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I0$
.-+
2?-, $)),9$*&*+KLLMNLM%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J

实验性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形态学测量 !
吴佳奇 "# 武元英 $ 蒋宜伟 % 李红专 % 张晓刚 % 杨天府 "
"&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 骨科 ’成都 ("))*"+
$&泸州医学院 ’泸州 (*()))+
%&甘肃中医学院 附属医院 骨科 ’兰州 ,%))$)+

摘要 为 了 探 讨 中 成 药 生 骨 再 造 散 对 骨 折 愈 合 中 骨 吸 收 与 破 骨 细 胞 形 态 学 特 征 的 影 响 及 二 者 的 关 系 ’将 %)
只青紫蓝家兔建成双侧桡骨 %-- 骨缺损的骨折模型 ’随机分为生骨再造散组 &. 组 +/仙灵骨葆组 &0组 +及 对 照 组
&1组 +’每组各 ")只 ’于术后 "*2和 %"2每组各 处 死 动 物 3只 取 材 ’进 行 骨 吸 收 与 破 骨 细 胞 形 态 学 计 量 检 测 和 相
关性分析 4结果 5术后 . 组骨吸收较对照组强 ’破骨细胞形态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7 )8)3+9
0组对破骨 细 胞 形 态 也 有 一 定 影 响 ’但 对 骨 吸 收 影 响 不 大 4 相 关 分 析 表 明 5骨 吸 收 主 要 与 破 骨 细 胞 数 目 相 关 ’其 次
还与破骨细胞形状因子 /面积 /光密度等相关 4 实验结果提示 ’生骨再造散在 术 后 "*2和 %"2均 可 促 进 骨 吸 收 ’可
能是通过早期提高破骨细胞数量 ’后期则增强其功能实现的 ’对骨折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 4
关键词 生骨再造散 骨折愈合 破骨细胞 形态测量 相关性

:;<
=>;?@
A<B;CDE
A@;F
GHE
AEI
JKL=@
<I?@
JAHGM<
HFA
N<@O@
HGI
JP;CQHRRI
AE
V X Z Z Z V
SNTI
HUI SNWNHJBI
JP TI
HJPWI
Y@I [IO;JP\
>NHJ ]>HJP^I
H;PHJP WHJP_I
HJC
N
"&‘a
bcd
efa
geh
ijd
ekh
bca
lmn
o’pa
oeqkm
gcrh
obm
ecsh
itm
nkucgvgm
wad
omx’qka
e gylu ("))*"’qkm
gc+
$&zu{kh
u|a
lmn
csqh
ssa
ya’zu{kh
u (*()))’qkm
gc+
%&‘a
bcd
efa
geh
ijd
ekh
bca
lmn
o’}cgo
uqh
ssa
yah u ,%))$)’qkm
i~q|’zcg{kh gc+

