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8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姓 名: 张强强
学 号: 1430082
所在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业学位名称: 风景园林
专业领域: 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 戴代新 副教授
副指导教师: 郭亚丽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tudy on the method of urban river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ponge City

Candidate: Zhang Qiangqiang


Student Number: 1430082
School/Department: CAUP Tongji University
Discipline: Engineering
Major: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Dai Daixin

Nov. 2018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

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

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摘要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大多数城市都是依河而建、伴河而兴,城市河道作为
一个永恒的话题,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
平不断提高、城市扩张进程不可抵挡,快速化的城市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相当
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城市河道逐渐丧失水动力过程与生态服务功能。近年来兴起
的“海绵城市”理论,是改善并逐步解决当今中国所面临城市水环境现状的再思
考。城市河道是城市当中的关键“海绵体”,本身具备防洪、游憩、生态、美观
以及人文等综合功能,经过对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例论证,笔者系统研究
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之下的城市河道改造。在城市扩张与城市洪涝灾害日渐
严重的大背景下,城市当中的大多数河道都呈现出明显的渠化现象,缺少了人与
自然的互动、城市与水系的融合、生态与技术的合作,对于旧城更新、新城建设
中的城市河道,人们逐渐转变的意识形态以及在生态环境方面表现出的迫切需求,
决定了当前我国必须及时针对城市河道实施“海绵化”改造。
论文针对“海绵城市”理论以及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与
实践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当今大环境框架下建设海绵城市河道的重要
性;通过具体分析国内外“海绵城市”理论之下的城市河道改造成功经验,明确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适用方法和基本要点,分别从水安全、水生态、水
游憩和水美观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在水安全规划设计中从防洪、水量、
水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具备可行性的改造方法;在水生态规划设计方面,基于水
体污染物消减、河道形态恢复、河床、生态护岸等方面提出具备可行性的改造方
法;水游憩规划设计中从设计原则、营造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造方法;水美观
规划设计中从植物设计原则、区域植被选择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通过具体项目
实践甸溪河“海绵化”改造问题开展可行性论证,再次从水安全改造、水生态改
造、水游憩改造和水美改造四个方面,分别验证了前文提出的基于海绵城市的城
市河道具体改造方法策略,并得出结论,城市河道沿岸流域应建设“海绵化”驳
岸,多设立退台式广场与步道等以增强亲水性,重视营造湿地景观,恢城市河道
的连续性,综合解决城市水系统的问题。文章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初步研究了可
行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愿通过本文能够为后期城市河道的海绵化改造提供有价
值的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改造,城市河道,甸溪河

I
Tongji University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bstract

ABSTRACT

On the planet where we live, most cities are built and booming along rivers.
Urban rivers, as an eternal topic, have a vital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evel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process of urban expansion is irresistible.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has caused considerable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urban rivers have gradually lost their hydrodynamic process and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The theory of "Sponge Cit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is
a rethinking of improving and gradually solv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a. Urban rivers, as the key "sponges" in the city, have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of flood control, recreation, ecology, beauty and humanity.
By study tons of theories and cases both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urban river channel reconstruction method under the theory
of "sponge city". Urban expansion and flood disasters has made most of the rivers in
the city result obvious channelization, lack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integration of city and water system, and the cooperation of ecology and
technology. The urban river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newal of the old c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ities, the gradually changed ideology of people and
the urgent deman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cide that the urban river channels
must be remade by carrying out the "sponging" transformation in time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onge city", anal sizes and summarizes the
methods and practical results of urban river channel reconstruc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also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sponge city river cours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modern environment. By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urban river channel reconstru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onge city" both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nailed down the applicative methods
and basic key points of the river construction under the theory of "sponge city". And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water safety, water ecology, water recreation and water
aesthetic design four aspects. Some feasibl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about flood
control, water quantity,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other aspects are put forward in
water safety planning and design;In water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some
feasible reconstruction methods are pres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water pollutant
II
reduction, river pattern recovery, river bed, ecological bank protection and so on.
Besides, in the aspect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 recreation, the concret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design principles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In the aspect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 aesthetics,
the principles of plant design and the selection of regional veget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Through carrying out some practical projects to practice the "sponge"
transformation of Dianxi River, this paper put forwards some feasible demonstrations.
It discusses from the four aspects again to prove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urban
river channel reconstruction which are based on sponge city. And it comes to a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nhance hydrophilicity, we should build "spongy" revetment
along urban river, and set up more step-style squares and footpath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creat wetland landscape, restore the continuity of urban river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water system.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ponge city, preliminarily studies the feasible methods of urban river
channel reconstruction. We hope to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stage of
urban river channel sponge re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is paper.

Key Words: Sponge City,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Urban River, Dianxi Rive

II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 1
1.1.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1
1.1.2 城市水利防洪排涝的需求 .................................... 2
1.1.3 新形势下建造海绵城市应运而生 .............................. 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1.2.1 研究目的 .................................................. 4
1.2.2 研究的意义 ................................................ 5
1.3 研究的内容 .................................................... 5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6
1.4.1 研究方法 .................................................. 6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7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8
第 2 章 海绵城市的基础研究.......................................... 11
2.1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概述 ......................................... 11
2.1.1 海绵城市 ................................................. 11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 ........................................... 12
2.1.3 雨洪管理 ................................................. 13
2.1.4 水敏性城市设计 ........................................... 14
2.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 16
2.3 海绵城市体系构建途径 ......................................... 16
2.4 小结 ......................................................... 17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18
3.1 相关理论概述 ................................................. 18
3.1.1 自然河流 ................................................. 18
3.1.2 城市河道 ................................................. 19
3.1.3 生态水利 ................................................. 19
3.1.4 景观水文 ................................................. 20
3.1.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1
3.1.6 水资源承载力 ............................................. 22
3.1.7 生态改造 ................................................. 23
3.2 海绵城市中的城市河道 ......................................... 24
3.3 国内外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改造案例研究 ....................... 25
3.3.1 国外河道改造案例 ......................................... 25
III
3.3.2 国内河道改造案例 ......................................... 39
3.3.3 国内外河道改造对比 ....................................... 44
3.4 小结 ......................................................... 44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46
4.1 基本原则 ..................................................... 46
4.1.1 防洪安全原则 ............................................. 46
4.1.2 自然生态原则 ............................................. 46
4.1.3 因地制宜原则 ............................................. 46
4.1.4 统筹治理原则 ............................................. 47
4.1.5 实用多样原则 ............................................. 47
4.1.6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7
4.2 改造目标 ..................................................... 48
4.3 改造策略 ..................................................... 48
4.3.1 规划与自然相互联系的城市河道 ............................. 48
4.3.2 规划空间与功能多元化的城市河道 ........................... 48
4.3.3 规划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河道 ............................... 48
4.3.4 规划具有科普文化功能的城市河道 ........................... 49
4.4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要点 ........................... 49
4.4.1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方法构建 ............................. 49
4.4.2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功能区划 ................................. 52
4.4.3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和其他绿色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发展 ......... 52
4.5 水安全规划设计 ............................................... 53
4.5.1 防洪控制 ................................................. 53
4.5.2 河道水量保持 ............................................. 54
4.5.3 综合处理保证河流水质 ..................................... 55
4.6 水生态规划设计 ............................................... 56
4.6.1 利用人工湿地消减水体污染物 ............................... 56
4.6.2 河道形态恢复 ............................................. 58
4.6.3 河床生态改造 ............................................. 59
4.6.4 河道生态护岸恢复 ......................................... 60
4.6.5 河道生态改造对陆生、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 63
4.6.6 河道生态改造中的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 ....................... 65
4.7 水游憩规划设计 ............................................... 67
4.7.1 城市河道水游憩规划设计原则 ............................... 67
4.7.2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水游憩营造措施 ..................... 67
4.8 水美观规划设计 ............................................... 74
4.8.1 植物设计原则 ............................................. 74
4.8.2 不同区域的植被选择 ....................................... 75

IV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4.9 小结 ......................................................... 75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77
5.1 项目概况 ..................................................... 77
5.1.1 区位概况 ................................................. 77
5.1.2 弥勒市甸溪河概况 ......................................... 78
5.1.3 项目研究与分析 ........................................... 81
5.1.4 问题与挑战 ............................................... 89
5.2 甸溪河改造设计 ............................................... 90
5.2.1 设计理念 ................................................. 90
5.2.2 规划目标及定位 ........................................... 90
5.2.3 规划策略 ................................................. 90
5.2.4 具体改造方法 ............................................. 91
5.3 项目实施成果 ................................................ 117
5.4 小结 ........................................................ 119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 120
6.1 总结 ........................................................ 120
6.2 不足与展望 .................................................. 121
致谢.............................................................. 123
参考文献.......................................................... 124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27

V
第 1 章 绪论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在二十世纪出现的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在全世界范围
内兴起了城市化浪潮,具体表现在城市人口、财富以及面积的迅猛拓展。而中国
的城市化进程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中国的
城市化发展过程与欧美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说非常相似,在促进人
们生活物质基础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危机,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土
地资源被城市粗放型扩张侵占、城市中的污染和拥堵、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等[1]。
2018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
报告》,其中提到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己达到58.52%,专家预测2020
年城镇化率将超过60%。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农村向城市的转化、自然河流向城市河道的转化。
许多城市在新城建设、旧城扩张上“摊大饼”似的扩大自身发展规模,难免存在
着侵占河道周边空间的行为,随着自然河流资源向土地资源的转变,城市建筑物
建设、农业生产用地、工业建设用地、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紧邻河道布置等情况深
刻影响了河流结构的发育;在河道改造治理上为追求一劳永逸,使用混凝土护岸
等硬化材料渠化河道;在河道清淤时单一清淤而不搭配生态措施,致使清淤效果
持续时间极短,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城市河流生态安全底线一再被突破直至
丧失[2]。以水系河网较为发达的上海为例,在过去20年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进程
中,全市河道水体面积减少了近25%。
当前,城市化进程考验着我国整体生态环境,对河流环境也产生了许多影响。
在城市中,水泥、沥青、砖石、玻璃、金属等材料建造起来的人为地貌体代替了
自然植被构成的渗透性表面,硬覆盖率快速提升引发城市暴雨径流加快,导致下
游洪峰增加、基本径流减少。超量的径流除了携带大量污染物和生活垃圾还会冲
蚀河道,导致河流的环境大幅度恶化,河流生态服务功能减弱、退化(图1.1)。

1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自然积存
自然渗透
快速城镇化 自然净化

导致 内涵

要求 控制系统 超常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 常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统筹管理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系统

图 1.1 城市内涝防治下海绵城市构建

1.1.2 城市水利防洪排涝的需求

在地球生态系统当中,河流属于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类及
其建立的社会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当中离不开河流的支持,自古以来治水理水密
不可分。城市内的来水主要包括城市过境河流上游来水、城市地表径流的汇水,
夏季降雨集中时城市河道水量会受到强降雨、多暴雨影响,使径流在城市内过量
集中剧增而达到峰值。为了保证城市安全,城市河流通常都需要设置最高防洪标
准,并依此确定河道堤防等级。值得注意的是,河流来水的最高水位通常并非以
实测为主,而是基于河流历年水文测站观测数据收集以及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对
洪水发生概率与时间等作出统计,在此基础上推算获得的一个相对值[3]。各个城
市会参照自身防洪需求针对防洪级别予以确定,比如20年一遇、50年一遇或100
年一遇的洪水,但是很多城市的防洪级别存在预留,即显著超过实际洪水量,从
而使得城市水利防洪指标被无形提升;由于气象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城市地
表径流的数量与流速都会增加,造成城市排水不及,形成内涝,这又使得城市河
道排涝级别不断提升。两种情况的叠加,不断推高了城市的水利防洪排涝等级,
最终使得生硬的城市河道失去了灵魂,渠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城市过度开发的背景下,河流渠化致使硬覆盖面积不断增大,自然水文无
法充分循环,忽略对河流中生态性的综合考量,这不仅破坏了自然河流的形态,
而且抹杀了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最终可能影响整个城市河湖系统[4]。随着城市
生态文明的建设,这种错误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大家认知,但是部分城市中依
然存在着河流渠化、硬质化的工程做法,这应该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足够的重视,
河流的生态治理势在必行。

1.1.3 新形势下建造海绵城市应运而生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美国以最佳管理措施(BMPs)理论为基础,率
2
第 1 章 绪论

先提出一种新的开发理论——低影响开发理论(LID)。伴随该理论的逐步发展
与成熟,世界各国立足于自身的水情也相继衍生出多种关于城市水系统的技术理
论,比较典型的有英国构建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
敏 感 性城市设计 ” (WSUD) 体系、新西兰建立的“低影响城市设计开发体
系”(LIUDD)以及中国的“海绵城市”理论。
2003年,俞孔坚和李迪华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当中提到,
在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维护与恢复以河道、滨水地带为主的自然形态
是一项关键战略,“河流两侧存在的自然湿地就像海绵那样,可以对河水丰枯进
行调节,进而发挥出缓解旱涝灾害的作用”。
2012年,俞孔坚率先明确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理论。
2013年,国务院连续下发文件,重点提到应重点开展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排水
防涝设施的建设工作。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也发表讲话
提到:在改进城市排水系统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留下有限的雨水资源,尽量通过
自然力量进行排水,重点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争取在十年之内建成完善的城
市排水防洪系统。
2014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其中针
对 “海绵城市”概念做出界定:城市应做到如同海绵那样,主动适应环境变化,
有效应对自然洪涝灾害,表现出“弹性”特征,即在下雨的时候吸水、渗水、蓄水
以及净水,而在需要的时候则把之前蓄存水的“释放”出来,可供利用,进而达到
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城市防涝的目的。既然海绵可以在吸水之后进行缓释,那
么海绵城市就是着眼于解决城市降水“量与质”方面的问题,实现对雨水的合理排
放与利用。
2015年4月,我国公布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包括16个城市,即迁安、
遂宁、鹤壁、白城、重庆、镇江、厦门、萍乡、贵安新区、池州、济南、武汉、
常德、嘉兴、南宁以及西咸新区。随后在2016年4月公布第二批试点名单,包括
14个城市,即北京、玉溪、天津、庆阳、宁波、上海、珠海、福州、大连、西宁、
深圳、青岛、三亚以及固原。同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十条”。“十三五”
期间,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规模达2032个,总长度5882.2公里,到2020年相应
目 标 投资将达 5 万 亿 元 , 估 算 可 得 , 城 市 黑 臭 水 体 每 公 里 的 整 治 投 资 约 为
1000-5000万元,平均每年治理黑臭水体约为1200公里,国家对于城市水生态的
治理充分显示出对水生态修复的决心(表1.1)。
表 1.1 “十三五”期间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来源:
《“十三五”污水处理及再生建设》)

地区 数量(个) 长度(公里) 地区 数量(个) 长度(公里)


北京 57 248.0 河南 116 353.4
上海 56 118.5 湖北 142 513.8

3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天津 25 117.3 湖南 160 301.3


重庆 27 105.1 广东 244 905.5
河北 41 207.4 广西 62 142.2
山西 71 213.4 海南 29 69.3
内蒙古 11 21.1 四川 99 296.7
辽宁 60 301.1 贵州 15 28.9
吉林 96 215.3 云南 12 113.2
黑龙江 22 43.6 西藏 0 0
江苏 125 253.7 陕西 4 36.9
浙江 6 9.9 甘肃 17 43.5
安徽 217 523.1 青海 27 14.3
福建 86 162.0 宁夏 13 64.1
江西 26 32.4 新疆 2 26.2
山东 164 401.0
总计 2032 个 5882.2 公里

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一项千
年大计,当前应践行绿水青山即为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执行严格的生态环
境保护制度,提倡绿色生活与绿色发展,坚持走生活富裕、生产提升以及生态友
好的新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5]
同时也对世界生态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新形势下,推进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构成要素,是响应十九大精神的重
要举措,这一领域的研究值得投入更深入的关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开始面临着环境污染加剧、各种资源
紧张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局面。近年来盲目开展的城市建设不但改变了城面
貌,同时也改变了原本的生态环境和水文条件,河流是城市的一个命脉,本应为
城市发展提供基础服务,但这种“高速度”针对河流也带来了严重干扰,需要针对
城市和河流之间的关系作出妥善处置,而“海绵城市”理论恰好可以为缓解城市所
[6]
面临的各种水环境问题提供更经济生态的方法 。
本文当中拟在研究“海绵城市”与城市河道生态改造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
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河道改造案例深入解析,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
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在弥勒市甸溪河改造设计中,针对改造方法作出论证分

4
第 1 章 绪论

析。希望为今后城市河道的海绵化改造设计提供参考,促进城市河道成为城市生
态、游憩、文化、教育的重要开敞空间,为“海绵城市”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图
1.2)。

径流系数
土地开 下垫面性质
城市建设 径流质量
发利用 发生变化
径流路径

水文循环 内涝、旱涝
发生变化 出现

图 1.2 城市发展与内涝现象关系图

1.2.2 研究的意义

目前,全国669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这其中又包含了110个严重
缺水城市[7]。在缺水的同时,我国城市还普遍存在雨洪内涝问题,打造“海绵城
市”作为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和建设方向,对解决我国当前日
益加剧的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水灾害加剧等综合性水问
题意义重大,城市河道作为一项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海绵体”,能够
[8]
在海绵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如何挖掘城市河道空间的优势,
并在生态改造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实现水、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新形势下城
市河道改造的重要课题。
本文分别从水安全、水生态、水游憩、水美观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对丰
富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河道改造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对新形势下城
市河道的“海绵化”改造设计和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突破了传统景观学科设计
的城市河道多从景观效果出发,难以达到实验室理论效果的特点,在城市水利安
全、生态修复功能、河道美观、游憩和科普等方面加以研究,使城市河道在海绵
城市的背景下发挥其综合性效益。本通过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弥勒市甸溪河
改造设计实践,对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推进“海绵城市”
建设中的河道生态治理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通过对城市雨洪的问题关注,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发现城市河道在海
绵城市建设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对海绵城市与城市河道的相关概念、发展
历程、研究现状等进行研究,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河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5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以便规划设计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在改造设计中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方向。
(2)对国内外“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优秀城市河道改造案例进行整理分析,
总结其优缺点,为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河道的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3)综合运用水利规划设计、生态规划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相关理
论原理,探究总结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河道改造设计原则和方法。通过弥勒市甸
溪河改造实践检验理论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4)对本次研究形成结论,同时对当前的河道“海绵化”改造不足问题分析、
研究态势及未来的发展展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当前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
河道改造工程项目提出有效的、体系化的工程设计实施策略。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综合应用到了多个研究方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
进而得到客观且准确的结论。
(1)文献查阅
本研究广泛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尤其是从国外“海绵城市”实践
中汲取先进经验并阐述目前我国城市水环境的现状。研究内容包括专著、期刊、
技术规范、项目图纸、工程报告以及网上资料,以此获得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
(2)实地调研
在论文研究中,多次到国内外已经建设完成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河道
改造项目场地开展实地勘察,不但能够开阔视野,而且还可以为本研究提供实证
支持。
(3)案例分析
在论文研究当中,针对典型实践案例做出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可以总结到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与实践经验。
(4)实证研究
以云南省弥勒市甸溪河基于海绵城市的河道改造建设作为实证研究,验证了
理论成果的实际价值。期望城市河道“海绵化”改造的具体方向可以有效适应持续
发展且不断变化的城市需求。

6
第 1 章 绪论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明确问题

城市化 城市水利 新形势下建


进程的 防洪排涝 造海绵城市
加快 的需求 应运而生

理论研究

“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 相关理论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河道改造研究
研究问题

“海绵城市”与河道理论 国内外改造实践

城市河道改造方法

原则、目 改造方 水安 水生 水游 水美
标、策略 法要点 全 态 憩 观

实践研究

研究应用 城市概况分析 甸溪河概况分析

甸溪河“海绵化”改造设计

研究思考 结论与展望

7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数量的统计可以看出,国外对低影响开发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
年代末期,其中关于雨洪管理、水敏性城市的研究也十分丰富。2012年以来,海
绵城市理论研究及建设开始日益受到关注。以“海绵城市”为主题词,通过万方数
据系统检索可发现,具不完全统计2007-2017十年间统计的文献数量逐上升,2016
年起,年均发表文献数量更是超过2000篇,热度可见一斑。文献统计情况见“近
十年海绵城市相关研究不完全统计的文献数量”表(表1.2)。
表 1.2 近十年海绵城市相关研究不完全统计的文献数量

2403
2500 2301

2000

1500

928
1000

500

6 14 6 12 8 7 10 45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关于海绵城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关
注度越来越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逐渐提升。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提到,在改进城市排水系统过程中,应
优先考虑留下有限的雨水资源,尽量通过自然力量进行排水,重点开展海绵城市
建设工作。
2014年10月,构架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纲要》,其中针对“海绵
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2015年4月,我国公布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包括16个城市,即迁安、
遂宁、鹤壁、白城、重庆、镇江、厦门、萍乡、贵安新区、池州、济南、武汉、
常德、嘉兴、南宁以及西咸新区。随后在2016年4月公布第二批试点名单,包括
14个城市,即北京、玉溪、天津、庆阳、宁波、上海、珠海、福州、大连、西宁、
深圳、青岛、三亚以及固原。
也正是从2015年开始,海绵城市的研究从基础理论研究向城市工程建设方面
转变,海绵城市的建设备受关注,城市河道本身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当中

8
第 1 章 绪论

的关键“海绵体”,对其开展的改造也随之提上日程。以“海绵城市河道”为主
题词,同样通过万方数据系统检索发现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此概念后,与此主题
相关的文献研究数量十分缺少,这与我国大力建设发展海绵城市,发展城市河道
的生态化改造不相符。文献统计情况见“近十年‘海绵城市河道’相关研究不完全
统计的文献数量”表(表1.3)。
表 1.3 近十年城市河道“海绵城市河道”相关研究不完全统计的文献数量

60
60
50
50

40

30
19
20

10
1 2
0 0 0 0 0 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城市河道“海绵化”改造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扩大概念的范围,通过
文献统计发现,几乎没有相关的完整的研究。部分研究者只是将城市河道“海绵
化”研究局限在理论研究中,鲜有关于城市河道“海绵化”改造相关的工程与技术
方面研究,亦缺少城市河道“海绵化”改造的有效实施方法方面的研究。现有研究
没有覆盖到海绵城市全部的研究类型,城市河道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应该
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海绵体”之一进行研究的。
通过针对以上概念进行相关的文献阅读,总结出以下3个主要结论:
(1)国外学术界对低影响开发等理论的研究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由于
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中多方因素的限制,导致对“海绵城市”的大量研究成果仍
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虽已出台相关指南、法规等,但对实际行动措施的研究相
对来说比较缺失。研究行为如同“沼泽中奔跑”,投入大量人力、时间和精力,取
得的成效依然不明显。所以,我们通过借鉴“低影响开发”实践较成熟国家的经验,
结合实际项目来深化、完善适合我国海绵城市河道改造的方法。
(2)从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海绵体”——城市河道着手,既防止了
由于海绵城市相关建设展开层面较广出现方向性错误,又可高效、准确的呈现出
海绵城市理念的意图与成果。
(3)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海绵城市”,大量文献主要从景观、生

9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态等角度切入研究为主。单独研究海绵城市系统构建、研究动态、战略分析等相
关理论虽然较多,但几乎没有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海绵化”改造方法方面的
研究,由于海绵城市发展的需要与推动,我相信这一方面的研究将会在不久的将
来呈增长趋势。

10
第 2 章 海绵城市的基础研究

第 2 章 海绵城市的基础研究

2.1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概述

2.1.1 海绵城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当中针对“海
绵城市”(Sponge City)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即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
环境变化以及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上表现出“弹性”特征,下雨时能对雨水进行吸收、
积蓄、下渗、净化,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蓄存雨水释放出去,以供利用[9]。这种
“海绵”的仿生特性具体表现在吸水、持水、释水,压缩、弹性、恢复方面。根据
国内外目前对“海绵城市”的研究,“海绵城市”应可以留住雨水进行弹性回用,同
时实现缓解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的作用(图 2.1)。

图 2.1 海绵城市示意图(来源:网络)

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当中,需要秉持的雨洪管理理念是重在恢复城市水文循
环平衡,通过建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针对雨水进行储存、排放与利用。其建
设并非一簇可就,而需要需要日积月累,从根本上解决水安全以及水资源等城市
问题,最终实现恢复成原有的水文循环平衡状态,将之前只能快速排放的大部分
雨水,重新通过自然积存、渗透、净化以涵养到地下,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对
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表2.1)。
表 2.1 海绵城市系统与传统雨洪管理系统的对比

