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0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單元八 熱力學
熱力學是專門探討能量內涵、能量轉換以及能量與物質間交互作用的科學,尤其專注在系統
與外在環境間能量的交互作用,是結合工程、物理與化學的一門學問。熱力學的應用範圍很廣,
主要包括:引擎、渦輪機、壓縮機、幫浦、發電機、推進器、燃燒系統、冷凍空調系統、能源替
代系統、生命支援系統及人工器官等。

8-1 熱學導論-認識熱量

8-1-1 熱量的定義
1. 溫度:物質的溫度代表此物質的「冷熱程度」。
2. 熱量:熱是一種傳送中的能量,當物質的溫度改變時,會有能量的轉移,此轉移的能量即為
熱量。物質內的原子或分子透過隨機運動,將熱量由高溫的物質傳往低溫的物質,此時高溫
的物質有熱量流出使溫度降低,此種現象稱為放熱;低溫的物質有熱量流入使溫度升高,此
種現象稱為吸熱。

系統 T1>T2
外界 系統 T1<T2 外界 系統 T1=T2 外界
T1 熱量由系 T2 T1 熱量由外 T2 T1 無熱量流 T2
統流出外 界流入系 出或流入
界 統 系統

即時測驗

(1) ( )當熱在兩物體間傳遞時,它的流向是如何?(A)由體積大者流向體積小者 (B)由密


度大者流向密度小者 (C)由質量大者流向質量小者 (D)由溫度高者流向溫度低者。

(2) ( )下列性質中何者無法用溫度計測量得知?(A)冷熱的變化 (B)熱量的變化 (C)含


熱量的多寡 (D)溫度的高低。

(3) ( )下表中各燒杯裝相同質量的物質但處在不同的溫度,那一個燒杯的熱量較多?
燒杯名稱 甲 乙 丙
物質溫度 30∘C 50∘C 70∘C
(A)甲 (B)乙 (C)丙 (D)無法比較。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解析:熱是一種傳送中的能量,因此若物質沒有溫度的變化就沒有熱量的產生,故
無法比較三個燒杯的熱量多寡。物質溫度的高低只是判斷物質冷熱程度的依
據。

(4) ( )下列有關溫度與熱的敘述,何者正確? (A)溫度與熱是相同的物理量 (B)熱與溫


度代表不同形式的能量 (C)含熱量愈多的物質,其溫度不一定愈高 (D)熱恆由含熱量多
的物體流向含熱量低的物體 (E)熱恆由溫度高的物體流向溫度低的物體。(本題複選)

解析:(A)(B)熱是一種能量,溫度是物體冷熱的程度
(D)熱由溫度高流向溫度低處

即時測驗答案:(1) D (2)C (3)D (4)CE

3. 熱容量與比熱:
(1) 熱容量:物質每升高或降低 1℃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熱量 ( H )
熱容量(C)=
溫度差 (ΔT )
亦即:熱量(H)=熱容量(C) × 溫度差(ΔT)
單位:cal / ℃(卡/℃)

(2) 比熱:1 公克的物質升高或或降低 1℃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熱容量(C) 熱量 ( H )
比熱(s)= =
質量(m) 質量(m)× 溫度差 (ΔT )
亦即:熱量(H)=質量(m) × 比熱(s) × 溫度差(ΔT)
單位:cal /g- ℃(卡/克.℃)
因此比熱大的物質,溫度不易上升,也不易下降;比熱小的物質,溫度容易上升,也容易
下降。所以靠近海島的地區,氣候溫差較小(因為水的比熱大),而內陸地區(如沙漠),
氣候溫差較大(因為砂子的比熱小)。

(3) 莫耳比熱:1 莫耳的物質升高或或降低 1℃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亦即:熱量(H)=莫耳數(n) × 莫耳比熱(C) × 溫度差(ΔT)
單位:cal /mol- ℃(卡/莫耳.℃)
常見的莫耳比熱有定壓莫耳比熱(CP)及定容莫耳比熱(CV)。

即時測驗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1) ( )有 A、B、C 三種物質,已知其比熱、質量如下:


A:比熱為 0.55 卡/公克‧°C、質量為 20 公克。
B:比熱為 0.217 卡/公克‧°C、質量為 45 公克。
C:比熱為 0.113 卡/公克‧°C、質量為 100 公克。
以上三種物質,何者的熱容量最大? (A)A (B)B (C)C (D)一樣大 (E)未給溫
度變化量,便無法決定何者的熱容量較大。

解析:熱容量=物質的質量 × 比熱

(2) ( )某生用一穩定熱源做測定比熱的實驗,他取同質量的水及甲液體分別加熱,並測得
數據如附表,則甲液體的比熱為多少卡/克.℃?(A) 0.3 (B) 0.5 (C) 0.6 (D) 0.8。
加熱時間(分) 0 5 10 15 20 25
水溫(℃) 25 28 31 34 37 40
液體溫度(℃) 25 31 37 43 49 55

解析:∵H=M×1×3=M×s×6 ∴s=0.5。

(3) ( )某生利用一穩定的熱源來做測定比熱的實驗,他各取 100 公克


的水及某液體分別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圖如圖所示,設某液
體和水在同一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則某液體之比熱為多少卡/
克.℃?(已知水的比熱為 1.00 卡/克.℃)(A) 0.63 (B) 0.80 (C)
1.24 (D) 1.60。

解析:相同時間,吸收相同熱量,100×1×10=100×s×16;∴s=0.625(卡/克.℃)

(4) ( )小方以同一穩定熱源分別加熱質量 M1 與 M2 公克的水,得到


如右所示的溫度變化與加熱時間關係圖,則 M1、M2 的大小關係為何?
(A) M1>M2 (B) M2>M1
(C) M1=M2 (D)資料不全,無法判定 。

解析:相同時間,吸收相同熱量 H,但 M1 溫度變化(ΔT)大於 M2,由於


H=M × s × ΔT
本題在控制變因 H 及 s 下,操縱變因 M 與 ΔT 成反比,故 M2>M1。

(5) ( )沙漠地區日夜溫差比較大,這是因為下列何者?(A)沙漠地區面積大,熱量不易傳
導 (B)沙漠地區大都是緯度較高的地區 (C)砂子的比熱較小 (D)砂子不易引起空氣的
熱對流。

解析:質量相同且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下,比熱較小的物質,溫度變化較大。

即時測驗答案:(1) C (2)B (3)A (4)B (5)C (6)C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8-1-2 熱傳播(heat transfer):熱傳播的行為可以證明熱的形式是一種傳送中的能量;熱量因


為溫度差而產生的基本傳遞方式有三種:
1. 熱傳導(heat conduction):為固體熱傳播的主要方式。如圖,一固體截面積 A,長 l,兩端
溫度為 T1 與 T2(設 T1>T2),則單位時間由高溫端傳導至低溫端的熱量為:
ΔQ T − T2 高溫 T1 低溫 T2
= kA 1 (單位: cal / s 或 J / s ( watt ) ) A
Δt l
上式稱為傅立葉熱傳導定律;其中 k 值稱為物質的導熱係數 熱量
(thermal conductivity),物質的導熱係數大小依序為固體>液體>氣體。
l

即時測驗
(1) ( ) 在寒冷的冬天,以手接觸金屬器材常覺得較同溫度的木質器材冰冷,其主要原因
為何?(A)金屬熱傳導係數較木材大 (B)金屬熱傳導係數較木材小 (C)金屬比熱較木材
大 (D)金屬比熱較木材小 (E)金屬含的熱量較木材小。

解析:金屬較易導熱,即導熱係數大。

(2) 一片長方形的玻璃窗,長度為 1.0m,寬度為 0.60m,厚度為 5mm,導熱係數 k 為


2 × 10 −4 (kcal / s ⋅ m ⋅ °C ) 。冬天室內室外的溫度分別為 15℃及 5℃,則室內每秒有多少熱,
經由此玻璃傳到室外?

