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 第一章 急救概論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8

3

第 一 章
CHAPTER 1 急 救 概 論
Introduction to First Aid

自民國 97 年起,事故傷害占我十大死因
的第六位,但對 34 歲以下人口(包括壯年、
青年、青少年及兒童)則為首要死亡原因,而對
事故傷害的處理上,第一道防線是安全教育,第
二道防線是急救技能,能於第一黃金時間,施以簡
易專業的救人措施,將可挽回病患即將逝去的寶貴生
命。

本章學習目標

瞭解事故傷害的定義與發生原因。
清楚知道預防事故傷害的一般原則、目的及重要性。
瞭解緊急醫療救護資源定義、目的、項目、歷史沿
革與運作模式。
清楚急救相關認證機構與證照的差別。
瞭解在事故傷害中應扮演的角色與正確態度。
能運用事故傷害緊急處理原則於日常生活中。
4
急救概論
Introduction to First Aid

第 節
一 事故傷害原因與預防

泰國「野豬少年足球隊」13 名師生於 2018 年 6 月 23 日到清萊府「睡美

小故事 人山洞」探險,卻碰上雨季來臨,暴雨讓水位快速上升,一群人為了逃避海
水,躲到洞穴內較高的地點……

1. 你會給現場救援人員什麼建議?
2. 如果你是足球隊員,你會如何自處?

自 民 國 70 年 到 87
十大死因死亡率(單位:每十萬人口)
年, 事 故 傷 害 均 位 於 十
大 死 因 第 三 位, 惟 民 國 事故傷害 17.63
蓄意自我傷害(自殺) 6.42
88 年 因 921 地 震 而 劇 升
惡性腫瘤 4.06
為 第 二 位。 之 後 事 故 傷 心臟疾病 1.83
害之死因排序逐年下降, 加害(他殺) 0.63
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 0.60
至 民 國 97 年 後 降 為 第
腦血管疾病 0.57
六 位。 雖 然 死 因 排 序 數 先天性畸形變形及染色體.. 0.47
下 降, 但 事 故 傷 害 仍 居 肺炎 0.33
15 ~ 24 歲死因之冠(圖 原位與良性腫瘤(惡性腫.. 0.23
0.0 5.0 10.0 15.0 20.0
1-1), 且 依 衛 生 福 利 部
的死因統計結果分析資 圖 1-1 |民國 106 年 15 ~ 24 歲十大死因死亡率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衛生統計互動式指標查詢系統)
料(2018) 顯 示, 民 國
106 年十大死因中,70 歲以下人口平均生命年數損失依序為:事故傷害 24.4 年、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16.9 年、心臟疾病 13.6 年,由此可知事故傷害不僅侵害青
壯年人口最大,又會造成社會經濟之重大損失,所以有效防範事故傷害之發生
為重要的課題。
5
第一章
CHAPTER 1

一 事故傷害的定義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對事故傷害的定義是:「事故傷害是指通
常會導致傷害、死亡或財產損失的一連串事件的發生。」;世界衛生組織
(WHO)將意外事故定義為:「凡是未經預先安排的突發事件,結果造成人
體可辨識的傷害。而事故傷害發生並非全然是意外,也非隨機,事故傷害的發
生是可以避免的。」;我國衛生福利部定義「事故傷害」係指非蓄意性傷害事
件,如運輸事故、意外中毒、跌倒(落)、火災及意外溺水等。

二 事故傷害發生的原因

事故傷害並非意外,大多是人為疏失所造成的,探討意外事故發生原因,
其 中 約 2 % 的 事 件 屬 於 不 可 抗 力, 其 餘 是 可 以 預 防 的; 分 析 事 故 原 因, 約
10% 是因環境不良或設備不當造成,大部分是人為錯誤或失誤。所以只要我
們小心防範,通常是可以避免事故傷害發生的。
研究事故傷害造成的原因,一直以來為各界所重視的問題,大致可分為兩
類:

如颱風、地震、雷殛等自然現象,雖然天然災害大都能透過科學儀器的
天然因素
預報,事先做好防範工作,但仍然有人力難以所及或無法預料之處。

如車禍、跌倒(落)、火災、溺水、中毒等事件,主要都是由於人們不
人為因素 當的態度與習慣、不充足的知識、不熟練的技術與不安全的行為等因素
所造成。

例如走路滑手機、搶著拍照打卡,沒有留意環境,導
不當的態度與習慣
致跌倒(落)事件的發生。
例如在不熟悉的海邊、河川、溪流游泳,誤闖暗流漩
不充足的知識
渦區而溺水。
例如新手上路,駕駛者不諳車子性能,煞車誤踩成油
不熟練的技術
門,造成車禍。

不安全的行為 例如飆車、蛇行、酒後駕車等行為,造成運輸事故。
6
急救概論
Introduction to First Aid

事故傷害輕則造成財產損失,重則造成生命的威脅,因此如何做好事前的
預防和事後的處理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事前的預防主要是藉由安全教育的實
施,以避免事故發生,這是第一道防線;而事後的處理就是急救,以減輕事故
所造成的傷害,稱為第二道防線。

三 事故傷害的預防

建立安全教育第一道防線,先分析造成事故傷害的死亡原因,再依據死因
列出預防的方法。以下依常發生的前六項逐一介紹:

多利用大眾運輸系統,減少騎乘機車;騎乘機車必戴安全帽;行車駕駛
運輸事故
人或前後座乘客必須繫安全帶,幼童須安置於安全座椅。

加強居家安全,儘量設置無障礙空間,室內家具的擺設位置應固定,浴
跌倒
室地板鋪設防滑墊,不使用有輪子的家具,使用坐式馬桶,洗手檯、浴
(落) 缸、廁所及走道加裝扶手。

避免在海邊、溪流等不熟悉的水域環境戲水;不單獨下水,要有人結伴
溺水
而行。

尤其 1 歲以下,喝完奶後的半小時到 1 小時之間最容易溢奶,應伴隨寶
窒息
寶身邊以便觀察。

中毒 天氣冷時,應避免一氧化碳及蒸氣中毒。

火災 加強家庭的消防觀念、落實防火管理。

急救 長者防跌三部曲
寶典
首部曲:規律運動(核心肌群、身體柔軟度和平衡的運動)、遵循醫囑控制慢
性疾病。
二部曲:居家活動範圍維持適度照明、平常行徑路線應清除障礙物、防滑更小心。
三部曲:下床或起身動作要緩慢、寒冷或陰雨天氣儘量避免外出、慢性病病人
應備妥隨身藥物以免急性發作、上下車前要先確認車子已停妥、郊外
旅遊要有家人或同伴隨行。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7
第一章
CHAPTER 1

第 節
二 緊急醫療救護資源

民眾酒後,無故撥打 119 消防專線通報,表示自己住家發生火警,消防、

小故事 警察趕赴現場,發現並無異狀,經詢問報案民眾的親友,並調閱報案紀錄,
確認報案人涉有故意謊報災害,依法送辦。

從這則故事,你有得到什麼啟示?

大部分的未開發國家,人民的主要死因是傳染疾病,如建立緊急醫
療系統往往不符合整體的成本效益。已開發國家的主要死因則包含創傷、
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緊急醫療系統在急性傷病的處理過程中,扮演著
相當重要的環節,所以完善的緊急醫療系統是先進國家的象徵。

一 定義

緊急醫療救護(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是指確保患者


在「到醫院之前」能得到必要的急救醫療服務,以及決策管理運送患者
至適當的醫療單位的系統機制。其內容包含傷病現場急救處理、救護車
送醫途中的到院前緊急救護,以及到院後的急診醫療服務(圖 1-2)。
8
急救概論
Introduction to First Aid

二 內涵

當事故傷害發生時,傷病患者迫切等待救援,所以建立一個有組織、有系
統與效率的救護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1 緊急醫療救護體系之目的
依民國 102 年修訂之《緊急醫療救護法》第 1 條:為健全緊急醫療救護體
系,提升緊急醫療救護品質,以確保緊急傷病患之生命及健康。

2 包含項目
依民國 102 年修訂之《緊急醫療救護法》第 3 條,緊急醫療救護包括下列
事項:
1. 緊急傷病、大量傷病患或野外地區傷病患之現場緊急救護及醫療處理。
2. 送醫途中之緊急救護。
3. 重大傷病患或離島、偏遠地區難以診治之傷病患之轉診。
4. 醫療機構之緊急醫療。

