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學會推拿按摩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88

零基礎學會推拿按摩

趙鵬 著

出版社名稱(或者logo)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零基礎學會推拿按摩/趙鵬主編.——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3

(含章.品尚生活系列)

ISBN 978-7-5537-3862-8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5)第116391號

零基礎學會推拿按摩

主 編 趙 鵬

責任編輯 樊 明 葛 昀

責任校對

責任監製 曹葉平 周雅婷

出版發行 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社地址 南京市湖南路1號A樓,郵編:210009
出版社網址 http://www.pspress.cn

經 銷 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印 刷 北京旭豐源印刷技術有限公司

開 本 718mm×1000mm 1/12

印 張 14

字 數 150千字

版 次 2015年3月第1版

印 次 2015年3月第1次印刷

標準書號 ISBN 978-7-5537-3862-8

apktwkc 修編

定 價 39.80 元

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可隨時向我社出版科調換。
序 零基礎輕鬆學傳統中醫
當人們腹痛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按揉腹部;腰痠背痛的
時候,會尋出竹罐或玻璃杯,在疼痛的部位拔上幾個火罐;天氣炎熱
中暑的時候,會拿只碗,用碗沿一遍一遍地刮後背,直到紅紅的痧子
佈滿後背……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土辦法”,正是排解了千千萬萬患者病痛的
中醫外治法。所以,中醫不僅僅有祖傳下來的中草藥、泛黃的古書和
不僅僅有陰陽五行之類高深玄妙的理論,還有見效迅速,人人能夠掌
握的如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艾灸針灸等等外治之法。

可以說,中醫的外治療法歷史是非常悠久的,無論是在《黃帝內
經》、《傷寒論》,還是在《千金方》等醫學著作中,外治都是一種
非常重要的治療方法,甚至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學資料中,也記載
有藥浴、外敷、導引、推拿等多種外治療法,醫聖張仲景更是外治療
法的大師,他創制的燻方、洗方、塞鼻方、陰道坐藥等,對後世的影
響極大,他甚至將蔥葉插入患者尿道,從蔥管另一端吹氣導尿,治癒
了急性尿瀦留患者,這種方法,較法國醫生拿力敦在1860年發明橡皮管
導尿要早1200多年。

今天,有許多新療法不斷湧現,方法不斷更新,藥物劑型不斷改
進,傳統儀器不斷創新,這些雖不排除因多學科滲透和應用的結果,
但有不少內容則從中醫外治法中可以找到其源。如中藥直接鼻腔吸入
代之為霧化器、噴霧器,蔥管、竹筒導尿或灌腸代之為導尿管和灌腸
器等等,就連現代外科的植皮,亦是由中醫外治法中動物皮覆蓋創面
的原理受到啟發的結果。不僅在專業領域,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各種外治的方法,如刮痧、拔罐、推
拿按摩、艾灸等也常作為常規的養生手段來使用。

正如俗語所說:“扎針拔罐,病好一大半。”由於中醫外治法中
拔罐、艾灸、刮痧、推拿等特色療法,具有簡、便、廉、驗的優勢,
因而受到了廣大百姓的喜愛和認同,在這種情況下,拔罐、刮痧、艾
灸、推拿等療法的普及可說是大勢所趨。

為了讓廣大讀者掌握好這些療法,更好的使用這些方法,我們精
心編撰了《零基礎學會推拿按摩》《零基礎學會拔罐刮痧》《零基礎
學會艾灸》系列叢書。就內容而言,該系列叢書全面而系統的講解了
推拿按摩、刮痧拔罐,以及艾灸的基本操作方法、步驟、禁忌事項等
基礎知識。除此之外,還將各種慢性與常見病症組成單元,詳細介紹
適用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與艾灸手法,並分列主治穴位與配穴,
讓您能根據病症自行選穴、對症下藥。

看過此係列叢書,既能對刮痧、拔罐、艾灸、推拿這四種看似神
秘的外治手段,具備較深入的瞭解,同時更能掌握一些簡單有效的手
法,從而輕鬆享受到完美的保健與養生體驗。

可以說,本書是專為初學者入門而設計的。因為在編寫本套叢書
時,編者們堅持內容深入淺出、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並採用圖文並
茂的形式,力求方便普通讀者理解和掌握。在學習過程中,家庭成員
之間還可相互進行操作,不僅對被操作者來說,可防病治病,對操作
者來說,更可起到鍛鍊身體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還能增進家庭成
員間的情感交流,實為現代家庭的良師益友。

最後,衷心希望本套叢書能夠幫助熱愛祖國醫學的人,希望本套
叢書能使讀者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享受生活。
CHAPTER 01 推拿基礎知識初步認識紮
根基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健康觀念的進步,人們生病時所選擇的治
療方法正從手術和合成藥物逐漸向自然療法和非藥物治療轉變。推拿
療法以其簡便、舒適、有效、安全的特性,成為了廣受人們歡迎的自
然療法之一。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推拿療法均受到醫學界和普通
大眾的認可和推崇。

第一節 推拿的發展歷史
提起推拿,很多人會想到按摩,甚至將兩者合併在一起,稱為推
拿按摩。推拿和按摩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兩者的意義完全相同
嗎?想要清楚瞭解推拿和按摩之間的關係,我們需追根溯源,到歷史
的長河中去尋找答案。

一 兩千年的發展歷程
推拿是人類最古老的一門醫術之一,屬於中醫的外治法,是中醫
學偉大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推拿起源於人類本能的自我防護。在原
始社會,人類長期進行著繁重而艱苦的勞動,再加上飲食粗糙、衣不
保暖,損傷和病痛時有發生。人們本能地用手撫摸、拍打傷痛部位及
其周圍,“按以止血,摩以消腫止痛”。當這種撫摸、拍打使疼痛減
輕後,人類從中不斷地積累經驗,逐漸由自發的本能行為發展到有意
識的醫療行為,再經過治療實踐不斷地總結、提高,最終形成了推拿
醫術。
推拿在古代被稱為“按摩”、“按蹺”、“喬摩”、“撟引”、
“案扤”等。先秦時期,按摩是主要的治療和養生保健手段。唐代之
前,常常將“導引”和“按摩”合在一起稱謂,其實這是兩種密切相
關卻又有所區別的防治方法。導引是一種需配合呼吸,同時進行自我
手法操作、自主活動的防治疾病和強身保健的方法;而推拿則是一種
需配合呼吸,既可自我操作,也可由他人操作的防病治病的方法。兩
者當中的自我手法操作,既可稱為推拿,也可稱為導引。

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時期的帛圖《導引圖》描繪了44種
導引姿勢,其中有捶背、撫胸、按壓等動作,並註明了各種動作所防
治的疾病,這些動作,就是自我推拿的方法。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出
土的西漢時期的簡書《引書》是一部導引術專著,其中記載了治療顳
頜關節脫位的口內復位法、治療落枕的仰臥位頸椎拔伸法,說明此時
已將推拿按摩方法用於骨傷科疾病的治療。同時,推拿在先秦時期還
用於臨床急救,《周禮註疏》中即記載了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扁鵲運用
推拿等方法,成功搶救了患屍厥(休克)的虢國太子。
▲馬王堆導引圖

在長沙馬王堆帛簡醫書中,《五十二病方》涉及推拿治病的內容
最多。該書中記載的推拿療法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記載了推拿發展
史上最早的藥摩和膏摩,即現在所說的介質推拿,從介質的製作過程
來看,明顯處於初創階段,然而其開創性的意義不可忽視;二是推拿
時運用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工具,如治療疝氣的木槌、治療小兒瘛瘲用
的錢匕等,彌補了單純用手推拿的不足,增強了治療效果。

秦漢時期,我國的醫學著作對推拿防治疾病的方法進行了完整的
記載。據《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所記,當時有推拿專著《黃帝岐伯按
摩》十卷,可惜這部我國最早的推拿學專著早已失傳。《黃帝內經》
是我國現存最早,且比較全面、系統闡述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古典醫學
鉅著,約成書於秦漢時期。該書中有不少有關推拿的記載,如推拿所
具有的行氣、活血、舒筋、通絡、鎮靜、止痛、退熱等作用;痺證、
痿證、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多種病症的推拿治療方法;推拿的工具,如
九針中的圓針和針;推拿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等。
▲張家山竹簡

到了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第一次將膏摩療法列入預防
保健方法中,還介紹了一種用於推拿治療頭風的摩散,裡面僅有附子
和鹽兩味藥。後世的“摩頂膏”之類的藥劑,都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金匱要略》中還詳細介紹了使用體外心臟按摩術搶救自縊者的方
法,這是醫學界公認的世界上最早有關自縊者救治方法的醫學記載,
是推拿史上值得驕傲的成就。此外,名醫華佗發明的“五禽戲”,使
導引按摩向仿生學靠攏,為後世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
▲葛洪

在我國歷史上動亂的東西晉時期,有不少將推拿應用於搶救的記
載。葛洪在《肘後救卒方》中記載了治療卒心痛和卒腹痛(突發的心
痛和腹痛)的推拿方法,其中治療卒腹痛所用的方法就是最早的捏脊
療法。捏脊法的出現,表明推拿手法已逐漸從簡單的按壓、摩擦向手
指相對用力且雙手協同操作的方向發展,手法更為成熟。
隋唐時期,推拿已發展為一門專業的治療方法,隋朝太醫署首次
設立了按摩博,而唐太宗在隋朝已有的基礎上,建立了規模更大、設
備更加完善的太醫署,並在其中設立了按摩科。這一時期的推拿發展
有如下特點:一是推拿已經成為骨傷病的普遍治療方法,不僅適用於
軟組織損傷,而且對骨折、脫位也可有較好的恢復作用;二是推拿療
法被運用到內科、外科、兒科中;三是推拿療法被廣泛地應用於防病
養生,自我推拿,即導引,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四是膏摩盛行,出現
了大量的膏摩方劑。

▲《針灸大成》
宋、金、元時期,推拿作為一種治療方法,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
各科,並在此基礎上產生了豐富的診療理論,使人們對推拿治療作用
的認識不斷深入。宋代還開始運用按摩催產,如宋醫龐安時用按摩法
催產獲得了“十愈八九”的效果。

明代太醫院將推拿列為醫術十三科之一。推拿在明朝時期的發展
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推拿”的名稱開始取代“按摩”,其原因是
此時期小兒推拿蓬勃興起,其影響之大,以至於本來專指小兒按摩的
“推拿”一詞廣泛取代了“按摩”;二是形成了小兒推拿的獨特體
系。《小兒按摩經》被收錄於明代名醫楊繼洲的《針灸大成》一書
中,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推拿專著。
▲《小兒推拿廣意》

清朝時期,推拿無論在臨床實踐中,還是在理論總結上都得到了
很大發展。首先是兒科雜病臨床應用的發展,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小
兒推拿實踐和理論的總結性著作,如熊應雄編撰的《小兒推拿廣
意》,書中對前人的推拿論述與經驗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總結。其次,
以骨傷科疾病為對象的正骨推拿已形成相對獨立的學科體系。《醫宗
金鑑·正骨心法要旨》對正骨推拿手法總結出了“摸、接、端、提、
按、摩、推、拿”正骨八法。第三,推拿與其他中醫外治法和藥物療
法在臨床應用中互相補充,互相結合。

民國時期,由於當時的醫療衛生政策不重視中醫,尤其不重視操
作型的醫療技術,所以,推拿只能以分散的形式在民間存在和發展。
由於地域性的原因,推拿發展出了多種多樣各具特色的學術流派,如
魯東的兒科推拿、北方的正骨推拿、江浙的一指禪推拿、山東的武功
推拿、川蓉的經穴推拿等。這些眾多的學術流派,是我國推拿學科的
一大特色。

新中國成立之後,推拿的臨床、教學、科研以及推拿著作的出版
和推拿隊伍的建設,都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推拿在臨床上被廣泛
地應用於傷、內、婦、外、兒等科病症,治療病種達二百餘種,其中
以運動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疾病為主。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
病、肩周炎、小兒腹瀉是推拿治療中最為多見的四大疾病。
▲《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

二 從按摩到推拿,在發展中成熟
縱觀推拿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推拿和按摩既有不同之
處,又密切相關。《黃帝內經》記載的推拿手法有按、摩、切、捫、
循、拊、彈、抓、推、壓、屈、伸、搖等方法,其中以按、摩二法最
為常用,故當時以“按摩”作為這種療法的名稱。這種做法一直持續
到明朝的中期。

明朝時期,隨著推拿實踐的發展,推拿手法的種類逐漸增多,適
應證的範圍也隨之擴大,加之此時期小兒推拿蓬勃發展,到了明朝中
後期,推拿這個原本是小兒按摩的專稱,開始廣泛地取代按摩的概
念,成為這一療法的名稱。從按摩到推拿,其意義不只是名稱的改
變,更反映了推拿療法在發展中日趨成熟。
▲在現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運用推拿療法進行治療和保健。

第二節 推拿為什麼能治病保健
推拿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運用各種手法或藉助一定的器
具,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經絡、穴位或特定部位,引起局部和全身反
應,從而調節人體功能,消除病理因素,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
治療方法。推拿療法在我國歷史悠久,具有簡便實用、經濟實惠等優
點,是治療多種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中醫原理
對於推拿的治療原理,中醫學早有明確的闡述。概括起來,推拿
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理筋整復、滑利關節、調整臟腑、增強抗
病能力等作用。

(一)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通達表裡,貫穿上下,像網絡一樣
遍佈全身,將人體各部分聯繫成一個有機整體。它是人體氣血運行的
通路,具有“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的作用,以維持人的
正常生理功能。
▲推拿手法作用於經絡腧穴,可以行氣活血,散寒止痛。

推拿手法作用於經絡腧穴,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散寒止
痛。其中的疏通作用有兩層含義。首先,通過手法對人體體表的直接
刺激,推動了氣血的運行。正如《素問·血氣行志》中說:“形數驚
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其次,通過手法對
機體體表做功,產生熱效應,從而加強了氣血的流動。
▲點壓穴位,可以消腫祛寒、理氣止痛。

(二)理筋整復,滑利關節
筋骨、關節是人體的運動器官。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才能確保
機體筋骨強健、關節滑利,從而維持正常的生活起居和活動功能。推
拿理筋整復、滑利關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手法作用於損
傷局部,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消腫祛淤、理氣止痛;二是推拿的整復
手法可以通過力學的直接作用來糾正筋出槽、骨錯縫,達到理筋整
復;三是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相結合的手法可以起到鬆解粘連、滑利
關節的作用。

(三)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恢復的過程,是正氣和邪氣互相鬥爭、盛
衰消長的結果。“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只要機體有充分的抗病能
力,致病因素就起不了作用。臟腑有受納排濁、生化氣血的功能,與
人體的正氣有直接的關係。

推拿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相應經絡腧穴上,可以改善臟腑功
能、增強正氣、提高抗病能力。推拿手法對臟腑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
個方面:一是手法作用在體表的相應穴位上,可增強經絡的功能,經
絡通於臟腑,從而可增強臟腑的功能;二是推拿可通過調節臟腑的功
能,來治療臟腑的器質性病變;三是通過調整臟腑功能,使機體處於
良好的功能狀態,有利於激發體內的正氣,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二 現代醫學原理
隨著推拿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現代醫學也開始關注和分析推拿
療法對人體的作用。通過研究,現代醫學發現推拿療法對人體有如下
作用。

(一)對皮膚的作用
直接接觸皮膚的摩擦類手法,可以清除局部衰亡的表皮層,改善
皮膚的呼吸,有利於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並使皮膚內產生一種類組
織胺物質,這種物質能夠活躍皮膚的血管和神經,使皮膚的血管擴
張,改善皮膚的營養,從而使皮膚變得光澤、美麗而富於彈性。

(二)對肌肉的作用
推拿可增強肌肉的張力和彈性,使其收縮能力增強和增加肌力,
因而有利於肌肉耐力的增強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如對疲乏的肌肉推拿5
分鐘,它的工作能力要比原來提高3~7倍。
(三)對關節、肌腱的作用

▲按摩不僅能防病保健,還能美容養顏。
推拿可使關節周圍的血液和淋巴循環加快,韌帶的彈性和活動性
增強,從而消除關節滑液停滯、淤積及關節囊腫脹、攣縮的現象。此
外,推拿可使關節局部的溫度上升,從而消除患者關節寒冷的感覺,
還有利於因外傷而致的關節功能障礙的恢復。
▲按摩可以寧心靜氣,幫助睡眠。

(四)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推拿治療失眠患者時,患者常常在推拿過程中處於睡眠狀態。在
治療嗜睡患者時,推拿後患者常感覺頭清目明,精力充沛。這種現象
和推拿手法對神經系統產生的抑制與興奮作用是分不開的。

不同的推拿手法對神經系統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緩慢
而輕的推拿手法有鎮靜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則起到興奮的作用。弱
的和短時間的手法可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並通過神經反射,調整疲
勞肌肉的適應性和營養供求狀況;強的和長時間的手法則起相反的效
果。

(五)對血液和淋巴系統的作用
推拿對血液循環系統的影響:推拿後血液中內啡肽和單胺類物質
會明顯增加,它們都是血漿的成分,並且內啡肽與單胺類物質中的
5HT3都有鎮痛作用。另外,推拿可促進血液成分發生變化,使白細胞
總數增加,吞噬能力增強。

推拿對淋巴循環系統的影響:推拿能直接擠壓組織中的淋巴管,
促使淋巴液迴流增快,有助於消除水腫。

(六)對呼吸、消化和代謝的作用
推拿可以直接刺激胸壁或通過神經反射使呼吸加深。推拿能通過
反射機制,促進消化系統的腺分泌作用,增強胃腸道的蠕動,從而改
善消化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在胃腸運動過強時,推拿會使運動減
弱;而當胃腸運動減弱時,推拿則會使之增強。
CHAPTER 02 推拿準備工作準備充分療
效好
推拿療法採用的是一對一的操作方式,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中治療
才能獲得理想的療效。在使用推拿手法治療之前,需要進行一些熱身
手法,使患者身體鬆弛、肌肉放鬆,以便起到更好的治療作用。此
外,在進行治療時,患者和操作者須按照不同的推拿手法採用不同的
體位,以便於施展手法。適宜的環境、熱身手法和正確的體位,這些
都是推拿治療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一節 推拿前要做什麼
清楚了推拿相關的知識,也做好了心理準備,可以開始上手了
嗎?先彆著急,推拿之前還需要選擇合適的環境,做好各種防護措
施,才能正式開始推拿。這樣不僅能讓推拿療效明顯,而且還能將推
拿過程變成一種舒適的享受。

一 推拿不可急,環境要適宜
推拿治療的環境非常重要,除了急性損傷需要就地急救外,一般
都要在室內進行。

在推拿按摩時,操作者和受術者都需要保持身心放鬆,並選擇舒
適、優雅、乾淨的環境。同時,推拿室內要保持安靜,絕對不能有噪
聲,室內光線要充足柔和。

室內保持通風,但不能有直接的對流風,尤其不能讓電風扇直接
對著受術者受術操作部位吹,以防感受風邪。

溫度要適宜,室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如要暴露患者身體,室
溫則要控制在26℃左右,不能使患者感到寒冷,冬季按摩時操作者雙
手也要暖和。

二 若要療效好,熱身不可少
一般在運動前都要做熱身活動,以舒展關節、放鬆肌肉,減少運
動中的損傷。推拿也是如此。在使用推拿手法之前,先要在受術者身
上做一些熱身手法,然後才能開始施以對症治療的手法。
推拿前的熱身,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可以放鬆肌肉,讓
受術者慢慢適應推拿手法的刺激作用;第二,熱身手法都是一些比較
輕柔舒適的手法,在推拿前使用熱身手法,可以起到緩解受術者精神
緊張的作用;第三,在熱身的過程中,操作者和受術者可以調整體
位,互相交流,有利於接下來的對症治療。

推拿基本手法中,刺激平和舒適、接觸面積較大的手法都可以作
為熱身手法,如摩法、擦法、搓法、拍法、揉法、捏法、拿法等。熱
身的面積要覆蓋到所有的治療部位,以點帶面進行熱身操作。推拿前
熱身,可以大大減少推拿時異常情況的發生,是推拿前必不可少的程
序。
▲良好的環境對推拿的療效尤為重要。

第二節 推拿時的體位
在推拿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無論操作者與受術者,都應選擇一個
最佳的體位,以利於手法的操作,防止異常情況的發生。在選擇體位
時,應考慮以下兩個方面要求:一是有利於受術者的肌肉充分放鬆,
讓受術者感到舒適並能保持較長時間;二是能使操作者手法得到充分
發揮,運用自如。

一 體位要舒適,推拿更輕鬆
受術者一般採取臥位和坐位,很少採用站立位。

(一)臥位

仰臥位

受術者仰面朝天而臥,兩下肢伸直,上肢自然置於身體兩側。在顏面
部、胸腹部及四肢前側方等部位操作時,常採用此體位。
俯臥位

受術者背面朝天而臥,頭轉向一側或向下,兩手自然放於頭部兩側。
在肩背、臀部及上、下肢後外側操作時,常採用此體位。

側臥位

受術者側向而臥,兩下肢均屈曲或一側下肢屈曲,下肢均伸直亦可。
在肩部、上肢外側、臀部及下肢外側施術時,常採用此體位。

(二)坐位
端坐位

受術者端正而坐,肌肉放鬆,自然呼吸,兩上肢自然下垂置於大腿
上。在做肩部、膝部手法,或拿捏肩井穴以及進行肩關節搖法、腰部
搖法、直腰旋轉扳法時,常採用此體位。
俯坐位
受術者端坐,上身前傾,略低頭,兩肘屈曲置於膝上或兩臂置於桌上
或椅背上,肩背部肌肉放鬆,自然呼吸。在頸項部以及腰背部進行手
法操作或使用肘壓法、溼熱敷時,常採用此體位。
▲採用正確的體位,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二 體位靈活,精神專注
在進行推拿療法的過程中,受術者的體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
應根據操作者施術手法和部位隨時進行靈活的調整。操作者一般在對
受術者的頭面部和胸腹部進行操作時多采用坐位,有時候肩部操作也
採用坐位;其他如進行頸項部、腰背部以及下肢部操作時,大多采用
臥位。

此外,操作者在操作過程中,要全神貫注,思想集中,不要左右
觀顧,心不在焉;要含胸舒背,收腹提臀,做到意到、手到、氣到、
力到;身體應該根據手法操作的需要,隨時相應變換,靈活轉側,保
持操作過程中全身各部位的動作協調一致。
第三節 推拿的介質及輔助療法
為了獲得更好的療效及保護推拿部位的皮膚,在進行推拿療法
時,常常會配合使用一些推拿介質,這種推拿方法又叫做介質推拿。
先秦時期就已經開始運用的藥摩和膏摩,就是最早的介質推拿。此
外,為了加強和延長推拿的治療作用,在推拿之後可使用一些輔助療
法,最常用的就是熱敷。
一 運用介質做推拿,療效更佳
在施行推拿手法前,有時需要在操作部位上塗一些潤滑的液體、
膏劑或粉末,這些液體、膏劑、粉末統稱為推拿介質或推拿遞質。使
用介質,一是為了起一定的潤滑作用,並保護操作部位不受損害。尤
其是摩擦類手法的操作,必須藉助介質才能完成。二是使具有藥效作
用的介質能通過手法從皮膚滲透到體內。

