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三十篇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古文三十篇

一.燭之武退秦師
作者: 左丘明 出處: 左傳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以對話為主
2.一般以春秋三傳為編年體之祖,但因四庫全書把它列為經部,故四庫中是以
竹書紀年為編年體之祖。
3.四庫全書並未單獨收錄春秋一書,原文是散見於三傳之中。
4.左傳的紀載年份比春秋多了13年。

重要註釋:
1.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使者,供
2. 以亂​易​整 → 取代 (賢賢​易​色)
3. 因​人之力而敝之 → 憑藉
4. 何​厭​之有 → 滿足
5. 繼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 1.動詞. 2.名詞
6. 無能​為​也 → 作為
7. 是​寡人之過也 → 此
8. 乃​還 → 於是

二.大同與小康
作者: 孔子弟子 出處: 禮記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多用排比,散偶相間。
2.孟子法先王,荀子法後王。
3.大道指五帝,小康指三代。

重要註釋:
1. 蓋​嘆魯也 → 大概
2. 謀​用是​作 → 因此
3. 刑​仁講讓 → 以...為典範
4. 貨​惡​其棄於地也 → (ㄨˋ)
5. 大人世及以為​禮 ​→ 制度
三.馮​諼​客孟嘗君
作者: 佚名 出處: 戰國策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先抑後揚
2.戰國策別名 : 國事.短長.長書,由劉向定名,曾鞏重編。
3.三窟 : 市義. 挾外登相. 立宗廟於薛

重要註釋:
1. 揭​其劍 → 高舉
2. 左右皆​惡​之 → (ㄨˋ)
3. 後孟嘗君出​記 ​→ 文告
4. 衣​冠而見之 → (一ˋ)
5. 寡人不足​為​也 → (ㄨㄟˋ)幫助
6. 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 → 是
7. 所寡有者​以​義耳 → 只
8. 左右​以​君賤之 → 以為
9. 市義​奈何​ → 如何

四.勸學
作者: 荀況 出處: 荀子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 以​學​為經,​不可以已​為緯
2. 多譬喻.排比.對比
3. 柔自取柱 → 說明 榮辱自取
4. 瓠巴鼓瑟 → 勉人積善成德

重要註釋:
1. 木直​中​繩 → 符合
2. 無​惛惛​之事者 → 專心致志
3. 君子​生​非異也 → 通"性"
4. 其​漸​之​滫​,​君子​不近 → 如果泡在臭水裡,上位者也不會靠近
5.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 依據
6. 施​薪若一 → 放置
7. 而​神明​自得 → 澄明的智慧
8. 用​心一也,​用​心燥也 →因為
9. 學​惡​乎始 → 通"烏",何
10. 其​義​則始乎為士 → 目的
11. 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 至於
12. "一"可以為法則 → 全
13. 端​而言 → (ㄔㄨㄢˇ) 言之細微
14. 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 攀附權貴的憑藉
15. 雖​有​槁暴 → 又
16. 絕​江河 → 橫渡
17. 蟹六​跪​而二螯 → 蟹腳
18. 為善不積​邪 ​→ 助詞無義
19. 口耳之間​則​四寸 → 才
20.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 配戴
21. 聲非加​疾​也 → 大
22. 怨之所​構​ → 集結
23. 質的​張而弓矢至 → 箭靶

五.漁父
作者: 屈原 出處: 楚辭 體裁: 散文詩(議論兼抒情)

特色與意涵:
1.楚辭向漢賦演變的開始
2.以第三人稱書寫
3.屈原於懷王時流放漢北,頃襄王時流放江南。

重要註釋:
1.自令放​為 ​→ 呢?
2.滄​浪​之水 → (ㄌㄤˊ)
3.文中所引的滄浪歌是指與世推移,不同於孟子引之以闡釋榮辱自重。

六.諫逐客書
作者: 李斯 出處: 史記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 開門見山
2. 駢散並用
3. 韶虞.武象 是指正音雅樂。

重要註釋:
1. 功​施​到今 → (一ˋ)
2. 藉​寇兵 → 借
3. 遂散六國之​從​ → (ㄗㄨㄥ) 通 "縱"

