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6

中醫疾病史研究回顧

疾病與健康的力量消長,讓醫學永遠有進步的動力。
本圖名為 Der Arzt(內科醫師名),由畫家 Ivo Saliger 繪製,該圖尺寸
73 cm.x 53.4cm ,現收藏於美國 Dittrick Medical History Center 。

林伯欣
指導教授:林昭庚 張賢哲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生
古今論衡 第 14 期 2006.05



病 治專門史者不惟需有史學的素養,更須有各該專門學的素養,


此種事業與其責望諸史學家,毋寧責望各該專門學者。

回 論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哻
顧 衡

梁啟超於 1921 年秋在天津南開大學的講演曾指出,歷史上各部分的真相未明,


則全部分之真相亦終不得見;欲明瞭各部分之真相,並非一般史學家所能辦到,必須
由各學科之專門學者分工深入研究。哷 依這樣的觀點,醫學的相關歷史由醫師來從事
研究似乎是必然的責任。國外醫學史的建立和發展雖早已歷經幾個世紀,哸 但是中醫
學史的相關記載則可追溯到更早。過去一般研究者大多認為最初有系統紀錄醫學相關
歷史的文獻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的醫案,但隨著考古文獻的出土,不少證據
開始訴說新的故事。如荊門包山二號楚墓竹簡記錄了最早心臟病的病程紀錄、哠 張家
山漢墓出土竹簡《病候》為現存最早的疾病症候學記載等,唎都為中醫學的歷史開啟
了新的視野。但是若以長期發展的成果來看,近幾十年中醫學大部分研究文獻多集中
在醫學知識與臨床技術的探討、或是結合西方醫學科技的實驗報告。相較於其他西方

98 科學色彩濃厚的學科而言,中醫學史及「疾病史」的研究不僅腳步緩慢,更缺乏有系
統的爬梳與新思考模式的發展,相關研究的報告與文獻數量始終不多,內容能深入到
「疾病史」部分的就更屈指可數了。唃

哻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 (台北:中華書局, 1959 ,據 1922 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版)。


哷《中國歷史研究法》原是梁啟超於 1921 年秋在天津南開大學的演講稿,上海商務印書館於 1922 年 1 月出
版。初版時以「中國文化史稿第一編」為副題。全書除〈自序〉外,共六章,十餘萬言。另著有《中國歷
史研究法補編》一書,是梁先生於 1926 年 10 月至 1927 年 5 月在清華大學所作的演講。因當時梁的健康
狀況不佳,故先由周傳儒、姚名達紀錄,再經梁本人校閱,整理成書,由商務印書館於 1930 年 4 月與
《中國歷史研究法》一起出版。近年來重新出版的《中國歷史研究法》,除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和上海文藝
出版社外,其他出版社均將《補編》與之合在一起出版。
哸 在西方, 19 世紀之前,醫學史是醫學知識的一部分,正統醫學(orthodox medicine)的醫師以其博覽群籍
為豪;只有熟悉經典的醫師,才能贏得病人信任。 19-20 世紀初,醫學史成為醫師的文化素養,醫學史使
醫學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從而提升了醫學的聲望。 1829 年, Emile Littre 說:「如果醫學不想淪為只是一
種工匠藝術,就得重視它自己的歷史及由它過去所繼承的里程碑。」1832 年, J.W. Arnold 認為:「醫學
史是一般醫學教育的一部分,不讀醫學史,醫師會忘記各種醫學經驗的起源、發展和相互關係。」。參李
尚仁,〈醫學史與醫學教育〉,《醫望》19(1997): 67-70 ;甄志亞,〈關於我國醫史學研究目的和任務
的回顧與探索〉,《中華醫史雜誌》1991.2 : 65-69 。
哠 后德俊等,〈湖北荊門包山二號楚墓墓主死因初探〉 ,《中華醫史雜誌》1994.3 : 141-143 。
唎 趙宇明等,〈
《居延漢簡甲乙編》中醫藥史料〉,《中華醫史雜誌》1994.3 : 163-166 。
唃 參陸肇基,〈從《中華醫史雜誌》看我國的醫史研究〉
,《中華醫史雜誌》1987.1 : 1-7 。
近代中醫學史的發展應該從二十世紀初期開始談起。 唋 在中國大陸過去幾十 中

年,隨著時代的演變,研究的重心及內涵多因應當時社會環境加以變化,近來研究的 疾

取材與方法開始產生新的方向,整個過程大體上有脈絡可追尋。在台灣則因政治、社 史

會等因素,中醫的執行與發展相當艱困,相關學術的推動也多屬浮光掠影。直到近幾 究
論 回
年來,中醫學術的發展逐漸受重視,加上推動教育正軌化、跨學門的研究風氣興起, 衡 顧
「中醫學史」與「疾病史」研究萌出了重生的新芽。以下筆者將分別敘述兩岸過去中
醫「疾病史」研究的發展歷程,並闡述當今新的「疾病史」思考模式與研究趨向。

「疾病史」的相關記載一直都包含於醫學史的研究中。民國以前,醫學史的研究
大多侷限於「醫者傳記」與「醫事制度」;中醫學史的新發展,應該由 1919 年陳邦
賢所著《中國醫學史》談起。當時陳先生認為有發揚傳播中醫學史知識的必要性,故
在研究醫學史的六十多年中三度改寫此書,成為中國第一部探討中醫歷史的著作。書

