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8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

——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


调查的实证研究

研 究 生 姓
: 梁草宽
名:


: 2330046
号:

专 业 名
: 教育
称:

研 究 方
:职业技术教育财经商贸
向:

I
二〇二四年一月

II
摘要

对“赢未来”二期 10 所项目学校 2023 届的毕业生 3320 名学生问卷数据作回归分


析发现,对于学校培养方式中促进技能水平发展的核心要素而言,学校氛围对技能水
平的显著正向影响,实践评价也会显著影响学生主客观技能水平,权威控制的教学方
式对学生主观技能水平的影响较大,与客观技能水平无关,但分轨教学并不会显著影
响学生技能水平发展。为促进中职生技能水平发展,应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在课程设
置、实习实训安排、教师配置和校企合作等实践实操方面的份量,树立以技能文化为
核心的学校氛围。

关键词

中职生;学校培养方式;技能水平;影响因素

I
Abstract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3,320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the
2023 cohort of the 10 "Winning the Future" Phase II program schools revealed that, for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school cultivation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kill levels,
the school climat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skill levels, and the practical evaluation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kill levels of students, and the
authority-controlled teaching approach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subjective skill levels of
students, but the split-track teaching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bjective skill levels of
students. Authoritatively controlled teaching method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students'
subjective skill levels, independent of objective skill levels, but split-track teaching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students' skill leve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students' skill level, the weight of secondary schools in practical exercises such as
curriculum, internship and training arrangements, teacher alloc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be further enhanced, and a school atmosphere centered on skill cultu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Keywords

Secondary students; school development approach; skill level; influencing factors

I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一、问题的提出........................................................................................................................4
二、数据、模型与方法............................................................................................................4
(一)数据来源....................................................................................................................4
(二)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4
(三)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及其测量................................................6
(四)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8
三、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9
(一)班级类型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9
(二)教学方式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10
(三)实践实操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11
(四)学校氛围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11
四、总结与讨论......................................................................................................................12
(一)学校培养方式中促进技能水平发展的核心要素..................................................12
(二)重塑学校与技能养成的关系..................................................................................12
参考文献..................................................................................................................................14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普职分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分层,使得弱势群体大量集中在中职学校。中等
职业教育是否促进这些弱势群体学生积极发展、发挥兜底保障的作用,其核心在于能
否发掘出学校中具备高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中职学生发展。
中职学生发展不仅需要完成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促进高中和大
学的衔接。文雯等 [1]认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影响力活动有四个特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
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任务涉及知识面广,需不同学科、不同专长的学生合作完成,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鲍威 [2]发现促进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高影响
力教学实践包括六大核心要素: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制与参与
相互交融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课堂场域外师生互动、提供学生多样化校园经历、优
化高校经费配置结构和完善学生支持体系。按照上述思路,可以从班级类型、教学方
式、实践实操、学校氛围四维度入手识别中职阶段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
影响。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究竟有哪些影响?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
回答这一问题。

二、数据、模型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课题组选择“赢未来”二期 10 所项目学校 2023 届的毕业生名单作为抽样框。首


先,为了保证同专业大类的可比性,主要选择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装备制造、文
化艺术、交通运输、旅游、教育与体育七个大类进行抽样,在上述专业大类中不满足
抽样人数的个别学校(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补充抽样了医药卫生大类。其后,在每
个学校内部按照班级类型,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最终,抽取总样本框约 40% 的毕
业生,88 个班级 3545 人,其中本科班 12 个,贯通班 28 个,单招班 11 个,普通班 37
个。学校回收有效样本量为 3404,回收率为 96%。通过与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
研究所 2020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调查样本比较,本次抽样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去
掉填答时间少于 5 分钟的观测值后,样本包含 3320 条学生数据。

4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二)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

根据与中职学生整体发展滞后的观点不同,本研究发现中职内部的学生发展出现
较大的群体间差异,学生个人、家庭背景和基础教育经历皆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
有一定影响,见表 2-1。
在学生个人方面,非农户口、户籍地就读、教育期望本科及以上的毕业生在技能
水平方面表现领先。
在家庭背景方面,中等资产家庭、非贫困家庭、父亲职业是专业、管理人员、父
母受过大学教育的毕业生的技能水平方面具有优势。
在基础教育经历方面,在县城小学和县城初中接受基础教育、中考处于中高水平
的毕业生在技能水平方面表现领先。

表 2-1 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变量 证书 竞赛参与 竞赛获奖 系统分析 演绎推理 口头表达 书面理解 书面表达 数学知识 数据分析

