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非洲总有新发现和附录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5

第十二章 非洲总有新发现

(2012-08-02 16:04:26)

围绕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的争论已经很久无人注意了,更不要说卡斯腾都化石和欧洲石器了,那些争论的
学者,多已入土长眠。

而今天的非洲,总有新化石出土问世,依然是一片活跃的战场。在这南猿和能人的故乡,学者们为了建立自己
的人类起源说,各种冲突此起彼伏。

第一节 莱克颅骨的风波

※ 115 万岁的新人颅骨

上世纪第一个重要的人类学发现,就出自非洲——那是柏林大学的莱克(H. Reck)教授挖出的颅骨(图
12.1)。1913 年莱克指导了坦桑尼亚奥杜韦遗址和德属东非的发掘工作。他的一个非洲化石采集员发现土里露出了
一块骨 片,去掉表面的碎石,原来是个颅骨的上半部分,他报告了莱克。莱克让人把颅骨从坚实的沉积层中挖了
出来,土质太硬,不得不用锤子和凿子。颅骨后来送到了柏 林。

这是个完全现代化的颅骨(图 12.1),莱克鉴定了奥杜韦五层沉积带,颅骨出自第 2 层,目前认为距今 115 万


年。

莱克深知这个化石意义重大,他仔细鉴定,排除了被后来埋入该层的可能性。他观察到:“遗址坑壁的层理特
别分明,没有任何翻动过的痕迹……颅骨周围的石头与邻近土层石块的颜色,硬度完全一样。化石沉积处的层理的
厚度,结构、顺序也于周围一致。”

图 12.1 1913 年莱克挖出的现代化颅骨,距今 115 万年,坦桑尼亚奥杜韦 2 层。


(略)

图 12.2 奥杜韦遗址北坡垂直地层结构图示莱克颅骨的出土位置,在第 2 层靠上的部位,距今 115~170 万年。

(略)

※ 原位埋存,猜疑失败

L·李基在柏林鉴定了那个化石,他确定的年代近一些,1931 年,他与莱克又考察了那处遗址。

1932 年 2 月,剑桥的动物学家库柏(C. F. Cooper)和伦敦大学的沃森(B. M. S. Watson)说莱克的颅骨太


完整了,显然在说那是近代埋入的。李基也认为是埋入的,但他认为埋入发生在 2 层形成时。(距今 115 万年)

L·李基在给《自然》杂志的信中说:“第Ⅱ层上部的红-黄土形成完之后,50 年内就被第Ⅲ层的亮红土所覆盖,
颅骨埋入的时间,应在第 2 层形成完之前,否则 2、3 层的两色土就会混了。他写道:我很幸运,在慕尼黑亲自鉴定
了这个颅骨,还粘着原位地层的粘土。层理明晰地地层没有任何翻动过的痕迹。”这足以证明化 石是原位沉积的,
年龄至少在第 2 层末期——距今 115 万年。

库柏和沃森还不满意,1932 年 6 月他们写给《自然》杂志的信中,猜测说奥杜韦第 3 层的红色石砾可能褪色了


……但霍普伍德(A. T. Hopwood)指出:2 层顶部的 3 层砾石颜色依旧,事实否定了反对者的猜想。

※ 胡乱送检,幸得校正

但 1932 年 8 月,英格兰帝国大学的地质学者波斯维在《自然》上的文章,却对此做了混乱的报道。起因是莫里森
(T. Mollison)教授把一块自称是化石周围基质的样品送给了波斯维。莫里森本来就不中立,他认为化石是马赛
(Masai)部落的人的遗骨。他送检的样品明显是第 3 层和第 5 层的样品,鉴定结果可想而知。

别忘了,上文已分析过,地层没有混乱的痕迹。显然,有人“粗心”地混了样品,以证实自己的猜测。

李基又从遗址采集了新的土壤样品,又经波斯维鉴定,结果也在《自然》上公布:“样品出自第 2 层,与化石同
一水平,与莫里森教授送检的显然不同……”
※ 妥协的原委

但是,莱克和李基后来神秘地做了些妥协,认为化石可能是后来侵入的,可能发生于第 5 层形成时(40 万年
前)。这背后的隐情可能有二:

其一,115 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为主流观念所不容,也许他们不愿再发起一起争战,想让化石被科学界接纳。
爪哇“猿人”化石的争议,主流派还是在没有严谨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把它安放供奉到一个理想的祖先位置,莱
克的化石如果不是后来埋进去的,就是进化论的死敌了。

其二:李基的让步,是为了让大家认可他在肯尼亚的卡纳姆和堪吉拉的新发现——与爪哇猿人、北京人以及莱
克化石同期的古人类化石。李基化敌为友的那天,正是审定他的新化石的那一天,而出席鉴定的有不少原来的对立
者,如波斯维、索罗门、库柏、莫里森。

不过,莱克和李基的妥协,仍给出了颅骨有 40 万岁的可能,这也是进化论的反常证据。最上面的第 5 层中的底


层,挖出了象奥瑞纳(Aurignacian)文 化的先进石器。40 万年前的精良石器,和莱克颅骨代表的 40 万年前的现
代人互相印证,仍然大大超出了进化论的标杆——“新人产生于 10 万年”。

于是,颅骨的年代继续人为地推前。

1955 年,李基的《肯尼亚的石器时代》一书,又把该化石提前了。他用博彩洞(Gamble’s Cave)10 万年前的


化石类比,二者相似,就用这错误的形态定代,把莱克的颅骨提前到进化论容忍的边界。

※ 修饰证据,六大错误

而普若茨(R. Protsch)却用了极种不可靠的碳 14 法,以及很不严谨的推理,把这个反常证据修饰成正常证


据——16920 年。严重错误至少有六个。

第一,样品来路不明。莱克的颅骨二战期间在慕尼黑博物馆里丢了。即便有,这么珍贵也不可能让他做那种毁
坏性鉴定,该馆主任给普若兹一些小骨片,普若兹说:“很象”原始颅骨的残片——这是他文章的前提依据。

第二,样品共 224 克,只有正常鉴定量的 1/3,煮化以后,不足以得出可靠数据。


第三,他同时测了同一位点其它样品,年龄各异,更加证明方法的不可靠。

第四,即便是原始颅骨,严重污染只能得出很年轻的假结果。污染是双重的:60 多年空气中二氧化碳和微生物
的污染,样品皂化(Sapon)浸泡的碳污染,文中对此只字未提。

第五,粗糙地从蛋白质入手,没做氨基酸分析。只有对含量很低的内源蛋白(来自骨胶原)分析才有效,有外
源蛋白混入(来自微生物)即无效。而蛋白质由 24 种 氨基酸组成,不同蛋白质组分也不一样。如果对不同氨基酸
分析给出的年龄不一致,说明混入了外源蛋白,结果就不可信了。文中根本没考虑这么深入。

第六,文中还用形态定代来佐证,说这个具备现代特征的化石是近代的。这种方法的不可信性,本书已多次讨
论了,特别在第 11 章中。所以,普若茨把化石归入近代(16920 年前)的论文是站不住脚的。

※ 同位素法本身的问题——假年轻

关于同位素法会给出年轻的假年龄的问题,有一些文章给出了实例,如奥杜韦遗址“上都土”(Upper
Ndutu)层的化石,同位素法得出年龄 3340 年,而地层年龄是 3.2~6 万年,至少年轻了 10 倍。