七.鴻門宴
作者: 司馬遷 出處: 項羽本紀(史記)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分敘方式
2.史記體例破例: 孔子世家.陳涉世家. 呂后本紀. 項羽本紀

重要註釋:
1. 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背棄
2. 數​目項王 → (ㄕㄨㄛˋ) 數次
3. 皆​且​為虜 → 將
4. 沛公則​置​車騎 → 放棄
5.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 幸虧
6. 亡​去不義 → 逃跑
7. 諏生 ​→ 見識鄙陋者
8. 備他盜之​出入 ​→ 偏義複詞,只有入
9.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 窮盡
10. 道芷陽​閒​行 → (ㄐㄧㄢˋ) 抄小路
11. 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 將
12. 因善​遇​之 → 招待
13. 大禮​不辭小讓​ → 不計較小禮節
14. 吾得​兄​事之 → 此處為副詞

八.典論論文
作者: 曹丕 出處: 昭明文選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開文學批評之先河
2.文氣說
3.昭明文選為中國最早的詩文總集

重要註釋:
1.亦​良​難 → 非常
2.審己​度​人 → (ㄉㄨㄛˋ)
3.然於他文,未能​稱​是 → (ㄔㄥˋ) 相當.相稱
九.出師表
作者: 諸葛亮 出處: 昭明文選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文辭樸實無華

重要註釋:
1. 中道​崩殂 ​→ 鑲嵌用法(增字)
2. 引喻失​義 ​→ 宜
3. 試​用於昔日 → 意同用,故此處​試用​為同義複詞
4. 貞​亮​死節之臣也 → 通​諒​,誠然,實在。
5. 今​當​遠離 → 即將
6. 蓋​追先帝之殊遇 → 因為
7. 性行淑均​ → 性淑行均
8. 庶​竭駑鈍 → 希望

十.蘭亭集序
作者: 王羲之(西晉) 出處: 體裁:

特色與意涵:
1.人生豁達之襟懷
2.文學不朽

重要註釋:
1. 修​禊​事也 → (ㄒㄧˋ) 古代驅逐不祥的儀式
2. 感慨​係​之矣 → 接續
3. 其​致​一也 → 情致
十一.桃花源記
作者: 陶淵明(東晉) 出處: 靖節先生集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鍾嶸只將陶詩列為中品,因當時文壇重視建安風骨。
2.元好問評陶詩 :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重要註釋:
1.便​扶​向壁 → 沿著

十二.世說新語選
作者: 劉義慶 出處: 世說新語 體裁: 筆記小說

特色與意涵:
1.三部說話寶典 : 世說.左傳.戰國策
2.四庫全書中列為子部。

重要註釋:
1.乃​覺​三十里 → (ㄐㄧㄠˋ) 較
2.因起​徬徨​ → 徘迴

十三.與陳伯之書
作者: 邱遲(南北朝) 出處: 昭明文選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駢文書信,用典。
2.言詞婉轉

重要註釋:
1.撫弦登​陴 ​→ (ㄆㄧˊ)矮牆
2.早​勵​良規 → 謀劃
3.朱鮪​涉​血於友于 → (ㄉ一ㄝˊ) 踐踏
4.先典​攸​高 → 所
5.​讚​帷幄之謀 → 輔佐
6.若​遂​不改 → 終究
7.​其​詳之 → 希望
8.不​假​僕一二談也 → 待

十四.諫太宗十思疏
作者: 魏徵 出處: 魏鄭文公集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十思九德是虛指
2.對比鮮明
3.貞觀政要在四庫中列為史部。
4.魏徵年輕時曾避亂出家為道士。

重要註釋:
1.情不​勝​其欲 → (ㄕㄥˋ) 克制
2.​樂​盤游 → 一ㄠˋ
3.​誠​能見可欲 → 如果
4.將​崇​極天之峻 → 動詞 : 高
5.戒奢​以​檢 → 用
6.江海​下​百川 → 容納

十五.師說
作者: 韓愈(中唐) 出處: 昌黎先生集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以​師​貫穿全文
2.以​比較​方式論述
3.韓愈為古文八大家之首