ΔQ 15 − 5
解析: = 2 × 10 − 4 × 1 × 0.6 × = 0.24(kcal / s ) = 240(cal / s )
Δt 5 × 10 −3

(3) 承上題,若玻璃窗由兩片厚度為 l1=2.5mm 的玻璃,中間夾一層厚度為 l2=2mm 的空氣隙


製成,則結果又為何?(空氣的導熱係數為 0.055 × 10 −4 (kcal / s ⋅ m ⋅ °C ) )


解析:設室內室外溫度各為 T1 及 T2,玻璃和空氣隙的 T1 T1 ' 氣 T2 ' T2
厚度分別以 l1 及 l2 表示,熱導係數以 k1 及 k2 表示,
穩定傳熱時,空氣室靠近室內與靠進室外的溫度各 隙
為 T1’ 及 T2’,則:
ΔQ (T − T ' ) (T '−T ' ) (T '−T ) l1 l2 l1
= k1 A 1 1 = k 2 A 1 2 = k1 A 2 2
Δt l1 l2 l1
ΔQ A(T1 − T2 ) 1 × 0.6 × (15 − 5)
⇒ = = −3
Δt l1 l 2 l1 2.5 × 10 2 × 10 −3 2.5 × 10 −3
+ + + +
k1 k 2 k1 2 × 10 − 4 0.055 × 10 − 4 2 × 10 − 4
≒ 0.016(kcal / s) = 16(cal / s)
由此例的結果可知,對於相同厚度的玻璃而言,中間有夾空氣隙的玻璃較容
易避免熱傳導造成嚴重的熱散逸問題。
即時測驗答案:(1) A (2)240(cal/s) (3)16(cal/s)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2. 熱對流(heat convection):為流體熱傳播的主要方式。如圖,將燒杯盛水,置於陶瓷纖維網
上以酒精燈加熱,底部由於溫度較高,熱量藉由對流的方式(如圖所示,流動方向為順時針
方向,因為熱量由高溫向低溫傳播)傳播到水中各處,最後使燒杯內的水溫升高。

即時測驗
(1) ( )試管內盛 0℃的冰,容器內盛 20℃的溫水,則水流動方向以下列何圖較為正確?

(A) (B) (C) (D)以上皆非。

解析:熱量由高溫向低溫傳播。

(2) ( )冷氣機裝在室內的高處或低處,何者較容易使室內溫度下降?(A)低處 (B)高處


(C)裝在中間高度 (D)沒有差別。

解析:冷空氣密度較熱空氣大。

(3) ( )燜燒鍋或保溫瓶中設有真空夾層,這是為了避免熱以下列哪些方式流失?(A)傳
導、對流、輻射 (B)對流、輻射 (C)傳導、對流 (D)傳導、輻射。

即時測驗答案:(1) B (2) B (3) C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3. 熱輻射(heat radiation):任何物體,在溫度不為絕對零度的情形下,其表面恆放射出電磁波
形式的輻射能,此現象不須藉由物質來傳遞,稱為熱輻射。若物體的表面積為 A,溫度為 T1,
而外界的溫度為 T2,則單位時間流出或流入物體的熱量為:
ΔQ
= εσA(T14 − T24 ) (單位: cal / s 或 J / s( watt ) )
Δt
上式稱為史蒂芬-波茲曼定律;
其中 σ 值稱為史蒂芬-波茲曼常數(Stefan-Boltzmann constant):
σ = 5.67 × 10 −8 (W / m 2 ⋅ K 4 )
ε 稱為發射率(emissivity),介於 0 與 1 之間,黑體或顏色較暗的物體發射率較高,較容易放
熱及吸熱,而表面光滑或顏色較淡(如白色)的物體發射率較低,較不容易放熱及吸熱。

即時測驗
(1) ( ) 在極寒冷的南極地區,無論是白天或晚上,人體的體溫均比環境的溫度高,
為了避免身體的輻射熱散失,在南極地區應穿下列哪一類的衣服?(A)黑色衣服
(B)白色衣服 (C)綠色衣服 (D)藍色衣服。

解析:南極地區極為寒冷,應避免身體的輻射熱散失。

(2) ( )炎炎夏日,穿著淺色衣物會比穿著黑色衣物涼爽,這是因為下列何者?(A)淺
色容易吸收身體的熱量 (B)淺色容易吸收空氣對流時的熱量 (C)淺色比較不容易
吸收太陽的輻射熱 (D)淺色傳熱速率比深色快。

解析:炎炎夏日,應避免吸收太陽的輻射熱。

(3) ( )下列何者不是燜燒鍋的特性?(A)鍋體反光良好,減少因熱輻射散失熱量 (B)


鍋體有真空夾層,減少因熱傳導及對流散失熱量 (C)鍋體附有加熱電源持續加熱
(D)外鍋蓋是良好絕熱材質,減少因熱傳導散失熱能。

解析:任何電器用品一定要插入電源才能運作。

(4) 一運動員光著身子在溫度為 15℃的室內休息,設此運動員的發射率 ε = 0.70,表面


積為 1.5m2,皮膚的表面溫度為 34℃,求此運動員因輻射而在單位時間失去的熱量
為何?

ΔQ
解析:由史蒂芬-波茲曼定律: = εσA(T14 − T24 )
Δt
−8
= 0.7 × 5.67 × 10 × 1.5 × [(273 + 34) 4 − (273 + 15) 4 ]
≒ 120(W )

即時測驗答案:(1) B (2) C (3) C (4) 120(W)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8-1-3 熱與功:在物理學上,作功是指將能量轉換的過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可藉由作功來轉換。
當系統有溫度的變化時,系統與外界會有能量的轉換,由於能量的轉換要靠作功來完成,於是系統
與外界在其邊界上藉由功與熱的交換作用而進行能量傳遞。功與熱的交換方式有二:當系統有熱量
流出,表示系統對外界作正功,反之當系統有熱量流入,表示外界對系統作正功。功和熱的大小皆
取決於最初值到最終值之變化過程所行經的路徑,故功和熱皆為路徑的函數。

1. 熱功當量(J):焦耳的熱功當量實驗利用力學能轉換為熱能求出功與熱交換的等值關係 J:
J≒4.2 焦耳/卡
1948 年,國際度量衡大會定義物質間因溫度差而轉移的能量稱為
熱量,欲產生 1 卡的熱量須作功 4.2 焦耳。亦即:
1 卡≒4.2 焦耳
1 焦耳≒0.24 卡

即時測驗
(1) 若焦耳實驗中兩重錘質量均為 10 kg,降落距離為 2 m,反覆升降 10 次,容器中水 1 kg,
容器總質量 2 kg,比熱 0.113 cal/g.℃,結果水溫上升 0.76℃,若不計熱之散失,則熱功
當量為 J/cal。