3 醫療救護系統發展沿革

民國 79/3/14 民國 84/3/1 民國 84/8/11 民國 86/4 月


行政院核定「緊急 「內政部消防 修正「消防法」, 行政院衛生署
醫療救護網計畫」 署」成立 載明緊急救護為消 公告「救護技
民國 58/1/1 防三大任務之ㄧ 術員管理要點」
臺北市政府警察
局消防大隊成立
「勤務指揮中心」

民國 83/11/19 民國 85/5/29
「中華民國急診 內政部與行政 民國 86/9 月
醫學會」創會 院衛生署會銜 第一屆署長盃
民國 59/3/1 發布「緊急救 緊急救護技術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消防大 民國 84/8/9 護辦法」 操作評比
隊完成 3 部救護車籌備擔 制定公布
任一般傷病患救護工作 「緊急醫療
救護法」
9
第一章
CHAPTER 1

事故現場

3 1
持手機打
2 1 1 9 或 1 1 2、1 1 0
指導民眾包紮止血
等急救措施

2 通知醫院
準備接待病人
派遣最適當救護車 2 救災救護
並提供救護技術員所需訊息 指揮中心

圖 1-2 |緊急醫療救護系統運作流程

民國 88/4 ~ 12 月 民國 90/3/12 民國 92/8 ~ 12 月


衛生署、消防署 衛生署修正「救護技 消防署辦理第一期
與軍醫局共同辦 術員管理要點」,訂 高級救護技術員訓
民國 86/12 月 理第一期緊急醫 定高級救護技術員訓 練班
急診醫學科成 療救護訓練教官 練時數及課程綱要
為 第 19 個 專 民國 98/7/13

科醫師科別 衛生署公布「醫院緊
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

民國 87/9/7 民國 88/11/17 民國 91/6 月 民國 98/6/30 民國 102/7/11


桃園縣消防局 119 消防救護車 消防署正式成立 衛生署訂定 衛生福利部訂定
最早成立消防 輛外觀統一標 「空中消防隊」, 「醫療指導醫 發布「公共場所
專責救護隊 幟發表會 執行空中緊急運 師實施辦法」 必要緊急救護設
送傷病患 備管理辦法」
(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2015.08)。《繼往開來 守護生命―臺灣緊急醫療救護發展紀實》)
10
急救概論
Introduction to First Aid

4 緊急醫療救護的運作模式
1. 非創傷模式(Stay and Play,就地醫療)
先穩定病患再運送到醫院救治。必要時依照「生命之鏈」(圖 1-3)
在現場施行心肺復甦術(CPR)、電擊等急救措施。

儘早 119 求救 儘早 CPR 儘早電擊去顫 儘早高級救護 復甦後照護

圖 1-3 |生命之鏈

2. 創傷模式(Load and Go,打帶跑)


傷患通常需要在黃金救援期間,儘速送到最近創傷中心接受最適切治
療(如:輸血或手術),強調救援及轉送同時進行。常見創傷性出血、心
肌梗塞和中風等病患,在現場僅從事呼吸道、頸椎固定、止血、包紮與固
定等最必要措施。
11
第一章
CHAPTER 1

第 節
三 急救相關認證機構

事故傷害常發生在不可預知的情況之下,學習急救技能,將可發揮自救救
人的目的,減少因缺乏急救知識而導致的病情延誤或喪失生命的情形發生。
以下介紹急救相關認證機構,有志於學習急救技能者可予以參考:

一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 Red Cross

1 心肺復甦術訓練(CPR)
課程需時 8 小時,包含課堂講解、實地操作演練,以及筆試、術科測驗,
通過者核發「急救員中英文證照」,效期兩年。

2 心肺復甦術加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訓練(CPR + AED)
課程需時 8 小時,包含課堂講解、實地操作演練,以及筆試、術科測驗,
通過者核發「紅十字會心肺復甦術加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訓練」中英文證照。

3 基本救命術訓練
課程需時 8 小時,包含課堂講解、實地操作演練,以及筆試、術科測驗,
通過者核發「紅十字會基本救命術(BLS)」中英文證照。

4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急救員訓練
課程需時 16 小時,包含課堂講解、實地操作演練,以及筆試、術科測驗,
通過者核發「紅十字會急救員」中英文證照。

