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

甲狀腺癌 (Thyroid Cancer)

依據2014年衛⽣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201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甲狀腺癌佔2010年全部惡性腫瘤死亡⼈數的0.33%,⼥性甲狀腺癌發⽣率為
每10萬⼈13.45(男性則為4.37),好發於中年⼥性(⼥:男=10:3,發⽣年齡的中位數為47歲),佔⼥性癌症發⽣排名的第5位,⼥性癌症死因
的第23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所幸,98%的甲狀腺癌為分化良好的,經治療⾧期的預後極佳,20年存活率超過9成。

甲狀腺癌的分類:

1. 原發性甲狀腺癌:

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最常⾒的甲狀腺癌,佔>80%,常盛⾏於「碘充⾜」的地區。起源於濾泡細胞,腫瘤常合併鈣


化的纖維化,通常腫瘤⽣⾧緩慢,但診斷時發現30%的乳突癌在甲狀腺有多個病灶,30~40%病⼈有頸部淋巴結轉移。超過70%的乳
突癌可以攝取放射碘,因此,放射碘的掃描是治療策略的⼀⼤重要部分。

濾泡癌(Follicular Carcinoma):佔10~20%,通常為單⼀顆,發現時其癌症的進展度常⽐乳突癌⾼,更常浸潤到週邊的肌⾁和⾎管構
造。約1/3的病⼈在診斷是已有遠處的器官轉移(如肺部、⾻頭),但僅有約10%的病⼈有淋巴結轉移。超過80%的濾泡癌可以攝取放
射碘。

Hurthle細胞癌(Hurthle Cell Carcinoma):約5%,其惡性度⽐乳突癌和濾泡癌還⾼,更常會有淋巴結和遠處的轉移。僅約10%的


Hurthle細胞癌會攝取放射碘,因此,完全的⼿術切除尤顯重要。

髓質癌(Medullary Carcinoma):由濾泡旁的C細胞癌變產⽣,佔所有甲狀腺癌的5~7%,其中20~25%的病⼈有家族病史(含有RET
致癌基因突變,多發性內分泌瘤),惡性度較其它分化型甲狀腺癌⾼,有時轉移⾄肝、肺和⾻頭。此癌症會分泌降鈣素(calcitonin)及
癌胚抗原(CEA),可作為腫瘤追踪的標記。標準的⼿術術式為甲狀腺全切除術+頸部中間分區的淋巴結廓清術。此類型癌症不攝取
碘,對放射線和化學藥物治療的反應不良。

未分化癌(Anaplastic Carcinoma):僅佔1~2%,較常發⽣於有⾧期甲腺腫(goiter)的⽼年⼈,為最快速惡化、致命的癌症之⼀,癌
症發現時常已無法做根除性的⼿術,呼吸道窘迫的病患,則需兼做氣管造⼜術以保護呼吸道。化學藥物治療和放射線治療也被應⽤來
嘗試,但不幸地,往往療效不佳。

甲狀腺淋巴癌(Thyroid Lymphoma):主要為B細胞來源的⾮何杰⾦淋巴癌(non-Hodgkin lymphoma),病⼈常有橋本⽒甲狀腺炎


(Hashimoto thyroiditis)的病史。

2. 轉移性癌:轉移⾄甲狀腺的癌症多來⾃腎臟癌、乳癌、或肺癌。

原發性甲狀腺癌的⽐較:

類型 症狀 診斷 治療
頸部腫塊,但通常無 症狀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準確率⾼) ⼿術
⼀些⼈可能會有聲⾳改變(沙 復發者,⼿術或放射碘治療
乳突癌 啞),淋巴結腫⼤
常為多發性
(80%) 部分病患,有先前的頸部受輻射的
病史

濾泡癌 症狀類似乳突癌,但罕有淋巴結腫⼤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困難診斷) ⼿術


粗針切⽚檢查(診斷率較佳)
(10~20%)
頸部腫塊,但通常無 症狀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準確率⾼) 在排除掉或治療其他相關腫瘤後,進⾏
較晚期的症狀: ⾎液Calcitonin檢測 ⼿術
聲⾳沙啞
吞咽困難
呼吸困難
髓質癌 淋巴結腫⼤
遺傳型可能產⽣:
(5%) ⾼⾎壓
⼼率增加
頭痛
合併其他內分泌疾病(如:
MEN Ⅱ)