解析:重錘下落的速度甚小,動能的變化可忽略不計
因此重錘的重力位能減少變成水與容器的熱能:
兩重錘反覆緩慢升降 N 次所損失的總位能: N ⋅ (2mgh)
水(質量 m1、比熱 s1)與容器(質量 m2、比熱 s2)所吸收的熱量:
(m1 s1 + m 2 s 2 ) ⋅ ΔT
N ⋅ (2mgh)
所以熱功當量 J=
(m1 s1 + m2 s 2 ) ⋅ ΔT
2 × 10 × 9.8 × 2 × 10
⇒ 熱功當量= =4.2(J/cal)
(1000+2000 × 0.113)× 0.76

(2) 在焦耳實驗裝置中,兩邊之重錘各 25 公斤且容器為絕熱系統,若重錘下落之距離為 20 公


尺,每次下落攪動水後,設法使重錘回到原處,再使其下落,如此重複 20 次後,已知槽
中的水為 7 公斤,容器的水當量為 3 公斤,若重錘下落之速度甚小,則水溫升高
℃。(設 g=10 公尺/秒 2,計算到小數點以下第二位)

解析:重錘下落的速度甚小,動能的變化可忽略不計
減少的重力位能變成熱能
2 × 25 × 10 × 20 × 20
=(7+3)×103×1×ΔT⇒ΔT=4.76(℃)
4.2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3) 承上題,若重錘以 0.2 公尺/秒 2 之加速度落下,再使重錘回到原處,後再使其以 0.2 公
尺/秒 2 之加速度落下,如此重複 20 次後,則水溫升高 ℃。

解析:設重錘達最低點的速度為 v
則 v2=2ah
1
重錘的動能 K= mv2=mah
2
熱能 Q=減少的重力位能-動能=mgh-mah=m(g-a)h
2 × 25 ×(10-0.2 )× 20 × 20
Q= =(7+3)×103×1×ΔT
4.2
⇒ΔT=4.67(℃)

(4) ( )有一電熱水爐,消耗電的功率為 4200 瓦特。若流入水流量為每秒 50 公分 3,則流


出熱水的溫度比所供給自來水的溫度(令熱功當量 J=4.2 焦耳/卡)高 (A)10 (B)20
(C)30 (D)40 (E)50 °C。

解析:本題為電能轉換為熱能:由 4200=4.2×50×ΔT,得 ΔT=20 °C

(5) ( )質量為 1 公斤的鐵鎚,以 25 公尺/秒的速度碰撞靜止於地面質量為 100 公克的銅塊。


已知銅的比熱為 0.093 卡/公克‧°C,假設鐵鎚有一半的動能轉變為銅塊的熱能,則此銅
塊的溫度約增加 (A)1 (B)2 (C)4 (D)6 (E)10 °C。

1 1
解析:本題為動能轉換為熱能:由 ( ×1×252)=4.18×100×0.093×ΔT,
2 2
得 ΔT=4 °C

(6) ( )焦耳實驗所顯示的物理意義為何? (A)以力學能作功,可轉變成熱能 (B)以熱


作功可轉變成力學能 (C)消耗一定量的功,可產生一定量的熱 (D)消耗一定量的熱可產
生定量的力學能 (E)熱與力學能可完全互換。(本題複選)

解析:熱能不能完全轉換為力學能。

即時測驗答案:(1)4.2(J/cal) (2)4.76°C (3)4.67°C (4)B (5)C (6)AC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8-2 熱平衡與熱力學第零定律

8-2-1 熱平衡:當孤立的兩個物體因溫度差而互相傳熱時(稱為熱接觸),經過一段時間,兩物
體的物理特性(如壓力、體積等可由實驗直接測量的物理量)將不再變化,可說兩物體達到熱平衡
狀態,此時兩物體具有相同的溫度,而高溫的物體釋放出的熱量等於低溫的物體吸收的熱量。

8-2-1 熱力學第零定律:當 A、B 兩物體分別與 C 物體處於熱平衡狀態時,A、B 兩物體也會處


於熱平衡狀態,稱為熱力學第零定律。所有處於同一熱平衡狀態的物體,其物體間的冷熱程度是相
同的,此冷熱程度我們以「溫度」表示,亦即達到同一熱平衡狀態的物體具有相同的溫度。

即時測驗
(1) ( )在 30 毫升、90℃的熱開水中,加入 20 毫升、10℃的冷開水,若不考慮熱的散失,
下列何者正確?(水的比熱為 1 卡/克.℃)(A)達到熱平衡時的水溫是 58℃ (B)達到
熱平衡時的水溫是 50℃ (C)冷開水吸收的熱量是 490 卡 (D)熱開水釋放的熱量是 980
卡。

解析:設達到熱平衡時的溫度是 T℃
由於高溫的物體釋放出的熱量等於低溫的物體吸收的熱量:
30×1×(90-T)=20×1×(T-10) ⇒ ∴T=58(℃)
冷開水吸收的熱量=熱開水釋放的熱量:
30×1×(90-58)=20×1×(58-10)=960 (cal )

(2) ( )作冷、熱水混合實驗(水的比熱為 1 卡/克.℃) ,將 40 公克、80℃的熱水與 60 公


克、20℃的冷水混合,最後水溫達 38℃時不再變化,則混合過程中散失到空氣中的熱量
有多少卡?(A) 0 (B) 360 (C) 600 (D) 1200。

解析:40×1×(80-38)=60×1×(38-20)+H ⇒ ∴H=600(卡)。

(3) ( )以穩定的熱源加熱糖水,若熱源每分鐘供熱 2000 卡,且有 40 %的熱量會散失在空


氣中,糖水的質量是 1000 公克,溫度為 10 ℃、比熱為 1.2 卡/克.℃,則要加熱多少分
鐘,糖水的溫度才會變為 60 ℃?(A) 40 分鐘 (B) 50 分鐘 (C) 60 分鐘 (D) 65 分鐘。

解析:2000×t×(1-40%)=1000×1.2×(60-10) ⇒ ∴t=50(分鐘)。

(4) ( )作冷、熱水混合實驗時,若絕熱不佳,則混合後的溫度較理想條件下的混合溫度為
何?(A)高 (B)低 (C)相同 (D)無法得知。

即時測驗答案:(1)A (2)C (3)B (4)B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8-3 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描述系統邊界與外界功(W)和熱量(Q)的轉換,所造成系統內部能量改變

( ΔE system )的關係,是能量守恆的結果,故熱力學第一定律:

ΔE system = Q − W

其中 ΔE system = ΔEint + ΔK + ΔU

( ΔEint :系統內能的變化量; ΔK :系統內動能的變化量; ΔU :系統內位能的變化量)

本處討論的是理想氣體在封閉系統下的熱力學第一定律,因此:
(1) 封閉系統內部無動能與位能,故封閉系統內部的能量只有內能,亦即:
ΔE system = ΔEint

(2) 由氣體分子動力論知,理想氣體分子的內能( Eint )僅為絕對溫度 T 的函數,例如對於每


3
一個單原子分子的平均移動動能 Eint = kT 。
2

故在封閉系統下的熱力學第一定律可改為:
ΔEint = Q − W

若為開放系統,則要導入焓 H 的觀念,本處不討論。

8-3-1 熱力系統:熱力系統由「系統」、「外界」與「邊界」所形成。「系統」係指具有固定質
量或固定體積的物質的範圍,系統外面的物質範圍稱為「外界」,「系統」與「外界」接觸共同有
的表面稱為「邊界」,「邊界」可以固定不動也可以移動。熱力系統可分為:

1. 封閉系統:熱力過程中,系統外與系統內的物質不可進出系統,亦即此時系統內的質量是固
定不變的,此系統稱為封閉系統或控制質量系統,雖然系統內的質量是固定不變的,但封閉
系統的邊界仍然會有熱與功的交換,因此其邊界仍然是可以移動的(如汽缸的活塞)。
2. 開放系統:熱力過程中,邊界除了有熱與功的交換之外,系統外與系統內的物質可進出系統
(但作質量交換時,仍需滿足質量不滅定律),因此外界的功與熱都能同時傳入或傳出系統
但系統的容積是固定不變的,此系統稱為開放系統或控制容積系統,亦即邊界是不可移動的。
3. 孤立系統(isolated system):不受任何外界影響的系統,此系統的物質、熱與功均不能穿越
系統的邊界,稱為孤立系統。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8-3-2 理想氣體:
1. 理想氣體的假設:
(1) 由極多的氣體分子所組成,且分子的運動無規則,亦即任何時間內往各方向運動的氣體分
子數目可視為均相同。
(2) 理想氣體分子的體積與其所占有的空間體積,相較之下極微小。
(3) 理想氣體分子間的碰撞可視為完全彈性碰撞,分子間除碰撞外無其它交互作用力,所以在
兩次碰撞間分子作等速度直線運動。

2. 真實氣體接近理想氣體的條件:
(1) 低密度的氣體。
(2) 非常低的壓力。
(3) 非常高的溫度。

3. 理想氣體的行為:

(1) 巨觀:理想氣體方程式(狀態方程式) :當系統內的氣體處於低密度狀態時,若壓力為 P、


占有體積 V、分子莫耳數 n、處於絕對溫度 T(單位:K)時,實驗發現:

波以耳定律:當 n、T 固定時,P 與 V 成反比關係(圖一)。


定壓的查理-給呂薩克定律:當 n、P 固定時,V 與 T 成正比關係(圖二)。
定容的查理-給呂薩克定律:當 n、V 固定時,P 與 T 成正比關係(圖三)。

P
T

(圖一) (圖二) (圖三)

整理得到這些描述理想氣體分子的狀態間的關係式:

PV = nRT = NkT

其中 R 稱為理想氣體常數, R = 0.082atm ⋅ l / mole ⋅ K = 8.31J / mole ⋅ K = 1.987cal / mole ⋅ K ;


R
k 稱為波茲曼常數, k = = 1.38 × 10 − 23 J / mole ⋅ K ;
N0
N0 稱為亞佛加厥常數, N 0 = 6.02 × 10 23 ;
N 為系統內氣體的分子數目, N = nN 0 。

理想氣體方程式描述的是氣體分子的巨觀性質,是為一狀態方程式,這些狀態(壓力 P、
體積 V、絕對溫度 T)都可經由實驗儀器測量得到。

(2) 微觀:氣體分子動力論:從分子的微觀觀點出發,採用機率與統計平均的方法(請見附錄
A),了解氣體的巨觀性質。若一密閉容器容積為 V,內含 N 個氣體分子,每個分子的質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量均為 m,則這些分子在此容器內產生的壓力 P 為:
2 N 1 N 1
P = ⋅ E k = ⋅ mv 2 = ρ v 2
3 V 3 V 3
1
其中 E k 為容器內每一氣體分子的平均移動動能, E k = mv 2 ;
2
2
v 為每一氣體分子移動速度平方的平均值;
N ⋅m
ρ 為氣體密度, ρ = 。
V

即時測驗
(1) ( )He、Ne、O2、CO2、H2 等五種氣體,在下面哪一組溫度、壓力的條件下,各種氣
體的行為都會很近似? (A)300K、0.01 大氣壓 (B)200K、0.01 大氣壓 (C)300K、1 大
氣壓 (D)300K、2 大氣壓 (E)300K、0.001 大氣壓。

解析:溫度愈高壓力愈小愈接近理想氣體。

(2) ( )右圖為某理想氣體,在 V-T 圖中,其狀態由 A 變化為 B 的過程,則此過程中 (A)


體積與溫度漸減 (B)體積與壓力漸減 (C)壓力與溫度漸增 (D)壓力漸減、體積與溫度
漸增 (E)體積與溫度漸增,但壓力不變。

T
解析:V=k ;在 T 漸增的過程中,V 反而漸減,表 P 在此過
P
程中也漸增。

1
(3) ( )右圖為某定量理想氣體在不同溫度下的壓力-體積倒數圖(P-
V
圖),則甲、乙兩種狀態的絕對溫度比為 (A)1:1 (B)1:2 (C)2:1
(D)1:4 (E)4:1。

1
解析:∵PV=nRT;∴ P=nRT
V
斜率 nRT 和絕對溫度成正比 ⇒ T甲 : T乙 =2:1

(4) ( )某氣體在一壓力-體積(P-V)圖中,其狀態沿著圖中所示的路徑
ADBDCDA 變化,則當該氣體回到原來狀態時 (A)體積增大 (B)壓力
增大 (C)溫度增加 (D)體積、壓力不改變,但溫度應該變低 (E)體積、
壓力、溫度都不改變。

解析:當氣體回到原來的起點時,狀態必定相同,其溫度、壓力與體積都一樣。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5) ( )有一個容積為 V 的氦氣鋼瓶,其內部的氣壓為 P。今利用此鋼瓶來填充氣球時,假


如每個氣球的體積為 0.01V,充氣完畢時的氣壓為 0.01P,則此鋼瓶最多能填充幾個氣球?
(A)99 (B)990 (C)9900 (D)9000 (E)10000。

解析:PV=n(0.01V)(0.01P)+(0.01P)V
=n×10-4PV+0.01PV=(n×10-4+0.01)PV=(n+100)10-4PV
⇒ n=9900

即時測驗答案:(1)E (2)C (3)C (4)E (5)C

8-3-3 熱力系統的內能(internal energy):內能為系統內與分子之間的相對運動有關所需要的


能量,因此內能來自於以分子不規則運動所具有的動能(動能,旋轉動能,振動能),化學能和原
子核的勢能,此外還有偶極子的電磁轉換等。對於理想氣體而言,系統的內能只與分子不規則運動
所具有的動能有關,經由氣體分子動力論推導之後,理想氣體的內能為絕對溫度 T 的函數。系統
的內能 Eint 依系統內氣體分子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

1. 單原子分子:比較
理想氣體方程式: PV = nRT = NkT
2 N 1 N 1
氣體分子動力論: P = ⋅ E k = ⋅ mv 2 = ρ v 2
3 V 3 V 3
1 3
可得常溫下容器內每個單原子分子的平均移動動能: E k = mv 2 = kT (由能量均分原理可
2 2
1
知每一自由度的能量為 kT ,移動有三個自由度 x、y 及 z)。
2

每個單原子分子的平均移動速率稱為方均根速率 v rms :
3kT 3RT 3P
v rms = v 2 = = =
m M ρ
M 為氣體的分子量。

容器內 N 個分子的總動能即為系統的內能 Eint :