(一)介質的種類
推拿臨床治療中常應用多種介質,既有單方,也有複方,主要有
藥膏、藥酒、藥油、藥汁、滑石粉等幾種劑型。

▲推拿用的介質

藥膏
用藥物加適量的賦形劑(如凡士林)調製而成的膏劑。根據藥
物成分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治療作用。常見的有冬青膏、野葛
膏、治千金膏、華佗虎骨膏、赤膏等。
藥酒
將藥物置於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根據浸泡藥物的不
同,具有不同的治療效果。常見的有蔥姜水、薄荷水、傷筋藥水、
舒筋活絡藥水、正骨藥水等。
藥油
把藥物提煉成油劑,常見的有傳導油、蛤蜊油、香脂、松節
油、麻油等。使用時,將適量藥油塗於治療部位,再運用擦法、摩
法或推法進行操作,既有潤滑作用,又有透熱效果。
藥汁
把藥物洗淨,搗碎取汁。如春夏季用薄荷汁,秋冬季用蔥薑
汁。薄荷汁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生薑汁具有溫通發散的功效。
滑石粉
由於夏季易出汗,在出汗部位運用推拿手法進行操作,容易造
成皮膚破損。若在施術部位敷以滑石粉,可保護受術者和操作者的
皮膚。
(二)介質的選擇
辨證選擇
根據證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介質。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寒
證、熱證、虛證和實證。寒證,一般用具有溫熱散寒作用的介質,
如蔥姜水、冬青膏等;熱證,一般用具有清涼退熱作用的介質,如
涼水、酒精等;虛證,一般用具有滋補作用的介質,如藥酒等;實
證,一般用具有清、瀉作用的介質,如蛋清、紅花油、傳導油等。
其他證型可用一些中性介質,如滑石粉、爽身粉等,取其潤滑皮膚
的作用。
辨病選擇
根據病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介質。如關節扭傷、腱鞘炎等軟
組織損傷,選用活血化淤、消腫止痛、透熱性強的介質,如紅花
油、傳導油、冬青膏等;小兒肌性斜頸,則選用潤滑性能較強的滑
石粉、爽身粉等;小兒發熱,選用清熱性能較強的酒精等。
二 推拿加熱敷,療效更突出
有些病症在推拿完畢之後,如果再配合進行一些輔助療法,可增
強療效,而最常用的輔助療法就是熱敷。熱敷可分為乾熱敷和溼熱敷
兩種。乾熱敷用鹽、沙、土、藥等炒熱放於袋中敷於患處;溼熱敷則
是用溼的熱毛巾敷於患處。臨床治療中以溼熱敷較為常用。

(一)溼熱敷方法
採用具有祛風散寒、溫經通絡、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草藥,置於布
袋內,將袋口紮緊,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數分鐘,趁熱將毛巾
在藥液中浸透後擰乾,折成方形或長方形(根據治療部位需要而定)
敷於患處,待毛巾不太熱時即換另外一條毛巾敷上,一般換3條左右即
可。溼熱敷常用於擦法操作之後,此時局部毛孔開放,將熱毛巾敷
上,並施以輕拍法,以增加熱量的內透作用,熱敷後再塗以少許藥
水,如紅花油、冬青膏等,可提高熱敷的效果。

(二)注意事項
1.熱敷時須暴露患處,因而室內要保持溫暖無風,以免受術者感受
風寒。

2.毛巾須摺疊平整,使熱量均勻透入,以免燙傷皮膚。

3.熱敷時可隔著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按揉。被熱敷的部位,一般
熱敷後不可再使用其他手法,否則容易破皮。

4.熱敷時要控制毛巾的溫度和溼度。以毛巾擰得越幹越好,這樣不
易燙傷皮膚導致起泡。如果溫度不夠高,可帶點溼度。

5.熱敷的溫度應以受術者能忍受為限,要防止發生燙傷和暈厥。對
於皮膚知覺遲鈍的受術者更須注意。
▲選一塊柔軟的毛巾給自己做溼熱敷吧。
CHAPTER 03 推拿手法訓練手到病除功
夫深
推拿療法採用的是一對一的操作方式,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中治療
才能獲得理想的療效。在使用推拿手法治療之前,需要進行一些熱身
手法,使患者身體鬆弛、肌肉放鬆,以便起到更好的治療作用。此
外,在進行治療時,患者和操作者須按照不同的推拿手法採用不同的
體位,以便於施展手法。適宜的環境、熱身手法和正確的體位,這些
都是推拿治療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一節 推拿的手法要訣
推拿的手法講究技巧,擁有手法要訣,能夠讓推拿更輕鬆、更科
學。推拿治療時,在診斷、取穴及施治部位均正確的情況下,所獲得
的療效關鍵取決於手法操作的準確性和應用的熟練程度。只有規範地
掌握手法,操作嫻熟,才能更好地發揮推拿的功效。

一 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
推拿的基本手法,即操作時要達到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
勻、柔和、深透。

持久:指單一的手法能夠持續操作一段時間而不間斷、不乏
力。
有力:有力量,這種力量不是蠻力和暴力,而是一種含有技巧
的力量。
均勻:指手法操作的節律性、速率和壓力能保持均勻一致,不
能忽快忽慢或忽輕忽重。
柔和:指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
深透:當手法達到了持久、有力、均勻、柔和這四項要求以
後,就具備了滲透力,這種滲透力可透皮入內,深達內臟及組織深
層。
二 穩、準、巧、快
對於運動關節類手法來說,其操作的基本要求概括為“穩、準、
巧、快”四個字。即手法操作要平穩自然,因勢利導,避免生硬粗
暴;選擇手法要有針對性,定位要準;手法施術時要用巧力,以柔克
剛,以巧制勝,不可以使用蠻力;手法操作時,用力要疾收疾發,用
“短勁”、“巧勁”,發力不可過長,時間不可過久。

▲掌握推拿的手法要訣,才能使推拿更輕鬆、更科學、更有效。

第二節 推拿常用的手法
推拿療法主要是運用各種手法在人體表面的穴位、經絡和特定部
位進行治療,因此手法是推拿療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推拿的手法主
要包括基本手法、複合手法和運動關節手法三大類。

一 基本手法
凡手法動作單一,僅為一種運動形式,且在臨床中起基礎治療作
用或主要治療作用,應用比較頻繁的一類手法,稱為基本手法。

(一)法
以手背部在體表進行連續的滾動,稱為法。法是法推拿流派的代
表手法,依靠滾動的力量作用於體表,刺激平和,安全舒適,易於被
人接受,具有良好的調整作用。法接觸面廣,刺激平和舒適。在肌肉
豐厚或薄弱的部位均可使用,多用於項、背、腰臀及四肢部。

細節要求
●操作者肩關節宜放鬆下垂,屈肘呈140°左右,上臂中段距離胸壁
約一拳遠,松腕,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掌指關節屈曲幅度逐
漸增加。

●法對體表應產生輕重交替的滾動刺激,前滾和回滾時著力輕重
之比為3:1,即“滾三回一”。

●操作時不宜拖動、跳動和擺動。拖動是由於吸點不牢而形成拖
擦;跳動是由於前滾時推旋力過大,回滾時迴旋力過小而形成彈跳;
擺動則是腕關節屈伸幅度過小所致。

●法在移動操作時,移動的速度不宜過快。即在滾動的頻率不變
的情況下,在操作部位上緩慢移動。
動作要領
拇指自然伸直,其餘手指屈曲,小指和無名指的掌指關節屈曲
約呈90°,其餘手指屈曲的角度依次減小,如此則使手背沿掌橫弓排
列呈弧面,使之形成滾動的接觸面。
以第5掌指關節背側附於體表的操作部位上,以肘關節為支點,
前臂主動做推旋運動,帶動腕關節做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轉
活動,使手背偏尺側部位在體表操作部位上進行連續不斷滾動,每
分鐘120~160次。
主治作用
用於頸椎病、肩周炎等常見病的保健。

(二)一指禪推法
一指禪推法是以拇指端或螺紋面著力,通過腕部的往返擺動,使
所產生的功力通過拇指持續不斷地作用於操作部位或穴位上。一指禪
推法是一指禪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其特點是手法操作纏綿,講究內
功、內勁,故初學時易形似,難以神似,需多加練習才能真正掌握。

一指禪推法接觸面積小,刺激偏弱或中等,不能光靠用力,而是
要講究內力、內勁,初學者要多加練習。一指禪推法如以指端操作,
其接觸面最小,易於施力,刺激相對較強;如果以螺紋面操作,則接
觸面積相對較大,刺激也相對較平和。兩者多用於軀幹部及四肢部的
經絡腧穴。

動作要領
拇指伸直,其餘手指自然屈曲,以拇指端或螺紋面著力於體表
的操作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懸腕,前臂自主運動,帶動腕
關節有節律地擺動,使所產生的力通過指端或螺紋面輕重交替,持
續不斷地作用於操作部位或穴位上,手法頻率每分鐘120~160次。
細節要求
●操作時要沉肩、垂肘、懸腕、掌虛指實、緊推慢移。沉肩,指
肩關節放鬆,肩胛骨自然下沉,以腋下空松,能容納一拳為宜;垂
肘,指肘部下垂,一般體位下肘部宜抵禦腕部;懸腕,指腕關節懸
屈,弓背向上,有如懸吊一般,在腕關節放鬆的基礎上,應儘可能屈
曲90°;掌虛指實,指手法操作時,除拇指外其餘四指及手掌部均要放
鬆,虛不受力,而拇指則要蓄滿功力,以自然壓力進行操作;緊推慢
移,指手法操作時腕部的擺動頻率較快,每分鐘120~160次,但拇指端
和螺紋面在操作部位上的移動卻較慢。

●操作時注意力不可分散,不要聳肩用力,肘部不可外翹,拇指
端或螺紋面與操作部位不要形成摩擦移動或者滑動。
主治作用
多用於冠心病、胃脘痛、頭痛、面神經麻痺、近視、月經不調、
頸椎病、關節炎等病症。

(三)揉法
以指、掌的某一部位在體表操作部位上做輕柔靈活的上下、左右
或環旋揉動,稱為揉法。揉法是常用的手法之一,根據肢體操作部位
的不同分為掌揉法、指揉法等。其中掌揉法又分為大魚際揉法、掌根
揉法等;指揉法分為拇指揉法、中指揉法等多種揉法。

動作要領
大魚際揉法
以手掌大魚際部著力於操作部位上。沉肩、屈肘呈120°~140°,
肘部外翹,腕關節放鬆,呈微屈或水平狀,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
做主動運動,帶動腕關節進行左右擺動,使大魚際在治療部位上進
行輕柔靈活的揉動,手法頻率為每分鐘120~160次。
掌根揉法
肘關節微屈,腕關節放鬆並略背伸,手指自然彎曲,掌根部附
著於操作部位上。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做主動運動,帶動腕掌做
小幅度的迴旋運動,使掌根部在操作部位上進行柔和、連續不斷的
旋轉揉動,手法頻率每分鐘120~160次。
拇指揉法
以拇指螺紋面置於操作部位上,其餘四指放在合適的位置以便
於操作,腕關節微屈或伸直。以腕關節為支點,拇指主動做環轉運
動,使拇指螺紋面在操作部位上做連續不斷的旋轉揉動,手法頻率
每分鐘120~160次。
中指揉法
中指指間關節伸直,掌指關節微屈,以中指螺紋面著力於操作
部位或穴位上。以腕關節為支點,拇指主動做環轉運動,通過腕關
節使中指螺紋面在操作部位上做輕柔靈活的小幅度的環旋或上下、
左右揉動,手法頻率每分鐘120~160次。為加強揉動的力量,可以
食指螺紋面搭在中指背上進行操作。
細節要求
●所施壓力要適中,以受術者感到舒適為度。揉動時要帶動皮下
組織一起運動,動作要靈活而有節律性,不可在體表形成摩擦運動。

●指揉法在面部操作時頻率可以放慢。

●大魚際揉法前臂有推旋運動,腕部宜放鬆;指揉法則腕關節要
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掌根揉法腕關節略背伸,鬆緊要適度。
主治作用
用於胃脘痛、便秘、洩瀉、癃閉(小便點滴而出或閉塞)、頭
痛、軟組織扭挫傷、頸椎病、骨折術後康復、小兒斜頸、小兒遺尿、
近視等多種病症。

(四)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體表做環形而有節奏的摩動,稱為摩法。此法分
為指摩法和掌摩法兩種。指摩法接觸面較小,適用於頸項、面部、四
肢等部位,而掌摩法接觸面大,多適用於胸腹、背腰等部位。摩法是
最古老的推拿手法,消鬱散結的作用較好。

動作要領

指摩法
掌部自然伸直,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腕部略屈。
拇指外的四指指面著力於操作部位,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做主動
運動,通過腕、掌使指面做環形摩動。

掌摩法
手掌自然伸直,腕關節略背伸,將手掌平置於操作部位上,其
操作過程同指摩法。
細節要求
●指摩法在操作時腕關節要保持一定的緊張度,而掌摩法則腕部
要放鬆。

●摩動的速度、壓力宜均勻。一般指摩法宜稍輕快,掌摩法宜稍
重緩,操作時應帶動皮下組織。《聖濟總錄》中說:“摩法不宜急,
不宜緩,不宜輕,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
主治作用
用於咳喘、胸脅脹痛、呃逆、腹脹腹痛、消化不良、洩瀉、便
秘、月經不調、痛經、遺精、陽痿早洩、外傷腫痛等病症。

(五)推法
以指、掌或肘等著力於操作部位上,做單向直線推動,稱為推
法,又名平推法。成人推法和小兒推法有所不同,小兒推法除直線推
動外,亦可做弧形推動。推法通經活脈、盪滌積滯的作用較強。

推法一般分為指推法和掌推法兩種。指推法接觸面積小,推動距
離短,施力柔中帶剛,易於查找和治療小的病灶,故常用於足部、手
部、項部和麵部,也可用於局部穴位;掌推法接觸面積大,推動距離
長,力量柔和而沉實,多用於背腰部、胸腹部及四肢部。至於肘推
法,因施力剛猛,故一般只用於背部脊柱兩側及大腿後側。

動作要領
指推法
以拇指端著力於操作部位或穴位上,其餘四指放在相應的位置
以方便用力,腕關節略屈並偏向尺側。拇指及腕臂部主動施力,向
拇指端方向呈短距離單向直線推進。
指推法中,還可用拇指螺紋面偏橈側緣為著力面,按上述要領
向食指方向推動,叫做拇指平推法。其次,指推法還可食指、中
指、無名指併攏,用這三指的指端部及螺紋面為著力面進行推法操
作,稱為三指推法。

掌推法
以掌根部著力於施術部位,腕關節背伸,肘關節伸直。以肩關
節為支點,上臂部主動施力,通過前臂、腕關節,使掌根部向前做
單向直線推進。
細節要求
●著力部要緊貼體表,推進的速度宜緩慢均勻,壓力平穩適中,
要單向直線推進。

●不可推破皮膚。為防止推破皮膚,可使用冬青膏、滑石粉等介
質,亦可用間歇操作的力法。

主治作用
用於外感發熱、腹脹便秘、食積癃閉、高血壓病、頭痛失眠、腰
腿痛、腰背筋膜炎、風溼痺痛、感覺遲鈍等病症。

(六)擦法
用指、掌貼附於操作部位,做快速的直線往返運動,使之摩擦生
熱,稱為擦法。

本法包括全掌擦法、大魚際擦法和小魚際擦法,可用於胸腹部、
兩脅部、背腰部及四肢部。

動作要領
以手掌的全掌、大魚際或小魚際著力於操作部位,腕關節放
平。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主動運動,通過肘、前臂和腕關節使掌
指面、大魚際或小魚際做前後方向的連續擦動併產生一定的熱量。
細節要求
●著力部分要緊貼體表,與受術者體表的接觸必須平實,否則在
擦動時會時滯時浮。須直線往返運行,往返的距離應儘量拉長,力度
要均勻,動作要連續不斷,有如拉鋸狀。
●擦法產生的熱量應以透熱為度,即操作者在操作時感覺擦動所
產生的熱已徐徐進入受術者的體內,此時稱為“透熱”。透熱後,結
束手法操作。

●壓力不可過大。操作時如壓力過大,則手法重滯,易擦破皮
膚。

●不可擦破皮膚。長時間的操作或在擦法後又使用了其他手法易
致皮膚破損,故應避免。為保護皮膚,可結合使用冬青膏、紅花油等
介質進行操作。

主治作用
擦法具有較好的溫經散寒作用,常用於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風
溼痺痛、胃脘痛、喜溫喜按者,以及腎陽虛所致的腰腿痛、小腹冷
痛、月經不調以及外傷腫痛等病症。
(七)搓法
用雙手掌面夾住肢體或以單手、雙手掌面著力於操作部位,做交
替搓動或往返搓動,形如搓繩,稱為搓法。

搓法具有明顯的疏鬆肌肉、調和氣血的作用。常用於四肢和胸肋
部、背部,尤其以上肢部應用較多,常作為推拿治療的結束手法。

動作要領
雙手掌面夾住操作部位,令受術者肢體放鬆。以肘關節和肩關
節為支點,前臂與上臂部主動施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動,並同
時由上而下移動。
細節要求
●操作時動作要協調、連貫。搓法動作中含有擦、揉、摩、推等
多種運動成分,需細心體會。搓動時掌面在操作部位體表有小幅度移
動,受術者會有較強的放鬆感。

●搓動的速度宜稍快,而從上向下移動速度宜慢。不宜逆向移
動。如需搓動幾遍,在第一遍結束後,第二遍再從起始部位開始。

●施力不宜過重。夾搓時如夾得太緊,會造成手法呆滯。

主治作用
常用於肢體痠痛、關節活動不利及胸肋迸傷等病症。

(八)抹法
用拇指螺紋面或掌面在操作部位做上下或左右及弧形曲線的抹
動,稱為抹法。抹法與平推法相似,但用力較推法為輕,也可往返移
動。抹法屬於易學難精之法,臨床用者一般多取其鎮靜安神的作用之
長。

此法分為指抹法和掌抹法兩種。指抹法活動範圍小,多用於面
部、項部;掌抹法抹動的範圍較大,一般多用於背腰部。

動作要領
指抹法
以單手或雙手拇指螺紋面置於操作部位上,其餘手指置於相應
的位置以方便用力。以拇指的掌指關節為支點,拇指主動運動,做
上下或左右、直線往返或弧形曲線的抹動。
掌抹法
以單手或雙手掌面置於操作部位上,以肘關節和肩關節為雙重
支點,前臂與上臂部協調用力,腕關節適度放鬆,做上下或左右、
直線往返或弧形曲線的抹動。
細節要求
●操作時,手指螺紋面或掌面要貼緊操作部位皮膚,用力要控制
均勻,動作要和緩靈活。抹動時,不宜帶動深部組織。

●注意抹法同推法的區別。通常所說的推法是指平推法,其運動
特點是單向、直線,有去無回;而抹法則是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
直線往來,或曲線運轉,根據不同的部位靈活變化運用。
主治作用
主要用於感冒、頭痛、面神經麻痺及肢體痠痛等病症。

(九)按法
以指、掌部位等節律性地按壓施術部位,稱為按法。

按法同摩法一樣,均是推拿早期即已開始應用的手法,具有刺激
強而舒適的特點,易於被接受,可補虛瀉實。指按法接觸面積小、刺
激較強,常在按後施以揉法,有“按一揉三”的說法,即重按一下,
輕揉三下,形成有規律的先按後揉的連續手法操作,一般多用於面
部,亦可用於肢體穴位;掌按法面積較大、沉實有力、舒緩自然,多
用於背腰部、下肢後側、胸部及上肢部。

按法一般以指按法與掌按法應用較多,常與揉法結合運用,組成
“按揉”複合手法。

動作要領

細節要求
●按法用力的原則是由輕到重、穩而持續,使刺激充分達到機體
組織的深部,結束時則由重而輕。

●按壓的用力方向多為垂直向下或與受力面相垂直。

●手法操作要緩慢而有節奏。

●手法操作忌突發、突止、突施暴力,同時一定要掌握好受術者
的骨質情況,診斷必須明確,避免造成骨折。

主治作用
用於腰背筋膜炎、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疼痛性疾
病以及風寒感冒、高血壓、糖尿病、偏癱等多種病症。

指按法
以拇指端或螺紋面置於操作部位或穴位上,其餘四指張開,置
於相應位置以支撐助力,腕關節懸屈。以腕關節為支點,掌指部主
動施力,做與操作部位相垂直的按壓。當按壓力達到所需的力量
後,要稍停片刻,即所謂的“按而留之”,然後鬆勁撤力,再做重
複按壓,使按壓動作既平穩又有節奏性。
掌按法
單手或雙手掌面置於操作部位,以肩關節為支點,利用身體上
半部的重量,通過上臂、前臂及腕關節傳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
壓,施力原則同指按法。
肘按法
按法除用指、掌部操作外,亦可用肘部操作。用肘操作時,當
屈肘,以肘的尺骨鷹嘴部為著力面並巧用身體上半部的重量進行節
律性按壓。按法如去除手法操作的節律性,僅施以較長時間的持續
壓力,則為壓法,臨床以肘壓法常用。
(十)點法
以指端或關節突起部點壓操作部位或穴位,稱點法。該法主要包
括指點法和肘點法。指點法接觸面小,刺激強,易於取穴,適於全身
各部穴位,其中,中指點法以面部、胸腹部應用居多;屈指點法主要
用於四肢關節縫隙處。肘點法較指點法接觸面積大,力沉穩厚重,易
於施力,適於背腰部、臀部及下肢後側。

細節要求
●取穴宜準,用力宜穩。準確取穴後,要由輕而重,平穩持續地
施力,使刺激充分達到機體組織深部,從而獲得手法治療所特有的
“得氣”效果。點法結束時要逐漸減力,其總的施力過程為輕→重→
輕。

●點後宜用揉法,以避免氣血積聚或者點法所施部位及穴位的局
部軟組織損傷。

●不可施用暴力或蠻力。

●對年老體弱、久病虛衰的受術者慎用點法。

主治作用
點法具有較明顯的通經止痛作用,對各種疼痛性疾病有較好的治
療作用,故主要用於各種痛症。
動作要領

拇指點法
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並緊靠於食指中節,以拇指端著力於操作
部位或穴位上。前臂與拇指主動發力,進行持續點壓。也可採用拇
指按法的手法形態,用拇指端進行持續點壓。

肘點法
屈肘,以尺骨鷹嘴突起部著力於操作部位或穴位上。以肩關節
為支點,用身體上半部的重量通過肩關節、上臂傳遞至肘部,進行
持續點壓。肘點法與肘壓法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以肘尖部著力,後
者是以肘部的尺骨上段著力。

中指點法
食指末節指腹按壓於中指指背以助力,以中指端著力於施術部
位進行點壓。
屈拇指點法
拇指屈曲,以拇指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於施術部位或穴位,拇指
端抵於食指中節橈側緣以助力,進行點壓。

屈食指點法
食指屈曲,其他手指相握,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突起部著力於
施術部位或穴位上,進行點壓。
(十一)捏法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操作部位做對稱性擠壓,稱為捏法。捏法的
特點是舒適自然,不會使受術者肢體產生晃動,具有較好的疏鬆肌筋
的作用,因而常用於頸項部、四肢部。

捏法可單手操作,也可雙手同時操作。捏脊法是捏法中比較特殊
的一種方法,是用拇指橈側緣頂住皮膚,食指、中指前按,三指同時
用力提拿皮膚,雙手交替捻動向前,主要用於脊柱及其附近部位的皮
膚,故稱為“捏脊療法”。
細節要求
●操作捏脊法時,捏起皮膚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適當,不可擰
轉。捏得太多,不容易向前捻動推進,捏少了則不易提起皮膚。捻動
向前時,需做直線前進,不可歪斜。