頸部腫塊快速變⼤ 粗針切⽚檢查 早期:⼿術


呼吸困難 外科切⽚ 晚期:無法⼿術
未分化癌
聲⾳改變
(1~2%) 淋巴結腫⼤
主要發⽣在>70歲的⽼年⼈

甲狀腺癌的治療:

甲狀腺癌的治療策略包括:外科⼿術切除,癌症分期,適當的輔助治療,定期的追蹤

1. ⼿術治療:⼿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第⼀步且最主要的⽅式。⼿術為最重要的甲狀腺癌局部控制⼿段,並藉此確⽴腫瘤的型態和病理診斷,
並可作為隨後輔助性治療(如:放射線治療、等)之依據。主要的術式—「甲狀腺全切除術」、「近全甲狀腺切除術」±頸部淋巴結廓清術。
低⾵險性的分化型癌,可施⾏「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甲狀腺切除微創⼿術(MIVAT)」來治療。【 需注意的是⼀旦接受甲狀腺全切除的病
患,必須終⾝服⽤甲狀腺素】

2. 放射性碘(I-131)治療: 治療甲狀腺癌的「靈藥」。

原理:攝取碘是甲狀腺細胞特有功能,故分化較好的甲狀腺癌細胞(如乳突癌和濾泡癌)⼤多能攝取碘,但攝取的能⼒較正常的甲狀
腺細胞弱,其他⾝體器官的細胞則幾乎不會攝取碘。所以給予放射性碘讓甲狀腺細胞攝⼊,藉由放射性碘所釋出之β粒⼦射線來殺死
甲狀腺癌細胞,⽽β射線在組織中射程僅約2毫⽶,因此對其他器官和甲狀腺週邊組織的傷害很⼩,使得乳突癌和濾泡癌可以有極佳的
預後結果。所以放射腺碘可稱為治療甲狀腺癌的「靈藥」。

術後輔助治療:通常在⼿術後4~12週,在安排進⼀步的放射碘治療的前兩週,開始「低碘飲⾷」,當促甲狀腺素(TSH)⾼濃度時
可促使甲狀腺癌細胞攝取⾜夠量的碘,然後進⾏放射碘的掃描和治療,來消除可能殘留的甲狀腺組織、癌細胞及檢測有無其他器官轉
移。掃瞄之後就可開始每天⼜服甲狀腺素,除了補充⽣理所需的甲狀腺素外,並可藉由⼜服補充甲狀腺素⽽產⽣對腫瘤抑制的效果。

放射性碘常⾒的副作⽤:喉嚨痛(放射性甲狀腺炎)、唾液腺腫脹、噁⼼、頭暈、⽪膚搔癢、等。

【需特別注意的是,放射碘般會留在頸部幾天,會持續釋放少量輻射,故應避免與他⼈⾧期近距離接觸(尤其⼩孩和孕婦)、共⽤飲
⾷器⽫,以減少家⼈和朋友們曝露於輻射】

3. 促甲狀腺激素 (TSH) 抑制治療:

甲狀腺分化型癌症接受甲狀腺全切除⼿術和放射性碘 (I-131) 治療後的患者每天都要服⽤左旋甲状腺素(levothyroxin)的甲状腺激素(即


T4)替代藥物。患者服⽤這種藥有兩個⽬的:⼀是避免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是抑制TSH來預防甲狀腺癌的⽣⾧或復發。

TSH 的初期抑制與⾧期維持(美國甲狀腺學會指引—2015版的建議)

1. TSH 的初期抑制:

中、⾼⾵險的甲狀腺癌的患者:⼀開始就把 TSH 控制到 0.1 mU/L 以下

低⾵險的甲狀腺癌患者:TSH 維持在正常濃度的下限或略低(0.1–0.5 mU/L)