1 3 3 3
Eint = N E k = N ⋅ mv 2 = NkT = nRT = PV
2 2 2 2

若系統所處的溫度愈高,則單原子分子除了移動外,也可能引起轉動及振動,使得具有的內能
愈高。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2. 雙原子分子:在常溫下,此類分子除了移動動能(三個自由度 x、y 及 z)外,還有轉動動能
5
(二個自由度順轉與逆轉),故每個雙原子分子的平均動能為 E k = kT ,故系統的內能 Eint :
2
5 5
Eint = NkT = nRT
2 2

在高溫下,又多了振動能量(動能與位能),故在高溫時系統的內能 Eint :
7 7
Eint = NkT = nRT
2 2

即時測驗

(1) ( )一個熱學系統的內能,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A)系統內部分子的動能和


(B)系統內部分子之間或分子內的位能和 (C)系統的溫度 (D)系統的壓力 (E)系統的體
積。(本題複選)

解析:系統的內能包含了系統內部分子的動能和及分子間和分子內的位能和。內能
的多寡不易求得,但在不同的溫度、壓力、體積的狀態下,內能也隨之改變。

(2) 常溫下,壓力為 2atm 時,5 升的氦氣具有的分子總能量為多少焦耳?

解析:氦氣為單原子分子,依題目給的條件可得系統內能:
3 3
Eint = PV = × (2 × 1.013 × 10 5 ) × (5 × 10 −3 ) = 1.52 × 10 3 ( J )
2 2

(3) 常溫下,壓力為 2atm 時,5 升的一氧化碳具有的分子總能量為多少焦耳?

解析:一氧化碳為雙原子分子,依題目給的條件可得系統內能:
5 5
Eint = PV = × (2 × 1.013 × 10 5 ) × (5 × 10 −3 ) = 2.53 × 10 3 ( J )
2 2

(4) ( )已知氫分子的方均根平均速率為 1200 公尺/秒,則當時的溫度約為(氫分子量 2)?


(A)100K (B)100°C (C)115K (D)115°C (E)120°F。

3RT 3 × 8.317 × T
解析:1200= = ,得 T=115K
M 0.002

即時測驗答案:(1)ABCDE (2) 1.52 ×103 ( J ) (3) 2.53 ×103 ( J ) (4)C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3. 潛熱(latent heat):與物質相變化有關的分子內能稱為潛熱,如熔化熱(固態變液態,例如
冰的熔化熱約為 80 卡/克)、汽化熱(液態變氣態,例如水的汽化熱約為 540 卡/克)。由於
物質發生相變化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只改變分子間的位能,而不改變分子間的動能,
故相態變化時的溫度保持不變。設物質質量 m,潛熱 L(單位質量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單位:
卡/克),則相變化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稱為變態熱 H:

H = mL (單位:cal)

即時測驗
(1) ( )物質在吸收潛熱的過程中,具有下列哪些性質? (A)溫度維持不變 (B)
總能增加 (C)產生相變 (D)分子動能增加 (E) 分子位能增加。
(本題複選)

解析:物質吸收潛熱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分子平均動能不變,但分子位能增加,
總能增加。

(2) 小明做冰熔化熱測定的實驗。小明取 20 g、0℃的冰塊,加入 50℃熱水 80 g,測得終溫為


20℃,則冰的熔化熱之測量值為 cal/g。(已知水的比熱為 1 cal/g.℃)

解析:冰吸熱=水放熱,設冰熔化熱的測量值為 x
20x+20×1×(20-0)=80×1×(50-20) ⇒ ∴x=100(cal/g)

(3) 以量熱器做某液體比熱及汽化熱的實驗,熱源是一個 60 瓦特的


電熱器。量熱器的內筒質量 500 克,比熱為 0.093 卡/克.℃,
內盛 300 克的某液體。在實驗中量到的液體(及蒸汽)溫度與時
間的關係如圖表示。設溫度計的熱容量可以忽略,請問該液體的
汽化熱約為 卡/克。

解析:10~50 分供給熱量 60 焦耳/秒×2400 秒=1.44×105 焦耳=3.456×104 卡


3.456 ×10 4
液體的汽化熱為 =115.2(卡/克)
300

(4) 將 100℃的水蒸汽 30 克,與 0℃的冰 60 克混合於絕熱的容器內,假設蒸汽壓變化的因素


可略,則達熱平衡之後 100℃的水有 克,水蒸汽剩下 克,此時達熱平衡
之後的溫度為 ℃。

解析:60 克冰全部變成 100℃水,吸熱=60×80+60×100=10800(卡)


設水蒸汽需凝結 x 克:540x=10800
∴x=20(克),故水蒸汽剩下30-20=10;故水共有 60+20=80(克)
此時系統處於液、氣共存,溫度為100℃。

即時測驗答案:(1)ABC (2)100 cal/g (3)115.2 cal/g (4)80 克,10 克,100℃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8-3-4 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描述系統邊界與外界功(W)和熱量(Q)的轉換,所造成

系統內部能量改變( ΔE system )的關係,是能量守恆的結果:

ΔE system = Q − W

但本處只研究理想氣體在封閉系統的行為,故以下只討論熱力學第一定律在封閉系統中各物理
量的形式:

1. ΔE system :熱力過程中,系統內部所有形式能量的改變量。在封閉系統中,系統內部無動能與

位能的變化,故封閉系統中內部所有形式的量的改變量即為內能的變化量 ΔEint :

ΔE system = ΔEint

故在封閉系統中,熱力學第一定律可改為:

ΔEint = Q − W

以單原子分子的系統為例,若系統溫度變化為 ΔT,則內能的變化量 ΔEint :

3
ΔEint = nR(ΔT )
2

2. Q :系統與外界間傳送的熱量。對於封閉系統的單原子分子系統:

(1) 絕熱下(adiabatic):Q=0,所以 ΔEint = −W 。

(2) 定容下:由於 W=0,所以 Q = ΔEint 。定義使一莫耳物質的溫度升高 1℃所需的熱能稱為


莫耳比熱,則:
Q = ms(ΔT ) = nMs(ΔT ) = nCV (ΔT )
3
單原子分子的內能變化量: ΔEint = nR(ΔT )
2
又 Q = ΔEint
3
所以單原子分子的定容莫耳比熱 CV = R 。
2

(3) 定壓下:
Q = nC P (ΔT )
3
單原子分子的內能變化量: ΔEint = nR(ΔT )
2
W = PΔV = nR(ΔT )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Q = ΔEint + W
3 5
nC P (ΔT ) =
nR(ΔT ) + nR(ΔT ) = nR(ΔT )
2 2
5
所以單原子分子的定壓莫耳比熱 C P = R 。
2

由此可得定壓莫耳比熱與定容莫耳比熱的關係為 C P − CV = R 。

3. W:系統與外界熱量交換時所作的功,在熱力過程中,即為使邊界移動所作的功,邊界移動
產生系統體積的變化,故系統對外界所作的功:

W = ∫ PdV

以下為在封閉系統中不同熱力過程所作的功的形式: P

(1) 等壓過程(isobaric process):