!RE
A<HF
A "#$
%%&
’2()*
%2+
%$,-+
2&.$
-/+
%&$
,*&
+&#++
00+
1&%.0%
.-+"2
*2$
&$
.-*
31#$
-+%
+4+
2$1
$-+&"14+
*
,+-&
% .- 5.-+ 2
+%.2
6&$
.- *
-2 -.2
6#.-+
&2$
10+
*&’2
+% .0.%
&+.1
3*%
&%*
% )+
33*
%&#+
$22
+3*
&$.-%
#$ 7"14
6%
8#+
-,9’:*
$:*
.8*
-*-2 ;$
*-<$ .’)+
-,9’0* 2+ ’%
+2&
.&2
+*&&
#+ +
=6+
2$-+
-&*
302
*1&
’2+7 "#$
2&( (> #>
-.-& .3
2
1#$
-1#$
33
*2*
55$
&%)+
2+’%
+20
.2&
#++
%&*
53$
%#-+
-&.0*
-$-*
3-.2+
3%+
*1#)$
&#*%-- 5.-+2+
0+1
&$-&
#+-$
223
+.0
3
+0&2
*2$
’%*
%)+
33*
%.02
$,#&2
*2$
’%7"#+
%+-.2+
3%)+
2+2$
/$2+
22*
-2.-3
($-&
.%,2 58#+
.’6% -,9’:*
$:*
.8*
-92
.’6
&92
.’6.+’;$
*-<$
-,9’0*
.,2 &92
.’6% .’60+*
-21
.-&
2 >
.3 .’6&92
,2 .’61+7?/+
2(,2
.’6)*
%0’2
&#+
22$
/$2+
2$-&
.$
%
’5,2 5*0
.’6% .2-+
2%*
12$
0$
1+ .’6&"* 2*
2 ,2 (%*
0&+
2.6+
2*&
$.-+ *
-2 * 3
*&&
+2%
*12
$0$
1+ .’6&%" 2*
2 ,2 (%*
0&+
2
.6+
2*&
$.-+7.0
&+2&
#+ 2
*55$
&% 5+
$-, @$
33
+2’&
#+ %
*-63
+% .0&
#+$
2 ’-2+
1*3
1$0
$+21
*33
$)+
2+%
’5A
+1&
+2&
.&#+
-.2
6#.-+
&2(%
&’2(.05.-+2
+%.2
6&$
.-*
-2.%
&+.1
3*%
&%792
.’6. #*
2-.2
+5.-+2
+%.2
6&.-’1
$ .-6*
2+2)$
&#92
.’6
-2170.&
0* #92
.’6%. *
-20 +
=#$
5$&
+2%
.-+1
#*-,+
2-.2
6#.-+
&2$
10+
*&’2
+%.0.%
&+.1
3*%
&%*
%1.-6*
2+2)$
&#
.’61&67)8)3+78$
92 -63
+1.2
2+3
*&$
.-*
-*3
(%$
%$-2$
1*&
+2&
#*&5.-+2
+%.2
6&$
.-$
%-*
$-3
(1.2
2+3
*&+
2)$
&#.%
&+.1
3*%
&
-’-5+
2%’*
-2&
#*&$
-$-2$
/$2’* .’6’5.-+2
3,2 +%.2
6&$
.-$
%1.2
2+3
*&+
2)$
&#.%
&+.1
3*%
&0.2
-0*
1& ’*
.2 2
+**
-2-+
*-
6#.&
.2+
-%$
&(&67 )8)3+7"#+
%+*
33.) ’%&
.1.-1
3’2+&
#*&8#+
-,9’:*
$:*
.8*
-1*
-$-1
2+*
%+5.-+2
+%.2
6&$
.-*
-2
*
11+
3+2
*&+5.-+2
+-.2+
3$-, 5( $
-12
+*%
$-, .%
&+.1
3*%
&-’-5+
2%*
&&#+0
.2-+
2%&
*,+*
-2 1
*-+
-#*
-1+.%
&+.1
3*%
&
0
’-1
&$.-*
&&#+3
*&&
+2%
&*,+7"#+
%+1
#*-,+
%*2
+5+
-+0
$1$
*3&
.02
*1&
’2+#+
*3-,7
$
B@
BY;<
CE 8#+
-,9’:*
$:*
.8*
- D2
*1&
’2+#+
*3$
-, E%
&+.1
3*%
&&E1+ 4.2
6#.-+
&2( 1.2
2+3
*&$
.-

! 甘肃省中医管理局课题资助 &F8)%">
1%%>
$)+
#通讯作者 4?>
-*$
35)’A
$* "3H"(%71
G$ .-
万方数据
Fh4 生 物 医 学 工 程 学 杂 志 第 6?卷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i
照单位 0用光笔对欲测组织进行勾画 +输入计算机测
! 引 言
量破骨细胞形态学和骨吸收两类参数 0
破 骨 细 胞 "#$
%&’(
)*$
%+#,-在 骨 折 修 复 过 程 中 破 骨 细 胞 "#,-定 义 为 细 胞 体 积 较 大 形 态 不 规
起 着 重要作用 +既 往 许 多 作 者 描 述 了 在 骨 质 疏 松 性 则 +有 6个核仁 以 上 并 与 骨 小 梁 紧 贴 形 成 凹 凸 不 平
骨折中的破骨细胞形态 +且多为定性描述 .然而在非 表面或吸收陷窝 0形状因子 "W’X
BY*(
%&+WW-Z?[
X
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过程中 #,形态计量学特征与 \[ <X
&*C]&
XSB&
%&X+物 体 越 不 规 则 +其 值 越 小 +最
6