类别 海绵城市系统 传统雨洪系统

11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理念 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灰色工程迅速排放为主
途径 渗、用、蓄、净、滞、排 管道集中快排
措施 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 灰色基础设施
跨专业、部门以及学科(水文、生态、景观、
领域 单一学科和部门(市政)
市政)
目标 内涝、污染防治,建设生态景观 单一目标(迅速排水)

“海绵城市”不仅限于城市形态,同时还是一种综合技术体系,能够直接
关系到雨洪管理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海绵城市的实现途径是多学科合作的结
果,应集合规划、建筑、园林、市政水务工程、水利、环境等。在风景园林学科,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式有: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雨水湿地、植物缓冲带等(图
2.2)。

图 2.2 “海绵城市”优势(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

低影响开发理论(LID)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美国,具体是
以最佳场地管理(BMPs)为基础所衍生出来的一种雨洪管理开发理念。LID主
要是对小尺度雨洪管理较为适用,是海绵城市的核心思想内容,作为一套可持续
的雨水管理体系,能够对自然水文条件进行模拟,提出新型雨水管理途径,特别
强调限制不透水面的面积、减少对自然水体、自然排水通道的破坏,其采用源头、
分散式、多样化控制理念对雨水进行净化、渗透、吸收,有效控制与利用雨洪,
以实现削弱大量不透水面积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持以及恢复开发之前的场地水文
环境。当前阶段,低影响开发理论已经被多个国家所应用,比如美国、日本以及
12
第 2 章 海绵城市的基础研究

澳利亚等(图2.3)。

图 2.3 低影响开发理论结构图

LID所涉及到的技术措施具体有雨水花园、绿色屋顶、下凹绿地、透水铺装、
生态湿地以及其他渗滤设施,这些措施的特点就是生态化、低成本、低能耗,能
够对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予以改善(表2.2)。
表 2.2 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的区别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优先解
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 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以及水安全

主要特 天然为主,“山水林田湖”一些人工建设工 人工建设,透水铺装、植草沟、雨水花园
征元素 程为辅,有大有小 等,多为源头的、分散的设施
尺度 尺度较大,针对整个城市 尺度较小,针对小区、街道
范围 较大,涵盖LID 较小,主要是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更新改造
目标 实现良好的城市生态,尤其是水生态 维持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不变
实施路 保护原有水系,恢复被破坏的水循环。建立
建设源头分散设施
径 大、小、微排水系统

2.1.3 雨洪管理

雨洪管理(Stormwater Management)是将降到城市地面之上的雨水形成的
地表径流以及河渠洪水等开展统一规划设计与调度管理,同时在确保防洪排涝安
全的基础上,针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以及利用的一种管理工作,涉及到防洪排
涝、雨水资源化利用以及降雨径流面源污染防控等。国内外经历着相似发展历程
的国家也相继提出了符合各自国情的雨洪管理技术理念,而现代雨洪管理不但囊
括了水资源协调利用,同时还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
护以及生态景观营造等存在密切关联。可以说,在多元化雨洪管理体系里面,“海
绵城市”以及“低影响开发”都属于关键构成要素(图 2.4)

13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资源循环、高
效、可持续利用
精明增长 资源优化
基础设施 配置模式 集约化土地
系统建设 开发建设

绿色开放空 绿色基础设 雨洪管理 低影响开发 产业发展


间网络 施(GI) 控制设施 (LID) 模式

区域规划 绿色生活
管理 减少对生 模式
精明保护 态环境冲
击破坏
保持生态系
统稳定

图 2.4 雨洪管理构建模式

2.1.4 水敏性城市设计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具体是将城市设计与城市水环境管理综合在一
起,目的是要针对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带来的水文环境影响做出有效控制,使得城
市发展可以针对自然水文以及生态过程产生良好敏感性。WSUD的基本出发点在
于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核心要素包括两个部分,即城市水环境可持续管理以
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够达到保护水源以及恢复城市生态环境的效果,进而确保
[10]
城市建设形态能够与城市水循环之间实现协同发展 。WSUD具体是结合了水环
境可持续管理、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以及生态恢复等多个要素,借助整合资源与
学科交叉,实现城市发展和城市水循环之间的平衡,进而达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以及改善宜居性的目的(图 2.5)。

14
第 2 章 海绵城市的基础研究

图 2.5 WSUD 理论内涵

在妥善处理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基础之上,传统城市规划及设计所重视
的是排水系统高效性,能够实现雨水径流的快速收集与排出。和传统的水处理方
式存在的最大差异在于,WSUD理论重视的是构建完善且科学的城市水环境管理
模式,使得雨水径流被统一纳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之下,而且WSUD理论还把
雨水视作重要的水资源,应用雨水收集利用的相关技术降低城市地表径流,避免
出现径流污染,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提高雨水下渗与蒸发速度,这样可以最大
程度的恢复城市当中自然水循环系统。WSUD理论认为,应基于源头与过程角度
对城市雨水进行处理,降低水污染问题,实现城市水环境的可持续管理目的。
WSUD作为一种新的城市规划设计路径,可以将城市发展影响周边环境程度
控制在最低范围。WSUD能够对传统城市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予以克服,基于城
市战略规划角度,实现整体水文循环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结合。在WSUD当中
包括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可以对城市开发建设影响居民用水行为带来影响。
WSUD针对城市面源污染做出的防控设计,采取的是一种综合方案,其中囊括了
土地利用控制、径流控制、源头控制以及排放控制等多个内容,属于全过程控制,
有效削减污染物含量,而且还可以将景观、娱乐、美学以及休闲等多种潜在价值
发挥出来。WSUD不但是重要的水域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同时还是确保城市长期
供水的重要途径。

15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2.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当中,应遵循五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即规划引领、优先
生态、因地制宜、重视安全以及统筹建设。前提是要具备专业规划设计方案,从
而可以确保建设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应科学划定蓝、绿控制
线,针对生态设施以及生态敏感区进行有限保护,从而维护城市良好生态功能;
将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安全当成首要出发点,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问
题,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在建设当中要结合当地自然
条件进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各类LID设施;统筹完成构建,考虑长远变化的因
素以适应变化的需求,避免重建,实现可持续的多功能系统性的海绵城市。

2.3 海绵城市体系构建途径

图 2.6 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图(来源自《指南》)

16
第 2 章 海绵城市的基础研究

2.4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国外大部分国家都针对和“海绵城市”相似的雨洪管理问
题开展了研究与实践工作,包括“最佳管理措施”、 “水敏感性城市设计”以及“低
影响开发”等,能够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获得理想的雨洪调蓄作用,近几年
国外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方面也不断跟进,从而能够给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发展
问题提供经验借鉴[11]。总体而言,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时间较短,在技术层面
和管理方面也都欠缺经验,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研究和实践。2014年,国家住
建部下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而其他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国家标准。目
前国内“海绵城市”领域暂时还没有完备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在雨水排放、海绵体
建设以及径流污染控制等方面缺乏法律法规的强制规范,同时在激励与引导建设
海绵城市方面,也尚未出台完善的扶持政策。

17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3.1 相关理论概述

3.1.1 自然河流

自然河流,是指地表上有相当大水量且常年或季节性流动的天然水流,是人
类活动未针对环境自然因素产生明显干扰、未影响自然整体风貌,依然维系着天
然原始状态的各种水道。同时自然河流也是一个总体称谓,包括了雨水降水、地
下水以及冰川融水等在地表呈现出带状水流及其流经的土地。
生命是从海洋起源,而文明则是从河流发轫,自然河流和人类文明起源之间
存在密切关联。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世界上早期的部落、城邦大部分都是沿
河流分布,比如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恒河流域的古印度
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12]。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
直把河流作为发展农业、交通、工业、生活、能源、社会经济的主要工具,数以
万计的河流城市居住人口数量约占据世界总人口的70%左右(图3.1)。

图 3.1 额尔古纳河(来源:网络)

自由流淌的河流有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她所孕育出
的多姿多彩的生命正是河流真正的价值所在。现如今,因为人类的掠夺式发展,
导致自然环境遭受重大的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破坏,大部分自然河流都在面临
空前危机。
18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3.1.2 城市河道

城市具体指的是,人口集中、居民主要是非农人口、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属
于周边地区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
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河道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河水所流经之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在
我国现行的《河道管理条例》当中根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
生的影响程度度,把河道分成五个等级,分别是由水利部认定的,针对国民经济
以及社会发展全局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级河道与二级河道,大部分都是跨越多省的
大江大河;通过所在流域机构与省水利厅协商之后报经水利部进行认定,能够影
响到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三级河道,大部分都是影响一省或者是邻近其他省份的
河道;至于四、五级河道则可以通过各省水利厅予以认定。
城市河道具体指的是城市区域中已存在或人工修建的河流,流经城市或城镇
等人口密集区,包括自然形成的江河和通过人工开挖而成的河道、运河,历经多
年演化的城市河道同样具备自然河道的特征及功能。城市河道所流经的区域较广,
包括城市上下游郊区以及中游市区,能够给城市发展提供多方面的重要支持,如
为防洪排涝、提供水源、航运、经济交流以及优美的生态景观休闲功能,城市和
河流之间一直都是互为依存的整体,城市河道与城市的兴衰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能够见证着城市兴衰发展。
城市河道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有着多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生产与运输功
能、自然生态功能、水利与防洪功能、历史文化功能、景观游憩功能、社会与经
济功能六大方面。城市河道线性走向单一,河道直线化,流速较缓;陆运的发展
虽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河道的航运功能,但在我国南方地区,城市河道目前还是具
备重要功能作用,传承着运输历史的发展;城市河道还承担着行洪排涝、灌溉供
水城市水利功能;传统的城市河道多采用渠化、硬化改造手段,导致驳岸、河底
多为混凝土砌筑,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带状城市河道还可以给城市创造
出绿色滨水景观空间,对外展示城市特殊风格以及文化内涵等[13]。南京秦淮河、
上海的苏州河以及成都府南河都成为了城市的亮丽名片。

3.1.3 生态水利

传统城市河道水利治理工程主要以控制水体来实现河道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满足人类活动的现实需要,但是治理过程中,人为工程措施不可避免的将会对城
市河道原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这种行为打破了生态
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

19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与生态技术水平的全面发展,现如今,城市河道水
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引入先进生态技术措施,由此形成生态水利工
程。生态水利不仅发挥了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而且促进了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
恢复与发展[14]。相对于传统水利而言,生态水利的提出,改善城市发展进程中河
道治理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最大化的减少城市河道治理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使河道治理与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相得益彰。
生态水利的实施对于城市河道改造有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如下。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的严峻
挑战,并呈现持续恶化的趋势,尤其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亟需引入先进的生
态技术措施,来改善工程实施对城市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15]。生态水利的开展
与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提高呈现高度的正相关,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水平必
然会导致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需求的提升,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中不仅提高了
城市安全,也积极进行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滨水景观设计等,并取得了一定的
成绩,改变了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过渡追求对自然的改造,而忽视城市生态保护的
错误观念,城市建设中大力推行生态水利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成为一种常
态化的发展趋势。
(2)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水利。生态
水利融合了河道治理和城市建设,对于城市的统一规划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
过该开展生态水利建设不仅避免了传统河道治理工程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将水工
建(构)筑物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充分利用生态堤坝等措施更高效
的恢复城市河道原生生态环境,达到治理效果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在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终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

3.1.4 景观水文

城景观水文的概念并非狭义的水景观设计,其理论核心是景观与水文具有的
“过程一格局一功能”的动态特征,是一个地域性、文化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整
体设计。清华大学刘海龙教授指出景观水文是一种具有整合性、创新性的水设计
方向[16]。景观水文是水文学科、生态学科、风景园林学科与设计学科交叉、对接
协作而发展出的新的知识、技术、理论及方法。景观水文有助于解决当下水环境
景观建设中的存在的各类水文现象及问题,在实践当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城市河道的景观水文,是指河道景观与其特有的水文条件相互关联、相互影
响,城市河道水文条件的动态变化对其景观的形态结构、动态演变、系统功能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多尺度地域综合系统属性的“河道景观”[17]。景观
水文一方面追求回归历史传统文化知识与实践的统一与融汇,一方面又倡导整合
20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当代多学科成果,激发创新思维与手段,以实现解决水问题、治理水环境、营造
水景观、发展水文化等综合目标与多重价值。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员对于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学科方面,如场地、
文化、功能、形式、艺术、空间、植物、建筑、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大量的规划
设计经验,这能够更好的发掘或赋予城市河道更综合的魅力与价值。但是,设计
人员在雨洪管理、水科学领域,包括水文学、水力学、给排水、水环境等方面的
知识较为匮乏,只有对这些领域的基础原理及相应的水循环、水动力、水环境等
各种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的理解城市水文现象[18],从而为城市河道景观
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城市河道设计成果不够科学,创造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
的新型生态景观[19](表3.1)。
表 3.1 水生植物及水深要求

植物名称 科别 特性 适宜水深(m)
莲 睡莲科 多年生水生草本 0.5-1.2
睡莲 睡莲科 多年生水生草本 0.25-0.5
芦苇 禾本科 多年生水生草本 0.6以下长势良好
香蒲 香蒲科 多年生宿根草本 0.3-1.0
水葱 莎草科 多年生挺水草本 沼泽或浅水生长
千屈菜 千屈菜科 多年生挺水草本 <0.15
菖蒲 天南星科 多年生水生草本 <0.3

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应了解项目水利、水文情况,包括河道过水
断面、河道堤线位置、堤顶标高、水体流速、常水位、汛期水位及10年、20年、
50年、100年一遇洪水位线等,确保城市河道景观规划布局的合理性;确保堤防
类型、驳岸设计形式及材料选择的合理性;确保景观设施设计的合理性,实现景
观水文的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表3.2)。
表 3.2 流速力量及护岸类型

流速 力量 适用选型 备注内容
<0.5 m/s 能够搬离胶质细沙 自然态 只要是耐水湿植物都可以
1 m/s 能够搬离2.5厘米砾石 芦苇与草坪等 覆盖率超过70%
2 m/s 能够搬离5厘米的砾石 灌木与草坪 应种植耐水湿灌木
3 m/s 能够搬离10厘米的砾石 柔性人工设施 包括抛石以及生态袋等
4 m/s 能够搬离20厘米的砾石 竹笼与石笼 选择种植灌木
>5 m/s 能够搬离30厘米的砾石 设置硬质护岸 应采用混凝土框格

3.1.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当中的关键构成部分,是以“自然+人工”景
观为主的城市公共绿色廊道空间。城市河道针对城市生态安全以及环境改善等能

21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够发挥出关键作用,城市河道的保护与恢复工作直接影响城市基本生态安全、水
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安全战略地位。同时,城市河道融合当地众多的历史
文化与民俗信息,对彰显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品位有着重
要的作用[20]。
目前,城市河道受人为活动干扰强烈,国内城市河道主要面临着水体面积缩
减、污染阻塞、功能退化,特别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突出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城
市河道的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河道在环境调节、资源供应、灾害防控、生命支持、社会文化五大方面
具有众多重要功能,具体有物质生产功能、提供水源功能、气候调节功能、调蓄
洪水功能、降解污染物功能、生物栖息地功能、固碳释氧功能、教育科研功能、
旅游休闲功能等9项生态服务功能。尽管以上功能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但目
前已成为所认同的城市河道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21]。对城市河道生态服务功能进
行全面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城市河道保护的紧迫性,以及城市
河道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服务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城市河道生态
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表3.3)。
表 3.3 城市生态服务功能表

城市生态服务功能
环境调节 资源供应 灾害防控 生命支持 社会文化
气候调节功能
物质生产功能 生物栖息地功 教育科研功能
固碳释氧功能 调蓄洪水功能
提供水源功能 能 旅游休闲功能
降解污染物功能

在城市河道的规划和保护方面,应当足够的重视保护河道的各项生态功能,
针对性的对河道有潜力的生态功能进行合理的保护性开发,使得城市河道的各项
生态服务功能均发挥出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以及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3.1.6 水资源承载力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是决定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能否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运用城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模型,则可以预测
出一个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河道、
湖泊等水体,作为城市最直接的可利用水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生态环境
改变的影响下,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正产生着严重且深远的影响,并逐步成为限
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2]。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学者开始了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是
衡量一个城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对该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最
22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大支撑能力 ”的重要指标,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保
护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对城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指导,解决该城
市水资源短缺和社会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是
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多系统分析与预测过程,涉及城市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社会
经济等多种系统。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动态性
水资源承载力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
不断调整完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水资源利用率及社会节水能力逐步提高,
水资源承载力也随之提高。
(2)约束性
在特定时空地点内,水资源承载力受到城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约束,水资源承载力随着约束
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差异。
(3)实用性
水资源承载力的应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预测提供指导意义,水资源承
载力结果应具备简单实用性。
(4)复合系统性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涉及城市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研
究,应当兼顾各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综合分析过程。

3.1.7 生态改造

城市河道生态改造是在满足城市水安全的前提下,以恢复河流自净功能及河
道周边生态环境为目的,并建立生态自然的湿地净化系统,形成连续的滨水开放
的休闲游憩廊道,促使滨水空间生态平衡,产生综合效益,达到生态河道可持续
发展的目的。
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应当坚持保护河道的自然风貌,不随意改造,在河道形态
改造上尊重自然,恢复河道自然蜿蜒走向,将直立硬质护岸改为石笼护岸或自然
缓坡护岸,河道内可配以具有净化水体功能的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恢复河水
与河岸土壤的生态交换过程,实现城市河道的自我生态调蓄功能。
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多在河道突出和凹进的河岸处构建湿地生态群落和净化
系统,以增加径流净化路线,湿地布置应尊重河道水位变化,利用水生植物提升
水体自净和交换能力,最终确保湖泊水质,构建堤岸生态群落和湿地净化系统。
城市河道生态改造要构建连续的沿河交通系统,布置丰富的景观节点与设施,
改善河道的可达性的同时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亲水活动需求,形成形式多样的滨水

23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空间,给游人以丰富的游憩体验。生态改造过程中,还可将城市生态河道改造与
当地历史文化相融入,以展示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风采。
经过生态改造的城市河道,形成了连续开放的滨水游憩空间,为周边市民提
供了活动的场所,对提高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效益;随
着城市河道的生态改造完成,对于城市而言,带动了城市旅游,增加了居民的收
入,拉动了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改造后的城市河道,恢
复原有的自然生态功能,重新建立了水体有驳岸的联系,提高了生物质交换作用,
为河道动植物群落的构建和生长提供了优良生境,增强了河道水体的自我净化能
力,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23]。

3.2 海绵城市中的城市河道

城市河道主要承担着城市防洪、排涝和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而伴随城
市的不断发展,生活与工业废水排放数量逐渐增加,很多城市河道还承担排污任
务。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生态水循环系统当中的关键构成要素,其还兼具海绵城市
建设中雨洪调蓄和雨水径流排放重要功能。
“海绵体”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对雨水径流的储存、吸收、净化
以及再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城市河道的沿线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当中的
关键构成部分,是城市绿带和蓝带的共同连续体,呈带状分布的沿线绿地空间廊
道可以为城市输送大量的新鲜空气,和城市内开放空间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网络,
属于城市宝贵财富[24];城市河道两侧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自然湿地区域是水陆
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物种多样性和强有力的滞洪蓄洪能力,这
些区域也被称为“物种的基因库”。
一个完整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具体是由四个部分构成,即河床生态系统、驳
岸生态系统、河道生态系统以及河岸生态系统。在传统的河道改造中,首要考虑
的是河道的水利防洪功能,修建材质多选用浆砌石、混泥土等耐久坚固的材料,
这些材料的应用直接造成整治改造形成的“硬质化”,河道丧失天然河道具备的
生态系统平衡行,丧失了生态活性,河流良性循环缺失也导致城市河道无法在城
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应有作用[25]。
当前形势下,保护城市河道义不容辞。现有的河道整治时,不能把“绿色设
施”变成“灰色设施”,这破坏城市自然排水系统的同时还大量减少了人的亲水
空间;不能把河床建成硬铺装,要考虑河道涵养地下水的功能并及时清淤;建立
城市雨污分流管道,工厂废水及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同
时还应考虑把城市清洁的河湖水系连通串起来形成活水,流动起来。

24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综上,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减旱抗涝以及
雨洪调蓄,其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改善城市的水系水生态、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平衡
及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3.2-图3.3)。

图 3.2 “海绵城市”中河道功能示意图(来源:网络)

图 3.3 六盘水海绵城市城市河道系统(来源:网络)

3.3 国内外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改造案例研究

3.3.1 国外河道改造案例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德国、美国、日本等欧美发达国家开始了城市河道
治理改造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如德国学者创建的“自然型护坡”技术;
日本的“多自然型河道建设”技术;美国的“土壤生物工程护坡”技术等,均被

25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广泛应用。国外研究重视河流的生态保护,提倡让河流回归自然。
3.3.1.1 挪威奥斯陆阿尔纳河Grorud公园
(1)案例概述
挪威奥斯陆阿尔纳河Grorud公园项目,作为2009年由奥斯陆市政府水利与污
水部门主持设计的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不仅仅从治水治污方面着手设计,而且将
城市政府、规划、文化遗产管理、娱乐体育等多部门统一纳入项目设计管理之中。
项目以阿尔纳河流域保护区总体规划为上位规划,作为奥斯陆市四个新修建
的社区公园之一,阿尔纳河Grorud不仅以治水治污为前提条件,而且通过治理计
划为当地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增加了多元化的使用功能,Grorud公园内合理规划
布置了游憩活动、社交娱乐、亲子游戏以及文化展示活动等丰富的场地。位于河
谷地中蜿蜒流淌的阿尔纳,连接了森林、山地、河谷,串联起Grorud公园,
Leirfossen瀑布等数个景观节点,形成了一条体验丰富的自然生态休闲廊道。规
划精心设计了沿阿尔纳河交通走廊,行走于阿尔纳河畔时,不仅可以观赏到优美
的自然河谷风光,在森林中不经意瞥见的古老建筑,也时刻向游人们展示着奥斯
陆阿尔纳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来高品质的景观与游憩体验,借此合理的
视觉廊道与步行交通规划,使阿尔纳河与奥斯陆市保持了紧密的联系。
阿尔纳河Grorud公园项目在设计之初,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山谷型河流阿尔纳
河的雨洪管理问题、来自Kalbakkveien大街与4号高速公路地表径流带来的面源
污染问题,以及如何改良Grorud大坝周边受污染的土壤问题。项目设计团队沿阿
尔纳河设置了大量的生态草沟,对周边雨水径流进行收集预处理,然后经过雨水
花园、生态湿地进行沉淀、净化;沿着Trondheimsveien公路及周边区域汇集的
雨水则引导进入预设的生物净化池经过处理后,再行排放至阿尔纳河中,大大降
低了雨水径流和面源污染对河水的影响;针对土壤污染问题,项目团队通过植被
修复系统,利用其根系吸收作用,逐步对污染物进行生态土壤清理,经过约五年
的时间,Grorud大坝附近土壤及水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就地处理也节约了
资金投入和碳排放量。阿尔纳河Grorud公园项目的建成显著的提高了奥斯陆市域
内水体质量,大大提高了阿尔纳河的生态服务功能。
除此之外,项目团队请来了著名灯光设计公司AF灯光公司为阿尔纳河Grorud
公园量身定制了一套灯光概念设计,灯光设计主要解决了阿尔纳河滨水河岸、沿
河交通道路、跨河桥梁等不同使用空间的照明问题,优美绚丽的灯光设计保证了
游人的夜间游憩安全与使用便捷性,同时为阿尔纳河增添了一抹神秘惊艳的视觉
盛宴,得到了奥斯陆市政府及居民参与支持者们的高度赞誉。(图3.4-图3.6)。

26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3.4 挪威奥斯陆阿尔纳河 Grorud 公园平面图(来源:网络)

27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图 3.5 奥斯陆阿尔纳河 Grorud 公园雨洪管理设施(来源:网络)

28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3.6 奥斯陆阿尔纳河 Grorud 公园夜景(来源:网络)

