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45 卷 第 3 期 哈尔滨学院学报 Vol. 45 No. 3

2024 年 3 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Mar. 2024

[ 文章编号]1004—5856(2024)03—0001—04

论孟子“ 义利之辨” 的多重意涵


孔繁颖

(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摘 要] “ 义利之辨” 是孟子思想的重要话题,它具有多重意涵。 修身维度的“ 义利之辨” 蕴含着人


性本善的根本理念,道德情感和个体认同的内在需求是人们不断塑造“ 理想自我” 的原由;行事维度的
“义利之辨” 强调“ 经权之别” ,意在引导人们正视“ 义利” 之间的辩证关系;治国维度的“ 义利之辨” 亦为
“王霸之辨” ,其论说从多方面彰显了“ 王道” 的优越性。 从修身至行事,再到治国的层层展开,体现了孟
子对“ 义利之辨” 的独特思考,亦为当下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 关键词] 孟子;义利之辨;居仁由义;经权之分;仁政王道
[ 中图分类号] B222. 5 [ 文献标识码] A doi:10. 3969 / j. issn. 1004 - 5856. 2024. 03. 001

“ 义利之辨” 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论题之一, 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嫚,谓


受到历代学者重视,如朱熹在《 与延平李先生 之幅利。 利 过 则 为 败。 吾 不 敢 贪 多, 所 谓 幅
书 》 中 就 曾 说: “ 义 利 之 说 乃 儒 者 第 一 也。” [4] ( P995 - 996)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中的这
义。” [1] ( P1082) “ 义利之辨” 与世人价值观的建立 段论述以布帛与庆氏为例,以“ 德” 为中介,与
关联密切,其对个体的选择判断和社会理想追 “ 义” 相 连, 指 出 限 制 私 利 的 重 要 性。 老 子 曾
求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此,本文沿波讨源,追 说:“ 绝圣 弃 智, 民 利 百 倍; 绝 仁 弃 义, 民 复 孝
溯“ 义利之辨” 的发生之源,并对孟子的“ 义利 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5] ( P45) 老子由自然万
之辨” 展开多维度探讨,拟推进对其思想意涵 物出发,主张 “ 自然无为” 的处 事 态 度, 其 “ 不
的深入理解。 积” 与“ 均富” 的思想主张,流露出义利皆轻的
价值倾向。 孔子提出了“ 见得思义” 的主张,他
一、孟子“ 义利之辨” 溯源
曾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 ( P56) 将义利
中华民族对“ 义利” 问题的讨论起源颇早, 之辨作为“ 君子” 与“ 小人” 的判断标准,传递出
西周时期已有文献记载。 周人伐纣后,充分意 崇义薄利的价值态度。 墨子亦把“ 义” 看作最
识到民众对国家的重要性,由此产生了许多关 高的道德准则,认为对财富名位的取舍和对人
于民利的讨论,如《 周易·乾》 中有言“ 利者义 的亲疏远近都要以“ 义” 为标准。
之和也” ,[2] ( P12 - 13) 指 出 利 益 与 仁 义 存 在 一 致 “ 义利之辨” 是孟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而非完全对立。 《 尚书》 中“ 义” 的出现常与 “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7] ( P1 - 2) 根据
君王相 关, 多 解 释 为 “ 合 宜” , 意 指 安 民 利 国。 杨伯峻先生《 孟子译注》 中的统计,在《 孟子》 一
《 诗 经 · 大 雅 》 中 也 有 “ 为 民 不 利, 如 云 不 书中,“ 义” 出现 108 次,其中 98 次指“ 合乎某
克” [3] ( P433) 的说法。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之 种道和理” ,如“ 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
前,人们对义利关系已有了初步的看法,这奠定 未之有也” ;[7] ( P310) 10 次 指 “ 道 理 与 正 理” , 如
了后世对“ 义利之辨” 讨论的基础。 “天下之通义也” 。[7] ( P135) “ 利” 出现 39 次,其中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社 26 次指“ 利益” ,如“ 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
会历史的巨大改变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随之而 之徒也” ;[7] ( P348) 6 次指 “ 使有利” , 如 “ 叟! 不
变,时人对义利关系的思考更加深入。 “ 夫民, 远千里 而 来, 亦 将 有 利 吾 国 乎” ;[7] ( P1) 2 次 指