骨 吸 收是如何变 化 的 /以 及 二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人 们 还 大值为 >0


知之甚少 +查阅文献 +尚少见报道 0 我们采用形态计 12^ 统计学方法
量学的方法对在药物干预下的实验性骨折中二者的 数据用 ‘
_ab表 示 +行 单 因 素 方 差 分 析 +组 间 比
变化及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 0 较用 c检验 +de4D48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对破骨
细胞 形态学 特征 与 骨 吸 收 的 关 系 +采 用 简 单 相 关 的
1 材料与方法 分析方法和应用 N]NN>4D4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处理 0
成 年 健 康 青 紫 蓝 家 兔 34只 +年 龄 5个 月 +体 重
G 结 果
6247 6289:+雌 雄 各 半 +由 兰 州 生 物 制 品 研 究 所 提
供 0随机分为 3组 ;</=组为用药组 "< 组药物为生 G2! 组织学观察
骨 再造散 +由 淫 羊 藿 /血 竭 /三 七 和 骨 碎 补 等 十 二 味 普 通 光 镜 下 +在 甲 苯 胺 蓝 染 色 的 骨 痂 切 片 中 可
药组成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 .=组药 观 察到 ;成 骨 细 胞 为 深 蓝 色 +覆 盖 在 骨 小 梁 表 面 +呈
物为仙灵骨葆 +由淫羊藿 /补骨脂 /川续断等组成 +贵 扁平 状 /立 方 状 或 柱 状 .类 骨 质 为 亮 蓝 色 +位 于 骨 小
阳市仙灵药厂生产 +批号 ;6444846-+,组为对照组 0 梁表面 .矿 化 骨 痂 为 浅 蓝 色 .矿 化 前 沿 为 深 蓝 色 +位
3组于术后 >?@各处死 8只取材 +于术后 3>@再各 于类骨质与矿化骨痂之间 .骨吸收表面凹凸不平 +较
处死 8只取材 0 深者则形成吸收陷窝 +无类骨质和成骨细胞覆盖 +有
121 建模方法 或 无 破 骨 细 胞 覆 盖 .破 骨 细 胞 为 浅 蓝 略 显 紫 色 +多
每 组 均 采 用 6A 硫 喷 妥 钠 按 ?4B:C9:腹 膜 腔 核 +胞体较大形态不规则 +位于骨吸收表面或陷窝表
注射麻醉 0双前臂无菌条件下取正中切口 +分离至桡 面 "见图 >-0
骨骨膜下 +用电锯锯掉骨膜下骨组织 3BB 宽 +造成 G21 破骨细胞与骨吸收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
骨 折模型 0术后不固定 +肌注青霉素 3@0术后第 6@ G212! 破骨细胞 形态 计 量 学 参 数 f 同 一 时 间 点
开始 给 药 +剂量 按 人 与 兔 体 表 面 积 折 算 成 等 效 剂 量 组 间比 较 0 术 后 >?@+< 组 #,形 状 因 子 高 于 =/,
的 6倍 0< 组给生骨再造散 3D6:C9:E@+=组给仙 组 +周 长较 =组 小 +平 均 光 密 度 较 =/,组 小 +#,指
灵骨葆 4D6F:C9:E@+两 组均 将药物 制成 混 悬 液灌 数较 =组高 +=组 等 效 直 径 较 ,组 大 .术 后 3>@+<
胃 +,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0 组 #, 面 积 较 , 组 大 +平 均 光 密 度 较 =组 高 /较 ,
12G 骨标本制备 组低 +=组平均光密度较 ,组低 +其差异均有统计学
动 物 处 死 后 +截 取 桡 骨 骨 折 处 上 下 各 >28(
B+ 意义 +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g 不同时间点组
置 H4A 酒精 ?I 冰箱中保存 0 对标本行浓度梯度脱 内比较 0 各组术后 3>@与术后 >?@相比 +< 组 #,
水 +二甲苯透明后用甲基丙烯酸甲酯 /邻苯二甲酸二 面 积 /等 效 直 径 /平 均 光 密 度 增 大 +#, 指 数 降 低 .=
丁 酯按 3J >比例混 合 +加 入 适 量 催 化 剂 "过 氧 化 苯 组形状因子增大 +平均光密度降低 .,组平均光密度
甲酯 -进行负压包埋 0 用硬组织切片机 "KLM ,< NO 增 大 +#, 指 数 降 低 +其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d 值
6844L+德国 -行不脱钙切片 +厚度为 8PB+采用甲苯 e4D48-+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 >-0
胺蓝染色作形态计量学研究 0 G2121 骨吸收形 态计 量 学 参 数 f 同 一 时 间 点 组
12Q 观察指标 间比较 0术后 >?@+< 组吸收陷窝均深高于 =/,组 .
骨切片用 RS 9’TNU’%图像采集系统采图 +定标 术后 3>@+< 组吸收陷窝均深较 =/,组高 0 上述差
后 用 OS
*$V 6444图 像 处 理 系 统 "四 川 大 学 图 像 图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g
形研究所提供 -进行半自动测量 0测量骨折处内外骨
万方数据 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 6-0
痂 +每张切片随 机 取 ?7 F个 视 野 +以 每 个 视 野 为 参
第 ’期 吴佳奇等 z 实验性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形态学测量 nj&
{{{{{{{{{{{{{{{{{{{{{{{{{{{{{{{{{{{{{{{{{{{{{{{{{{{{{{{{{{{{{{{{{{
{

