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

《醫療與社會共舞》書評

doi:10.6464/TJSSTM.200810.0295
科技醫療與社會, (7), 2008
Taiwanese Journal for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7), 2008
作者/Author: 黃于玲

頁數/Page: 295-306
出版日期/Publication Date:2008/10
引用本篇文獻時,請提供DOI資訊,並透過DOI永久網址取得最正確的書目資訊。
To cite this Article, please include the DOI name in your reference data.

請使用本篇文獻DOI永久網址進行連結:
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dx.doi.org/10.6464/TJSSTM.200810.0295

DOI是數位物件識別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的簡稱,


是這篇文章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
用於永久連結及引用該篇文章。

若想得知更多DOI使用資訊,
請參考 http://doi.airiti.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doi.airiti.com
書評

《醫療與社會共舞》書評

黃于玲

相較於台灣社會學其他次領域,對醫療社會學有興趣的學生應
該是最幸福了。近十年來出版的針對台灣社會醫療議題、自成一
格、各有所長的中文教科書已有三本 分別是張苙雲的《醫療與社
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 1998),劉仲冬的《女性醫
療社會學》(台北:女書文化, 1998)和胡幼慧的《新醫療社會
學:批判與另類的視角》(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1)。再加上
2008 年甫出版的這本由成令方主編、傅大為與林宜平協編的讀本
《醫療與社會共舞》(以下以《共舞》簡稱),我覺得我們所閱讀的並
不只是幾本各有特色的教科書或讀本,而是一個社群裡的學者辛勤
地鑽研文獻資料、勤跑田野訪談與民族誌觀察、用自己的身心智勞
動來豐富本土研究的成果。儘管我視這本合集為一個學科歷經本土
化發展後的歷史成果之一,《共舞》一書其實是彙集了醫療社會
學、醫療史和科技與社會研究跨領域下最前沿的研究論文,相當程
度地也提示了醫療與社會這個學術領域未來幾年可能的發展趨勢。
這本讀本以八大主題串起三十五篇獨立的研究論文。每個主題

黃于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系 (email:yhuang2@binghamton.edu)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 7 期,頁 295-306 , 2008 年 10 月出版
投稿日期: 2008 年 9 月 10 日;修訂完成日期: 2008 年 9 月 23 日
接受刊登日期: 2008 年 9 月 26 日
296 科技、醫療與社會 第 7 期

自成一章節,由一篇導論起頭,帶出三至六篇與該主題相關、經過改
寫的短文。在序言裡主編說明了這八個主題之間的關聯。第一部份包
含四個主題:「另類」醫療、醫療專業的興起與變遷、醫學知識與權
力、醫療政策與市場。編者希望藉由強調醫療制度面的分析以呈現西
方生物醫學成為台灣社會主流醫療體制的歷史過程與後續的社會影
響。第二部份則含括另外四個重要的醫療社會學議題:身體經驗、工
作與健康不平等、醫療技術、風險與醫療爭議。從主題順序的安排,
我們可以看出這本以「醫、護、公衛、醫管、健康促進、精神諮商等
相關科系的老師與學生」為主要讀者群的讀本的批判性格。以「另類」
醫療破題,重新詮釋這在醫學研究、甚或醫療社會學中都是屬於非主
流的研究主題。但是正如三篇相關論文要強調的,回到台灣社會的日
常生活,富含宗教意涵的民俗療法如祭解或收驚(張珣〈為何要人也
要神〉)、蘊藏在原住民生活經驗與文化背景裡的草藥醫療體系(簡美
玲〈奇美阿美族部落的野生植物與草藥〉)、還有來自常民知識的非西
醫的療癒過程((丁志音〈代代相傳的另類療法〉),這些醫療實踐在
歷史中並非總是「另類」或補充性質。它們看似執拗地與西醫並存其
實正說明了,幾位作者也都提到,台灣社會多元的醫療體系以及西方
醫療在處理人類身心病痛與不適上的限制。這也是這本讀本教給醫療
相關系所學生的第一課。
第二課則是醫療專業的權力競逐:西醫現在在台灣醫療體系的
獨佔鼇頭並非是醫療進步輝煌歷史的必然結果,而是涉及數個醫療
專業在二十世紀台灣興起與變遷的複雜歷史社會過程。五篇文章從
專業社會學的觀點呈現中醫師(鄭惠珠〈中醫專業的興起與變
遷〉)、助產士(吳嘉苓〈助產士的興衰:專業社會學的觀點〉)、護
理人員(陳月枝〈護理專業的發展與變遷〉)和西醫(成令方〈醫師
《醫療與社會共舞》書評 297