(2)经验借鉴
第一,奥斯陆市Grorud公园利用原有河谷的阿尔纳河打造了一条健康的河畔
生活系统。沿河游憩生态绿廊连接自然与生活活动区,将基地内部独特的历史文
化人文遗产巧妙的融入到整个游线当中。
第二,分区制景要求不破坏原有场地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实现对地
域高差的处理,通过狭长带状生态截留沟预处理污染物的手段,有效的减少面源
污染,富有弹性容量的步行道网络系统,将自然直径引入其中形成体验感良好的
优秀审美空间,同时巧妙的解决了防洪问题。
第三,在阿尔纳河原有场地土方平衡的基础上对地形进行适当改造,适当区
域设置斑块和浅凹式绿地空间,利用其自我调节与净化功能,控制场地径流以达
到合理利用雨洪资源的目的。
第四,利用生物手段就地处理受污染的水体及土壤,节约成本投资、减少碳
排放,既有普及绿色科技知识,又能根据植物的生长形成可持续的长效保护机制。

29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3.3.1.2 美国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
(1)案例概述
弥尔河公园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市,治理前的弥尔河充斥着淤泥垃圾、
河渠随意开挖,混凝土堤坝阻隔了河水的自然流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斯坦福市时刻面临着洪水肆虐的威胁,制约了城市的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5年,弥尔河在联邦政府、康涅狄格州政府、斯坦福市政府联合支持下,
展开了流域的整体规划和综合治理。通过河道重塑,现如今的弥尔河已是一个葱
郁滴翠、活力健康的城市绿色廊道,不仅修复了河道多种生态栖息地,大大提高
了生物多样性,而且降低了城市的防洪压力,彻底提升了斯坦福市的生态格局。
弥尔河滨河公园通过引入生态可持续性理念,将富有活力的多元化景观元素
与河道周边城市空间重新有机的衔接在一起,把城市居民所需要的景观游憩活动
空间,合理布置在多处城市节点中,不仅有大草坪、休憩远眺台,还有大型公共
活动所需要的集会空间,成为了城市中活跃度最强的滨水空间,复苏了弥尔河原
有的自然生命力。经过科学的水文计算,弥尔河河岸被划分为不同等级防洪标准,
分级的河岸消除了雨水水量波动对周边城区带来的洪涝灾害。。
设计团队首先通过拆除弥尔河中原有的混凝土堤坝、建筑物,恢复河道行洪
断面自然畅通,降低汛期河道防洪压力,同时将滨河地带与河边蓄水池整合出大
片土地,用以弥尔河公园的建设开发,形成一条约4.8公里长的绿色滨河生态廊
道,将城市空间与河道空间有机衔接在一起,实现了区域的整体联动性。
设计团队通过精心规划,大量保留了原生树木、灌木、草类等植物物种用以
保持河岸水土稳固,通过生物学家的科学论证引入多元化的栖息物种促进原有野
生动植物群体的种群活跃度,经过生态整治后的弥尔河,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很
快吸引了水鸟、野鸭、水獭等多种野生动物来此聚集繁衍;设计团队在弥尔河中
营造出了浅溪、河滩、叠水和湿地等丰富的生态栖息地环境,这些区域空间中水
体流速缓慢,为鱼类及两栖类动物提供了舒适空间的同时;河道边允许的洪泛区
内还设计了盐沼栖息地,为从咸到淡回游产卵的鱼类提供了生物通道,都大大增
加弥尔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也使弥尔河公园内成为了斯坦福市重要的科普教育
游憩活动场所弥尔河周边的市民也积极的融入到公园的维护中来。
弥尔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尊重自然与场地历史文化,保留了河道旁
历史悠久的石墙、充分利用河道整治过程中挖掘的具有场地记忆的石材、卵石,
并选用抗洪水、抗腐蚀、具有自然渗透性的铺装材质,这些材料都被用于景观园
路、坐凳小品、观景平台等景观设施的建设中。规划还充分考虑了公园的游憩活
动场地,夏季人们可以坐在公园草坪前的大台阶上俯瞰弥尔河潺潺溪流,冬季可
以在Cohen喷泉广场溜冰等等几百个节目,滨河慢行道路系统沿着蜿蜒的弥尔河,

30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能够给居民提供慢跑、散步以及骑行等活动场所,城市居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
弥尔河公园的怀抱中,尽情享受、亲近大自然。
通过弥尔河公园改造,使得斯坦福市民更加强烈地认识到城市与生态和谐发
展的重要性,弥尔河真正将娱乐、科教、全民参与融入到了具有生态多样性的自
然环境中,使弥尔河公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图3.7-图3.10)。

图 3.7 美国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平面图(来源:网络)

31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图 3.8 弥尔河公园鸟瞰图(来源:网络)

图 3.9 弥尔河公园实景图(来源:网络)

32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3.10 弥尔河公园市民游憩活动(来源:网络)

(2)经验借鉴
第一,改造后的弥尔河公园自然面貌得到了恢复,极大降低了周边的噪音和
空气污染,减少了热岛效应,区域小气候得以改善。复兴改造工程通过建设湿地、
鸟类和鱼类栖息地、浅滩营造了丰富的生物栖息空间,增加了弥尔河流域的物种
多样性。

33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第二,弥尔河公园将现代城市滨水空间与保护自然、传承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通过滨水景观的建设,开辟了市民和游客回顾历史、亲近自然、品味现代文明的
公共开放空间,形成了斯坦福市的文化中心 。
第三,弥尔河公园对原有动植物群落进行了恢复,满足了市民活动的基本要
求,建设了一条低消耗、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廊道。
第四,弥尔河改造充分体现了对基地历史的尊重,回收在工程建设中的可利
用材料,在后期规划中以坐凳、景观平台的形式重新赋予其生命,恢复景观的自
然属性。
3.3.1.3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滨水公园
(1)案例概述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滨水公园设计竞赛由明市公园基金会和公园与游憩委员
会共同发起,竞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景观团队参加,共收获12个竞赛方案,
入围的团队分别是Ken Smith、Tom Leader、土人等,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是美国
汤姆·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Tom Leader Studio)设计的“线”概念方案,获
得大赛二等奖的是来自中国的土人设计(Turenscape)。由于前者更多的出现在
公众视野里,接下来笔者将主要从土人规划的“激活沉睡的河流”概念方案进行
重点阐述(图3.11)。

34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3.11 明尼阿波利斯市滨水公园规划方案(Tom Leader 与 Ken Smith)(来源:网络)

密西西比河见证了明尼阿波利斯市发展历程,明市的工业基础多沿密西西比
河布置,但是河流上下游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即使在当下仍然存在巨大
差距,但是逐渐衰退的工业基础却成为了割裂河流与城市之间的阻碍。明尼阿波
利斯市的密西西比河滨水空间长约8.8公里,自中心一路向北延伸,土人设计团
队拟通过生态基础设施——景观的引入来应对密西西比河滨水区域的生态、社会、
经济和文化问题,为已割裂的场地规划一份新型的城市滨水景观蓝图,并在未来
二十年内实现这张蓝图。
设计团队在设计之初对项目主要挑战进行了梳理,分别是生态修复、社会公
平、激活经济、文化认同,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完成将明尼阿波利斯滨水空间
规划。通过建立一个根植于自我修复的强健自然中的城市公园体系,并且充分利
用好自然资源,使其保护重要的滨河空间的生态网络,这些均可通过完善的交通
体系、自然的雨水消纳以及其他绿色基础设施来时间神态基础设施的建立;然后
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将商业、工作、教育及研究工作均与城市河流
资源进行关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平的促进和文化认同的加强,城市
生活必将回归自然,回归河流;充分认识城市景观元素为城市不间断的提供生态
服务功能,在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中,应该动态化的调整城市发展的蓝图
以加强景观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通过以上策略,可以解决项目规划中所遇到的
四大难题,实现“激活沉睡的河流”,构建弹性的密西西比河滨水空间(图3.12-
图3.14)。

35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图 3.12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滨水公园(土人设计)平面图(来源:网络)

图 3.13 明尼阿波利斯市滨水公园栖息地的规划、雨水计划、循环规划、土地使用分析图(来
36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源:网络)

图 3.14 明尼阿波利斯市滨水公园效果图(来源:网络)

37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设计团队还通过时间规划,对明尼阿波利斯市滨水空间开发分步实施。0-2
年内设置平台,通过规划、设计、工程手段设置滨水生态基础设施;2-5年内将
人引导到滨水区域,集中精力提高滨水空间吸引力,丰富城市滨水公园的游憩性;
5-10年内创建滨江目的地,如构建企业园区、科教走廊、湿地公园生态实验室、
艺术公园、露天剧场等;10-15年内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如有轨电车、绿色科技
走廊等;15-50年内发展新产业和新社区,构建0碳排放新型社区,彻底激活沉睡
的明尼阿波利斯市滨水空间(图3.15)。

图 3.15 明尼阿波利斯市滨水公园时间规划图(来源:网络)

(2)经验借鉴
第一,充分关注公共效益服务民众,营造场所精神,成功的滨水区域作为城
市内在的公共财富,具有广泛认知感和归属感。应当为滨水区域创造一个社会共

38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享平台,强调公共参与和公共倡导,随着公共参与滨水建设热情的提高,可以使
策略执行更加开放有力。
第二,以人的步行体验为出发点,沿滨水区域设置多个具有联系的场所节点,
使这些场所节点成为滨水空间的连续性有机整体,利用景观植物的柔性界面作用,
能够很好的过渡这些节点,引导游人沿视觉走廊到达滨水区域。
第三,滨水景观的建设应当创造可供公共积极参与的滨水的功能活动,连续
的公共参与的体验价值远远大于间断的公共空间,可以通过游泳,垂钓,潜水,
野餐,划船等多种方式接近水域。
第四,确保新的开发适应社区的发展需要,滨水区域太重要以至于不能随便
的让开发者支配区域的增长和更新原则,新的开发不能干扰既有的步行路径和交
通方式,应通过合理规划进行引导。
第五,滨水区域承载大量的人流,作为各种活动的空间载体,应当限制高密
度的住宅开发,鼓励全日制活动,还原滨水区域功能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可持续
发展。

3.3.2 国内河道改造案例

我国河道生态治理改造可追溯至公元前8世纪,古代人民通过将竹篾编织包
裹自然石块的方式进行河堤加固;后明代学者刘天和创建“植柳六法”堤岸加固
技术,有效体现了河道的防洪与生态功能;再之后,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河道生
态治理的研究,我国河道治理工程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弯路,导致河道生态环境退
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们通过参与实际的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不断总结创新,
逐渐完善提高了我国河道生态改造的技术、理论和治理模式。成功案例如下。
3.3.2.1 浙江宁波鄞州中心区河道公园
(1)案例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河道的生态改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鄞州中心区河道的改造就是为了解决河道内历史遗留下的渠化生硬护岸的问题。
鄞州中心区作为规划新建城区,在规划理念上较老城区更加先进、科学合理,但
是同样面临着城市城市防洪安全与可用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面压力,在此情况下对
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鄞州中心区河道位于浙江宁波,地处东部沿海区域,气候上受季风影响,降
雨量充足、河网水系较为发达。在过去,鄞州县多为农业种植片区,河道主要承
担农业灌溉和排水的功能,有着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为鄞州地区提供着多种
多样的生态服务功能,诸如作物生产、生物栖息地、气候调节、雨洪调节、休闲

39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游憩等功能。随着城市的开发,规划新区的建设多考虑雨洪快速排出,对区域内
的河网水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混凝土渠化或填埋改道,严重破坏了城市河道原有的
自然生态系统,河道的自然服务功能也基本丧失,变成了一条条生态的排水沟。
宁波鄞州中心区河道生态改造项目就是为了恢复城市河道原有的生态服务
功能,对区域生态系统继续修复,还给人们生气蓬勃的、美丽的涓涓溪流。该项
目是由土人于2004年完成设计,设计之初即发现场地可利用土地十分有限,主要
因为道路边线与河岸线之间的土地已被原有混凝土护岸和河道新栽植的防护林
带占据,项目的难点就是如何在解决城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现状
绿化乔木,同时减少较大规模的土方工程,控制在有限的投资能完成河道生态改
造。
经过合理的规划布局,鄞州中心区河道生态改造工程在项目施工阶段最大限
度的保留了新栽植的防护林带,对工程产生影响的乔木进行场地内部移植以避免
增加过多的绿化投资;经过合理水文计算,确定了河道防洪标准和洪水位标高后,
对现状的混凝土护岸进行局部拆除,水下保留护岸基础以防止河岸被水流侵蚀引
起水土流失;通过降低河岸的高度,采用阶梯退台式的场地规划设计,确保行洪
过流断面不变的前提下,在河岸边种植兼具观赏、水体净化和经济作物等功能的
荷花类水生植物;交通组织上利用滨水木栈道,穿插于荷花之中,并将坐凳与栈
道扶手相结合以减少工程造价;对于场地文化的体现上,设计了间隔150米的半
封闭空间,利用拆旧瓦片等材料,还原当地原著居民院落式的居住建筑及铺装样
式,找回乡土记忆(图3.16-图3.17)。

图 3.16 宁波鄞州中心区河道公园总平面图(来源:网络)

40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3.17 宁波鄞州中心区河道公园实景图(来源:网络)

(2)经验借鉴
第一,将河道原有的硬质混凝土驳岸拆除一半,保留下部基础部分以防止护
岸冲蚀。将岸坡还原成不同防洪标准的适淹没的台阶式生态防洪堤,扩大行洪断
面,缓解了城市防洪压力,提高公园亲水性,将景观观赏性与功能实用性相结合。
第二,公园内活动集散场地采用可完全下渗的材质进行设计,与绿化种植结
合的雨水收集池、营造人工湿地等措施均可净化河道水体和减少地表径流,充分
考虑了雨水下渗对地下水的补充。
第三,结合乡土地域特色,采用拆旧瓦片铺地、在景观设计中延续宁波鄞州
区原住民居传统文化脉络,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3.3.2.2 山西大同十里河公园
(1)案例概述
山西大同十里河公园西起于大运高速,东至御河交汇口,处于连接城区与矿
区的枢纽位置,公园全长4.6km,占地约60万平米,其中绿环面积约50万平米,
绿化率达到90%以上。大同十里河,曾是老舍笔下的“龙须沟”,但是长期未治
理导致河道垃圾成堆、堵塞严重,污水横流、水质为劣五类,水土流失严重、河
道被私自开挖、原有生态环境遭到灾难性的破坏,同时河段防洪标准不足5年一

41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遇。
十里河生态整治工程主要进行河道生态整治、水体提升改善、生态环境恢复,
建成大同一处休闲宜居的绿色生态廊道。十里河整治工程首要任务便是解决城市
的防洪安全,对河道进行生态疏浚、构筑生态护坡,防洪标准提高到了50年一遇;
通过构建河道生态湿地、水体生态系统及投放微生物,消减入河污染物,对十里
河水体进行生态净化、涵养水源;十里河公园设置了防护林、疏林草地、草甸区,
在园林绿化物种选择上以大同本土树种,如槐树、白蜡、新疆杨、蒙古栎、柳树
等作为主要基调树种,辅植部分优良外来园林树木,花灌木选择上除了考适地适
生,还对花期进行分类布置,保证十里河公园四季有景、三季赏花,植物总资源
达500余种,这不仅能净化土壤、降低噪音、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十里河流
域孕育了一个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加公园30%)的动植物栖息地,得以恢复
的十里河良好生态环境,让游人尽情的享受塞北河畔的芳澜葱郁。
十里河生态廊道以优美灵动的自然河流曲线作为景观规划设计灵感。景观规
划上将十里公园划分为九大功能分区,分别是公园管理区、生态停车区、观赏游
览区、老人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入口景观区、体育活动区、科普
教育区,依托沿河交通系统,将十里河功能分区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公园以植物
绿化造景为主,结合水体湿地生态修复系统的构建,兼具直观展示水生植物生态
净水流程的科普教育作用。在十里河生态廊道中还策划诸如滑草、滑冰、观鸟、
探险乐园、草坪婚礼等丰富的游憩活动,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与水亲密接触的户
外休闲娱乐空间,还大大提高了公民对河流的归属感与环保意识,打造成为集游
憩、康体、科普、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生态型城市河道公园,再现十里河川芳草茂
盛、河石涓涓的秀丽景象(图3.18-图3.21)。

图 3.18 大同十里河公园总平面图(来源:网络)
42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3.19 十里河公园改造前后对比(来源:网络)

图 3.20 十里河公园主要游憩活动(来源:网络)

图 3.21 十里河公园实景图(来源:网络)

43
第 3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河道研究

(2)经验借鉴
第一,对十里河进行生态清淤、河道疏浚、垃圾清除,恢复河道私自开挖造
成的破坏,还原十里河自然蜿蜒的样貌,构建湿地系统,通过生态理念增强河道
防洪排涝需求,巧妙解决暴雨洪灾问题。
第二,利用先进的生态护坡工程技术对十里河河道进行自然化处理,筑堤固
岸,防止土壤被侵蚀,避免水土流失,营造生态净化群落,为流域内动植物提供
清洁水源,改善河流整体生态环境。
第三,提高十里河公园园林绿化率,河道整体绿化率达93%,植物总资源达
500余种,其中常见园林植物品种超过130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植物种植资源库、
大同市区的天然氧吧。
第四,介入智慧城市等科技手段,将安全预警系统与新时期景观生态河道改
造相结合。

3.3.3 国内外河道改造对比

以上列举的案例都是国内外城市河道改造之后获得各方肯定与评价较好的
河道。但是,国内外针对城市河道改造方面的技术研究、整治工艺和城市居民意
识观念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改造后的城市河道在后期维护过程中呈现的效
果也不一样。由于国内人口众多,居民生态环保意识还走在逐渐提高的过程中,
加上部分城市截污工程尤其是沿河两岸布置的截污干管存在监管上漏洞,导致一
些城市河道整治工程后期存在地水质污染情况。
国内外在城市河道改造治理上存在的区别主要在于:
(1)国内在城市河道改造上,污染源治理与生态治理不同步,缺乏长效机
制;
(2)国内在城市河道改造上不重视河道的流通问题,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
高;
(3)国内在城市河道改造上对资源利用较高,但是又尚未形成科学高效的
管理运营机制;
(4)国内居民整体环保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3.4 小结

本章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河道改造实践活动进行分析,这些城市河道经过一系
列整治改造后均达到了预期的治理目标,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需求的同时也大大
改善了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一张张靓丽的城市新名片。城市河道的
44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改造应综合考虑到场地排污、水质净化、生态栖息地构建、休闲游憩、旅游等功
能,通过以上案例可发现成功的河道改造工程需要“海绵城市”理念指导,经过
生态治理改造的河道,较传统方式治理的河道,在治理效果、经济性和社会影响
方面更为优越,这些优秀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及技术符合“海绵城市”理念,具
备推广和借鉴价值。

45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4.1 基本原则

4.1.1 防洪安全原则

防洪安全既是一切河道规划的前提,也是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改造不可忽视的
基本原则[26]。城市河道具有多重功能,其中防洪排涝功能是重中之重,在进行生
态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防洪堤的合理构筑、河道畅通、滨水区活动安全性、
必要的河道过流断面以及尽可能多的蓄洪量等,对城市河道存在的护岸坍塌、河
水冲刷驳岸滑动等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修复,避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

4.1.2 自然生态原则

城市河道改造应尊重河流的自然生态属性,充分利用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和
自我净化能力。尽可能保护自然环境受到最小影响的前提下部署该区域内的有限
资源,保持天然岸坡恢复河流的原始自然流态,并连通现有的城市水系,在对原
有城市河道的生态湿地、岛、物种等进行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合理性,
多运用乡土植物提高河道的水体净化能力[27]。因地制宜,遵守生态系统的演替规
律,建设一个符合生态理念的生态景观城市河道,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为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创造条件。

4.1.3 因地制宜原则

河流流经区域广泛,不同区域在地域文化、规划区对城区的功能定位、生态
景观情况、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条件上存在很大差异。在进行城市河道生态景观
改造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注重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同性和联系性,不能
只使用单一的手段和方法对不同城市河道进行改造治理,在南北方、上下游、东
西部等地理位置存在明显差异的地方,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城市河道的改
造研究还应当考虑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每一条河道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
将这些文化元素符号融入到城市河道的改造中,大大丰富了其景观界面和地域特
色,提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46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4.1.4 统筹治理原则

以海绵城市要求的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
标和技术要求为指导,将城市河道的截污治污工程、生态景观工程、水利防洪排
涝工程与河道治理工程相结合,并将统筹治理的建设原则贯彻始终,避免同一河
道治理工程的重复开挖。在城市河道的改造过程中,应将河流作为以整个城市空
间形态为背景的城市结构中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并预留空间作为未来城市发展
的补充,通过对城市河道的上游区段采取保护为主的限制性的开发与建设,以改
善其生态结构与功能[28];中游区段进行合理规模的保护性工程建设,以保障上游
生态物质的延续与向下输送;下游区段多数以经济发展较好、污染相对严重的城
市老工业区为主,重点考虑城市防洪、河道生境修复以及城市滨水空间打造[29]。
从整体出发,科学合理的统筹治理城市河道。

4.1.5 实用多样原则

城市河道具有滨水空间功能多样性、使用对象广泛性、可识别性和亲水性的
特点,为城市提供多元化的景观结构。在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将
实用性进行充分考虑,而且考虑到要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将城
市人文元素渗入到滨水空间中,从而使人们的休闲娱乐水平得到提升;考虑到人
们的活动需求,通过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使得老人、青年、儿童及针对特殊人
群的无障碍设计实现了不同尺度空间的可达性、连续性、可停留性[30];考虑到人
们在心理上亲水的本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建设中,在进行城市河道空间
改造的过程中,满足人们在活动时感受水、聆听水、融入水的需求,拉近人与水
的距离,在城市河道改造过程中,将天然美学价值保存下来,使现代人对天然美
学有一个切身体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共享滨水空间的良好局面。

4.1.6 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河道改造应适应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要求,在规划设计上要采用经济合
理、安全可行、详细长远的建设方案,充分考虑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土壤类别、
乡土植物、径流控制目标等条件,结合城市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市政管网等系
统,避免资源重复浪费,在节约资金投入的同时使城市河道最大程度的恢复到接
近自然状态,实现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

47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4.2 改造目标

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指导,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指引城市河道生态景
观改造的方向。
(1)从流域角度进行治理,改善水质污染,缓解水资源循环,保障区域防洪
排涝安全。
(2)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保护并修复城市河道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完善水生
态景观体系平衡。
(3)将城市文化底蕴有机的融合进城市河道建设中,营造具有丰富地域性特
色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并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使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4.3 改造策略

4.3.1 规划与自然相互联系的城市河道

城市河道不仅具有防洪水利功能,而且在城市生态循环过程中非常重要,城
市河道的水动力过程及生态服务功能与城市整体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注重自
然风貌的保护,尽可能恢复生物多样性[31]。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建设为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与城市自然生
态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了新的契机,为了给多种不同的生物提供栖息地,可以对现
有的地形进行塑造、进行水流处理、保护湿地的多样性等,实现城市河道的生态
过程顺利进行,保持生态可持续性。

4.3.2 规划空间与功能多元化的城市河道

在满足城市水安全的前提下,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城市河道改造方案的可
行性,考虑增加城市河道竖向空间设计,提升空间景观特性,形成层次丰富、交
通连续、功能多元的景观空间,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活动需求,将城市河道有机
的融入到城市景观体系中。

4.3.3 规划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河道

城市河道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城市公共开发
空间中,城市滨水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城市的发展受其影响较大。通过
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河道的改造中,形成具有强烈地域识别

48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性的魅力城市名片,促进经济发展、使得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4.3.4 规划具有科普文化功能的城市河道

城市河道的“海绵化”改造应该具备新时代的科普文化展示与社会经济效
益,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公众诉求,提倡公众参与,将公众的意见合理地纳入城
市河道改造方案中,通过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精髓、体现城市价值魅力,强调居民
的获得感,引领提升居民整体环境保护意识[32]。

4.4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要点

4.4.1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方法构建

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人
们对看水、亲水、感知水的需求日益增高,健康生态城市河道生态景观也逐渐成
为了城市中珍贵的滨水资源。本文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
设计方法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综合论述,
以保证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改造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
性。
(1)宏观流域层面
宏观流域层面的河流水景观空间格局主要从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
基质”所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其亦可以对流域水景观空间进行描述。
斑块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系统之中,一般相对均质且呈
现出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区域,如沼泽、湿地、果园、绿地花园等,斑块反
映了系统内部和系统间的相似性或相异性 ,大小、形状、边界性质及距离各不
相同的斑块空间分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带或差异化的生态系统;廊道一般则呈现
出线状、带状,河流廊道作为生态纽带流经并沟通联系各个斑块,明显的区别于
周围景观基质;而基质则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背景结构,像森林、草地、农田均对
流域景观起着背景控制作用。为了对景观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可以通过“斑块
-廊道-基质模型”的形式进行。
流域层面的河流生态景观在空间斑块与梯度上存在差异,其空间异质性体现
在空间与时间两个尺度上,同时体现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雨洪资源的综合利
用。
基于海绵城市的河流廊道在横向、纵向与竖向空间上与自身周围不同环境时
刻保持着联系。横向上,河流有多样化的断面形式,避免传统生硬、加高堤岸的