上一章中我们提出:对一个有争议的年代问题,不能人为排除有根据的年代范围,既然原位沉积证据充分,而
后期侵入只是猜测,所以对莱克的颅骨,应该考虑到它很可能具有沉积处地层的年龄——115 万年。

而猜为“后期侵入”,人为做年轻化处理,也只能年轻到 40 万岁,还是一个进化论的劲敌。

第二节 堪吉拉和卡纳姆——初见分晓

※ 两个更新世的反常证据
1932 年,L·李基在肯尼亚西部维多利亚湖附近的卡纳姆(Kanam)和堪吉拉(Kanjela),分别挖出了古人下
颌和颅骨,他认为这是更新世早、中期智人的有力证据。

19321 年,李基和麦金尼斯(D. MacInnes)考察堪吉拉时,发现了手斧等石器,以及 5 片颅骨(编号 Kanjera


1~5)等化石,年代距今 40~70 万年,而骨骼却是现代型的。

在卡纳姆,李基的化石收集员吉涛(J. Gitau)挖出了一大块钙华(一种的碳酸钙沉积物),用镐敲开,露出
一枚牙齿,他把它转交给麦金尼斯,再转到李基手中。

李基小心剥开钙华,原来里边是一个人类下颌,还带着两枚前臼齿,他太象智人了,而地层年岁却在 200 万年,


他给《自然》杂志的信中报告了这一发现。

李基看来,上两个都是智人化石,至少与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是同期的,甚至还要早,这样,后两个就得从人
类祖先的宝座上下台了。

※ 大会的肯定

1933 年 3 月,皇家人类学院的人类生物学部,开会讨论李基的发现。伍德瓦德(A. S. Wookward)爵士任主席,


28 个科学家从地质学、古生物学、解剖学、考古学四个方面研究,结论归纳如下:

1. 地质学家小组的结论是化石与各自地层年龄一致;

2. 古生物学家小组说卡纳姆地层是早更新世的,而堪加拉地层最晚也是中更新世的;

3. 考古学家小组认为石器与化石是同一地层的;

4. 解剖学家小组判断两组化石都是智人化石,虽然卡纳姆的下颌有点奇特。

这次会议大力支持了李基,但波斯维(P. Boswell)却开始质疑化石的年代,李基已经领教过他对莱克颅骨的
攻击,就把他请到非洲的遗址实地考察,结果不如意。
※ 无根据的猜异

波斯维一回到英国,就给《自然》杂志交了一份反面报告,说:“两处位点都不确定……粘土层常有下陷,地
层混乱使我不得不怀疑。”

李基回击道:“在卡纳姆我给他指出了 3 号颅骨的确切位点,而且就在那个位点,1935 年又挖出了一块骨片,


和 1932 年的化石正好匹配。……在卡纳姆,我们也做了实地验证。”

波斯维说如果化石出自卡纳姆早更新世地层,也是从地层下陷造成的地裂掉进去的。对此李基说:“这种无根
无据的胡猜我不接受,化石沉积的每一个特征都与早更新世一致。”他还揭示波斯维说过:如果化石和现代人不象,
他就倾向于真实沉积了。

波斯维的论点因为迎合主流观念一时占了上风,但 1968 年,南非的托比亚斯提出重新讨论堪吉拉化石。“1969


年 9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发起的一次主题为智人起源的研讨会,李基出席了……约 300 位代表一致
认可堪吉拉的化石出自中更新世。”李基传记的作者寇尔(S. Cole)这样写道。

托比亚斯说:“波斯维说的一切,丝毫也没削弱化石出自中更新世的问题。”

※ 大伤脑筋的鉴定

学者们对卡纳姆下颌的鉴定很伤脑筋,几乎把它划给过南猿,鲍氏南猿、东非人、能人、尼人、早期智人、新人每
一种生物。最终托比亚斯把它鉴定为:早期智人中 有尼人特征的一个变种,得到广泛支持。从图 12.3 可以看到:
h(卡纳姆下颌)的轮廓与 f、g 最象,三者都具有典型的现代人下颌两个最主要特征:(1)下 巴颏向上有一内凹;
(2)下颏向下有一外凸。

图 12.3 据图片描绘的各类下颌轮廓(略)

(a)南猿[埃塞俄比亚];

(b)直立猿人[德];
(c)早期智人[法] ;

(d)尼人[伊拉克] ;

(e)罗德尼智人[南非壁炉(Hearth)洞] ;

(f) 新人[南非波德洞(Border)] ;

(g) 新人[现代南非] ;

(h) 卡纳姆下颌

※ 倾向性的鉴定,须严谨辨析

但即使接受上述观点,人们也不希望 190 万年以前的早更新世,会有象尼人的智人。标准理论认为:尼人产生


于 40 万年前,3、4 万年前灭绝,而智人是 10 万年前的古人。

为确定这个“反常证据”的年代,大英博物馆的奥克雷用了氟、氮、铀含量法。

由于骨中含氟量因地、因水而异,他用同地、同层的动物化石作对照,满足同期、同地、同水这一条件,所以结
果可信——即人化石与同层动物化石氟含一致,所以年代一致。

而骨中含氮量除了因时、地、水而不同外,还因土质不同而异,他用不同地层的化石做对比,所以结果——
“人化石比动物化石年轻”——不可靠。

铀含量(表 12.1)也因地、因水而异的,奥克雷自己也承认。比如库盖塔的晚更新世动物化石反而比卡纳姆早
更新世动物化石铀含量高。

所以,奥克雷从表 12.1 中铀含量在动物化石中高于人化石,说明人化石年轻得多,这个结论难以成立。

表 12.1 堪吉拉化石铀含量(1974 年)
样品 具体骨骼及来源 铀(eU3O8)含量 (百万分之)
3 号颅骨 原位沉积:眼眶骨 15
原位沉积:右顶骨 21
地表发现:颅 骨 16,27,27,30,42
地表发现:大腿骨 8,14
4 号颅骨 地表发现:前额骨 11,21,35
动物化石 哺乳动物 26,131,146,159,216

该表并非奥克雷最初数据,他 1958 年发表的数据表明人与动物化石铀含量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1974 年奥克雷报道的铀含量显然与 1958 年发表的论文结果相反,那篇文章他的结论是:“堪


吉拉遗址人和动物化石(铀含量)检测结果一致。”看来,奥克雷不愿接受 190 万年这么早的年龄,又做了一次测
定,选中了他喜欢的结果。

因此,对于上述鉴定,我们是结论是:氟含量法条件严格,证明人与该层动物的化石时同期的,无可争议。而
氮、铀含量法,运用很不严谨,有一些漏洞和矛盾,故结果难以成立。

总之,上述两组人类化石的年龄和形态几经验证,我们认为:堪吉拉的颅骨是现代型的,年龄为 40~70 万年,


而卡纳姆的下颌近来也倾向于现代类型,年龄在 190 万年以上。

第三节 南猿诞生的内幕

※ 幼崽的头骨
1924 年,萨门斯(J. Dalmons)在朋友家的壁炉上看到一个狒狒头骨化石,这个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兰德
(Witwaters rand)大学的解剖系学生,把样品带给了导师达特(R. A. Dart)博士。

化石出自巴克斯顿(Brxton)附近的石灰石采石场,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南 200 英里处的汤恩(Taung)镇。达特