專業興起和發展及其性別政治〉、陳端容〈醫師的生涯路徑與職場結
構〉)的台灣版簡史,從中我們看到國家權力、教育與證照制度、醫
療照顧組織、科技的引進使用以及健保制度都是影響這些醫療專業
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不管是在西醫內部分科或是西醫和護理人員與
助產士之間的權力位階,性別政治無疑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畢
竟,白色巨塔也無法自外於社會關係的影響。
而資本主義商品化邏輯更逐漸主導巨塔內資源的分配。劉梅君
的〈走向「商品化」的醫療服務〉提醒我們以下的趨勢:醫療服務
離開基本面(除病解痛)而轉向各種過度醫療化、高收益的熱門產
品(例如豪華的整形、抗老化門診);以營利事業自居的醫療機構
也可能侵蝕醫師的專業倫理與自主。謝幸燕針對藥商與醫院醫師處
方的研究〈藥商、藥師、醫師與市場〉讓讀者得以一窺醫院如何採
購藥品、醫師與藥商業務人員間的金錢往來和所謂的專業促銷。我
們需要對醫療市場的實際運作有更多的了解,才能設計出有效的制
度讓醫護人員更易於貫徹其專業規範。而國家醫療政策的制定在相
當程度上緩解醫療產業的經濟利益和擴張對一般人民身體的干預。
張玨的〈婦女健康政策:世界趨勢與國內缺失〉就針對以往常被父
權觀念與醫療經濟利益所主導的婦女健康政策,希望能將性別分析
視角與身體自主等概念帶進制定過程。
社會、政治因素不僅影響醫療政策與市場,也形塑醫療知識的
生產。以往被視為客觀中立、專業門檻較高的醫療知識逐漸受到
「社會醫學」概念和「社會建構」觀點的挑戰。鄭雅文對過勞職業病
認定爭議的研究顯示流行病學知識的建構過程不僅涉及生物現象,
還包括許多社會、心理因素(工作負荷、工作控制、工作回饋、人
格特質),何種變項與模式受到青睞也離不開當時社會背景(例如緊
298 科技、醫療與社會 第 7 期

張的勞資關係或新自由主義)。林宜平的 RCA 汙染研究有力地說明


了公共衛生研究報告中的性別盲點。林崇熙對 B 型肝炎防治的歷史
研究則觀察到當時政府的產業發展和政治考量如何成為肝炎知識生
產的社會脈絡的一部份。了解生物醫學知識的侷限除了有助於我們
更為謹慎地檢驗與接受其內容,也幫助我們重新思考醫病關係。就
此,成令方的醫「用」架構和林文源由洗腎病患身體經驗所提出的
「民眾認識論」都強調身體知識的多元與重要性。一個「健康」的醫
病/用關係必須考量社會文化、病患的主觀需求、個人知識和身體
經驗,進而認可病患在醫療過程中的可以有所貢獻。
在「身體經驗」這個主題下,《共舞》一書異於其他醫療社會
學教科書,偏重於一般人而非病患的身體經驗,以及銘刻其中的醫
學知識權威、社會關係、文化或意識型態。鄭琇惠嘗試藉由「技術
網絡」的概念說明母乳哺餵並非所謂天職,而是富含情緒與知識、
必須付出相當時間與體力的勞動,而男造環境與組織則加劇這類勞
動實踐的難度。許培欣則用月經棉條在台灣社會未能普及來說明技
術傳播(棉條的使用)與社會文化(月經汙名或對處女膜的重視)
的關連。那麼男性的身體呢?傅大為的威而剛研究指出二十世紀末
台灣男性的身體、特別是性身體已被過度醫療化。勃起功能量表的
使用與許多男性對威而剛效果的執迷說明我們離一個互動性(而非
支配性)的兩人性身體或是多元「性風格」還有一段距離。
第六部份「工作與健康不平等」處理的是醫療社會學長久以來
的關注:各類疾病並非總是一視同仁地影響個人或群體的健康,社
經地位、性別角色、職業、甚至移民的特殊社會處境都可能讓特定
族群更容易受到交通事故傷害(呂宗學〈健康的社會不平等:以事
故傷害為例〉)、嚼食檳榔(郭淑珍〈檳榔與計程車司機〉)、過勞死
《醫療與社會共舞》書評 299