49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工程做法后,水陆交接界面将存有丰富的水生生态系统,进行着不间断的物质交
换,对维持河道物种多样性贡献巨大;纵向上,河流流经不同斑块,充分考虑“排、
蓄”原则,在上游进行调蓄分洪、中游构建生态护岸,下游增加泛洪湿地,保持
着河流在流域尺度的空间上完成连续性的物质营养输送,为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
性提供基础;竖向上,恢复生态河床,保证自然河流与地下水实现互相补充与交
换,确保河流生态需水量(采用水文学法中利用地表流进行分析的Tennant法(也
称为蒙大拿法Montana method)[33],Tennant法确定的河湖生态需水量是以河湖
的年平均径流量百分率表示,以不同等级的河湖年平均径流量百分率作为基流表
示河湖生态需水量的适宜程度)。自然河流的周期性水文变化带来了水陆能量物
质互补,又丰富了流域的动态景观格局,实现了构建景观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可持
续生态系统(表4.1)。
表 4.1 Tennant(蒙大拿)法对河湖生态基流的描述

推荐的基流占平均流量(%)
河湖流量值定性描述
一般用水期(10~3月) 鱼类产卵育幼期(4~9月)
最大 200 200
最佳范围 60~100 60~100
极好 40 60
非常好 30 50
好 20 40
中 10 30
差或最差 10 10
极差 0~10 0~10

根据蒙大拿法的基本要求,生态需水量的下限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0%,这是
保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不被破坏的基本要求。而中级生态需水量为多年平
均流量的20%,最佳生态需水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30%。
流域水生态景观格局的优良与流域生态环境也关系密切,两者呈现出高度的
正相关性[34]。在流域尺度上的河流景观规划要从战略发展规划的高度出发,尊重
河流自然生态规律、保护河流自然环境资源和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最大限度降低
人工痕迹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持流域内水生态安全,提高生态系统的
多样性。
(2)中观城市层面
中观城市层面的河流水生态景观根据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结合城市自身的经
济性、文化性、开放性及游憩性等,在进行河道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
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地域特色。中观城市层面的水生态景观是对城市河道水生态景
观进行总体规划、总体把控。
城市滨河区域应统筹流域和城市河流,规划适宜城市尺度河网体系,在城市
50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发展程度优异的黄金地段具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旅游等价值,在自然环境较好
的生态河地段则具有较高的生态、休闲游憩价值,这些共同体现着一个城市的风
貌特征历史文化传承[35]。城市河道滨水景观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区域,
协调统一城市滨水区用地和周边的土地利的矛盾,进一步合理优化土地利用是城
市河道水生态景观规划在中观城市层面需要重点考虑的课题。
中观层面的城市水生态景观在水系格局调整和用地布局协调上应当遵循整
体性规划的原则,河道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需求、社会需求、
生态环境需求以及文化需求,统筹考虑城市河道功能区划、景观结构规划设计、
交通系统组织、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生态护岸改造、绿化系统规划及城市历史文
化资源等,相较于传统的城市滨水区规划实现了系统功能整合、多种功能的优势
互补,充分发挥出城市滨水区的价值,修复并保护河道自然生态系统与生境结构。
城市河道定位为海绵城市的毛细血管,在城市水循环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不仅在防洪防涝、城市排水、改善城市水环境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承担雨水积存、渗透、净化的功能。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对城市内
的河道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城市海绵系统”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廊道(表4.2)。
表 4.2 城市河道海绵规划指引

海绵结构 主要海绵功能 用地类型 主导低影响开发措施


蓄水转输带 蓄、 净 内河水系 生态护岸、生态湿地
末端受纳水体 蓄、 净 未端水系 生态护岸、生态湿地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水系水生态系统存在不协调的矛盾,南方城市内涝频
发,而北方城市则出现严重水资源紧张的局面。进行城市河道水景观规划建设的
前提,首先要解决城市水资源和水循环的自我调节,调整水系格局达到城市规划
区内雨洪管理、雨污净化、水量平衡等目的,在城市内构建一个良性、健康、可
循环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网络,形成“海绵城市”的核心水生态基础设施。
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河道水生态景观规划同水系规划进行耦合优化,促进城市水
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同时美化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对恢复城市生物栖息地和保
护物种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微观河道层面
微观河道层面的河流水生态景观规划是对城市河道改造设计的详细规划与
生态景观定位阶段。
设计前应当对城市多个方面的规划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包括城市总体规划、
绿地规划、城市水生态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等上位规划进行充分解读,
避免违反上位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对其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在规划实
[36]
施阶段予以落实 。
除此之外,还应做好城市河道水系的详细现场调查——河道平面、断面、护

51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岸形式、生态本底调查、植被情况及其他详细基础设计资料进行收集;对河道的
水质、沿岸现有历史建(构)筑物、周边河岸的土地利用情况及其他具有历史文
化价值的资源进行记录;对河道已建成或规划待实施的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或雨洪
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将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河道生态景观等因素要进行合理
的考虑,为规划设计工作做好充足准备。

4.4.2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功能区划

通过对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等,将城市河道水系的关系分析清楚,
具体定位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改造目标,确定不同河段的主题与实施方案,因地
制宜保护并修复河道生态、了解城市河道的历史演变过程、挖掘具有城市特色
的景观元素,打造具有地域性符号的河道生态景观,实现本土文化脉络的传承。
结合城市河道周边生态景观资源、河道空间区划、河道土地利用区划、城市
旅游规划与城市功能分区,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城市形态与布局和绿
地系统规划等相关规划,城市河道生态景观通常包含六大功能区,下面分别对这
些功能区进行介绍,具体如表4.3所示。
表 4.3 城市河道水景观功能划分(来源:《城市水系规划导则》)

·绿色防护型:在城市集中工业区段,河道沿岸布置防护型绿化景观,减少工业污染对生态
环境的干扰。
·生活休憩型:在城市居民生活聚居区,以景观小品、休闲廊道以及体育设施等作为主体,
可以为居民提供生活休憩的滨水景观廊道。
·商务休闲型:在城市商业集中区和中心商务区,结合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具有
商务休闲特征。
·旅游观赏型:在城市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的风景区,主体是自然景物或者是人文
景物,营造环境优美旅游观赏型滨水景观。
·自然原生型:处在城郊区开发程度不高的地区,可以面向城市居民提供周末休闲垂钓的场
所,让城市居民体会到回归自然当中的自然原生型滨水景观。
·历史文化型:在城市历史遗址区域,大力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创设历史文化型滨水景观。

4.4.3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和其他绿色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发展

城市生态系统与绿地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因
为存在于城市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城市中的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影响[37]。在城市
河道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过程中,可通过技术层面进行有效的配合与补
充。
(1)污水处理厂尾水利用
针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推进实施污水(如上游及当地的工业和生活污水)

52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收集处理回用是减小入河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水环境,增加河道生态环境用水
的有效方法之一。加大城市河道的治污截污,使污水通过截污入污水处理厂进行
处理后可回用排入城区河道作为景观生态用水[38]。
(2)雨水收集利用
自然形成或经人工开挖的浅凹下沉绿地以及结合建筑物的绿色屋面,在下雨
的时候可以收集屋顶和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和土壤的吸收、净化、渗滤并涵养
地下水,消减雨水径流系数,降低城市雨洪灾害和污水处理厂符合。
(3)城市河道水环境实时监控预警系统
在规划区水量、水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可靠的水量、水质信息采
集技术,在重要水体和水流通道上建设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站,构建较为完善流
域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用于自动监测指标含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盐度、
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氨氮等,提升水环境监测和预警应急能力,为城市
河道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水环境保护等提供准确、实时、系列的水量水质数
据和决策支持。

4.5 水安全规划设计

4.5.1 防洪控制

防洪安全控制是一切河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城市河道作为主要行洪
通道,承担着城市排水的功能,应当确保雨洪来临时河道具备合理的过流断面以
保证行洪。在进行城市河道景观规务必要确保防洪安全、河道的畅通,以应对洪
水过境的压力,避免城市沿途河道生态遭受破坏。
(1)水文分析计算防洪安全
山区型河流岸坡陡峻径流大,河道流量变幅较大,山区河道改造首先应确保
其岸坡稳定与安全。平原型河流岸坡平缓径流小,河道流量变幅不大,平原河道
改造可采用植物等天然生态岸坡。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中“4 防洪保护区”的规定,确定城市
河道流域内防洪等级和防洪标准。同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
准》(SL252-2017)的规定,按照工程布置及建设规模,确定工程等级和建筑物
级别,分别计算各建筑物不同防洪标准洪水。护岸设计标高要严格满足防洪安全。
设计年洪水分别采用瞬时单位线法、小流域经验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计算流
域的不同频率洪水成果,经过合理性分析选取合适的洪峰流量,对设计城市河道
流域进行防洪复核[39]。

53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其中,河道水面线计算根据河道一维恒定非均匀流能量方程(4.1)进行计
算,基本方程式为:

Z Z ζ (4.1)
式中:
Z 、Z ——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位高程(m);
、 ——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行近流速水头(m);
Δs、Q——分别为上下游断面间距(m)、断面流量(m3/s)

——上下游断面之间的沿程水头损失(m);K为上下游断面之间的平均

/
流量模数, ( ),K AR ,R 为水力半径,n 为河道糙率;

ζ ——上下游断面之间的局部水头损失(m);ζ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逐渐扩散段取ζ取-0.33~-0.5,急剧扩散段取ζ取-0.5~-1.0,对于河道的
收缩段,一般不再另外计入局部水头损失,ζ取 0,顺直河段ζ取 0。
通过试算法求解上述基本方程,上或下断面水力要素为已知,可通过迭代依
次求解各断面水位。
(2)保持河道通畅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人类行为活动对城市河道造成了许多影响,如侵占河道
进行建设、填埋河道获取便利交通、垃圾污水直排河道等致使城市河道出现滞留、
污染的情况,妨碍河道行洪、排涝,影响径流量及地下水补给,对城市河道的生
态服务功能造成了连续不可逆的破坏。
在我国现行的《防洪法》第二十二条当中规定:在规定的河道、湖泊中不能
建设阻碍河水流动的建筑物,也不能倾倒垃圾、废弃物等,此外也禁止种植影响
河流流动的高度较大的植物。
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需要首先保证安全,接着将人的活动和景观构筑物多布
置在5-10年洪水位以上,考虑人们的亲水性以环保材料营造良好的河流景观。

4.5.2 河道水量保持

城市河道具备一定的净水和蓄洪滞洪能力,可通过蓄水、补水尽可能多的增
加河道蓄洪量保持河道水量,是河道调节流域整体控制能力、保持流域内生态的
关键。
(1)河道湿地
河道受季节性水文活动影响,水量呈现季节性变化,河道湿地的生态系统通
过周期性雨洪来水保障其功能与结构,尤其是河道与陆地的过渡带。湿地所蓄积

54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的水量通过蒸发调节空气湿度与气温,实现区域小气候的改善,在枯水期蓄积的
水量可以回补城市河道用水,维持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多样性、满足河道景观需要
与景观效果。
(2)河道用水保障
河道水资源随着地域和环境而变化,常采用引水调水(河湖及水库),地表水
调配(雨水收用、污水净化),地下水补充等措施以达到水资源保障(图4.1)。

河湖及水库 雨水收用、污水净化 泵取地下水

引水调水 地表水调配 地下水补充

河道用水保障

图 4.1 河道补水示意图

城市河道除上游来水外,季节及气候性的天然将雨是重要水源补给方式。雨
水多通过汇聚、输送、过滤渗透、储存和直接利用五个过程完成收集利用。汇聚
主要通过城市建筑、铺装、土地所形成的径流完成,经过城市绿地的就地下渗补
充地下水后,多余的雨水则通过过滤湿地净化后入河,这样雨水收集与补给过程
实现污染控制与径流削减。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成熟,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作为城市河道一种稳定的补水
方式,污水再利用所形成的中水越来越多的用作城市河道景观用水。中水利用减
少污水排放量,有效的缓解我国的生态缺水问题,对于减轻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
的环境实现了良性循环。目前国内尤其是北方城市因中水管网联通差、运输成本
高、监管缺位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规模性的中水利用工程。
除此外,河道附近湖泊、河沼、地下水在枯水期也稳定持续的对城市河道进
行补给,约占河流径流总量的15-30%。

4.5.3 综合处理保证河流水质

目前我国河道的水质较差,黑臭现象经常发生,而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
思想,要想将城市河道的这种现象根除,就必须从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40]。
严格管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整治雨污合流的混乱排水体制,避免
挤占了污水管网的收集能力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节约地方政府大量污水处
理费用;对河流最大的面源污染来源之一——雨水,其初期的雨水径流所含污染
量(如重金属、碳氢化合物、废弃物及其他污染物)要远大于污水处理厂的废水,

55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对于出现污染的区域,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表4.4)。
表 4.4 雨洪水质修复的新技术对比分析表

设施修复 基本特征 存在缺陷


维护费用成本不高;具备较高的污 处置方式分散化;针对地区存在客
复杂型滞留设
染物去除率;可获得良好的景观效 观要求;可能出现次生灾害;在后

新型 果 期维护方面支出较高
水质 能够集蓄雨水;处置方式相对集 无法补充地下水;建造费用高;规
雨水湿地
修复 中;维护费用低;景观效果好 模不宜过大
方法 工程造价较低,能够与各项设施相 维持不容易;景观效果相对普通;
湿地植被草沟
互衔接 规模小
成本低;具备较高的污染去除率; 景观效果相对普通;对地势有要求;
植物缓冲带
处置方式分散 规模小

综合处理河流水质污染的主要方法有:
(1)减少和消除废水排放
采用新工艺实现减排废水,降低废水含毒性;采用重复用循环用水系统减排
废水,并重复循环利用生产废水;控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分离回收废水中有用
原料;对固废原料进行处理,避免雨水径流冲刷二次污染水体。
(2)统筹规划布局,区域性综合治理
对城市规划中考虑水体污染处理问题,从规划层面上水体污染源进行控制,
配置完善综合配套处理设施;杜绝严查生活和工业废水违规排放,集中处理同类
废水,便于管理;最后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规标准
国家和地方制定并颁布相关水保法规,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国家和地方
级的环境督查机构加强加大执法力度,执行有关环保法规和控制标准,保护水源。

4.6 水生态规划设计

4.6.1 利用人工湿地消减水体污染物

根据数据统计,全国近1/10的地表水水质为劣V类且营养化,因生活和工业
污水违规直接排放,导致我国很多河流的水质都不达标。
保证城市河道水质,首要的任务是完成截污,将直排或者因施工管理不当造
成的雨污合流排入河道的污水,进行有效的截控,并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
有效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41]。目前,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由污水处理厂排出的中水
的手段也越来越成熟,一些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从人工湿地流出,其
质量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
56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人工湿地是一种不同于自然湿地的模式,其通过人为对一些天然湿地进行改
造使得湿地更加适应城市水环境,在城市水生态修复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
段。人工湿地通过动植物、微生物和一些复合基质模拟自然湿地的生化净化功能,
根据其形态差异可分为表面流、水平潜流及垂直流三种人工湿地类型。实践证明,
人工湿地作为巨大的城市“海绵体”具有优良的污水净化吸附功能,为一些动植物
良好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活区域,保证物种多样性不被破坏,同时人工湿地对中水
(主要含有重金属、营养盐、固体悬浮物、有机物和细菌)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
成本较小[42](表4.5)。
表 4.5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类型概述

湿地类 水体 处理污 处理污水 水力


处理效果 缺点 适生植物
型 流动 水类型 类型 负荷
处理只 高于天然湿地
处理只经 易生蚊虫,冬 适合生长
表面流 表面 经过简 处理系统,投
过简单沉 较低 季结冰,占地 的植物类
湿地 漫流 单沉淀 资小、设计管
淀的污水 大,利用率低 型多样
的污水 理简单
高于表面流湿
去除
地处理系统,
基质 BOD、 去除BOD、
卫生及保温效 投资、建造、
水平潜 下水 COD、SS COD、SS和
较高 果好,微生物 维护管理费 挺水植物
流湿地 平流 和重金 重金属的
丰富,对多种 用较高
动 属的效 效果较好
指标去除效果
果较好
好,应用广泛
充氧丰富利于
表面 好氧微生物和
要用于
向基 要用于处 硝化反应进 对有机物去
处理暗
垂直流 质底 理暗淡含 行,适用于处 除效果有限,
淡含量 较高 挺水植物
湿地 部纵 量高的污 理含氨氮高的 控制复杂,淹
高的污
向流 水 污水,对土地 水时间较长

动 资源需求小,
少蚊虫

人工湿地对河道水质净化的作用只要体现在:
(1)吸固作用:利用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根系和基质将水中所含的重金
属和其他有毒物质进行吸收、附着,避免扩散;
(2)介质作用: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为好氧微生物供氧,促进硝化
反应分解污染物质,促进介质的水力传输;
(3)景观作用:人工湿地模拟自然湿地,具有一定的自然的美学元素。水
生植被的季相变化丰富了水陆交界带的景观;
(4)生态价值:人工湿地收营造了一处动植物的生态栖息地,对丰富物种
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57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4.6.2 河道形态恢复

河流作为自然界中唯一的、连续性自然景观,沟通连接着地球上的山、林、
湖、田、海。河流的生态系统,决不能简单的形容成水的生态性,应该是纵向(上
-下游)、横向(水-陆)、垂向(河道-河床)的有机统一体[43]。一条自然蜿蜒的河流
收放有致、宽窄相宜,具有河湾、河岸、深潭、河漫滩等多种适宜生物生存的生
境[44]。
传统的城市河道往往更关注其防洪、排涝功能,工程实施上多采用裁弯取直
的机械式开挖,并对河道渠化以增加其行洪能力。混凝土硬质化岸线隔绝了水域
与陆域的联系,破坏了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工程
要结合城市用地规划,在条件允许的地段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蜿蜒形态,恢复河
流的生态服务功能,尽可能多的促进丰富生物多样性。河道形态的恢复要综合考
虑河道堤防护岸、拦河构筑物、沿河建筑物、跨河交通桥梁、生物栖息地以及河
道本身的河岸侵蚀与泥沙淤积,恢复河道形态的同时要恢复其生态功能与多样性。
在满足城市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河道弯度处理,要尽可能的丰富堤防样式以打
破硬质岸坡;拆除或者常开拦河水工构筑物以保证生物介质的输送;对沿河建筑
拆违并进行统一风貌管控,一般来说低矮建筑布置在滨水,高大建筑布置在后,
以保证滨水视线的通畅及建筑天际轮廓线的景观性,建筑还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传达地方文化,产生地域认同感;梳理交通,注意跨河桥梁与沿河绿带道路系统
的衔接等。在河道形态恢复过程中融入植物设计和动物保护[45]。植物设计应维持
河流两岸的绿带(条件允许时控制宽度 30-40m);动物保护应着重于从河床护
岸改造、水质恢复及滨河绿带中乡土植物群落营造三个方面进行城市鸟类和两栖
类的栖息地恢复,营造丰富的生态环境。
城市河道的生态改造是尽可能的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系统破坏的威胁,
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管理措施逐步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6]
。其中,存在拦河水工建筑物的河道改造,应考虑修建过鱼设施——鱼道。在
主要拦河挡潮闸门处建设过鱼通道,恢复“河-湖、河-河、河-海”间的鱼类洄
游通道,使鱼类可到达产卵场繁殖场地。鱼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现如
今河道渠化过度使得河水流速过快,无法保证鱼类产卵栖息水空间差异性营造,
同时河道中的各种泵闸拦河设施切断了上下游生物的良性沟通,限制了鱼类等水
生动物的活动空间,无法满足鱼类的多样性产卵环境营造,对鱼类的繁衍和生物
多样性起到严重的破坏作用(图 4.2)。

58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4.2 过鱼设施——鱼道示意图(来源:网络)

4.6.3 河床生态改造

4.6.3.1 横、纵断面设计
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应对河道横、纵断面的合理设计布局[47]。自然河道具有多
样化的河床断面,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应经过合理的河道水力学计算,结合生态学
原理,将原有的梯形河道断面、矩形河道断面改造成为接近自然河流地貌特征的
自然断面、非对称断面或复合式断面。城市河道的生态改造还要考虑河道纵坡的
变化,以不过多改变河道自然坡降为前提进行局部调整,做到有浅有深,根据地
形地貌形成或深潭或浅滩的河床,为河流底栖动植物营造多元化的栖息地类型,
为水生生物提供丰富多样的生境(表4.6)。
表 4.6 河道横断面形式对比表

形式 梯形、矩形断面 自然、非对称或复合式断面
河道底宽相同时占地较少,回填及开挖 河道护岸与生态功能结合,工程量较小,
优点
方量较少,护岸体积小; 有利于亲水;
迎水坡硬化护砌工程量及投资大,不利 河道底宽相同时占地较多,回填及开挖方
缺点
于亲水。 量较大。

4.6.3.2 河床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河道的河床生态改造可通过生态修复技术促进河流生态恢复。虽然河流
水体与河床土壤底泥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但是沉积在池底的重金属等颗粒污染
物依然存在逐步释放,尤其在底泥遭受扰动时过量释放的可能,以及河床泥水交
界面上的“高营养”半悬浮物均可导致河水污染、藻类过度繁殖甚至水质恶化。
河流生态修复主要是区别于生物修复,后者主要侧重于通过浮游生物、水生植物
(如沿岸种植的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等)、微生物(硝化、反硝化细菌等)或鱼
类调控措施来减少水体 污染物含量,而生态修复则更重视实现城市河道的生物
多样性、水体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恢复,及对水体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的
修复。

59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在城市河道的重污染河段,应通过底泥氧化、底泥疏浚或底泥覆盖等生态技
术手段疏挖、清除河床底泥污染物,以减其向河流水体的污染物释放,为河道生
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48]。在一般城市河道河段或经过生态底泥疏浚后的河段,
[49]
则可通过“沉水植物-微生物”的生态修复技术对进行生态系统恢复 。
“沉水植物-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关键在于沉水植物(主要有金鱼藻、
眼子菜、苦草、菹草、轮叶狐尾藻、黑藻等),其作为主要初级生产者且不可替
代的维持着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沉
水植物-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优点在于两者的互补。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
通过广泛分布的根系将水体中大量的N、P、重金属、有机物等吸收进入体内进行
降解沉淀,对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和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效果显著,但沉水植物短
暂的生长周期和对季节的敏感性,伴随着死亡植株的腐烂有机质对水质造成二次
污染可能;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温度、pH 等要求严格,净水过程中存在
周期性生长、修复效率低、需菌量大以及潜在的致毒致病性;“沉水植物-微生
物”可在沉水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使微生物附着于其体表形成生物膜系统,为微生
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以净化水质,同时,微生物的良好生长提高了对水体污染
物的降解,又为植物营造了更加优越的生长空间,二者共同促进河流各类污染物
的快速降解、转化。
“沉水植物-微生物”生态修复中的沉水植物作为水体向好的正相关验证指
标物,在河床恢复沉水植物前应控制水体食草动物数量,使其迅速定居规模化生
长,并根据河流水质情况与沉水植物的恢复情况,适度投放水生动物以调整生态
平衡,促使河流实现水质清澈、溶解氧高、藻类密度低、生物多样性高的长期稳
定自我维持的河道水体生态系统。沉水植物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有:
(1)水体富营养物。生长于河床之上的沉水植物主要由底泥提供所必需的
营养,在一定富营养物浓度的河流水体中,沉水植物的生长与水体富营养程度正
相关。
(2)水体悬浮物。主要影响水体透明度来间接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通过
适当水体爆气活动可降低悬浮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3)温度。沉水植物短暂的生长周期受季节影响强烈,对环境温度有变化
不敏感,基本不影响其生长过程。
(4)光照。光合作用是所有沉水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水体透明度影响光
照入水照射深度,沉水植物可在1.5倍水体透明度的水深处正常萌发。

