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9

修辞学

20240227

修辞学
- 什么是修辞学?
介绍修辞规律的科学

-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所谓修辞学,就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
律规则的科学。

-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修辞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语言学把“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语言研究也随之形成了
相应的分支学科。研究语言结构体系的分别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研究言语
行为及其规律的,则主要是语用学和修辞学。因此,可以说,修辞学是研究言语交际行为
及其规律的科学,或者说,修辞学是研究修辞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古代汉语修辞学
1. 初创期
先秦时的诸子百家为汉语修辞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丰厚的根基。这一时期各学派的代表
性人物大都表述了自己的语言主张和修辞观念。

- 道家:重质轻文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道德经)(=不需要说话,眼神可以表达很
多)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秋水)

- 儒家:文质兼备。注重语言的社会效用。

- 墨家:先质后文。(=要有表达的内容,也要有形式更好地去表达)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常,行可久,先质
而后文,此圣人之务。(墨子佚文)(先穿好再讲究怎么穿地更好看,要先有表达的内容,
再讲什么形式什么的没听懂)

2. 过渡期
汉代修辞研究,主要反映在对经书注疏,特别是对儒家语言思想观点的阐发上。

- 董仲舒《春秋繁露》
进一步发挥了儒家文质兼备的理论。对《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作了具体深入的分
析,主要体现在对其用词谨慎精确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如“文约而法明”“义之大
者也,得一端而博达之”。
再如对重言(反复)的论述:“其辞直而重,有再叹之,欲人省其意也,而人尚不省,
何其忘哉!孔子曰:‘书之重,辞之复,呜呼!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美者焉。’此之谓
也”。
反复地出现=强调
车车车,到处都是车

- 王充《论衡》
有鉴于当时虚妄华伪的文风而撰写的具有批判精神的一部著作。里面的《语增》《儒
增》《艺增》等篇,是修辞专论性的。主要观点表现在:“疾虚妄,求实诚”;提倡“明
言”,反对“文辞相袭”,主张“不类前人”。

3. 成长期
这一时期主要指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在这 300 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引人注目的
震荡变动:佛教传入崇尚清谈、文学自觉,都给修辞研究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为《文心雕
龙》的问世提供了客观环境与条件同时也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论及修辞的士人著述作品如
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颜子摧的《颜氏家训》、沈约的《四声谱》、钟
嵘的《诗品》、挚虞的《文章流别论》等。

- 刘勰《文心雕龙》
(1)强调修辞的功用及其方法。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论说》)
(2)强调修辞应该为情理服务。
文采所以饰言,因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
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采》)
(3)强调修辞应知常达变。
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通变》)
4)给字句篇章的修辞确立了比较明确的标准
词: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物色》)
句:搜句忌于颠倒。(《章句》)
篇章:裁章贵于顺序。(《章句》)
(5)对典型辞格给予了深入的分析。
比喻:喻巧而理至。(《论说》)
丽辞(对偶):言对为美,贵在精巧。(《丽辞》)
夸饰(夸张):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夸饰》)
事类(引用):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事类》)
(6)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声律修辞。
异音相从谓之和,同音相应谓之韵。(《声律》)
(7)建构起文体风格的初始体系。
作品风格:一曰典雅,二日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
奇,八曰轻靡(《体性》)
(8)注重修辞的阅读鉴赏
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知音》)
4. 发展期
隋唐五代。其特点是诗、文、史呈三个系统分别表述的现象。总的来说,专论不多,
往往散见于文章诗词。
-诗
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南阳樊绍述菜志铭》)
文以意为主(杜牧《答庄充书》)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九元书》)
-文
孔颖达《五经正义》论述的修辞手法有:
互文: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尚书· 武成》)散者言其分布,发者言其开出,互 相
见也。(《正义》)
省文:以索马牛,皆百匹。(《左传·襄公二年》)
牛当称“头”,而亦云“匹”者,因马而名牛曰“匹”,并言之耳。…… .皆从一而
省文也。(《正义》)

不能说一批牛

-史
刘知幾的《史通》,虽然是史论,但很多讲到的是修辞内容。
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为工者,以简要为主。
以实录直书为贵。
伊、惟、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
句获全。