99

圖一之 1 :中國醫學史的兩本重要著 圖一之 2 :中國醫學史的兩本重要著作


作之一《中國醫學史》。 之二《中國醫學源流論》。

唋 周佳榮,〈二十世紀中國醫學史研究的回顧〉,《當代史學》4.2(2001);甄志亞,〈關於我國醫史學研
究目的和任務的回顧與探索〉,頁 65-69 。
中 中創建了醫學史「通史」寫作方式的架構,並蒐集大量史料做為佐證,目前已成為研

疾 究中醫學史時必備的一本參考書籍。重要的是,該書特立「疾病史」專章,討論「傳

史 染病史」、「呼吸器病史」、「消化器病史」、「心臟腎臟新陳代謝病史」、「泌尿器病

究 史」和「神經系病史」等,使此書亦成為近代「疾病史」研究的濫觴。圁
回 論
顧 衡 西元 1932 年王吉民、伍連德合著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以補世界醫學史
中國醫學部分極度缺乏的窘境;這是第一部用英文撰寫的中國醫學史專著。此書上卷
將中國傳統醫學發展分為四個時期:一、古代傳說時期(公元前 2697-前 1122 年);
二、黃金時期(公元前 1121-前 960 年);三、爭鳴時期(公元前 961-公元 1800
年);四、現代或轉折時期(公元 1801-1936 年);下卷介紹現代醫學(即西醫)傳
入中國的經過,以及西醫院、西醫院校和現代醫學教育的情形。圂 此書是國外學術界
了解中國醫學史的主要依據之一,至今仍有頗大的影響。 1936 年,謝觀完成《中國
醫學源流論》。 埌 作者博學多才,身兼中醫教育家、醫史學家、文獻學家及臨床醫
師,涉獵範圍廣泛。本書特點在於並不是一味的堆疊史料,能夠運用史學、古文、考
證、史地、自然等多學科的觀點探討醫學分期、典籍、流派,書中也不乏對疾病的考
證,如:腳氣、霍亂、痧脹、鼠疫、虛勞、時代病、地方病等敘述。以數十年前的大
社會氛圍而言,當時就能注意到社會、文化對醫學的影響,謝先生的眼光實在相當高
明。但較為可惜的是本書各篇章較為簡略,深度不足。在 1920-1940 年代,醫學史家
的研究核心多半在於整理舊有醫學歷史,以有效教育大眾及向其他國家學者介紹有關
100 中國醫學的真正內涵與價值,但上述著作已開創醫學史的研究風潮,並提供了典範與
新方向。

從四○年代到二十世紀末,學者的研究架構基本上並未脫離民初以來的傳統,但
關注的焦點逐漸趨向多元化,開始在「各專科醫學史」、「疾病史」、「本草藥物學
史」、「醫學考古」、「醫事制度」、「預防醫學」、「中外醫學交流」、「醫學教育

圁 此書初由上海醫學書局於 1920 年發行,依次敘述太古、周秦、兩漢、晉隋、唐、宋、金元、明、清及民


國的醫學,詳於今而略於古,清代和民國時期佔較大篇幅。著者對歷代醫政、名醫、名著及所形成的新學
說、新成就作了系統的介紹,在「疾病史」的論述上亦多創見。其後作了較大的修訂補充,由上海商務印
書館於 1937 年出版,收入王雲五、傅緯平主編,《中國文化史叢書》第一輯,自此更為學界所推崇,台
灣商務印書館曾於 1958 年據此版重印。參陳邦賢,《中國醫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刷館, 1992);趙
璞珊,〈讀陳邦賢先生三部《中國醫學史》〉,《中華醫史雜誌》1990.1 : 7-10 。本書首揭近代「疾病史」
研究雛形,並引用歷代各類文獻與現代疾病(病名)作連結,研究立意甚佳,但內容較少、觀點也不甚正
確,這應該是因為當時進入中國的西方醫學知識仍不夠成熟所導致。
圂 K. Chimin Wong & Wu Lien-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ientsin: Tientsin Press, 1932).
埌 謝觀,《中國醫學源流論》
(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上海澄齋醫社鉛印本點校)

史」、「民族醫學史」、「醫學人物」及「醫學史著作」等領域有所涉獵。堲 在「疾病 中

史」的部分,除了研究方向的開展,研究材料的運用也不斷增加。整體而言有四大方 疾

向:埕 史

論 究
(1)「疾病史」的考古研究:包括史前人類的疾病研究、埒 殷人疾病研究、垺 簡 回
衡 顧
牘縑帛有關疾病的研究、埆 古屍疾病研究等。垽

(2)「疾病史」的古籍研究:包括經史子集中的「疾病史」研究、 垼 古醫籍中的
「疾病史」研究等。垸

(3)「疾病史」的系統研究:包括疾病名稱的研究、垶教科書、專著及工具書中的
「疾病史」研究、垿「疾病史」專著 埇 等。

(4)「疾病史」的專病研究:包括傳染病、寄生蟲病流行病學史的研究、急性傳染
病研究、寄生蟲病研究、慢性傳染病研究、地方病及其他疾病。埐

上述研究成果大多為期刊文獻,專書著作在比例上仍相當少,觀點分析及內容不免有
不夠深入的遺憾;較優秀的著作及持續研究的議題包括蔡景峰近二十年來針對民族醫
學史的深入研究及多篇期刊發表。垹 張志斌則一直專注在婦科疾病史,並著有《古

堲 傅芳,〈中國古代醫學史研究 60 年〉
101
,《中華醫史雜誌》1996.3 : 162-169 。
埕 靳士英,〈「疾病史」研究 60 年〉
,《中華醫史雜誌》1996.3 : 152-161 。
埒 宋大仁,〈原始社會的衛生文化〉,《中華醫史雜誌》1955.3 : 87 。
垺 詹鄞生,〈卜辭殷代醫藥衛生考〉,《中華醫史雜誌》1986.1 : 15-23 。
埆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
垽 湖南醫學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古屍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0)