二 臺灣急救教育推廣與諮詢中心

1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復甦術
課程需時 4 小時,包含課堂講解、實地操作演練(術科實際操作應達授課
時數之 1/2 ~ 2/3),以及筆試、術科測驗,通過者核發「心肺復甦術」證書,
效期兩年。
12
急救概論
Introduction to First Aid

2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復甦術 + AED 自動體外電擊


器(管理員)
課程需時 4 小時,包含課堂講解、實地操作演練,以及筆試、術科測驗,
通過者核發「心肺復甦術暨自動體外電擊器(管理員)」證書,效期兩年。

3 BTLS(Basic Traumatic Life Support)基本創傷救命術


課程需時 4 小時,包含課堂講解、實地操作演練,以及筆試、術科測驗,
通過者核發「基本創傷救命術」證書,效期兩年。

4 BLS(Basic Life Support)基本救命術


課程需時 8 小時,包含課堂講解、實地操作演練,以及筆試、術科測驗,
通過者核發「基本救命術 BLS」證書,效期兩年。

5 BLS-I(BLS Instructor)基本救命術指導員課程
課程需時 16 小時,包含課堂講解、實地操作演練,以及筆試、術科測驗,
通過者核發「基本救命術指導員 BLS-I」證書,效期兩年。

三 衛生所

提供民眾免費 CPR+AED 急救教育訓練課程,課程內容以宣導衛教為目


的,僅給予參加學員研習證明。

四 責任醫院

推行 CPR+AED 急救教育訓練,有關課程資訊可洽各醫院窗口。
13
第一章
CHAPTER 1

第 節
四 事故傷害緊急處理原則

義大利大批球迷聚集觀賞歐洲冠軍聯賽決賽直播,驚傳巨響,球迷誤以

小故事 為是炸彈紛紛恐慌奔逃,造成踩踏事件……

1. 如果你身處其中,你會如何自處?
2. 你會給現場人員什麼樣的建議?

當遭受意外傷害或突發疾病時,在尚未送達醫院接受醫護人員治療前,為
了爭取時間,現場立即給予傷病患臨時處理與緊急救護措施,使傷、病、殘、
亡之人數降至最低,以減少個人、家庭與社會的損失與傷害。急救除了採取臨
時的救護工作外,內容還包括安慰病患、自我協助、安排救護計畫及未能就醫
時的照顧。

一 事故傷害緊急處理的內涵

1 急救之目的
1. 維持或挽救生命。
2. 防止傷勢或病情惡化與遠離傷害。
3. 使病患及早獲得治療,促其復原。

2 學習急救和急救訓練的價值
1. 自助助人:可以照顧自己,即使無法親自處理自己的問題,只要意識清
楚,仍可指導別人實施正確的急救步驟,亦可救助親友或緊
急傷病者。
2. 防範未然:提高對事故傷害的防範,減輕災難與傷害。
14
急救概論
Introduction to First Aid

3 施救者應具備的條件
1. 態度要鎮靜、溫和、勇敢而有自信。
2. 頭腦清楚與機警,能隨機應變,善用各種資源與人力。
3. 技術純練,動作要謹慎敏捷,有愛心、耐心,絕不輕言放棄。
4. 任何情況處理後應設法送醫,醫護人員到臨現場、施救者應退居協助。

4 法律的保障
國內外法律對於出於善意的施救者都有保障,不管施救結果如何。
1. 國外
歐 美 法 律 依 據《 聖 經 》 中 撒 瑪 利 亞 好 人 的 故 事, 制 定「Good
Samaritan law,撒瑪利亞好人法」,對見義勇為者予以鼓勵和保護,也會
懲戒見死不救的行為。
2. 國內
依據《緊急醫療救護法》第 14 條之 2、《民法》第 150 條與《刑法》
第 24 條規定,救護人員以外之人或救護人員於非值勤期間,適用於緊急
避難免責之規定。

