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Journal of China U niversity of M ining &T 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2008年3月

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
——台湾地区经验借鉴和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

王 颖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25)

摘 要: 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人是否承担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不仅关系到消费者合法权益能
否得到充分的保护,而且关系到是否能够有效地制裁这些违法行为。 我国台湾地区建立的小额诉讼、团体诉讼、
选定当事人诉讼和民事公诉制度,形成了消费者、消费者保护团体和政府共同参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司法保护
体系,对完善大陆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小额诉讼;团体诉讼;选定当事人诉讼;民事公诉
中图分类号: D923.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105X(2008)01
-0022
-03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行 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小额诉讼程序较之于简易程序
使该权利或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 更为简单、便捷和低成本。 如起诉使用司法院制定
应有的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随着世界经 的表格化诉状;开庭时间不受正常上班时间的限
济的发展和各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 制,于夜间或星期日或其它休息日均可进行;调查
益增长。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 证据所需时间、费用与当事人之请求显不相当者,
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 法院可在不调查证据的情况下审酌一切情况认定
的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世界 事实,作出公平裁判( 台湾《民事诉讼法》第436条) 。 另
各国和地区的重视。 我国台湾地区的《消费者保护 外,台湾的小额诉讼制度还呈现出非专业化的倾
法》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借鉴世界各国的先 向。诉讼中可不使用法言法语,不需要律师的参与,
进经验,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消费者司法保护制度体 法官仅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按照常识化的方式
系,这为大陆完善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提供 开展审判活动。
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2.团体诉讼制度
团体诉讼是规定一定领域中具有法人资格的
一、 台湾地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
团体,如行业协会、工会或者消费者保护团体、环境
1.小额诉讼制度 保护团体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可以作为原告身份代
小额诉讼程序是一种用来救济小额轻微权利 表该团体成员提起诉讼,独立承担诉讼的权利义务
的简易快捷的诉讼程序。其建立不仅是基于对民事 并做出实体处分的制度。团体诉讼的目的不是为了
案件进行分流处理,达到案件审理的简便、迅速和 该团体整体的利益,而是为了团体成员的利益。 团
经济,也在于通过简易化的努力使每个公民得到具 体诉讼原告胜诉判决,团体各成员可以引用,作出
体的有程序保障的司法服务,实现司法服务的大众 的首个判决可谓是“实验性诉讼”。许多消费者受到
化。台湾的小额诉讼程序不是传统简易诉讼程序的 损害的事件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损害的消
翻版,而是与简易诉讼程序相平行的独立诉讼程 费者人数众多,但每个消费者所受损害又很少,当
序。 小额诉讼程序只用于解决小额的、简单的债权 事人不愿意起诉或参加诉讼。 这样,不法商贩得不
债务纠纷。只有请求给付金钱或其它代替物或有价 到制裁,会继续实施危害消费者的行为。台湾《消费
证券之诉讼,其标的金额或价额在新台币十万元以 者保护法》规定针对请求停止危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下者,或者标的金额或价额在新台币五十万元以下 和请求赔偿消费者损失可提出团体诉讼。此类团体
者、经当事人合意请求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方可 诉讼由消费者保护团体在征得消费者的授权后提

收稿日期: 2008-02-18
作者简介: 王 颖(1977—) ,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2008年第1期 王 颖: 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 23