4.6.4 河道生态护岸恢复

城市河道护岸位于水陆过渡交界面,拥有着最复杂、最敏感的生态系统,护
60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岸设计直接影响到水域和陆地之间的效果,此外也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较大的
影响[50]。传统水利工程的治理措施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要求,在 “海绵城市”建
设过程中,城市河道,需要首先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采用生态护岸形
式以成为一种趋势,兼顾景观并提高生态环境水平,以恢复重建河道护岸的过滤
与自然生物栖息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丰富生物多样性。
河道生态护岸要从生态与护岸两方面进行思考。传统护岸工程忽略了对河流
水体生态及景观品质的保护与提升,多采用浆砌干砌块石护岸、现浇混凝土护岸、
预制混凝土块护岸等方式,甚至城市自然河道向“三面光(在河床、河岸铺设浆
砌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沟渠形式转变,这固然满足了城市行洪、堤防安
全、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但破坏了河道生态廊道的完整性,打破了河道护岸生
态平衡的要求,导致河流内部的动植物、微生物自然生境结构遭受严重影响,阻
碍了人们对亲水活动的要求。
与传统护岸的工程措施相比,生态护岸旨在恢复自然护岸应有的生态系统。
通过植被群落的引入,生态护岸由堤顶到堤脚水面,形成了中生植物(高大乔木、
低矮灌木、地被草花)、挺水植物、浮水、沉水植物、鱼巢等一系列的多层次生
态防护体系,保证河道的自然渗透性,确保土壤和河流水体的水交换通道。生态
护岸具有提高水体自我调节能力、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河道整体生态多
样性、恢复护岸绿植等优点(图4.3)。

图 4.3 上海浦东新区里塘河改造前后对比(来源:作者拍摄)

在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水位的高低,选择合适的水生
和湿生植物。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展,城市河道慢慢开始以恢复“可渗透
性的”自然护岸为原则,以“保护创造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异、亲水
和谐的城市河道”为目标的河道生态护岸改造——包括护岸材料、护岸植物、护
岸坡比以及护岸结构形式的选择等[51]。对护岸进行改造时,由于城市性质和城市
规模的不同,所选择的城市河道护岸方式也不一样,应根据城市河道差异化的功
能要求(如不同城市的河道之间,同一城市的不同河道之间,同一城市河道的不
同流域之间等)、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条件等影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
合理的组合方式。

61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改造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国内外均已建立了多种
不同的类型体系[52]。本以治理措施展开研究,根据天然材料在护岸结构及材料中
所占比例进行分类,分别为刚性、柔性、刚柔性三种形式,其都是在满足稳定、
强度要求的条件下,保证岸坡的渗透性,且体现了人为干预程度(表4.7)。
表 4.7 生态护岸类型

具体类型 结构于材料 生态效益 缺陷 应用范畴


会破坏河
在自然原型护岸的基础 可以抵抗较强的流水 适用于水流
岸的自然
自然型 上,采用天然卵石等刚 冲刷,能在短期内发挥 急,岸坡高陡
植被,导致
刚性护 性材料或干砌石、浆砌 作用,同时占地面积较 (3~5m 以上)
植被覆盖
岸 石、现浇混凝土等材料 小,隔断了水陆间生物 且用地紧张的
和防侵蚀
的生态护岸 物质交换,生态功能差 城市河流
能力丧失
在自然型护岸基础上,
生态 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 由于采用
刚性 料、格栅(木、金属、 较多的新
部分保持自然岸线的
护岸 混凝土预制构件等)、 技术、新工 适用于 4m 以下
通透性,提供岸栖生物
自然结 金属网笼等,确保较大 艺,使得施 高差,坡度中
的生境。堤岸经过防护
合性刚 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 工要求提 等,流量大、
后,整体稳定性能增
性护岸 混凝土或耐水圆木制成 高,难度加 冲刷能力强的
强,同时受堤岸坡度的
箱状填石框架,形成鱼 大,工程的 河流
限制较小
巢,同时可在箱内种植 投资也相
柳、杨等植物的水泥生 应增加
态种植基
主要采用植被保护河
岸,以保持自然堤岸特
适用于用地充
性,直接将适于滨水地 接近自然状态,岸栖生
抵抗洪水 足,原始场地
带生长的植被种植在堤 物丰富,保持了水陆交
自然原 的能力较 坡度舒缓,水
岸上(如垂柳、水杨、 错带生态结构和边缘
型护岸 差,抗冲刷 位落差小,水
芦苇、菖蒲等喜水植 效益,生态功能健全稳
能力不足 流平缓且侵蚀
物),利用植物的生长舒 定
不严重的河流
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
生态 岸
柔性 主要用植物切枝或植株
护岸 及其他材料(砂卵石、
泥土)相结合,防止侵 采用较多
重建或修复水陆交错
蚀,控制沉积,为生物 的新技术、 坡度较缓,适
自然改 带生态结构后,一定程
提供栖息地。种植植被 新工艺,使 用于较大流速
造型护 度上保护了生物栖息
的同时还采用天然石 得施工要 的河流、市内
岸 地,工程本身对环境负
材、木材护底,以增强 求提高,难 景观河道
面影响小
护岸抗洪能力,如采用 度加大
纤维织物袋装土、箱石
笼护岸、木桩或浆砌石

62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块(带鱼巢)
、骨架内植
草等,其上可筑有一定
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
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
合的固堤护岸
结构方面应用的是多级
空间营造方式,也就是
在常水位以下选择传统
断面形式,而常水位以
适用于季节性
上则是设台面、缓坡或
河流,枯、丰
刚柔 二级护岸,材料多选用 具有人工结构的稳定
水期河水流量
结合 复式和 如石笼、砲石以及木材 性和自然的外貌。发挥
施工要求 差别巨大,河
型生 多阶梯 等,通过堆砌或者是修 作用快,实现了稳定、
高 水流速快、含
态护 型护岸 筑成岸,并逐步上升, 生态、安全,生态效益
沙量大冲刷较
岸 游戏获得阶梯状护岸。 好
强,用地相对
在水位变动带,用石头
宽松的河流
和亲水植物相间护砌。
植物选耐湿耐旱混合种
植,提高季相变化和生
物多样性

4.6.5 河道生态改造对陆生、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1)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第一,对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影响
评价对比城市河道改造工程前后土地利用改变,评价区域内,除工程直接影
响占地外的其它评价区域,其初级生产力不会发生变化,或在短时期内能得到恢
复[53]。河道改造工程建设致部分农田变为河岸堤防、河道旁部分多年生植被变为
驳坎,绿化的部分区域初级生产力下降。故从各方面看,评价区域内的自然体系
内生产能力总体会变小,但由于该部分用地比例占评价区域比重较小,区域内自
然体系生产力不会发生明显下降。
第二,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河道改造工程实施后,工程永久占地使评价范围内陆域人工栽培植被、灌草
丛受到破坏。根据河道改造设计,在工程河道两岸部分堤防采用草皮护坡、人工
种植绿化树种及防护林等,可有效弥补工程建设对区域植被的影响。但河道两边
[54]
自然岸坡可能会被石砌护岸代替,河道沿岸区域小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减少 。
第三,陆生动物的影响
河道改造工程施工期间扰动地表,对区域造成线性切割,工程两侧一定范围
内的陆生生物的迁移通道形成阻断,遏制了其活动范围,其繁殖或觅食会受到不

63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同程度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工程沿河道的绿化带,又形成了贯通性很好的线性廊
道,为生物提供良好栖息或觅(捕)食生境。河道改造工程实施后,沿线整体生
态环境得以改善,动物生境条件也必然提高。
第四,对农业生态、土地利用的影响
河道改造工程的建设会使耕地的绝对数量减少,但根据调查,基本上不会改
变当地的土地利用结构,所以总体上不会对当地农业生态产生明显影响。对于被
占用的基本农田,需根据占用情况进行保护、恢复或补偿。
(2)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第一,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浮游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初级生产者的角色,在水生生态食物链
中处于非常关键的部位,其主要为一些专食浮游植物的动物提供食物。研究表明
施工活动产生的悬浮泥沙将对浮游生物造成影响,影响首先主要反映在水的浑浊
度增大,透明度下降,进而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明显降低,相应的浮游植物数
量将明显减少,不仅如此,还会影响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主要影响方
面是生长率和摄食率[55]。相关研究得出,浮游动物支角类的摄食率会随着悬浮物
浓度的上升而降低,如果悬浮物浓度增加50mg/L,相应的摄食率就是降低13%~83%。
不同的生物其生活习性有较大的不同,所以群落结构可能受浓度的影响。
在河道改造过程中,悬浮物浓度会受施工的影响,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因此会给浮游生物造成较大的影响。
第二,影响底栖生物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底栖生物是重要的一部分,在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扮演着
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以及沉积物的变化过程。底
栖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存环境的变动会直接影响
[56]
底栖生物的生存发展 。
城市河道改造工程对底栖生物具有较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在修建防洪堤时,需要建设堤基,而在基础开挖时,将严重影响底栖生物的生存
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而建设完成后,新的环境将和之前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2)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河水产生影响,如施工杂物掉落至河水中,
导致水的透明度下降,造成悬浮物扩散,导致一些敏感生物受到严重影响,甚至
出现物种消失。但河道改造完成后,通过上下游迁移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在生境恢复的前提下,底栖生物的恢复是很快的。类比
同类型工程,大约5~6个月后,底栖生物群落的主要结构参数将与河道改造前或
邻近的未改造区域基本一致,不会影响底栖生物多样性。
第三,对渔类资源的影响

64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河道改造时水中悬浮物增加首先造成水体浑浊度增大、透明度下降对天然饵
料的生长具有较大影响,从而对渔业资源产生影响;其次,水中的悬浮物也会对
水中一些动物造成危害,当浓度增大时,会造成动物呼吸困难,出现窒息问题,
如果一些颗粒较细的悬浮物进入鱼鳃,可能导致鱼类呼吸受阻,从而出现窒息。
在施工过程中,悬浮物浓度会因此增大,导致河道中作为饵料的生物数量逐渐减
少,因此鱼类一些动物数量也会逐渐减小,鱼类为了生存,会离开施工区域,而
寻找新的生活区域。最终,施工区域的鱼类数量就会逐渐减小。所以在进行河道
改造时,要控制改造区域,确保河道改造对渔类资源的影响不大。

4.6.6 河道生态改造中的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

城市河道改造工程占用、扰动土地范围广,开挖、填筑土石方量大,新增了
大面积的填筑、开挖裸露面,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必将在建设期、
自然恢复期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淤积河渠,降低城市河道行洪排洪灌溉能力,
破坏流域景观、影响水质,影响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危害[57]。
(1)水土保持监测
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及时分析处理监测数据,为评价城市河道改造工程建设
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提供量化资料,有助于评价与城市河道改造工程同时施工
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控制新增水土流失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监测时段:水土保持监测时段自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共计48
个月。
监测地点:开挖填筑面、施工场地、绿化区、临时堆场、弃土场、水土流失
背景值监测。
监测项目:雨量、水土流失量、拦挡设施完好率、土壤侵蚀背景值、植被生
长发育情况。
监测方法:以现场调查法、巡查、简易直面测量、标准地法等。
监测频次:对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要确保10
天监测1次;对地表面积以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有严重影响的行为,要对这些设
施每个月监测一次;在河道改造过程中,需要对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植物措
施等一些重要过程每3个月进行一次监测。当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后,要确保在7
天以内对其进行监测(表4.8)。
表 4.8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方法和频次

频次
地段 内容 方法 施工准备期、 自然恢复期1 备注
施工期 年

65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利用已有水
雨量 实测 /
文站资料
简易沉砂池
水土流失量
开挖填筑边 法、巡查
6处
坡 工程设施完好 现场调查法、
率 巡查
简易坡面量测 水保措施每10天1次,其余每
水土流失量
法、巡查 月各1次,暴雨后加测1次
临时堆场 2处
拦挡设施完好 现场调查法、
率 巡查
施工临时场 简易沉砂池
水土流失量 1处
地 法、巡查
植被生长发育 现场调查法、
绿化区 每3个月一次 3处
情况 巡查
简易沉砂池
水土流失量
法、巡查 水保措施每10天1次,其余每
弃土场 2处
拦挡设施完好 现场调查法、 月各1次,暴雨后加测1次
率 巡查
背景侵蚀模 简易观测小区
水土流失量 每月各1次,暴雨后加测1次 1处
数 法、巡查

(2)水土保持管理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主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第一,水土保持措施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河道改造建设单位要把水
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施工管理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真正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认真组织方案的实施,施工中加强管理、
文明施工、定期检查,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城市河道改造工程的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一起参与招投标或
是独立进行招投标,按合同要求保证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严格按照工程进
度安排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
第三,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施工承包商和各级管理人员的
水土保持意识。
第四,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加强计划管理,以确保各项水土
保持措施与城市河道改造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五,成立专业的技术监督队伍,确保水土保持工程的工程质量,使其能够
发挥出最大作用。
第六,及时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的进展情况向当地河道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报
送。

66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4.7 水游憩规划设计

4.7.1 城市河道水游憩规划设计原则

为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在城市河道生态改造过程中,河道的水游憩与水
美观设计应转变原有理念,推广与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现城市滨水空间与
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的活动与水系生态和谐共处,使城市河道对周围环境的
变化有一个良好的适应。城市河道水游憩与水美观主要规划原则有:
(1)生态优先,自然循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城市河道水游憩的基础,在规划治理过程中要尊重
自然,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当地的生态手段把对城市河道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
低,保护并修复原河道水体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栖息地,提高河
道水体的自我净化调节功能,丰富物种多样性[58]。
(2)归纳整合资源,协调规划
城市河道承担着城市发展的多重功能,河道水游憩规划首先要考虑城市防洪
排涝安全,在进行城市河道水游憩规划时,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需要将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结合起来,同时也
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统筹考虑。
(3)以人为本,安全优美
安全性原则是城市河道水游憩规划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尤其要注意河道护
岸的安全性。在滨水景观中应充分考虑市民的亲水需求和人身安全,滨水景观规
划中设置完善的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系统,科学分析居民需要,确定合理的景观
设施服务半径,与体育锻炼、游憩休闲、生态科普等结合起来,使市民能够充分
而便捷地享受滨水自然景观[59]。河道景观还应充分衔接地方特色与人文内涵,营
造出具有自然美学的舒适滨河景观和丰富内涵,带给人美的享受。
(4)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在进行城市河道水景观规划时,政府应引导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使规划有所依据,有效控制。作为长期事业,在规划治理完成后,也要对城市河
道生态景观进行有效维护,同时鼓励社会群众参与管理,制定详细而长远的治理
计划,确保在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改造过程中,实现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
发展[60]。

4.7.2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水游憩营造措施

城市河道水游憩设计根据空间位置依次划分为陆域、水陆交错区域、水域景

67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观空间,三者水游憩规划设计布局需同步进行,生态改造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注重城市河道人文历史、地域性特色,将景观自然要素和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打
造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观城市河道。
4.7.2.1 陆域游憩带
陆域游憩带作为河道生态廊道与城市接触最充分的区域,也是城市居民开展
活动、休闲游憩最密集集中的区域。城市河道陆域游憩带多为人工干预最显著的
区域,因此在对城市河道进行改造时,需要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渗、蓄、滞、净、
用、排”六种方式,最大限度利用好雨洪资源(表4.9-表4.11)。
表 4.9 海绵城市技术措施一览表

海绵城市措施类型 布局 功能 与上下游关系
降雨→渗透铺装/透水
透水铺装/ 透水混凝 要设置在园路以及广 主要地表径流进行渗
混凝土/嵌草砖→植草
土/ 嵌草砖 场部分 透
沟/生态滞留带
主要设置在植草沟、生 植草沟/生态滞留带/
收集溢流雨水,并对雨
雨水收水井(渗井) 态滞留带末端以及雨 雨水花园→渗井→市
水进行渗透作用
水花园内 政管网/地下蓄水池
主要对园路及市政道
主要设置在场地园路 地表径流→植草沟→
植草沟 路的地表径流进行转
及与道路相接绿地内 渗井
输和净化
主要对园路及市政道 植草沟→生态滞留带
主要设置在场地园路
生态滞留带 路的地表径流进行转 →渗井→/地下蓄水池
及与道路相接绿地内
输和净化 /市政雨水管网
植草沟/生态滞留带/
主要对周边绿地的转
主要设置在场地内地 渗井→雨水花园→渗
雨水花园 输的地表径流进行滞
势低洼地块 井/地下蓄水池/市政
留、净化、渗透
雨水管网
主要以场地较为宽敞 地表径流→植草沟→
的绿地作为下沉式绿 主要对周边地块地表 下沉式绿地→渗井/地
下沉式绿地
地区域(主要分布于防 径流进行滞留、净化 下蓄水池/市政雨水管
护绿地内) 网
主要设置于各汇水区 收集储存溢流雨水,减 生态滞留带/雨水花园
地下蓄水池 地势较低处,雨水汇流 少市政雨水管网输水 /渗井→地下蓄水池→
路径末端 压力 市政雨水管网

表 4.10 海绵城市技术设施主要功能示意图

处置方 经济 污染
功能 控制目标
式 性 物去
集 补 消 净 径 径 径 相 建 维 除率 景观
单项设施
蓄 充 减 化 转 流 流 流 分 对 造 护 (以 效果
利 地 峰 雨 输 总 峰 污 散 集 费 费 SS
用 下 值 水 量 值 染 中 用 用 计,%)

68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雨 水 流
水 量
透水砖铺装 ○ ● ◎ ◎ ○ ● ◎ ◎ √ - 低 低 80-90 -
透水水泥混凝土 ○ ○ ◎ ◎ ○ ◎ ◎ ◎ √ - 高 中 80-90 -
透水沥青混凝土 ○ ○ ◎ ◎ ○ ◎ ◎ ◎ √ - 高 中 80-90 -
绿色屋顶 ○ ○ ◎ ◎ ○ ● ◎ ◎ √ - 高 中 70-80 好
下沉式绿地 ○ ● ◎ ◎ ○ ● ◎ ◎ √ - 低 低 - 一般
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 ○ ● ◎ ◎ ○ ● ◎ ◎ √ - 低 低 - 好
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 ● ◎ ● ○ ● ◎ ● √ - 中 低 70-95 好
渗透塘 ○ ● ◎ ◎ ○ ● ◎ ◎ - √ 中 中 70-80 一般
渗井 ○ ● ◎ ◎ ○ ● ◎ ◎ √ 低 低 - -
湿塘 ● ○ ● ◎ ○ ● ● ◎ - √ 高 中 50-80 好
雨水湿地 ● ○ ● ● ○ ● ● ● √ √ 高 中 50-80 好
蓄水池 ● ○ ◎ ◎ ○ ● ● ◎ - √ 高 中 80-90 -
雨水罐 ● ○ ◎ ◎ ○ ● ● ◎ √ √ 低 低 80-90 -
调节塘 ○ ○ ● ◎ ○ ○ ○ ◎ - √ 高 中 - 一般
调节池 ○ ○ ● ○ ○ ○ ○ ○ - √ 高 中 - -
转输型植草沟 ◎ ○ ○ ◎ ● ◎ ○ ◎ √ - 低 低 35-90 一般
干式植草沟 ○ ● ○ ◎ ● ● ○ ◎ √ - 低 低 35-90 好
湿式植草沟 ○ ○ ○ ● ● ○ ○ ● √ - 中 低 - 好
渗管/渠 ○ ◎ ○ ○ ● ◎ ○ ◎ √ - 中 中 35-70 -
植被缓冲带 ○ ○ ○ ● - ○ ○ ● √ - 低 低 50-75 一般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 ○ ○ ● - ○ ○ ● √ - 低 中 46-60 -
人工土壤渗滤 ● ○ ○ ● - ○ ○ ◎ - √ 高 中 75-95 好

表 4.11 结合不同用地性质海绵城市技术措施选用表

用地类型
技术类型
单项设施 周边建 城市道 绿地与 城市水
(按主要功能)
筑 路 广场 系
透水砖铺装 ● ● ● ◎
透水水泥混凝土 ◎ ◎ ◎ ◎
透水沥青混凝土 ◎ ◎ ◎ ◎
绿色屋顶 ● ○ ○ ○
渗透技术 下沉式绿地 ● ● ● ◎
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 ● ● ● ◎
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 ● ◎ ◎
渗透塘 ● ◎ ● ○
渗井 ● ◎ ● ○
湿塘 ● ◎ ● ●
雨水湿地 ● ● ● ●
储存技术
蓄水池 ◎ ○ ◎ ○
雨水罐 ● ○ ○ ○
调节技术 调节塘 ● ◎ ● ◎

69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调节池 ◎ ◎ ◎ ○
转输型植草沟 ● ● ● ◎
干式植草沟 ● ● ● ◎
转输技术
湿式植草沟 ● ● ● ◎
渗管/渠 ● ● ● ○
植被缓冲带 ● ● ● ●
截污净化技术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 ◎ ◎ ○
人工土壤渗滤 ◎ ○ ◎ ◎

注:●——强;◎——较强;○——弱或很小
(1)城市河道沿线的交通控制
陆域游憩带中多伴有区域性城市交通系统和局部城市河道内部交通系统,在
开展城市河道生态改造中应对城市河道沿岸交通进行梳理,通过打造方便快捷的
滨河道路交通体系,构建人与自然的深层次交流体验。
首先,需要确保城市河道游憩带可方便到达的情况下,大力推广乘坐公共交
通工具,从而可以使城市河道生态环境受交通的影响进一步下降;其次,建构连
续的滨河绿道交通体系,以步行道、自行车道或电瓶车交通系统串联各游憩节点,
减少非机动车对生态游憩带的影响,形成自然生态、安全可达、舒适连续的多元
化城市河道陆域交通游览方式[61]。
城市河道沿岸交通道路在面层选择上应首先考虑生态透水铺装材料,符合海
绵城市建设的要求[62]。常见的透水铺装材质包括生态陶瓷透水砖、透水沥青、透
水混凝土等,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区域实际使用需求,采用不用的铺装材质,如
步行道可采用生态陶瓷透水砖或彩色沥青铺地,保证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同时,
因材质具有一定的防滑性和弹性,在长时间散步游憩运动中对城市居民关节、腿
部肌肉等起到安全和保护作用;针对自行车道可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道路铺装材
质,一方面可以区分步行道路,另一方面对条带状的滨河道路系统增添活力气息,
实现在生态透水铺装的多样化视觉效果。
(2)城市河道沿岸建筑控制
城市河道陆域游憩带周边地理条件优越,是较为宜居的场所,河道沿岸建筑
密度相对较大,土地利用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建筑屋面面积接近城市不透水
面总面积近50%,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需要将屋面雨水的利用和地面雨水的
利用等同看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一般通过高位花坛、雨水收集装置或
结合附近的绿地、植草沟对雨水进行收集、渗透、净化,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地区,
可以设置地下储水箱。
沿河建筑根据平面布局可以分为分散型、线型和集聚型三种类型,这些建筑
群落与自然山体和绿化的高低错落顶部轮廓重叠而共同形成了城市的标志性景
观——天际轮廓线。城市河道陆域游憩带应严格控制河道沿岸的建设密度与容积
70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率,降低建设强度与人口密度,确保城市河道水系空间的生态环境。
城市河道沿岸建(构)筑多为景观亭、景观廊、售卖用房、管理服务用房、
卫生间等,除此之外陆域景观带中还布置有一些诸如雕塑、文化景墙、座椅等小
品及城市家具,建(构)筑尺度、风格、色彩上应融于陆域景观带的整体环境之
中,尽量结合地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营造地域性景观效果。建筑设计应采用
绿色建筑形式、加强节能设计,确保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3)城市河道游憩配套设施
城市河道游憩配套设施主要有标识系统、照明系统、广播监控系统等。
标识系统包括景观名称牌、
(多方向)指示牌、警告牌和综合展示信息牌等,
多以木材或新型环保材料重点标识出防洪安全、避灾逃生疏散路线、危险警告以
及城市河道展示介绍等信息,标识系统应融合入自然环境之中;照明系统应首先
保障游人夜间活动安全,合理的照明系统不能过度干扰自然环境,同时为城市河
道夜间提供多样性的游憩体验,丰富市民的视觉感受;广播监控系统设置时尽量
隐蔽,通过及时播放信息、提供视频监控或Wi-Fi以确保市民联系、警报及安保
需求,节假日可通过播放音乐活跃城市河道游憩氛围;直饮水设施为游人提供饮
水条件;垃圾箱多采用环保耐腐蚀材质,造型与周边环境融合,合理的垃圾分类
措施可确保城市河道游憩带卫生条件保持优良。
(4)城市河道沿岸文化
人类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在城市河道陆域游憩区域积累了大量关于认识水、
治理水、利用水、游憩水的宝贵水文化,城市河道的生态游憩改造在关注其经济
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城市底蕴,
平衡河道的保护与开发。
随着城市的进步,城市河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应与时俱进,把沿岸历史文物
古迹、传统文化艺术和习俗、历史建筑等城市底蕴进行保护性开发,使之恢复往
日的活力,作为城市传统地域文化的延续和实现城市水文化复兴的着力点。
4.7.2.2 水陆交错游憩带
中国传统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设计境界,过去的人类生产
活动过分强调城市河道的航运、行洪等功能,对河道的自然河岸采用裁弯取直的
方式,不仅破坏了自然河道天然的蜿蜒形态,还使得原有的河湾、湿地、沼泽等
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消失。河道水陆交错带原本是城市河道中生境最为复杂敏
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是部分湿生及水生植物、鸟类、鱼类、两栖类
等生物的自然栖息地,随着自然水陆交错带的破坏而逐渐失去了繁衍生息的场所,
大大降低了城市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城市河道游憩规划设计时,应该遵循自然,具体区域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71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合理打造舒缓、蜿蜒的水陆交错带,结合生态护岸的设计,运用亲水性的生态材
质防止河岸水土流失、净化水体、加固河堤,保证城市水安全的前提下,对河道
水陆交错带进行生态轮廓恢复设计,重现河湾、湿地等动植物栖息地。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河道水陆交错游憩带,应将“生态性”理念贯穿于设
计之中,游憩改造要结合生态护岸一同进行,尽量减少人工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干
扰,确保滨水游憩带的可渗透性,符合河岸水土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和调节机能。
(1)亲水材料
水陆交错游憩带是布置滨水景观的良好界面,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市民可
以实现亲水、近水、戏水,是亲近自然的最理想的区域空间。水陆交错游憩带的
景观设计在材料选择上,应首选生态驳岸材质。
主要生态亲水材料有:杉木、卵石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多孔质结构,
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可吸附一定的水体悬浮物,同时减少部分雨水径流
的形成;还可选用自然植被驳岸、生态石笼网等技术,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
要求。选用天然生态材料进行水陆交错游憩带打造,有利于水生、湿生植物的生
长,进而促进鸟类、鱼类、两栖类、贝类及螺类动物的升息,恢复城市河道生物
多样性。
(2)亲水设施
城市河道的海绵化改造不可忽略亲水设施的改造与设计。诸如水上平台、亲
水栈道等形式的亲水设施均延伸于陆域、多处于河道常水位之上,这些设施的存
在增添了城市河道的活力与趣味性,吸引市民参与亲水游憩活动必不可少的公共
空间。
亲水设施的布置应避免破坏城市河道岸线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在国内外案例
中多利用水陆交错带的坡面、台地进行布置,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亲水设施
的建设材质应考虑生态性,多选用具有促进雨水自然渗透的石料与木材,配置植
物提高绿地率且降低雨水径流,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可结合游憩设施,在亲水设
施下设置雨水储存装置以提高雨水的渗透与收集(图4.4);亲水设施的建设尺
度应考虑整体性与开放性,既不造成城市河道的破碎化,也不对城市河道产生阻
洪的影响,从市民使用角度又能提供休憩、娱乐和交流的开放空间。