垼 鄭洪新,〈《詩》病拾零五則考〉,《中華醫史雜誌》1984.1 : 12-13 。
垸 黃健,〈《諸病源候論》對中國古代精神病學發展的貢獻〉 ,《中華醫史雜誌》1994.4 : 207-210 。
垶 楊大俊,〈古代史料中十種咽喉病候〉,《中華醫史雜誌》1984.1 : 4-6 。
垿 朱仁康,《中醫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7)。
埇 范行準,《中國病史新義》 (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 1989)。
埐 這部分的期刊研究文獻相當多。傳染病、寄生蟲病流行病學史的研究包括瘧疾、傷寒、副傷寒、黑熱病、
白喉等。急性傳染病研究包括鼠疫、霍亂、猩紅熱、白喉、天花、脊髓灰質炎、斑疹傷寒及恙蟲病等。寄
生蟲病研究包含血吸蟲病、鉤蟲病、絲蟲病、瘧疾、黑熱病及肝吸蟲病等。慢性傳染病研究以結核病、麻
風病及梅毒研究最多。地方病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及克山病等。其他疾病尚有精神疾病、代謝性疾病、腫
瘤、外傷、職業病、醫源性疾病與詐病考證等。參靳士英,〈「疾病史」研究 60 年〉,頁 152-161 ;傅芳,
〈中國古代醫學史研究 60 年〉,頁 162-169 ,兩篇所附之參考文獻。另甄橙選編,《程之范醫史文選》(北
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4)亦可參考。
垹 蔡景峰為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近 20 年來研究中國少數民族醫學史,重點是藏醫學史。他倡導的「中
國民族醫學史」已形成一門新的學科。相關概念可參蔡景峰,〈正確理解民族醫學的涵義〉,《中華醫史
雜誌》1998.3 : 129-130 。蔡景峰,〈論民族醫學的界定和民族醫藥文獻的整理〉,《中國民族醫藥雜誌》
1999.4 : 1-3 。
中 代中醫婦產科疾病史》(2000),但近五年來研究議題已擴大,在疫病史、研究方法思

疾 維、證候名稱及分類的研究上多有著墨。埁


研 因為政治因素影響,導致較早期學者的思考模式及觀點流於八股,看法偏差的史

回 論 觀導致某些作品內容學術性不足。夎 大致來說,通史性質的專書一直是醫學史著作的
顧 衡 主流寫作模式,如李濤《醫學史綱》
(1940)
、賈得道《中國醫學史略》
(1979)
、趙璞珊
《中國古代醫學》(1983)、余慎初《中國醫學簡史》(1986)、范行準《中國醫學史略》
(1986)、孔建民《中國醫學史綱》(1988)、李經緯《中國古代醫學史略》(1989)、甄
志亞《中國醫學史》(1991)、鄧鐵濤等《中國醫學通史》(2000),這類書籍的特色是
大多為泛論敘述性質,較少有創新觀點,運用史料及參考文獻的多寡則因著作規模不
一,適合中醫初入門學習者及普羅大眾參考。

另外一個醫史得以發展的因素是教育。 1946 年北京醫學院成立「醫史教研室」,


1951 年中央衛生研究院亦成立「醫史研究室」,並在 1955 年中醫研究院成立後併
入;隔年中醫研究院開辦「全國醫史師資進修班」,到 1978 年醫史研究人員大量擴
充,中醫學史的研究興起熱潮。當時培育了一批學者,如今皆成為中醫史界相當權威
的學者。而五○年代大陸要求西醫人員學習中醫並參與中醫史學研究,也為當時的醫
史研究注入新血。針對當時社會上和醫學界存在「西洋化」、「中醫不科學」的強烈
成見,這批西學中的專家利用其西醫的專業知識為中醫的存在與學術性背書,成為知

102 識體系發展的一個特殊的現象。奊

埁 張志斌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副研究員,近期論文的關注視野擴大,發表文章如:張志斌,〈開拓中醫學思想
史研究領域〉,《中華醫史雜誌》2001.1 : 3-6 。張志斌、王永炎,〈證候名稱及分類研究的回顧與假設的
提出〉,《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 : 1-4 。郭蕾、王永炎、張志斌,〈關於證候因素的詮釋〉,《北
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 : 5-8 。張志斌、李經緯,〈以史為鑒,直面 SARS〉,《中華醫史雜誌》
2003.3 : 131-137 。
夎 早期著作受當時政治思想的影響,經常會將中醫學史及中醫發展與「勞動階級」、「與疾病鬥爭」、「唯物
辯證」 、「中國第一」 、「世界獨有成就」⋯⋯等概念連結,導致在史學的論點上常有缺陷;即使到了 20 世
紀後期的作品,仍可見這類學術性不足的論調。相關論點可參北京中醫學院主編,《中國醫學史講義》 (香
港:醫藥衛生出版社, 1968);孔建民,《中國醫學史綱》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9)
,頁 1-2 。
奊 正如鄭金生所說:「陳邦賢作為中醫研究院醫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濤兼任主任),也培養了好幾位醫史學
者。現在大陸我的老師輩學者中,大多都是李、陳二老的傳人,例如,程之範、李經緯、蔡景峰、馬堪
溫、甄志亞、張慰聖、龔純、姒元翼、陸肇基、熊同儉等,他們是六十年代以後醫史發展的主力軍。我個
人認為李濤、陳邦賢等老前輩重視醫史教育,是對醫史發展影響最大的一項業績。」同時鄭先生亦認為,
這批西學中人員利用他們的西醫知識,弘揚中醫的歷史成就,為中醫的「科學性」張目。但其醫史研究取
向是否存有待商榷之處,也是值得省思。參李建民,〈現代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源流〉,《方術醫學歷史》
(台北:南天書局, 2000),頁 187-188 。
八○年代開始,大陸醫史研究開始有「內史」與「外史」之分,娙 這種因為史學 中