[ 收稿日期]2023 - 11 - 17
[ 作者简介] 孔繁颖(1999—) ,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
2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 年

“ 以为利” ,如 “ 安其危而利其菑” ;[7] ( P184) 4 次 爵” 指“ 仁义忠信” ,“ 人爵” 指“ 功名利禄” ,修


指“ 锐利” ,如“ 兵革非不坚利也” ;[7] ( P92) 1 次指 “ 天爵” ,“ 人爵” 自然随之而来。 孟子从动机与
“ 顺也” ,如“ 故者以利为本” 。[7] ( P216) 孟子在孔 效果的角度出发,明确指出以“ 义” 为出发点和
子“ 见得思义” 原则的基础上,对“ 义利之辨” 这 立足点,采用合宜的方法求利,才能获得更长
一论题进行了更为集中而深入的思考,其“ 义 远、更根本的利益。 孟子在孔子 “ 敬鬼神而远
利之辨” 言说,论及修身、行事与治国三方面, 之” 的鬼神论基础上,将“ 天命” 的他律道德发
意蕴丰富,深刻精当。 展为以性善论为基础、以“ 四端” 为特征的自律
道德,将外在“ 天命,命也” 之类的社会规范发
二、居仁由义:孟子“ 义利之辨” 的修
展为内 在 “ 立 命, 正 命” 的 “ 自 由 意 志” , 强 调
身逻辑 “ 义” 的 理 性 趋 向, 最 终 指 向 道 德 主 体 的 独 立
在孔子思想基础上,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 自足。
主张,构成了“ 义利之辨” 的逻辑起点。 同时, 在修身维度上,孟子的“ 义利之辨” 强调了
他亦将“ 义利之辨” 与“ 人禽之辨” 相关联,指出 人的“ 自由意志” ,鼓励人们发扬和扩充内在的
“ 居仁由义” 的修身之道。 善性,通过正义的行为,提升精神的境界,其思
孔子以“ 仁” 释 “ 礼” ,将 “ 仁” 作为儒家处 想加强了社会的文化心理积淀,对民族性格的
理人我关系的一般准则和对个体的社会性要 形成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求,建立起融合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为一体的
三、经权之分:孟子“ 义利之辨” 的实
现实伦理心理模式。 孟子极大地发展了孔子所
发掘并强调的“ 仁” ,从人性角度出发,提出了 践智慧
“ 性善论” ,拓展了孔子“ 仁” 的范围,并提出“ 四 “ 经权之分” 体现了孟子“ 义利之辨” 的实
端说” 加以阐释。 孟子的“ 四端说” 发展了孔子 践智慧。 “ 利” 的本质与“ 义” 相合,孟子“ 经权
的人性心理原则并赋予其先验的道德性质。 他 之分” 的言说厘清了 “ 怀义心” 与 “ 怀利心” 之
认为“ 羞恶之心” 是“ 义之端” ,“ 义” 源于人心, 别,并在实 践 层 面 丰 富 了 “ 义 利 之 辨” 的 逻 辑
是一种心理深层的内在素质,是人与生俱来的 架构。
自然秉性,更是一种带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道 孟子对义利关系有着现实且理性的思考,
德约束,始终具有超越性,代表了社会性的道德 他主张 “ 仁 义 ” , 但 也 注 意 “ 义 利 之 辨 ” 中 的
要求。 “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 “ 经” 与“ 权” 之别,强调对“ 义” 与“ 利” 要进行
