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3

國立體育大學

競技學院
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棒球打擊技術在重心轉移與肘關節運動學之探討

The analysis of weight transfer and elbow


kinematic in Baseball batting technique

指導教授:湯文慈 博士
研 究 生:邱敏舜 撰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國立體育大學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致 謝 詞

棒球,它讓我完成了我人生當中許多的夢想,更改變了我的一生。感謝這一
路走來曾經幫助我、照顧我、提攜我的貴人,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在此,
感謝你們。
在職求學期間,感謝龔榮堂總教練的賞識與信任並給予空間與發揮的舞台,
讓我得以站上國際的舞台,為國爭光並在台灣棒球歷史留名。也感謝指導教授湯
文慈老師的鞭策與悉心指導,讓我能順利畢業。在此,要特別、特別、特別(因
為很重要,所以要講三遍)感謝鴻宗穎學長,感謝您在課業上的提攜與指導以及
在撰寫論文期間與我無數次的 Meeting,沒有您的協助與幫忙,我可能還畢不了
業,在此再次的向您表達感謝之意。也感謝力學組的學長、姐的熱心協助與指導。
此外,也要感謝我親愛的媽媽,感謝您讓我能選擇我要走的路,您的支持與
鼓勵是我努力向上的動力。最後要感謝我的女朋友,謝謝妳對我的包容、關心、
支持、陪伴與照顧,我會持續努力並帶妳走向紅毯的那一端。

I
棒球打擊技術在重心轉移與肘關節運動學之探討

摘 要

本研究主要針對棒球打擊動作在不同期別之上肢肘關節、三維地面反作用力
及重心轉移的特徵進行分析探討,以期找出轉換期、加速前期、加速後期與餘勢
期的差異。受試者為 14 位優秀大專甲組成棒的選手,使用固定球座擊球,且擊
球位置之擺設為個人認知的最佳擊球位置,並使用 Motion Analysis System 與
AMTI 三軸測力板分別針對不同期別的擊球動作過程中進行運動學、動力學的參
數測量。運動學資料以動作分析系統的 Cortex 套裝軟體進行反光球軌跡平滑處
裡(Smoothing),測力板資料以 Cortex 套裝軟體輸出,求取受試者於各個揮擊
分期的過程中測力板合力的最大作用力值。所求取的值以體重進行標準化後,再
求取每次揮棒的平均值。統計分析利用 SPSS for Windows 14.0 統計套裝軟體計
算每組參數均計算其平均值 ± 標準差再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one-way
ANOVA, repeated measures) 來分析不同期別是否達到顯著差異。顯著水準訂為
α=.05。若達顯著,則利用杜凱法(Tukey)進行事後比較。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分
析三維地面反作用力及肘關節不同期別之差異性。顯著水準訂為 α=.05。研究
結果經過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得知:1、軸心腳 X 軸向的地面反作用力於各時期
均無顯著差異,跨步腳於轉換期、加速前期與加速後期達顯著差異。2、軸心腳
Y 軸向的地面反作用力僅於轉換期無顯著差異,而跨步腳則在轉換期、加速前期
達顯著差異。3、軸心腳 Z 軸向的地面反作用力於加速後期與餘勢期無顯著差異,
軸心腳僅於餘勢期無顯著差異。4、加速後期時,軸心腳與跨步腳重心前後比例
為 1:6.1;轉換期與餘勢期,軸心腳與跨步腳重心前後比例為 1:1 與 1:2。5、
在轉換期與加速前期時,前導手與後推手之肘關節角度並無太大的變化;在加速
後期時,後推手關節角度為 90 度。

關鍵詞:球座打擊、地面反作用力、軸心腳、跨步腳

II
The analysis of weight transfer and elbow kinematic in
Baseball batting technique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 on elbow
kinematics, ground reaction force(GRF), and weight transfer to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in transition phase, first acceleration phase, second acceleration phase, and follow
through phase between baseball batting. 14 elite collegiate male baseball players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All subjects performed the stationary tee-batting and the
location of bat-ball contact was suitable for each subject. The parameters of
kinematics, kinetics of swing were capture by Motion Analysis System and AMTI
force plate system. The data processing by Cortex software was used to output the
raw data, smoothing data, and normalize data of motion system and force plate system.
All statistical and differenc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with SPSS for Windows 14.0
software.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peated measures one-way ANOVA was
performed for GRF,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elbow, movement time of each phase.
Post hoc tests by Tukey test. For independent t-test was performed for the difference
in GRF between stride and pivot foot, angular displacement between leading and push
arm. A significance level of .05 was adop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1. The GRF of
x-axis performed by pivot foo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between each phase, but
significantly between transition, first acceleration, and second acceleration phase in
stride foot. 2. The GRF of y-axis performed by pivot foot were significantly between
first acceleration, second acceleration, and follow through phase. In addi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between transition and first acceleration phase in stride foot. 3. The
GRF of z-axis performed by pivot foo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between second
acceleration, and follow through phase, but significantly between transition, first
acceleration, and second acceleration phase in stride foot. 4. The proportion of pivot
and stride foot were 1:1 at transition phase, 1:6.1 at second acceleration phase, and
1:2 at follow through phase. 5.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elbow of leading and
push arm were not change a lot between transition, and first acceleration phase. The
angular of push arm was performed 90° at second acceleration phase.

Key words: tee-batting, ground reaction force, pivot foot, stride foot

III
目 錄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1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第五節 名詞解釋及操作性定義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棒球打擊動作重心轉移 ........................................................................... 6

第二節 棒球打擊動作肘關節角度變化 ............................................................... 7

第三節 文獻總結 ..................................................................................................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9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9

第二節 實驗日期與地點 ....................................................................................... 9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 10

第四節 實驗設計 ................................................................................................. 12

IV
第五節 實驗步驟 ................................................................................................. 1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6

第七節 統計分析 ................................................................................................. 17

第肆章 結果........................................................................................... 18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 ..................................................................................... 18

第二節 打擊動作之動力學參數 ......................................................................... 20

第三節 打擊動作之運動學參數 ......................................................................... 45

第伍章 討論........................................................................................... 48

第一節 棒球打擊動作動力學特徵探討 ............................................................. 48

第二節 棒球打擊動作運動學特徵探討 ............................................................. 49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 50

第一節 結論 ......................................................................................................... 50

第二節 建議 ......................................................................................................... 50

參考文獻................................................................................................... 51

V
表 目 錄
表 3-1 反光球黏貼位置與名稱及說明 ................................................................... 15

表 4-1 受試者基本資料 ........................................................................................... 19

表 4-2 各時期軸心腳與跨步腳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 21

表 4-3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比較 ........................................................... 22

表 4-4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小值比較 ........................................................... 22

表 4-5 各時期軸心腳與跨步腳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 25

表 4-6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比較 ........................................................... 26

表 4-7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小值比較 ........................................................... 26

表 4-8 各時期軸心腳與跨步腳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 29

表 4-9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比較 ............................................................ 30