界內部的自我反思及創新探索的呼籲促進了中醫學史的細膩化發展。從二十世紀末至 疾

今約五年時間裡,大陸醫學史研究的趨勢在疾病史、專科史、近代史、醫家醫著、現 史

代醫學史、及醫學文化史的論文明顯增多。在「疾病史」「內史」部分,研究的議題 究
論 回
包括婦產科疾病、鼠疫、爛喉痧、腎炎、腳氣病及中風疾病等。娖「外史」的研究自 衡 顧
九○年代起開始增加,探討的議題多半集中在「疫病史」,包括謝高潮、梅莉、晏昌
貴、余新忠、楊念群、曹樹基等學者都提出不少新的觀點;娭 和目前台灣一樣,對岸

103

圖二:中國中醫研究院 1978 年醫學史碩士班畢業論文答辯會。前排右一為大陸


名醫史學家馬繼興教授。取自《馬繼興教授八十華誕文集》(北京:中國
中醫研究院, 2005)

娙「健康科學的歷史研究大致可分成兩類:第一種專注於有關健康和疾病知識的發展,另一種是關於這些知
識產生和應用的文化環境。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它們被冠以『內史』(internal history of medicine)及
『外史』(external history of medicine)的名稱。這種分類的確十分有用,可使學生在廣泛研究領域中,得知
何處才是其興趣所在。」參文樹得,〈西方的中國醫學史研究:成就、方法及展望〉,《當代史學》6.2
(2003)。但李世滄認為不應以「內、外史」作研究內容上的區別,而應是「醫學史」及「醫史學」的差
異。他認為:「把醫學或醫療行為作為一個系統,將其視為歷史分析的對象,此種研究取向稱為『醫學史』
(History of Medicine);透過對『醫學作為一個系統』在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
甚至軍事條件影響下的探究,能使未來的醫療人員更清楚瞭解自己專業的角色與定位,並對醫學與社會文
化的關係保持較敏感的理解能力。而『醫史學』(History in Medicine)即在探究過往醫藥科學在歷史發展
過程中的演變,此種研究重點即係針對醫療人員的思想、醫學知識以及醫療行為在歷史中的演變,希望透
過回溯歷代醫學知識的遞嬗,瞭解歷代醫學演變的軌跡與特色。」參李世滄,《中國醫學史學》(台南:
成功大學微生物免疫研究所演講稿, 2004)。
娖 朱建平,〈近五年來中國的醫學史研究〉,《中華醫史雜誌》2004.1 : 54-59 。
娭「1996 年,謝高潮與梅莉、晏昌貴發表的兩篇疫病論文是新近史學界較早的相關成果。此後,楊念群、曹
樹基、王振忠等人的加盟,使這方面的研究聲勢大振,最近,筆者立足近世社會發展、清代國家與社會關
係兩大問題,較為全面地探討了清代江南的瘟疫及瘟疫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大陸史學界的研究主要局
中 「醫學史」、「疾病史」的許多議題重新被醫學家重視;也引起史學家的關注,開發了

疾 有別於過去的新視野。「疾病史」及醫學全史的研究正走向多元化、新方法、學科整

史 合的新方向。


回 論


有別於對西醫的「偏愛」,台灣的中醫學發展過程本身即是一部「曲折」的歷
史,醫學史等學術研究在動盪不安的環境下發展相當困難;「疾病史」的研究更是少
之又少。娮 據清代《重修台灣府志》記載,中醫藥傳入台灣最遲應在明末永曆年間
(1647-1661),當時來台避難的浙江都縣沈光文,寄寓在目加溜灣社時,曾從事教
讀,兼以醫藥治病。娕 日據時代,光緒二十七年(1901),台灣地區曾舉辦一次中醫
考試,申請應考者 2126 人,考試結果及格 1097 人;未經考試即給行醫許可證者 650
人;考試不及格予以同情許可證者 156 人,合計發給執照 1903 人。此後四十多年
內,台灣不再舉辦中醫考試,亦不再發許可證。至 1945 年日本投降,台灣光復,持
有中醫師業務許可證者,僅存數十人,至此台灣中醫藥瀕臨消失的悲劇;娏 在這段時