(翁裕峰〈愛拼才會過勞死:以高科技產業為例〉)、憂鬱症(鄧惠文
〈精神醫療與性別:以憂鬱症為例〉)、肺結核(何明蓉〈從社會文化
觀點看移民結核病〉)等疾病的威脅。這些研究告訴我們身體健康不
僅與個人行為相關,更受其社會生活所限制。因此任何一個意圖減
少健康不平等的行動,其所需要的努力與視野必須超越個人的自我
健康管理,而加入更廣泛的社會工程改造。許多醫療社會學教科書
都以健康不平等的議題開場,主要是因為這個主題可以讓一般讀者
切身地感受到社會與醫療、健康的密切關連。《共舞》一書如前所
說明的,是從醫療制度面談起,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安排可以給本書
的預設讀者群(醫護專業領域的老師與學生)一個關於自己專業的
震憾教育,是頗有新意的編排方式。而如果您所面對的是非醫療科
系的大學生,健康不平等與職業疾病或許也可以是個容易引起共鳴
的入門主題。
最後兩個主題─「醫療技術」與「風險與醫療爭議」─展現了
《共舞》一書另一個重要、也是最令人興奮的特色:從科技與社會
(STS)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是重要的醫療社會學議題。正如傅大為
在「醫療技術」篇的導論中指出以往的技術決定(社會)論或社會
決定論的分析觀點常有時而窮。技術與社會經常是相互製造的(co-
produce)。以此觀點來檢視台灣各式醫療技術的發展,我們看到戰
後台灣婦產科的手術技藝與性別政治(下文將詳細說明李佩穎、傅
大為的這篇文章),也發現新生殖科技在台灣的發展其實涉及相關醫
療技術與在地異性戀性行為傳統、性別規範(特別是陽剛氣質的維
持)和家庭關係的互相形塑(吳嘉苓〈新生殖科技、新性別關係?
人工授精來台灣〉)。科技不但與社會關係密不可分,涉及的行動者
也不限於科技的創造者與使用者。林文源長期觀察血液透析科技在
300 科技、醫療與社會 第 7 期

台灣的發展,他將這類科技視為「實作中的科技」、而且涉及各類行
動者(病患、病患家屬、腎友會、醫生、政策制定者、醫改會等)
對此科技所持的不同關注焦點。而技術的界定也從具體的醫療器材
和使用延伸至病患身體、器材使用的相關知識、醫護組織、相關政
策與法規、病患組織等物質或非物質面向。如此的分析框架也拓展
了我們對於如何介入科技發展與使用的行動策略的想像。張淑卿對
卡介苗與X光的歷史研究顯示一九六○年代台灣的肺結核防治計畫
含括的對象不只是結核病患、還深入學校和社區,也同時兼具防治
技術與社會技術。傅淑方以加護病房的護理過程為例,重新定義護
理技術,特別是那經常隱而未現的自我的與對他人(醫生、病患、
家屬)的情緒管理勞動。此外,加護病房內各式複雜的儀器也是護
理人員照顧(及展示其技術)的對象。而當病患在這被高科技圍繞
的加護病房中結束生命的旅程時,科技如何處理、甚至重新定義死
亡?蔡友月對於癌症病人垂死歷程的研究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醫療
化的死亡儀式對現代生命倫理的衝擊。
從 STS 強調的醫療(科技與知識)和社會交互影響的觀點來看
醫學爭議與風險,我們將不再像傳統醫療社會學的研究只將醫療爭議
化約為社會爭議、而是也同時檢視醫療爭議涉及的科技面向。例如傅
大為挑戰一般用來解釋台灣的高剖腹產率的「婦女行為論」(迷信、
怕痛婦女),他進而從歷史與比較的觀點說明台灣婦產科內部的知識
與臨床技術等醫療面向(他稱之為「產科醫學搖擺論」),其實才是促
成高剖腹產率的主因。柯乃熒對於女性愛滋感染配偶生育抉擇的研究
指出傳宗接代的期待常是壓力來源,醫療專業人員對於感染者的生育
抉擇所抱持的負面態度則是感染配偶雙重的負擔。而人工生殖運用於
愛滋感染配偶的正當性與安全性,醫學社群仍在爭議中。由此我們看
《醫療與社會共舞》書評 301