图 ! 不脱钙骨痂组织切片

$-组术后 &’()"($-组术后 +&("甲苯胺蓝 .’//$"各图中箭头所指分别表示 0#破骨细胞 )*吸收表


"#$% 组术后 &’()"*$% 组术后 +&()",
面或吸收陷窝 "1 值 2/3/4$),矿化骨痂 )(成骨细胞 )5类骨质 )6矿化前沿 $

78
9! :;<=
>8?
<=@ABCD<
?E>
?8A
8<D?
E>>
B=
"#$FG
HIJ% #
6K5
GHJ5
G#K
LHM&’(#
NO)"*$FG
HIJ% #
6K5
GHJ5
G#K
LHM+&(#
NO)",
$FG
HIJ-#
6K5
GHJ5
G#K
LHM&’(#
NO)"($FG
HIJ-#
6K5
GHJ5
G#K
LHM+&
(#
NO"K
HPIL
(L I5. ’//$ "QR5R5
M5*P #(OH6#
GGHSOL
M5T5
GN JL
,KIG
5(5
UHMO
KG#
K50 #VHO
K5H,
P#O
KW *VG
5OHG
JKL
HM O
IG6
#,5HGP
#,IM#
5W,
V
UL
M5G
#PL
X#K
LHM,
#PP
IOW(VHO
K5H*P
#OW5
K VHO
K5HL
(# VUL
M(6 M5G
#PL
X#K
LHM6
G WG
HMK 5
OJ5
,KL
T5N$
P

表 ! 破骨细胞形态计量学参数 "YZ[W]
\^_
$
:E‘>
<! aEb
Ec<
d<b
=@A@=
d<@?
>E=
d;8
=d@c@b
e;@c<
dbf"YZ[W]
\^_
$
术后 &’( 术后 +&(
参数
%组 g组 -组 %组 g组 -组
形状因子 /hij^/h&&+k l /hi/^/h&/4m /h4n^/h&/j /ho+^/h&ip /ho&^/h/n /hi4^/h&p+

面积 "qUp$ +j’hp4^&+4h&’om ’4jh/p^&/nh4’i+o+hp’^&&phnp/ 4&nho/^pjjhno4k ’/ihjn^&’&h/ni+ophpn^ojhoj+

等效直径 "qU$ p&hoo^+hijom p+ho+^phn4nk p&h&i^+h/+n p’h’o^ohin+ pphp’^’h/i& p&h4o^ph&j’

周长 "qU$ nih44i^&jhj’ol &/&h+n^&nh’no jpho’^ppho4n j+hpp^++hon4 n’h&’^&ohjip n4h4’^&4hji+

平均光密度 &/nhnn^&/hj/nk l m &4ph/n^&/hio4m &’/hi&^&oh/’om &+ph+j^p/hppjk l &&nhjj^&’hp&/k &4&h4/^&/h/in

r-指数 "个 sUU$ &hij^&h+4jl m /hnj^&h/i+ &h+o^&h4/nm /ho/^/hn/o /hij^&h/&j /h4o^&h&oj