二 緊急救護的原則與優先順序

急救時所採行的措施,須依事件或急症發生時的環境、受難人數、當時情
形、求醫可能性、可獲得資源及救助等條件做決定。
緊急救護之施救步驟依序為觀察現場、初步評估與求救及再次評估,以下
為其詳細介紹:

1 觀察現場:評估現場可利用資源,安排施救計畫與方法
施救者抵達事故現場後,應迅速觀察現場(約 20 秒以內),收集相關資料,
立即做正確的判斷與決定。觀察事項如下:
.維護施救者自身安全為首要條件。
.傷病患救助和送醫的優先順序(以威脅生命的嚴重性為考量)。
15
第一章
CHAPTER 1

1. 呼吸困難、心跳停止 5. 胸部或腹部創傷
最 2. 嚴重出血無法控制 6. 特 殊 醫 藥 問 題, 如 中
優先者 3. 休克 毒、糖尿病
4. 頭部嚴重受傷

1. 燒燙傷 5. 頭部創傷但清醒者
第二 2. 重要部位或多處骨折 6. 藥物過量
優先者 3. 脊椎受傷或背部受傷
4. 中度出血

最後 1. 單純骨折或其他較不嚴重的傷病患
輸送及救助者 2. 死亡

急救 醫護人員實行檢傷分類的標誌原則
寶典
當發生重大災害事件時,醫護人員可能會面臨有大量病患同時需要救治的情況,
這時採取急救檢傷分類,方能合理利用有限人力。標識分類原則如下:
第一級:第一優先,重傷員(紅色標識);有立即生命危險,應立即處理。
第二級:其次優先,中度傷員(黃色標識);生命徵象不穩定,有生命危險,
暫不危及生命,須在 20 分鐘內儘快處理。
第三級:延期處理,輕傷員(綠色或者藍色標識);生命徵象穩定,但病情有
可能惡化,有急診處理之必要。
第四級:最後處理,死亡遺體(黑色標識)或生命徵象穩定,短時間內病情惡
化的機會不大。
16
急救概論
Introduction to First Aid

2 初步評估與求救:發現威脅傷病患生命的危險情況,立即予以緊急處
理與求救
初步評估的順序如下:

評估病患意識,若 檢查生命徵象(體 如果呼吸或心跳停


無意識,則立刻求 溫、脈搏、呼吸、 止,立刻實施人工
救。 血壓) 呼吸。

電話求救:(1) 告知明確的地址或明顯的目標,以便施救者順利抵達現場。
(2) 說明事故種類:如溺水、中毒、車禍、火災等。
(3) 告知受傷人數及病患情況、現場已做的處理。
(4) 說明事故的情況及嚴重性。
(5) 報案者之基本資料:打電話場所或打電話者的姓名與電話。

自我保護,避免感染,凡接觸病患的血液、體液、黏膜、傷口、壓瘡等
均應戴保護手套或代用品,避免感染。

急救 人體測量脈搏的部位
寶典
病患的血壓值可由周邊血管脈動來推算:
顳動脈
.若摸到頸動脈的搏動,則收縮壓至少有 頸動脈
60 mmHg。 心尖脈
.若摸到股動脈的搏動或臂動脈的搏動, 肱動脈
橈動脈
則收縮壓至少有 70 mmHg。
.若摸到橈動脈的搏動,則收縮壓至少有
80 mmHg。 股動脈
.若摸到足背動脈的搏動,則收縮壓至少 膕動脈
有 90 mmHg。

脛後動脈 足背動脈
17
第一章
CHAPTER 1

3 再度評估:目的在於發現不致對病患生命構成立即威脅的傷勢或其他
問題
有些情況雖不致對生命造成立即危險,但如果不予急救或處理不當,都可
能造成嚴重的後果。若病患情況惡化或現場安全出現問題,可以隨時中止或省
略再度評估。

急救評估口訣

看一看 聽一聽 聞一聞 摸一摸

患者是否有焦慮及 患者是否有渾濁的 患者呼出來的氣味 患 者 的 體 溫 、脈搏 ,


痛 苦 的 表 情, 不 尋 呼 吸 聲、 呼 吸 是 否 是否有其他特殊味 並從頭到腳做對稱
常 的 呼 吸、 膚 色、 急 促、 有 喘 鳴 聲、 道等。 式 觸 摸, 瞭 解 身 體
瞳 孔 、傷 口 、出 血 、 呻吟聲等。 是 否 有 骨 折、 出 血
分 泌 物、 肢 體 變 形 或腫脹等狀況。
或腫脹 等。