72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4.4 上海浦东新区里塘河亲水平台下雨水收集装置(来源:作者拍摄)

4.7.2.3 水域游憩带
水域游憩带的规划设计首要任务是恢复城市河道的水质以及水生态,良好的
水质是游憩改造提升的核心,是城市河道亲水吸引力的有力保证,在城市滨水景
观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水生态自然环境,是城市河道水体生物多样性
的前提,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受城市河道的影响非常大,城市河道环境的优劣直接
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形象。
水域游憩带的规划设计有以下内容:
(1)水质提升
城市河道的根本在于其水的质量,水质与城市河道的滨水景观效果成正相关,
好的水质能够大大提高城市河道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中,
除了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还可通过生态水生植物系统净化模式进行水质提升。
在水体中合理组合配置沉水、浮水、挺水植物,可有效吸附水体富营养物质、
重金属及悬浮颗粒物,对城市河道滨水环境美化和水质净化效果显著。由水生植
物构成的“水下森林”植物群落对恢复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恢复城市河道水体自
净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对丰富城市河道的生物多样式的作用不可估量。因为植物
具有季节性的生长的特点,在水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合搭配上应充分考虑其水体
净化的全周期性。
(2)湿地打造
结合城市河道的水文条件,根据河道不同区域的水位变化,在城市河道开阔
的水面与河道凹凸的河湾处设置湿地,城市河道的湿地要确保水位深浅适中且水
体流速舒缓,为湿地生态体系内的各类中生、水生、湿生植物的生长创造适宜的
生存条件,为水体中的鱼、虾、蚌、食藻虫等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为鸟类提供
舒适的安全繁衍栖息地,提高湿地内生物多样性和本土性。
(3)提升市民环保意识
城市河道经过“海绵化”改造,水质将有所提升,城市河道将具备一定自我净
化功能,但依靠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的河道水生态体系具有一定的饱和度,其控制

73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水体污染物能力与水生植物、食草鱼类、食藻微生物等达到动态平衡。当城市河
道接受过量未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工业及生活废水时,将导致城市河道水体污染
的情况发生。
因此,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城市河道水体产生污染,才是治
本之道,将来在城市中将会出现河道生态美的壮丽景象,从而让城市居民的幸福
感进一步增强。

4.8 水美观规划设计

城市河道景观中,植物绿化是最具形态美观性、表现力和功能性的部分。基
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植物种植设计,主要利用植物的美学和生态功能,对河道
进行生态护岸固土、水质净化、吸滞粉尘、调节小气候、丰富生物多样性、营造
城市景观廊道等,同时城市河道植物廊道还具有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和局部小气候
的重要作用[63]。植物种植要遵循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河段的不同需求筛
选相适应的植物。

4.8.1 植物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城市河道植物种植应充分考虑植物群落配置的合理性,不能妨碍城市河道的
行洪排涝。一般规定,低于河道洪水位的区域不能种植一些高度较大的乔木,且
植物根系满足多层次护坡固土的同时不能影响堤防护岸稳定。
(2)乡土性原则
河道景观植物在选择上,应考虑对当地自然环境适应性较强、与当地自然景
[64]
观融合度较高的乡土树种,从乡土植物中选择抗性强、易培育生长的植物 。乡
土植物在抵抗病虫害和恶劣自然环境均表现良好,在植物选择上应慎重考虑外来
物种的引进,谨防形成外来物质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因地制宜原则
河道景观植物设计应充分适宜城市河道自身条件,并对原有长势良好的植被
进行保留。城市河道具有多样性的自然水文及生态条件,如盐碱性、水位变化大、
河道岸坡土壤含水量高等,对所选用植物的生态习性要求较高,配置前应当调查
完善,充分考虑植物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
(4)生态美学原则
河道植物种植本身作为城市河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设计上应协调
场地周边条件进行合理搭配,保证合理的栽植高度和密度,使多层次、多样性的
74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植物群落具有优美的空间效果,做到春花、夏荫、秋叶、冬枝的丰富季相变化。

4.8.2 不同区域的植被选择

(1)陆域部分
陆域部分主要包括河道设计洪水位至堤顶区域,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要考
虑植物的耐湿性;部分河段也包括到外堤脚线陆域景观带的绿化,应考虑植物的
荫庇及视觉效果;对有直立挡墙的河段无法进行拆除以拓宽河道,可通过悬垂、
爬藤类植物进行遮挡[65]。结合以上要求,选择适宜水边种植且观赏性佳的植物。
在设计洪水位以上的陆域部分,常绿树种配比应占总量的50%~60%已达到河道
观赏性。
(2)水陆交错部分
[66]
水陆交错部分主要包括常水位和设计洪水位高差的部分 ,其易受河水冲刷
导致水土流失,在植物选择上应考虑根系发达、耐水湿、固土护坡的品种,水陆
交错上部区域可选择中生但能短时间耐水淹植物。
(3)水域部分
水域部分主要包括常水位线以下的区域,也包括湿地部分,多选用根系发达、
耐水、抗性强、生长健壮、有一定水质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通过挺水、浮水、
沉水植物的合理搭配,形成稳定的水生湿生植物群落和优美的水体景观效果,实
现河道生态的可持续性。

4.9 小结

这一章以上一章为基础,从海绵城市角度针对城市河道生态化改造,提出了
规划与自然相互联系的城市河道、规划空间与功能多元化的城市河道、规划具有
地域特色的城市河道、规划具有科普文化功能的城市河道四项规划策略。对基于
“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本章节初步从水安全、水生态、水游憩和水美
观规划设计四个主要方面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总结。针对水安全规划设计从防
洪、水量、水污染控制等提出了可行的操作方法;针对水生态规划提出可行的操
作方法,主要包括消减水体污染物、恢复河道形态等;水游憩规划设计中从设计
原则、营造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造方法;水美观规划设计中从植物设计原则、
区域植被选择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以海绵城市的理念为基础,对城市的河道生态修复提出了新的改造措施,在
改造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工程的稳定和安全性,当这些方面满足要求后,探索出
对于河流生态服务功能恢复和重建影响最小的人工干预手段,丰富生物多样性。

75
第 4 章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城市河道生态改造是一个系统的研究课题,涉及到的不仅有工程方面、水环境方
面,还有生物学方面,因此在进行改造时,需要将不同学科综合起来,在城市河
道生态化改造时,制定一个有效的综合性治理方案。

76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5.1 项目概况

5.1.1 区位概况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地处云岭以南、
哀牢山脉以北,地理位置东经103°04′~103°49′,北纬23°50′~24°39′之
间,东西宽78km,南北宽91.8km,全市国土总面积4004km²。弥勒地处于滇中经
济圈和滇南中心城市二个区域中心交汇的区域,是连接二个城市圈大通道上的节
点城市;弥勒位于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昆明的辐射范围以内,距离昆明138km,
临近昆明的地理区位优势为弥勒带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和潜力;弥勒作为红河州
北部的中心城市,是昆明与蒙自城区之间重要节点城市,同时协调周边县市,形
成发展互补的关系。随着滇中经济圈一体化,滇南中心城市群打造,弥勒作为区
域门户和桥梁的作用更加显著(图5.1)。

图 5.1 项目区位分析图(来源:作者自绘)

从大区域维度来看,随着区域交通逐步完善,弥勒南北双门户格局已经形成
(图5.2)。
(1)区域性对外交通不断打通,越来越便利;
弥勒市主城区目前对外联系通道主要依靠昆河高速、昆河公路以及云桂铁路。
未来随着滇中城市群高速路环线、石蒙高速北连接线、滇中外环城际铁路及弥勒
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弥勒对外联系将不断加强。
(2)绕城高速的修建与开通,加快了弥勒对外联系;
(3)城市综合交通条件稳步提高;

77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主要包括弥泸通高速公路的建设、石蒙高速北连接线的通车、弥勒-蒙自的
弥蒙铁路开工建设及城市有轨电车的规划建设。
同时,弥勒作为红河州的“北大门”,南抵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316km,在
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 5.2 弥勒市区域交通系统图(来源:作者自绘)

云南弥勒,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山水资源,有“滇中之地理、滇南
之门户”的区位优势。在滇中城市一体化、滇中新区及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背景
下,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5.1.2 弥勒市甸溪河概况

5.1.2.1 甸溪河史略
弥勒的城市形态发展至今大体分三个阶段:一是自明清建城以来,弥勒在甸
溪河西侧沿河生长,是为甸溪时代;二是到红河卷烟厂成立弥勒进入快速发展时
期,城市沿对外道路发展并逐渐向坝区拓展,为远甸溪时代;三是湖泉生态园建
立后环湖沿线被快速开发,进入湖城时代(图5.3)。

78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3 大历史维度甸溪河认知(来源:作者自绘)

而今,随着红河水乡等新项目的建立,城区的开发逐渐受限,传统增量发展
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要求。弥勒开始从“湖泉时代”走向“甸溪河时代”,
由传统围绕大水面造城模式向开放共享的水网城市迈进,弥勒开始回归“母亲
河”——甸溪河,走向高原生态水城特色营造方向,打造世界级高原水城、国际
化旅游城市(图5.4)。

图 5.4 弥勒市甸溪河区位图及周边旅游产品分布图(来源:作者自绘)

5.1.2.2 甸溪河流域概况
1、水文、气象
甸溪河为南盘江左岸一级支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甸溪河发源自师宗县
雄壁镇,进入弥勒境内后依次接纳白马河、花口河,在弥勒市城区折为南北向,
称为甸溪河,最终汇入南盘江。甸溪河主河长195.7km,平均坡降4.9‰。流域西
北及北部溶岩地貌发育,流域地势整体是呈现出西高东低特征,北高南低,流域
海拔最高点位于北部,高程为2336m,最低为河口处995m,相对高差1341m。甸溪
河河流水系左右均岸较为发育,呈不对称羽状,主要支流有白马河、花口河、里
方河以及矣厦河沟(表5.1)。
表 5.1 水域库容及径流分析表(来源:《红河州弥勒市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

79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长度 最大/最小径流
河流名称 径流面积(km2) 平均径流(m3/秒)
全长/县境内(km) (m3/秒)
花口河 28.5/13 — 2.97 57.4/0.09
白马河 75/17.2 — 7.51 105/0.06

禹门河 101/15.5 106.5 6.33 —/0.005


50年一遇最大
甸溪河 196/— 1568 2.97
496/0
晃桥河 为主要雨水排除通道,现状城区段已经进行渠化并改造为雨水箱涵

弥勒城市水资源丰富,且以地下水为主。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分区,甸
溪河流域单独划分为一个水资源四级区。甸溪河流域属珠江水系,流域面积
4416km2,其中弥勒市为2186.3km2,占总流域面积的49.5%,水资源总量为11.06
亿m3(图5.5,表5.2)。

图 5.5 弥勒市一级水功能区划图、弥勒市水系分布图(来源:根据《红河州弥勒市水资源
利用规划报告》绘制)

表 5.2 水域库容水量表(来源:《红河州弥勒市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

库容 水位 水量
灌溉面积
水库名称 (总库容/兴利库容、 (死水位/正常水位/洪 (年均产
(万亩)
死库库容)万m³ 水位)m 水量)万m³

雨补水库 5750/4450/— 1515.5/1541/— 9.03 16000

洗洒水库 1604/1507/— 1471/1501.83/1502.32 4.16 3903

80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太平水库 8622/6472.8/1465.9 1565.28/1577.03/— — —

租舍水库 1089/945/— — 2.769 —

甸溪河流域属中亚热带半干燥季风气候区,其特征是:雨量较充沛,干、湿
季分明,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春季回暖快,冬季降温慢,两头低温不明显,中间高温不足,立体气候突出。
根据弥勒气象站的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36.1℃,
极端最低气温-4.6℃;多年平均日照205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9%;多年平均相
对湿度74%,多年平均风速2.5m/s,常年为西南风,其次是南风;多年平均蒸发
量1991mm;平均无霜期29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100mm。雨季一般5月下
旬~10月下旬,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5~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85%,11~4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15%)。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年内分配与
降水量相对应(5~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0.2%,11~4月占19.8%)。汛期
多从5月下旬开始,10月底11月初结束。
2、洪水
甸溪河改造工程的水文工作主要任务是推求设计洪水。按《水利水电工程设
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和《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财政厅转发水利部财政
部关于印发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文件》的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
选用尤家寨水文站长期实测洪水资料对甸溪河进行设计洪水推求。经分析计算甸
溪河各控制断面的洪峰流量统计参数值及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5.3。
表 5.3 甸溪河各控制断面洪峰流量表

河 流域面
断面 均值 Cv Cs/Cv P=3.33% P=5% P=10% P=20%
流 积(km2)
起点 700 69.4 0.80 4 209 180 133 90.6
白马河
1373.5 109 0.75 4 313 272 205 143
汇口
花口河
甸 1822.5 131 0.75 4 378 329 248 173
汇口

城区段
河 1959 138 0.75 4 397 345 260 181
末端
里方河
2328 155 0.75 4 445 387 292 203
汇口
末端 2347 156 0.75 4 448 389 293 205

5.1.3 项目研究与分析

(1)上位规划解读
《滇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已明确滇中城市群发展总目标为

81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生态宜居的国际性绿色城市群。弥勒作为滇东南新兴产业集群化示范基地,云南
省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位于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外围圈层,处在昆明—玉溪
拓展至红河州北部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上,突出湖滨度假、城镇休闲、温泉养生、
生态康体、遗产观光、乡村民俗等旅游发展主题,形成以古滇国历史文化为引领
的国际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成为世界一流的内陆高原湖滨休闲度假、养生康体、
御寒避暑旅游胜地(图5.6)。

图 5.6 滇中城市群空间结构图(来源:《滇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年)》)

《弥勒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提出将弥勒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智慧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明城市的目标,到2030年,中心城
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5410.71公顷,人口50万人。《规划》当中针对中心城区做
出的规划布局重点在于一个主线、两个中轴自己三个副线,其中两轴分别是甸溪
河——城市滨水景观轴和昆河二级公路——城市空间拓展轴,甸溪河将建设成为
城市开放空间廊道,形成以水为主题、宗教文化为内涵的生态游憩地(图5.7、
图5.8)。

82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7 弥勒中心城区规划布局“两轴”示意图(来源:作者绘制)

图 5.8 弥勒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中心城区景观系统规划
图(来源:《弥勒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

弥勒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布局为“一轴、两环、三带、四廊、多核、多
点”, 力求创造“山环水绕、翠绿穿城”的城市空间。其中“三带”分别是契合甸溪
河、花口河、白马河和湖泉、租舍水库等水系自然景观,形成三条独特的滨河景
观带,甸溪河作为弥勒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线性空间,在其中是重中之重(图5.9)。

83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5.9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中心城区绿地规划总图(来源:《弥勒市城市绿地系统
专项规划(2016-2030)》)

《2018年弥勒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优化提升城市自然生态
功能,完成城市景观水系规划,以水定城、以水聚气、以水增财,推进甸溪河综
合治理、红河水乡建设,新增城区水域面积100亩以上,年内建成1个生态湿地公
园、1个森林公园,进一步增添城市活力”。弥勒的生态建设现已由湖泉时代向
甸溪河时代跨越发展转变,甸溪河治理工程项目建设需协调配合,共同推进。
弥勒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范围宜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根据弥勒市的实际发
展情况,海绵城专项规划编制范围如下:弥勒市海绵城专项规划范围包含主城区、
弥勒工业园组团、火车站组团和东风片区,规划面积约80.13km2。其中甸溪河总
长64km,其中22.3km位于城区段,具体包括三个片区,即城北片区、城南片区以
及老城区片区,区域内将陆续完善排水管网、雨污泵站的建设,通过海绵城市的
推行加强生态保护、城市修复和生态恢复、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源保护、雨水收
集利用,保护水生态环境(图5.10)。

84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10 弥勒市海绵城市规划范围图、弥勒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分区图(来源:《弥勒市海
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弥勒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甸溪河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对此提出
了:要保护好甸溪河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甸溪河河道两岸原生植物和树
种,保护好植被的原生性和多样性;要保护好耕地,在建设过程中,要尽量不占
或者是少占用基本农田流转征收的土地,规划红线控制要一次性到位,以保障项
目建设今后顺利施工。
(2)工程范围
甸溪河改造工程目前已列入弥勒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改造工程总长
度64km,自弥阳镇三道桥至新哨镇宿丫段,包括防洪工程、河岸生态景观修复工
程、配套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21.30亿元。甸溪河工程范围沿河道两岸的城市
用地类型较为复杂,多以居住用地和农林用地为主,穿插公园绿地、商业设施用
地、行政办公用地等。在居住用地附近是城市河道,能够预留出来的改造空间较
小,而其它类型用地相对灵活,改造可能性更有优势(图5.11)。

85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5.11 甸溪河改造工程范围图(来源:作者绘制)及甸溪河周边土地使用现状图(来源:
《弥勒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

(3)现状分析研究
根据对上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商业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规
划、风貌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的研究发现,甸溪河流域未来将成为弥勒市东
部片区重要的发展区域,串联着周边旅游资源,形成东部重要的景观廊道,相关
分析成果图如下(图5.12)。

86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12 甸溪河改造项目与上位规划对接分析图(来源:作者自绘)

根据对甸溪河地形地貌、湿地分布、森林景观及植被类型的现场实地踏勘调
研,甸溪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弥勒市中部岩溶坝区城市森林植被保育区内,充分体
现了弥勒“山、水、城、林、田”的基本态特征,主要承担着生态旅游区的职能,
建立能够融合人文底蕴与自然风情相一体的森林生态系统。除此之外,弥勒市总
面积约3582.52hm2的湿地也主要分布在甸溪河流域两岸,其中河流湿地
916.59hm2,占湿地总面积的25.6%;人工湿地2665.93hm2,占湿地总面积的74.4%

87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5.13)。
调研还发现分布于甸溪河流域的弥勒本土优势树种主要包括:樟树、龙竹、
车桑子、萌生栎、苦刺、红椿、桦木、桤木、桉树、栎树、杉木、木荷等大中型
乔木;观花观果类的树种主要有:芒果、石榴、桃树、核桃、枣树、柑桔、枇杷、
板栗、杨梅、梨树等;还有包含杜鹃及一些杂灌在内的多年生灌木品种;诸如湿
地松、清香木、油杉、思茅松、小石积、地盘松、华山松、云南松、柏木等松柏
类的植物也是弥勒地区的优势树种。因为弥勒地处低纬高原亚热带,一些鱼尾葵、
枣椰树等棕榈科树种引种栽培长势较好,部分公园内将其作为主要的观赏树种。

图 5.13 水源地涵养林保护及绿化建设工程图、植被功能分区图、森林资源分布图(来源:
《弥勒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

甸溪河流域范围较广,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弥勒,穿越城北、老城、城南片区,
沟通着城市与乡村。其中,城区段沿河两岸建筑密度较大,体现出东部老城改而
不疏、西部新城建而不聚的城市风貌(图5.14),且雨污合流现象较为严重;乡
村段污水直排的现象严重,排水管网系统建设较为欠缺;还发现河道用地、农林
用地侵占现象严重,阻碍甸溪河正常行洪,城市洪涝隐患堪忧。

88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14 甸溪河河道周边城市风貌现状(来源:作者自绘)

5.1.4 问题与挑战

为了对甸溪河规划范围沿线地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们利用卫星照片、选
取从空中鸟瞰的角度,结合现场踏勘,对流经城郊山区的甸溪河河道进行了摸查。
甸溪河项目改造总长度约64km,多数为自然河岸,上世纪60年代进行截弯改直,
进入新世纪以来,局部河段进行了零星的护岸处理,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堤防,但
因堤防不连续,效果不明显,特别是洪水期往往漫堤、跑堤,造成洪涝灾害,同
时河道的生态环境恶化,景观无序,失去了“母亲河”昔日的风采(图5.15)。

图 5.15 甸溪河河道周边现状(来源:作者自绘)

甸溪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水安全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甸溪河河道目前整治投入不足,未能形成有效、完善的防洪体系;河道堤岸
低矮单薄,河岸抗冲性差,受洪水的冲刷淘蚀,局部地段河岸垮塌;河道过流能
力不足,虽然沿线有一些河段有加高、加固,但都是局部形成的,洪水灾害依然
严重。现阶段最突出问题是河道防洪标准达不到10年一遇,且市民防洪安全意识
薄弱、河道缺乏规范化的建设管理。
弥勒地区降雨量充沛,此外甸溪河还承接上游山体及硬化区域汇水,加之喀
斯特地貌影响,现状存在局部河段水量近乎枯竭,而有的地方却存在水量过多的
水患风险,河道整体水量分布不均衡。同时受城市面源污染和局部污水偷排的影
响,甸溪河水质恶化严重,河道水质为劣Ⅴ类。
(b)水生态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甸溪河流域原有生境类型丰富,随处可见河流、池塘、湿地等,由于盲目建
设、开发致使甸溪河多样性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消失,湿地动植物数量
和种类急剧下降,水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河道生态性差。

89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c)水景观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甸溪河流经区域广泛,现状景观主要变现出无序性,河道周边多被房屋建筑
切割的较为零碎,驳岸多采用直立挡墙护岸样式,植物生长困难,仅有的绿化植
物种类单一、生长状态也较差,缺乏层次感。沿河两岸堤顶宽度普遍偏窄,大部
分河段左、右岸都无法通车,未能达到交通贯通的要求。甸溪河整条河道基本上
没有亲水设施,且与城市绿地公园结合较差,现有的河道景观缺乏弥勒本土文化
特色,找寻不到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符号。
随着现代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民众对保护甸溪河的呼声越来越高。弥勒市
委政府高度重视甸溪河的生态化改造,提升甸溪河景观品质。