非农户口 0.979 1.146* 1.387** 1.022 0.994 1.070 1.018 1.134* 0.929 0.996

(0.0893) (0.0898) (0.228) (0.0678) (0.0682) (0.0731) (0.0695) (0.0786) (0.0626) (0.0662)

本地就读 0.536*** 0.691*** 0.591*** 0.858** 0.916 0.950 0.938 0.872* 0.933 0.890

(0.0510) (0.0640) (0.103) (0.0651) (0.0746) (0.0793) (0.0776) (0.0719) (0.0755) (0.0708)

男性 0.973 0.791*** 1.350* 1.373*** 1.234*** 1.133* 1.052 1.051 1.461*** 1.391***

(0.0862) (0.0623) (0.239) (0.0922) (0.0876) (0.0812) (0.0731) (0.0755) (0.102) (0.0949)

教育期望(专科) 2.076*** 1.096 1.006 0.804 0.961 0.950 0.778 0.817 0.820 0.839

(0.453) (0.186) (0.423) (0.121) (0.146) (0.147) (0.120) (0.132) (0.122) (0.122)

教育期望(本科及 2.317*** 1.352** 1.708 1.011 1.173 1.307** 1.151 1.126 1.170 1.064

以上)

(0.450) (0.198) (0.591) (0.134) (0.156) (0.175) (0.156) (0.160) (0.151) (0.134)

家庭资产(中) 1.224* 0.906 1.160 0.849* 0.887 0.883 1.068 0.917 0.908 0.901

(0.143) (0.0924) (0.259) (0.0747) (0.0828) (0.0802) (0.100) (0.0846) (0.0804) (0.0796)

家庭资产(高) 1.258* 0.937 1.100 1.286*** 1.268** 1.328*** 1.401*** 1.347*** 1.372*** 1.416***

(0.155) (0.106) (0.282) (0.123) (0.127) (0.133) (0.140) (0.136) (0.137) (0.139)

非第一代大学生 0.785 1.128 1.089 1.180 1.092 1.140 1.138 1.078 1.112 1.165

(0.127) (0.162) (0.289) (0.139) (0.135) (0.134) (0.138) (0.128) (0.130) (0.135)

城市小学 0.872 1.244* 1.248 1.068 0.973 0.889 1.116 0.950 1.067 0.973

(0.121) (0.150) (0.354) (0.107) (0.110) (0.0958) (0.121) (0.104) (0.110) (0.102)

城市初中 1.120 0.992 1.152 1.103 1.255** 1.333*** 0.982 1.250** 0.988 1.148

(0.153) (0.119) (0.327) (0.111) (0.142) (0.142) (0.105) (0.137) (0.104) (0.120)

初中困难 1.015 1.011 1.035 0.929*** 0.918*** 0.906*** 0.940*** 0.888*** 0.911*** 0.912***

(0.0225) (0.0205) (0.0420) (0.0170) (0.0181) (0.0181) (0.0174) (0.0169) (0.0165) (0.0164)

5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省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观测值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伪R 2
0.126 0.0366 0.0299 0.0187 0.0174 0.0191 0.0145 0.0194 0.0273 0.0234

注:图中为机会比率,*** p<0.01, ** p<0.05, * p<0.1

(三)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及其测量

在众多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因素中,本文选择研究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
水平的影响。学校培养方式主要从班级类型、教学方式、实践实操、学校氛围四维度
体现。
1.班级类型。分层教学是高中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手段。支持分层教学的研究者认
为分层教学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课程层次,通过自主选
课和走班制度,为学生提供多样、更适切的教学服务,促进多元人才发展 [3]。反对分
层教学的研究者认为学校基于考试分数的分班使得分层变为事实上的分流,这种分流
不仅会对被分流者造成学业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影响教育公平 [4]。分流也未必提升优
秀者的表现。杨婧等 [5]通过断点回归发现,进入重点班没有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
重点班只造成了学业固化而非资源优化配置。和普通高中不同,中职教育中的分层体
现在就业轨和升学轨之间的差异,李桂荣 [6]认为分轨教学使得升学班的学生失去了专
业优势,面临激励、公平和效率的三重困境。但对于分轨教学是否影响中职学生其他
能力发展,研究未有进一步说明。
为测量班级类型,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被访学生班级类型情况,并以此将班级类
型分为三类:就业班,未区分班型和升学班。
2.教学方式。高中课堂内的场域学习是高中教育经历的重要构成因素,而教师教
学方式的选择不仅会影响学生高中教学质量,还会对大学学业表现产生影响。教学方
式分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两种,传统应试教育以教师讲授为
主,素质教育要求引入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方式进课堂。王田等通过对东部
某省 14000 余名高中生调查发现,因材施教、互动教学和鼓励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7]。罗凤军和刘锐[8]发现教师使用创新
性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西藏学生实现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衔接。鲍威和李姗 [9]发现以
教师为主体的权威控制型教学对大学学业的贡献很小,甚至对专业成绩具有抑制作用 ,