104
限於『疾病史』,其中又主要是疫病史的範圍。 1980 年代以來,醫史學界也逐步開始表現出對隱藏在疾病
醫療背後的社會、文化因素的關注。」參余新忠,〈近五年來中國的醫學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
究》2001.3 : 94-98 。「曹樹基一直從事明清移民史和人口史這樣與疾疫相關度極高的課題研究,晏昌
貴、龔勝生和梅莉等人亦係歷史地理專業出身,側重於探討地理環境的變動,⋯⋯。筆者從事這一研究,
雖然有台灣的相關研究影響的因素,但最初的動力則主要來自在從事救荒史研究時較多接觸到疫情資料。
比較例外的是楊念群,他於 1995 年自美國訪學歸來後,開始從事西醫東傳的研究,不過他關注點並不在
此,而只是將此作為一個切入點,來對近代中國『空間』轉型的實施制度進行探討。」參余新忠,〈從社
會到生命──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1),發表於「中國經濟史論壇」(2003.10.08)
(http://www.ihns.ac.cn/readers/2004/yuxinzhong1.htm)。
娮 林昭庚主編,《台灣中醫發展史》(台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2004)。
娕 清代《重修台灣府志》中還載有沈詮期、徐恢鑽、吳廷慶、翁同敏、邱益瓊、卓夢采等人亦因種種原因流
落至台,從事教學及醫藥濟世。他們不斷發掘台灣的中草藥,傳授、普及中醫藥知識,使中醫藥事業在台
灣得以發展。至清光緒二十三年底(1897),據統計全台從事中醫藥工作者共有 1,070 人,其中博通醫書、
講究方脈,有良好聲譽的醫家 29 人;以儒學兼施醫者 91 人;自稱持有祖傳秘方的世醫 97 人;稍有文字
素養、從醫學傳習若干方劑者 829 人。參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1);黃碧松,〈從中國大陸看台灣中醫藥發展── 1990 年前台灣中醫藥發展概況〉,《台灣中醫口述
歷史專輯》(台北:台灣中醫傳統醫學會, 2003),頁 222-223 。
娏 「台灣總督府自 1897 年設立所謂『台灣土人醫師養成所』,經 1899 年將之改稱『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之
後,至 1901 年一共僅畢業 14 人;而總督府於此年底以『加強管理』為名,發布『台灣醫師免許規則』,
實行對中醫師的鑑定考試。規定只有執業十年以上的中醫人士才准應考。依記載是因為『對中醫非常輕
視,認為是一種非科學的東西,他們是計劃著一種由漸進而最後加以消滅的政策。』就合格者給予開業執
照,之後就不再發給。」參郭譽孚,《自惕的主體的台灣史》(台北:汗漫書屋, 1998),頁 29 。另可參
黃碧松,〈從中國大陸看台灣中醫藥發展── 1990 年前台灣中醫藥發展概況〉,頁 222-223 。
期,中醫學在台灣的學術發展資料幾乎毫無記錄。娗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仍沿襲實 中

施以西醫為主體的教育政策, 1920 年汪精衛明令廢止中醫、中藥的遺風持續延及台 疾

灣地區,重西輕中的強烈傾向使得中醫學發展雪上加霜。 史

論 究
1959 年,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完成《中西醫學史略》。本書可說是早期台 回
灣醫家較完整的醫學史作品,書中兼論西方醫學及中國醫學,對各時期醫學發展的特
衡 顧

色作了精要的介紹。同時,由於杜先生的醫學訓練背景與藥物學專長,使本書在中國
醫學部分,包含不少日本漢方醫學的內容及見解,對中藥學的內容也多有涉獵。 娊
1963 年,台灣中醫學史的研究發展出現了極短暫的曙光。李樹猷、吳惠平、奚復一
等中醫前輩呼籲奔走,在當年 3 月 27 日成立了「中國醫史學會」,並聘請多位台灣、
香港、日本、韓國及菲律賓的中醫專家為顧問。在隔年舉辦學術大會,發表有關醫學
史、醫事制度、臨床治療及醫學理論等多篇論文;並成立含「疾病史」等多學科的研
究委員會。往後該學會陸續舉辦學術會議及國際交流,會員也不斷增加,但最後仍因
故停頓,實為一大憾事。娞

105

圖三:為台南中醫前輩許水老先生之力作,《壹百良方自療法》,印行於日據時代昭和年間;右圖為書中內容摘要。

娗 林昭庚主編,《台灣中醫發展史》,頁 207-208 。在日據時代,學術的發展大概以個人臨床經驗記錄及醫案


為主。相關資料可參附圖三。
娊 杜聰明在本書序中提到:「余讀醫學史時,感覺醫學之發達,均由傳統連綿而生,又由於有偉大醫學者,
以其發明與發現,促進一時代之劃期的進展,而且其高潔之人格,常能感化門生後學之治學精神不鮮。」
表現出一代醫學教育者醫術醫德並重的教育觀。參杜聰明,《中西醫學史略》(高雄:高雄醫學院,
1959)。
娞 黃碧松,〈從中國大陸看台灣中醫藥發展── 1990 年前台灣中醫藥發展概況〉,頁 71-72 。
中 七○年代之後,台灣中醫藥「事業」開始發展。由於天然藥物、自然療法重新被

疾 全球重視,民眾亦對中醫藥有一定的需求,衛生主管機關逐漸嘗試重視中醫藥教育與

史 研究的培植。 1966 年中國醫藥學院設立中醫學系,選擇了以中西醫一元化作為發展

究 的途徑, 1984 年成立學士後中醫學系,期許培養現代化的中醫師;同時政府以公正
回 論
顧 衡 嚴格的考試制度加以把關。在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方面,開始注重結合多學科的研究,
建立各種研究群,以中醫、中藥為基礎,應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及研究方法,探討中醫
藥的內在機理。但是在中醫藥的發展不斷制度化、專業化、現代化的同時,「中醫學
史」及「疾病史」的研究與教學,卻仍持續無聲的作為「邊緣化學術」的一員。

七○年代末期到八○年代初,陳勝崑成為台灣中
醫學史研究的代表人物。陳先生身為西醫師,卻深入
研究中醫學、並大力提倡中醫學史的研究與教育,關
懷的課題相當廣泛,也有不少「疾病史」的著作。娳
但他不斷強化「傳統醫學只能由西醫出身的研究者來
作」、「中醫師沒有能力研究中醫」等觀念,對於中
醫學某些核心理論也多所誤解(如:五行學說、脈
法、經脈系統等),這應是受到傅斯年等人對治史觀
點及本身西醫背景的影響。 孬 總的來說,陳先生在
圖四:台灣中醫學史的先驅─陳勝崑
當時的醫史界(醫學界)應是一個異數,其研究的熱 醫師。取自陳勝崑,《醫學,
106 心理與民俗》(台北:健康世
情值得追思與跟進,但他對中醫知識體系的理解仍陷
界雜誌社, 1982)。
於西方科學的思考窠臼,未能察覺中醫學的精華是其
可惜之處。