到生育實非純個人的抉擇,而是涉及到諸多社會與醫療爭議。同樣的
觀察也可適用到雷文玫對於代理孕母爭議的研究。爭議的存在需要風
險溝通來化解民眾的焦慮。周桂田以「狂牛風暴」為例說明開放與參
與式的風險溝通有助於社會大眾對科技的理解與判斷,在民主的基礎
上建立公眾的信任。然而民眾信心的建立並非易事。牛惠之對於醫療
糾紛的研究說明了特別是當爭議(或糾紛)本身涉及醫療行為的複雜
性(醫療本身的風險性、醫院管理體系、醫療器材與藥物造成未能預
見的傷害),接續所將面對的責任歸屬問題將更難判斷。法律規範或
政策制度如何處理醫療行為不可預見的風險或可預見卻無法管理的風
險?我們需要從更多實例研究中去學習。
以上簡略說明各篇論文的要旨。接下來我想比較仔細地討論一
篇對我特別有啟發的文章—李佩穎和傅大為合作的〈婦產科的手術
技藝與性別政治〉。這篇論文講的是台灣版現代婦產科醫學的系譜以
及這個系譜如何促成了一個戰後「手術型婦產科」的誕生。故事的
背景開始於六○年代官方家庭計畫大規模推行之前。當時的台灣社
會欠缺有效的避孕科技,墮胎成為家庭私下節育的重要手段。那時
婦產科醫生正開始與助產士競奪婦女的信任。透過逐漸壟斷墮胎手
術—子宮刮除術(D ﹠ C),婦產科醫生取得領先地位。自此,女性
的子宮成為年輕婦產科醫生的優渥收入來源,更成為他們學習基本
手術時的實驗品(「一個婦產科醫生沒有穿破幾個子宮的經驗,其 D
﹠ C 是不算畢業的」)。擅長子宮搔爬手術的中興醫院徐千田流派上
承日本京都大學擅長用刀的傳統,在六○年代面對台灣的高子宮頸
癌發生率,傾全力研發著名的岡林式開刀法以進行子宮頸癌廣泛性
根除手術。在此同時並存的是以放射線治療為主的台大系統。不過
到了七○年代,台大轉向加入中興、國防醫學院系統的手術型婦產
302 科技、醫療與社會 第 7 期