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 0k 与 -组比较 1 值 2/3/4)l % 组与 g组比较 1 值 2/h/4)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 0m 同一组内部术后 &’天与术后 +&


天比较 1 值 2/3/4

表 t 骨吸收形态计量学参数 "YZ[W]
\^_
$
:E‘>
<t aEb
Ec<
d<b
=@A‘@C<b
<=@b
ed8
@C;8
=d@c@b
e;@c<
dbf"YZ[W]
\^_
$
术后 &’( 术后 +&(
参数
%组 g组 -组 %组 g组 -组
吸收表面 "u$ &+h’4^nh&’4 &/hpo^nh/4/ &/h&/^ih&’& &’h4&^’h+j4 &4hn’^&/hn+o &+h+&^nhjno
吸收陷窝均深 "qU$ &&h4j^’h&+j kl
nhij^+h’+p nh++^ph+&/ &+h4p^4hppi kl
jh//^phonp jh&i^’h+p4

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 0k 与 -组比较 1 值 2/h/4)l % 组与 g组比较 1 值 2/h/4

vhthv 破骨细胞形态学参数与骨吸收的相关分析 关 W相关系数分别为 /hojpx/hj’+)y 吸收陷窝深度


二 者 的 简 单 相 关 分 析 结 果 0w 各 组 吸 收 表 面 u 与 仅 g组与 r-数目有较好相关性 W术后 &’(与术后
r- 数 目 有 较 好 相 关 性 W术 后 &’(W%xgx- 组 的 +&(相关系数分别为 /3innx/3ioiW此外 Wg组术后
J5#G
OHM相关系数分别为 /hinpx/h444x/hni’)术 后 +&(还与 r-平均光密度相关 W相关系数为 /3o44z
组 的 相 关 系 数 分 别 为 /hip/x/hiinW此
+&(Wgx-万方数据 上 述 相 关 系 数 均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12 /3/4$W其 余
外 Wg组术后 +&(还与 r-形状因子 x平均光密度相 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 +$z
GEB 生 物 医 学 工 程 学 杂 志 第 B4卷
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
y
表 ! 破骨细胞形态学参数与骨吸收的简单相关系数

"#$%
&! ’#(
#)&
*&(
+,-+
.)/%
&0,(
(&%
#*.
,1#1#%
2+.
+
术后 345 术后 935
参数
6组 7组 8组 6组 7组 8组
吸收表面 :;<= 形状因子 >?449 >?99@ A
>?BCC A
>?9D@ >?DEBF >?43@
吸收表面 :;<= 面积 A
>?>@C >?4@> A
>?>DB >?3B@ A
>?>GE A
>?43G
吸收表面 :;<= 光密度 A
>?BB9 A
>?B>3 A
>?4>B A
>?9B@ >?E49F A
>?49G
吸收表面 :;<= 周长 A
>?B3@ >?999 >?>9> >?B@@ A
>?B@C A
>?4DB
吸收表面 :;<= 直径 A
>?>EE >?4B4 A
>?>D> >?3G@ A
>?>D4 A
>?443
吸收表面 :;<=H8数目 >?@GBF >?CCCF >?G@4F >?3BD >?@B>F >?@@GF
吸收陷窝均深 = 形状因子 >?3DD >?3>G >?@34 A
>?BED >?33C A
>?49E
吸收陷窝均深 = 面积 A
>?>@C >?@44 A
>?9D9 A
>?>CB >?C9@ >?>GG
吸收陷窝均深 = 光密度 >?>9G >?3DD >?949 A
>?9>E >?DCCF A
>?@>3
吸收陷窝均深 = 周长 A
>?34> >?CBE A
>?4DC >?>GC >?4@3 >?BDE
吸收陷窝均深 = 直径 A
>?>EG >?@@3 A
>?9D> A
>?>3D >?C@B >?>4G
吸收陷窝均深 =H8数目 >?3ED >?@GGF A
>?C>9 A
>?>@B >?@D@F A
>?9>G
F
IJ>?>C

