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2

2002-2012 年司法考试刑法历年真题解析_0

案例分析题: 2002-2012 年司法考试刑法学历年真题解析

2012 年

1. 村长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因为村长出租荒地并非利用协助国家机关

工作的职权,应认定为非国家工作人员。

2.赵某构成受贿罪 其父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想象竞合从一重

罪处罚。其父作为国家工人人员的近亲属,在赵某同意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时两者

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其父同时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应则一重罪处罚。

3. 构成贪污罪 数额为 50 万元

4. 两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两人以盗窃的故意去盗窃财物,属于盗窃预备,

后发现没机会而毁坏财物的,属于犯意转化。

5. 不构成放火罪 因为此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

6.认定存在因果关系,可能的理由是 1.根据条件说,范某返身取钱的行为属于

被害人行为的介入因素,但此介入因素由于是被害人在精神紧张等状态下实施的,

不隔断原放火行为与被害人被烧死之间的因果关系。2.根据相当性因果关系说,放

火和因被害人取钱被烧死之间有相当性的因果关系。否定因果关系的理由:1.范某

返还取钱被砸死属于被害人严重不当的行为,其是偶然性的且对结果起到巨大作用,

所以隔断了原放火行为与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2.根据相当性因果关系说,根据社

会一般观念,两者不具有相当性。

(2011 年)

二、(本题 22 分)

案情:陈某因没有收入来源,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了一张信用卡,使用该卡从

商场购物 10 余次,金额达 3 万余元,从未还款。(事实一)


陈某为求职,要求制作假证的李某为其定制一份本科文凭。双方因价格发生争

执,陈某恼羞成怒,长时间勒住李某脖子,致其窒息身亡。(事实二)

陈某将李某尸体拖入树林,准备逃跑时忽然想到李某身有财物,遂拿走李某手

机、现金等物,价值 1 万余元。(事实三)

陈某在手机中查到李某丈夫赵某手机号,以李某被绑架为名,发短信要求赵某

交 20 万元“安全费”。由于赵某及时报案,陈某未得逞。(事实四)

陈某逃至外地。几日后,走投无路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事实二与

事实四。(事实五)

陈某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将自己担任警察期间查办犯罪活动时掌握的刘

某抢劫财物的犯罪线索告诉检察人员,经查证属实。(事实六)

问题:

1.对事实一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2.对事实二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3.对事实三,可能存在哪几种处理意见(包括结论与基本理由),

4.对事实四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5.事实五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

6.事实六是否构成立功,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对事实一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因为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触犯了妨

害信用卡管理罪,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数额较大,构成信用卡诈

骗罪,二者具有手 1

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从一重罪论处,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2.对事实二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因为长时间勒住被害人的脖子,不仅表明其

行为是杀人行为,而且表明行为人具有杀人故意。
3.对事实三主要存在两种处理意见:其一,如认为死者仍然占有其财物的,事

实三成立盗窃罪;其二,如认为死者不可占有其财物的,事实三成立侵占罪。

4.事实四成立敲诈勒索罪(未遂)与诈骗罪(未遂)的竞合。因为陈某的行为同时

符合二罪的犯罪构成,属于想象竞合。陈某对赵某实行威胁,意图索取财物未果,

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陈某隐瞒李某死亡的事实,意图骗取财物未果,构成诈骗

罪(未遂)。由于只有一个行为,故从一重罪论处。

5.事实五对故意杀人罪与敲诈勒索罪或诈骗罪成立自首。因为走投无路而投案

的,属于自动投案,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6.事实六不构成立功。因为根据《刑法》规定,陈某提供的犯罪线索虽属实,

但是其以前查办犯罪活动中掌握的,故不构成立功。

(2010 年)

二、(本题 22 分)

案情 被告人赵某与被害人钱某曾合伙做生意(双方没有债权债务关系)。2009

年 5 月 23 日,赵某通过技术手段,将钱某银行存折上的 9 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的

账户上(没有取出现金)。钱某向银行查询知道真相后,让赵某还给自己 9 万元。

同年 6 月 26 日,赵某将钱某约至某大桥西侧泵房后,二人发生争执。赵某顿生

杀意,突然勒钱某的颈部、捂钱某的口鼻,致钱某昏迷。赵某以为钱某已死亡,便

将钱某“尸体”缚重扔入河中。

6 月 28 日凌晨,赵某将恐吓信置于钱某家门口,谎称钱某被绑架,让钱某之妻

孙某(某国有企业出纳)拿 20 万元到某大桥赎人,如报警将杀死钱某。孙某不敢报

警,但手中只有 3 万元,于是在上班之前从本单位保险柜拿出 17 万元,急忙将 20

万元送至某大桥处。赵某蒙面接收 20 万元后,声称 2 小时后孙某即可见到丈夫。

28 日下午,钱某的尸体被人发现(经鉴定,钱某系溺水死亡)。赵某觉得罪行迟

早会败露,于 29 日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全部犯罪事实,并将勒索的
20 万元交给公安人员(公安人员将 20 万元退还孙某,孙某于 8 月 3 日将 17 万元还

给公司)。公安人员李某听了赵某的交待后随口说了一句“你罪行不轻啊”,赵某

担心被判死刑,逃跑至外地。在被通缉的过程中,赵某身患重病无钱治疗,向当地

公安机关投案,再次如实交待了自己的全部罪行。

问题:1.赵某将钱某的 9 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账户的行为,是什么性质,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将钱某的 9 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账户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解析」盗窃罪是指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存款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赵某

通过技术手段,将钱某银行存折上的 9 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的账户上,虽然没有取

出现金,但已经使得该笔钱款脱离了钱某的占有。因此赵某构成盗窃罪。

2.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什么,刑法理论对这种情况有哪

几种处理意见,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事前的故意。

对此刑法理论上存在多种处理意见,大致为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具体分

为:第一种观点认为,赵某的第一个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第二个行为成

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认为成立想象竞合,有人认为成立数罪。第二种观点

认为,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对于死亡持间接故意,则整体上成立一个故意

杀人既遂;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相信死亡结果已经发生,则成立故意

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第三种观点认为,将两个行 2

为视为一个行为,将支配行为的故意视为一个故意,只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

第四种观点认为,将前后两个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视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处理,

只要满足相当的因果关系,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我认为应当采取第四种观点,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第一个行为与

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应肯定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所

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图实现的结果相一致,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解析」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

系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错误认识。其中事前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即事前的故意,是

指行为人实施了一种犯罪行为,误以为已经发生了预期的结果,为达到另一目的,

行为人又实施了另一行为,而事实上行为人预期的结果是由后一行为所造成的。本

题中,赵某以为钱某已死亡,便将钱某“尸体”缚重扔入河中,实际上钱某系溺水

而亡。因此赵某属于事前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对于事前的故意,刑法理论上存

在多种处理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赵某的第一个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第二

个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认为成立想象竞合,有人认为成立数罪。第

二种观点认为,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对于死亡持间接故意,则整体上成立

一个故意杀人既遂;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相信死亡结果已经发生,则成立

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第三种观点认为,将两个行为视为一个行为,将支

配行为的故意视为一个故意,只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第四种观点认为,将前后

两个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视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处理,只要满足相当的因果关系,

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通常认为在此种情况下,第一个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应

肯定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图实现的结果相

一致,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3.赵某向孙某索要 20 万元的行为是什么性质,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向孙某索要 20 万元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

竞合,应择一重罪处罚。

「解析」敲诈勒索罪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逼迫其处

分财产的行为。威胁和要挟的手段多种多样,其本质在于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

生恐惧心理,进而处分财产。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都具有非法勒索他人财物的目的

和行为,都采取了一定的要挟方式迫使对方不得不交出财物,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
是否实际绑架了他人。并未绑架被害人,谎称绑架了被害人而向关心被害人的第三

人勒索财物的,成立敲诈勒索罪。

本题中,赵某编造绑架事实被害人家属勒索财物,行为具有欺骗被害人家属使

其陷入认识错误的性质,也有胁迫被害人家属使其产生恐惧心理的性质,被害人交

付财物也同时基于两种心理,属于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因此成立敲诈勒索罪和诈

骗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4.赵某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成立自首。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释》第 1 条第(一)项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

注意这是针对后来不再投案自首而言。在本案中,虽然可以根据司法解释否认赵某

的前一次投案成立自首,但不能否认后一次自动投案与如实交待成立自首。

5.孙某从公司拿出 17 万元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为什么,

「参考答案」孙某从公司拿出 17 万元的行为,不构成挪用公款罪。因为其虽然

将公款挪归个人使用,但在三个月内就予以了归还。

「解析」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

用,进行 3

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

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1.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包

括犯罪活动),这种情形原则上不要求挪用公款数额达到较大标准,也不要求挪用

时间超过 3 个月未还;2.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这种挪用行为要求“数额较大”,

但没有挪用时间的要求;典型的如挪用公款用于注册公司、企业等;3.挪用公款归个

人使用,这种情形既有数额的要求,也有时间的要求,即数额较大,超过 3 个月未

还。这里的“未还”,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第 2 条的规定,是指案发前未还。
本题中,孙某为某国有企业出纳,其挪用的 17 万元款项属于公款,但孙某于 6

月 28 日从本单位保险柜拿出 17 万元,于 8 月 3 日将 17 万元还给公司,时间没有超

过三个月,且不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或者营利活动的情形,因此孙某不构成挪用

公款罪。

(2009 年)

二、(本题 22 分)