表 4-10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小值比較 .......................................................... 30

表 4-11 各時期軸心腳與跨步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 ......................................... 33

表 4-12 地面反作用力合力最大值比較 ................................................................. 34

表 4-13 地面反作用力合力最小值比較 ................................................................. 34

表 4-14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 X 軸向地面反作用力差異比較 ................................ 37

表 4-15 X 軸向軸心腳與跨步腳於各期別比例分配 ............................................. 38

表 4-16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 Y 軸向地面反作用力差異比較 ................................ 39

VI
表 4-17 Y 軸向軸心腳與跨步腳於各期別比例分配 ............................................. 40

表 4-18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 Z 軸向地面反作用力差異比較 ................................... 41

表 4-19 Z 軸向軸心腳與跨步腳於各期別比例分配 ................................................. 42

表 4-20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差異比較 ....................................... 43

表 4-21 軸心腳與跨步腳於各期別比例分配 ........................................................... 44

表 4-22 各時期前導手推送手肘關節角度 ............................................................... 45

表 4-23 前導手與推送手之肘關節角度差異比較 ................................................... 46

表 4-24 各時期動作時間 ........................................................................................... 47

VII
圖 目 錄
圖 1-1 揮棒擊球動作分期 ......................................................................................... 4

圖 1-2 跨步腳 ............................................................................................................. 4

圖 1-3 軸心腳 ............................................................................................................. 4

圖 1-4 地面反作用力之座標圖 ................................................................................. 5

圖 3-1 測力板 ........................................................................................................... 10

圖 3-2 紅外線攝影機 ............................................................................................... 11

圖 3-3 動作分析系統操作介面 ............................................................................... 11

圖 3-4 實驗流程圖 ................................................................................................... 13

圖 3-5 反光點黏貼位置 ........................................................................................... 16

圖 3-6 揮棒擊球動作分期 ....................................................................................... 17

圖 4-1 X 軸向之軸心腳與跨步腳地面反作用力 ................................................... 23

圖 4-2 12 位受試者軸心腳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 23

圖 4-3 12 位受試者跨步腳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 24

圖 4-4 Y 軸向之軸心腳與跨步腳地面反作用力 ................................................... 27

圖 4-5 12 位受試者軸心腳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 27

圖 4-6 12 位受試者跨步腳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 28

圖 4-7 Z 軸向之軸心腳與跨步腳地面反作用力 .................................................... 31

VIII
圖 4-8 12 位受試者軸心腳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 31

圖 4-9 12 位受試者跨步腳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 32

圖 4-10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 ..................................................... 35

圖 4-11 12 位受試者軸心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 ................................................ 35

圖 4-12 12 位受試者跨步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 ................................................ 36

IX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棒球是一項結合傳、接、打、跑、守,複雜有趣又需要高度技術的運動。

棒球比賽中,由攻擊(打擊、跑壘)與防守(投擲、守備)兩種模式交互進行,當主

審尚未宣判比賽勝負前,攻、守雙方仍各自保有獲勝的契機。然而不管是投手

戰亦或是打擊戰,最後兩方都仍需由得分的多寡來決定該場比賽最後的勝負結

果。在棒球比賽中,能否得分的關鍵在於打擊者攻擊的串聯與連續安全上壘,

拙於打擊的球隊是不易獲得最終的勝利(楊賢銘,1995)。因此,打擊的優劣是

球賽勝負的主要關鍵。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棒球打擊技術是所有運動項目中最難執行的技巧之一(DeRenne et al, 2008 ;

DeRenne, 2007 ; Race, 1961)。打擊者若能在十次的打擊機會中,三次有效成功

的揮擊出安打,即被認定為優秀的打擊者。然而,在棒球運動中以一個 140Km/hr

的直球為例,投手將球投出瞬間,經過 18.44m 的飛行距離到達本壘板上方,

只需 0.42 秒的飛行時間。打擊者需在時間內完成跨步、軀幹旋轉與揮擊動作,

所有動作皆建立於一精密、快速回饋系統之基礎上(Allen, 1990)。

打擊技術過程是由一連串身體動作過程所組成,依次為站立姿勢、重心轉

移、跨步、揮擊、餘勢…等(楊清瓏,1997)。打擊動作是透過下肢、軀幹、上

肢相互間協調所產生動力鏈(kinetic chain)的運動表現。打擊揮棒過程中,力量

1
產生的根源來自於身體下肢,而下肢動作可區分為軸心腳與跨步腳,藉由跨步

腳腳掌拇指內側與膝關節內收對地面施予力量,獲得地面反作用力來轉移軸心

腳臀部旋轉上肢帶動揮棒,整個過程就是打擊揮棒之動力鏈。一般而言,人體

動作的產生是導因於對外在環境施予一力量,打擊者就是藉由跨步方式施予地

面的力,來帶動身體肢段的移動,而此力量的反應就稱為地面反作用力。地面

反作用力對於打者在打擊期間身體和球棒的旋轉、力量的轉移非常重要。因此,

對於瞭解整個打擊動作的系統及有關打擊期間地面反作用力層面是相當重要的

(Messier & Owen,1985)。另外,身體各部位之關節角度變化也會影響整個揮

棒過程的流暢性與力量釋放。

肘關節是主導上肢動作的主要大關節之一,上肢運動技能、技巧和力量表

現大都必須依靠肘關節來完成。從七名少棒選手揮棒擊球瞬間肘關節角度的訓

練前後顯示後手肘角度位於 100 度至 110 度時,亦能產生最大力量(張茂三,

2002)。Welch(1995)在棒球打擊動作研究中發現,在球棒與球接觸瞬間肘關節

伸展角度為前導手 113 度、推送手 97 度。但過去的研究主要針對部份技術做個

別的探討分析,因此探究重心轉移與肘關節的關係是本研究將探討的重點所在。

由以上論述可知,在高失敗率、肌肉神經快速反應動作、決策與身體各條

件因素之間的聯繫配合與協調的打擊技術中,能有效、正確地完成打擊技術動

作實為不易。擔任棒球教練工作以來,期間參與數次棒球技術研習與國外訓練

觀摩,觀察台灣棒球選手對於打擊技術動作中,揮棒動作模式的聯結運用與國

外打者有明顯落差,從揮棒速度、擊球力道與飛行距離均可看出差異之處。因

此探究棒球打擊技術中運動學與動力學之相互關聯性有其必要之處。也可提供

棒球教練於教學上的參考依據。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棒球打擊動作之上肢肘關節、三維地面反作用力及

重心轉移特徵變化。本研究將棒球打擊動作階段劃分為:轉換期、加速前期、加

速後期與餘勢期等四個主要階段來進行研究,其主要目的如下:

一、 棒球打擊動作在各時期於軸心腳與跨步腳之三維地面反作用力及重心轉移

特徵變化,及上述參數於各時期之最大變化量。

二、 棒球打擊動作在各時期上肢肘關節角度變化及各時期之最大變化量。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國內大專甲組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受試選手主要守備位置為捕