V2 V2 W
W = ∫ PdV = P ⋅ ∫ dV = P ⋅ V
V2
V1
= P ⋅ (V2 − V1 ) = P ⋅ ΔV
V1 V1

V1 V2 V

(2) 等容過程(isovolumetric process 或 isochoric process): P

W=0,因為容積無變化。 P1

P2
V
(3) 等溫過程(isothermal process):
P
V2 V2 nRT
W = ∫ PdV = ∫
V2
dV = nRT ⋅ lnV V1
= nRT ⋅ (ln V2 − ln V1 )
V1 V1 V PV=constant
V
= nRT ⋅ ln( 2 )
V1 W
V
(4) 絕熱過程(adiabatic process):
P

Q=0,所以 ΔEint = −W 。
理想氣體於絕熱膨脹或壓縮過程中: PVγ=constant
ΔEint + W = 0 ⇒ nCV dT + PdV = 0
W

V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PV PdV + VdP
又T = ;故 dT = 代入上式
nR nR
PdV + VdP
nCV ( ) + PdV = 0
nR
CP
⇒ (CV + R) PdV + CV VdP = 0 ⇒ C P PdV + CV VdP = 0 ⇒ PdV + VdP = 0
CV
CP
定義一絕熱指數(adiabatic exponent) γ = ,則:
CV
dP dV
+γ = 0 ⇒ ln P + γ ln V = cons tan t
P V
⇒ PV γ = cons tan t

即時測驗

(1) ( )在 100℃、1.0 atm,10 g 的水受熱完全汽化,在汽化過程中系統對外界作功 1700 J,


則在汽化過程中,系統內能的變化量為 (A) 2.4×104 (B) 2.3×104 (C) 2.1×104 (D) 7100
J。

解析:外界輸入的熱量=汽化熱
Q=540×10=5400(cal)=2.27×104(J)
系統內能的變化量ΔEint=Q-W=2.27×104-1700=2.1×104(J)

(2) ( )一個熱學系統經歷某一過程中,外界對系統作功 500 焦耳,且此系統的內能減少


300 焦耳,則該系統對外界的熱量傳輸為 (A)吸熱 200 焦耳 (B)放熱 200 焦耳 (C)吸熱
800 焦耳 (D)放熱 800 焦耳。

解析:外界對系統作功 500 焦耳⇒ ΔW=-500 焦耳


ΔEint=-300 焦耳
Q=W+ΔEint=-500+(-300)=-800(焦耳)(負號表示系統放熱)

(3) ( ) 一個熱學系統,當外界輸入熱量 200 焦耳時,系統的內能同時減少了 120 焦耳,


則系統對外界作功為 (A) 320 (B) 80 (C)-80 (D)-320 焦耳。

解析:Q=200 焦耳
ΔEint=-120 焦耳
Q=W+ΔEint
200=W+(-120)
∴W=320(焦耳)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4) 當 0.5 莫耳的氦在定容時吸收 100 卡的熱時,其絕對溫度升高____________K。

3
解析:100×4.18=0.5×( ×8.317)×ΔT⇒ ΔT=67 K
2

(5) ( )某理想氣體的狀態,在壓力-體積圖(P-V 圖)中,由狀態 a 開始,經過狀態 bc


1
後,再回到狀態 a,則此過程中,氣體對外作功為 (A)(P1+P2)(V2-V1) (B) (P1+P2)(V2
2
1 1
-V1) (C)(P2-P1)(V2-V1) (D) (P2-P1)(V2-V1) (E) (P1+P2)(V2+V1)。
2 2

解析:氣體由狀態 a 經 b、c 再回狀態 a 時,


對外所作的功為 a、b、c 所包圍的三角形面積
1
W= (P2-P1)(V2-V1)
2

(6) 在絕熱汽缸中,裝有 1 莫耳的單原子分子理想氣體。已知當溫度為 0°C 時,此氣體的壓


力為 1 大氣壓,而體積為 22.4 公升。今移動活塞壓縮氣體,使其體積減少 0.245 公升,
則:
a. 若不計一切阻力與壓力的變化時,壓縮氣體所作的功為____________焦耳。
b. 氣體壓縮後的末溫為攝氏____________°C。

解析:
a. W=P×ΔV=1.01×105×0.245×10-3=24.7 J
3 3
b. 24.7= ×nR(ΔT)= ×1×8.317×ΔT
2 2
ΔT=1.98=t-0
⇒t=1.98 °C

(7) 兩個絕熱容器甲乙裝有相同的氣體,且體積相同,甲容器壓力為 P1、絕對溫度 T1,乙容


器壓力為 P2、絕對溫度為 T2,若使這兩容器相互連通,則達平衡時,氣體的絕對溫度為
多少?____________。

解析:因系統為絕熱狀況,故連通前後內能總和相等
3 3 3
N1kT1+ N2kT2= (N1+N2)kT
2 2 2
PV PV
且 N1= 1 ,N2= 2 代入上式
kT 1 kT 2
( P1+P2 )T 1T 2
T=
P1T 2+P2T 1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8) ( )右圖表某種理想氣體,其狀態沿著路徑 A→B→C→A 變化,則下


列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變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不變 (B)變化過
程中的壓力始終不變 (C)變化過程中體積始終不變 (D)B→C 的過
程,溫度不變 (E)A 狀態時的溫度最高。

解析:畫出等溫線圖:

(9) ( )某定量理想氣體,在 V-T(體積-絕對溫度)圖上,由狀態


a 經圖中所示之多邊形 abcda 過程再回到原狀態。已知圖中 ab 平
行 cd,且 ab 延長線通過原點,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a 到
b 的過程,壓力不變 (B)b 到 c 的過程,溫度不變但壓力減少
(C)c 到 d 的過程,壓力不變 (D)d 到 a 的過程,體積不變但壓力
增加 (E)狀態 c 的壓力最小。

V nR 1
解析:V-T 圖之斜率= = ∝ 可判斷
T P P

(10) 如圖所示,此理想氣體在 BDA 的過程中,求:


a. 氣體對外所作的功為____________焦耳。
b. 流入氣體的熱量為____________焦耳。
(本題翻譯自 GIANCOLI 物理教科書例題 19-10)

解析: 1atm=1.01×105(N/m2) =1.01×105 Pa


1L=10-3 m3
a. BD 為等壓過程,此段所作的功:
WBD=P×ΔV=2×(1.01×105)×(2.0×10-3-10.0×10-3)=-1.6 ×103 (J)
DA 為等容過程,此段所作的功:WDA=0
故在 BDA 過程中,氣體對外所作的功:
WBDA=WBD+WDA=-1.6 ×103 (J) (負號表示外界對氣體作功)
b. 由於 TA=TB,所以系統內能沒有變化:ΔEint=0
ΔEint=Q-W
0=Q-(-1.6 ×103)
∴Q=-1.6 ×103 (J)(負號表示熱量由系統流出)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11) 如圖所示,A→B→C 為一理想的單原子分子壓縮的過程,


已知 TA=300K,VC=0.5 m3 求:
a. 在 B 時的體積 VB 為___________ m3。
b. 整個過程中,外界對氣體所作的功為__________焦耳。
(本題翻譯自 GIANCOLI 物理教科書例題 19-12)

解析:
a. AB 為絕熱過程,PVγ=定值,
單原子分子的絕熱指數 γ:
5/ 2 5
γ=CP/CV= =
3/ 2 3
∴ PAV Aγ = PBVBγ ⇒ VB = V A ( PA / PB )1 / γ
3
= 1× (100 / 200) 5 = 0.66(m 3 )

b. AB 為絕熱過程,此段外界對氣體所作的功:
B VB
1
WAB= − ∫ PdV = − PAV A ∫ V −γ dV = − PAV Aγ (
γ
)(V B1−γ − V A1−γ )
A VA
− γ +1
5
將 γ= 代入
3
2 2
3 V − 3 0.66 − 3
WAB= PAV A [( B ) 3 − 1] = × 100k × 1 × [( ) − 1] = 48(kJ )
2 VA 2 1