案情: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

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

的钱。”甲说:“别瞎整~”乙未再吭声。某晚,甲、乙一起开车前往丙家。乙在

车上等,甲进屋向丙借钱,丙说:“家里没钱。”甲在丙家吃饭过夜。乙见甲长时

间不出来,只好开车回家。甲一觉醒来,见丙已睡着,便起身试图打开保险柜。丙

惊醒大声斥责甲,说道:“快住手,不然我报警了~”甲恼怒之下将丙打死,藏尸

地窖。

甲不知密码打不开保险柜,翻箱倒柜只找到了丙的一张储蓄卡及身份证。甲回

家后想到乙会开保险柜,即套问乙开柜方法,但未提及杀丙一事。甲将丙的储蓄卡

和身份证交乙保管,声称系从丙处所借。两天后甲又到丙家,按照乙的方法打开保

险柜,发现柜内并无钱款。乙未与甲商量,通过丙的身份证号码试出储蓄卡密码,

到商场刷卡购买了一件价值两万元的皮衣。

案发后,公安机关认为甲有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甲在派出所乘民警应

对突发事件无人看管之机逃跑。半年后,得知甲行踪的乙告知甲,公安机关正在对

甲进行网上通缉,甲于是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问题:

请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件中甲、乙的各种行为和相关事实、情节

进行分析,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关于甲的行为定性

甲在着手盗窃丙的保险柜过程中,因罪行败露而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甲的犯罪

目的是取得财物,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其杀人行为属于盗窃过程

中为“抗拒抓捕”而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应当成立抢劫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

十三条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抢劫致人死亡,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适用升

格的法定刑。

甲的杀人、抢劫行为,都与乙无关,甲乙之间没有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根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不成立共犯;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给乙,不构成

盗窃罪的教唆犯。甲两天后回到丙家,打开保险柜试图窃取丙的钱财的行为,属于

抢劫罪中取财行为的一部分,不单独构成盗窃罪。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

规定,只有在案发后没有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

罪行的,才能成立自首。本案中,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再归案的,即

便如实供述也不能成立自首。

二、关于乙的行为定性

乙事先的提议甲并未接受,当时没有达成合意,二人没有共同犯罪故意。甲的

抢劫行为 4

属于临时起意,系单独犯罪,不能认为乙的行为构成教唆犯。乙不成立教唆犯,

当然就不能对乙的行为适用《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在甲实施抢劫行为之时,

乙已经离开现场,与甲之间没有共犯关系,乙没有帮助故意,也缺乏帮助行为,不

成立帮助犯。

甲套问乙打开保险柜的方法,将丙的储蓄卡、身份证交乙保管时,均未告知乙

实情,乙缺乏传授犯罪方法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故意。乙
去商场购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

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第六十七条、第一

百九十六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百六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

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

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 年)

(二)

案情:徐某系某市国有黄河商贸公司的经理,顾某系该公司的副经理。2005 年,

黄河商贸公司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将国有公司改制为管理层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徐某、顾某及其他 15 名干部职工分别占 40%、30,、30,股份。在改制过程

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某资产评估所对黄河商贸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资产评

估所指派周某具体参与评估。在评估时,徐某与顾某明知在公司的应付款账户中有

100 万元系上一年度为少交利润而虚设的,经徐某与顾某以及公司其他领导班子成

员商量,决定予以隐瞒,转入改制后的公司,按照股份分配给个人。当周某发现了

该 100 万元应付款的问题时,公司领导班子决定以辛苦费的名义,从公司的其他公

款中取出 1 万元送给周某。周某收下该款后,出具了隐瞒该 100 万元虚假的应付款

的评估报告。随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经研究批准了公司的改制方案。在尚未办理

产权过户手续时,徐某等人因被举报而案发。

问题: 1.徐某与顾某构成贪污罪还是私分国有资产罪,为什么, 2.徐某与顾某

的犯罪数额如何计算,为什么, 3.徐某与顾某的犯罪属于既遂还是未遂,为

什么,

4.给周某送的 1 万元是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为什么,

5.周某的行为是否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实行数罪并

罚,为什么,
6.周某是否构成徐某与顾某的共犯,为什么,

答案及解析:

1.徐某与顾某构成贪污罪。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

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贪污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

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题中,徐某、顾某及其他 15 位领导所就职的黄河商贸公司

系国有企业,因此他们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他们所占的估分为 40%、30%和 30%,也

就是说他们决定将 100 万元按照股份分配给个人,实际上就是分配给这 17 个公司

领导,即 17 人自己决定将钱分给他们 17 个人,另外他们的这一决定采用隐瞒的方

式,并没有让公司的职工知晓,因而不符合私分国有资产的构成要件,故徐某与顾

某构成贪污罪。

2.徐某与顾某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全部责任

的”原则,二人应对 100 万负责,而不应仅仅对二人各自所占的份额负责。此外,

对周某行贿的 1 万元,是从公司公款中取出的,是二人先行贪污,然后行贿的,因

此这 1 万元也应算作徐、顾二人贪污罪的犯罪数额中,所以徐某与顾某的犯罪数额

应为 101 万元。

3.本问题中,徐某与顾某的犯罪属于既遂还是未遂要分别认定。贪污罪是否既

遂,要看 5

是否已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本题中,因为公司改制尚未完成,所以 100 万元

还没有被二人非法占有。而用于行贿的 1 万元,已经从公司公款中支取,构成非法

占有公共财物。因此,100 万元部分是贪污罪未遂,而 1 万元是贪污罪既遂。

4.单位行贿与个人行贿的区别在于,是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还是为个人谋取

不正当利益。本题中,贿赂周某的原因是让周某帮其隐瞒 100 万元的应付款问题,


以便能够通过公司改制,由徐某、顾某将该笔金额非法占有,属于为个人谋取不正

当利益。因此,周某送的 1 万元是个人行贿。

5.周某的行为不应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并罚。

《刑法》第 229 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

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一款规定的人员,严重

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题目的描述,周某的情形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罪一罪,只不过是加重处罚,无需数罪并罚。

6.本题中,周某虽然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其明知徐某和顾某以非法占

有国有资产为目的,而为其提供便利,并且得到 1 万元的“好处费”,所以构成贪

污罪的共犯。由于他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行为同时构成了贪污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

件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七、(本题 25 分)

提示:本题为选答题,请选择其中一问作答。答题时务必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上

标明“问题 1”或“问题 2”。两问均作答的,仅对书写在前的答案评阅给分。

材料:

案例一:2005 年 9 月 15 日,B 市的家庭主妇张某在家中利用计算机 ADSL 拨号上

网,以 E 话通的方式,使用视频与多人共同进行“裸聊”被公安机关查获。对于本

案,B 市 S 区检察院以聚众淫乱罪向 S 区法院提起公诉,后又撤回起诉。

案例二:从 2006 年 11 月到 2007 年 5 月,Z 省 L 县的无业女子方某在网上从事有

偿“裸聊”,“裸聊”对象遍及全国 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电脑上查获的

聊天记录就有 300 多人,网上银行汇款记录 1000 余次,获利 2.4 万元。对于本案,


Z 省 L 县检察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起诉,L 县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

方某有期徒刑 6 个月,缓刑 1 年,并处罚金 5000 元。

关于上述两个网上“裸聊”案,在司法机关处理过程中,对于张某和方某的行

为如何定罪存在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定传播淫秽物品罪(张某)或者传

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方某);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定聚众淫乱罪;第三种意见认为“裸

聊”不构成犯罪。 问题 2: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评述上述两个网上“裸聊”案的处理结果

答题要求:

1.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法学知识阐述理由;

2.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3.不少于 500 字,不必重复案情。

《刑法》参考条文: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 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

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

年以上十年以下 6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 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

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三百零一条(第一款) 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三百六十七条 本法所称淫秽物品,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

情的诲淫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

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科学著作不是淫秽物品。

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

参考范文:

同样“裸聊”,不同结果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聊天成为很多市民消遣、交友的重要途径,裸聊也成为

一个时髦的“玩意”。裸聊侵害了社会善良风俗,有一定社会危害性,关于裸聊否

有罪也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笔者认为,在第一个材料中,张某裸聊不应定罪;而

第二个材料中的方某则应认定为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一样的裸聊,不一样的结果,

其差别的关键在于刑法中一个重要原则——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

罚。”其内涵丰富,包括要求罪和刑都要有法律明文规定,禁止溯及既往,禁止有

罪类推,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等含义。根据这一原则,司法机关定罪和量刑都必

须按照法律规定来判断,而不仅仅是看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材料一种张某的

裸聊虽然有伤风化,但我国刑法并无规定裸聊构成犯罪的法律条文,也不属于淫秽

信息,不能类推适用,因此不应认定为犯罪。材料二中的方某的裸聊则以牟利为目

的,传播裸聊照片,完全符合刑法第 362 条、367 条的规定,应认定为方某构成传

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罪刑法定原则是法治主义在刑法中的直接体现,是法治社会与专制社会中刑法

的根本分野所在。其反对罪刑擅断和刑事类推,不仅对保护社会安宁有重要作用,

对保障人权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对于类似裸聊的新生事物,可以通过行政处罚、规

范网络秩序等其他手段进行管理,并进一步完善法制。不能一味追求严刑厉法,否

则只能得不偿失。
(2008 年?四川)

二、(本题 20 分)

案情:瓜农王某在自家田地里种了 5 亩西瓜。因在西瓜成熟季节经常被盗,王某

便在全村喊话:“西瓜打了农药(其实没有打药),偷吃西瓜出了人命我不负责”,

但此后西瓜仍然被盗。于是,王某果真在西瓜上打了农药,并用注射器将农药注入

瓜田中较大的 5 个西瓜内,并在西瓜地里插上写有“瓜内有毒,请勿食用”的白旗。

邻村李某路过瓜地,虽然看见了白旗,但以为是吓唬人的,仍然摘了一大一小两个

西瓜,其中大的西瓜是注入了农药的。回家后,李某先把小的西瓜吃了,然后出门

干活。当天,正好家里来了 3 位客人,李某的妻子赵某见桌子上放着一个大西瓜,

以为是李某买的,就用来招待客人,结果导致 2 个客人死亡,1 个重伤。

问题:

1. 王某的行为构成犯罪还是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

2. 李某的行为触犯了哪些罪名,

3. 李某触犯的数个罪名是否构成数罪,为什么,

4. 李某触犯的数个罪名应当如何处理,

5. 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参考答案:

王某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而不是正当防卫,因为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

条件。 李某的行为分别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李某触犯的过

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不构成数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李某触犯的数个

罪名应从一重罪处断,即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2007 年)
(二)

案情:陈某见熟人赵某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便产生歹意,勾结高某,谎称赵某欠

自已 10 万元货款未还,请高某协助索要,并承诺要回款项后给高某 1 万元作为酬

谢。高某同意。某日,陈某和高某以谈生意为名把赵某诱骗到稻香楼宾馆某房

间,共同将赵扣押,并由高某对赵某进行看管。次日,陈某和高某对赵某拳打

脚踢,强迫赵某拿钱。赵某迫于无奈给其公司出纳李某打电话,以谈成一笔生意急

需 10 万元现金为由,让李某将现金送到宾馆附近一公园交给陈某。陈某指派高某

到公园取钱。李某来到约定地点,见来人不认识,就不肯把钱交给高某。高某威胁

李某说:“赵某已被我们扣押,不把钱给我,我们就把赵某给杀了”。李某不

元现金交给高某。高某回到宾馆房间,发现陈某不在,赵某倒在窗得已将 10 万

前已经断气。见此情形,高某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协助司法机关将陈某抓获归

案。事后查明,赵某因爬窗逃跑被陈某用木棒猛击脑部,致赵某身亡。

问题:

1.陈某将赵某扣押向其索要 10 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2.高某将赵某扣押向其索要 10 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3.陈某与高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4.高某在公园取得李某 10 万元的行

为是否另行构成敲诈勒索罪,为什么, 5.陈某对赵某的死亡,应当如何承担刑事责

任,为什么, 6.高某对赵某的死亡后果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7.高某的投案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与立功,为什么,

答案:

1、构成抢劫罪而非绑架罪,因为陈某是直接向赵某索取财物,而非向第三者

索取财物。

2、构成非法拘禁罪,因为高某并无绑架的故意,而以为是索要债务。
3、构成共同犯罪。因为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陈某的抢劫罪与高某的非法拘

禁罪之间成立共同犯罪。

4、不另外构成敲诈勒索罪,因为高某的行为属于拘禁他人之后,索取债务的

行为,缺乏非法占有的目的。

5、不另定故意杀人罪,因为陈某的故意杀人行为包含在抢劫罪当中。

6、不负刑事责任,因为陈某的杀人行为超出了高某的故意范围。

7、成立自首与重大立功,因为被检举人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2006 年)

案情:甲在 2003 年 10 月 15 日见路边一辆面包车没有上锁,即将车开走,前往 A

市。行驶途中,行人乙拦车要求搭乘,甲同意。甲见乙提包内有巨额现金,遂起意

图财。行驶到某偏僻处时,甲谎称发生故障,请乙下车帮助推车。乙将手提包放在

面包车座位上,然后下车。甲乘机发动面包车欲逃。乙察觉出甲的意图后,紧抓住

车门不放,被面包车拖行 10 余米。甲见乙仍不松手并跟着车跑,便加速疾驶,使

乙摔倒在地,造成重伤。乙报警后,公安机关根据汽车号牌将甲查获。

讯问过程中,虽有乙的指认并查获赃物,但甲拒不交待。侦查人员丙、丁对此

十分气愤, 8

对甲进行殴打,造成甲轻伤。在这种情况下,甲供述了以上犯罪事实,同时还

交待了其在 B 市所犯的以下罪行:2003 年 6 月的一天,甲于某小学放学之际,在校

门前拦截了一名一年级男生,将其骗走,随即带该男生到某个体商店,向商店老板

购买价值 5000 余元的高档烟酒。在交款时,甲声称未带够钱,将男生留在商店,

回去拿钱交款后再将男生带走。商店老板以为男生是甲的儿子便同意了。甲携带烟

酒逃之夭夭。公安机关查明,甲身边确有若干与甲骗来的烟酒名称相同

的烟酒,但未能查找到商店老板和男生。
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甲称其认罪口供均系侦查人员丙、丁对他刑讯

逼供所致,推翻了以前所有的有罪供述。经检察人员调查核实,确认了侦查人员丙、

丁对甲刑讯逼供的事实。

问题:

请根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例中甲、丙、丁的各种行

为及相关事实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答案及解析:

1.甲开走他人面包车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即使面包车没有锁,但根据社会的一

般观念,该车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而非遗忘物。

《刑法》第 264 条规定了盗窃罪,该条指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

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

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

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

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

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据此,盗窃罪可以定义为:以

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领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在本案中,

甲见路边一辆面包车没有上锁,即将车开走,前往 A 市的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窃取他人财物,构成盗窃罪。

2.甲对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甲虽然开始打算实施抢夺,但在乙抓住车门不放

时,甲加速行驶的行为已经属于暴力行为,因而不是转化型抢劫,而应直接认定为

抢劫罪,而且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刑法》第 263 条规定了抢劫罪,该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

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

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五)抢劫致人重
伤、死亡的;……甲暴力获取财产的行为构成抢劫,同时暴力行为导致乙重伤,属

于结果加重犯。

3.甲对男生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而不构成拐卖儿童罪。表面上看甲以儿童换

取了商品,但这种行为并非属于出卖儿童,商店老板也没有收买儿童的意思。

《刑法》第 262 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

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据此,拐骗儿童罪,指拐骗不满 14 周岁的未

成年人,使其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刑法第 240 条指出:拐卖儿童罪是指以

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之一的。但甲在

将男生留在商店时并无出卖的故意,也不会造成出卖的后果,只是想骗取老板的信

任从而得到高档烟酒,因而是拐骗行为。

4.甲对商店老板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刑法》第 266 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

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捏造事实、隐瞒真相而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5.丙、丁对甲的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

《刑法》第 247 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

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

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最高人民检察

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第 3 条第(三)项

规定,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

逼取口供的行为(2006 年 7 月 2 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立案标准的规定》也对此予以了规定)。在本案中,丙、丁在讯问甲的过程中,因

甲拒不交待。侦查人员丙、丁对此十分气愤,对甲进行殴打,造成甲轻伤。丙、丁

作为司法工作人员,为了逼取口供而对犯罪嫌疑人甲使用肉刑致其轻伤,符合刑讯

逼供罪的构成要件,构成刑讯逼供罪。

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的规定,虽然甲翻供,但对于甲盗窃面包车、抢劫乙的巨额财物的犯罪行为仍可认

定,但拐骗儿童罪、诈骗罪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因而不能成立。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43 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

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

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必须保证

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

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高法刑诉解释》第 61 条规定,严禁以非法

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

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高检刑

诉规则》第 265 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

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

犯罪的根据。上述规定,确立了我国的非法收集的言词证据排除规则。据此,丙、

丁二人采用刑讯逼供的方法收集到的犯罪嫌疑人甲的供述,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7.因拐骗儿童罪、诈骗罪不能认定,甲的特别自首也不成立。

《刑法》第 67 条第 2 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

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如上所述,

因拐骗儿童罪、诈骗罪不能认定,甲的特别自首也不成立。

(2005 年)

二、(本题 15 分)
案情:丁某系某市东郊电器厂(私营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厂长,2003 年因厂

里资金紧缺,多次向银行贷款未果。为此,丁某仿照银行存单上的印章模式,伪造

了甲银行的储蓄章和行政章,以及银行工作人员的人名章,伪造了户名分别为黄某

和唐某在甲银行存款额均为 50 万元的存单两张。随后,丁某约请乙银行办事处(系

国有金融机构)副主任朱某吃饭,并将东郊电器厂欲在乙银行办事处申请存单抵押

贷款的打算告诉了朱某,承诺事后必有重谢。朱某见有利可图,就让丁某第二天到

办事处找信贷科科长张某办理,并答应向张某打招呼。次日,丁某来到乙银行办事

处。朱某将其介绍给张某,让其多加关照。

张某在审查丁某提交的贷款材料时,对甲银行的两张存单有所怀疑,遂发函给

甲银行查询。此时,丁某通过朱某催促张某,张某遂打电话询问查询事宜。甲银行

储蓄科长答应抓紧办理,但张某未等回函,就为丁某办理了抵押贷款手续,并报朱

某审批。后甲银行未就查询事宜回函。

朱某审批时发现材料有问题,就把丁某找来询问。丁某见瞒不过朱某,就将假

存单之事全盘托出,并欺骗朱某说有一笔大生意保证挣钱,贷款将如期归还,并当

场给朱某 10 万元好处费。朱某见丁某信誓旦旦,便收受了好处费,同意批给丁某

100 万元贷款。丁某获得贷款后,以感谢为名送给张某 5 万元,张某予以收受。丁

某将贷款全部投入电器厂经营,结果亏损殆尽,致使银行贷款不能归还。检察机关

将本案起诉至法院。

10

问题:

简析丁某、朱某和张某涉嫌犯罪行为触犯的罪名,然后根据有关的刑法理论和

法律规定确定三人分别应如何定罪处罚。

答案:1.丁某:伪造企业印章罪,伪造金融凭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贷款诈骗

罪,行贿罪。其中:(1)伪造企业印章罪和伪造金融凭证罪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按照
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应定伪造金融凭证罪;(2)伪造金融凭证罪与金融凭证诈骗罪

之间又存在牵连关系,按照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应以金融凭证诈骗罪论处;(3)金

融凭证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之间也存在法条竞合关系,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

应以金融凭证诈骗罪论处。综上,丁某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行贿罪,应实行数罪

并罚。

2.朱某:金融凭证诈骗罪的共犯和受贿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3.张某: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和受贿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考点:金融凭证诈骗相关犯罪

解析:

1.丁某:

(1)丁某伪造甲银行的储蓄章和行政章,根据《刑法》第 280 条第 2 款的规定,

触犯了伪造公司印章罪(司法部公布答案“伪造企业印章罪”不准确)。中国的商业

银行目前符合《公司法》所确认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模式。

(2)丁某伪造银行存单,触犯了刑法第 177 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构成伪造

金融票证罪(司法部公布答案中的“伪造金融凭证罪”有误)。

(3)丁某利用伪造的印章制作假的银行存单,伪造企业印章罪与伪造金融票证

罪之间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是牵连犯,应当从一重处理,以伪造金融票证罪一罪

处理。

(4)司法部答案认为,丁某利用假存单进行贷款担保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和

金融凭证诈骗罪之间的法条竞合。首先,法条竞合的一般处理原则是特殊法优于一

般法,只有在同一法律中普通条款的法定刑明显重于特别条款的法定刑,并且法律

没有禁止使用普通条款时,才适用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在题目中,贷款诈骗罪与

金融凭证诈骗罪之间应该是想象竞合犯的关系。第二,贷款诈骗罪和金融凭证诈骗

罪都是目的犯,必须有非法占有(不法所有)的目的,即具有将贷款或者用伪造、变
造的金融凭证骗取的钱财占为己有或者使第三者不法所有,而没有归还的意图。在

题目所给的案例中,银行工作人员朱某在审批贷款时发现材料有问题,就把丁某找

来询问。丁某见瞒不过朱某,就将假存单之事全盘托出,并欺骗朱某说有一笔大生

意保证挣钱,贷款将如期归还。只是后来由于经营亏损,才导致无法还款。丁某在

贷款时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非法占有(不法所有)目的。认定为诈骗型犯罪显然说服

力不足。如果依据“朱某见丁某信誓旦旦,便收受了好处费,同意批给丁某 100 万

元贷款”这一情节,将朱某作为金融凭证诈骗罪的

共犯的话,那么“朱某见丁某信誓旦旦”这句话中表达的朱某对丁某还款诚意

的信任就无法理解了。很显然朱某是希望丁某按期还款的。所以丁某的金融凭证诈

骗罪不应该成立。朱某也不应该是此罪的共犯。

(5)丁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朱某 10 万元好处费,给张某 5 万元好处费,根据

《刑法》第 389 条的规定,构成受贿罪。

综上,对丁某应该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和行贿罪实行数罪并罚。

2、朱某:

(1)收受丁某钱财为丁某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刑法》第 358 条规定的受贿罪。

(2)明知丁某的贷款条件不符,而违法发放并造成重大损失的,符合《刑法》

第 186 条所规定的违法发放贷款罪。

综上,对朱某应该以受贿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实行数罪并罚。

3、张某:

11

(1)张某为了某牟取利益后,收受了自己职务行为的不正当报酬,符合《刑

法》第 385 条的受贿罪。


(2)张某发现作为贷款抵押的存折有异,未等甲银行的调查回函就为丁某办理

了抵押贷款手续,并报朱某审批。张某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严重损失,

符合《刑法》第 168 条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有观点认为

对张某应定违法发放贷款罪,但是目前将违法发放贷款罪看作是故意犯罪为宜,如

果认为此罪是过失犯罪(尤其是针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后果),那么就会面临故意

实施本罪行为如何处理的问题。题目中张某只是发现存折可疑,并且也打电话询问

甲银行,但是“甲银行未就查询事宜回函”,对于违反规定发放贷款并没有故意,

所以不应该按照违法发放贷款罪处理。

综上,对张某应以受贿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实行并罚。

评论:如果答案不存在那么大的争议,作为案例题题目本身难度适中。

(2004 年)

六、(本题 25 分)

案情:甲男与乙男于 2004 年 7 月 28 日共谋入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

财物。7 月 30 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 综合本案主客观

方面的事实,可以认定甲为主犯,乙为从犯,对于从犯乙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处罚。

2. 甲、乙虽构成抢劫罪共犯,但二人的犯罪形态不同:

(1)甲的抢劫属于犯罪中止。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甲完全能够达到抢劫既遂,

但他自动放弃了抢劫行为;由于抢劫中止行为没有造成任何损害,所以,对于甲的

抢劫中止,应当免除处罚。

(2)乙的抢劫属于犯罪未遂。一方面,不能因为甲事实上取得了手表,就认定

乙抢劫既遂,因为该手表并非甲抢劫既遂所得的财物;另一方面,乙并没有自动放

弃自己的抢劫行为,甲的中止行为对于乙来说,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根据刑法规

定,对于未遂犯乙,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关于甲的行为

1. 甲逼迫丙脱光衣服并猥亵丙的行为,成立强制猥亵妇女罪。

2. 甲乘机拿走丙手表的行为,成立盗窃罪。因为拿走手表的行为完全符合盗

罪的构成要件。拿走手表已不属于抢劫罪中的强取财物的行为,因为甲最初虽

然有抢劫手表的意思, 12

但是在丙的恳求下已经放弃这个意图,事实上甲后来取得手表是趁丙穿衣服不

注意的情况下取得,不属于因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压制或足以压制了被害人反抗

而取得手表的情形。所以,不能将取得手表的事实评价在抢劫罪中,而应另认定为

盗窃罪。

(三)关于乙的行为

1. 乙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乙客观上为甲盗窃手表起到了一定作用(望风),

但乙并不明知甲会盗窃财物,所以,乙并不与甲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2. 基于同样的理由,乙的行为也不成立强制猥亵妇女罪的共犯。

3. 乙将手表卖与他人的行为不成立销售赃物罪。销售赃物罪是指代为销售他

人犯罪所得的赃物,对于销售自己犯罪所得的赃物的行为并不成立销售赃物罪。乙

虽在事实上销售了甲盗窃所得的财物,但乙是误以为该手表为与甲共谋抢劫所得的

财物,并不知道手表是甲单独犯罪所得的财物,所以,乙没有代为销售他人犯罪所

得赃物的故意,不成立销售赃物罪。 (2003 年)

一、(本题 9 分)

案情:赵某拖欠张某和郭某 6000 多元的打工报酬一直不付。张某与郭某商定后,

将赵某 15 岁的女儿甲骗到外地扣留,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共 21 天),

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某支付报酬,但赵某仍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张、郭遂决定

将甲卖给他人。在张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某奸淫了甲。张某找到了买主陈某后,
张、郭二人以 6000 元将甲卖给了陈某。陈某欲与甲结为夫妇,遭到甲的拒绝。陈

某为防甲逃走,便将甲反锁在房间里一月余。陈某后来觉得甲年纪小、太可怜,便

放甲返回家乡。陈某找到张某要求退回 6000 元钱。张某拒绝退还,陈某便于深夜

将张某的一辆价值 4000 元的摩托车骑走。

问题:请根据上述案情,分析张某、郭某、陈某的刑事责任。

答案:1、张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1 分)。

2、郭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1 分)。

3、张某和郭某是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的共同犯罪人(1 分)。二人均应按非

法拘禁罪和拐卖妇女罪,数罪并罚(1 分)。

4、郭某和张某拐卖妇女罪应适用不同的法定刑(1 分),其中张某按拐卖妇女罪

的基础法定刑量刑,郭某奸淫被拐卖的妇女,法定刑升格(1 分)。

5、陈某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1 分),应当数罪并罚

(1 分)。

6、陈某所犯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由于他中途自愿将被害人放回家,属犯

罪中止,可以不追究该罪的刑事责任(1 分)。

解题思路:

1.根据刑法第 238 条第 2 款的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

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郭某和张某为索取打工报酬非法剥夺甲的人身自由的,不能

认定为绑架罪,只能认定为非法拘禁罪。

2.张、郭二人将妇女甲(15 岁,如果甲的年龄不足 14 周岁,则构成拐卖儿童

罪)出卖,构成拐卖妇女罪的共犯。其中郭某在拐卖的过程中强奸甲,属于刑法第

240 第 3 项规定的加重处罚情节:“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按照拐卖妇女罪的加

重情节处罚,不单独成立强奸罪。而张某与郭某没有共同强奸的故意,也没有

共同强奸的行为,因而不对郭某的强奸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3.张、郭的非法拘禁行为和拐卖妇女行为之间是互相独立的行为,不存在牵连

和吸收的关系,因而应以非法拘禁罪和拐卖妇女罪实行数罪并罚。

4.陈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陈某为防甲逃走,便将

甲反锁在房间里一月余,构成非法拘禁罪。依据刑法第 241 条的规定,收买被拐卖

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依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收

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构成 13

非法拘禁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应对陈某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

罪与非法拘禁罪实行数罪并罚。

5.陈某深夜将张某的一辆价值 4000 元的摩托车骑走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因为陈

某对张某的摩托车并没有所有权,而是以秘密窃取的方式获得,符合盗窃罪的构成

要件。对陈某的盗窃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非法拘禁罪实行数罪并罚。

6.司法部答案“陈某所犯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由于他中途自愿将被害人放

回家,属犯罪中止”。这个答案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在陈某将

甲购买成功时即已告既遂,已经不存在中止的条件。如果认定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

罪的中止,则明显违背了犯罪中止的时间性,即必须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

罪呈现结局之前,“犯罪呈现结局”指的是犯罪已经形成预备形态、未遂形态或既

遂形态。犯罪既遂之后的自动恢复原状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对于陈某的自愿将甲放

回家的行为依照刑法第 241 条第六款的规定,即“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

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

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而不能适用中止制度。 (2002

年)

一、(本题 10 分)

李某长期在甲市行人较多的马路边寻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然后将需要身份

证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资料送交何某伪造。何某伪造后,李某再交给购买者。在此
期间,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

3000 余元。为了防止司法人员的抓捕,李某一直将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内衣口袋中。

2001 年 4 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李某在马路上寻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时,发现钱

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窜至其背后将其背包(内有价值 2000 元的财物)夺走后迅速逃