君子存之。” [7] ( P210) 孟子指出,人与禽兽的差别 具体的价值比较和选择取舍。 孟子对经权观念
只有“ 几 希” , 而 这 “ 几 希” 孟 子 将 其 称 为 “ 性 有着明确的论述,“ 经” 是总的理论和原则,即
善” 。 正如张汝伦在《 义利之辨的若干问题》 中 在正常情况下,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孟子的
提出的观点:“ 人有一种道德感。 它在为公善 “ 义利之辨” 中指向本质的“ 义” ;“ 权” 是随着
的行为中得到满足。 这种道德情感使我们不去 环境与条件变化,需要理性判断且有所变通的
追求快乐而履行对他人的义务。” [8] 道德情感 部分。 孟子充分肯定“ 权” 的价值和意义,在孟
是人类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特征之一,而 子看来,“ 富,人之所欲” ,[7] ( P227) 人都有正当的
人类对道德情感的需求可以在践仁行义中得到 物质欲求,并且由于现实境遇的复杂多样,“ 权
满足。 孟子将“ 义利之辨” 与“ 人禽之辨” 联系 变” 的出现无法避免,不过“ 权” 从属于“ 经” ,是
起来,这一主张为道德实践的超越性提供了内 对“ 经” 的补充和完善。 如以“ 受礼” 问题为例
在依据,且对个体人格价值和道德责任的极大 略作剖析:弟子陈臻问难于孟子,陈臻认为孟子
突出,也是孟子“ 义利之辨” 的独特价值所在。 拒收齐威王馈赠的“ 兼金一百” ,而接受了宋君
孟子敏锐地察觉到在个体的价值判断中, 馈赠的“ 七十镒” ,又接受了薛君馈赠的“ 五十
“ 怀义心” 与“ 怀利心” 两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 镒” ,“ 受礼” 与“ 不受礼” 之间必有一错。 陈臻
关系,故孟子在强调先验性善论的同时,也强调 的提问内含了矛盾律的思想,即两个命题不可
后天培育的重要性,注重因势利导,以道德教化 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 面对这一富有挑战性
加强人的“ 自由意志” 。 为此,孟子提出了“ 居 的提问,孟子的回答简洁有力,其“ 行权” 的依
仁由义” 与“ 天爵人爵” 之说的修身基本思路, 据和标准是“ 义” 。 表面上,拒收是“ 仁义” 的体
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道德主体性的建构。 孟 现,接受 是 “ 功 利” 的 行 为, 但 正 如 孟 子 所 言:
子突出了“ 义利之辨” 中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 “ 其 交 也 以 道, 其 接 也 以 礼, 斯 孔 子 受 之
主动性,曰:“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仁义忠信, 矣。” [7] ( P264) 宋君之 “ 利” 是时人给予远行之人
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古 的“ 赠礼” ;薛君之“ 利” 是赠予孟子购买武器之
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7] ( P300) 在孟子看 财,对 方 按 照 规 矩 和 礼 节 进 行 的 馈 赠, 且 合
来,理想道德人格的形成有着渐进的层次,“ 天 “ 义” ,财货自可取之, 这是君子 面 对 “ 现 实 之
第3 期 孔繁颖:论孟子“ 义利之辨” 的多重意涵 3

