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

中三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一


小說與戲劇欣賞《孔明借箭》羅貫中
學習重點
1 認識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2 認識小說的情節安排。
3 認識場面描寫。
4 複習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
5 複習間接描寫人物的方法:人物烘托。

段意與主旨
試寫出課文中各意義段的段意,然後歸納段意成主旨。

段落 段意

周瑜設下圈套,要使諸葛亮因趕不及造箭而受罰,但諸葛亮 卻接受任
1
務。周瑜命令軍匠故意拖延,同時派魯肅 探聽虛實。

2 諸葛亮要求魯肅暗中借出二十隻船用以取十萬枝箭,但沒有解釋原因。

3 諸葛亮在造箭限期的最後一天邀請魯肅上船 ,聲稱要去「取箭」。

諸葛亮船隊駛入曹軍水寨,並下令作勢進攻,曹操 在重霧中不敢輕舉妄
4-5
動,只能下令士兵向江中放箭,諸葛亮麾下各船受箭而回。

諸葛亮滿載而歸 ,並向魯肅承認自己早已看穿周瑜借刀殺人的詭
6
計。

寫周瑜得知詭計失敗,震驚之餘,也 慨歎諸葛亮神機妙算 ,自愧不


7
如。

主旨:本故事敍述諸葛亮成功從曹操軍隊取得十萬枝箭,化解被盟軍統帥周瑜處罰的
危機,表現諸葛亮 神機妙算、運籌帷幄 的軍事才華和以大局為重
的風度。

一、 小說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1
《孔明借箭》節錄自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是一個情節十分完整的片段。小說
情節的發展,一般可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

試根據故事內容概括各部分的主要情節。(每部分字數不多於 20,標點符號計算
在內。)
結構(段落) 主要情節
周 瑜 迫 令 諸 葛 亮 造 箭 ,
(1) 開端(第 1 段)
意 圖 陷 害 諸 葛 亮 。

諸 葛 亮 向 魯 肅 借 草 船 ,
(2) 發展(第 2 段)
並 要 求 保 守 祕 密 。

諸 葛 亮 率 領 船 隊 , 直 入
(3) 高潮(第 3-5 段)
曹 軍 水 寨 取 箭 。

諸 葛 亮 完 成 任 務 , 周 瑜
(4) 結局(第 6-7 段)
既 震 驚 又 讚 歎 。

二、小說設置懸念
小說常常通過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追看下文。試分析以下各情節所設置的懸念和
它們的作用。

1. 情節 1: 諸葛亮答允周瑜交出十萬枝箭,並主動要求限期由十日減至三日,最後
更立下軍令狀。(第 1 段)

2
如何設置懸念?
設置的懸念:任務艱鉅,諸葛亮看似要把自己逼向絕境。(1 分)
作用: 吸引讀者追看諸葛亮怎樣在自掘墳墓的情況下化險為夷。(2 分)

2. 情節 2: 諸葛亮請魯肅預備快船二十隻,而不說明用途,到了第三日卻請魯肅上
船。(第 2、3 段)

設置的懸念:諸葛亮的行動不尋常,因為借船與造箭拉不上關係。(1 分)
作用:吸引讀者猜測孔明的行事動機,追看故事,看看他究竟會怎樣做。(2

分)

3. 情節 3: 諸葛亮在大霧漫天的深夜下令船隊駛入敵軍陣中,擂鼓吶喊,而他卻與
魯肅一起飲酒取樂。(第 4 段)

設置的懸念:船隊深入敵陣,下令擂鼓暴露行蹤之餘,竟仍有心情飲酒取樂,
完全不像處於作戰狀態。(1 分)
作用:使讀者擔心諸葛亮的安危,營造緊張氣氛,同時吸引讀者追看下去,看
看諸葛亮的方法和能否成功。(2 分)
三、 場面描寫
作者在第 5 段把諸葛亮船隊闖入曹軍水寨取箭的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試根據該段的各個
場面分析諸葛亮和曹操的舉動的起因,以及作者鋪排這些場面的目的。
船隊接近
曹軍迎戰 諸葛亮收兵
曹軍水寨
諸葛亮在船隊進入敵 曹操 動用 了萬餘人向 諸 諸葛亮 下令船上軍士 齊
場面
陣後下令擂鼓吶喊。 葛亮的船隊放箭。 叫「謝丞相箭」。
(1) 讓曹操以為敵軍 (3) 曹 操 分 析 形 勢 , 一 (5) 故 意 讓 曹 操 得 知

