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愛蓮說》工作紙_答案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

中二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課程


單元六 周敦頤《愛蓮說》工作紙 (答案)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有▲號的字。

(1)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染: (受)沾污/污染
(2)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褻: 輕慢而不莊重
(3)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 鮮: 罕/少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句子譯為白話文。

(1) 蓮,花之君子者也。

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2)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喜愛蓮花的,和我相同的又有誰呢?

3 (1) 以下是一個分析本文句子深層意思的段落,請在橫線上填上答案。

本文最後一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面意思是 ① ;而上文的句子:「 ②

」,表示牡丹代表 ③ 。由此可見,「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蘊含了作者對

④ 的慨歎。

① 牡丹應該最得大眾喜愛

②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③ 富貴

④ 世人大多都貪慕富貴/重財輕德

(2) 作者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實際表達甚麼感情?試加以說明。

作者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表面意思是問有誰會跟自己一樣喜愛

單元六 周敦頤《愛蓮說》工作紙 p1
蓮花呢;而上文的句子:「蓮,花之君子者也」,表示蓮代表着君子。

由此可見,作者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實際是感歎像自己一樣重

視修身立德的人已經沒有了。

4 作者從生長環境、生物特徵和觀者感受三方面,借描述蓮花的特質來讚美君子的品格,
從而抒發感情。試完成下表:

蓮花的特質 君子的品格 抒發的感情

身 處 惡 劣 的 環 境 , 正 面 頌 揚 蓮 花 ,
出淤泥而不染
但不為世俗所污染。 間接表達作者 渴望成為

品格高尚的君子,
濯清漣而不妖 潔身自愛,不獻媚於人。

並慨歎世人慕名求利 ,
中通外直 胸懷通達,行為正直。
不重品格修養。
不蔓不枝 不依附權貴,處事態度堅定不移。

香遠益清 品格高尚,聲名遠播。

亭亭淨植 卓然獨立,堅毅不屈。

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 端莊嚴正,受人敬重,不容褻瀆。

單元六 周敦頤《愛蓮說》工作紙 p2
5 (1) 作者以三種花代表哪三種人?

菊花:隱逸的人/隱士

牡丹:貪慕富貴的人

蓮花:君子

(2) 試推想作者只愛蓮花,而不愛菊花和牡丹的原因,並加以說明。

作者只愛蓮花,因為蓮花 能在俗世中保持高尚的情操。菊花的特質是

離世隱逸,與俗世隔絕,而牡丹則是 富貴的象徵。作者既不像愛牡丹

的人一樣貪戀富貴,又不希望像愛菊花的人一樣孤芳自賞、與世隔絕,

所以只愛蓮花。

6* 比較閱讀:閱讀以下文章,然後回答問題。

張京元《九里松小記》
九里松①者,僅見一株兩株,如飛龍劈空,雄古奇偉。想當年萬綠參天,松風聲壯於

錢塘潮,今已化為烏有,桑田滄海,恐北高峯②頭有螺蚌殼矣,安問樹有無哉?

① 九里松:杭州名勝,位於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與靈隱寺之間。唐刺史袁仁敬守杭

州時,於行春橋(今洪春橋)至靈隱寺、三天竺間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

蒼翠夾道,人稱「九里松」,後來變成該處的名稱。

② 北高峯:杭州名勝,在靈隱寺北。

(1) 試從文中摘錄一個能代表作者感受的詞語。

桑 田 滄 海

(2) 同是借物抒情的作品,《愛蓮說》和《九里松小記》的作者怎樣通過描寫事物來抒發

情懷?

單元六 周敦頤《愛蓮說》工作紙 p3
《愛蓮說》通過植物的 形態 來抒發感受,而《九里松小記》通過植物的 變化
來抒發感受。

(3) 承上題,引用兩篇文章的內容,說明作者怎樣通過描寫事物來抒發情懷。

《九里松小記》着意描述九里松由 盛 而 衰 的情形,「想當年萬綠參天,松風

聲壯於錢塘潮,今已化為烏有」,從而抒發對世間萬物「 滄海桑田 」的慨歎。

《愛蓮說》則側重寫蓮的 特質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藉此表達自己愛蓮,不 同

流合污/慕名求利 的高尚品德。

*進階題:2D 班必需完成。

單元六 周敦頤《愛蓮說》工作紙 p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