5.2 甸溪河改造设计

5.2.1 设计理念

甸溪河是弥勒的母亲河,甸溪河改造项目自启动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市民的
关心和关注,也是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工程。在甸溪河改造治理过程中,
坚持以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理念,因地制宜,把甸溪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发展
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生态自然型、休闲亲水型、文化历史型的生态景观
河道,达到河畅、水清、景美的治理效果,再现碧波荡漾、白鹭翻飞的美景。统
筹规划、整体设计、分布实施,一场围绕“治水、治污、生态、文化、旅游、景
观”的甸溪河治理工程“战役”即将如火如荼地展开。

5.2.2 规划目标及定位

以甸溪河恢复良好生态及优美环境为主要目标,依托弥勒市大力发展旅游产
业的强劲势头,深度挖掘弥勒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精神;将甸溪河建设成为有
国际景观视野、有地域识别性,以防洪排涝为本底,兼具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
吸纳雨洪、河(甸溪河)湖(湖泉生态园)联通、康体绿道、文脉延续、休闲游
憩等功能的综合滨河线形绿色发展空间,最终引领弥勒走入“甸溪河时代”。

5.2.3 规划策略

(1)保证水安全,增强河道调蓄能力。在满足行洪功能的前提下对甸溪河
现有河道线性和宽度进行调整,增加河道湿地、生态溢流堰、生态岛等元素,减
缓流速,增强河道蓄洪及泄洪能力。

90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2)对河道生态环境治理。对现有城市水系进行联通,对河道周边进行截
污并通过生物治理措施净化受污染水体等,修复甸溪河水生态系统,沿甸溪河设
置绿廊并连接现有的城市带状绿地,将东西部贯穿并将人流吸引到甸溪河周边,
加强河道与城市的关联,增添活动内容以增强人群的参与性;
(3)完善景观功能。根据甸溪河河道现有周边用地性质,整体规划、分段
实施,完善甸溪河的景观功能,增加亲景观节点,丰富甸溪河文化内涵及周边的
旅游参与性。
(4)应用海绵城市技术。借助ArcGIS、MIKE FLOOD等软件开展海绵城市
数值模拟技术,对雨水径流进行分析、预测、监控和管理,完成精细化的城市河
道空间设计以及分散式的海绵体布置。

5.2.4 具体改造方法

5.2.4.1 水安全改造
从满足弥勒市甸溪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并制定甸溪河流域防洪规划
和水环境规划,解决规划区域内的城市防洪、水环境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甸溪河
防洪体系,改善流域水环境。首先,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弥勒市甸溪河流域的防洪
体系,通过ArcGIS等软件进行地形分析,适应现代化城市河道改造的新要求,
提高流域整体防洪抗灾水平,确保流域水安全(图5.16);其次,改善流域水环
境,提高河道水质标准,确保优质的甸溪河水环境;最后,科学制定调水补水方
案,补充甸溪河枯水期生态景观水量,维持甸溪河良好的水生态、水景观。

图 5.16 弥勒市 GIS 地形图、坡度图、坡向图及甸溪河流域地形图(来源:作者绘制)

(1)规划措施——防洪规划
摸清甸溪河流域水系及水利工程现状情况,根据弥勒市土地利用规划、用地
性质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本着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分析论证,确定河道防洪规

91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划标准。经调查,甸溪河弥勒境内总长度109km,本次计划治理河道长度64km,
其中城区段河道长度32km,其余为乡村段,甸溪河流域内总人口约10.67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人、农业人口7.17万人,保护耕地面积15.6万亩。根据《弥
勒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结合《防洪标准》(GB50201-2014),甸溪
河城区段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2013),
其两岸堤防级别为2级;乡村段规划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两岸堤防级别为4
级。城区段结合城市景观廊道建设,两岸规划用地宽度不小于25m,建设滨河景
观带;乡村段以河道防洪加固治理为主,重点实施河道清淤、建设加固两岸堤防
达标,两岸规划用地宽度15m,景观建设以岸坡生态绿化为主。
根据甸溪河各河段防洪设计标准,结合用地功能区划,开展河道清淤、拓宽;
建设或加固两岸堤防及防汛道路,达到防洪高程要求;采用生态护岸等工程措施
进行护砌,提高岸坡的抗冲刷能力,确保甸溪河行洪安全、堤防防护安全,确定
甸溪河规划宽度为:上游河段20~25米,城区河段25~35米,下游河段35~50米(图
5.17)。

图 5.17 甸溪河分段治水策略

(2)规划措施——补水蓄水规划
甸溪河属于山溪型河流,目前水量的补充主要靠上游山区汇水形成的径流,
枯水期因降雨不足将致使河道缺水,需采取“补水”措施确保旱季甸溪河水量平衡,
增大河道内水体的自净能力以改善水质,保证河道生态景观效果。本规划拟从锦
屏后海水库调水补充甸溪河枯水期生态景观水量,同时通过倒虹吸连接城市西部
洗洒水库调取1个流量进行补偿,再者在甸溪河河道内设置多座生态溢流堰,以
有效减缓水面坡降,调蓄上游洪峰流量(图5.18)。
92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18 甸溪河生态溢流堰(来源:作者自绘)

(3)规划措施——其他措施
调查分析甸溪河周边现状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摸清污染源,通过市政截污、
面源污染控制等综合措施保证水环境安全,提高河道水质标准。
(a)截污工程
沿甸溪河两岸村庄内无污水管网,现状为雨污合流,排入甸溪河,使河道污
染严重。规划沿甸溪河开展市政截污工程,两岸设置截污干管与截流井,晴天将
生活污水收集至收集至污水处理厂;有条件的地段实行雨污分流,特殊地段则采
用雨天拦截部分生活污水与雨水混合废水至附近化粪池、埋地式污水处理设备,
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作为生态景观补水或绿化灌溉用水。
针对甸溪河河道截污工程,经过确定计算管段的服务面积、人口及接入该管
段的生活污水量,确定总变化系数;根据地形确定管段纵向坡度,查水力计算表,
确定管径、流速等参数,分流制污水管道按非满流计算,最大充满度见表5.4,

93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取0.6m/s,最终确定甸溪河截污管道的最小管径采用
DN800mm,相应最小设计坡度为1.5%。
表 5.4 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
管径 DN(mm) 200~300 350~450 500~900 ≥1000

最大设计充满度(h/D) 0.55 0.65 0.70 0.75

(b)源头控制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开展面源污染控制工作,严格控制沿河工业和生活居住
区内的污水排放,宣传和引导农业生产使用绿色化肥。在甸溪河河道周边分散式
设置植被缓冲带、植草沟、下凹绿地等,直接就地消减面源污染雨水径流所携带
的污染物。
(c)内涝控制
甸溪河改造工程中河堤多为土堤,采用加高的方式以满足防洪要求,但局部
低洼地区可能因此受内涝影响。经侧、测甸溪河工程涉及排水面积约35.6km2,
为了满足堤后排涝要求,在甸溪河河道两岸堤防内不同的位置埋设φ500mm预制
混凝土排水管,并在出口设置单向拍门,确保洪(涝)水可分块汇流排出入河。
根据《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水田设计排涝水深按式(5.1)推算。
M水田= (P-h1-EꞏT-F)/(3.6ꞏTꞏt) (5.1)
式中:M水田——水田设计排涝模数(m3/sꞏkm2);
P——24h设计暴雨(mm);
h1——水田滞蓄水深(mm),H1=适宜水深-耐淹水深,取30mm;
E——历时3日的田间蒸发量,取3.0mm/d;
F——历时3日的水田渗漏量(mm),f为2.5mm/d;
T——排涝历时,取3日;
t——每天排水时数,自流排水取24h。
水田设计排涝水深按式(5.2)推算。
M旱地= R旱地/(3.6ꞏTꞏt);R旱地=P-W0-E-F (5.2)
式中:M旱地——旱地设计排涝模数(m3/sꞏkm2);
P——24h设计暴雨(mm);
W0——初损(mm),W0=Wm-Wt,取22mm;
E——历时2日的田间蒸发量,取3.0mm/d;
F——历时2日的旱地渗漏量(mm),f为2.5mm/d;
T——排涝历时,取2日;
t——每天排水时数,自流排水取24h。
经计算,水田和旱地的排涝模成果,见表5.5。
94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表 5.5 设计排涝模数计算成果表

设计标准 H24p(mm) R 水田(mm) R 旱地(mm) M 水田(m3/s·km2) M 旱田(m3/s·km2)

10% 116 69.5 88.5 0.27 0.48

20% 96.8 50.3 69.3 0.19 0.37

因此,确定甸溪河周边农田的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24小时暴雨,水田3天排至
耐淹水深,旱地一日排干。
5.2.4.2 水生态改造
城市河道是城市当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不应该是废水、
污水的排放通道。针对甸溪河现状河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造:
(1)恢复河道自然蜿蜒形态
60年代因出于防洪排涝的考虑,对甸溪河部分河段进行了截弯取直式改造,
将自然蜿蜒的甸溪河修葺成笔直的混凝土岸线。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还原真
实河道的地貌状况,在用地条件宽松的河段进行开挖重建,恢复河道自然蜿蜒形
态,增加河岸与水的接触面积和过滤能力,只有这样才会在蜿蜒河道中的深潭、
浅滩中营造出多种形式的生境,孕育出丰富的河道生态系统,真正恢复甸溪河的
生态服务功能。
(2)生态护岸和河道断面恢复
甸溪河现状河道护岸低矮单薄,除局部零星处理外,相当部分为当地群众自
发用块卵石或土质修筑的河堤,易造成洪灾。结合河道蜿蜒形态恢复,对甸溪河
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根据城市河段差异化的功能要求,选用具有“可渗透性”
特点的自然护岸驳岸形式,在用地充足的乡村河段,主要选择自然原型和自然改
造型柔性护岸,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甸溪河内的生物栖息地,工程本身对环境负
面影响小,生态功能健全稳定;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居民聚集区河段,主要选择自
然型和自然结合性生态刚性护岸,可以抵抗较强的流水冲刷,部分保持自然岸线
的通透性,提供岸栖生物的生境;在景观要求较高的商业区河段,则选择复式和
多阶梯型护岸,能够以具有自然外貌的稳定人工结构来实现了安全、生态、景观
和亲水功能的密切协调,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
除考虑甸溪河河段差异化的功能要求外,还需考虑水流流速对护岸的影响。
在流速较高河段,选用种植有乡土耐湿灌木的方形钢丝石笼填进行护岸;在流速
中等河段,选用自然石块中进行植物扦插或铺设灌木层的方式护岸;在流速较低
的缓坡河岸,选用木桩定植扦插芦苇进行护岸。(图 5.19)。

95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5.19 不同水流条件下的甸溪河生态护岸做法示意图(来源:网络)

甸溪河现有护岸形式限制了河道断面的自然化形态,在直立挡墙的约束下,
甸溪河河道呈现出呆板生硬的矩形断面为主,本次改造将结合生态学、地貌学原
理,依自然河道地貌特征丰富甸溪河的河道断面形式,采取接近自然河流地貌特
征的自然断面、非对称断面或复合式断面形式,使河道岸坡舒缓有秩、能缓则缓,
并通过设置植物种植区域、鱼巢、鱼道等,丰富河道植物群落类型,为河道内的
生物营造多元化的栖息地类型,丰富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具体改造策略主要为甸
溪河上游设立多道生态溢流堰坝,依靠叠水进行分台蓄水防洪,在现状的基础上
适度进行拓宽改造;甸溪河中游拓宽水面,增加树岛湿地,减缓水速;甸溪河下
游拓宽水面,控制防洪堤高程,增加可淹没河滩,提高末端弹性适应(图 5.20)。

96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20 甸溪河河道上、中、下游断面改造意向图(来源:作者自绘)

(3)水体净化
甸溪河完成景观河道自然形态和护岸的生态化修复后,要对河道水质进行提
升净化,改造方法首选人工湿地。甸溪河在汛期由于山洪携带泥沙的影响水质比
较浑浊,本次改造将采取局部河段拓宽、在甸溪河支流和主要农田灌溉渠的交汇
口处,以及在河道岸线凹入或突出等地方布置人工湿地,通过湿地可以使水体中
的悬浮污染物得以沉淀,且种植在其中的水生、中生、陆生湿地植物可吸收减少
近一半的重金属、营养盐、矿化有机物等污染物,实现对甸溪河河水和地表雨水
进行净化和调蓄,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湿地植物还能够应对甸溪河的水位变化,在不同水位下均可形成多样化的河
道景观。河道湿地可在丰水期进行蓄水,在不同的水位线上种植水生、湿生、中
水植物满足枯水期景观要求,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对河道水量、和地下水进行补充
(图5.21)。

97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5.21 河道湿地功能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用于进行水体净化的湿地类型主要有表面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流湿
地三种类型,净化作用主要依靠湿地植物来完成,净化策略主要有固坡、综合净
化、植物床净化、营养物净化和水质稳定调节等,均可以达到较好的水体净化效
果(表5.6)。
表 5.6 水质净化策略

类型 固坡 综合净化 植物床净化 营养物净化 水质稳定调节


科学种植漂浮、挺
配置吸污能力 水以及沉水类植 布置吸污能力 挺水、沉水植物
墙、根系发达、 物,利用水生物植 强、对根部输 与浮水植物进
净化 主要以种植
固沙能力强、耐 物中的抗污先锋 氧能力较好、 行混合种植,可
方式 挺水植物;
淹的草本植物, 种,通过生物操纵 景观效果相对 以实现协同净
挺水植物; 调节事物链网,促 较好的植物; 化。
进水体自净;

从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结合甸溪河日常水位、水量、流速等因
素,在原生植物群落基础上自常水位沿高程下降方向依次引种扩植湿生、挺水、
浮水和沉水植物,构建水陆交错相生的丰富植物群落, 营造良好的水生植物景
观。其中,常水位上下10cm区域,种植英人蕉、旱伞草、千屈菜和灯芯草等湿
生植物;常水位至其下30cm区域,种植香蒲、水葱、芦苇、菖蒲y以及再力花等
各种挺水植物;常水位以下30-60cm区域,种植睡莲、荷花等浮水植物;常水位
以下60-90cm区域,种植金鱼藻、狐尾藻、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抗污性强的沉水
植物,改善沿河水下景观,增加河道自然趣味。
98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但是为了确保甸溪河河道水质的良好,还离不开严密的水质监测,应配合环
保部门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对突然性水质污染情况进行预警并及时处理。
5.2.4.3 水游憩改造
(1)总体水游憩规划
结合《弥勒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中弥勒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图、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等资料,通过ArcGIS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开发适宜
性分析,可以看出适合在本次甸溪河改造项目中适宜开发和利用的区域,大部分
位于坡比为1:2.5以上,并且在百年一遇洪水泛洪区以外(图5.22)。

图 5.22 甸溪河开发适宜性分析图(来源:作者自绘)

甸溪河上游连接弥勒锦屏山景区,是弥勒寺的所在地,每逢节假日,中外香

99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客众多,锦屏山下是大面积的农田和村落聚居区;中游紧靠市区,河道周边是密
集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下游流经弥勒市的工业区和大面积农耕区。甸溪河的水游
憩改造,将为弥勒市民、外地游客提供一个耳目一新的良好去处,增加了人们接
触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从锦屏山风景区向南拓展,沿甸溪河一线形成以水为
主题、宗教文化为内涵的一条“生态休闲文旅”绿色走廊。
甸溪河整体水游憩规划的灵感就是来自弥勒佛手中所持的一串摩尼宝珠,佛
语有云“此宝光净,不为尘垢所染;若以青物裹之投水,水色即青;红黄赤白,
亦复如此”、“宝珠所在之处,其地不寒不热,以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令
所求一切净妙愿望获得实现”。十八颗宝珠有着福报圆满、消灾、吉祥如意的寓
意,甸溪河水游憩规划中亦规划了十八处重要游憩节点与之呼应(图5.23)。

图 5.23 甸溪河景观规划总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甸溪河水游憩规划密切结合上位用地规划,将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区三块主要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叠合,根据不同片区的不同用地性质特点,确定甸溪河的规
划结构为“一带,一廊,四片,多点”,即一条甸溪河滨水带,一条完整串联所有
节点的游憩绿廊,四个不同主题的功能片区,十八个游憩节点。其中四个不同主
题的功能片区分别是禅意休闲片区,城市公园片区,农业体验片区,都市休闲片
区。
为了改变甸溪河沿岸堤顶宽度普遍偏窄,部分河段左、右岸均无法通车的交
通要求,本次规划在甸溪河两岸,利用加宽变为6米的防汛通道,布置贯穿河道
全线的“绿道”系统,包括自行车道、漫步道、综合步道等。此外,还计划通过晃
桥河将东部的甸溪河与城市西部的湖泉生态园及红河水乡进行河湖连通,通过滨
河游憩步道系统和水上路线,将湖泉、红河水乡游人引向弥勒东部片区,改变现
状城市游憩活动偏居城西一隅的局面,将游人向城东吸引,实现全面均衡布局(图
5.24)。

100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24 甸溪河水游憩结构规划图、功能分区图、交通规划图(来源:作者自绘)

沿甸溪河绿道均采用自行车(双向)、人行(双向)的交通承载方式,其中
一级绿道为宽度6m混行道路,沿甸溪河在弥勒段流域,串联甸溪河周边景点,
以及弥勒市市区主要公园,其目的是要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相亲近的绿色休闲空
间;二级绿道为自行车绿道不小于3米,人行绿道不小于1.5米的单独设置绿道,
主要位于城市河道的开阔地带,具有独立的自行车道与独立的人行步道(图5.25)。

图 5.25 甸溪河景观生态绿道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考虑到甸溪河生态游憩景观廊道将来承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功能,本次规划
还进行了详细的配套附属设置规划(图5.26),如自行车驿站、自行车智能存取
点、游客服务中心、应急设施、厕所、小卖部及游船码头等。规划中对建筑进行
严格的整体风貌把控,结合弥勒当地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将哈尼族的“蘑菇房”、
彝族“土掌房”形态元素充分融合进建筑风格之中,作为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
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建筑设计提取其基本理念,运用新型材料,强调横线条和
大片的横向屋顶,材料上采取相似的石材和木材,成为当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完
美融合。(图5.27)。

101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5.26 甸溪河游憩设施规划图、解说系统规划图、照明系统规划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 5.27 甸溪河附属设施建筑方案图(来源:作者自绘)

甸溪河解说系统包括一级标识系统、二级标识系统、三级标识系统、四级标
识系统和精神堡垒(图5.28)。

102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a)地标性导视雕塑采用具有当地文化和展示景区风貌的雕塑,作为甸溪
河游憩活动的精神堡垒,布置在主要节点广场、主要出入口;
(b)综合介绍标识牌作为一级标识系统,展示景区全景图、地理及行政位
置、所处气候带,布置在主要出入口、综合服务站;
(c)导览标识牌作为二级标识系统,展示分区导游图,景区地图、各景点
分布、景点间距等,布置在分区核心区域,自行车与市政道路连接口;
(d)地面导视标识牌作为三级标识系统,展示分区导游图,景点指向,布
置在自行车沿途各个交叉口;景点解说牌同样作为三级标识系统,展示具体景点、
景物名称及介绍,布置在景点附近,观看景点景物的最佳位置上;
(e)指示警示标识牌作为四级标识系统,展示警示危险与禁止,提示场所
与建筑,布置在栏杆、扶手、墙等地方。

103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5.28 甸溪河解说设施意向图(来源:网络)

甸溪河照明系统包括郊野型照明、主要道路照明、都市型照明、广场和绿地
照明(图5.29)。
(a)郊野型照明:郊野型的游径、入口及重要节点上,应设置固定照明设
施,从而为游客安全通行提供保护;
(b)主要道路照明:在主要道路上的灯杆高度为7-10米,次要道路灯杆高
度为6-8米,地段内部道路上灯杆高度为2.5-3米,路灯纵向间距为20-30米,灯杆
距离人行道路缘石距离为1.0-1.5米;
104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c)都市型照明:都市型绿道的照明能够和市区路灯系统相互衔接,照明
设施应维修便捷且节约能源,运行安全可靠;
(d)广场和绿地照明:交叉口广场照明亮度控制,要考虑平日和节日不同
要求,能烘托节日热闹气氛,又要节约能源,建议使用节能型号灯具和绿色照明
方式。

图 5.29 甸溪河照明设施意向图(来源:网络)

(2)海绵城市专项措施
甸溪河在水游憩规划中,加强了对透水性铺装的要求,尤其是沿河道路、广
场、亲水平台、生态停车场,必须采用透水性沥青、生态陶瓷透水砖、植草砖铺
装、碎石、砂砾石等材料进行铺设,通过增大透水性铺装的面积,减少雨水地表
径流的形成,提高雨水的渗透性,对地下水进行补充,避免雨水大量流失。在强
降雨情况出现时,通过铺装中布置的雨水井排向城市污水管网中,进行集中处理。
雨水花园作为人工开挖形成的下凹式绿地,广泛布置于甸溪河滨水廊道中,
结合起伏微地形中设计的下沉式绿地,可以用来引导雨水、收集地表径流带来的
雨水。通过雨水花园内布置的湿生植物,可以达到初期净化雨水的目的,经过净

105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化后的雨水能够补充地下水,或者经过下沉绿地、植草沟等收集后再排入河道,
减少外源性污染物对甸溪河水质的影响,达到了消峰的作用和更高的观赏价值。
甸溪河滨水廊道中存在较多的配套服务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对这些建筑物的
屋顶进行覆绿,设置屋顶绿化,即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充分协调、融合,而且与海
绵城市的相关生态建设要求相符,为市民提供了不同的视觉观赏空间。
在甸溪河河道护岸的处理上,结合实际情况,沿甸溪河布置灵活的生态驳岸,
包括可渗透性亲水平台、亲水阶梯驳岸、嵌石驳岸、湿地植物驳岸,可以近距离
的观赏或接触到自然植被与水生小动物,使其在甸溪河滨水廊道中发挥更好生态
效益,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的好去处的同时还增强了甸溪河的科普教育功能。
经过海绵城市技术措施的运用,甸溪河滨水廊道在促进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
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排水设施负担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水游憩活动规划
甸溪河改造项目注重对旅游季节的长线设置,通过四季不同活动组织,增加
旅游淡季的活动内容,做到月月有节。经过水游憩活动策划,将一年中的12个月
——对应主题月节庆活动,将全区范围内的大型综合性活动向甸溪河沿岸进行引
导,加之沿甸溪河户外空间开展自有活动,同时可配合周边商场打折优惠、餐馆
特色套餐、相关会所会员卡、体验券发放,甸溪河真正成为了弥勒区域性特色的
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并逐步辐射向整个云南市场(图5.30)。

图 5.30 甸溪河年度主题月旅游产品图(来源:作者自绘)

106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5.2.4.4 水美观改造
(1)植物规划
在本次甸溪河植物规划中,首先考虑保留场地优势骨干树种,甸溪河流域两
岸的乔木是比巨大的生态财富,规划尽量保留原有骨干树种,对景观有影响的树
种采取移栽处理;其次充分利用场地现有资源及现状地形,以乡土植物为主,选
择当地现有生长状态优良的植物种类,主要体现在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有季
相变化的当地乡土植物品种,构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以实现对当地生态
环境最小程度的干扰,构成四季有景的绿色空间体系;植物选择上还可适当点缀
外来植物,选择适合弥勒当地气候的树木、花卉等,增加植物多样性,使之形成
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效果。
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次甸溪河植物规划将分为六大分区,分别是生态
密林区,人工湿地区,景观特色林区,基本农田区,农业果林区,七彩花田区(图
5.31)。

图 5.31 甸溪河生态植物规划图(来源:作者自绘)

生态密林区:保留现状植被,新植乔木以枫香和滇朴为骨干树种,辅以火棘
等花灌木。此处树木郁闭度较大,地被宜用肾蕨等耐荫植物。小场地四周栽植毛
竹,形成一个个半开放的空间。在建筑亭廊周围种植蜀葵等竖线条花卉,柔化建
筑边线。
景观特色林区:此地是在原有用地上增加的一个具有缓冲作用的城市生态公
园。乔木主要运用当地常见的玉兰。缀花草坪主要是蒲公英和百日草等在当地长

107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势粗放的植物,营造一种野趣,成为城市绿肺。
七彩花田区:此带是在原有农田基础上建立而成。保持农田肌理,改种多类
花卉,丰富景观层次,使之成为一个农田花园,有寓教于乐的功能。不同高差的
田埂上种植蒲公英、百日草、鼠尾草、硫华菊、野菊花、大花金鸡菊,每种都是
成块种植,花期从3月一直到11月。沿田埂栽植银杏作为基调树种,秋天景色优
美(图5.32)。