直到 1987 年,梁其姿的兩篇論文:“Organized Medicine in Ming-Qing China :


State and Privat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和〈明清預防天花措
施的演變〉,宧 開創了史學家關注疾病與醫療的研究風氣。 1990 年代以後,在杜正勝

娳 陳勝崑(1951-1990),雲林北港人,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著書計有《近代
醫學在中國》、《中國傳統醫學史》、《中國「疾病史」》、《醫學、心理、民俗》、《陳勝崑醫師紀念集》
(台北:橘井文化事業出版公司, 1992)及《赤壁之戰與傳染病:論中國歷史上的疾病》(台北:明文書
局, 1983);另有多篇文章刊於當時各雜誌期刊,可查詢「中華民國期刊論文檢索」系統。
孬 當年丁文江、傅斯年、嚴復、梁啟超、陳獨秀、魯迅、周作人、郭沫若、梁漱溟等人的著作裡,都有很多
批判中醫的意見。尤其 1934 年 8 月 5 日傅斯年在《大公報》「星期論文」上發表一篇評論:〈所謂國醫〉
尤為「經典」之作,他一開篇便痛心疾首地說:「中國現下最可恥最可恨最可使人短氣的事,不是匪患,
不是外患,而應是所謂西醫中醫之爭。」在文章的結尾,並鼓勵人們選擇西醫:「我是寧死不請教中醫
的,因為我覺得若不如此便對不住我所受的教育。盼望一切不甘居混沌的人,在這個地方不取模棱的態
度。」同文見傅斯年,〈所謂國醫〉,《獨立評論》115(1934): 17-21 。
的倡導和組織下,這種研究趨勢更加快速擴展。杜先生積極倡導「新社會史」,他指 中

出:「所謂新社會史是以過去歷史研究所重視的政治制度、社會架構和生產模式為骨 疾

幹,傳益著人的生活和心態,使歷史學成為有骨有肉、有血有情的知識。」宭 中央 史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多位年輕學者受其影響在 1991 年成立了「疾病、醫療與文 究
論 回
化」研討小組, 1997 年 7 月更成立「生命醫療史研究室」,其研究旨趣與傳統的醫療 衡 顧
科技史不同,關心的是疾病與醫療背後體現的歷史、社會現象和文化意義。該小組的
研究主要有五個方向: 1. 對身體的認識及其文化意義。 2. 醫家族群及學術歸類。 3.
男女夫婦與幼幼老老的家族史。 4. 從醫學看文化交流問題。 5. 疾病醫療所見的大眾
心態。 宬 至今十二年共舉辦了將近 200 場的專題演講和討論會,並計劃出版「醫療
史系列叢書」。尃 和大陸不同的是,台灣疾病醫療社會史研究比較有計畫和組織,探
討的議題偏向社會文化、人文關懷與疾病醫療的關係,對各種議題也比對岸學者有較
優異而新穎的分析。幾年來的研究成果與「疾病史」較相關的應該是「疾病的歷史」
研討會,該會議論文集共收集了 31 篇論文,內容涵蓋傳染病、梅毒、結核病、淋
病、瘧、腳氣病、痲瘋病、傷寒、精神疾病、寄生蟲、疾病認識觀、身體觀、疾病史
料⋯⋯等,是近年來「疾病史」研究的佳作。 屖 台灣在中醫學史及疾病史的研究
上,目前以這群學者有較多的觀點與主張提出,但較偏於從史學觀點及研究法分析問
題。

在醫家治史的部分數量極少,多屬偶一為之的小品文章,學術性不足。 屔 較具
延續性的研究有高田及哈鴻淺在 1994 至 2002 年間,於《中華醫史雜誌》發表一系
107
列台灣本土的醫學史作品。 峬 內容廣泛包含了明清時期、荷蘭、日本據台時期台灣
之醫學發展,另有教會醫學、原住民醫藥考察、現代醫藥發展及醫學教育等歷史發展

宧 梁其姿,“Organized Medicine in Ming-Qing China: State and Privat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Late Imperial China 8.1 (1987): 134-166 ;梁其姿,〈明清預防天花措施的演變〉,《國史釋論:
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台北︰食貨出版社, 1987),頁 239-253 。
宭 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1992): 105 。
宬 李建民,〈一個新領域的探索──記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的緣起〉,《方術醫學歷史》(台北:南
天書局, 2000),頁 149-154 。
尃「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會議論文集有:「『醫療與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潔淨』的歷史研討會
論文集」、「『中國十九世紀醫學』研討會論文集」、「『健與美的歷史』研討會論文集」、「『疾病的歷史』
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與醫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等。
屖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會議論文集:「『疾病的歷史』研討會論文集」(於 2000 年 6 月 16-18 日,台北:中
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行)。
屔 80 年代以後台灣中醫學家編寫的中醫學史,內容較有規模的有鄭曼青等,《中華醫藥學史》(台北:台灣
商務印書館, 1982)及林昭庚等,《針灸醫學史》(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995)。
峬 中國醫藥大學高田及哈鴻淺兩位先生在 1994 至 2002 年間,於《中華醫史雜誌》共發表十篇論文,運用史
料相當詳實豐富,對於台灣本土各種醫學發展的過程多有著墨。
中 的探討,但對於中醫學在台灣的發展沿革與疾病

