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评述

姓名:刘羽涵
学号:23047757G

前言

如果想要了解乃至研究道教,内丹学显然是绕不开的重点课题。本书作为研

究道教内丹学的专著,从道教发迹前的方术到道教自身的炼养方术与炼丹术,再

到佛学对道教的影响,从上述四个方面内容详实地梳理了内丹学理论从形成到完

善是如何吸纳百家之长的。

一、《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书成之背景

在导言中作者交代,其博士论文就是专门研究内丹学原理的,主要研究了内

丹学的根本精神和理论意义。而到了博士后阶段,作者决定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

对道教内丹学做更深入的研究——追溯其历史源流。但由于从客观的历史时间线

上考据道教内丹学的形成过程是十分困难的,一方面有关文献描述中多有臆测之

词,另一方面许多历史细节仍然有待发现,所以作者选择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

方法而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作系统的描述。而作者在本著中主要研究的问题在书名

中其实也作了展示,即主要论述内丹与“道家修道”、
“诸家方术”、
“外丹烧炼”、

“佛教禅学”在思想理论方面的联系与差异。

二、《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主要内容

在第一章的引言部分,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道教研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

题“道家与道教的关系”,并引用了许地山先生在《道教史》一书中的结论,然

后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道家不仅在理论方面对道教产生影响,

1
并且在具体的修道之层面其实也为道教指引了方向。因此作者认为,道家所言“修

道”与丹家所言“炼丹”在理论思想上存在联系,这也是本章主要讨论的内容。

在本章第一节中,作者主要阐述了“道”与“修道”的概念。当然,对于这一节

内容,笔者其实存在许多疑问与不同的意见。作者提出,
“道”不可以被对象化,

“道”的境界也不能言传身教,只能通过自身修行去体悟。作者还把老子的《道

德经》形容为是对“宇宙大道的吟颂的诗篇”1,认为老子不是在进行有逻辑的论

述,而只是描绘自己对“道”的主观体悟。笔者认为,这些论断有些过于主观。

无论是道家还是道教,都有一套自家对于“道”的体悟与理论体系,也有许多重

要的文献典籍,记载着圣人、祖师对“道”的真知灼见。正是因为存在着对“道”

的共识,方能存在不断传承的“道统”,组成“道家”、“道教”。所以笔者认为,

完整的“道”可以说不能被对象化,但是道家与道教对“道”的部分体悟显然是

可以被书写、被传承、被言传身教的。

而本章第二节作者则主要通过《道德经》以及《老子》、
《庄子》的文本分析

了老子、庄子有关修道的理论,认为其有关思想是道家修道思想的典范。本节内

容涉及到非常多的哲学思辨,阅读稍有难度。另外笔者认为,本节花大量的篇幅

分析老子、庄子有关“道”的理论,其实与本书主题“内丹”没有太大关联,倘

若抛开第二节内容,直接进行第三节的论述,研究内丹学对修道思想的继承,也

是不会影响本书理论框架的完整性的。

在第三节中,作者首先提出学界将老子、庄子的学问划为哲学领域而不愿从

宗教神学的角度解读,更有甚者认为“道教之推崇老庄,纯为依托依附,其精神

已去老庄甚远”2,而作者认为,从修道思想的角度看,内丹学与庄子和老子的

1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页 11。
2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
,页 37。

2
“道”存在内在的关联。这一点上笔者十分赞同作者的结论,也因此认为第三节

内容是第一章内容的核心与重点。可能是由于本书写作时间的原因,作者并没有

引用国外有关道教研究的著作。但是实际上作者的结论与许多外国道教学者的想

法是相似的。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对宗教的不同理解,外国的学者往往并不赞

同国内学界将道家归为哲学道教归为宗教这样泾渭分明的划分。当然,作者在本

书中主要将探讨的范围局限在“内丹学”的范畴。作者提出,内丹学继承老子的

思想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内丹学家用内丹的观点注释解读《老子》,另一

种则是内丹学本身在理论上就对《老子》进行了继承。对于第二种方式,作者主

要举北宋时期著名高道张伯端的《悟真篇》为例,指出《悟真篇》中有多章是直

接从《老子》中推演而出的3。

而后作者则论述了“修道”的“道”如何衍生出“神”与“气”,成为内丹

学修炼的重要元素,“神气”的出现也昭示着内丹学由修“道”向习“术”的方

向演进。结合第一节的内容,可以明白作者认为,原本道家追求的是无实体、无

法言传身教的“道”,而内丹学在继承了道家思想后,发明了修炼内丹的“术”,

追求通过“术”来入“道”。最后作者引用了许多内丹学相关道藏文献以说明其

“术”的原理与方法。而本章第四节则是将内丹修炼的“逆返成仙”、
“性命双修”