6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而互动探索、及时反馈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则有利于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的
学业适应。
虽然上述研究均证明创新方式教学有利于高大衔接,但受限于高考分数的选拔性
压力,有研究发现实际情况下高中教师使用讲授法的比例超过 80%,使用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和演示实验方法等学生主体方法的教师却均不足一半 [10]。在新高考改革之后,
崔玉婷[11]发现超过 80%以上北京市普通高中教学方式从从注重“ 以教为主” 变为“
以学为主”,形成了实践和教学混合螺旋的教学模式。但这种转变存在较大校际差异 ,
非示范校的转变远远落后于示范校。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普通高中的教学方式,较少关
注到中职教育中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的影响,也未能讨论这种影响是否和普通高中一
致。
本文按照高中教学方式量表(鲍威&李珊,2016)设置问卷,将教师培养方式分为
权威控制、互动探索、及时反馈、个性化四种,另外根据中职学生教学特点新增学用
结合教学方式。
3.实践实操。实习实训是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方案中最大的差别,普
通高中的实践活动多以校园活动的形式展开,但中职学校中的实习实训则正式列入培
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
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
从人力资本视角来看,实践实操不仅能够提高技能,还能提高个体的非认知能力 。
一方面,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为代表的新人力资本理论流派在扩充
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力的动态互补效应和自我生产效应。他认为,在人力资
本生命周期中,人力资本要呈现不断补充的状态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而且不同
阶段形成的能力也密切相关,一个技能的养成可以提高下一时期获取技能的能力,技
能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共同体。另一方面,实训/实践类课程通过提供实训条件、布置
工作任务等方式,开展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教学,学生可以与教师或企业导师充分交流
互动,在实践中塑造那些未来职业成功所必备的非认知能力[12]。在经验研究中,赵志
群等[13]采用 COMET 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方案,对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验班学生和
未改革的普通班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班学生在职业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的发展情况
方面的学习效果上表现均更好。但少有研究分析在中职教育中实习实训对学生技能水
平的影响。

7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对于实践实操的测量,课题组根据“杨钋课题组 2022 年高职毕业生调查的实践实


操评价量表加总”设计问卷。
4.学校氛围。学校是其在青少年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氛围作为学校这
个系统的整体反映,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学校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幸
福感,促进青少年的学校适应[14],而且有利于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15],降低其抑郁
的风险[16]。
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的学校氛围量表度作为衡量学校氛围的
指标。
技能水平指标包括三部分。(1) 职业通用能力水平量表:基于美国职业信息网络
数据库(O*NET),开发量表,包括 7 项自评职业通用能力; (2)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
能证书获得情况;(3)技能大赛参与和获奖情况。

(四)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本文模型根据因变量的类型,分别用二元逻辑斯蒂模型(Logit)、有序逻辑斯蒂
模型(Ologit)和多元线性模型(OLS)进行回归,模型如下:

Li=ln
[ Pi
]
( 1 − Pi )
= β0 + β 1 SCH i + β 2 IND i + β 3 FAM i + β 4 EDU i+ ε i ( 1 )

L j (x j)=log ¿ ¿
Y i=β 0 + β 1 SCH i+ β2 IND i+ β3 FAM i + β 4 EDU i + ε i ( 3 )

在上述公式(1)中,表示第 i 个学生证书获得、竞赛参与和竞赛获奖的概率,表
示学校培养方式的系列变量,包括班级类型、教学方式、实践实操和学校氛围四个维
度。 β 1是本研究核心关注的系数,表示在控制了学生个人( IND )、家庭( FAM ))
和基础教育经历( EDU ))特征以后,中职培养方式对学生发展指标的影响。
公式(2)适用于因变量是有序类别的变量,表示有序变量的类别,包括技能水平
中的自评职业通用能力。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与公式(1)相同。
公式(3)中,表示所有衡量学生发展指标的连续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与公式
(1)相同。
在技能水平方面,选择从客观维度(职业技能证书、技能竞赛参与和获奖)以及
主观维度(职业通用能力水平量表)来构建。
本文的自变量是学校培养,包含班级类型、教学方式、实践实操和学校氛围四维
度。