108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32 甸溪河植乔灌草配置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109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基本农田区:尊重原有农田的肌理,梳理农业作物,形成大规模生产,成为
农业观光展示中心。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蔗、烟草、薄荷等。
农业果林区:在原有农田的肌理上,组织果树的栽植与生产,提供采摘、观
光、种植的农林体验。主要作物有:桃树、枇杷树、柑橘等。
人工湿地区:在河道较宽处营造小型的湿地系统,种植多种有污水净化作用
的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过滤、吸附等作用,将周边河道流入甸溪河的水净化并
收集起来。主要水生植物有菖蒲、泽泻、花叶芦竹、水葱、鸢尾。同时湿地旁按
照原有农田的肌理进行乡土植物的种植。选材百日草和野菊花。营造出一派生机
勃勃的乡野景观(图5.33)。

图 5.33 甸溪河水生植物配置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2)其他专项规划
甸溪河景观铺装材料选用具有低碳性、绿色性、耐久性、低维护的材料,减
少人工痕迹,如甸溪河滨水景观区内硬地铺装主要以透水彩色性沥青、生态陶瓷
透水砖、高耐竹防腐木、植草砖等材料为主,体现生态节约的原则。
在甸溪河小品设计时,应当统一风格,坚持选择生态性、耐久性和低维护性
的景观小品。具体包括指示牌、垃圾桶和座椅等(图5.34)。

110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34 甸溪河景观小品意向图(来源:网络)

5.2.4.5 重要节点设计
根据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目前甸溪河一期工程,即总体规划中第一
段禅意休闲片区,长度约7.3km,景观工程范围为84公顷。其中,锦屏峡谷溪流
段设计范围基本为原河口线向外各50米、东侧局部以现状道路为界增减;田园风
光游憩段设计范围基本为原河口线向外各50米;城北生态湿地休闲段则以城北新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河道两侧规划路网为界。(图5.35)。

111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图 5.35 甸溪河一期总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1)锦屏峡谷溪流段
规划以“生态峡谷”为主题,利用原有峡谷地形,将现状梯田依地势进行修整,
打造成流线感的花海梯田,同时利用现状一条垂直甸溪河的山溪,规划一座景观
叠水瀑布;并通过绿道规划解决人车分流的问题,兼顾景观性和功能性。另外在
河谷内选择了一处较为开阔的场地局部拓宽水面成湖布置一些树岛,中心树岛与
半个莲花座结合在一起,紧扣当地弥勒佛文化,让人不禁产生联想,隐喻弥勒佛
“普度众生,脱离苦海”之意,突出旅游功能(图5.36)。

图 5.36 甸溪河一期锦屏峡谷溪流段总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峡谷溪流区位于城北控规两座规划桥之间,河道长度约500米,面积约6.9公
顷。此区域在峡谷的中心地带,位于湖滩塔影开阔水域和竹林跌水之间,是沿途
自然景观的高潮部分。在湖光山色中借用不远处塔的景色,与竹筏状亲水平台相
应对景,在微澜的湖面上布置一些树岛,中心树岛与半个莲花座结合在一起,让
人不禁产生佛教文化的联想,隐喻弥勒佛“普度众生,脱离苦海”之意。此处飞流
瀑布、摩崖高耸、潭深水蓝、巨石横卧、水声隆隆,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景观之地。
在此景处设置可供人们驻足观赏、拍照留影的观景平台。景点名称有:湖光塔影、
飞流瀑、龙渊潭、摩天绝壁、卧龙磐石等(图5.37)。

112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37 甸溪河一期锦屏峡谷溪流段效果图一(来源:项目组制)

梯田河湾区位于峡谷段起始处至禄丰村桥之间,河道长度约600米,面积约
4.7公顷。此区块位于甸溪河禄丰村上游段,是进入溪流峡谷的第一段。此处设
计具有梯田风格的亲水平台,流水回转,也作为以后乡村田园河流的起点。在铺
装地嵌入以弥勒文化为主题的地嵌铺装,让游人在滨河漫步中细细品味弥勒的文
化。靠禄丰村河湾处设计布置服务点有卫生间, 驿站等,休息圈椅和鲜花满铺
的树地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美,雅致的休憩、亲和空间。景点景观有:
梯田河湾、竹影婆娑等(图5.38)。

图 5.38 甸溪河一期锦屏峡谷溪流段效果图二(来源:项目组制)

113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2)田园风光游憩段
河道北接上段峡谷溪流段(锦屏山明道桥至禄丰村北侧大拐弯处)、南接城
北生态居住休闲段,河道长度约2.9公里,面积约34.1公顷。此区段位于锦屏山下
南部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流经大片农用地,两岸有成片蔬菜大棚及碧绿农
田,田园风光优美,适合利用自然造景手法,营造乡土田园景观氛围(图5.39)。

图 5.39 甸溪河一期田园风光游憩段总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人本禄丰位于禄丰村桥南一带,河道长度约200米,面积约1.9公顷。此处现
状为禄丰村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建筑密度较高,在交通桥两侧房屋侵占河道用
地情况较为严重,河道极为狭窄。设计用地范围在此段较为宽阔,因此在为河道
留出足够防洪宽度的基础之上,将此段功能定位为服务游客的主要集散空间之一、
另外兼顾周边居民的滨水开敞活动。通过自行车驿站、健身空间、滨水步道、滨
水小广场、休憩大台阶、亲水平台等小节点的设置,创建开阔的集散场所、宜人
的滨水环境(图5.40)。

114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40 甸溪河一期田园风光游憩段果图(来源:项目组制)

(3)生态湿地休闲段
河道两侧大部分都是居住用地、娱乐用地、商娱混合用地、商住混合用地以
及体育场馆用地等,在规划当中设计为带状滨河绿化休闲带,可以据此把区域当
中大部分居住区联系起来,具备娱乐休闲功能。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发现本河段
除甸溪河主河道外,有多条天然清流小溪、水田等,水质清澈见底,水资源品质
极佳;周边林地茂密,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应当在设计中加以保护,充分利用
现有资源。因此规划以“生态湿地”为主题,利用原有地形,营造下凹型湿地水泡,
发挥“雨洪吸纳”功能;并通过自行车道和游步道、跨水栈道等串联形成绿色廊道、
景观水廊,营造绿色、轻松、休闲的景观氛围。另外在适当节点紧扣当地文化,
设置阿细文化广场、跳月活力广场等,突出历史记忆(图5.41)。

图 5.41 甸溪河一期生态湿地休闲段总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115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湿地涵养区位于育才桥一带,河道长度约980米,面积约13.5公顷。现状环
境既有清代古桥的历史厚重,又有清澈见底的溪流和茂密的密林,生态环境极佳,
因此设计紧密结合线状地形,保护原有水系、鱼洞,复育湿地环境,形成一片花
香流水、古桥风韵兼得的优美湿地风光(图5.42)。

图 5.42 甸溪河一期生态湿地休闲段效果图一(来源:项目组制)

生态湿地形象展示区位于锦屏路桥北侧河段,河道长度约1045米,面积约
10.5公顷。此段为一期工程展示甸溪河面貌的窗口,紧邻城区,因此景观上由自
然向城市化过渡,设置较多能够容纳人群休闲的景观场所,如绿海长廊、跳月活
力广场等节点,为前来游玩的市民提供具有文化氛围、阳光活力的景观展示窗口
(图5.43)。

116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图 5.43 甸溪河一期生态湿地休闲段效果图二(来源:项目组制)

5.3 项目实施成果

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掌握甸溪河生态改造工程河段的主要地表水体环境质
量状况,笔者进行了相关水质监测。地表水环境监测点位共3个,分别布置于锦
屏峡谷溪流段、田园风光游憩段、城北生态湿地休闲段,治理前后水质指标对标
如下(表5.7)。
表 5.7 甸溪河治理前后水质指标汇总表(来源:项目组监测)

透明 悬浮物 溶解氧 高锰酸 化学需 氨氮 总磷 总氮


监测点位 度 (mg/L (mg/L 盐指数 氧量 (mg (mg (mg/L
(m) ) ) (mg/L) (mg/L) /L) /L) )

治理前 0.05 540 1.7 28 70 3.8 0.39 4.1


锦屏
水质类
峡谷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Ⅴ 劣Ⅴ
别(前)
段起
治理后 >1 60 3.5 13 26 1.4 0.24 1.7

水质类
Ⅳ Ⅴ Ⅳ Ⅳ Ⅳ Ⅴ
别(后)

田园 治理前 0.1 450 2 26 65 3.2 0.36 3.8


风光
水质类
段中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Ⅴ 劣Ⅴ
别(前)

治理后 >1 20 3.9 12 24 1.3 0.22 1.4

117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水质类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别(后)

治理前 0.3 360 2.3 24 62 2.8 0.34 3.6


城北
水质类
湿地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Ⅴ 劣Ⅴ
别(前)
段终
治理后 >1 15 4 11 22 1.2 0.21 1.2

水质类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别(后)

注:平均水深为 1m,透明度监测均为见底。
根据弥勒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弥勒市甸溪河流域2017
年秋季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2ug/m3,同比下降30.7%;可吸入颗粒物
(PM10)平均浓度为45ug/m3,同比下降28.1%;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
平均值为72ug/m3,同比下降20.1%;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6ug/m3,同比
下降51.8%;二氧化氮(NO2)浓度为7ug/m3,同比下降31.4%;一氧化碳(CO)
平均浓度为0.41mg/m3,同比下降22.6%。较2016年秋季弥勒市甸溪河流域空气
质量六项污染物指标同比均有所下降,而且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优的天数占比达
到68.5%,说明甸溪河流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较为明显(表5.8)。
表 5.8 甸溪河流域 2017 年秋季与 2016 年秋季污染物浓度表(数据来源:弥勒市环保局)

100
90
90
80 72
70 62
60
50 45
40 32
30 22
20 12 10 7
10 6
0.53 0.41
0
SO2(ug/m3 NO2(ug/m3 PM10( CO(mg/m3 O3(ug/m3 PM2.5(
) ) ug/m3) ) ) ug/m3)
2016年 12 10 62 0.53 90 32
2017年 6 7 45 0.41 72 22

自2017年3月甸溪河生态改造项目开工以来,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整治,工程
完成七成有余,部分河段实现对市民进行开放,河道已基本告别杂草丛生、道淤
积严重的垃圾河,转而呈现在市民面前的是群群白鹭栖憩翱翔、清波荡漾的悠悠
甸溪,这一湾蓝天白云下的碧水正是弥勒市民记忆中的“母亲河”。

118
第 5 章 实践研究——弥勒市甸溪河改造方法研究

甸溪河对于弥勒而言,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幸运。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背景下,
弥勒坚持治污先行,再行治水,运用海绵城市技术设施既保证了水安全又改善了
水环境,拓展甸溪河自然生态景观空间,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突出生态景观融合的同时,弥勒还挖掘提升了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红酒
文化、农耕文化等,实现了甸溪河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图5.44)。

图 5.44 弥勒甸溪河(来源:弥勒电视台)

5.4 小结

随着甸溪河改造项目的逐步建成,在坚持生态优先、保证城市水安全的前提
下,改善了城市河道滨水区域水环境,满足了弥勒市民对优美生态景观的需求,
成为了弥勒新名片。甸溪河的“海绵化”改造将生态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建设过
程中,不仅没有摒弃原有的滨水景观功能,还在生态性、文化性河道改造上进行
了创新,恢复了甸溪河的自然风貌和生态自净功能;融合了弥勒当地风土人情和
历史人文属性;突出了乡土原生动物植物的优势作用;增加了海绵城市科普教育
的内涵魅力;通过海绵城市技术措施的应用,强化了河道周边原有的渗透、净化、
吸纳、滞蓄的作用,使甸溪河成为了弥勒城市重要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会呼吸的
城市海绵体”,这验证了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是切实可行的。

119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基于此理论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阐释了目前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河道改造方面的主要成果,总结先进
经验,通过云南省弥勒市的甸溪河改造实践,具体研究分析了城市河道实际改造
工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如下:
(1)甸溪河河道应多设立退台式广场以及步道等,以增强亲水性
甸溪河流域整体高差起伏较大,结合地形设计退台式广场和步道,汛期水量
较大亦能满足河道行洪要求,保证甸溪河流域安全同时也增加了的河道景观的亲
水性。由于是退台式广场竖向设计丰富,可供人们在不同层进行活动,和水体之
间保持合理距离,有效满足各个人群的实际需求。
(2)重视营造湿地景观,提高甸溪河生态景观的功能性与观赏性
在甸溪河的开阔地带的田园乡村景观段营造湿地景观,建立湿地展示区,还
原甸溪河原本的面貌,给动植物提供必要的栖息地。滨河游憩步道基础埋设昆虫、
动物通道,保证其迁徙道路安全性,大大丰富了甸溪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水平。流
域生态景观性的提升也为人们提供了一处回味童年的场所,提高甸溪河的整体功
能性。
(3)将上盖拆除,恢复甸溪河旧貌以及河流连续性
在甸溪河局部河段被盖板、违建覆盖,尤其在弥师路桥南侧汽修站区域给人
们甸溪河断流的感受,河道改造中拆除现状盖板违建,将甸溪河隐藏地下的河段
恢复敞开,还原甸溪河的连续性,解决甸溪河水量不均及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增
强甸溪河流域的景观效果。
(4)沿甸溪河流域建设海绵城市以及软质驳岸,对水系统的问题予以解决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甸溪河城市段应在源头对雨水径流进行控制,通过城市
管网以及自然渠道有效消除地表径流,使其汇入城市绿带之后直接入河;在甸溪
河乡村田园段合适的打造软质驳岸取代硬质驳岸并利用现存的溪流、湿地以及低
洼地带对雨洪管理与生态净化系统进行构建,收集雨水经净化后入河,有效的改
善了甸溪河整体水质,有效降低城市雨涝灾害,同时在旱季还可以通过提供水源
来实现水土保持,解决水系统问题。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上,笔者充分运用生态景观、生态修
复等相关理论知识,以遵循防洪、生态、因地制宜、统筹治理、可持续发展为原

120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则,对城市河道改造方法得到下述研究结论:
(1)从宏观(流域)—中观(城市)—微观(河道)三个层面展开,构建
城市河道完善的生态景观规划方案,确定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功能区划,以保证城
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改造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实现城市河道生态景观与其他
绿色基础设施之间协调发展。
(2)确保城市河道水安全。通过水文分析计算保障河道防洪安全、河道的
畅通,避免城市沿途河道生态遭受破坏;通过建设河道湿地,完善河道用水保障
措施;通过加强监管,减少和消除废水排放,统筹规划布局及区域性综合治理,
保证河流水质。
(3)确保城市河道水生态。利用人工湿地消减水体污染物以改善河道水质;
从修复河床、恢复生态护岸等方面着手,在纵向(上-下游)、横向(水-陆)、垂向(河
道-河床)空间上回归城市河道自然形态;积极开展陆生、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加强河道生态改造中的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
(4)确保城市河道水游憩。同步进行陆域、水陆交错区域、水域游憩带三
者总体规划,其中陆域游憩带应控制好河道沿线交通体系、沿岸建筑布局、游憩
设施配备及沿岸文化的融入;水陆交错游憩带应结合生态护岸的设计,运用亲水
性的生态材质构建亲水设施;水域游憩带重点进行湿地打造,以提升水质,加强
市民环保意识。
(5)确保城市河道水美观。以安全、乡土、因地制宜、生态美学为原则,
科学的进行陆域、水陆交错区域、水域三处不同区域的植被选择,充分营造城市
河道生态绿化的景观效果。
结合甸溪河改造工程实施成果的实例论证,甸溪河实现了水体污染的消除,
回归了蜿蜒的自然形态,恢复了河道原有的水动力过程与生态服务功能,实现了
人与自然的互动、城与水的融合、生态与技术的合作。因此,上述基于海绵城市
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对于旧城更新、新城建设中的城市河道具有
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能够为后期城市河道的海绵化改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6.2 不足与展望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研究涉及领域广泛,理论基础及改造方法繁杂,
限于论文篇幅和研究深度有限,笔者分别从水安全、水生态、水游憩和水美观规
划设计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希望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补充,具体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

(1)不同的发展进程所主导的城市发展特征不同,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所遭
受破坏也不尽相同,但针对城市河道进行“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一
致的。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其中关于城市河道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掌
握依然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发展,在规划体系及管理上需要不断地完善。笔者仅从
城市河道的“海绵化”改造展开研究,存在局限性,未来关于河道改造研究应当
从全流域范围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总体把握,运用 MIKE FLOOD 等商业软件,实
现“数值模拟技术”在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河道改造研究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由于研究时间及监测条件的限制,笔者仅选取了部分污染物指标进行
监测,在日后的研究中,将从测量数据、水质监测、泥质监测方面全面摸查,更
加准确的为城市河道改造研究提供依据。
(3)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众参与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过程,可
以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提高民众对城市河道“海绵化”建设所带来效益的认识水
平与重视程度。
(4)笔者会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进一步挖掘和研究甸溪河的文脉继承与
延续。

122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致谢

岁月如流水般匆匆滑过,同济的学习生涯在无限的不舍中接近了尾声,而我
的毕业论文也已经顺利完成。从再次回归校园到毕业,这一成果的取得同我的导
师、家人和同学们是分不开的。
首先诚挚的感谢恩师戴代新副教授对我的关怀和教导。导师戴代新待人真诚
忠厚,他将自己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对于我的论文,他也是百忙之中
不吝提出写作修改意见,帮助我理清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和逻辑,而导师严谨务
实的工作态度与学术风格,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此,也一并感谢郭亚丽院长,
她具有多年优质项目实践经验,对本研究内容给予了很多帮助。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们,感谢在我攻读期间给予我支持,让我在攻读期
间能够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
感谢王玥同学,感谢三年来在关键时刻对我的帮助,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快
乐幸福!
在同济求学期间,感谢韩锋、金云峰、吴伟、王云才、陈蔚镇、刘滨谊、周
向频、严国泰、董楠楠诸多老师的栽培,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感谢研究生阶段每一位和我共同学习、共同努力的同学和朋友们。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爱人张芝榕!

2018年11月

123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晶,李迪华.城市化背景下的雨洪管理途径.城市问题,2011,9:95-101
[2] 杨冬冬,曾磊,Bruce C Anderson.城市建设中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暴雨径流管理模式及应用.
城市空间设计,2015(6):150-155
[3] 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彭建,汪安,刘焱序,等.城市生态用地需求测算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学报,2015(2):333-346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Z].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2017
[6] 孙慧宗.我国城市化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7] 曲艺,舒帮荣,欧名豪,等.基于生态用地约束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中国人口ꞏ资源与
环境,2013(1):155~161
[8] 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综述.城市规划,2005,29(9):70-75
[9] 国家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版)
[10] 黄晶.基于 GIS 的广州市新河浦社区城市雨洪模型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11] 刘海龙.清华大学景观水文设计研究,城市环境设计(UED),2016.4:134-141
[12] 刘海龙.多态一体下的自然与设计.世界建筑,2014(2):36-40
[13] 王沛永.城市绿地中的雨水利用研究.中国园林,2005:75-81
[14] 苏 彩秀 , 黄 成 敏 ,唐 亚 , 等 . 工程 建 设 中 产 生 的 水 土 流 失 评 估 研 究 进 展 . 水 土 保 持 研
究,2006,6:168-170,174
[15] 迈克ꞏ迪次.低影响开发实践.城市建设,2007,186:351-363
[16] 韩 毅 , 刘 海 龙 , 杨 冬 冬 . 基 于 景 观 水 文 理 论 的 城 市 河 道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实 践 . 中 国 园
林,2014(2)
[17] 刘海龙.当代多元生态观下的景观实践.建筑学报,2010(4):90-94
[18] 王鹏,亚吉露ꞏ劳森,刘滨谊.水敏性城市设计策略.中国园林,2010,06:15-18
[19] 刘海龙.景观水文:一个整合、创新的水设计理念.中国园林,2014(1):9
[20] [英]杰拉尔德ꞏG.马尔腾.人类生态学.袁晓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1] 李宏,梁献超,刘艳阳.城市雨水利用中的景观营造.城市问题,2009(7):44-47
[22] 翟俊.协同共生:从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到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
规划师,2012
[23] [英]奈杰尔ꞏ邓尼特,安迪ꞏ克莱登.雨水园.周湛曦,孔晓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3
[24] 刘海龙,张丹明,等.景观水文与历史场所之间的融合.中国园林,2013(11):5-7
[25] 顾红男,邓希怡.边缘绿地:冲沟地形下的山地城市设计策略阴.规划师,2014,3:32-37
[26] 潘国庆,车伍,李俊奇,等.城镇雨水收集利用.给水排水,2008(12)
[27] 车伍,周晓兵.基于雨洪控制的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中国园林,2011
[28] 夏军,张永勇,王中根,等.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水利学报,2016
[29] 胡伟贤,何文华,黄国如,冯杰.城市雨洪模拟技术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2010,(1):137-144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规范 (GB 50400-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6
[31] 王利华.中国历史的环境与历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2] 洪盈玉.景观基础设施探析.风景园林,2009
[33] Ying-Yu Huang,Gerdo Aquino.Landscape infrastructure-case studies by SWA,2011

124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研究

[34] PienIe Belanger. Ecological Urbanism. New York:Lars Muller Publishers,2010


[35] 田丰.环境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6]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3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7] 刘树坤.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水利水电技术,2003,34(1):30-32
[38] James Comer.RecoVering landscape:Es-says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 tow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39] 鲁枢元.自然与人文.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0] 刘家琳.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规划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3
[41] 孙逸增译,日本土木学会编.滨水景观设计.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6
[42]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北京:机械出版社,2007:25
[43] [美]William M. Marsh.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原著第四版).朱强,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6
[44] SpilIett,P. B. ,Evans,S. G,Colquhoun,K..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0n BMPs /SUDS:
UK-Sustainable Storm water Management in the UK.EWRI 2005
[45] F.Kaid Benfield,Jutka Terris,Nancy Vorsanger. Solving sprawl:model of smart growth in
communities across America. New York:NRDC publications department,2001:3-6
[46] 刘冠美.水工美学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7] [美]约翰ꞏ奥姆斯比ꞏ西蒙兹.景观设计学.俞孔坚,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8] US EPA. 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A Literature Review.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0
[49] Turner M G. Landscape Ecology:T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rocess. Ann. Rev. Eco1. Syst,
1990,20:171-197
[50] 张翠,姚亦锋. 南京外秦淮河规划.中国园林,2004(1):24-27
[51] 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研究.中国软科学,2016,(01):79-97
[52] [美]伊恩ꞏ伦诺克斯ꞏ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芮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53] Ted Weber,Anne Sloan,John Wolf. Maryland's Gree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land conservatio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7):
94-110
[54] Ahern J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Cities:Theories,Strategi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Green Infrastructure//Novotny V,Ahern J,Brown P,eds.Water-centric
Sustainable Communities.Hoboken:John Wiley and Sons,20l0:135-176
[55] Vale L,Campanella J,Thomas J. The Resilient City:How Modern Cities Recover from
Disaste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56] 李博.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蔓延控制.城市问题,2009(1):86-90
[57] Walker B,Salt D. Resilience Thinking:Sustaining Ecosystems and People in a Changing
World. Washington,DC:Island Press,2006
[58] 赵冈.中国生态环境变迁史.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59] 刘海龙.多维解读海绵校园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60] 迟玉娥.分析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61] Lloyd,S. D.,Wong T.H.F.,Chesterfield,C.J..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A Stormwater
Management Perspective.Industry Report, 2002
[62] James Corner. Ecology and 1andscape as agents of creativity.Ecological design and Planning.
George E Thompson and Frederick R. Steiner,John Wiley & Sons, 1997

125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63] Julie Donofrio,Yvana Kuhn,Keny McWalter. Water-Sensitive Urban Design:An Emerging


Model in Sustainable Desig and Comprehensive Water-Cycle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ractice 11(3),September 2009
[64] 刘冠美.人文水利和水工美学.中国水利,2007,11:55-57
[65] Wu J. Landscape Ecology,Cross-disciplinarity,and Sustainability Science.Landscape
Ecol,2006,21:1-4
[66] 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26
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张强强,男,1990年2月生。
2012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 园林专业 获学士学位。
2012年7月至今工作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规划工程师。
2014年3月入同济大学攻读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

已发表论文:
张强强.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河道改造方法探讨.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1)

12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