手、內野及外野,且半年內均無任何開刀、受傷記錄。實驗參與者均受過五年

以上正規棒球技術訓練。本實驗場地為室內實驗室,且需使用測力板及 3-D 動

作分析系統擷取力學與運動學參數,參數收集過程受試者無法穿著釘鞋及球

衣,因此與實際比賽之擊球過程有所差異。

3
第五節 名詞解釋及操作性定義

一、 動作分期:

參考 Escamilla (2009a)的打擊動作分期,再依據實驗的需要進行修改成以下分

期:

(一) 轉換期:從準備擊球動作開始至跨步腳尖著地瞬間及肘部開始向前揮動。

(二) 加速前期:肘部開始向前揮動至軸心腳腳尖與地面接觸扭轉開始。

(三) 加速後期:軸心腳腳尖與地面接觸扭轉開始、肘部開始向前加速至擊球接

觸瞬間。

(四) 餘勢期:球離開球棒瞬間至離棒後 0.4 秒。


A B C D E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圖 1-1 揮棒擊球動作分期

二、 跨步腳 : 在打擊過程中(以右打者為例),左腳為跨步腳(圖-1-2)。

三、 軸心腳 : 在打擊過程中(以右打者為例),右腳為軸心腳(圖 1-3)。

圖 1-2 前跨腳 圖 1-3 軸心腳

4
四、 肘關節角度 : 各時期前臂與上臂之夾角的相對角度變化程度。

五、 三維地面反作用力:量測各腳站立於測力板所得之三軸地面反作用力。X

軸平行於選手打擊方向,Y 軸垂直於投手打擊方向,Z 軸為正交於 X 軸與

Y 軸。

X
Y

圖 1-4 地面反作用力之座標圖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將針對棒球打擊動作轉換期、加速前期、擊球接觸—餘勢期之重心

轉移變化與上肢肘關節角度變化之動作特徵進行分析探討,因此本章將以重心

轉移與肘關節兩大主題進行文獻探討 :

一、 棒球打擊動作重心轉移。

二、 棒球打擊動作肘關節角度變化。

三、 文獻總結。

第一節 棒球打擊動作重心轉移

保持打擊動作的重心平衡與身體節奏是整個揮擊動作的第一要件。過度的

身體晃動有礙於對來球的視野判斷,更不利於身體各肢段的牽引聯結,導致無

法將力量做有效的傳遞。打擊重心的轉移關係著力量能否有效的透過球棒傳遞

於球之上,進而發揮最大效能。Breen(1967)發現高技巧打者在旋轉期將重量轉

移到前腳。Hay(1978)則認為在旋轉期重量應大部份集中在後腳,如果越多的重

量集中在前腳,會造成後腳更高程度的伸展和髖部較低程度的旋轉。而

Messier(1985)研究結果發現,女子快壘打者將重量從後腳轉移到前腳,在擊中

球瞬間,後腳與前腳之垂直力量比值為 1:3.67。(Welch,1995)在棒球打擊動

作研究中指出,揮棒時軸心腳與跨步腳著地時,重心前後比例為 1:2,而球棒

與球接觸瞬間,重心前後比例為 1:4.8。 (Katsumada,2007)打擊動作協調模式

研究中指出,揮擊加速時期軸心腳與跨步腳比例分配為 1:4.8,但擊球瞬間的重

心分配又回到 1:2.7。 Baseball Skills 編著於 2008 年指出美日頂尖之優秀打擊

者在揮棒過程中身體旋轉軸心都幾乎保持一直線,顯示出這些頂尖打者在揮擊

6
時重心都保持的很好,沒有太大的重心偏移。

第二節 棒球打擊動作肘關節角度變化

人體關節會產生運動,主要是因為一條肌肉或一群肌肉跨過關節而造成,

肌肉一旦收縮,跨過的關節成為環節,同時產生屈、伸運動,構成複雜的運動

單位,成為所謂的動力鏈(Kinetic chain)。因此運動過程中,當肌肉收縮時,對

於關節旋轉中心而言,肌肉牽動關節是因為槓桿作用而產生不同的關節角度形

成力量表現不同的現象。肘關節是主導上肢動作的主要大關節之一,上肢運動

技能、技巧和力量表現大都必須依靠肘關節來完成。棒球運動中,在投擲與打

擊的技術過程裡肘關節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失去肘關節的功能,便無法完成

其動作。林武城(2004)針對五名職棒選手使用抬腿擊球方式的研究中指出,前

手肘於擊球瞬間的角度為 169 度。周家穎、王慧、趙果豐(1996)認為打擊動作

於擊球瞬間,後手肘伸展角度愈直,其效果愈差。從七名少棒選手揮棒擊球瞬

間肘關節角度的訓練前後顯示,肘關節伸展角度由 137 度增加到 164 度。後手

肘角度位於 100 度至 110 度時,亦能產生最大力量(張茂三,2002);Welch(1995)

在棒球打擊動作研究中發現,左、右手肘關節在轉換期與加速前期伸展角度變

化不大(85-70,123-124 度),而在球棒與球接觸瞬間肘關節伸展角度為(37,53

度)。

Escamilla et al.(2009)於打擊握棒效能研究結果指出,一般打擊者在揮棒過

程中轉換期、加速前期與加速後期左手肘伸展角度為(57 - 66 -18 度)右手肘伸展

角度為(129 - 131 - 54 度)。而過去研究中早已發現關節產生最大力量或速度時

的關節角是在接近中間的角度(林昭宏等人,1995;賴平常、相子元,2000)。

7
第三節 文獻總結

棒球打擊動作揮棒時,跨步腳著地時,重心前後比例為 1:2 至 1:4.8,而球

棒與球接觸瞬間,重心前後比例為 1:2.7 至 1:4.8。重心轉移的分配會因不同打

擊型態而有所差異。棒球打擊動作揮棒時,轉換期與加速前期左、右手肘關節

伸展角度變化不大,而在球棒與球接觸瞬間左、右肘關節伸展角度為(左 : 137

-164 度;右 : 100 - 110 度)。綜觀上述文獻發現,國內大部份研究主要只針對

擊球瞬間的重心轉移與肘關節角度最大值進行研究分析。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共徵召 14 位大專甲組棒球運動選手,全體受試者均有打擊練習之經

驗,且於比賽中是以野手身分上場為主,並能執行穩定擊出固定式球座擊球之

動作。

選手參與實驗前均需詳閱受試者須知,並由研究者告知實驗流程和注意事

項,之後再請受試者簽署同意書。所有受試者在實驗前六個月內無任何骨骼、

關節、韌帶、肌肉等病史,且有規律進行棒球打擊技術之訓練。

第二節 實驗日期與地點

一、 實驗時間:

(一) 預備實驗時間:民國 103 年 2 月至 3 月。

(二) 正式實驗時間:民國 103 年 3 月至 4 月。

二、 實驗地點:

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運動生物力學暨動作診斷實驗室。

9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本研究進行的測試包含擊球時地面反作用力量測與固定球座擊球動作影像

擷取。兩種測試所需的儀器詳述如下。

一、 擊球時地面反作用力量測之儀器設備

AMTI 三軸測力板(Model BP600900 & BP300600, AMTI, Watertown,

MA):共兩套測力板固定於地板上,以 1000Hz 的擷取頻率取樣,放大倍

率設定為 4000,在進行擊球動作時,一腳踩踏於一套測力板上。並與 Motion

Analysis System 同步收集各腳之上下、前後、左右之地面反作用力,用

以計算雙腳個別之地面反作用力。

圖 3-1 測力板

二、 固定球座擊球影像擷取之儀器設備

(一) Motion Analysis System 動作分析系統(Eagle Cameras; Motion Analysis,

Inc., Santa Rosa, CA., USA),除主機與顯示器外,有 9 台紅外線攝影

機(圖 3-2),攝影機的取樣頻率設定為每秒鐘擷取 250 張影像,快門

設定為 1/1000。另外還有黏貼式反光球(markers),攝影機可以紀錄

反光球移動的軌跡,且機內裝有可將影像訊號轉換成電子訊號之高穩

10
定性的感測器。

圖 3-2 紅外線攝影機

圖 3-3 動作分析系統操作介面

11
(二) 球棒:全體受試者均使用相同的球棒擊球,長度約為 84 公分(約 33

英吋),重量約為 850 公克(約 30 盎斯),且符合棒球規則之規定。

(三) 固定式打擊球座:可依選手之身高、站位調整球座放球位置的高低,

或底座在地面上的位置,讓球在空間中之位置符合研究中好球帶之擊

球位置。

(四) 棒球:為大專甲組棒球聯賽所使用之棒球,且符合棒球規則之規定。

(五) 擊球擋網:為高度 2.5 公尺、寬度 2.5 公尺之圓形護網,作為受試者

擊球之目標,並防止擊出之棒球反彈擊中人員及器材。

第四節 實驗設計

本研究為單次檢測實驗,進行擊球實驗前受試者至少要有兩個小時的靜態

休息,以避免任何疲勞影響擊球表現。所有受試者均進行固定球座擊球,且擊

球位置之擺設為個人認知的最佳擊球位置,且全體受試者均須完成六次成功的

擊球。若有失敗的擊球則不進行分析。

12
第五節 實驗步驟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本研究的實驗步驟(圖 3-4)分述如下:

填寫受試者資料

說明實驗目的與流程

準備活動與儀器校正

擊球地面反作用力資料收

集、球座擊球影像擷取

資料處理與分析

圖 3-4 實驗流程圖

一、 填寫相關資料:

請受試者填寫同意書,詢問身心健康狀況作為是否適合參加測驗,並

詳細填寫個人基本資料表。

二、 說明實驗目的與流程:

將研究目的及測試要點清楚的向受試者說明,使受試者充分的瞭解實

驗內容,並說明實驗流程步驟,讓受試者能全心全意的參與實驗相關之測

試,並使整個實驗更為流暢。

三、 準備活動與架設儀器:

13
為了能使受試者在實驗中,有最佳的表現和避免發生運動傷害,在實

驗前,均要求受試者進行足夠(最少十分鐘)的熱身運動,包括全身性伸

展活動、練習測試動作等;在此同時,研究者將各個測量儀器與設備架設

佈置完成,並進行功能性測試和校正,以減少測量儀器所產生之誤差。

四、 實驗步驟:

本研究實驗同時進行擊球時之地面反作用力資料收集與擊球影像擷

取,以測力板系統、動作分析系統收集固定式球座擊球之雙腳地面反作用

力、動作特徵。

(一) 測力板系統、動作分析系統

實驗之前請受試選手僅穿著運動緊身褲,以利黏貼反光球,反光球的

黏貼部位是修改 Motion Analysis System 所建議之 Helen Hays 定義之黏貼

位置(表 3-1 及圖 3-6),共採取 48 個反光球。進行揮擊實驗時,受試者

的跨步腳與軸心分別踩踏於不同的測力板上。正式實驗時,受試者以自己

習慣之擊球方式進行揮擊,共進行 6 次成功之擊球。

每位受試者依本身之打擊習性調整擊球座之高低位置,此時球的位置

必須在棒球規則所判定的好球帶之內,比照打擊練習的模式揮擊放置於球

座上的球,實施 6 次認真且完整的打擊動作。被擊出之球必須為飛向前方

3 公尺目標球網之平飛球,且擊中球網正中央 1 公尺 * 1 公尺的區域中,

才屬成功之擊球。

14
表 3-1 反光球黏貼位置與名稱及說明

位置名稱 說明 位置名稱 說明

F. head 前額 L. PSIS 左髂後上脊

B. head 頭後側 R. PSIS 右髂前上脊

L. head 頭左側 R. thigh 右大腿

R. head 頭右側 R. knee 右膝外側

C7 第七頸椎 R. knee med. 右膝內側

R. shoulder 右肩峰 R. shank 右小腿

R. biceps 右上臂 R. ankle 右踝外側

R. elbow 右肘外側 R. ankle med. 右踝內側

R. elbow med. 右肘內側 R. heel 右腳跟

R. forearm 右前臂 R. toe 右腳尖

R. ulna 右腕尺側 L. thigh 左大腿

R. radius 右腕橈側 L. knee 左膝外側

Offset 辨識左右側 L. knee med. 左膝內側

L. shoulder 左肩峰 L. shank 左小腿

L. biceps 左上臂 L. ankle 左踝外側

L. elbow 左肘外側 L. ankle med. 左踝內側

L. elbow med. 左肘內側 L. heel 左腳跟

L. forearm 左前臂 L. toe 左腳尖

L. ulna 左腕尺側 Bat 1 球棒握把

L. radius 左腕橈側 Bat 2 球棒遠端

L. ASIS 左髂前上脊 Bat 3 球棒遠端

R. ASIS 右髂前上脊 Ball 棒球

15
圖 3-5 反光點黏貼位置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主要觀察的資料為:揮擊動作之地面反作用力與擊球動作運動學參

數,並以 Cortex 電腦套裝軟體分別進行資料收集、處理與分析。

一、 揮擊動作運動學資料

運動學資料以動作分析系統的 Cortex 套裝軟體進行反光球軌跡平滑處

裡(Smoothing)
,平滑處理以低通濾波(low-pass Butterworth filter)處理,

截止頻率為 12Hz。分析的影像是擷取跨步腳腳尖著地瞬間開始,至球棒與

球接觸延伸之後的 0.5 秒結束。計算出揮棒擊球各個動作分期的時間、三

維地面反作用力及重心轉移的峰值變化及不同揮棒時期之肘關節角度變

化。揮棒動作分期之敘述如下(圖 3-6):揮擊動作時間點的部份,A 準備

擊球動作;B 為跨步腳腳尖著地瞬間及肘部開始向前揮動;C 為軸心腳腳

尖與地面接觸扭轉瞬間及肘部開始向前揮動加速;D 擊球瞬間;E 動作結

束。揮擊動作時間分期的部份,準備動作為 A 之時期;轉換期為 B 之時期;