请朋友杨(R. B. Young)博士去采石场面看看,杨带回了一些包裹化石的大石块。

达特从中发现了一个包埋颅骨的石模,还有一外包埋着面骨的石包,他用妻子的毛衣针小心剥开石包,一点点
显露出了一个婴儿的头骨,满口乳齿尚在(图 12.4)。

图 12.4 左:南猿幼崽颅骨,南非汤恩 右:成年大猩猩头骨

(略)

达特复原了颅骨,发现脑量大到 500 毫升,而成年大猩猩脑量才 600 毫升。他标注了眉脊缺失,牙齿具有人类


特征。

达特还注意到连接脊柱的枕骨孔位于颅骨基部,象人一样,而成年猿的朝后,因此他认为,这种生物是直立行
走的是人类祖先。

达特给《自然》杂志的报告中说:“这个化石很重要,它展示了人和猿之间的特征。”他把它命名为南方古猿非
洲种,简称南猿。从同时带来的动物化石判断,该南猿有 100 万岁。被推定为所有类人生物的祖先。

※ 遭到冷遇

凯斯和伍德瓦德对此十分关注,凯斯认为南猿是一种黑猩猩或大猩猩。

史密斯更严格。1925 年 5 月,他在一次大学演讲中说:“很可惜,达特没接触过黑猩猩幼崽的头骨,如果他对
比一下就会知道,他所指述的南猿象人的特征,其实更加象大猩猩或猩猩的幼崽。”

今天,上述批评也是合理合事实的,尽管南猿被奉为人类祖先,还是有一些科学家有异议。
遭到冷遇后达特很泄气,在学术界沉默了很多年,没再找化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凯斯为首的学者一直反
对南猿。

※ 达特隐退,布儒母争锋

达特隐退了,他的朋友布儒姆(R. Rroom)博士发起了一系列争战,要把南猿立为祖先。达特化石一问世,布
儒姆就冲进去,“跨过长凳,翻身跪倒,向这个‘人类祖先’顶礼膜拜。”而英国学者说:等挖出个成年南猿他们
才会去祭奉呢。

1936 年 8 月 17 日,斯特克方丹(Sterkfontein)采石场的监工巴楼(G. W. Barlow)拿给布儒姆一个头骨的


石灰石外模。随之布儒姆从那儿挖出了几个骨片,复原颅骨后,他定名为迩人(Plesianthropus
transvaalensis),距今 220~300 万年。

随之挖出了一块现代型的人大腿骨下段化石(TM 1513)。1946 年,布儒姆和舒泊斯(G. W. H. Schepers)描


述了它重要的人类特征,列格罗斯克拉克(W. E. Le Cros Clark 下简称列)起初怀疑,后来也承认太象人的股骨
了,简直无法分别。1918 年塔丢(C. Tardieu)再次证实了这一点,因为 TM 1513 是独自发现的,把它和南猿头骨
安成一体没有道理,它完全可能是当时存在现代型人类的证据。

1938 年,6 月 8 日,巴楼给布儒姆一块腭骨化石,上面带着一枚臼齿,却对出土位置闪烁其辞,几天后,布儒


姆一再要求去挖掘点,原来是一个叫特布兰奇(G.. Terblanche)的小学生搞到的。布儒姆从小孩那儿又弄到一些
牙齿,并去了发现地——附近一个农场,又找到一些颅骨片,由此布儒姆复原出了一种新种——傍人粗壮种
(Paranthropus robustus)距今 100~120 万年。

布儒姆还是挖出了肱骨“TM 1517”和尺骨的残片,尽管他把它们定给了傍人,可是他说:“如果那些化石不
是一处发现的,任何一个解剖学家都会认为那是人为肱骨和尺骨。”1972 年,麦克亨利(H. M. McHenry)做了鉴
定,认为 TM 1517 是人类骨骼……因此,这两块化石可能和斯特克方丹的股骨一样,可能是新人那时已存在的证
据。
二战中断了布儒姆在南非的研究。战后,他和鲁宾逊(J. T. Robinson)在斯瓦克朗(Swartkrans)1 号遗址
(距今 120~140 万年)发现了一种粗壮南猿,取名傍人粗齿种(P. Crassidens),这种生物牙齿很大,头顶上
有一个附着强大咬肌的骨冠,跟大猩猩一样。

他们在斯瓦克朗 2 号遗址发现了一个较小,但象人的下颌,(SK 15),定名为远人(Telanthropus


capensis),距今 30~50 万年,1961 年,鲁宾逊把划给了直立人。

图 12.5 左:雌性黑猩猩颅骨 右:迹人(一种南猿)颅骨(南非斯特克方丹)

(略)

战后,布儒姆还发现了一块南猿颅骨(图 12.5)以及一个雌性南猿的骨盆,脊椎和腿骨,他从形态上分析认
为南猿会直立行走。

※ 达特东山再起

1925 年,达特考察南非马卡潘斯盖(Makapansgat)的隧道时,发现了黑色的骨头,他认为是古人用火的遗迹。
1945 年,达特的学生、兰德大学学士托比亚斯在马卡潘斯盖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种已灭绝了的狒狒头骨,引起了达
特的关注。

隐退 20 年后,达特于 1947 年,重回战场,到马卡潘斯盖寻找南猿化石,他相继发现了南猿化石和火迹,把该


南猿定名为“南猿用火种”。并凭想象画出了它们点火狞猎的场面,但今天学者已将其纳入南猿非洲种,认为它既
不会用火,也不会狩猎,只是个食腐动物。

然而,布儒姆和达特的发现却影响了学术界,尤其是英国,把南猿尊奉成了人类祖先。

第四节 “东非人”闹剧
下一个重要发现出自 L·李基和他夫人玛丽·李基。

1959 年 7 月 17 日,玛丽偶然在奥杜韦 FLK 位点发现了一些颅骨片,复原后发现是一个雄性类人的头骨,顶上


长着前后走向的骨冠。它很象“粗壮南猿”。因为牙齿比后者大,所以定名为东非人鲍氏种(Zinjanthropus
boisei),以纪念他们的早期资助人之一,鲍斯(C. Boise)先生。因为周围有石器,所以当时认为“东非人”会
造石器。终于找到了最早的人类。

一时间,李基成了古人类学中的超级明星,国家地质学会给他拨经费,发表大量论文,电视专访,世界范围的
巡回演讲,应声而至。

可是,尽管广为人知,东非人寿命太短了,李基传记的作者寇尔写道:“李基只是想当然地以为它是最初的人
类的候选者,以此游说国家地理学会,以得到继续的资助……但即使外行只要看了化石也不会上当——东非人,
象个大猩猩一样,头顶有个骨冠,塌脑门,没一点人样。”

第五节 上百万年的新人化石

1965 年,帕特森(B. Patterson)和侯维斯(W. W. Howells)在肯尼亚的卡纳坡(Kqnapoi)发现了一块令人


惊异的现代型人类肱骨,1977 年,法国工人又在埃塞俄比亚的高坡(Gombore)发现了同样反常的现代化肱骨。

卡纳坡的化石沉积点靠近地表的地层,地层年代有 450 万年。两位学者说它与大猩猩、黑猩猩、南猿的明显不同,


与现代人的一致,但他们没提出这是 450 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

肱骨的现代特征被加州大学两位古人类学家——麦克亨利(H. M. Mc Henry)和克如西尼(R. S.
Corruccini)进一步证实他们说:“它和现代人肱骨无法区别,每一个细微的现代特征都显露出来了。”