科路線。一個有趣的巧合是當時也正是台灣剖腹產率開始升高的年
代。作者點出這一連串以手術為主的婦產科技術發展其實充滿了與
性別相關的意識形態:展現男性雄風的侵入型手術和易於剖開再縫
合的女體。這樣的技術傳統型塑了戰後台灣婦產科「偏重手術常動
刀」的歷史性格,付出的代價是無數沒有聲音的婦女身體,也阻礙
了一個醫學社群對以女性為中心、以預防為主的另類婦產科技藝的
集體想像與努力。史料、訪談、作者個人的思辨巧妙穿插組成這篇
論文。讀者可以從其中讀到醫學史的專長:當年那些婦產科醫生對
自己的專業的驕傲與投注、師承背景與流派競爭;也得以透過作者
提供的社會學與科學研究的觀點,探索社會背景與性別關係如何影
響醫界社群對婦產科技術的視野與實作。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
篇文章始終關注著在這段歷史裡沈默承受的婦女以及當今婦女的福
祉。作者透過這個研究告訴我們,歷史研究的後見之明並不徒然,
其帶來的洞見恰恰可以提供我們新的角度去省思既存技術的發展過
程以及想像一個更以病患/醫療使用者為本的另類可能。「如果我
能了解是甚麼樣的成長過程造就了現在這個模樣的我,那麼期待改
變現狀的我將能更清楚知道如何著力以成為一個更好的我。」這類
個人尋求改變的方法或許有點陳腔濫調,但似乎也適用在試圖追求
卓越的專業社群。如果你是一個認真、有批判力的讀者,那麼相信
你會欣賞這篇文章嚴謹的分析。如果你不僅認真而且又有理想和實
踐的熱情,你也會在這篇文章感受到作者那份對當今醫療環境的深
刻反省與具體期待。 1 雖然我在這邊只集中討論一篇論文,有心的

1 在此提醒讀者,這篇論文改寫自傅大為專作《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
(臺北︰群學, 2005)中第五章〈徐千田與戰後婦產科手術技藝的兩條路線〉。雖然這已是相
當細心周延的改寫,不過對此主題有興趣的讀者當然不會想錯過內容更豐富完整的原作。
《醫療與社會共舞》書評 303

讀者若有機會讀完整本《共舞》,將會發現其中有不少篇論文不僅讓
人對醫療現象或權力關係有「喔!原來如此」的進一步了解,也會
為文中透露著作者的人本關懷感到動容。
在閱讀《共舞》一書時,我一邊享受各篇短文的精彩發現,一
方面也忍不住將其與我看過的醫療社會學教科書、讀本相比較。不
同於我在文前提到已出版的醫療社會學教科書都是由單一作者擔綱
完成全書的書寫,《共舞》一書是三十三位作者、三十五篇文章的
合集。處理這樣一本龐大的論文合集最大的挑戰在於其主題間與文
章間的關連性,關於這一點,編者在編輯安排上和內容串連上都頗
有巧思。我在介紹主題與研究論文時已經嘗試說明內容上的關連。
至於編輯設計方面,我覺得書中八篇導論對於讀者理解相關論文助
益甚大,有提綱挈領、綜合歸納的效果。這些導論的重要性一方面
顯示了導論作者的功力,另一方面卻也透露出某些研究論文在經過
篇幅有限的改寫之後並非總能顧及全文的完整性。從每篇文章最後
的出處說明我們得知這些研究論文的來源多元 來自三十三位作者
們已發表的期刊論文、專書章節、研討會論文、碩博士論文 或是
作者們正在發展中的研究。要將這些豐富的內容塞進十頁的篇幅的
確得頗費心思。作為一個讀者,我當然樂見某些文章刻意去掉可能
充滿學術術語的「文獻回顧」的段落,但是又遺憾於這些作者未能
加上簡潔的說明以提供讀者一份地圖:告訴我們該研究論文問題意
識的脈絡、研究定位和對話對象。這固然是考慮到本書的重要立
意:淺顯易懂,但我相信再版時更周延的改寫會讓讀者花同樣的時
間讀到更完整的論述與資訊,也更能體會該論文的價值。
此外,編者們和作者們也花了很多心思試圖使《共舞》一書成
為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方便老師備課的教材。所以我們有了每篇文
304 科技、醫療與社會 第 7 期

章以一個小故事或事例作為引子、然後有包含「問題討論」、「相關
閱讀」、「推薦網站/影片」三部份資訊的工具箱收尾。我發現經過
作者用心設計的問題討論可以有效地幫助讀者從實例中思考文中所
使用的理論與概念。相關閱讀則或許可以充當比較研究的功能,教
學者也可利用其他國家的例子為課堂討論帶進兼具本土與跨國的視
野。推薦網站/影片可以結合教育部 STS 計畫辦公室支援的「科
技、醫療與社會教學資源網站」上的影片資訊,讓學習可既有趣又
有深度。 2