加速前期為 C 之時期;加速後期為 D 之時期;餘勢期為 E 之時期。

揮棒期(swing)表示由 A 至 E 之時期(Escamilla, et al. 2009a)。

16
A B C D E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圖 3-6 揮棒擊球動作分期

二、揮擊動作地面反作用力資料

測力板資料以 Cortex 套裝軟體輸出,求取受試者於各個揮擊分期的過

程中測力板合力的最大作用力值。所求取的值以體重進行標準化後,再求

取每次揮棒的平均值。

第七節 統計分析

本研究將原始資料依統計軟體所需之格式登錄,並將各項測驗所得之數據

資料,利用 SPSS for Windows 14.0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一) 每組參數均計算其平均值 ± 標準差再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one-way

ANOVA, repeated measures) 來分析不同期別是否達到顯著差異。顯著水準

訂為 α=.05。若達顯著,則利用杜凱法(Tukey)進行事後比較。

(二) 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三維地面反作用力及肘關節不同期別之差異性。顯

著水準訂為 α=.05。

17
第肆章 結果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棒球打擊動作之三維地面反作用力及重心轉移特徵

變化及各時期之最大變化量及肘關節角度變化及各時期之最大變化量。同時探

討打擊動作過程中,各時期在重心轉移與肘關節角度之變化,對於打擊效能的

影響。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

受試者為大專甲組棒球隊野手共 14 位,在研究進行中因部份選手受傷、休

學之故,因此本研究共擷取 12 位受試者的資料進行分析。本實驗 12 位受試者

中有 3 位左打者與 9 位右打者,受試者基本資料如表 4-1。

18
表 4-1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年 齡 身 高 體 重 球 齡 守 備
編 號 投 / 打
(歲) (公 分) (公 斤) (年) 位 置

1 19 175 73 10 右 / 左 外野

2 19 183 80 8 右 / 右 外野

3 20 173 70 13 右 / 右 內野

4 19 180 70 10 左 / 左 外野

5 20 177 66 12 右 / 右 外野

6 21 170 65 7 右 / 右 內野

7 19 176 86 12 右 / 右 捕手

8 21 178 75 10 右 / 右 外野

9 20 177 78 12 右 / 右 內野

10 19 178 80 8 右 / 右 內野

11 20 180 97 10 右 / 左 內野

12 20 175 68 10 右 / 右 內野

平均值 19.75 176.83 75.67 10.17

±標準差 ±0.75 ±3.43 ±9.26 ±1.85

19
第二節 打擊動作之動力學參數

一、三維地面反作用力峰值

受試者的打擊動作軸心腳與跨步腳之三維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於各期別特徵

變化及最大變化量,如表 4-2 至表 4-13 所示。

20
表 4-2 各時期軸心腳與跨步腳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Mean±SD)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F 檢定 p值
(I) (II) (III) (IV)

軸心腳地
343.83 341.83 82.67 85.58
面反作用 5.377 .003
±337.58 ±265.55 ±107.06 ±56.85
力最大值

跨步腳地
398.67 626.75 509.92 232.00
面反作用 22.157* .000
±147.32a ±119.44bc ±127.39d ±94.79
力最大值

軸心腳地
73.92 -79.00 -11.25 -27.08
面反作用 0.588 .626
±443.54 ±344.15 ±96.50 ±67.30
力最小值

跨步腳地
-6.58 362.42 232.67 -19.17
面反作用 34.486* .000
±65.91 a ±133.48 bc ±93.95 de ±132.89
力最小值

單位:牛頓

*表示 p<.05

註:a 表示 I>IV;b 表示 II>I;c 表示 II>IV;d 表示 III>IV;e 表示 III>I。

21
表 4-3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比較

轉換期(I) 加速前期(II) 加速後期 III) 餘勢期(IV)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最大 343.83 398.67 341.83 626.75 82.67 509.92 85.58 232.00

值 ±337.58 ±147.32 ±265.55 ±119.44 ±107.06 ±127.39 ±56.85 ±94.79

最大

變化 54.84 284.92 427.25 146.42

比例 1:1.16 1:1.83 1:6.17 1:2.71

單位:牛頓

表 4-4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小值比較

轉換期(I) 加速前期(II) 加速後期(III) 餘勢期(IV)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最小 73.92 -6.58 -79.00 362.42 -11.25 232.67 -27.08 -19.17

值 ±443.54 ±65.91 ±344.15 ±133.48 ±96.50 ±93.95 ±67.30 ±132.89

最大

變化 80.5 441.42 243.92 7.91

比例 1:-0.09 1:-4.59 1:-20.68 1:0.71

單位:牛頓

22
預備加速期 加速期 擊球接觸期 餘勢期
700

600

500
X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牛頓)

400

軸心腳
300
跨步腳

200

10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100
時間(秒)

圖 4-1 X 軸向之軸心腳與跨步腳地面反作用力

800 擊中球

600

400
軸心腳X軸向地面反作用力(牛頓)

20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200

-400

-600

-800

-1000
時間(秒)

圖 4-2 12 位受試者軸心腳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23
擊中球
1000

800

600
跨步腳X軸向地面反作用力(牛頓)

400

20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200

-400
時間(秒)

圖 4-3 12 位受試者跨步腳 X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24
表 4-5 各時期軸心腳與跨步腳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Mean±SD)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F 檢定 p值
(I) (II) (III) (IV)

軸心腳地面反 -57.67 -3.67 118.83 189.33


18.591* .000
作用力最大值 ±120.99 ±72.53a ±73.56bc ±86.36de

跨步腳地面反 269.33 282.33 89.83 36.25


5.210* .004
f g
作用力最大值 ±262.52 ±238.25 ±91.09 ±98.70

軸心腳地面反 -299.67 -183.83 -8.33 39.25


29.390* .000
作用力最小值 ±148.28 ±82.33 ±78.23 bc ±73.48 de

跨步腳地面反 22.25 -32.75 -42.67 -90.83


0.783 .510
作用力最小值 ±264.00 ±222.53 ±60.36 ±95.38

單位:牛頓

*表示 p<.05

註:a 表示 II>I;b 表示 III>I;c 表示 III>II;d 表示 IV>I;e 表示 IV>II;f 表示

I>IV;g 表示 II>IV。

25
表 4-6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比較

轉換期(I) 加速前期(II) 加速後期(III) 餘勢期(IV)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最大 -57.67 269.33 -3.67 282.33 118.83 89.83 189.33 36.25