●捏法要求拇指與其餘手指間要具有強勁持久的對合力,初學者
要多練習指力。

●施力時,拇指與其餘手指雙方力度要對稱,用力要均勻而柔
和,動作要連貫而有節奏性。

●操作時,要用指面著力,而不可用指端著力。如以指端著力,
則變成其他手法了。

主治作用
用於頸椎病、疲勞性四肢痠痛等病症。

動作要領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指面或拇指與其餘四指指面夾住操作部位
肢體或肌膚,相對用力擠壓、拉拽,隨即放鬆,再擠壓、拉拽,再
放鬆,重複以上擠壓、放鬆動作並如此不斷循序移動。
(十二)拿法
動作要領
以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其他手指相配合,捏住操作部位的肌膚
或肢體,腕關節適度放鬆,進行輕重交替、連續不斷捏提並略含揉
動。
(十三)捻法
用拇指、食指夾住治療部位進行捏揉捻動,稱為捻法。捻法動作
小,運用的主要是拇指和食指的力量及靈活性,理筋通絡的作用顯
著,主要適用於四肢及小關節處。

細節要求
●拇指與食指的運動方向須相反,只有相反方向的捏揉動作才能
形成捻動。

●操作時動作要靈活連貫,柔和有力,捻動的速度宜稍快,而在
操作部位上的移動速度宜慢。

●動作不能呆板、僵硬。

主治作用
用於指間關節扭傷,屈指肌腱腱鞘炎等病症。

拇指與其餘手指相對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膚或肢體,稱為拿法。
拿法舒適自然,最易被人接受,常用於頸項部及四肢部。根據施治部
位的大小、寬窄程度,與拇指配合的其他手指的數量會相對靈活,分
為三指拿法、五指拿法等。拿法可單手操作,亦可雙手同時操作。

細節要求
●拿法中含有捏、提並略有揉的動作,宜將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進行操作。

●動作要協調連貫,富於節奏性,不可死板僵硬。

●拿法同捏法一樣,要求手指具有穩定的對合力。

主治作用
拿法是具有放鬆作用一類手法的典型代表,可放鬆肌肉、活血行
氣,常用於頸椎病、肩周炎、肢體麻木以及頭痛、外感風寒等病症。
動作要領
用拇指螺紋面與食指橈側緣或螺紋面相對用力捏住操作部位,
拇指與食指相向主動運動,稍用力做較快速的捏揉捻動,狀如捻
線。
(十四)拍法
用虛掌拍打體表,稱拍法。拍法可作用到機體組織深部,不但能
疏散肌表經脈阻塞之病氣,更能宣洩五臟六腑鬱閉之邪氣。因拍法是
以空掌拍打體表,受力短暫而均勻、舒適自然,易於被人接受。

拍法可單手操作,亦可雙手同時操作。雙掌拍法因雙手同時操
作,力量較弱,主要作用於肌表淺層組織,多用於脊柱兩側及兩下肢
後側;單掌拍法力量集中而強,適於脊柱正中,沿脊柱自上而下重
拍。
動作要領
五指併攏,掌指關節微屈,使掌心空虛。腕關節適度放鬆,前
臂主動運動,上下揮臂,平穩而有節奏地用虛掌拍打操作部位。用
雙掌拍打時,兩手交替操作。
細節要求
●操作時動作要平穩,要使整個掌、指周邊同時接觸體表。腕部
要適度放鬆,上下揮臂時,力量通過腕關節傳遞到掌部,使剛勁化為
柔和。

●拍打操作時如直接接觸皮膚,以皮膚輕度充血發紅為度。

●拍打時力量不可有所偏移,否則易拍擊皮膚而疼痛。

主治作用
主要用於腰背筋膜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病
症。對結核病、嚴重的骨質疏鬆、腫瘤、冠心病等病症禁用拍法。
(十五)擊法
用拳背或掌根、掌側小魚際、指尖及桑枝棒等擊打體表操作部
位,稱為擊法。此法主要分為拳擊法、掌擊法、側擊法和指擊法等。

因擊法種類較多,因而適應證各異,適應部位也有所不同。拳擊
法力沉而實,適用於背部、腰部、肩部及四肢部;掌擊法透力較強,
適於肩胛骨內側緣、臀部的環跳穴處;側擊法用力較舒緩,適於肩井
部、脊柱兩側及下肢後側部;指擊法如以指尖操作,力淺而急,主要
適於頭部。

動作要領

拳擊法
握拳,以拳背或者拳蓋、拳底部為著力面,以肘關節為支點,
前臂主動運動,節律性擊打操作部位。用拳背擊打時,腕關節可有
一定的活動度,以減緩剛力;用拳蓋,即拳的腹側面(包括食指、
中指、無名指、小指第2節指背和掌根部)為擊打著力面時,腕部
要放鬆;用拳底,即拳的底部(小魚際與屈曲小指的橈側)為著力
面時,腕部略背伸,並需放鬆。用拳蓋或用拳底擊時,雙手一般同
時交替操作。

掌擊法
手掌伸直,腕關節背伸,以掌根部為擊打著力面,其操作過程
同拳擊法。
側擊法
手掌伸直,腕關節略背伸,以小魚際部為擊打著力面。其操作
過程同拳擊法,一般雙手同時交替操作。
指擊法
可用指尖部進行操作。用指尖擊時,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和
小指端或螺紋面為擊打著力面,腕關節充分放鬆。其操作過程同拳
擊法。
細節要求
●操作時用力要穩,要含力蓄勁,收發自如。擊打的力量要適
度,應因人、因病而異。動作要連續而有節奏性,快慢要適中。避免
暴力擊打。

●擊打時要有反彈感,一觸及受術部位後即迅速彈起,不要停頓
或拖拉。

●須嚴格掌握各種擊法的適應部位和適應證。
主治作用
擊法較拍法力量集中,適合各種疼痛類疾病;宣通氣血的作用較
為明顯,主要用於肢體疼痛、麻木不仁、風溼痺痛、疲勞痠痛等病
症。

(十六)撥法
以拇指深按於治療部位,進行單向或往返的撥動,稱為撥法。撥
法又名“指撥法”、“撥絡法”,此法力量沉實,撥動有力,有較好
的止痛和解除粘連的作用,一般多適用於華佗夾脊穴、肩胛骨內側
緣、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及短頭肌腱、腋後的肩貞穴、第三腰椎橫突、
腰肌側緣、環跳、曲池等穴位或部位。

細節要求
●用力要由輕而重,實而不浮,按壓撥動的方向與撥動組織走向
垂直。

●撥動時,拇指不能在皮膚表面有摩擦移動,應帶動肌纖維或肌
腱、韌帶一起撥動。

主治作用
用於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筋膜炎、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腰椎
間盤突出症、梨狀肌損傷綜合徵等病症。

動作要領
拇指伸直,以指端著力於操作部位,其餘手指置於相應的位置以
助力,拇指下壓至一定的深度,待有酸脹感時,再做與肌纖維、肌腱
或韌帶呈垂直方向的單向或來回撥動。若單手指力不足時,也可以雙
手拇指重疊進行操作。臨床有“以痛為俞、無痛用力”說法。即在患
處先找到某一體位時最疼痛一點,以拇指端按住此點不放,隨後轉動
患部肢體,在轉動過程中,找到指面下的痛點由痛變為不痛的體位,
保持該體位,然後再使用撥法。

(十七)抖法
以雙手或單手握住患者肢體遠端,做小幅度的連續抖動,稱為抖
法。抖法具有疏鬆肌筋的作用,操作時及操作完畢後均有舒適的感
覺,可作為推拿結束手法使用,主要適於四肢部,以上肢應用多見。
抖法常與牽引法結合而成牽抖複合手法。

動作要領
以雙手握住患者上肢或下肢的遠端,即上肢的腕部或下肢的足
踝部,將被抖動的肢體抬高一定的角度,兩前臂同時施力,做連續
的上下抖動,使抖動所產生的抖動波似波浪般地由肢體的遠端傳遞
到近端,讓被抖動的肢體、關節產生舒適感。
細節要求
●被抖動的肢體要自然伸直,並應使其肌肉處於最佳鬆弛狀態。

●抖動的幅度要小,頻率要快。一般上肢抖動幅度應控制在2~3
釐米,頻率每分鐘250次左右;下肢的抖動幅度可稍大,頻率宜稍慢,
每分鐘100次左右。

●抖動時所產生的抖動波應由肢體遠端傳向近端。

●有習慣性肩、肘、腕關節脫位者禁用。

主治作用
主要用於肩周炎、頸椎病、髖部傷筋及疲勞性四肢痠痛等病症。

二 複合手法
將幾種推拿的基本手法結合在一起,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同時
進行複合性操作的方法,稱為複合手法。常用的複合手法有按揉法、
拿揉法和掃散法等。

(一)按揉法
按揉法是將按法和揉法組合而成,分為指按揉法和掌按揉法兩
種。

按揉法剛柔並濟,作用舒適,易於被人接受,具備按法與揉法的
雙重作用,應用比較多。指按揉法接觸面積較小,按揉力量集中,適
於頸項部、肩部、肩胛部內側緣及全身各腧穴。掌按揉法接觸面積較
大,按揉力相對分散。其中單掌按揉法力量相對較弱,多用於肩部、
上肢、脊柱兩旁的膀胱經側線;雙掌按揉法按揉力量強而深透,適於
背部、腰部及下肢後側。動作要領。

動作要領

指按揉法
用單手或雙手拇指螺紋面置於操作部位上,其餘手指置於相應
位置以助力。腕關節懸屈,拇指和前臂部主動施力,進行節律性按
壓揉動。指按揉法無論是單手按揉還是雙手拇指操作,外行都酷似
拿法,其區別在於拿法是拇指和其他四指對稱性用力,而指按揉法
的著力點是在拇指外側,其餘手指僅起到助力、輔助的作用。

掌按揉法
掌按揉法分為單掌按揉法和雙掌按揉法兩種,操作上有較大不
同。單掌按揉法是以掌根部著力於操作部位,手指自然伸直,前臂
與上臂主動用力,進行節律性按壓揉動。雙掌按揉法是用雙掌重
疊,增加力量,置於操作部位,以掌中部或掌根著力,以肩關節為
支點,身體上半部小幅度節律性前傾後移,在前傾時將身體上半部
的重量經肩關節、前臂傳至手部,從而產生節律性按壓揉動。
細節要求
●將按法與揉法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做到按中有揉,揉中寓按,
剛柔並濟,纏綿不絕。
●注意按揉法的節奏性,既不要過快,又不可過於緩慢。

主治作用
用於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腰背筋膜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高
血壓、糖尿病、痛經、顳頜關節功能紊亂、近視等多種病症。

(二)拿揉法
拿揉法是拿法和揉法的複合運用。在施用拿法時增加揉動,則成
為拿揉複合手法。拿揉法具備拿法和揉法的雙重作用,且較拿法的力
量更趨緩和,主要適用於四肢部及頸項部。

細節要求
●用拿揉法在拿中含有一定的旋轉揉動,以拿法為主,以揉為
輔。

●操作時要自然流暢,不可呆滯僵硬。

主治作用
用於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四肢疲勞痠痛等病症。

(三)掃散法
用拇指橈側面和其餘四指指端快速地來回推抹頭顳部的手法,稱
為掃散法。

細節要求
●操作時,以腕關節小幅度的左右擺動和肘關節少量的屈伸運動
來帶動手部的掃散動作。
●動作要平穩,避免受術者頭部隨手法操作而晃動。

掃散法
受術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其正面,一手扶住受術者頭部,固
定頭部不讓其來回搖動;另一手拇指橈側面置於額角髮際的頭維穴
處,其餘四指併攏微彎曲,指端置於耳後乳突上,食指與耳上角平
齊,稍用力做輕快的向耳後單方向的推動,使拇指在頭維穴至太陽
穴之間移動,其餘四指在耳郭上緣、耳後乳突和風池穴之間移動,
頻率為每分鐘100~120次,左右交替進行,每側30~50次。
拿揉法
準備動作同拿法。在拿法動作的基礎上,使拇指和其他手指在
做捏、提時,增加適度的旋轉揉動,所產生的拿揉之力連綿不斷作
用於操作部位上。

●操作時拇指橈側面和其餘四指指端要緊貼皮膚,以免牽拉髮根
而引起疼痛。
●動作連貫,快慢適度,輕重有序。掃散時出重回輕,下重上
輕,重而不滯,輕而不浮。

主治作用
掃散法是頭面部常用的推拿手法,具有祛風散寒、平肝潛陽、通
經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頭痛、眩暈、高血壓、失眠等病症。

三 運動關節類手法
使關節在生理活動範圍內進行屈伸、旋轉、內收或外展等被動活
動,稱為運動關節類手法。該手法針對關節的生理特點,加強關節活
動,對某些病症往往能收到立竿見影的療效。脊柱和四肢關節使用這
類手法較多,其手法主要包括搖法、扳法和拔伸法。下面分別介紹本
書中用到的運動關節類手法。

(一)頸椎關節
頸項部搖法
受術者取坐位頸項部放鬆,操作者立於其背後或側後方。以一
手扶按其頭頂後部,另一手扶託於下頜部,雙手協調運動,反方向
施力,讓頭部保持水平位運動,使頸椎做環形搖轉運動。
頸部斜扳法
受術者取坐位頸部放鬆,頭略前傾或中立位,操作者立於其側
後方。以一手扶按其頭頂部,另一手扶託下頜部,兩手協同施力,
使頭部向一側旋轉,當旋轉至有阻力時,略停頓片刻,隨即以“巧
力寸勁”做突發性的快速扳動,常可聽到“咔”的彈響聲。
頸椎旋轉定位扳法
受術者取坐位,頸項部放鬆,操作者立於其側後方。以一手拇
指頂按住病變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對側下頜部,讓其低頭、屈頸至
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動、關節間隙張開,再使其向患側屈至最大限
度,然後將頭部慢慢旋轉至有阻力時略停,隨即用“巧力寸勁”做
快速扳動,常可聽到“咔”的彈響聲,同時拇指下也有棘突彈跳的
感覺。
掌託拔伸法
受術者取坐位操作者立於其後方,以雙手拇指端及螺紋面分別
抵住枕骨下方的兩風池穴處,兩掌分別置於兩側下頦部,兩前臂置
於兩側肩上部的肩井穴內側。兩手臂協調用力,即拇指上頂,雙掌
上託,同時前臂下壓,緩慢地向上拔伸1~2分鐘。
肘託拔伸法
受術者取坐位操作者立於其後方,一手扶住枕後部以固定助
力,另一側上肢的肘彎部套住其下頦部,手掌則扶住對側頭頂以加
強固定。兩手臂協調用力,向上緩慢拔伸1~2分鐘。
(二)腰椎關節
仰臥位搖腰法
受術者取仰臥位,兩下肢併攏,屈髖屈膝。操作者一手按住膝
部,另一手按住足踝部,兩手臂協調用力,做環形搖轉運動。
俯臥位搖腰法
受術者取俯臥位,兩下肢伸直。操作者一手按壓其腰部,另一
手託抱住雙下肢膝關節稍上方,兩手臂協調用力,做環形搖轉運
動。
腰部斜扳法
受術者取側臥位,在上側的下肢屈髖屈膝,在下側的下肢自然
伸直。操作者以一肘或手抵住其肩前部,另一手或肘抵住臀部。兩
肘或兩手協調施力,先做數次腰部小幅度的扭轉活動,即按於肩部
的肘或手和按於臀部的肘或手同時使用較小的力使肩部向前下方、
臀部向後下方按壓,壓後即松,使腰部形成連續的小幅度扭轉而放
鬆。待腰部完全放鬆後,再兩手同時用力,使腰部扭轉至有明顯阻
力的位置時,略停片刻,然後以“巧力寸勁”做一個突發的、增大
幅度的快速扳動,常可聞及“咔”的彈響聲。
腰部後伸扳法
受術者取俯臥位,兩下肢併攏。操作者一手按壓於其腰部,另
一手臂託抱住兩下肢膝關節稍上方並緩緩上抬,使其腰部後伸。當
後伸至最大限度時,兩手協調用力,快速地做一次增大幅度的下按
腰部與上抬下肢的扳動,常可聽到彈響聲。
腰椎拔伸法
受術者俯臥位,雙手抓住床頭,操作者站在其足端,雙手分別
握住其兩下肢足踝部,身體後傾,逐漸向後拔伸。
(三)肩關節
託肘搖肩法
受術者取坐位,操作者立於其側方,一手按壓受術者的腕關節
上方以固定,另一手託握住其肘部,使其前臂搭在操作者前臂上,
手臂協調施力,使肩關節做中等幅度的環形搖轉運動。
握腕搖肩法
受術者取坐位,操作者立於其後面,一手按扶肩部以固定,另
一手握住腕部,使上肢外展,雙手協調施力,使肩關節做中等幅度
的環形搖轉運動。
肩關節內收扳法
受術者取坐位,一側手臂屈肘置於胸前,手搭扶在對側肩部,
操作者立於其身體後側,一手按扶在患側肩部以固定,另一手託握
住肘部,並緩慢向對側胸前上託,至有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
一次增大幅度的內收位扳動。
肩關節對抗拔伸法
受術者取坐位,操作者立於其側方,雙手握住受術者上臂近肘
關節部位,在肩關節外展45°~60°時逐漸用力牽拉,同時讓受術者
身體向對側傾斜,或者讓助手協助固定其身體上半部,以與牽拉之
力相對抗,持續拔伸1~2分鐘。
(四)肘關節
肘關節搖法
受術者取坐位,屈肘約45°,操作者一手托住其肘後部,另一手
握住腕部,雙手協調施力,使肘關節做環轉搖動。
肘關節拔伸法
受術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其側方,使受術者上肢外展,一手
握住其腕部,另一手握住前臂下段進行拔伸。
(五)腕關節
腕關節搖法
受術者取坐位,手臂伸出,掌心向下。操作者一手握住受術者
的腕上部,另一手握住手掌部,在稍牽引的情況下做腕關節的搖轉
運動。
腕關節拔伸法
受術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其側方,一手握住其前臂中段,另
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兩手對抗施力進行拔伸。
(六)膝關節
膝關節搖法
受術者取俯臥位,一側下肢屈膝,操作者一手扶按住大腿後部
以固定,另一手握住足踝部,做膝關節的環轉搖動。
(七)踝關節
踝關節搖法
受術者取仰臥位,下肢自然伸直,操作者位於其足端,用一手
託握住足跟以固定,另一手握住足趾部,在稍用力拔伸的情況下,
做踝關節的環轉搖動。
第三節 掃除障礙——醫學名詞解析
推拿是一種在人體表面進行操作的治療方法,在運用過程中經常
會涉及一些有關於人體解剖部位和關節運動方式的名詞。這些比較專
業的醫學名詞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不易理解,因此我們在本節中將這些
名詞一一列出並加以解釋,以便讀者更好地學習推拿。

一 肌肉類
斜方肌:位於頸部和上背部的淺層肌肉。分佈於頸椎兩側,沿
著頸椎向下覆蓋到肩背部。治療頸部肌肉關節疾病時,常拿捏斜方
肌。
胸鎖乳突肌:斜向分佈於頸部兩側皮下,當頭扭向一側時,在
頸部可明顯見到該肌肉。推拿手法中的推橋弓,即沿著胸鎖乳突肌
由耳後的翳風穴推至鎖骨上窩的缺盆穴。該手法具有降血壓的作
用,可用於輔助治療高血壓病。
豎脊肌:又叫骶棘肌,是背部肌肉中最長最大的肌肉之一,上
至枕骨後方,下至骶骨背面,沿著脊柱兩側縱向分佈。推拿背部膀
胱經,一般就是在豎脊肌上操作。在治療腰部的肌肉關節病症時,
常在腰部的豎脊肌上施展手法。
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分佈於大腿前
側,向下形成髕骨韌帶,保護膝關節。
腓腸肌:小腿後面淺層的大塊肌肉,俗稱小腿肚子。腓腸肌的
下端形成堅韌的跟腱聯結跟骨。通常所說的小腿抽筋,即腓腸肌痙
攣。
二 骨骼類
脊椎:脊椎也稱脊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承託顱骨,下端連
接髖骨,中間有肋骨附著。人類的脊柱由24塊椎骨(頸椎7塊,胸
椎12塊,腰椎5塊)、1塊骶骨和1塊尾骨藉由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
接而成。我們在背部正中摸到的一個個骨性突起就是椎骨的棘突,
背部的很多穴位都是以棘突作為取穴標誌。
下頜骨:下頜骨是構成口腔下部的那塊骨頭,俗稱下巴,下牙
即附著在下頜骨上。與嘴唇相對的那部分下頜骨,稱為下頦,即下
巴尖兒。下嘴唇與下頦之間有一個凹陷,稱為頦唇溝,承漿穴即在
頦唇溝中。
乳突骨:是頭部兩側的顳骨上的錐形突起,即耳後突起的骨
頭,在成年人的耳後可清楚地看到乳突骨。翳風穴即在乳突骨前下
方的凹陷處。
胸骨劍突:為胸骨下端形狀不定的薄骨片,位於心窩處,可起
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尺骨鷹嘴:肘關節背面皮下的突起部位,屈肘時肘尖處。推拿
手法中肘按法和肘點法,都是以尺骨鷹嘴為著力面進行手法操作
的。
肱骨外上髁:上臂只有一根長骨,那就是肱骨。肱骨又叫上臂
骨,肱骨下端(即肘關節部位)在內側和外側都有一個突起的部
分,叫做肱骨內上髁和肱骨外上髁,分別位於尺骨鷹嘴兩側。網球
肘即肱骨外上髁炎。
骶骨:骶骨位於腰部下方,上與第5腰椎相連,下與尾骨相連,
是骨盆的後壁。八髎穴即位於骶骨上。
髕骨:俗稱膝蓋骨,為覆蓋在膝關節上的三角形的扁平骨,髕
底在上,尖部在下,具有保護膝關節的作用。鶴頂穴即在髕底中點
上方的凹陷處。
三 關節類
掌指關節:為手掌和手指之間的關節,共5個,拇指的掌指關節
為第1掌指關節,食指為第2,以此類推。
指間關節:手指節之間形成的關節,有近端指間關節和遠端指
間關節之分,靠近手掌部位的為近端指間關節,離手掌部位遠的為
遠端指間關節。
四 關節動作類
背伸:主要是指腕關節和踝關節的運動,手掌向手背部屈曲,
足掌向足背部屈曲,都是背伸。
掌屈:主要是指腕關節的運動,與背伸相反,手腕向手掌部彎
曲,稱為掌屈。足掌向足底部彎曲,稱為趾屈。
外展:主要是肩關節和髖關節的運動,手臂向外伸展,為肩關
節的外展運動。
內收:與外展相反的運動,肢體由外向內移動,稱為內收。
屈髖:大腿向腹部移動,使髖關節屈曲,稱為屈髖。
五 特定部位類
前臂:手臂上肘關節和腕關節之間的部分,稱為前臂。
上臂:手臂上從肩關節到肘關節之間的部分,稱為上臂。
掌橫弓:手背部由第2~5掌指關節共同組成的結構,叫掌橫
弓。推拿手法中的法,操作時需要以手背和掌橫弓為接觸面。
脅肋部:在側胸部,腋窩以下至第12肋骨的部位,即側胸部肋
骨分佈的部位。
胃脘部:為上腹部靠近心窩處,是胃部的部分體表投影。
六 方向類
橈側、尺側:橈側和尺側是以骨骼指代方位的名詞。前臂上有
橈骨和尺骨兩塊長骨,橈骨位於拇指側,尺骨位於小指側,因此靠
拇指一側稱為橈側,靠小指一側稱為尺側。
患側、健側:由於人體是對稱的,故可以將人體分為兩側,疾
病常常發生在人體的一側,稱為患側,未發生病變的一側稱為健
側。
第四節 掌握這些,才能安全推拿
推拿相比起其他同樣有效、綠色的中醫外治法,具有不需要藉助
工具的特點,只要操作得當,徒手操作即能達到治病保健的目的。作
為一種治病保健的方法,推拿同樣有其適應證、禁忌證和一些需要注
意的事項。