BC 為等溫過程,此段外界對氣體所作的功:
C VC
dV V
WBC= − ∫ PdV = − nRTB ∫ = − nRTB ⋅ ln C
B VB
V VB

VC 0 .5
= − PBV B ⋅ ln = −200k × 0.66 × ln = 37(kJ )
VB 0.66
故在 ABC 過程中,外界對氣體所作的功:
WABC=WAB+WBC=48+37=85 (kJ)

( P1+P2 )T 1T 2
即時測驗答案:(1)C (2)D (3)A (4)67 K (5)D (6)a. 24.7 J b. 1.98 °C (7) (8)E
P1T 2+P2T 1
(9)ABDE (10)a. -1.6 ×103 (J) b. -1.6 ×103 (J) (11)a. 0.66(m3) b. 85 (kJ)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8-4 熱力學第二定律

8-4-1 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熱、功與系統間能量之間的關係,但卻沒有
說明熱力過程進行之方向。自然界中的熱力過程通常為不可逆且趨向平衡之過程,例如熱量由高溫
流向低溫最後答熱平衡;在自然界中不可能自然發生的熱力過程則由熱力學第二定律來說明:
1. 凱爾文-普朗克敘述(The Kelvin-Planck Statement)
:沒有任何循環過程能夠只與單一熱庫(熱
容量相當大的物體,例如海洋、大氣)做熱交換而可完全轉換成功的,因為高溫熱庫一定要
排放熱量至低溫熱庫,所以熱不能直接轉換成功,因此不可能建造一個熱效率為 100%的設備。
2. 克勞修斯敘述(The Clausius Statement):沒有任何循環過程不需經由其它作用而能夠由低溫
熱庫到達高溫熱庫。亦即熱量由低溫熱庫傳到高溫熱庫,必須輸入功才能達成。

高溫熱庫 TH 高溫熱庫 TH

QH QH

設備 WOUT 設備
裝置 裝置

QL

低溫熱庫 TL 低溫熱庫 TL

(違反凱爾文-普朗克敘述之設備) (違反克勞修斯敘述之設備)

8-4-2 熱機、冷凍機與熱泵:

1. 熱機(heat engine):功可直接轉換成熱量,但熱量不能直接轉變成功,將熱量轉變為功的設
備稱為熱機。由凱爾文-普朗克敘述可知,高溫熱庫輸入熱機的熱量 QH,部份對外界(如機
械等裝置)作功 WOUT,部份仍以熱的形式排放至低溫熱庫 QL,依據熱力學第一定律:

QH=WOUT+QL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高溫熱庫 TH

QH

WOUT
熱機

QL

低溫熱庫 TL

傳至熱機的熱量只有一部份被轉換為功,因此定義熱量轉換為功的效率稱為熱效率 η
(thermal efficience):

WOUT QH − QL Q
η= = = 1− L < 1
QH QH QH

由於熱有方向性,若對熱機而言輸入熱為正,輸出熱則為負,在計算熱效率時 QL 要取正,
故取絕對值。

2. 冷凍機(refrigerator):冷凍機的目的為將室內排出熱量,使室內溫度低於外界的設備裝置。
由克勞修斯敘述可知,熱量由冷凍室內低溫熱庫 QL 排放到外界的高溫熱庫 QH,必須輸入功
WIN 才能達成,依據熱力學第一定律:

QH=WIN+QL

高溫熱庫 TH

QH

冷凍機 WIN

QL

低溫熱庫 TL
(冷凍室)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冷凍機的目的在排出室內的熱量 QL,可是將熱量 QL 排放到高溫熱庫需要輸入功 WIN 才行,因


此定義輸入的功與排放出的熱量定義為此冷凍系統的效率,此效率稱為性能係數 β(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Q QL 1
β= L = =
WIN QH − QL QH / QL − 1
由於熱有方向性,若對冷凍機而言輸入熱為正,輸出熱則為負,在計算熱效率時 QH 要取正,
故取絕對值。

3. 熱泵(heat pump):熱泵與冷凍機原理相同,但目的卻相反,熱泵的目的將大氣中的熱量移
轉到室內,使室內的溫度比外界要高。由克勞修斯敘述可知,熱量由外界的低溫熱庫 QL 傳到
室內的高溫熱庫 QH,必須輸入功 WIN 才能達成,依據熱力學第一定律:

QH=WIN+QL

高溫熱庫 TH
(室內)

QH

WIN
熱泵

QL

低溫熱庫 TL
(外界)

熱泵的目的在排入室內的熱量 QH,由克勞修斯敘述需要輸入功 WIN 才行,因此定義輸入的功


與排入室內的熱量定義為此熱泵系統的效率,此效率稱為性能係數 β(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Q QH 1
β= H = = >1
WIN QH − QL 1 − QL / QH

由於熱有方向性,若對熱泵而言輸入熱為正,輸出熱則為負,在計算熱效率時 QL 要取正,故
取絕對值。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即時測驗
(1) 一汽車引擎的熱效率為 20%,若此引擎每秒對機械作功 23000 J,求每秒:
a. 輸入此引擎的熱量為____________焦耳。
b. 排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____焦耳。
(本題翻譯自 GIANCOLI 物理教科書例題 20-1)

解析:
a. 輸入此引擎的熱量為 QH:
W 23000
QH = OUT = = 115(kJ )
η 0.2

b. 排放出的熱量為 QL:
QH=WOUT+QL
QL=QH-WOUT=115(kJ)-23(kJ)=92(kJ)

(2) 設一鍋爐每秒傳熱 80M 焦耳給一熱機,而此熱機每秒傳熱 50M 焦耳給一臨近的河流,求


子熱機的熱效率 η?

解析:由題目可知,QH=80 MJ,QL=50 MJ
WOUT Q 50
η= = 1− L = 1− = 0.375 = 37.5%
QH QH 80

(3) 一冷凍機功率為 200W,性能係數 β 為 3.8,此冷凍機若要將 600g,0°C 的水凝固成 0°C


的冰,需要多久的時間?
(本題翻譯自 GIANCOLI 物理教科書例題 20-4)

解析:將 600g,0°C 的水凝固成 0°C 的冰,此冷凍機需作功 WIN:


Q
WIN = 200 × t = L
β
QL = mL = 600 × 80(cal / g ) = 48000(cal ) = 2 × 10 5 ( J )
QL 2 × 10 5
t= = = 260( s )
200 ⋅ β 200 × 3.8

(4) 一熱泵功率為 1500W,性能係數 β 為 3.0,求:


a. 每秒排放入室內的熱量為____________焦耳。
b. 若在夏天時,將此熱泵當成冷氣機,則性能係數變為何?
(本題翻譯自 GIANCOLI 物理教科書例題 20-5)

解析:功率為 1500W,表示每秒輸入的功 WIN 為 1500 J:


a. 每秒排放入室內的熱量為 QH:
QH = β ⋅ WIN = 3 × 1500 = 4500( J )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b. 若將熱泵當成冷氣機,每秒從室內排放出的熱量為 QL:
QH=WIN+QL
QL=QH-WIN=4500(J)-1500(J)=3000(J)
Q 3000
β= L = =2
WIN 1500