态学特征的改变可能与骨吸收有一定关联 Q
K 讨 论
简 单 相 关 分 析 表 明 M各 组 骨 吸 收 主 要 与 H8 数
骨 折 愈 合 过 程 可 简 单 分 为 三 个 时 相 L3MBNO炎 症 目呈正相关 Q为排除各参数间的相互干扰 M采用多元
期 P修复期 P重建期 Q破骨细胞 :H8<对形成的编织骨 逐步回 归与 相关 的 分 析 方 法 M对 部 分 组 别 做 了 进 一
进行重吸收和改建 M对骨折愈合十分重要 Q本次实验 步研究 Q 结果 O术后 345M6 组吸收表面 ; 与 H8数
观 察 到 M骨 折 345H8数 目 较 骨 折 935多 M与 其 他 目 P形 状 因 子 均 相 关 M偏 相 关 系 数 分 别 为 >oDG9P
作 者 L9M4N观察到的 基本一致 Q 然 而 如 何 识 别 H8M尚 >o@GCM8 组 吸 收 表 面 ; 与 H8 数 目 相 关 M偏 相 关 系
有一定困难 QRS6T染色法可特异识别 H8的标志 数为 >?G@3n术后 935M7组吸收表面 ; 与 H8面积 P
性酶 M但对早期未成熟 H8则缺乏敏感性 M新近认识 光 密 度 相 关 M偏 相 关 系 数 分 别 为 = >?ED@P>?EEDM吸
到 来 源 于 其 他 组 织 的 异 构 酶 RS6TCU也 会 干 扰 其 收 陷 窝 均 深 与 H8 光 密 度 相 关 M偏 相 关 系 数 为 >?
特 异 性 LCNQ 7UV Y 等 认 为 采 用 ZW5[
5WX
L@N
\
[]5 ^W_ DCCQ 上述相关性经检验 M均具统计学意义 Q 其余时
‘WaaUa[V
^]b染 色 与 cd 复 染 结 合 形 态 学 辨 认 是 最 间点由于所测得的 H8数目偏少 M未做进一步研究 Q
好 的 方 法 M形态 学 上 强 调 只 要 细 胞 多 核 且 靠 近 骨 小 以 上 表 明 M与 骨 吸 收 相 关 性 较 好 的 主 要 是 H8
梁表面无类骨质覆盖 P不管是否形成陷窝 M均认为是 数 目 M其 次 是 H8形 状 因 子 P面 积 P光 密 度 等 形 态 学
H8Q 本实验除染色不同外 M形态学辨认依据则是一 特征 Q这提示我们 M要增强骨吸收 M可从两方面考虑 O
致的 M应该较接近 7UV Y提出的方法 Q
5WX 一 是 增 加 H8 数 目 M二 是 增 强 H8 功 能 M相 比 之 下 M
H8 吸 收 骨 的 大 体 过 程 是 OH8 与 骨 表 面 紧 H8数目在骨折早期可能更为重要 QH8来源于单核
LDN

贴 M在接触面形成两个特化区 e 清亮区和皱褶缘 M皱 巨噬系细胞 M其数量和功能变化受许多因素影响 Q新


褶缘含有丰富的囊泡 M通过跨膜运动在 c A 6RT酶
f
近研究表明 HTpqS6r‘lqS6r‘ 系统对调节 H8
作 用 下 Mc 释 放 形 成 酸 性 微 环 境 :gch 4?C<M首 先
f
的 分 化 及 其 活 性 起 着 关 键 作 用 LGNO成 骨 细 胞 和 骨 髓
对无机质进行降解 M然后在组织蛋白酶 P金属蛋白酶 基 质细 胞表面 的细胞 核因 子 s 7受 体 活 化 因 子 配 基
作 用下对有机质 进 行 降 解 M形 成 骨 吸 收 表 面 或 陷 窝 :b
]X]
gtWbUX
t[^Ut
WbW\rus
7VvU_5MS6r‘l<与 H8
[
:cWia
j[gk m_U]<QH8在吸收骨时可能会不断
alUX 及其 前体细 胞表面 的细 胞核因 子 s 7受 体 活 化 因 子
往返运动 M在此过程中 H8形态学特征还知之甚少 Q :b
]X]
gtWbUX
t[^Ut 7MS6r‘<结 合 M通 过 一
WbW\rus
我们的研究表明 M6 组的骨吸收活动无论在 345还 系 列 级 联 信 号 转 导 途 径 M促 进 H8 分 化 n骨 保 护 素
是 935均较 7P8组活跃 Q 与 此同时 MH8的 形态 学 :Wa
t]WgbWt
]v]b_MHTp<则 可 竞 争 性 地 与 S6r‘l
[
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O6 组 H8在 345时 形状 较 结合 M抑制 H8分化并诱导其凋亡 Q其它影响 H8分
圆 P面积 P直径 P周长 P光密度较小 P数目较多 M到 935 化 的 激 素 或 细 胞 因 子 :如 S6r‘l 诱 导 剂 和 抑 制
时形状仍较圆 M但面积 P直径 P光密度已增大 M数目减
万方数据 剂 <大 多 作 用 于 HTpqS6r‘lqS6r‘ 系 统 M从 而
少 n7组 H8形态变化则基本与之相反 Q提示 H8形 直接或间接调节 H8数量与 活性 Q 此 外 MwA 8xu可
第 1期 吴佳奇等 $ 实验性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形态学测量 b/3
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
p
提 高 单 核 干 细 胞 的 存 活 率 !也 是 促 进 "# 分 化 早 期 ;
@99>
K?;
@2>
Z?F
@88
Z?>
DR;
@FK
Z;:G:
@8D<P#G>
> D:?
:C7Z;
D@87R