在呈現了《共舞》一書展示給讀者的「具有創見」的舞作之
後,沈醉其中、意猶未盡的讀者不免想點播幾首期待卻未被排上曲
目的舞曲。例如我們談了多元的醫療體系,當然想繼續追問病患求
醫的過程;我們談了身體經驗,當然也想了解生病經驗;我們談了
醫療政策與市場,當然想有專文處理影響最鉅的全民健保制度。我
們談了健康不平等、醫療專業與醫病關係、醫療知識/技術的局限
與不確定性、風險與爭議,當然期待看到任何想帶來改變的努力,
特別是以健康議題為訴求的社會運動或病患團體的運作。
最後,在認真讀完這本合集之後,我必須誠實地說,並不是三
十五文章的品質都令人滿意。我歸納出兩點觀察,第一,如上面曾
提到的,有篇幅限制的改寫需要更精鍊地描述現象、提出論點、犀
利分析的能力,這對任何研究者都是不容易的任務。第二,作為教
科書讀本的一個章節,來自讀者的期待應該是獨立個案的研究成果
或是對該學術議題完整而簡明的綜論。有幾篇文章似乎逸出這兩個
範疇而屬於較不嚴謹的研究漫談或紀要。雖然仍可以從內容看出作

2 http://health.social.ntu.edu.tw
《醫療與社會共舞》書評 305

者的研究旨趣與心得,但是對於學生對該議題的理解或掌握並不是
那麼有立即的幫助。這也帶出了另一個相關的討論,那就是教學者
如何使用這本教科書讀本。我的建議是,教學者可以依照學生的組
成與訓練背景,有彈性地安排主題次序與選用文章,並好好利用工
具箱提供的資訊作為補充。因為並不是每篇文章都有足夠的篇幅交
代其使用的醫療社會學或科技與社會研究已發展的相關理論與概
念,教學者手邊還是要有一本系統性介紹該學術領域的教科書或導
論式的著作,為自己提供充分的背景知識,才能順利引導學生享受
有趣的案例、甚至進而幫助學生體會理論與概念的精微啟發。
這本合集孕生於主編成令方自 2001 年開始主持的 STS 跨領域
的「醫療與社會教學」子計畫,之後經過長達數年的思考、籌劃與
合作終於成書。《共舞》一書不僅是編者和作者辛苦合作的成品,
更是一個學術社群成長的指標:展現近十年來台灣人文社會科學對
生物醫學日益增長的興趣與踏實累積的研究成果。主編在序言最後
提到,希望能收集各方建議,在下一版補充修正。的確,我相信來
自教學者和讀者的閱讀心得與建議是教學讀本編者最大的回饋與改
進的動力。不過,在讀完這本合集之後,我對這讀本後續再版的期
待和信心似乎稍稍多過於主編。我希望《共舞》一書不僅可以成為
台灣醫療社會學領域受歡迎的教學讀本,而且也可以是台灣醫療社
會學研究第一本的選集。一本好的學術作品選集應該同時收集該領
域最經典的作品和最前沿的創新研究,而且不斷地隨著這個社群的
成長而更新。像是我手邊的 Peter Conrad 編的 The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和 Phil Brown 編的 Perspectives in Medical
Sociology 都歷經數版的更新,留下來的是美國醫療社會學界裡經得
起一讀再讀的經典作品,加進來的是準確掌握現象變化、設定新議
306 科技、醫療與社會 第 7 期

題、發展新觀點的研究成果。它們是教科書讀本,也是該領域的學
術簡史。《共舞》一書中有多篇融匯醫療社會學、醫學史、科技與
社會研究的最新佳作,我相信它們有潛力成為未來的經典。而經由
此合集/讀本的出版,也將吸引更多的老師與學生投入這個領域,
在可見的未來也將生產出更多紮實的研究,進而豐富這本精彩的合
集。

You might also like