疾 史 研 究 成 果 則 較 少 探 討 。 1997 年 陳 立 德 完 成

史 「台灣中醫師學歷背景之研究」,對於台灣三種主

究 要中醫師養成管道,其養成中醫師的教育程度、
回 論
顧 衡 學歷背景及登錄執業的分佈現況作深入探討,這
些資料有助於協助瞭解與強化包含醫學史在內的
台灣中醫學教育。峿

國內至今並無專門的中醫學史相關研究機
構,目前亞洲醫學史學會秘書處設於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該學會 2001 年 7 月成立於京 圖六: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創會
都的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是一個純學術、非 理事長鄭曼青。專精於畫、詩、書、
醫、拳,人稱他為「五絕老人」。
營利的機構,成立宗旨在於促進亞洲各國醫學史 取自林昭庚主編,《台灣中醫發展史》
(台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
學者之間的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並擔任這些學 合會, 2004)
者和世界其他醫學史研究機構之間的橋樑;研究
課題則包括亞洲及其他地區關於醫學、公共衛生、牙科、藥學、護理、乃至相關之藝
術與科學學門的歷史,至今已在台灣舉辦過兩次年會及學術研討會,峮 頗受相關學界
好評。

108

筆者一直深信,每個時代的中醫學工作者,都應深入知識核心、細讀經典、傾聽
歷代「明醫」的心聲、分擔中醫學進步與傳播的責任。

然而,什麼是進步?儀器的改良?藥物的實驗?開發新產品?或是現有學理範圍
內的機轉推測?當然這些都是研究的方法,然而面對具有「反溯論證」及「醫學『正
典』化」特性的中醫學,峱 筆者認為對於其知識體系演變過程的推敲與理解;例如像
經脈、藏象、陰陽五行等知識架構的部分,僅藉由大量的現代科學實驗,並無法理解
過去經驗,真正開展中醫學的新視野。

峿 陳立德,《台灣中醫師學歷背景之研究》(1997),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峮 亞洲醫學史學會網址: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ashm/
峱 中醫學有「反溯論證」與「醫學『正典』化」的特性,是李建民所提出。李先生認為中醫知識體系是基於
那麼,現代的中醫,真的像陳勝崑所說的「無力研究中醫」嗎?中醫「疾病史」 中

的研究方向究竟在哪裡? 疾


正如前文所提,史學界近年來開始關注醫療史與疾病史,並以異於傳統史學研究 研
的方式切入。這種研究觀點改變的過程其實可說是舊有的德國實證學派轉變到法國年 論 究

鑑學派的過程,是歷史學者對研究方法與歷史眼界的自我省思。 峷 思考方向的轉 衡 顧

變、研究方法的更新,或許都會帶來衝擊與陣痛,但是中醫學界面對「醫學史」與
「疾病史」相關研究長期以來的諸多問題,的確應該重新作內部的自我反省,改善訓
練方式與條件,以發揮醫家的優勢研究疾病史。

筆者認為,「人與生命」是醫者最關心的核心意識,醫學所做的一切努力應
皆以此為初衷。 1950 年代, Michael Balint 首次在醫學文獻中提出「以病人為
中心」的概念,認為診斷與治療應該瞭解患者的生活特點與社會環境及疾病產生
的過程。 崀 疾病不單單是身體、也是歷史演變和心理社會現象;但即使是現代,無
論中、西醫專家對生命與疾病的認識仍相當有限,且多半侷促於較窄的學術體系。
Arthur Kleinman 就認為:基本上目前醫家對「疾病史」的研究仍相當有限。一種疾病
可以有幾種不同的解釋模型(explanatory model),一個病案應該容許不同治療者、病
人本身及其家屬等的解釋觀點,也應把上述觀點與其文化和情境結合,再評估病症的

原典(經典)所產生具有解釋力的推論。中國「經典」醫學的發展有兩條線索:一是以《內經》系為主 109
流,根據同一批文本不斷重編的歷史,另一是註解這些醫經的傳統的形成。參李建民,〈中醫知識論的新
思考〉(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國醫節醫經醫史學術研討會, 2005);李建民,〈中國醫學史研究
的新視野〉,《新史學》15.3(2004): 203-222 。
峷「年鑑學派」,其開端是指費甫爾(Lucien Febvre, 1878-1956)與布洛克(Marc Bloch, 1886-1944)這兩位法
國史學家於 1929 年在史特拉斯堡大學(Strasbourg)創辦了《經濟社會史年鑑》(Annales d’histoire
économique et sociale),以批判當時主流的史學研究──「實證史學」(positivist history)。其後第二代核心
人物布霍德爾(Fernand Braudel, 1902-1985)將歷史與其它人文社會科學學門相結合,重視集體的歷史、
結構史與社會經濟史的研究,跳脫出個人、事件史與政治史研究的束縛。布霍德爾對史學的貢獻在於結合
歷史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以達到全面歷史(或整體歷史)的境界,在時間與空間上分別提出革命性的看法,
並結合時間與空間來研究歷史問題。第一代的費甫爾和布洛克,建立了科際合作與心態史學的基礎;第二
代在布霍德爾的掌舵之下,執正統大旗,開始涉獵計量史、區域史與系列的內容;名家輩出的第三代,則
以多途分進之姿,或探向社會文化史的新領域,或重塑政治史、敘述史的新風貌。年鑑學派目前已發展為
一套遵循大體相同的史學研究方法和歸納史學家流派的代名詞。參 Fernand Braudel 著,施康強、顧良譯,
《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三(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1999)。
崀 Balint M., “The doctor, his patient and the illness”, Lancet, 1955, 1: 318.「具有醫生及精神分析背景的 Michael
Balint 提出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顧」(patient-centered medicine),醫師應進一步的和病人有更真誠的溝
通(a more genuine dialogue),考慮到病人的處境、心理及情緒反應,也瞭解到病人的盼望、恐懼、信仰、
思考、生活環境等等,再告知予診斷及治療計畫,尊重病人的自主權(autonomy),並幫助病人做最合
理、最有利的選擇。簡而言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顧」是以「醫師為中心的醫療照顧」的昇華
(sublimation),由醫師發揮人文素養,以愛心(love)顧及病人的立場(empathy),幫助病人解決心身健康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的問題,這也說明了人文教育、醫學倫理(humanity and medical ethics)及溝
通技巧(communication)的演練在醫學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參劉仲冬,〈醫學理論與醫療模式〉,
《 Hope 醫望雜誌》25(1998):101-102 。
中 可能性與治療方式。峹 筆者認為這正是「疾病史」研究該有的特色:以醫者及其關注

