949 年,全國女職工人數為 60 萬,佔職工總數的 7.5%。1988 年,女職工人
數升至 5,036 萬人,佔總職工人數的 37%。至 1990 年代中期,中國女職工人
數達 5,600 萬人,佔總職工人數 38%,高於世界 34.5%比例。據 1990 年人口
普查資料,女性在業人口(農、工業)達到 29,110 萬人,佔全國在業人口比
例的 44.89%,較 1982 年提高了 1.28%;仍以農業比重最大。
l 1950 年代,女工集中在紡織業、紗廠、煙草業等輕工業部門。其後,重工業
也有女工加入,如交通運輸、內河航行、地質勘察、建築、煉鋼冶金、機器
製造、石油化工等。

67
(b). 試援引史實,析論 1978 年後婦女在教育程度與經濟地位兩方面解放「解放婦女的生產力」以實
現現代化。(15 分)

教育程度 l 1986 年 7 月 1 日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自此,「國家


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九年義務教育不分性別、
民族、種族,每一個兒童都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l 1992 年,7 至 11 歲女童的入學率已由解放前的不足 20%上升到 96.2%。中
學、大學及研究生中的女性比例不斷提高。
l 從 1982 到 1993 年,已有 1,149 名女性獲得博士學位,佔博士總人數的 9.4%。
l 直到 1985 年底,全國已有 10,000 名女性研究員、教授及高級工程師。
l 1993 年,女性科學技術人員達 809.7 萬人,佔科技人員總數 35%。
經濟 l 1990 年代後,女性職工逐漸由體力勞動行業向服務行業(如行政、秘書、
教師、護士等)過渡。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設立,更多農村婦女從事非
農業活動。隨輕工業和服務性行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外合資的工商業和旅
遊、服務行業等興起,為婦女提供各種就業機會。
l 1994 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要「實行同工同酬」。
l 1952 至 1993 年,共推行四次工資改革,保證在城市農村各單位,貫徹執
行男女同工同酬。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則,提升了婦女的經濟地位,改變舊
社會歧視和虐待婦女的不平等狀況。

68
6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