5. 兴盛期
这一时期包括宋金元三代。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文则》问世,理论建设方面取得了长
足的进展。
陈骖的《文则》虽然是为论述作文的法则而作但是从他的主导内容看,或从广义修辞
学的角度看可以说是成体系的修辞学专著。主要特色表现在:
一是有关修辞理论谈得全面。提出贵恰当、贵明确、贵简洁、贵通俗的修辞原则。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各有各的使用度,恰当,通过比喻表达要恰当

二是全书对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重复、援引、蓄意、倒语等进行了探讨,有些
辞格的分析精当且有深度。
比喻:或言犹,或言若,或言如,或言似,灼然可见。
排比:数句用同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
三是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文体风格。

6. 拓展期
明清时期,比较突出的地方表现在戏曲、小说方面的语言运用研究。

- 李渔的《李笠翁曲话》是一部戏曲修辞集大成之作。有理论、有分析、有例证,对修辞在
戏曲上所表现的特有手段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有不少新的创见。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
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个之身,自始至终,离合
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个一
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是小说修辞理论方面的代表,主要特点有一是注意用词准确。
一 只 快 船 , 飞 也 似 从 上 水 头 摇 将 ( 急 溜 ) 下 来 。 (“ 急 溜 ” 为 金 所 改 , 认 为 “ 摇
将”与“快、飞”不谐,谬以千里)
二是注意语言的个性化。
《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
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鞫,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
质不好。

三是句法章法修辞方面注意规律的总结:对锁章法、遥对章法相照章法,等等。

相照章法:

武松便……把那个石墩只一抱,轻轻地抱将起来。…武松再把右手去地里一提,提将起
来,望空中只一掷,掷起来离地一丈来高;武松双手只一接,接来轻轻地放在原旧安处。

(金评曰:看他“提”字与“提”字顶针,“掷”字与“掷”字顶针,“接”字与“接”字
顶针。又看他两段,一段用“轻轻地”三字起,一段用“轻轻地”三字止)

顶针是一种修辞格
现代汉语修辞学
1. 草创期(1905 年-1918 年)
这一阶段有代表性的修辞学著作主要是汤振常《修辞学教科书》、龙伯纯《文字学发
凡》、吴曾祺《涵芬楼文谈》、姚永朴《文学研究法》、林纾《畏庐论文》、周钟游《文
学津梁》、程善之《修辞学初步》、刘金第《文法会通》、王梦曾《中华中学文法要略 ·修
辞编》,以及章太炎论及修辞的论文《文学说例》等。

PROCITAJ OVO PRVO ZELENO


-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是陈望道从现代日本修辞学所引进的两个重要概念。

★所谓“消极修辞”就是“注意在消极方面,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
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 .…….其适用是广泛语境的
全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法。假如普遍使用的,便可以称为基本的,那它便是一种基
本的修辞法。”(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所谓“积极修辞”就是“注意在积极的方面,要它有力要它动人。同一切艺术的手法相
仿,不止用心在概念明白地表出。大体是具体的、体验的。”在有些语辞中却又用不用都
无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由此可见,陈望道所说的“积极修辞”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调动一切积极手法力图提
高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有力”“动人”的目标,它可以突破语法规
范和逻辑事理。因此,也可以说,“积极修辞”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创造性语言活动。

★ 由于“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在所要企及的目标上大不相同,所以其所研究的内容
方面也不相同。大致说来:

◎ “消极修辞”主要研究如何适应题旨情境,使表达企及“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
平均”“安排稳密”等四项标准的种种规律
◎“积极修辞”主要研究如何适应题旨情境建构恰切的修辞文本,使达意传情的效果尽可能
的圆满成功的诸种规律。

★ 汉语修辞学的传统,一般说来,多着重于对积极修辞的研究,也就是狭义修辞学的研
究。对消极修辞的研究则相对“隐性”,因为消极修辞研究的内容与语法、逻辑的研究多
有重合之处,所以常被“忽略”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在交际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总不会是消极的,总是有意或
无意地在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严格一点说,为了达到预期的最佳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
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修辞活动。

★邵敬敏(2008)
首先,“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这一对名称就可以再商榷。其实,凡是修辞,就
应该都是积极的。消极的,顾名思义就是无所作为的,那就不是修辞了。所以消极修辞这
一提法很容易引起误解,以为既然是消极修辞,就可有可无,不必去仔细深入地研究,好
像只有积极修辞才是我们需要大力研究的对象。所以,建议可以改为“常规修辞”和“超
常修辞”。两者之间还可以存在一个中间状态的修辞,可称为“过渡修辞”。
20240305
王力先生
202403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