跑。钱某大声呼喊抓强盗。适逢民警赵某经过此地,赵某将李某拦住。此时李某掏

出三角刮刀,朝赵某的腰部捅了一刀后逃离,致赵某重伤。甲市公安机关抓获李某

后,与李某居住地乙市公安机关联系,发现李某是因为在乙市使用信用卡透支 1 万

元后,为逃避银行催收而逃至甲市的。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李某各行为的性质,

并请说明理由。

答案:(1)李某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2)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

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3)李某将钱某的

背包抢走的行为属于抢夺行为;后来为抗拒抓捕而将民警赵某捅成重伤的行为构成

抢劫罪。(4)李某在乙市使用信用卡透支 1 万元,而且逃避银行催收的行为构成信

用卡诈骗罪。透支后逃避银行催收,属于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伪造居民身份证罪、诈骗罪、抢劫罪和信用卡诈骗罪。(1)

《刑法》第 280 条第 3 款规定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罪。本案中,李某提供相关资料,

何某伪造身份匪,再由李某出售;李某虽然没有直接伪造,其故意为直接伪造者何

某提供帮助,帮助何某实施犯罪,李某和何某构成共同犯罪,所以李某构成伪

造居民身份证罪。(2)本案中,李某以逃避电话费追收为目的,使用伪造的身

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 3000 元。李某的这一行为

实质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的手段使电话公司同意李某先使用后付费,

最终达到占有应交纳的电话费的目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

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9 条的规定,以虚假、冒用的身份

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
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3)本案中,李某虽然在抢夺过程中携带

了一把三角刮刀,但这并不是属于《刑法》第 267 条第 2 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

夺”的情况。李某携带了三角刮刀,是为了防止司法人员的抓捕,不是为了在抢夺

过程中使被害人产生恐惧;李某是把三角刮刀藏在内衣口袋中,在实施抢夺的过程

中也没有展示;因此,李某一开始抢夺钱某背包的行为的性质属于抢夺。后来,李

某为抗拒抓捕而将民警赵某捅成重伤的行为,属于为抗拒抓 14

捕当场使用暴力,依据《刑法》第 269 条的规定,已经转化为抢劫罪。(4)《刑

法》第 196 条规定了构成该罪的四种法定情形,(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二)使

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在本案中,李某在乙市使用信用卡

透支 1 万元,而且逃避银行催收的行为,属于《刑法》第 196 条第 2 款规定的恶意

透支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二、(本题 10 分)

2001 年 3 月 13 日下午,陈某因曾揭发他人违法行为,被两名加害人报复砍伤。

陈某逃跑过程中,两加害人仍不罢休,持刀追赶陈。途中,陈某多次拦车欲乘,均

遭出租车司机拒载。当两加害人即将追上时,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价值

9000 元)缓速行驶,陈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但也遭拒绝。眼见两加害人已

经逼近,情急之下,陈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丁某倒地,但

未受伤害),骑车逃走。陈某骑车至安全地方(离原地约 2 公里)停歇一会后,才想

到摩托车怎么处理。陈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 3000 元和

一张未到期的定期存单(面额 2 万元)。陈某顿生贪欲,将 2000 元现金和存单据为

已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几日后,陈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

单中的 2 万元取出。此后逃往外地。试分析陈某上述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答案及解析:(1)陈某将丁某推下摩托车然后骑车逃走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陈

某为了使本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丁某造成损害,但该损害

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给丁某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2)陈某将丁某的 3000 元现金和存折据为已有,以及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冒领存

单里存款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也有种观点认为构成侵占罪。法律教育网采纳的是前

种观点。理由是:陈某见财起意,产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具备盗窃罪的主观要件;

陈某撬开工具箱取材的行为,具备秘密窃取数额较大财务的客观要件,侵犯了他人

的财产权,因此构成盗窃罪。陈某夺取摩托车的行为虽然属于紧急避险,不构成犯

罪,但是这不排斥他窃取工具箱内财物具有犯罪的性质。又摩托车虽然在陈某的控

制下,但工具箱内的财物认为仍在车主丁某的控制之下,陈某“破封”取财,仍具

有盗窃的性质而非侵占行为。陈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冒领存单里存款的行为,具有

诈骗的性质。但是鉴于这一行为是其盗窃行为的后续行为,具有牵连性质,不必作

为独立的犯罪定罪处罚。

(3)陈某将摩托车故意推下山崖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严重情节的行为。题中陈某故意将丁的

摩托车推下山崖致其毁损的因而构成故意毁损财物罪。

2012 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真题答案(名师版)

2012 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试卷二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

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

得分。本部分含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

书后,甲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在侦查
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

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

民生的理念

B.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

15

C.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

社会向善的作用

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2.甲与乙女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

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

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

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

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

甲死刑

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

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

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

?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

?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

?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

?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B.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C.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D.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4.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

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

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

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乙明知周某可能

河,仍不同意。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

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

泳。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

D.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

河中。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

5.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

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他人跳楼而亡

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

C.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

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

6.甲与素不相识的崔某发生口角,推了他肩部一下,踢了他屁股一脚。崔某忽

觉胸部不适继而倒地,在医院就医时死亡。经鉴定,崔某因患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

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B.甲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意外事件
C.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

D.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7.关于正当防卫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将罪犯顾某扭送派出所途中,在汽车后座上死死摁住激烈反抗的顾某头部,

到派出所时发现其已窒息死亡。甲成立正当防卫

16

B.乙发现齐某驾驶摩托车抢劫财物即驾车追赶,2 车并行时摩托车撞到护栏,

弹回与乙车碰撞后侧翻,齐某死亡。乙不成立正当防卫

C.丙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卖淫,即将刘家价值 6000 元的防盗门砸坏,阻

止其卖淫。丙成立正当防卫

D.丁开枪将正在偷越国(边)境的何某打成重伤。丁成立正当防卫

8.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30 分钟后,甲发现乙未

死,便举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腹,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带上,刺第三刀时刀柄折断。

甲长叹“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气了”,遂将乙送医,乙得以保命。经查,第

一刀已致乙重伤。关于甲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犯

B.故意杀人罪的中止犯

C.故意伤害罪的既遂犯

D.故意杀人罪的不能犯

9.甲(15 周岁)求乙(16 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

手提包(内有 1 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

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不满 16 周岁,不构成抢夺罪

B.甲与乙构成抢夺罪的共犯
C.乙不构成抢夺罪的间接正犯

D.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

10.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为劫财将陶某打成重伤,陶某拼死反抗。张某路过,帮甲掏出陶某随身财

物。2 人构成共犯,均须对陶某的重伤结果负责

B.乙明知黄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仍按黄某要求为其收取毒品原植物的种子。

2 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共犯

C.丙明知李某低价销售的汽车系盗窃所得,仍向李某购买该汽车。2 人之间存

在共犯关系

D.丁系国家机关负责人,召集领导层开会,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私分给

全体职工。丁和职工之间存在共犯关系

11.《刑法》第 49 条规定: 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人和 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

适用死刑。 的时候已满 75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 的除外。下列哪一选项与

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A.犯罪——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

B.审判——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

C.审判——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D.犯罪——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12.甲因走私武器被判处 15 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5 年;因组织他人偷越国

境被判处 14 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5 万元,剥夺政治权利 3 年;因骗取出口退

税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 万元。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符合

《刑法》规定,

A.决定判处甲有期徒刑 35 年,没收财产 25 万元,剥夺政治权利 8 年

B.决定判处甲有期徒刑 20 年,罚金 25 万元,剥夺政治权利 8 年


万元,剥夺政治权利 C.决定判处甲有期徒刑 25 年,没收财产 5 万元,罚金 20

6年

D.决定判处甲有期徒刑 23 年,没收财产 5 万元,罚金 20 万元,剥夺政治权利 8

13.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 核准,可在法

定刑以下 17

判处刑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如有特殊情况,经 核准,实际执行未达 13

年的,可以假释;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由 核准,执行死

刑;犯罪已经经过 20 年,如果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 核准。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14.甲系海关工作人员,被派往某国考察。甲担心自己放纵走私被查处,拒不

归国。为获得庇护,甲向某国难民署提供我国从未对外公布且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

海关数据。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构成叛逃罪

B.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对甲不应数罪并罚

D.即使《刑法》分则对叛逃罪未规定剥夺政治权利,也应对甲附加剥夺 1 年以

上 5 年以下政治权利

15.下列哪一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相向行驶车辆,致 2 人死亡
B.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 2 人死亡

C.丙醉酒后驾车,刚开出 10 米就撞死 2 人

D.丁在繁华路段飙车,2 名老妇受到惊吓致心脏病发作死亡

16.下列哪一行为不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A.监狱监管人员吊打被监管人,致

其骨折 B.非法拘禁被害人,大力反扭被害人胳膊,致其胳膊折断 C.经本人同意,

摘取 17 周岁少年的肾脏 1 只,支付少年 5 万元补偿费

D.黑社会成员因违反帮规,在其同意之下,被截断 1 截小指头

17.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强行与卖淫幼女发生性关系,事后给幼女 500 元的,构成强奸罪

B.使用暴力强迫单位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在采石场劳动的,构成强迫劳动罪

C.雇用 16 周岁未成年人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构成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D.收留流浪儿童后,因儿童不听话将其出卖的,构成拐卖儿童罪

18.不计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侵占罪,

A.甲是个体干洗店老板,洗衣时发现衣袋内有钱,将钱藏匿

B.乙受公司委托外出收取货款,隐匿收取的部分货款

C.丙下飞机时发现乘客钱包掉在座位底下,捡起钱包离去

D.丁是宾馆前台服务员,客人将礼品存于前台让朋友自取。丁见久无人取,私

吞礼品

19.甲路过偏僻路段,看到其友乙强奸丙的犯罪事实。甲的下列哪一行为构成

包庇罪,

A.用手机向乙通报公安机关抓捕乙的消息

B.对侦查人员的询问沉默不语

C.对侦查人员声称乙、丙系恋人,因乙另有新欢遭丙报案诬陷

D.经法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
20.甲恳求国有公司财务主管乙,从单位挪用 10 万元供他炒股,并将一块名表