8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本文的控制变量是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基础教育经历。在个体特征中,控制户
口、是否本地就读、性别和教育期望。在家庭背景中,控制家庭经济背景(家庭资
产)和家庭文化背景(第一代大学生)。在基础教育经历中,控制小学、初中类型和
初中遇到的学业困难。此处未使用中考成绩,因为此变量缺失较为严重。具体变量说
明见下表。

表 2-2 变量说明

变量类型 变量 变量说明
班级类型 0=就业班,1=未区分班型,2=升学班
按照高中教学方式量表(鲍威&李珊,2016),将教师培养方式分为权威控
自变量: 教学方式 制、互动探索、及时反馈、个性化四种,另外根据中职学生教学特点新增学用
学校培养 结合教学方式
方式
实践实操 根据杨钋课题组 2022 年高职毕业生调查的实践实操评价量表加总

学校氛围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的学校氛围量表加总得到。
户口 0=农业,1=非农业
控 制 变 性别 0=女,1=男
量:个人 户籍地就
0=非户籍地就读,1=户籍地就读
特征 读
教育期望 0=中等教育学历,1=专科,2=本科及以上

使用易红梅等人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建设项目:河南 (2013-
控 制 变 家庭资产 2021)”项目中评定中职学生家庭资产的量表,根据家庭资产所有物使用主成分
量:家庭 分析法后,分为低资产、中资产和高资产三组。
特征
非第一代
父母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有大专及以上文凭,则为非第一代大学生
大学生
城市小学 0=农村、乡镇小学,1=县城、市区小学
城市初中 0=农村、乡镇初中,1=县城、市区初中
控 制 变 将“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内容太多,跟不上进度”、“学习难度太大,
量:基础 经常听不懂”、“学习压力过大,出现心理障碍”、“没认识到学习重要性,
教育经历 初中问题 学习不够努力”、“考试太频繁,出现考试焦虑”、“师生关系紧张,经常受
到批评”、“同学关系紧张,难以感到友爱”、“父母和家庭关心不足”9 项
学习困难按照是否存在加总得到初中问题变量。

9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三、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班级类型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

从表 3-1 来看,分轨教学并不会显著影响学生技能水平的发展,客观技能维度和
主观技能自评在就业班和不区分班型、升学班之间在 10%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 3-1 班级类型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变量 证书 竞赛参与 竞赛获 系统分析 演绎推理 口头表达 书面理 书面表达 数学知识 数据分析

奖 解

班级类型:不区分 0.797 1.010 0.881 0.883 0.873 0.972 1.089 0.941 0.905 0.860

(0.118) (0.123) (0.229) (0.100) (0.106) (0.115) (0.130) (0.112) (0.107) (0.101)

班级类型:升学班 0.992 0.835 0.930 0.922 0.864 0.913 1.006 0.851 0.890 0.839

(0.130) (0.0986) (0.223) (0.0958) (0.0983) (0.102) (0.114) (0.0967) (0.0972) (0.0922)

个体特征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家庭背景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基础教育经历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省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观测值 3,290 3,290 3,290 3,290 3,290 3,290 3,290 3,290 3,290 3,290

伪R 2
0.128 0.0389 0.0301 0.0189 0.0177 0.0194 0.0145 0.0195 0.0276 0.0237

注:图中为机会比率,*** p<0.01, ** p<0.05, * p<0.1

(二) 教学方式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

表 3-2 显示,教学方式对中职学生客观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也不显著,但会显著
影响中职学生主观技能水平发展。权威控制的教学方式能够在 1%水平上显著提高中职
学生在七种技能自评上的得分,互动探索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系统分析能力、演绎推
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在 5%水平上显著。

表 3-2 教学方式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变量 证书 竞赛参与 竞赛获奖 系统分析 演绎推理 口头表达 书面理解 书面表达 数学知识 数据分析

权威控制 0.988 0.968 0.996 1.148*** 1.143*** 1.112*** 1.147*** 1.120*** 1.143*** 1.195***

10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0.0439) (0.0372) (0.0947) (0.0396) (0.0402) (0.0388) (0.0387) (0.0384) (0.0407) (0.0429)

互动探索 1.082 1.057 1.287 1.122** 1.181*** 1.126** 1.024 1.091 1.080 1.126**

(0.0881) (0.0724) (0.228) (0.0656) (0.0716) (0.0659) (0.0601) (0.0670) (0.0610) (0.0676)

