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珺亮 - 2023 - 重遇美国 后殖民主义批判与林京子的"弄堂"叙述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NIHONGO NO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GAKUSHU TO KENKYU 文学研究

重遇美国
后殖民主义批判与林京子的“弄堂”叙述
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 黄珺亮

[摘 要] 以原子弹爆炸体裁文学登上文坛的日本战后作家林京子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

长达 40 余年的写作生涯中,
发表过许多以幼年在上海虹口租界生活经历为蓝本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构
建起来的、
被她称作
“路地”
的弄堂空间随着政治、
历史环境的变化和作者本人生活轨迹的改变,
也在不
断发生着变化,其最初借由幼童视角刻画出的“女性乌托邦”式的想象空间,最终被还原到了一个具有
殖民属性的空间,
笔者认为其转折的关键是发生在林京子生活在美国的三年(1985-1988)期间。本文
首先对虹口租界的历史进行了考察,
指出了二十世纪初至战前美国在虹口的势力及其在林京子幼年生
活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以此为背景深入分析对比了林京子在 1980 年代初期之前及中晚期之后发表的
不同文本,
阐述了她是如何以美国、
尤其是前殖民城市新奥尔良为镜像,
对自己幼时生活过的虹口弄堂
这一文学空间进行重新想象和构建的。在此过程中,
“上海”
这一原本被设定为个人体验的场域与新奥
尔良的殖民史乃至驻日盟军的占领史产生了共鸣和连结,
这也可以被理解为是林京子为了将虹口弄堂
带出中日关系的二元论,
在二战史和冷战史中还原为人类的普遍经验所作出的努力。

[关键词] 林京子 美国 弄堂空间 后殖民主义 叙述


DOI:10.13508/j.cnki.jsr.2023.06.017

总体装饰风格十分接近中式,
但吊柜的位置、
大小
和样式则明显更偏向美式。众所周知,
林京子幼
引 言
年随父母在战争时期的上海生活了十四年(1931-
2012 年 12 月 ,
笔者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 ,
跟 1945),
归国后于 1945 年 8 月 9 日在故乡长崎遭受
随菲利斯女学院大学岛村辉教授及清华大学王中 美国当年在日本投放的第二颗原子弹的袭击,

忱教授等人前往日本神奈川县逗子市拜访日本作 奇迹般地得以幸存。林京子随后经过近二十年的
家林京子(1930-2017)。这是一栋漆成天蓝色的 自 1963 年起开始在杂志《文艺首都》上发表
沉默,
独立两层小楼,
通向大门的两三级台阶旁竖着一 并于 1975 年凭借以其自身经历为蓝本写成
作品,
个独立的木质邮箱,
同样漆成了天蓝色,
上面用大 的小说《祭场》
(『祭りの場』
)获得第七十七届芥川
写英文字母写着“HAYASHI”几个字,
其布局与笔 奖,
在日本文坛正式打响名号。在《祭场》之后发
者在美国所见惯的独栋住宅并无二致。也许是因 表的如“黄砂”
( 1978)和《米歇尔的口红》
「黄砂」,
为来访者中有几位来自中国的客人,
这天的午饭 『ミッシェルの口紅』,
( 1980)等几部作品中,
她亦
林京子特地为大家准备了大肉包子和松花皮蛋, 回忆起幼年时在虹口弄堂(她称为“路地”)里的生
以及印着“绍兴咸亨酒店”等金字的筷子。坐在紧 活,
之后又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两
挨厨房的小饭厅里,
笔者注意到林京子家厨房的 次重返上海并留下了数篇以此为基础的文学作

21
文学研究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品,
如《上海》
(『上海』,
1982)《
,玩具箱》
(『玩具箱』, 的外国军舰也时刻在提醒着人们其他列强势力
(『仮面』,
1996)和《假面》 1997)等,
并在其文学生 (如美国和意大利)的存在。不过,
与此同时,
林京
涯中对自己战前在上海的那段生活经历不断进行 子也十分肯定地强调,
当时的虹口是“日本人的街
反刍和思考,
反思其战争背景和侵略本质。换言 区”,
而且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
日本甚至掌握
之,
林京子的一生究其生活经历和人格、
思想的形 了整个上海的主导权。 [2] 且不论这一叙述是否符
成等方面均与中国有密切联系,
对此已有许多中 合历史事实,
至少它说明了孩童时期的林京子对
[1]
外学者做过详实的调查、考证和研究, 在此不做 于当时的日本势力在上海迅速且强势扩张的印
赘述。 象,
这一印象与一般民众对战时虹口的想象大约
与此相比,
关于美国在林京子的人生和写作 也是吻合的。然而,
尽管在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史
中扮演的角色,
虽然在部分研究中亦有被提及,
但 上虹口地区的确是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最为人所
绝大多数都停留在她与核爆、核能的关系这一层 熟知 ,但事实则是 ,早在首批三名日本商人 [3] 于
主要涵盖了作家从 1945 年的长崎原子弹爆炸
面, 1870 年自长崎登陆虹口之前,
根据上海社会科学
到上世纪末造访美国新墨西哥州核弹试验室,
再 院 1999 年出版的《虹口区志》[4] 所记载,
美国圣公
到 2011 年福岛大地震核泄漏事件之后的批判。然 会主教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就已于 1845
而,
据笔者所见,
美国不仅是给林京子留下终生创 年 5 月抵达上海开始传教,
并于 1848 年得到了位
伤的始作俑者,
而且无论是战败后以美国为首的 于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地区作为美国居留地。而
盟军对日本长达七年的占领期,
还是她跟随儿子 且,
明治初期前往上海的日本人大部分都是搭乘
的家庭在美国生活过的那三年(1985-1988),
对于 由英国的 P&O 汽船公司或是美国的太平洋邮轮
她的生活方式和写作、尤其是她对日本国家战争 公司(Pacific Mail S.S.Co.)开辟的定期航线从横
责任的反思都提供了新的刺激,
促使其开始使用 滨、
神户或者长崎入境的;
等到日本本国由三菱汽
新的语言和从新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战争体验。 船公司首次开设从横滨到上海的海外航线,
已经
本文将从林京子生活过的虹口租界的历史出发, 是 1875 年 2 月的事了。
(陈祖恩 ,2010:16-17)总
对比分析林京子在 1980 年代初期之前及中晚期 之,
日本在虹口的势力范围与旧美国租界的覆盖
之后、也就是她在美国生活之前与之后发表的几 范围几乎完全重合,
直到二十世纪初为止,
苏州河
篇作品中对上海弄堂生活的不同构建,
来揭示这 以北仍常常被当地报刊和居民称作“美界”
(虹口
种变化。而以笔者之管见,
这方面的讨论到目前 区志编纂委员会,
编,1999:
157)[5]。
为止在关于林京子及其作品的研究中是基本缺 由此可以想见,
美日势力在虹口的新旧交替
失的。 势必经历了数十年的对抗、
竞争、
妥协与共存。早
在甲午战争之后,
日本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和在华
开设工厂的特权,
提出在吴淞开设日租界的要求,
1 游荡在虹口租界的美国幽灵
就遭到了英美的抵制而未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
林京子在其作品中曾多次表示,
自己早年生 后,
日本取代德国势力,
渗入虹口的工部局董事会
活过的虹口是一个聚集了多种族、多国籍人民的 并于 1932 年一二八事变后全面控制了
和巡捕房,
杂居地。其中,
在她描写上海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公共租界北区、
东区及毗邻的越界筑路地区,
也就
过的、
作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外国人, 自 1927 年至 1938 年间,
是原来的“美界”。然而,
主要包括了白俄罗斯人(有音乐老师、面包店店 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陆战队共同征用虹口公园进
主、
妓女等)、
英国人(弄堂的房屋管理人)、
印度人 行军事演习[6] ,
又充分说明了不同列强在同一地理
(学校看门人、
工部局巡捕)等等。除此之外,
每天 空间妥协与共存的可能性。1938 年以降,
美日势
飘扬在外滩建筑上的各国国旗和停泊在黄浦江上 力在虹口的对抗日渐激化,
彼此冲撞的事件也常