送给乙。乙做假账将 10 万元交与甲,甲表示尽快归还。20 日后,乙用个人财产归

还单位 10 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18

A.甲、乙勾结私自动用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B.乙虽 20 日后主动归还 10 万元,甲、乙仍属于挪用公款罪既遂 C.乙非法收受

名表,构成受贿罪 D.对乙不能以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进行数罪并罚 21.下列哪一

行为应以玩忽职守罪论处,

A.法官执行判决时严重不负责任,因未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当事人利益遭受

重大损失

B.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甲,甲要求上厕所,因检察官违规打开械具后未跟随,

致甲在厕所翻窗逃跑

C.值班警察与女友电话聊天时接到杀人报警,又闲聊 10 分钟后才赶往现场,因

延迟出警,致被害人被杀、歹徒逃走

D.市政府基建负责人因听信朋友介绍,未经审查便与对方签订建楼合同,致被

骗 300 万元

22.关于《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理念

B.体现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至上的理念

C.体现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

D.体现了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

23.甲发现自家优质甜瓜常被人夜里偷走,怀疑乙所为。某夜,甲带上荧光恐

怖面具,在乙偷瓜时突然怪叫,乙受到惊吓精神失常。甲后悔不已,主动承担乙的
治疗费用。公安机关以涉嫌过失致人重伤将甲拘留,乙父母向公安机关表示已谅解

甲,希望不追究甲的责任。在公安机关主持下,乙父母与甲签订和解协议,公安机

关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并提出从宽处理建议。下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刑事诉讼理念

的概括,哪一选项与本案处理相一致,

A.既要充分发挥司法功能,又要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B.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要考虑对特殊群体区别对待

C.既要追求公平正义,又要兼顾诉讼效率

D.既要高度重视程序的约束作用,又不应忽略实体公正

24.关于诉讼代理人参加刑事诉讼,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诉讼代理人的权限依据法律规定而设定

B.除非法律有明文规定,诉讼代理人也享有被代理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C.诉讼代理人应当承担被代理人依法负有的义务

D.诉讼代理人的职责是帮助被代理人行使诉讼权利

25.关于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下列哪一说法是正

确的,

A.在侦查期间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核实证据

B.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

C.收集到的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均应及时告知公安机关、检察院

D.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曾经实施犯罪的,应及时告知司法机

26.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遇有下列哪一情形依法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A.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

B.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C.犯罪嫌疑人要求会见律师的
D.共同犯罪的

27.关于辨认程序不符合有关规定,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后,辨认笔录可

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情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19

A.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

B.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定的

C.案卷中只有辨认笔录,没有被辨认对象的照片、录像等资料,无法获悉辨认

的真实情况的

D.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

28.下列哪一选项表明我国基本确立了自白任意性规则,

A.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B.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C.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交看守所羁押

D.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9.甲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10 月 5 日上午 10 时被刑事拘留。下列哪一处

置是违法的,

A.甲于当月 6 日上午 10 时前被送至看守所羁押

B.甲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因考虑通知家属有碍进一步侦查,决定暂不通

C.甲在当月 6 日被送至看守所之前,公安机关对其进行了讯问

D.讯问后,发现甲依法需要逮捕,当月 8 日提请检察院审批

30.关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诉讼程序中的保全措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法院应当采取保全措施

B.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检察院都可以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C.采取保全措施,不受《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限制

D.财产保全的范围不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或与本案有关的财产

31.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刑事诉讼中适用中止审理的情形, A.由于申请回避而不

能进行审判的 B.需要重新鉴定的 C.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长时间无法出庭的

D.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32.下列哪一情形不得适用简易程序,

A.未成年人案件

B.共同犯罪案件

C.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D.被告人没有辩护人的案件

33.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可以不讯问被告人

B.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C.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检察院应当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见

D.最高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检察院

34.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应当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B.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应当指令原审法院以外的下级法院审理;由

原审法院审理更为适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审法院审理

C.不论是否属于由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再审案件,逮捕由检察院决定

D.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的案件,应当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35.下列哪一选项是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加的规定内容,

A.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20
B.监狱、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书面意见的,应当将书面意见的副本抄送

检察院

C.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检察院

D.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

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

36.关于附条件不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

B.应当征得公安机关、被害人的同意

C.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应当起诉

D.有悔罪表现时,才可以附条件不起诉

37.对于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而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下列哪

一做法是错误的,

A.公安机关可以撤销案件

B.检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C.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不起诉

D.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38.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下列哪一

说法是正确的,

A.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潜逃,通缉 1 年后不能到案的,依照《刑

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公安机关可以向法院提出没收违

法所得的申请

B.在 A 选项所列情形下,检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C.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申请,由犯罪地的基层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

审理
D.没收违法所得案件审理中,在逃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的,法院应当中止审理

39.关于侦查程序中的辩护权保障和情况告知,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辩护律

师提出要求的,侦查机关可以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并记录在案 B.辩护律师提出

书面意见的,可以附卷

C.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者其辩护律师

D.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40.关于补强证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应当具有证据能力

B.可以和被补强证据来源相同

C.对整个待证事实有证明作用

D.应当是物证或者书证

41.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可能有立功情节,而起诉书和移送的证

据材料中没有此种材料,下列哪一处理是正确的,

A.将全部案卷材料退回提起公诉的检察院

B.建议提起公诉的检察院补充侦查

C.建议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D.宣布休庭,进行庭外调查

42.关于证人证言的收集程序和方式存在瑕疵,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后,

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情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询问证人时没有个别进行的

B.询问笔录反映出在同一时间内,同一询问人员询问不同证人的

C.询问聋哑人时应当提供翻译而未提供的

D.没有经证人核对确认并签名(盖章)、捺指印的

21
43.关于公务员录用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县公安局经市公安局批准,简化程序录用一名特殊职位的公务员 B.区财政

局录用一名曾被开除过公职但业务和能力优秀的人为公务员 C.市环保局以新录用

的公务员李某试用期满不合格为由,决定取消录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公

务员录用体检项目和标准,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44.根据行政法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评估行

政机构和编制的执行情况。关于此评估,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评估应当定期进行

B.评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C.评估结果是调整机构编制的直接依据

D.评估同样适用于国务院行政机构和编制的调整

45.起草部门将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该送审稿向社会

公布,征求意见,应报经下列哪一机关同意,

A.起草部门

B.国务院办公厅

C.国务院法制办

D.国务院

46.经王某请求,国家专利复审机构宣告授予李某的专利权无效,并于 2011 年

5 月 20 日向李某送达决定书。6 月 10 日李某因交通意外死亡。李某妻子不服决定,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李某妻子应以李某代理人身份起诉

B.法院应当通知王某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本案原告的起诉期限为 60 日 D.本

案原告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再起诉 47.经传唤调查,某区公安分局以散布谣言,谎报
险情为由,决定对孙某处以 10 日行政拘留,并处 500 元罚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

确的,

A.传唤孙某时,某区公安分局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孙某

B.传唤后对孙某的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 48 小时

C.孙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应向市公安局申请

D.如孙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直接起诉的,应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48.某市质监局发现一公司生产劣质产品,查封了公司的生产厂房和设备,之

后决定没收全部劣质产品、罚款 10 万元。该公司逾期不缴纳罚款。下列哪一选项

是错误的,

A.实施查封时应制作现场笔录

B.对公司的处罚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C.对公司逾期缴纳罚款,质监局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 3%加处罚款

D.质监局可以通知该公司的开户银行划拨其存款

49.国务院某部对一企业作出罚款 50 万元的处罚。该企业不服,向该部申请行

政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在行政复议中,不应对罚款决定的适当性进行审查

B.企业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可以口头委托

C.如在复议过程中企业撤回复议的,即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复议申请

D.如企业对复议决定不服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企业对国务院的裁决不服向法院

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50.县公安局以李某涉嫌盗窃为由将其刑事拘留,并经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县

院判处 22
李某有期徒刑 5 年。李某上诉,市中级法院改判李某无罪。李某向赔偿义务机

关申请国家赔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县检察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B.李某申请国家赔偿前应先申请确认刑事拘留和逮捕行为违法

C.李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自羁押行为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D.赔偿义务机关可以与李某就赔偿方式进行协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

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 51—85 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

51.《刑法》第 246 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

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侮辱”、“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

52.下列哪些案件不构成过失犯罪,

A.老师因学生不守课堂纪律,将其赶出教室,学生跳楼自杀

B.汽车修理工恶作剧,将高压气泵塞入同事肛门充气,致其肠道、内脏严重破

C.路人见义勇为追赶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对岸,路人见状离去,小偷突然抽筋

溺毙

D.邻居看见 6 楼儿童马上要从阳台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儿童摔成

重伤
53.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

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

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

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未能拧开杯盖,其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

B.对丙的重伤,甲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C.甲的行为和丙的重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甲对丙的重伤没有故意、过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54.关于犯罪停止形态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总经理)召开公司会议,商定逃税。甲指使财务人员黄某将 1 笔 500 万元

的收入在申报时予以隐瞒,但后来黄某又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缴纳应缴税款。单

位属于犯罪未遂,黄某属于犯罪中止

B.乙抢夺邹某现金 20 万元,后发现全部是假币。乙构成抢夺罪既遂

C.丙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儿后,惧怕承担刑事责任,又将婴儿送回原处。丙

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不构成犯罪中止

D.丁对仇人胡某连开数枪均未打中,胡某受惊心脏病突发死亡。丁成立故意杀

人罪既遂

55.下列哪些选项中的双方行为人构成共同犯罪,

A.甲见卖淫秽影碟的小贩可怜,给小贩 1000 元,买下 200 张淫秽影碟

B.乙明知赵某已结婚,仍与其领取结婚证

C.丙送给国家工作人员 10 万元钱,托其将儿子录用为公务员

D.丁帮助组织卖淫的王某招募、运送卖淫女

56.关于禁止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刑 7 年,在执行 5 年后被假释,法院裁定假释时,可