利” 的理性变通。 反之,君子要有所为有所不 接的现实根源。 孟子周游列国,对战争所带来


为,“ 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无处而馈之,是货 的民间疾苦有着深切的体悟,“ 民之憔悴于虐
之也。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7] ( P99) “ 未有 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
处” 在此语境下引申为“ 没有理由” 。 在孟子看 饮” 。[7] ( P61) 他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
来,无理由的、不合乎道义的财利,丝毫不可触 描述,得出了在当时诸侯国征战不休的情况下,
碰,这是原则问题,故不可接受。 上述案例中, 行仁政王道,事半功倍。 反之,若对内不实行仁
孟子对“ 遵经” 与“ 行权” 的论述,揭示了道德实 政,则可能出现人心向背的局面,如汤伐葛伯、
践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的 武王伐纣等历史实例,并且在《 邹与鲁哄》 中,
关系。 孟子详述民众不爱戴当地官吏的原因:在国家
正如金富平所言:“ 儒家义利观一般被认 处于灾荒年岁时,面对百姓们流离失所,四处逃
为是重义轻利,但实际上,孔孟儒家认为义、利 难的状况,官吏们仍旧府库富足,坐拥“ 民利” ,
二者是异质的、不可通约的。” [9] 从价值论角度 他们自然 会 得 到 “ 出 乎 尔 者, 反 乎 尔 者” 之 结
出发,小到一人,大到一国,义、利二者都不可或 果。 若对外穷兵黩武,纵然一时得势,也会招致
缺,均具有独特的价值,故笼统地说孟子甚至儒 邻国的畏惧,长此以往,必有后患。 “ 得其民,
家在“ 义利之辨” 中忽视或舍弃“ 利” 是不恰当 斯得天下矣。” [7] ( P185) 孟子呼吁执政者应当关切
的。 “ 重义” 的实质是坚持以“ 义” 为先的原则, 人民,重视人民,以仁爱之心谋得民心,从而平
即在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这一行 治天下。
为是否符合社会的公义和利益。 如若为天下苍 养民是孟子治国思想的立国之本。 在儒家
生谋求福祉的“ 大义” 需要通过“ 行权” 来实现, 哲学中,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始终是第一
那么孟子向来是不惮于灵活变通的,这种“ 变 要务,孟子对此也持同样的观点,“ 此惟救死而
通” 主要表现为对“ 合理之利” 的支持。 恐不 赡, 奚 暇 治 礼 义 哉?” [7] ( P19) 其 一, 制 民 之
综上所论可以发现,孟子“ 义利之辨” 的思 产,使民以时,孟子从实际出发,精准意识到了
想不仅具有文化思想层面的意义,而且体现出 “ 土地” 在农耕时代的根本性地位,提出了恒产
鲜明的实践品格。 经权思想为“ 义利之辨” 的 论, “ 有 恒 产 者 有 恒 心, 无 恒 产 者 无 恒
具体实践提供了灵活的调适策略和重要的行为 心” 。[7] ( P127) 主张保障人民对部分土地稳定的使
准则,这有助于引导人们形成更加完善的思维 用权和经营权,让百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从
模式。 而先“ 富” 后“ 教” ,引领百姓行善。 其二,取民
有制,薄收赋税是孟子养民思想的重要举措。
四、仁政王道:孟子“ 义利之辨” 的政
孟子详细比较了“ 贡” 法、“ 助” 法、“ 彻” 法等征
治参与 收赋税的方式与得失,主张将官吏与民众征收
在孟子看来,“ 义利之辨” 不仅关系到个体 税赋的方式进行区分,还主张在特定情境下,对
的道德选择,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 治国 商人、农夫等群体进行免税。 孟子对税收的理
维度的“ 义利之辨” ,也可称为“ 王霸之辨” 。 孟 论建构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使百姓更安
子融合了孔子的“ 仁” 与“ 德治” 思想,以“ 性善 心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进而促进国家的和谐
论” 为依据,以“ 民本论” 为基础,首倡“ 王霸之 发展。 其三,赡养孤寡,关切特定群体是孟子养
辨” ,将孔子的人我关系原则拓展成“ 治国平天 民思想的现实关怀。 “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
下” 的政治原则,并发展为仁政王道学说。 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 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
重民是孟子治国思想的价值旨归。 孟子提 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
出了“ 民为贵” 的思想,认为得天下的关键在于 斯四者。” [7] ( P38) 孟子以先贤爱民入微、遇事先
得到民众的真诚拥护,好善行仁,人心归向,保 考虑民众中的鳏寡孤独者为例,提醒执政者施
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 行“ 仁政” 时,应更加细致,主动地补全“ 义利”
纷争频繁。 统一天下,重归太平是百姓的共同 自身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的短板。 采取这样的措
心愿。 根据孟子对其所处时代的思想领域、社 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从而取得更长
会秩序、民众生活等方面情况的观察与思考,他 远的社会效益。 对特定群体的注重和保障是养
认为当时使天下“ 定于一” 的方式有两种,并将 民的具体体现,也是王道优越性的鲜明体现,亦
二者概括为“ 以力服人者” 的“ 霸道” 和“ 以德服 彰显了孟子在国家治理维度上,对“ 义利之辨”
人者” 的“ 王道” 。 孟子总结了夏、商、周三代得 思考的细致入微。
失天下的经验教训,将“ 得国家” 与“ 得天下” 的 教民是孟子治国思想的固本之举。 “ 凡有
不同特别彰显出来,进一步强调“ 霸道” 与“ 王 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
道” 的差别,从历史的层面论证了施行王道的 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
优势所在。 时代背景是孟子提倡“ 王道” 最直 足以事父母。” [7] ( P86) 根据杨树达《 高等国文法》
4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 年