一 推拿的適應證
推拿的適應證十分廣泛,包括骨傷科、內科、外科、婦科、兒
科、五官科等多種疾病。它不僅適用於慢性疾病,對一些急性期的疾
病也具有很好的療效。推拿的適應證主要有:

(一)各種疼痛性疾病
疼痛是運用推拿進行治療的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包括各種急慢性
扭挫傷所致的疼痛,如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網球肘、腰椎間
盤突出症等;神經性疼痛,如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梨狀肌綜合
徵等;外科手術後引起的疼痛,如傷口疼痛、瘢痕疼痛和麻醉引起的
腰痛等。

(二)各種慢性疾病
推拿能夠治療由內臟和機體軟組織病變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如肩
周炎、頸椎病、關節僵硬、脂肪墊、腕管綜合徵等。

(三)各種炎症性疾病
推拿對各種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有較明顯的療效,被廣泛運用於氣
管炎、肺炎、急慢性膽囊炎、胃炎、腸炎、關節炎和心肌炎等炎症性
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四)婦科、兒科疾病
推拿對胎位不正、慢性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痛經、閉
經、小兒斜頸、小兒遺尿、小兒哮喘、小兒營養不良等病症都有較好
的治療作用,尤其對兒科疾病的治療快捷、經濟、有效,深受人們歡
迎。

(五)其他疾病
推拿還被廣泛運用於中老年保健、美容、減肥、運動損傷等方
面;對近視、鼻炎、耳鳴、突發性耳聾等五官科病症也有較好的療
效。
▲科學推拿才能有好的療效
二 推拿的禁忌證
作為物理療法的一種,推拿療法雖然安全、無副作用,但也有一
定的禁忌證,如果在不適宜的情況下使用,會引起不良後果。以下情
況不適合使用推拿療法。

●診斷尚不明確的急性脊柱損傷伴有脊髓症狀的患者。

●急性軟組織損傷且局部腫脹嚴重的受術者。急性扭傷時不能立
即在扭傷部位進行推拿,以防止加重內出血。

●可疑或已經明確診斷有骨關節或軟組織腫瘤的患者。

●骨關節結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骨病患者。

●有嚴重心、腦、肺疾患的患者。

●有出血傾向的血液病患者。

●局部有皮膚破損或皮膚病的患者。

●各種感染性化膿性疾病、消化道急性出血性疾病患者。

●有精神疾病且無法和操作者合作的患者。

●各種肘關節疾病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也不宜推拿。

●妊娠3個月以上的孕婦和處於經期的女性,尤其是腹部嚴禁推
拿。

●年老體弱、久病體虛、過度疲勞、過飢過飽、醉酒之後以及病
情危重者不適宜使用推拿療法。
三 推拿的注意事項
推拿療法雖然比較安全、可靠,但進行治療時還應注意以下幾個
問題,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推拿前,操作者一定要修剪指甲,不戴戒指、手鍊、手錶等硬
物,以免劃破受術者皮膚,並注意推拿前後個人的衛生。

●推拿前,操作者要全面瞭解受術者的病情,排除推拿禁忌證。

●推拿前,受術者要排空大小便,穿上比較舒適的衣服,需要時
可裸露部分皮膚,以利於推拿。

●推拿時,操作者要隨時調整姿勢,使自己處在一個合適的體
位,從而有利於發力和持久操作。同時也要儘量讓受術者處於一個舒
適放鬆的體位上,以利於推拿治療的順利進行。

●推拿時,操作者要保持身心平靜、注意力集中,從而在輕鬆的
狀態下進行推拿,也可以同時播放輕柔、舒緩的樂曲。

●推拿時,用力不要太大,並注意觀察受術者的全身反應,一旦
出現頭暈、心慌、胸悶、四肢出冷汗、脈細數等現象,應立即停止推
拿,採取休息、飲水等對症措施。

●急性軟組織損傷,局部疼痛腫脹、淤血較嚴重者,宜選擇遠端
穴位進行操作,當病情緩解後,再進行局部操作。

●為了避免推拿時過度刺激操作部位的皮膚,可以選用一些皮膚
潤滑劑,如爽身粉、推拿按摩膏、凡士林油等先塗在施術部位的皮膚
上,然後再進行推拿。
●推拿後,受術者如感覺疲勞,可以休息片刻,然後再做其他活
動。

●推拿的1個療程以10~15次為宜,療程之間宜休息2~3日。

第五節 推拿異常情況的預防和處理
推拿是一種安全、有效而無副作用的醫療方法,但是如果手法操
作不當,受術者體位不適或精神過於緊張,也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
因此,在推拿之前,操作者應該採取相應措施,積極避免異常情況的
發生。在操作時,如果發生異常情況,則應採取及時而恰當的處理措
施。

一 淤斑
淤斑是推拿治療中和治療後皮下出血的現象,表現為局部皮膚腫
起,出現面積大小不等的紅色或青紫色斑痕。

引起淤斑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初次治療時手法刺激過
重、時間過長;二是受術者患有血小板減少症;三是老年性毛細血
管脆性增加。
對於局部小塊的淤斑,一般不必處理。局部青紫嚴重者,可先冷
敷,待出血停止後,再在局部及其周圍使用輕柔的按、揉、摩、擦等
手法治療,同時加溼熱敷,以消腫、止痛,促進局部淤血消散、吸
收。
▲處理破皮的傷口

淤斑的預防,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若非必要,治療不宜選用過強的刺激手法。

●對老年人使用手法操作時必須輕柔,特別是在骨骼突起部位,
手法刺激不宜太強。

●急性軟組織損傷者,不要急於在局部使用手法治療和使用溼熱
敷,一般在皮下出血停止1~2個小時後,方可在局部周圍配合使用手
法。

二 破皮
破皮是指手法操作時出現皮膚破損的現象,表現為局部皮膚髮
紅、疼痛、起泡、表面擦傷、出血破損等症狀。

引起破皮的主要原因是手法使用不當,如按揉法操作時用力過
重、幅度過大、捻動皮膚;拍法、擦法操作時沒有緊貼皮膚,向下用
力太強;一指禪推法、法操作時沒有吸住皮膚,產生異常的摩擦運動
等。

發生破皮時,損傷處要立即停止手法治療。做好局部皮膚的清
創,防止感染。

為了預防在使用推拿手法時引起破皮,操作者應加強手法訓練,
熟練掌握各種手法的動作要領、要求。在使用擦法和按揉法時,可配
合使用介質。

三 疼痛
疼痛是指受術者推拿治療後局部皮膚產生不適的現象,表現為局
部皮膚出現疼痛、腫脹等,夜間尤甚,用手按壓疼痛加重。

引起受術者疼痛的原因,可能是操作者手法操作技術生硬,或者
局部操作的時間過長、手法刺激過重。

一般不需要做特別處理,1~2天內症狀即可自行消失。若疼痛較
為劇烈,可在局部施行輕柔的按、揉、摩、擦法等,並配合使用溼熱
敷。

操作者應注意,對於初次接受推拿手法治療的受術者,手法要輕
柔,局部操作的時間不宜過長。

四 疲乏
疲乏是指受術者在手法治療後產生疲倦的現象,如氣短、乏力、
昏昏欲睡。疲乏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受術者體質虛弱、過度疲勞或治療
時受術者體位不適以及手法刺激過強。

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受術者休息片刻後即可恢復。也可對面部
進行推拿,如按摩前額,抹眼眶,按揉太陽穴、印堂穴等。

受術者在治療時,應採取較為舒適的體位,以配合較長時間的治
療。年老體弱或者精神緊張的受術者應儘可能採用臥位,同時手法的
刺激也不宜過強。

五 暈厥
暈厥是指在推拿治療的過程中,受術者發生暈倒、昏厥的現象。
輕者出現頭暈目眩、心慌氣短、胸悶泛惡;嚴重者發生四肢厥冷、出
冷汗、暈厥、昏倒症狀。

引起暈厥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受術者精神過度緊張或者體質特別虛弱。

●受術者正當飢餓狀態或過度勞累。

●治療時受術者體位不適或操作者手法過重、過強。

暈厥發生時,操作者應立即停止手法治療,將受術者平臥於空氣
流通處,採取頭稍低位。輕者靜臥片刻,飲溫開水或糖水後即可恢
復。重者在上述處理基礎上,可配合掐人中穴、十宣穴,拿肩井穴、
合谷穴等,即可恢復。同時,為了預防暈厥的發生,操作者和患者應
注意避免以上幾點因素。
CHAPTER 04 經絡與腧穴循經按摩顯奇

經絡將人體聯繫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
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的協調與統
一,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正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而實現的。

身體中的經絡、穴位遍佈全身,複雜得猶如一張神秘的地圖。在
按摩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忽略了這些能加強治療保健效果的關鍵點,
如果經絡穴位運用得當,往往能取得神奇的療效。

循經按摩預備式——認識經絡第一節
經絡是什麼東西?對於這個問題,聰明的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給
出了答案,並繪製出了詳細的經絡圖譜。

在幾千年的中醫發展和應用過程中,經絡學說在指導臨床實踐中
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自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以來,關於經絡學說的
爭論此起彼伏,即使到了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對經絡的認識還只處
在爭鳴階段,至今仍沒有一個統一的、清楚的科學解釋。但種種跡象
表明,經絡是真實存在的。

一 經絡是真實存在的
▲醫學經絡塑像
雖然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詳細的經絡圖譜,但是用現代的
解剖方法,根本就找不出與圖譜一致的經絡。因為手術刀不能幫助人
觀察到經絡,無論用哪一種現代的精密儀器也無能為力,於是,不少
人對經絡的存在表示懷疑。

有人說研究出經絡實質的人可以獲得諾貝爾獎,於是研究經絡實
質在東西方變得十分狂熱。20世紀60年代,朝鮮有一位叫金鳳漢的科學
家宣稱他找到了實質存在的經絡,並命名為“鳳漢小管”,後來卻拿
不出實際的證據,只得承認是弄錯了。

曾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在訪華時現場觀看了針灸治病,併為之驚
歎不已,隨後針灸傳入美國,西方各國亦開始了對經絡穴位的研究。

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經絡不懈地進行探索,使用
了各種最先進的研究技術,但都沒能提出一種得到公認的理論來描述
經絡的實質。

雖然經絡的實質研究並沒有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但是經絡
並非子虛烏有,我國科學家已經用現代科學實驗檢驗了經絡存在的客
觀性,此外,還有很多現象都能證明經絡是真實存在的。

一是感覺。針灸或按壓穴位時,人體經絡循行部位會出現酸、
麻、脹、痛等感覺,中醫把這種現象稱為“得氣”,得氣後治療的效
果會更好。是否能得氣跟個人的體質有關,有的人經絡比較敏感,感
覺比較明顯,有的人感覺則很微弱。一般說來,黑人和白人的循經感
傳比黃種人明顯,所以黑人和白人運用針灸施治時效果更好。

二是皮膚病循經分佈。某些人得皮膚病後,皮膚上的斑疹沿著經
絡循行部位分佈,而並不是沿著神經或血管分佈的。
三是皮膚低電阻。經實驗發現,經絡循行部位的電阻比其他部位
低,這種現象不僅在活人身上可以觀察到,在活的動物身上也可以觀
察到。

四是皮膚血管反應。在刺激某些穴位後,循經感傳的路線上會出
現紅線、白線、皮疹、皮下出血、皮丘帶等皮膚血管反應。

五是經絡跡象。經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是一個發光體,可以主
動發出很微弱的冷光,發光強的點絕大多數在經絡上。幾年前,法國
研究人員通過在穴位注射放射性物質鍀,藉助電子照相機成功拍下了
鍀的行走路線,發現它的行走路線與中醫的經絡基本相同,同時證明
穴位是經絡上的某些點。日本的科學家接著採用電子計算機和全息技
術,將人體由平面轉為立體觀察,通過熒光染色發現穴位實際上是某
些組織的“聚合物”,具有高度的靈敏性。另外,同位素跟蹤、聲音
的傳導等檢測手段都表明經絡循行的存在。

各種跡象證明,經絡確實是真實存在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和越來
越多的科學家投入到經絡的研究之中,相信在不遠的某一天,經絡的
實質會大白於天下的。

二 經絡的基本介紹(總覽表)
三 經絡對人體的重要作用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經,原意
是“縱絲”,有路徑的含義,即直行主線的意思,是經絡系統中的主
幹,深而在裡,貫通上下,溝通內外;絡,有網絡的含義,是經脈別
處的分支,淺而在表,縱橫交錯,遍佈全身。

經絡中的經脈、經別與奇經八脈、十五絡脈,縱橫交錯,入裡出
表,通上達下,聯繫人體各臟腑組織;經筋、皮部聯繫肢體筋肉皮
膚;浮絡和孫絡聯繫人體各細微部分。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
能將營養物質輸布到全身各組織臟器,使臟腑組織得以營養,筋骨得
以濡潤,關節得以通利。

經絡“行血氣”而使營衛之氣密佈周身,在內和調於五髒,灑陳
於六腑,在外抗禦病邪,防止內侵。外邪侵犯人體由表及裡,先從皮
毛開始。衛氣充實於絡脈,絡脈散佈於全身而密佈於皮部,當外邪侵
犯機體時,衛氣首要發揮其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屏障作用。如《素
問·繆刺論》所說:“夫邪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
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
臟,散於腸胃。”

經絡學說闡述人體經絡的循行分佈、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
臟腑的相互關係,是針灸學科的基礎,也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
部分。經絡理論貫穿於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等各個方面,
對中醫各科的臨床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醫家通過辨證,可以選擇不
同的經絡進行施治。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灸療專著——馬王堆漢墓出土
的《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即是根據不同症狀來選
擇某條經絡進行灸治的。古人有“寧失其穴,勿失其經”的記載,經
絡是灸法辨證論治的基礎。
身體上有特效的反應點——認識腧穴第二節
腧穴,通常也被稱為穴位。穴位是人體經絡氣血所注的部位,也
是經絡接受體內或外界刺激的反應點。如果把經絡比作人體內的一條
條路線,穴位就是這些線路上的一個個關卡。關卡開放,路線才能通
暢。當有不法分子逃竄,關卡也能將其截留。同理,穴位暢通,臟腑
經絡之氣才能正常流通。當外邪侵入機體,刺激穴位,增強機體功
能,也可以把外邪驅逐出去,防止其向內傳導。在推拿過程中,需要
選取相應的穴位進行手法操作。

一 小小穴位作用大
穴位有溝通表裡的作用。內在臟腑氣血的病理變化能夠反映於體
表穴位,相應的穴位會出現壓痛、酸楚、麻木、結節、腫脹、變色、
丘疹、凹陷等反應,利用穴位的這些病理反應可以幫助診斷疾病。穴
位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療疾病,通過針刺、艾灸、推拿等刺激相應穴
位,可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氣血,達到治病的目的。具體說來,穴位
的主治作用有以下這些。

(一)近治作用
近治作用是指通過作用於該穴位能治療該穴所在的部位以及鄰近
組織、器官的局部病症,這是一切穴位主治作用共同具有的特性。

(二)遠治作用
在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穴位中,尤其是十二經脈在肘及膝關節
以下的穴位,不僅能夠治療局部病症,還可以治療本經循行所及的遠
隔部位的組織器官病症,甚至能夠影響全身的功能。比如灸合谷穴,
不僅可以治療上肢病,還可以治療頸部及頭面部疾患,同時還可以治
療外感發熱病;灸足三里穴不僅可以治療下肢病,而且對調整消化系
統功能,甚至對人體防衛、免疫反應等都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三)特殊作用
指的是某些穴位具有雙重良性調整作用或相對特異性。具有雙重
良性調節作用的穴位,如天樞穴,可以治療洩瀉也可以治療便秘;內
關穴,在心動過速時可以減慢心率,心動過緩時又可以提高心率。而
具有特異性的穴位,如大椎穴可以退熱,至陰穴可矯正胎位等。

小小的穴位,作用可不小,你是不是也想親自體驗一下穴位的神
奇呢?可那麼多穴位,我們該如何找到它們呢?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
常用的取穴方法,助您輕鬆找到穴位。

二 取穴方法,幫你輕鬆找到穴位
(一)手指度量法
中醫裡有“同身寸”一說,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為穴的尺度。人
有高矮胖瘦,骨節自有長短不同,雖然兩人同時各測得1寸長度,但實
際距離卻是不同的。
→1寸:拇指橫寬

→1.5寸:食指和中指二指指幅橫寬
→3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四指指幅橫寬

(二)標誌參照法
固定標誌:如眉毛、腳踝、指甲、乳頭、肝臟等,都是常見判
別穴位的標誌。如:印堂穴位於雙眉的正中央;素髎穴位於鼻尖
處。
動作標誌:必須採取相應的動作姿勢才能出現的標誌,如張口
取耳屏前凹陷處即為聽宮穴。取陽溪穴時應將拇指豎起,當拇長、
短伸肌腱之間凹陷中取穴。
▲素髎穴
▲陽溪穴

(三)徒手找穴法
觸摸法:以拇指指腹或其他四指手掌觸摸皮膚,如果感覺到皮
膚有粗糙感,或是有刺般的疼痛,或是有硬結,那可能就是穴位所
在。如此可以觀察皮膚表面的反應。
抓捏法:以食指和拇指輕捏感覺異常的皮膚部位,前後揉一
揉,當揉到經穴部位時,感覺會特別疼痛,而且身體會自然地抽動
想逃避。如此可以觀察皮下組織的反應。
按壓法:用指腹輕壓皮膚,畫小圈揉揉看。對於在抓捏皮膚時
感到疼痛想逃避的部位,再以按壓法確認看看。如果指頭碰到有點
狀、條狀的硬結就可確定是經穴的所在位置。
三 推拿常用的十大重要穴位
(一)百會穴——人體最高處的穴位
百會穴:屬於督脈。百,數量詞,多之意。會,交會也。“百
會”意指手足三陽經及督脈的陽氣在此交會。本穴由於其處於人之
頭頂,在人的最高處,因此人體各經上傳的陽氣都交會於此,故名
百會。百會穴貫通諸陽經,內繫於腦,在上能醒腦開竅,在中能寧
心安神;既能升清陽舉下陷,又能溫陽以暖下元;既能平熄內風,
又能疏散外風。所以本穴是救急特效穴,為治療神志病、風證、陽
氣虛損之要穴,臨床上用於諸種疾病。
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推拿方法:正坐,抬頭,目前視,將一手放在頭側部,中指端
置於穴位上,以指腹用力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現酸、脹、痛的感覺
為宜,該手疲勞後可換另一隻手繼續按摩,按摩時間1~3分鐘。每
天早晚各按摩1次。
▲百會穴

(二)大椎穴——陽氣與督脈會合之處
大椎穴:屬於督脈。有通督行氣,貫通督脈上下之作用。如果
同時患有感冒、過敏性疾病、熱病、癲癇、頸椎病,治療時取大椎
穴是首選。治療寒涼的疾病其也是首選穴位。
大椎穴還有明顯的退熱作用,按摩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
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防治。

大椎穴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推拿方法:正坐或站立,一手舉起,放在後頸部,拇指外的四
指屈曲,拇指置於穴位上,用指尖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現酸、痛或
脹、麻的感覺為宜,按摩時間1~3分鐘。或者請他人用中指關節突
或刮痧板,刮擦穴位,效果更好。
▲大椎穴

(三)命門穴——蘊藏先天之氣的生命之門
命門穴:屬於督脈。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門,出入的門
戶也。“命門”意指脊骨中的高溫高壓陰性水液由此外輸督脈。本
穴因其位處腰背的正中部位,內連脊骨,在人體重力場中為位置低
下之處,脊骨內的高溫高壓陰性水液由此外輸體表督脈,本穴外輸
的陰性水液有維繫督脈氣血流行不息的作用,為人體的生命之本。
按摩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能治療腰
部虛冷疼痛、遺尿、腹瀉,男性遺精、陽痿,以及女性的虛寒性月經
不調、習慣性流產等症,並能延緩人體衰老,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
加強其與任脈的聯繫,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運行。

命門穴很好找,因為它和我們的肚臍是前後相對的,所以,我們
在找該穴的時候,只要以肚臍為中心圍繞腰部做一個圓圈,這個圓圈
與背後正中線的交點處即是。

▲命門穴

推拿方法:正坐或站立,雙手伸到腰背後,用左手中指的指腹
按住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壓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上,雙手中指同時
用力揉按穴位,力度以出現酸、脹、痛的感覺為宜,左右手中指輪
流在下按揉穴位,先左後右,每次揉按3~5分鐘。
(四)中脘穴——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陰陽虛實的穴位
中脘穴:屬於任脈。中,指本穴相對於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
為中也。脘,空腔也。“中脘”意指任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
行。本穴物質為任脈上部經脈的下行經水,至本穴後,經水繼續向
下而行,如流入任脈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中脘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溼和中、
降逆止嘔的作用。按摩中脘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有利於提高脾胃功
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的抵抗力,對於胃脘脹痛、嘔吐、呃逆、
吞酸、食慾不振等有較好療效。

推拿方法:正坐或仰臥或站立,雙手放在上腹部,用左手中指
的指腹按壓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壓左手中指的指甲上,雙手中
指同時用力揉按穴位,力度以出現酸、脹的感覺為宜。每天早晚先
左手後右手輪流按摩穴位,每次按揉1~3分鐘。
▲中脘穴

(五)神闕穴——任脈氣血在肚臍正中聚集之處
神闕穴:神闕穴是人體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人體的長壽
大穴。它與人體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呼吸
的,屬於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後,臍帶被切斷,先天呼吸中
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穴,生
命就不復存在。
經常按摩神闕穴,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
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
瀉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

神闕穴非常好找,人體肚臍中央處即是此穴。
▲神闕穴

推拿方法:正坐或仰臥或站立,雙手放在臍旁,用左手中指的
指腹按壓肚臍中央,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壓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上,兩
手中指同時用力揉按穴位,力度以出現酸、脹的感覺為宜,每天早
晚左右手輪流按摩穴位,先左後右,每次按摩1~3分鐘。
(六)氣海穴——元氣聚集的地方,打通小周天的關鍵
氣海穴:屬於任脈。氣就是人體呼吸出入的氣息,也就是元氣
與其他各種氣,如宗氣、衛氣、營氣等。海就是海洋,意喻廣大深
遠、無邊無際。“氣海”,簡單理解就是氣息的海洋。
氣海穴有“氣海一穴暖全身”之美譽,是說氣海穴有溫養、健壯
全身的作用。導引養生之術中經常提及的下丹田就是指氣海穴為核心
的必定區域,是人體活力之源。人身真氣由此而生,按摩氣海穴能溫
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延年益壽。能治療陽氣缺乏,活力乏
源所招致的虛寒性疾患。

氣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推拿方法:正坐或仰臥或站立,雙手放在臍下部,用左手中指
的指腹按壓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壓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上,雙手
中指同時用力揉按穴位,力度以出現酸、脹的感覺為宜,每天早晚
左右手輪流按摩穴位,先左後右,每次按摩1~3分鐘。
▲氣海穴

(七)關元穴——艾灸關元穴提升整體陽氣
關元穴:屬於任脈。關,關卡也。元,元首也。“關元”意指
任脈氣血中的滯重水溼在此關卡不得上行。
關元穴是人體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在任脈的交
會點,此穴有精宮、丹田等別名。關元穴可以治療陽虛證、氣虛證,
如氣喘短氣、畏寒怕冷、遺尿、小便頻數、尿閉、洩瀉、腹痛、遺
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帶下、不食、精冷、中風脫證、虛勞羸
瘦等。關元穴又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會聚於此。小腸是人體吸收
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按摩關元能很好地促進腸道功能,增強其對營
養物質的吸收能力。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面3寸。關元穴是自古的養
生要穴,堅持按摩關元穴可以健康長壽、增強體質。
▲關元穴