重要註釋: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 那些
2.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 卻
3.惑​而​不從師 → 卻
4.夫​庸​知其年 → 豈
5.不拘​於​時 → 被
6.請學​於​余 → 向
7.​其​可怪也歟 → 無義

十六.始得西山宴遊記
作者: 柳宗元(中唐) 出處: 柳河東集 體裁: 記敘兼抒情

特色與意涵:
1.永州八記第一篇
2.多用頂真.排比
3.以​始​為文眼,刻劃心境轉折。
4.柳宗元為中唐自然派詩人,因參與王叔文革新被貶。

重要註釋:
1. 披​草而坐 → 撥開
2. 意有所​極 ​→ 至
3. 施施​而行 → (一ˊ)緩步而走
4. 培塿​ → (ㄆㄡˇ) (ㄌㄡˇ)

十七.虯髯客傳
作者: 杜光庭 出處: 太平廣記 體裁: 傳奇

特色與意涵:
1.以隋末的情況投射唐末政治動亂。

重要註釋:
1.​熟​視其面 → 仔細
2.一手​映​身遙示 → 隱藏
3.仗​揭​一囊 → 挑
4.足無停​屨​ → (ㄐㄩˋ)
5.取枕​欹​臥 → (ㄑ一) 斜坐
6.新婦​祗​謁 → (ㄓ) 恭敬
7.兼議​從容​ → 舉動
8.​締構​ → 同義複詞

十八.岳陽樓記
作者: 范仲淹 (北宋) 出處: 范文正公集 體裁: 記敘.議論.抒情 皆有

特色與意涵:
1.善用排比.對偶
2.岳陽樓四絕 : 滕樓. 范記. 蘇書. 邵刻。
3.文章以第一人稱

重要註釋:
1.​浩浩​湯湯 → 水勢很大
2.浩浩​湯湯 ​→ (ㄕㄤ) 水流湍急
3.長煙"​一​"空 → 全

十九.醉翁亭記
作者: 歐陽修 出處: 歐陽文忠公文集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剝筍法
2.以樂貫串全文
3.二十一個​也​字,二十四個​而​字 (迴環往復)
4.文章以第三人稱
重要註釋:
1. 傴僂​提攜 → (ㄩˇ ㄌㄡˊ)
2. 傴僂​提攜​ → 借代孩童
3. 飲少​輒​醉 → 就
4. 泉香而酒​冽​ → (ㄌ一ㄝˋ) 清澄

二十.前赤壁賦
作者: 蘇軾 出處: 東坡全集 體裁: 抒情文

特色與意涵:
1.全文押韻,大量對偶
2.主客問答,物我無盡
3.前赤壁賦心神通達,後赤壁賦則憂懼。

重要註釋:
1.正襟​危​坐 → 端正
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 如果
3.縱一葦之所​如​ → 往
4.山川相​缭​ → 環繞
5.逝者如​斯​ → 水
6.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 (ㄗㄤˋ)
7.​枕​藉乎舟中 → (ㄓㄣˋ)

二十一.郁離子選
作者: 劉基 出處: 郁離子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明初三大家: 宋濂. 劉基. 方孝儒
2.化用先秦寓言,譏諷朝廷(元朝末年)。

重要註釋:
1.​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 → 而 : 如果, 其 : 恐怕

二十二.項脊軒志
作者: 歸有光 出處: 震川先生文集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以變遷貫串人事
2.仿史記體例
3.姚鼐 古文辭類纂中,元明兩朝只收歸有光之文。
4.歸有光60歲始舉進士。

重要註釋:
1.使不上漏 → 倒裝用法 : 使上不漏
2.先妣嘗"​一​"至 → 助詞無義
3.​殆​有神護乎 → 大概
4.余​扃​牖 → 動詞 : 關閉 (原為名詞 : 門閂)
二十三.晚遊六橋待月記
作者: 袁宏道(晚明) 出處: 袁中郎集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以虛筆寫月景
2.文眼為待,但通篇無待字
3.袁宏道以水滸傳.金瓶梅為逸典
4.為作者辭官後所作