对甲宣告禁止令

B.乙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缓刑,因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尚未履行,法院可在禁止

令中禁止 23

其进入高档饭店消费

C.丙因在公共厕所猥亵儿童被判处缓刑,法院可同时宣告禁止其进入公共厕所

D.丁被判处管制,同时被禁止接触同案犯,禁止令的期限应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

计算 57.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立功, A.甲是唯一知晓同案犯裴某手机号的人,其主

动供述裴某手机号,侦查机关据此采用技术侦查手段将裴某抓获

B.乙因购买境外人士赵某的海洛因被抓获后,按司法机关要求向赵某发短信

“报平安”,并表示还要购买毒品,赵某因此未离境,等待乙时被抓获

C.丙被抓获后,通过律师转告其父想办法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丙父最终

找到同案犯藏匿地点,协助侦查机关将其抓获

D.丁被抓获后,向侦查机关提供同案犯的体貌特征,同案犯由此被抓获

58.警察甲为讨好妻弟乙,将公务用枪私自送乙把玩,丙乘乙在人前炫耀枪支

时,偷取枪支送交派出所,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

确的,

A.甲私自出借枪支,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B.乙非法持有枪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C.丙构成盗窃枪支罪

D.丙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构成刑法上的立功

59.甲、乙等人佯装乘客登上长途车。甲用枪控制司机,令司机将车开到偏僻

路段;乙等人用刀控制乘客,命乘客交出随身财物。一乘客反抗,被乙捅成重伤。

财物到手下车时,甲打死司机。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等人劫持汽车,构成劫持汽车罪

B.甲等人构成抢劫罪,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C.乙重伤乘客,无需以故

意伤害罪另行追究刑事责任 D.甲开枪打死司机,需以故意杀人罪另行追究刑事责

任 60.关于刑讯逼供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系机关保卫处长,采用多日不让小偷睡觉的方式,迫其承认偷盗事实。甲

构成刑讯逼供罪

B.乙系教师,受聘为法院人民陪审员,因庭审时被告人刘某气焰嚣张,乙气愤

不过,一拳致其轻伤。乙不构成刑讯逼供罪

C.丙系检察官,为逼取口供殴打犯罪嫌疑人郭某,致其重伤。对丙应以刑讯逼

供罪论处

D.丁系警察,讯问时佯装要实施酷刑,犯罪嫌疑人因害怕承认犯罪事实。丁构

成刑讯逼供罪

61.?纳税人逃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

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一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纳税人逃避追缴欠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

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纳税人以暴力方法拒不缴纳税款,后主动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

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逃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

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上述观点的正误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B.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C.第??句正确,第??句错误
24

???句正确,第?句错误 D.第

62.关于毒品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的,

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刑事责任 B.缉毒警察掩护、包庇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的,

构成放纵走私罪 C.强行给他人注射毒品,使人形成毒瘾的,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D.窝藏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属于窝藏毒赃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法

条竞合,应以窝藏毒赃罪定罪处刑

63.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

差额达 300 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 300 万元系受贿所得,

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构成受贿罪

B.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乙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64.关于刑事诉讼的秩序价值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通过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B.追究犯罪的活动必须是有序的

C.刑事司法权的行使,必须受到刑事程序的规范

D.效率越高,越有利于秩序的实现

65.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的审理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公开审判、回避等

规定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关于该规定,下列哪些说法

是正确的,
A.体现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B.体现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原则的要求 C.表明违反法定程序严重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D.表明程序公正

具有独立的价值

66.关于拘传,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拘传,并在笔录中注

B.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12 小时

C.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

过 24 小时

D.对于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连续讯问 24 小时

67.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可以根据当事人等申请而启动,也可以由法庭依职权

启动

B.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C.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

D.只有确认存在《刑事诉讼法》第 54 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时,才

可以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68.在符合逮捕条件时,对下列哪些人员可以适用监视居住措施,

A.甲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B.乙正在哺乳自己婴儿

C.丙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D.丁系聋哑人
69.审理一起团伙犯罪案时,因涉及多个罪名和多名被告人、被害人,审判长

为保障庭审秩序,提高效率,在法庭调查前告知控辩双方注意事项。下列哪些做法

是错误的, 25

A.公诉人和被告人仅就刑事部分进行辩论,被害人和被告人仅就附带民事部分

进行辩论

B.控辩双方仅在法庭辩论环节就证据的合法性、相关性问题进行辩论

C.控辩双方可就证据问题、事实问题、程序问题以及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辩论

D.为保证控方和每名辩护人都有发言时间,控方和辩方发表辩论意见时间不超

过 30 分钟

70.关于对法庭审理中违反法庭秩序的人员可采取的措施,下列哪些选项是正

确的,

A.警告制止

B.强行带出法庭

C.只能在 1000 元以下处以罚款

D.只能在 10 日以下处以拘留

71.关于技术侦查,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适用于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

B.必须在立案后实施

C.公安机关和检察院都有权决定并实施

D.获得的材料需要经过转化才能在法庭上使用

72.关于证人出庭作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需要出庭作证的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出庭作证,适用证人作

证的规定

B.警察就其非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出庭作证,不适用证人作证的规定
C.对了解案件情况的人,确有必要时,可以强制到庭作证

D.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只有情节严重,才可以处以拘留,且拘

留不可以超过 10 日

73.《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 18 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

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关于该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该规定意味着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可以公开审理

B.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派代表到场是公开审理的特殊形

C.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经同意派代表到场是为了维护未

成年被告人合法权益和对其进行教育

D.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经同意派代表到场与审判的时候

被告人不满 18 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并不矛盾

74.关于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条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

B.被判处 5 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C.初次犯罪

D.没有受过其他处罚

75.关于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案件范围,下列哪些选项

是正确的,

A.交通肇事罪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刑讯逼供罪
76.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行政执法中应

当自觉践行。下列哪些做法直接体现了执法为民理念,

A.行政机关将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的费用由 2 元降为 1 元

26

B.行政机关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为前来办事的人员提供咨询

C.工商局要求所属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将原 20 工作日办结事项减至 15 工作日

办结 D.某区设立办事大厅,要求相关执法部门进驻并设立办事窗口 77.程序正当

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程序正当要求的体现, A.实施行政管理活动,

注意听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B.对因违法行政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主动进行赔偿

C.严格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行政管理活动

D.行政执法中要求与其管理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公务员回避

78.合理行政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哪些做法体现了合理行政的要

求,

A.行政机关在作出重要决定时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

B.行政机关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

C.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措施符合法律目的

D.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已生效的行政决定

79.甲县宋某到乙县访亲,因醉酒被乙县公安局扣留 24 小时。宋某认为乙县公

安局的行为违法,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扣留宋某的行为为行政处罚

B.甲县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

C.乙县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

D.宋某的亲戚为本案的第三人
80.某工商局以涉嫌非法销售汽车为由扣押某公司 5 辆汽车。下列哪些说法是错

误的,

A.工商局可以委托城管执法局实施扣押

B.工商局扣押汽车的最长期限为 90 日 C.对扣押车辆,工商局可以委托第三人

保管 D.对扣押车辆进行检测的费用,由某公司承担 81.田某认为区人社局记载有

关他的社会保障信息有误,要求更正,该局拒绝。田某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些说法

是正确的,

A.田某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再向法院起诉

B.区人社局应对拒绝更正的理由进行举证和说明

C.田某应提供区人社局记载有关他的社会保障信息有误的事实根据

D.法院应判决区人社局在一定期限内更正

82.村民甲带领乙、丙等人,与造纸厂协商污染赔偿问题。因对提出的赔偿方

案不满,甲、乙、丙等人阻止生产,将工人李某打伤。公安局接该厂厂长举报,经

调查后决定对甲拘留 15 日、乙拘留 5 日,对其他人未作处罚。甲向法院提起行政

诉讼,法院受理。下列哪些人员不能成为本案的第三人,

A.丙

B.乙

C.李某

D.造纸厂厂长

83.区公安分局以涉嫌故意伤害罪为由将方某刑事拘留,区检察院批准对方某

的逮捕。区法院判处方某有期徒刑 3 年,方某上诉。市中级法院以事实不清为由发

回区法院重审。区法院重审后,判决方某无罪。判决生效后,方某请求国家赔偿。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区检察院和区法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B.区公安分局为赔偿义务机关

C.方某应当先向区法院提出赔偿请求

27

D.如区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决定撤销案件,方某请求国家赔偿的,区检察院

为赔偿义务机关

84.规划局认定一公司所建房屋违反规划,向该公司发出《拆除所建房屋通

知》,要求公司在 15 日 张某到加盟店欲批发 1 万元调味品,见甲态度不好表示不

买了。甲对张某拳打脚踢,并说“涨价 2000 元,不付款休想走”。张某无奈付款

1.2 万元买下调味品。(事实四)

甲以银行定期存款 4 倍的高息放贷,很快赚了钱。随后,四处散发宣传单,声

称为加盟店筹资,承诺 3 个月后还款并支付银行定期存款 2 倍的利息。甲从社会上

筹得资金 1000 万,高利贷出,赚取息差。(事实五)

甲资金链断裂无法归还借款,但仍继续扩大宣传,又吸纳社会资金 2000 万,以

后期借款归还前期借款。后因亏空巨大,甲将余款 500 万元交给其子,跳楼自杀。

(事实六) 请回答第 86—91 题。

86.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用 1 万元真币换取 10 万元假币,构成购买假币罪

B.扣除甲的成本 1 万元,甲购买假币的数额为 9 万元

C.在境外购买人民币假币,危害我国货币管理制度,应适用保护管辖原则审理

本案

D.将假币寄回国内,属于走私假币,构成走私假币罪

87.关于事实二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将 2 万元真币送给赵某,构成行贿罪

B.甲将 10 万假币冒充真币送给赵某,不构成诈骗罪
C.赵某收受甲的财物,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赵某被甲欺骗而订立合同,构成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