推拿方法:正坐或仰臥或站立,雙手放在小腹上,用左手中指
的指腹按壓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壓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上,雙手
中指同時用力揉按穴位,力度以出現酸、脹的感覺為宜,每天早晚
左右手輪流按摩穴位,先左後右,每次按揉1~3分鐘。
(八)足三里穴——強壯身心的大穴
足三里穴:屬於足陽明胃經。“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
下。
古今大量的實踐都證實,足三里穴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
健體的重要穴位。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
六腑賴之充養,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調補脾胃的重要穴位足三里穴
可以補益氣血、扶正培元,達到保健防病、強身健體的目的。經常推
拿按摩足三里穴,能促進氣血運行,起到溫中散寒、化淤消腫的作
用,並能健脾補胃、增強正氣、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發揮其防
病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足三里穴

取足三里穴時,可屈膝,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
前緣一橫指(中指)即是。

推拿方法:取坐位,雙腿併攏屈曲,食指和中指伸直,指腹置
於穴位上,用指腹垂直用力按揉,力度至出現痠痛、脹、麻的感
覺。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1~3分鐘。
(九)三陰交穴——脾經、肝經、腎經,三條陰經交會之處
三陰交穴:屬於足太陰脾經。三陰,足三陰經也。交,交會
也。“三陰交”意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本穴
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溼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溼風氣,有腎經提供
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於此,故名三陰交。
三陰交穴是保健大穴之一,經常按摩三陰交,對肝、脾、腎的疾
病都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溼、疏肝、益腎、調經血、主
生殖的功能。

中醫認為婦女“少氣多血”、“以血為本”。因婦女具有經、
帶、胎、產、乳的生理過程,相應也形成了病理上的特殊性,具有氣
血不足及肝、脾、腎易損的病理特點。女性經常按摩三陰交穴,除了
防病保健外,還能起到美容的功效。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
屈膝呈直角取穴。

推拿方法:取坐位,抬起一隻腳放在另一條腿上,拇指彎曲,指
頭置於穴位上,用指尖垂直按壓穴位,力度以出現較強的痠痛感為
宜。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1~3分鐘。孕婦禁按此穴。

(十)湧泉穴——腎經經脈第一穴,腎經經水湧出之所
湧泉穴:湧,外湧而出也。泉,泉水也。屬於足少陰腎經。
“湧泉”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湧而出體表。本穴為腎經經脈
的第一穴,它連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
壓的水液由此外湧而出體表,故名湧泉。
湧泉穴又名地衝,為足少陰腎經的井穴,按摩湧泉可滋陰潛陽、
寧心安神;且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

湧泉穴位於足底中線前、中三分之一交點處,當足趾屈時,足底
前凹陷處。

推拿方法:取坐位,把要按摩的腳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一
手扶住小腿,另一手握住足底,拇指置於穴位上。用拇指指腹從後
往前推按穴位,力度以出現痠痛感為宜,按摩時間1~3分鐘。用同
樣的方法按摩另一側穴位。兩側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湧泉穴
CHAPTER 05 對症推拿對症養生治未病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壓力越來越大,諸多因素嚴重威
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運用推拿療法防病、治病、健身益壽,對遭受
病痛的人能祛病除邪,輕鬆緩解全身不適症狀,對健康者也能起到調
理預防的作用。對症選擇正確的推拿方法進行治療,你會領略到推拿
這一古老中醫外治法的神奇之處。

第一節 通經活絡,從頭到腳排解不適
經絡聯結了人體五臟六腑,循行於體表四肢,運行氣血灌溉以榮
養全身。如果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經絡不通,則會由此產生如眼睛疲
勞、腰痠背痛、全身不適等症狀。若此時運用推拿對經絡進行疏通,
不但能解除疼痛和不適症狀,還能起到預防、調理的作用。簡單推
拿,全身輕鬆,何樂而不為呢?

一 眼睛疲勞
眼睛疲勞是一種眼科常見病,它所引起的眼乾、眼澀、眼痠脹,
視物模糊甚至視力下降直接影響著人的工作與生活。眼睛疲勞主要是
由於我們平時用眼過度,眼睛眨眼次數減少,造成眼淚分泌相應減
少,同時不良因素強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會導致人的頸、肩等相
應部位出現疼痛,還會引發和加重各種眼病。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雙目微閉,操作者坐在患者右側。用一指禪
推法從右側太陽穴處開始,慢慢地推向右側陽白穴,然後經過印堂
穴、左側陽白穴,推到左側太陽穴處為止。再從左側太陽穴開始,
經左側陽白穴、印堂穴、右側陽白穴,到右側太陽穴為止,反覆操
作5~6遍。

2 用雙手拇指端或中指端輕揉雙側睛明穴、攢竹穴、魚腰穴、
絲竹空穴、太陽穴等穴,每穴1~2分鐘。
3 用雙手拇指指腹分抹上下眼眶,從內向外反覆分抹3分鐘左
右。

4 用拇指指端按揉養老穴、光明穴,每穴1~2分鐘。
預防調理
●眨眼按摩。 每天特意眨眼300下,有助於清潔眼睛,並給眼睛
做小小的按摩。

●中斷你的工作。 如果連續使用電腦6~8小時,應每2~3小時休
息1次。喝杯咖啡、上趟廁所或是讓眼睛離開電腦10~15分鐘。

●減弱熒屏的光線。 電腦屏幕上的字體及數字就像小燈泡,直接
將光線打入你的眼睛。因此,你需要調整屏幕的亮度,並調整反差
(明暗對比)使字體清晰。

●注意光線。 在微暗的燈光下閱讀,不會傷害眼睛,但若光線未
提供足夠的明暗對比,將使眼睛容易疲勞。使用能提供明暗對比的柔
和燈光(不刺眼的光線)。不要使用直接將光線反射入眼睛的電燈。

●閉眼休息。 緩解眼睛疲勞的最佳方式是讓眼睛休息。這比你想
象的還簡單。你可以一邊講電話,一邊閉著眼睛。你若無須讀什麼或
寫什麼,那麼,大可以在聊天時閉上眼睛休息。在講電話時練習此方
法的人都說,眼睛的確舒服許多,而且有助於消除眼睛疲勞。

●選用食療。 可選用枸杞桑葚粥,選擇枸杞子5克,桑葚5克,山
藥5克,紅棗5個,粳米100克。將上述原料熬成粥食用。此方中的枸杞
子、桑葚能補肝腎,山藥、紅棗健脾胃。視力疲勞者如能堅持每天早
晚兩餐,較長時間服用,既能消除眼疲勞症狀,又能增強體質。

二 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由於頸部長期勞損,頸椎及其周圍軟
組織發生病理改變或骨質增生等,刺激和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
椎動脈及交感神經,使其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害,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
的疾病。本病高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因風寒、外傷、勞損等
因素造成。隨著電腦和網絡的普及,在電腦前久坐不動的人群越來越
多,頸椎病的發患者群已逐漸低齡化。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立其床頭前。雙側手掌置於患者雙
肩,施按揉手法1~3分鐘。
2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先用拇指用力點按肩井穴處。
3 再以雙手拿捏雙側的斜方肌,反覆進行5~8遍,使頸項部肌
肉、肌腱、韌帶儘量放鬆,緩解粘連。

4 患者取仰臥位,頭部左傾轉45度,操作者坐其頭前,右手四
指放在其右側枕部,由上而下,施按揉手法1~3分鐘,左右交替進
行。可使頸部肌群、韌帶放鬆,減少粘連與壓迫。
5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雙手拇指扶於前額,中指點住風池穴
20秒鐘,然後身體向後傾,輕輕牽拉頭部,使頸椎得到牽引,緩解
壓迫症狀。

預防調理
●保持正確的坐姿,使頸肩部放鬆,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長
時間坐著的辦公室工作者,應每隔一段時間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頸
肩部,使頸肩部的肌肉得到放鬆。

●應在工作、學習1個小時後,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後左右轉動
數次,應單純地向前、向後、向左、向右轉動,不可做環形轉動,轉
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範圍為準。使頸椎關
節疲勞得到緩解。

●注意睡眠姿勢。睡覺時不可趴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
過低。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並保持略後仰,不要
懸空。習慣側臥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
不要對著頭頸部吹風。

●注意肩頸部保暖。空調和電風扇不能對著頸部吹,可以在辦公
室準備一件帶領的外套,避免頸部受寒。

●可食用桑枝煲雞、葛根煲豬脊骨、天麻燉魚頭等食物,補益肝
腎、舒筋活絡,對治療頸椎病有良好的輔助作用;多喝骨頭湯,多吃
豆製品、乳製品以補充骨骼所需要的鈣。

三 落枕
落枕又稱失枕,是指由於睡眠時姿勢不當,或外感風寒,引起頸
部肌肉緊張、痙攣,醒後即自覺頸項部疼痛或痠痛,活動不利。本病
常發生於一側頸部,也可累及雙側,是頸部軟組織常見的損傷之一,
多見於青壯年。輕者2~3天可自愈,重者疼痛嚴重並向頭部及上肢部
放射,遷延數週不愈。成年人若經常出現落枕,應懷疑頸椎病的可能
性。
本病多由於睡眠姿勢不良,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部處
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導致頸項部的肌肉長時間被牽拉而損傷。長期從
事低頭伏案工作,使頸項部的肌肉積累性勞損,或驟然轉動頸部也可
引起損傷。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用輕柔的一指禪推法施於患側頸項部
2~3分鐘。

2 拿捏患者側頸部2~3分鐘。
3 用揉法,揉患者側頸部2~3分鐘。
4 然後在頸項和肩背部用法2~3分鐘,同時配合頸部輕柔的屈
伸和側屈運動,以緩解肌肉痙攣。
5 用拇指按揉壓痛點及風池穴、肩中俞穴、肩井穴、秉風穴、
天宗穴、缺盆等穴,以酸脹為度。
6 按揉缺盆穴,以酸脹為度。並彈撥肌肉痙攣處,以達到解痙
止痛、鬆解粘連的目的。
7 患者取坐位,頸部放鬆,操作者用頸椎掌託拔伸法拔伸頸
部。
8 同時做緩慢的屈伸和左右旋轉運動數次。
9 然後用頸部斜扳法。

10 拿揉患側頸項部肌肉、拿肩井。
12 然後用小魚際輕叩肩背部。

11 用大魚際揉肩胛內緣,2~3分鐘。
13 最後用擦法擦熱頸項及肩背部。

預防調理
●選擇合適的枕頭,一般枕頭高度10~15釐米為宜,枕頭的軟硬要
適當。

●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勢,如俯臥把頭頸彎向一側;在極度疲勞時
還沒有擺正姿勢就熟睡過去;頭頸部位置不正,過度屈曲或伸展等。

●避免受涼、吹風和淋雨,睡覺時尤其要注意頸部保暖。

●飲食要平衡,葷素合理搭配,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
鈣的食品,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奶製品及豆製品等。

●平時多鍛鍊身體,尤其要加強頸部功能鍛鍊。

注意事項
本病所用手法要求輕柔和緩,頸部的運動要在生理範圍內進
行,不可強求彈響聲。扳法是治療落枕的有效手法,操作時要求穩
妥、用力適度,切忌使用暴力和蠻力。
四 肩周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為肩周炎,是指肩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腱、韌
帶、腱鞘、滑囊等軟組織的損傷、退變,加之感受風寒溼邪致局部產
生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肩關節疼痛、活動障礙以及肌肉萎縮等症狀
的一種疾病。本病多見於50歲左右的患者,故又名五十肩,又叫凍結
肩、漏肩風、肩痺等。本病體力勞動者多見,女性略多於男性。

預防調理
●受涼是肩周炎的誘發因素,應注重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涼。

●加強肩關節肌肉的鍛鍊可以預防肩周炎,減輕肩周炎的症狀。
●治療期間,避免提重物。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側,一手握患肢腕部,另一手則
自上而下,揉捏整個肩臂部肌肉,反覆5~10遍。要求施術手法要
柔和,不可用蠻力。
2 使用肩關節對抗拔伸法,注意牽引力不可過大,以患者能夠
接受為度。使用肩關節旋內扳法,力度及幅度慢慢增大,不可急於
求成,以免形成新的損傷。

3 採用託肘搖肩法或握腕搖肩法搖動肩關節,做6~8次。
4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其側面,雙手五指交叉相扣,掌心
分別貼按患者肩前肩後,相對用力擠壓、抱揉,使患者產生舒適輕
鬆感,此法可重複抱揉8~10次。
五 肩背痠痛
引起背痛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類風溼性脊柱炎、感染性脊柱
炎、脊柱骨折、腫瘤以及背部的肌肉軟組織勞損等。

背痛因病因不同,其感覺亦各異。適用於推拿的背痛為肩背疼
痛、酸沉、緊僵等不適,病情可因天氣變化而加重,但對人體活動無
明顯影響。檢查局部肌肉,可感覺其彈性減弱,甚至呈索條或硬結樣
改變,並有壓痛存在。究其病因,多由背部肌肉軟組織勞損引起,其
發病可由急性損傷(外傷)轉來,也可呈慢性病變,多發生於伏案工
作者及扛重物的體力工作者。

預防調理
●不要久坐在電腦前面,隔一段時間起來活動一下。

●時常將頭部轉向不同的方向。

●將兩肩向後打轉,甚至伸個“大懶腰”。

●下班回家也可以用熱敷,或在淋浴的時候用暖水噴射痠痛的部
位。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提拿、按揉頸部兩側肌肉。
2 以拇指指腹從風府穴開始,揉、按頸後正中一條線。
3 亦可用雙掌根提拿頸部肌肉。從頸部基底部開始,向肩兩側
提拿斜方肌,拇指按壓斜方肌肌腹。
4 雙手手掌斜搓斜方肌及頸基底部。
5 掌根揉雙肩胛區肌肉。
6 拇指按壓肩胛骨內緣及頸椎、上部胸椎旁夾脊穴。
7 點風池穴、風府穴、肩井穴、天宗穴、大椎穴以及痛點。
8 搖頸椎,活動頸椎。
9 拔伸頸椎。
10 斜扳頸椎。
六 鼠標手
鼠標手在醫學上稱為腕管綜合徵,是由於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
所引起。一般來說,手腕在正常情況下活動不會妨礙正中神經。但在
操作電腦時,由於鼠標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必須背屈一定角度,這時
腕部就處於強迫體位,不能自然伸展。長時間操作鼠標,會使腕管內
的正中神經長期受壓,從而影響神經功能,導致手指刺痛麻木,以中
指、食指及拇指多見;腕關節腫脹、手部動作不靈活、無力;或者伴
有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橈側的感覺消失等一系列症狀出現。隨
著電腦在生活、工作中的使用越來越頻繁,鼠標手的發病率也越來越
高。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坐在其對面。患者前臂及腕部墊枕,掌
側向上,用拇指指腹輕按揉前臂,沿屈指肌腱方向。

2 並在外關穴、陽溪穴、魚際穴、合谷穴、勞宮穴及腕部壓痛
點,重點按揉,以患者有酸脹感為度。
3 使用腕關節拔伸法,並慢慢向掌側屈腕至最大限度。

4 然後再回復到腕關節平直,如此在拔伸中伸屈腕關節數次。
5 然後用輕快的擦法施術於患部;患者取坐位,患臂自然放在
桌上,操作者坐在對面,雙手分別握持患腕兩側,緩緩用力拔伸患
腕。待患腕有鬆動感時,在拔伸狀態下配合患腕的尺偏、橈偏、掌
屈、背伸做環轉活動。

6 再於患側大魚際肌肉處進行彈撥,反覆數次。
7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坐在對面,用大魚際推前臂、腕部及手
掌,並配合大魚際揉法操作,反覆進行。
預防調理
●在操作電腦時,鼠標、鍵盤、顯示屏的高度和位置都必須合
適,使操作時腕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處於放鬆狀態。

●操作鼠標30分鐘後,應休息片刻。長時間使用電腦時,應經常
伸展和鬆弛手腕,可緩慢彎曲手腕,每小時反覆做10秒鐘;也可每小
時持續做10秒鐘的握拳活動。

●選擇靈活輕快的鼠標,左右手輪換使用鼠標。可使用帶腕墊的
鼠標墊或鼠標護掌手套,能有效地緩解手腕根部的壓迫。

●經常做一些手部的保健操和練習,如手握兩個保健球轉動,這
些手部的運動可有效地預防鼠標手。
七 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又稱腰椎間盤纖維破裂症,簡稱為腰突症,是指
由於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腰外傷、積累性勞損等因素的作用,使纖
維環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椎管內突出,壓迫或刺激神經根和脊髓
而引起的腰腿疼痛綜合徵。其症狀為腰痛合併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
放射至小腿或足部;腰背部板滯、活動功能障礙。病程日久者,患者
常有侷限於小腿後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的麻木感。本病好發於第
4、第5腰椎及第5腰椎與第1骶椎之間的椎間盤。本病多見於男性體力勞
動者,且以20~40歲居多。但近年來,20歲以下的青少年以及非體力勞
動職業人群發病也日漸增多。

推拿調理
1 解除臀部肌肉痙攣: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立於患者一側,
分別按壓腎俞、大腸俞、承扶、殷門、委中、承山、崑崙等穴。
2 在患者患側腰臀及下肢用輕柔的、按等手法治療,以改善患
部的氣血循環,緩解肌肉緊張痙攣狀態。

3 拉寬腰椎間的空隙,降低椎間盤內的壓力:患者取俯臥位,
操作者使用腰椎拔伸法,使椎間隙增寬,椎間盤內的壓力降低,同
時可擴大椎間孔,減輕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

4 增加椎間盤外的壓力: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用雙手有節奏
地按壓腰部,使腰部振動。
5 然後在固定患部的情況下,使用腰部後伸扳法。本法可改變
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

6 調整後關節,鬆解粘連:用腰部斜扳法和旋轉復位手法,以
調整後關節紊亂,從而相對擴大椎間孔。
7 再取仰臥位,保持患者膝關節伸直,強制抬高患者整條腿,
以牽拉腰部神經根,起到鬆解粘連的作用。
8 促使損傷的神經功能恢復:沿受損的神經根及其分佈區域用
按、點、揉、拿等手法,加強氣血運行,使萎縮的肌肉和受損的神
經逐漸恢復正常功能。
預防調理
●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加強腰背部肌肉的鍛鍊,肌
肉的強度增大可很好地保護腰椎。

●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期保持
同一種姿勢不變。做到勞逸結合,避免使身體過於疲勞。

●治療期間,患者宜臥硬板床休息,並注意腰部保暖。

●可用寬腰圍保護腰部,儘量避免直腿彎腰動作。病情好轉後,
可適當鍛鍊腰背部肌肉。

八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疼痛,分為原發性和
繼發性。原發性即為坐骨神經炎,臨床少見;繼發性多因腰椎間盤突
出、腰椎病變、梨狀肌或骶髂關節病變引起的,其特徵為疼痛由臀部
或髖部向下擴散。推拿可預防、輔助治療本病。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俯臥位,推、拿、揉腰部及下肢,20~30遍。

2 再拿腰部及下肢,20~30遍。
3 重點按揉、點撥大腸俞、關元俞、環跳、承扶、殷門、委
中、陽陵泉、承山、崑崙等穴,每穴30秒至1分鐘。

預防調理
●許多患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都可以清楚地訴說發病是與一次突然
的腰部“扭傷”有關,如發生於拎舉重物,扛抬重物,長時間的彎腰
活動或摔跌後。因此,當需要進行突然的負重動作前,應預先活動腰
部,儘量避免腰部“扭傷”,平時多進行強化腰肌肌力的鍛鍊,並改
善潮溼的居住環境,常可降低本病的發病率。急性坐骨神經痛患者應
及時就醫,臥床休息,並密切配合治療,預後通常是好的。

●硬板床休息,可堅持做床上體操。

●要勞逸結合,生活規律化,適當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運動後要注意保護腰部和患肢,內衣汗溼後要及時換洗,防止
潮溼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幹,出汗後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後再洗,
以防受涼、受風。

●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過10磅(1磅=453.6克)的重物和不
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舉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九 尾骨痛
尾骨痛常因臀部跌傷、撞擊傷或被踢傷而致骶尾部骨折、脫位,
骶尾韌帶、軟組織損傷及其他腫痛引起。骶尾部手法治療外傷性骶尾
部損傷療效頗佳,可避免因強求復位帶給患者的痛苦,減少反覆復位
的概率。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俯臥位,骨盆下墊一枕頭。操作者站於患者一側,雙
手拇指在骶尾部輕揉輕順,以患者能忍受為度,反覆多次。
2 一助手握踝部牽引,操作者一手抱起患者雙下肢,一手以大
魚際置於骶尾部,搖晃下肢數次。

3 助手拉直下肢上抬,使腰部過伸,同時操作者以大魚際在骶
尾部揉、捻、戳、按。可重複數次。
4 患者取仰臥位,助手握雙踝;操作者在一旁一手按膝前,一
手按於骶尾部,雙手相對用力按之。而後助手拉下肢伸直,並使患
者骶尾部在操作者大魚際上滾過,結束治療。囑其臥床休息,局部
避免受壓。

預防調理
●平時保持良好的坐姿,減輕對脊椎的壓迫,多運動,可減少尾
骨受傷的機會。

●患有慢性的尾椎骨疼痛者,最重要的是儘量減少或避免患處承
受壓力,平常坐的時候,可在椅子上擺個類似救生圈的減壓坐墊,減
輕患處的壓力。這種中空設計的坐墊,可分散尾椎骨及臀部的壓力,
使患者可以坐得久一些,工作更方便。

●在家應經常熱敷患處,或讓中醫用超聲波治療,增加疼痛部位
的血液循環,促進其療效。

十 肥胖症
肥胖是由於先天稟賦因素或過食肥甘厚膩以及久臥、久坐、少勞
等引起的,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並多伴有頭暈乏力、神疲懶言、
少動氣短等症狀的一類病症。本病常與遺傳、神經、精神、內分泌等
因素有關,外因以飲食過多及活動少為主。無明顯原因者為單純性肥
胖症;具有明顯病因者,為繼發性肥胖症。推拿治療只適於單純性肥
胖症,繼發性肥胖症需先治療原發病。

推拿調理
1 掌根推背部太陽膀胱經行區域兩側各10次,以微紅為度。
2 拇指按揉雙側脾俞、肝俞、大腸俞、腎俞等穴,每穴60圈。

3 橫擦背部,以熱為度。

4 橫擦腰骶部,以熱為度。
5 拇指按壓兩側三陰交穴各80次。

6 患者取仰臥位,手摩全腹以中脘和神闕穴為中心,自上而下
順時針芳香旋摩。逐漸加快不停摩動,持續8~10分鐘,以腸鳴矢
氣脹消為佳,每天進行1次。

預防調理
●飲食上儘量清淡,少食油膩、味重的食物及甜食、零食,忌吃
夜宵。

●堅持鍛鍊,加快體內油脂的代謝,增強脾胃功能。

第二節 調整臟腑,由內到外永葆健康
臟腑是人體生理功能的中心,臟腑功能不調會導致出現種種疾病
或不適症狀。經絡聯結了人體內在的臟腑,通過推拿按摩作用於相應
的穴位、經絡,能對臟腑起到調理作用,從而恢復臟腑陰陽平衡,增
強自身正氣,達到百病不藥而癒的效果。

一 咳嗽
咳嗽,既是一種獨立的病症,也是呼吸系統多種疾病的一個症
狀。咳,是指肺氣上逆作聲;嗽,是指咯痰液。有聲有痰即為咳嗽。
咳嗽不僅出現於肺臟疾病,其他臟腑疾病累及肺臟時,也可出現咳
嗽。正如《醫學三字經·咳嗽》所說,“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於肺
也”。若想根治咳嗽,還要從肺調理。