值 ±120.99 ±262.52 ±72.53 ±238.25 ±73.56 ±91.09 ±86.36 ±98.70

最大

變化 327 286 29 153.08

比例 1:-4.67 1:-76.93 1:0.76 0.19

單位:牛頓

表 4-7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小值比較

轉換期(I) 加速前期(II) 加速後期(III) 餘勢期(IV)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最小 -299.67 22.25 -183.83 -32.75 -8.33 -42.67 39.25 -90.83

值 ±148.28 ±264.00 ±82.33 ±222.53 ±78.23 ±60.36 ±73.48 ±95.38

最大

變化 321.92 151.08 34.34 130.08

比例 1:-0.07 1:0.18 1:5.12 1:-2.31

單位:牛頓

26
預備加速期 加速期 擊球接觸期 餘勢期
300

200

100
Y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牛頓)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軸心腳
-100
跨步腳

-200

-300

-400

-500
時間(秒)

圖 4-4 Y 軸向之軸心腳與跨步腳地面反作用力

400 擊中球

200
軸心腳Y軸向地面反作用力(牛頓)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200

-400

-600

-800
時間(秒)

圖 4-5 12 位受試者軸心腳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27
擊中球
800

600

400
跨步腳Y軸向地面反作用力(牛頓)

20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200

-400

-600
時間(秒)

圖 4-6 12 位受試者跨步腳 Y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28
表 4-8 各時期軸心腳與跨步腳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Mean±SD)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F 檢定 p值
(I) (II) (III) (IV)

軸心腳地
303.33 215.42 124.00 172.75
面反作用 20.900* .000
±61.48abc ±42.44d ±63.24 ±61.00
力最大值

跨步腳地
256.92 358.75 318.25 211.58
面反作用 10.731* .000
ef g
±64.44 ±74.51 ±78.18 ±56.07
力最大值

軸心腳地
191.58 53.00 59.08 100.17
面反作用 26.475* .000
abc
±31.72 ±38.33 ±44.75 ±54.18
力最小值

跨步腳地
70.92 236.33 209.58 95.50
面反作用 37.667* .000
±38.77 ±53.78ef ±51.97gh ±38.47
力最小值

單位:牛頓

*表示 p<.05

註:a 表示 I>II;b 表示 I>III;c 表示 I>IV;d 表示 II>III;e 表示 II>I;f 表示

II>IV;g 表示 III>IV;h 表示 III>I。

29
表 4-9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比較

轉換期(I) 加速前期(II) 加速後期(III) 餘勢期(IV)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最大 303.33 256.92 215.42 358.75 124.00 318.25 172.75 211.58

值 ±61.48 ±64.44 ±42.44 ±74.51 ±63.24 ±78.18 ±61.00 ±56.07

最大

變化 46.41 143.33 194.25 38.83

比例 1:0.85 1:1.67 1:2.57 1:1.22

單位:牛頓

表 4-10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最小值比較

轉換期(I) 加速前期(II) 加速後期(III) 餘勢期(IV)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最小 191.58 70.92 53.00 236.33 59.08 209.58 100.17 95.50

值 ±31.72 ±38.77 ±38.33 ±53.78 ±44.75 ±51.97 ±54.18 ±38.47

最大

變化 120.66 183.33 150.5 4.67

比例 1:0.37 1:4.46 1:3.55 1:0.95

單位:牛頓

30
預備加速期 加速期 擊球接觸期 餘勢期
400

350

300
Z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牛頓)

250

軸心腳
200
跨步腳

150

100

5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時間(秒)

圖 4-7 Z 軸向之軸心腳與跨步腳地面反作用力

450
擊中球

400

350
軸心腳Z軸向地面反作用力(牛頓)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時間(秒)

圖 4-8 12 位受試者軸心腳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31
擊中球
600

500
跨步腳Z軸向地面反作用力(牛頓)

400

300

200

10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時間(秒)

圖 4-9 12 位受試者跨步腳 Z 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

32
表 4-11 各時期軸心腳與跨步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Mean±SD)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F 檢定 p值
(I) (II) (III) (IV)

軸心腳地
625.46 586.43 217.39 267.22
面反作用 63.404* .000
±96.56ab ±122.33cd ±76.16 ±61.54
力最大值

跨步腳地
600.71 780.26 609.65 339.64
面反作用 23.367* .000
b cdf
±144.00 ±123.64 ±150.20 ±95.63
力最大值

軸心腳地
460.77 147.22 120.23 160.39
面反作用 61.367* .000
abe
±74.44 ±87.53 ±63.77 ±52.38
力最小值

跨步腳地
184.03 509.41 326.00 167.14
面反作用 29.863* .000
±113.32 ±123.91cdf ±99.89gh ±48.20
力最小值

單位:牛頓

*表示 p<.05

註:a 表示 I>III;b 表示 I>IV;c 表示 II>III;d 表示 II>IV;e 表示 I>II;f 表示

II>I;g 表示 III>I;h 表示 III>IV

33
表 4-12 地面反作用力合力最大值比較

轉換期(I) 加速前期(II) 加速後期(III) 餘勢期(IV)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最大 625.46 600.71 586.43 780.26 217.39 609.65 267.22 339.64

值 ±96.56 ±144.00 ±122.33 ±123.64 ±76.16 ±150.20 ±61.54 ±95.63

最大

變化 24.75 193.83 392.26 72.42

比例 1:0.96 1:1.33 1:2.80 1:1.27

單位:牛頓

表 4-13 地面反作用力合力最小值比較

轉換期(I) 加速前期(II) 加速後期(III) 餘勢期(IV)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軸心腳 跨步腳

最小 460.77 184.03 147.22 509.41 120.23 326.00 160.39 167.14

值 ±74.44 ±113.32 ±87.53 ±123.91 ±63.77 ±99.89 ±52.38 ±48.20

最大

變化 276.74 362.19 205.77 6.75

比例 1:0.40 1:3.46 1:2.71 1:1.04

單位:牛頓

34
預備加速期 加速期 擊球接觸期 餘勢期
800

700

600
地面反作用力合力(牛頓)

500

軸心腳
400
跨步腳

300

200

10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時間(秒)

圖 4-10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

900 擊中球

800

700
軸心腳地面反作用力合力(牛頓)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時間(秒)

圖 4-11 12 位受試者軸心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

35
擊中球
1200

1000
跨步腳地面反作用力合力(牛頓)

800

600

400

200

0
-0.26 -0.24 -0.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02 0.04
時間(秒)