22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文学研究

见于当时的史料记载。如 1939 年 3 月,
美军出动 歇尔的口红》等回忆上海生活的作品中借由不谙
其驻上海第四海军陆战队驱赶聚集在位于其辖区 世事的幼童视角有过多处描写。鉴于林京子的父
内南阳路 39 号的亲日派苏浙皖税务总局局长邵 亲当时在日本最大的“国策会社”之一的三井物产
式军府邸的日本宪兵,
并因此触发了临时警备状 煤炭部供职,
而我们已知三井等大公司在战争期
在 1942 年 12 月 8 日即偷袭珍珠港事
态。 又如,[7]
尤其是考虑到 1931
间参与了战时物资的调配 [11] ,
件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天,
日军又在位于租界边界 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战争爆发、日方对煤炭需
的爱多亚路(今延安西路)上进行了反美抗议游行 求激增,
而彼时南京政府为发展国内煤炭产业而
[8]
活动。 也就是说,
作为西方近代化过程中的后起 提高了煤炭的进口关税,
从日本运煤炭至上海变
[12]
之秀,
日本帝国在虹口地区的势力形成既非一蹴 得非常困难, 其父选择密勒路弄堂居住的原因
而就,
也并不稳定;
在“日本租界”
“上海的小东京” 似乎很明显:
这里不仅紧挨着虹口市场,
步行又可
这类过于笼统的名称背后,
是虹口地区所见证的 至黄浦江码头,
且三井物产所雇佣的码头上的中
列强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不断碰撞。这 国苦力皆归林京子家房东的儿子调配,
实在难以
些碰撞按理说显而易见,
但在围绕虹口地区的现 解释为无心而随意的选择,
更非如文学评论家黑
有抗战叙事中常见的“中国”和“日本”这一二元对 古一夫所猜测的那样,
是因为其父的原生家庭在
立式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之下,
对其复杂性的讨论 长崎经营一个专门服务外国船员(包括中国人和
又极易流于表面,
或是隐入历史背景之中。 朝鲜人)的餐馆,
因此他自幼英语流利并习惯与外
从地图上看,
林京子幼年生活过的“密勒路” 国人相处 ,对于闭塞的日本人社群反倒不适应。
(今峨嵋路)和虹口市场这片弄堂区位于共同租界 2007:
(黒古一夫, 99)[13]
北半区的东南角,
紧邻苏州河,
离黄浦江上的码头 也就是说 ,在密勒路 281 弄 12 号 [14] 的那栋英
也不远,
在地理位置上属于苏州河以北,
正是在原 式瓦房里前后居住了 12 年之久的林京子一家,

来的“美界”范围之内。尽管密勒路弄堂离日本人 然是弄堂里唯一的一户日本人,
邻居多为较为富
在虹口的传统聚集地,
即原日本领事馆和东本愿 2001:
裕的中国人(林京子, 213),
弄堂的周围还混
寺别院周围、位于闵行路、武昌路一带(虹口区志 居着木匠、
小贩、
工部局警察、
妓女、
苦力等庶民阶
1999:
编纂委员会编, 165、
185) 有一定距离,
[9]
且弄 层,
总之似乎是脱离了日本侨民在虹口的传统社
堂的居民主要是中国人而非日本人,
但它的地理 区而融入了黄浦江边中国人的普通生活;
但如上
位置决定了其对于日本帝国而言绝非无关紧要之 所述,
密勒路弄堂与日本帝国之间的连结并不薄
存在。据有关上海市工部局的档案资料记载,
在 弱。而且到了 1930 年代,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早
1920 年代日军在密勒路 821 号甚至设置过警察 已迁到黄浦路 25 号,
仅相隔两三个街区,
因此密
[10]
局, 由此可知这里曾是日本帝国统治机器在上 勒路弄堂事实上完全是处于后者的情报网范围之
海的长臂之一。位于弄堂口的虹口市场(旧称“三 内。更少被提及、但十分耐人寻味的另一个事实
角地市场”,
位于今峨嵋路、汉阳路和塘沽路之间 是 ,当时的美国领事馆位于黄浦路 36 号(今 60
的三角地带),
是上海最早、也是当时最大的室内 号),
与日本领事馆毗邻(虹口区志编纂委员会编,
菜场,
不仅“供应从长崎运来的新鲜鱼和蔬菜,
到 1999:161)[15] ,也就是说 ,密勒路弄堂也属于美国
处都有日式的鱼店、
小菜店、
点心店、
衣料店、
拖鞋 领事馆的步行范围和辐射网之内。不仅如此,

店等” 1999:
(虹口区志编纂委员会编, 172-173), 京子家的弄堂离位于昆山路 135 号的基督教会景
而且这里也是战时物资、劳动力和情报流动和交 林堂(1981 年更名为景灵堂)仅有六七百米的距
易的第一线。当日中发生摩擦、
战事紧急的时候, 离,
比到当时虹口日本侨民的宗教中心西本愿寺
双方的行动皆在虹口市场内或明或暗、时而不动 别院(1906 年在文监师路 114 号开院,
1931 年移至
声色、时而又剑拔弩张地展开,
对此林京子在《米 乍浦路 471 号)还要更近。景林堂是当时上海规