2. TSH 的⾧期維持:

對於甲狀腺癌持續存在的患者,在没有特定禁忌症的情况下,⾎清 TSH 應控制在 0.1 mU/L 以下。

對於甲狀腺癌治療後⽣化檢測未完全正常的患者,⾎清 TSH 應控制在 0.1-0.5 mU/L 的範圍,並考量其⾵險分級、⾎清甲狀


腺球蛋⽩的值與趨勢、和抑制TSH的⾵險來調整。

對於臨床上和⽣化檢測上癌症已痊癒但存在⾼復發⾵險的患者,應持續TSH抑制療法,⾎清 TSH 在 5年内控制在 0.1-0.5


mU/L 的範圍。

對於已治癒且復發⾵險較低的患者,⾎清 TSH 可維持在低的正常範圍(0.5 -2 mU/L)。

對於臨床上癌症已治癒但未接受⼿術後甲狀腺殘餘組織的清除治療(如:I-131 ablation therapy)且其⾎清無法偵測到甲狀


腺球蛋⽩(thyroglobulin) 和頸部超⾳波檢查正常的患者,⾎清 TSH 可允許升⾄低的正常的範圍 (0.5–2 mU/L)。

IncreasingRiskof Excellent Indeterminate Biochemical Structural


TSHSuppression Incomplete** Incomplete
Mo
NoKnownRisk de
ra
TS teor
M H C
tar om
ild
Menopause sup ge ple
pre t<0 teS
ssi .1m upp
on U/ res
Tachycardia .T SH L sio
tar n,
ge
t0.
Osteopenia
No 1-0
su . 5*
pp mU
Age>60 res /L
sio
n.T
SH
tar
Osteoporosis ge
t0.
5* -2.
AtrialFibrillation
0m
U/
L
*0.5mU/LrepresentsthelowerlimitofthereferencerangefortheTSHassaywhichcanbe
0.3-0.5mU/Ldependingonthespecificassay

**TSHtargetforpatientswithabiochemicalincompleteresponsecanbequitedifferentbased
onoriginalATArisk,Tglevel,TgtrendovertimeandriskofTSHsuppression

Nosuppression.TSHtarget0.5*-2.0mU/L

Mildsuppression.TSHtarget0.1-0.5*mU/L
ModerateorCompletesuppression.TSHtarget<0.1mU/L

(參考⾃2015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YROID Volume 26, Number 1, 2016)

4. 體外放射線治療:
對於極惡性的未分化癌,由於其對放射碘幾無反應,可嘗試使⽤「鈷60」直線加速器所產⽣的放射線能量來破壞、殺傷癌組織,以減緩癌
細胞的⽣⾧及減輕痛楚。

5. 化學藥物治療:
化療,⼀般來說對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有限,故較少採⽤。當僅⽤於淋巴癌,和對其他種治療⽅法沒有作⽤,⽽腫瘤繼續進展時來嘗試治
療。

6. 標靶藥物治療:

⽬前針對晚期甲狀腺癌的標靶藥物有:
髓質癌(MTC):Vandetanib, Cabozantinib
分化型甲狀腺癌(DTC): Sorafenib, Lenvatinib

屬於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標靶藥物較適合⽤於對放射線碘治療失效或多發性轉移之晚


期甲狀腺癌病患。

低碘飲⾷控制:

在進⾏碘-131(I-131)掃描或治療前兩週,需要做低碘飲⾷控制,宜避免⾼碘(Iodine)的⾷物或藥物,以減少其⼲擾放射性碘的吸收和治療效
果。

海鮮、海菜類 ⾙類、海帶、紫菜、海苔、洋菜膠、海藻…等。

暫時停⽌使⽤⼀般⾷鹽,改⽤「無碘鹽」。

含碘⾷鹽、海鹽 減少吃外⾷。

⽜奶、乳製品 (⾷物烹飪允許少量)

蛋類 (⾷物烹飪允許少量)

麵包類 ⽩麵包(但允許⾷⽤⼩⿆或燕⿆製的麵包)

醃漬、加⼯⾷品 ⽕腿、培根、罐頭製品、蜜餞、醬菜、泡菜、等

含紅⾊素藥物 維他命藥丸

巧克⼒

糖漿、糖蜜 ⿊糖

⼤⾖製品 ⾖漿、漿油、等

披薩

紅辣椒

⽶飯、新鮮⾁類、新鮮或冷凍蔬菜、⽔果則無限制。

甲狀腺癌分期:

分化型甲狀腺癌(papillary or follicular)癌症分期:依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2017年第8版的TNM系統來分期:

⼩於55歲 55歲以上
Tany Nany M0 T1 N0 M0 or T2 N0 M0

I期 任何⼤⼩的腫瘤 癌腫瘤≤4公分,且局限在甲狀腺內,且沒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
沒有遠處轉移 沒有遠處轉移