及时反馈 0.943 1.024 0.743 0.906 0.852* 0.950 1.118 1.031 0.929 0.885

(0.125) (0.107) (0.191) (0.0840) (0.0781) (0.0830) (0.105) (0.0933) (0.0860) (0.0756)

个性化 1.029 1.066 1.058 1.102** 1.065 1.078 1.009 1.094* 1.053 1.109**

(0.0633) (0.0563) (0.117) (0.0513) (0.0497) (0.0501) (0.0501) (0.0567) (0.0509) (0.0564)

学用结合 1.047 0.994 1.074 0.974 1.043 1.022 1.076 1.018 1.003 0.955

(0.0800) (0.0629) (0.162) (0.0535) (0.0582) (0.0541) (0.0609) (0.0583) (0.0565) (0.0527)

个体特征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家庭背景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基础教育经历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省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观测值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伪R 2
0.129 0.0391 0.0395 0.0283 0.0306 0.0294 0.0247 0.0315 0.0341 0.0352

注:图中为机会比率,*** p<0.01, ** p<0.05, * p<0.1

(三) 实践实操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

表 3-3 显示,实践实操能够显著提升中职学生主、客观技能水平发展。实践评价
每提高一分,学生获得技能证书的概率提高 3.3%,参与竞赛的概率提高 3.3%,竞赛获
奖的概率提高 7.3%,学生各种技能自评也会显著提升 0.08~0.13 个等级。

表 3-3 实践实操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变量 证书 竞赛参与 竞赛获奖 系统分析 演绎推理 口头表达 书面理解 书面表达 数学知识 数据分析

实践评价 1.033** 1.033*** 1.073*** 1.102*** 1.132*** 1.117*** 1.116*** 1.124*** 1.078*** 1.107***

(0.0130) (0.0115) (0.0280) (0.0117) (0.0126) (0.0126) (0.0121) (0.0128) (0.0115) (0.0118)

个体特征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家庭背景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基础教育经历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省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观测值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伪R 2
0.128 0.0387 0.0364 0.0291 0.0348 0.0329 0.0279 0.0347 0.0337 0.0349

注:图中为机会比率,*** p<0.01, ** p<0.05, * p<0.1

11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四) 学校氛围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

表 3-4 显示,实践实操能够显著提升中职学生主、客观技能水平发展。实践评价
每提高一分,学生获得技能证书的概率提高 3.3%,参与竞赛的概率提高 3.3%,竞赛获
奖的概率提高 7.3%,学生各种技能自评也会显著提升 0.08~0.13 个等级。

表 3-4 学校氛围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变量 证书 竞赛参与 竞赛获奖 系统分析 演绎推理 口头表达 书面理解 书面表达 数学知识 数据分析

学校氛围 1.050*** 1.053*** 1.094*** 1.047*** 1.058*** 1.064*** 1.064*** 1.056*** 1.038*** 1.032***

(0.0110) (0.00979) (0.0190) (0.00855) (0.00858) (0.00856) (0.00864) (0.00866) (0.00827) (0.00826)

个体特征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家庭背景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基础教育经历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省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观测值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伪R 2
0.132 0.0440 0.0480 0.0222 0.0228 0.0257 0.0210 0.0245 0.0297 0.0250

注:图中为机会比率,*** p<0.01, ** p<0.05, * p<0.1

四、总结与讨论

(一)学校培养方式中 促进技能水平发展的核心要素

总结来看,对于学校培养方式中促进技能水平发展的核心要素而言,学校氛围对
技能水平的显著正向影响,实践评价也会显著影响学生主客观技能水平,权威控制的
教学方式对学生主观技能水平的影响较大,与客观技能水平无关 ,但分轨教学并不会
显著影响学生技能水平发展。下表总结了分轨教学、教学方式、实践实操和学校氛围
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影响。