23
文学研究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模最大的教堂,
前身是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 天台上下来的母亲说,问题不大,对方没有反
(Young John Allen)于 1882 年在昆山路开设的中 击,
说着打开了收音机。
西书院底层所设置的礼拜堂。据景林堂前牧师姚 收音机里只有哔哔哔的信号音,并无新闻
民权回忆,
该教堂与当时的亲美派中国人、
尤其是 报道。母亲跟我们描述着外面的情况,坚称肯
蒋介石 、宋美龄家族关系异常紧密。蒋介石于 定是“出云号”,说是看到烧得火红的炮弹穿过
1930 年经当时景林堂的牧师江长川之手受洗, [16]
江面上空,沿着直线往远处飞去了。又过了一
而宋氏姐妹及其父母则是景林堂的信徒,
经常前 会儿,新闻也报道了,果然如父母亲所料,
“出云
往做礼拜。事实上,
宋父宋耀如曾是中西书院的 号”袭击了英国战舰,而且这次袭击和珍珠港袭
教员,
宋美龄则曾参加过景林堂唱诗班。 [17]
击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在发动袭击之前,
“出
如上所述,
林京子在战后几十年期间始终念 云号”曾派出军队代表去和英美两国战舰进行
念不忘的虹口弄堂看似湮没于普通中国人居民区 交涉,劝说其投降,美国接受了劝告,英国则没
之中,
林家在弄堂里的日常生活与日本或国际政 有。于是,乘风破浪开进港口的美国军舰被日
治也仿佛并无太大关系,
但若仔细分析起来,
她幼 本海军所接收,而英国军舰则被击沉到了黄浦
年的生活环境其实不仅正处于日本帝国在上海的 江底。[19](笔者译)
权力中心,
而且也十分接近美国及亲美派在虹口
之所以说这段描写“模糊”,
是因为尽管它叙
的政治与宗教据点。然而在林京子早年的文学作
述的是作家在虹口的家中亲历太平洋战争在远东
品中,
美国的存在似乎被有意淡化,
多数时候仅作
的开战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但文中所有信息
为她在虹口的日常生活图景的一部分出现,
且被
皆是转述他人之所见和所说,
并无有关本人亲眼
提及的通常只是比如外滩高楼上的米字旗,
黄浦
所见的任何事实的确切描写。至于这段文字中所
江上的美国船舰,
或是偶尔掠过的美国电影(《乱
刻画出的“出云号”的威力和日本海军的强势,

世佳人》
)和小说(
《汤姆叔叔的小屋》
)等等。在多
是十分符合贯穿《回响》这部作品全篇的爱国主义
年后的一次访谈中,
林京子才坦言,
幼年的自己虽
基调。再联想到多年后林京子在访谈中详细描述
然住在租界,
对于战争的发生却始终浑浑噩噩,

过当年看到美军军舰那简洁又凌厉的外形时的震
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
目睹美军在虹口的活动
撼,
和对比日本军舰的粗制滥造时心中暗自涌起
轨 迹 ,才 生 平 第 一 次 意 识 到 日 本 战 败 的 可 能
的对于战败这一可能结局的不安,
这便十分有趣
性。 [18] 但是,
关于这些她个人意识形成过程中的
了。不论如何,
尽管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林京
冲击性时刻,
她在早期作品中并无太多提及。比
子已经在虹口租界生活了数年,
且日常接触的主
如在《回响》
(『響』,
1977)中,
对此仅有一段如下文
要是日本人和中国人社群,
但在她当时的生活中,
所示非常模糊的描写:
美国是一个重要的他者,
并且对她战争意识的形
12 月 8 号凌晨大约三四点钟,上海的街道 成带来了巨大刺激。只不过在她的早期作品中,
在炮火声中摇晃着惊醒过来。母亲冲上二楼, 这个他者被淡化成了看似日常风景中的一个似有
跑进我们的房间,拉开抽屉,翻出我们最好的衣 似无的存在。
服,这些衣服通常只会在参加典礼的时候穿。 然而,
即便是这样,
正如玛丽·路易斯·普拉特
“穿上,”她简短地说,然后补充道,
“ 呆在床上, (Mary Louise Pratt)形容阿根廷散文作家胡安娜·
盖好被子。”便跟着父亲去了三楼的天台。一上 曼努埃拉·戈里蒂(Juana Manuela Gorriti)在其作
天台,黄浦江的江面一览无余。父亲和母亲都 品中描绘的那幅“超级历史化而非去历史化的美
在“上海事变”中听过炮火声,据说当下便猜测 洲风景”时说的那样,
“这风景绝非是空洞无物的,
出那些不明来源的炸裂声是来自“出云号”。从 ”[20]普拉特在其著作《帝国之眼:
它到处都是历史。

24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文学研究

旅行写作与跨文化》 (contact
中多次使用“接触地带” 批判力,
但似乎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外界对于她的
zone)的概念来精准定义了这种作为“帝国遭遇的 弄堂叙述仍然在集中探讨“故乡”这一图景是如何
空间”的殖民地风景,
也即,
这是一个“在地理和历 在她两次重返上海之旅之后随着中日关系以及作
史意义上分割的人们彼此接触并建立不间断关系 家心境的变化而被打破的。
的空间,
通常涉及高压政治、
种族不平等以及棘手 不过,
既然林京子生活的密勒路弄堂是一个
冲突的情况” 2017:
(玛丽·路易斯·普拉特, 10)。她 密集而典型的“接触地带”,
这一空间是多国角力
又补充道,
“接触地带这一概念‘调用先前被地理 的产物,
这种角力又使得作家不断地根据影响她
和历史分离的主体如今共存的空间和时间,
也就 的多元文化指示物来给自己定位。由此便可以推
是他们的轨迹现在彼此交错的点’,
来‘探讨殖民 断,
她与弄堂之间所产生的连结在结果上必然要
者与被殖民者,
抑或旅行者与被旅行者(travelees) 大于单一指向某一个国家或是某一种文化的感
之间的关系,
根据的不是分离,
而是共存、
互动、
连 情。那么,
这一空间也就必然不能够作为一个可
锁性的理解和实践,
并且常常是在根本不均衡的 以代表(且仅代表)上海、甚至中国的空间来被记
权力关系中’。
” 2017:
(玛丽·路易斯·普拉特, 11) 忆、
想象和叙述。也就是说,
将林京子的弄堂叙述
可以说,
林京子生活过的虹口租界与帝国扩张时 称为“上海故事”或是“中国故事”这种提法本身就
代的其他许多殖民地一样,
代表了一个多文化、
多 是一个悖论,
而且前者作为“接触空间”的独异性
种族、
多国籍(或是无国籍)人口彼此接触、
互动和 也是生活在战后的我们对于后两者的理解中所未
共存的空间和时间;
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 必具有的。林京子在战后对所谓“故乡”上海的访
形势和军事斗争,
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甚至可以 问之所以会导致某种“失乡”的错觉,
其本质在于
说是一种必然结果。但是,
“接触地带”这一概念 支撑着那种旧有连结的物理空间的消灭,
其中固
的本质恰恰在于这种混杂和共存背后的那些“通 然有新旧日本、
新旧中国、
新旧虹口等等之间的变
常涉及高压政治、种族不平等以及棘手冲突的情 化,
也必然包括了那些共存、
混杂、
互动和“棘手冲
况”。因此,
如果我们仅仅将目光投向那些频繁出 突的情况”的消失,
而无疑后者才是她幼年时期弄
现在林京子幼年时期的弄堂生活中的外国因素, 堂生活的底色。本节的讨论正是为了阐述在这种
如德国人开的香肠店,
白俄罗斯人开的烤面包店, 底色中,
在曾是“美界”的虹口游荡不去的美国势
或是美国的电影和小说等等,
并据此描绘出一幅 力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这种重要性不仅仅是文
多文化共存主义式的幻象,
而不是把这些表象背 化表象上的,
更是深层结构上的;
不仅仅是隐藏于
后的那些“根本不均衡的权力关系”及其历史成因 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的,
更是具体存在于弄堂居
和影响装置拎到台前来公诸于众,
我们的叙述和 民的日常生活里的。
分析在事实上就已经成为了帝国的帮凶。遗憾的 林京子在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所谓
是,
尽管如上文所述,
当年这些错综复杂的权力构 (主要是指 1980 年出版的《米歇尔的
“上海故事”
造在林京子跨越几十年的上海叙事里都能找到蛛 口红》及 1983 年的《上海》,
以及出现在其他一些
丝马迹,
但这些细节在目前对其幼年弄堂生活的 短篇中的较为零散的叙述)中以弄堂空间为蓝本,
研究中却常常缺席,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在林京 借由幼童的视角回忆/构建了某种普拉特所谓的
子自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早期之前对于弄堂的 “女性乌托邦”
(feminotopia)。支撑着这一“女性
构建和想象中,
她也是以“乡愁”为情绪底色,
反复 乌托邦”叙事的,
是林京子与母亲及三个姐妹在日
描绘着普通中国人与普通日本人在战争中和睦相 常生活中与弄堂里的中国母亲、佣人和孩子们相
处的女性/孩童世界这一图景。尽管林京子在美 处的大量细节,
以及作家本人在同时期不同作品
国生活的三年期间及其之后多次重新书写虹口弄 中对弄堂中的和谐氛围的反复构建:
“我一边在日
堂时,
对同一段历史展示出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 本人与中国人之间复杂地来回穿梭,
而另一边,