推拿調理
1 胸背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操作者以一指禪推法結
合中指揉法,在天突、膻中、中府、雲門等穴操作,每穴1分鐘。
2 再以兩拇指由胸骨劍突沿肋弓分推兩脅肋部,推5~10遍。

3 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用一指禪推法結合中指揉法,在大
椎、定喘、身柱、大杼、風門、肺俞穴操作,每穴1分鐘。
4 四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以一指禪推法結合指
按、指揉法在尺澤、外關、列缺、太淵等穴操作,每穴2~3分鐘。
5 指揉魚際穴2~3分鐘。

6 然後拿揉合谷穴1~2分鐘。
預防調理
●生活有規律,起居有節,勞逸結合,搞好個人衛生,保持心情
舒暢,避免鬱怒化火傷肺,引起咳嗽。

●注意環境衛生,消除煙塵和有害廢氣的危害,保持室內空氣清
新。

●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膩食物,不宜吃太鹹或太甜的食
物,忌菸酒,以防止刺激上呼吸道。

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上腹部持久或反覆發作的疼痛或不適感等症狀,而無器質性疾病
存在,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屬於中醫學脾胃病範
圍,較常見病。病情較複雜,亦常合併其他疾病同時出現,相互影
響,相互掩蓋,易反覆發作。本病脾胃虛弱型主要原因是脾胃氣的不
足,如稟賦不足,老年脾胃自衰,或大病、久病延及脾胃,使中氣虛
乏,脾胃功能失調,所以在治療此類型患者時以補益脾胃之氣,促進
腸胃功能恢復為主,消積化滯為輔。主要症狀有上腹部疼痛、腹脹、
易飽、噯氣、返酸、胃灼熱、噁心、嘔吐等。

預防調理
●除用推拿手法治療本病以外,還應結合心理治療,消除患者緊
張情緒,減輕其思想壓力,解除抑鬱,充分緩解患者來自各方面的壓
力,這對本病的治療有很大幫助。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用掌推法,由旋璣穴至曲骨穴做推法
5遍。
2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揉膻中穴,掌揉上脘、中脘、下
脘、神闕、天樞、氣海、關元等穴。以患者舒暢為宜。
3 掌震中脘、神闕等穴,以透熱為度。
4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用掌推法由大椎穴至腰俞穴推至微熱為
度。然後掌揉大椎穴至腰俞穴兩側大杼穴至八髎穴3~5遍。

5在胸椎第7節至腰椎第4節兩側1寸左右尋找陽性反應物。

6在重點部位做撥法或點按。
7點按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太沖、豐隆、公孫等穴。

三 胃脘痛
胃痛,又稱為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要症狀
的病症。常見於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
另外部分胰腺炎、膽囊炎和膽囊結石也可引起胃痛。急性胃炎引起的
疼痛,起病較急而疼痛劇烈;慢性胃炎引起的疼痛,起病較緩,多為
隱痛。潰瘍病引起的胃痛有節律性,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進食後半個
至一個小時內出現,部位多在劍突下或偏左處;十二指腸潰瘍的疼
痛,多在空腹時出現。胃神經官能症的疼痛,多在精神受到刺激時出
現,痛連脅肋,痛無定處。

推拿調理
1 胃脘部操作: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位於患者左側,先用輕
快的一指禪推法在胃脘部治療。

2 並在胃脘部結合四指摩法。
3 重點按揉中脘、氣海、天樞等穴。

4 然後用一指禪推法結合按揉法,在足三里穴操作。時間約10
分鐘。
5 背部操作: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位於左側,用一指禪推
法,沿背部膀胱經推拿。

6 背部操作:自膈俞穴至三焦俞穴,往返操作5~10遍。
7 沿膀胱經循行部位施以擦法,以透熱為度。

8 按內關穴。
9 拿肩井穴。

10 點按手三里穴。
預防調理
●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切忌暴飲暴食,飢飽不均。

●不能長期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生冷食品,禁止過度飲
酒,防止損傷脾胃。

●天氣寒冷的季節,是胃病活躍的時候,應注意保暖,防止寒邪
侵襲脾胃。

●注意調節生活節奏,避免精神緊張、焦慮、恐懼,防止過度疲
勞。

●儘量少使用對胃有損害的藥物,如阿司匹林、腎上腺皮質激素
等西藥。

●胃痛持續發作者,應在一定時期內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少食
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宜,忌粗糙、多纖維的飲食,儘量避
免進食濃茶、咖啡和辛辣食物,進食宜細嚼慢嚥。
四 腹脹
是因胃腸道有大量氣體積聚,而導致腹部脹滿,噯氣頻繁以及排
氣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徵,又稱為氣脹、“痞滿”,現代醫學認為屬胃
腸氣脹症。多因飲食不節、精神刺激和脾運失健而引起。

預防調理
●治療期間,限制或不吃產氣過多的食物,如汽水、啤酒等。

推拿調理
1 腹部操作:患者取仰臥位。一指禪偏鋒推膻中、中脘、神
闕、氣海、天樞穴,以酸脹為度。

2 大魚際揉中脘、氣海等穴,以透熱為度。
3 重點按揉中摩腹部,逆時針方向摩動。掌揉神闕穴,以熱為
度。

4 分推腹陰陽。
5 指按揉足三里、上巨虛、內關、然谷等穴,以酸脹為度。

6 背部操作:患者取俯臥位,以一指禪推或跪推法施於背部之
俞,重點是脾俞、胃俞、大腸俞等穴。
7 法施於腰背部兩側膀胱經,上至膈俞,下至八髎,以酸脹為
度。
8 按揉脾俞、胃俞、大腸俞、八髎等穴,以酸脹為度。
9 掌擦背部之俞,重點是脾俞、胃俞等穴,以透熱為度。
五 腹瀉
腹瀉,又稱為洩瀉,是以排便次數增多,糞質清稀甚至瀉出如水
樣便為主要症狀的疾病。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多由細菌感染和胃腸功
能障礙所致。中醫認為,腹瀉的主要病變在脾、胃與大、小腸,其致
病外因包括感受外邪和飲食所傷;內因包括情志失調和脾胃陽虛。臨
床常見症狀是:腹痛、腸鳴,每天排便3~5次以上,食慾減退,伴有
全身乏力、腰膝痠軟等。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位於左側,用沉著緩慢的一指禪推
法、摩法,由中脘慢慢向下移動至氣海、關元穴,往返數次。
2 再指按、揉中脘、天樞、氣海及下肢的足三里等穴。

3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以一指禪推法作用於脾俞、胃俞、大
腸俞、上髎、次髎等穴約5分鐘,然後再用按揉法作用於上述穴
位。
4 患者取俯臥位,拿肩井及上肢的曲池、合谷等穴,結束治
療。

預防調理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飲生水,忌食腐餿變質食物,飲食不
過量,不能貪吃肥甘、辛辣、生冷的食物。

●注意保暖,防止受涼。保持情緒平穩,心情愉悅,避免憂鬱惱
怒,精神過度緊張。

●在夏季或梅雨季節,勿貪涼露宿,或久臥溼地,或冒雨涉水,
以防溼邪侵襲,損傷脾胃,誘發腹瀉。
●洩瀉頻繁有脫水症狀者,應予以輸液,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
質。

六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欲大便而糞便乾
燥艱澀難解的一種病症。現代醫學認為,致病原因多是排便動力缺乏
(如膈肌、腹肌等衰弱),腸道所受刺激不足(主要由於食物對大
腸、直腸機械的或化學的刺激不足),腸黏膜應激力減弱(各種腸黏
膜的病變,如痢疾等)。中醫則認為,病因可由熱性病後或過食辛辣
燥傷腸液;肺燥、肺熱下虛等造成的胃腸運化、升降和傳導功能失
常。常見症狀除大便難解外,還可見脘腹不適、胸悶憋氣、飲食不
香,甚至脾氣暴躁等。

預防調理
●平時多鍛鍊身體,不要久坐、久臥,加強腹肌鍛鍊,多做下
蹲、起立及仰臥、屈髖、壓腹動作。

●飲食不能太精細,要適當補充膳食纖維,吃一些粗糧,多吃水
果、蔬菜、奶製品和豆製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多喝開水
或淡鹽水。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排便時不要看書、看報,大便時間不宜
過久。

●不能濫用瀉藥,以防引起或加重便秘。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位於患者右側,在中脘、天樞、關
元、大橫等穴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摩法操作,使熱量深透至腹
部,增強胃腸的蠕動。

2 然後患者取俯臥位等,操作者在背部脾俞、胃俞、肝俞、大
腸俞等穴用一指禪推法進行操作。

3 接著用指按法、揉法作用於腎俞穴、長強穴。
4 指按足三里穴。

5 最後搓、抹腹部結束治療。
七 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膽囊疾病,可以由急性膽囊炎發展而
來,也可以一發病即為慢性。慢性膽囊炎有右上腹疼痛不適、消化不
良或黃疸等症狀。本病的發病率女性高於男性,四季均可能發生。

預防調理
●保持心情舒暢,因為憤怒、生氣或焦急往往會引起膽絞痛發
作。

●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生活要有規律,起居有
常,避免受涼。

●積極防治膽囊結石、膽道蛔蟲和細菌感染等易引發慢性膽囊炎
的疾病。
●飲食宜清淡、少油,做菜以蒸、煮為主,食用植物油。不宜進
食油炸、油煎食品,儘量少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
魚卵、動物肝臟等。

●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西紅柿等;食用有疏肝
利膽作用的食物,如蘿蔔、水果汁、薺菜、山楂等。

●增加進食次數,以刺激膽汁分泌,減少膽囊中膽汁的淤積濃
縮。

推拿調理
1 背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操作者用點法或按法在患
者背部的膈俞、肝俞、膽俞及壓痛點處強刺激治療,每個穴位3分
鐘。

2 用一指禪推法在背部膀胱經操作,約3分鐘。
3 擦背部膀胱經,以透熱為度。

4 脅肋部操作: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用一指禪推法結合指
按、指揉法在章門穴、期門穴操作,每個穴位2分鐘。
5 搓、擦兩側脅肋部,以透熱為度。

6 四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操作者用一指禪推法結
合點法、按法、揉法在陰陵泉、膽囊、足三里、三陰交、太沖、行
間等穴操作,每個穴位約1分鐘。
7 擦小腿前外側,以透熱為度。

八 癃閉(排尿困難)
癃閉是指以小便量少,點滴而出,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主症的一
種病症。其中以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稱為“癃”;小
便閉塞、點滴不通,病勢較急者稱為“閉”。癃和閉雖然有區別,但
都是指排尿困難,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合稱為癃閉。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左側,先以順時針方向摩小
腹部,約5分鐘。

2 再按揉中極、氣海、關元等穴,每個穴位1分鐘。
3 然後在兩大腿內側用輕柔的手法揉、摩,配合按揉髀關穴、
足五里穴,以酸脹為度,時間約5分鐘。

預防調理
●積極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起居生活要有規律,避免久坐不
動。

●保持心情舒暢,消除緊張情緒,切忌憂思惱怒。

●飲食宜清淡,不可過食肥甘厚味、辛辣。避免大量飲酒。避免
忍尿、縱慾過度等不良生活習性。

●積極治療可導致癃閉的病症,如尿路感染、水腫、尿路腫塊、
結石等。老年人儘量減少使用抗膽鹼類藥物,如阿托品、顛茄等,以
免引發癃閉。

第三節 調理“高壓族”身心失衡症狀
人們有時候感覺到不舒適,並不是身體上有什麼疾病,而是由於
壓力或者情緒導致內心煩躁、焦慮,不能平靜下來,從而導致身心失
衡,出現種種不適症狀,甚至引起機體組織發生相應病理改變。推拿
能調理身心,消除因身心失衡而引起的病理改變,還能使心靈得到安
撫而平靜下來,從源頭解除身心失衡的種種症狀。

一 慢性疲勞綜合徵
慢性疲勞綜合徵(CFS)是以持續或反覆發作的嚴重疲勞為主要特
徵的症候群,常伴有記憶力減退、頭痛、咽喉痛、關節痛、睡眠紊亂
及抑鬱等多種軀體及精神神經症狀。中醫無該病的記載,但其症候與
中醫“虛勞”類似。本病的病位在心、腦、脾、肝、膽等多臟腑,與
長期形神俱疲、情志失調等因素所致多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慢性
疲勞綜合徵的現代醫學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一般認為是人體長期處於
高度緊張、勞累狀態,大腦中樞系統功能失調和免疫功能異常,導致
機體各系統、多臟腑功能衰退。
推拿調理
1 頭面及項部操作:用五指拿法從前髮際頭頂部拿至枕部3~6
遍。

2 用分推法自額部向兩側分推至下頜(分前額、分印堂、分迎
香、分人中、分承漿),反覆2~5遍。
3 用掃散法在一側頭部膽經循行區域(角孫至枕後)由前向後
下操作十餘遍,後做另一側。

4 軀幹部操作:用掌平推法沿鎖骨下緣做左右直線往返平推,
由上而下邊推邊慢移至第12肋,再向上移動,反覆3~5遍。
5 用掌平推法沿兩肩井、大椎穴做左右直線平推,慢慢由上向
下移動,平推到腰骶部,反覆3~5遍。

6 用掌平推法由腋後向前平推,自上而下慢慢移動,反覆2~5
遍。
預防調理
●儘量多休息,精神緊張可以使慢性疲勞綜合徵的相關疲勞更加
嚴重,還可以使免疫系統更加虛弱,這樣從疾病中康復會更加困難。
各種放鬆技術如:深呼吸、默唸、生物反饋以及指導下的想象放鬆對
減輕這種精神壓力均有利。溫和運動對本病頗有幫助,可以試試瑜伽
運動,但要注意避免運動過度。

●為了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和加快康復,可以選擇含50%生菜及鮮
果汁的均衡飲食。它們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全麥等穀類、種子及核
果、去皮的雞肉、深海魚。這些食物可提供各種補充體力及強化免疫
力所需的營養。多喝蔬菜汁以補充維生素,如蘿蔔汁、胡蘿蔔汁、青
菜汁或小麥草汁等,也可服用葉綠素片,勿食貝類。

●要喝大量的水(每天8大杯)及果汁,還需攝取纖維素,要確保
腸胃每天暢通。避免食用油炸食物、垃圾食物、加工食品、咖啡、茶
及軟性飲料、白麵粉製品,它們難於消化,只會加重身體的負擔。

二 健忘
健忘是指記憶力差、遇事易忘的症狀,多因心脾虧損、年老精氣
不足或淤痰阻痺等所致,常見於神經勞損、腦萎縮、頭部內傷、中毒
等腦係為主的疾病之中。

健忘可分為器質性健忘和功能性健忘兩大類。器質性健忘,是由
於大腦皮層記憶神經出了毛病,包括腦腫瘤、腦外傷、腦炎等,造成
記憶力減退或喪失;某些全身性嚴重疾病,如內分泌功能障礙、營養
不良、慢性中毒等,也會損害大腦造成健忘。同時,隨著年齡的增
長,大腦本身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退行性變化,或者由於腦部動脈逐
漸硬化而導致腦功能衰退。

功能性健忘,是指大腦皮層記憶功能出了問題。人到了中年,肩
負工作重任,家務勞動繁多,學的東西記憶在大腦皮層的特定部位常
常印象不深。

預防調理
●對由於疾病引起的器質性健忘,應及時治療原發病,同時加強
思維和體育鍛煉。加強思維活動就是多動腦子、多分析問題,防止大
腦遲鈍,使大腦皮層的記憶神經永葆青春;體育鍛煉可保證大腦有足
夠的血液供應,有助於記憶。

●功能性健忘,有如下幾項辦法解決:透徹理解學習內容,不要
一知半解或囫圇吞棗;儘量排除各種外來干擾;經常回憶和複習學過
的知識;要循序漸進,避免緊張與急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睡眠,
一般連續學習不宜超過1~1.5小時。

●有些人為了增強記憶效果,拼命服用強身補品或補腦藥物,也
有人想借助煙、酒、濃茶、咖啡來克服健忘,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如
此,非但不會有助於記憶,對身體健康往往弊多利少。
推拿調理
1 開天門:前額正中線上面,從印堂之前髮際,用拇指指腹慢
慢向上推動,雙手交替,要保持一定的壓力,推30次。

2 點按內關穴,內關穴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聯絡三焦,通
於陰維脈。
三 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由於大腦神經活動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導致大腦興奮
與抑制功能失調而產生的一組以精神易興奮、腦力易疲勞、情緒不穩
定等症狀為特點的神經功能性障礙。青壯年人群發病較多,常見於腦
力工作者。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經衰弱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所有能
引起持續性精神緊張的因素,均會使神經活動持久地處於緊張狀態,
超過神經系統的耐受限度後,便可能發生神經衰弱。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立於其頭側,雙手提拿患者雙肩頸部
肌肉,並配合捏揉手法,反覆進行3~5遍。

2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用雙手由下至上拿捏下肢後側肌群,
然後施推揉手法,反覆進行3~5遍,左右肢交替進行。
3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坐於其頭側,用雙手拇指併攏點按印
堂穴15~30秒。
4 然後沿眉上緣處向兩側分推至太陽穴處,重複進行5~10
次。
3 患者取仰臥位,頭向左轉45°。操作者右手伸入患者枕後,
以中指、食指及無名指按揉患者頸後側及枕部肌肉1~2分鐘。

4 最後以中指點按風池穴10~15秒鐘,左右交替進行。
預防調理
●學會自我調節,加強自身修養,以適當方式宣洩自己內心的不
快和抑鬱,以解除心理壓抑和精神緊張。

●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素質、知識才能、社會適應力等
要有客觀的認識,儘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培養豁達開朗的性格,遇事要從大處著想,明辨是非。如處理
人際關係時,提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互相理解和體諒。

●合理安排好工作、學習和生活,做到有張有弛,勞逸結合。

●提高心理素質,保持良好的情緒,培養廣泛的興趣,養成良好
的睡眠習慣,加強體育鍛煉。

四 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是指機體抵抗外來侵襲、維護體內環境穩定性的能力。日
常生活中有一些身體弱的人,天氣稍有變化或者工作稍有些緊張身體
就會出現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頭痛、渾身無力,到醫院檢查也查
不出什麼大的毛病;工作上經常提不起勁,稍做一點事就感到累了,
休息一段時間後精力雖得到緩解,卻持續不了多久,老毛病還會再
犯。這些都是身體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預防調理
●每天保持好心情,快樂的人比抑鬱的人更容易擁有良好的免疫
力,每當抑鬱、苦悶的時候,就要主動開導自己。

●持之以恆地進行體育鍛煉。人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全身的肌
肉和骨骼得到運動,體內各個器官活動加強,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
環加速,骨骼的造血功能加強,免疫系統的活力增強,使體內產生更
多的免疫細胞和免疫因子,並增強其活性。體育鍛煉還能疏導心理緊
張,減輕心理壓力,消除精神疲勞,穩定情緒。

●保證充足的、高質量睡眠。睡眠可防止大腦神經細胞過度消耗
而造成功能減退,有助於精神與體力恢復及能量儲存。良好的睡眠還
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有利於疾病好轉、康復。

●日常飲食營養要均衡,營養均衡的膳食對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有
十分積極的作用。人們在膳食中要注意充分攝取魚、瘦肉、奶、蛋、
大豆及其製品,這些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西紅柿、胡蘿蔔、韭
菜、大蒜、小白菜以及紅棗、草莓等新鮮蔬菜和水果,則含有豐富的
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B2和鈣、磷、鐵等礦物質,適
當多吃以上食物,對促進免疫系統的活動、增強抗病能力大有裨益。

●不要濫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破壞自身的免疫系統。長期、
反覆不按規則使用抗生素,會導致人體菌群失調和引發繼發性感染,
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對脾胃、腸道等臟腑產生危害,還會產生過敏和
毒性反應。因此,生病時應遵醫囑服用抗生素,不要自己胡亂用藥。

推拿調理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對其進行捏脊。先用雙手拇指及食指夾
起尾椎兩旁的皮下組織,食指及中指在前導引,拇指下壓並往前
推,一鬆一緊,由腰部開始往肩頸部有規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間
斷,以利經氣流通。到頸部時算作完成一次。然後再重複第一步,
由尾椎往上捏脊,每晚由下而上捏六遍,背部有輕鬆感,第二天晨
起通體舒暢。一開始經絡阻塞嚴重者在捏完後的幾天內,背部還會
有疼痛感,但會越來越輕鬆,不必擔心。遇到肌肉僵硬、阻塞嚴重
的情況,被捏者可能會疼痛難忍,此時可力度稍減或稍停片刻(但
手指不可放開)。

五 抑鬱症
抑鬱症屬於中醫鬱症的範疇,鬱證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
致,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易怒喜哭或咽部
如有異物梗阻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症。本病的病位在肝,但可
涉及心、脾、腎。鬱證主要見於現代醫學的神經衰弱、癔症及焦慮症
等,也見於更年期綜合徵及反應性精神病。推拿治療鬱證有一定的療
效,但應配合心理治療。操作者應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解
除情志致病的因素,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增強治癒疾病的信心。

預防調理
●患者宜正確對待各種事物,防止情志內傷。

●適當參加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減輕症狀。

推拿調理
1 用法施於脊柱兩側膀胱經約5分鐘。

2 用一指禪推肝俞、脾俞、胃俞,每穴約2分鐘。
3 用指按揉法施於章門、期門穴各約1分鐘。

4 指摩脅肋部約3分鐘。
5 掌摩腹部約3分鐘。

六 感冒
感冒,俗稱傷風,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四季均可發病,
但以冬春季節為多見,常在氣候驟然變化時出現,感受寒冷、淋雨等
也可誘發。本病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畏寒或發熱等為主要症
狀,病程一般5~10天,輕者不治自愈,重者多需要治療。感冒若長期
不愈,可發展或誘發其他疾病,如咳嗽、肺炎、氣管炎、鼻炎、心肌
炎等。現代醫學認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而中
醫認為,感冒是人體在正氣虛弱的時候感受風、寒、暑、溼、熱等外
邪,從而產生的一種病症。

推拿調理
1 頭面及頸項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操作者行一指禪
“∞”字推法,反覆推3~5遍。

2 然後指按、指揉印堂、攢竹、迎香、太陽、百會等穴,每穴
1分鐘。
3 結合抹前額3~5遍;用分推法在前額、目眶上下及兩側鼻
翼,反覆推5~8遍。
4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從前額髮際處至風池穴處做五指拿
法,反覆3~5遍。

5 行雙手掃散法,約1分鐘。
6 指尖擊前額部至頭頂,反覆3~6遍。

7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立於一側,用拇指、食指兩指指面在風
池穴上做拿法,再緩慢向下移動拿頸項兩側直至頸項根部,由上而
下反覆8~10遍。

8 拿肩井穴,稍用力以酸脹為度,反覆8~10遍。

9 背部操作:一指禪推法結合按揉,在雙側肺俞穴、定喘穴操
作,每側1分鐘。擦大椎穴,擦背部膀胱經,重點擦大杼穴至膈俞
穴部位,以透熱為度。
10 上肢部操作:一指禪推法沿上肢太陰經和陽明經往返操
作。

11 按揉或拿揉尺澤、曲池、合谷、外關、魚際等穴,每穴約1
分鐘。
12 掌推上肢伸側手三陽經2~3分鐘。

預防調理
●雙手掌大魚際緊貼在一起,用力相互摩擦2分鐘,使雙手發熱,
對感冒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每天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冬春季節感
冒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用鹽水漱口,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
效果更佳。