T1~2 N1 M0 or T3 Nany M0
Tany Nany M1
癌腫瘤≤4公分,且局限在甲狀腺內,但合併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
II期 任何⼤⼩的腫瘤 癌腫瘤>4公分,但仍局限在甲狀腺內
有遠處轉移 癌腫瘤延伸⾄甲狀腺外的帶狀肌
沒有遠處轉移

T4a Nany M0

III期 癌腫瘤侵犯⾄⽪下軟組織、喉部(larynx)、氣管、⾷道、或返喉神經
沒有遠處轉移

T4b Nany M0 (IVA) or Tany Nany M1 (IVB)

IV期 癌腫瘤侵犯⾄脊柱前的筋膜,或包住頸動脈或縱隔腔⾎管
或有遠端轉移

T1: 癌腫瘤≤ 2公分,且局限在甲狀腺內 (T1a:≤ 1公分; T1b:>1公分但≤2公分)

T2:癌腫瘤>2公分但≤4公分,且局限在甲狀腺內

T3:(1)T3a癌腫瘤>4公分,且局限在甲狀腺內;或(2)T3b癌腫瘤延伸⾄甲狀腺外的帶狀肌(strap muscles)[如胸⾻⾆⾻肌(sternohyoid)、胸⾻
甲狀肌(sternothyroid muscle)、甲狀⾆⾻肌(thyrohyoid)、肩胛⾆⾻肌(omohyoid)]

T4:(1)T4a癌腫瘤侵犯⾄⽪下軟組織、喉部(larynx)、氣管、⾷道、或返喉神經; (2)T4b癌腫瘤侵犯⾄脊柱前的筋膜,或包住頸動脈或縱隔腔
⾎管

N0:無區域性淋巴結轉移

N1:(1)N1a轉移⾄第Ⅵ平⾯(Level Ⅵ)的淋巴結(氣管前、氣管旁、喉部前淋巴結)或第VII平⾯(Level VII)(上縱隔腔淋巴結)的淋巴結;


(2)N1b轉移⾄單側、兩側、或對側第Ⅰ、Ⅱ、Ⅲ、Ⅳ、Ⅴ 平⾯的淋巴結,或咽部後的淋巴結。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甲狀腺癌的預後:

期別 局部復發率 遠處復發率 致死率

Ⅰ期 5.5% 2.8% 1.8%

Ⅱ期 7% 7% 11.6%

Ⅲ期 27% 13.5% 37.8

Ⅳ期 10% 100% 90%

另⼀常⽤的分期⽅式是AMES(Age, Metastases, Extent, Size),考量癌症診斷是病⼈的年齡(Age),是否有遠處轉移(Metastases),癌腫瘤的延


伸程度(Extent),癌腫瘤的⼤⼩(Size)—5公分以上或以下,然後,綜合各項因⼦,把病⼈分類為「低⾵險」和「⾼⾵險」。

低⾵險 ⾼⾵險
1.8%致死率 46%致死率
男性<41歲、⼥性<51歲且沒有遠處的轉移 有遠處的轉移
男性>41歲、⼥性>51歲 男性>41歲、⼥性>51歲

乳突癌局限在甲狀腺內;或濾泡癌輕微包膜浸潤 乳突癌延伸⾄甲狀腺外;或濾泡癌有⼤的包膜浸潤
癌腫瘤<5公分 癌腫瘤>5公分
無遠處的轉移

追蹤:

⾝體理學檢查

⾎液檢測—T4,促甲狀腺素(TSH)和甲狀腺球蛋⽩(Thyroglobulin)

胸部X光

頸部超⾳波檢查

放射碘掃描:

檢查前的準備⼯作:

1. 升⾼⾎液的TSH:

⼀般需停⽤甲狀腺素藥物(Thyroxin)3~6個星期;

或先轉換成短效的T3藥物(Cytomel),然後再停藥2個星期

注射⼈⼯合成的TSH(recombinant TSH: Thyrogen):病患不需要停⽤甲狀腺素藥物,在I131掃描或治療的前兩天肌⾁各注


射⼀劑Thyrogen,可免除Thyroxin藥物的停⽤時所造成的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各項症狀。(缺點為:價格昂貴)

2. 低碘飲⾷控制:檢查前2星期

▲ TOP

(613) 嘉義縣朴⼦市嘉朴路西段8號 | SITE MAP

TEL: (05) 362-1000 FAX: (05) 362-3002


Copyright © Division of General Surgery, CGMH-Chiayi | 隱私權政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