中有关代名词的内容可以推断,这里的“ 我” 作 的“ 以义为先” “ 以义制利” “ 舍生取义” 等价值


“ 己” 字用,孟子以“ 四端说” 为依据,认为通过 理念和文化内涵,丰富了儒家“ 尚义” 的思想体
后天引导,可以扩充人们向善的内在本性,并从 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道德观念的塑造,为
正反两面强调了教育民众的重要性。 在《 告子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
章句上》 中,孟子也以“ 子弟” 在丰年与凶年的 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基
不同表现为例,又以同是“ 麰麦” ,在不同的生 石。 此外,孟子对内在价值的关注与对集体利
长环境下结出不同的果实为辅证,以此强调后 益的维护,亦为建立互利共赢、和谐繁荣的人类
天环境对于人和物成长的重要性。 此外,孟子 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理念和智慧。
在《 尽心章句上》 亦提出:“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 [ 参 考 文 献]
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7] ( P340) 教 [1] 朱熹. 朱子全书:第二十一册[ M] . 上海:上海古籍
民更加注重对民众进行思想和心灵的引导,更 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能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拥护,能够通过深入浅出 [2] 陈鼓应,赵建伟. 周易今注今译[ M] . 北京:商务印
书馆,2016.
的方式,使民众自发规范自己的求利行为。 因
[3] 周振甫. 诗经译注[ M] . 北京:中华书局,2010.
此,孟子鼓励执政者兴办学校,通过教育增强民 [4]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M] . 北京:中华书局,2018.
众的道德意识,以义制利,因势利导,使人们树 [5]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M] . 王弼,注. 楼宇烈,校释. 北
立正确的义利观,形成尚“ 义” 的社会风气。 京:中华书局,2016.
在治国维度上,孟子“ 义利之辨” 的言说凸 [6] 杨 伯 峻. 论 语 译 注 ( 典 藏 版) [ M] . 北 京: 中 华 书
显了以民为本的重要性,并主张采取具体措施 局,2015.
以保障民众的基本权益,培养民众的道德观念 [7] 杨伯峻. 孟子译注[ M] . 北京:中华书局,2018.
和社会责任感。 其理念为现代国家的治理和可 [8] 张汝伦. 义利之辨的若干问题[ J] . 复旦学报( 社会
科学版) ,2010(3) .
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9] 金富平. 义、利不可以轻重论:儒家义利观考察[ J] .
五、结语 江淮论坛,2021(5) .

万事莫贵于义。 孟子“ 义利之辨” 中蕴含


责任编辑:张瞳光

On the Multiple Connotations of Mencius’ s


“ Discrimina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
KONG Fan-
ying
(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00,China)
Abstract:The “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thought of Mencius, which has multiple implications. The “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 in the dimension of self- cultivation contain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human na⁃
ture being inherently good,and the inherent needs of moral emotions and individual identity are
the reasons why people constantly shape their “ ideal self” . In terms of its dimension of action
emphasizes the “ distinction between power and economy” ,aiming to guide people to face thei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Concerning its dimension of governance is also the “ distinction between
monarchy and hegemony” ,which demonstrat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 royal way” from multiple
aspects. The layered development from cultivating oneself to acting,and then to governing the
country reflects Mencius’ s unique thinking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
and also provides valuable cultural resources for current moral cultivation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Mencius;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to uphold benevo⁃
lence and righteousness;the division of economic power;the way of benevolent governanc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