●感冒期間,少去公共場所,飲食要清淡一些,多喝熱開水,忌
食辛辣、腥羶及菸酒等刺激性食物。多休息,避免熬夜。

七 哮喘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尤以秋冬季節發病較多。本病的發作常與接觸某些致敏原有關,如灰
塵、花粉以及魚、蝦等食物,也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產生過敏反應,
引起支氣管痙攣而發病。患者多有過敏史或家族史,可能與個體免疫
功能狀態有關。哮喘臨床表現為呼吸急促、喉間哮鳴有聲、喘憋胸
悶,甚至張口抬肩、不能平臥;嚴重者可出現嘴唇、指甲紫紺等缺氧
現象,肺部聽診有明顯的哮鳴音。此病發作的時間長短不一,短者十
幾分鍾可緩解,長者幾日才能緩解。緩解後常無任何症狀。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用右手中指緊按膻中穴,順時針方向
揉1分鐘。
2 患者再取俯臥位,操作者以食指、中指緊按患者肺俞穴,順
時針方向按揉旋轉1分鐘。
3 最後用右手拇指指端對大椎、肺俞、風門、腎俞等穴,各點
壓1分鐘。每天推拿1次。
預防調理
●天氣寒冷時,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感冒和著涼。出門時最好戴
口罩,避免吸入冷空氣。

●居住環境應該空氣清新,避免煙塵刺激。

●患者和家屬應該儘量查清導致患者發病的致敏物質,在日常生
活中儘可能遠離這些致敏原。

●患者應保持情緒平穩,避免情緒激動。平時應適當鍛鍊身體,
以增強體質。
八 失眠
失眠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類病症,常影響人們
的正常工作、生活、學習和健康。主要症狀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不
足,輕者入睡困難或睡而不酣,時睡時醒,或醒後不能再入睡;重則
徹夜不能入睡。本症多見於神經衰弱、貧血等疾病。

●作息時間要有規律,適當從事體力活動或體育鍛煉,增強體
質,持之以恆,促進身心健康。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晚餐要清淡,不宜過飽,更忌濃茶、咖
啡和吸菸。睡前避免從事緊張、興奮的活動,養成定時就寢的習慣。

預防調理
●注意睡眠環境的安寧,床鋪要舒適,臥室光線要柔和,並努力
減少噪聲,去除各種可能影響睡眠的外在因素。

●積極進行心理情志調整,克服過度的緊張、興奮、焦慮、抑
鬱、驚恐、憤怒等不良情緒,做到喜怒有節,保持心情舒暢。

推拿調理
1 頭面及頸肩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操作者行一指禪
推法,反覆推3~5。
2 然後指按、指揉印堂、攢竹、睛明、魚腰、太陽、神庭、角
孫、百會等穴,每個穴位1分鐘。
3 抹前額部3~5遍。
4 從前額髮際處至風池穴處做五指拿法,反覆3~5遍。

5 行雙手掃散法,約1分鐘。

6 指尖擊前額部至頭頂,反覆3~6遍。
7 腰背部操作:患者俯臥位,操作者用法在患者背部、腰部之
間操作,重點治療心俞、脾俞、肝俞、胃俞、腎俞、命門等穴位,
時間約5分鐘。

8 自上而下捏脊3~4遍。
9 自上而下掌推背部督脈3~4遍。

九 頭痛
頭痛是臨床常見的自覺症狀,可單獨出現,也可見於多種疾病的
發展過程中。頭痛的種類很多,外感頭痛、頸源性頭痛、偏頭痛、內
傷頭痛比較適合用推拿手法治療。

●保持正確的睡姿和坐姿,積極預防頸椎病,頸椎病是引起頭痛
的一個重要原因。

預防調理
●飲食宜清淡,不可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可過量喝咖啡、飲
茶,戒菸戒酒。

●保持心情舒暢,防止情緒緊張、焦慮、憤怒。注意勞逸結合,
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

●注意防寒保暖,加強體育鍛煉,抵禦外邪侵襲。睡覺時頭部避
免吹風,避免在頭髮未乾時睡覺。

●保護好眼睛,避免眼睛疲勞。不要在過強或者太弱的燈光下閱
讀,長時間用眼後,要讓眼睛得到休息。戴眼鏡者要經常驗光,以確
保眼鏡度數合適。

推拿調理
1 頭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操作者使用一指禪推
法,反覆推3~5遍。然後指按、指揉印堂、神庭、攢竹、魚腰、太
陽、百會、四神聰等穴,每個穴位約1分鐘。
2 抹前額3~5遍。

3 行雙手掃散法,約1分鐘。
4 指尖擊前額部至頭頂,反覆3~6遍。

5 頸肩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操作者用一指禪推法沿
頸項部膀胱經、督脈上下往返操作,時間3~5分鐘。
6 然後拿風池穴、項部兩側肌群、肩井穴。

7 在項、肩、上背部施以法,約2分鐘。
十 眩暈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頭暈甚或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
轉,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
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出汗,甚則有昏倒等
症狀。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正坐或仰臥位,先用食指點按印堂、百會、風府、大
椎等穴。
2 再點按太陽、頭維、風池、肩井等穴各一遍,每個穴位各20
次。

3 其次兩手拇指分推前額,分推髮際各10次。
4 然後拿五經10次,四指叩擊頭部10次。

5 由上而下按揉頸部兩側肌肉。
6 拿捏頸項、肩臂。

7 法放鬆頸肩部、上臂部的肌肉,每項各20次。
8 做頸部拔伸或旋轉拔伸,操作者以雙手分別托起患者下頜及
後枕部向上牽引,並向左右小範圍輕度旋轉。

9 搓揉肩頸10次。
10 拍打背部10次。

預防調理
●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防止七情內傷。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體力和腦力的過度勞累。

●飲食有節,防止暴飲暴食、過食肥甘醇酒及過鹹傷腎之品,儘
量戒菸戒酒。

●眩暈發病後要及時治療,注意休息,嚴重者當臥床休息。

●由內科疾病引起的眩暈,大多無旋轉感,有原發病的症候,如
高血壓、貧血、神經衰弱等,在治療眩暈的同時,應該積極治療原發
病症。

●飲食清淡,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突然、劇烈的體位變化和頭頸
部運動,以防眩暈症狀加重或發生昏倒。

●有眩暈病史的人,應該避免劇烈的體力活動,避免高空作業。

十一 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驚懼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種病症,
常伴有氣短、胸悶、失眠、健忘、眩暈、耳鳴、喘促等症狀。心悸多
為陣發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不發作時無明顯症狀。

預防調理
●心悸常因不良情緒、恐懼而誘發、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樂觀、
情緒穩定,避免情志內傷,可大大減少發病次數。

●飲食有節。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平素飲食忌過
飽、過飢,戒菸酒、濃茶,宜低脂、低鹽飲食。
●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寒暑變化,避免外邪侵襲而誘發或加重心
悸。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疲勞。

●心悸病勢纏綿,應堅持長期治療。治療獲得療效後還應注意鞏
固治療。積極治療原發性病症,如胸痺心痛、痰飲、肺脹、喘證及痺
病等,對預防心悸發作具有重要意義。

推拿調理
1 頭面部操作:一指禪推法結合抹法、揉法或按法,在橋弓、
風池、百會等穴操作,每穴2~3分鐘。

2 拿風池穴1分鐘。
3 胸背部操作:一指禪推法推心俞、肺俞、膈俞等穴,各1分
鐘。
4 揉膻中穴1分鐘。

5 摩中府穴、雲門穴各1分鐘。
6 上肢部操作:配合深呼吸,按揉雙側內關穴、神門穴,每穴
2~3分鐘。
第四節 理筋整復,護理運動損傷
適當的運動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但由於運動過量或沒做好充分
的防護,運動也會給身體帶來各種傷害。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必太
著急。運動後所導致肌肉痠痛、筋骨扭挫傷等,都可以用推拿這一法
寶進行解決。

一 頸部扭挫傷
頸部扭挫傷常為頸部突然扭轉或遭受外力作用而發生的急性扭
傷。本病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頸部是人體脊柱活動最頻
繁、最靈活、運動性較大且不易保護的部位,它的穩定性主要靠脊柱
及頸項部和肩背部的肌肉力量來維持,因此,當頸椎關節、韌帶、筋
肉及椎間盤等組織因跌僕閃挫或突然扭轉用力過猛時,頸部會遭受直
接或間接外力作用而致扭挫傷。頸部過勞或感受風寒溼邪也易誘發本
病。

預防調理
●激烈運動或乘車時要注意自我保護,避免緊急剎車,以防頸部
扭挫傷。

●注意局部保暖,勿過度疲勞,平時保持頭頸部的正確姿勢。

●平時經常做頸部功能鍛鍊,增強頸部肌力,維持頸穩定,增強
抗損傷的耐受力。

●傷後應儘量保持頭部在正常位置,以鬆弛頸部的肌肉,必要時
用頸部圍領固定,2~3周內不宜做頸部過度活動。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扶住患者頭部,另
一手在頸項部做輕柔的一指禪推法、按揉、拿捏,上下往返數次,
以舒理筋肉,緩解痙攣。
2 在肩背部使用法2~3分鐘。
3 然後提拿肩井和斜方肌數次。
4 再點壓痛點及風池、天柱、風門、大杼等穴位,以酸脹為
度,並彈撥痙攣的筋肉數次,以解痙止痛。
4-1
4-2
4-3
4-4
5 先推抹頸項兩側2~3分鐘。
6 然後用小魚際揉法施於頸項兩側肌肉數次。
7 最後以小魚際側擊肩背部結束治療。
二 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俗稱閃腰、岔氣,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
組織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過度牽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傷。腰段脊柱介
於固定的胸段和骶段之間,既承擔著身體1/2以上的體重,又從事著各
種複雜的運動,其周圍只有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缺乏骨性結
構支撐,所以比較容易受傷。本病多見於青壯年,主要病因是腰部過
度負重,姿勢不正確,動作不協調,突然失足,猛烈搬抬重物,活動
時沒有準備,活動範圍過大,突然遭受間接外力等。

推拿調理
1患者取俯臥位,肢體放鬆,作者站在患側,先用法、按揉等手
法在腰椎兩旁豎脊肌上往返治療3~5遍。
2 然後用兩手拇指與其餘四指對稱用力,輕柔地拿揉腰背部肌
肉,方向與腹肌垂直,從第1腰椎至腰骶部,由上而下,重點拿揉
腰椎兩側的豎脊肌,且按揉壓痛點,交替操作2~4分鐘,以緩解肌
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3 指按腎俞穴。

4 指按氣海俞穴。
5 然後在痛點或肌肉痙攣處使用彈撥手法,每處3~5次,以解
痙止痛,鬆解粘連。

6 使用腰部後伸扳法,反覆操作5~8次。
7 然後用仰臥位或俯臥位搖腰法,搖晃旋轉腰骶和髖部,左右
各數次。

8再使用腰部斜扳法。
9操作者以掌根或小魚際著力,在患者腰骶部施按揉手法,從上至下,
先健側後患側,邊按揉邊移動,反覆3~5次。

10然後用小魚際直接擦腰部兩側膀胱經,橫擦至腰骶部,以透熱為
度。必要時配合局部溼熱敷,以達到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的目的。
預防調理
●掌握正確的勞動姿勢,如扛抬重物時要儘量讓胸、腰部挺直,
髖膝部屈曲,起身應以下肢用力為主,站穩後再邁步,搬提重物時,
應取半蹲位,使物體儘量貼近身體。

●加強勞動保護,在做扛、抬、搬、提等重體力勞動時,應使用
護腰帶,以協助穩定腰部脊柱,增強腹壓,增強肌肉工作效能。

●儘量避免以彎腰性強迫姿勢長時間工作。平時加強腰腹部肌肉
的鍛鍊,注意局部保暖。

●治療期間,宜睡硬板床,減少腰部的活動,以利於損傷組織的
修復。

三 網球肘
網球肘在醫學上稱為肱骨外上髁炎,因網球運動員易患此病,所
以叫做網球肘。從病因來看,由於腕、肘關節過多的活動使附著在肘
部的相關肌肉、肌腱和軟組織發生部分性纖維撕裂或損傷,出現炎
症,導致肘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制。本病多見於經常旋轉前臂和
屈伸肘關節的勞動者,如木工、鉗工、水電工以及網球運動員。本病
主要是由慢性勞損引起,急性扭傷和拉傷也可致病。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操作者坐或立於患側,用輕柔的法沿
前臂背側治療,重點在肘部。
2 操作者一手握患肢腕部,另一手拇指點按痛點,並將患側的
肘部環形搖轉。

3 按揉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等穴位及肱骨外上髁、患肢
內外側肌肉,以有酸脹感為。
4 搓揉上肢,重點在前臂,手法宜柔和。
5 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操作者坐或立於患側,面對患者,一
手握住肱骨下端,一手握住腕部,做肘關節的拔伸牽引,握腕的手
同時做前臂的旋轉活動。

6 操作者拇指指端在患側疼痛處進行由輕而重的彈撥。
7 並自上而下捏拿患肢內外側肌肉。

8 用大魚際擦前臂背側,連續反覆數次,以透熱為度。
預防調理
●網球愛好者應學習正確的擊球技術,糾正錯誤的擊球動作,打
網球之前做好熱身運動,用支撐力較強的護腕和護肘把腕、肘部保護
起來,限制腕、肘部的翻轉和伸直。

●一旦被確診為網球肘,最好能夠中止練習,待完全康復並對錯
誤動作進行糾正之後再繼續進行練習。

●在治療期間,儘量減少肘部活動,勿提重物。配合拔罐、藥物
敷貼、穴位封閉等療法,可獲得更好的療效。

四 腕關節扭傷
腕部結構複雜,關節多,骨塊多,韌帶多,有豐富的血管、肌
腱、神經。由於手腕活動度大,常用力,所以損傷的機會也較大。腕
部損傷大多由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亦有因腕關節長期反覆操作過度
勞累而引起,受直接或間接暴力撞擊的必須排除腕骨骨折或尺、橈骨
下端骨折。臨床上腕關節的急性扭傷可見腕部腫脹疼痛,功能活動障
礙,動則加劇,局部壓痛,慢性勞損者腫脹疼痛不明顯,僅有乏力或
不靈活感覺。

預防調理
●按摩能鬆解粘連,解除痙攣,促進血腫消散,減輕疼痛,治療
腕關節的軟組織損傷與勞損。

●運動時帶上護腕或用彈力繃帶加固。運動量視個人情況自行掌
握。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患側上肢陽溪、陽
池、合谷、腕骨、養老等穴各1分鐘,以有較強的酸脹感為度。
2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一手將患肢手部牽引固定,另一手以掌
擦患側腕部2分鐘,以透熱為度。

3 患者取坐位,放鬆腕部,操作者用雙手拇指按壓患側腕關節
背側,其餘四指握住腕部進行拔伸牽引,在牽引下將腕部旋轉搖動
4次。
4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立於患肢側,一手固定患側手臂,另一
手置於腕關節周圍,用拇指及四指以旋轉式向前臂揉捏2分鐘。

五 膝關節痛
膝關節痛是常見病之一,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由於長年累
月受潮溼過多造成膝關節痠痛、腫脹,天氣變化明顯加重;二是由於
受到外力的損傷引起膝關節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跛行。臨床上基本
沒有治療膝關節痛的有效藥物,而採用推拿治療膝關節痛效果非常
好。

預防調理
●適當減少運動強度,打太極拳或做運動時要避免過度屈膝,以
減少對膝關節的壓力。

●少爬山、少爬樓梯,這類運動對關節的壓力也比較大,比較適
合的運動是散步、倒著走、游泳等。

●平時可用手指多推拿膝蓋周邊穴位,如足三里穴以及做膝反射
時敲打的部位,也可以緩解疼痛,起到保健作用。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用拇指指腹端自上而下旋推其患側膝
關節周圍5分鐘。

2 操作者立於患側,一手託扶患者髕骨外側緣,一手握患肢踝
部,屈伸膝關節10數次,直至膝關節完全屈曲。
3 將患側膝關節屈曲,小腿內旋或外旋,搖轉2~3次,然後伸
直,繼而再屈曲,使足跟與臀部接觸。
4 用拇指指端按壓患肢陰陵泉、血海、足三里等穴各1分鐘,
以有酸脹感為度。

5 患側膝關節屈曲,下肢肌肉放鬆,操作者用兩手拇指橫放於
膝關節兩側膝眼處,其餘四指置於膝關節外後方,雙手拇指沿膝眼
用適當力量做向心性推擠,然後兩拇指再沿膝關節間隙自前向後推
擠,重複操作10遍。
六 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在醫學上叫做腓腸肌痙攣,是指小腿後側面的腓腸肌
突然發作性的強烈收縮,造成局部肌肉拉扯、扭轉、痙攣疼痛,下肢
不能伸直的一種病症。本病常發生在睡眠時,患者從睡眠中痛醒。有
些人長時間坐著後突然站起來或者游泳時,也較易發生小腿抽筋。引
起小腿抽筋的主要原因有寒冷刺激、過度疲勞、睡眠姿勢不好或睡眠
過多,出汗過多導致身體大量失水、失鹽,缺鈣和動脈硬化等。

推拿調理
1 用雙手掌面搓小腿後側面的腓腸肌,動作輕柔緩和,約20
次。
2 雙手掌根對稱用力擊打小腿腓腸肌兩側,由輕而重,約10
次。
3 按揉委中、承山、陽陵泉、崑崙等穴各1分鐘。

4 捏拿小腿後側肌肉10次左右。
5 以拇指用力彈撥跟腱10次左右。
6 將踝關節背屈,即腳掌向小腿前側面屈曲。

7 同時雙手用力向後扳腳掌,下肢伸直,抽筋疼痛即可緩解。
8 雙手五指自然併攏,掌指關節微屈,虛掌平穩而有節奏地拍
打小腿,約2分鐘。

預防調理
●注意下肢保暖,尤其是在睡覺前可用熱水燙腳,平時加強體育
鍛煉和運動,每天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老人在膳食方面要多吃些含鈣量高的營養食品,如牛奶、大
豆、蝦米、芝麻醬、海帶等,也可在食品中加骨粉、乳酸鈣等鈣製
品。為老人烹製的菜和湯中加點醋或放幾枚山楂、梅子,可促進食物
鈣溶化,易被人體吸收。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不宜過度運動,應注意休息。
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天熱又大運動量活動時,應在運動前或運動
中及時補充含無機鹽的飲料。

七 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是踝關節的常見病症,多因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跑
步、跳躍或下樓梯時足部突然過度向內或者向外翻轉,踝外側或內側
韌帶受到強大的外力作用所致。臨床上以內翻損傷為多見。推拿治療
踝關節扭傷,應在扭傷24小時之後再進行。

預防調理
●增強運動時的自我保護意識。運動前要充分做好熱身活動,並
選擇適合運動且大小合適的鞋子,以保護腳部和踝關節。

●有針對性地鍛鍊踝關節的肌肉力量,可很好地提高踝關節的穩
定性和協調性,減少踝關節扭傷的概率。

●踝關節急性扭傷,可在24小時內採取冷敷法進行止血,以防止
淤血和腫脹加重;24小時後採取熱敷法進行活血化淤,促進消腫,並
配合推拿治療。
●臥床休息時宜適當抬高患肢。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位於患側,用拇指按揉踝部,先從患
部到周圍。

2 接著自外踝經小腿外側至陽陵泉穴,按揉數遍,重點在丘
墟、絕骨、陽陵泉等穴,以酸脹為度。

3 然後以一指禪推法推患處,從局部向周圍擴張。
4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位於足側,拔伸踝關節,並做小幅度
內外旋動。

5 然後按丘墟穴、陽陵泉穴,以酸脹為度。

6 最後擦足背,經踝至小腿,至發熱為止。

八 跟腱炎
跟腱是人體最強大的肌腱,是小腿三頭肌的延伸組織,附若干跟
骨結節。跟腱炎是指跟腱發生了炎症。一般來說,此病是因為在運動
過程中,小腿腓腸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的壓力,例如打籃球。另外,
突然增加鍛鍊的強度或頻率也常會引起跟腱炎。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以法自小腿後部承山穴向下至跟腱,
手法由輕漸重,由淺及深,以有明顯酸脹感為宜,反覆3~5次。

2 與此同時,另一手配合踝關節的屈伸活動,屈伸幅度在生理
範圍內宜儘量加大。
3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先以輕柔手法按揉小腿腓腸肌及跟
腱,然後逐漸加重。
4 再以提拿法拿跟腱3~5次。

5 最後用擦法使跟腱溫熱。
6 患者俯臥,操作者先用揉搓法使小腿肌腹放鬆。
7 然後用拇指推揉跟腱局部,手法宜輕柔,主要作用於腱圍。
8 點揉腎俞、肝俞、陽陵泉、絕骨、承山、委中、湧泉等穴。

預防調理
●平時儘量避免穿一些軟的、薄底的布鞋或軟拖鞋,不要使足跟
著涼或受凍,以防加重症狀。

●在足跟部應用厚的軟墊保護,可用中空的跟墊來控制患病部
位,以減輕局部摩擦、損傷。

●經常做腳底蹬踏動作,增強蹠腱膜的張力,加強其抗勞損的能
力,減輕局部炎症。

●用溫水泡腳,有條件時輔以理療,可以減輕局部炎症,緩解疼
痛,加快治癒速度。

九 運動後疲勞
人們在從事體力勞動、體育運動或持久重複某一動作時,常會引
起肌肉痠痛、疲軟無力,這種現象叫疲勞性肌肉痠痛,簡稱疲勞。休
息、睡眠、溫水浴等是人們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常用辦法。揉術按
摩則可加速消除機體疲勞,一般只需施術幾分鐘,因而深受人們歡
迎。

預防調理
●冷熱敷對緩解疲勞也很有效。用一個冰袋敷在痛處15分鐘,然
後用熱袋再敷15分鐘,接著再冰敷,不斷循環。科學研究發現,冷熱
溫度的改變對於加速血液循環和肌肉康復有很大作用。

●處理肌肉痠痛的方法包括鎮痛藥、輕微拉伸、按摩、熱水浴和
冷熱敷等。藥物作用眾所周知,而輕微拉伸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肌肉
在恢復狀態下容易繃緊,這會令痠痛惡化,因此緩慢、輕柔的拉伸動
作能夠減輕緊張感,舒緩痛苦。

推拿調理
1 消除頸項部肌肉疲勞:操作者雙手拇指指橈側掌面併攏,於
垂直於脊柱的方向,順著頸椎逐個施用扳法。
2 再用雙手拇指指橈側面,分別在頸椎兩側,與脊柱成呈45°
的方向,逐個向下頂撥和向上提撥頸椎。

3 繼續用一手尺側掌面,自枕外隆凸起向下逐個敲擊頸椎;最
後用一手掌心面順相同方向逐個搓頸椎結束。
4 消除四肢肌肉疲勞:操作者雙手虎口張開,掌心相向,依次
合抱其上(下)肢,一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用力,從腋
(大腿根)下開始,按垂直於肌腱的方向,依肢體形態,順滑扳動
上或下肢的軟組織。
5 另一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同時做反方向的扳動,並依
次移扳至患者掌指或蹠趾,再用雙手各一指指端插入上下肢肌與肌
或腱與腱之間,同時做反向的撥動;並依次向下移撥,最後用雙手
虎口自上而下對敲上下肢及掌,搓上下肢各一遍,術畢。

第五節 專屬男性、女性特殊問題的推拿養護
推拿能疏通經絡、調理臟腑,使四肢百骸氣血流暢,起到化淤祛
溼、補氣養心、益腎固精等作用,從而調整陰陽平衡,對因人體陰陽
平衡失調而產生的各類男女科疾病都有良好的療效。

一 痛經
痛經是指女性在經期及其前後,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
腰骶的一種病症。每隨月經週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有噁心嘔吐、冷汗
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目前臨床將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
種,原發性痛經多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病變者,故又稱功能性痛經,多
見於青春期、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種痛經在正常分娩後疼痛多可緩
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多因生殖器官發生器質性病變而引起。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坐於左側,用摩法按順時針方向在小
腹部按摩。