1975 年,形体人类学家奥克纳德(C. E. Oxnard)也发表文章同意上述观点,他还说:“如果认南猿为祖,


那这个早于南猿的现代人化石往哪儿放呢?难道由人样退变成南猿形状再变成人样吗?”
高坡出土的现代化肱骨距今 150 万年,化石旁还有石器,1981 年,希纳特(B. Senut)鉴定后说:“和现代人
一致。”

这样,人类进化论的反常证据表中,又纳入了两个相当古老的现代人化石:400~450 万年前的肱骨和 150 万年


前的肱骨。

第六节 200 万年前的新人股骨

1972 年,老李基的另一个儿子理查德·李基(Richard Lenkey)在肯尼亚特卡纳湖(Turkana)挖出了颅骨碎


片,他的夫人动物学家米薇(Meave Leakey)复原了颅骨,标号 ER 1470,脑量超过 810cc。起初理查德犹豫不决,
但最终把它划入了能人。

颅骨出自 KBS 凝灰岩以下,一个火山沉积层中,钾—氩法测出地层年岁为 260 万年,测得化石的年龄为 290 万


年,和最古老的南猿同岁了,但后来争议 KBS 凝灰岩的年龄后,倾向于它接近 200 万岁。

ER 1470 出土点不远处,同一水平带,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哈里斯(J. Harris)挖出了两块十分


现代化的股骨(ER 1481 ER 1472)他请来了理查德·李基,李基后来报道:“股骨和南猿的不同却与现代人的
惊人相似!”其他人也发生股骨不是直立猿人的。

与 ER 1481 同时挖出的还有胫骨和腓骨,它和 ER 1472,以及附带的一块股骨 ER 1475,都划入了能人。

但李基在学术刊物上说:“如果考虑到智人骨骼的变化范围,上述化石就落入智人范畴了。”在《国家地理》杂
志上,李基重申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那些是智人化石,一些学者也支持这一点,如伦敦红十字医院的解剖学家伍
德说:“它属于现代常行走的人的股骨类型。”

如果是这样,200 万年以前就有新人了,尽管大多数学者不这样想。但事实证据是显而易见的。
第七节 150 万年前的新人距骨

1974 年,伍德(B. A. Wood)在特卡纳湖发现了一块现代人距骨化石,出自 KBS 与库比孚拉凝灰岩之间,编号


ER 813。它有 150~200 万年,大约与南猿、能人直立人近似同代。

后续报道中,伍德说他的检测证实:“它与新人的距骨一致……和现代丛林生活的人的距骨没有区别。”可以
推断,在更新世早期或上新世晚期,就已经有现代人生活了,那么南猿、能人、直立人,就得从人类祖先的祭坛上
逃走了。

这些反常的证据,时至今日一直时有发现,就在我们鼻子底下,只是很多人没深究它们意味着什么,至此,我
们的在非洲反常证据清单上已经列出了:

(1)莱克的颅骨

(2)卡纳姆的下颌

(3)堪吉拉的颅骨

(4)卡纳坡的肱骨

(5)高波的肱骨

(6)特卡纳湖的股骨

除了(3)是中更新世的(40~70 万年前),其它皆是早更新世或上新世的,年龄距今上百万、数百万年,但
这个列表并没有结束。
第八节 能人 = 猿头 + 人身 ?!

似乎爪哇“猿人”[1]的模式又在这里显现了。

艺术家们应古人类学家之约,都要把能人画成图 12.7 左的样子,长着猿的头和人一样的身躯。这种高度的想象


画一直延续到 1987 年,才在事实证据面前退役。

※ 能人初建——有骨就拼

图 12.7 左:以前猜想的能人体形,猿头人身

右:完整骨架显示的能人体形,没人形(1987 年奥杜韦)

(略)

能人初建于 1960 年,开始,李基的儿子乔纳森(Jonathan Leakey)在东非人遗址附近,相继发现了类人动物


的化石:“OH 7”个体的颅骨、手骨,“OH 8”个体的足骨,以后又挖到了牙齿、下颌、颅片。一些出自奥杜韦第 2
层的下部。

托比亚斯测算:“OH 7”脑量 680cc(毫升),介于南猿 600cc 和最小的直立人约 780cc 之间。

L·李基这时认为它们才是最初的石器制造者,脑量说明了这一点,他把它们叫做能人(Homo habilis)随之,
东非人被降级为鲍氏猿,一种粗壮南猿的变种,因为误入岐途而最终灭绝。

※ 引发新问题

图 12.6 根据 L·李基的独特见解绘制的人类家谱
(略)

他认为尼人可能是智人和直立猿人的杂交种,但大多数人认为的序列是:

南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尼人→新人

值得注意的是,原“东非人”的骨冠问题,使整个事情复杂了。雄性大猩猩和雄性黑猩猩头上才长骨冠,而雌
性没有。以前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可能把雌雄个体错 定为两种动物。1971 年,玛丽·李基说:“南猿粗壮种和
南猿非洲种可能是一个种的雄、雌个体,几代人都把南猿搞错了。“

L·李基在能人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人类家谱,他反对南猿是人的祖先,因为直立人被认作南猿的后代,也一
同被他逐出了主干。而且他认为尼人是智人和直立人的混血儿。也许有人认为种外杂交的后代无法生育,但李基说
美洲野牛和普通牛的杂交种可以生育。

※ 完整化石出土——原来能人=猿头+人身?

1987 年,怀特(T. White)和约翰逊(D. Johanson)在奥杜韦挖出了能人较完整的个体化石(OH 62)。

骨架显示它只有 3.5 英尺高,胳膊很长,复原后如图 12.7,更象猿,没有什么人形。

约翰逊等人的结论是:1987 年以头,科学家把许多其它物种的肢骨(很可能是现代人的),安在了能人身上。

“OH 62”的发现支持了我们的观点:很象新人的“ER 1481”和“ER 1472”肱骨可能属于当时的现代型人类


的,生活在上新世晚期(200 万年前),只是学者们张官李戴,把它们划络了能人。新的事实证据已经纠正了这个
“驴唇不对马嘴”,那么,那些表现直立特征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直立猿人的吗?肯尼迪(G. E. Kennedy)把 ER
1481 划给了直立人,而春考斯(E. Trinkhaus)说 ER 1481 的关键中,只有一个例外,其余都在现代人的范畴之
中。

※ 进化论再显断档
“OH 62”迫使进化论者再去填充能人和直立人之间的进化缺环。能人和直立人相距 20 万年,但形体差异太大
了。R·李基曾以普通人的成长模式大致推算直立人(KNM-WT 15000)成年有 6 英尺高,而成年“OH 62”只有 3.25
英尺(0.99 米)高,20 万年不可能跨度这么大。

然而,遭到太多批评的“点断平衡进化假说”(Punctuational model)的创立者,却能接受这种巨变,因他
们没想的正是急速进化和长期静止的模式[2]。

※ “能人”和人长期共存

然而化石的发现者们说:“能人‘OH 62’个体太小了,这在告诉我们以前认为体型随进化增大的观念是一种
理论想象,不是事实。点断平衡假说,看来也是一种理论想象。通过考虑全面的考古事实,我们会发现:各种猿人
和几种人类,包括十分象现代人的古人,整个更新世,甚至更早以前就共同生活一起。”

对张官李戴的能人,叫阵的不只是“OH 62”一队人马,先前和能人颅骨一起出土的足骨“OH 8”,错安给了


能人,那可是“很象智人的脚,”1964 年,戴(M. H. Day)和纳皮尔这样说。因此,能人一直被描绘成猿头人身
的怪物……

但是,“OH 8”足骨却被不同学者鉴定为象猿、象猩猩、象人、象人猿间的过度类型,这又再一次展示了古生物
学证据的重要特点——证据模棱两可——经常可以解释成几种彼此矛盾的结果,而进化论者倾向于解释成主流观
点。