表 4-1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影响

班级类型 教学方式 实践实操 学校氛围


学生发
发展能力指标 不区
展维度 升学班
分 权威控制 互动探索 实践实操 学校氛围
技能证书 +*** +***
技能
竞赛参与 +*** +***

12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竞赛获奖 +*** +***


职业通用能力 +*** +** +*** +***

在促进中职学生技能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实践实操和学校氛围。良好
的实践实操和学校氛围体验对学生主客观技能水平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前者可直接促
进学生技能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经验的积累,后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技能养成的认同感 、
提升技能学习动机和投入。
技能大赛参与经历和获奖改变了许多学生的人生道路,为他们提供了升学和就业
的捷径。同时,学校重视技能的氛围帮助学生重建了自信心、挖掘了自身潜力,形成
了积极的学习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为应试教育做铺垫的分轨教学对学生主客观技能水平均不会产生
显著影响。同时,权威控制和互动探索型教学方式的使用对客观技能水平没有显著影
响,但会促进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 重塑学校与技能养成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要重视高影响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实践实操和学校氛围作为重点 ,
重塑中职学校的技能文化。
“上手”和“劳动”可以促进全人成长[17]。劳动是人类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的活动。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基本作用之一是保持和促进手的发展进而
促进脑的发展。海德格尔展开了劳动/操劳、工具、世界之间关系的丰富内涵。人唯有
经由劳动才能理解指引网络,理解真实世界。劳动教育的目的因而与认识工具、认识
世界联系紧密。
技能养成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围绕技能养成开
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核心是专业课教学、实践实操和技能校园文化建设。如
本文发现所示,实践实操和学校氛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显著和积极的因素,它们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发展,而且可以毕业生人格、价值观、亲社会
行为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因此,要关注实践实操和学校氛围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价
值,通过组织建设和资源配置加以保障。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在课程设置、实习实训
安排、教师配置和校企合作等方面体现对实践实操的重视。同时,在资源配置方面,
要加大或者至少不再不减少学校对实践实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此采用可

13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能减缓中职学校“去技能化”的速度。
此外,有必要重新树立技能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重塑学校的技能文化。要
适当控制应试教育文化在中职学校的扩散,树立以技能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氛围 ,鼓励
合作、降低竞争,为学生发展提供宽松和多元化的空间。本研究已经发现,在所有影
响因素中,学校氛围对学生技能水平以及情感和行为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重要 。在低
竞争性、高合作性的学校氛围中,弱势群体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被应试教育打压的自
信心、自我效能感和潜力被逐步激活,他们以技能发展为中心重建了自我身份认同。
因此,维系和发展学校技能文化、控制应试文化的过度渗透,对学生技能养成和自我
发展都至关重要。

14
学校培养方式对中职生技能水平的影响——基于 2022 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5
1
[] 文雯,初静,史静寰.“985”高校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8):92-98.
2
[] 鲍威.跨越学术与实践的鸿沟:中国本科教育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探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
论,2019,17(03):105-129+190.
3
[] 张永久,孙玉丽,陈洁琼.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实施分层教育的思考——基于浙江省部分高中的实践[J].教育理
论与实践,2016,36(11):13-15.
4
[] 史丽晶,吴珍妮,刘建新.高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现状与对策——以重庆市两所高中为例[J].教育导
刊,2010(08):32-36.
5
[] 杨靖,叶晓梅,杜育红.重点班能否提升高中生的学业成绩?——基于西部某市普通高中的断点回归设计研究
[J].教育经济评论,2022,7(05):41-61.
6
[] 李桂荣,李向辉,易红梅.中职示范学校育人质量的抽样调查与试点评估[J].教育与经济,2016(01):75-83.
7
[] 王田,刘启蒙,田艳艳等.教学方式、学习压力和学习兴趣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有调节的中介
模型[J].教育科学研究,2021(10):63-69.
8
[] 罗凤军,刘锐.试论高中数学教师在高中与大学数学衔接中的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22,31(05):41-47.
9
[] 鲍威,李珊.高中学习经历对大学生学术融入的影响——聚焦高中与大学的教育衔接[J].清华大学教育研
究,2016,37(06):59-71.
10
[] 赵淑梅.普通高校与高中人才培养模式衔接问题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4):73-79.
11
[] 崔玉婷.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变革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对北京市 70 所普通高中学校的调查[J].教
育科学研究,2022(05):18-24.
12
[] 乔治·库, 金红昊. 非认知能力:培养面向 21 世纪的核心胜任力[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9, 17(03): 2-
12+187.
13
[] 赵志群,林来寿,张志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学习效果评价:一项实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
报,2014(07):74-79.
14
[] 杨飞龙,李翔,朱海东.学校氛围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19,27(02):396-400.
15
[] 杨传利,青晨,黎玉兰等.学校氛围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
[J].教育学术月刊,2023(01):36-43.
16
[] 许有云,周宵,刘亚鹏等.学校氛围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14,22(05):860-863.
17
[] 卢晓东.劳动教育与创新:从工具视角开敞的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01):94-10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