的一个关键因子 $总之 !"%&’()*+,比值降低 !促 _;


@2>
K>
7D@
8A:
2>F
>D:_;
@Z‘@
K78
7<ai";
KG7S:
@2>
F?!.//1[=WfX
\ .-夏 志 道 !孙 树 椿 !房 世 源 等 P家 兔 骨 折 愈 合 中 骨 痂 组 织 形
进 "#分化 !反之 !则抑制 "#分化 -.!/0$生骨再造散
态计量学研究 P中国中医骨伤科 !.//1[=WfX\.0
组 骨吸收在 .12和 3.2均较强 !可能是通过早期提
f 6@
88:
DCA!)8
@K@
87 c,!j
T@?
Y@ ++!L Pc:
MNO ;Z‘ K
@;K
;@K
:I
高 "#数量 !后期增强其功能实现的 $我们的前期研 ;
:?>
?K@
DK@
F>2SG7?
SG@
K@?
:f9>
?@Z?
:RZ8‘@
;Y:
;R7;‘7D>
K7;
>D<
究 发 现 -.4!..0!生 骨 再 造 散 组 的 骨 痂 生 物 力 学 5生 化 @
8:D2;
7D@
K:K
G:;
@SaPCV7D:A>
D:;(:
?!=44.[.]W? X\f31
ZSS8

指标 5骨形态计量学均优于无药物组 !表明 "#数量 ] V@


827F !A77;
Y%)C !hZ;
:(C 9;2<:_#!L
> P#7‘S@
MNO ;>?
7D7R
K
G;:
: ‘:
KG72? R
7; :
?K>
‘@K
>7D 7R97D: ;
:?7;
SK>
7D R
788
7k>
D<
及活性的适当提高 !对骨折愈合是有利的 $但该药具
7T@
;>:
FK7‘a>
DKG:2>
?K@
8R:
‘Z;@
D2K
G:S;
7l>
‘@8K
>9>
@7RK
G:
体 作 用在 "%&’()*+,’()*+ 系 统 哪 一 环 节 !尚
;
@KPV7D:
!.///[=1W]X\f/^
需进一步研究 $ ^ _:
>K:
8 Z‘ c,PV7D:;
9@ :?7;
SK>
7D9a7?
K:7F
8@?
K?PcF
>:DF
:!=444[
生 骨 再 造 散 在 提 高 骨 吸 收 的 同 时 !伴 有 "# 形 =b/Wf1b1X\.f41

态学特征的改变 !但主要是数目 5形状因子与骨吸收 b V;


ZF:(!_;
7:DPA78
:FZ8
@;‘:
FG@
D>?
‘?ZD2:
;8a>
D<7?
K:7F
8@?
K
R
7;‘@
K>7D@
D2@
FK>
T@K
>7DPQlS:
;>‘:
DK@
8&:
;7DK
787<a!=443[3b
有较好相关性 $678
89:
;<等 采用亚细胞水平形态
-.=0

