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比公-第四組小組作業B +組長【歷史一黃宗鴻】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6

比較公民教育第四組團體報告

組長:歷史一 黃宗鴻

組員:陳建勳 許愛玲 鄭亦翔


小組分工
• 黃宗鴻 — 彙整採訪資料、上台發表 3★

• 陳建勳 — 蒐集官方資訊及網路資源 3★

• 許愛玲 — 統整所有資料 3★

• 鄭亦翔 — 簡報製作 3★
目次
介紹
• 前言 ----------------------------------------------------------------------------------- P2
• 海權觀 -------------------------------------------------------------------------------- P3
• 目前發展概況 ----------------------------------------------------------------------- P4
• 開發歷史緣由 ----------------------------------------------------------------------- P5

延伸討論
• 對於海權觀的看法 --------------------------------------------------------------- P7
• 臺灣是否需要有航空母艦 ------------------------------------------------------ P8
• 關於臺灣的國艦國造 ------------------------------------------------------------ P9
• 臺灣如何應對中國航母發展 --------------------------------------------------- P10

結論
• 航空母艦對地球的好處與壞處 ------------------------------------------------ P12
介 紹

1
前言
航空母艦常常被視為一個國家武力最具代表性的象徵,但是我們多數人對

於它的發展軌跡卻不甚了解,好像只是常常在國際版面上看見其蹤影,而

且都會伴隨著戰爭的出現,尤其是當面臨國際危機時,美國總統總會先問

到「航空母艦在哪裡?」,隨後即會看到美國又派遣了航母戰鬥群前往該地支

援,雖然航空母艦在世界上已不算罕見,並非只有美國獨有,但確實目前

美國在這部分的發展仍是無可匹敵的,那究竟航空母艦是怎麼被建造出來

的呢,背後擁有一段怎麼樣的歷史,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2
海權觀
一個國家整體國防觀念包括陸權、空權和海權觀。所謂「海權觀」(Sea

Power Mentality),就是對海洋與國家利益關係總括的看法。美國海軍

軍官馬漢(Alfred T. Mahan),於1890年,提出「海權對歷史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闡述海權理論,其論點

之中心在於海上力量對於國家繁榮與安全的重要性,若是一個國家要成為

強國,必須要掌握在海洋上自由行動的能力。欲探討航空母艦,應從制海

權(Command of the Sea)角度切入。制海權為海軍戰略的核心,海軍

戰略理論大師柯白(Sir Julian Corbett)指出,「海戰的目的必須直接或

間接以掌握制海為目標,或防止敵人對制海權的掌握」。而制海權的獲得,

仰賴其制海的工具,也就是海軍艦艇的巡弋與控制。

3
目前發展概況
目前航母力量最大的是美國,擁有10艘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除此之外,僅