起诉讼,其意义不仅在于保护特定受害消费者的利 颁布以来,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
益,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制裁和震慑违法行为 促进作用,但大陆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仍然存在着
人,防止其继续危害消费者,从而保护广大消费者 一定的缺陷: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身还不健
的利益。 全、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
3.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 相关法律还存在空白;三是大陆现行不少立法是由
选定当事人诉讼是解决人数众多的群体、共同 政企不分的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的,其中包含着不少
进行诉讼问题的一项制度设计,是日本受英国法信 剥夺和限制消费者权益的条款。 大陆《民事诉讼
托理论的影响,在其民事诉讼法中独创的一项诉讼 法》也没有规定小额诉讼等便利消费者诉讼的制
制度。该制度的实质是在“诉讼担当”理论基础上扩 度,更没有团体诉讼、民事公诉制度,虽然有类似于
大了原有的共同诉讼的适用,根据这一制度,具有 台湾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但在
共同利益的多数人在参与诉讼时,可以从中选定一 设计上存在缺陷,难以适用于处理众多消费者的小
人或数人为全体起诉或应诉,之后其他当事人退出 额请求案件。 为此,从以上台湾消费者权益司法保
诉讼,仅仅承担判决的实体后果。 通过这种授权委 护制度中,大陆可以得出如下的启示与借鉴:
托,由选定当事人从事诉讼活动,选定当事人在诉 1.台湾的小额诉讼制度虽然不是专门为保护
讼中具有诉讼实施权。台湾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 消费者权益而设立的,但是因其程序简单、便捷,最
了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为法院审理一方人数较多 大限度地降低了诉讼成本,使当事人将小额争执诉
的案件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它可以解决人数众多的 求司法解决在经济上具有了合理性,为弱小消费者
群体、共同进行诉讼的问题。 的权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司法保护途径,使弱小消
4.民事公诉制度 费者的权益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权利。虽然我国现行
民事公诉是由国家( 政府) 或其代表为维护国 民事诉讼法中有简易程序的规定,但对于争议标的
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对于法定案件,发起民事诉讼 额较小、发案又较多的消费者权益纠纷来说仍显繁
程序,主动追究违法者的民事责任的权利。 传统的 琐,消费者往往不堪费时又费力的诉讼拖累。因此,
公诉权理论通常是法定的专门机关代表国家主动 在程序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上,大陆可以仿效台
追诉犯罪,请求审判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定罪并 湾的这种小额诉讼制度,设立小额消费纠纷法庭,
处以刑罚的一种诉讼权力。 所以,公诉权是与求刑 专门受理并解决类似的案件。 对于数额不大、案情
权紧密相联的。 然而,近年来有许多非犯罪的违法 相对简单的消费纠纷,我们可以运用小额诉讼程
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失,但这 序,从起诉、受理、法庭调查、辩论直到裁判、执行等
些行为并没有直接侵犯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一系列环节上都予以适当的简化,如实行一审终审
组织的合法权利,所以没有人来阻止这种行为。 为 制、口头起诉、当庭审理、当庭裁判、当庭生效、当场
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许多国家和地区法律赋予国 执行等,最终做到及时解决,以简化诉讼程序,降低
家( 政府) 以民事上的公诉权。 台湾的《消费者保护 诉讼成本。
法》即规定消费者保护官对企业经营者重大违反该 2.台湾的团体诉讼制度中的请求停止危害消
法有关保护消费者规定的行为,可以向法院诉请停 费者权益行为的团体诉讼,从性质上看属于诉讼信
止或禁止( 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第53条) 。 同时规定消 托,是一种公益诉讼。 消费者保护团体本身对诉讼
费者保护委员会、直辖市、县( 市) 政府均应设置消 标的没有诉的利益,其提起诉讼的权利也不是来自
费者保护官若干名,消费者保护官的任用及职权由 团体成员的委托,而是来自法律的直接授权。 消费
行 政院确定( 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第39条) 。 可见,消 者保护团体就可能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如销售
费者保护官是政府官员,其提起的诉讼是代表政府 伪劣商品) 向法院提起命令行为人不作为的民事诉
提起的,与消费者保护团体提起的诉讼不同,属于 讼,其基本功能是预防危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发
民事公诉。消费者保护官只能提起停止损害消费者 生。 对于对消费者的潜在危害,消费者本身因为尚
权益的诉讼,不能提起损害赔偿之诉,因为消费者 未遭受损害,不能提起诉讼。 即便法律赋予消费者
遭受损害的赔偿请求权是一种私权利,消费者有自 提起诉讼的权利,因个人涉讼的成本太高,理性的
主处分权,消费者保护官不能代替行使。 消费者也不会去起诉。该类团体诉讼解决了对消费
二、 台湾地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 者权益潜在危害的诉讼问题,能防患于未然,对于
保护消费者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大陆可以仿效台
对大陆的启示与借鉴
湾的这种请求赔偿消费者损失的团体诉讼,在消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 者权益保护立法上规定可以由消费者保护团体以
2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3月

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保护团体受让 ( 政府) 或其代表提起民事公诉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受害消费者的请求权后,应将诉讼所得到的赔偿, 是国家( 政府) 履行其职责的方式之一[2] 。 消费者权
扣除诉讼费、律师费后,交付给让与请求权的消费 益保护可以依靠消费者自己和消费者保护团体来
者。 维护。 台湾设置消费者保护官,提起保护消费者权
3.台湾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很好地解决了共 益的民事公诉的制度,其价值也正在于此。 大陆也
同诉讼中人数众多不便审理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程 可仿效台湾建立相应的民事公诉制度,设置相应监
度上可以节约诉讼资源,防止做出互相矛盾的判 督机构,对产品进行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保障消
决。 这与大陆民事诉讼中的代表人诉讼相似。 但大 费者交易安全。 监督机构应向消费者发布商品信
陆以“起诉时人数众多一方当事人的人数是否确 息、产品质量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定期发布消费警
定”为标准把代表人诉讼分为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 示,揭露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在涉
讼和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在诉讼运行实践中 及产品损害大多数消费者利益的时候,由监督机构
存在诸多不足。如诉讼代表人的产生是否应基于全 介入提起诉讼等。
体当事人同意、当事人经推选或协商无法产生诉讼 中国大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消费者权
代表人时应如何处理、法院在诉讼代表人的产生过 益的内容进一步扩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将来
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等。 此外,当诉讼代表人产生 也会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后,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代表的当事人仍是案件的 也就不限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部法律,而是应
当事人,可以不退出诉讼,并对诉讼代表人进行监 在法律制度上构建一个配套的法律体系。 为此,建
督。 但在实践中当有的被代表的当事人不退出诉 议立法机关借鉴我国台湾的作法,修改《消费者权
讼,就存在他们与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的效力关 益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小额
系如何界定、对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如何监督等 诉讼制度、团体诉讼制度、民事公诉制度、完善代表
问题[1] 。 由于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诉讼代表人与被 人诉讼等制度,最终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
代表当事人的关系相当混乱,在具体操作上因法院 制度。
而异,实践中也不统一。 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台
参考文献
湾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中得到启发,为大陆建立相
关诉讼制度提供可操作的借鉴。 [1] 高静,杨会新.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国
4.要借鉴台湾的民事公诉制度的价值。人人都 2004(6) :88.
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 王新红,傅强.经济法诉讼几个基本问题浅探[J].中
是消费者,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是最典型的公共利
2004(3) :283.
南大学学报,
益。 国家( 政府) 是公共利益的天然维护者,由国家

Judici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 Reference to Taiwan Practice and Construction of
Mainland Related System
WANG Ying
( Humanities College,Capital U 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25,China)

Abstract: Whether the person w ho violates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consumers should undertake the
legal liability relates not only w ith w hether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consumers is fully
protected,but also w ith w hether these illegal activities are effectively punished.T he jot law suit,association
law suit,designated litigant law suit and the civil law suit system established in T aiw an formed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system protecting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w hich involves the participation of consumers,the
associations protecting the consumers and the goverument.T he experiences from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judic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the consumers’ rights and benefits on the mainland.
Key Words: jot law suit;association law suit;designated litigant law suit;civil law sui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