25
文学研究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日常生活中,
我们又都有着‘弄堂里的孩子’这一
共同身份。和她们一起玩的时候,
我认为自己作
2 黄浦江与密西西比河的镜像
为伙伴,
与她们是处于对等立场之上的。尽管是
暂时借住的土地,
我却活得随心所欲。我们并没 “上海与八月九日”是林京子发表于 1981 年
有互相歧视。
” 1981:
(林京子, 110)然而,
多年以后 的一篇评论文章,
收录在岩波书店出版的、
由大江
我们才从林京子的其他作品中得知,
互相心怀芥 健三郎等人主编的一套名为『文化の現在』的丛书
蒂的事在林家弄堂生活的十二年里其实层出不 中的一本叫做『中心と周縁』的集子里。在这篇文
穷,
比如房东的孙女波波因为仇日而一直拒绝和 章里,
林京子以第一人称回忆起了上海和虹口弄
她说话,
每经过身边必斜目而视;
林京子的某个姐 堂的生活。虽然这些回忆与她两年前连载(后来
姐在弄堂里跳皮筋又被人从二楼丢了粪便在身上, 集结成了一本书)的小说《米歇尔的口红》中对弄
[21]
等等。 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弄堂叙事中的林京 堂的描写高度重合,
但毕竟是脱下了“小说”这层
子就像是普拉特笔下的女性社会探索者那样,
“如 面纱,
因此将其作为作家幼年生活的一部分来重
果说资本主义先锋的话语是由审美(或反审美)范 新审视应该是没有争议的。这篇文章将林京子
畴与经济范畴的融合构造的,
那么女性社会探索 1931-1945 年之间的上海经历与 1945 年 8 月 9 日的
者的话语则将政治与个人融合在一起。先锋主义 原子弹爆炸经历进行了对比,
指出无论何时,
“八
者倾向于将他们的叙述情节设计成由改造和支配 月九日”都是一个“负”的经历,
但在上海与父母姐
的幻念所激发的对成就的追求,
女性探索者设计 妹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年却成为了她人生中少有的
的情节却是追求自我实现和社会和谐的幻念。
” 温暖光源;
只是随着对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
这一
2017:
(玛丽·路易斯·普拉特, 217-218)林京子描 光源也渐渐从自己人生的中心移到了边缘的位
绘的这幅社会和谐的幻象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之 置。关于当时的虹口地区,
林京子是这样描述的:
下带有奇异的违和感和飘渺的乐观主义,
无疑是
对于个人生活的某种完全政治化的构建。其深 日本国统治下的虹口地区横跨苏州河两
层原因虽然无法严格考据,
但或许与作者写作时 岸,位于(租界的——笔者注)东北角。苏州河
所处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日关系的“蜜 上有座花园桥(即外白渡桥——笔者注),桥堍
月期”有着某种关联。不过 ,如果说八十年代早 为公共花园,也就是那个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
期作品中的弄堂这一“女性乌托邦”倒叙了一个 内”牌子的公园。昭和十六年十二月八日之前,
来自帝国边界的信息,
要经过抽丝剥茧才能对当 以苏州河为界,日本人与白色人种 的社会一分
····
时盘踞在虹口的帝国怪兽进行解密,
那么到了八 为二。公共花园在租界的那一边,在租界或是
十年代中期以后,
林京子则在经历了那三年的美 外滩上班的日本商社职员们最多就是午休时去
国生活之后,
以美国的新奥尔良为镜像,
对弄堂这 走走,日本居民貌似也很少会去那个公园里
一空间的现实与虚构、
过去与现在、
异国情调与残 玩。在这两个地区,比起日本人和白色人种来,
····
酷日常进行了非常直白的反思。在以下章节中, 生活的中国人更多。然而,他们的存在却被淹
笔者将着重对比分析林京子的两篇文章,
即“上海 没在了那数量惊人的日之丸和米字旗之下,给
与八月九日”
( 1981)和“去河
「上海と八月九日」, 人的印象仿佛只是某种具有当地特色的点缀
边”
( 1990),
「河へ」, 来勾勒出她的弄堂叙述的转 品。之后,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租界那一边
变。同时,
我们亦可追溯她在美军占领期下度过 也变成了日本人的天下,建筑物顶上的旗子换
的青春年代,
这本来是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在林京 成了日之丸,日本掌握了上海全市的主导权。
子(以及所有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人生中扮演重 三色旗和米字旗一夜之间变成了日之丸,那一
要角色的另一个层面,
却较少为人提及。 天的奇异风景和那种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这