疾 的議題為核心、借重史學的材料與工具、並結合各學科的看法綜合判讀,再回到臨床

史 上比對。這是中醫「疾病史」從過往單純的「內史」進化到「全史」必須面對處理的

究 議題。和臨床診治一樣,醫家從事「疾病史」除了以疾病本身的醫學問題為研究主體
回 論
顧 衡 之外,相關的各項因素的確不能忽略。

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
帝曰:何謂也?岐伯曰:本氣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
於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故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後天,所謂治化而人應之
也。帩

110

圖七:世界知名醫學史家──奧塞·田京。其大作《雙面
門神》(The Double Face of Janus)即以「醫學史研
究」具有「審視過去並展望未來的重大使命與意義」
而命名。
取自 http://www.aps-pub.com/proceedings/1484/480415.pdf

峹 李建民,〈傳統醫療史研究的若干省思〉,《方術醫學歷史》,頁 168 ;張珣,《疾病與文化》(台北:稻


鄉出版社, 2000),頁 3-11 。
帩 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5),頁 920 。
《素問·氣交變大論》早已提出因「上下之位,氣相交變」形成大環境太過、不及與 中

疾病關係的紀錄;帨 該篇除了指出「醫道」必須「得其人而傳」,也顯示出中醫學知 疾

識的多元化內容及醫者必須被訓練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如果中醫學「以《黃帝內經》 史

為系統化知識體系的正典(canon)」這樣的看法是正確的、是為古今多數醫家公認的 究
論 回
一致觀點,那麼依上述的例子看來,不僅「『疾病史』(醫學史)的研究必須以較寬廣 衡 顧
的角度及可能性來解讀」的作法必須提倡,多元學科的交流與探討在研究上更成為必
要的條件。

不可遺忘的,臨床驗證與療效是醫學的真理,也是醫家最重視的一環。「疾病史」
研究的最終目的正是要能協助醫家瞭解各種疾病的形成原因、造成的影響及時人因應
的對策,以作為現代醫家臨床使用的依據。 Arthur Kleinman 說:

醫學擁有三大知識來源:生物科學、臨床科學及醫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前
兩項研究已接受具體的資源並變成強壯的企業,第三個研究範圍,現在卻發
展不良。⋯⋯只要我們缺乏這種知識,新的行醫規範和有效治療策略的發展
就會延後,⋯⋯醫生如果在一個以社會和道德方式接近醫學的架構中接受訓
練,他們就比較有可能發展出必須的態度、知識和技巧。庨

發展新時代的中醫學史及「疾病史」研究,將有助於中醫學的深化。筆者認為改變
「疾病史」的研究方法並與臨床結合,正是「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善言古者,必
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厭于己。」的最佳闡釋,也是一條新的道路。
111

【後記】

在查閱資料時,意外發現 1926 年梁啟超因血尿在北京協和醫院手術,但意外割


錯了右腎的一個歷史公案。即使他後來知道這個手術是不必要的,但在維護「科學」
和鄙視中醫的心態驅使下,梁公仍在同年 6 月的報紙上為這個「匪夷所思的錯誤」作
了以下的辯駁:

帨 同前書,頁 919-956 。
庨 Arthur Kleinman 是哈佛大學精神科暨醫學人類學教授,對台灣及中國的文化也有相當深入的接觸, 1970
年代曾在台灣和中國分別住過一段期間,也曾以他個人對東方文化的心得寫了幾本非常暢銷的醫學人類學
書籍。摘文參 Arthur Kleinman 著、陳新綠譯,《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台北:桂冠
圖書公司, 1997),頁 290 。
中 我們不能因為現代人科學智識還幼稚,便根本懷疑到科學這樣東西。即如我

疾 這點小小的病,雖然診察的結果,不如醫生所預期,也許不過偶然例外。至

史 於診病應該用這種嚴密的檢查,不能像中國舊醫那些「陰陽五行」的瞎猜。

究 這是毫無比較的餘地的。庮
回 論
顧 衡 春寒料峭的三月天,躲在書房讀著上述的文章,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文史革命運
動的倡導者,仍不免以有色的眼光辨別事物,而產生知識的誤解與偏見。我輕輕感
嘆,社區中庭的櫻花已開,但中醫「疾病史」研究的春天不知何時才會來?

* 本篇研究報告初稿承蒙中國醫藥大學王敏弘、李世滄、劉定明、蘇奕彰等教
授指正,謹此致謝。

112

庮 梁啟超,〈我的病與協和醫院〉,北京《晨報》副刊(1926.2.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