有法國擁有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其餘國家如英國、俄羅斯、印度、義大

利、泰國皆擁有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而與我們最息息相關的中國,也有山

東艦及遼寧艦兩艘航母,雖然各國皆致力於發展航空母艦,但從以下數據

也能明顯看出,美國龐大的航母勢力目前仍是其他國家所望塵莫及的。

世界各國航空母艦數量
12
10
8
6
4
2
0
美國 中國 英國 法國 俄羅斯 印度 義大利 泰國 日本

服役中 建造中 計畫中 大修中 改裝中 4


開發歷史緣由
西元1910年法國亨利‧法布爾製造出世界第一種水上飛機,隨後英國建造

了第一種水上飛機母艦「競技神號HMS Hermes」,並在1912年5月成立了

世界上第一支海軍航空兵,而在其誕生不久便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因

英軍將其用於實戰時,發現對於戰局發展有卓越成效,便提出進一步研發

的創義。後續在美國首次於軍艦上完成起降,及日本完成第一艘以航母設

計的母艦投入戰事後,隨後便開啟了大航母戰鬥群的時代。

5
延伸討論

6
對於海權觀的看法
我們認為在談制海權前,必須先論制空權,而航空母艦恰好可以當成「海上

的空軍基地」,因為在海軍未到以前,空軍勢必會先行抵達,而一個成功的

戰略,也會先發制人以空軍破壞敵方反制武器和偵察鎖定的能力,藉此可

以先消除敵人的眼目,降低對方的武力,待完成後,再運用母艦將海軍與

陸軍遷往,進行登陸並結合空軍掩護,採取更進一步的攻略。所以必須先

掌握空權,接下來再進一步談海權方為最上策,這也是近代許多戰略學者

探討的一個重點。

例:美國攻打伊拉克時,當時伊拉克號稱有10萬的路面部隊,美國採取先

用空軍將對方的耳目及各種反制設備破壞,並利用A10轟炸機結合衛星系

統精準將整個裝甲部隊殲滅,接下來剩餘的殘軍就只能任由美軍宰割。

7
臺灣是否需要有航空母艦
臺灣四面環海,主要是以防衛性戰爭為優先,故以重要性及需求度來說,

臺灣更適合著重在空軍的第一波防線和反制,並結合路面部隊聯合作戰,

航空母艦主要還是以能夠有效將軍隊運輸至世界各地的海面為主,比較偏

向攻勢方,這也不是臺灣會發展的方向,故論需求、能源、地形、經濟各

方面考量下,臺灣其實不需要航空母艦,目前國民意識也大多傾向不需要。

至於有沒有適合取代的替代方案,我們想還是以原先主打的不對稱戰力發

展為主,讓敵國必須考量更多,他們勢必得要耗費更多戰力才能將我們拿

下,而這個代價就足以讓對方將武力征服的想法打消。

8
關於臺灣的國艦國造
主要是扶植國內軍工業,以及民間發展軍工業的能力,像日本與德國的重

工業技術會有如此的高品質,有一部分也是受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大幅發

展國防事業,進而帶動國內整體工業成長。而未來在國內技術越趨成熟後,

也能降低國內的軍需預算,使用更多的自主製造武器,也不需在添購軍備

時,還要隨著美國的各方考量不斷浮動。

9
臺灣如何應對中國航母發展
首先如果真的引發了戰爭,臺灣目前的能源危機頂多讓我們維持一個禮拜

的戰事,這是我們必須思索的一個問題。所以我想我們理應持續專注發展

不對稱戰力的國防政策,並與國際間各國、美國及其盟邦保持友好關係,

在軍事上,繼續維持第一島鏈的聯合戰線制衡中國大陸的軍事動向;而面

對中國大陸,則設法讓彼此關係不交惡,可以使用外交、經濟等其他方式

化解更多兵戎相向的衝突,找到美國、中國、臺灣三方的平衡,形成一種

微妙的關係。

例:在納粹希特勒時期,當時瑞士是發展全民皆兵,希特勒之所以不打瑞

士,也是因為考量其發展的不對稱戰力,攻佔他十分不符合效益,且又是

不表態中立國,故最後選擇繞道而行不出兵瑞士。

10
結 論

11
航空母艦對地球的好處與壞處
好處:

1.航空母艦用途非常廣泛,可以結合陸海空將整個戰鬥群移動至世界的任

何一端,讓美國能運用航空母艦,繼續擔任國際間的警察,維持世界各國

的秩序。

2.先在國土防衛上佈署一定軍力,戰事發生時,可以結合航空母艦進行戰

場切割,能將戰場盡量帶離本土疆域,並善用多角化戰略有效打擊敵人。

壞處:

1.雖然目前美國已發展出使用核動力電能為主的航空母艦,但其餘的軍備

還是必須使用石油、燃料等,對於環境上的汙染仍有很大的影響。

2.假設國際治安失衡,各國所有的航母一起出動,那所波及的範圍,絕對

是以往戰事無法比擬的,有可能將戰場擴及全地球,最終引發毀滅世界的

大規模戰役,不管是對於環境或是人類都是極大的威脅 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