26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文学研究

正是适合占领这个词的、巧妙的、瞬间代替更迭 “战争”
的终结只与美国有关,
无论是日本政
··
的风景。但这历史性的瞬间更迭过于简单,就 府还是日本国民,
都不想把战败视作在中国大陆
像是眼前以欧芹作装饰的西餐盘子突然换成了 这场深陷泥沼的战争之失败。昭和日本的战争
日之丸便当的铝制盒子那样,让人觉得怪异。 是始于中国的战争,
而且在中国大陆的战争始终
我一边眺望着还没看惯的外滩风景,一边想着, 在延续着。然而,
这场发生在大陆但从未被称为
那是欧芹们的街道啊。混凝土和大理石的建筑 “战争”
的战争,
却是以太平洋战争的战败而被终
物还是和色彩丰富的国旗更般配,我当时就单 结的。不过,那是日美之间的了断,而非日中之
纯那么想着。
(笔者译。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下同) 间的了断。在日本战败的同时进入激化状态的
1981:
(林京子, 117-108) 中国内战,以及“人民中国”成立后的朝鲜战争,
延宕了日中之间的了断。日中之间的了断长期
这段对虹口地区的描述十分诚实地传达出了
以来都处于被搁置的状态。因此,即便 1978 年
林京子亲身经历战争期间日本帝国在上海的势力
签订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也是在本质性的了
扩张过程中的复杂心情。一方面,
她对于中国人
断尚未实现或者说无意实现的状态下,
仅仅是以
明明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却沦为点缀品这一点明
恢复两国关系为目的而仓促为之的。[22]
显十分同情;
另一方面,
在虹口和外滩一夜之间改
旗易帜的背后,
是列强势力之间你死我活的残酷 林京子在“上海与八月九日”中也回忆了离开
争斗,
正在目睹历史的年幼的她惊诧不已、
难以置 中国三十多年之后在电视上看到中日恢复邦交的
信。然而 ,即便是在 1981 年发表“上海与八月九 签字仪式时自己的心情,
将其形容为“就像看到感
日”这篇文章时作者已经充分了解了当年自己身 情破裂的亲人重新言归于好那样高兴”。看到身
处的那片风景其本质究竟是什么,
她仍旧选择称 在仪式现场的日本商人们的笑脸,
她一边在心里
之为不同列强的“占领”而非侵略,
并把这种帝国 祈祷日本“不要再像从前那样践踏中国大陆了”,
权力的瞬间代替更迭形容为“巧妙的”
(「見事な」
) 同时也为了“身为日本人的面子”,
希望日本人“别
而非残酷的,
把充斥着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等 在中国人面前丢脸”。林京子写道,
中国对于自己
等异国人口的上海称为“国际化”
(「国際的」
)(林 而言已成为了重要的“外人”,
只希望能将日本人
1981:
京子, 107)而非殖民化的。要求八十年代初 好的一面展示给她,
而为了掩饰内心的羞耻感,

期的林京子能够使用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后殖民主 己选择使用“践踏”这一间接的形容来思考过去的
义式批判话语去描述半殖民地时期的上海显然过 中日关系。 1981:
(林京子, 112)由此可见,
对于这
于苛刻,
但矛盾的是,
她又似乎早早注意到了日本 段历史林京子内心充满了负罪感和愧疚,
这种情
人与“白色人种”之间的肤色差异,
这种对租界内 绪如此强烈,
以至于让她对有关日本战争责任的
部种族差异的敏感在某种程度上与后殖民主义又 话题感到难以启齿;
在理解中国人的感受、
希望日
有相通之处。不过,
从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到,
对应 本人正身清心的前提下,
她祈祷中日关系可以改
“白色人种”,林京子使用的是“日本人”一词 ,也 善,
两国从此走向和平。然而,
也正在这样的反省
即,
她看到的只是对方的肤色而不是自己的,
而且 和愿望中,
我们可以看出林京子所念所想的只有
更重要的是,
她看到的只有白皮肤,
没有其他人的 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史实,
没有上述引文中子安宣
肤色。由此可见,
即使战后过去了三十多年,
在冷 邦所提到的日本对中国战败的事实。她于战争结
战思维主导下作者对于战时日本帝国内部、日本 束前五个月回到日本,
在长崎遭受原子弹爆炸的
与中国之间的种族差异仍然处于一种“政治无意 惨痛经历迎来了日本的战败,
并在盟军对日本的
识”
(借用弗里德里克·詹姆森的概念)的状态。正 七年占领期下度过了青春期。因此,
对她而言,

如子安宣邦所言: 国始终是记忆中那个被践踏、
被征服的对象,
中国

27
文学研究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在二战中的胜利是遥远而抽象的,
她所熟知的上海 人气质。另一方面,在其根本层面,又存在着一
在脱离半殖民地的历史性瞬间必定也呈现出了“代 个不断接受着中国的有钱人和各国统治阶层保
替更迭的风景”,
然而那也最多仅存在于她的想象 护的、决不允许外来务工者染指的特权社会。
之中。而另一边,
日本的战后则似乎完全是日美关 这两种文化彼此没有交集,在这座城市和生活
正如约翰·道尔(John W. Dower)
系主导下的战后, 在其中的人们身上投下了微妙的阴影。那是一
指出的那样,
“亚洲在击败天皇的士兵和海军中作 种让大人们沉醉其中的如同毒品般的阴影,时
出的贡献被对
‘太平洋战争’
中美国所获胜利的全 而绝望,随后又变幻成快乐。即使只是个孩子,
力关注所取代”,
迅速蒸发。 林京子文学中的“上[23]
我当时也一定嗅到了那种味道吧。
海与我”和“八月九日、
美国与我”这两条叙事主线 新奥尔良与上海不同的地方,大约只有黄
·
虽然以“战争”这一主题在本质上相连,
但仔细想 皮肤的脸很少见这一点吧。[24]
··
来,
那对她来说未必不是两场不同的战争。在这个
很明显,
这段描述中上海的形象是借由新奥
意义上,
黑古一夫认为林京子作品中“战前与战后
尔良这个镜像树立起来的,
且与林京子在之前的
的上海之间并无连续性,
而是属于完全不同的次
作品中讲述上海时的立场和用词等皆有很大差
元”( 2007:
,黒古一夫, 116)是非常正确的。
1988 年的林京子站在流过美国南部前殖民城 别。新奥尔良市位于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