\]4f
计量学方法在电镜下发现 !尽管 "#数量 5面积无变
/ ,:
‘@>
; D B,!&;
: J!_79> :88
:; ,h!L PA72:
M NO 8>D< K
G:
化 !但当功 能 不 同 时 !其 超 微 结 构 如 皱 褶 缘 面 积 5囊 >
DK:
;@F
K>7D?9:
Kk:
:D7?
K:798
@?K@
D27?
K:7F
8@?
K@F
K>T>
K>
:?>
D97D:
泡数量 5直径也会发生变化 !提示细胞超微结构的变 ;
:‘72:
8>D<PC
7Z;
D@87R_G:
7;:
K>F
@8V>
787<a!=441[==/\=/3
化也很重要 $ 今后可结合类似方法对影响 "#功能 .4 EZ C D< g&!,>6dPQlS:
m!dG@ ;>‘:
DK@
8?K
Z2a 7D :
RR:
FK7R

的传统药物进一步研究 $ cG:
D<<Zn
@>n
@7?
@D 7D ;
@99>
K?R
;@F
KZ;
: G:
@8D<P #G>
> D:?
:C
(:
S@;
@K>
T:@
D2(:
F7D?
K;ZF
K>T:cZ;
<:a!=441[.bW1X\ =]^-吴
;
参 考 文 献 佳奇 !张晓刚 !李 红 专 P生 骨 再 造 散 对 家 兔 骨 折 愈 合 影 响 的 实 验
研究 P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441[.bW1X\=]^0
. ,>
?@AB!C
@?7DAE!A>
FG@
:8H8
;>GI
F J>
DKG:
;!L PQR
MNO R:F
K?7R .. ,>6d!dG@
D<g&!EZC
mP)D:
lS:
;>‘:
DK@
8?K
Z2a7D:
RR:
FK7R
;
:F:
SK7;@
FK>
T@K V W()*+X ?
7;7R*BU ><D@
8>D< 98
7FY@
2:7D cG:
D<<Zn
@>n
@7?
@D 7D R
;@F
KZ;
: G:
@8>
D< 7R ;
@99>
K?P#G>
D@ C
R
;@F
KZ;
:G:
@8D<PC
> 7Z;
D@87R";
KG7S@
:2>
F(:
?:@
;FG!=443[=.\ ";
KG7Si _;
@Z‘@!=44f[.bWfX\ =^=-李 红 专 !张 晓 刚 !吴 佳
]^] 奇 P生 骨 再 造 散 对 家 兔 骨 折 愈 合 影 响 的 实 验 研 究 P中 国 骨 伤 !
= Q>
DG7;
D _)P_G: F
:88@
D2 ‘78
:FZ8
@; 9>
787<a 7R R
;@F
KZ;
: =44f[.bWfX\=^=0
G:
@8D<P#8
> >D";
KG7S!.//b[WcZSS8
X\^ .= 678
89:
;<+!6Z8
K:D9a+!6@ D)(!L
a‘@ P"?
MNO K:7F
8@?
K?R
;7‘
3 C
>@ !eZe,!&@
D<dC 7Ce!L PH8
MNO K;@
?K;
ZFK
Z;@
8?K
Z2a7RK
G: ‘>
F: 2:
R>F
>:DK >
D K
@;K
;@K
:I;
:?>
?K@
DK @
F>2 SG7?
SG@
K@?
: G@
T:
7?
K:7F
8@?
K?>
DG:
@8>
D<R
;@F
KZ;
:?PcG@
D<G@
>A:
2>F
> !./b/[.=
D: @
8K:
;:2;
ZRR
8:2 97;
2:;
?@D2 2>
?KZ;
9:2>
DK;
@F:
88Z8
@;T:
?>F
Z8@
;
W.4X\ fb^-蒋 知 节 !俞 永 林 !高 均 宜 等 P实 验 性 家 免 骨 折 愈 合 _;
@D?
S7;
KPQlS:
;>‘:
DK@
8#:
88(:
?:@
;FG!=44=[=^/\==^
中破骨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P上海医学 !./b/[.=W.4X\fb^0
W收稿 o=44]I
4=I
== 修回 o=44]I
4]I
.]X
1 g>
@dh!cZDc#!B@
D<ce!L P6>
MNO ?K7‘7;
SG7‘:
K;>
F?K
Z2a7D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