症狀: 輕 壓 時 頭 骨 與 臉 部 有 凹
症 狀 : 臉 部 皮 膚 蒼 白 、 溼冷。
陷 、傷 口、出血、腫脹。
可能原因:休克。
可 能 原 因 : 腦 部傷害。
症 狀 : 四 肢 皮 膚 蒼 白 、 呈灰青色。
症 狀 : 兩 側 瞳 孔 大 小 不 相 等, 可能原因:循環障礙。
對 光 刺 激 無明顯反應。
可 能 原 因 : 腦 部傷害 。 症 狀 : 胸 部 凹 陷 、 呼 吸 困難。
可能原因:肋骨骨折。
症狀: 鼻 或 耳 道 有 出 血 或 澄 清
液流出。 症 狀 : 腰 部 及 肚 臍 附 近 有瘀青。
可 能 原 因 : 顱 內傷害 。 可能原因:腹部出血。
注意: 勿 清 理 分 泌 物 或 將 耳 道
症 狀 : 兩 腿 不 對 稱 、 不 等長。
塞住 。
可能原因:腿部骨折。
症 狀 : 頸 後 有 疼 痛 或 壓 痛, 背
部 有 骨 折、脫臼或畸形 。
可 能 原 因 : 頸 、脊椎損傷。
注 意 : 不 可 任 意移動傷患。

症 狀 : 四 肢 有 麻 痺、 無 力 或 感
覺 異 常 等 情形。
可 能 原 因 : 頸 、脊椎損傷。
前 言
||||
人體醫學專欄

耳(Ear)、鼻(Nose)、喉(Throat)是頭顱內三個相連的器官,由於這

個部位的病變都會相互影響,所以常集中一起研究。


耳 Ear /

外耳 中耳 內耳
接收並感
知聲波提供聽 耳廓

覺,識別方位 鐙骨 半規管
|||| 鼻喉系統

耳蝸
砧骨
維持身體平衡
鎚骨 聽神經
的器官。

耳道 耳膜
前庭
耳咽管

生理構造 包含器官 各器官之基本功能

1. 耳廓 收集聲波,產生主體效果。
外耳
2. 耳道 把聲波傳到耳膜,有擴大效果。

外耳與中耳之分界,聲波撞擊耳膜時引起振動,傳入聽
3. 耳膜
小骨。

4. 鎚骨
合稱「三小聽骨」,把聲波從外耳經中耳送到內耳,有
中耳 5. 砧骨 擴大效果。當炎症引起聽小骨黏連、韌帶硬化等,可使
聽覺減弱。
6. 鐙骨

連接中耳腔與咽喉部,排除積聚在中耳的液體,維持耳
7. 耳咽管
膜兩邊氣壓平衡。

8. 前庭
維持身體平衡。
9. 半規管
內耳
10. 耳蝸 其絨毛細胞,將「液態能」轉換成「電能」傳至大腦。

11. 聽神經 將電能傳送至大腦,以產生聽覺。


19


鼻 Nose /

鼻子由骨骼、軟骨、肌肉及皮膚組成,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淨化吸入的
空氣並調節其溫度和溼度,它也是嗅覺器官,還可輔助發音。鼻包括外鼻、鼻腔
和鼻旁竇三部分。

額竇

蝶竇
鼻骨 上鼻甲
鼻腔 中鼻甲
鼻前庭 下鼻甲
硬月咢
脣 軟月咢


咽喉 Throat /

是解剖學中咽和喉的總稱,鼻腔主管呼吸,口腔則負責攝食,兩者後方就是
以一條肉質的管子稱為咽部來做為聯繫管道。這個咽部又分為上、中、下三部分,
就是鼻咽、口咽部及下咽部。

額竇 上鼻甲
鼻隔 中鼻甲
鼻 下鼻甲
蝶竇
鼻孔
硬月咢 軟月咢


核舌肌 扁桃腺
下顎骨
舌骨
會厭 聲帶
食道
甲狀軟骨
氣管
環狀軟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