与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坐忘”进行比较,指出这些概念看似截然相反实则

内在存在相通之处。

第二章作者主要考据各种方术对内丹学产生了何种影响,并将本章中所论及

的“方术”分为了道教之前的古代方术(炼养术),以及道教内部的炼养方术。

古代方术方面,作者首先论述了方仙道“行气派”、
“房中派”、
“服食派”的炼养

3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
,页 38。

3
方术与内丹的渊源。结论方面,作者提出,“行气、房中之类的方术,在客观上

确与人体的精气神有关,一切内修方术都可存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内丹正是由古

代各种内修方术发展演变而来”4。笔者认为,作者的结论不大严谨,或者说,这

样论证出的“渊源”太过泛泛。的确中国古代方术与道家内丹学都是关注人体的

精气神,二者存在共通之处,但是很难说得上这算得上“渊源”,亦无法证明内

丹是由古代的内修方术演变而来的。而后作者梳理了“内丹”概念出现的源头,

认为前人将《行气铭》中的行气法以及《楚辞·远游》中的“游仙”思想与内丹学

联系在一起属于将内丹学的历史强行前推,并没有积极的学术意义。这一点笔者

十分认同作者的看法。

作者在本章第一节末尾分析了《黄帝内经》中有关精气神修炼的文献内容,

提出如果要在古代方术中寻找丹学思想的源头,《黄帝内经》是最合适的。本章

第二节则是讨论早期道教经典中与内丹学有关的方术,主要分析了《太平经》、

《老子河上公注》、
《老子想尔注》和《黄庭经》中有关人体的内修方术。第三节

则讨论了道教的养生方术如何演变为内丹术,作者主要提出了两种路径,一是道

教方术与外丹思想的交融,另一种则是各种内修方术逐渐融合成体系。第四节则

做了总结与整理,主要讨论了内丹如何吸收各方术之精华最后形成自己的系统。

第三章作者提出,想要考察内丹学的起源,必须要考虑到内丹与外丹的关系

5
,因此本章第一节主要以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为基础论述了外丹术的思想,另

外炼丹术放面还引用了赵匡华、陈国符等人的结论。第二节中作者提出,《周易

参同契》是联系内外丹的最主要的桥梁和纽带6,通过对《参同契》的成书背景、

4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
,页 73。
5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
,页 125。
6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
,页 135。

4
主要内容的考据,论述了此书对内丹学理论的影响。第三节则从理论、实践和历

史三个层面论述外丹理论逐渐被内丹学吸纳融合的过程。第四节则主要讨论了外

丹没落内丹学兴起的过程及其原因。

第四章作者主要论述了佛学思想对内丹学在理论基础、修行功夫和解脱观念

方面的影响。其中第二节和第三节主要讨论了佛教对于肉身与精神方面与道教不

同的看法以及其“明心见性”、
“顿悟成佛”等佛家思想对内丹学的影响,第四节

则讨论了佛道思想的相通、交融之处。综上,第四章论述的重点是基于佛教与道

教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解脱”的境界,又因早起道教追求肉体的长生不死,

并由此追求外丹术(炼丹术),再到后来受佛教“有生为空幻”,“忘身以济物”

7
,以及轮回观念的影响,虽然仍坚持“神形合一”的核心观念,不过已经发生了

转变,体现在内丹学上则是“形化气,气化神,神还虚”这样的修炼过程。总之,

作者通过第四章的论述说明了佛学思想对内丹学的发展造成了影响是毋庸置疑

的事实。

三、结语

笔者注意到,作者为本书设置的结构可以说是十分工整,共四个章节,每个

章节都下设四小节,并前设引言后接结论。这样的结构固然十分清晰,不过笔者

认为像第一章的第一节《修道之概念及其意义》与第四章的第一节《佛道关系略

叙》其实与本书主旨内丹学的关系并不大,所以读起来略显冗余。除此之外,不

得不说这是一本全面了解道教内丹学的好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

参考文献

戈国龙,
《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7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 修道·方术·炼丹·佛学》
,页 19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