圖 4-12 12 位受試者跨步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

36
二、三維地面反作用力差異比較

受試者的打擊動作軸心腳與跨步腳三維地面反作用力於各期別之差異比

較,如表 4-14、表 4-16、表 4-18、表 4-20 所示。軸心腳與跨步腳於各期別比

例分配,如表 4-15、表 4-17、表 4-19、表 4-21 所示。

表 4-14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 X 軸向地面反作用力差異比較

Mean±SD t值 p值

轉換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343.83±337.58


-.516 .611
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398.67±147.32

轉換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73.92±443.54


.622 .540
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6.58±65.91

加速前期地面反 軸心腳 341.83±265.55


-3.390* .003
作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626.75±119.44

加速前期地面反 軸心腳 -79.00±344.15


-4.143* .000
作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362.42±133.48

加速後期地面反 軸心腳 82.67±107.06


-8.894* .000
作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509.92±127.39

加速後期地面反 軸心腳 -11.25±96.50


-6.274* .000
作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232.67±93.95

餘勢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85.58±56.85


-4.589* .000
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232.00±94.79

餘勢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27.08±67.30


-.184 .856
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19.17±132.89

單位:牛頓

*表示 p<.05

37
表 4-15 X 軸向軸心腳與跨步腳於各期別比例分配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I) (II) (III) (IV)

0.46 0.54 0.35 0.65 0.14 0.86 0.27 0.73

單位:%

由表 4-14、表 4-15 顯示可知,打擊動作在水平方向的過程中,在加速後期

時身體重心以接近 1:9 的比例移動至跨步腳。這表示擊球接觸瞬間身體重心已

偏向投手之方向。

38
表 4-16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 Y 軸向地面反作用力差異比較

Mean±SD t值 p值

轉換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57.67±120.99


-3.919* .001
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269.33±262.52

轉換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299.67±148.28


-3.683* .001
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22.25±264.00

加速前期地面反 軸心腳 -3.67±72.53


-3.978* .001
作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282.33±238.25

加速前期地面反 軸心腳 -183.83±82.33


-2.206* .038
作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32.75±222.53

加速後期地面反 軸心腳 118.83±73.56


.858 .400
作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89.83±91.09

加速後期地面反 軸心腳 -8.33±78.23


1.204 .242
作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42.67±60.36

餘勢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189.33±86.36


4.044* .001
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36.25±98.70

餘勢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39.25±73.48


3.742* .001
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90.83±95.38

單位:牛頓

*表示 p<.05

39
表 4-17 Y 軸向軸心腳與跨步腳於各期別比例分配

轉換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I) (II) (III) (IV)

-0.27 1.27 -0.01 1.01 0.57 0.43 0.84 0.16

單位:%

由表 4-16、表 4-17 顯示可知,打擊動作在矢狀面較無太大的偏差,僅於打

擊動作轉換期、加速前期時,身體必須先保持平衡穩定狀態,判斷球的內、外

與高、低,以至於身體會有些微的前後晃動。

40
表 4-18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 Z 軸向地面反作用力差異比較

Mean±SD t值 p值

轉換期地面 軸心腳 303.33±61.48


1.805 .085
反作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256.92±64.44

轉換期地面 軸心腳 191.58±31.72


8.344* .000
反作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70.92±38.77

加速前期地面 軸心腳 215.42±42.44


-5.790* .000
反作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358.75±74.51

加速前期地面 軸心腳 53.00±38.33


-9.617* .000
反作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236.33±53.78

加速後期地面 軸心腳 124.00±63.24


-6.692* .000
反作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318.25±78.18

加速後期地面 軸心腳 59.08±44.75


-7.602* .000
反作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209.58±51.97

餘勢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172.75±61.00


-1.624 .119
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211.58±56.07

餘勢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100.17±54.18


.243 .810
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95.50±38.47

單位:牛頓

*表示 p<.05

41
表 4-19 Z 軸向軸心腳與跨步腳於各期別比例分配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I) (II) (III) (IV)

0.54 0.46 0.38 0.62 0.28 0.72 0.45 0.55

單位:%

由表 4-18、表 4-19 顯示可知,打擊動作在轉換期身體會有些微的停頓,與

餘勢期穩定支撐的狀態,因此身體均呈現穩定的平衡狀態。

42
表 4-20 軸心腳與跨步腳之地面反作用力合力差異比較

Mean±SD t值 p值

轉換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625.46±96.56


.494 .626
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600.71±144.00

轉換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460.77±74.44


7.071* .000
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184.03±113.32

加速前期地面反 軸心腳 586.43±122.33


-3.860* .001
作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780.26±123.64

加速前期地面反 軸心腳 147.22±87.53


-8.279* .000
作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509.41±123.91

加速後期地面反 軸心腳 217.39±76.16


-8.069* .000
作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609.65±150.20

加速後期地面反 軸心腳 120.23±63.77


-6.015* .000
作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326.00±99.89

餘勢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267.22±61.54


-2.206* .038
用力最大值 跨步腳 339.64±95.63

餘勢期地面反作 軸心腳 160.39±52.38


-.328 .746
用力最小值 跨步腳 167.14±48.20

單位:牛頓

*表示 p<.05

43
表 4-21 軸心腳與跨步腳於各期別比例分配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I) (II) (III) (IV)

0.54 0.46 0.38 0.62 0.28 0.72 0.45 0.55

單位:%

由表 4-20、表 4-21 顯示可知,打擊動作在轉換期與餘勢期均呈現穩定的平

衡狀態,而身體重心的轉移則從加速前期到加速後期。

44
第三節 打擊動作之運動學參數

一、肘關節角度變化

受試者打擊動作肘關節於各期別角度變化及最大變化量,如表 4-22 所示。

表 4-22 各時期前導手推送手肘關節角度(Mean±SD)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F 檢定 p值
(I) (II) (III) (IV)

前導手肘
90.03 94.92 102.90 141.83
關節角度 34.120* .000
±12.33 ±14.87 ±14.88 ±13.61abc
最大值

推送手肘
50.08 72.77 90.87 152.74
關節角度 260.609* .000
±6.58 ±9.52d ±10.97ef ±10.13abc
最大值

前導手肘
85.00 85.65 92.37 102.08
關節角度 4.293* .010
ab
±12.54 ±13.09 ±13.31 ±14.09
最小值

推送手肘
45.94 47.82 72.77 90.87
關節角度 64.996* .000
d ef abc
±7.80 ±8.33 ±9.52 ±10.97
最小值

單位:度

*表示 p<.05

註:a 表示 IV>I;b 表示 IV>II;c 表示 IV>III;d 表示 II>I;e 表示 III>I;f 表

示 III>II。

45
二、前導手與推送手之肘關節角度差異比較

受試者打擊動作前導手與推送手於各期別角度變化差異比較,如表 4-23 所

示。

表 4-23 前導手與推送手之肘關節角度差異比較

Mean±SD t值 p值

轉換期 前導手 90.03±12.33


9.901* .000
肘關節最大角度 推送手 94.92±6.58

轉換期 前導手 85.00±12.54


9.162* .000
肘關節最小角度 推送手 85.65±7.80

加速前期 前導手 94.92±14.87


4.438* .000
肘關節最大角度 推送手 102.90±9.52

加速前期 前導手 85.65±13.09


8.443* .000
肘關節最小角度 推送手 92.37±8.33

加速後期 前導手 102.90±14.88


2.255* .034
肘關節最大角度 推送手 141.83±10.97

加速後期 前導手 92.37±13.31


4.148* .000
肘關節最小角度 推送手 102.08±9.52

餘勢期 前導手 141.83±13.61


-2.226* .037
肘關節最大角度 推送手 152.74±10.13

餘勢期 前導手 102.08±14.09


2.175* .041
肘關節最小角度 推送手 90.87±10.97

單位:度

*表示 p<.05

46
三、各時期動作時間

受試者打擊動作時間,如表 4-24 所示。

表 4-24 各時期動作時間(Mean±SD)