市新奥尔良的密西西比河畔,
眺望着宽阔的、
泛着 1718 年建市 ,1723 年成为州府 ;
而路易斯安那州

小麦色的河水,
仿佛看到了自己幼时生活过的黄 则在 1718 年和 1763 年先后成为法国和西班牙的

浦江和经当时的满洲撤离中国时从火车车窗里瞥 于 1800 年重回法国人之手,


殖民地, 最终在 1803
见的鸭绿江。对于她来说,
“河”
(「かわ」
)不可以 年被拿破仑卖给了美国。走在新奥尔良的法语
是日本国内常见的小河“川”
(「かわ」
),而必须是 区,
看着街道上的西班牙式建筑,
林京子感叹着历
她所知道的在大陆上奔腾着的混浊的江水。
(林京 史的断层在这里是如何的清晰可见,
而那被并排
子全集: 2005:
第七卷, 181)作为一名战时由上海归 的房子区隔开来的“带状天空”,
又让她回忆起红
国者,
林京子称自己对于新奥尔良有着天然的亲 色砖房并立的虹口弄堂,
因为那里的天空也是像
近感,
因为她听说这座城市记录着奴隶买卖的悲 这样“被切割成了长方形”。
(林京子全集:
第五卷,
惨历史,
弥漫着颓废的(
「退廃的な」
)气氛,
而这正 2005:
446)从法语区听完爵士乐出来,
经过一家廉
好为她想象那些曾经漂浮于上海租界弄堂的气味 价酒馆,
在门口瞥见的金发白人脱衣舞女则令她
提供了参照物。在 1990 年发表的“去河边”
(「河 想起了弄堂里离她家不远的三流妓院里那些忧郁
へ」
)一文中,
她更为具体地写道: 的女人们。于是,
虹口租界的殖民地属性就这样
经由新奥尔良的被殖民历史而在林京子眼里鲜明
所 谓 的 颓 废 的 上 海 ,便 是 指 的 战 前 的 上 了起来,
因为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虹口,
日本
海。当时我只是一个小女孩,和父母姐妹们一 人住在英式砖房里,
看美国电影,
吃白俄罗斯人烘
起生活在上海。所以,并不是说我了解那个被 烤的面包,
依靠印度人巡捕维持着日常秩序,
偶尔
形容为颓废的成年人的上海。但是,被称为紫 还能见到日本水兵从相隔不远的白俄罗斯人开的
烟(指烟草的烟雾——笔者注)和爵士乐之都的 妓院里跳墙而出,
她每日目睹的正是这样荒唐又
新奥尔良,足以让我想象上海的夜晚。也许是 合理的历史断层 ,而这一切其实并非什么“国际
因为这两个城市都有着作为殖民地 的历史吧。 化”都市的表象,
而是如今被她称为“无国籍之地”
···
尽管处于别国的统治之下,我所认识的上海却 的乱象。对于当时上海的社会分层,
林京子在“上
有着一种无国籍之地 的自由气质,又或许那是 海与八月九日”一文中将其描述为“日本人与白色
·····
由外来务工者的混杂创造出的马马虎虎的上海 人种”两个阶层,
中国人只是点缀;
而在“去河边”

28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文学研究

一文中,
她则更为敏锐地指出了“特权社会”与“外 2005:477-448)尽管在林京子美国之行期间的随
来务工者”之间不可打破的壁垒,
而且前者不仅跨 笔中,
对所遇之人的种族身份(而不仅仅是国籍)
越了国籍肤色,
还包括了原本在其叙事中缺席的 的提及也算平常,
但像在“去河边”这样详细而直
中国上层精英。其实,
早在“去河边”一文之前,
在 接地描述肤色人种外貌、并将其与上海虹口租界
其美国之行期间发表的《弗吉尼亚的蓝天》
(『ヴァ 的种族构成联系起来加以回忆的文本实属不多
发表于 1985 年 10 月至 1988
ージニアの蒼い空』, 见。可以说,
新奥尔良之旅无论是在种族还是阶
年 10 月之间)中,
林京子就明确指出了重读永井 级意识上,
都对林京子造成了很大冲击,
使其在写
荷风和横光利一的上海叙述时对于其中的日本人 作生涯的中后期对上海的叙述中不再停留在川西
[26]
角色感到违和,
并倾诉说比起自己的同胞,
她更能 政明所谓的孩童眼中的“无邪世界”, 而是重新
对中国的黄包车夫之痛感同身受。[25] 开始注视当时那些“如同毒品般”投射在每个人身
不仅如此 ,回望在上海生活的 14 年 ,身在美 上的“阴影”。
国的林京子终于意识到当时的公共租界不仅只有
“白色人种”这一种肤色,
其实还充斥着比新奥尔
3 结 语
良多得多的“黄皮肤的脸”,
而这“黄皮肤”同样是
跨越国籍的。这一种族意识的觉醒照理说早在被 本文从虹口租界的历史出发,
分析对比了林
她称作是“国际化”的虹口、或是盟军占领下的战 京子在 1980 年代初期之前及中晚期之后分别发
后日本就应该发生,
但在林京子写作生涯的前期 表的对虹口弄堂的叙述,
并指出了其中所体现出
(姑且指从 1975 年成名至八十年代中期赴美之 的作者对于战争的反思中问题意识的差别,
试图
前),
却未见她就帝国内部的种族问题发表过任何 梳理出美国在林京子的幼年生活及其对自己幼年
见解。不论是东亚的“黄皮肤”们之间的连结与冲 生活的文学构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前所
突,
还是“白色人种”内部的分裂与等级,
抑或是驻 述,
尽管在战后的东亚社会里关于中日战争/太平
日盟军中大量有色人种(非裔、印度裔、东南亚裔 洋战争/二战的言说中存在着一种将战中与战后
等)士兵的存在(尽管麦克阿瑟及其高级将领们大 在实质上分离开来的倾向,
即倾向于将“日本对亚
多是白人),
似乎都不曾在日本战后的战争言说中 洲各国犯下了战争罪行”和“日本在原子弹爆炸后
占有一席之地。然而,
在新奥尔良观看爵士乐表 败给了美国”作为在某种线性时间观支配之下的
演的那一夜,
林京子发表了数次关于人种和肤色 历史长河中先后发生的两个事件来处理,
但许多
的评论,
如:“太阳已经完全下山,
在路灯和商店里 日本作家对日本帝国时期的倒溯记忆、构建与反
的灯光照不到的街角和小路上,
站着几个黑人青 思在事实上却难以逃离战后日美关系这一层媒
年,
巧克力色的皮肤上套着白色短裤,
男女皆无一 介,
林京子也不例外。然而,
在她长达三年的美国
丝赘肉,
身材充满了野性。
”“听众中居然没有黑人 生活中,
或许是由于日常接触到的不同种族肤色
的影子,
于我而言实在是不可思议。
”“房间的前半 的人群带来的刺激,
亦或许是受了八十年代在美
部分摆着长椅,
后面是可以站着听的区域。我缩 国学术界兴起的后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林京子
起肩膀,
我的黄色皮肤从体温较高的肉食人种中 留美期间曾多次受邀前往大学进行演讲和交流),
间挤了过去。
”“七名演奏者皆是满头银发,
相当年 让她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
总之虹口弄堂以新的
长。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有着那种令人联想到非洲 面貌重新回到她的视野中,
而这新的面貌中又杂
大陆的漆黑肤色,
倒是有一名的肤色接近软木塞 糅了她对战后日本及美国的感悟。这既是熊芳所
色,
另一名为木炭色,
以及一名有着看似白人的白 说的“视野的开拓” 2018:
(熊芳, 333),
更可称为在
皮肤的单簧管演奏者。每个人似乎都混合了几分 新的话语支配之下其某种思想上的质变,
和将散
之一的白色与黑色血统。
”(林京子全集:
第五卷, 落的“点”连成线和面的过程。类似的过程在林京