數量龐大 方面誤以敵軍人多 受騙 , 並

, 勢眾;另一方面因 打擊 曹軍士氣
舉動
起因 於是拼命放箭。 重霧迷江 。

而不敢輕舉妄

動。

寫作 (2) 營 緊張氣氛 , (4) 讓諸葛亮 (6) 顯 示 諸 葛 亮 的 機 智


目的
令故事更生動吸 情節變得 壓倒曹操,大快人
3
引。 合理。 心。

四、人物形象
小說經常通過對話來塑造人物形象,本文亦不例外。試回答以下問題。

1 以下各句諸葛亮的話塑造了他的甚麼形象?試根據上文下理判斷,選擇一個最合
適的答案。
神機妙 運籌帷 大局為
算 幄 重
 都督見委,自當效勞。敢問十萬   
枝箭,何時要用?(第 1 段)
 吾別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萬   
枝箭。(第 2 段)
 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不敢出。吾   
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
(第 4 段)
 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   
因此敢任三日之限。(第 6 段)

2 試以周瑜為例,說明作者怎樣通過人物的語言來反映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語言 人物的性格
(1) 瑜大驚曰:「此人決不可留!吾 周瑜因妒忌孔明的聰明才智而起殺機,(行
決意斬之!」
為)可見他心胸狹窄 (性格)。

(2) 瑜曰:「吾自有公道斬之,教他 周瑜打算找一個堂皇的理由來殺孔明,(行


死而無怨。」 為)可見他工於心計(性格)。
(3) 瑜問孔明曰:「即日將與曹軍交 周瑜在話語中設下圈套來引孔明上當,(行
戰,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為 為)可見他可謂狡猾奸詐 (性格)。
先?」
(4) 瑜曰:「……我只分付軍匠人 周瑜有心留難孔明,(行為)可見他陰險毒辣
等,教他故意遲延,凡應用物 (性格)。
件,都不與齊備。如此,必然誤
了日期。那時定罪,有何理
說?」

4
3 在《孔明借箭》中,作者怎樣借助周瑜、曹操和魯肅來突顯諸葛亮的形

象?試加以說明,完成下表。
所借人物 事件 諸葛亮的形象

周瑜設下圈套,打算令諸葛亮趕不及 (1) 機 智 過 人 /
周瑜 造箭而受罰,諸葛亮卻提出並在三天 富有自信
内以草船借箭之計完成任務。

(2) 諸葛亮預計曹軍不會在大霧時候 神機妙算


出兵進攻,只會用亂箭攻擊。結
曹操
果,一如諸葛亮所料,曹操只敢
下令士兵向江中放箭。

(3) 諸葛亮命令船隊擂鼓呐喊,魯肅 (4) 運籌帷幄


感到惶恐不安,但諸葛亮料定曹
魯肅
操在重霧中不會出兵,並叫魯肅
與他一同飲酒作樂。

5
4 諸葛亮在請求魯肅借船調兵,以及在成功取箭之後分別說了以下的話。
試說明他說這兩段話的目的。

吾曾告子敬,休對公瑾說,他必要 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
害我。不想子敬不肯為我隱諱,今 地利, 不 知 奇 門,
日果然又弄出事來。三日內如何造 不 曉 陰 陽,不 看 陣
得十萬箭?子敬只得救我!( 第 2 圖,不明兵勢,是庸才
段) 也。(第 6 段)

目 目
的 的

(1) (2)
讓魯肅感到歉疚,再請求魯
肅借船和不要說借船一事, 一來諷刺周瑜是庸材,二來亦顯
便較易成功 示周瑜比不上自己。

6
網上學習資源
「看動畫.學歷史」:諸葛亮 中三中文_上學期_記敘文進
階_《孔明借箭》_順序法和
懸念(1)

中三中文_上學期_記敘文進 中三中文_上學期_記敘文進
中三中文_上學期_記敘文進 階_《孔明借箭》_人物描寫 階_《孔明借箭》_人物描寫
階_《孔明借箭》_順序法和 (1) (2)
懸念(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