2 然後用一指禪推法在氣海穴按摩。

3 再用一指禪推法在關元穴按摩。
4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用一指禪推法在腰部脊柱兩旁及骶部
按摩。

5 或用法在腰部脊柱兩旁及骶部按摩。
6 然後施按法於腎俞穴、八髎穴,使之有酸脹感。

7 再用擦法作用於八髎穴,使之有溫熱感。
預防調理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因素的刺激。從初潮時期開始,就要
了解一些關於月經的衛生常識,對月經這種生理現象要有正確的認
識,消除對月經的恐懼、憂慮和緊張情緒。

●注意經期的衛生保健,在經前或經期避免飲用冷水、游泳、涉
水、淋雨,防止寒溼之邪的入侵。保持外陰的清潔衛生。

●飲食上要忌生冷、辛辣、油膩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防止對胃
腸道的刺激。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工作緊張,過度消耗體力與腦力。起居有
常,生活有規律。月經期間禁止房事。

二 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是婦科的一種常見病,表現為月經的週期、經量、經色
等出現異常,又稱月經失調、經血不調。臨床上按週期的改變可分為
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先期為月經週期提前七
天,甚至一月兩至者;月經後期為月經週期延後七天,甚至四五十天
一至者;月經先後不定期為月經不按週期來潮,或提前或延後七天以
上者。以經量的改變可分為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等。臨床常見先期與
量多、後期與量少並存。

預防調理
●保持心情愉悅,儘量控制情緒劇烈的波動,避免強烈的精神刺
激。

●平時注意個人衛生,經期加強保暖,不要沾冷水,防止寒邪侵
襲。

●注意休息,減少疲勞,加強營養;平時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平時要防止房勞過度,經期絕對禁止性生活。

●經期要注意飲食調理,經前和經期忌食生冷寒涼之品,不宜食
用辛辣燥熱的食物。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以一指禪推法作用於中脘穴10分鐘。

2 再以掌摩法作用於關元穴10分鐘。
3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以一指禪推法在肝俞、脾俞、腎俞等
穴往返按摩5分鐘。

4 再按揉命門穴、八髎穴,使之有酸脹感。

5 拿揉足三里、三陰交、血海、陰陵泉等穴。
三 閉經
女子年齡超過18週歲,月經尚未來潮,或已形成月經週期,非懷
孕而中斷3個月以上,稱為閉經。現代醫學將閉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兩種。凡年過18週歲仍未月經來潮者稱為原發性閉經;在月經初潮以
後,正常絕經以前的任何時間內(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經停止超
過3個月以上者稱為繼發性閉經。先天性無子宮、無卵巢、無陰道或處
女膜閉鎖等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閉經,非推拿所能治療,不在本篇範
圍內。

預防調理
●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減少精神刺激。

●調節飲食,注意蛋白質等的攝入,避免過度節食或減肥。

●注意經期及產褥期衛生。

推拿調理
1 腹部操作: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位於其左側,用掌按摩法
施於小腹部,按逆時針方向摩動,手掌在腹部的移動方向為順時
針,手法要求深沉緩慢。

2 同時配合按揉關元穴、氣海穴,時間約10分鐘。

3 下肢部操作: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按揉血海、三陰交、足
三里等穴,每個穴位約2分鐘。
4 腰背部操作:用一指禪推法作用於腰部脊柱兩旁,重點在肝
俞、脾俞、腎俞等穴,每個穴位約2分鐘,然後再按揉上述穴位2~
3遍,以酸脹為度。

四 帶下病
帶下病是指女性陰道分泌物增多,連綿不斷,色呈白色、淺黃色
或混有血液,質地黏稠,如涕如膿,氣味腥臭。根據帶下的顏色不
同,可分為白帶、黃帶、赤帶、黑帶、青帶等。帶下病是婦科常見的
一種疾病,常伴有頭暈、四肢疲倦、心煩、口乾、腰痠、小腹墜脹疼
痛等。現代醫學認為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等均可引起帶下病。

推拿調理
1 按揉脾俞穴、三焦俞穴各2~3分鐘。

2 按揉足三里穴2~3分鐘。
3 揉關元穴3分鐘。

4 患者取仰臥位,用拇指點按三陰交、地機、陰陵泉、血海等
穴各3分鐘。
5 再掐行間穴2分鐘。

6 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腹部肌肉往上提,然後放鬆,反覆
50次。
7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用一指禪推法推肝俞、脾俞、胃俞、
三焦俞、腎俞、膀胱俞等穴各1分鐘。

預防調理
●平時注意外陰清潔,經常用溫開水清洗。

●注意經期衛生,勤換衛生巾和內褲,以免細菌滋生。經期禁止
房事。
●避免精神憂慮、煩躁,積極治療陰道炎、盆腔炎等原發性病
症。

●飲食宜清淡,加強營養,忌食生冷、油膩及辛辣食物。

五 女性更年期綜合徵
更年期是女性生殖功能逐漸衰退直至完全停止的一個過渡時期,
一般為女性45~55歲的階段。在此時期,女性會因為機體衰老引起一系
列身體不適,如經行紊亂、面部潮紅、發熱、出汗、心慌、失眠、煩
躁易怒、精神疲倦、頭暈耳鳴,甚至情志異常,有時還伴有尿頻、尿
急、食慾不振等,可持續2~3年之久。

推拿調理
1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站立一側,用手掌沿脊柱兩側擦揉5
~6遍。
2 再用拇指分別揉兩側心俞、肝俞、胃俞、腎俞等穴各1分
鐘。

3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站立其後或一側,擦揉後頸部、肩
部,自上而下反覆3~5遍。
4 揉點風池穴、大椎穴各1分鐘。

5 再用一手扶在對側肩頭,另一手以手掌從其胸上方斜向兩乳
中間,向下推擦3~6分鐘。
6 按揉膻中穴2分鐘。

7 再用雙手掌擦兩脅肋部,以熱為度。每天1次。

預防調理
●以樂觀、積極的心態看待更年期。更年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
程,要解除思想顧慮,端正態度,而不要有任何恐懼和憂慮。

●加強營養,多做戶外運動。更年期是身體功能減退的一個標
誌,所以必須多補充營養食品,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同時要保證
睡眠。

●多吃富含天然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豆莢、堅果、茴香、芹
菜和亞麻子油等,可以改善症狀。

●在使用推拿治療本病的同時,要注意心理治療,若患者精神明
顯有異常,可配合中西醫藥物對症治療。

六 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疾病包括急、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等,是男性泌尿
生殖系統的常見疾病。急、慢性前列腺炎多見於中壯年男性,前列腺
增生則多見於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屬於中醫的“淋病”、“精
濁”、“癃閉”等範疇,引起前列腺疾病的主要原因有房勞過度,忍
精不洩,精室不能閉藏;手淫成習,腎陽虧損;腎陰不足,陰虛火
旺;嗜酒和過食辛辣肥甘之品,損傷脾胃。

推拿調理
1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用掌摩法順時針方向摩腹,約5分鐘。

2再用一指禪推法或按揉中極、氣海、關元等穴,每穴約1分鐘。

3然後用輕緩的掌摩法和掌揉法摩、揉兩大腿內側,約5分鐘。

4指按揉足五里穴約1分鐘,以局部酸脹為度。
5指按揉三陰交約1分鐘,以局部酸脹為度。

6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立於一側,用手指從左側胞盲穴開始,順
時針方向經八髎穴至右側胞肓穴,用摩法反覆摩10次。用力以患者有
輕度壓迫感及舒適感為度。

7患者改仰臥位,操作者坐在患者左側,以右手中指、食指相疊點
按曲骨穴,約5分鐘。每天或隔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

預防調理
●飲食有節,不要過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多吃蔬菜、水
果,保持大便通暢。

●起居有規律,性生活要有節制,避免房事過度和忍精不射。

●調節情志,保持心情愉悅。加強鍛鍊,堅持中速步行。不要騎
車時間過長和久坐。

●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勤換內褲,以免皮膚和尿路感染,不要
憋尿。

七 遺精
遺精,是指不性交而精液自行外洩的現象。中醫將遺精分為夢遺
和滑精兩種。在睡夢中遺精者,稱為“夢遺”;無夢而遺,甚至清醒
時精液自行滑出者,稱為“滑精”。遺精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本
篇討論的是病理性遺精。中醫認為,腎藏精,宜封固不宜外洩。勞心
太過,鬱怒傷肝,恣情縱欲,嗜食醇酒厚味,均可影響腎的封藏而引
起遺精。

推拿調理
1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先用掌根揉法在神闕穴治療,以臍下有溫
熱感為度。

2再用掌摩法摩小腹部,約10分鐘。

3然後按揉中極、氣海、關元等穴各2分鐘。

4患者取俯臥位,按揉腎俞穴、命門穴各1~2分鐘。

5用擦法橫擦腎俞穴、命門穴,以透熱為度。

6用拿法拿肩井穴、合谷穴各1~2分鐘。

7按揉三陰交穴、太溪穴各2分鐘。

預防調理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體育鍛煉,加強飲食營養,勞逸適
度,戒除手淫及菸酒等不良習慣。

●遺精多數屬功能性,在刮痧、拔罐治療的同時,患者本人應該
調節精神,消除緊張心理,清心寡慾,節制性生活。

●由某些器質性病變引起的遺精,應積極治療原發病症。

八 陽痿
陽痿,是指男子未到性功能衰退時期,而出現陰莖不能勃起或勃
起不堅,不能進行正常性生活的一種病症。現代醫學認為,陽痿之類
的性功能障礙疾病,90%以上的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如心理障礙、擔
心性交失敗,或由其他原因造成的恐懼心理,過於自我剋制、壓抑,
或因憂慮而體外排精造成性交中斷等,均可造成性功能減退。
推拿調理
1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先用掌根揉神闕穴5分鐘左右。

2然後用一指禪推氣海、關元、中極等穴各2分鐘左右。

3再摩下腹,以溫熱為度。

4最後掌振下腹部5分鐘左右。

5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按揉心俞、脾俞、腎俞、命門等穴,每穴
約1分鐘。

6擦腰陽關穴,以透熱為度。

7按揉三陰交穴。

8拿大腿內側肌肉3分鐘。

預防調理
●注意婚前性教育和性指導,掌握一些性生活的常識,瞭解和掌
握正常的性交方法和性交過程。

●不要酒後性交,尤其是大量飲用烈性酒後,反而會導致男方陰
莖勃起不堅或早洩,妨礙性生活和諧。

●處理協調好人際關係、家庭關係和夫妻關係,保持心情舒暢,
努力營造溫馨、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幽靜的性生活環境。

●性生活要有規律。加強體育鍛煉,如散步、氣功等均有益於自
我身心健康和精神調節。偶然出現早洩或陽痿,女方應安慰、諒解、
關懷男方,溫柔體貼地幫助男方克服恐懼、緊張、內疚心理,切忌埋
怨、責怪男方。

第六節 家庭推拿,健康全家
世界上,與我們最親的是家人,最無私、最珍貴的情感是親情。
家人健康快樂、親情自然交融,是最和諧的家庭景象。家庭推拿方便
省時,在給家人帶來健康的同時,也增進了親情。學會家庭推拿,您
的家庭一定會更加健康、溫馨。

一 夫妻推拿按摩—夫妻間的溫馨互動
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辛苦工作了一天,疲憊的身軀需要溫暖的
棲息。現在很多白領夫妻都會選擇相互按摩來給心愛的對方放鬆身
體。花上十幾分鐘的時間,如同做遊戲一樣互動,既能起到保健舒緩
的作用,又能在溫馨浪漫的氣氛中增進夫妻間的感情,實在是件一箭
雙鵰的樂事。

晚餐後,先別忙著各自坐到電腦桌前娛樂,此刻可以放一些舒緩
的音樂放鬆神經,若再點燃一盞芳香精油燈則氣氛就更加浪漫溫馨
了。洗過澡後,先生換上寬鬆的衣服,平躺下來,放鬆全身。太太則
找一張凳子,坐在靠近先生頭頂的一方。

最開始先舒緩肩頸部的肌肉,用雙手在左側肩頸部位和手臂肩關
節處做推按,力度逐漸由輕到重,穩定操作。在此過程中,可詢問力
度是否得當,以隨時作出調整。待左側肩頸部緊張疲勞得到緩解後,
再用同樣的手法在右側肩頸部操作。

兩邊的肩頸部肌肉得到放鬆後,接著拿捏頸部肌肉,然後從頸部
順著脊柱往下拿捏至腰部。再用手掌推擦背部,或用拳頭沿著脊柱輕
輕捶打,然後在腰部推拿按揉。

充分放鬆軀體後,也別忽略疲勞的四肢。手臂的按摩可以從肩部
開始,用雙手從上到下用適度的力度拿捏,一直到手部;腿部也可以
用同樣的方法,從大腿一直拿捏到足部。接下來,則該輪到先生用同
樣的方法幫太太按摩了。

夫妻間平常的保健按摩不用過多講究手法,只要感覺舒適放鬆,
就是最適合的方式。夫妻按摩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具有省時、靈
活、方便的特點,對於保障夫妻雙方的健康以及增進夫妻感情方面具
有重要的作用。通過相互的體貼將愛的表達方式具體化,這是一種愛
的修煉。

通過按摩治療特定的疾病,夫妻按摩則有其獨特的優點。一些人
們認為難以啟齒的病症,比如陽痿、早洩、性冷淡、不孕不育等男科
和婦科病,夫妻按摩能起到按摩調理的效果和調節夫妻雙方感情的雙
重作用。針對功能性的慢性疾病或長期服藥的疾病,夫妻間能長期堅
持按摩,更能保證療效。此外,夫妻間還可以按摩敏感部位,如乳
房、會陰部穴位,避免了去醫院治療的尷尬。

據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夫妻間定期相互按摩能夠降血壓。研究人
員要求新婚夫婦每週相互按摩3次,每次30分鐘,經過對比實驗發現,
相互按摩的夫妻體內能消減壓力的後葉催產素水平明顯高於不相互按
摩的夫妻。

有那麼多好處,下班以後為什麼不嘗試一下呢?
二 推拿撫觸伴隨寶寶健康成長
每一個寶寶都是父母眼中的小精靈,他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寶寶健康成長的過程會給家庭帶來許多
歡笑,這一過程也會成為每一個家庭最美好的回憶。

對寶寶的推拿撫觸是一種溫暖的傳遞,更是一種愛的傳遞。推拿
能幫助寶寶加快新陳代謝,活動全身的肌肉,使肢體長得更健壯,身
體更健康;通過對寶寶皮膚的刺激,能使身體產生更多的激素,促進
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洩,加快體重的增長;推拿還能幫助寶寶睡
眠,減少煩躁情緒。同時,在推拿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親情,可以鼓勵
寶寶更積極地面對這個世界。
在中國,早在馬王堆出土的漢朝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給寶
寶進行推拿的記載;小兒推拿在明清以前已在民間廣泛流傳;至明
代,其獨特的治療體系已經形成,並廣泛運用於小兒臨床治療。發展
到今天,小兒推拿已成為被公認的安全有效、綠色保健治療方法。不
僅在寶寶生病的時候可以對症選用合適的推拿方法,平時經常給寶寶
做推拿還能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因為寶寶身體各個器官嬌嫩,給寶寶推拿的力度要輕,以免傷害
到寶寶嬌嫩的血管和淋巴管。由於所用的力度輕,所以很多時候給寶
寶推拿被稱作撫觸,系統化的撫觸在美國已成為照顧嬰兒的一項必不
可少的程序。

希望寶寶健康快樂成長的父母,會把寶寶送到專門的撫觸機構或
者請專門的撫觸師上門服務。其實,推拿很簡單,自己學會給寶寶推
拿撫觸,更能讓寶寶直接感受到父母真切的愛,讓寶寶與父母的情感
溝通更為順暢。

首先,給寶寶推拿的時候,要把寶寶放在安全的地方,最好把寶
寶放在比較寬的床上,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滾下來。選擇一個比較安靜
的環境,防止突發的噪聲驚嚇到寶寶。

給寶寶推拿最好每天1次,最佳推拿時間為餵奶1小時後,給寶寶
洗完澡後也是推拿的大好時機。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5~28℃,光線不要
太亮。推拿者不要留長指甲,接觸寶寶身體之前首先要讓自己的雙手
溫暖起來。

給寶寶推拿的動作大多是撫摩或輕柔地捏。捏的時候要輕,以免
傷害到寶寶。捏一下,手指要滑動一下,然後再捏一下。還需要注意
的是:小於6個星期的寶寶,1次推拿大約只需要10分鐘。在推拿過程
中,要注意用你的手輕輕撫摩寶寶的小臉、腹部和背,輕輕移動寶寶
臀部、大腿、小腿和胳膊皮膚下面的肌肉。

具體操作步驟:
1.先給寶寶做全身熱身動作。把寶寶的胳膊在胸前合攏又打開,再
把寶寶的小腿模擬走路的動作上下移動。這樣不僅能讓寶寶放鬆背
部,還能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讓寶寶聰明成長。

2.雙手分別從胸部的外下側向對側肩部輕輕按摩,然後由上而下反
覆輕撫寶寶的身體,這樣能使寶寶呼吸循環更順暢。

3.然後用一隻手輕輕握住寶寶的左手,將寶寶的胳膊抬起,用另一
隻手按摩寶寶左胳膊,從肩膀到手腕,然後到每一個手指,將他的手
掌和手指打開,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這樣可以增加寶寶上肢的靈活
性。

4.再輕輕地用整個手掌從寶寶的肋骨到骨盆位置按摩,用手指指腹
自右上腹滑向右下腹,再從左上腹滑向左下腹。腹部按摩能增強寶寶
腹部免疫力。

5.用一隻手扶著寶寶左腳踝,把左腿抬起,用另一隻手按摩寶寶的
左腿,從臀部到腳踝,然後用手掌撫摸寶寶的小腳丫,從腳後跟到腳
趾自下而上的按摩,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按摩腿腳能夠增強寶寶的
協調能力,使寶寶的肢體更靈活。

6.接下來按摩寶寶的後背。可以讓寶寶平躺,用一隻手托起寶寶的
臀部,另一隻手輕輕地從脖子慢慢向下揉搓寶寶的脊樑骨。背部按摩
有助於增強寶寶全身的免疫力。
在給寶寶做推拿按摩的時候,可以放一些輕音樂,同時輕聲細語
地跟他說話,“媽媽給你捏捏小腳丫”、“這是你的大拇指”……在
按摩的同時與寶寶說話能刺激寶寶大腦的發育,提高思維運轉能力。

但嬰兒推拿並不適合所有的寶寶,高熱、骨折、皮膚感染的寶寶
都不能做推拿按摩,患有其他疾病的寶寶是否能做推拿,應聽取醫生
的意見或者在嬰幼兒推拿方面的書籍指導下進行。

▲給寶寶推拿,傳遞溫暖,傳達關愛。
▲撫觸按摩讓寶寶健康成長。

三 孝心按摩助長壽,多給父母捶捶後背揉揉肩
世界上最愛我們的,是我們的父母,越大就會對父母無私的愛體
會得越深刻。然而,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在一天天衰老。看著
父母衰老的同時,你有沒有這樣問過自己:我們能為父母做點什麼?

也許在你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曾經試著在母親的背上東捏
捏、西捶捶,擺出一副專業按摩的架勢,想給辛苦操持家務的母親一
點舒緩。雖然那時的你,也許力氣很小,也許手勢根本就不對,但母
親還是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像真的頓時輕鬆起來了。

現在的我們,不再像童年那樣稚弱無力,此時我們可以去學習專
業推拿按摩手法,然後懷著赤子孝心,再次親手為父母做按摩,好好
體恤為我們辛苦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讓他們放下家事和心事,閉上
眼睛安心享受,從而獲得健康長壽。

通常情況下,老年人的身體各部分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勞損,肩
膀、頸椎、腰背等部位則更是“重症區”,輕者肌肉痠痛,或者運動
的幅度不能像原來那麼大了,勞損嚴重者會出現肢體“不聽使喚”的
問題。很多老年人還可能有頭痛、高血壓等疾病。此時針對各種不同
的狀況進行局部按摩,會有很好的預防和保健效果。

以下這些局部按摩,在閒暇的時候都可以抽出一二十分鐘的時間
為父母做做。

(一)頭部穴位按摩,能有效防治頭痛和高血壓
讓父親或者母親平躺下來,你則可以搬把椅子,坐在頭部那一側
的床邊,這樣按摩起來會比較順手,手肘也能在床上借力,讓按壓穴
位的力度可以更大一些。

1.先用兩根手指或三根手指的力量,按壓眉心處的印堂穴,隨後逐
漸向頭頂的百會穴方向移動手指,沿線持續輕輕地按壓或者揉壓,每
個點按壓5~10次。

2.再以同樣的手法,從眉毛中間的魚腰穴、太陽穴和兩耳耳尖這幾
個位置,分別向百會穴沿線按摩,每個點都按壓5~10次,這些穴道都
是互相對稱的,所以要用兩隻手一起按。

3.同樣的4條按摩“路線”,但這次採用拇指點壓手法,再次加強
對這些頭部穴位的按摩,這時可以用另一隻手扶住父親或母親的頭,
有助於增強點壓的力量。

4.從耳垂開始沿著耳郭,用兩根手指揉搓著按摩,重複5次左右。
此方法不僅能有效預防頭痛和高血壓,還能祛除額部的皺紋,延
緩衰老,讓父母的容顏重煥青春。

(二)肩頸部穴位按摩,舒緩疲勞益長壽

讓父親或母親坐在沙發或椅子上,你站在父親或母親的身後,操
作會比較順手。但當做到一些靠近頸部的按摩的時候,也可以讓父親
或母親俯臥在床上繼續操作。

1.雙手搭在雙肩上,用力捏起肩膀上的肌肉,儘量捏得深一些。這
種手法叫做“拿”,做10~20次,依父親或母親的滿意程度而定。

2把手掌倒過來,以拇指的力量點壓三組對稱的穴道,分別是頸椎
與肩膀中間部位的肩井穴、脊柱左右肩胛骨上側的曲垣穴和脊柱左右2
釐米凹窪中的定喘穴。每個點按壓10次左右。

3.以一隻手拇指的力量陸續點壓上述的所有肩部穴位,另一隻手扶
住背部,以平衡身體,加大按壓力度。

4.以一隻手的四根手指揉壓後頸部的風池穴和天柱穴,另一隻手的
手背擋住前額,這樣會感覺更舒服。

對於肩頸部的按摩,不僅能有效舒緩疲勞困倦,經常按壓肩頸部
的穴位,還能增進健康、有益長壽。

(三)背部按摩,增強免疫送健康
讓父親或母親俯臥下來,最好使用按摩專用的中空的“枕圈”墊
在頭下。如果沒有這樣的枕頭,也可以把毛巾疊起來墊在額頭下面。

1.兩隻手拇指用力在脊柱的兩側持續按壓,從頸部一直按到腰部,
每個點按壓5~10次。建議站在側方,比較容易流暢地完成整條線路的
點壓。

2.同樣在脊柱附近的肌肉上按摩,但這次用“撥”的手法,是用手
指和手掌力量將肌肉捏起然後前後揉撥。手掌儘量不要與肌肉產生摩
擦,要儘量捏實,每個位置5~10次。
3.接下來按摩接近體側的肌肉,從肩胛骨開始一路往下直到腰部都
要按摩到。注意要用兩隻手掌疊加起來按摩以加強按壓的力度,同樣
按壓5~10次。

4.最後做個舒緩按摩,兩隻手從背心處向兩個方向沿線快速移動著
按壓,背部的兩條“對角線”和沿著脊柱的一條直線都要按到,每條
線路按壓3~5次。

背部的按摩,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的運行,從而增強免疫力,
免疫力強大,身體自然健康平安。而健康平安,則是我們送給父母最
好的禮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