能人的化石中还有手骨“OH 7”,也是众说纷纭。1962 年纳皮尔说手骨某方面很象人手,特别是指尖……而萨


斯曼和史登(J. T. Stern)认为手骨适合在树上悠荡攀援,这又和我们在书上和电视上看到的能人想象画完全不
同。

鉴于能人这么自相矛盾的混乱证词,一些学者认为没有理由把能人创造成那样,理想化的过渡生物供到人类祖
先的位置上去。

如果能人是个拼凑品,真实的能人该是什么样呢?鲁宾逊提出:能人的确立是一个错误,是把南猿和人骨混拼
在一块了,也有人认为能人的骨头都是南猿的。
本节的最后,我们的结论是:能人的基础象海蜃蛰楼,时而象人,时而象猿,时真时假,这依观察者自己的想
法而定。综合考虑所有的证据,我们认为现已确立的能人化石很可能是几种生物凑成的,其中有:

(1)小型象猿一样的树栖南猿 (较完整的骨架“OH 62”等);

(2)原始的象人的生物(“ER 1470”颅骨);

(3)新人 (“ER 1481”和“ER 1472”股骨)。

注:[1]详细看过本书第 8 章的读者,会知道爪哇“猿人”=猿头+人腿,所以这里说爪哇“猿人”的公式
重现了。

[2]点断平衡假说是古尔德(Stephen J. Gould)和艾追植(Eldredge)提出的一个假说,它基于大多数动
物在地质历史上突然大量出现,长期稳定,而又没有进化顺序的化石现象,提出进化 就是这样突然进化,而后长
期稳定,所以极难找到过渡化石。这是为找不到过渡化石的一种自圆其说,在分子生物学、基因上得不到理论支持。

第九节 重审南猿

※ 数据分析打击南猿

目前人类祖先的祭坛上,除了能人受到持续打击之外,南猿也成了不少科学家的靶子。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
如凯斯爵士,认为南猿不是什么人的远祖,只是一个猿的变种。

这种否定一直持续,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又发现了一些南猿化石,而且皮尔当人被揭穿了,南猿才被描绘
成有人样。
即使南猿坐到了人类进化的主干上,反对意见依然持续不绝。L·李基认为它是个旁支,后来他儿子理查德也给
出了不少证据。

上世纪 50 年代初,祖科曼(S. Zuckerman)爵士发表了广泛的骨骼测量数据展示南猿并没有什么人样,并不


象那些学者想象有那样可以填补进化的断层——战火由此点燃。

奥克斯纳德(C. E. Oxnard)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把战争升级至今,他说:“南猿身上找不到任何特征能跟人
属搭上关系。”

他发现南猿的脑、牙、颅骨十分象普通猿,肩骨适合在树上荡秋千,手骨象猩猩,骨盆适合四足行走和树上耍
杂技,大腿骨和脚踝也是一样。1975 年他进一步写道:“进一步的证据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南猿是一种中等体
型的树栖动物,善于在树立耍杂技……

1973 年,伦敦动物学会兴办的一次专题学术会议上,祖科曼和奥克斯提交了一篇论文,讨论会的终了,祖科
曼做了重要发言。他说:“这些年来在挑战南猿智慧的问题上,我几乎是孤军奋战……因为权威者的话,已经充斥
在全世界的教科书里了。”

图 12.8 根据祖科曼和奥克斯的深入分析,尽管南猿可立直立着走(左图),但更适于树上耍杂技,是树栖动
物。对南猿占据人类始祖的位置的主流观点,他们表示怀疑。(以前学者们认为南猿:头部以下,就基本是人形了,
绝对靠双足行走)。垂普莱特(M. Trippktt)绘制

(略)

※ 南猿“靠权力”高居庙堂

祖科曼的呼吁于事无补。权威们依然固守着南猿的尊贵位置,大量威胁主流观点的科学证据依然被监禁在科学
文献之中,对公众的影响降到了零点。

1984 年,奥克斯纳德在回顾持续了几十年的南猿争论时写道:“尽管争论中认为南猿象人的观点占了上风—
—不是因为它击败了对手,而是靠埋葬对方的证据来显示优势……”
这正是本书揭示的知识过滤机制,而我们要做的是揭开被掩藏的真实历史。

奥克斯纳德总结他的发现时说:“各种南猿化石与人与非洲猿都归不到一起,如果单立为一个属,它们又嵌合
了猩猩的一些特征。……这样,任何一种南猿都得从人类祖先的位置上掉下来了”。

象李基父子一样,奥克斯纳德认为人类的出现比标准的进化剧本设计的早得多,他也注意到了我们前边提到的
一些具有现代人特征的化石,如约 150 万年前的“ER 813”距骨、约 400 万年以上的卡纳坡的肱骨,他从这些证据
判断,人类至少有 500 万年历史了。他说:“现在的进化论,必须做重大修正或扔掉……到了开拓新理念的时候
了。”

第十节 露茜在诅咒

※ 露茜的诞生

约翰逊(1973 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指导考古工作时,在哈达(Hadar)300 万年以上的地层中,发现


了一块小腿胫骨的上半段化石,显然是一种灵长类的,不远处又发现一段大腿骨下段化石,二者要配在一起,他
推测那个完整的膝盖骨是人的。

这样,他发表了论文报道发现了 400 万年前的膝盖骨属于一种原始的南猿、能象人一样行走。

在该遗址第二年的挖掘中,埃塞俄比亚人阿斯法(A. Asfaw)发现一些下颌化石碎片。分类很困难,约翰逊请
来了理查德·李基和他的母亲玛丽,以及妻子米乌(Meave),大家一起鉴定认为那是最早的人类化石。

1974 年 11 月 30 日,约翰逊和格雷(T. Gray)在哈达挖出了一具比较完整的类人动物化石,当晚同事们开庆


祝会,高唱甲克虫乐队的歌曲“天上戴着钻石的露茜。”由此,露茜,一个雌性类人动物诞生了。

用钾氩法、裂变径迹法、古地磁场法测定,约翰逊认为露茜有 350 万年了。


1975 年,他带着《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回到了哈达,摄影师拍下了另一个重要发现——在小山一侧挖出了
一组化石,分属 13 个人的化石,分属男子、妇女和儿童,这群人被称为“第一家族”,岁数和露茜一样。

※ 生拼硬凑,换“我”真身

下面我们看看上述化石,在不同学者的眼中,有多大的差别。

约翰逊开始按李基一家的判断,认为阿斯法发现的下颌,以及第一家族是人的化石。如果露茜是南猿,那在哈
达的 350 万年前,就有两种人科生物了。

但后来,和理查德在特卡纳湖考察过的古生物学家怀特(T. D. White)改变了约翰逊的主张,使它给哈达的
化石定为一个新种——阿法南猿。他们认为这是最早的南猿,进化方向为:

约翰逊描述的南猿很小,身子象人,遭到了许多学者反对,他们和奥克斯纳德、祖科曼一样,认为露茜和她的
亲戚象猿。

哈达的化石中没有完整的颅骨,但怀特竟用不同个体的几片颅骨和下颌,面骨化石拼凑出了阿法南猿头型!—
—充分展现了他理想化的偏见。约翰逊据此说:“重建的阿法南猿很象雌猩猩——这正是他们希望的模式。”

至于阿法猿的身体,萨斯曼(J. T. Stern)和奥克斯纳德也认为象猿,这就重创了约翰逊的观点——露茜会直
立行走。露茜的肩骨和猿一样,肩关节向上翻,表明上臂是用来爬树、荡秋千的;臂 骨和树栖的灵长类很象;脊柱
特征也是如此,有突起,用来附着发达的肩、背肌肉;腕骨、掌声骨指骨也适于强力抓握;屁股,腿骨也是为爬树
设计的;弯曲的长脚 趾也是抓树权用的。

露茜在树上蹿跃、悠荡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但这足以把她从人类祖先的宝座上摔下来了,即使认为露茜已
经向人类进化了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在舆论宣传中,歪曲了她的肖像,使他长出了象人的身体。

歪曲露茜的真貌,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发现,然而,露茜却在向作俑者诅咒——“还我真身”!