29
文学研究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子的原子弹爆炸体裁文学里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 日本战败后,在占领军的影响下,爵士乐和
被实践着,
从长崎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托立尼提 美国流行音乐涌入日本。峰子和那位男士——
(Trinity)再到福岛 ,从当时受害者到第二代受害 还有我——大约都是在那些爵士乐和流行音乐
者再到核试验场周围的植物和动物,
正如她在“上 中度过了我们的青春吧。在战败后烧得只剩下
海与八月九日”一文中所强调的那样,
“八月九日” 一片荒野的日本,我们的青春在轻快的美国音
不论是对于个人而言还是面对作为物种的整个人 乐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我们一无所有,但
类,
这一个“点”始终在对着世界投下一片浓重的 这正是我们年轻人战败后出发的地方。
“负”的阴影。但是,
林京子紧接着写道,
“上海时 (林京子全集: 2005:
第五卷, 449)

代与之自然是完全不同” 1981:
(林京子, 113-114), ……
在这样的定性之下,
上海始终是“点”而未成为线 磁带里收录的这许多旋律,构成了二十岁
和面。而数年后的林京子,
却从机场抱着婴儿登 左右的我正在经历的那段岁月的底色。
机赴美的日本母亲身上,
看到了自己幼时在虹口 (林京子全集: 2005:
第五卷, 459)

租界目睹过的带着孩子逃亡的中国母亲和在遭受
在前驻日军人、
美国人托尼驾驶的福特车里,
原子弹爆炸后从长崎撤回谏早的路上的日本难民
眺望着窗外闪过的新奥尔良市郊荒芜的风景,

的身影。虹口的弄堂生活一直被她当成极为私人
唱着熟悉的 1950 年前后的的美国流行歌曲,
林京
的“故乡”记忆小心珍藏、
反复回忆,
却在三年的美
子感受到了一种“安心感”和超越国界的、与别人
国生活中找到共鸣,
成为了可以与更为普遍的殖民
共同拥有某一个时代的震撼,
那是他们三人“青春
体验连接起来的新的“点”。
的证明”
(「青春の証」
)。此刻他们“既非日本人,
在 1988 年的新奥尔良那场爵士乐演奏会上,
林京子还认识了一位家住圣路易斯的、名叫峰子 也非美国人”
(林京子全集: 2005:
第五卷, 454、
455、


「ミネコ」
)的日本女士和她曾是驻日美军的丈夫 458),
而是回到了过去那个被战争无情抛入了另
托尼,
于是三个同龄人约定第二天开着夫妻俩的 一个“接触地带”的、
政治化了的个人。就这样,

福特车去市内兜风。车内磁带里传出的歌声让这 新奥尔良,
林京子重新遭遇了战时的上海和战败
几个不同肤色、国籍和经历的人不约而同地都哼 后的东京,
在密西西比河畔开始了对殖民时代记
唱了起来 ,曲目包括“Mockin’Bird Hill”
“I Went 忆的重新审视。这种审视不再单纯是所谓的怀旧
to Your Wedding”
“Tennessee Waltz”
“Buttons and 之情,
因为正如林京子在“老上海”
(1992 年)一文
Bows”等等 ,都是林京子在盟军占领期下度过的 中所说 ,
“过去从未死去”
(林京子全集 :第四卷 ,
青春年代里所熟知的美国流行歌曲。她感叹道: 2005:
261)。


[ 1 ] 黒古一夫 . 林京子論:
「ナガサキ」·上海 ·アメリカ[M]. 東京: 2007;
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熊芳 . 林京子の文学:
戦争と核の時代を生きる[M].
東京: 2018;
インパクト出版会, .
蔡钰淩“密勒路” 2020
前的踌躇——林京子上海系列作品《假面》中的战争责任拷问[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6-31,
(3): 等等。
[ 2 ] 林京子 . 上海と八月九日[C]//大江健三郎,
中村雄二郎, 编 . 叢書文化の現在:
山口昌男, 4 中心と周縁 . 東京: 1981:
岩波書店, 107-108. 本
文中引用的日文和英文文献除另有说明,
皆为笔者翻译。
[ 3 ] 藤田拓之 . 居留民の上海:
共同租界行政をめぐる日英の協力と対立[M]. 東京: 2015:
日本経済評論社, 140. 不过,
也有学者如川西政明则
主张日本人首次登陆上海的时间要早于 1870 年,
发生在 1863 年前后在虹口成立东洋馆的时候(见川西政明在为林京子的中国小说集《上
海/米歇尔的口红》所著“解说”中的说明。林京子 . 上海 ·ミッシェルの口紅[M]. 東京: 2001:
講談社, 418)。陈祖恩 . 上海に生きた日本
人──幕末から敗戦まで[M]. 東京: 2010:
大修舘書店, 23. 一书中记载的首位来到上海的日本商人则是田代源平,
他于 1868 年 8 月在位
于苏州路(今苏州南路)与圆明园路的交叉路口的原英国领事馆后面开了一间名为“田代屋”的瓷器店,
被认为是上海最早的由日本人经
营的商铺。
《虹口区志》所记录的首个日本驻沪机构为“开店社” 首批来自日本的移民潮发生则在 1872 年前后,
(1870 年), 当时日本与清政

30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文学研究

府刚根据《天津条约》建立了外交关系,
并在虹口设立了日本领事馆。然而即便如此, 1873 年在上海的日本人口也仅
据藤田的研究表明,
有 100 人左右(第 139 页)。不过,
根据《虹口区志》中所提供的“1865~1930 年虹口租界外国人口分期统计表”中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