轉換期 加速前期 加速後期 餘勢期


F 檢定 p值
(I) (II) (III) (IV)

0.083± 0.083± 0.037± 0.059±


動作時間 31.050* .000
0.019ab 0.019cd 0.003 0.006e

單位:秒

*表示 p<.05

註:a 表示 I>III;b 表示 I>IV;c 表示 II>III;d 表示 II>IV;e 表示 IV>III。

47
第伍章 討論

第一節 棒球打擊動作動力學特徵探討

一、 三維地面反作用力之探討

結果顯示,在 X 軸向時軸心腳於各時期均無顯著差異。僅跨步腳於轉換期、

加速前期與加速後期達顯著差異。這表示在打擊動作過程中,跨步腳帶動了軸

心腳,至使身體的重心往投手方向移動。而在 Y 軸向時,軸心腳僅於轉換期無

顯著差異。而跨步腳則在轉換期、加速前期達顯著差異。跨步腳在轉換期時,

腳掌內側踏踩於地面,確保身體穩定狀態,判斷球的內、外與高、低,以至於

身體會有些微的前後晃動。軸心腳則因所擊出球之方向,而穩定身體的平衡。

而在 Z 軸向時,軸心腳於加速後期與餘勢期無顯著差異。軸心腳僅於餘勢期無

顯著差異。在打擊準備動作時,轉換期時身體重心會先移動至軸心腳之上,隨

後再因加速前期而轉移到跨步腳之上。

二、 重心轉移於各時期變化之探討

結果顯示,在加速後期,軸心腳與跨步腳重心前後比例 1:6.1 與 Breen(1967)

所提,高技巧打者在旋轉期將重量轉移到前腳之論點相似。由於本研究均採固

定式球座且於室內進行,有別於一般棒球打擊訓練之拋打練習(Toss Batting)、

自由揮擊(Free Batting),而與(Welch, 1995;Katsumada,2007) 所提 1:4.8;

1:2.7 均高出許多。另外,轉換期與餘勢期,軸心腳與跨步腳重心前後比例 1:

1;1:2 與(Welch,1995)所提 1:2 較為吻合。

48
第二節 棒球打擊動作運動學特徵探討

結果顯示,揮擊固定式球座在轉換期與加速前期時,前導手與後推手

肘關節角度並無太大的變化,與 Welch(1995)所提之觀點相同。在加速後期

時,張茂三(2001)所提後推手肘角度於 100 度至 110 度時,亦能產生最大

力量。而本研究顯示在加速後期時後推手關節角度為 90 度,較為接近過去

研究中發現關節產生最大力量或速度時的關節角是在接近中間的角度(林

昭宏等人,1995;賴平常、相子元,2000)
。本研究也發現在加速後期至餘

勢期時,前導手與後推手肘關節伸展角度的變化量均高於張茂三(2001)所

提少棒選手揮棒擊球瞬間肘關節角度的訓練前後肘關節伸展角度。這與大

專棒球教練在指導或評估選手擊球時肘關節推伸的觀點相同。

49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實驗有別於一般棒球打擊訓練之拋打訓練(Toss Batting)與自由揮擊訓練

(Free Batting),採用揮擊固定式球座,且於室內進行。因此實驗過程與實際擊

球時有所差異,透過研究結果提出以下結論:

一、 本研究受試者在揮擊固定式球座時,在轉換期及餘勢期均保持良好的身體

平衡與支撐。

二、 本研究受試者在揮擊固定式球座時,身體重心在加速前期時,過於偏向跨

步腳。

三、 本研究受試者在揮擊固定式球座時,身體重心在加速後期時,已移動至跨

步腳。

四、 本研究受試者在揮擊固定式球座時,前導手與後推手在轉換期、加速前期

均保持良好的屈曲角度。

五、 本研究受試者在揮擊固定式球座時,前導手與後推手在加速後期時至餘勢

期,呈現最佳的推伸角度。

第二節 建議

一、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從事棒球訓練之教練與選手,對於揮擊固定式球座訓練

與指導上,作為參考。

二、 揮擊固定式球座,有助於棒球選手有效建立及修正打擊動作過程中的效能

運用。

50
參考文獻

周家穎、王慧、趙果豐 (1996)。我國棒球運動員揮擊技術的現況與策略。西安

體育學報,13 (1),35-38。

林武城(2004)。棒球滑步與抬腿打擊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林昭宏、蘇純瑩、廖麗君、李建宏(1995):肘關節位置對雙手舉物肌力的影

響。中華物療誌,20(1),36-44。

張茂三(2002)。少棒打擊動作動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

北市。

楊清瓏 (1997)。棒球打擊技術的分析與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會。

楊賢銘 (1995)。 棒球。未出版之技術報告書,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桃

園縣。

賴平常、相子元(2000)
:肘關節角度與力矩關係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2(2)

27-36。

Allen JL (1990). Comparison of bat speed at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etition

in baseball, UMI.

Baseball Skills (2008)。美日最強職棒選手技巧圖解:打擊篇 , P7。株式會社西

東社。

Breen, J. L. (1967). What makes a good hitter? Journa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38(4),36-39.

DeRenne, C. (2007).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hitting: Research explores the most

difficult skill in sport. San Diego, CA: University Readers.

DeRenne, C., Morgan, C.F., Hetzler, R.K., & Taura, B.T. (2008). National and State

Youth Baseball Coaching Requirements (A State Case Study). The Sport

51
Journal, 11, 1–17.

Escamilla, R. F., Fleisig, G. S., DeRenne, C., Taylor, M. K., Moorman, C. T., 3 rd,

Imamura, R., Andrews, J. R. (2009a) A Comparison of Age Level on Baseball

Hitting Kinematics. J Appl Biomech, 25(3),210-218.

Escamilla, R. F., Fleisig, G. S., DeRenne, C., Taylor, M. K., Moorman, C. T., 3 rd,

Imamura, R., Andrews, J. R. (2009b) Effects of bat grip on baseball hitting

kinemtics. J Appl Biomech, 25(3),203-209.

Hay, J. G. (1978). The biomechanics of sport technique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Messier、S. P. & Owen、M. G. (1985). The mechanics of batting:Analysis of ground

reaction forcos and lower extremity kinema-tic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6 (2), 138-143.

Race, D.E. (1961). A cinematographic and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movements involved in hitting a baseball effectively. Research Quarterly, 32,

394–404.

Welch, C. M., Banks, S. A., Cook, F. F., & Draovitch, P. (1995).Hitting a baseball :

a biomechanical description.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2(5),193-201.

5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