我们还得注意,理查德、塔丢(C. Tardieu)和许多科学家声明,那些化石实际上是两种或三种化石拼凑成的。
在学术界,南猿、阿法猿的长相也没有一致的看法,只是有一部分人把它们奉若祖先。

第十一节 360 万年的现代人脚印

※ 现代人脚印,360 万岁

雷托里是马塞语“红白合”的意思,它位于坦桑尼亚北部,奥杜韦以南约 30 英里处。1979 年,玛丽·李基率


领的考察队在那里发现了不少动物和人类的脚印化石,钾氩法测出距今 360~380 万年。

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上印出了玛丽的文章——“时间灰烬上的脚印”。她分析脚印时,引述了北卡洛莱娜州立
大学的脚印专家鲁斯的观点:“脚印太象人的,太现代化,年代又太古老。”

如果读者是沿着我们的智力旅程来到这里,不难发现:雷托里脚印又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 360 万年以前的


非洲生活着现代类型的人。令我们震惊的是,最近的 高等级学术刊物上也能找到如此反常的考古证据。但更令我们
不可思议的是,那些世界驰名的学者,描述了脚印的现代化特征,却完全忽视了这个可能性很大的结 论:象我们
一样的人类在 360 万年前即已存在了。

※ 划分给谁?

他们的思路又回到了常规的教条中,玛丽写道:“至少 360 万年前的上新世,人类祖先已经和我们一样行走了,


脚和我们一样。”

那这祖先是谁呢?玛丽认为可能是“能人”,约翰逊和怀特认为是阿法猿,而这两种动物被描述为:长着猿一
样的头,及其它猿的特征,却没有化石能证明它们长着人形的脚!

为什么不是现代型的人踩出来的呢?事实无法排除这个可能。进一步说,我们在此书中提出了大量化石证据,
一些就出自非洲,都表明了早更新世以前直至晚上新世就已经有新人了。
是我们夸大了脚印的现代特征吗?还是看看学者们的记述吧,几组脚印都做了字母标记,在鉴定 G 组时,玛丽
发现是三个人踩出来的,可能是一家人,鲁宾斯(L. M. Robbins)说:“脚印显示出多方面的现代人脚印特
征。”她特别指出,大趾是向前伸的,与人一样,而猿类都是向外伸,象人的大姆指一样可以抓握东西, 鲁宾斯
总结说:“脚印的四个关键功能区:脚跟、足弓、大趾、四趾,以及印在火山泥上的方式都和人踩上去的完全一样。
而行走姿势也和现在的人一样。”

戴(M. H. Day)用摄影测量技术鉴定表明:“脚印和现在不穿鞋的人踩出的脚印十分一致,可以证明那就是
普通人的脚印。”但他的结论却把这种人脚安给了南猿——他认为那里灵长类的先锋只有南猿。

为何如此呢?没有理由排除现代型的人类在那时已存在的可能性。

※ 排除阿法猿,归于现代人

塔特尔(R. H. Tuttle)也认为脚印和现在赤足生活的人的脚印没有区别:G 组脚印的严格分析表明:它们是


智人的足迹……因为年代太早,以至阻止了很多古人学家难以接受。如果脚印没有确定年代,或者是近代的,绝大
多数专家会认为那是智人的遗迹……

塔特尔下结论道:“那不是阿法猿踩出来的,我们知道:阿法猿的趾又长又弯,和那些脚印合不到一起,南猿
也一样。”

史登和萨斯曼用猜想来反驳,他们没想——如果阿法猿弯着脚趾走路——象黑猩猩那样,就可能踩出那些脚印。

但塔特尔说这绝不可能。弯趾行走脚趾总要活动。那脚印就该发现两类足迹了:一种长趾脚印,一种短趾脚印
——带有很深的趾节印迹。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脚印和阿法猿对不上号。

怀特也认为弯曲的脚踏会留下几种脚印,与事实不符。

塔特尔说:“阿法猿是树栖生活的证据不只是长而弯的趾,化石还显示了其它方面的树栖特征,所以阿法猿不
可能是雷托里脚印的主人。”这可激怒了约翰逊等人。
怀特 1987 年,反击说:“雷托里 5000 多脊柱动物遗骨中,只有 26 块类人动物化石,其中没有现代人的影
子。”但实际上,在非洲,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上新世象智人一样的古人化石。人类化石罕见众所周知,即便是确
定无疑的人类遗址也是如此。

怀特预言:“但不幸的是,迄令为止,都证明二者别无二致。”即使怀特本人也说过:“那就是现代人的脚印,
如果这是在加州海滩上,连 4 岁的孩子都知道是人踩出来的……它有一个形状极佳的足跟和一个有力的足弓,现
代人型的脚掌,大趾前伸,可不象猿那样外展。”

塔特尔总结说:“所有可辨的现代人的足形学特征,都在 G 组脚印中展现出来,连行走次势都是现代人的。”

第十二节 黑颅、黑思想

※ 扯碎进化家谱的黑颅

1985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沃克(A. Walker)在特卡纳湖西部发现了一个类人动物的颅骨,在煤里被染黑


了,固此得名黑颅。黑颅可把约翰逊博士的人类进化家谱扯碎了。约翰逊普认为:

前一支变得大牙大下巴,长出大颅骨和头骨冠。而黑颅,编号“KNM-WT 17000”,和鲍氏猿很像,但它 250 万


岁的年龄比粗壮南猿还老。

面对事实,约翰逊只好提出 4 种修补意见,但仍无法判断孰是孰非。

哈达化石的不确定性,把进化的亲缘关系搞得一团糟,1986 年什曼(P. Shipman)说:“最好的答案是,我


们再也无法说清谁进化出了谁。”

他记下了约翰逊的同事吉贝(B. Kinbel)的一次关于黑颅的讲座,“在讲到南猿进化问题的最后,他擦去了
黑板上明析的图表和各种合理选项,然后面向课堂举起双手——投降”,后来他们还是决定把阿法猿奉若人祖。
什曼全面考虑了各种证据和进化关系后说:“我们可以断言:还没有证据告诉我们人类起源于谁,南猿一属各
种类型算做人祖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虽然在感情上我难以接受自己的判断,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在南猿为祖的
观念中长大的。”

这些讨论,只是考虑了那些还能被接受的事实证据,如果把那些更古老的现代型人类化石考虑进去,事情就更
复杂了。

※ 非洲回顾

回顾非洲有关人类化石的发现,我们可以总结出:

1. 大量显著证据表明:早更新世和上新世时,非洲已经出现了新人;

2. 传统认为的南猿能象人一样行走的设想很可能是错的;

3. 南猿和直立人被立为人类祖先,很值得怀疑;

4. 能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也很有疑问;

5. 即使进化论可以考虑的范围内,非洲古代类人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也混乱不堪。

综上所述,结合前几章的考古证据,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所有化石和人类遗迹都印证了这个观点——具备
现代身体特征的人类,在几百万、几千万年以前,已经和各种灵长类生命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了。

附 录

反常考古事实汇总表

——现代型的人类在不同久远年代生存的证据。

本书提到了学者们发现、研究的许多远古人类遗迹,发表出来的年龄都是估计的最小值,这些事实证据不容忽视。
表中一些名词释义如下:

始石器——自然开裂的石头,有明显人工修饰或用过的痕迹。

旧石器——人工打制,可以辨认出外形的石器工具。

新石器——精良的石器工具和用品。

人——具有现代身体结构特征能制造工具的人。

火迹——用火的遗迹。

骨器,敲砸骨、切划骨、削录骨——各种工人处理过或打磨雕琢过的兽骨。

表一 证明远古不同时期人类生存的证据

地质 距今
地点 证据 文献出处
时期 百万年
刻有沟槽的标准金属
前寒武 2800 Ottosdalin 南非

Jimison 1982

>600 [美]麻省道切斯特 金属花瓶 科学美国人 1852.6.5
寒武纪 505~590 [美]犹它州羚羊泉 鞋印化石 Meister,1968
[苏格兰]金谷地采
泥盆纪 360~408 长在沙岩中的铁钉 Brewster,1844
石场
石炭纪 320~360 [英]特威德 长在石头中的黄金线 伦敦时报 1944,6:22
[美]俄克拉荷马州
312 长在煤中的铁杯 Rusch 1971
韦伯顿
286~360 [美]依阿华州,韦 煤层中的石刻 Daily
拍斯特 News,Omaha,Neb.,1897,4.2
[美]伊利诺伊斯州
286~320 人骨架化石 The Geologist 1862,12
麦口平
[美]肯塔基州,岩
人脚印化石 Burroughs 1938
堡等
280~320
[美]俄克拉荷马
煤层中的银器 Steiger,1979
州,韦伯顿
[美]伊利诺伊斯
长在煤中的黄金链 Morrisonville Times,1891.6.11
州,莫里森韦尔
260~320
[美]俄克拉荷马 2 英里深煤层中的石
steiger,1979
州,海文纳 镜墙
三叠纪 213~248 [美]内华达州 鞋印化石 Ballou,1922
侏罗纪 150 [土库曼] 人脚印化石 Moscow News 1983.24
长在白垩中的一系列
白垩纪 65~144 [法]圣珍德里维 Corliss,1987,a
金属管
50~55 [法]克莱蒙特 始石器、旧石器 Breuil,1910
白垩球,被削过的木
第三纪 45~55 [法]劳恩
头(化石)
Melleville,1862
始新世
38~55 [英]巴顿 旧石器 Fisher 1912
38~45 [瑞士]德赖蒙特 人骨化石 de Mortiller,1883
第三纪 [美]加州托伦县,
多件新石器,旧石器 Whitney,1880
渐新世 平台山 波士顿隧道
33~55
同上,蒙特祖马隧道 多件新石器 Whitney,1880
同上 人骨架化石 Winslow,1873
26~54 [比利什]巴拉克米
旧石器 Rutot,1907
歇尔
[比]波奈特湾 旧石器 Rutot,1907
26~30 [比]蓬塞里斯 旧石器 Rutot,1907
中新世
20~25 [法]泽内 旧石器 Bourgeois, 1867
早期
旧石器、火迹、敲砸
12~25 [阿根廷]圣克鲁斯 F.Ameghino 1912
骨、烧烤骨、切臂骨
中新世 [法]比利 切砸骨 Laussedat,1863
中期 [法]桑桑 敲砸骨 Garrigou,1871
12~19
[法]蓬思 切砸骨 Bourgeois 1867
[法]克莱蒙特 切砸骨 Pomel,et. 1876
中新世 [美]加州托伦县 平
始石器,精致旧石器 whitney,1880
晚期 台山
同上,情人节矿井 新石器,人颅骨 同上
9~55 同上,斯坦尼劳斯公
新石器 同上
司矿井
同上,索纳拉隧道 石珠 同上
加州托伦县 平台山 新石器,大石杵 Becker,1891
[印度
9~10 始石器 Prasad 1981
]haritalyangar
>8.7 [美]加州金砂县 人化石 whitney 1880
7~9 [法]奥瑞莱克 旧石器 Werworn 1905
[法]南方 人化石 de Mortillet 1883
5~25 [萄]塔格斯谷 旧石器 Ribeiro 1872
[土耳其]达达尼尔 敲砸骨、切划骨 Calvert,1874
5~12 [缅]仁安羌 旧石器 Noetling,1894
[希]派克米 敲砸骨 Von Dücker,1872
旧石器 火迹、敲砸
[阿根]恩垂仁地层 F.Amegino,1912
骨、削刮骨、烧烤骨
[美]加州圣安第列
新石器 Whitney,1880
斯 马歇尔矿
>5 同上,史密洛矿 新石器 Whitney,1880
[美]加州,秃山 人颅骨化石 Whitney, 1880
同上,粘土山 人化石 Whitney,1880
上新世 切削贝壳,旧石器,
4~7 [比]安特卫普省 Freudenberg 1919
人趾化石
4~4.5 [肯]卡纳坡 人肱骨化石 Patterson et.al .,1967
3.6~3.8 [肯]雷托里 人脚印化石 M. Leakey,1979
旧石器 灶坑,炉渣,
[阿根廷]蒙特赫姆
3~5 火迹,烧烤骨人类脊 F.Ameghino,1888


[意]卡斯腾都 人化石 Ragazzoni,1880
3~4
[意]萨瓦纳 人化石 Lssel,1807
骨器,骨针 莫尔,1917
2.5~5.5 [英]红岩下岩屑层 始石器 莫尔,1935
新石器 莫尔,1929
进化论认为,最古老的石器最多只有 250-300 万岁,而且只能在当时有人类原始
2.5~3 祖先的非洲能发现它们,非洲以外的始石器不会超过 100 万年,那是直立人走出
非洲会制造的。
2.2~3 [南非]斯特克方丹 人股骨化石 Tardieu,1981
[英]肯特高地 始石器,旧石器 Prestwich,1889
2~4
[比]罗萨特 旧石器 Rutot,1907
2~3 [印度 始石器 Sankhyan,1981
]haritalyangar
[意]圣华伦泰 骨矛前 Ferretti,1876
[意]蒙特阿波托 切削骨、燧石片 Capellini,1876
[意]平水 旧石器 Ponzi,1871
[意]贾尼库 旧石器 Ponzi,1871
[阿根]米拉马 灶坑、炉渣、火迹 Hrdlicka,1912
Roth et.al.,1915