了 1890 年, 到了 1910 年更是荣升榜首(第 163-164 页)。
上海的日本人口在所有外国居民人口中已经一跃成为第三,
[ 4 ] 虹口区志编纂委员会,
编 . 虹口区志[M]. 上海: 1999.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5 ] 同书第 159 页所载“美租界(公共租界北区及东区)扩展示意图”也显示了日本后来在虹口的势力范围和之前“美租界”的范围完美重合,
并以
文字说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逐渐排挤英美势力。到 20 世纪 30 年代,
日本政治势力在虹口不断膨胀, 日本从虹口两次发动淞沪战争,
破坏租界在以往各类战争中一贯保持的
‘中立’
。八一三事变后,
租界的北区、
东区及其毗邻的越界筑路地区全归日本军方直接管辖”。
[ 6 ] 上海市档案馆所藏上海工部局缩微胶片资料第 U1-14-3383 号。
[ 7 ]《文献》卷之七, (1939 年 4 月 10 日)。上海市档案馆所藏。
“三月的上海租界”
[ 8 ] 上海市档案馆所藏上海工部局缩微胶片资料第 H1-1-15-165 号。
[ 9 ] 据《虹口区志》记载,
日本驻沪领事馆原址在北扬子路(今扬子江路)1 号,
1873 年移往闵行路 3 号,
1911 年又迁到黄浦路 25 号(今黄浦路
106 号)。东本愿寺别院位于武昌路 380 号。
[10] 上海市档案馆所藏上海工部局缩微胶片资料第 U1-3-2090 号。
[11] 三井物产成立于 1876 年,
是一家亲政府的公司,
从明治时代开始就为近代日本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日本经济学者坂本雅子
所指出的,
在战争期间,
为了确保货物和物资的流动,
像三井物产这样的公司所参与的商业活动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
并涉足了与战争有
关的活动, 坂本雅子 . 財閥と帝国主義:
如提供军事物资和维护地方稳定等等。见: 三井物産と中国[M]. 京都: 2003. 关
ミネルヴァ書房,
春日豊 . 帝国日本と財閥商社:
于三井物产的历史也可参考: 恐慌 ·戦争下の三井物産[M]. 名古屋: 2010.
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12] 塚瀬進. 上海石炭市場をめぐる日中関係——1896~1931 年[J].アジア研究,
1989,
35(4):
47-75. 另,
WRIGHT, Tim. Coal Mining i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1895-1937[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中也有关于当时中国的煤炭工业的讨论。
[13] 林京子在其作品中的确提到过母亲在 1940-41 年住在位于浦东的三井公司职工宿舍期间时曾对日本人社群内的人际关系感到疲劳(林京
子 . 林京子全集:
第七巻[M]. 東京: 2005:
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174),
但他们在 1931 年举家搬到上海时的住处就是密勒路,
很难说这是因为
苦于日本人社群内部人际关系之后的选择。
[14] 林京子 . 林京子全集:
第四巻[M]. 東京: 2005:
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6.
[15]“虹口外国机构、
设施分布图”。
[16] 姚民权 . 上海景灵堂(景林堂)建堂事迹[J]. 天风,
2014(10):
54. 据吕天璐在“景灵堂: (《中国文化报》2010
一座教堂与一个传教士的故事”
年 10 月 29 日)中的记述,
蒋介石是于 1930 年 10 月 23 日在宋宅由江长川施行洗礼的。
[17] 见前引吕天璐“景灵堂:
一座教堂与一个传教士的故事”及张路得“上海基督教会景灵堂”
(《中国民族报》2010 年 7 月 13 日)等。
[18] 林京子,
島村輝 . 被曝を生きて:
作品と生涯を語る(岩波ブックレット No.813)[M]. 東京: 2011:
岩波書店, 23.
[19] 林京子 . 林京子全集:
第一巻[M]. 東京: 2005:
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182.
[20] 玛丽·路易斯·普拉特 . 帝国之眼:
旅行写作与跨文化[M]. 方杰, 译 . 南京:
方宸, 2017:
译林出版社, 252.
[21] 林京子 . 上海人と上海っ子[J].アジア遊学,
2001(33):
94-96.
[22] 子安宣邦 . 近代日本的中国观[M]. 王升远,
译 . 北京: 2020:
三联书店, 2-3.
[23] DOWER, John W. Embracing Defeat: Japan in the Wake of World War II[M].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99: 27.
[24] 林京子 . 林京子全集:
第五巻[M]. 東京: 2005:
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444-445.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25] 林京子 .ヴァージニアの蒼い空[M]//林京子 . 林京子全集:
第八巻 . 東京: 2005:
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368.
[26] 川西政明 . 解说[M]//林京子 . 上海 ·ミッシェルの口紅 . 東京: 2001:
講談社, 426.

作者简介:
黄珺亮(1979—) 女 汉族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副教授 研究方向:
日本战后文学
联系方式:
E-mail:
junliang.huang@csun.edu

Re- encountering America: Hayashi Kyōko's Narratives of the Alley- Community and
Postcolonial Criticism

Abstract: In her over 40- year writing career that began in the mid- 1970s, postwar Japanese writer Hayashi Kyōko (1930-
2017) made her literary debut in the genre of "atomic bombing literature" and published several works based on her childhood

31
文学研究 2023 年 第 6 期 总 229 号

experiences in the Hongkou Concession of Shanghai. The alley space she referred to as the "roji", which she developed in these
narratives, evolved with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world, and in the writer's personal life. This "feminotopia",
initially depicted from a young child's perspective, event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colonial space. This article posits that a
pivotal transform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three years (1985- 1988) that Kyōko sp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Beginning with a
reexam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u Concession,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influ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Hongkou
from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o the pre- war era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 on Hayashi's early childhood. Against this
backdrop, various texts published by Hayashi before the early 1980s and after the mid- to late- 1980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examine how she reimagines and reconstructs the literary space of the Hongkou alley-community, where
she lived as a child, drawing parallel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particularly the former colonial city of New Orleans. This process
interweaves the space of "Shanghai", initially rooted in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the colonial history of New Orleans and even
the Allied Forces' occupation history in Japan. This can be interpreted as Hayashi's endeavor to transcend the Sino-Japanese
dualism and position the Hongkou alley-community as a universal human experie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the Cold War.
Keywords: Hayashi Kyōko; America; the alley-community; postcolonialism; narrative

Author's Information:
Huang Junliang (Female) Year of Birth: 1979
Associate Professor a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U.S.A.
Postwar Japanese Literature
E-mail: junliang.huang@csun.edu
■■■■■■■■■■■
■■

■■■■■■■■■■■■■■■■■■■■■■■■■■■■■■■■■■■■■■■■■■■■■■■■■■■■■■■■■■■■■
■■

学术用语对照
■■■■■■■■■■■■■■■■■■■■■■■■■■■■■■■■■■■■■■■■■■

■■■■■■■■■■■

■■■■■■■■■■■■■■■■■■■■■■■■■■■■■■■■■■■■■■■■■■
语 言 学 领 域
日 文 中 文 英 文
限定詞 限定词 determiner
語彙的アスペクト 词汇体 lexical aspect
語彙(的)使役 词汇型使役、词汇型致使、 词汇型使动 lexical causative
語彙範疇 词汇范畴、词类 lexical category
語彙範疇 实义语类 content category
項 论元 argument
活動 活动 activity
行為拘束的モダリティ 道义情态、义务情态 deontic modality
行為者 行为者 actor
向格 向格 allative
降格 降格 demotion
項構造 论元结构 argument structure
構成素 结构成分、组构成分 constituent
構成素構造 成分结构 constituent structure
構成素テスト 成分测试 constituent test
構成素統御 组构成分统领、 组构成分统制 C-command
構造格 结构格 structural case
後置詞 后置词 postposition
後置詞句 后置词短语、后置词词组 postpositional phrase/PP
肯定 肯定 affirmative/positive
構文史 句法史 history of syntax
(待 续)
参考文献:
(见 2020 年第 5 期第 111 页)
(资料整理:澳门大学 杨文江 南开大学 王健宜)
■■■■■■■■■■■■■■■■■■■■■■■■■■■■■■■■■■■■■■■■■■■■■■■■■■■■■■■■■■■■■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