重要註釋:
1.夕​舂​未下 → ㄔㄨㄥ
2.安可​為​俗士道哉 → 向
3.​數​為余言 → ㄕㄨㄛˋ
4.數​為​余言 → 向

二十四.原君
作者: 黃宗羲(晚明) 出處: 明夷待訪錄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 成書於清初 (反省明代君主)
2. 顧炎武評此文 : 三代之治可復也!
3. 影響後來的清末革命
4. 黃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 並稱明末三大思想家。
5. 正反映襯,今昔對比。

重要註釋:
1.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 沒有人
2.​曾​不慘然 → 竟然
3.小儒​規規​焉 → 淺陋拘泥
4.​不便​於其言 → 以...為不便
5.若何​為​生我家? → (ㄨㄟˋ) 為何
6.寇​讎​ → (ㄔㄡˊ)仇

二十五.廉恥
作者: 顧炎武(晚明) 出處: 日知錄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平提​禮義廉恥​,側注​恥
2.多用古書經句藉古論今。
3.其著作 天下郡國利病書(史部),音學五書(經部),日知錄(子部)。

重要註釋:
1.​行己有恥​ → 己行有恥
2.​固​未嘗無獨醒之人 → 原本
3.​無恥之恥,無恥也 ​→ 對於沒有羞恥心感到恥辱,也就遠離恥辱了。
4.頗曉書​疏​ → (ㄕㄨˋ)
5.稍​欲​通解 → 將
6.不得​已​而仕於亂世 → 如此

二十六.左忠毅公逸事
作者: 方苞(明末清初) 出處: 方望溪先生全集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方苞文章雅潔,其自許 : 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介韓歐之間。
(論學以宋儒為宗)
2.用字簡潔,形象生動。

重要註釋:

1.​叩​之寺僧 → 問 (之 指的是史可法)
2.面​署​第一 → (尸ㄨˋ)
3.​瞿​然 → (ㄐㄩˋ) 驚訝的樣子
4.​為​除不潔者 → 偽
5.​則​席地而坐 → 就

二十七. 勞山道士
作者: 蒲松齡(明末清初) 出處: 聊齋誌異 體裁: 文言短篇小說

特色與意涵:
重要註釋:
1.乃​爾​寂飲 → 如此
2.負​笈​往遊 → 書箱
3.勿誤樵​蘇​ → 割草
4.今​閱​兩三月 → 經過
5.驀然而​踣​ → (ㄅㄛˊ) 跌倒

二十八.​裨​海記遊選
作者: 郁永河 出處: ​裨​海記遊選 體裁: 記敘文

特色與意涵:
1.順敘法,善用摹寫.譬喻
2.篇名為後人所定
3.日記體

重要註釋:
1.濟勝有​具​ → 才能 (倒裝 : 有濟勝之具)
2.余與​從​者後 → ㄗㄨㄥˋ
3.耳所​創​聞 → 首次
4.​即​穴旁 → 靠近

二十九.勸和論
作者: 鄭用錫 出處: 北郭園全集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重要註釋:
1.​乃​同至血氣 → 至於
2.​矧​更同為一府 → (ㄕㄣˇ)甚至
3.前​愆​ → (ㄑ一ㄢ)過失
4.​斯​內患不生 → 那麼
5.大抵在​非​漳泉,​非​閩粵之間 → 否定

三十.台灣通史序
作者: 連橫 出處: 台灣通史 體裁: 論說文

特色與意涵:
1.以史為主軸。
2.非正史,屬地方史。
3.起於隋代,終於割讓。

重要註釋:
1.開物成​務 ​→ 制度
2.以利我​丕​基 → (ㄆ一)大
3.書又​已​舊 → 太
4.​顧​自海通以來→ 但
5.​均於是乎在 ​→ 均在於是乎
6.考​獻​ → 賢士.耆老
7.​惟​仁​惟​孝 → 助詞無義
8.金​匱​石室 → (ㄍㄨㄟˋ)
9.實​式憑​之 → 同義複詞 : 依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