2~3 [阿根]米拉马 旧石器,新石器 C.Ameghino,1914

Boman,1921
[阿根]米拉马 人下颌化石 Bona,,1921
始石器(误划给了能
2.5 [埃塞]哈达 Johanson,et,al.,1981
人)
[意]圣吉瓦尼 切削骨 Romorino,1865
上新世 [英]红岩 一系列钻孔的鲨齿 Charlesworth,1873
2~2.5 [英]红岩 贝壳内雕像 Stopes,1881
[英]福克斯豪 旧石器、火迹 Moir,1927
[英]福克斯豪 人下颌化石 Collyer,1867
[巴基]索安谷 始石器 Bunney,1987
[美]爱达荷州,纳
泥人像 Wright,1912
2 姆帕
进化论认为,第一个会制造工具的人,是 200 万年前才诞生的能人,而且只生活
在非洲。
更新世 1.8 [俄]希伯利亚,戴 始石器 Daniloff,et,al.,1986
早期 灵约拉克
旧石器、切臂骨、烧烤
[中]山西,西侯度 Jia , 1980

始石器,旧石器 M. Leakey,1971
流星锤 M. Leakey,1971
[坦]奥杜韦
制革骨器 L. Leakey,1960
1.7~2 石头地基 L. Leakey,1960
奥杜韦所有地区的发现一般都划给了“能人”,但制革的骨器和流星锤明显是新
人的杰作,何况后来更多证据表明“能人”是很可能是几种物种和人骨拼成的
“大杂烩”。
[肯]卡纳姆 人下颌化石 L. Leakey,1960
[中]云南,元谋 旧石器 Jia, 1980
1.7 进化论认为,直立人在距今 100 万年时才走出非洲,而 170 万年前元谋人的工具
显然事与愿违。
[俄]西伯利亚,乌
1.5~2.5 始石器 Okladinov,.al.,1984
拉林卡
1.5~1.8 [肯]库比弗拉 人化石 Wood, 1974
1.5 [埃塞]古堡尔 人肱骨化石,始石器 Senut,1981,b
1.2~3.5 [英]都里士 白垩中的壕沟 Fisher,1912
1.2~2.5 [意]瓦德阿诺 切划骨 De Mortillet,1883
1.2~2 [法]圣普莱斯特 切臂骨 Desnoyers,1863
[俄]西伯利亚,乌
1.5~2.5 始石器 Okladinov,.al.,1984
拉林卡
1.5~1.8 [肯]库比弗拉 人化石 Wood, 1974
1.5 [埃塞]古堡尔 人肱骨化石,始石器 Senut,1981,b
1.2~3.5 [英]都里士 白垩中的壕沟 Fisher,1912
1.2~2.5 [意]瓦德阿诺 切划骨 De Mortillet,1883
切臂骨 Desnoyers,1863
1.2~2 [法]圣普莱斯特
始石器 De Mortillet,1883
1.15 [坦]奥杜韦 人化石 Reck,1914a,b
1~2.5 [阿根]蒙特赫姆索 旧石器 Hrdlicka,1912
1~1.9 [爪]特立尼尔 人牙齿 MacCurdy,1924a
人尺骨化石 Zuckerman,1954a
1~1.8 [南非]克罗姆贾伊
人肱骨化石 McHenry,1973
[阿根]布宜诺斯爱
1~1.5 人颅骨化石 F.Ameghino.1909
丽斯
进化论学者认为,直立人第一次离开非洲只是 100 万年前
1
的事,在此以前其它洲没有人类。
更新纪 人股骨化石 Day et.al.,1973
中期 0.83 [爪]特立尼尔 这些与‘猿人’同时发现的人类证据被‘过滤’掉了。
敲砸骨、木炭、灶坑 Keith,1911
[英]克罗默森林地 骨器,切臂骨锯过的
0.4~1.75 Moir,1927
层 木头(化石)
旧石器 Moir,1924
0.4~0.7 [肯]坎杰拉 人颅骨化石,旧石器 L. Leakey,1960
精致旧石器(现代人
0.4 [坦]奥杜韦 L. Leakey,1933
类工艺)
0.33~0.6 [英]伊普斯威奇 人骨化石 Keith, 1928
0.33 [英]佳丽山 人骨化石,旧石器 Newton,1895
0.33 [法] 木林奎农 人下颌化石,旧石器 Keith,1928
[法]克里希 人骨化石(赝品?) Bertrand,1868
灶炕、旧石器、棚屋,
[法]特拉阿马塔 de Lwnley,1969
人脚印化石
0.3~0.4
特拉阿马塔是典型的欧洲更新世中期遗址,按进化论把所有人类遗迹都划给了直
立人,其实那些遗物都是典型的现代型古人的作品。
[匈]维尔泰斯佐罗
0.25~0.45 人颅骨化石 Pilbeam,1972

[墨] 霍亚莱克 精制旧石器 Steen McIntyre,1981
[美]新墨西哥州, Smithsonian
精制旧石器
0.25 西瓜洞 Misc.coll.Volqq,n.23
霍亚拉克和西瓜洞的工具只能是现代型古人的作品,而进化论标定的新人,10 万
年前才在非洲出现。
[美]伊利诺伊州,
0.2~0.4 金属硬币 Dubois,1871
劳恩山脉
[中]桐梓 人齿 Qiu, 1985
0.1~1
[中]柳江 人化石 Han, et al., 1985
[美]新泽西州,特
人股骨,颅骨化石 Volk,1911
伦顿
0.11
特伦顿的现代型古人化石 10.7 万岁,而进化论认为新人 10 万年前才出现,而后
渐渐走出非洲,1.2~3 万年前才进入北美洲,此前南北美洲无人。
晚更新
0.03~2 [法]拉丹尼斯 人颅骨化石 de Mortillet,1883

表二 美洲的反常证据
下表是北美和南美的反常事实的部分汇总,按进化论,亚洲黄种人是 1.2 万年前经白会海峡陆桥进入北美,而后
扩散至南美洲的,形成了土著印第安人,而在此前,南、北美洲连中级灵长类都没有。[1]

距今
地质时期 地点 证据 文献出处
百万年
[美]加州安匝波瑞格
3-75 切划骨 Graham,1988
荒漠
第三纪 28-35 [墨]厄霍诺 旧石器 Steen- McIntyre,1981
20-50 [美]加州卡里河 始石器 Simpson,1986
更新世
[巴西]土卡达伊斯坡
20-30 始石器 de lumley. et.al., 1988
中期 兰卡
[美]怀俄明州,黑叉
12-19 旧石器 Renaud,1940

[美]加州圣地亚哥德
8-9 始石器 Carter,1957
州街
8 [加]老鸦河 切臂骨 Morlan,1986
7 [美]纽约提林 旧石器 Raemish,1977
6-12 [加]诗光达 旧石器 Lee, 1972
第三纪 [美]伊利诺伊斯州怀
25 铜环 Dubois,1871
晚更新世 特赛德
24 [美]加州圣巴巴拉岛 灶坑,始石器 Science News, 1977
4 [美]德州列维斯维尔 旧石器 Alexander,1978
[墨]厄西周 灶坑,兽骨 Lorenzo,1986
3 [巴西]Boq.do sitio
灶坑,始石器,岩画 Guidon,et.al,1986
de P.Furada
注:[1]虽然表二的一些年代并不古老,如果进化论接受了这些事实,无疑承认了“多源起源论”,而基因的精
密稳定性使突变产生进化(种外进化)的概率本来 就极低,有学者说比狂风把飞机零件吹成完好的波音 747 还低,
而多元论意味这样极低纪律的“巧合”不停地出现,导致不同的洲产生了一致的新人。这种一厢情 愿的猜想等于
作茧自缚。所以表中这些美洲早期人类的证据,也是进化论的“眼中钉、肉中刺”,也是被主流学派压制、过滤、掩
盖的的对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