88.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8

A.在“一滴香”上擅自贴上赵氏调味品注册商标,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B.因“一滴香”含有害人体的添加剂,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C.卖出 5

万多元“一滴香”,甲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 D.对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与出售“一滴

香”行为,应数罪并罚 89.关于事实四甲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应以抢劫罪论处

B.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C.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D.应以强迫交易罪论处

90.关于事实五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以同期银行定期存款 4 倍的高息放贷,构成非法经营罪

B.甲虽然虚构事实吸纳巨额资金,但不构成诈骗罪

C.甲非法吸纳资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D.对甲应以非法经营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数罪并罚

91.关于事实六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吸纳资金,构成集资诈骗罪

B.甲集资诈骗的数额为 2000 万元

C.根据《刑法》规定,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可判处死刑

D.甲已死亡,导致刑罚消灭,法院对余款 500 万元不能进行追缴

(二)

侦查措施是查明案件事实的手段,与公民的权利保障密切相关。
请回答第 92—94 题。

92.关于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地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的公

安局进行讯问

B.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的公

司内进行讯问

C.对于已经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讯问

D.犯罪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当场口头传唤,但须出示工作证并在讯问

笔录中注明

93.关于询问被害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侦查人员可以在现场进行询问

B.侦查人员可以在指定的地点进行询问

C.侦查人员可以通知被害人到侦查机关接受询问

D.询问笔录应当交被害人核对,如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被害人可以提出补充

或者改正

94.关于查封、扣押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查封、扣押犯罪嫌疑人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财物、文件只能在勘验、搜查中实

B.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扣押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

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

C.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可通知邮电机关将

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

D.对于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

当在 3 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三)

29

犯罪嫌疑人刘某涉嫌故意杀人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

发现刘某行为异常。经鉴定,刘某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需要对其实

施强制医疗。 请回答第 95—96 题。

95.关于有权启动强制医疗程序的主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

B.检察院

C.法院

D.刘某的监护人、法定代理人以及受害人

96.法院审理刘某强制医疗一案,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 3 人组成合议庭

B.鉴于刘某自愿放弃委托诉讼代理人,法院只通知了刘某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C.法院认为刘某符合强制医疗的条件,依法对刘某作出强制医疗的裁定

D.本案受害人不服法院对刘某强制医疗裁定,可申请检察院依法提起抗诉

(四)

某药厂以本厂过期药品作为主原料,更改生产日期和批号生产出售。甲市乙县

药监局以该厂违反《药品管理法》第 49 条第 1 款关于违法生产药品规定,决定没

收药品并处罚款 20 万元。药厂不服向县政府申请复议,县政府依《药品管理法》

第 49 条第 3 款关于生产劣药行为的规定,决定维持处罚决定。药厂起诉。

请回答第 97—98 题。

97.关于本案的被告和管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被告为乙县药监局,由乙县法院管辖

B.被告为乙县药监局,甲市中级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 C.被告为乙县政府,乙
县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 D.被告为乙县政府,由甲市中级法院管辖 98.关于本

案的举证与审理裁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院应对被诉行政行为和药厂的行为是否合法一并审理和裁判

B.药厂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不能免除被告对被诉行

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C.如在本案庭审过程中,药厂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院不予准许

D.法院对本案的裁判,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

99.某交通局在检查中发现张某所驾驶货车无道路运输证,遂扣留了张某驾驶

证和车载货物,要求张某缴纳罚款 1 万元。张某拒绝缴纳,交通局将车载货物拍卖

抵缴罚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扣留驾驶证的行为为行政强制措施

B.扣留车载货物的行为为行政强制措施

C.拍卖车载货物的行为为行政强制措施

D.拍卖车载货物的行为为行政强制执行

100.廖某在监狱服刑,因监狱管理人员放纵被同室服刑人员殴打,致一条腿伤

残。廖某经 6 个月治疗,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申请国家赔偿。下列属于国家赔偿范

围的有:

A.医疗费

B.残疾生活辅助具费

C.残疾赔偿金

D.廖某扶养的无劳动能力人的生活费

30

一、单项选择题
1.D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

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

罚”。

2.A

3.C 罪刑法定原则既约束立法者也约束司法者,其禁止习惯法和类推的适用。

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

4.C 属于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其他三项都不属于刑法上的作为义务。

5.D 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注意 C 项其主观上并没有****的故意,主观上和熟

睡的妻子发生性关系不属于****的故意,法律上两者本就有此种权利。

6.C 首先不属于伤害行为 A 错误,综合本题应属于意外事件 B、D 错误。

7.本人认为此题有问题,A 不构成正当防卫,因为不具有紧迫性,犯罪行为已

经结束。B 项对于财产犯罪虽犯罪行为已经结束,但从现场一直追逐的,仍属于正

当防卫,而且本题是对于抢劫罪的正当防卫,致人死亡不应认定为防卫过当。C 项

不具有紧迫性。D 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也不必采用正当防卫。但作为真题,本人

倾向于选 B。

8.B 应属于犯罪中止,30 分钟内并未不能认为前面行为已经结束,从而构成未

遂,因为在短时间内被害人仍处于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威胁之下,所以应将其看作整

体,最终构成中止。

9.D 此题本人在三大本改变后就预测到要考,也就是共同犯罪只是违法性方面

的共同,不涉及责任,即已满 14 未满 16 周岁的人仍与他人构成抢夺罪的共同犯罪,

只是由于未满 16 周岁不对此负刑事责任。本题中抢夺已经既遂。

10.B 项,A 属于承继的共犯,对前面的结果不负刑事责任;C 项事后不构成共犯;

D 职工不构成犯罪。

11.D 法条考查题。
12.D 法条考查,要注意附加刑种类不同的应分别执行,相同的合并执行且无

最高限制。

13.D 法条考查。

14.C 本题应数罪并罚,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应附加剥

夺政治权利。

15.B AC 主观上属于过失,构成交通肇事罪,D 构成危险驾驶罪。

16.A 要注意的是 D 相不属于被害人承诺。

17.A 本题应构成嫖宿****罪,当没有其他严重情节时,无论认为嫖宿****罪

和****罪是想象竞合还是法条竞合,都应认定为嫖宿****罪。

18.A B 和 D 构成职务侵占罪,C 项构成盗窃罪。

19.C

20.D 甲教唆乙挪用公款的两者构成共同犯罪。乙应数罪并罚。

二、多选选择题

51.ABCD 构成要素的简单考查。

52.ACD A 没有因果关系,C 项应属于正当防卫行为,即使不认定正当防卫也难

以认定主观上有过失,D 根据就没有犯罪行为。

53.ACD A 错,不是不能犯,应属于预备或未遂。综合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D 错误。

54.BCD A 项,单位犯罪中,单位与自然人之间并非共同犯罪,A 错。注意,D

项中是有因果关系的,所以属于犯罪既遂。

55.BCD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理论问题。A 项构成淫秽光碟并不构成犯罪,所以

不属于 31
构成犯罪。BC 属于共同犯罪中的必要共同犯罪,属于对合犯,只是罪名不同,

但仍为共同犯罪。D 项属于共同犯罪帮助行为的正犯化,虽然罪名不同,但仍属于

共同犯罪。

56.ACD A 中假释不能适用禁止令。C 项根据司法解释,禁止令应有可操作性,

不能笼统的禁止犯罪人进入公共场所,C 错。D 应从管制和缓刑“执行之日”计算。

57.AB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

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立功应为犯罪分子本人所为,而且共同犯罪

中交代同案犯的只是如实供述罪刑,不属于立功。C、D 错误。

58.AB 盗窃枪支罪主观上应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丙显然没有此目的。立功应是

犯罪分子所为,丙并无犯罪,所以也就无所谓立功。CD 错误。

59.BCD A 项劫持公共汽车的并没有危害公共安全,只是抢劫的手段行为,不构

成劫持汽车罪 A 错。

60.CD C 属于转化犯,应构成故意伤害罪,D 项并没有刑讯逼供的行为也故意。

要注意,B 是正确的,因为其并非是为了逼供。

三、不定项选择题。

86.AD B 数额应为 10 万元,C 应适用属人管辖。

87.ABC 注意 B 项假币 10 万仍属于行贿罪的数额,D 罪应属于过失,且造成严

重后果,所以错误。

88.ABC D 错,应择一重罪处罚。

89.A 应构成抢劫罪,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足以压制对方反抗,本人认为

题中“拳打脚踢”属于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暴力。

90.ABCD 注意 B 项不构成诈骗罪,因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91.ABC
四、大题:

1. 村长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因为村长出租荒地并非利用协助国家机关

工作的职权,应认定为非国家工作人员。

2.赵某构成受贿罪 其父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想象竞合从一重

罪处罚。其父作为国家工人人员的近亲属,在赵某同意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时两者

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其父同时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应则一重罪处罚。

3. 构成贪污罪 数额为 50 万元

4. 两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两人以盗窃的故意去盗窃财物,属于盗窃预备,

后发现没机会而毁坏财物的,属于犯意转化。

5. 不构成放火罪 因为此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

6.认定存在因果关系,可能的理由是 1.根据条件说,范某返身取钱的行为属于

被害人行为的介入因素,但此介入因素由于是被害人在精神紧张等状态下实施的,

不隔断原放火行为与被害人被烧死之间的因果关系。2.根据相当性因果关系说,放

火和因被害人取钱被烧死之间有相当性的因果关系。否定因果关系的理由:1.范某

返还取钱被砸死属于被害人严重不当的行为,其是偶然性的且对结果起到巨大作用,

所以隔断了原放火行为与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2.根据相当性因果关系说,根据社

会一般观念,两者不具有相当性。

提醒:本人作为刑法的研究生,当年参加司考时也曾受到无法得知答案的煎熬,

特做此参考答案,给迫切想知道答案的人予以参考,但由于能力有限,可能不是完

全正确,请体谅。

仅供参考!!!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