即時測驗答案:(1) a. 115(kJ) b. 92(kJ) (2) 37.5% (3)206(s) (4) a. 4500(J) b. 2

8-4-3 卡諾循環與卡諾定理:

1. 卡諾循環(Carnor cycle):卡諾循環為一可逆循環,以此循環方式運轉的熱機,稱為卡諾熱
機。所有工作於兩個一定溫度之間的熱機,以此循環方式運轉的熱效率最大,故卡諾熱機是
理想的熱機。卡諾循環主要有四個熱力過程:

高溫熱庫 TH

QH

卡諾 WOUT
熱機

QL

低溫熱庫 TL
(本圖取自 GIANCOLI 物理教科書圖 20-7)

(1) a→b 為可逆等溫加熱過程,自高溫熱庫中吸取熱量 QH: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等溫過程內能變化量 ΔEint=0
b
Vb
∴QH=Wab = ∫ PdV =nRTH ⋅ ln
a
Va

(2) b→c 為可逆絕熱膨脹過程,將溫度由 TH 降至 TL:


絕熱過程 PVγ=定值
PV PV
∴ PbVbγ = PcVcγ ⇒ b b = c c
TH TL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3) c→d 為可逆等溫排熱過程,將熱量 QL 排放到低溫熱庫中: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等溫過程內能變化量 ΔEint=0
d
Vd
∴QL=Wcd = ∫ PdV =nRTL ⋅ ln
c
Vc

(4) d→a 為可逆等溫絕熱壓縮過程,將系統的溫度提升到高溫熱庫的溫度 TH。


絕熱過程 PVγ=定值
PV PV
∴ Pd Vdγ = PaVaγ ⇒ d d = a a
TL TH

最後整理(2)及(4)式,可得:
Vb Vc
=
Va Vd

再將此結果代入(1)及(3)式,可得:
Q L TL
=
Q H TH

所以卡諾熱機(理想熱機)的熱效率 η:

QL TL
η = 1− = 1−
QH TH

由此可知,卡諾熱機的熱效率僅與兩熱庫間的溫度高低有關。

以此也可得理想的冷凍機(卡諾冷凍機)的性能係數(COP)β:
QL TL
β= =
Q H − Q L TH − TL

理想的熱泵(卡諾熱泵)的性能係數(COP)β:
QH TH
β= =
Q H − Q L TH − TL

2. 卡諾定理(Carnor’s theorem):
(1) 卡諾第一定理:所有工作於兩個一定溫度之間的熱機,以可逆機(以卡諾循環運轉)的
熱效率最大,亦即不是可逆機的熱效率一定小於可逆機的熱效率。
(2) 卡諾第二定理:所有工作於同樣兩溫度間的可逆熱機,其熱效率相等。
(3) 卡諾第三定理:可逆熱機的熱效率僅與兩熱庫間的溫度高低有關。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即時測驗

(1) 在 800 °C 與 15 °C 之間運轉的熱機,最高的熱效率為多少(百分率四捨五入至整數位)?

TL 15 + 273
解析:η = 1 − = 1− = 0.731L = 73%
TH 800 + 273

(2) 若每秒有 1400 kJ 的熱從 700°C 的熱源傳入一卡諾引擎,而引擎排放熱量至 30°C 的環境,


求此引擎輸出的功率為多少 kW?(四捨五入至整數位)

TL WOUT
解析:η = 1 − =
TH QH
30 + 273 WOUT
⇒ 1− = ⇒ WOUT = 964(kJ )
700 + 273 1400(kJ )
WOUT 為每秒引擎輸出的功,亦即為引擎輸出的功率,故引擎輸出的功率
POUT=964 (kW)

(3) 一冷氣機從溫度為 27°C 的房間內,每秒可抽取 100 kJ 的熱量,已知室外溫度為 37°C,


則此冷氣機每秒排放至室外的熱量為多少 kJ?(四捨五入至整數位)

QL TL
解析: β = =
Q H − Q L TH − TL
100(kJ ) 27 + 273
⇒ = ⇒ QH = 103(kJ )
QH − 100(kJ ) (37 + 273) − (27 + 273)

(4) 承上題,此冷氣機的功率為多少瓦特(W)?

QL TL
解析: β = =
WIN TH − TL
100(kJ ) 27 + 273
⇒ = ⇒ WIN = 3.3(kJ )
WIN (37 + 273) − (27 + 273)
WIN 為每秒輸入的功,故冷氣機的功率 PIN=3.3 (kW)=3300 (W)

(5) 將一電熱器作為室內暖器使用,今室內溫度為 21°C,室外溫度為 10°C,求此作為熱泵的


電熱器的性能係數(COP)β 為何?(四捨五入至小數第一位)

TH 21 + 273
解析: β = = = 22.77 L = 22.8
TH − TL (21 + 273) − (10 + 273)

即時測驗答案:(1) 73% (2) 964(kW) (3) 103(kJ) (4) 3300W (5) 22.8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8-4-4 熵

1. 熵(entropy)的定義:在卡諾循環中,我們推出以下的結果:

QH QL
=
TH TL

若考慮熱的方向性,QH 為流入應為正,但 QL 為流出應為負,故上式去掉絕對值後得到:


QH QL
+ =0
TH TL
也就是說在任何一個可逆循環過程中,存在著一種熱力性質:
b a
dQ dQ dQ
∫ T = ∫a T + ∫b T = 0

(本圖取自 GIANCOLI 物理教科書圖 20-13)

此熱力性質在沿著可逆過程的積分值,只跟起始與最終的狀態有關,與其路徑無關,克勞修斯
於 1985 年命名此一新的熱力性質的函數為熵(entropy)S:
f
dQ
ΔS = S f − S i = ∫ (單位:J/K)
i
T

2. 熵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由於熵的變化量恆大於等於 0:
f
dQ
ΔS = S f − S i = ∫ ≥0
i
T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用熵的變化量來陳述,稱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一般描述(general statement)
(1) 在可逆過程中,上式之等號成立。但若為不可逆過程,則上式之不等式成立。
(2) 在自然過程中(為不可逆過程),熵的變化量恆為增加的,亦即 ΔS > 0 。即熱力過程進行
方向為熵增加的方向。

熵增加代表系統內分子運動的混亂程度增加,造成不可逆的程度增加,有用的功會減少,
導致廢能的增加。也因此自然過程都是由有序(order)進行到無序(disorder)。
逢甲大學普通物理中文導讀 單元八

即時測驗

(1) 20°C,50kg 的水與 24°C,50kg 的水混合,求熵的變化量 ΔS?


(本題翻譯自 GIANCOLI 物理教科書例題 20-6)

解析:等質量的水混合,故最後熱平衡的溫度為:
20 + 24
= 22
2
QH = msΔT = 50 × 4.186 × 10 3 × (22 − 24) = −4.186 × 10 5 ( J )

QL = msΔT = 50 × 4.186 × 10 3 × (22 − 20) = 4.186 × 10 5 ( J )

− 4.186 × 10 5 4.186 × 10 5
ΔS = S H + S L = + = −1414 + 1424 = 10( J / K ) > 0
24 + 273 20 + 273

即時測驗答案:(1) 10(J/K)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